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治疗应用

2024-07-27

川芎/治疗应用(精选十篇)

川芎/治疗应用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 排除:脑部有器质性病变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者严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脑梗死、脑出血史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 女性24例;年龄53~72岁, 平均 (61.5±4.3) 岁;合并有Ⅱ型糖尿病6例, 高血压病16例, 高血脂者8例。实验组男性25例, 女性25例;年龄54~73岁, 平均 (62.5±4.6) 岁;合并有Ⅱ型糖尿病6例, 高血压病17例, 高血脂者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治疗:将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 滴速为45gtt/min, 每日1次。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治疗:将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 滴速为45gtt/min;然后再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滴速为45gtt/min;每日1次。以7天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同时对于患者其他基础性疾病者嘱患者继前治疗, 如患有高血压病患者继续服用降压药物, 尽量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在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抗凝药物、稀释血液药物以及扩血管药物等[2]。收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2个疗程后的头痛、头昏、头重、耳鸣、心烦闷等相关症状以及大脑血液动力学改善情况。

1.3 评价指标

痊愈:患者未见明显头痛、眩晕、心烦、耳鸣等症状, 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显效:患者头痛、头晕以及心烦、耳鸣等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 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相关指标检查结果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偶有头痛、头晕及心烦、耳鸣等症状与体征, 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稍有影响, 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改善不明显, 甚至出现恶化。痊愈、显效、有效均计入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0%, 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脑功能不足是指患者大脑血液循环受阻, 大脑动脉供血不足, 从而出现脑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烦、耳鸣等症状, 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3]。有研究表明, 慢性脑功能不足多由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而且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多为颈内动脉, 其次为椎基底动脉系统[4]。所以在诊断疾病前采用颈部超声检查能够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准确率[5]。

中医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主要病因与患者的情志失于调畅、饮食失于节制、房劳过度以及年老体弱、脏腑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肝阳亢进、机体阴阳失调, 气机升降失司, 痰湿内生阻于体内, 津液失于输布, 日久瘀血内生, 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以及精液疏布, 导致脑窍失于濡养而发为头晕、头痛、心烦、耳鸣等。本病主要病位在脑, 累及心、脾、肝、肾等。疏血通是由地龙与水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加工制成的, 具有破血逐瘀、活血通络之功;丹参川芎嗪则具有活血化瘀、养心安神除烦之效。两者联合使用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时能提高临床疗效, 明显缓解头痛、眩晕以及心烦、失眠、耳鸣等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婵婵.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 2012, 34 (10) :1582-1585.

[2]卜宪聪, 刘诗翔.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30例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 (5) :528-530.

[3]彭文君, 陈季志, 胡巧霞, 等.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脑血流储备功能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 2013 (6) :683-684.

[4]余能伟, 刘英, 杨友松, 等,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 2012 (8) :1527-1530.

川芎/治疗应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0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均符合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1],男46例(51耳),女34例(36耳);年龄11~68岁,平均44.9岁,病程1~30 d;轻度耳聋(10~30 dB)8耳,中度耳聋(30~60 dB)21耳,重度耳聋(>60 dB)40耳,全聋(>90 dB)19耳;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7耳)和对照组40例(40耳),两组在病程、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前无诱因,劳累及情绪变化等相似。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静脉滴注10%低分子右旋糖酐针500 ml/d;辅酶A200 U,三磷酸腺苷60 mg,胞二磷胆碱1.0静脉滴注;口服盐酸氟桂嗪胶囊10 mg,1次/d;TabVitB120 mg、尼莫地平片40 m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川芎嗪注射液120 mg,1次/d。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参照中华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996)疗效分级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3]。痊愈:0.25~4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1。

2.2 发病时间长短与治疗效果:见表2。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表1 两组临床疗效(例)注: 组间比较,P<0.01,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 发病至开始治疗间隔时间长短与治疗效果(例)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有多种学说,如病毒感染及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耳内窗膜破裂有关[4]。还有学者提出可能与免疫障碍有关,但其中以血管学说最受重视,即内耳微循环障碍被认为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认为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任何一种原因均不可避免地影响内耳微循环。突发性耳聋是因血管纹区耳蜗血管屏障破裂,血栓或栓塞形成、出血、血管痉挛等内耳供血障碍,使内耳缺血、缺氧,造成血管纹萎缩和毛细胞损伤,继之耳蜗MC电位减弱,听力下降。

