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024-07-2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精选十篇)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篇1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研究表明, 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 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 利用声光同步, 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 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因此, 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设计声光同步, 视听结合的课件, 让学生耳目一新, 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发挥, 同时,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 人机互动的功效, 让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 这是它的一大特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 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 计算机便及时出示学习内容, 如做练习题时对问题进行分析, 作出判断, 给出反馈。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

2. 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讲解比较抽象, 小学生是以感性思维认知为主。平面静止图像进行教学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 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是由语言的感知到实物实地感知, 直观性在不断加强。如果学生听了别人的介绍, 看了有关的录像, 犹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 其感知程度会得到步步深化, 有利于新知识的建构和知识难点的突破, 而且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 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

3.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带给学生新异的感受, 强化感官的学习效果。多媒体将文字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生动地再现教学内容,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兴趣, 将学生带进色彩缤纷的情境中, 使学生如临其境, 发现学习的乐趣,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提高了探究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增强了学生的素质。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 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 关键在于教师要通过扬长避短, 合理使用, 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发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信息量过大。多媒体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丰富了

学生的学习资源。但许多教师唯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 信息超量, 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将有关和无关的知识内容不分轻重地全盘托出, 学生学习不能掌握重要知识点, 学习效果低下。课时有限, 教师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 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构建,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因此, 教师要整合资源, 根据教学目标, 从教学内容和施教对象出发, 控制好教学进度和节奏, 防止因信息量过大而导致刺激过多, 强度过大, 从而减少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遏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 夸大多媒体的地位。

多媒体教学要以研究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 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 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 也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不能片面认为媒体越先进, 教学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不能为了多媒体而教学, 每次上课都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 多媒体教学并没有排他性, 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摒弃, 两者要相辅相成地运用。

3. 师生关系不协调。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是因为介入了现代教学媒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对学生灌输知识或使学生脱离教师, 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 而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现实中,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示范的作用, 把教学课堂由“人———人”对话变为纯粹的“人———机”对话, 这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教师的情感色彩弱化, 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设。而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两方面因素

首先, 教师的因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领导者,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 (1) 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 增强现代教育意识, 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 (2) 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同时, 教师可以参考多媒体技术的书籍, 要参加现代教育的一些讲座和进修。

其次, 物的因素, 包括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俗话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实现教育现代化, 必须有现代教育设备和配套软件做坚实的基础。因此, 学校必须做好现代化教学硬件环境的建设, 保证校园网络畅通,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地上网搜索资料。

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05-09 10:59:00 ]

作者:姜增涛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提到越来越高的地位,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现在,信息技术学科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并且列入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必考科目。其课程体系已相当完善,纵观全省中小学,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加上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任务主要都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变得举步维艰。实践证明,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而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的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诱发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譬如,教学《打字的基本功》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运用该课件分别向学生演示:①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应养成怎样的良好姿势。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应注意哪些姿势?”②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应轻放在键盘哪些键上。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示意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双手各个手指应分别固定在哪些键上?”③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是怎样分工管理键盘的。我又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分工管理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各个手指对键盘的‘管辖范围’怎样?”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既节约了讲解枯燥知识的大量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 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5、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与广播电视大学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E-mail)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结束语

未来的教育是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未来的教育模式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无论如何,其发展趋势将会以计算机多媒体智能教育为主要特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推进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地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总之,要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现代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信息加工、获取、传递的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把传统媒体技术条件下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生动而形象地显现出来。然而许多教师是面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却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其以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不可替代的直观作用,使其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相反不少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和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那么,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形象的手段来表达抽象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呢?笔者在这里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

在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传递的立体化,整合课程,快捷便利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是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如下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

1、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没有章法的机械式教学。

2、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它的作用是代替板书。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要使学生有自学、思考的余地。而有些教师几乎无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存在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或者引用大量信息。这些大量呈现的信息,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理解和消化,致使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3、有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考虑传统教学手段。殊不知,“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理论”≠“最佳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虽然本身具有一些其它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但是在带来优良特性的同时,信息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局限。比如,网络教育可以跨越各个课堂教学点在时空上的界限,把许多不同地域风情地貌、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不受时空上的限制逼真的再现在课堂上,但这同时无形中也不可避免地减弱了面授教学所特有的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氛围佳的特性。

