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2024-05-10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精选十篇)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篇1

1 我市西部农田防护林区现状

1.1 农田防护林区域

区划为我市西部农田防护林的区域有东四、牛庄、望台、西四、温香、耿庄、东四方台、新台子、高坨子等九个镇, 行政区域面积6.3 万公顷, 耕地面积3.8 万公顷, 林业用地面积615.0 公顷, 森林覆被率1%, 人口214688人。本区位于辽、浑、太三大河流下游, 土壤肥沃, 是海城市主要商品粮产区。

1.2 该区的自然情况

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 低洼易涝, 地下水丰富, 水位较高。土壤类型:东部为草甸土区, 西部为河淤土和部分水稻土, 土质肥沃, 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4℃平均降水量691.6mm, 蒸发量1767mm。

1.3 农田防护林现状 (表1)

表1 数据为海城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区划界定成果。

2 防护林发展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农田防护林发展的可行性

2.1.1 结合海城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村建设的实际,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是这一生态工程的重要补充。2.1.2 本地区尚有大量的河堤、道路、渠坝和村屯周围等未利用地, 对于发展农田防护林的潜力很大。2.1.3 通过历年自然灾害, 政府和百姓已经意识到了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并且这几年海城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已经使社会各界看到林业发展的希望。2.1.4海城市政府制定了林业发展的政策, 又调动了林业发展的积极性, 造林绿化有了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2.2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本区气候特点决定的。由于受太平洋大气环流和蒙古高压带的气候影响, 每年春秋两季多有6-7级以上的害风出现, 据气象观测资料记载, 本区等于和大于6级以上的害风日平均每年不低于40天, 春季是主要害风盛行季节, 以偏南风为多。由于害风的破坏造成本区严重的风剥表土, 刮走种子和粪肥, 打毁禾苗, 造成粮食大量减产。2.2.2是本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决定的。现有的防护林参差不齐, 并且分布极不均匀, 成过熟林所占比重大, 村屯覆被率低, 农田防护林还没有达到网状、结构不合理, 没有形成规模, 防护效益非常低, 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差。2.2.3是本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决定的。在该区临河以西的台安县, 已经出现了土壤沙化的严重局面, 而本区部分地区出出现了沙化的趋势。95年的洪涝和每年害风的出现, 我们认为主要是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 因此加快植树造林, 迅速建立起综合的生态林业体系, 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气候条件, 促进生态平衡, 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减少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 风沙灾害, 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

3 发展建议

3.1 路、水网以及平原农田防护林迹地的绿化。3.1.1 镇级以上公路、路边两侧栽植垂柳, 并配置花灌木;两侧各10m栽植速生杨林带。3.1.2 村级路植速生杨, 培育以防护为主, 用材为辅的林带。3.1.3 支、干渠用灌木柳、紫穗槐护堤、护坡, 两侧栽植速生杨, 形成疏透结构的既可护堤又可防风的林带。3.1.4 原农田防护林网迹地主带栽植2 乔2 灌、副带栽植1 乔, 乔木为速生杨, 灌木为紫穗槐, 形成疏透式结构的林带。

3.2 河流绿化 (表2)

河流主要为浑河、太子河、海城河、五道河, 在其两岸开阔平坦, 河岸固定, 土质肥沃的土地, 发展速生杨护岸林体系。

3.3 新规划建设林网

在一个或几个公里网内没有林带的按照现有的立地条件进行重新规划营造林网。林带设置方向, 主林带要和以西南- 东北主要害风的方向垂直, 其方位角在300-315 度, 同时要兼顾现有的地形地貌、副带方向与主带垂直。主带间距离为500-700 米、副带间的距离为600-800 米。

3.4 根据该地区的防护林的实际状况及发展需要量, 我们认为该地区的防护林网必须达到以下指标才能达到该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低需求。 (见表3)

4 投资预算

单位:元/亩

总计投资:1050.9×15×175=2758612.5 元。

5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主伐期可产材189162m3, 价值49182120 元。

社会效益:带动种植、养植、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生态效益: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同时农作物增产可达10%以上, 每年直接创效益1400 万元。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为该地区的吸引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6 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确看待发展林网与占地、胁地问题: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篇2

状的思考

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2007-02-10 16:50:0

4自年《户口管理条例》颁布以后,国人就被分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市和农村成了两重天,农村人口再也无法自由迁入城市,也无法享受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此后多年内,中国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便一直放在了城市,国家从农村征收农业税,还利用剪刀差从农民手里“剥夺”财富。当时几乎只是农村,养活着整个中国。

年前的农村,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汇报,反而陷入了贫困的深渊。

穷则思变,农村开始了自我发展的尝试。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走上了真正的脱贫路,但是同时仍然承担着超过中国财政收入的农业税和剪刀差。此时,城市似乎觉察到农村开始变富了。实际上,中国的确进行了农村的改革,似的农村在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仍然没有脱离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去年的多元,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真正进入甚至超越了我们想象中的小康社会。此时的农村,也不过是刚刚达到“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到去年也不到城市的。按照目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可能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土地也会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

城市是财富的集结地。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

等均有相应的部门,各方面都可以协调发展,这些条件除了风木人们的业余生活外,还能吸引外来资金流入,去年中国吸收外资亿美元,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也投入城市的建设,使得城市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好,新区林立,郊区城市化,更容易自我发展和吸引资金,城市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而农村的改革到年才发生了大变化,当年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大部分县市才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薄弱,种地所得资金有限,绝大部分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投入到文化等方面,所以农村的文化活动几乎都是在重大节日农民自发组织的,活动一般也只是“敲锣打鼓扭秧歌”。节日的气氛固然热烈,但包含着农民一年的劳动心血,也逃不了下一年的辛苦劳作,还要冒着年终无钱回家的危险,国家加大力度帮农民工索要工资 的确是帮了农民一大把,使农民可以放心外出打工。当然,打工又是在为城市做贡献。这样城市的发展总是比农村快,农村的发展很艰难,固然需要外界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必须靠农村自身,因为财富是无暇顾及农村的。

城市是财富的生产者。农村难道不生产财富吗?当然不可能,只是太少了,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城市的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财富的产量是惊人的,去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万多亿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但是仅仅上海市的工业总产值就有万多亿元,加上各省大中小城市的生产总值之和至少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以上。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是农村在养活城市,那么现在没人能否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城市的贡献。相比之下,广阔的农村财富生产方式有限,地里面几乎种不出什么财富来,因为市场是“偏向”城市的。国家减免了农业税,不过是每亩地减了几十元,一家人每年减少几百元就是多的了,这些钱

也许还不足城市人们收入的零头。农民免费种地,但种地所需肥料、灌溉、良种还需要农民自掏腰包。国家花巨额资金投入农村或者扶贫或者让农民“退耕还林”,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扶持农村可行的办法是让农村工业化,沿海许多农村工厂林立,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也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这样的农村何愁不富裕呢!

