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稳定

2024-08-07

银行系统稳定(精选八篇)

银行系统稳定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稳定性策略,风险管理

0 引言

商业银行金融信息系统已全部完成了逻辑大集中, 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至关重要。根据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统计造成金融信息系统故障的主要方面是硬件问题占40%、软件问题占30%、人为因素占20%、环境因素占10%。因此, 稳定性和高可用性设计应尽可能地考虑到上述因素。金融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将取决于内部的应用系统、主机、存储、数据库、网络和基础设施环境等。稳定性策略和高可用性设计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故障快速恢复的关键。

1 应用系统

银行金融信息系统在应用软件架构设计中应从渠道层、渠道管理层、业务处理层等不同层面通过多种措施和策略的综合设计来提高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1]。

1.1 应用负载均衡

应用软件负载均衡通过多个层次上不同的负载均衡策略一起实现整体的负载均衡, 设计思路是将大量的并发访问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 从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 避免服务请求集中于单一节点导致拥塞。

1.2 应用软件失效备援

应用软件构建在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思想上, 应用服务具有较高的可灵活部署性。通过这种灵活性, 结合系统基础设施的规划、部署可以实现应用软件的失效备援。失效备援是在应用管理框架中实现应用服务的冗余部署, 利用硬件负载均衡设备或应用软件负载均衡可以在需要时将服务请求切换到相应的冗余服务设备。

1.3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通过应用软件对系统实施控制的功能。流量控制基于系统逻辑架构, 依据系统、子系统、渠道等不同层面的交易流量、交易状态和确定的控制策略、控制规则, 对系统实施控制[2]。应用系统具有的功能: (1) 流量数据采集; (2) 流量值计算; (3) 交易流量控制; (4) 渠道流量控制; (5) 控制策略及规则管理。

1.4 故障隔离

在应用软件系统发生故障时, 通过故障隔离把故障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提高系统对外服务的整体能力。应用系统故障隔离具有的功能: (1) 按渠道的故障隔离; (2) 按子系统的故障隔离; (3) 支持异常服务的故障隔离; (4) 按交易的故障隔离。

1.5 网络负载均衡

在柜面网点前置系统侧, 应采用硬件负载均衡器对网点终端连接到网点前置的负载均衡, 利用负载均衡器的连接状态检查和负载均衡策略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的连接指向, 屏蔽因网点前置机故障导致的终端操作异常, 提高网点前置系统的可用性。

2 主机系统

主机系统作为各应用系统的运行平台, 其可用性和稳定性是业务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其高可用性和稳定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障。

2.1 主机自身的高可靠性

主机采用高度冗余设计, 可充分保障自身的运行可靠性。主机采用多种容错技术, 可有效提升自身的可靠性。

2.2 主机关键部件全冗余配置

为确保主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主机的所有关键部件均采用冗余配置, 以消除主机自身的单点故障, 其中包括: (1) 配置热插拔N+1或N+N冗余电源、风扇; (2) 配置冗余系统盘, 并通过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盘的RAID1镜像保护; (3) 配置冗余网卡, 并采用多网卡绑定技术, 实现多网卡间的自动冗余和流量的负载均衡; (4) 配置冗余光纤通道HBA卡和Infiniband HCA卡, 通过多路径软件来实现多HBA/HCA卡的自动冗余; (5) 配置冗余的主机管理处理器, 能够在线配置、管理主机并监控主机状态, 同时支持透明接管和在线更换管理处理器。

2.3 主机系统的高可用性设计

在主机设计上采用电气隔离的动态硬件分区技术, 同时各分区采用相互独立、冗余的I/O配置以实现自身的高可靠性。硬件分区技术在优化主机资源利用的同时, 可在同一主机硬件内全面隔离分区故障。如果一个分区中的操作系统、软件或甚至是硬件出现问题, 运行在其他分区中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均不受影响。通过各分区相互独立的I/O接入数据网络、心跳网络和存储网络, 从而确保主机系统整体的高可用性。

2.4 主机系统的高可恢复性设计

主机系统的可恢复性从一定程度决定了系统出现故障时是否能够自动修复和快速恢复, 应通过主机系统的备份与容灾设计来确保其高可恢复性。主要包括: (1) 对主机系统盘将定期进行自动化克隆备份; (2) 银行金融信息系统应采用两地三中心+同址备援的容灾体系设计。即同城容灾、异地容灾、同址备援。

通过上述设计, 主机系统中将不会存在单点故障隐患, 保证了主机系统的稳定性;同时, 主机能够在线进行故障硬件更换、在线扩充、不停机进行软件和补丁升级, 有效避免了主机的计划内停机。

3 存储系统

数据是所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而储存这些数据的存储系统的可用性与稳定性对于整个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存储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障。

3.1 存储自身的高可靠性

无论是高端存储还是中低端存储应采用高度冗余的高可靠结构设计, 充分保障自身的运行可靠性, 如:中低端存储的共享总线或交换总线、高端存储的交换矩阵和直连矩阵、多存储控制器架构、冗余后端磁盘路径/双端口物理磁盘等;同时, 存储可采用高速缓存镜像写保护、多个前端主机端口并行访问、高速缓存电池后备保护等措施。

3.2 存储关键部件全冗余配置

为确保存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存储的所有关键部件应采用冗余配置, 以消除存储自身的单点故障, 其中包括: (1) 配置N+1冗余存储控制器, 避免因控制器故障造成存储无法访问; (2) 每个控制器上均配置多个主机接口, 同时分别连接不同的光纤交换机, 构成全冗余的存储网络环境; (3) 内部磁盘均配置为双端口企业级磁盘, 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后端的存储控制器, 以确保后端磁盘访问路径的可达性; (4) 在根据容量需求和RAID方式进行磁盘配置的同时, 在存储中为应用按需配置全局热备盘, 进一步加强存储的可用性。

3.3 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设计

在存储系统中, 需要依据各应用系统的容量和性能需求来分配存储资源, 同时根据应用数据所需的安全可靠性等级来定义其磁盘组的RAID保护级别。对于关键数据和重要数据, 应采用RAID0+1进行保护, 对于次重要数据可采用RAID6或RAID5进行保护。

3.4 存储系统的高可恢复性设计

存储系统的可恢复能力将直接体现在数据的可持续应用方面, 需要通过数据备份与存储容灾设计来确保存储的高可恢复性。主要包括: (1) 系统的全国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应采用自动化备份管理工具对关键数据进行定时、按策略的自动D2D (磁盘到磁盘) 备份, 并实现D2D2T (磁盘到磁盘, 再到磁带) 多重备份, 从而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在存储的数据发生丢失时, 通过备份管理工具按故障时间点进行数据恢复; (2) 银行金融信息系统应采用两地三中心+同址备援的容灾体系设计。即同城容灾、异地容灾、同址备援[3]。

4 数据库

为了避免数据库主机、数据库存储或数据库逻辑错误等引起的数据库故障, 应保障数据库提供7*24小时的对外服务, Oracle提供了一个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数据库环境。Oracle数据库提供数据库集群RAC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 、Data Guard、自动存储管理ASM (Automaic Storage Management) 故障组镜像、闪回技术Flashback、Stream、RMAN快速备份和恢复等技术来保障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等功能[4]。应充分采用Oracle数据库技术保证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5 网络