4、教师在常规教学环境下,一般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这里的“信息技术环境”指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虽然通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也能用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但是并没有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如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只让学生观看或操控用flash或3Dmax制作的实验动画完全替代了实物操作。教学活动应从具体到抽象,而真实的实验经验属于直接经验,不进行真实体验而直接播放录相或课件,教学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是一定会打折扣的。

二、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上的建议

基于多媒体教学显而易见的优点,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上述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这绝不是多媒体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我们老师自身理念上的偏差和使用方法上的不当引起的。要想恰当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我们就必须立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从如下几点做起:

1、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育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育本身。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其概念绝不只是机械地照搬式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那么简单,教师本身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课程两者的从属关系,以课程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的条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而绝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为使用信息技术不惜牺牲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从而保证我们的多媒体技术始终以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根本出发点。

2、高度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各科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尤其是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

3、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独具魅力的特性,它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上的作用是过去任何传统手段所不能及的。同时,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而营造出的教学环境也是最为理想的,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课堂所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应做到如下几点:

1)不断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灵敏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

2)不断将信息技术的运用化作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

3)不断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并通过互联网可以促进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课程的整合的规律特点和方法途径,把关注的焦点从传统的课件制作与应用转移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和指导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并重的轨道上来,从而把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目标落实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中国分类号:TP37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应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加上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任务主要都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变得举步维艰。实践证明,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而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的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動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诱发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

譬如,教学《打字的基本功》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运用该课件分别向学生演示:①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应养成怎样的良好姿势。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字。”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应注意哪些姿势?”②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应轻放在键盘哪些键上。我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示意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双手各个手指应分别固定在哪些键上?”③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打字时双手是怎样分工管理键盘的。我又通过该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幅“键盘分工管理图”,并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打字时各个手指对键盘的‘管辖范围’怎样?”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样,既节约了讲解枯燥知识的大量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5、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实现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与广播电视大学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E-mail)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面对面教学的效果,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交互式教学。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

结束语

未来的教育是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未来的教育模式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无论如何,其发展趋势将会以计算机多媒体智能教育为主要特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推进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地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篇4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 (1) 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 多种感官刺激, 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2) 传输信息量大, 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 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 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3) 交互性强, 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正是基于此,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 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 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学生通过感悟, 体验, 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 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 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 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在化学教学中, 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适时播放, 丰富了表达方式, 同时让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 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倾向,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第一节化学课上, 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并配以简单说明、五彩缤纷的焰火, 这样大容量的信息传递, 对学生化学的学习已经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再如, 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 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 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 都可以通过多媒体,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 一张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 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拓展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

现实生活中, 许多中学生成为“歌迷”、“影迷”等, 除了它们存在一些不成熟认识的因素外, 另一因素是他们能走进学生的生活, 产生共鸣。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 章节间知识相对独立性较强, 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又较少 (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 而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较少) , 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 学生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 最后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 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在日常生活中, 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 剪辑下来, 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STS” (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思想。例如, 讲到“生铁和钢”时, 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 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 (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 , 城市霓虹灯夜景等, 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 又巩固了学习内容, 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 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 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贡献,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家化学探究活动的严谨与艰辛, 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 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 还要注重教学新思想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多媒体技术运用热潮的冷思考 篇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劳,把传统的一尺讲台、一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声有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所以当多媒体出现时,我们免不了一阵激动,但激动之余,我们也该冷静地思考着,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误区,觉得一堂课如果没有课件,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因此,我们也该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看待这一新生事物,正确运用,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误区对策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所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技术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资料。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鲜空气,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激情,它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