城市还是财富的剥削者。即使不依靠工农业剪刀差,农村的财富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目前农村人均消费不到元,其中子女的教育消费超过,医疗保健等消费也在以上,除去生活必须消费外,所剩无几的收入还需要储蓄以备教育等费用。而除九年义务教育外,无论是学校和医院,绝大部分都在城市,高校则更是城市的专利,农民子弟除了要交纳高额学费外,还不得不在城市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这几乎相当于农民的几乎全部收入都流入了城市,被城市

“剥削”了。农村不能建立自己大学吗?农村几乎没有建立大学的土壤,以前建立在农村的大学要么消失了、要么搬迁了,很少有大学把农村发展成为城市的。农村不能建立自己的医院吗?但是还有多少人相信农村的土医生呢?政策的约束使得农村许多医疗机构变得“不合法”,发展起来困难重重。扶持农村,恐怕除了资金和技术以外,还需要政策的支持。

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林业;建设现状;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64-1

我国对城市林业建设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而且长春“森林城”和上海建设的现代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与实施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在城市林业建设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现状

1.1 城市绿地系统单调

从当前发展来看,城市喜欢建设各种人工绿地,这在很大程度是政府误解了城市林业建设。过于注重较大面积的广场和草坪等,很多城市持续地引进外来植物以及新品种,这造成了城市的绿地系统非常单调,自然特性严重不足,生态效益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不能发挥城市林业的功能。因此应该注意引进外国的先进经验,而不仅仅是将外国的植物品种移植到中国。要尽可能地分析国情和相关城市的情况、环境以及气候、成本、回报等。例如,中山市年均园林绿化养护费已经达到了3000万元,但是3万多公顷所带来的年林地财政投入费用只有300多万元。经济利益高低可谓是一目了然。

1.2 把“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相混淆

很多大城市混淆了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的区别:绿化指的是种植草坪、灌木,但是城市林业强调培育、种植乔木;园林绿化是人工维护的系统,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管理。但是城市林业属于自然系统,管理成本并不高。而且,外国采用了比较成熟的城市林业建设森林化,属于生态层次的城市建设,但是我国城市绿化的层级不高,达不到这种水平。

1.3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

技术、设备不先进,管理人才不精通城市林业建设的业务,造成了粗放的城市林业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不够、持续稳定性差,再生能力不强。此外,中国在该领域刚刚起步,城市森林资源以及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尤其是中国现行的城市林业管理体制牵涉到林业、环保、城建、土地等多部门,彼此的业务关系和职能协调还有很多不到位,这也为城市林业建设带来了困扰。

1.4 城市树木、森林以及绿地的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树木、森林和绿地资源总量较少,而且质量较低,城市中的公共绿地比例小,严重低于发达国家,很难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城市的森林结构不科学,尤其是选配树种方面比较单调,很多城市的“多街一树”景观就非常普通,而且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立体绿化效果,没有形成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 发展方式

2.1 城市规划编制总体规划相互配合

城市规划编制发展的总体规划时,应该考虑到城建规模、布局、性质以及气候特征等,全面规划出林业建设的规模、布局以及数量。要根据相关要求来编制本地区的林业规划,涵盖选择林种、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等相关领域,要形成完整科学、结构合理的城市林业体系。

2.2 依照规划进行城市林业建设

在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林建规划来操作,可以体现景观、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特征。要将林木当成主体,森林与其余植被密切结合成为绿色生态圈,构成近郊、远郊、城区以及自然保护区间密切协调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在开展城建过程中,还要将林业建设和其他领域的建设密切联系起来。

2.3 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要大力强化城市林业研究以及教育,努力培育大专水平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善科研机构和功能,使得他们不仅懂得传统的古典园林以及林业科学技术,而且还熟悉现代园林以及林业科学技术;不仅懂林业设计,还会科学管理。还要科学地研究和管理城市林业,大力开展林业分类经营,形成较为科学的林业产业规模以及政策。要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大力研究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新技术。

2.4 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

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森林资源、树木以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运用生物共生互利的相关知识,构建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森林和城市绿地的景观结构。而且还要努力地研究城市林业技术,确立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和相关的指标体制。此外还要切实强化培育、保护以及管理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 结语

城市林业建设是长期性的历史工程,需要包括城市林业建设部门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可能地抓住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契机,大力突破相关的林业建设瓶颈,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荣,兰春宇.小议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未来发展出路[J].民营科技,2012(02).

[2]马驰,郑宇.浅谈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3]班振国,汤国庆,张月梅,王伟,邱化玉.浅析城市林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01).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篇4

2012年11月22日,我部下发了建办科[2012]42号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该文件重点阐述要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同其他相关部门、学者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有明显的差别:住建部智慧城市工作更强调“智慧”是一种建设理念,是系统的方法论而非技术本身,是围绕城市的问题和需求为中心实现城镇跨越性发展的战略举措。反观“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推进城市信息化、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依照“以需求促进应用、以应用促进建设”这一思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讲,我们始终感觉这个过程偏向唯技术论,将技术手段当成了目的。通过反思,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将技术当成目的,不能将技术方案本身当成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所以,住建部倡导的智慧城市就是智慧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强调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系统性。要从城市整体入手,系统地谋划城市的发展。把城市看成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面对城市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能够结合自然人文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来分析和研究城市,进而利用智能的手段对其进行“生态”改良,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审核各试点城市的智慧城市任务书的过程中发现,城市的主要决策者们往往能够清晰地判断其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能够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其智慧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和建设步骤。所以,这就再次提醒我们,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发现,如果一个城市的建设者或者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为了争得荣誉直接将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委托给某个公司或组织来做,那么它做出来的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方案,而且内容雷同、千篇一律,没有城市的灵魂。

二是可控性。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可执行、可落实、可监督、可考核。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注重风险控制,比如在签署任务书时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这些主要任务是通过哪几个项目来支撑、实现的,任务的完成、项目的落地用什么来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是什么,如何防范等;二是注重时间控制,经过3年或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其标志性成果是什么?哪些方面跟建设之初有显著提升?另外,我们还要引入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即注重从政府、企业、民众三个维度来思考:从政府和市长角度,如何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来保障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如何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企业如何利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等;从百姓的角度,如何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百姓能感受到哪些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变化,感受到哪些便捷、舒适和宜居生活的提升等,让百姓感到智慧城市就在自己身边。

三是适宜性。智慧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顶层规划与本地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不是越大、越新越好,要因地制宜、应时而变,既有空间感又有时间感。以城市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一城一策”地创建智慧解决方案;城市面临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要“有的放矢”。在考虑现有基础条件、目标方向和需完成的任务内容基础上,制定出步骤清晰的、保障可靠的建设方案。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以上是住建部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点要求,按照这个思路,首要的就是要解决城市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结合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我们首先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

一是人口迁徙、集聚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由于城市自身的功能特性,使得在城市中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能得到有效地整合并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目前人口大规模地迁徙到城市,那么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迁徙过程中,如何保证这些人在城市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如何解决人口流动压力与城市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冲突?

