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2024-05-15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精选十篇)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1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预后

近几年通过对不断增多的脑血管病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是诱发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总结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49~89岁,平均69.4岁。85例有原发性糖尿病史,病程1个月~18年,平均69.4岁。绝大多数未接受过正规治疗。21例是入院后才发现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 (T2DM) 。入院时空腹血糖为6.11~28.81 mmol/L,平均11.3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为6.87%~9.28%,平均7.21%,正常参考值 (5.89±0.9) %。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后才发现高血压84例。同期非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95例作为对照。

1.2 脑血管病类型

(1) 脑梗死74例,占69.8%,其中,有2次以上脑梗死史者6例,临床上出现意识改变10例,肢体瘫痪49例,症状性癫痫5例,情感异常11例,假性球麻痹8例,血管性痴呆19例 (长谷川痴呆量表积分≤20) 。 (2) 脑出血26例,占24.5%。 (3) 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占5.6%。

1.3 CT检查

所有患者均做脑CT检查。CT显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主要发生在皮质下、基底节和丘脑,以中小梗死灶为主,57%为多发性脑梗死。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主要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31例接受了胰岛素治疗,并予改善脑血循环、降血压、抗癫痫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慎用脱水剂及增高血糖的药物。

1.5 脑梗死疗效判定标准

106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依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 (功能改善程度) 及治疗后的生活能力状况 (病残程度) 分出: (1)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 (2) 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 (3) 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4) 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左右。 (5) 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6) 死亡。

2 结果

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106例中,11例基本痊愈 (10.4%) ,49例不同程度好转 (46.2%) ,13例死亡 (12.2%) ,死亡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全身衰竭。同期非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95例中,15例基本痊愈 (15.8%) ,70例不同程度好转 (73.7%) ,0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糖尿病由于糖、脂、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起脑血管病变可累及大、中、小血管和微血管,尤以微血管病变为显著。弥漫的、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导致腔隙性、多发性梗死多见。并发血管病变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者,这种改变是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因素之一[1]。糖尿病患者长期糖代谢紊乱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使血脂明显增高,最终引起严重的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发生。文献报道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脑出血的患病率与非糖尿患者群相近,而脑梗死的患病率为非糖尿患者群的4倍[2]。

伴发于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较无糖尿病者增高2倍或2倍以上。以我们同期的统计资料来看,本组脑梗死的治疗有效率低于我院同期非DM患者脑梗死的治疗有效率,而死亡率则高于同期非DM患者脑梗死的死亡率,亦提示预后较差。高血糖有加重脑梗死的作用,高血糖可使ATP的再生被破坏,致使钠泵功能障碍,造成细胞内水肿,使临床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3]。这样预防DM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入院时HbA1c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同时防止感染。积极防止感染对降低本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糖尿病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J].临床荟萃, 2002, 17 (23) :1381.

[2]杜金玲.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97例中医证候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 4 (3) :218

[3]刘克娥.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58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01, 11 (23) :19-20.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2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

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

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

选择好适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对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控制原则:①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②少吃多餐。③碳水化合物适量。④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⑤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麥、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⑥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以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禁用食物有: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酒类不宜饮用。

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3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该院妇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总共接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45例, 其中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6例, 占总人数的22.9%, 均采取根治性手术的处理方案。其中患者年龄最小的为45岁, 最大的为73岁, 平均年龄为 (59.1±9.8) 岁。其中有2例属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其余54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56例患者中在入院之前已经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占37.5%, 共21例, 该组病患的病程为0.5~10年, 其中19例接受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者仅有2例; 其余35例病患占总数的62.5%并无糖尿病症状, 在入院后确诊为糖尿病[2], 56例妇科肿瘤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 其中23例子宫内膜癌、15例宫颈癌、15例卵巢癌、3例外阴癌。56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连硬外麻醉下行根治手术。38例子宫恶性病变患者接受了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手术以及选择性的盆腔淋巴结的清扫手术。15例卵巢癌患者实施了全子宫、双附件以及阑尾的切除手术, 也对盆腔淋巴结进行清除, 其中3例患者予以部分肠切除, 2例患者在手术中采取顺铂40~60 mg腹腔化疗。3例外阴癌患者的手术为扩大外阴切除以及淋巴结的清除。

1.2围术期处理

1.2.1术前处理56例患者择期手术 , 术前控制血糖 , 使胰岛素应控制在空腹低于8.4 mmol/L、餐后2 h应低于10 mmol/L, 尿糖 (-) 或 (+) 时具备手术治疗条件 , 数据符合标准则手术可以如期实施。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2手术前3 d用短效胰岛素代替正使用的长效胰岛素或口服的降糖药物;3检测尿酮体、血气以及血钾值等3种数据, 及时纠正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4胰岛素的使用要随着血糖值及时调整。