多媒体集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特征——好奇心重、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征。多媒体有声有色的资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充分地利用图片、声音、动画,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产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一册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有一些有关英雄人物方面的课文,而那些英雄人物离现在的生活太遥远了,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英雄们的一些行为。为了让学生走进那个战争年代,激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利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巴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而多媒体正好解决了此类难题。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歌曲和录象,把学生带到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感受英雄们为了解放中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例如教学《王二小》时,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小兵张嘎》,看了电影后,学生对抗日战争年代的孩子们的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王二小》做了一个感情的铺垫。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自由读了课文之后,展开讨论,体会二小的沉着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对二小有了感性认识之后,适时地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在动听、凄凉的歌声中流下了眼泪,此时,根本无须教师说一些二小如何英勇不屈之类的话,学生对二小的敬仰之情,对敌人的愤慨从红红的眼眶中流露出来了。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生活经验的内容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在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动画等化静为动,化小为大或变大为小,从而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

语言表达的知识以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向学生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的传播种子方法。这一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更何况是城里的孩子,因此,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把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又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对于城里的孩子,很少有学生了解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纯粹说教,学生也能记住他们的脚印形状,但这样的效果明显不好。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鸡、鸭、狗、马的脚,然后让学生猜测他们四个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呢?接着出示一些脚印图,让学生连连线,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说说这些脚印像什么,随机板书: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学生对四种动物的脚印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此时随机地播放动画,学生一边看一边跟着朗诵,学习兴趣浓厚,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背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过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了。而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一些播音员的朗读给学生提供示范,也可以利用图片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中,国王的“不高兴”和“高兴”这两个表情变化是文章的关键,如果学生能够读好描写国王表情的句子,那么对文章的内容也就好理解了。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出示了国王不高兴和高兴的两张图片,让学生说说你从图片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国王原本非常不高兴,后来又变高兴了。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国王不高兴或高兴?有的学生从瞪起眼睛、嘴角往下挂等体会到了国王的不高兴,从眯起了眼睛、嘴角上扬等感受到了国王的欣喜。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为后面的朗读做了铺垫。学生明白了不高兴要从脸部的表情传达给大家,所以朗读训练时,学生非常地投入,不但读得好,评价的小朋友也说得很好,他们不但从语音上进行了评价,而且还结合了表情,一改从前课堂上只会评价添字漏字的肤浅的评价。虽然就是两张图片但是却为朗读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四、利用多媒体,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学提倡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

合的“大语文”观。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大生机,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教材的限制,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延伸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不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教学辅助工具,也成了激发学生质疑的诱导载体。在网络时代,语文

教学已经成了立体的课堂教学了。

例如通过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学生对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已经了解,此时让学生质疑,他们一定想了解更多有关种子传播的知识,教师在多媒体中适量的增加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最后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站,如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http://tenthousand.uhome.net,中国科普博览http://science.yam.com。学生在课堂内知识量增加了,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对植物知识的学习。

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使用确实给各科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是现在的课堂也出现了一些走极端的现象,各级各类公开课比赛,如果没有课件,再好的课也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其实,凭心而论,很多的特级教师上课从来不用课件,但是上的课却是那么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我们能说那不是好课吗?现在的多媒体使用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抢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现在很多教师的课件做得过多过滥,杂而不精,或者做得非常精致,但是对

教学却并无多大帮助,一节课中不停地按鼠标,出示字词或图片等,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看得兴趣盎然,把原本应该学生练习的时间给霸占了,把原本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给占了,教师和学生成了观看者,而课件却成了课堂的主角。

误区二:多媒体使用抢了课文的空白点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很多名著,看电视不如看书,因为看书你可以

直接和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可以展开你的想象力,任你在书中遨游。可一旦拍成了电视,滋味就变了,你的感悟、体验变成了是导演的感悟、体验。所以一些著名导演拍的电视也常常引起观众的争议。我们的课文,特别是一些经典散文,文中有许多空白点,给读者细细品味,可是这岂能是多媒体的一些图片或动画可以替代的呢?