针对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临床常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还应针对其他的原因,协同治疗,则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复方丹参制剂具有扩张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等多重作用。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制是: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解除微血管痉挛,使血流加快,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微循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改善血流变;可增加开放毛细血管的数目;还能激活纤溶酶系统,增加细胞耐缺氧能力;同时还可拮抗内毒素,消除自由基,稳定细胞膜,减轻低氧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因此,对内耳动脉微循环障碍及病毒感染的炎性反应均具有综合的治疗作用。从而有利于溶解和消除内耳动脉中的微血栓,恢复内耳血液供应,修复毛细胞,使听力恢复。

川芎嗪为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是从中药川芎嗪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生物碱-四甲基吡嗪,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抗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疏通微循环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从而迅速消除内耳膜迷路积水,降低内耳淋巴系统压力,减轻耳蜗及前庭器充血、水肿,使血细胞缺氧和变性得到改善和修复,这可能是其治疗突聋的机制。

临床观察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比较理想,且具有价格低、药源充足、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药物。但本组病例数目有限,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同时笔者也发现其治疗效果也与病程长短有明显关系,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8.

[4] 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

[1][2]下一页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 复方丹参丸说明书

★ 血小板偏高治疗方法

★ 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及抗内毒素作用的研究

★ 脊椎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 初期小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 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高血压危象疗效分析的论文

★ 结肠黑变病的治疗方法

川芎治疗各类头痛的功效 篇3

【关键词】川芎;头痛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56-01

1风湿头痛川芎为常用之品

风湿头痛用川芎的主要目的是散风以助胜湿,通络以利止痛。《兰室秘藏头痛门》说:“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陰中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风湿外感治用辛温升散,一能辛散风邪,一能温散湿邪,二者相和则惟辛温之风药为首选。常用之品如羌活、防风、苍术、独活之属,诸药能散风胜湿,配伍川芎、蔓荆子等则散风通络止痛,常用方如羌活胜湿汤。

2外感头痛,用川芎散风止痛

与辛温药为伍,以增强祛风止痛之力,常用药有羌活、防风、白芷、荆芥穗、藁本等,代表方如芎芷石膏汤。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居人体最高位,风邪侵袭经络,必上犯巅顶,所以外感头痛以风邪所致者为常见。而川芎能上行巅顶,走而不守,祛除风邪,舒展清阳,为治外感头痛之要药。药用:川芎9 g,白芷5 g,防风5 g,苏叶5 g,荆芥6 g,甘草5 g。但风为百病之长,每多兼夹它邪而致病,治当川芎为主,随证配伍。

3 痰浊头痛,用川芎通阳利窍

痰浊头痛,多因体型肥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思虑过度,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则头痛而重,如物裹首,常伴有胸脘痞闷、口苦、泛恶、苔白腻、脉濡滑等症。治拟健脾化痰、通阳利窍。药用:川芎9 g,茯苓10 g,制半夏10 g,白术10 g,陈皮5 g,甘草5 g。兼有肝阳上亢者,上方加天麻10 g、钩藤15 g;心悸失眠者,上方加丹参10 g、炙远志10 g、炒枣仁10 g。

4 血虚头痛,用川芎补血养荣

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血虚头痛,当以补血养荣为主,一般忌用辛散动血之品,但川芎何以能治血虚头痛?诚如王好古所说:“川芎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补虚风。”川芎入肝补肝,肝为藏血之脏,肝荣则血荣,血荣则能滋养脑髓,柔润脉络,故能治血虚头痛,因而川芎既能活血散瘀,又能补血养荣,具有双向调节功效。血虚头痛常见痛势隐隐,朝轻暮重,遇劳则发,妇女每逢经期、经后常常头痛剧发,可伴有神疲乏力、心悸、肢麻、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血虚头痛用川芎加入补养药中,既能养血和营,又辛香走散,使补而能通,不至有呆滞之弊,并能鼓舞营血直上巅顶,以养脑络,有相得益彰之妙。但川芎系辛温之品,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宜小,量大则有耗营动散之弊[2]。