1.2.2术中及术后处理1手术过程中应当每2 h进行血糖尿糖的测试, 并且手术过程中应当交替输入5%的葡萄糖以及1500~3000 m L的生理盐水 , 直到手术过程顺利结束。2在手术后进行静滴时同样应当保证每2 h进行血糖、尿糖以及酮体3个项目的监测, 根据所测量数值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的用量应该根据尿糖值调整, 具体尿糖 (+) 4 U、 (++) 8 U、 (+++) 10 U , 如果尿酮体呈阳性, 在排除糖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应当增加胰岛素的用量。术后以葡萄糖100~150 g, 同时每5 g的葡萄糖加入1 U的胰岛素用来补充能量, 另外还应当在每1000 m L的液体中加入1~1.5 g的氯化钾来补充术后钾元素流失。血糖大于13.39 mmol/L的患者, 将50 U的胰岛素注入500 m 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匀速地入;血糖小于13.39 mmol/L的患者, 恒定速度100 m L/h输入5%的葡萄糖以及适量的电解质。3手术后在禁食的状态下对血糖、尿糖、酮体进行早晚检测, 血糖以8~10 mmol/L为标准, 还应保证每天静脉注射葡萄糖不低于150 g, 每日复查电解质, 胃肠功能恢复鼓励患者尽早进食, 进食期间用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方式来代替静脉胰岛素。一旦禁食超过3 d就应当实施静脉营养补充能量。该组患者在术前30 min及手术后48 h选择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

2 结果

手术前采取血糖及尿糖控制, 其中3例为单纯性饮食控制, 53例采取了饮食与胰岛素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手术后共有15例患者产生一过性的尿酮体阳性, 通过补液以及补充胰岛素后迅速转为阴性;2例卵巢癌患者由于肠切除而出现了低钾血症以及酮症酸中毒, 通过采取静脉补充营养以及补钾, 4~5 d低钾血症以及酮症酸中毒得以改善;1例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通过积极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感染得到控制;5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的切口达到甲级愈合标准, 3例患者切口延期愈合, 无切口感染病例, 无1例病人围手术期死亡。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机体代谢紊乱, 在手术麻醉的刺激之下导致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调节系统发生变化[3], 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 血糖进一步升高, 进而出现尿糖、低钾血症, 另外使胰岛素分泌下降, 游离脂肪酸增加, 导致酮症酸中毒, 增加围手术期的风险[4], 容易引起心、肾的损坏造成昏迷乃至死亡。由此可见, 麻醉以及手术都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也就表明了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使得危险度更高, 这就要妇科医师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及认识估计, 在必要时刻可以寻求内科或者麻醉科的医师予以帮助, 积极防治并发症, 尤其是感染。由于感染与糖尿病二者相互影响[5], 糖尿病控制不良, 厌氧菌或微需氧菌有条件繁殖, 但若糖尿病被控制后, 感染机会亦随之减少。

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 只有在保证自己的血糖调整到理想水平上时才可以安全的度过手术期。该组患者年纪相对偏大, 均为恶性肿瘤, 手术范围大并且均为长时间手术, 以上几点特点表明这些手术难度要高于普通手术。关于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该研究体会如下:1速效胰岛素是稳定血糖的最理想方法;2术前空腹血糖要低于8.4 mmol/L;3胰岛素用量 公式为U=[空腹血糖 (mg) -100]×体重 (kg) ×0.6×10/1000×2;4专门建立为患者进行胰岛素的静脉注射更为合理方便;5应该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测试;6对于大范围的手术, 全麻醉的效果更好, 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更加的安全;7禁食阶段保证葡萄糖的补充, 保证热量的充分摄入, 还应该尽量减少禁食的时间, 当禁食超过3 d的时候, 就应当采取静脉补充营养的方式。此外, 胰岛素可促使细胞外的钾向细胞内转移, 导致血钾降低, 为防止低钾血症, 促使胃肠功能蠕动, 要注意对电解质的及时复查来及时补钾。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血糖在术前要控制在安全范围, 否则, 手术的危险性增加[6]。同时 , 糖尿病患者体内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对于低血糖不能充足的反应性分泌, 易发生严重的、持续时间长的低血糖事件[7], 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护 , 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诊疗安全。

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糖尿病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式及措施。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6月, 通过对56例糖尿病并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的切口达到甲级愈合标准, 3例患者切口延期愈合, 无切口感染病例, 无1例病人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后共有15例患者产生一过性的尿酮体阳性, 通过补液以及补充胰岛素后迅速转为阴性;2例卵巢癌患者由于肠切除而出现了低钾血症以及酮症酸中毒, 通过采取静脉补充营养以及补钾, 45 d低钾血症以及酮症酸中毒得以改善;1例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通过积极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糖尿病问题会使其手术的风险性增加, 为保证手术成功并且使得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就在于要保持患者自身的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护, 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 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诊疗安全。

关键词:恶性肿瘤,妇科,糖尿病,围手术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韩萍.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9 (2) :115-117.

[2]周蝉英, 刘道平, 杨小平, 等.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7) :465.

[3]杨海晨, 孙永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9 (4) :182.

[4]郭尚云.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68例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6) :1122.

[5]张彩凤, 马娟文, 王小静, 等.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处理[J].甘肃科技, 2011, 27 (13) :157.