误区三:多媒体的使用使黑板坐冷板凳

现在外出听课我们常常能发现教师上完一堂课,黑板上竟然没有留下一个

字,他把原本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字都搬到了课件里。我们不仅要问,多媒体能完全代替黑板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一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书写的示范,其二黑板上的板书是课文的精髓,在课中学生随时能看到,而播放课件更多时候板书内容会被图片、录象等资料遮盖。

误区四:多媒体使答案过于的单调划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读者都有自

己独特的感受,因此,对于语文学科很多情况下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输入了一个标准答案,在课堂上非得把学生引到事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否则课就上不下去了。这样就使原本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显得单调划一。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体验,要走出多媒体使用的误区,可用以下对策:

对策一:宁缺勿滥

能否上好一堂课,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而并不取决有精彩的课件,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课件要适量、适时、适度,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垫高学生的起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但是对于一些要学生每个个体独特体验的文章,教师千万不可“画蛇添足”。对于课件我认为:宁缺勿滥。

对策二:反朴归真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怎样改革,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书是读懂的,不

是教师讲懂的,更不是看精彩的课件看懂的。在阅读教学中,无论多美的图像、音乐,都无法取代学生对语言艺术的领悟,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多的图片、录象等会把课文图化,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机会。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反朴归真,不要让朗读的时间都让课件给占了。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所表现的情境,可以适时地配上音乐和画面,让多媒体成为配合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好手段。

对策三:服务为本

多媒体虽然有其优势,但也有其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文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明显不如传统教学等,而且他的地位是“辅助”功能。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完全服务于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绝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无法实现语文学科功能。我们必须找好定位:多媒体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努力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

量,以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比目前在传统环境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本位,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建构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大语文”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健,《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2(3)

2、朱凯,《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3、刘儒德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 篇6

一、运用多媒体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特征

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从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传统的音乐教育停留在让学生听的层面,教师示范唱,学生通过听去模仿,或者去记忆书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乐理、乐谱。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为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多媒体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这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声音、图画、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感性思维认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是奇特。开启学生想象的翅膀,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加以引发、激励,使之升华成为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学生的聪明智慧会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就是挂图,磁带,学生在欣赏时感到被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高度抽象的,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或者觉得用语言怕表达得还不够完美、精致。因此,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演示歌曲意境,从而触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歌曲情绪、角色心情及意志表态,完美他们的表演。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作品通过CD、VCD等多媒体设备,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能自然地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作品的力度、速度、节奏,欣赏优美的画面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音乐表现欲。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比如,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学生看到波光粼粼的海水、飞翔的海鸥、海滩,伴随歌曲,想象到更多的意境,触景生情;在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时,若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听音乐理解音乐形象,必然显得呆板枯燥,然而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欣赏时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听着音乐,在电脑上欣赏到龟兔比赛的热闹场面,想象到赛跑的动作,这样能使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也更能激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

三、运用多媒体深化德育教育

德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之首。音乐是一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学科,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素材的整合、融入,演示教学内容,引发情感共鸣。

比如,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如教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用多媒体展示战场上战士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感人画面,让学生体会歌曲中表现的音乐特点。这样既能准确地表现歌曲,又能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欣赏《保卫黄河》这首歌曲时,在原有音响的基础上,配以影像资料,就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部名作的宏伟气势及作品中显示的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多媒体播放著名音乐家的爱国故事、生平简介、趣闻轶事。如聂耳、冼星海,学生明白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精神一样永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3、多媒体播放我国民间音乐和民间器乐,让学生感受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四、运用多媒体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面对教学难点,教师重复强调和示范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学习效率不高。研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在音乐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学生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如在教授音符时,可以设计“小熊分瓜”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含义。学生在欣赏一则童话片时,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将学科的艺术性充分展现,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小学生更加喜欢音乐学科,乐于学习。

【责编 杨子】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篇7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启迪学生的思维, 而且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 多媒体教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普及。许多学校纷纷建起了校园网, 为学校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将视听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阵地。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越来越突显出该技术在教学中的滥用和运用不足, 本文来作一个简单的探讨和总结。

2、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A.以教学为目的, 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原则

无论多媒体教育手段多么先进, 其实作用不过是在教学中发挥着辅助作用[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衡量是否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否必要的标准就是它的教学价值。若能提高教学质量就可适当的采用多媒体技术。

