新媒体的舆论监督

2024-08-16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精选十篇)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 篇1

舆论监督被定义为“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 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 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舆论监督能使公众注意力迅速聚焦, 将违反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者置于庞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并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促使他们及时对相关问题做出处理。

不可否认地, 舆论监督在我们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之后, 舆论监督找到了一个最为有力的突破口。最传统的舆论监督品牌当属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 以舆论监督见长, 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等各种乱象进行了大胆的揭露, 其报道的80% 的舆论监督节目都使问题获得了解决。

新闻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作用, 但也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传统媒体本身的特点上, 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公开性。媒介以公开报道的方式反映社会问题, 目的就是争取广大公众的关注。第二, 广泛性。新闻报道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司法领域。第三, 逐利性。新闻媒体为了取得经济利益, 在进行报道过程中, 往往会选择最能使自身快速获利的事件、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进行报道。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 新媒体除了具备传统媒体的特点外, 其自身也带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色”必然为新时期的舆论监督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难题。一是, 速度实时性。为删除不良信息的影响增加了难度。二是, 形态多媒体性。侵犯了被曝光者的隐私权。三是, 检索便利性。意味着一条新闻造成的伤害更加难以磨灭。四是, 过程交互性。新媒体出现前的大众, 只能被动的接受媒体单方面告知的信息。新媒体出现后, 公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媒体沟通, 或是在媒介提供的平台上进行交流。这使得事实越辩越明的同时, 也造成网上充斥着更多的虚假信息与暴力言论。

近期, 一则“地铁凤爪女”的新闻连续几天成为网络媒体上的热点。新闻讲述的是, 一位年青女子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吃“凤爪”, 周围的人们指出其错误后, 该女子不但面不改色, 反而出言不逊。这引起了广大网友异常的愤怒, 甚而有网友对其发起了“人肉搜索”。

曝光不良行为本无可非议, 舆论监督是社会大众媒体应有的职责。然而, 媒体舆论监督的目的应该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而不应该为制造热点而制造热点, 任其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道德审判”。媒体过度的“监督”无疑严重侵犯了这位女青年的个人隐私, 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2 让媒体自律成为舆论监督之鞘

现在很多和“地铁凤爪女”事件相似的例子越来越多的出现, 可以看出媒体监督开始慢慢向“媒介审判”偏离。“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做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新闻应是独立而客观的, 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 “媒介审判”不仅破坏了新闻的客观性, 而且使得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被玷污。新闻媒体只是新闻传播者, 它所能做的, 就是通过公开报道的方式披露事实真相、反映各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是非功过留待公众评说。而不是在报道信息前就预设了事情发展的走向, 妄图以个人判断引导公众态度, 最后将社会公器挪为私用。媒体的权利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 巨大的权利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无限度地膨胀, 最后吞没媒体的良心、扰乱社会的秩序。因此, 媒体在担负舆论监督的同时, 自己本身也必然要接受社会的监督, 确保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偏离正常轨道。

我国的舆论监督刚刚勃兴, 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乱象。尤其是我国目前并没有现行的法律对舆论监督做出明确的权利保障和约束, 致使媒体成了舆论的众矢之的同时也是舆论监督最大的受益者。所以现阶段对媒体的监督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直接领导、公众的社会监督以及媒体自律。完全依靠政府来监督媒体是不可行的, 因为政府治理媒介问题往往是在媒介“犯错”之后, 对其起到惩戒的作用, 但是错误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消除的。而公众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 往往容易在媒体错误的带领下随其“瞎胡闹”, 对是非缺乏敏锐的判断力, 指望完全依赖公众对媒体进行监督也同样不可行。所以, 这就需要媒体加强行业自律, 树立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感, 不要一味追求轰动的社会效应而忘记了自己作为舆论监督者的重要使命。

摘要: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在新闻媒体上曝光的方式, 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披露并且促使其解决的一种活动, 它有其独特的作用, 但也有局限性。我国现存法律并不完善, 对媒体工作者的行为约束能力不大, 所以现阶段只能依靠媒体自律来规范各项行为。媒体如何约束自身承担好舆论监督职责, 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媒体自律

参考文献

[1]朱秋卫.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功效[J].现代传播, 2010 (9) :161-162.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浅析 篇2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推陈出新,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主要途径,它的监督功能正在逐渐得以彰显。文章通过对新媒体的研究,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0-0029-01

舆论监督通常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以新闻为媒介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解释并促使其尽快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渐渐在舆论监督中产生了话语权,这种变化引发了对新媒体时代监督功能的思考。舆论监督

1.1 舆论

舆论是大多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社会现象或者社会事件公开表达意见的集合。舆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息息相关。舆论可以发挥相应的政治作用。

1.2 监督

监督即监视、监察,它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监督大多都将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当成后盾。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强效性、随意性以及广泛性。

1.3 舆论监督的定义

舆论监督是在保持了舆论与监督两者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意义的良性贯通融合。舆论监督是指将民众的意见集结成一种舆论,然后对舆论中的现象或者事件进行监督,进而促使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民众既是舆论的发起者,也是监督的执行者,因此可以将舆论监督看成是民众监督[1]。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研究

2.1 新媒体的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这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介与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来对新媒体进行界定。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某些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1)类型变化。新媒体的类型主要包括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两种。手机媒体是将手机当成信息收集与展示的工具,完成信息传播过程的媒体。随着手机传播功能的发展,手机媒体渐渐成为新媒体中的第五媒体;而网络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对信息进行交流和传播的系统。网络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随着现代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网络媒体渐渐承担起舆论监督的功能[2]。

2)理论变化。传统的传播理论认为,媒体的研究框架是媒介扩散论和媒介决定论。然而这种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的传播理论将网络概念当成结构中心,建立了一种转化模式。

2.2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现状

新媒体时代平等的话语权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热情,使舆论监督进入了新阶段。

1)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泛化。新媒体以技术为依托的特点使其无视了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泛化。

2)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灵活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更加生动灵活,使得舆论报道过程变得更加大众化、形象化、生活化,进而加强了舆论的影响力以及感染力。

3)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效果。新媒体时代具有将信息瞬时传播的特点,因此,网络上常常会因为某一热点问题掀起舆论狂潮,当这种舆论狂潮出现之后,相关部门就要采取行动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解决。因此,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具有不容忽视的效果。

2.3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特点

目前,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自由与政府控制、公民权利、司法权威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舆论监督需要在度的水平上适可而止,在量的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要平衡舆论监督与政府控制、公民权利、司法权威之间的关系,舆论监督就要做到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实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完美结合[3]。加强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措施

