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演变

2024-09-08

中国城镇化演变(精选三篇)

中国城镇化演变 篇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75% 的粮食来自于灌溉农业,保障农业用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挤占农业用水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业用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农业用水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用水带来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农业用水的关系极为复杂,在区域表现上也可能存在差异,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用水演变规律的分析。

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指东部季风区的南部,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丰沛,年降水量800 ~ 2 000 mm,水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80% ,人均水资源量3481m3,但年内分布很不均匀[1,3,4]。南方地区农业较为发达,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全国的13 个粮食主产区中,有6 个在南方地区,分别为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安徽。南方地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并不均衡[5],部分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比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一些不发达省份如贵州、云南、江西等,城镇化及工业化程度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南方地区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相对不高[6],部分区域如西南地区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缺乏水源配置工程,引水较为困难,依然存在工程型缺水问题[7],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的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部分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水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8]。

南方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正在给农业用水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更深入地反映南方地区农业用水在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变化,笔者考虑南方不同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程度的差异性,选择江西、江苏和四川三个粮食生产大省作为典型研究区域,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这3 个省都是粮食生产大省,但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程度又有所差异,其中江苏省属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程度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江西和四川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程度相对缓慢,但江西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增速与四川相比更快一些。

2 研究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特点

2. 1 城镇化、工业化指标选择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主要反映在人口向城市聚集、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9]。笔者选择城镇化率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南方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其中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了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体现了区域人口结构的改变;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反映了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的产值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中的攀升,体现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这里选择了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项指标,而没有选择工业化率来反映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在部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江苏省,工业化发展逐渐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率到达一定程度后已经开始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则在不断增加) ( 图1) 。因此,单纯用工业化率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二、三产业增加值直接与城市和工业的用水挂钩,可以用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

2. 2 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变化情况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1997—2013年江西、江苏、四川三省的城镇化率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呈上升态势,如图2、3 所示。从城镇化率来看,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城镇化率增长幅度最大,17 年间增长约34. 3 个百分点,年增长率达4. 9% ;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的江西省,17 年间城镇化率增长约23. 6 个百分点,年增长率为4. 2% ; 四川省城镇化率最低,年增长率为3. 9% 。从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江苏省,17 年间增长了约9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仅为0. 6% ; 江西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 年间增长约16. 3 个百分点,年增长率达1. 3% ; 四川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 年间增长约14. 6 个百分点,年增长率为1. 2% 。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近17 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城镇化率发展较为迅速,由于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本就较高,近年来增长幅度相对不是很大,总体而言江苏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比之下,仍处在发展中的江西省和四川省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均低于江苏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明显低于江苏省,但增长速度较快。

3 研究区用水结构变化分析

3. 1 农业用水变化分析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总用水量主要由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构成。1997—2013 年,四川省农业用水量变化不明显,多年稳定在125 亿m3左右; 江苏省和江西省的农业用水量除了在1997 年和2003 年增减幅较大外,整体变化趋势也非十分明显,2003 年以后呈缓慢增长态势,如图4( a) 所示。其中江苏省1997 和2003 年农业用水量减少主要是因为1997 年初夏全省发生严重干旱,2003 年江南地区发生严重夏伏旱,用水矛盾十分尖锐,农业灌溉供水量不足[10]。从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来看,江西、江苏、四川三省均呈现显著下降的态势,如图4( b) 所示。其中,江苏省农业用水比重由1997 年的64. 73% 下降到2013 年的52. 34% ,17 年间下降了12. 4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 3% ; 江西省农业用水比重由1997 年的69. 42%下降到2013 年的66. 35% ,17 年间下降了3. 1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 28% ; 四川省农业用水比重由1997 年的61. 19% 下降到2013 年的57. 48% ,17 年间下降了3. 7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 39%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江西、江苏、四川三省的农业用水量整体变化不大,但农业用水比重都有所下降,其中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下降更为显著。