B.简洁直观性原则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尽量的简洁直观, 教师不能为了表现自己的设计课件的水平能力而使得课件过于繁冗和复杂。只要学生看了之后能直接快速的接收信息并理解吃透, 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读得懂, 说得出, 并能以一反三的灵活应用。

C.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相应课程特点相结合原则[1]

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也要根据各课程的学科特性来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和方式,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者的相互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弥补教师的不足。

3 多媒体技术的滥用现象

A.形式大于内容, 用多媒体操办一切, 偏离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可以活跃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可是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多媒体技术教学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品。有些教师不顾课程的特点, 不考虑多媒体技术是否适用于该课程, 太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 反而干扰学生思维, 干扰了课堂教学,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偏离了先进技术应用的目的性, 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B.抹杀学科个性

多媒体能把本学科的教学内容都集中于课件中, 教师只需点击即可进行教学, 但它却忽视了各学科的差异性。例如是数学这门课程,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极强的课程, 数学的解题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等于", 而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解题过程, 这个需要老师板书讲解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C.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 一个教师教的好坏就由教师的教学艺术来展示给学生。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感的讲解来感染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情感的交流时任何形式的多媒体课件都达不到的。有时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只是单纯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忽视了学生的感知, 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情绪。

D.信息超量, 忽视了学生的吸收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 使课堂知识容量大量增加, 在相同的时间内, 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比板书时代要多很多。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令学生出现了知识量"溢出"的现象, 学生更加无所适从。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其结果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艺术性, 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及教与学的交流、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均无法充分发挥, 知识的及时反馈, 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目标都无法实现。

4、滥用现象解决的对策

A.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灵活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善于学习, 勤于研究, 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深刻认识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 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

B.有选择性的使用多媒体来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任何学科都存在重点、难点、或疑点, 教学中处理好重点环节, 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得关键。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便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使学生积极展开联想, 善于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 驾驭所学知识。如何来用多媒体来把握教学的侧重点就需要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职业素养。总之, 有选择性的使用多媒体来突出教学的难点重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处理好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有人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可以取代教师, 只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教育应用就行了, 那是不正确的。反之如果只注重传统教育手段而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那就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那会落后的。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 他们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服务于教育, 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5、多媒体技术应用不足的现象

A.教学投资不足

投资不足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对物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这些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也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比如现在的虚拟校园[3], 仿真软件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今后所说的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课堂的传统课程了, 是广义上教育, 那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B.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亟待提高

个人计算机在我国普及时间不长, 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计算机知识教育, 多数是自学成才。因此, 就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而言并不是太高。要解决这一矛盾, 必须对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欠缺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因此, 提高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是目前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关键。

C.分割教学, 缺乏交流

在许多学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即某个专业课的课件的主要由该教学任务的教师承担,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主要还是受到一些老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备课时间有限, 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有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制作出的课件常常是粗糙不精致, 制作出的课件水准不高, 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教学要求。这一现象在许多计算机知识比较欠缺的教师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以我校举例,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校专门设了一个多媒体制作部, 就是帮助那些计算机知识比较欠缺的教师辅助制作课件或者制作课件。

6、解决多媒体技术应用不足的对策

A.选择最优方法, 化解难题

应当看到, 影响多媒体教学推广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达不到要求之外, 最重要的应该是相关课件的稀缺和制作的困难。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有选择性的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二是采取"拿来主义", 目前, 网络无所不有, 教师可以根据要求从网络下载符合自己需求的课件。

B.加强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互动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课件与学生之间的结合点, 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反馈, 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并据此调整授课方式, 方法等。目前最常用的交互方法是通过课件中的练习与反馈这一环节, 但这还不够, 因为它并没有达到多媒体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效果。课堂上仍需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与时间, 让他们自主推理、判断与实际操作。在这一方面, 今后将作进一步多方面的尝试以期达到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的目标。

