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结构课程

2024-08-23

学科结构课程(精选十篇)

学科结构课程 篇1

关键词:数据结构,课程体系,运筹学,应用型,多学科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项目——“基于多学科的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综合研究”的研究过程及各项研究成果。

1 教材建设

1)《数据结构从应用到实现(C语言版)》是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据结构优秀教材和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各位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编写而成。

1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导读中利用生活实例引出相关的知识点,这些案例都是编者根据生活实例原创的。

如第3 章栈和队列的导读部分为:小王搬新家,他找来了搬家公司,搬家公司的员工将家里的床、沙发、衣柜等依次装入搬家用的货车中;到了新家后,货车中货物只能按和装车相反的顺序往外搬,因为对于搬家的货车,它装货物的车厢只有一个进出口,装货、卸货都在车门处进行,所以先放进去的货物需要最后搬出来,这与本节要介绍的栈的操作特点相似;

小王搬完家后要去银行取钱,来到银行已经有很多人了,他在门口的自动叫号机上拿到一个号码等待工作人员呼叫其办理业务,并显示他前面还有5人在等待。叫号机维护的功能是:先到的人先办理业务,后到的人后办理业务,这与本节要介绍的队列的操作特点相似。

2 在每种数据结构介绍完都会举一个应用案例,读者在学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与实际结合,学有所用。

如队列的应用举例为:一次华尔兹舞会,有男女若干人参加,男女各排一队,跳舞开始时,依次从男女队伍的队头出一人配成舞伴。若两队初始人数不同,则较长一队中未配对者等待下一轮舞曲。请写出算法模拟舞伴配对问题,显示出每对舞者的信息。

3 本书中所有算法都采用C语言函数的形式描述,这些函数中都在关键语句做了详细注释,并已在Visual C++6.0运行环境下调试运行,书中给出了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便于读者理解算法,并方便读者对基本运算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学会应用。

如队列应用举例给出的程序运行结果截图11所示。

利用图1 的截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程序运行的结果,直观了解题目原意,从而更好的理解代码。

2)很多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存在“理论强,实现弱”的现象。即课堂上所讲算法都明白,但自己却无法实现这些算法。对此《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一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

1《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的实验指导部分,在“基本实验练习”中给出了一个问题的完整实现算法,学生可以先通过读代码,来理解算法;在“自己动手做练习”中给出了一个相似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解决相似问题,进一步理解算法,并且在本部分只给出了程序运行的界面图,即给出了具体要求,但没有给出代码,学生可模仿“基本实验练习”中的代码来实现,进行自我练习;在“综合应用实例”中给出了一个综合应用的例子,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代码,学生可以将本部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在实验指导的最后部分给出了2个综合的课程实验,分别对线性结构和树型结构进行了综合考量,学生可以在学完每部分知识后进行综合练习。

2习题解析部分是对课本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是仅给出答案,而是给出了结果的分析过程;编程题每道都给出了代码及详细的注释。

在习题解析的最后增加了一份自测练习题,这份自测练习题完全按照期末试卷的形式,标识出了每部分的分数,学生在学习了全部的知识点之后,在进行期末考试之前可以通过这份自测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实验指导部分没有再罗列习题,因为主教材的课后习题部分是经过严格筛选,包含相关章节的全部知识点,并给出了详细的解析,学生通过这部分习题能够掌握全面知识,不用重复练习相同的知识点。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题库放在了教学网站中建设。

2 教学网站的建设

由北京化工大学夏涛老师建设的教学网站www.5ic.net.cn中,新建了关于《数据结构》课程的应用,网站中包括:定义考试、成绩管理、学生作业、评分规则、教学组考题、考题维护、考题审核等模块。里面共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的600 多道题目,学生平时可以在线做练习,可以在自己不理解的题目下面进行讨论,教师或者其他同学都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答疑不再局限于在教室或者办公室,教师在家也可以完成答疑,并且其他同学也可帮助老师来答疑。

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客观题可以自动判卷,目前在燕京理工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等高校使用。

可以挑选教材中任何章节的题目,每章题目分3 个难度,分别以1,2,3 表示,根据考试的层次来挑选试题的难度组合,进行组卷考试。

也可以自动组卷,即教师只定义试卷结构,如试卷只包含10道选择题,其中第1章2道题目,难度为2;第2章2道题目,1道难度为1,1道难度为3;第3章4道题目,难度为3;第6章1道题目,难度为1;第8章1道题目,难度为2。系统会自动在题库中所有题目里挑选符合要求的题目,自动组成一份试卷。

3 相关论文发表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将课题研究的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其中发表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中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分层次教学改革的过程;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中的文章,则系统介绍了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过程,论文经该期刊专家评审,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4 其他应用

在进行数据结构课程讲解时,我们利用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方法等等展开教学改革。其中在上机时,我们根据同学的不同层次给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要求其针对给出的案例充分利用各种数据结构完成实例编程。其中计科的某位同学在上机过程中,完成了运动会计分系统和学生绩点计算系统等几个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使用的系统。学生绩点系统里他根据燕京理工学院的实际情况,按照绩点换算要求,每位同学只要输入自己成绩,就能得出最终的绩点。在完成系统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问题,学生的成绩有百分制与五分制,学生成绩该用什么数据类型存储,因为他是大二学生,学期初只有C语言的基础,教师引导他用共用体数据类型实现,等到了期末,他发现在Java语言里实现起来很方便,这表示他能够自动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对于这部分同学只要给予适当引导,不用花费大量时间指导。

对基础差,能力弱的同学要求其完成课本上的基本算法实现,并适当引导鼓励,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单独的辅导;对于基础尚可,但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我们采取上课指定座位的方法督促其认真学习。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提供了至少50道题目,要求每个班级里不能有题目重复的同学,每个同学综合利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来完成实际案例的实现,且做完后通过答辩的形式检查,最后老师根据学生代码实现、答辩情况及报告等给出综合分数。

《运筹学》教师提供了20 道运筹学的常见题目,我们发现这些题目的知识点其实就是数据结构中的关键路径、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基本算法,而这些算法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都已经实现,并进行了更实际的应用,如将图里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并用于校园导航中;将“关键路径”算法实现并用于实际工程应用中等等。将学生实现的这些代码提供给运筹学教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时,将计科学生演示给其他专业的学生看,这些学生觉得知识点更直观、明了,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通过《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学生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编写的代码帮助学习《运筹学》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知识点,学习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讲授《运筹学》的老师的教学也轻松。学生的成就感加强,更有助于其进行相关的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马睿,孙丽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北京邮电出版社,2009.

[2]孙丽云,刘淑艳,李珊.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7):121-122.

学科结构课程 篇2

优化物理课堂结构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芜湖县陶辛中学

杨文敬

为期一周的北师大物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已经结束。期间数场的头脑风暴让我们记忆犹新、获益匪浅:不仅聆听到当下最流行的物理核心素养之理念,更深刻领悟到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之精髓;不仅体味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之魅力,更认同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对自身素质提升之理论。虽是不能对所有言论和理念概况承受,但研修的两个主题却是雁过留声、根植于胸、萦绕于怀,这便是以彭梦华老师为首席的实验教学演示(包括鲍建中老师)和郭玉英教授的理念讲解(包括梁学军老师),而这两者所呈内容恰恰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正所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山天一色。”

从教于北师大二附中的彭梦华老师在三十多年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在物理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物理实验教学、学生课外活动、尖子学生培养、物理高考和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成绩斐然。细研他的教学轨迹和成就,这一切源自于他对物理教学的真诚热爱和苦心钻研,源自于他对教学设计精心布局,也源自于他对业务的娴熟与干练。思忖他的成功,我觉得实验教学便是他育人的真谛和成功的基石了。他把物理教学演绎到至高的境地,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和启迪。

启迪一:物理教学要一以贯之的渗透实验教学

彭梦华老师开篇的诫语便是“我们有的物理老师课堂教学方式着力于听、讲、背、做(题),教师不敢做、不愿做、不能做实验,哪怕是简单的演示实验。”他的话绝非妄言,我们也感同身受。正如鲍建中老师所言“走捷径有可能登顶,但失去的是孩子成长最重要和关键的东西!这些关键包含以观察、猜想、质疑、推理、创造等等要素在内的科学素养;包括交流与合作、责任与义务等等在内的情感素养;以及自我管理、道德与品质、法律与规则等等在内的道德素养。”简言之,缺少实验的物理教学是苍白的、贫瘠的、有标无根的。

彭老师的讲座和演示无疑给了我们当头棒喝,无疑是醍醐灌顶。作为物理老师,我们首先要认清物理教学最起码的立足点是什么?理解实验教学对高效课堂建构的意义是什么?懂得真正能启动学生思维的核心措施在哪儿?这里首先谈的是意识,也就是物理老师要有起码的实验意识,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才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彭梦华老师的言谈中很少有华丽的辞藻,炫丽的理念,他拥有的是堆积成山的实验器材以及用其搭建和铺设起来的成功之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对学习“知之”、“好之”、“乐之”的三种境界的高度概括,在彭梦华老师的教育思想中体现地淋漓尽致。由此可鉴,我们普通的物理教师要想越过高原期,建立高效课堂,必须从“知之”的地步演化成“好之”再进化成“乐之”的境界,演绎实验、创造实验、享受实验,应--------北师大物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心得

是我们教学生涯的主轴,唯此方能摆脱陈旧教学方式的桎梏,使课堂有效高效、生机盎然。实践证明,物理教学的名家们都是得益于此,中国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基础教育是这样,高等教育应该也是这样。

启迪二:实验能力的提升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步累积的

让彭梦华老师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物理实验室摆满了自制的实验器材,多达几百种,这里印证了他成长的足迹。我想彭梦华老师不是天生就热衷于自制教具的,这些精美教具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他在教学中不断感悟、不断提炼、不断探究逐步完成的,是在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后享受制作过程逐步积累的。这种积累本身就是业务的逐步练达而成,它考验了教师的耐心和韧性,它是作者对事业执着与挚爱的写照。我更想说明的是,老师的不断积累也必然造就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试想,当彭老师完成一件得意之作向学生展示或者和学生一起探究时,那种共享之乐怎能不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之门?怎能不会让学生科学探究之兴趣有极大的提升?