3. 2 生活、工业、生态用水变化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江苏、江西、四川三省的生活、工业用水量均有显著提高,自2003 年起生态用水量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增长[11],如图5 所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江苏省,17 年来生活用水量增加10. 57 亿m3,年增长率为1. 4% ; 工业用水量增加了83. 69 亿m3,年增长率为3. 0% ; 生态用水量起伏波动很大,近年来稳定在3 亿m3左右。江苏省工业用水量虽然总体而言仍在增加,但2007 年后工业用水量有所减少,总体增速减慢,这是因为江苏省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工业用水也向节水低耗方向发展。江西省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0. 23 亿m3,年增长率为3. 0% ; 工业用水量增加了9. 6 亿m3,年增长率为1. 1% ; 生态用水量基本稳定在3 亿m3左右。四川省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5. 29 亿m3,年增长率达3. 0% ; 工业用水量增加了3. 51 亿m3,年增长率达0. 4% ,在2012 年前基本保持不变; 生态用水量2013 年前基本稳定在2. 3 亿m3左右,2013 年增加到4. 7 亿m3。对比分析江苏、江西、四川三省份近17 年来非农业用水的构成,可发现江苏省非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而江西、四川两省非农业用水中则是生活、生态用水增加比较多。

4 研究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用水量化关系解析

4. 1 城镇化率与农业用水的关系

根据1997—2013 年的统计数据[11,12],分析江苏、江西、四川三省农业用水量、农业用水比重与城镇化率的相关关系,如图6 所示。江苏省农业用水量与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 43,江西省和四川省分别为0. 36 和0. 44,三省的农业用水量与城镇化率呈微弱的正相关性,可见三省的农业用水量与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的人口结构变化未表现出明显关系,这是由于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基本可以满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需求,农业用水量没有呈现稳定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城镇化率的相关关系较差。从城镇化率与农业用水比重的关系来看,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江苏、江西、四川的农业用水比重均有所下降,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3、- 0. 66 和- 0. 48,城镇化率每提高1% ,农业用水比重相应减少0. 28% 、0. 22% 和0. 24% 。由此可见,随着城镇化发展,各地非农业用水量迅速增加,虽然农业用水量变化不大,但却导致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相对减小。

4. 2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农业用水关系

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江苏、江西、四川三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重的相关关系,如图7 所示。三省农业用水量与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31、0. 34 和0. 28,即农业用水量随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呈微弱的增长趋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提高1%,农业用水量分别增加2. 87 亿m3、1. 12亿m3和0. 49 亿m3,这与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沛有很大关系。从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研究区的农业用水比重均与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较好的相关关系,江苏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8、- 0. 65 和- 0. 74,随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增长,农业用水量在地区总用水量中的比重随之下降,三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提高1% ,农业用水比重相应减少0. 96% 、0. 42% 和0. 50% 。

4. 3 关系分析

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重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经过分析可知,在南方地区,城镇化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农业用水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而与农业用水比重的负相关关系则较好。由此可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江苏、江西、四川三省的农业用水量暂时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是由于南方地区水资源天然禀赋较好,相对丰沛的水量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的需求,非农业用水对农业用水挤占较少的缘故。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业、生态等非农业用水量的显著增加,导致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则有所减少,因此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指标与农业用水比重的关系则相对较好。

5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农业用水量的大小,一般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灌溉面积、作物种类、灌溉方式、节水水平等,这些因素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用水量的大小。但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影响,它通过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比较效益、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改变,影响了农业的灌溉面积、作物种类、灌溉方式、节水水平等( 图8)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部分农业用地也转换为城市和工业用地,灌溉面积也会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相应减少。我国的产业政策的发展,则在不断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在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下,部分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要素不断流向第二、第三产业; 随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 包括农业灌溉用水) 投入下降,农田灌溉需求随之降低,进而会导致农业用水量下降。同时,由于比较效益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比较效益持续降低,影响各方面支持农业用水的积极性,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地方政府部门更愿意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支撑工业发展; 其次,水价的差异使得供水管理部门更愿意供水给城镇和工业; 另外,部分农民自身出于对提高收益和节省成本的考虑,也会选择进城务工或种植耐旱作物,灌溉意愿也会降低。在节水技术革新方面,工业化的进步会促进节水技术的发展,可为农业高效用水提供便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用水的主动节水。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2006—2013 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城镇化率和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关系,分别高达0. 97 和0. 96,表明农业节水水平也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在提高。这些,都体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6 讨论分析

