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模式

2024-07-20

金融监管模式(精选十篇)

金融监管模式 篇1

1. 美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监管体制的现状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金融创新蓬勃发展, 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顺应历史潮流, 于1980年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法》, 开始了以放松管制为基础的金融改革。1999年通过的《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成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的标志:它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 对金融控股公司做了更加灵活的规定, 给予广泛的业务发展空间, 实现混业经营, 从此彻底结束了美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局面, 体现了对金融开放的重视, 由此形成了目前美国伞式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1) 伞式结构

《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对监管机构的设置作了新的规定。联邦储备系统 (FRS) 仍是美国金融业最高的综合监管机构, 被授予伞形监管者的职能, 并与其他各业监管部门互通信息、密切合作, 但其分业监管的基本框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建立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伞式监管模式 (见图1) 。

伞式结构与之前旧的监管体制的不同在于它加强了各个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 保持并强化了“双层”的监管体制, 特别强化了美联储的地位, 使其成为超级的监管者。

(2) 美式功能性监管

《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重要的意义在于美国监管思想由机构性监管到功能性监管的转变。首先, 《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是一项“金融综合法律”, 新的监管机构依此而设置, 并非之前的按“个别立法”设置;其次, 新的监管体制按“金融服务功能”而不是按之前的“金融机构”来进行分类管理, 这是其转为功能性监管的标志。

美式功能性监管主要体现在金融控股公司上。所有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均由相应的行业监管机构监管。例如, 银行控股公司的证券子公司由证监会监管;母公司的监管则归属于联合监管, 即对拥有其他行业大型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关的行业监管者也可以作为联合监管者实施监管, 例如, 传统银行控股公司在收购证券子公司后, 或者传统证券控股公司在收购银行后, 证监会有权作为其“联合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另外, 由于美国在联邦层面没有统一制定《公司法》, 因此美国州政府层面制定的《公司法》将在金融控股公司的上市标准和治理结构方面享有很大的权力, 也成为新型监管模式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2.美国当前监管模式的利弊分析

(1) 层次清晰, 分工协调

从美国当前的监管体系来看, 伞状监管中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层次清晰, 职责明确, 并且分工协调, 周延重叠, 由此形成了多重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体系。这一方面增加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各业务的监控, 限制了金融控股公司从事高风险投资的行为,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增加了金融监管体系的严密性与完整性, 加强了金融业危机的防范机制, 从而使美国的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然而伞形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随着美国金融业在规模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不断创新, 这种监管组合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值得我们注意。

(2) 机构重叠, 成本过高

根据美国审计总署的一项模拟调查显示, 在美国对一家“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直接管制的机构至少有9家, 事实上, 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所受管制的机构数远不止这个数字。而由于每个监管机构内部结构与监管目标的不同, 所实施的监管标准就会千差万别, 由此造成美国的监管形成了“面面俱到”, “唯恐不细”的局面, 使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受到多种制约而变形。

监管机构过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昂的监管成本。据不完全统计, 美国的直接监管成本已高达美国当前GDP的10%, 如果再考虑到间接的监管成本, 比例还要相应增加, 无论如何如此高的监管成本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3) 监管竞争, 监管疏漏

冗杂的监管机构使得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竞争, 甚至冲突。这一现象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国证监会与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为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权而进行的长达20年的监管竞争已成为最好的证明。而当前, 美国金融监管竞争进一步升级, 恶性竞争频繁出现, 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监管机构为某一领域的权力争夺得不可开交时, 却出现了一部分领域无人问津的情况。例如, 结构化产品在美国发展10多年, 并且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至今却仍没有一个监管机构宣称对这些产品的运行、风险揭示、投资者保护和海外运作负有监管责任造成了监管的严重疏漏。

(4) 信息阻塞, 合作困难

这在美国监管体制中的州政府层面表现尤为明显, 州级政府往往以保护本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商业秘密为由, 拒绝向其他州提供必要的监管信息, 也由此导致各州之间合作协调监管困难重重。在联邦层面, 联邦政府成立“金融与银行信息基础建设委员会”, 旨在强化金融体系内部的信息交流, 可该委员会工作重点停留在信息安全网的建设上, 关于信息交流方面的规定也存在局限, 使得目前金融监管信息的交流依然存在严重的障碍。

鉴于以上的一些缺陷, 美国模式不足以完全应用于我国的情况。而在国际上, 英国独特的监管模式被西方各国逐一效仿, 其优越性在西方表现突出, 因此, 在分析我国监管时, 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英国的监管体系。

英国金融业监管模式的分析

1. 功能性监管

所谓功能型监管是以金融业务的种类来划分监管领域, 即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由同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 而不再考虑该活动由谁从事。其目的是提高监管流程的秩序和效率。功能型金融监管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功能观点”学说。该学说是由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erton和Bodie等人最先提出的。

功能性金融监管使FSA成为世界上监管最广泛的金融监管机构, 因为它不仅要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监管, 而且同时还要对信用机构、交易所及决算机构等负责。英格兰银行在把金融监管职能转交给FSA之后, 其职能只侧重于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信用秩序,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控制通货膨胀, 而较少考虑金融监管和操作。这种体制实现了金融监管职责与货币政策相分离, 互不影响的目的, 进而提高了金融监管的绩效水平。结构简图如图2:

2.功能性监管的利弊分析

英国之所以将其监管模式转变为纯粹的功能性监管, 是因为功能性监管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 功能性监管的监管划分依据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 以此为依据制定的监管机构和规则能有效地防止监管缺位和监管重叠的现象, 同时不同背景的金融机构从事同样的金融活动会面对同一个监管部门的监管, 这将为金融业综合经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

其次, 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完整与稳定, 功能性监管主张从整体上把握和防范风险。因此功能性监管特别强调要实施跨产品, 跨机构, 跨市场的监管, 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

再次, 由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发生变化, 因此, 据此而设计的监管模式和监管规则更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这将进一步限制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机会主义行为, 减少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资源的浪费。

然而英式的功能性监管也并非是最完善的监管模式, 在监管过程中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例如, 由于监管的结构较以前大为复杂, 监管成本, 特别是法制监管方面, 有了很大的增长;新的监管办法虽然可以对英国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甚至期货作出评估, 但跨国企业都是在各种国际市场上同时操作的, 海外市场上有各种对冲期货, 投资机构可以使用抵押贷款的杠杆, 这些手段是英国新的监管制度所无法监督、控制的, 也会出现一部分金融产品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 有待于完善体制加强管理。

鉴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得出美式金融监管与英式功能性监管是目前国际上金融监管两大主流模式, 而我国独特的金融环境与以上两种监管的实施的背景又有所差别, 先将其系统梳理如下, 以便能直观的选择利于我国监管的体制。

我国与国际金融监管差异对比

1.监管主体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采用的是伞式监管模式。之前已有详细介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证券委员会、保险监督厅、银行监管机构分别负责监督不同金融部门的业务;

英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采用一元化综合监管, 金融监管局将各种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功能集于一身, 对英国境内所有从事银行及非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监管;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下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其结构简图如图3:

2. 监管理念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是以法规为基础的金融监管制度, 拥有具体复杂的法律条文, 以此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权威性与严密性;

英国在自由民主的思想非常浓厚, 尊重传统、自我约束意识强的背景下, 监管部门一般靠道义劝说或君子协定来解决问题, 属于自律型金融监管制度;

我国的监管理念与美国相似, 主张以法律保证监管的有效实施, 与自律性监管机构相比, 政府离市场距离较远, 监管具有滞后性。

3. 监管方式

美国属于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的结合体, 独特的伞形监管体制, 构筑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各金融监管机构为组成的监控体系, 既考虑了机构金融业务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创新性, 又兼顾了风险防范的技术性要求, 有效地组织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其下属机构的外部监督和约束, 顺应了金融混业发展的要求;

英国的监管方式为功能性监管与自律性监管的结合。监管者灵活性较好, 弹性较大, 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市场自律性组织主要由市场参与者组成, 能对市场波动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比政府监管更具有效率, 有利于金融市场快速实现自身的均衡。

我国目前依然沿袭之前的严格的分业监管方式, 以机构性监管为主, 现在已经出现监管手段落后, 缺乏量化指标, 法律不健全, 多头监管和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远不能满足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要求。

根据以上的种种现象与利弊分析, 我国的金融业综合监管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形成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 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我国有效金融监管的建议

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监管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综合权衡和深入思考后作出的选择。我国实施分业监管的时间不长, 金融安全仍是第一位的, 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和设计必须遵循“安全有限, 兼顾效率”的原则。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国不宜在基本模式上“动大手术”, 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面向“允许金融混业经营”方向的自由化改革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 构建功能性监管框架分为两个阶段:

1.建立多元化监管框架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结构的变化历程类似于美国, 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 因此美国在推行金融综合业经营发展的一些务实且渐进的思路, 在推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保留一些分业监管模式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 建立多元化分业监管框架对我国而言, 实质上是依据美国伞式监管模式的原型, 在我国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础上, 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需要, 即对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建立多元化监管框架优点在于在各种改革方案中, 其成本最低, 难度最小, 对目前成熟的监管机构体系不必做较大的变动, 不会出现由于监管机构的变动而导致的监管衔接断裂, 同时亦具备了分业监管的专业化与竞争优势。

(1) 监管主体的构建

总的原则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组建新的监管机构, 比如“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 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执行金融监管的过程中要与货币政策保持互不干涉和影响, 专门全面负责对金融控股母公司进行监管;而原来已成立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对其负责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 重点监管子公司的各项业务;其次, 进一步完善各个监管机构完善相互沟通的机制、方式和内容。协调各自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举措, 避免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最后,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共享制度, 并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共享中的作用。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 统一封闭监管

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按照监、管分离的原则, 在总部建立相当于“立法、执法、司法”三足鼎立管理模式的“金融监管立制、金融监管执行、金融监管督办、金融监管研究”这样一个封闭循环型金融监管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金融监管主体缺位的问题。

(2) 实行板块监管

按照以上的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所属的金融监管执行部门, 按照功能监管原则, 可以按照监管目标将全国金融监管客体划分为不同的监管板块, 例如金融机构监管板块、金融市场监管板块、金融资源监管板块、金融工具监管板块、金融风险监管板块等, 不同板块之间的监管界限明确, 以此来解决那些由于我国金融业务界限淡化, 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趋同所带来的金融监管客体趋同的问题。