二是土地的利用和开发问题。目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效率低。在征地、拆迁问题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有效的空间里更好地承载各种资源,如何进行土地等资源要素的科学开发和有效配置,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有: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政务公开;水源、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满足人们对硬件、软件等配套设施一体化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等。可以说,如果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等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现代化、智慧化、小康社会等都是空话,所以,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有效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注重城市的发展需求。

针对以上情况,现阶段我们应该着手要做的是:

一是从行政上制订规则。我司承担着行政管理的任务,首先要制订相关标准,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引导性指标、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等;其次是制订程序规则,对智慧城市创建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进而保证其顺利地实施。

二是构建智慧城市的专家智库。通过建立部级的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以及省级智慧城市创建专家团队,从理论和经验导向上引导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发挥专家和不同层次人才的参与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专业人才和领军人物。国家层面,目前我们已有涵盖政策、管理、规划、信息化、园林、建筑节能等领域的一百多位专家,负责智慧城市试点申报评审以及智慧城市创建的技术指导和验收评定;地方层面,各省厅按要求成立专家组,参与全过程的评估和指导。

三是建立研发团队解决技术问题。免费提供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并实现模块化,鼓励根据各个城市的特点和不同需求尽可能多地开发应用系统。我们已经组建了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技术线路、典型应用和推广体系的研究。

四是成立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注重政产学研用资等各要素集聚。通过市场需求的牵引,聚集我国智慧城市各专业领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通过与产业资本的嫁接,打造智慧城市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基地,形成强强联合的智慧城市产业链。与城市进行有机的对接和服务,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快速、有序地大规模发展。

五是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注重资本的积累。通过资本集聚和高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解决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各自优势,实现公益性项目由政府来主导,民生类以及可以市场化的项目让市场去主导。支持各实体在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的第三方服务外包的建设运营模式,形成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强各类信用资源储备,积极引导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支持。

我国城市给水发展现状与特点 篇5

崔玉川(太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傅涛(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城市给水现状与规划

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我国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八五”期间,我国城市平均每年供水量递增998×104 m3,城市供水行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为40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14.7%。全国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年新增2 974×104 m3,完成计划的118.8%,比“七五”时期增加77%。

据建设部1996年统计年报,在我国现有的666个城市中,建设系统内已有水厂2 032个(全社会为4 000个),综合供水能力为10 617×104 m3/d(全社会供水能力为19 994.46×104 m3/d),供水普及率达到94.99%,人均用水量为208.02 L/d。若以1 元/m3计算,年产值达300多亿元。

按照建设部的《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九五”期间将新增供水能力4000×104 m3/d,到2000年时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7%(2010年的目标为98%),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达到210 L/d(2010年的目标为240 L/d)。2000年要重点解决108个缺水城市供水不足问题,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108 m3/d以上,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3.2亿。在“九五”城市建设大中型的507个项目中,城市供水项目为183个,占36.09%,投资达723.16亿元,占总投资的24.3%。

2城市给水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量不足

我国城市缺水有4种类型,即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等。我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1012 m3,相当于全球年径流量的5.6%,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 392 m3/a,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10 800 m3/a的22%,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居世界第110位,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

据统计,1996年在全国的666个城市中,有330个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108个;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城市长期受缺水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据报导,由于供水不足,城市工业每年的经济损失达2 300 亿元。同时给城市居民生活造成许多困难和不便,成为城市社会中的一种隐忧。

2.2 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据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的占32%,Ⅲ类的占29%,属于Ⅳ、Ⅴ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挥发酚和BOD等)。黄河、松花江、辽河属Ⅳ、Ⅴ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60%。淮河枯水期的水质已达不到Ⅲ类,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质,常年在Ⅴ类以上。长江和珠江的水质为Ⅳ、Ⅴ类的江段已超过20%。与此同时,城市内及其附近的湖泊普遍已严重富营养化,例如滇池的藻类含量达3 000×104个/L。此外,全国以地下水源为主的城市,地下水几乎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1993年的资料报导,全国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118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的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盐为主,铬、硫、汞次之。

总之,目前我国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严重污染。因此,除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工农业产值之外,对城市供水也造成了严重危害。

2.3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仅有35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有49项,日本1993年底开始执行的为59项,欧盟制定的为66项,美国环保局安全饮水法中规定的水质指标共83项。并且在一些单项指标的规定上,我国较低。例如浊度,我国是3~5 NTU,发达国家是1 NTU。

另外,从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上看,我国是10年左右修订颁布一次,而发达国家是3~5年就要修订一次。

关于我国饮水的合格率情况,根据有关研究部门的调查资料:1986年符合饮水标准的占10%,尚可的占20%,不合格的占70%;1992年符合、尚可的共占50%,不合格的占50%。另据统计,全国有76%的自来水厂水质存在指标不合格现象。

2.4 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历史原因及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城市的市政工程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在城市供水方面,形成目前“欠账”多、面大、点多而又须集中快上的态势。另外,给水工程是系统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施工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故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多。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城市自来水是社会公益福利性事业”的观念,未能把供水行业当成工业,未视自来水为商品,使市场经济的机制无法在供水行业推行,造成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国家财政补贴运营。因此,形成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资金普遍严重不足的状态。城市给水工程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新上的城市给水工程,起步一般都很高。过去衡量大水厂的标准是以10×104 m3/d为界,现在尤其是城市地面水厂的建设规模,大量为(10~30)×104 m3/d,不少城市已开始建设(50~100)×104 m3/d的水厂。

3.2 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由于城市近区水源的水量或水质已不能满足供水的需求,只有跨地区跨流域寻找水源,造成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3.3 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使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了水厂净化工艺将越来越复杂,处理流程越来越长。