[6]高丽霞, 刘月芹, 康琳, 等.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护理[J].河北医药, 2009, 31 (16) :2164.

肛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篇4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手术 并发症 护理对策

肛肠疾病是一种较常见且容易发生的疾病。手术是现在治疗肛肠疾病的常见手段之一,而对肛肠疾病手术后,进行良好的护理对策,则是保证伤口尽快愈合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临床资料

2007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肛肠疾病患者1600例,男900例,女700例,年龄16~90岁,平均53岁;平均治疗周期10天。进行肛肠疾病手术后,观察到肛肠疾病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疼痛、感染、创口出血、尿潴留、便秘、肛门水肿、里急后重等,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其中两个以上并发症60%,3个以上并发症30%,4个以上并发症10%。

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对这些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术后疼痛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手术后患者感觉疼痛是个别手术存在的现象,由于肛门区的神经很多,而且肛门周围的皮肤内含有比较多的末梢神经、血管、淋巴。在进行肛肠疾病的手术中,由于手术对肛门四周的神经进行了牵拉、损伤以及挤压等,因此才会产生肛门四周的肌肉发生痉挛等现象,从而影响气血的流通,因此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这种疼痛在手术后的8个小时后会表现的比较的明显。护理对策:首先要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关心体贴患者,解除紧张情绪,以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可与患者多交谈或听轻音乐来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术后控制排便,一般1~2天。很多患者都在担心其第1次排便是否会顺利,有没有疼痛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给予其一定的安慰,可以通过采取防止患者便秘的措施,让患者食疗或口服润肠通便的药物,并对患者加以开导。同时还要嘱咐患者要保证创面的清洁,以免因此而造成手术后的伤口出现感染等情况。对于创面的脓液及时用中药汤剂进行清洗,注意分泌物对疼痛产生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换药的时候,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配合医生的治疗。医生操作应该尽可能的准确、到位,减少患者因创面而产生的疼痛。还可给患者做耳穴埋豆,使患者的气血通畅,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让患者多听音乐也是一种减少疼痛的好办法。

術后切口感染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因为肛肠手术的部位十分特殊,经常受到来自大便、尿液的影响,会造成手术切口的愈合周期相对时间较长,所以防止术后感染非常重要。这对于护理工作来说,应该要特别的重视。护理对策:在对肛肠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做到术前灌肠彻底,备皮符合要求。术后换药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换药时创面引流不畅,更换敷料或换药不当均可引起感染。所以一定要正确换药,如换药前换药室要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患者做超声雾化熏洗后再换药;肛周脓肿、肛瘘创面大、创腔深应做到充分引流;也可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创腔,引流条紧贴创伤面或创腔底部,这样既保持了引流畅通防止假愈合,同时也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创面水肿可以外敷10%高渗盐水或硫酸镁纱条湿敷,必要时修剪增生的肉芽组织,创面周围发红、潮湿、糜烂有湿疹发生,可暴露创面。女性月经来潮,可诱发感染,影响切口愈合,注意肛门及会阴部清洁。还可采用TDP或微波等治疗仪做穿透性热敷。通过上述防治措施有效的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术后尿潴留:尿潴留是肛肠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麻醉药物的作用和肛门周围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是造成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护理措施:首先给予心理护理,术后尿潴留患者大多烦躁不安、情绪激动,此时要耐心地安慰患者,使其情绪稳定、全身放松,缓解肛周括约肌痉挛,树立自解小便的信心。可通过在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上做隔物灸,以促进排尿,此法在临床上非常有效,还可嘱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聆听流水声,以促进排尿,上述方法无效者,可遵医嘱行无菌导尿术。

术后出血:由于手术结扎部位不牢或手术中创面止血不彻底或排便过于用力、撕裂伤口均可引起出血。护理措施:术后24小时禁排大便,最好48小时后排便,以防出血,若患者有下坠感或便意,要告知患者这是由于术后肛门内敷料刺激所致。术后7~9天为痔核脱落阶段,嘱患者减少活动,密切观察便血情况。内痔结扎术后,嘱患者不可牵拉留在肛外的线端,以免疼痛或出血。

便秘:术后便秘多是因为术后害怕排便时切口疼痛而不愿排便,所以不敢进食或进食过少,并且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使大便干燥出现便秘。护理措施:情志调护,中医辨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帮助其解除因大便干燥所产生的不良心态,达到心境坦然,志和气达,气机调畅,通降有常,腑气通,秘结行,便秘自解。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患者正常进食,说明只有饮食量足够才能有利于刺激肠蠕动,防止便秘。可根据大便情况调理饮食,鼓励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的食物,晨起服用凉牛奶或用杏干泡水,以促进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灌肠。

讨 论

通过几年来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随着肛肠手术推广和发展,以及人们对肛肠手术的认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也就显得更重要,对手术后护理借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有待于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该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中,主要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期选取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的对象, 并将两组患者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其中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 女性患者有28例, 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9.8)岁。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进行相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并没有存在严重的疾病。