(3) 整合现有资源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将对原来分业监管体制下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头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 建立一致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财务控制等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和支持体系, 这样就可以避免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头监管机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支持体系重复建设问题, 这将大大降低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同时, 由于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委员会领导下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会自然顺畅, 因而进一步降低了金融监管的协调成本。

(2) 监管理念的构建

(1) 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制建设

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制建设的金融法律、法规是实施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依据, 也是金融监管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证。当前, 我国在金融控股公司问题上, 没有明确的禁止性法律条款和设立性条款。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关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条款, 确定其法律地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价值取向应顺应国际潮流, 以效率、秩序、安全为金融监管的基本精神, 修整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整合现有金融监管部门, 以提高我国金融企业适应国内金融发展,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单独立法要涉及金融基本法和分业经营制度的重大调整, 难度较大, 因此, 可先将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规中的相关部分适当修改, 形成适用于金融控股公司的法规和管理条例, 等条件成熟再制定独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法》。

(2) 建立并完善非官方自律监控体系

健全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包括官方监管和非官方监控, 以上介绍的均为官方监管。而非官方监控包括金融机构的自律内控、金融业互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它不需要借助政府强制力量来实施, 实施成本和维持成本比较低, 而且造成的间接效益损失比较小。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 完善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这主要包括完善金融控股公司股东大会结构、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产权关系、完善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结构、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事会制度、完善高级经理人员责任制度、加强市场激励机制手段的建设, 此外, 还要建立、健全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高级经理人员年审制度和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第二,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防火墙, 控制内部交易

内部交易是导致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传递从而威胁其生存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是引发利益冲突、产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设立“防火墙”是十分必要的, 在控股公司内部要做到法人分离, 建立各关联子公司间的风险隔离机制, 进行业务限制, 并且在信息流动方面也要加以限制, 防止各控股子公司之间有害信息的流动。金融控股公司在实施内部“防火墙”制度的同时, 还必须注意如何在减少控股子公司之间利益冲突与实现综合经营的经济效率二者间取得一种平衡;

第三, 引进先进技术, 建立有效的内部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建设是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风险预警工作应当在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和整个集团层面上进行, 并涵盖集团的主要风险, 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全面负责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工作, 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预警系统重点在于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和预警界限标准的确立, 主要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股份变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 这些指标能充分反映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问题, 需要金融控股公司随时密切关注。

2.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功能型监管为主导

借鉴美国与英国的经验, 采取以功能型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功能型监管更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监管体制的要求。在功能监管体制下, 监管机构能够较好地决定金融创新产品监管权的归属, 所以监管者对其不必加以约束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而是将新产品纳入法定的轨道, 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 这无疑将为我国金融创新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 功能型监管相对于统一监管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的跨行业传染和积聚, 能够更加有利于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 实现监管的专业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赵雪.适应混业经营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议[J].金融与经济, 2008, 2.

[2].唐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6.

[3].袁春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7, 9.

[4].周建松.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机制的思考[J].南方金融, 2007, 12.

[5].张欣, 钟小兵.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理论分析及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5.

[6].刑桂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08, 6.

[7].李艳.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现实选择[J].武汉金融, 2008, 6.

[8].唐辉.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的理性思考——从欧美监管框架谈起[J].现代商场化, 2006, 2.

[9].方茂扬.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6.

互联网金融模式和监管论文 篇2

传统金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是将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融资者手中。传统金融行业中包含间接融资以及直接融资。充沛应用资金的不断循环以及运动,解决了经济发展对于资本量所要到达的请求。传统融资方式充沛施展了其存在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于称,其局限性在于,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遭到的限制多。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其风险也较大。

统一监管: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篇3

[关键词] 分业监管统一监管

一、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问题

1.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不符合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金融业统一监管是基本的趋势。英国在1986年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开始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允许银行兼营证券业务,形成多元化综合金融企业集团。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美国在1999年通过了《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废止了已实行了60多年之久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废除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与混业经营的趋势相适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转向了统一监管模式,1996年以后,澳大利亚、冰岛、韩国、英国、日本都开始实行统一监管模式。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赋予了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力,使美联储成了能同时监管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惟一一家联邦机构,金融统一监管己若隐若现。

2.国内混业经营趋势的加强使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己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也趋于复杂,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分业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混业经营在增强各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多头监管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容易导致监管疏漏和监管缺位同时并存。

3.分业监管无法适应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等。二是产业资本控股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淡化了金融业各类业务的严格界限,推动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渗透和融合,在分业监管体制下,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增加了监管的成本。管制是有成本的,直接成本包括维持监管活动的费用,间接成本是被监管行为的执行成本。在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机构对该公司各金融机构存在重复检查和报告要求,加大了监管活动的成本,也加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执行成本。监管队伍庞大,监管成本高,监管效率低。

(2)各监管机构信息不能共享,难以沟通和协调。各监管机构直属国务院,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平级主体,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各监管机构之间彼此独立行动,信息不能共享,不能综合评估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国务院实际上成了监管部门的信息汇总处理中心,高层决策部门获得的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分业信息,难以获得各监管机构对该公司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估和总体判断。

(3)监管真空。由于各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条块分割,加之监管目标不完全一样,金融控股公司不同的业务主体在业务交叉中钻分业监管的空子,导致监管疏漏。随着控股公司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渗透和相互融合,分业监管机构已不能完全覆盖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一些金融机构还逃避监管,产生“监管套利”行为,游离于法律和监管之外。

4.分业监管模式不利于监管业务多元化的外资金融机构

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一些银行集团的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虽然是两块牌子或两家机构,但同属一个集团,可以互通信息、人员、调拨资金,我国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操作进行有效监管。

二、统一金融监管的优势

1.统一金融监管模式顺应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至少参与银行、证券和保险中两个以上业务的机构,而且其业务往往跨国经营,这就促使监管当局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有对其进行监管。如果对其采用分业监管,让入怀疑不能从总体上衡量整个集团的风险;不能确保各分业监管之间没有缝隙或漏洞;不能根除一些集团内的风险 ;也难于防止集团内某个机构危机和风险的扩散。当然,多个分业监管机构协调工作对金融集团进行监管也是可能的,但统一监管将能通过强制性,更好地保证监管工作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更容易堵塞监管漏洞和消除重复监管,也有助于国际监管的合作,因为各国之间只有一个监管联系,省去了很多麻烦。

2.统一金融监管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套利行为

随着金融混业的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出现了提供类似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却归口完全不同的部门监管。由于不同监管部门监管要求的差异,会导致某些被监管者在提供特定服务或产品时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引发监管套利行为。 如果监管套利行为很普遍的话,各独立监管机构为避免监管客户的转移和流失就会竞相减轻监管负担,从某些方面看这种竞争是有利的,但如果造成原有审慎性监管被削弱的话,却不容忽视。而统一监管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然,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适当的监管套利行为应该鼓励,但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系统性危机的风险。

3.统一金融监管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监管效率是指由规模经济带来监管成本的降低而引发的效率提高。尽管一个监管组织的规模经济很难以测量,但一般说来,较大规模的组织更有利于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和投入品的集约化应用等。表现在统一监管模式中,就是可以从共享基础設施、管理,以及辅助设施等方面节约成本,克服分业监管模式中相关的重复建设。另外,对于混业经营的被监管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单一监管机构,可以节约被重复监管的成本。Hawkeby (2000)认为,将多个分离的监管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获得的规模报酬将会使得执行监管的成本下降成为可能。据Briault (1999, 2001)研究表明,1998年~2002年的四年间FSA每年的预算都在减少。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单一的组织结构简单的监管机构,更有利他们对监管机构的识别,降低社会公众识别、求诉的成本。

4.统一金融监管模式增强了监管弹性

从监管法令的角度来看,统一监管模式更具弹性。在分业监管模式下,为明确各方的责任,就需要对各机构的监管权限和责任进行清晰的、详尽的界定,但又不可能事先对市场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期。所以各个独立的法定监管机构所依据的法令会在其处理特殊问题时留下管理权的不确定性,尤其当新的金融产品或机构出现而最初并没有在法律中规定时。而在统一监管模式下,只需作原则性和概念性的规定,可以为监管制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法令的灵活性使监管当局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市场发展或创新做出反应,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此外,法令的不完备使得分业监管机构的监管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交叉和漏洞,这样各自的监管目标和责任不明确或不一致会造成各监管机构间的冲突。不过,即使各监管机构能有效的承担各自的监管责任,但汇总起来未必能达到和谐一致的监管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监管模式就有明显的优势。

5.统一金融监管模式能较好的改善职责

分业监管模式下,在职责和权限上各监管机构可能存在重叠,因此,监管者之间有可能相互推诿责任,很难让其中一个机构对出现的问题负责。而统一监管由于其管理结构单一,对于政府官员、产业界和公众来说,除了这个监管机构外,没有其他机构对金融监管事务负责了。

三、金融监管模式变革的路径选择

统一监管的最终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根据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分两个阶段最终实施。

第一阶段,即现阶段。目前由于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基本上处于合作阶段,跨行业的金融产品比较少,因此,跨行业的监管问题较少且相对简单。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对国内日益发展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体系。据此,构建我国双层的金融监管体系(见图1)。建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金融监管局,由其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实施整体的综合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其独立的组织体系与行政设置,其功能主要在于加强统一监管,增进信息沟通,提高综合监管能力,防止监管漏洞。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依旧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金融控股公司各相关子公司业务实施专业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权对上述分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通过建立这种双层的金融监管模式,一方面可以确保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分业监管,另一方面在明确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监管职能部门后,不仅能够使银行、證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在协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上形成制度化,而且又有利于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总部的监管,尤其是对其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财务状况实施重点监管,将金融控股公司蕴藏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上述组织设计,应可有效解决我国在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混业和分业经营行为并存而引发的监管难题。

第二个阶段,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主要的组织形式时,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成为国家金融监管局的内部分支部门,由此,国家金融监管局将成为我国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国家金融监管局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进行监控,其下设置的各个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旗下各分业经营公司的监控,这样,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成本和协调成本都大大降低,提高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效率。 (见图2)

依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按“二步走”设想对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变革,最终实现统一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丁俊:混业经营浪潮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比较:兼论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思路.亚太经济,2001(3)