彭老师在演示变压器原理时随手抓起一把日光灯置于其间,顿时满屋光彩、绚丽多姿,这种转换法所产生的视觉冲击无疑是对疑难最优的诠释。但我想,这应该是彭老师数次类似实验积累,水到渠成的结果。积累是个好习惯,它使我们知识不断完善、技能不断娴熟、情感不断升华。

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往往应付了事,懒得动手,即便是动手了也是浅尝辄止,谈不上创造性的制作教具了,更遑论系列化、系统化地与学生共享实验教学的乐趣了。我们可能做不到彭老师那样的巧夺天工和韧性持久,但是,倘若我们能和学生一起从基本的实验做起,不折不扣甚至超值超量的完成各种已有的实验,让实验成为学生物理学习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对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了然于胸,也就不会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时蜻蜓点水、手忙脚乱了;也就不会遇到题目稍难时就手足无措、茫然无知了。

启迪三:难以阐述的物理概念突破捷径还是实验

针对一些抽象概念的讲解,我们往往大费周章、磨破嘴皮,直落得“你不说我还算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的尴尬境遇。彭梦华老师的实践告诉我们:必要时惜字如金!当然,这里要有相当的自信和担当。这个自信源于对问题的深度剖析;源于对知识的广泛链接,源于实验辅助手段的绝妙破解。彭梦华老师举了一例:利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来破解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不仅让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演示水到渠成,更生动直观的演绎了难以理解的加速度问题,不仅起到一石二鸟之效,更是通过实验达到举重若轻,四两拨千金之奇。他的“小孔成像”“弯曲的光线”“自制电路板”“神奇的乐器”等等宝贝不胜枚举,各种妙趣无不匠心独运,堪称神来之笔。

当我们口沫横飞、天花乱坠的大讲特讲时,我们能否思考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为自己的低效忙碌而解套?答案不言而喻。当我们疲于应对阿基米德原理或者比热容概念时,能否像鲍建中老师指导的那样:首先从趣味实验开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进而设计探究实验来完善实验功能以期延伸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用科学方--------北师大物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心得

法多方案设计创新实验来拓展学生思维。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不仅富赡了教师的功力和素养,也必然带来学生思维的突飞猛进和成绩的真正提升。

当我们解释声光电磁力各种现象时,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就能发现自己周围充满了器材和道具,信手拈来,稍加思考,稍加改进便能画龙点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何乐而不为?

启迪四:实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

周光召说过:“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孩子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是应当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用恰当、生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什么是恰当、生动的方法?很显然,不是口若悬河的讲、机械重复的做(题)、枯燥无味的背,而是尽可能设置趣味甚至魔幻的情景,尽可能创设探究性实验,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这样序列化的经久磨练将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将让其终身受益。

物理实验和魔术到底有多大区别?其实魔术大部分基于的是物理原理,和我们常规实验的区别只是它更隐蔽、更虚幻。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对魔术有天然的好奇和兴趣,他们会不自觉的要求参与解释未知现象和谜团,这种参与和共享赋予他们极大的快乐和思维拓展。这样的教学才有生命力,这样的老师才被学生真正认同,因为你把他们的兴趣转化成动能,教给了他们真正的核心素养。

毋庸置疑,把物理当作纯记忆型课教的老师很难受到学生欢迎,很难得到学生认同,因为这样的教学缺乏生命力,脱离生活实践。物理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些无不建立在质疑、猜想、观察、验证、探究等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没有实验支撑的教学无疑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那种纯粹靠记忆、靠题海而突出的学生终究无法体会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和乐趣,即便成绩优秀也不会对你真心佩服、感恩戴德。我们可以说,老师的实验意识、实验能力越强,越能获得学生的认同,这是正相关的命题。

综上所述,优化物理课堂结构的突破口是优化实验教学,把握了实验教学就是把握了物理教学的命脉,彭梦华老师就是最佳的印证。彭老师给我们的启迪远非上述四点,比如他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形成内化,更能让学生去质疑创新,更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更能兑现物理核心素养···不一而足。

彭老师之所以蜚声中外,深得同行敬仰,深受学生喜爱,绝非能说会道之功,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之法。由此我不免感慨:“为师当似彭公矣!”

学科结构课程 篇3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改革?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69-01

结构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在静力、动力等各种荷载和温度变化、支座位移等因素作用下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结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的一门科学[1]。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对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练掌握,又强调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学习要求熟练掌握基础力学中的概念、理论和知识;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如何将基础力学中的概念、理论和知识充分调动起来,灵活、合理、巧妙、综合地应用于单个杆件组成的复杂结构中去,特别是利用现代计算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但是,从当前各高校的改革实践来看,减少学时和精简内容是大势所趋,学时减少和内容精简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它促使人们对新内容体系的建立这一更深层次上的改革进行认真的思考、探索与实践[2]。目前,结构力学教学中有两种趋势,其一是强调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学习,即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精讲多练”,要求学生在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上加强训练。其二是强调电算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解决利用计算机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主。这两种趋势各有利弊,应该综合考虑,协调发展。

1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学模式更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1.1 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结构力学课程已经形成了基本稳定的模式,教学大纲与内容也基本不变。从课程内容上可以将结构力学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包括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等。这些内容是结构力学的经典部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与深刻领会的内容。另一部分涉及计算方法,如力矩分配法、近似计算、矩阵位移法等。其中力矩分配法、近似计算对于手算来说相对重要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算的普及,其重要性已大大降低,甚至可能被淘汰。但在目前各版本的结构力学教材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矩阵位移法是电算的重要基础,与杆件体系有限元有密切联系,但这些内容还属于简单介绍部分。多数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了矩阵位移法的基本理论,而有关如何进行程序设计的内容完全没有介绍。特别是缺乏适合于初学者借助计算机,利用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

1.2 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对大学力学课程体系进行修改。根据结构力学的内容特点,以及大学中力学教学体系,可以将力学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力学中的最基本的和最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可以称为基础力学部分;另一部分是基础力学知识的应用,即如何将基础力学中的概念、理论和知识充分调动起来,灵活、合理、巧妙、综合地应用于单个杆件组成的复杂结构中去。应该说,基础力学知识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中已经详细介绍,而结构力学应比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更多地、更直接地面向工程设计、工程计算与工程应用。因此,在进行教学大纲修订时,可以将结构力学中的某些内容统一编写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中,如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等,而将工程应用部分集中到结构力学中。从教材内容上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从工程结构中抽象出计算模型的能力、编写计算程序的能力等。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结构力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沿用“精讲多练”的传统模式,一味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掌握,忽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结构力学在过去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系统的教学方法与经验。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是“精讲多练”,这样一套教学方法是符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规律的。过去工程上的结构计算,主要依赖于手算。“精讲多练”教学法强调在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练”对学生的解题与计算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构的力学分析已经广泛应用电算,对手算的要求已经大大降低。因此,“精讲多练”教学方法有待于改革。为了让学生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既能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又能提高工程计算能力,可以将电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基础理论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针对结构力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形成计算程序的基本模式,并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介绍计算程序的基本算法原理。在选择编程语言时,应尽量选择结构化语言,如FORTRAN,这样可以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理论与算法的理解与掌握上。

3 注重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

结构力学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涉及建立力学模型、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与开发计算程序三个方面。首先应培养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结构力学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而实际结构是复杂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经过简化抽象形成力学模型,才能进行力学分析。力学模型是由实际结构简化得到的是实际结构的“化身”或“替身”,体现该结构的主要构造特性和受力性能,便于进行力学分析。只有熟悉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受力特性,善于正确地把实际结构简化为“替身”,才能做好建模工作。其次是培养选定合理计算方法的能力。选定合理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校核和检验结构内力及其分布与位移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计算结果,与结构的经济合理性密切相关。因此,结构分析应重视计算方法的选择。最后,应培养开发计算程序的能力。要达到提高开发计算程序的能力,可以从三个步骤进行培养。首先由教师提供典型问题的程序模板,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程序改编,再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力学计算方法有了非常大的飞跃,对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显现出许多不适应性。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与计算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在结构力学教学中推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志良.结构工程科学中若干计算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展望[J].力学进展,1994,24(5):391-398.