随着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第一,民众的情绪性言论较为常见,无主见群体的情绪很容易就会受到这些情绪性言论的影响,形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第二,信息的准确性难以核实,虚假信息的泛滥很容易使民众出现极端行为或者思想上的混乱。因此,需要对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3.1 健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保障机制

一套完整的新闻法体系可以使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发展得更好。监督不力是目前新闻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监督不力使舆论监督出现了盲区,而舆论监督只有在获得全部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监督目的[4]。

3.2 加强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自身建设与监管

要加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第一,要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加强,并建立健全的网络立法;第二,网站要使其编辑增强法律意识;第三,要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对主流网络媒体加强建设;第四,应该鼓励民众提升自身的网络素质,使其自律机制加强。

结论

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形态意识的独特体现,它是辅助社会发展以及制约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新媒体时代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的研究,使其舆论监督实现更为平稳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借力新媒体挖掘舆论监督深度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舆论监督 深度

媒体舆论监督就是通过媒体力量加大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曝光度,将社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帮助群众了解周围事件的发生和经过,对社会不公平现象起到监督作用,促使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一、强化责任感,把握尺度有深度

一直以来,地方县市党报都把舆论引导作为头等任务,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舆论监督显得力不从心。新媒体凭借其传播快捷、信息量大以及环境宽松等优势迅速占据了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压缩了党报舆论引领作用的发挥空间。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职责。处在转型期的社会,由于体制不健全,不和谐现象客观存在。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县市党报,既要认识到自身责任,在进行正面报道的同时,要明确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舆论监督;认清当前的形势下,舆论监督对于促进政务公开、矛盾调解和构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还要看到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做到冷静判断、科学分析、一线调查,对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出及时、权威、准确的监督,并力求促进矛盾问题的解决。

地方党报可以参与到政府的各项决策中,对全局了解更为透彻,拥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政府资源。也可以深入基层一线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由于党报一贯的权威性,对于一些舆论监督报道中揭露的问题,相关部门也会及时跟进处理,促成问题解决,这就大大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随着公信力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党报的认可程度也相应提高,县市党报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就有一呼百应的效果。

把握尺度有深度,做到新闻监督不缺位、不越位。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媒体对本地职权范围内的监督缺位,一味褒奖性报道,缺乏监督。过犹不及,不少县市报将舆论监督与负面新闻划等号,往往出现事前缺位和事后越位的现象。县市地方党报要从地方大局出发,紧密配合地方中心工作,以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所反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落脚点开展舆论监督,真正做到“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帮政府说话,站在把关人立场上用事实说话”。

二、借力新媒体,拓宽新闻传播途径

新闻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县市党报传播速度不够快、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唯有借力新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拓宽新闻传播途径。

正如原工信部部长李毅所言,“媒体不是中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媒体监督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特别是微博、微信转载,速度极快,但是他们最多是复制加猜测,无从考证真相,极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记者可以把微博、微信、QQ、陌陌等传播的对于本地有影响的信息加以筛选。并通过正规渠道加以核实,从而消除误解。党报报道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实现互动等优势,增强新闻报道影响力。

如池州市境内G206国道、S325省道和X014县道联通的560米道路是一个集镇所在地。2013年9月份,记者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近期因修路堵车严重,而且持续了不少时间,不少网友认为是政府不作为,别有用心者认为施工队已经停止施工,引发网友猜疑。

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记者三次前往修路地点,多方采访群众,并从施工方了解工程进展。该条道路从2013年5月份动工一直修了4个月确实没有完工,附近居民、过往驾驶员怨言较大。在9月10日的《池州日报》10版刊发了《査桥一里路修4个月未完工》头条稿件,在讲清事实的基础上,既指出了施工方责任,也客观报道了因施工标准提高、無法封闭现场、连续阴雨天气等,导致施工进度缓慢的原因,而政府主管部门做出了不少努力并督促施工单位尽快完工。稿件经过新闻网站、政府微博、公众微信等平台进行转载后,公路部门第一时间和报社沟通,大量网友也在网上跟帖回应。既争取了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又促进工程施工提速。有不少群众陆续通过报纸新闻热线和微博微信平台向报社提供更多相关新闻线索。

这则报道,记者通过新媒体获得新闻源,报道见报之后,借助新媒体广为传播,提高了新闻影响力,也搜集到了更多舆情,最终功劳还是记在了党报身上。为此,《池州日报》畅通与网宣办、外宣办、信息中心等机构交流沟通机制。如由东至县委宣传部牵头,组建新闻联系会议制度,每个季度由报社与相关部门、新闻关联机构座谈,梳理近期报道重点和舆情热点,提前介入,把握舆论监督主动权。

三、搭建平台,扩大舆论影响力

品牌栏目是报纸的名片,办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栏目,在吸引读者关注栏目内容的同时,可以增强地方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知名度。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同样需要培养一个品牌栏目,为党报舆论监督指明方向,即把当地的社情民意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帮忙不添乱,释疑解惑不遮掩。

《池州日报》在10版为舆论监督报道开设“社情民意直通车”专栏,就舆情热点开展监督类报道,并且配以醒目简洁大气的栏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推出近50篇舆论监督报道,推动了大量问题的快速解决,有效舒缓了社会矛盾,赢得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双满意”。

如在2013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过程中,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要求应用“社情民意直通车”专栏成功经验,开展自我揭短类报道。报社派出骨干记者,认真分析,确定牛皮癣、乱停乱放、文明素质、不遵守交通规则等13个方面内容,分赴车站、菜市场、居民小区,不与部门打招呼,直接看现场、听民声,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真实素材。报社每期大胆的拿出半个版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曝光文明创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微信、微博、论坛、网站同步刊出。几乎每期报纸都有领导批示,市民看后称快;涉及部门看后脸红,并立行立改,主动将整改结果告知报社。13篇报道结束后,又推出两篇整改看结果的报道,分别从整改到位和整改不力两个方面给予褒贬,并附上网友的评价。就这样,在一波又一波的监督下,许多文明创建死角得以及时清除。而市民通过跟帖、转发、点赞等方式参与到了文明创建当中来。

当然,办好这样的监督类栏目,对报社的记者编辑自身素质和内部管理就有着更高的要求。采访中涉及卫生健康、工程管理等不同领域,记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采访前还要做好功课,才可以有效甄别虚假讯息,直击问题要害,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确保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鼓励和加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报社也要做好对新闻媒体报道的监督工作,确保不出现恶意炒作行为,防止虚假信息流向社会,造成社会恐慌,使新闻媒体公信力降低,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地方县市党报借助新媒体力量,完全有能力实现政府、社会、党报三方共赢,实现为政府推进工作营造氛围,民众诉求得到有效回应,党报在舆论监督中站稳舆论引导地位,逐步扩大公信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探讨 篇4