[2]张双智张双勇:加快立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 上海证券报,2006(7,5)

[3]黄福建:统一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3(5)

[4]宋利格: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模式与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4(4)

[5]虞群娥:论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财贸经济,2002(6)

[6]周恒山:浅析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04(9)

金融混业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篇4

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及发展

金融混业, 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业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不局限于自身营业范围内, 通过实现混业的比较利益从整体上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的经营模式, 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业务上的混业;二是金融控股权的混业。目前国际上的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金融业务的混合、交叉经营, 即业务上的混业, 德国的全能银行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二是在一家金融控股公司里由多种从事不同业务的金融控股权混合, 并以集团的名义从事多种金融业务, 即金融控股权的混业, 如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两种模式都是以银行为核心兼有银行业务多样化和经营自由化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它们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经历了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1979年以前, 我国采用“大一统”的金融体制, 由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一切金融业务。20世纪80年代前期, 我国建立了专业银行体制, 虽然对银行业务严格分工, 但银行分支机构可以开展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20世纪90年代初, 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我国在事实上是允许混业经营的, 大多数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通过全资或参股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参与了证券投资业务。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制, 业务上混业和监管上的分业导致了金融秩序混乱和管理层的一系列腐败行为, 严重威胁了金融安全, 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从1993年起, 国务院做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思路, 明确了银行业与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1995年以后陆续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逐步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1997年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强调了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原则, 并通过整顿金融市场秩序, 终于实现了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业经营。在监管体制方面, 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管职能先后从央行分离出来, 成立了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 构建了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

但是,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原来支撑分业经营的一些条件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金融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监管水平大为提高, 经济体制更趋市场化。同时对金融经营体制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 金融安全的理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分业经营有利于金融安全的理念受到挑战, 制度安排中安全优先的价值目标开始被效率优先所取代。实践证明, 分业经营体制已经明显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抑制了金融创新, 而且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的金融风险并不比推行混业经营体制的国家低。在这种背景下, 原来采用分业经营的国家纷纷向混业经营转变, 并成为国际性的潮流。

二、金融混业监管模式比较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监管机关为保证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维护公众利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金融市场等实施的监督管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对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设计也不尽一致, 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1. 统一监管模式。

统一监管模式又称为综合监管模式, 是指将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等监督机构合并为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模式, 代表有英国的金融服务局、意大利的意大利银行、荷兰的荷兰银行、比利时的银行委员会、日本的金融监管厅、新加坡的货币管理局、印度的印度储备银行等。该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在挪威、丹麦和瑞典开始推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日本、韩国也开始采用这种监管模式, 目前最为典型的是1997年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建立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管模式的特征是, 金融监管权限集中在某一个机构, 一般都由中央银行或专设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统一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具有成本优势, 可以节约技术和人力的投入, 降低信息成本, 提高信息质量, 获得规模效益;同时它还可以改善监管环境, 提供统一的监管制度, 避免被监管者因多重机构重复监管与监管的不一致性而无所适从;另外它的适应性比较强。其缺点在于:统一监管机构权力过大, 容易因权力集中而产生官僚主义, 并会导致损失一些有价值的潜在信息, 而对潜在问题反应迟缓。

2. 分业监管模式。

分业监管模式是指把金融领域划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领域, 针对各个业务领域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 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目前, 分业监管模式比较普遍,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的分业监管。在美国, 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由货币监理署 (OCC) 、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联邦存款保险机构 (FDIC) 、州政府银行局等承担。在加拿大, 由加拿大银行、银行总监察局和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等共同负责银行业的监管。这种监管模式的特点是, 政府分别设立专职的监管机构, 负责各金融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分业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这种监管具有专业化优势, 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它具有竞争优势, 可以加强不同监管机关之间的竞争;它具有公平性, 为监管对象实施公平监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它的缺点在于: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协调, 可能引起“监管套利”行为, 监管对象有空可钻、逃避监管;监管机构众多, 监管成本较高, 容易产生重复监管, 增加成本, 造成规模不经济。

3.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这种监管模式是在金融混业经营体制下, 对完全统一和完全分业监管的一种改造模式。这种模式可按监管机构不完全统一和监管目标不完全统一划分: (1) 牵头监管是在多重监管主体之间, 建立及时磋商的协调机制, 特别指定一个牵头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巴西采用的是较典型的牵头监管模式。 (2) “双峰式”监管模式, 是指根据监管目标设立两类监管机构:一类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 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另一类机构是对不同金融业务经营进行监管。澳大利亚是“双峰式”监管模式的典型。与统一监管模式相比,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保持了监管机构间的竞争与制约作用, 各监管主体在其监管领域内保持了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同完全分业监管模式相比, 不完全统一监管降低了多重监管机构之间互相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同时, 对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分别实施监管, 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的现象。

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只不过是完全统一和完全分业监管的一种改造模式, 无论是其历史沿革, 还是当今各国适用的普遍性, 该种模式均不具备研究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典型性。而且, 目前世界金融业最为发达和金融市场规则最为健全的美国、德国和英国、日本, 分别是分业监管模式和统一监管模式的代表国家, 更能直接提供可供研究借鉴的现实范本。

如前文所述, 统一监管模式以监管目标的实现来配置和划分职权, 更有利于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在更高的角度统一高效地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避免了分业监管中各机构从信息传达到相互协调行动的时间成本。一旦遇到金融危机爆发, 统一监管更容易把握住最佳的化解时机,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所以以后统一监管模式会成为各国金融混业监管模式转变的大方向和趋势。

三、我国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构建

在世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每一个国家只有在遵循世界共通的运作规则下, 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机构才能相互合作, 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下, 必须尽可能地与国际通用的金融监管规章相符。但是,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即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构建与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同时还应和以往的监管经验相协调, 因此对于国外经验的借鉴也应与我国的金融现状相适应。

1. 短期目标:

维持现状, 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目前, 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金融行业的分业特征还比较明显, 所以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主要任务。我国现行监管体系已维持多年, 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全方位变革, 因此现实的做法是维持“一行三会”的现行监管模式, 加强“一行三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吸纳国际金融监管界先进的管理思想, 在完善国内金融法规与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的基础上, 积极防范由金融混业带来的金融风险。

2. 长期目标:

构建统一监管模式。笔者认为, 从长期来说, 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从国际情况来看, 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全面展开及混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成熟,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能更全面、准确地分享国际间金融监管的信息, 也能更好地适应世界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就国内方面而言,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管成本, 达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效果。另外, 在我国, 只有常设机构才具备直接管辖权和行政效力, 只有行政机构才能有效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由此, 只有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才有可能更好地“抗衡”国际大型金融集团, 更有效地全方位把握其整体风险和经营绩效等情况。当然, 这是个长期的目标, 需循序渐进。我国需要在保证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前提下, 在长期实践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中, 最终形成统一金融监管机构下的金融混业监管模式。

四、结语

金融领域的全球化和自由化, 改变了金融业的市场环境, 促使金融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混业经营势不可挡, 我国金融业只有适应这个潮流,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但是, 我国金融业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全面推行混业经营, 对金融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的选择, 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现状, 不能脱离国情, 短期内必须继续维持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的相对稳定。在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 着眼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渐进式推动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改进和相关监管制度的建设。

摘要:本文认为, 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上, 应充分借鉴和参考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经验,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混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 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构和体制, 由分业监管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过渡。

关键词:金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朝晖.证券市场法律监管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岳彩申, 袁林.金融经营体制改革与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的构建.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金融监管模式 篇5

P2P网贷的兴起与其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P2P网贷的起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从金融生态而言,具有很强的本土化特征,这归根于中国经济的独特结构与中国人惯有的财富观念;从发展的时间节点而言,中国P2P网贷的滞后性相对于其他产业要小得多。据第三方P2P网贷平台搜贷360预估,我国P2P网贷在未来数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我们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就要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无论是参考监管制度,还是制定行业规则,都应该以适应本土化发展作为核心执行标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供规模化P2P网络借贷的市场之一。web2.0的兴起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美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美国监管当局对P2P网络借贷市场实施的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监管体制特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消费者是商业活动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也是产业发展的成本承担者与最终受益者,以保护消费者作为建设监管体系的思想依据,是中国P2P网贷监管机构与经营主体的本职所在,是理应首要重视的工作之一。P2P信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不以传统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借贷模式。从世界层面考虑,P2P信贷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形式和定位。

同样在美国,针对其的监管体系也处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国内的P2P网贷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至少在概念上还需要消费者的进一步深度认知。而国内P2P信贷公司大部分属于盈利性质,市场的各方参与主体都在快速地走向成熟,正因如此,监管机构在制定相关规则之时,必须以消费者和经营主体作为顾问,不仅要立足于化解金融风险与保障交易安全,更要兼顾与传统金融行业的适配性与关联性,做到在功能上更加细化,在结构上更加合理,在操作上更加灵活,这正是互联网精神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必备要素。

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征信体制;法律规范;监管

现代科技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与运用非常广泛,互联网科技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特别是近几年,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互联网金融不论对于庞大的贸易交易,还是日常生活买卖,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加大各领域对互联网金融的运用,非常重视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但是互联网金融基于网络特点,难以规避一些风险,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改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

以央行、证监会为主的诸多相关部门,在应对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形势中,不断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为平台的支付模式,已经收到相应的监管。可是互联网交易参与主体众多,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监管措施,仍旧比较匮乏,出现监管上的“盲区”。但是在创新空间上,小规模互联网金融还是占有優势。

1.小规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发展缓慢

以央行为主的多部门联合起草的监管指导意见,把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五大类:互联网理财、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众筹。对于每一个类别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原则性规范。具体的监管细则,由每个类别的监管部门进行制定公布。因此。监管层对于初步发展、小规模、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只是坚持保守底线的基础。宽容了互联网金融上的一些失误,为了扶植这些互联网模式,为其提供发展与创新空间。这样就使得互小规模联网金融交易,出现监管上的漏洞,进而出现引发大大小小的风险。尽管对其监管放缓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开拓空间,但是因为行业自律尚不成熟,因而需要适当的规制。