学科结构课程 篇4

(一) 鸦片战争到清末

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创建了一批近代工业, 迫切需要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 一批洋务学堂建立起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堂是以外语为主要科目, 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也有部分学堂, 旨在直接为洋务开办的工业服务, 比如福建船政学堂, 就附属于福州船政局。这些学堂都是培养某一方面专长人才的具有专门教育性质的学校, 具有了高等学校的特征。实用是设立学堂的目标, 并且只关注军事和工业人才培养, 满足其需求。但这些学堂结构单一, 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结构, 且科举制是正统的教育系统, 洋务学堂规模小, 只能说是封建教育补充。

维新派在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 随后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 各省高等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逐步建立, 以学科专业为建制的高等学校系统逐步完善。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分为8科47门。从科类结构来看, 人文、社会科学类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经学和文学分别占据了11个和10个学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比例还很低, 工学只有9个学门, 作为理科的“格致”有6个学门, 农科只有4个学门。

这一时期, 高等学校有不同的类型, 其知识重点、承担的职能也各有差异。京师大学堂进行广泛的专门知识教育, 旨在培养造就通才。高等学堂设置于各省会城市和经济文化基础好的非省会城市, 不具体分科分专业, 进行广泛的基础学识教育, 但程度只相当于大学堂中的预科。高等实业学堂进行单科教育, 分经济、商业、制造、矿业等学堂, 课程趋于实用知识和技能, 培养训练具有某一特长的专才。

但清朝末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逐步加深, 外国资本主义通过政治强权, 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逐渐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农业依然是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近代工业处在艰难的创业阶段:重工业主要有采煤、冶铁;轻工业主要局限在棉纺织、缫丝及面粉等领域。传统的手工业, 如丝绸和瓷器等, 在外资经济的压迫下, 逐渐被侵袭削弱。旧式商业凋敝, 取而代之的是外资商业以及在通商口岸和其他商业城市兴起的新式商业。

清末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学科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科内容和结构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简单学习, 学科专业化程度有限, 专业门类少。在以农业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这种学科结构不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二是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 经学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地位, 都占据着优势。专业教育主要培养机构是高等实业学堂, 地位低、规模小, 不能适应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不论如何, 传统的经学教育体系已被打破,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进入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 初步具备了现代专业教育的特征。

(二)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清朝旧制高等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造。1912年, 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令》, 划分了七大门类, 1913年公布的《大学规程》进一步划分了38个学科门类。与清末相比, 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上作出了革新, 经学被废除, 人文学科被大大削弱, 文学被压缩为4个学门。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特别是理学和工学, 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总共的38个学门中, 理科和工科相加有19个, 占据了一半的数量。商科和农科也有一定的发展。民国初期的高等学校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在各类高等学校中, 文法科有所减弱, 理工科专业设置有所增强, 农科和工科学校相应增加。

20世纪30年代后, 民国政府对大学科类专业结构进行调整, 总的原则是积极发展理工科教育, 适度压缩和限制文法教育。1931年-1932年, 主修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在校生为25.5%, 到1937年时达到了38%, 1942年时进一步提高到48.3%, 只是到了1947年, 文史与政法科在校生的比例开始回升。当时工业学校一般设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系科, 少数高等学校还设有地质、矿冶、铁道、水利、航空、纺织等系科, 基本上涵盖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门类。

民国建立之后,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 农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现代工业只是一个小部分, 工厂工业在1933年只占国民收入的6.01%, 尚不如传统的手工业的产值。工业基础薄弱, 机械、金属冶炼等重工业产值少, 从业工人少, 工厂规模小。轻工业相对发达, 但只局限于纺织和饮食烟草等领域。这种工业的畸形发展状态, 是旧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表现, 也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必然结果。

民国时期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结构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实用科学技术类专业有较快的发展。中国在此时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 涌现了北平、上海和天津等大城市, 与之相适应的工科、商科等专业及相应的学生比例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二是学科专业结构的变革,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是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后, 革命党人对欧美高等教育制度的移植, 随后的改革也是借鉴乃至照搬了工业化国家的现存体制。但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 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农业发展停滞, 工业和第三产业实力弱小, 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阶段。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 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 1957年现代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98.3%, 农业为23.3%, 手工业达到了61.0%。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也是国家工业化的过程, 我国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产值比例逐年下降。到1960年, 重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加2.33倍, 而轻工业总产值仅增47%, 农业总产值不仅没有增长, 反降32.8%。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人民政府对旧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改造, 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非常不合理。建国初期, 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不足12万人, 其中文科 (财经、师范、外语) 43000多人, 法科7300多人, 两者合计约占当时在校学生总数的1/2, 而各类工科在校生加在一起才3万人, 约占20%多。

1952年,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及长远需要, 开展了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主要参考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重点是整顿综合大学, 发展专门学院, 特别是工业学院, 在专业上重点发展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理工科。通过调整, 相同性质的院校和同类学科专业的力量得到了普遍的加强, 形成了新的学科专业优势。

1954年国家编定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 (草案) 》。目录共设40类257种专业。40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建设部门的需要, 大部分是按国家建设部门分类。257个专业则以产品、职业、学科为设置依据。1955年, 高等教育部下发了《关于1955-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 指出, 高等教育建设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及国防建设的要求, 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相配合, 侧重对学科专业的调整。到1957年, 全国高等学校划分学科12个, 设置专业323种, 其中文科26种、理科21种, 而工科达到183种。工科专业种类大大增加, 口径进一步细化, 提高了工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也符合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科、师范发展较快, 工科在校生占总数的百分比, 由1949年的26%上升到37%, 师范由10.3%上升到26%。与工科的大规模发展相比, 文科发展处在不利地位, 大部分专业尤其是财经和政法比例下降最快。从学生规模看, 1957年文、法、商科在校生比例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7.6%, 而1952年则下降到22.5%, 1957年进一步下降到9.6%。

建国初的院系调整, 也是国家对专业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专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政府部门,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次调整有鲜明的计划体制色彩, 有明显的苏联教育模式特点, 符合建国初的政治经济特点。通过院系调整, 使一大批优势学科发展起来, 专业的针对性更强。由于国家当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上, 因此工科的门类和比重不断增加, 这适应了当时工业化建设的热潮的需要。但院系调整也带了一定的弊端:在学科建设上, 文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专业面过窄, 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管理过于僵化, 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 这使得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刚性, 存在滞后性, 不能及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改革开放以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处在不断优化的进程之中。农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 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 占用的劳动力也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中发展较平稳,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轻重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轻工业优先发展-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建设—重工业较快发展”的变化过程。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改变了以商业和饮食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格局, 从业人员增加显著, 但发展后劲不足 (表1)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一)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在学科建设方面, 教育部1978年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新时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 将原有的专业进行了整理和规范。根据社会迅速变革的要求, 许多高校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 合并专业, 拓宽课程范围。1980年, 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1039个专业;到1988年, 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总数下降到870个, 其中工科调整得最多。另外, 一些高等学校根据要求, 增设了不少新专业, 文科专业和政法专业有较大的增加。

(二)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进入90年代,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原有的计划体制下的专业结构过于刚性, 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国家公布了新专业目录, 调整了专业科类, 1998年又增加了管理学门类, 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这次调整改变了传统以社会分工划分的办法, 代之以学科划分科类。在专业上进一步整合, 1994年共有专业504个, 到1998年压缩为249个, 有利于拓宽专业服务面向, 培养基础宽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表2) 在1999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给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其中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极大提高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

信息科学在世纪末迅速发展, 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在世纪之交,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是布点数增长最快的专业, 和第三产业相关的其他高科技专业也增长迅速, 如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另外, 社会发展急需的工业学科, 特别是和高新产业相关的学科, 如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等也增长较快 (表3) 。高校主动增加与信息和高科技相关的专业, 为之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升级, 使我国建立更合理的产业结构。一批高校利用自身知识优势和科研优势, 加强了校办企业的发展, 培育了许多知名的信息公司, 充分发挥了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四、结语

研究表明, 中国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之后, 专业结构调整经历了最初的移植西方经验、与产业分离, 到照搬苏联模式、对专业进行指令性计划调整, 再到主动调整、引领产业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 清末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是直接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制, 侧重培养军事、外语等人才, 专业中设立有经学, 依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民国成立以后, 政府自上而下推行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欧美学制, 废除经学, 重视理学和工学, 商科和农学在这个时期也有较大发展, 但旧中国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专业设置背离了这个现实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对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 重点发展与重工业相关的学科, 充分考虑了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 并且采用了指令调整的方式, 符合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 也促进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许多弊端在以后逐渐显现出来, 如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人才的适用性和创造性不足, 专业设置过于刚性, 调整存在滞后性, 不能及时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对教育进行“拨乱反正”, 将原有的专业进行了整理和规范, 根据产业结构和社会变革的要求, 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 努力合并专业, 拓宽知识范围。高校依法自主设置、调整专业, 极大提高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在世纪之交, 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之时, 信息科学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在高校迅速发展, 高校成为引领新世纪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先导。