逻辑集中系统从网络结构、网络设备、网络连接和访问策略等几个方面对网络进行了全面的容错保障设计, 使网络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不间断的网络访问服务, 满足其所承载的逻辑集中系统的高可用和持续稳定的运行要求。

5.1 层次化、模块化分区的网络结构设计

全国数据中心应按照业务安全级别进行网络安全域划分, 用防火墙、网闸等设备完成的网络隔离;采用VPN、SSL等保证通讯安全和数据传输安全。提出了“网络隔离、数据落地”的安全原则, 即按照业务特征、安全要求、风险大小将网络隔离成多个不同的安全域, 采用访问控制、路由隔断、防火墙等技术措施进行“网络隔离”, 将金融核心系统部署在安全级别最高的安全域中, 拒绝直接访问, 所有进出该域的数据都要存档备查、所有对系统的访问都要登记日志备查, 做到“数据落地”。

依照此原则, 逻辑集中系统网络结构必须按照系统所实现功能和安全防护需求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在网络结构设计中通过功能区域的划分可充分提高各区域之间的独立性, 强化区域安全性, 隔离网络故障且便于分级管理;同时, 模块化的区域划分可提高各区域的可用性, 屏蔽各区域间的差异性, 将各区域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小;此外, 区域划分可以使网络层次化更加清晰, 复杂度降低, 同时也便于各功能区域的内部纵向扩充 (Scaleup) 和网络系统整体的横向可扩展性 (Scaleout) 。将网络系统按功能应用进行模块化区域的划分, 形成性能更高、安全性和扩展性更强的层次化、模块化的并行结构, 并通过区域间的故障隔离机制来提升网络系统总体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5]。

5.2 网络设备级高稳定性、可用性设计

金融信息系统设备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是通过冗余的备份设备和模块来实现的。设备的备份特别是核心设备的备份对网络的可靠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设备的备份要求多台互为备份的设备在硬件和软件 (操作系统和配置参数) 两方面均必须一致和对称。因此, 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 如各级平台的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原则上都要采取双机热备或负载均衡方式, 并要求有冗余电源、风扇、端口和线路, 启用设备保护机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按照系统7*24的高可用服务需求, 在系统建设时要进行冗余设备和冗余线路的建设, 在网络设计时要满足当进行设备停机维护、配置变更、软硬件升级等操作时不能影响业务系统的运行。

5.3 网络层的高稳定性、可用性设计

网络层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对网络架构进行冗余设计包括物理的冗余和相关协议的配置和优化。原则包括: (1) 使用网络设备本身的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来提供更快速和可预测的故障恢复时间, 而不是采用设备之间的协商机制; (2) 在网络系统中灵活部署多方位的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 (3) 确保网络设计能抵抗抖动和故障的蔓延, 例如配置路由汇总等来确保故障影响的范围最小。

6 基础设施

机房的电源、制冷散热等基础设施环境是支撑硬件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系统硬件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对于机房的基础设施环境应提供高可用性方面的保障。

6.1 电力保障

大部分银行的全国数据中心机房采用了高可靠的双路双总线 (2N) UPS为机房内设备供电, 同时配备了发电机 (2+1组柴油机) 提供应急后备保护;在同城灾备中心也采用了并联冗余 (N+1) 的UPS进行供电。因此, 在UPS容量足够的前提下, 现有机房的电力基础设施环境完全能够保障系统硬件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6.2 运行环境保障

6.2.1 机房制冷散热控制

全国数据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的机房空调应采用冗余配置模式, 并提供了30%-50%的冗余。在部分空调设备损坏的情况下, 仍可有效控制机房内的温度。在系统的实际部署中, 可进一步通过机房制冷散热与布局优化设计来优化机房空间布局节省空间并避免产生局部“热点”, 同时最大化的降低散热产生的能源消耗。

6.2.2 机房湿度控制

非正常范围内的相对湿度, 不仅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 而且会对人员造成生理损害。通常, 数据中心环境的最佳相对湿度范围是45%~50%。为了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设备故障, 全国数据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机房的相对湿度应采用机房除湿机或机房加湿器等方式控制在B级 (40%-70%) 的正常范围内。

6.3 机房运行监控保障

为避免因环境异常变化产生的设备故障隐患, 在全国数据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机房应对机房温度、湿度、UPS、配电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 从而及时发现、快速解决机房运行环境中的问题。

7 结束语

本文遵循软件工程的原则, 对银行金融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主机、存储、数据库、网络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了保障信息系统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在金融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 需要可靠的售后服务体系、专业的服务团队和高质量的运维管理流程的支撑[6], 以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提升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刚, 冯雨明.商行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架构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 2013 (10) :100-104.

[2]王珍珍.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与控制[D].江南大学, 2008:6-17.

[3]王刚.商业银行容灾系统建设方案[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3 (11) :70-73.

[4]林树泽, 历铁帅.ORACLE数据库管理之道[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73-97.

[5]王稼祥.国家审计署办公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的实现[D].大连理工学院, 2009:42-46.

银行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干事环境 篇2

以文化人

农发行…..支行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干事环境

对于......县支行近两年的工作来说,可以用四个‚想不到‛来概括:想不到全行凝聚力这么强,想不到职工的素质这么高,想不到形象树的这么好,想不到金融服务工作做的这么扎实!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呢?笔者认为:这与该行确立的‚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抓规范、提素质、上水平,倾力打造和谐稳定干事环境‛的工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

一、抓班子,以无声的行动凝聚人心

在农发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该行班子始终注重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以实际行动把无声、抽象的东西变成有形、具体的东西,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跟着走。

(一)以能树威。该行班子始终把强化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深刻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现代金融知识等,不断提高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行决策的水平,不断增强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中心组理论学习,都是在确定学习主题后,中心组成员总是先结合工作实际带着问题自学思考,然后集体学习讨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统一思想,这样不仅使学习得到了深化,而且扎实有效地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办事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两年来,该行领导班子在《金融时报》、《河南农村报》、《河南科技报》等新闻媒体上发表理论调研文章10多篇。

(二)以干服人。党支部一班人深知言传不如身教,不管什么工作,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在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期间,该行领导班子成员和信贷员一样,主动深入到粮食企业查库、调研,及时解决粮食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面对面检查指导工作。各管户信贷员在县行班子的鼓舞带动下,也自觉多查库、多调研,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保证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在推行办公自动化期间,班子成员带头苦练基本功,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为全行职工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树立了榜样。

(三)以廉取信。该行班子把廉洁自律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凝聚人心的关键来抓,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班子成员的行为,在把握好自己不出问题的同时,带好队伍。并积极推行党务、财务、行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如员工入党、民主评议党员、优秀党员评选、财务收支、个人评先、职称评定、员工晋级、竞争上岗、贷款发放,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进行,杜绝了‚暗箱‛操作,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可信度。在其他业务办理上,推出了限时服务制度,设置优质服务监督栏,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项目及服务内容,公开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几年来,在支部班子成员身上,从未发生过向企业吃、拿、卡、要、报、借等现象,没有办理过一笔人情贷款和逆程序违规贷款。

行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务实工作,不仅赢得了全行员工的信任,而且得到了上级行的肯定。该行先后被授予总行级‚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规范化管