1 新媒体所具备的特点

从媒介理论分析, 所谓的新媒体主要是指一种以电子介质为主的模式, 是将人、信息以及文化进行融合成一体, 实现信息传者以及受者自由的新兴媒体。一般而言,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种类比较多, 现如今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媒介产物包括了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1]。其中网络新媒体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受众发表意见、表达观点提供了新的平台,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 互联网为主流的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 表现出的特征更加具有优越性。

1.1 信息传播速度快

众所周知, 在网络媒体传播中时效性是最为主要的特点。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栏目顺序以及播出时间的影响与内容审查的限制, 导致诸多信息无法及时的传递给广大受众。网络传播下往往只需要一台计算机或一部手持终端设备便可以将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在短时间内进行传播, 这种模式不仅将传者以及受众之间的信息交互传播速度进行改变, 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

1.2 信息传播的海量性以及可选择性

超媒体性作为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 在《数字化生产》一书中, 庞蒂指出所谓的超媒体性是超文本的一种延伸[2]。通常情况下网络媒体在按照超文本的方式下对媒介信息进行整合, 从而为受众提供文本、图片以及影像等相关信息的链接。在超媒体的影响下,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对文本信息进行阅读, 这种模式下, 信息传播所具备的海量性以及可选择性能够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打破。

1.3 信息传播过程的主动性与互动性

交互性是当前新媒体最为主要的特征,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流呈现出互动现象, 其二是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需要对其具有控制权利。传统媒体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是被动的,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 无论是信息的发布者还是接收者都可以针对性的对信息进行选择, 其传播过程所表现的多元化, 不仅促使舆论监督更加透明,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给人们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 对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模式

从传统角度分析, 舆论监督是一种大众监督, 是指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事件、社会变化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处于徘徊不前, 在新媒体环境下,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地位逐渐失去, 被抛在新媒体的身后, 并逐渐演变出新的模式与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最为常见的情形便是传统的主流媒体在追随新媒体脚步的时候会导致在网络中引发轩然大波,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主流媒体会对其事件内容进行跟进报道。此外, 另外一种形式则是部分传统主流媒体与地方政府的步调保持一致, 在新媒体舆论监督发生之后, 如果官方不对其进行回应, 那么传统主流媒体也会置之不理, 直到各种传言以及谣言搅成一潭浑水之后, 才匆匆出来辟谣[3]。比如在2007年厦门PX事件中, 厦门部分市民对网络与手机短信进行抵制, 在一系列的发展情形下, 该PX项目从厦门中迁出, 并对传统媒体产生重大的影响。

此外, 另外一种形式便是舆论监督在经过传统媒体报道之后, 会经过网络媒体进行放大, 在全国各个地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 进而会引发民意舆论。比如, 在2007年河南电视台报道了一篇名为《罪恶的黑人之路》的新闻, 在经过连续报道之后, 被转载到天涯社区之上, 并且在网络中引发了舆论的风潮, 随后各大媒体的跟进与报道导致党与国家领导人对其有所重视, 从而开展了打击黑砖窑的行动。

3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有效实现舆论监督

3.1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网络舆论监督制度

在社会的发展中, 法律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也是民众行为的基本准则。现如今, 我国所制定的相关法律, 比如像《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 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与不足, 并且法律规范中所牵扯到的刑法知识、知识产权内容不明确, 无法进一步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顺利展开[4]。此外, 还需积极制定网络舆论监督制度, 从根本上打击各种舆论犯罪现象。

3.2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与教育

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对网络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进行监督与管理, 并采取相关技术手段, 或者实施定时开放的模式对网络舆论建议监督。另外, 政府部门还要不断加强监督网络系统的协同作战, 将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进行发挥, 在合理分工以及协同作战中实现对其监督与管理[5]。与此同时, 还要设置统一的网络舆论监管机构, 加强对网站主办者以及管理者的教育, 保证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 在以思想理论以及路线方针作为根本内容, 以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作为发展方向, 从而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成长。

4 结束语

毋庸置疑,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够完善, 还不能承担其舆论监督的这一重任,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中, 如果仅仅依靠网络的作用, 那么想要的舆论监督会大打折扣, 因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规避各种舆论监督的局限。

参考文献

[1]李琳.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08) :51-52.

[2]王勇.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特征研究[J].现代视听, 2013 (01) :19-23.

[3]张辉.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J].新闻爱好者, 2010 (04) :36-37.

[4]张冠文.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表达与引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90-95.

舆论监督与媒体自律 篇5

摘要: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大众传播媒介一直以来承担着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社会职能,是党、政府和人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致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近几年来,媒体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对于媒介的自律和监督就显得尤为迫切。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正陷入严重的困境,必须探索其出路,使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媒体自律舆论监督 社会作用 360卫士和腾讯QQ 新闻工作者

前不久的360卫士和腾讯QQ大战,可以说是网络时代的舆论劫持,其中有背后隐藏的推手,他们已经自成体系,分工明确,有策划、有公关,甚至还有打手,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还有“网络水军”,通过各种手法几乎控制着国内所有的主流论坛和大量的网络水军,可以操纵舆论。而从媒体的角度来看,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人为炮制社会热点制造轰动效应,对于反常的、异化的、丑陋的东西,网站不是将其消除,反而采取置顶、加精等方式加快去传播速度,这样的网络媒体,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从这个事例的背后我们可以思考出许多问题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舆论形成的重要途径,居于舆论先导地位的新闻舆论,对于社会舆论既是新闻传媒的一种导向,又是受众心声的一种回应。一个时代的社会舆论,总是折射出那个时代新闻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广度和深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我党开始重视舆论监督后,一些政府也出台了政策或法规以保障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同时,一些新闻媒体也开创了舆论监督栏目,网络媒体也开始兴起,舆论监督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努力最终使舆论监督能够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监督的前提在于知情,最大限度地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是开展舆论监督的基础性工作重点重大决策、重要会议和人事任免,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都要及时反馈给新闻媒体,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既接受群众监督,又最大范围地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舆论监督的要义在于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自觉运用和依靠舆论监督推动和改进各项工作。舆论监督固然要揭露违法犯罪行为,批评不良社会现象,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舆论监督毕竟只有舆论的影响力,而无执法意义上的制裁性和强制性,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要使舆论监督发挥最大效能,关键在于建立相应的回应机制,从而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和相关组织“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作出回应,而不是仅仅依靠领导批示,按部就班地进行调查处理,只有这样,才不致贻误战机,真正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开展舆论监督的支点在于将舆论监督和监督舆论结合起来,形成舆论监督的良好导向。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帮忙而不是添乱。党委、政府既要支持新闻舆论大胆地开展监督,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把困难、前景和希望告诉群众,把社会主义改革的前途、命运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中外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我国某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或者为了获取某些经济利益,不顾事实的真相,任意对事件进行歪曲报道,或者遗漏重要细节,或者添枝加叶,更有甚者凭空捏造新闻。假新闻的出现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践踏,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自然会伤害到真善美,而助长假丑恶。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误传信息而影响决策,从而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对于失实和虚假新闻进行监督的手段没有力量。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之一是进行舆论监督,加强正确的舆论监督,对于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但是,一旦出现虚假的新闻报道,出现新闻记者索贿受贿的问题,国家新闻主管部门就显得软弱无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监督新闻媒体运作的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新闻主管部门监督执行的力度不够硬。