参考文献

[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2].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

[4].曾冬梅.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学科结构课程 篇5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改革目标

(一)问题提出

1.课堂教学有待改革,学生的学科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和开发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学习肤浅的问题,对学科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揭示不够,对学科思想方法关注不够,不能有效把握学科知识本质,学习效率不高。

教学内容零散,缺少对学科知识体系或结构的把握,学生不能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基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缺少学习成功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不强。

教学方式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缺少学科活动经验的积累。

综上所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未能高质量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未能有效形成能力,活动经验缺失,学科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2.教师专业发展没有落到实处,教师把握学科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真正的落点在课堂实践。教师整合教材知识、把握学科本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缺乏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的意识,运用学科思想方法深度解读教材能力较弱,暴露出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智慧的不足。

(二)改革目标

第一,探索形成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价值取向,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核心,以尝试学习为主线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并建构起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及其变式,以及实施要求。

第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关注学科思想方法,把握学科教学本质,不断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上世纪90年代,我学习研究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并在地理学科中开展实践探索。实践研究中,认真研读地理教材,揭示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用纲要信号的形式直观呈现,灵活运用于课堂,依托纲要信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关联,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和迁移运用,激发了学习兴趣,减轻了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2003年,我尝试把“纲要信号”教学法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提出以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揭示概念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结构。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结构中,把握知识概念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实现深度学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标。在实践研究中,引导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整合学科知识,揭示基本结构,提高了教师把握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2007年,我依据知识分类理论,进一步揭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内涵,提出了“基本概念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两类结构,方法程序结构是以基本概念结构为基础的,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操作步骤及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两类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把握学科知识的本质,有效地解决学科问题。同时强调,学科基本结构不是靠老师灌输,而是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尝试学习,使学生在各种尝试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结构,形成基本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科素养。在多年的课堂实践中,逐步建构形成了以培养学科素养为价值取向、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核心、以尝试学习为主线的“结构·尝试”教学法。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学科素养的“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内涵界定

培养学科素养的“结构·尝试”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系统科学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生命实践教育论为理论指导,以培养学科素养为价值取向,以“结构”为核心,以“尝试”为主线,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法。其主要特征是: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核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的尝试学习为主线,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二)“结构·尝试”教学的核心思想及实施策略

1.依托学科素养的内涵结构,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结构·尝试”教学研究,揭示了“学科素养”的内涵及逻辑联系,认为“学科素养”是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活动经验的融合,是一种融入主体精神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科基本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符号、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整体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的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事物差异的区分辨别,概念命题的简单应用,专门领域的解题策略及渗透其中的思想方法。这里的基本能力,指的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学科思想方法是指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的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学科活动经验则是指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学科素养”各要素之间是综合渗透的关系:强调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要达到概括化、结构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适量的变式训练,在知识的迁移应用中,将基本知识转化成基本能力。在习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确保学生积极的主体参与,从而积累学科活动经验,培养学科思想方法。同时,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正确的思想方法和丰富的学科活动经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促进学生的主体学习。

nlc202309020538

“结构·尝试”教学研究,在把握学科素养内涵结构基础上,依托学科素养内涵结构,有效确定教学目标。从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方法、活动经验四个方面,合理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并有效陈述教学目标,直观呈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导教和检测功能。

2.以“结构”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

“结构”指的是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简称“两类结构”。

“基本概念结构”:指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掌握“基本概念结构”,就是要抓住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等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的内在联系,即对知识的学习,在概括化水平的基础上上升到结构化的水平。

“方法程序结构”:指以基本概念结构为基础的,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操作步骤及其内在联系。掌握“方法程序结构”,就是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结构的基础上,抓住学科思想方法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揭示操作步骤的内在联系,即对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在概括化的基础上上升到结构化的水平。

“基本概念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用“知识树”等纲要信号的形式,直观呈现。学生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掌握了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少教多学、不教能学,就能有效地发展思维、减负增效。现举数例,简要说明。

例1:《初中化学》学科基本结构(如图1)。

《初中化学》学科基本结构,揭示了初中化学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即主要研究身边化学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生把握住了这一学科基本结构,就把握住了初中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在学习每一个具体知识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就能从结构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某一类知识,掌握某一类方法。例2:初中地理《认识区域》基本结构(如图2)。

初中地理《认识区域》基本结构,是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的抽象概括,并以树形的纲要信号进行直观呈现。该知识树揭示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及其内在逻辑联系。从图中可看出,学习区域地理应该研究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区域发展”和“思想方法”(地理思维)等要素。而要掌握每一要素又必须揭示出每一要素的关键特征,如学习“区域位置”应该从该区域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位置”四个方面去把握其关键特征,“自然环境”应从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湖(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等要素去把握其特征,“地形”特点又可从“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形成因”等方面去把握。因此,学习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结构,应尽可能抓住每一知识概念的关键特征,并揭示各概念的相互联系,使知识概念在纵向上不断分化,横向上综合贯通。要有效把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还必须理解掌握好学习研究区域地理的思想方法,即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人地关系为线索,以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一分为二”、“因地制宜”、“系统方法”等辩证思想和系统思想,以及区域分析与综合法、地理比较法,并充分利用地图,对区域地理要素、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研究区域地理的思想方法,从而真正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学生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就能有效地、自主地学习区域地理。例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基本结构(如图3)。

学校在阅读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现代文阅读”的基本结构,该结构揭示了“现代文阅读”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方法策略,和现代文阅读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查读—感知:运用“查找工具书”、“圈点批注”等方法策略,自主阅读,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初知文章内容主旨。

熟读—理解:运用“品读词句”、“上下联系”、“联系生活”、“联想想象”等方法策略,把握句意、段意。在此基础上,运用“人事景物情理”、“文体特征”、“绘知识线”等方法策略,把握整篇内容。运用“段意合并”、“知人论世”、“关键词句”、“回归验证”等方法策略,把握文章主旨。

品读—鉴赏:运用“一课一得”法,结合文章“知识概念结构”,围绕文本最有特色的表达特点,品读揣摩“主旨”、“选材”、“结构”、“表达”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围绕语文核心知识,揭示其内涵和关键特征,形成语文阅读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认知结构。

悟读—升华:运用“联想”、“比较”等方法策略,联系自我,观照现实,感悟“方法”,升华“情感”。

“查读、熟读、品读、悟读”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查读、熟读”是“品读”的基础,必须先“读”后“品”,以“品”来验证和深化“读”。

学生掌握了“现代文阅读”的基本结构,就掌握了现代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就能自主有效地阅读文章。

例4:初中数学《综合题解题策略》基本结构(如图4)。

初中数学《综合题解题策略》基本结构,实质上是以初中数学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解决综合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策略,其重点步骤是:①审题:即认真阅读题目图文内容,分析“条件命题”和“目标命题”,重点是分析“目标命题”中所求问题或结果的多种表达形式。②猜模:在审题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要解决目标命题中所求问题,可能涉及哪些概念、原理、法则(推理规则),即猜测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尝试建立哪些数学模型(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等)。③建模:在审题、猜模的基础上,依据题设条件和推理规则,并运用有关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尝试探索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审题、猜模、建模是解综合题的主要步骤,在尝试解题中,这三个步骤往往会有多次交叉往复,而不是相互割裂。④解题:根据建立的不同数学模型,依据相关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求解问题结果的过程。掌握了“综合题解题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nlc202309020538

例5:初中物理《动态电路解题策略》基本结构(如图5)。

该结构图直观呈现了动态电路综合题解答的三个基本步骤及实施要点:“判”连接方式,即通过“去表识图”、“开关状态”、“电流流向”等具体方法判定电路串联、并联的连接方式;“定”测量对象,即根据电压表看节点内外,根据电流表看所在路径,确定测量对象;“析”电路变化,即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当学生紧紧抓住以上三个步骤以及其中隐含的原理与方法来解题时,复杂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3.以“尝试”为主线,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

“结构·尝试”教学,把课前预习、课内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不同学习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并从知识的理解应用以及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两条线索,进行过程设计(如图6)。

从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转化过程来看,以掌握方法(即“学科基本结构”)为认知学习主线,由以下五个环节构成:

(1)依托结构,明确目标(简称“定目标”)

可依托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教、导学和导测功能。

(2)知识为例,探寻方法(简称“找方法”)

就是以典型内容为例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自学自检、互帮互学、展示点评、归纳小结等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探寻归纳出“某一类知识的关键特征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步骤”,即所谓的“例题找方法”。

(3)变式训练,感悟验证(简称“悟方法”)