2.监管层不会改变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方向

监管层应当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这样才能有所突破。互联网金融监管一直采取监管、包容结合的监管策略。同时也要保持监管细则的良性更新。针对对象不同,监管方法、方式也不相同。为了增强监管政策的实效,监管部门应当对不同模式区别对待。对于高风险的模式,比如P2P,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加大力度。规模和风险小的,应当适当包容,以便其有更多的发展条件。站在创新角度上,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比较有益的。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困境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参与主体多元复杂,业务内容丰富多样,操作方式繁多。因此互联网的监管也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充分认识到是哪些方面出现的问题。

1.不明确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

互联网金融环境比较宽阔,其业务的属性也就比较多,因此在实际监管时,很难对监管归属进行很好的辨别。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不明确,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P2P业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机构,因而P2P行业规范也没有很好的规定下来。P2P企业缺乏披露信息的动力,尽管一些企业披露了企业信息,社会群众也难以认定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为处于监管的盲区,互联网金融进行业务经常打“擦边球”,运行在监管之外。而另外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出现监管叠加的情况,致使监管问题火上浇油。这也是我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中,应当改进的重点,科学规划监管部门,合理分配相关监管任务。

2.不健全的法律监管体制

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定位、与机构的业务范围的规定一直比较模糊。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在主要业务之外,没有寻找到工作重心,导致了一些企业逃避监管的现象。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特征比较明显,同时表现出便利、普惠的服务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互联网金融可以满足当前中国商业的发展要求,并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生在金融领域,能将这些风险扩大许多倍。但是,国家的法律规制与监管却显得疲软,不能跟上互联网金融的社会节奏。这是监管体制上一个重大的漏洞。

3.社会诚信系数低,征信体制弊端较多

尽管在现代文明的进程,让社会征信体制朝着良好的方向起步,但是与发达国建相比,还是存有很大的差距,征信体制运行落后,没有进行很好地完善。中国消费市场庞大,现有的征信机制呈现出割裂。分散的特点,难以达成一种共识。央行的征信体系,不能对眼下互联网金融进行很好的规制,缺乏民众诚信记录。导致了大众难以判断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指数,另外也使得过期不良信息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影响它们的长远发展。

征信体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土壤,但是因为这个基础不太好,以至于互联网金融出现众多问题。频频出现的互联网金融投资诈骗,以及网络平台交易虚假等,都与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制缺失有关。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风险,影响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健康发展。央行应当构建征信体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诚信指数的档案管理。

三、促进互联网监管的有效建议

对于互联网金融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全面构建出解决之道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严格规定监管主体与监管行为之间的关系

监管需要处理好主体与行为监管之间的关系,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监管对象是参与主体还是侧重于参与主体的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领域,十分多元化。同时,他们所从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也是非常多元化的,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模式。因此,对这些主体加以监管,无论是监管的资源还是监管的有效性,都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未来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可以更多地从主体监管转变为行为监管。

2.协调金融监管的各方面工作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了许多的行业与市场。它的交易形式非常广泛、参与者众多,所以这就极其需要良好的监管协调,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传染和扩散。根据美国监管协调的经验,互联网金融需要实施功能监管,即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建立既专业分工又统一协调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3.建立健全互联网监管的法律规范

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循序渐进地展开:首先,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性法律立法。其次,修正和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法律体系。这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涉及的框架性、原则性内容进行的细化立法,系统构建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最后,制定相关的部门规章与国家标准,发布网络金融行为指引文件和国家标准。为网络金融平台出借人、运营商、借款人等有关参与者提供具体化的、规范的引导。

4.健全征信体制

征信体制的构建不是央行乙方的任务,政府监管工作自然要贯彻执行充分。企业与社会各方,也应当积极地参与,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诚信系数提高,有效地健全它的征信体制。央行可以制定具体的指标,然后相关企业的商品情况、交易平台、以及交易量等诸多方面,进行构建。社会群众是做好的验收员,所以征信体制应当加强监管企业信息同时,引进群众审查的角度,这样才能使诚信体制更加完善。

企业自身应当树立行业自控意识,对于自身经营信息进行实时预测、评析和处理。对于上级的监管,主动配合,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缺陷。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商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消费交易方式。国家不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市场上,都应当配套处相应的制度,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行为,预防互联网金融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行走在健康的发展大道上。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应当进行良好的行业自控,主动公开应当公开的经营信息,接受上级监管,实现合法经营。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爱萍.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規范发展[N].光明日报,2013-7-19.

[2]孙宝文.互联网金融元年:跨界、变革与融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梁宵.一行三会定调互联网金融监管[N].中国经营报,2014-1-20.

[4]杨洋,潘功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N].金融时报,2014-3-8.

作者简介: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篇7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理论

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理论分析如下:

(一) 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历程

互联网金融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或者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包括P2P、众筹平台、大数据金融、金融信息化及网上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从1995年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创立以来,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2003年, 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等形式的网上金融出现为标志, 自从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于1995年10月创建以来, 网上银行业务在全球获得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球能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储货机构已超过5000家。我国互联网金融也经历了第一轮高速发展, 其中招商银行于1997年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

第二阶段:2001-2012年, 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业务, 而互联网企业则利用先天优势涉足金融业。除了第一阶段的网上金融以外, 第二阶段更多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等新技术形式将其业务范围渗透到金融领域。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 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开始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 而传统互联网企业更是发挥技术、商务等优势开始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随着网上购物占据传统商务的半壁江山, 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平台、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层出不穷, 无论是传统金融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并将其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互联网金融正成为企业抢占未来金融业制高点的关键。

(二)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大区别在于经济学基础甚至是金融理论不同, 传统金融以二八定律为基础, 而互联网金融以长尾理论为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网金融建立于平台经济基础之上, 不但具备规模经济效应, 而且使其客户群体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 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化服务, 还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 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 提高了金融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

1. 平台经济

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平台经济 (Platform Economy) 基础之上的, 平台经济的典型经济学特征是构建平台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 而边际收益却很高。作为现实或虚拟交易的空间或场所, 平台可以通过促成买卖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来收取恰当的费用以获得收益。规模经济效益也是平台的典型特征, 只要在平台上聚拢了足够多的买方 (或卖方) 就能够吸引卖方 (或买方) 及相关者的加入形成极强的聚集效应 (见图1) 。互联网金融先天具备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点。

2. 长尾理论

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特征是利用长尾理论。“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 (Power Laws) 和帕累托分布 (Pareto) 特征的表达。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聚沙成塔, 将传统上的小市场累积创造出大的市场规模。长尾价值重构的目的是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 通过互联网平台经济, 在创意上具备个性化价值内容的产品更易获得顾客并激发其隐性需求, 开创一种与传统大众化完全不同的面向固定细分市场的、个性化的商业经营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传统的增加品种满足小微客户而产生亏损的情况将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下, 演变成利润丰厚的增长点。

传统经济属于典型的供给方规模经济, 在资源稀缺假设前提下, 表现为帕累托分布的需求曲线前部, 实际上购买行为并不完全反映需求。主流产品的销售量大并不等同于客户群或者潜在客户群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多种类商品、细分市场得到满足, 这些用户群除共性外还追求个性化需求, 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满足用户多品种的需求, 使之成长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电子商务日益普及也聚集了客户群, 并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主要包括P2P网贷模式、众筹平台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等。

(一) P2P网贷模式

P2P网贷 (peer to peer lending) , 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的资金融通行为, 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具体操作是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信息, 招标一个或多个投资者提供固定利率贷款。这种债务债权关系的形成脱离了银行等传统的融资媒介, 资金出借方可以明确地获知借款者的信息和资金的流向。

P2P网络借贷起源于P2P小额借贷, 是一种将集中小额度的资金借贷给资金需求者的商业模式, 发源于英国, 流行于美欧, 适用于个人征信体系较发达的环境。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资金需求、发展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上, 由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教授于1979年首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 P2P小额借贷逐渐由单一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下”与“线上”并行, 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就应运而生。

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成立于英国。网贷平台仅作信息撮合、借款人信用评级, 或作为资金通道, 收取一定管理费, 不承担借贷风险。P2P网贷具备信息对称、进入壁垒小、成本小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 解决个人资金融通问题。目前典型的P2P网贷平台有美国的Prosper、Lending Club, 英国的Zopa、德国的Auxmoney等。

作为单纯的借贷中介平台, Prosper成立于2006年, 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在Prosper平台上, 首先是借款人创建借款条目并设定最高利息率, 出借人采取荷兰式拍卖方式, 通过逐步降低利息率的方式进行竞拍。然后, Prosper将最低利率的出借人组合成一个简单的贷款提交给借款人。Prosper的盈利模式, 一是来自于从借款人的1%~3%费用, 二是出借人年总出借款的1%的服务费。Proser在确定贷款利率时综合考虑Prosper评级 (预期损失率) 、贷款期限、经济环境和同业竞争环境四大因素。目前借款人在Prosper平台上的信用评级共分为7个等级, 信用等级越高所能获得借款额度越高, 借款利率越低。借款人可以免费发布信息, 只有当贷款需求获得满足且资金转到账户上后才需支付费用。

目前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则不仅作为中介平台, 而且全面参与到P2P流程中, 兼任担保人、联合追款人和利率制定者。Lending Club并不是采用竞标方式, 而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来制定相应的固定利率, 并采取通过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高传播特性及朋友间的互相信任将出借人和借款人聚合。借款人交易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信用认证和七个等级的分级。出借人则根据能够承受的风险等级或借款人是否为朋友等综合考虑借款交易。

国内首家P2P网贷平台是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 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国内信贷市场资金流动性不充足, 加上国内制造业不景气及房地产信贷调控收紧等多种因素, 催生了P2P网贷的繁荣发展。国内的P2P模式逐渐演变出有担保的线上模式、无担保的线上模式、营业部模式以及理财模式等种类。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 我国P2P网贷平台接近500家。P2P网贷公司主要分布于广东、深圳、上海和北京及杭州一线城市, 这与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情况和接受程度有关。其中广东P2P平台数量占比近30%, P2P行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江浙高速发展, 内陆刚刚起步的特点。由于国内信用环境尚不完善, P2P网贷平台发展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出借人因担心异地借款风险高而不敢在网上交易;二是工薪族为消费而借款非常少见, 借款需求较多来自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这些借款用途与还款来源高度关联, 借款风险较难掌控。