我们不能忽视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对我“西化”、“分化”的渗透以及对新闻队伍的影响;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新闻队伍的侵蚀也不可忽视;腐败分子和别有用心之人拉拢腐蚀媒体从业人员的现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新闻队伍中,违反宣传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记者、编辑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舆论监督稿件,那些该报,那些不该报,那些要早报,那些要晚报,那些该发“内部参考”,那些该发“公开报道”,一概不理,一意孤行,一味“求快”,“抢发”、“抢报”、“炒作”案件报道,这样势必出现干扰大局的噪音、杂音,干扰党和政府的正常工作,干扰政法部门查案、办案,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纠正。

以上问题,虽然是发生在少数媒体、少数媒体从业人员身上,但这些不正之风损害新闻工作的声誉,弱化了新闻的公信力,干扰了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媒介要想更好的发展进步,必须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自律工作机制。媒体自律,可以为媒体赢得较大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为寻求更大的自由,媒体必须要实现有效的自律。

(一)加强记者的法律素养

记者在提高新闻技能的同时,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法律意识,明确采访活动要受国家安全制度和社会公共秩序以及被采访对象权利的制约。新闻工作者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所谓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只是就职业特征的范畴而言,而不是说有什么超越法律的绝对权力。某电视台一法制记者为调查一个丈夫包二奶的情况,将话筒和镜头对准这名男子让其公开承认,弄得当事人无处遁形。之后,这名记者又带着受害的妻子寻找丈夫的情人,导致现场当事人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场面无法控制。在这里,记者策划并成为新闻事件的导演,违背了记者客观记录的职业准则,还侵犯对方的多项民事权利。还有记者为了调查文物盗卖情况,竟然冒充文物收购人员,诱惑盗墓人实施犯罪。记者为完成报道事先设置的议题,设置陷阱公开引诱人犯罪,自己的行为也涉嫌犯罪。凡此种种,都将媒体的采访行为置于法律上的不利地位,媒体形象也因此大打折扣。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取信于社会和公众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媒体品牌塑造的重要因素。违法的采访只会大大削弱媒体的公信力,由此而导致民众对媒体的不信任,会让媒体的新闻采访活动越来越难以开展。因此,应当增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这样素养并不在于能背下多少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精神的建立,特别是明确自己作为新闻主体面对采访对象时要承担的法律义务。有了这种法律精神,传媒才能减少被动,增加主动。

(二)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新闻炒作

《国际新闻道德信条》指出: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任何事实。反观媒体热炒的几起食品问题的“冤假错案”,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先有个别媒体爆出“猛料”,随后大批媒体纷纷跟进,造成以讹传讹的新闻媒体间议题设置的互动,最终形成“舆论监督”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很少有记者对这些“猛料”调查取证,对消息来源实行“二次监督”。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恶意炒作之实,是记者在食品安全问题报道中职业道德缺失的一个特殊表现。这种将媒介自身的特殊利益暗含在道德化的陈述之中的做法,比一般的新闻炒作更能误导公众和舆论,其危害性也更大。因此,媒介在此类问题上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总之,舆论监督工作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理解和配合。媒体发展到今天,从报纸、杂志等纸制媒介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每一步都是跟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媒体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新闻媒体和其所生产的精神产品,是这个社会有机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闻媒体的良性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媒体的监督有既有利于媒介自身的发展,形成健康成熟的媒介生存环境,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更好的保证受众的知情权,更有利于保证新闻媒体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只有在自身的思想深处真正树立起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所必需的角色观念,舆论监督工作才会有原动力,才会健康、顺利、有效、正确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我国传媒的自律和他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9)

[2]林希斌:《舆论监督:改善我国政府当前工作的有效路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 奠红兵《:试析我国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

[4] 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5] 邹举.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5页。

[6] 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

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篇6

摘要:电视媒体有着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因为其具备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相结合的传播特点,同时还是现阶段的主流媒体、长期处理风向标以及引领者的地位。随着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腾飞,电视媒体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个时候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便显露无疑。本文主要围绕电视媒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阐述,以及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关键词: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必要性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电视媒体凭借其独有的旧有制度以及传播特征,因此要善于利用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其重要,性,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做出巨大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围绕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一、电视媒体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阐述(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本文阐述的舆论监督主要是基于电视媒体阐述的,它是指公众将电视媒体作为舆论载体,并通过它对社会行为进行监督。在新时期,电视新闻开展舆论监督,势必要通过电视舆论的监督性报道,这也就从根本上要求电视媒体与舆论监督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电视媒体在对任何的一个社会事件进行报道,都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必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并不是随心所想。电视媒体进行报道都是遵循个别引导一般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因此它作为影响力极大的媒介平台,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希望得到最大程度的社会效益。电视媒体的核心内容是的通过揭露社会上的某一个典型教育一大批。因此,可以说电视媒体是实现舆论监督较为理想的方式的,反过来舆论监督是电视媒体的一个的重要的功能,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二)电视媒体对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电视媒体对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可以为政府的重要决策提供可靠地事实依据,帮助政府解决同类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背后依靠是科学的对某一事物进行研究,进而对整个事实真相进行透彻的了解。那么,电视媒体正是对大量的同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报道给公众知晓,形象直观的报道形式经得起公众揣摩,进而通过电视屏幕的生动展示,给公众带来视觉上以及听觉上的强大冲击力。这种类型的舆论监督形成了一种互动形式,即上级精神对基层的直接的对接,有利于我国政府进行工作的改进,帮助其更好更快的解决同类问题。二、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一)促进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现代政治机制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成立公众权利的监督以及制约机制。理论上,这一理念是对现代政治机制的形成是巨大进步,但是在现实状况中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内部监督被少数领导个人意志左右,监督力度以及效果可见一斑。因此,内部监督的形成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便变得狭隘以及执行不够。舆论监督有着外部以及公开的监督机制的特殊性以及有效性。近几年来,政府一直在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我国电视媒体在选题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参与了报道,因为电视媒体有着强大的舆论作用,因此,反腐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遏制了腐败的滋生。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还在于公众通过电视媒体获得了知情权,那么紧随其后公众进而会形成“话语权”,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舆论氛围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国家有着积极意义。电视媒体起到好处的运用实施与舆论的力量,对社会上的其他违法以及没有道德的行为也进行着监督,监督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以及行为轨道上来。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形成的强大的轰动效应是其他舆论监督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二)有效的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舆论实质上就是媒体或者官方对公众意见的筛选以及概括,因此舆论监督势必要表达媒体人的良心以及责任感。对于公众的意见以及情绪,务必要做到疏而导之,杜绝堵而塞之,使得公民的偏激情绪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进而有力于矛盾的解决,而不是激化矛盾。电视媒体的选题不仅要积极的披露打擊腐败,还要兼顾将注意点转移到民生问题,例如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化解我国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三)电视媒体强大的资源优势电视媒体是通过画面和声音双轨道播出的强制媒体,传播的内容较容易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理解以及接受,它有着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亲和力。电视媒体在报道时,比较注重阐述原因和过程,隐藏着无限可挖掘的信息。因此根据接收电视媒体信息的对象不同,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生化形象的潜能,对媒体报道的事物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人们的感官通过电视画面得到极大的延伸,借助这种媒介获取信息,是许多公众最愿意选择的。当电视积累到一定的收视群体,便会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随着日益恶劣的电视媒介报道环境,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愈显重要。舆论监督的工作性质以及宣传效应,决定了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难度。舆论监督的目标不是批评,而不是表扬,因此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更显重要。三、结语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是从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的,我国的改革进程与舆论监督息息相关,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展露无遗。对电视媒体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电视媒体必要增强画面意识,因为电视的画面是最大限度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人们对于电视有着与生俱来的眼见为实的收视习惯,因此增强画面感给舆论监督带来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参考文献:[1]赵若虚.论电视媒体舆论监督不力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学园,2012(9).[2]杨猛,黄利平,威立东.新闻媒体要善于做好舆论监督[J].业务研究,2012(4).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 篇7