1.2 治疗的方法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体重、腰、臀围、血压、腰臀围比以及计算题做进行检测等,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并对其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空腹肘静脉抽血,并要求所有患者禁食12 h以上,将其合格血液样本作为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抵抗素、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 最后采用ELISA法对抵抗素和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超敏c反应蛋白法对进行检测。

1.3 统 计方法

将在该次临床研究中所得数据全部应用到SPSS 13.0软件统计包中,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检验,而χ2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检验。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观察、检测得到的结果进行相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检测的结果均比对照组的升高,其中包括病程、舒张压、血清抵抗素、收缩压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项目的检测,而两组患者间的计算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腰臀围比等项目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s)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11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4 年5 月—2015 年8月, 对111 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空腹血糖检测, 根据患者血糖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3 组, A组 (37 例) 患者为空腹血糖<11.1 mmol/L, B组 (58 例) 患者为空腹血糖介于11.2~18.6 mmol/L之间, C组 (16 例) 患者为空腹血糖>18.7 mmol/L。

A组37 例糖尿病患者中, 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1:16; 患者的年龄介于46~78 岁之间, 患者年龄均值为 (64.61±2.22) 岁;患病时间为1~16 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 (9.24±0.26) 年; 文化程度: 有11 例患者为小学, 有13例患者为初中, 有8 例患者为高中 (包含中专) , 有5 例患者为大学 (包含大专) 。

B组58 例糖尿病患者中, 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1:27; 患者的年龄介于44~79 岁之间, 患者年龄均值为 (64.32±2.21) 岁;患病时间为1~17 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 (9.55±0.45) 年; 文化程度: 有16 例患者为小学, 有19例患者为初中, 有14 例患者为高中 (包含中专) , 有9例患者为大学 (包含大专) 。

C组16 例糖尿病患者中, 男女患者的比例为9:7;患者的年龄介于47~77 岁之间, 患者年龄均值为 (64.54±2.33) 岁;患病时间为1~15 年, 平均患病时间为 (9.13±0.18) 年;文化程度:有5 例患者为小学, 有6 例患者为初中, 有4 例患者为高中 (包含中专) , 有2 例患者为大学 (包含大专) 。

该实验均在3 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下进行, 对比分析3 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示组间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111 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空腹血糖检测, 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禁食8 h以上, 于次日清晨抽取5 m L空腹静脉血, 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值, 结合血糖结果对患者实施分组, 并分别统计各组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例数。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3 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3 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进行数据分析, 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用率 (%) 表示, 检验水准 α=0.05, 当P<0.05 时, 表示两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为67.57% , B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为86.21% , C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为93.75%, 经比较可知, A组和B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学具有意义 (χ2=4.7220, P=0.0298) , A组和C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学具有意义 (χ2=4.1363, P=0.4197) ;但B组和C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679, P=0.4138) , 具体结果如表1 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的胰岛素分泌发生障碍或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 引起机体出现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的代谢性紊乱综合征[2]。

糖尿病的病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临床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 将其分为Ⅰ型和2 型糖尿病[3]。 若不及时治疗, 患者易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为其中之一[4], 糖尿病并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异常、无痛性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5], 该病易导致患者的微血管、 大血管出现病变, 引起患者的渗透压、血压浓度出现较大波动, 加重机体心脏负荷, 对心脏功能造成损伤[6]。 为有效控制病情恶化, 对患者实施干预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 临床上最常见以及最重要的干预手段主要为饮食治疗, 因此临床上应合理指导患者饮食, 告诫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 并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 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7]。 该研究结果显示, 空腹血糖值介于11.2~18.6 mmol/L之间、>18.7 mmol/L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值<11.1 mmol/L患者, 这说明糖尿病患者随着空腹血糖值的升高, 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越高, 因此, 为避免病情的发生、发展, 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实施干预措施。 朱斌杰[8]在实验研究中分析了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 通过实验研究其认为高血糖状态可诱发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 为阻止病情的发生、发展, 对该类患者实施血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经比较可知, 该实验与本实验的研究结果类似, 无显著区别, 均认为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

总结得出, 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为有效降低该类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对其实施血糖控制十分重要,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1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8月, 对111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空腹血糖检测, 根据患者血糖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3组, A组 (37例) 患者为空腹血糖值<11.1 mmol/L, B组 (58例) 患者为空腹血糖值介于11.218.6 mmol/L之间, C组 (16例) 患者为空腹血糖值>18.7 mmol/L。观察比较3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结果 A组糖尿病患者中, 有25例 (67.57%) 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B组糖尿病患者中, 有50例 (86.21%) 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组糖尿病患者中, 有15例 (93.75%) 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经比较可知, A组和B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和C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B组和C组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机率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为降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糖状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光伟.关注血糖达标与低血糖风险之间的平衡——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降血糖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28 (1) :1-3.

[2]王慧珠.以患者为中心的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管理——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EASD) 的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 (1) :7-15.

[3]张国瑞.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体化管理[J].疑难病杂志, 2012, 11 (9) :723-725.

[4]王志勇.高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4 (4) :374-375.

[5]赵振燕, 吴永健, 吴元, 等.急性心肌梗死初发高血糖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 2012, 27 (1) :17-20.