— 2 — 理达标单位‛、‚优质文明服务窗口示范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安全防范设施达标单位‛、‚先进基层工会‛、‚五星级‛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强素质,构建员工施展才华平台

农发行有无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仅在于硬件的改善,更在于软件即人员素质的提高。为此,该行始终抓住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这个重要环节,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全行的发展后劲夯实了基础。

(一)正行风,不断提升全员综合素质。一是促进全行学习之风的形成。通过知识讲座、业务培训、文化教育等活动,积极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全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二是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该行严格按照十字行风的要求,通过开展金融政策学习、安全知识竞赛、‚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促使职工拥有一流的职业素养,一流的服务,一流业绩目标的实现。三是促进全行员工业务技能素质的提高。通过实施争当岗位技术能手、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引导激励全行员工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加强岗位学习和岗位实践,提高岗位技能素质,实现岗位成才,争当各类岗位能手,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素质。近两年,该行先后有8人次被命名为河南省农发行系统‚职工之友‛、‚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信贷员‛、优秀会计员等称号。

(二)创新机制,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2005年,— 3 — 该行按照‚执行政策、控制风险,规范管理,团结奋进,争创一流‛总体思路,全员实行了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进一步细化了对‚两部一室‛、员工岗位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坚持月考核、季兑现。同时,在全面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把对各项工作的过程控制和程序化管理作为重点,细化了45个岗位规范,对每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实施了动态的有效控制。在明确每项工作权、责、利的基础上,按照准会计化的要求,实行了问责制,从而使过去长期存在的各类检查发现问题职责不清、推委扯皮现象明显减少,进一步营造了全行人人干事、会干事、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大环境。

(三)培育创新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铸造农发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各类优秀人才是农发行创新创效的主体和生力军,员工素质的高低则是实现创新创效的基础。为此,该行积极引导员工加强知识积累、丰富知识结构,追求知识富有;激发员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推敲,不迷信权威,不满足定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创新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的能力,使该行的服务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要求,适应客户的需求。

三、树形象,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农发行就像一个大家庭,而每一位员工就像家庭中的一员,只有每位员工经营自己的岗位就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农发行这个大家庭才会欣欣向荣。

(一)内塑精神。该行一是用丰富的文化生活,占领职工的思想阵地,以健康向上的摄影、书法、演讲等文体比赛及岗位技

— 4 — 能竞赛活动,来陶冶员工的情操,激发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二是开展了庆‚三八‛文艺联欢会、‚七一‛建党节演讲比赛等为内容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职工以行为‚家‛的意识。三是深入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先进代表人物学习,开展主题讨论,联系职工思想和工作实际,且融入到本职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在全行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四是抓典型,突出感召力。该行十分注重通过典型引路来突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来影响和带动全行干部职工。正是在榜样巨大力量的带动下,全行上下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新气象。

银行系统稳定 篇3

危机发生之后,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开始着手协调各国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并加强了各国的金融监管。特别是在银行处置制度方面,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完整的政策意见以及实施的时间框架,从而实现了由普通银行破产制度向银行特殊破产制度的逐步转变。在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项银行特殊处置制度将会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经营与监管产生重大影响。

一、FSB的成立及职能转变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成立之初主要是由七个发达国家(G7)为促进金融体系稳定而形成的合作组织。之后,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的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009 年的伦敦峰会决定将FSB成员扩展至包括二十国集团及相关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同时FSF正式更名为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借助于二十国集团这一有利平台,在加强金融监管和制定银行处置制度上达成广泛一致。它使二十国集团结束了最初几年的松散、非正式国际组织的状况,并开始在促进和维护各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监管及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银行特殊处置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在2007—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为遏制系统性风险的扩散,金融监管机构一般采用两种措施处置问题银行。第一种措施是运用社会公共资源来救助危机中的银行。为防止系统性风险冲击国民经济,政府不惜动用大量公共资金去救助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从而形成其“大而不倒”(too-Big-to-Fail)现象。大型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风险损失最终由纳税人买单。第二种措施是采用传统的公司破产制度来应对银行破产问题。由于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公司破产管理人和清算人也难以胜任银行破产的清算任务。此外,普通破产法由于程序拖沓,并且缺乏处理危机的有效条款,因此,对金融稳定维护的贡献率不高。而且,该种措施主要考虑债权人的价值最大化,在存款人利益的保护上却没有作明确的说明,所以,这种措施很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对该国的金融系统丧失信心。

以上两种应对措施在金融危机中都暴露了诸多弊端,各国意识到现有的处置制度并不能有效应对银行所面临的危机,因此,建立新的银行危机处置机制应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以便当银行再次发生危机时能够有效应对。为此,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致力于构建系统重要性银行处置框架。不同于普通公司破产制度,银行特殊处置制度有利于保护问题银行的资产,并且程序简捷高效,具有专业性。

三、系统重要性银行有效处置的主要内容

(一)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概念与识别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是指其倒闭可能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并危及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其主要标准是该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潜在影响。该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即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总量。二是关联度,即该机构与金融系统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三是可替代性,即若该机构破产倒闭,其他金融机构能够迅速地在很大程度上提供相似或相同的服务。

(二)系统重要性银行处置制度框架及介绍

1.加强处置中的自救权利

自救一般可分为合同式自救和法定式自救两种类型。根据FSB对自救的定义,处置中的自救是指在特别处置程序内行使法定权利,因此,属于法定式自救。自救主要是通过补充资本或是对过渡实体的资本化来使得金融功能得以延续。银行自救能够有效减少“大而不倒”现象,因为自救是确保危机中银行的成本由股东和无债权担保人承担,而不再是由纳税人承担,从而减少政府运用公共资金去救助问题银行,将破产程序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

金融危机之后,FSB一直致力于研究并制定银行处置制度框架,其中恢复和处置计划是该框架中最重要的一项。“恢复和处置计划”(Recovery and Resolution Plan,RRP)又称生前遗嘱(Living wills),包含“恢复计划”(Recovery Plan)和“处置计划”(Resolution Plan)两个部分。恢复计划主要用于那些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它们往往具备清偿能力,能够持续经营,但无需立即进入处置环节的阶段。处置计划是在当恢复计划不足以使金融机构摆脱困境,监管机构将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措施,以确保机构得以有序处置或关闭。处置计划旨在避免纳税人资金被用于救助金融机构。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处置计划应该由母国当局与东道国当局共同制定。

恢复与处置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银行“大而不倒”的问题,因此,RRP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使银行更科学、更合理地把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但是,RRP的实施对全球化经营的银行可能会产生相当影响,例如,在RRP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监管标准之前,各相关监管机构可能会对RRP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这样就增加了银行的协调成本、银行面对的不确定性以及从事监管套利的机会。

3.债权人先后受偿顺序

商业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它的业务范围大、客户数量多、涉及面广,所以,商业银行破产时的债务清偿顺序安排也尤为重要。因此,各国立法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作出适用于商业银行本身的破产清偿程序安排。