一、对司法公正进行监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司法机关办案的各种局限性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独立行使职权。但实际上,我国司法机关只是相对独立,在办案过程中时常受外界“力量”干预,导致执法结果的偏失。第一,司法地方化。司法机关对地方党委、政府有着严重的依附性。这使得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不得不维护地方利益,甚至完全听命于地方。第二,司法行政化。在我国,司法独立指的是公、检、法、司的整体独立。我国并不承认警官、检察官、法官、公证员、司法警察及行政执法人员的独立性,他们被等同于公务员,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手段与办案模式,也不具备独立办案的政治环境及经济基础。第三,司法干警的个人局限性。众所周知,具体办案者因为自身知识、价值观、社会阅历、身体素质、认知与感悟能力等方面的有限性,往往在依法执政过程中有失偏颇。

(二)多种冤假错案发生的原因分析

古今中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就目前而言,我国出现冤假错案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权力干预。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司法行政化,这是最突出、最常见的因素之一。第二,利益驱动。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滥用职权,非法干预他人办案或者本人枉法裁判。第三,感情用事。某些办案人员受到亲朋好友的劝说,或者被酒、色利诱,导致徇私舞弊。第四,个体差异。即前述的“司法干警的个人局限性”,常常导致司法不公。第五,非法取证。尽管刑诉、民诉、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要依法取证,然而在实际办案中,刑讯逼供、不按照规定调查取证的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只有来自外部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才能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

二、电视媒体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作用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和“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这是公众与媒体开展司法监督的法律依据。电视媒体监督是社会各界及新闻工作者通过电视媒体开办的各种栏目对国家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运行公共权力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进行报道、评论、抨击等,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促使社会公平。

三、新媒体对司法公正的巨大监督作用

(一)新媒体传播范围极其广泛、程度非常深刻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主要指的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移动终端运行的媒体形态。其实质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媒介,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

新媒体对司法公正的监督突破了空间性、地域性限制。一旦某个新闻事件发生,新媒体会利用各个传播平台把新闻事件迅速放大,直至达到“全球化”,广大群众可以在网上自由表达对事件的看法,使得新媒体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二)各种人物包括偏激者的言论使人兼听则明

由于新媒体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利于事件还原于真相,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新媒体受众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束缚,常常了解、提供甚至调查到官方无法得到的证据材料,有时个别偏激的思想对案件的侦破、处理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促使司法机关兼听则明。特别是对一些不法的司法行为,公众利用新媒体可以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三)新媒体对司法公正监督的无比优越性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便捷性、互动性等先天优势,从而促进司法公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新媒体通过对司法活动的追踪报道,将司法活动全过程置于广大民众的监督之中,真正实现公开化;二是把司法人员的行为“暴露”在阳光下,有效约束司法人员对司法权的使用,杜绝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新媒体的涌现削弱了电视新闻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媒体被作为事业单位,在发挥司法公正监督作用方面受到党政机关的严格控制,公众几乎不可能利用传统媒体与司法不公现象抗争。

与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大削弱了电视新闻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作用。第一,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传播范围无限拓展;第二,新媒体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此外,从司法公正监督的角度讲,新媒体使新闻监督的受众基础不断扩大,监督的自主性和互动性也大大增强。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新闻监督的关注者和参与者。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对社会中的各种公共事务进行监督,促使各类事件的合法处理。

五、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加强对电视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下,电视记者要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不断探索以更加新颖、更具实效的形式,采取报道新闻、拍摄专题、现场直播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对大案要案的舆论监督,充分挖掘电视媒体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功能与作用。

其次,实行台网联动,打造一体化传播平台。电视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设节目微信公众号、客户端,与广大受众保持互动,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司法公正监督的积极性,提高自身传播力,更好地发挥对司法公正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J].政法论坛,2000(6):124.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 篇8

2012年7月19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数量呈井喷趋势, 截止到2012年6月, 中国网民数量已经将近6亿, 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40%左右, 其中农村网民数量也将近1.5亿。手机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 手机用户的网民数量将近4亿, 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由《报告》可以看出, 当前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利用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体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推广, 以及网络设备与设施制造成本的降低, 使得互联网开始渗入到每一个角落, 甚至是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中。互联网的发展为大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新媒体传播平台。以下我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上网、微博这三种比较有特点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浅析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的现状。

1.1 大众群体利用互联网来宣泄不满情绪

随着当代人维权意识的提高, 民众越来越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尤其是关乎到切身利益的国计民生问题。互联网的传播和发展为民众不满情绪的宣泄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不相识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分享信息、发表见解, 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从而满足社会个体参与社会建设的心理需求。尽管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假消息层出不穷。但毋庸置疑的是, 互联网起到了社会解压阀的作用, 这种功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1.2 手机信息平台或接入无线网络, 使用户具有高度互动性与参与性。