6. 1 南方和北方地区影响的差异

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本底条件的不同,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用水的影响,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可能有所差异。在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受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部分农业水源开始转为城市供水,导致农业用水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和工业发展对农业用水的挤占[13,14,15]; 但是在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相对较为充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如江苏省、江西省、四川省的农业用水量近17 年间基本保持稳定甚至微弱增长,甚至部分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农业用水量之间呈微弱正相关关系。

6. 2 南方地区三省内部的差异

通过分析可知,在南方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重的关系分别受到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约束; 近17 年来,江西、江苏、四川三省的农业用水量整体变化不大,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略有下降。南方三个地区之间,城镇化和工业化指标与农业用水之间关系,也表现得有所差异。其中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速度较快,发展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农业用水比重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而对于仍处在发展过程中的江西省和四川省,农业用水比重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分析原因可能与江苏省非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中工业用水量的增加占很大比例有关。江苏省工业用水量增长迅速,由1997 年的136. 41 亿m3增加至2013 年的220. 1 亿m3,在2007 年时甚至高达225. 3 亿m3,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对江西省和四川省非农业用水量增加的贡献更大,17 年间两省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总量分别增长了58. 7% 和71. 3%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地区农业用水量将基本保持稳定,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将继续下降。

7 结论与建议

山南地区城镇聚落演变研究 篇2

关键词:山南地区;桑耶寺;城镇聚落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14-02

一、桑耶寺历史沿革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593—650年)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政权。公元633年迁都拉萨,为例巩固新兴的吐蕃政权,削苯兴佛。公元8世纪初期,赤德祖赞(698-755)在位时,亦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印度传入的佛教密宗融汇了苯教和汉传佛教的一些因素,成为藏传佛教。他还建造了一批佛寺,桑耶寺即创建于此时。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晚期政权解体。朗达玛禁佛兴苯,禁佛导致佛教经典被焚、僧侣还俗、寺庙建筑被毁,所幸桑耶寺只是被封,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是随后的地方割据战争却使其损毁严重。至10世纪中后期佛教复兴为止,对桑耶寺的破坏才告一段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桑耶寺也经历了几次小规模的维修。至11世纪中叶,佛教复兴,与藏地的本土信仰充分融合,形成了众多流派。主要的教派有宁玛派(红教)、格鲁派(黄教)、萨迦派等。当时桑耶寺成为宁玛派的中心寺院,宁玛派对桑耶寺进行了全面修缮,这也是建寺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活动。11世纪后半叶,该寺亦逐渐衰败。17世纪初,萨迦派喇嘛对寺院进行修缮,从此,原为藏传佛教宁玛派中心寺院的桑耶寺改由萨迦派管理,仅护法神殿仍归宁玛派僧侣住持。17世纪中叶,桑耶寺曾遭一场大火,大殿被烧毁。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年)后,才又陆续修复。18世纪后期,桑耶寺逐渐兴盛,清驻藏大臣松筠《西招图略·西藏图考》记载:“桑耶寺在西藏南,与甘丹寺相近,土城内建大寺一坐,楼阁经堂佛像俱装金,与大小昭寺相类,住坐堪布大喇嘛一名,掌事僧官二名,管理喇嘛约数千众,均于城内居住。”①