5阴虚头痛,用川芎引药上顶

脑为髓海,其主在肾。肝肾亏损,则精血不能上荣,脑髓失养,或肾水下亏,肝阳上亢,扰于清窍,脑络郁遏为痛。此证头痛每于用脑过度或精神紧张辄发,头痛而眩,常伴有心烦、失眠、腰酸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拟滋补肝肾。将川芎用于大堆滋水养阴药中,借川芎上行之力,引养阴药于巅顶脑络,滋润脑髓,平熄虚火,以除虚风,头痛可愈。

6瘀血头痛,用川芎行气活血

川芎/治疗应用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该院就诊的118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即能够自行排痰且甚至清晰,血气分析结果为p H值大于7.2,PaCO2(二氧化碳分压)小于80 mm Hg;对患有严重肝脏、肾脏疾病或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均予以排除。按照数字抽选的方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3:26;年龄在62~85岁之间,平均年龄(73.89±2.56)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10.01±2.39)年。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3:26;年龄在62~85岁之间,平均年龄(73.89±2.56)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10.01±2.39)年。观察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2:27;年龄在62~84岁之间,平均年龄(73.65±2.41)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10.18±2.06)年。将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得出检验结果P>0.05,该结果表明组间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均先给予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平喘、吸氧以及电解质紊乱纠正等。对照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设置ST-33型无创呼吸机的模式为S/T,将IPAP(吸气压)调整至8~16 cm H2O范围内,EPAP(呼气压)为8~16 cm H2O,两项气压值的绝对偏差值要大于4 cm H2O,患者的吸氧浓度为30%~60%。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时,患者的每日通气时间不得少于12 h,坚持持续治疗,直至患者的排尿量有所增加、水肿及其他临症状消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15 m 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国药准字H52020959)与5%200 m L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药剂,1剂/d,疗程为1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 H值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此外,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即测定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如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m PAP(肺动脉收缩压)、E/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PVC(用力肺活量)、FEV(用力呼气容积)等。

1.4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结束后,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6]。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组间数据的差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100%。

1.5统计方法

对试验中所有的记录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当检验结果为P<0.05时,则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aP<0.05,b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cP<0.05,d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了疗效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5)。

注: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肺心病常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法进行治疗,该方法是通过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提高患者体内血氧饱和浓度的方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将该方法用于治疗肺心病老年患者时,疗效不佳[7]。因此,研究老年肺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成为了临床医学界讨论的热点。

丹参川芎嗪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盐酸川芎嗪,其中,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等心脏类疾病的有效药物。盐酸川芎嗪提取于川芎的根茎部位,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阻滞的的效用,由此可见,丹参川芎嗪将保护心脏、改善心脏血氧供应的综合效用齐聚,使得各成分间产生协同作用,药效大增[8]。此外,川芎嗪还能抑制细胞内的钙离子作用,血液粘稠度得到降低,小动脉得到扩张,使得红细胞流速明显加快。将丹参川芎嗪与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治疗老年肺心病,能在改善患者临床体征的同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心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实验结论与韦海珠等[9]研究一致,进一步证明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提高老年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烨等[10]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5%)。综上所述可得出该研究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方案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其临床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积极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陈宵.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189-190.

[2]王奎.丹参川芎嗪与无创通气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07-208.

[3]刘学.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特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49-50.

[4]黄勇,汪念东.西医常规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19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9):76-78.

[5]杨海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73-74.

[6]刘立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4):130-131.

[7]骆人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养生,2015,4(8):50.

[8]夏新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327-3328.

[9]韦海珠,梁冬.丹参川芎嗪与无创通气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2):156-159.

川芎钩藤汤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篇5

摘要偏头痛 自拟川芎钩藤汤 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2007年11月符合诊断标准者112例纳入研究,均签署临床药物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15—72岁,平均43.5岁。对照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偏头痛均有反复发作史,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5~10mg,1次/日,临睡前服。②治疗组:自拟川芎钩藤汤。基本方:川芎10—30g,钩藤10—30g,细辛3g,白芷6g,柴胡10g,荆芥10g,防风12g,薄荷10g,蔓荆子10~30g,牛膝10 30g,甘草6g。1剂/日,用凉水500ml先浸泡中药饮片30分钟后,文火水煎,煮沸20~25分钟后去渣,分2~3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随症加减:头痛连及颈项,遇风寒加重者,多为风寒上袭所致,可酌加葛根15g,羌活10g,以祛风散寒;有头部外伤史者为瘀血阻络,可加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以活血化瘀;头晕目眩,心烦易怒为肝阳上扰清窍,可加石决明30g(先煎)以平肝潜阳;头重如裹、肢倦纳差者,为痰湿上犯,可加苍术10g,半夏10g,茯苓15g以燥湿化痰;心慌失眠多梦者,为血虚所致,可加当归12g,酸枣仁15g,夜交藤12g以养血安神;精神抑郁者加百合10g,合欢花10g;肾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体虚者加党参15g,黄芪30g;肝阳郁热者加地龙15g;若跳痛不止者,加蜈蚣2条。