就是利用变化的概念例证或规则例证进行练习,通过自学自检、互帮互学、展示点评、归纳小结等师生活动,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习题中进一步感悟学习的某一类知识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感悟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步骤,通过量的变化实现质的飞跃。

(4)当堂检测,独立应用(简称“用方法”)

就是以适量习题为试题,当堂检测,独立应用。检测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尽可能以书面练习为主。要努力实现“四个当堂”,即当堂检测、当堂批阅、当堂反馈和当堂矫正。

(5)整合提高,布置作业(简称“连方法”)

一方面,进一步小结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即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另一方面,将本节学习内容嫁接到上位系统,更大的学科“知识树”上,回归系统,进行内容连网,进行整合、拓展、提高。这也是结构尝试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一条线索是从师生的活动来看,通过“自学自检、互帮互学、展示点评、归纳小结”四个基本活动步骤,组成主要的学习环节,体现“尝试”学习思想,实现教学目标。

①自学自检:即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独立学习,并尝试解答有关问题,自我检测学习效果。自学时要不断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努力独立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②互帮互学:是指借助对小组学习和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效果,解决自学困惑,提出问题。要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引导学生提“两类问题”(即自己已懂的、考别人的问题,不懂的、请教别人的问题),在互帮互学中促进小组全体成员共同提高。

③展示点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交流学习效果,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进行适量的点拨讲解。教师的点拨,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

④归纳小结:即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与方法作进一步反思和概括。同时思考巧妙的记忆方法并记住所学内容。此外将新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与原有学习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联结,使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在概括化的基础上上升到结构化的水平。

以上四步充分体现出了“尝试学习”这一核心思想。

(三)“结构·尝试”教学的应用推广策略

1.文化引领:实验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8年徐悲鸿先生手创的“精一”学社。发端于“精一”学社的“精进”文化理念,植根在实验中学师生心中,十余年来,逐渐演变成了“精心一志,努力上进”、“追求卓越,精进不止”的教育信念,在这样的文化引领下,实验中学的课改一路向前,从不懈怠。深化以“结构·尝试”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培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文化,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教学信念,这是实验中学课堂创新的不竭动力。

2.理论学习:围绕“结构·尝试”教学法的深入实践,学校建立了教育理论学习与研修制度,先后下发了30余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为教师征订《人民教育》《江苏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多种期刊和报纸,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举办“实验沙龙”等多种形式的课改专题报告会,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深化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开展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研读初高中各学科教材,研究中高考试卷,开展专项评比,引导教师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为每位教师征订《读者》,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3.制度保障:健全了“结构·尝试”教学的实施与保障制度。一是教研组专题研究制度,以实施“结构·尝试”教学为主线,开展深入、有序的细化研究;二是年级组活动推进制度,以年级组为单位,打破学科界限,开展全员参与的听课、评课活动;三是课改研究制度,期初制订“结构·尝试”教学课改实施与推进计划,期中开展“结构·尝试”教学各类实践活动和观摩展示,期末进行“结构·尝试”教学总结与反思;四是专题会议制度,如每两周召开一次以课改为主题的行政专题研讨会、每月召开一次的课改总结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教研共同体学校联席会议等。

4.活动推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竞赛活动,在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优课评比、试卷命制等竞赛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解力和实践智慧。每学期举办一次的“课改推进月”活动,开展教案设计、说课、说教材、上课等各项专业技能评比,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每学期举办一次教研共同体学校会课活动,在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丰富教师的实践智慧。2007~2009年,宜兴市实验中学先后承办省级以上教学研讨活动10余次,各科教师开设对外公开课300余节,获得了专家、同行的高度认可。

nlc202309020538

近年来,实验中学“结构·尝试”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更加丰富成熟,越来越得到学生、教师、社会的认可和赞誉。“结构·尝试”教学在教育共同体学校得到了广泛运用,实践效果显著,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省内外较有影响力的课堂教学范式。

四、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使课堂教学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学生学科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结构·尝试”教学,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价值取向,以“结构”为核心,以“知识树”等纲要信号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本质特征和内在关联,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把握学科知识的本质,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和迁移应用。以“尝试”为主线,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教材,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倾听,相互质疑,乐于表达;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鼓励;学生在多向度的对话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负担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唤醒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让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结构·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实验中学历届毕业生以优秀的学业成绩、健康的心理品质、巨大的发展潜能,成为高一级学校最青睐的优质生源,学生享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身心解放,充满活力,个性特长和全面素养得到了长足发展。多位同学先后获得江苏省作文竞赛一等奖,学校的“精一”文学社是全国百佳文学社团之一,学校的女子篮球队获得江苏省冠军,合唱队、航模小组在省市比赛中屡获大奖,每一个学生都洋溢着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气息。

2.提高了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结构·尝试”教学法要求教师研读教材,努力寻找教材知识之间的“结构”联系及呈现方式,对学科知识做到“通体透明”。而学科专业知识的重建,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实施“结构·尝试”教学,教师运用学科思想深度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把握学科教学本质的能力显著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成果喜人,培养了一大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2012年课题研究成果《王俊:结构尝试教学》,被编入《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正式出版发行。一批课题实验教师赴全国各地,上观摩课或示范课,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3.促进了学校的内涵持续发展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内涵和后劲:通过实施“结构·尝试”教学,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办学特色、文化建设得到了整体提升,形成了以“精进”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学校与杨溪中学的“教育共同体建设”经验被列为全省的典型之一。2009年7月,被江苏省教育学会评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之一。

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宜兴市实验中学的“结构·尝试”教学法日臻成熟、声誉鹊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主流媒体相继专题报道,近三年来,来校参观考察者逾万人次,成为“教授之乡”基础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被誉为“城市学校原创课改的一个样本”。

(二) 反思

培养学科素养的“结构·尝试”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教师对“结构·尝试”教学的核心思想理解还不够深入,教育观念还有待更新。在实践运用“结构·尝试”教学一般模式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知识类型的变式运用。我们将努力从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进一步优化“学科基本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扩大“结构·尝试”教学的教育创新价值三个方面,继续改进和完善其策略体系,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学科结构课程 篇6

历史课有哪些教育功能呢?其一是积累基本知识、技能, 丰富人文积淀;其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学会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三是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和现实, 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渠道, 靠“一言堂”是不能完成这些任务的。而冷冉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情·知教学”、“立体课堂教学结构”恰恰是实现历史学科诸多功能的有效策略。

冷冉先生在他的《谈“情·知教学”》一文中论述了“立体结构”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不同, 虽没有特别为“立体结构”下定义, 但通过其特征的描述我们仍然可以得出冷冉先生倡导的“立体结构”的要义。

冷冉先生倡导的“立体结构”是一种“纵横交叉的信息传递”方式, 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 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 还有由这种交流引发的连锁反应, 冷老称这样的课堂结构方式为“立体结构”。

我们认为, “立体结构”可以从形式上去理解, 可以从本质上去理解。若从形式上理解, 它是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结构方式呈现多维化的表现, 既有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互动, 又有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便形成了信息传递回路。这样, 他们的学习便会不断地获得反馈和矫正。

若从本质上理解, 它是形成学生思维多元化的过程, 尤其强调教师教的思维必须有助于学生学的思维的立体多元, 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从多角度、多层面思维的习惯, 这样他们的学习便会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

总之, 实施“立体结构”的课堂教学, 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 同时还能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那么, 怎样的历史课堂才能实现“立体结构”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学习情感基调是实现“立体结构”的前提

初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课时, 和学生接触的时间短, 教师需要用心经营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包括:

1. 建立“亲”、“敬”的师生关系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学生对教师“人品”、“学品”感到心悦诚服, 才能乐于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 才能建立积极的学科情感, 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展开学习之旅。

2. 建立“安全”的师生关系

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获得者雷夫·艾斯魁斯在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写道:“这年头, 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 那就是‘害怕’。”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而不是恐惧的地方, 如果学生感到紧张和恐惧, 就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安全”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学得主动。

3. 建立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在尊重中学会尊重, 正如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所说, 教育的核心是“爱和尊重”。尊重能使学生建立自信, 愿意分享自己的智慧, 认真倾听同伴的思考, 信息交流就会畅行无阻。

二、科学设计问题, 促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是实现立体结构的灵魂

立体结构的本质是形成学生思维多元化的过程, 尤其强调教师教的思维必须有助于学生学的思维的立体多元, 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从多角度、多层面思维的习惯, 这样他们的学习便会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1. 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设问时应考虑三个维度, 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达成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通常, 老师们不太注重过程与方法上的设问, 但这恰恰与“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着眼点相悖。事实上, 设问的方法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例如:在学习三大宗教时, 可以这样问学生:“三大宗教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 值得我们进行梳理和比较, 大家说用什么方法最好?”学生答:“表格。”教师接着问:“表格要涉及哪些项目呢?我们来试着设计一下, 好吗?”学生答:“创始人、创始时间、教义、经典、节日习俗、……传播、意义或影响……”在问题的牵动下、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学会了学习历史的归纳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相伴实现。……