[6]江正菊, 宁林玲, 胡霞敏, 等.桑叶总黄酮对高脂诱导大鼠高血脂及高血糖的影响[J].中药材, 2011, 34 (1) :108-111.

[7]彭晓韧, 赵艳芳, 邹大进, 等.应激性高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 (6) :631-636.

妇科手术并发泌尿系损伤诊治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0年至2010年妇科行手术治疗3376例, 发生泌尿系损伤8例, 年龄26-63岁, 平均46岁, 其中膀胱损伤3例, 输尿管损伤5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类型、诊治情况、处理措施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3376例妇科手术中发生泌尿系损伤8例, 发生率0.24%, 其中膀胱损伤3例 (0.08%) , 输尿管损伤5例 (0.14%) 。

2.1 损伤的原因

3例膀胱损伤中, 2例是以色列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 因膀胱与子宫前壁粘连紧密, 分离粘连时致膀胱损伤。1例子宫内膜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因子宫前壁与膀胱浸润粘连, 分离粘连时致膀胱损伤。5例输尿管损伤中3例为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时, 因肿瘤直接浸润粘连输尿管, 结扎子宫主韧带或骶韧带时, 或在处理阴道断端时分离膀胱不充分, 钳夹阴道时损伤输尿管。2例为子宫腺肌瘤, 因病灶与盆壁骶韧带粘连, 手术时没有注意到输尿管粘连, 路径改变, 钳夹或缝扎时损伤输尿管。

2.2 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膀胱损伤术中有尿液流出, 可见膀胱破口, 输尿管损伤术中发现手术野有较多的渗出液或输尿管扩张。膀胱损伤即刻行修补术, 放置膀胱造瘘管及气囊导尿管各一根, 术后2周拔除膀胱造瘘管, 半月后拔除气囊导尿管, 均康复出院。输尿管损伤后, 输尿管内置双J管行断端吻合术, 术后6周拔除双J管, 患者康复出院。

3 讨论

女性生殖器官与泌尿器官紧密相邻, 妇科手术是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常见原因, 5%以上为妇产科手术引起[1], 其中以输尿管损伤最为严重。随着腹腔镜手术、严重的盆腹腔粘连手术及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增多, 此类损伤也相应增加。文献报道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1.6%, 膀胱损伤的发生率为2.6%[2]。损伤的部位与妇科手术的类型有关, 宫颈癌根治术、阔韧带肌瘤切除术、卵巢癌复杂手术等易损伤输尿管。宫颈肌瘤、剖宫产术及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易损伤膀胱。

3.1 妇科手术中造成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

因妇科手术多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及耻骨联合上横切口, 如膀胱充盈、视野暴露不好, 开腹时可造成膀胱损伤。子宫下段腹膜外剖宫产, 分离膀胱时造成损伤。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盆腔粘连, 阔韧带内肿瘤、宫颈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侵犯膀胱等, 可造成盆腔解剖改变, 膀胱与子宫颈间的正常间隙消失, 分离粘连时可伤及膀胱。子宫全切除缝合阴道残端时, 如麻醉欠佳、膀胱充盈, 缝针易刺破或缝扎膀胱壁。妇科手术所致的输尿管损伤类型很多, 常见的是输尿管被误扎、切开、切断、撕裂、钳夹或部分切除[3], 有时虽为直接损伤输尿管, 但损伤了输尿管的血液供应, 也会引起输尿管缺血坏死。宫颈癌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 游离输尿管时可造成直接损伤, 术中大段游离输尿管时损伤输尿管外膜或营养血管引起输尿管缺血坏死。妇科肿瘤浸润行根治术或子宫全切除术时, 术中钳夹或大块缝扎止血时易损伤输尿管。

3.2 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

妇科医师必须熟悉局部解剖, 尤其是输尿管、膀胱与子宫卵巢的关系, 了解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即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 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 输尿管进入隧道及膀胱处。避免过度电凝止血, 特别是离输尿管较近的主韧带、骶韧带部位。行复杂的附件切除时, 掌握好手术入路途径, 首先切开圆韧带, 沿卵巢血管打开阔韧带能容易找到输尿管, 直视下切除不容易损伤输尿管。子宫全切除时, 损伤输尿管的部位最常见的是“桥下流水”的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相交处, 紧贴子宫壁钳夹子宫动脉就可以避免损伤。经腹子宫切除时, 推离膀胱应超过宫颈外口。缝合阴道残端时要保证缝针不穿透膀胱壁。术前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常规留置导尿管, 对疑有病变累及输尿管或膀胱者, 应请泌尿外科医师行膀胱镜及输尿管插管, 明确诊断。对粘连严重的手术应仔细分离, 不要盲目地结扎和切除病变组织。对条索状组织, 应确定排除输尿管后再钳夹切断。

3.3 泌尿系损伤的处理

术中发现输尿管、膀胱损伤者, 应立即进行修补或吻合, 包括输尿管断端吻合、膀胱修补、输尿管膀胱植入术。术后发现输尿管损伤, 如已出现输尿管瘘或膀胱阴道瘘, 应在术后3至6个月, 待炎症消退后再行修补吻合术。

总之, 要术前充分评估、充分准备, 术中操作轻柔仔细, 熟悉局部解剖、组织的辨认和解剖层面,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预防泌尿系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夏恩兰, 主编.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03-107.