疗效判定标准:①近期治愈:服药后头痛止,伴随症状消失,随防1年以上未复发者;②显效:服药7天后头痛明显减轻,复发频率减少一半以上者;③有效:头痛减轻,发作次数有所减少;④无效:连续服药7天后头痛无变化者。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讨论

川芎/治疗应用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124例, 均为男性;年龄35~72岁, 平均59.1岁;平均接尘工龄24.7a。诊断均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 70.2002) 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

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憋喘、咳嗽, 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绀、肺部啰音等体征。

1.3治疗方法

采用西药治疗, 包括低流量吸氧、各类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2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 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连用10d为1个疗程, 用药3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测定肺功能, 并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2结果

2.1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用药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结果见表1、表2。

2.2肺动脉瓣第2心音改变情况

肺动脉瓣第2心音治疗前正常的为49例, 亢进的为75例;治疗后正常的为101例, 亢进的为23例。

3讨论

川芎嗪是从具有活血行气祛瘀功能的中药川芎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生物碱———四甲基吡嗪, 它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化瘀、行气、利气、止痛, 药力宏而药效快, 现在已经广泛用于临床。

尘肺病例由于长期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液黏稠度增加, 红细胞压积超过55%~60%时, 血液黏稠度就显著增加, 血流阻力随之增加, 肺循环阻力增加, 导致肺动脉高压, 继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 最后导致右心力衰竭[1]。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 同时有抗血小板聚集, 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川芎嗪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2], 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 减少肺动脉血栓形成[3];能改善肺泡及肺间质血液循环, 解除肺毛细血管及细支气管痉挛, 改善通气提高PaO2, 减少肺泡壁及间质渗出, 降低肺动脉高压, 从而改善肺功能。通过上述原理, 可降低肺动脉高压, 扩张肾动脉, 使右心力衰竭得以纠正, 同时降低血液稠度, 使红细胞压积减小, 血液高凝状态改变, 血流阻力下降, 改善心肺功能, 缓解临床症状, 使用川芎嗪可以松弛肺血管平滑肌并能解除支气管痉挛。

参考文献

[1]杨国珍,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 3 (8) :928-929.

[2]叶伍高, 陆再英.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6.

川芎/治疗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3岁, 平均 (35.9±1.2) 岁, 病程1~5个月, 平均 (3.6±0.5) 个月。试验组患者年龄26~52岁, 平均为 (36.5±1.7) 岁, 病程2~6个月, 平均 (3.8±0.7) 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 (湖北华中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2020614) 及维生素E (安徽大东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03637) 治疗, 试验组患者采用川芎治疗,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分为以下三个等级:患者月经不调、腹部疼痛、出血过多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好转;上述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 甚至加重为无效, 治愈及好转之和为总有效。此外, 考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 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非常满意及满意之和作为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比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对照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分别为26.67%、40.00%, 总有效率为66.67%, 试验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分别为56.67%、36.67%, 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人数分别占总数的26.67%、33.33%, 总满意率为60.00%, 试验组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人数分别占总数的46.67%、40.00%, 总满意率为86.67%, 试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n (%) ]

3 讨论

川芎是临床常用中药, 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常用于心脑血管及月经不调等疾病的治疗[2]。川芎在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均可生长, 且不同产地的川芎由于地理环境、天气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性状也有所不同[3]。不同性状的川芎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 为了充分发挥其临床功效, 医疗工作者应对川芎做出准确鉴别[4]。研究资料显示[5], 川芎原产地为四川, 采收时间多集中在五月中下旬, 其断面呈黄褐色, 质地较坚实, 表面有隆起的轮节。四川地区生产的川芎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年产量高达几千吨。

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 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及出血量异常, 其在中医学中属于“血虚”范畴[6]。川芎对风湿痹证及瘀血阻滞症有显著疗效, 其可活血散瘀、舒经通络, 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7]。本研究表明, 试验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此外, 由于月经不调患者长期处于身体不适状态, 生活质量较低, 精神负担较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8]。综上所述, 川芎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维生素, 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碧良.中药材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5) :149-150.