当前, 使用手机信息平台或接入无线网络十分便捷, 手机的传播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致使手机传播具有信息多样性与海量性的特点。手机接入互联网传播过程以关键词为节点, 传播信息不断加入传播者的主观意念, 使得信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 既有点对点的精准性与及时性, 同时不按照既定的规则实现交互与反馈, 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南方电视台的《今日最新闻》每天的新闻栏目中就设有一个手机短信方式参与投票和热议一个话题的环节, 其中的热议话题主要是关于民生民计, 通过手机发短信这种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了民众的舆论监督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也很好地与传统媒体相融合, 增强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手机传播模式下, 信息的传授双方对信息的掌握不再有差距, 而是在对等环境心爱实现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 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1.3 微博等信息平台成为公民参与讨论公共事件的重要工具

微博的出现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事件, 微博这种人与人沟通的模式迎合了网络环境下信息即时发布的需要, 极大缩短了信息发布的时间, 很多事件发生之时就会有微博进行即时报道, 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网民利用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例如:2011年6月20日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在微博上公开发布了一系列的炫富内容, 及其经新浪微博认证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标签, 迅速成为了网民关注的焦点, 即使事后当事人称身份完全为她本人杜撰, 社会各界甚至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也针对该事件对她红十字商会经理的认证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从而引发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总之, 互联网、微博等信息平台给民众带来更多的资讯内容与获取信息的便利, 让很多素不相识、相隔万里的人一瞬间成了邻居。不但可以随时串门, 更便于奔走相告。互联网与微博世界从北京空气雾霾、嘉兴死猪、凡是社会热点问题都进行充分的讨论, 网友发布观点后很快就会得到他人的反馈, 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沟通的方式, 为社会的民主进步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 成为群众参与讨论公共事件的有效通道。

2 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传播是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机制。在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下, 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角色逐渐模糊, 信息发布者在发布信息的同时, 通过和受众的互动本身也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 受众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信息源。由于其较低的发布门槛, 导致现阶段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真实性;缺乏相关法律体制保障导致网络暴力等问题。

2.1 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存在着不稳定性和不真实性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 具有信息量大, 信息随时都在不断地变化。大众对于某个事件的关注度、舆论探讨程度、持续关注时间等因素决定了舆论监督力量的大小。关注度越高, 关注时间越长, 舆论压力越大。但互联网上网民的舆论表达内容和方式通常都是简短数语, 相对于网上海量的信息, 某一现象在短时间内引起众人关注, 造成舆论迅速聚集, 但由于信息更新速度快, 当新的热点出现时, 网民关注的焦点就会被迅速分散, 更多的普通新闻则埋没于信息大海之中。所以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往往是缺乏持久性, 存在着不稳定性。而且当前我国网络新闻专业报道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多数新闻网站缺少相关专业人士, 多数新媒体信息是以转发的形式传播, 缺乏深入的分析, 受众的年轻化和低学历化对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 由于新媒体传播自身属性的限制, 虽然传播的信息量大, 但是往往存在不真实性的, 导致出现断章取义、“标签式舆论”, 只把矛盾最激烈地断面呈现出来做“微传播”博取眼球, 而模糊或忽视事件的整体性, 终以“一己之揣度”做出并不全面的是非判断, 所以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存在着不真实性。

2.2 缺乏相关法律体制保障, 网

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网络暴力的危害性一点也不亚于现实中的暴力侵害。互联网交互性与匿名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网络时代, 一些网络谣言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广泛传播, 互联网将这些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无限放大,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在有效管理手段和监管技术没有成熟之前, 没有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之前, 这种“网络暴力”现象会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在网络论坛上, 由于不是实名发表言论, 网民的自律意识薄弱, 语言偏激, 意见盲从现象突出, 例如:网络上曾出现韩寒和白烨之争, 原本意义上是文学价值观的讨论, 但在网络论坛上却出现骂人大战, 类似的现象, 2006年的“虐猫”事件;2007年“姜岩死亡博客”;2009年某网站上出现名为“周立波太太张洁的博客”, 3天时间里发博文13篇、图片17张, 爆出无数诋毁周立波的惊天内幕。对于时下在上海大红大紫的“海派清口”名人周立波来说, 个个都是杀伤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周立波也明确表示, 网上对某一个问题有争论并不可怕, 但让他气愤的是在这争论的过程中有些网民的语言非常粗暴, 有人还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可见,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网络监督能力日益提升, 与此同时, 网络暴力的出现也是其不和谐的产物, 网络代表民意, 但不是真正的民意, 不一定是全部的民意。网络有正确的民意, 但也有非正确的、恶劣的民意。“媒体审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长期存在。

3 新媒体传播中舆情监管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和完善新媒体舆情监管的法律保障

在法制社会, 任何舆论监督手段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目前, 我国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立法远远滞后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因此, 应针对现阶段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需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框架下, 也要坚决制止和打击网络暴力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的网络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保证网民的言论自由, 才能创造出严肃活泼自由的网络监督环境。例如:白领姜岩写下“死亡博客”后跳楼身亡, 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为导火索引发了我国的“网络暴力第一案”, 姜岩的丈夫王菲被暴露隐私后, 引发网民从发表谴责性言论逐渐发展到对王菲进行密集的、长时间的、指名道姓的谩骂, 当事人以侵犯名誉权、隐私权为由把相关人员及两家网络公司起诉至法院, 法院最终裁定被告构成了对当事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侵犯。由此可见, 缺乏法制建设的互联网世界必然是乱象丛生, 民众的舆论监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2 构建官方公共信息平台, 有效地引导民众

很多不良舆论事件最初就是源于网民对事实的不知情, 而又没有权威部门及时真相, 从而导致网民被一些恶意传播的谣言所蛊惑进而情绪失控引发网络暴力事件。如果官方能构建公共信息平台, 规范信息发布的渠道, 并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的应急疏导机制, 有效地控制和引导, 事实真相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公诸于众, 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可以有效地引导民众的舆论监督更趋于理性化。

3.3 倡导行业自律, 做好“把关”人

一些新媒体处于经济利益考虑, 对一些网络不和谐行为听之任之, 造成网络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 需要倡导行业自律, 使新媒体传播机构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互联网运营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过滤掉危害国家、公共安全或侵犯个人隐私的信息, 媒体传播机构通过多种方式自觉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

3.4 加强民众的媒体素养教育, 提升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舆论监督的主体是民众, 加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解决舆论监督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现代网民, 不仅要具备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进行分辨的能力, 还要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 让虚假的信息和偏激的言论消失在萌芽状态。同时, 还应时刻以清醒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作用下, 形成良性的言论环境, 使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华玲, 新媒体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青年记者, 2012-11-20