[2]梁旭东, 邓洪梅.妇科手术泌尿系损伤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 02:112-115.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期间妇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平均年龄 (35.5±8.4) 岁, 其中子宫全切10例, 子宫次全切15例, 子宫肌瘤切除15例, 剖宫产28例。入选标准: (1) 所有患者均有剧烈腹痛, 发热, 腹膜刺激征, 进行性、对称性腹胀等表现; (2) 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全结肠扩张、积气、积液, 以积气为主; (3) 患者依从性好, 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措施。排除标准。 (1) 家属及患者强烈要求手术治疗者; (2) 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主要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开塞露低压灌肠以及肛管排气, 对于上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则要适时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补液, 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在护理方面, 予以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腹部状况观察、胃肠道减压护理、灌肠护理、动脉血气分析以及水电解质监测等相关护理, 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2 心理护理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由于疾病特征, 大多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腹膜刺激征等, 因此, 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耐心介绍疾病类型、特征以及相关诊疗过程, 以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紧张、焦虑以及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饱满的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相关治疗。另外, 还要适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 缓解其心理压力, 保持愉快心态, 争取早日恢复健康出院。可以说, 心理护理贯穿整个诊疗过程中, 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沟通和交流。

1.2.3 腹部状况观察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与机械性肠梗阻相类似, 但本组患者的腹胀与机械性肠梗阻的腹胀存在显著差异, 本组腹胀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的腹胀, 且腹胀程度较之机械性肠梗阻有所减轻, 未出现肠型或者蠕动波, 触诊时可见腹部柔韧感, 未触及明显肠襻以及包块。腹部疼痛表现为持续性的钝痛, 腹部压痛明显, 但易被产后的宫缩痛所遮盖, 需加以注意。腹部反跳痛以及肌紧张均不明显, 听诊时只表现为肠鸣音减弱以及消失, 并未出现肠鸣音亢进现象, 与手术后由于器质性损伤所造成的肠梗阻存在明显差异。腹部X线平片是对于此类疾病较为常见且有效的诊断手段, 可清晰显示结肠扩张状况, 且由于结肠内充满空气, 液平面较为少见。

1.2.4 胃肠道减压

本病的治疗胃肠道减压是重点, 主要是通过放置胃管进行。而患者由于知识匮乏, 缺少相关了解, 在治疗前比较紧张、焦虑。因此,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胃肠道减压的重点, 特别是放置胃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插胃管时, 患者保持半坐卧位, 放置胃管的具体深度以到达患者胃体部为佳, 一般而言, 胃管长度是在患者的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长度的基础上加6 cm~9 cm, 以便将胃肠道内容物有效吸出。插管过程中要求护士动作轻柔, 位置要正确, 以免对患者的胃肠道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一旦出现不适, 及时停止。胃管放置完成后, 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脸颊以及鼻部, 连接负压引流瓶, 并妥善地固定在患者床头。给予负压瓶定时 (2 h) 加压, 以保证负压状态;另外, 定期对引流装置进行检查和挤捏, 检查内容包括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 还要确保引流管的畅通, 防止引流管出现折叠、弯曲以及脱落。

1.2.5 低压灌肠

低压灌肠有助于促进排气、排便, 在灌肠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指导, 帮助其深吸气以及收缩肛门, 分散注意力, 以争取灌肠液长时间在肠道保留, 须防止灌肠过程中灌肠液外漏。另外, 在整个灌肠过程中, 密切监视患者的腹部体征以及面色改变, 出现不适及时停止, 报告医生, 加以治疗[2]。

1.2.6 动脉血气分析以及水电解质监测

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禁饮食以及胃肠道减压, 会丢失大量的体液, 很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应该根据每日出入量进行补液, 同时也需要进行补钾, 防止钾低造成肠道麻痹。因此, 治疗过程中的动脉血气分析以及水电解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 结果

本组68例妇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在采用非手术治疗后, 再配合积极、有效、全面的护理措施, 均获得痊愈, 并在预期时间内出院。治疗过程中, 未见患者出现肠穿孔以及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由此可见, 妇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 在治疗过程中, 明确诊断以及正确的护理措施, 是确保痊愈的关键。

3 讨论

目前, 对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组织学检查时未见患者的肠壁出现病理学改变, 因此, 我们认为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在手术过程中, 很有可能造成脊髓骶椎2, 3, 4段的副交感神经出现损伤, 使得副交感神经传出受阻, 造成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本组68例妇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在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在预期时间内出院。提示非手术保守治疗对于妇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池月英, 朱小红, 曾庆红.妊娠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4) :388-389.