(二) 众筹平台模式

众筹 (Crowd funding) , 即大众筹资, 是指项目发起者利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传播特性, 集中大家的资金、渠道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采取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众筹平台是初创企业用于筹资的有效商业模式, 尤其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在众筹平台上展示创意, 进而获得资金、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最初艰难奋斗的艺术家们为创作筹措资金的一种手段, 众筹现已演变为非营利性组织和初创企业为项目融资的一种机制, 扮演着天使投资人角色。众筹平台理念可追溯至18世纪, 当时莫扎特、贝多芬都曾通过“订购”方式筹集资金。众筹的关键是小额与大量, 融资门槛低甚至不单以商业价值作为评判标准, 为新型创业公司的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成为创业公司天使投资人。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资金需求方将项目策划交付众筹平台, 审核后在平台建立项目网页向公众介绍项目。众筹平台规则主要有三个:一是每个项目必须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天数;二是在设定天数内, 达到目标金额即成功, 发起人即可获得资金;项目筹资失败则已获资金全部退还支持者;三是众筹不是捐款, 所有支持者一定要设有相应的回报。另外, 网站会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

众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起源于20世纪末的美国, 繁荣于欧美各地。据统计, 全球众筹平台数量由2007年的不足100个发展到2012年底超过700个。2012年全球众筹平台筹资金额接近30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过100%。众筹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项目融资的方式之一。成立于2009年的Kickstarter成为众筹的典型代表。kickstarter收取5%的筹资额提成。截至2012年, 该平台共发布项目数27086个, 其中成功项目11836个, 项目共融资99344382美元, 参与投资支持项目的人数超过300万, 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美元。从音乐、电影、漫画等为主的项目分布来看, 2012年近30%筹资成功的项目属于音乐类。

众筹商业模式的构建是通过社交网络与“多数人资助少数人”的募资方式交叉相遇, 通过众筹平台的协议机制来使不同个体之间融资筹款成为可能。构建众筹商业模式要有项目发起人 (筹资人) 、公众 (出资人) 和中介机构 (众筹平台) 三个组成部分。根据项目所提供的筹款回报来划分, 众筹融资大致可以分为股权、债权、奖励和捐赠四类众筹融资模式。其中, 奖励众筹融资占比最大、发展速度较快, 其年复合增速达79%;而债务众筹融资占比最小, 复合增速为50%;股权众筹融资则保持最快增速, 复合增长率达114%, 欧洲地区呈现高速增长。

(三) 大数据金融模式

互联网的三大基本定律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这在大数据金融模式中表现更为突出。这三个基本定律一是摩尔定律:即CPU性能或者容量每18个月翻番, 10年就是100倍。适用范围是所有电子系统。二是光纤定律:即超摩尔定律, 骨干网带宽每9个月翻番, 十年可达一万倍。带宽需求呈超高速增长的趋势。超高速度的带宽增长趋势不仅激发了需求增长而且带来更多种类商业模式的适用。三是联网定律:即迈特卡尔夫定律, 是指网络价值随用户数平方成正比。未联网设备增加N倍, 效率增加N倍。联网设备增加N倍, 效率增加N2倍。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大数据的累计和形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都带来了数据规模翻天覆地的增长。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大数据的快速增长。据IDC统计, 2011年全球数据量达到1.8ZB (相当于18亿个TB) , 数据量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 预计2020年全球将拥有35ZB的数据量。数据的飞速增长使大数据名副其实, 其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也是颠覆性的, 随着科技进步加速, 物联网普及、云计算覆盖, 由此引发的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也促进了大数据金融的发展, 深刻改变着包括金融在内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创新带来商业模式创新, 移动互联网更加速了互联网金融发展。

大数据金融目前有平台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两种模式。建立在传统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组成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 建立在B2B、B2C或C2C基础上的现代产业通过在平台上凝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组成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平台金融。谁掌握了大数据这个核心资产谁就掌握了平台或供应链;谁掌握大数据金融, 谁就拥有了获取现金和利润最有力的武器。平台金融模式是基于电商平台基础上形成的网上交易信息与网上支付形成的大数据金融, 通过云计算和模型数据处理能力而形成信用或订单融资模式。与传统金融依靠抵押或担保的金融模式之不同在于, 阿里小贷等平台金融模式主要基于对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社交网络的用户交易与交互信息和购物行为习惯等的大数据进行云计算来实时计算得分和分析处理, 形成网络商户在电商平台中的累积信用数据, 通过电商所构建的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和金融风险计算模型及风险控制体系, 来实时向网络商户发放订单贷款或者信用贷款, 批量快速高效, 例如阿里小贷可实现数分钟之内发放贷款。

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企业利用自身所处的产业链上下游, 充分整合供应链资源和客户资源而形成的金融模式。京东商城是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 其作为电商企业并不直接开展贷款的发放工作, 而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通过京东商城所累积和掌握的供应链上下游的大数据金融库, 来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信息与技术服务, 把京东商城的供应链业务模式与其他金融机构实现无缝连接, 共同服务于京东商城的电商平台客户。在供应链金融模式当中, 电商平台只是作为信息中介提供大数据金融, 并不承担融资风险及防范风险等。

大数据在传统金融行业也得到应用。比如IBM为欧洲主要支付网络制作的系统利用大数据金融实现了跨36个国家并满足合规和风控要求的清算平台。我国传统产业也在产业创新的大环境下加紧布局大数据金融。包括建行、农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都在布局电商业务, 全面发展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传统产业如宝钢等也在布局产业链金融模式, 抢占互联网入口及大数据金融的战略制高点。传统企业在拥有大数据的核心资产的同时, 可以通过控制产业链上下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掌控产业链的资金, 通过布局大数据金融来发展和掌控整个产业链。

大数据金融相比传统金融主要具有三点优势:一是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 放贷快捷。无论平台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都是建立在长期大量的信用及资金流的大数据基础之上, 任何时点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信用评分, 并通过网上支付方式, 实时根据贷款需要及其信用评分等大数据来放出贷款。由于是建立模型根据每家企业的信用评分及不同生产流程进行放贷, 大数据金融不受时空限制, 能够较好地匹配期限管理, 解决流动性问题, 可针对每一家企业的个性化融资要求作出不同的金融服务且快速准确高效。二是运营交易成本低, 客户群体大。由于这种资金融通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 以大数据自动计算为主而非人工为主参与审批, 成本低廉, 不仅可以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周期灵活决定贷款期限。大数据金融不仅整合碎片化的需求和供给, 而且拓展服务领域服务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 进一步拉低了大数据金融的运营与交易成本, 边际成本低效益好。三是科学决策, 风险管理和控制好。由于平台或供应链聚拢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平台贷或者供应链贷款都是在大数据金融库里累积的持久闭环的产业上下游系统内部, 贷款方对产业运作及风险点熟识且掌控能力强, 便于预警和防范风险, 基于这些交易借贷行为基础上的大数据金融记录了违约率等相关指标, 可以实时给出信用评分, 能够解决信用分配、风险评估、实施授权甚至是识别欺诈问题, 利用分布式计算来做出风险定价、风险评估模型, 建立在大数据金融基础上的风控科学决策能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由于大数据金融的信息处理和数据模型优势, 不仅可以替代风险管理、风险定价, 甚至可以自动生成保险精算。

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企业通过大数据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通过掌控大数据金融而获得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进而基业长青。由于大数据金融带来的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不仅能支持数千万家中小企业的发展, 而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因此大数据金融战略不仅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 而且在产业和国家层面也成为战略抉择。发展大数据金融已成为企业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四) 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 (Third-Party Payment) 是指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 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 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我国央行在2010年定义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 认为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并不局限于互联网支付, 而是覆盖线上线下, 并且涵盖了移动互联网, 成为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我国目前第三方支付的代表有支付宝、财付通等。从发展路径可以将第三方支付分为独立第三方支付和依托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两类。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 只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 不具备担保功能。比如易宝支付以网关模式立足, 针对行业做垂直支付, 后以传统行业的信息化转型为契机, 凭借对具体行业的理解量身定制全程电子支付解决方案。

平台依托模式的第三方支付是指货款暂由平台托管并由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待买方检在此类支付模式中, 买方在电商网站选购商品后, 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 通过验物品并进行确认后, 就可以通知平台付款给卖家, 此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再将款项转至卖方账户。典型案例是支付宝、财付通, 为其B2C、C2C平台提供担保功能。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有交易手续费、行业解决方案的收入和沉淀资金利息三个收入来源。

目前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接近300家。第三方支付在牌照监管下将形成巨头竞争格局。随着支付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 在银行渠道、网关产品以及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性减小, 支付公司的产品会趋于同质化, 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移动支付、细分行业的深度定制化服务、跨境支付将成为新的竞争领域。拥有自己独特竞争力及特色渠道资源成为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生存及竞争的筹码。

作为互联网金融源头的第三方支付, 致力于资金支付结算环节, 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线下支付、线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三个阶段。2012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有13万亿元, 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6%、33%和1%。第三方支付近三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5%, 95%和60%。第三方支付起于线下支付, 兴于线上支付, 并将迎来移动支付的曙光。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1511亿元, 同比增长89%, 总量虽小增速较快, 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 不可避免的给银行在结算费率及相应的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领域给银行带来挑战。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走向支付流程的前端, 并逐步涉及基金、保险等个人理财等金融业务, 银行的中间业务正在被其不断蚕食。另外, 第三方支付公司利用其系统中积累的客户的采购、支付、结算等完整信息, 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为其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信贷等金融服务。同时, 支付公司也开始渗透到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领域。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叠范围不断扩大, 逐渐对商业银行形成替代效应。

(五) 金融机构信息化

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 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 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网络化。银行信息化建设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不仅具有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 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 而且构建了涵盖大数据金融在内数据集中工程。我国传统银行发力电商平台, 增加用户粘性, 累积用户数据, 利用大数据金融战略构建基础设施工程。以建行、交行、招行和农行为典型代表。金融机构信息化从经营模式上是流程自动化, 是提高金融服务客户体验、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全面解决方案。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应考虑如何更快、更好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 依托自身资金实力雄厚、品牌信任度高、人才聚焦、风控体系完善等优势, 来应对非金融机构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门户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核心是“搜索+比价”模式, 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 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 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门户多元化创新发展, 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财投资服务和理财产品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比价、购买服务的保险门户网站等。这种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风险, 因为其平台既不负责金融产品的实际销售, 也不承担任何不良的风险, 同时资金也完全不通过中间平台。国内比较典型的是刚获得3000万融资的融360及软交所金融超市, 提供网上金融产品的搜索及匹配服务。互联网金融门户的最大价值是渠道价值。互联网金融拓展和聚集了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的客户, 加剧了竞争。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完成后, 互联网金融模式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重要渠道, 掌握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联网入口, 引领着金融渠道的风向标。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探析