2.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

根据最近的发展区理论, 只有学生够得着的问题, 才是有意义的问题。难的问题不一定是好问题, 好的问题也不一定很难。

3. 问题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有启发性……

学生的参与度取决于问题的质量, 教师要通过设问, …来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求, “与学生心弦…对调”才能引起学生思考。例如:“说出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的主张”这一问题, 学生就不十分…感兴趣。改造一下, “今天早晨, 看见一位同学随手将…废纸撕成碎片, 散落在路旁, 请问假如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路遇此景会发表什么言论?”这样的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各学派的观点, 而且学生也愿意参与, 思维也能活跃。

4. 问题的设计要有思维含量, 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品质的提升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 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 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立体结构”课堂的归宿是教会学生学习, 历史课堂自然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形成历史思维能力, 因此, 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品质的提升,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比较、综合、启示等历史思维能力。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质疑辩难的时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归根结底是学生的,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冷冉先生在“立体结构”特征中格外强调学生质疑这一立体课堂的重要标志。只有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学会质疑的方法, 才能保证他们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从而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三、改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起、参与度是实现“立体结构”的有效策略

1. 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历史教材图文并茂, 语言精练, 材料新颖, 可读性很强, 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材料之一。传统教学以教师“一言”取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使学生对教材陌生, 客观上剥夺了学生接触历史表达方式 (教材编者的编写思路和语言) 的机会, 学习被动, 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缓慢, 学习效果低下。因此, 在历史课上留出时间给学生读教材十分必要。

一般来说, 初中学生一分钟可以读500字, 可以据此设计每课的读书时间。读书的时候, 可以整体感知, 亦可分段重点阅读;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 自己发现问题, 进行批注。初二、初三年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学构建知识网络图, 在自学中进一步领会编者意图, 培养学科逻辑思维能力。

当读书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后, 课堂信息交流就“立体”起来, 尽管表面上看是静态, 但全体学生和文本已经开始交流, 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很高, 他们的思维会跟着文本感知、思考、质疑, 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为进一步草学习打下基础。

2. 情境体验的学习方式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模拟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使学生在体验中彻悟, 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致, 通过体验得出历史结论。

例如在“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一课, 带领学生体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学习了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力机构以后, 我宣布体验开始, “我们将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轮值主席、五百人会议议员、陪审法庭陪审员, 体验规则是全体女同学不得参与、外省的学生不能参与、14岁以下的男生不能参与。”这一活动的安排, 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的情绪呈现两种不同的变化, 没有资格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现出:不解-困惑-不满;有资格的学生则:自豪-喜悦-急切。这时全班同学的思维活跃起来, 并且都有了表达的要求, 抽完签后, 继续创设情境, “审判苏格拉底”。最后, 请同学们评价雅典民主制度。学生们得出如下结论:“雅典民主是不完全的民主, 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但在当时专制制度盛行的历史背景下, 仍然创立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次体验,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自然而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历史事件中有很多适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教师要用一颗“慧心”来发现、设计。

3.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所谓“立体结构”主要是指信息传递结构方式呈现多元交叉, 所以为学生创设合作、分享、交流的机会是保证立体结构最重要的方式。合作交流可以在小组范围内进行, 也可以在全班交流;可以是对一个问题的解答、一个历史事件的串讲, 也可以是不同观点的辩论。总之,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中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 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 “立体结构”也就水到渠成。

四、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是“立体结构”课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所谓评价就是价值判断。评价的功能有很多种, 我们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功能, 通过形成性评价, 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确保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解疑成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立体结构”的课堂焕发无限的活力。

本学期, 我在实验班进行了口头评价、小组加分评价实验, 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 始终保持很好的学习情绪, 思维能力、学习成绩等指标均高于其他班级。本次期末测试, 实验班的优秀率由上学期的37.74%提高到48.3%, 及格率由96.23%提高至100%。

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结构探析 篇7

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许多研究型大学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其中的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学科。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 但目前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以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不仅是生产知识的核心力量, 而且其在知识转播、知识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较之其它类型的大学也更为突出。因此, 对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的研究不仅具备可行性, 而且也更具借鉴意义。

一、 学科组织结构的内涵及类型

学科组织结构是学科组织运行的依托。它通过制度和程序规范了学科组织内部学科梯队的形成和分工, 资源的分布和使用原则以及学科组织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协调。不同的学校因规模、发展目标、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 其学科组织结构也必然会不太一致。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能够明确学校各成员在不同岗位的责任, 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工作关系, 从而增进教学与科研的效率。

目前, 各所大学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例如, “大学—学部—学系”模式, “大学—学院/学部—学系/学院”模式, “大学—学院/学群—学科”模式, “大学—学部—研究所或讲座”模式, “大学—学院—学系”模式, “大学—学部—讲座/学系”模式, “大学—学部—学科—讲座”模式, “大学—学部—学科”模式, “大学—学系—专业 (教研室) ”模式, “大学—学系—研究所 (室) ”模式, “大学—学系/研究所—研究室”模式, “大学—学院—学系/研究所—专业教研室/研究室”模式, “大学—学院/学系/研究所—研究室/专业教研室”模式, “大学—学院—学系/研究所”模式, 等等。尽管学科组织结构的模式各式各样, 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协调各种权力的合理分工, 使学术活动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1] 。

归纳起来, 目前世界各所大学采用的学科组织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1. 金字塔型学科组织结构

金字塔型学科组织结构是指实行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体制, 最早由古典组织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 (Henri Fayoll) 提出。在这种学科组织结构中, 专业作为学科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处于整个金字塔的最底层, 一个或多个专业组成了一个系, 成为学校性质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 而与系同时出现的还可以有系级的研究所等。这些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学校的中间管理机构——学院。学院是介于学校与系之间的机构, 与之并列的科研机构可能还会有院级研究所、研究院等[1] 。

金字塔型的学科组织结构能够使指挥权集中, 各部门之间职责分明。它不仅有利于集中统一领导, 方便各种政策、方针的上传下达, 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率, 而且有助于大学教学职能的发挥, 为社会培养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但金字塔型的学科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任务种类较少、工作不太复杂、环境相对稳定的单位。如果任务种类增加, 环境变动频繁, 这种结构的复杂度就会急剧上升, 导致部门增多、协调困难、适应性降低[3] 。

2. 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组织结构。它是一种既有纵向职能部门联系, 又有横向跨各个职能部门联系的组织结构, 是为了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 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作, 把组织管理中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 集权化和分权化较好地结合起来, 既讲分工又重视协作的一种组织结构。每一个矩阵式组织结构都包含如下独特而关键的角色:高层管理者 (即图2中的“总负责人”) ——他领导并平衡着整个组织;矩阵经理 (即图2中的“职能部门”及“项目小组”的负责人) ——他们拥有共同的下属, 也被同一个管理者领导着。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且要精于分析。

具体到研究型大学内部, 学者们认为矩阵式组织结构可用来反映多对关系, 如学术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关系、教学职能与科研职能的关系、跨学科课题研究组织间的关系等。而当矩阵式组织结构用来反映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时, 组织结构中各自代表的单位又不尽相同。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是学科与问题交叉组织起来的矩阵结构。它兼顾学科导向与问题导向:纵向为学科导向, 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横向为问题导向, 按问题 (项目) 实行管理, 以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社会、科技、教育问题) 为目的。学科与问题交叉组合形成课题组, 它是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研究院作为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管理服务组织,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管理服务性等特征[1] 。

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性和弹性较强, 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 集中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短期内完成任务, 不必受行政体制及组织上的困扰, 主要适用于那些工作内容变动频繁、每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众多技术和知识的组织, 或者作为一般组织中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的补充结构形式[5] 。但它的缺点则在于:导致人员面临双重职权关系, 容易产生归属混乱感;每一个决策都要咨询每一个人的意见, 容易与群体决策混淆;过度的民主容易耗费时间;对组织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求较高;组织的稳定性不高等。

二、学科组织结构对于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性

学科组织结构对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深深地影响着大学在教学、科研甚至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效率。尤其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 优良的学科组织结构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它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着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1.明确教职员工的责任, 增进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效率

明确教职员工责任也就是既规定了每个人所要完成的任务, 也包括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此一来, 就避免了因为权责不明, 任务面前人人逃避、责任面前互相推诿的现象。每个成员都知道项目是由谁负责、应该向谁汇报工作, 信息之间的上传下达机制变得更为通畅。良好的学科组织结构有助于成员间建立稳定的工作关系, 从而有助于学术组织的稳定;由于每一个人都归属于特定的工作部门, 有利于培养人员对组织的忠诚,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及协作力。稳定的工作关系以及团队凝聚力是一所研究型大学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只有万众一心, 才能增强整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十分重要。

此外, 优良的学科组织结构能够明确研究型大学内教职员工各自的职责, 使他们的工作不至于重叠, 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责任的明确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能够保障大学,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职能及科研职能更有效率地发挥。