[2]李博文, 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监督发展趋势, 新闻爱好者, 2012-05-20

[3]李骏, 论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改进措施,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07-15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 篇9

在我国, 新闻舆论监督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文件、会议、党内工作条例等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有力的政治保障。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 既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又要认清当前的形势, 深刻认识加强和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挥好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作用。

一、扬社会公平和正义——媒体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宣传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

新闻舆论监督对揭露社会腐败、倡导公平与正义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很大, 它是反腐倡廉的利刃, 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群众监督。近年来, 我国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的优势, 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政策方针和有关部署, 开设有关专栏专题。例如, “曝光台”、“以案说纪专栏”、“反腐倡廉专页”等, 公布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 配合大案要案的查处, 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和深刻剖析:针对群众中具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 答疑解惑, 进行正面引导。这些做法, 进一步强化了新闻舆论监督, 大大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热情。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敏捷性, 是快车道。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有些案件是先在媒体上露了点头之后, 才引起有关方面立案审查的。对当事人来讲, 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不限于揭露, 不同于纪检部门的侦察报告, 只写时间、地点、情节, 新闻媒体重在从个性中找出共性, 把惊人的案件变成警世长鸣的警钟。新闻少不了分析, 少不了找教训, 所以新闻舆论监督能起到“杀”一儆百、“杀”一儆万的作用。因此,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是推进反腐倡廉宣传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

二、强化防腐机制遏制腐败——媒体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推进反腐倡廉的主要渠道

新闻舆论监督是各项监督必然经过的流程, 这一流程是对其他各项监督的放大。“人要脸, 树要皮”。因此, 有些腐败分子的心态是:“不怕内部通报, 就怕公开见报”。近些年, 围绕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引发了一些争议, 其中部分原因是报道对象对媒体揭露的事实有不同看法, 有些是因为新闻记者素质不高, 触犯了党纪国法。因此,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强化思想教育, 完善监督机制。只有不断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 为新闻监督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才能通过实施舆论监督, 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近年来, 我们党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替代的。2004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条例明文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 听取意见, 推动和改进工作。”该文件的出台, 为新闻舆论监督领导干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闻媒体要注意从“党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 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推进反腐倡廉的主渠道。当前, 新闻舆论监督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等行为, 推进依法治国。二是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希望和建议, 揭露和批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行为, 维护中央权威, 保证政令畅通。三是加强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揭露和批评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消极腐败等行为, 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四是加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以各种手段和方式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行为, 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揭露和批评,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社会正气。

三、从“舆论监督”到“监督舆论”——媒体要找准反腐倡廉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

舆论监督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长期以来, 人们一说到反腐败首先就想到舆论监督。对于我国正在建立健全的反腐败体系而言, 媒体的重要性不只体现在监督方面, 更体现在教育、制度、监督这三道防线的任何一道防线上, 要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监督密切配合, 协同作战。舆论监督毕竟是一种外部的非权力制衡性的信息型监督形式, 它与监督对象不构成上下级关系, 因而不能直接进行法律上、组织上和行政上的处理。应把新闻舆论监督、纪检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 构筑起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只有与其他监督形式相互协调配合, 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是百姓的情感载体。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慎重和理智的态度, 提高反腐倡廉舆论监督水平。新闻从业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 提高思想修养。新闻从业人员拥有话语权, 但这种话语权是属于党、属于社会、属于人民的。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心要热, 头脑要冷。所谓心要热, 就是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敢于碰硬, 反映真相, 为群众说话, 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所谓头脑要冷, 就是要善于思考, 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 在任何扑所迷离的事物面前, 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审时度势, 从大局出发, 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 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 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新闻工作者不是“无冕之王”, 要时刻牢记自己在整个社会分工中的定位, 不仅要具有专业素养、敬业精神, 更要有很强的党性和人民性, 而且具备政治的、时代的、社会的、历史的责任感。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是负有法律责任的。无中生有, 歪曲事实, 丑化人格, 揭露隐私等, 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媒体要正常开展舆论监督, 避免新闻纠纷,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从“传媒监督”到“舆论引导”形式和观念的转变, 是媒体实施有效新闻监督的进步。

四、加强自律与接受“社会监督”——主动适应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新常态”

舆论监督要正常运行, 其前提是公众知情, 即公众对公共事务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进行全面、及时、客观的掌握。只有公众知情, 舆论才能产生监督的效应。同时, 传媒作为重要的监督渠道, 其报道活动也应受到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律条文的监督和制约。

“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 网络舆论事件屡见不鲜, 形成了对我国社会管理的巨大挑战, 客观上迫使各级政府持续增强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 健全网络引导机制以有效应对网络公共舆论危机。如果一旦政府引导与管理缺位, 网络公共舆论有可能演变成“公共舆论危机”, 提升社会管理难度。

2014年, “新常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新特征的阐述成为人们言谈话语中的热门词汇。常听到记者抱怨“采访官员越来越难了”, 因为官员通常“很低调, 拒不接受媒体采访”。2014年第19期《人民论坛》的一份民调似乎印证了官员的“低调”:当下官员最怕被媒体、网络关注。其实, 网上舆论新生态的构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有网络信息传播者、服务提供者、网站经营者都应以净网行动为起点, 为号角, 为警钟, 努力适应并一起融入、参与打造网络舆论生态的新常态, 那就是建立对社会责任的敬畏、对网络监管规则的敬畏,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驱除低俗淫秽之霾, 保持网络空间的“晴空丽日”。相关网络监管部门也不应把行动当运动, 让净网成为常态, 让严查严管成为常态, 让常抓不懈、露头就打的“高压”成为常态, 以监管新气象成就网络清朗空间新常态。

鉴于媒体的作用,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抑或作为信息源的个体, 都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把握好娱乐和非娱乐的界限。2014年底, 凤凰网、新浪网等8家网站因故意编发、炒作低俗内容而受到国家网信办查处。这些网站的栏目或频道编辑人员故意推荐低俗标签, 恶意炒作吸引眼球, 影响恶劣。因此, 网络媒体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和形象建设, 培育网络媒体的行业信誉。官场的“新常态”, 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各个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来说, 权力的行使要更加规范透明了。一方面让公民参与到网络社会的治理中, 对网络社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公民对网络社会中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了解网络社会中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对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促进政府职能更有效地履行;另一方面, 应加强公民对网络社会中的不法行为进行监督, 遏制网络暴力行为和网络谣言的传播, 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环境。网络媒体应通过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向网民展示媒体负责任与公正的形象, 提升网络舆论的公信力。