C.加大资金投入, 多媒体共享使用

由于受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绝大多数学校每年所获得的教学经费远远不能满足上述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 一方面需要院校领导迅速更新观念, 大幅度提高教学投资以保证满足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注意积累宝贵的教学素材, 各教研室之间共享。另外, 结合本单位的情况总结一点, 各系部的多媒体教室是归各系部使用管理的, 为了节省资金可以各系部之间可以各自调节使用, 以达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7、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当代和未来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 师生间情绪相互感染, 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 这些内容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 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单纯地操纵机器, 应尽量用教师身体语言来交流信息, 调动课堂气氛, 防止教学思路被教学课件所左右, 让原有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埋没。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让多媒体技术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教育改革不断前进的今天, 采用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不仅知识量丰富, 而且能模拟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枯燥的学习模式。但是许多教师对多媒体使用还存在滥用和运用不足。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 对在教学中如何合理的使用进行思考, 以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滥用,运用不足,对策

参考文献

[1]齐伟霞《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成才之路》2010年7期

[2]贾聪莉《对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的反思》《华章》2010年21期

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篇8

形象直观、易于接受。

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 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 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 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 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介绍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时, 如果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和口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效果是不甚理想的。首先, 在上课时, 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 然后进行讲解、分析, 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 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受, 让学生不易理解,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反之, 我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 将跨越式跳高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 通过画面显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 将助跑、踏跳过竿、落地的动作要领的文字打印在课件上。并且制作了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和完整动作的课件, 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 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 练习起来更有劲, 更积极主动, 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 掌握技术动作更快。

鲜明新颖、激发兴趣。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 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个难点动作时, 由于精神不集中, 学生听的就比较模糊。但是, 如果让他们看卡通片, 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整节课下来他们都会兴致勃勃, 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看完后印象特别深刻。因此, 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借助动画录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让同学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给同学上武术课时, 便可以把学生练习武术的情况拍成录像, 然后, 剪接到课件里, 通过屏幕的播放, 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老师的讲解, 看哪个同学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 既标准又到位。经过同学们的比较和分析, 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动画课件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就非常具有吸引力, 并且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就会更加努力, 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另外, 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 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 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我们还是得注意一些问题。首先,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 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种形式, 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我们的体育课堂里去, 合理、正确的使用它, 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其次, 我们应加强有关课件制作方面的学习, 提高课件制作的理论知识, 尝试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特点, 实用并令自己满意的课件来。再者, 因为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需要在身体运动之中去认识、理解、掌握、运用, 其课堂大都是较为宽广的运动场, 这就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带来了许多难处。所以, 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做到辅在关键处, 辅在疑难时。

提高水平、满足要求。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并能在此基础上, 灵活的应用与创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 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动作的过程, 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 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 否则就把示范动作做得很规范, 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失败的示范还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另外, 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 完成动作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教师要上好体育课, 必须做正确标准的示范,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这就使教师的现有水平和教学的客观需求产生矛盾。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幼儿歌唱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篇9

●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思考, 可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智力开发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 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 可以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例如, 音乐活动《小蜗牛》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了小蜗牛记性差出门后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家, 后来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身上带着一只小蜡笔, 一边走一边画, 顺着自己画的线找回家。憨态可掬的动画小蜗牛形象一下子就牵动了孩子们的心, 他们为总是找不到家的小蜗牛担心, 又为蜗牛妈妈找到了小蜗牛而高兴。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使幼儿萌发了探索的欲望。

多媒体教学可使抽象变为具体。它能把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清晰地映入幼儿的眼帘。例如, 蜗牛爬行时分泌的黏液干后形成了一道亮白的线。在歌曲中这一现象被形象地表现为小蜗牛记性差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家, 身上带着一只小蜡笔, 一边走一边画, 顺着线找回家。歌曲配上想象的拟人化的动画画面, 声像结合富有趣味性, 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增强歌唱活动中多元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 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 就拿民歌来说, 各个民族都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 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幼儿是远远不够的, 也达不到目的, 而运用多媒体, 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 让幼儿去体会, 这样既真实又自然, 幼儿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 而且也了解了这个民族。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 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幼儿接受。例如, 我教《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时, 把高山族人居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做成课件, 让幼儿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 通过这些幼儿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 同时增强了幼儿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更好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 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 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 为幼儿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幼儿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 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 把幼儿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 蒙古族民歌《小牧民》, 是一首以“游牧”为主题的歌曲, 但幼儿比较缺少这种生活体验。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 我在幼儿走进教室的时候就播放了蒙古族人民游牧的视频, 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孩子们在草原上欢快的放养情景展现给幼儿, 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在中途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展示给幼儿, 极大地提高幼儿有意注意, 提高其认知兴趣, 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 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 通过多媒体辅助, 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 突破创新, 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 在歌唱教学活动中, 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 不仅费时, 而且效果不理想, 现在可以使用电脑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 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 效果更佳。《小熊过桥》的歌曲发展顺序是小熊过桥——小熊害怕——妈妈鼓励——小熊过了桥, 在录音时, 可以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 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 就会播放哪个乐段, 便于在欣赏时加深印象, 对作品更深入地理解。