在破产中,清算人应根据法律规定的索偿顺序来进行分配,最高优先权的债权人最先得到偿还。一般来说,优先权排序由高到低为:有担保债权人、在清算安排中优先权排序上升的债权人、其他优先债权人、一般无担保债权人、无担保次级债务持有人、股东。但是在一些国家,存款人与一般无担保债权人的优先权并不相同。这被称为“存款人优先权”。存款人可以通过存款保险机制得到保护和补偿,但在存款保险机构基于法律规定在赔付了存款人的存款损失之后,其取得的代位求偿权相对于一般债权人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存款优先权的设立降低了非保险存款人维持排序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无存款负债持有人对银行监控的积极性。

4.建立跨境合作安排

SIFIs跨境处置合作法律框架是从总体对金融机构的母国和相关东道国的处置责任和义务作出指导性安排,旨在推动与促进各国在金融机构跨境处置上的有效合作。SIFIs跨境处置合作采用的是法律救济与司法行动相结合的模式,即SIFIs的处置机构应当在有效的法律救济和司法程序制度下有能力迅速、灵活地运用处置权利。在司法管辖权范围内,法院的指令仍然适用于处置程序,以便确保处置计划符合法定的时间要求。此外,为实现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信息的共享与协调,所有SIFIs应建立母国和东道国相关当局之间的单家机构的合作协议。

(三)银行处置制度的作用及目的

第一,促使各国进行立法改革。为防范系统重要性银行破产带来的影响,FSB制定了SIFIs有序退出的处置框架。不少国家受此影响开始着手立法改革:澳大利亚引入了存款保险制度等。英国在2009 年《银行法》中引入处置制度(SRR)后,再次通过立法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必须建立“恢复与处置计划”(RRPs);此外,英国财政部在2012 年8 月发布一项立法咨询报告,主要针对如何增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SIFIs的危机处置机制进行了论证(FSB,2012)。在美国,《多德- 弗兰克法案》明确了危机处置中作出决断的权力,同时也提供了有序清算的方案。

第二,高效、专业地处置问题银行。银行处置制度赋予了相关机构更多的权限,能够使其快速地处置问题银行。比如,监管机构可以在不举行听证会的情况下直接任命管理人对银行进行处置。相比于普通公司破产制度,银行处置制度简化程序,限制法院的角色,使其在金融机构的处置上更具有优势。同时,银行处置制度将处置权限赋予监管机构,央行或存款保险公司,由于这些机构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所以,银行处置制度也解决了专业性缺失的问题。

第三,提高自救能力。根据FSB的要求,自2012 年起,SIFIs需每年提交生前遗嘱计划。制订生前遗嘱计划会迫使管理层对其内部蕴涵的风险进行估量,能够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意识降低风险和规避风险,从而对SIFIs形成内部的限制和约束。提交生前遗嘱计划,能够使大型金融机构谨慎地选择投资计划,同时也会使破产成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存款保险机构在危机管理和处置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他们会保护保险范围内的存款人,所以,存款保险机构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参与金融机构的处置。银行处置制度的实施将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救功能,逐步减少“大而不倒”(too-big-to-fail)现象。

四、银行处置新规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我国问题银行处置的现状

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监管和分业经营,所以银行破产处置的情况并不多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8年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破产处置。我国在处置破产银行上仍缺乏完善的机制,在银行处于危机之中时,中央银行一般会通过增资扩股或再贷款的方式给银行注资;在这些手段不能满足问题银行的流动性时,监管当局会成立接管组织强行介入问题银行的处置,以保障债权人和存款人的利益。问题银行若在各种方法之下都难以救助成功,结果一般是被其他金融机构收购或是合并,甚至会被依法关闭并进行清算。

(二)银行处置新规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启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影响逐渐加深。作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之一的中国,在银行处置制度上也逐渐与国际规定趋于一致。但由于中国银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在银行处置制度的很多方面尚需完善。

1.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我国的《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属于普通破产法,程序拖沓,缺乏专业性,不利于保护问题银行资产,运用破产法处置问题银行势必会增加成本。而《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虽然规定了商业银行被接管、合并,被撤销,解散和破产清算的形式,但是实际上这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是处理银行危机的重要前提。

2.开辟多种资金援助渠道。在我国,当金融机构面临倒闭时,一般是财政部的中央专项借款或是央行再贷款提供救助资金。金融危机后,这种救助方式的弊端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开辟多样化的救助渠道是必经之路。因此,我国可借鉴国际上的做法,比如,采取发行次级债券、特别国债、有担保再贷款等手段。

3.坚持损失分担和最小解决成本原则。当政府对问题银行注资救助时,应当建立明确的约束机制,股东、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损失。在此期间,股东应承诺支持银行不分配股利的计划;管理层也必须面对调整,并压缩其薪酬计划或延迟长期激励的支付。这也是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有效措施。如果银行利益相关者均免于承担损失或是将损失转嫁给纳税人承担,便会极大地增加道德风险。

4.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处置制度。由于当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逐步加强,我国银行业应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意识,各风控部门要严格履行其职责并定期汇报。同时,对于生前遗嘱的制订,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将首先制订恢复及处置计划,其中,恢复计划由商业银行自身拟定,而处置计划更多由监管部门担当。对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生前遗嘱的执行离不开存款保险制度的配合。因此,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制订迫在眉睫。这些举措不仅仅是与国际银行处置做法接轨,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中国的银行业目前属于分业监管但银行业务模式正向混业经营发展的特殊形势。

摘要:金融危机前,各国一直沿用普通公司破产制度来处置问题银行。但是,普通公司破产制度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而无法有效处置银行破产问题,从而使得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上升。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针对系统性银行构建了处置框架,对我国银行业的未来经营和问题银行的处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稳定理事会,系统性重要银行,银行处置制度,公司破产制度

参考文献

[1]苏洁澈.英美银行破产法述评——以银行特殊破产制度为中心[J].环球法律评论,2013,(2).

[2]赵宗博.关于二十国集团活动成果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10,(2).

[3]李雪颜,张俊杰,谢亮,张莉琴.从G-SIFIs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海南金融,2013,(4).

[4]李仁真,周忆.论金融机构的“生前遗嘱”制度[J].证券市场导报,2012,(7).

[5]孙珺.德国《信贷机构重整与有序清算法》介评[J].德国研究,2012,(4).

[6]Robert De Young.Michal Kowalik.Jack Reidhill.A theory of failed bank resolution: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political economics[J].Financial Stability,2012.