二、桑耶寺的宗教文化价值

(一)历史渊源。桑耶寺是研究藏传僧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史料”。如“桑耶七觉士”,之后在寺内逐步确定了寺院教育的体制与僧伽制度,如供僧侣学习和诵经的经堂、翻译经论、讲学修行、专修道场,桑耶寺成为了集佛像、经典、僧侣三宝于一体的大型寺院,是西藏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院。11世纪,桑耶寺成为宁玛派的中心寺院,17世纪初由萨迦派管理,后又被格鲁派统治。因而,桑耶寺作为吐蕃本土僧侣的产生之地,延续了近13个世纪,见证了西藏佛教僧伽制度的诞生、发展与变更,乃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佛教派别僧伽制度的重要“资料”。桑耶寺是藏、汉、印度建筑技术的集合体,主殿乌孜大殿的结构综合了西藏、汉地和印度三种建筑风格。桑耶寺位于藏、印通道之上,吸引着大批汉地僧侣到吐蕃弘法,并取道“吐蕃道”前往印度寻求佛法,桑耶寺为僧侣传播、交流、弘扬佛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都表明吐蕃时期藏域与其相邻的中原、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交流密切。吐蕃时期,佛教僧侣在西藏弘扬佛教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将梵、汉文佛经翻译为藏文进行,这项事业便始于桑耶寺落成之后。在赞普赤松德赞的大力提倡和慷慨资助之下,桑耶寺专设固定译场,自内地、印度以及于阗等地邀请大批僧侣,互相切磋,培养了一批藏族翻译人才,规模一度达到300人,堪称译经史上的一大壮举。桑耶寺也因此成为西藏佛教重要的译经、学习场所,在佛经翻译史上影响深远。

(二)桑耶寺的总体规划布局。桑耶寺融合汉、印建筑风格,但仍保持了藏式建筑形制。建筑屋面(楼面)、墙体的建造普遍采用典型的藏式传统技术,大梁上排布密肋小梁,密肋小梁之上铺木板或密排短木条构成楼板层,其上再打阿嘎土两层,做成屋面或楼面。墙体或为块石砌筑,或为块石和片石间层砌筑,或为夯土、土坯砌就,或为土石混合砌筑。屋面形式多为藏式平顶,整个寺院体现了藏式传统建筑多样的建筑形式。寺院主殿乌孜大殿上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吸收了印度、内地和西藏的建筑技法,是多民族建筑工艺融合的杰作,在中国建筑史上也较为罕见。桑耶寺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对后世佛寺建造影响深。远桑耶寺是以整个寺庙的平面布局、分散的空间形制来反映佛教宇宙观的,这一设计理念在藏族建筑史上有重要影响,阿里地区的第一座佛寺——托林寺就继承了这一设计理念,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中心寺院,其主殿迦萨殿就是仿照桑耶寺而建。比如其大殿,分为内、外圈,内圈的中心大殿代表须弥山,内外圈间回廊代表金山与铁围山间的海,外圈的外墙代表铁围山,位于殿堂十字中轴线上的四殿代表四大部洲,两侧的小殿代表八小部洲,四角建有四佛塔,显然迦萨殿的建设受到了桑耶寺的启发。清乾隆时期在承德建造的普宁寺是仿照桑耶寺的又一例证,修建之时乾隆要求“仿西藏桑摩耶寺建造”,整个普宁寺后半部分建筑布局与桑耶寺相同,仅规模略小。桑耶寺布局形制与建筑风格作为西藏地区佛教寺院的一种典型,备受推崇推崇,模仿者甚众,可见其影响之巨。