本部分介绍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 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国际监管探索, 具体分析如下。

(一) 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

互联网金融具备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属性。根据本书前文所述, 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六大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核心还是金融, 互联网仅仅是手段和方法, 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将面临传统金融所面临的风险: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性风险等。

互联网金融是技术与业务都较传统金融模式更为超前的金融模式, 因此具备自身的风险特点 (见表1) 。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一是金融风险扩散速度较快。互联网金融具备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 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强大的IT技术支持, 反过来看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也可能会加快支付、清算及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 加大了金融风险的扩散面积和补救的成本。二是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应的较高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中存在所谓“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中的交易、支付与服务均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完成, 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理限制, 交易对象变得模糊, 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 金融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准确了解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实际情况, 难以针对可能的金融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手段。三是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增加。由于防火墙可能因网络黑客等破坏而衰减, 因此防火墙的建设更需加强。随着我国多家金融银行机构的综合金融业务的开展和完善, 互联网金融业主与客户之间的相互渗透, 使得金融机构间、各金融业务种类间、国家间的风险相关性日益增强, 由此互联网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突发性较大。

在全球P2P网贷平台都为放款人提供了比传统储蓄工具更加高收益的机会同时, 也为借款人开拓了更加宽泛的信贷来源。由于放款人可能面临着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借款人也面临着和消费者信贷同样的典型风险, 如不公平借贷和催收方式, 因此目前在美国放款人和借款人面临的风险都被放置在一套复杂的监管体系之内。SEC及各州证券监管部门都强制推行对放款人的保护, 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强制的信息披露来完成。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各州监管者, 以及新建的消费者保护局一起来保护借款人。

在目前国内P2P网贷的多种不同发展运营模式当中, 有些发展成为国际P2P网贷的异化, 目前国内P2P行业尚未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管机构。其中不乏个别人拿P2P网贷这个互联网金融的幌子从事非法活动, 如淘金贷上线5天就跑路, 众贷网运营28天倒闭。目前由于经营不善及其他原因关闭的平台中有贝尔创投、天使计划、给力贷、众贷网等数十家P2P网贷平台, 涉案金额及人数为数百万元和上百人不等。

此外, 从目前国内的众筹平台行业发展来看, 众筹平台模式则需要规避当年团购网站由于运营模式和内容上的千篇一律, 呈现出一窝蜂的兴起, 而又一大片的倒下的局面。这就要求众筹网站的运营体现出自身的差异化, 凸显出自身的垂直化特征。

资料来源:《美国P2P行业发展与监管》

(二) 互联网金融风险国际监管探索

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跟传统金融机构和功能一样包括市场准入监管、运作过程监管及退出监管。

第一, 市场准入监管是指对于互联网金融事前监管, 即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设立进行审批。商业银行世界各国都遵循市场准入原则, 针对互联网金融是否需要审批则在探讨当中。审批机构审查时一般会考虑: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生存能力等来事先防控金融风险发生。

第二, 市场运作过程监管是指事中监管, 即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日常监管, 主要包括业务范围监管、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监管、资产质量监管、市场风险监管等。

第三, 市场退出监管是指事后监管, 即对严重违规操作或濒临破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实施的市场退出处理。金融监管当局出于审慎监管的目的, 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一般有法律规定, 主要方式包括购并、接管、注资挽救、清算关闭、解散等。针对互联网金融可用的监管方法包括可借助传统金融监管方法:事前检查筛选、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信用评级、信息披露、行业组织和公众监督等。

由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在全球尚属新生事物, 互联网金融监管尚在探索中。目前美国颁布法律应对互联网金融监管, 这是建立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在微观审慎监管基础上加强了对宏观审慎的监管。美国针对P2P网贷监管是需要P2P网贷公司在SEC注册备案。美国最新颁布法案承认众筹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方式, 成为第一个真正改变相关监管章程而让公民自由参与众筹融资的国家。针对众筹平台的监管采取立法和备案等模式, 对众筹融资管理的规定主要是从防范风险、保护投资人的角度对业务风险进行规定:一是项目融资总规模限制。每个项目在12个月内的融资规模不能超过100万美元。二是投资人融资规模限制。每个项目可以有很多小的投资人, 但每个特定投资人的融资规模有一定限制, 比如投资人年收入或净值低于10万美元, 总融资额不能超过2000美元或其总收入的5%。

对于P2P的监管, 英国的行业自律起到了重要的监管作用。英国英格兰银行的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 , 负责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 包括对P2P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但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P2P行业发展制定具体法规。英国早已成立的P2P金融协会成为良好的行业自律, 协会章程对借款人的保护设立最低标准要求, 对整个行业规范、良性竞争及消费者保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消费者保护方面,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还承担保护消费者的责任, 目前将P2P视为金融创新, 并主要将P2P用于为企业提供信贷, 成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途径。由于目前英国的P2P的发展规模仅占英国无抵押贷款的3%, 其成长速度也不比美国, 但是由于英国P2P行业自律性比较强, 对企业的贷款比较发达。因此, 在监管体制上, 英国P2P受到的制约也相对比较少, 因而行业的不稳定性风险也较少。

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欧洲、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模式都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 并列入政府工作当中。与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一样, 互联网金融也会面临同样的风险, 而在操作风险上可能还要稍加注意。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所言, 互联网金融也要控制非法集资非法吸储的风险底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与传统金融监管一样, 要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防范提示风险。与此同时, 国家应在法律层面给予互联网金融以明确法律界定及明确监管主体。在政策层面、产业层面以及人才培养等发展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上, 给予互联网金融发展以支持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 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 将能够更好地使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支持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

摘要:在介绍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历程基础上, 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 分析了互联网金融P2P网贷模式、众筹平台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等发展模式, 并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1]罗明雄, 唐颖, 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2]陈敏轩, 李钧.美国P2P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J].金融发展评论, 2013 (3) .

[3]黄飙, 屈俊.国外P2P和众筹的发展[J].中国外汇, 2013 (12) .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 篇8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1. 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的延伸。

从广义上来讲,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也包括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的延伸。所谓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的延伸, 指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先进技术以及便利功能, 在互联网上继续实现他们的服务。此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包括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等。传统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 实现了线下服务向线上服务的转变, 从空间和时间上扩大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功能。

2. 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

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典型应用包括P2P信贷、第三方支付平台、众酬网络等。其中P2P信贷是互联网金融中最具特色的应用之一。在传统金融领域下, 对于微型或者小型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应变较慢, 并且收益与成本比例不匹配, 而P2P信贷就弥补了传统金融在这方面的缺陷。

3. 互联网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服务就是金融平台的网络形式, 其代表性应用包括保险销售平台、互联网基金以及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等。如2012年的12月苏宁成立了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2年11月京东也建立了自己的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基本而言, 这些互联网金融服务主要是电商在金融行业的渗透行为。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以及监管分析

1. 互联网金融风险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是从金融风险的扩散方面来说, 扩散速度较快。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等条件, 互联网金融在带来支付、清算快捷便利的同时, 也增加了风险的扩散速度, 这样一来, 也必然增加风险补救的成本。其次, 对金融监管的需求也相应提高。相应的, 应用了互联网技术, 电子金融也存在不良行为,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获利。因为在交易的过程中, 不论是交易、支付还是其他类型的服务都在网上完成, 这就使得金融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交易时的不透明也增加了风险。这就要求对电子金融的监管必须更加严格。第三, 金融风险的交叉感染几率大大增加。众所周知,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平台就是电子计算机, 但是其防火墙容易被黑客行为攻克, 这就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加剧。此外,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相互渗透, 使得互联网金融出现风险就会相互渗透, 出现交叉感染的状况。

2. 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有效探索。

总的来说,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法, 可以借鉴传统金融的监管方式, 即事前的检查筛选、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内外部审计、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以及行业组织以及公众监督等行为。具体而言, 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 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事物, 目前我国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如果一旦出现问题, 将会处于被动地位, 无法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首先就是要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 通过政策的约束, 将互联网金融划入我国的法律框架内, 从而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监管, 防范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 非法获利, 损害国家和投资人的利益。

第二, 建立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准入机制, 对其进行严格审批。众所周知, 世界各国对于商业银行进入市场都需要严格审查, 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 也需要借鉴这种模式, 遵循相应的市场准入原则。当然, 因为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事物, 对于其是否需要审批以及审批的形式和内容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 只有通过审批, 才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维护金融安全。以笔者的研究来说, 需要审查或者审批的主要方面为:该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金融机构的生存与竞争能力、以及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方法措施是否到位等。

第三, 加强互联网金融运作过程中的市场监管。一般来说, 需要重点监控的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 比如对其资本的充足性、资产质量、业务范围以及市场风险和流动性的监管。

第四, 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事后监管。所谓事后监管, 即市场退出监管, 也就是说当互联网金融机构因为面临破产或者因为较为严重的违法违规操作, 必须退出市场的处理行为。基本而言, 对于从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部门来说,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投资人以及国家的经济利益, 因此当互联网金融机构要退出市场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律规定, 如购并、注资挽救、接管、清算关闭或者解散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 互联网金融因传统金融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的延伸、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三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 构建一个氛围良好的监管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其优势,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敏轩, 李钧.美国P2P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J].金融发展评论.2013 (03)

[2]黄飚, 屈俊.国外P2P和众筹的发展[J].中国外汇.2013 (12)

对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的探讨 篇9

(一) 金融自由化及市场化理论

“金融自由化”被提出于上世纪70年代, 其提出者罗纳德· 麦金农与爱德华·肖二人认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 这种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妨碍作用。为了保证经济的迅速增长, 就应当让金融自由发展, 政府尽可能少的干预金融市场, 真正实现金融深化, 进一步形成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我国也曾有专家提出了金融分化的理念, 金融分化指的是金融系统中有关组织分工多样, 在结构及功能上从一般演变成具体特殊的过程。