2.统筹学校资源, 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优良的学科组织结构可以使各种不同性质的学术组织、行政部门之间趋于协调, 减少彼此间的冲突, 从而利于研究型大学更好地统筹学校资源。学科组织是学科发展的组织平台。一个学科并不仅仅标志着学问的分支, 其发展受到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各种要素的制约。良好的学科组织结构可以有效配置各种要素,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作用, 促进学科的发展。在这种学科组织结构下, 研究型大学可以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斜至研究领域, 从而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教职员工的学术积极性。

学术创新需要物质保障, 更离不开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因此, 设计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能从这两方面来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新提供物力及人力资源, 从而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更为丰富。

3.以科学的结构促进各学科的顺利发展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基础, 而学科的发展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组织发挥功能的。因此, 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不但能为学科的发展提供组织平台,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科的发展。以学科为中心构建学科组织, 不仅可以有效配置各种资源, 而且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研究范式, 确立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质量标准、活动方式和价值准则, 引导、规范学科的发展。这也就是说, 科学的学科组织结构以其合理的规划为各门具体学科勾画了一幅完整的发展蓝图。重点优势学科是一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傲视群雄的资本之一, 也是最为核心的竞争资本之一。因此, 合理的学科组织结构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犹如“骨骼”之于人类一般十分重要。

三、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现状

中国的大学理念和制度都是国外特别是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传入中国的产物, 而且今天仍然受到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很大影响。我们研究大学的学科组织的改革发展, 必须首先弄清楚西方大学学科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从而以国际的视野审视我国大学的学科组织。

英国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 (1) 传统的“大学—学部—学系”模式。从牛津、剑桥到20世纪60年代新大学建立之前的大学, 都采用此结构。 (2) 新大学的“大学—学院/学部—学系/学院”模式。即在大学之下实行经过改革的学院制。如肯特大学下设人文科学学部, 科学、技术与药学学部, 社会科学学部三个学部 (faculty) , 学部下设18个系 (department) 或学院 (school) 。兰开斯特大学下设应用科学学部、艺术与人文学部、环境与自然科学学部、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部, 在学部/学院之下设立70多个学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3) 新大学的“大学—学院/学群—学科”模式。埃塞克斯大学下设5个学院或学群 (school) :研究生院、人文与比较科学学院、法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在学院之下设立17个学系。苏塞克斯大学下设人文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社会科学与文化学院、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院、苏塞克斯研究所、布莱顿—苏塞克斯医学院, 学院 (school) 之下设立37个学系、研究所、学科。英国大学的学部或学院设置口径相对较小, 大致可以分为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类[6] 。

从1825年系在哈佛学院出现, 到1890年, 美国规模较大的大学都设了系, 其中一些较大的系升格为学院;到20世纪初, 所有的大学均设立了系或学院的建制。至此, 美国大学的三级学科组织结构基本形成:最高一级是大学;中间一级是学院, 包括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 (如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 ;最低一级是学系, “是一个围绕某一学科的共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相对统一的机构”[7] 。直至今天, 美国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继续维系着“大学—学院—学系”的模式。在这种学科组织结构模式的引领下, 美国大学的学院和学系的数量却呈增加的趋势。美国大学的学院设置口径较大, 设置较多的学院依次为教育学院、法学院、文理学院、工学院、管理 (企业管理) 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护理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卫生 (公共卫生) 学院、公共行政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药学院、新闻学院、神学院 (宗教学院) 等。

德国大学之下设置的学科组织是学部或学系或专业领域, “这三者是平级的, 仅仅是各校名称不同, 大小范围略有区别而已。而在这一级下面一般还有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小组、讲座等教学与科研单位, 但各校有关情况不尽相同”[8] 。与传统的以研究所或讲座一级为重心的模式相比, 今日学部或学系或专业领域的权力有所扩大。如波鸿大学的学部评议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1) 组成师资聘任委员会; (2) 组织对聘任推荐书的审核, 提出聘任建议; (3) 制定授予教授备选资格与博士学位的章程; (4) 制定修业与考试章程及修业计划; (5) 确定教学内容, 包括教学任务分配和特约报告的安排; (6) 对本学部图书馆事宜作出决定; (7) 作出学部长人选的提名和组织选举, 以及其他学部内事务的处理[8] 。采用传统的学部制的德国大学, 大学之下设置的学部名称不一, 通常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学、法学、哲学、神学、医学等。采用专业领域制度的大学中又分为两类:一是按照学科性质而分类, 如设立神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医学、语言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心理学、体育、农学、艺术、药学、政治学等专业领域;一是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设立诸如家政、技术、音乐与美学, 神学、地理、历史与社会学, 教育学科与人文科学, 心理学、体育与音乐, 物理化学与应用化学, 食品科技与生物科技等。

日本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旧制大学特别是原来的几所帝国大学采用“大学—学部—学科—讲座”模式, 最基层单位是讲座。讲座基本上是一个进行研究活动和组织知识并向本科生、研究生传授既定知识的单位, 也是为教学和研究作预算的基本行政单位。二是战后成立的新制大学采用“大学―学部―学科”模式, 学科 (相当于欧美大学的学系) 是最基本的组织单位, 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经费分配工作和人事决策工作都在学科一级进行。一般来说初级教学人员在新制大学的系科制里比在旧制大学的讲座制里有更大的权力[6] 。可以说,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结构正是美国模式与德国模式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呈“校—系—专业”三级结构。除此之外, 大体还存在以下四种类型, 即校—院—系型、校—系—研究所 (室) 型、校—系/系级研究所—研究室型、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型、校—院/系/研究所—研究室/专业教研室型结构。也就是说, 目前我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是实行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金字塔型学科组织结构。

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学院以下的中间层次学术结构的统计情况来看, 教育部直属71所学校的院系结构组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A型:学校下属学院和学系并存。这种类型的院校共43所, 占部属高校的60.56%,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B型:学校下属仅有学院。这类院校有23所, 占部属高校的32.2%, 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C型:学校下属为学部, 学部下属为学院。D型:学校下属仅有学系, 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1] 。

在高等教育综合化的背景下, 这种形式的学科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 学院设置过多, 盲目地追求设置齐全的学科组织结构;权责划分与重点学科的特殊性不相适应, 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壁垒分明的学科组织结构既不利于产生新兴专业及交叉学科, 也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集权式的决策模式影响学科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容易导致教育资源浪费等。

四、国外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启示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 都必然要反映科学技术的种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变革。那么, 作为研究与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大学学科组织模式也就必然要进行适当的变革。综观大学学科组织近几十年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可以看出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废除传统的学院制, 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2) 反映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趋势, 学科组织的分化也在继续; (3) 在传统的院系结构之外大量设置研究机构; (4) 学科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化[12] 。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趋势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今后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指明了方向。结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精简学院数量, 提高学科组织结构运行的效率

国外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不仅普遍数量较少, 而且各学院之间层次、职责分明, 教学、科研互通, 合作方便, 非常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据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大学的专业调整、学科建设、科研与开发工作”课题组对美、英、日、加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30所世界著名大学的调查, 发现这些大学平均设有9.7个学院, 其中, 6所大学的学院设置数量在5个 (含5个) 以下, 9所大学的学院设置数为6—10个, 设置学院数最多的是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 分别为17和15个[13] 。从学院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来看, 国外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学科所在的学院, 一般称为文理学院。也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者分设。这是大学的基础学院, 主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和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第二层次是应用学科所在的学院, 即职业学院, 如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农学院、教育学院、建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学院等。这些学院除工学院外, 一般只培养研究生, 从事应用学科的研究。通常情况下, 一所大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只设其中的几个学院, 以体现自己的特色。在学院之下, 一般设系或研究所等基层学术组织。除此之外, 大学和学院还设有许多跨学院或跨系的研究中心, 以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和从事跨学科研究[14] 。

2.建立跨学科研究组织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某一课题的协作研究组织形式。在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的情况下, 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成为各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大学建立各种跨学科组织, 把不同学科的人员组织起来, 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MIT) 为例, 该校的学科组织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类是基于学科设置的传统学科组织, 由建筑与规划、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工学、理学和管理5个专业学院 (school) 以及一个独立学院 (college) ——怀特克健康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 下设27个可授予学位的学系 (department) 、课程计划 (program) 、学部 (division) ;另一类是跨越传统学科界限进行教育和研究的机构, 由60多个跨系、跨学科组织组成。MIT的跨系、跨学科组织主要包括跨学科课程计划、跨系实验室、跨系研究中心、跨学科课题组等[12] 。

3.坚持建设突出重点、有特色的学科组织结构

所谓重点, 就是优先发展。不同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 优势学科、弱势学科、空白学科都可以成为重点。国内外成功的学科建设经验证明, 要保证重点突出、形成特色, 必须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伯克利加州大学原有14个学院, 下设100多个学系, 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 后来发现这不可能。于是, 他们调整发展战略, 集中力量, 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 (当时在美国发展生物原子工程的时机非常好) , 要求学校的每个系都尽量和生物原子工程挂钩, 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工程的研究, 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 终于促成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正是由于发明了加速器, 伯克利加州大学一下子拿了17个诺贝尔奖。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成了世界第一, 伯克利加州大学才闻名于世界[14] 。

总之, 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对于一所研究型大学而言异常重要。以上关于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的策略和建议, 大多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实际上, 每一所大学、每一个院系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成功虽然是不可复制的, 但却可以借鉴。因此, 在学科组织结构的创新上, 各大学及其学科组织必须明确自己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优势、劣势和独特性, 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学科组织结构, 走自己的路, 不盲目跟风, 争取形成特色。

摘要:学科组织结构犹如人体“骨骼”支撑着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它既是学科组织内部各有机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效方式, 也是大学学科组织之间相对稳定关系的一种模式。目前,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着金字塔型与矩阵式两种类型的学科组织结构。学科组织结构适当与否, 将直接决定大学的学术水平与地位。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学科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2][4][11]段丹.基于矩阵结构的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3:6.28.6-7.