(三)桑耶寺的内部空间特征。首先,桑耶寺建筑形制与外部装饰是藏式传统建筑艺术集大成者。桑耶寺建筑极富雪域高原建筑的形式美、色彩美、装饰美。建筑外型轮廓多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墙体收分明显,显现出敦厚、稳定的建筑风格;外墙面多为红、白、黄三色,配以黑色的门套、窗套,视觉效果良好;建筑外立面局部做重点装饰,如窗楣有挑出的椽头、板子组成的挑檐,门头有斗拱、替木、椽头、角梁组成的挑檐,所用木构件着成绿、黄、红、蓝等色;屋顶以藏式平顶为主,个别融合汉式屋面,并覆以蓝、绿色的琉璃瓦;室内露明的木构件,如梁、枋、替木、柱、斗拱也多施彩画;檐墙上装饰铜质法轮、盘长等,门窗也多装饰门框帘和窗楣帘。整体而言,无论是室内装饰还是室外装饰,简洁明快是其主调,充分显示了藏式传统建筑装饰的特色。其次,桑耶寺佛教造像反映出山南地区藏民高超的雕刻与泥塑技艺。桑耶寺的乌孜大殿内石刻造像为释迦像(即“千佛像”)、四大天王、菩萨、观音菩萨、罗汉等,均经后人涂彩设色,其他各殿内也奉有石刻或泥塑造像,其总数约1500余尊,这些造像题材主要有千佛、四大天王、菩萨、罗汉像级莲花生、阿底峡、米拉日巴等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有绿度母、塔等,造像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整体构图美观,人物形象精致细腻,生动逼真。此外,立于乌孜大殿东门外的“桑耶寺兴佛盟誓碑”造型古朴庄严,文字严谨,雕刻技艺高超。寺院内的这些珍贵历史文物,反映出了藏区工匠们精湛的雕刻、塑造技巧,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三、桑耶镇的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区域性保持

(一)面临的问题。桑耶镇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河谷地带,该河谷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因素对桑耶寺的影响很大,例如强烈的光照和紫外线、昼夜温差大、降水多且集中、沙尘暴等,对暴露在室外的建筑构件和壁画、石刻等文物造成严重危害。另外,山南地区地处地震带上,板块构造不稳定,易发地震,例如1770年的大地震,震中在扎囊,乌孜大殿被震塌一角。人为因素方面,酥油灯等对文物建筑造成安全威胁,油烟等对壁画和佛像等也造成破坏。寺院管理欠缺,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费不足,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另外,城镇规划不当,影响了桑耶寺的总体布局结构,降低了景观质量,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二)山南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第一,资源特色。桑耶寺知名度高,以藏传佛教文化为特色,是研究吐蕃史、古代藏族建筑和艺术的珍贵资料。桑耶寺以雅鲁藏布江宽谷、青朴和桑耶山沟谷风光为背景,周边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第二,利用潜力。首先,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吸引力强。桑耶寺是西藏地区历史上第一座三宝俱全的正规寺院,规模宏大,布局奇特。它是保存较好的兼具历史、科学、艺术、宗教价值的古建筑群,承载着厚重的藏域文化和佛教文化信息。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西藏地区著名的旅游景区。桑耶寺作为一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如能得到整体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对彰显山南地区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提升地区文化品味,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桑耶寺的保护,使其成为高原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其次,桑耶寺所在的扎囊县还有朗塞林古庄园、扎塘寺、敏珠林寺、青朴沟、扎央溶洞等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此外,桑耶镇距离拉萨较近,交通便捷。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协同开发,能够实现桑耶寺文化价值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使旅游业成为扎囊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桑耶镇的区域性保护措施。区域性保护的重点就是要使桑耶寺保护与山南地区、扎囊县和桑耶镇的城镇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协调。通过环境整治、水土保持、基础设施改造等措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通过开发桑耶寺这个旅游资源,提高当地藏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桑耶寺是重要的宗教文化向心地和历史文化感受区。桑耶寺是西藏地区第一座“三宝”俱全的佛教寺院,是建于吐蕃时期的宏伟的、壮丽的建筑群,藏传佛教的僧侣出家修行制度始于该寺,许多藏传佛教仪轨的形成也与该寺有着密切联系,在佛教信徒中仍享有崇高的地位,是藏区重要的佛教拜谒之地,也是山南地区悠久历史与文明的象征和载体。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在尊重藏民和僧侣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的前提下,对桑耶寺进行适度展示,吸引更多参观者来到桑耶寺,感受山南地区的高原文化和宗教魅力,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注 释:

①(清)松筠,黄沛翘.西招图略·西藏图考[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49.