[7]Ciprian Necula.Alina-Nicoleta Radu.A world assessment of bank resolution fund premium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

银行业开放与金融稳定 篇4

一、支持外国银行进入不利于东道国金融稳定的观点

1、竞争压力导致本国银行信贷规模下降

外资银行进入后,激烈的竞争降低了本国银行的利息差额和留存受益,而这正是新资本最为重要的来源。Claessens, Demirgüc-Kunt和Huizinga (2001)发现外资银行份额的增加使本国银行利润率降低。这限制了本国银行增加资本的能力;并最终导致本国银行信贷规模的缩减。因为国际竞争激烈而导致信贷下降的情况在韩国(Euh和Baker, 1990),波兰(Weller, 1999a),匈牙利(Weller, 1999b)都出现了。

2、外国银行抢占优良客户使本国银行资产质量下降

新兴市场国家的本国银行相对于外国银行来说,或多或少存在经营效率较低、资金实力有限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劣势。因此,在竞争中,外国银行可能挖走那些信用情况较好的企业与居民客户,抢占利润水平较高的业务领域。激烈的银行竞争将可能使得本国银行被迫转向那些信用状况较差的客户,投资于高风险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在政府为本国银行提供了担保的情况下,国内银行发放关系贷款,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倾向更为严重。

二、支持外国银行进入有利于东道国金融稳定的观点

1、无论是否发生金融危机,外国银行的经营都比较稳定,这有助于东道国整体金融的稳定。因为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跨国银行海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必须接受来自其母国监管当局的并表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外资银行审慎经营。此外,当东道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外国银行可以从其母公司处及时获得资金援助,也可以凭借其声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以度过难关,这些条件都是本国银行所不具备的。

2、金融危机发生后,居民往往会对本国银行丧失信心,纷纷向海外转移存款。引进外国银行后,东道国居民可以将存款由濒临破产的本国银行转存信誉卓著的外国银行,从而避免资金外逃对东道国国际收支均衡和汇率稳定的冲击。

3、金融监管当局肩负保障金融稳定的重任,外国银行各种复杂的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迫使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提高监管水平;同时,外国银行进入会促使本国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方式向国际惯例靠拢,有助于提高东道国银行的信息质量,为东道国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

三、对我国在银行业开放条件下维持金融稳定的若干政策建议

1、加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合作

资金借贷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外资银行为了满足其客户对人民币资金的中长期融资需求,为了维持客户的稳定性,有必要求助于国内银行,从国内银行拆借人民币资金。国内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借给同业,收益尽管比借贷给公司客户要少,考虑到同业风险很小,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另一方面,国内银行的外汇资金远不如外资银行充裕。国内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外汇资金需求,需要求助于外资银行。因此,中外银行可以在人民币资金借贷、外汇资金借贷等领域加强合作。

2、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短期内,战略引资最直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长期内,商业银行管理层希望通过以外资人股的方式解决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普遍存在的所有者缺位、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改善股权结构,逐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强化股权约束机制,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这一制约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投资者结构,通过引进比较稳定的长期投资机构,对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3、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要充分并且合理地贯彻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实现中、外资银行主体地位的平等,提供中外资商业银行的平等竞争环境条件。国内的银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学习,在监管标准、监管政策执行等方面,需要协调与外资银行母国之间的全面衔接,消除外资银行监管的盲点。尤其应与母国银行监管部门建立联系途径,完善信息交换机制,尤其是在市场准入方面,需要与母国监管者充分沟通,征求其意见,以实现东道国的监管信息最大化。要达到这种协调效果,有效的方式是双方达成协作监管的双边协议,确定共同监管标准与信息分离、共享条件。

摘要:银行业的开放对东道国的金融稳定具有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不利于东道国的金融稳定, 另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东道国金融稳定。本文在综述各种影响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在银行业开放条件下维持金融稳定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开放,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Arteaga-Garcia, Julio Cesar., Ph.D.2002.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sector:A model of foreign prese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ume:63-01, Section:A, page:0262.;Chair:Debashis Pal.

引入信息空间理论的银行稳定分析 篇5

在金融开放背景下, 银行稳定指银行业具有持续的清偿能力, 既能够抵御和控制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 又能够在面临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或危机传染的冲击时做到适时调整, 防范和避免银行危机发生, 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银行的利率、汇率和股票价格, 以及金融市场的各种因素都是频繁变动的, 银行业运营、开发金融产品, 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等各类金融活动, 无不体现着银行体系对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及输出的过程。因此, 信息的认知、信息效用发挥, 以及交流扩散, 对一国银行体系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 分析信息机制与银行稳定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银行危机是银行不稳定的极端表现形式, 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信息问题引入经济学领域, 学者们开始运用非对称信息的范式来研究经济学中的问题。从已有文献看, 国内外学者对银行稳定与信息问题已经做了一些研究。Jacklin、Bhattacharya (1988) 将双边信息不对称引入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 即银行看不到储户真正的流动性需求, 由于信息不对称, 储户也不了解银行的资产质量1。Mishkin (1996) 提出, 正是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以及存款者的“囚徒困境”可能引起的存款市场上的银行挤兑, 导致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秦汉锋 (2000) 认为从存款者行为看, 信息不对称使他们无法确定银行资产与贷款质量, 从银行行为看, 银行并非任何时候都处于信息优势, 至少对存款人提款决策问题处于信息劣势, 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银行危机2。Martin Sunner (2002) 认为, 由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是短期债务与长期非流动性资产相结合, 在一个相互具有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的银行网络中, 对一些债务合同可能会被违约的担心, 会促成自我实现的违约链。因此, 银行危机传染的源泉是信息效应3。Yehning Chen and Iftekhar Hasan (2005) 研究了银行信息透明度和银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可能是无效率的, 因为旨在提高流动性的存款合同, 可能会导致存款者过度激励退出, 银行经理如果能够控制信息质量与信息披露的时间, 会对避免银行挤兑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4。鲁炜 (2009) 强调了信息传播的不对称、信息传播秩序的不客观、不公正、不全面, 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郑鸣、张翼 (2010) 利用市场数据信息, 采用CAPM与GARCH模型, 通过分析银行股票的价格数据, 估计单个银行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 并进一步估算一定时间段内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 说明充分认识市场信息能够对银行危机产生一定的预警作用5。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对银行稳定与信息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 银行经营过程中,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第二, 银行与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共同作用, 导致非理性从众行为出现, 银行挤兑发生;第三, 研究信息披露与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 市场信息披露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 降低银行危机发生概率。以往的研究虽然确定了信息对银行稳定重要作用的基调, 但是对银行稳定与信息问题进行直接研究的较少, 早期研究更侧重储户羊群行为造成的挤兑, 近期的研究虽然开始涉及市场信息披露问题, 但是总体来说, 对信息的传递和扩散机制的研究较少且并不充分。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信息空间为切入点, 研究信息的产生、传递及扩散与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 为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三、信息空间理论及应用的可行性

(一) 信息空间理论

不同于经济学中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有形的生产和交换, 信息是一种无形物, 不受传统经济规律的支配, 因而对信息这种无形物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理论的研究较少。随着当今社会信息经济的迅速发展, 信息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立一个处理信息生产和交换问题的分析框架尤其紧迫和重要。英国政治经济学家, 剑桥大学马克斯·H·布瓦索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也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维。他提出的信息空间理论, 研究一个社会系统内部的信息或知识的编码、抽象和扩散, 分析它们在系统内部如何流动和演变, 反映了信息这种无形物的生产和交换的过程。旨在解决社会系统内部信息的生产、扩散与交换问题。提出经常发生的信息流会导致行为模式的产生, 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规范的组织和制度。

(二) 应用的可行性

目前信息空间理论的应用多集中于计算机领域, 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应用较少。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证将信息空间理论引入银行稳定机制分析的可行性。

1. 银行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

首先, 从国内视角看, 银行业是一国金融业的核心, 银行系统是金融系统的子系统之一, 在国家金融与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银行系统不是独立、封闭的, 而是与金融系统内的其他子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相互交叉成为金融业的发展趋向, 各类金融业务联系使得金融机构之间产生横向的交叉关系。其次, 从国际视野看,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开放经济早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 金融开放也使得各国银行系统处于国际银行体系之中, 使得国家间的银行系统有了纵向联系。所以,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下, 银行系统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必然存在着信息的生产、交换与扩散、吸收的问题。