3.4 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

由于近些年所上的给水工程规模大、水源远、要求高,因此工程量大,所需投资多,而国家财力不足。所以,近些年来北京、天津、成都、哈尔滨、南京等城市有近百项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分别采用长期贷款、合作经营等方式成功地引进国外资金,新建扩建给水工程。

据资料统计,全国引进外资建设的给水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共129项,规模2 811×104 m3/d,总投资287.7亿元人民币,引用外资额为16.57亿美元。1990年-1996年,仅19家自来水厂引进的设备费就达1.84亿美元。

3.5 特殊水处理技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例如,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湖泊水库水、微污染源水、以及除铁、除氟等的处理工艺技术,都已积累了较多的宝贵经验。

3.6 给水增压技术设施越来越新

随着城市内高层建筑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例如气压给水装置、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等正在逐步替代高位水箱或水塔。

3.7 水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趋普及

近年来,供水行业特别在新建水厂中已大量采用先进的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各种新型专用器材与设备等。水厂运行的调度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的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已在大中型水厂广泛采用,小型水厂也已逐步推广。同时,还开展了管网和生产管理上优化调度的研究。

3.8 分质供水与广域供水系统越来越多。

例如,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水源受到较多污染的城市,已开始兴建区域性双给水(饮用与使用)系统的试点工程。湖南省岳阳市已被建设部列为推行分质供水(生活、生产杂用)的试点城市。广域供水系统即一个水源工程供应几个城市使用。

3.9 避咸蓄淡的河口水库逐渐增多

在沿海地区为充分利用淡水资源,采用在河流入海口处修建水库,以利用潮汐的间隙,伺机取蓄淡水供城市使用,如杭州的珊湖沙水库等。

3.10 集成化水处理装置越来越多

这种水处理装置一般分两种类别:第一类是常规净化工艺的集成化,适用于对一般原水水质的净化处理,其出水可作生活饮用水使用;第二类是深度处理(或精加工处理)工艺的集成化,用于优质饮水的生产和对质量不好的自来水进行再加工处理。给水处理的热点技术 4.1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主要含有微量有机物、农药、氨氮等有害污染物,用常规的净化工艺很难去除掉。尤其是微量有机物的去除,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4.2 制造纯水的膜滤技术

膜滤法是新兴高效分离技术,系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作介质,以附加能量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过滤分离的处理方法。

一般说,对于浊度和细菌可用微孔精滤膜去除,例如大同市水司曾用中孔纤维膜微滤设备对水库微污染水进行了试验,出水浊度0.1 NTU,细菌总数趋于0等;对于病毒、天然有机物,可用超滤膜去除;纳滤膜可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消毒副产物、农药、表面活性剂等;反渗透膜可去除更小的无机离子与有机物等。

4.3 富营养化水的除藻技术

近些年来,水库及天然湖泊水被大量用作城市的供水水源,这些水源由于富营养化而在夏季大量滋生藻类等。因此,除藻已成为我国水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4.4 饮用水的消毒技术

现在,国内外的多数水厂仍用氯作饮用水的消毒剂。70年代开始发现氯消毒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卤代甲烷类化合物。根据三卤形成的规律,去除它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原水中先加氨,提高pH值,然后再氯化。

② 对原水进行生物预处理,去除原水中能形成的三卤甲烷的前体物。

③ 用活性炭吸附去除三卤甲烷。

④ 改变氯的加注点位置。即尽量不采用滤前预氯处理,采用滤后水加氯消毒,让前道工序先去除一部分三卤甲烷前体物后再加氯,可以大大降低出厂水中三卤甲烷的含量。资料介绍,这样加氯后三卤甲烷含量可减少75%~90%。

⑤ 更换消毒剂。为降低氯仿含量,可采用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作消毒剂,或采用紫外线、超声波等物理消毒方法代替单纯的氯化消毒,不仅可克服产生三卤甲烷的问题,同时还有广谱杀菌作用。

参考文献 刘晓松.中国水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给水排水,1995;11(2):19~24 2 宋序彤.关于我国城市给排水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探讨.中国给水排水,1995;11(2):25~29 钟淳昌等.中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趋势.给水排水,1994;20(6):41 4 汪光焘等.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 林家宁.中国水协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及十年工作回顾.城镇供水,1995;(6):5 6 廖振良等.对上海浦东新区分质供水的探讨.给水排水,1996;22(7):18

作者通讯处:030024 太原工业大学环工系(收稿日期 1998-07-02)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篇6

IBM“智慧城市”是什么?“智慧城市”可以解决那些问题?它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我们如何推进IBM的“智慧城市”战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智慧城市”战略及其技术体系

IBM“智慧地球”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通过互联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伴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IBM相继推出了各种“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业等,其中智慧城市是IBM“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智慧城市需要更加智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和充分、城市有可持續发展的能力、城市的环境保护到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突发事件具备应急反应能力等。

2、智慧城市特征

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3、智慧城市愿景

灵活:能够实时了解城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能适当即时地部署资源以做出响应。

便捷:远程访问“一站式”政府服务,可在线/通过手机支付帐单、学习、购物、预订和进行交易。

安全:更好地进行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

高效: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常规事务的整合以及与其他私营机构的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4、智慧城市技术体系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未来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世界各国和政府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接着,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作为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在2007至2013年间,欧盟为信息和通信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资金将达20亿欧元左右。最近欧盟委员会更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CF(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等相关机构相继成立,并开展“全球智慧城市奖”评选活动。

美国: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60000人社区。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因此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市民的需求。

瑞典: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交通拥挤非常严重,于是,瑞典当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爱尔兰:智能科技在爱尔兰自然环境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在爱尔兰戈尔韦湾(Galway Bay)的“智慧湾”项目(Smart Bay)中,系统从装在数百个浮标上的感应器获取信息,并从渔民那里获得短信,以了解水面漂浮的危险物体。信息被利用到各个渠道,包括避免渔船失事、向戈尔韦湾管理员发送涨水警告,以及帮助渔民把捕获的鱼直接卖给餐厅,让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日本:日本2009年7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更是以“连接”为主题,用信息化最新科技让人们看到未来20年-30年城市“智慧生活”的美好场景,展会上所亮相的“未来邮局”融合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邮局中不仅能够寄送信件,还能实现人与商品的智慧交流。

韩国:2009年,韩国仁川市宣布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讯平台,以及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未来市民看病不需亲赴医院,医生通过专门的医疗装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等情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完成望闻问切。