[3]孙平.论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逻辑[J].市场与发展, 1995, (10) .

[5]邹晓东, 段丹.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5) .

[6][10]刘宝存.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历史演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 (1) .

[7]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3:30.

[8][9]李其龙, 孙祖复.战后德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5:186.187.

[12][15]刘宝存.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 2006, (4) .

[1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89.

创意学科拓展课程 篇8

1.动“手”课程:课程宗旨——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课程涉及概述、环境、管理等九大领域, 涵盖各个学科, 通过一个个特定事件的参与和体验, 让儿童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 逐步学会做事、做人和生存。

2.跟着教材去旅行课程:课程宗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依托课文充分挖掘国内外的旅游资源, 让学生走出课堂, 用童眼观察世界, 扩展与补充课堂知识, 开阔儿童的视野与思维, 发展儿童的生活能力。

3.阅读与演讲课程:课程宗旨——学会阅读, 学会演讲。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每一节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从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能就某个话题进行撰稿演讲或即兴演讲。

4.玩转数学课程:课程宗旨——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 让学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教师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了解, 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感受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祖先创造的数学成就,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英语电影课程:课程宗旨——赏析电影, 提升英语。引导学生通过电影片段的学习, 激发兴趣, 从欣赏入手, 参与和体验英语电影课堂, 欣赏学习原版英语, 训练和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发展英语思维, 提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6.Scratch与创意设计课程:课程宗旨——设计程序, 服务生活。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 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实践, 尝试将技术与社会生活结合,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分析思考能力、流程控制与问题解决、合作学习等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创新精神。

学科结构课程 篇9

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课改,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念和经验。今天, 我们重温和反思这些理念, 无疑对我们推进基础教育课改进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 以布罗姆·S·布鲁纳为代表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对当时美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学科基本结构理论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美国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直接的诱因是: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引起美国朝野的一片震惊。美国人认为, 自己在尖端科技领域里落后于苏联, 是由于美国低质量的普通教育拖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后腿, 影响了科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从而导致科学技术水平的落伍。

要对付“人造卫星的挑战”, 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1960年, 美国著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 系统地阐明了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一度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实践上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学科基本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 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这几个问题, 系统阐述了他的理论观点。

1. 关于教学任务

布鲁纳认为, 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教师的任务除了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之外, 还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后能够独立地向前迈进。这一观点与主体教育思想强调的学生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绝对的、长期的观点相一致。

2. 关于教学内容

布鲁纳认为, 人类知识在不断的积累和创新,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容纳该学科的所有知识, 况且, 对于学生来说, 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 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科学知识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研究教学内容, 使学生所学的东西在今后的一生中更有价值。布鲁纳认为:学习和掌握每门学科中那些广泛起作用的概念、定义、原理和法则是最好的办法, 即在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的解释是, 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 是指知识的整体性和事务的普遍联系, 而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布鲁纳认为, 学科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 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 因为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他就可以独立地面对并深入新的知识领域, 从而不断地独立地认识新问题, 增多新知识。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如数学上的运算定律、英语中的句型规定等, 犹如拿到了解决具体问题的“万能钥匙”, 因此, 教师的根本任务, 就是用该门学科基本的和普遍的知识、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于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意义, 布鲁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造成学习的普遍迁移。因为布鲁纳认为, 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 离开学校以后能够独立地前进。今天的学习对今后的学习发挥作用, 这就是学习上的“迁移”作用。学习学科基本结构正是能够造成大量的学习迁移。

(2) 有利于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上的把握。

(3) 能使学科基本观念在记忆中得到巩固。布鲁纳认为, 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既简单又强有力的适用性, 因而具有在记忆中的强大再生力量。

(4) 可以缩小所谓“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3. 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布鲁纳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仍然是主要的辅助者。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 不能代替教师, 而且以后也不能, 相反, 对教师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没有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参加是无法完成的。

4.关于教学方法

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人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的。因此, 教师的教学不应使用讲授法, 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状态, 而应该是假设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 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 成为一个“发现者”。

对于学生来说, 发现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 以再发现为步骤的学习方法。它的基本程序一般为:选定一个或几个问题→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布鲁纳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可以提高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儿童智慧的潜力;有利于把知识保存在记忆中;有利于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可以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布鲁纳强调, 发现式学习方法的训练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 使学生整理和改造;二是保留着结论和规律,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或利用某些原理让学生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反思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推进基础教育课改进程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其中合理化的成分值得我们借鉴:

1. 布鲁纳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大发展、知识量迅猛增长这一时代特点, 紧紧抓住教育过程的核心, 提出这一理论的。我们今天的课改也应顺应时代要求, 围绕素质教育而进行。

2.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3.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发展学生智力, 重视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4.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改革教学方法, 即运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进行改革。

但是, 布鲁纳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仅仅注重学习知识结构, 强调知识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抽象, 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创造力上, 轻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这种“空中楼阁式”教学追求是唯心的, 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3.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侧重于学科本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的关联性, 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和相互渗透性。

4.在教学方法上, 过于强调发现法, 忽视了其它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候, 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课改的理念和经验。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曾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课改潮流, 他围绕“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 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其科学性的成分对我们今天进行的课改仍具有指导作用, 而其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反思。本问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为主, 并对其中的观点作简要评价,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重温这一理论, 借鉴其合理的因素, 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改进程。

学科结构课程 篇10

关键词:生物学科;思维导图;整体性;免疫调节

生物学科知识点多,知识面广,不仅包括大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生物学科还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面对如此繁杂的学科,我们很难理清知识间的关系。但是,如果能构建一幅学科全景图,理清各章节内容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快速地将零散烦杂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巧用思维导图,就可以满足以上的学习需求。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步,设计一个能够清楚体现主题的图片;第二步,围绕主题画出各级分支;第三步,整理各级分支,找出关联,用不同的颜色、线型、图片表示;第四步,留下一些空白,随时添加新的内容,尽量将所有的内容放在一个图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生物学习,有助于整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现以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中的一节课“免疫调节”为例,探讨思维导图在优化生物知识结构方面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是课前预习的有效工具

课前预习是我们学习的薄弱之处,尤其是对于生物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识点多且乱,不知道预习什么,只是把课本从头到尾看一遍。等开始学习新课时,预习的内容早忘记了,时间久了就觉得既浪费时间又没效果,预习的意识也越来越弱。但是掌握了思维导图后情况就迥然不同,如下图就是“免疫调节”的预习思维导图。

第一步是找到本节课的主题,需要学生不断看书和思考;第二步是把相关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理解分级罗列在纸上;第三步是理清每一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简单的线条表示出来。经过寻找、罗列、理清这几个环节,不仅对知识的记忆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整理初步建立起知识结构模块,使知识层次更加清晰。把有歧义及混乱的知识点做上标记,作为听课的重点,能提升听课的效率。

二、思维导图是课上记笔记的创新手段

传统记笔记模式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本子上抄。一节课下来,教师又说又写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我们却又听又抄满脑子浆糊,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存疑、探索、想象和创造,使我们逐渐被动,思维僵化直至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思维导图在课堂笔记方面有以下优势:第一是简约性。思维导图以简约化的知识结构框架、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使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加具体、简明,便于学生记和听,也易于理解、运用。第二是整体性。思维导图是由各个知识有机构成的整体,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现了知识上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上的层次。第三是更新性。思维导图总是随着预习、上课和练习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思维导图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丰富的过程,结构与内容日臻完美,这是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正由于以上的优点,笔记的记录有更多的创造空间。在学习的最后阶段,把从学习材料中摘录的笔记融入进来并完成思维导图,这张图就可以作为以后学习与复习的基础。

三、思维导图是课后复习的最佳方式

在生物复习中,思维导图所形成的体系和模式更突显其妙用。上图是“免疫调节”的复习导图,每个重要的关系被清楚地表达在导图中心上,关键概念间的亲近度和联系一目了然,记忆和复习变得有效和快速,也方便添加新內容,而且记忆的过程中你还可以欣赏到自己亲手画的图,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是看课堂笔记和死背书本所得不到的。思维导图可以让你用一个小时便能记住别人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才能记住的东西。

上一篇:水路经济下一篇:废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