2. 银行体系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银行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 其活动过程是不可逆的熵增过程, 决定了银行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投资者、金融中介、受资者之间的经济活动, 证券、期权、期货等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 使得交易活动、市场参与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之间交织, 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 在当今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潮流下, 一国银行体系所处的外部金融环境越来越复杂, 影响银行体系稳定运行的变量也越来越多, 变量的变化导致银行体系运行特征的变化, 影响因素的高维数产生了非线性与复杂性。金融开放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多风险因素在不同国家金融体系之间进行传导也越来越容易, 不断地进行着资本、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使银行体系成为非平衡系统。银行体系内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个体之间的经济行为与复杂活动也决定了银行体系的非线性。

3. 银行体系内外部之间存在着信息的生产、交换和扩散

单个银行处于银行体系中, 银行体系属于国家金融体系, 一国金融体系又从属于全球金融体系之中, 正是由于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相互影响的关系, 实现了信息生产和交换在不同层次体系中的动态流动, 实现了新知识的创造, 也实现了系统内信息的新陈代谢。一方面, 银行体系受到金融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面对国内的经济、金融、制度、文化等各种环境, 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各种海量的信息输入到银行体系之中;另一方面, 银行体系内部信息也会通过与之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其他子体系输出到银行体系外部。

四、构建银行稳定的信息空间

(一) 构建银行体系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空间

银行资金很重要的来源就是存款者的储蓄, 因此投资者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受自身认知能力主观因素的影响, 以及获得的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客观因素的限制, 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有限, 不可能任何时候都知道客观的、真实的市场信息。20世纪90年代, 传染性成为银行危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解释这一现象的主流观点之一, 是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导致银行体系的动荡 (Calvo (1998) , Krugman (1999) , and Masson (1999, 2001) ) , 风险信息的透明度不高, 误导了市场参与者的判断, 从众行为甚至诱发银行发生挤兑风波。鉴于此, 构建银行体系与市场参与者的信息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要求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有效处理银行与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商业银行对资产分类、各类风险识别及管理、内部评级、资本计量、内部资本充足率等重要信息的披露, 使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了解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银行经营状况、风险评估及管理状况, 信息越全面、准确, 信息传递越有效, 参与者能够在数以万计、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 做出更加理智的决策, 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风险偏好根据获得的信息选择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 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跟风行为出现的概率。这一信息空间经历了个体对于来自银行体系庞大数据的筛选, 并吸收、内化为新知识, 影响决策的制定, 进而反馈回银行体系的一个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

(二) 构建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之间的信息空间

构建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之间的信息空间, 主要是搭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空间, 提高银行体系的信息处理能力。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与债务危机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往往一类危机发生会诱使其他类型的危机发生, 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同时存在形成共生危机。银行危机在潜伏期、形成期与扩散期的信息, 会迅速传递给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影响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尤其金融混业经营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联与交易, 使得风险在金融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传染与转移, 可能会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 甚至造成金融危机, 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基于这种联系的复杂性, 构建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空间, 银行体系掌握更多的来自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资本市场的信息, 一旦发现异常状态, 银行可以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 阻隔或者切断风险传染的纽带, 未雨绸缪。另一方面, 银行监管部门获得关于银行体系的较为全面的信息, 能够及时鉴别系统性风险并进行风险提示, 即便发生危机, 信息交换与共享也助推监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及时建立危机协调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努力使银行体系恢复常态。对于银行监管部门而言, 信息空间的构建可以保证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对于银行自身而言, 也要求银行能够分析并处理海量的数据与信息, 加强对于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类、处理的能力。

(三) 构建银行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信息空间

银行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信息空间是更高层次、更加复杂的信息空间, 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难以预测, 不断变化, 构建银行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间信息空间, 深化多边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机制, 目的是为了通过掌握充分的信息并识别信息的性质, 加强银行体系自身的风险防范与预警能力, 建立银行稳定的预警体系, 动态监测并对来自外部的各种金融风险进行预警, 尤其是对流动性风险及国际投机资本的控制与监测, 防止“热钱”短期资本的跨境流动对于银行稳定造成威胁。信息空间的构建,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参与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避免出现危机时封锁信息的局面, 必要时可以通过有效的外部救援机制度过难关, 避免危机传染和蔓延。面对强势的金融风险时能够共商对策, 加强合作, 共同防范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M].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7.

[2]何德旭, 饶云清, 王智杰.金融安全网: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2.

[3]陈雨露, 马勇, 李濛.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J].金融研究, 2010, 3.

[4]李孟刚.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蓝皮书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2.

[5]鲁炜.信息传播不对称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J].中国记者, 2009, 6.

论中央银行目标——金融稳定性 篇6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2007年美国抵押贷款市场, 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各种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随后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只影响到了美国, 欧洲、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这场危机的巨大影响。人们不禁开始询问我们的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没有一个机构来维持一国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么?那么金融稳定性又到底是什么?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09) 》的定义, 金融稳定性是指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宏观经济健康运行, 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 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 而且在受到内部外部因素冲击时, 金融体系整体上仍能平稳运行。考虑到范围经济, 中央银行应该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项责任, 但是中央银行已经有了好几个目标, 他们应该如何权衡呢?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

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 稳定物价水平, 保证充分就业, 以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我们知道这四个目标之间是有的是一致的, 比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但是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他们之间的冲突, 比如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当一国要想促进经济增长, 宽松的货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存在扩张的信贷水平与大量的货币发行, 获得了资金的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 这样就增加了就业人数, 失业的人获得了钱就会增加消费, 另外原有的消费者手中的钱也会增加, 这些都增加了社会的总需求, 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物价上涨。我们以中国为例,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同步关系, 特别是自进入1992年以后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显著上升, 一直到1996年都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另外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矛盾, 比如, 如果本国的物价稳定, 其他国家存在通货膨胀导致其货币购买力下降, 那么就会造成本国的资本涌向该国, 而输入减少, 造成本国有资本净流出, 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同样经济增长也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着矛盾, 比如当一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 本国的总需求就会上升, 这其中就包括对国外商品及劳务的需求, 进口难免会增长, 如果进口增速超过出口的增速, 就会存在贸易逆差, 如果要消除逆差, 就要抑制这部分需求, 从而就要紧缩信用, 减少货币供给, 这就是会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 应该权衡各个目标在不同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性, 比如, 如果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 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那么中央银行就应该牺牲充分就业这个目标以控制通货膨胀。那么, 是否存在一个目标, 能够权衡这些因素呢?

三、金融稳定性的特点

正如从其定义所看到的, 金融稳定性与诸如价格、就业率等指标相比, 是一个更加宏观的概念, 他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 金融稳定性是统揽整个金融体系的一个全局性的概念。金融市场, 在促进资金融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并能够强有力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的平稳运行对一国的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在做每项决定的时候都是以保证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为出发点的, 虽然监管机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银行业的监管上, 但是同时也兼顾到证券业、保险业的表现情况, 并且对其中关键的机构进行监管, 因为这些机构是各个行业的领头军,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大而不倒”就忽视他们。更关键的是, 对他们的管控并不能只停留在确保他们的运行正常, 而且还要考虑到一旦他们出现了问题, 对其他机构, 乃至其他行业会造成什么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其次, 金融稳定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金融稳定相比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来说要宽泛的多, 他不是仅仅指在这个状态下几项重要的经济参数达到预期的水平。就像生物体内的稳态是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一样, 金融稳定性也是金融市场各个部分能够相互协调, 更好的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 使得金融市场所有的功能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

四、实现金融稳定的条件

清楚了金融稳定性的特点,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稳定性, 这样我们就能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是否处在这样的状态,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是否处在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状态呢?