新加坡: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启动“智慧国家2015”计划,力图通过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在电子政府、智慧城市及互联互通方面,新加坡的成绩引人注目。新加坡上马的智能交通系统(ITMS),使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系统之间紧密、活跃和稳定的相互信息传递和处理成为可能,从而为出行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使其能对交通路线、交通模式和交通时间做出充分、及时的判断。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物联网。我国对智慧城市、物联网发展高度重视。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上海世博会上的演讲《让科学技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中指出:“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信息、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省市已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希望借助物联网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已经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

智慧城市示范工程

上海借助今年世博会之机,将全球“智慧城市”最新信息科技率先应用于世博园的安防、管理、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使世博园成为智慧城市“样板”;2009年12月,北京携手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正式签订“感知北京”合作协议,启动“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无锡携手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11月底正式获得國务院批准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感知中国”中心;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步伐更为快速,2008年启用并全面应用了RFID技术的杭州图书馆新馆,用“智能管理”应对了猛增的人流,2009年IBM签约杭州黄龙饭店,联手打造全球首家智慧酒店。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沈阳”。沈阳市人民政府与IBM公司及东北大学联合宣布成立的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态城市和谐规划、城乡水污染监管及饮水安全等重大课题,旨在为解决中国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难题开创一个新的思路和模式。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城市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产业化孵化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及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改善产业内在素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数字广东”。广东省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广东”,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经济变得更有效率”。为此,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IBM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智慧医疗、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物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加强在四个领域的合作: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智慧南京”。南京市提出了“智慧南京”构想,希望从交通、医疗和电力三方面入手,建设服务型政府。拟通过设计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和智慧铁路解决方案,疏导和缓解拥堵状况,提高交通安全,提升乘客体验。智慧医疗主要解决医疗行业电子信息发展中信息无障碍流通问题,提高临床决策和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智慧电力从安全、稳定、灵活的输、配、送电模式和方法,到搭建能够同时承载信息流和电能流的智能电网,再到铺设灵活计费的智能电表,实现城市绿色新经济增长。

“智慧东营”。东营市政府与IBM共同签署了“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在该项合作中IBM将为东营市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品,通过帮助其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催生出一座兼顾数字化和生态性的石油新城。

中国台湾智慧城市发展情况。台湾地区在2008年将“智慧台湾”作为发展政策主轴的重点,专门制定《i-236智慧生活科技运用计划》,以智慧小镇(i-Smart Town)和智慧经贸园区(i-Park)为两个推动主轴,在安全防灾、医疗照护、节能永续、智慧便捷、舒适便利、农业休闲等六大领域开展智慧生活科技创新应用的服务示范。

城市立体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7

1 概念

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立体绿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有人也将立体绿化称之为建筑绿化,因为大部分立体绿化都运用在建筑上,而护坡绿化往往是用于堤坝防水,是防止泥土流失的一种绿化方式。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面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城市噪音无法隔离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2 立体绿化的发展过程

2.1 立体绿化的发展渊源

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无数人向往的天堂,人们为它的巧夺天工所折服,惊叹于它非凡的设计理念。它是古代造园史上的一次创举,其影响延续至今。无数的人挖掘它更深层次的理念,将它应用于今天的城市绿化,并不断发展和拓宽其研究领域。立体绿化就是其延伸、发展的一种表现。

2.2 立体绿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周围的生活环境,城市绿化也因此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绿化渐成体系,并跳出了传统绿化的模式,朝着立体、多层次的方向发展。立体绿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它适应现代都市的发展要求,并有效缓解了城市绿地稀缺和城市用地紧缺之间的矛盾。

3 我国城市立体绿化的发展现状

深圳市润和天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设计、安装、维护一条龙服务的立体绿化公司,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高起点上,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成功开发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的立体绿化技术,并已申请了国家专利。立体绿化要收到实效,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有鼓励政策,又应有强制性政策。鼓励政策包括政府补贴和免费的技术支持等;强制性政策主要针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商业开发,通过建筑设计和规划的硬性要求,促使开发商向空中要绿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植物墙和屋顶绿化夺人眼球,从此内地及台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立体绿化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链模盆组技术、模块种植技术、植物袋种植技术,这些技术在上海、武汉、广州、杭州等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立体绿化”蕴涵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演绎了“低碳”的世博会主题,成为一组动人的“绿色交响曲”。由此也可以看出,立体绿化已不再是一种园艺手段,更已成为城市空间延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城市立体绿化的作用和意义

立体绿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的立体绿化作为城市整体绿化规划组成的部分,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立体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可视绿量与绿化覆盖率,增强绿化的立体效果。大力提倡和搞好立体绿化,对提高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绿化和美化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 有助于建立城市新的生态平衡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一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及社会化工业大生产,城市发展必然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又是人工生态环境,因此,它又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在城市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种水泥建筑物代替了原来的绿色植被,人口密度大,每天消耗大量燃料,产生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加上人工热流散发的大量热量,使城市地面、砼及岩石白天受热快,夜晚人为散热,形成“热岛”。要改变城市的环境质量,根据新生态学的观点,在城市建设上,要求以绿色植被为代表的自然面要占20%~30%,才能保证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如果低于这一指标,则地面辐射热的曲线急速上升,环境开始转向恶化。因此,作为城市开发的标准,绿地率可定为30%,对旧城市的改建,更应该尽力扩大绿地面积。

4.2 保护建筑、美化城市,有利人们健康

园林绿化与建筑艺术密切相关,建筑因园林而活,而显生机盎然;园林因建筑而壮,而呈富丽堂皇。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城市的优美环境及其景观。立体绿化意境幽远,景致宜人,具有一般地面绿地达不到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屋顶绿化之后,“空中花园”为人们提供安静舒适的优美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5 城市立体绿化的发展趋势

5.1 空间的向天性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土地资源的紧张和能源的巨大消耗,成为城市难以治愈的“顽疾”。如何在不影响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为宜居生活开辟一条绿色节能之路,正是城市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立体绿化以其先天条件迅速流行,并在实践中成就了很多城市的生态立市需求。立体绿化具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太阳辐射、储蓄天然降水、吸附粉尘、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绿地数量和可视绿量等诸多益处,是城市传统绿化方式的重要补充。

5.2 配置的规范性

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绿化种植等园林工程建于建筑物、构筑物之上,种植土层不与大地自然土壤相连,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再加上经费、自然要求等问题,不少城市难以开展屋顶绿化工程。而现在发展较好的许多城市,屋顶绿化基本是以自发形式展开。