参考文献:

〔1〕油顺禄.西藏山南地区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毛中华.江孜古城一个西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拉巴卓嘎.西藏山南地区地名研究[D].西藏大学,2014.

〔4〕唐岭飞,周波,王瑾.西藏山南地区民居院门文化刍议[J].西藏研究,2005,(04):78-83.

〔5〕山南地区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南地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邯郸地区城镇规模体系的演变 篇3

关键词:城镇体系,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律,基尼系数

1 绪论

城镇体系, 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不同职能分工, 不同等级规模, 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1]。城镇规模指城镇的大小, 它涵盖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种涵义[2]。本文中主要采用人口数据来表示城镇的规模, 以邯郸统计年鉴公布的城镇人口为主。而且, 城镇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准[3]。

2 城镇规模分布演变特征分析

2.1 首位度指数分布的演变分析

城市首位律是M.Jefferson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即首位度, 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叫首位分布。国际上把国家城市体系的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的分析有时统称为首位度指数分析[5]。

首位度S=P1/P2 (1)

四城市指数S=P1/ (P2+P3+P4) (2)

十一城市指数S=2P1/ (P2+P3+……P11) (3)

式中:P1, P2, …, P11为城市按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 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

运用上述理论, 对邯郸地区城镇1996, 2001, 2004, 2006年的非农业人口数据进行2城市、4城市和11城市首位度指数计算, 结果如表1[6,7,8,9]。

由表1可知: (1) 邯郸地区首位城镇的垄断性较强, 人口分布差异大, 城镇规模分布是典型的首位分布。 (2) 城市首位度指数的增大, 说明首位城镇的规模在逐渐壮大。 (3) 邯郸地区其他等级的城镇规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2.2 城镇规模位序———规模律分布演变分析

位序———规模律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公式为:

对 (1) 式作对数变换得

式中:Pi指第i位城市的人口, P1是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 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 q是常数[12]。

将邯郸地区1996、2001、2004、2006年各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和位序一一落在双对数坐标上, 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得到图1[6,7,8,9]。

对图1进行分析, 得到表2。

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 邯郸地区城镇规模分布比较集中, 大城镇很突出, 而中小城镇不够发育。 (2) a值增加, 说明首位城镇规模在逐渐扩大。 (3) 邯郸地区城镇规模的位序双对数散点图分布趋向规则的直线分布, 符合位序———规模分布。 (4) 邯郸地区城镇规模分布分散的趋势大于集中的趋势。

2.3 城镇规模基尼系数分布演变分析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Gini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公式为: (6)

式中i为划分的城镇规模等级;yi是各规模等级按城镇人口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后第i级的累计百分比[4]。

把各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划分为90万以上, 30-90万, 20-30万, 10-20万, 5-10万, 2-5万, 2万以下五个等级, 运用基尼系数对邯郸城镇规模演变予以计算, 结果如表3。

镇发展极不平衡, 但总体呈缩小趋势, 城镇体系趋于均衡发展。这也说明了前述首位度指数和位序———规模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3 结论

3.1 首位城镇垄断性较强

首位城镇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对区域发展具有辐射和拉动作用[10]。但邯郸并未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此, 首位城镇仍需扩大规模增加其经济辐射力, 带动整个邯郸地区经济。

3.2 城镇规模级别不合理

首先, 首位城镇与第二大城镇之间的差距较巨大。其次, 各规模级别城镇数量呈不规则的“塔状”分布, 而不是理想的“金字塔”结构[1], 这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不同级别城镇间的联系, 使信息、产业、技术、资金不能很好地流动。

3.3 产业梯度转移链条断裂

一般认为0.6是基尼系数的一个临界数值, 如果超过这个数值, 会造成首位城镇的产业梯度转移因为周围城镇规模过小而无法承接, 从而整个区域的健康持续发展[11]。邯郸地区1996, 2001, 2004年三个年份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6的临界值, 而2006年的系数接近临界但远离平衡状态, 这都说明邯郸地区城镇的产业梯度转移链条断裂。

4 建议

上一篇: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下一篇:船舶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