这项理论提倡改变国家的金融机制, 降低政府干预金融活动的频率, 强化民间金融自身的融资效用, 令我国市场对外依赖水平降低, 进而推动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进程, 放松汇率和利率的相关限制, 令国内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可以借助利率的变动客观地体现出来, 同时外汇的供需变动可以借助汇率变换进行呈现。金融自由化理论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 借鉴此理论对于金融改革具有关键的实践指导作用。在此项理论被提出一段时期后, 发展中国家按照这个理论对金融进行改革, 起到了巨大的指引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 仍旧存在一些分歧。因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虽然为各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然而金融自由化也使得金融脆弱性加强, 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 我们能够看出如果整个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存在问题便会影响全局, 令金融市场陷入巨大危机中, 这也是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双面效应的具体体现。

作为金融市场重要成员之一的民间金融, 在中国是一个较为自由的领域, 而我国的金融管制又特别严格, 民间金融活动及组织更为市场化、自由化一些。然而, 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仍未体现出其真正的作用, 金融自由化的水平亟待提高, 民间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 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过程中, 也必须加强民间金融监管的力度, 令金融体系改革获得更好的保障, 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使金融市场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

(二) 金融监管理论

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 令全世界认识到了经济的一体化、监管的缺乏、金融全球化的风险性, 应当重新思考和定位, 同时对金融改革及风险控制进行规划, 并使人们重树信心。 然而最近几年, 金融自由化理论又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吁又高涨起来, 各国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金融监管理论在不断地发生演变。金融监管理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首先, 上世纪30年代前, 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 令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 政府没有过多干预和控制金融部门的经营行为。按照当时的自由化理论, 金融监管并不被人们所重视, 政府的任务就是设立基本的法律规章, 保证公平竞争,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管制, 也就是把国家干预降到最低。其次, 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出现了金融干预理论。 由于3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 令不少金融机构相继倒闭, 股市崩盘, 整个金融系统陷入瘫痪, 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从此完全自由的金融理论无法适应发展形势, 政府的控制和干预在金融发展中必不可少。基于市场失灵理论及金融脆弱性理论, 金融监管主要对金融系统安全性、金融市场的完备性, 从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干预和管制。第三,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提出了“效率优先”的理论。上世纪70年代后, 很多金融新产品问世, 金融机构更加活跃, 与此同时, 金融业务交叉现象非常常见, 各国更加重视金融效益, “金融压抑”及“金融深化”的理论提倡放宽对金融的管制, 恢复金融领域的自由竞争。另外,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裂, 令金融机构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竞争日趋激烈。第四, 上世纪90年代后, 提倡效率与安全并重的金融监管机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金融监管所要考虑的更加全面, 由此也出现了像亚洲、南美洲的金融危机。各国在注重经营效益的同时, 也更加注重安全稳定。 最后, 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关键慢慢向安全。稳定与效率进行转移。近来, 对金融监管的理论分析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干预的层面, 而是开始关注对金融机制的特殊性, 从金融活动的深层机理中挖掘金融监管的手段及途径。同时, 对金融监管的剖析开始向多方位、宽领域的路线思考。

从金融监管的总体演进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金融监管理论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金融理论及对应方案。民间金融作为国家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监管必须在结合金融监管理论的前提下,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改革。

二、我国民间金融监管的现状研究

现阶段, 国内金融监管推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模式, 2003年国内首次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上世纪90年代末, 包含商业银行、证券化及保险业的中国金融由人民银行统一实行监管;我国证监会和保险监察会成立后, 人民银行对证券业及保险业的监管从统一监管中分离出来, 构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及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以往由人民银行负责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企业、信托投资企业和其他存款类金融部门的监管职能划分于银监会后, 从此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构成的分业监管模式正式推行。

依据金融监管的分工, 银监会一般负责负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企业、 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的监管, 以银行业为口径, 银监会设立了监管一部、二部及三部, 相应自上而下地设立了省局、市局及县办事处的分级体制。内部则建立了对应的监管部门, 银监会成立之后, 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货币政策及职能的强化, 肩负着金融系统的支付安全, 起到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的效用。此种金融监管体系结构体现出, 除了中央银行对宏观调控的控制外, 另外一些监管部门均为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控制层面。采用这种监管制度的有利之处在于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技能, 同时完成监管任务, 有助于提升部门监管的效率。

除此之外, 中国人民银行、中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机构也都按照不同的职责明确分工, 从多个层面对金融方针、金融部门及实际运行等方面进行干预。设定以上分业监管体制的目的在于集中金融监管人才, 提升监管效率及监管水平, 也有助于金融内部的均衡发展, 使金融市场、金融部门间形成良性的竞争。

现阶段, 国内民间金融借贷政策基本上是由人民银行全权决策, 银监会同时兼任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及评估者等身份, 对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的管控, 同时这也是一种宏观的控制, 对省级以下没有根据本省市基本状况制定具体方案的, 就算有, 这些政策也基本下达不到基层, 监管工作无法贯彻到关键的民间金融组织。若可以把民间金融监管从银监会中分离出来, 那么设立专门性的民间金融监管部门开展监管工作, 这种情况便能得到极大改善, 至于怎样监管, 本文中也有所涉及。

三、国内民间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分析

(一) 国内民间金融监管的缺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看, 近来非法集资案件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给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依照民间金融最发达的区域浙江省公安厅统计, 几年来, 查处的非法集资案件高达200多起, 涉案资金超过1亿元。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些作案手段大部分为高息回报的承诺, 借助当地的地下渠道快速筹集巨资, 这种方式屡屡获得成功。然而这种不被允许的集资手段所曝露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监管力度的缺失。媒体虽时常报道一些非法集资案件, 当地政府却无从知晓, 也不敢收受巨资善款。针对这一情况, 证明这些地区经济管理机构的不足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失职, 不得不替公权监管感到遗憾。

(二) 民间金融监管是民间金融市场化的具体需求

几十年来, 国内一直推行以市场经济为向导的改革, 令私营经济的总体水平大大加强, 进而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 依照05年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 由于很多要素的作用, 国内民间融资趋于活跃。民间融资在活跃的同时, 也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融资活动半公开化;融资行为更加理性;生产性融资所占比重提升;利率水平显著提升。私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 民间融资更为广泛。然而, 在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 当中具有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地区的民间融资活动也较为频繁。各个地区均不断促进民间金融市场化进程, 给本地中小型企业、私营经济提供发展的后备力量, 打个比方, 要想把水放出来, 就应当提前挖好沟渠, 若缺少规范的体系及健全的监管制度, 一味地让大量民间资本完全放任其涌入金融市场, 必然会对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

(三) 城镇之间金融发展差距需要依靠监管进行调节

我们能够明确知道, 经济发达区域及经济较为落后区域间金融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 尤其是民间金融的发展差距。 同时, 总览全国的经济状况, 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 民间资本所占GDP比重越大, 民间借贷的活跃程度更高, 而且越是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政府介入是解决市场的有效方式, 政府可以借助一系列约束政策的制定来约束金融行为, 进而调节地区间、城乡间的金融差异, 令金融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10年之前, 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方案》, 要求进行农村合作社的产权变革, 依据股权结构的多样性,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准则, 在山东、吉林等八省区进行了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行动。这次改革把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限从以往的人民银行向地方政府转移, 同时提出了很多扶持方案, 目的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的农村信用社呆账、坏账等问题。另外, 政府拿出超过一千亿元的资金帮助农信社走出困境, 凭借重建农村信用社的方式来盘活供需失衡较为严重的乡村金融市场, 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推进一定要严谨, 一方面是能够有效防范非法集资及金融诈骗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 通过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 给予民间资本充分的空间, 把目前的很多非正规金融纳入到政府的正规制度安排中, 令其具备合法性, 进一步缩小城乡间的金融发展差距。

四、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 构建国内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的基本准则

1.遵循民间金融“阳光化”准则

要想对民间金融进行监管, 首先必须要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阳光化, 承认民间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当前, 随着一系列规章条例的施行, 更多人对民间金融阳光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最近, 央行不断推出对民间金融利好的消息, 然而大部分都没有被落实到位, 之前拟定的《放贷人条款》草案, 激发了人们的欲望, 尤其是那些早就在经营民间借贷的民间金融机构焦急等待条例的正式颁布。

2.坚持制度化的民间金融监管原则

由于民间金融活动自身拥有巨大的风险, 在允许民间金融监管合法化的基础上, 民间金融的安全发展及风险控制仍旧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 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支撑, 也需要具备系统、制度化、可持续的监管理念, 构建一套符合国内现阶段民间金融特点的监管模式。国内民间金融形式多样, 交易不透明, 监管工作难度重重, 因此必须具备健全的制度保障。

3.把握金融监管主体明确的准则

从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监管情况分析来看,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监管的成功案例, 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共性, 那就是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监管主体非常明确。因此, 国内民间金融的监管需要有明确的主体, 不然会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出现权责模糊、甚至相互推诿的现象, 令整个监管工作陷入混乱, 直接影响监管的对象。

4.监管适当原则

民间金融在实际交易的过程中因为程序简便, 成本不高, 可以迅速形成交易, 因此人们十分青睐此种金融活动形式。 若对民间金融监管不当, 便容易导致缺乏灵活性, 难以符合民间金融市场的具体要求, 进而影响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监管部门必须把精力集中到市场体制不能解决的方面, 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也应当采取适度原则。

5.重视监管效益

在进行民间金融监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监管费用及民间金融经营费用的问题。首先, 无论选取哪种监管形式, 监管成本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成本过高将增加监管部门负担, 也不满足经济效益原则;其次, 当民间金融被纳入监管时, 民间金融活动的经营成本不应为监管承担太多的成本费用。

(二) 国内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措施

1.实行差异化监管

在民间金融监管模式中, 监管部门需要积极转变监管模式, 对不同的金融机构, 确定对应的标准, 有目的性地实行分类监管, 即对不同层次、类别的金融组织, 监管当局的监管力度应当有所差别。从上文中我们分析的民间金融存在的情况来看, 国内民间金融仍旧存在着不少非法组织及非法活动, 例如洗钱、炒卖外汇、高利贷等非法集资金融活动, 不但严重干扰着金融市场的秩序, 甚至会对社会治安造成阻滞, 所以对于这些行为及组织必须坚决进行打击和取缔。相反的, 对于那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民间金融组织及行为, 政府应借助相关制度进行保护和支持, 实行分类监管。