众所周知, 在金融市场当中, 人们的交易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未来形式的预期, 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搜集很多有助于他们决策的信息。金融市场就是一个拥有不同信息的投机者试图通过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获取利润来交易的地方。价格作为价值的表现, 整合了所有这些不同的信息, 他通过反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配比情况, 将资源引导向最需要他的地方, 因此他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945年哈耶克便提出价格是很有用的信息来源的观点。因此成功的利用价格对未来有一个准确清晰的预期市场主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欠缺价格稳定, 通货膨胀忽高忽低的情况下, 就会增加市场主体对未来预期的风险性, 金融交易运行的成本就会升高, 而对大部分是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来说, 他们便更加倾向降低交易量, 甚至取消交易, 那么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就会受阻, 而这个功能又是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那么资源便无法合理的配置。因此一个相对平稳的价格, 抑或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对金融稳定来说是必要的, 但是这不是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在价格环境稳定的情况下, 金融市场也会出现失衡的情况, 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 日本的物价水平就很稳定, 但是当广场协议签订涌入日本的大量热钱抽离后, 日本的资本市场瞬间破裂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

商业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 在金融市场当中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中央银行的许多货币政策都是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实现的, 比如调节存款准备金率, 以及再贴现率, 前者改变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 后者改变获得资金的成本, 都是为了改变商业银行放贷的规模, 从而达到政策目标。一旦商业银行的运转出现问题, 不仅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失效的货币政策也会给一国的经济体带来灾难。由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 其面临着大量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另外由于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受到限制, 无法更好地实行风险分散, 根据现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 商业银行与证券业、保险业相比, 其在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和校正纠错机制方面具有更高的脆弱性与风险性, 其发生不稳定的情形进而危及金融体系的概率也大大高于证券和保险行业。因此为了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巩固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是必要的。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了中央银行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中央银行无法兼顾到所有目标, 我们退而求其次的希望能够保证在特定情况下最重要的目标, 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如愿, 因此我们引入了金融稳定性的概念, 讨论他的特性以及必要条件, 通过讨论金融稳定性的特点, 我们发现相对传统的各种经济指标来说, 金融稳定性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在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条件下, 各项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 金融市场能够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 货币政策的传导也会畅通无阻。因此维持金融稳定应该是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 原因如下:

第一, 因为金融市场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性。由于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以及政策传导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倘若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经济增长一定会变慢, 另外由于金融市场功能受到冲击, 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阻塞, 政府无法很快的改善当前的经济形势, 就会造成不良循环。

第二, 因为稳定的金融环境对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性。如果一国的金融环境不稳定, 投资者对未来的回报不确定, 那么即便承诺的收益再高, 投资者们也会更加青睐那些金融环境稳定的地区的项目。例如,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 对美国的FDI的投资额在3000亿美元左右,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后, 这个数字几乎变为之前的一半。鉴于一国所获得的外商投资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保持金融的稳定必须要列在中央银行的日程表上。

第三, 由于范围经济的原因。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是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 而中央银行在稳定物价方面已经有大量经验, 从范围经济的角度, 中央银行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项任务, 因为中央银行在控制物价的同时需要获取很多信息, 做很多相关方面的调查, 其中有很多会有助于制定维持金融稳定的政策, 这样会节省许多成本。

银行系统稳定 篇7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及特征

影子银行最初由Mc Cully (2007) 提出, 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 与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传统正规商业银的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债券大王”Gross (2007) 再次提及, 影子银行是指投资银行, 对冲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 债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地, 影子银行体系就是有银子银行组成的非银行金融体系。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 (2008) 称其为“与商业银行体系相对的平行银行体系”。Krugman (2009) 认为, 金融体系的高度繁荣与金融市场杠杆倍率大幅提高, 交易规模天量增长和金融当局的“恶意忽视”相关。周小川 (2010)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金融对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中指出, 中国的影子银行包括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投资基金以及开展银信理财合作的投资公司, 民间借贷机构等。虽然对影子银行没有公认的定义, 但根据现有的文献我们还是可以, 我们可以把影子银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比如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等;二是传统银行从事的一些表外业务, 比如银信理财产品、委托贷款、资产证券化、衍生品等;三是民间融资和一些非法的金融活动, 比如高利贷等。

根据以上的介绍,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有如下区别:一是与传统银行的资金来源方式不同, 即不吸收存款, 却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贷款资金。传统银行通过吸收社会资金提供贷款, 而影子银行主要通过证券化来融资;二是复制商业银行的业务, 却没有像商业银行那样受到中央银行严格的监管。影子银行受到监管较少;三是没有公众部门的信贷支持保障, 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也不可以向中央银行贷款;一旦信心缺乏, 非常容易遭受挤兑。四是金融产品批发销售, 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零售模式;五是定价复杂且信息不透明, 影子银行产品结构设计非常复杂, 没有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六是影子银行一般高杠杆操作, 由于自有资本金很少, 其一般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 而商业银行却拥有雄厚的资本金。

影子银行从事的业务有如下三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是期限的转换, 中介机构通过短期批发市场获得的融资形成期限较短的负债, 用短的融资投资期限投资期限长的资产, 从而具有银行借短贷长的期限转换的功能。第二是信用的转换。作为性用中介, 影子银行把对货币市场投资者的信用转换为对资本市场上投资人的信用, 将个人的信用转换为影子银行的信用, 是的信用加以增强。第三是流动性的转换。影子银行白短期负债的高流动性转化为中长期投资或贷款的低流动性。

二.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一) 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影子银行的规模的膨胀使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影子银行。影子银行规范性、透明度、受到的监管远远低于正规银行。一是影子银行经营不规范。相对正规银行已经相当成熟的审贷流程来说, 影子银行的资金运用并没有完整而严格的制度可循, 影子银行为追逐更高利润忽视风险甚至不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而引入更多的风险, 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二是影子银行相当不透明。影子银行几乎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 很难对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中国至今都没有影子银行规模的精确统计, 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明证。因此, 影子银行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在监管者的视线之外累积。一旦爆发, 比看得见的风险更具破坏力。三是影子银行受到的监管缺失, 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在事前约束金融机构追逐风险来博取收益的行为。对影子银行来说, 监管的缺失有可能令参与者不恰当的承担更多的风险, 在微观层面带来更大的波动, 在宏观层面增大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概率。由于以上几点,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当前, 央行主要通过信贷投放量和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由于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受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 给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很大的挑战。当中央银行为减少信贷投放时, 很多银行将贷款转成被依托公司打包的金融产品, 即大量资金流向影子体系, 这些受到较少监管的影子银行再将资金投资于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企业、“铁公基”、房地产等限制性行业和领域。这样, 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就会加大, 央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就不能按预期达到。同时, 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受到央行的控制, 影子银行为吸收资金提供的利率远高于正规银行利率, 形成多重利率, 干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的传导作用, 其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有时甚至大打折扣效。另外货币创造能力加强, 使得货币乘数增大, 减弱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子银行的存款创造模式与商业银行完全相同。货币乘数为1/r, 其中r为存款准备金比率, 因为影子银行是不需要留准备金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 影子银行的货币乘数可以无穷大, 现实中, 至少也远大于商业银行, 这样货币的内生性要增强许多。