糖尿病并发妇科疾病 篇9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82-01腹腔镜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是近年新兴并普及的手术方式。该手术能够缩小手术创口、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机体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1]。腹腔镜手术与一般妇科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随着腹腔镜手术所涉及的疾病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手术的难度越来越高,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每一位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对2011年——2012年收治的85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85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年龄为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10.6)岁。手术的类型主要包括:异位妊娠手术23例、卵巢囊肿17例、多囊卵巢综合症21例、子宫肌瘤剔除13例、输卵管粘连分离11例。

1.2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进行常规穿刺,形成气腹。患者的穿刺点为4个左右,气腹压力在13——15mmHg之间。医生在手术中采用单极、双极电凝、缝合等方法。在手术完成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2结果

2.1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人数为12人,占总数的14.11%,见表1。

表1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

类型1例数1并发症1并发生发生率异位妊娠手术12314117.39%卵巢囊肿手术1171115.9%多囊卵巢综合症1211219.5%子宫肌瘤剔除11313123.1%输卵管粘连分离11112118.18%2.2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种类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种类主要包括:皮下气肿4例,腹腔内出血3例,内脏损伤1例,腹胀1例,呕吐2例,咽喉不适1例,见表2。

表2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种类

类型1并发症1并发生发生率皮下气肿14133.3%腹腔内出血13125%内脏损伤1118.3%腹胀1118.3%呕吐12116.7%咽喉不适1118.3%3讨论

3.1常规性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护理的主要方法如下:

3.1.1当患者手术未清醒时,要让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禁止向患者喂水和食物。

3.1.2在手术后6小时之后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2]。

3.1.3对手术后没有产生恶心和呕吐现象的患者给予流质食物。

3.1.4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每小时进行血压、脉搏等方面的检查,及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内出血现象,如出现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3.1.5每5-6小时测量体温,检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情况。

3.2并发症的护理治疗本次研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治疗,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皮下气肿护理治疗皮下气肿是腹腔镜手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体重过高、皮下脂肪过厚等。对于皮下气肿患者,应该及时关注患者的情况,每30分钟左右检查切口附近有无气肿现象,并及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脸色、体温,并注意与血肿现象进行区分。

3.2.2腹腔内出血护理治疗手术中出血可以及时进行止血,但是手术后出血情况必须要多加注意。手术后腹腔内出血有两种情况:第一,手术后患者缓慢出血、症状较晚才能够有所体现,因此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必须要及时注意。第二,患者在手术初期并没有出血现象,但由于夹闭血管的钛夹脱落,导致急性出血现象。急性出血情况比较危急,往往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情况及时关注,观察患者在手术之后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紧急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3.2.3内脏损伤护理治疗本次研究中产生内脏损伤的有1例患者。出现内脏损伤的多数是以子宫以及附件损伤。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肛门是否有排气、切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情况。

3.2.4腹胀护理治疗腹胀与患者腹腔内存在过多CO2或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有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要注意腹胀的持续时间,患者是否出现血压下降、脉率加快等现象。如出现以上情况,必须要及时通知医生治疗。

3.2.5咽喉不适合呕吐护理治疗本次研究当中咽喉不适患者和出现呕吐现象的患者各1例,其中咽喉不适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气管受到插管损伤,气管黏膜以及咳嗽反射较弱,从而导致咽喉出现不适现象。因此医护人员多鼓励患者下床运动,多进行深呼吸,并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出现呕吐现象主要是因为使用麻醉药物引起中枢兴奋性增高,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呕吐的内容物,并记录呕吐的时间,还要定期帮助患者清洁口腔,防止患者不慎吸入呕吐物,引起吸入性肺炎[3]。

腹腔镜手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是依然会出现并发症,因此医生必须要多加注意。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之余,必须要在护理方面多加注意,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护理,并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总结好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参考文献

[1]蒋平平.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03):339.

[2]姬英俊.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2O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7):288.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的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VD患者并发癫痫的有51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23例, 年龄36~85岁, 平均年龄60.1岁。发作类型:以局限性运动性发作为主, 共39例, 大发作5例, 精神运动性发作3例, 癫痫持续状态4例。发作时间:早期发作 (起病~2周内) 17例;迟发性发作: (发病2周后) 22例, 有12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以脑出血为原发疾病的有20例, 11例原发于栓塞性脑梗塞, 原发于血栓性梗塞1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51例均经CT、MRI或腰穿确诊证实, 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十分重要。 (1)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癫痫病:癫痫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害, 容易出现智能衰退的情况, 长期可能导致悲观绝望、痛苦、恐惧的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与其交谈, 更要尊重他们, 学会关心体贴鼓励患者, 心理上给以安慰,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调动其积极性,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战胜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说明和诱导, 减轻患者恐惧紧张心理[3]。以促使癫痫疾病的好转或早日康复。 (2) 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家属的心理状态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 所以家属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的痛苦, 帮助解决困惑。