2.构建立体化监管体系

我国民间金融分布广泛, 并且遍布各个地区, 无论是大城市, 还是乡村, 都存在着民间金融活动。因此, 必须对这些民间金融组织及金融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 制定一个可行的监管模式。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民间金融监管部门, 从中央到地方, 形成一个横向与纵向的立体式监管模式, 推进政府的外部监督、民间金融业的行业自律及自我管控三个方面相配合的监管机制, 促进民间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

3.商业银行代理监管

针对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 必须考虑监管成本问题。我们目前的商业银行网点众多并且较为分散, 尤其是在某些偏远的区域均有分布, 若经由现在的商业银行网点进行登记, 反映民间金融的真实状况, 不但能够节约成本, 也可以带来极大的方便, 促进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但是, 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第一, 避免政企不分的现象, 确保分工明确;其次, 遵循不增加经营成本的基本原则;最后, 就是保证商业银行代理监管民间金融的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对国内民间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指出了我国民间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以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 提出了构建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的具体对策, 对于国内民间金融监管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当前民间融资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J].金融与经济, 2008 (09)

[2]张燕, 邹维.典型国家农村民间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农村经济, 2009 (05)

金融监管模式 篇10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监管,经验,借鉴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界历史最短, 但发展速度最快的金融工具。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 截止到2005年12月, 全球场外衍生品未结清的交易总量为91390亿美元。虽然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晚于其他产品, 但发展到今天, 不论是规模品种还是交易额, 早已遥遥领先。虽然目前金融衍生品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 但是相应的监管工作却远远没有跟上。这不但使金融衍生市场的积极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而且极易诱发金融风险和危机。不论是之前的英国巴林银行还是现在的法国兴业银行, 都是由于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没有很好地进行监控才导致危机的蔓延。因此, 对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模式加以比较分析, 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便显得尤其重要。

一、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国际模式

1. 美国的多方监管模式

美国是多个监管机构并存模式的典型代表, 它是机构型和功能型监管模式的混合体。从机构监管的角度来看包括: (1) 联邦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 专职负责监管期货市场。 (2) 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按照法律规定, SEC有权对有价证券期权、外汇和股票指数期权交易监管。 (3) 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货币监理署, 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从事的衍生品交易。

从功能监管的角度来看, CFTC和SEC同时也是功能监管者, 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市场和产品的监管而非对产品或市场的使用者监管, 而且《商品交易所法》还详细规定了双方的监管权限。但是随着衍生品的不断扩张, 双方开始在一些衍生品监管领域发生冲突, 并最终于1981年达成协议, 鉴于股票期货既具有《联邦证券法》中证券的特征, 也具有《商品交易法》中期货合约的特征, 因此由CFTC和SEC联合监管。此外, 股票期权和股价指数期权归SEC管辖, 期货期权归CFTC管辖。

此外, 美国衍生品市场还有全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这样的自律监管组织。

全国期货业协会是在1974年《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授权下成立的, 主要负责管理所有期货经纪人的登记、会员纠纷的稽核、期货普及教育以及与期货经纪业务相关的事项。而美国期货交易所的职能包括:审核批准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会员资格;监督管理各种衍生工具合约;监督交易法律法规的遵守及执行情况, 并仲裁调解交易中出现的纠纷;处理交易中会员的违法活动等。

美国的这种多方监管模式源于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 目的是为了应对危机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帮助美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慢慢恢复元气, 走向长期良性循环的轨道。鉴于机构型监管模式在美国获得了巨大成功, 它很快成为世界各国构建监管体系时的最佳选择。

2. 英国的单一监管模式

英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行的是单一制监管模式, 所有监管都是通过金融服务局进行, 它是金融市场上的惟一监管机构。1997年10月, 原有的证券投资局正式改名为金融服务局, 开始全面负责英国金融业的监管。根据《金融服务法》, 金融服务局不仅将原有的许多行业自律组织和其他监管组织纳入自己的组织机构, 接管其监管职能, 而且还于1998年6月接收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保险监管职能以及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审查职能等, 成为身兼银行、保险和证券期货监管职能的唯一监管机构。从2001年12月1日起, 金融服务局开始全面行使金融监管权, 负责对本国银行、保险公司、住房协会、互助会、信用协会、劳埃德、养老金顾问、证券经纪人、投资服务的专业公司、衍生品交易者、从事投资业务的专业人士和抵押放款人等金融行业的监管。虽然这样的监管模式并非为英国首创, 但是英国是世界金融中心中第一个采用单一监管机构模式的国家。

3. 日本的行政监管模式

虽然在日本的金融监管实践中, 并未存在多个监管机构并存的状况, 但是其与英国的监管模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突出表现在日本的金融监管特别重视大藏省的行政权力。由于银行业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推动作用, 因此逐渐形成了由日本银行 (央行) 实施货币政策、大藏省制订其它所有金融政策的独特的监管体制。作为日本金融业独一无二的监管机构, 大藏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掌控日本经济, 留给日本央行的监管空间非常狭小。

大藏省在早期管理经济过程中成果显著, 帮助日本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一直处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但在金融市场日趋复杂时却显得不够灵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损失补偿”丑闻以及最大的证券公司Nomura卷入丑闻的事件, 使得改革大藏省管理金融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1998年6月, 日本终于成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金融管理厅, 该机构享有制订金融政策、管理证券、衍生金融、银行业等的权力。然而, 从大藏省到金融管理厅的转变, 日本还是沿袭了政府监管和掌管经济的传统, 行政监管权力仍然非常强大。就衍生金融交易而言, 金融管理厅有权随时检查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 出台衍生金融内部风险管理的措施, 对衍生市场出现的欺诈和违法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理。

二、国外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虽然日本很重视行政权力的监管, 但是本质上还是属于单一监管模式。因此, 目前各国所采取的监管模式主要是美国的多方监管模式和英、日等国的单一监管模式,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

1. 多重监管模式优劣分析

(1) 多重监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限制性规定。这是因为单一机构的监管目标和原则可能不很明确, 对金融机构和产品之间的差异不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和区分。但是, 如果仅存在单一的监管机构, 并且该机构偏向于SEC的监管思想, 那么对远期制定过高的标准就不可避免。当然, 如果该机构采取的是CFTC的监管观点, 那么有关证券的规则与标准则可能降低。

(2) 多重监管能发挥竞争效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由于不存在竞争压力, 无法促使其努力成为更高效廉洁的监管者, 因此具有垄断因素的单一机构通常效率较低, 市场参与者也不能通过比较判断哪个监管者更加合理。

虽然这种监管模式曾取得过巨大的成功, 但同时其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可能造成重复监管的低效率。在美国, 不只是CFTC和SEC间, 其他金融监管机构间有关监管竞争问题的争论也旷日持久。多个机构并存的混乱、复杂、昂贵使得美国的金融机构和欧洲及日本在竞争时处于劣势, 促使许多大型公司将衍生金融交易转移到伦敦、东京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监管真空, 面临合法性风险 (如OTC市场) 。由于美国特殊的立法背景和各利益集团之间权力的争夺, 该模式的转变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2. 单一监管模式优劣分析

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 单一监管模式是大势所趋。其优势在于:

(1) 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单一监管模式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承担的直接和间接的监管成本, 同时实行统一的监管规则条例, 统一监管报告要求, 消除重复监管现象, 也有利于减轻被监管机构的负担, 最终提高社会公众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

(2) 有效避免冲突。在多方监管的美国模式下, 如果各监管机构对自己的监管目标和责任不明确, 必然会引发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冲突。即使各监管机构能有效的承担各自的监管职责, 但总体上也未必能够获得统一和谐的监管效果。与之相比, 单一监管的英国模式无疑具有明显优势。

(3) 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对于可能带来巨额损失风险、破坏金融稳定甚至酿成危机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活动, 各国的监管当局要投入大量的监管资源进行风险分析。从人才的相对集中、组织结构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来看, 单一监管模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然除上述优势以外, 单一监管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例如在此模式下, 单一监管部门被赋予了过多过强的权力, 容易形成垄断, 不利于行业的全面发展。但是至少在目前, 英国和日本的单一监管模式得到了更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三、对中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借鉴

我国最早出现的境外衍生金融交易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监管配套机制, 曾经出现地下衍生交易猖獗、投机盛行等现象, 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为此,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6月发出通知, 禁止国内金融机构非法参与境外衍生金融交易业务。而另一方面, 国内衍生金融交易则开始得较晚。最早开展的是1997年中国银行推出的远期结售汇业务, 到今天的黄金期货, 在金融衍生品发展方面我们的步伐仍不够快。结合我们国家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 我们发现要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并控制住风险, 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管工作。

1. 加强政府立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要搞好市场经济就必须以市场调节为主, 政府调节为辅。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主要应通过立法或法律授权, 由专门机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交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最重要的责任是给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创造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市场条件, 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交易体系, 维护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 保证交易活动的有序进行, 从而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稳定。

2. 重视行业自律

在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初期我们就应该重视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功能:对会员提供非法律和非正式的业务咨询服务;制订场内及场外交易运作规则;对市场参与者的道德准则、执业水平、补偿性措施等统一标准;实施教育计划, 对会员及监管人员进行培训。行业自律组织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属于三级监管中的中观管理, 是对国家监管当局不断加强对金融衍生品进行宏观监管的重要补充。

3. 强调企业自律

加强企业对其内部风险的控制, 要充分发挥交易所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职能。交易所作为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在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作为国家监管机构制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作为市场交易情况的监督者和信息反馈者, 在国家监管机构和广大交易商之间起了一个沟通桥梁的作用。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是整个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 它对保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性竞争原则, 对保持市场高效性和流动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交易所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所组成, 因而在充分发挥交易所风险内部控制功能的同时, 必须强调企业自律。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能很好的控制风险, 那么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就会有大幅降低。

4. 寻求国际合作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逃避监管的产物。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是个世界性难题, 不仅需要每个国家和地区各自搞好本国本地区的监管, 而且还需要国际社会进行广泛的监管合作。尤其是我们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 为了有效降低风险, 更应该重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

如果我们在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时, 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 我们才能为该市场的良性循环提供保障, 才能在稳定、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可以说, 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完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但首要的还是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Eva Lomnica.Reforming UK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The Creation of a Single Regulator;Journal of Business Law, Sep1999[1]Eva Lomnica.Reforming UK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The Creation of a Single Regulator;Journal of Business Law, Sep1999

上一篇: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下一篇:甘蔗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