立体绿化是比较消耗财力和人力的绿化方式。以天台绿化为例,按最普通的绿化标准,每平方米天台绿化建设费用约为150元、防漏费用约为50元,养护费用每平方米按最保守计,至少每年5元。目前,一部分业主不愿意出种子、种苗和肥料的经费或保养费用,而且很多市民根本不懂如何养护植物。因此,政府应该统一绿化,实行统一管理。通过把种子、种苗和肥料等下发给各个业主,并给予他们适当的经费补贴,提高市民对天台、屋顶绿化的积极性。这样既达到市政绿化,又可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得自发与规范相结合。

5.3 环境的生态性

生态性是现代立体绿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立体绿化设计中,人居环境是景观设计师考虑的重要方面。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绿化环境。实际上,许多城市开发现代立体绿化并没有什么自然环境而言,这就需要设计师去创造一种接近于自然的环境,甚至是某种文化特质来改善用地劣势,而立体绿化将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立体绿化分地面、楼面及屋顶3个部分来改善人们的室外环境。地面绿化在现代绿化设计中都有全面的考虑,而且优秀实例很多。但如何将绿化带到楼面及屋面,且确实起到改善立体绿化环境的作用将是立体绿化与环境磨合的重点。

6 结语

立体绿化是架在自然与都市之间的一座桥梁,它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可视绿量不足与城市建设土地稀缺之间的矛盾现象,并能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人体健康。科学地利用立体绿化,将会大有裨益,从根本上缓解城市绿化稀缺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空间。

参考文献

[1]付军.城市立体绿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张晓慧.浅谈屋顶绿化[J].民营科技,2009(7).

[3]顾美萍.植物材料在立体绿化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2009(7).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思考 篇8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与云存储以及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1], 在信息化、全球化与城市化三大重塑现代社会力量的推动下,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作为新一代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高级城市管理形态应运而生, 以期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社会管理失稳、城市运行失序、经济发展失调、环境建设失衡等问题。

智慧城市的理念提出后, 随即得到广泛的赞成与认可, 是目前最热门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 已经上升到国家的经济、科技战略层面, 各地政府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2~5]。智慧城市具体的建设内容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政务公开、数字工商、数字景区、数字校园等诸多方面, 智慧城市一些初步功能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如市民卡、校园通、手机挂号、短信群发、手机银行、电子政务等。截至2013年年底, 中国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已达154座, 规划投入的建设资金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智慧城市的市场前景巨大, 社会影响深远。

本文在对智慧城市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首先描述了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并对比分析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企业, 然后根据相关城市的实践调查和世博会提供的经验, 最后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进行探讨和分析, 给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发展建议。

1 智慧城市的概念

继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 (Smart City) ”这一创新构想之后, IBM公司为避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实现公司由硬件向软件和咨询服务的战略转型, 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 引起美国和全球的关注。同时, IBM公司针对我国部分城市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 抓住中央4万亿投资的历史机遇, 经过22场讨论会, 在与200多名市长以及近2000名城市政府官员交流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举措, 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南京、沈阳、成都、昆山等国内许多城市与IBM进行了战略合作。石家庄正定新区的规划建设委托IBM公司进行顶层规划设计, 合同金额超过300多万元人民币。上海世博局指定IBM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计算机系统与集成咨询服务高级赞助商。借助这一世界盛会, IBM整合全球资源, 以“智慧城市”为核心理念, 向世界各国积极推销其软硬件技术和咨询服务业务,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智慧城市术语和定义》一文中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智慧城市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宽带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 通过信息感知、信息传递及信息利用, 实现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竞争能力, 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城市”。

IBM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3,4]:“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IBM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华为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3,4]:“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 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 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使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5]:智慧城市是通过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能力、全面感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 实现城市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总起来看, 智慧城市是通过透彻的感知和泛在的互联, 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之间、基础设施与居民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连接起来, 并利用决策分析等技术实现城市的高效协同和精准管控, 从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实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是全球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ISO、IEC、ITU-T在2013年相继成立了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工作组, 智慧城市标准化制定工作成为新的国际热点, 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2.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状况

智慧城市概念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际智慧城市组织 (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统计, 美国、瑞典、爱尔兰、奥地利、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90多个城市已经开始智慧城市的建设[2]。美国奥巴马政府已经将“智慧城市”上升为与“信息高速公路”同等重要的美国国家战略。早在2008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启动了智能电网城市工程建设。纽约于2009年开展了“互联城市”行动计划, 并于2012年首次将政府数据大规模开放纳入立法形成了《开放数据法案》, 进一步消除各个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 为纽约乃至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铺平了道路。

欧盟将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 并于2007年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最近通过的第七研究框架计划明确了对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及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在亚洲, 日本政府提出了“i-Japan2015战略”, 旨在建立“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 借此实现从“无缝政府”到“智慧国家”的发展。韩国提出《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 通过第二次建设国家骨干网, 实现行政电子化网络管理。新加坡提出“智慧国2015”计划, 通过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 着力提升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和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总体来看,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以技术试验、区域小范围或城市局部地区试点、行业特色应用以及重点应用项目为主。

2.2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状况

目前,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步伐很快, 工信部、国资委、住建部等部门的支持力度很大。据统计, “十二五”期间, 中国有600—800个城市着手打造“智慧城市”, 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武汉、宁波等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以及一半左右的二线城市, 智慧城市从概念导入期进入实质推进期, 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2013年, 住建部公布了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将智慧城市建设推向了又一个新高潮。为指导我国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国家的高度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进行了规划, 并对建设过程中基础性、共性要求制定了通用行为准则。

我国各个城市结合自身特点, 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所采取的发展思路大致有[3~6]:以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希望借此把握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核心技术;以武汉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基础, 将自身定位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地;以昆山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将自身的产业优势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产业地位;以成都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借助智慧城市建设, 提供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加快城市的人文环境发展……总起来说, 国内各个城市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从不同方面着手自身的智慧城市布局。

3 系统建设架构

智慧城市的理念是通过普遍的感知将城市生活中的各种设施中形成庞大物联网, 进而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和挖掘, 然后向城市居民智能化优质服务, 使得城市管理和服务带更富有预见性、创造性、协作性, 高效和科学。为此, 智慧城市需要打造泛在的物联网络、信息交换网络以及公共服务平台, 从技术角度来说, 总体体系架构具体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及智慧应用层4个部分, 同时包含信息安全保障、标准管理和运营与运行管理三大体系[8~14], 如图1所示。

3.1 感知层

感知层与物联网密切相关, 是智慧城市的神经元, 没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构建智慧城市。感知层实现了信息系统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 具有智能化识别、感知、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能力, 主要由各种传感器构成, 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等。此外, 感知层还需要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等系统为智慧城市提供空间数据和空间信息表达工具。