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影子银行和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斜率为负表示影子银行和金融系统稳定性之间使负相关的关系。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增加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三.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影子银行是游离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类银行机构”, 经营的信贷业务类似于银行, 因此, 它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在我国企业总数中99%的是中小企业, 在经济活动中份额超过60%, 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 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的开发。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众多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银行获得信贷支持, 不得不转向非正规渠道。正规金融机构认为对中小企业放贷比大型国有企业监管成本更高, 风险更大, 不愿意贷款给众多中小企业。影子银行则填补了银行的空缺, 满足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企业和个人资金需求, 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民间借贷更多时候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是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不可否认, 影子银行的增长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融资选择, 提供了更广泛的金融服务, 弥补了商业银行资金的不可获得性,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影子银行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曲线的斜率为正表示表示影子银行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影子银行规模的确定

影子银行是正规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但是影子银行的发展必须受到一定的监管和限制, 保持在合意的范围内。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影子银行为市场主体提供了额外的融资渠道, 满足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求, 对经济增长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影子银行同时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子银行的存在既是资本逐利的结果, 同时又满足了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 所以它是一把双刃剑。监管部门要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两方面的影响确定影子银行的规模并强化对其的监管,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切实保障金融安全, 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发展, 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我们可以用图3来确定影子银行的合意规模。

从上图可以看出, 当监管机构限制影子银行的发展时, 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经济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 但金融体系更加稳定。当影子银行规模扩大时, 企业融资变得便利, , 促进了经济增长, 但金融系统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我们要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增长两方面做出权衡来决定影子银行的规模, 使影子银行的规模保持在合意风范围内。在一段时间内, 保增长成为主要关注时, 我们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允许影子银行的发展。在金融风险凸显时, 我们就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监管部门要相机抉择, 逆经济风向行事。总体上应该根据适度监管, 分类排查, 总量控制的原则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摘要: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 其给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方面它为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由于它的高杠杆等特性又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将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使影子银行的规模保持在合意的范围内。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稳定,经济增长,合意规模

参考文献

[1]陈剑.张小龙, 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J], 2012 (8) .

[2何德旭, 万亚兰.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经济管理[J], 2009 (11) .

[3]何伟,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监管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 2012 (5) .

[4]李波, 无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 2011 (12) .

[5]李建军, 田光宁.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 2011 (8) .

[6]李蔚, 苏振天.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J].学术界, 2012 (4) .

[7]周丽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国际金融研究[J], 2012 (1) .

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篇8

一、中国影子银行现状

影子银行的诞生时间不长, 由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首次提出并被业界广泛采用, 在近几年开始兴起, 对我国的金融行业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有银行外表和民间借贷等两大部分构成, 其中又分为以下几种:

1. 以银信合作为主的理财产品

目前我国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种:保本型和不保本型。保本型到期时银行会还本付息, 理财产品的规模将被归入到理财产品债表内。不保本型需要投资者自己承担盈亏风险。介于这两种理财产品的特点, 人们一直对其是否属于影子银行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根据目前情况来看, 银监会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具有一定风险, 但是不属于影子银行体系。

2. 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由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个人等委托人提供合法资金, 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将资金适用对象、用途、利率、期限等代为发放和收回贷款。委托贷款的本质是企业之间的资金转借和流动, 商业银行是不承担其中的信贷风险的, 只是作为中介收取部分服务费用。在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和矿产投资人等是这部分贷款的主要流向对象, 而贷款的盈利规模和宏观调控政策等会使得企业间的委托贷款风险增加, 即便如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我国的委托贷款的资金流动规模依然日益增长。

3.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主要是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或者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借代, 这种借贷手续简单, 操作容易。与银行借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民间借贷局限于公民之间和公民与企业间, 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借贷是不允许的。在我国民间借贷是非常活跃的, 主要包括民间集资、典当行、P2P网络借贷、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等行为, 具有特殊的融资性和借贷的自由性, 受到众多民间人士的欢迎。我国目前在民间借贷方面没有制定规范的统一标准和专门的法律文件, 因此民间借贷长期处于金融领域的灰色地带, 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管和调控。

二、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1.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积极影响

首先, 影子银行的存在是一种金融形式上的创新, 突破了传统的银行管制, 从影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也能体现出管理和创新的交互过程, 因此, 中国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与金融行业有着密切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行业有着积极作用。随着中国民间企业的发展, 民间资本规模和数量日益增长, 逐渐流入到金融体系当中, 使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到整体性提高。

另一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依靠贷款获得差异利率的盈利逐渐减少, 主要原因在于影子银行的出现加剧了与现代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的竞争, 而商业银行为了维护利益的稳定性, 往往会通过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增加业务规模, 进而建立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从这一方面来看, 影子银行的出现促进了金融产品的稳定性。此外, 影子银行本身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能够不断推动金融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 积极发展全新的商业理财产品, 使金融行业的稳定性得到整体提高。

2.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消极影响

虽然说影子银行能够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促使金融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但是因为影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会对金融行业的稳定性也造成一定影响, 埋下安全隐患。主要由于:首先, 影子银行的存在减弱了我国对金融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影子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 对其使用信用投放则违背了信贷政策的目的, 随着影子银行的不断发展, 这种影响也将随之持续发展。其次, 影子银行会造成投机行为的出现和蔓延, 通常在监管不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因此, 影子银行的出现无疑给投机行为提供了暖床, 满足了投机者的需求, 借此谋求不正当暴利。

三、完善影子银行体系

首先需要规范监管体系, 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我国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的金融管制经验, 构建规范化的风险评估系统。影子银行之所以存在较大风险主要由于信息的不公开性造成的, 所以应该建立一种规范化的信息披露体制和信息交流平台, 提高影子银行信息的透明度。其次, 要加强国际间的金融合作, 推进影子银行市场化。影子银行是在资本主义环境下产生的, 因此, 对其监管手段也离不开资本控制和国际间的合作, 我国可以通过和多边国家签署双边协议, 构建一个国家化的监管体制。

四、结束语

文章主要就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现状以及三个特点, 其次详细分析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最后对完善影子银行的稳定性做出补充。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 能够给予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工作, 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建议。

摘要:对1991年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数据具体论述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与欧美影子银行以资产证券化的主导发展模式不同的是, 中国的影子银行属于信贷主导发展模式, 通过社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和银行稳定等行为来维持金融行业的稳定性。研究表明, 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已经造成不小冲击, 影响也已大大超过通货膨胀、银行自身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维持影子银行的稳定性是加强和完善中国金融行业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国影子银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太琳.董中印.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4, (02) .

[2]苗晓宇.影子银行体系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J].华北金融, 2012, (02) .

上一篇:生鲜移动电商下一篇:项目采购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