在学习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时, 第一段播放时, 采用原速, 幼儿跟着音乐唱完后所表现的是人们轻松、愉悦的心情, 第二段, 我放慢了速度, 还是让幼儿跟着音乐来唱, 他们会发现轻松、愉悦的情绪没有了, 音乐变得舒缓、平静, 有些忧愁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变化, 让幼儿认识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优化教学, 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探析目前农村中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学,多媒体教学,优势,误区,策略思考

目前,很多农村中学教师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习惯于多年沿用下来的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还把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誉为包打天下的“小米加步枪”,对多媒体教学敬而远之。教育界普遍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更具说服力,避免了传统教学所造成的枯燥、乏味、抽象难懂,使学生易于疲劳的不良效果。但是,要发挥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作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一、中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1. 体现了“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

提供的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学习。

2. 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3. 便于及时巩固和即时反馈。

例如,电脑出示练习题,计算机智能作判断,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及时巩固刚学过的知识。再如,学生答对了,电脑显示人物笑脸,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喜悦;答错了,电脑显示思考的人物表情,促使学生继续投入思考、纠错的积极思维状态中。

4. 能简化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

计算机辅助可变传统的“静态演示”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用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通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运行重叠的立体演示,帮助学生强化感知,丰富表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部分农村中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几个误区

1. 要摒弃“条件不成熟,多媒体不现实”观点。

许多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确好,可是学校硬件不到位,师资又缺乏,“曲高难相和”。其实,这是一种偏见。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改的必然趋势。只有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抢先发展,才会有主动权。师资问题并不难解决,可先培训骨干,待骨干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扩大阵容。硬件问题,要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配备。

2. 要避免多媒体只为公开课教学服务的现象。

许多学校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多媒体教学仅仅用于上公开课,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则敬而远之。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不足以外,最主要的是相关课件的匮乏,自制又有困难。针对这些,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或者在互联网上下载海量课件资源,但是要进行适当修改。二是加强对教师制作课件水平的培训。一般课件可用Office中的PowerPoint制作,这个软件简单易学。除了学习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外,教师还要学习功能更加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目前要在农村中学课堂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真正具备条件的学校还不多,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面、使用率。

3. 谨防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丧失。

由于多媒体在部分农村中学还是新事物,因此有些教师误以为只要有了多媒体,教师的讲解就可有可无了,从而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比如,有些教师想用多媒体教学,但又怕操作失误,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因此,那种一放到底的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好主导作用。

4. 要避免滥用“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

三、农村中学多媒体运用的策略思考

1. 突出重点、适度运用。

多媒体课件应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把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知识难点,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模拟技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课件才有使用的价值。而对于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特点和优势的课程与内容就千万不要用多媒体,否则,若将书本简单地电子化,就会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利于改进教学,还会挫伤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应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弥补多媒体信息停留时间短暂的缺点。

2. 有机结合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可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对于逻辑推理较强的推理性内容适于采用板书的方式;而对于抽象性强、过程复杂、难以用图表和语言表达、学生理解吃力、传统教学形式难以奏效的内容用多媒体形式教学效果较好。只有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与表现媒体和方式恰当地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课件毕竟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学生是主体,而计算机是辅助手段,若自始至终都是集中精力盯着屏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学习兴趣就会下降。为此,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以其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都不能替代的。

上一篇:区分原则下一篇:供应商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