2.2 癫痫症状的护理

2.2.1 癫痫发作预兆的护理

患者发作时, 有条件及时间时护理人员可将患者扶至床上, 如果来不及做上述安排, 立即扶住患者让其顺势躺倒, 以免出现意识丧失而摔倒造成损伤, 同时迅速移开周围坚硬物体、锐器, 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大多数癫痫随机发生, 并且没有特别的诱因。有些规律发作癫痫的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前的“信号”, 它能帮助对癫痫病灶的定侧定位, 反映了部分发作的一个皮层功能区异常的活化放电, 因此, 要注意观察癫痫的先兆症状, 如眩晕、上腹部不适、头部不适、惊恐、幻觉、抽动、局部肢体感觉障碍等, 在前兆出现的时候能采取及时措施会减少发作带来的危险, 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护理时要加强脱水, 必要时给抗痫药, 可控制癫痫的发作。先兆症状距发作时间可几秒钟至数小时[4]。

2.2.2 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当患者癫痫突然大发作时切记不要离开患者, 患者出现异样或突然意识丧失时, 首先要迅速判断是否是癫痫发作, 主要观察是以抽搐为主, 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一旦出现癫痫发作, 不必惊慌, 对癫痫大发作患者应立即平卧, 头偏向一侧且下颌稍向前, 将口内流出、吐出食物等及时擦静, 防止吸入, 同时不要进行灌水清洗口腔。迅速解开患者的衣扣、领带、腰带、有活动性假牙取下, 将毛巾塞于上下牙齿之间, 以免咬伤舌头, 放置床边护栏防止坠床。不可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 以免骨折及脱臼, 要注意保护大关节以防脱臼和骨折, 使用约束带适当保护冬季注意保暖, 夏季防止中暑。对于部分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发作的患者要保护好患者, 防止到处走动, 避免伤及自身或他人。

癫痫持续状态是ACVD发生癫痫最严重的并发症, 可致永久性脑损伤, 加重脑部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而致死亡, 应紧急处理, 迅速控制发作。地西泮 (安定) 是成人各型癫痫状态的首选药, 成人剂量10~20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 以3~5mg/min速度静脉推注;如15min后复发可重复给药, 或用地西泮100~200mg溶于5%葡萄糖盐水中在12h内缓慢静脉滴注, 总量不超过120mg/d为宜。出现脑水肿症状应采取降低颅内压措施: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 (15~30min内滴完) 。同时加强呼吸、血压、心率等监测, 对发绀患者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和有效的支持和对症治疗如吸氧、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气管切开及辅助人工呼吸维护生命体征做好舌咬伤、摔伤和骨折的防护等。

2.3 服药护理

向患者讲明服药的意义, 做好心理疏导。 (1) 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 (2) 抗癫痫药物仅仅控制病情, 停药反弹病情加重, 停药之后, 神经元放电迅速反弹, 病情会逐渐加重, 再吃药效果便不明显, 因此患者长期服药, 病程越长, 剂量越大, 停药越要缓慢, 如需停药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药物剂量从常用量低限开始, 逐渐增至发作控制理想而又无严重毒副作用为宜。给药次数应根据药物特性及发作特点而定。 (4) 各种各类抗癫痫药物对认知、行为均有一定影响, 如长时间使用苯妥英钠可致智力减退, 长期服用卡巴咪嗪、扑米酮、乙琥胺、丙戊酸等可对儿童行为及学习均产生不利影响, 并可出现烦躁, 注意力不集中, 稍微定向力障碍等, 但绝不能因此而拒绝进行抗癫痫的药物治疗。

2.4 康复指导

正确认识癫痫。生活规律, 睡眠充足。饮食护理。严禁吸烟喝酒。饮食平淡, 减少刺激性、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忌过饥或过饱, 勿暴饮暴食。生活护理。从事低体能消耗的体育活动, 增强体质。适当看电视, 减少闪光刺激。患者应尽量避免游泳, 开车、登山、高空作业、井下作业、在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及从事极具刺激性的等活动。避免精神刺激, 保持乐观情绪。复查指导。规律服药, 定期门诊复查。

3 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 本组51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 早期给予静脉注射抗癫痫药物, 除1例因颅内压骤然升高诱发脑疝而死亡外, 其余癫痫发作症状均得到了缓解, 抽搐停止后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正常, 有效50例, 总有效率98.04%。

4 小结

癫痫是一组最常见且起因较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 癫痫的患病率为4‰~9‰, 我国现有癫痫病人1000多万人, 年新增发患者数为35万人。癫痫作为一种慢性大脑疾病, 由大脑异常发电引起发作而出现意识障碍、抽搐、面色改变等一系列症状。这些患者极大的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给家庭造成极大痛苦。因此,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癫痫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例对51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患者做到了发病预兆的准确判断, 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能够保持患者呼吸道顺畅, 最大限度的防止窒息、咬伤、跌伤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同时对促进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消除患者焦虑, 建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十分重要, 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5,6]。总之, 癫痫的护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使癫痫症状恢复好, 并发症少, 而且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李玮, 党连荣.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9 (3) :150-151.

[2]李春莉.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2008, 24 (23) :3607-3608.

[3]岳美姣.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 2011, 12 (5) :177.

[4]孙洪艳.浅谈癫痫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4) :221-222.

[5]马丽雯.脑血管病后症状性癫痫54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 29 (5) :429-430.

上一篇:乡村从业人员下一篇:干涉检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