3.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由互联网、移动网、广播电视网以及自主的无线接入网 (如WIFI等) 组成, 是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 负责传递由感知层获取的相关信息、各个平台之间业务的交换以及用户需求信息的传输。要建立智慧城市, 就需要实现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泛在互联和高效的业务协同, 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

3.3 平台层

在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上, 平台层对感知层获取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 发现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隐含的特征, 提取用户感兴趣的模式和特征, 从而提高智慧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此外, 针对用户的通用性需求, 提供标准化服务接口, 有效支撑智慧城市各个专业应用。

3.4 应用层

应用层是智慧城市信息公共平台的价值体现, 将根据各个行业自身特点, 结合行业需求, 形成专业化的服务平台或终端, 直接为行业用户提供专业性服务, 实现信息应用的精细化、实用化和智能化。未来智慧城市的应用将集中体现在智慧政务、智慧民生和智慧产业三大领域。

3.5 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为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等提供标准模式, 是智慧城市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协同的基础。目前, 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ISO、IEC、ITU-T已经着手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工作的制定。国内已经形成《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智慧城市实践指南》等一批标准化研究成果[9~11], 所含内容包括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技术参考模型、重点标准分析等, 为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3.6 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将美国的“棱镜”窃听计划公之于众, 不得不让人们重视城市信息化中的安全问题。由于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产品是目前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因此在城市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建立采用具有自主可控国产设备的鼓励机制[12~15]。此外, 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以外的措施与应对策略的建立, 构建基础设施保护早期预警与响应机制, 完善信息安全法制体系与诚信系统, 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3.7 运营与运行管理体系

运营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其核心内容是对政府、内容提供商与运营商之间权责和利益的划分。如果运行管理模式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需求时, 将导致信息应用系统的改造与重建, 需要对智慧城市的管理制度、运营模式、开发模式和招商模式提前进行谋划和部署, 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和企业的创新应用能力, 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4 智慧城市建设企业

智慧城市大规模开展吸引了大量的IT企业参与其建设, 以获取自己的利益, 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 最终有能力有实力参与建设的单位主要有四类: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与信息设备制造商、传统IT设备销售与系统集成商、国有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及相关科研院所。

4.1 基础电信运营商

此类企业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 是前期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企业。其主要优势凭借其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优质的移动信息服务, 涉足各行业的智能建设, 特别作为城市信息化基础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宽带有线及无线网络等。目前, 中国电信以“宽带中国”为依托, 与近百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联通以“精彩物联生活”为主打, 与120余个城市签约智慧城市项目;而中国移动则以“4G”标准为基础, 与多个城市签约智慧城市中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然而, 三大运营商仅限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对智能化行业应用的系统建设鲜有接触。

4.2 电信与信息设备制造商

此类企业包括IBM、华为、中兴、浪潮等传统电信与信息设备制造商, 这些企业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其中, IBM更是“智慧的地球”的提出者, 其利用整体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和实施保证这三大优势, 为智慧城市提供智能运营中心、智能交通、智能水管理、和谐城市、应急等解决方案。而华为、中兴等利用产业和渠道优势, 定位为慧城市应用整合商、集成商, 面向全球市场。浪潮积极推动产业垂直整合, 发展服务器、软件及服务一体化产业链, 并加强集团整体战略推进。

4.3 传统IT设备销售与系统集成商

此类企业以神舟数码最为典型。利用其成熟的市民服务解决方案和IT系统集成服务, 该企业相继在全国69个城市展开, 与14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计划。利用智慧城市这一发展契机, 神舟数码将IT服务业务脱离集成服务业务成为独立的业务单元, 并与其他业务单元一起成为“智慧城市运营业务”的主要支撑基础, 将战略重心转向“运营服务”。

4.4 国有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及相关科研院所

此类国有企业诸如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下属企业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利用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关系, 结合其技术基础, 积极参与基于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分析的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设计与项目实施, 以及公共安全、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数字家庭等分系统的实施, 努力开展智慧城市中的各项业务。

总起来看, 各类企业均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升至战略定位高度, 跟随国家的步伐 (各个部委) , 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项目。在前期和现阶段主要是设备供应商获得较大利益, 长期来看,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开展, 咨询、运营等服务商将是受益者。

5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虽然距离智慧城市的提出已经过去七八年, 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距离智慧城市建设最终的宏伟蓝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需求信息化技术的进步, 更涉及到了各个行业之间的信息如何共享, 这无疑会给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的变革。智慧城市的建设即是一个技术问题, 又是一个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问题[16]。根据笔者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相关城市的实践调查, 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着重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 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差异, 注定了中国的城市智慧信息化建设不能照搬照抄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 同样国内各个省市不同城市之间的建设思路也会千差万别, 只有在建设模式、运营体制、管理策略等问题上不断创新才能找出适合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将信息化落实到实处, 让人们切实受益。

第二,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规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泛在互联、信息充分共享。要想实现上述目的, 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 就不可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不同行业之间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深层次挖掘与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空谈。城市之间的建设思路和形式应该是千差万别、风格各异的, 但是基层数据之间、业务模块之间需要有统一标准, 否则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只会成为信息孤岛。

第三, 协调好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系统与城市的经济体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技术角度出发智慧城市需要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信息绝对的共享, 然而由于部门之间权责的不同划分以及受文化、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信息不能做到绝对的共享。从目前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应该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浪潮, 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探索信息化高速发展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组织形式。

第四,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从智慧城市的理念来说,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撮而就的过程而是逐渐发展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从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做起。其次, 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来看, 很难通过先做出“大一统”的设计然后逐步实施的步骤来进行。另外,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这也决定了城市的信息化过程必须自下而上。因此, 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从底层出发, 分步分阶段稳妥实施。

6 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取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然而其内涵和定义尚未形成公认的权威定义和解释。通过分析各方的认识和见解, 探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和核心理念, 分析了智慧城市架构中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及智慧应用层四个部分以及信息安全保障、标准管理运维和运营与运行管理三大体系, 对比了各类IT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定位, 最后为新形势下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己之见。

摘要: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镇化发展共同结合的产物, 目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普遍关注。虽然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 但是建设目标仍不够明确, 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结合城市管理者、智慧城市建设者以及专家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对智慧城市的定义、理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 并介绍了当前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最后基于相关城市的实践调查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 给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些建议。