[2]方之中.柴胡、川芎用药一得[J].浙江中医杂志, 2010, 45 (10) :769-770.

[3]马建春, 曾佳, 关石凤.川芎提取工艺的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2) :13-15.

[4]崔金泉.中药材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 (15) :37-38.

[5]周奇志, 胡杏林.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67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1, 17 (5) :56-67.

[6]单进军, 狄留庆, 罗兴洪, 等.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J].中草药, 2006, 37 (2) :281-282.

[7]傅博, 李欢, 王小.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 17 (4) :447-449.

川芎/治疗应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符合W H 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1]。D N早期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 AER) 20~200ug为入选条件, DN诊断标准参照1991年全国第二届消渴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与分期标准[2]。排除感染、结石、心衰、肿瘤及其他肾脏疾病, 近期无应用肾毒性药物史。在治疗的DN早期60例患者中, 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44~69岁, 平均52岁。

1.2 治疗方法

开始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较大剂280~400mg (5mg/ (kg·d) ) , 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 L中缓慢静脉滴注, 每日1次, 持续使用14d。然后改用盐酸川芎嗪片剂50~100mg/次, 每日3次口服, 治疗时间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u AER变化情况, 同时观察血压、血脂、血糖及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后组间比较用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2 结果与结语

2.1 结果 (表1)

2.2 结语

由表1可以看出:UAER (ug/min) 治疗前为135.01±6.43, 治疗后为73.90+4.81, P<0.01, DN早期患者的u AER使用川芎嗪治疗后有显著降低, 同时, 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前后, 也有明显降低P<0.05, 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改变相对较小P≥0.05。

3 讨论

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严重并发症, 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当DN进展到临床蛋白尿阶段, 治疗的难度和费用将明显增加,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D N临床意义非常重大。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u AER可以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3]。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早期投入, 可有效控制血压, 保护肾功能[4]。但这类药物价格较贵, 且有一定副作用。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份,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 活血化瘀等作用, 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川芎嗪还可通过改善胰岛的微循环, 调节体内营养素的代谢, 使内环境得以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5]。近年来多家报道川芎嗪有改善肾脏微循环, 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本组采用盐酸川芎嗪先静滴强化治疗2周再口服维持治疗3个月的治疗方法, 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发现川芎嗪能够显著降低DN早期患者的UAER, 表明川芎嗪有确切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其治疗机理短期内可能是依靠其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来实现的。同时发现川芎嗪具有明显的降压、降糖、改善脂质代谢等有益影响。川芎嗪对DN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总之, 川芎嗪用于DN早期, 不仅具有确切的肾保护作用, 而且具有降压、降脂、降糖等多方面的有益影响, 对治疗DN早期有显著疗效。且其副作用小, 耐受性好, 价格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 (早期) 的疗效。方法确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 (早期) 患者, 给予川芎嗪静滴2周, 然后口服川芎嗪3个月, 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UAER、血压、压脂、血糖等变化。结论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 (早期) 疗效确切, 且具有降压, 改善糖脂代谢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川芎嗪,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钟学礼.临床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247.

[2]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965~971.

[3]Tuttle KP.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phy:A rational approachbased on its pathophysiologg[J].Semin Nephrol, 1991, 11:220.

[4]Mogyrosi A, Sonkoch S.ATI receptor antagomsts.a challage for ACE inhibitor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Metab Res Rev, 1999, 15 (1) :55~58.