监督从来都是相互的。放开新闻舆论监督之后, 新闻更应当接受监督。世上没有可以不受监督的行业和个人, 具有巨大监督效力的新闻更不可无法无天。新闻揭露的材料如有失实, 公众可以对新闻的揭露进行再揭露, 严重的可以起诉媒体犯诬陷罪。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 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发实招、出重拳,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 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领导干部们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 权力的行使一旦越界就要受到约束和惩治。相应的媒体和网络监督也无时无刻不在了, 在人人手里有麦克风和照相机的网络时代里, 领导干部不但要习惯受组织的监督, 还要习惯时时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在如此高要求的“新常态”下工作, 领导干部当然不能不有所顾忌, 不能不更加自我检点, 否则就会付出料想不到的代价。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 篇10

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导致的权利回归

一、新媒体及其特点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指的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 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 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 这两种媒体形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1]根据熊教授得观点:所有新近出现的媒体形式, 特别是以网络为基础产生的媒介形式都可以称为新媒体。例如:网络、手机媒体等。当然新媒体并不能仅仅理解为网络, 广义上还包括所有基于网络技术产生的媒介种类。

舆论监督的本意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 自由表达看法, 从而对议论课题形成的一种客观效果。[2]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受众随时可以利用手中的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监督,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由单个受众进行舆论监督并且引发舆论热点, 然后引起传统媒体和全社会的关注最后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案例越来越多, 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比如:2004年的“妞妞事件”, 这一轰动一时的事件最早源于一个学生家长在天涯等论坛发表的一封学校致家长信, 信中披露, 深圳五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学校组织中学生自费购票观看电影《时差七小时》, 正是在五部门的联合要求下使得这部电影创下了三天64万票房的佳绩。这个由单个受众利用新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最终成为舆论热点并且引来全社会的关注, 而影片女主角妞妞 (原名李倩妮) 被指认是深圳某高官的女儿, 最后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妞妞的父亲李义珍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表示感谢各方面的监督, 并向广大学生和家长道歉;同时深圳市委召开全体会议,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中吸取教训, 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3]可以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和新媒体工具的普及, 传统媒体对予舆论监督权的垄断必将被打破, 受众在新媒体时代将同时拥有传播者和接收者得双重身份, 舆论监督权也逐渐的回归。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主要有如下特点

1、进行的舆论监督传播范围广, 杀伤力大

新媒体的传播突破了以往地域性的限制, 可以说几乎达到了全球化传播的程度。如此形成的舆论压力是不可小窥的, 特别是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国际地位高速发展的时期, 舆论监督中的一些负面新闻更容易引起他国媒体的兴趣, 例如2007年年初在网络上发生的“史上最牛钉子户”就登上了BBC、《时代》杂志等外国媒体的版面。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转型期, 任何有损我国形象的舆论监督事件都容易引起相关权力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这些网络事件更容易受到关注与重视, 最终促使事件的快速解决。而事件的迅速解决又促使受众将越来越多的舆论监督事件发到网上, 使被监督人接受更多的监督, 这些网络舆论监督的增多, 有利于我国现代化法治进程中的权力监督和制约, 有利于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监督,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平民化, 大众化, 互动性强, 参与热情高

新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平民化, 大众化。新媒体工具的发展使得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监督, 可以绕开传统媒体时代必须掌握强大的媒介资源的限制, 利用掌握的新媒体工具就可以对政府机关、社会公共组织进行舆论监督。

新媒体传播的高度互动性对舆论热点的迅速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妞妞事件”发生以后, 很快就有网友考证出妞妞父母的真实身份, 更有网友顺藤摸瓜揭露出妞妞名下共拥有769万元的资产。许多网友跟帖, 发表评论, 声讨妞妞的父亲。“杭州飙车事件”和“躲猫猫事件”发生后, 网络受众迅速的舆论跟进有利于促使事件的迅速解决, “欺实马”和“躲猫猫”都是广大网民通过对事件的监督而创造的新词汇, 这些词汇的产生也反映了平民化视角下的公众对重大热点社会事件的关注。利用新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 改变了以往媒体与被监督对象“单打独斗”的局面, 将被监督对象置于“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 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各种资源对其进行舆论监督。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缺点

当然新媒体产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 本身还不成熟, 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沟”的存在

由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提出来得“知识鸿沟假说”[4]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存在, 我们必须承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握和利用新媒体工具以获得信息, 并且利用新媒体工具对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务进行关注, 对政府或者社会公共组织进行监督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一知识的鸿沟又不断扩大的趋势, 这样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容易导致社会的分层的加剧, 激化不同群体间的矛盾。

2、容易对被监督对象造成伤害

传统媒介组织有特定的组织形式, 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即使进行的监督有什么错误, 也有法律的约束和制裁。但是由于新媒体工具匿名性等特点, 加上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 公民个人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没有违法成本, 使得个人进行的舆论监督往往缺少公信力和可信度, 导致流言和诽谤的产生, 造成对被监督对象的伤害。例如今年炒的火热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最早是网民在网络上发帖子称六岁的小女孩小慧受到了后妈的虐待, 并且言之凿凿的将小慧吐血和全身青紫的照片贴在网络上, 这一事件曝光后引来网民及许多媒体对后妈陈彩诗的声讨, 最后真相查明才发现原来小慧患有血友病, 并非网友所说的被虐待, 此次最大的受害者是被监督对象陈彩诗。真相终于大白, 网络留言只是一个谎言, 可是闹剧收场后, 网络流言的受害者该向谁讨个公道呢?另外, 人肉搜索等网络舆论监督的行为还涉嫌对被监督对象隐私权的侵害, 相关部门也正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一行为进行规范, 网络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对被监督对象隐私权的侵害都是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 也是网络舆论监督下一步需要弥补的地方。

结语

可以说,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新媒体工具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公民个人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引发舆论热点并最终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案例越来越多。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但这是任何新生事物产生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阵痛。在传统媒体时代完全被传统媒介组织所垄断的舆论监督权也逐步真正的回归到公民, 公民可以利用手中的新媒体工具对政府或者社会公共组织进行监督, 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公民个人在新媒体时代将逐步分享传统媒介手中的话语权, 舆论监督的时代必将来临。我们必须正确引导这一潮流并且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只要能够合理的引导, 公民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的舆论监督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在传统媒体时代, 每个公民虽然名义上被赋予了舆论监督的权力但是却没有进行舆论监督的可能, 这种权力在传统媒体时代形同虚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由于新媒体工具的一系列特点, 使得公民个人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监督成为可能。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这一背景出发, 初步研究和探讨新媒体时代公民舆论监督权的回归这一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权利回归

参考文献

[1]赵蓓:《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体利益》

[2]《妞妞事件升温, 烤出贪官父亲》中国报道电子杂志2006年3月10

[3]李海南:《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上一篇:医保服务医师下一篇:汽车前灯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