城市园林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篇9

1 城市园林发展现状

1.1 园林内涵的扩大

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 目的都是为人服务, 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决定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及经济技术水平。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从产生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是少数的皇族、达官贵人及一些商贾文人。他们设置园林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显示财权或用于享乐, 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只为少数人服务。而城市园林是为众多的普通公民服务的, 服务对象在量上的改变必然引起园林在诸多方面质的变化。现代城市园林不仅包括公园, 还包括其他所有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工程, 如街道、广场、动植物园及其他各类专用绿地。园林又被历史性地赋予新的功用, 即保护环境, 改善环境。单纯地为满足少数人的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园林已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的需求, 但由于以往那种狭隘造园思想的延续, 新建园林与城市大环境发生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 尤其对开敞性公共游园、街道绿化、居住区室外环境等的重视还不够。

1.2 园林形式的变化

园林的服务对象、建设目的的不同, 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 技术材料运用的不同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园林需求的增加, 都使得园林在形式上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现代城市园林是服务于人民, 要面向大众。一味沿袭古典园林的含蓄意境或皇家气派都是不适宜的。现代的城市风貌、技术材料, 再完全采用古典的形式往往难以协调, 现代文化艺术讲究自由流畅, 追求简洁明快, 古典园林繁琐的装饰已不再适应。城市生活繁忙紧张, 上班族需要有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 老年人要求有锻炼的场所, 儿童寻觅游戏的空间, 凡此种种都使得单纯的园林形式已难以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

2 城市园林发展建议

2.1 重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园林内涵的扩大, 使园林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一个园子进行建设, 而是要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城市的园林化, 乃至大地园林化。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扩大和深入,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唯一能够以自然更新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就是园林绿化。因而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可谓是新时期园林的主要目的之一, 应加强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的规划设计。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 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地配置植物群落, 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 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 在城市环境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 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2.2 注重多元化发展

园林内涵的扩大, 引发了诸多方面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园林面积的扩大上, 还表现在形式、风格以及布局上的改变。尤其园林在现代更担负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 因而在种植上应注重满足保护及调节环境的功能需要, 要求突出整体的美和大体量的美。同时, 在对园林的欣赏上, 由于现代城市人整日被包围在灰色混乱的城市中, 已厌恶了过分的人工环境, 因而希望园林能够更为接近自然的环境, 渴望通过园林寻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 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现代人得自园林的感受已由单纯的艺术欣赏转为对园林空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因而现代城市园林在大体上而言, 应当体现的是一种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园林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 主要是基于形象特征和游赏功能。现代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在层次的多样化, 导致了园林功能上的多样化, 功能反过来又作用于形式。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仅公园的类型就有17大类, 如主题公园, 文化、艺术、雕塑公园, 历史、古迹公园, 康复公园, 博览公园, 民俗公园等。而城市园林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点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每个城市都要求有自己的特征的要求下, 也需要以多元化的面貌出现, 为城市增色添彩。

3 结语

园林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概念, 而是动态的和发展的。现代城市园林是多功能活动的综合体, 是多层次空间的组合体;也是多学科渗透的边缘科学, 如生态学、社会心理学的引入。在时代转换的巨变之中, 园林建设更应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的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城市园林大有可为, 园林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城市的发展也将使城市园林同步发展。

摘要:阐述了城市园林的发展现状, 并对城市园林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以期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10

城市的健康发展不仅受限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制度和管理体制要素等, 还受限于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环境条件。正是因为这种内外部多样约束因素的影响, 使得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表现多样, 从而使得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本文分析了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重点领域, 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1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1.1 城市景观的格局研究

现阶段, 我国城市景观大多是以人为活动占优为主的景观类型, 受限于该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要求, 与其他生态系统和景观比较, 在时空格局和组分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近年来, 我国城市景观和城郊景观的整体格局研究备受关注。城市景观凭借其强大的辐射和渗透力不仅决定了其本身的结构和格局特征, 还影响着周围其他景观。所以, 在对城市景观格局具体实例的研究时, 要将城市景观与周围环境的景观类型, 尤其是对其影响较为敏感的景观作为整体共同研究。这种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对比理想自然景观, 来阐明城市景观对周边景观格局的作用效果。而在特殊的城市化边缘区域, 因为城市景观缺少集中统一的核心区域, 大多会形成了一个城乡混合景观。

1.2 城市景观的生态合理性研究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等存在的不合理性不断积累, 致使生态矛盾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就会暴露出来。所以, 按照现代人居建设要求, 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合理性研究, 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对推进城市发展, 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1.3 城市景观的动态和驱动机制研究

当前, 我国城市景观动态研究的重点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 总结建设用地规模、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景观格局的重建特点等;探索城市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其他景观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和驱动机制, 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发生的约束问题, 为城市今后的发展设计和景观整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4 城市景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城市景观作为特别的景观类型, 在构成和特征方面与周围其他景观有着本质的不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发展历程, 使得城市内的动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拥有显著的驯化特征。近些年来, 城市景观生物的保护研究备受重视, 主要目的为: (1) 通过城市内生物种类、结构和行为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 为总结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提高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程度, 改善生态结构质量, 促进城市生态调控工作的发展。

2 城市景观的生态发展趋势

根据生态学的研究, 我们应把城市景观看成一个具备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对这一整体, 运用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对其加以完善, 创建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2.1 加强对城市景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们应遵循生态学原理, 通过运用现代景观的设计方法逐步完善城市景观的生态系统, 遵守生命规律, 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免于或少受人为损害, 这是实现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可持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植被以及其他自然资源, 充分体现自然过程, 减少人工痕迹, 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如:大家众所周知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的景观设计, 提出了“滩”的创新设计理念, 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 保证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 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减少人为影响, 使人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一面, 形成了和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景观。

2.2 对原有城市景观的保留和重建

对原有城市景观的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重复利用已经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景观的重要方面。20世纪中期, 国外发达国家随着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很多的工业废地。景观师们对这些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工业元素, 没有直接剔除, 而是尊重现场环境, 采取保留和再利用的设计方法。美国著名设计师哈格在对西雅图煤气厂设计时, 面对杂乱无章的工业废弃设备, 在尊重历史和基地原貌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适当删减设备, 余下作为大型雕塑和工业遗址等设计方法。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节约材料、降低重复生产、加工对能源的消耗。

2.3 利用自然系统优化

大自然的魅力无限, 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远远高于人类的设计能力, 自然拥有着自己本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 具备自我修复和维持能力。设计师应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 还可以减少废物。这种自然的城市景观设计, 从生态角度分析, 比人工城市景观更具生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组织设计城市景观环境的各种因素, 获取低碳、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使人居环境生态化。

参考文献

[1]宋海宏.城市环境建设与景观构成要素[J].科技信息, 1999.

[2]肖笃宁, 李秀珍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覆盖能力下一篇:种猪场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