川芎/治疗应用 篇9

关键词: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川芎嗪

川芎嗪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和溶血栓的作用[1]。川芎嗪已广泛用于多种心、脑等血管病的辅助治疗, 如冠脉介入治疗再狭窄, 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冠心病等, 但单独应用川芎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我院以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为观察指标, 对123例无症状心肌缺血且不能耐受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采用盐酸川芎嗪静脉制剂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社区门诊病人, 共123例,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54例, 年龄49~68岁, 平均57.5岁。全部病例均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 符合WHO缺血性ST段判断标准: (1) 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0.1mV; (2) 连续压低时间≥1min; (3) 两次S-T段压低间隔时间≥1min。排除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厚、心脏瓣膜病及洋地黄等药物所致的S-T段改变者, 排除心绞痛反复发作者, 急性心肌梗死者以及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异常者, 排除出血性疾病和对本药品过敏者。

1.2 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盐酸川芎嗪静脉制剂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120mg/次, 治疗10~14天, 治疗期间不给予其它抗凝、扩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包括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S-T段变化程度) 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改变

经24hHolter检测, 治疗后患者的缺血发作频次减少, 持续时间缩短,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S-T段下移的幅度减少,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

治疗后, 除红细胞压积外, 纤维蛋白原、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0.05或P<0.01) ,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 少数患者有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 经解释后均能坚持完成疗程。

(±s)

3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不是单纯的冠脉粥样硬化, 其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临床表现, 即心脏已受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但可能因为下列原因而被忽视[2]: (1) 存在“疼痛报警系统缺陷”。患者血浆中内源性镇痛介质, 如β内啡肽、脑啡肽水平较高; (2) 心肌缺血范围较小, 程度轻, 持续时间短, 达不到疼痛阈值; (3) Q波梗死和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有人认为痛觉传导异常是主要原因。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也可逐渐演变为心脏扩大, 产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个别患者甚至可能猝死[3]。虽然该病临床症状隐匿, 易被忽视, 但24h动态心电图对其检出率高, 确诊后予以积极治疗可改善远期预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变化, 其发病有昼夜变化规律, 时间一般为6:00~12:00, 17:00~21:00, 这可能与该时间段体内儿茶酚胺产生增多, 血小板聚集增高, 纤溶酶活性降低有关。川芎嗪可抑制TXA2的合成与释放, 降低血黏度, 改善微循环, 从而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达到治疗目的[4]。

本文采用川芎嗪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结果显示川芎嗪改善缺血性S-T段下移的疗效显著。治疗后, 患者的S-T段下移程度减轻, 缺血性发作次数减少, 缺血持续时间缩短、血黏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 在改善冠脉循环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 川芎嗪是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理想药物,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07-308.

[2]达明芳.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08, 38 (10) :69-70.

[3]齐玫玫.注射用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 2008, 28 (9) :654-655.

川芎/治疗应用 篇10

【摘要】 目的:比较奥扎格雷钠与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了120例诊断明确的脑梗死120,治疗组组60例,奥扎格雷钠80 mg 加入01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予川芎嗪0.24 g 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用14 d。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是一种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方法。

【关键词】 脑梗死;奥扎格雷钠;川芎嗪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2-01 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疗效,而溶栓、降纤治疗又受时间窗的限制。因此,我们对2009-01 – 2010-01 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用同期诊断相同用川芎嗪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本资料12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在发病1 周内入院,头CT 除外颅内出血,治疗前BP ≤180/100 mm Hg ,无近期手术或消化性溃疡病史,未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或溶栓药物。其中奥扎格雷钠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采用川芎嗪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及住院天数均无差异(P> 0.05)。

1.2 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扬子江) 80 mg 加入01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予川芎嗪0.24 g 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用14 d。其余保护脑细胞等治疗两组相同,且依据病情处理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并发症。

1.3 疗效评定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1]。(1)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2) 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 ~90%;(3) 进步:缺损评分为18% ~45%; (4) 无变化: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 %以内; (5) 恶化: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临床神经缺损评分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奥扎格雷钠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间川芎嗪组改善明显(P<0.05),见表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60.0%

,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 ±s)

注:与对照组比:#:p>0.05,##:p<0.05.

讨论

因脑梗塞多于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病,患者就诊时多以错过超早期(1-3小时)溶栓的机会,所以防止血栓进展及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便成为治疗的关键。奥扎格雷时以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他可以选择性的阻断血栓素(TXA2)合成酶,导致合成被抑制,并促进前列腺素(PGI2)合成,从而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栓的形成和促进血栓的溶解,有利于阻塞血管的再灌注,加速缺氧的恢复,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临床症状[2-3]。本研究显示:奥扎格雷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J ] .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378-383.

[2] 周立春,贾伟华,安春华,等。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卒中,2006,9(1):624-26。

上一篇:潜水泵的自动控制技术下一篇:服务组合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