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与反馈

2024-08-25

评估与反馈(精选九篇)

评估与反馈 篇1

经验反馈是前人在自己或他人亲身摸索过程中总结的教训和实践知识的反馈。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 促使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开展了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评估队活动 (OSART) , 评估活动成为提高核电运行业绩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管理手段。运行评估过程中提出的弱项与建议, 对促进受评核电厂持续改进和卓越管理发挥着积极作用。

1 运行经验反馈领域业绩目标与期望

OSART主要分为10个领域, 分别是组织管理、培训与资格授权、运行 (OPS1) 、运行、维修、技术支持、运行经验反馈、辐射防护、化学、应急与准备 (EPP) 。文章重点研究的运行经验反馈领域, 主要分经验反馈领域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事件报告、经验反馈来源、经验反馈信息筛选、纠正行动、经验反馈信息的使用、经验反馈数据库和趋势分析和经验反馈的自评价。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同行专家的评估, 利用专家的经验, 发现被评估电厂良好实践和提出改进措施, 以期帮助被评估电厂改进运行安全业绩。通常评估会围绕评估业绩目标和准则开展。

2 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OSART中, 经验反馈领域评估员应重点关注的方面如下。

2.1 大纲核查

评估员需核查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大纲, 以评估运行经验反馈大纲描述是否完整, 大纲是否明确规定了责任, 对如何处理运行经验反馈信息是否有准确的细则, 以及状态报告上报是否有合适的途径。核电厂的这项活动最好由专门工作组协调, 实施的具体细则应在核电厂的书面程序中规定。

2.2 经验反馈组织管理

评估员应核查核电厂是否有运行经验反馈管理的必要的组织机构, 同时判断核电厂从事经验反馈工作的人力资源是否充分。

2.3 报告和经验反馈的来源

评估员应评估核电厂过去3年来的运行情况。核查事件的记录、重复发生的事件、与外部事件相类似的事件以及应与外部核电组织共享的事件。评估期间发现的事实用来支持有关运行经验反馈大纲的评估结论。核查核电厂是如何了解外部经验的。如果已由厂外监管机构或核电公司组织进行了筛选, 则确定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这种方式是否能够保证把适当的信息发送核电厂。

2.4 根本原因分析

评估员通过核查或参加根本原因分析会议、参加讨论外部运行经验反馈信息的会议并参加有关运行经验反馈信息的培训课程, 确定现行运行经验反馈大纲的有效性。

2.5 纠正行动跟踪

在核查电厂纠正行动的有效性时, 评估员可以核查纠正行动的措施是否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问题的表象。评估员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或人员访谈, 核查跟踪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纠正措施完成日期与事项的重要性、优先顺序和防止事件再发生的必要性相适应。核查电厂是否定期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2.6 经验反馈信息的应用

(1) 事件的行业共享和培训

评估员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事件 (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 , 查看它们是否纳入培训大纲;对有关人员进行访谈, 确定他们从这些事件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否应用到他们的工作中。

(2) 外部经验反馈的应用

评估员需核查核电厂是如何核查重要的外部运行经验反馈在核电厂的适用性的, 是否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7 经验反馈过程自我评价

评估员应核查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培训教材的质量, 确认是否所有相关人员都经过了培训。与培训领域的评估员一起, 对核电厂一些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访谈, 了解其接受培训的情况。

评估员应对该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评价, 阅读电厂最近的自我评价报告, 与评估员观察到的结论进行比较, 确定自我评价是否有效。注意评估员的结论不要受核电厂自我评价报告的影响。

3 经验反馈领域共性问题

在评估的核电厂中, 经验反馈领域通常出现的待改进项、共性和常见问题为核电厂改进业绩提供了指南。根据对经验反馈领域找出问题的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找出主要共性和常见问题为。

3.1 运行经验组织管理

经验反馈的实施与管理要求存在偏差, 经验反馈信息未得到有效利用。

管理层的监督和跟踪不充分, 不足以保证针对缺陷采取的纠正行动得到有效实施或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事件报告

运行经验反馈大纲中没有包括低级别的事件、运行难点和小的偏离情况。没有明确规定低级别事件和无后果的未遂事件的阈值和报告准则。调查类似事件的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

3.3 事件分析

事件分析没有正式的方法或程序。对所有重要的内部事件或重复发生的问题都没有规定相应的级别进行调查, 也没有对无后果事件分析劣化趋势以识别根本原因。

事件分析工作, 包括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纠正行动计划制定以及事件的统计和趋势分析, 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展。

3.4 纠正行动

事件相关纠正行动的落实没有得到跟踪验证和评价, 不能保证纠正行动的有效落实。

由于没有找到事件的根本原因或者没有纠正根本原因, 所以纠正行动计划不能有效消除缺陷。

4 对被评估电厂在经验反馈领域的改进建议

(1) 调整现行的状态报告筛选流程, 由多部门具有不同领域知识的专家组成多专业小组, 通过会议进行筛选和定级。 (2) 加强根本原因分析方法的培训, 提高根本原因分析方法的培训质量。 (3) 强化外部经验反馈信息的应用和经验反馈信息外报工作的及时性。 (4) 明确纠正行动管理过程要求, 提出纠正行动应该满足的质量标准以及关闭条件, 严格控制纠正行动的制定、执行、跟踪、验证和变更等各个环节。

5 结束语

运行经验反馈是营运单位在核电站运行阶段为保证安全而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了解OSART对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领域的评估要求、期望、方法, 对提高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工作水平和完善核电厂自评估方法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从而使核电厂业绩目标得到提升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OSART guideline.Reference report for IAEA Operational Safety Review Teams (OSARTs) , 2005 edition.Vienna, July 2005.

[2]A system for the feedback of Experience from Events in Nuclear Installations, Safety Guide No.NS-G-2.11, IAEA, Vienna (2006) .

[3]Guideline for Peer review and the plant self-assessment of operational experience feedback process PROSPER, IAEA safety series No.10, 2003.

员工绩效评估与反馈实施细则 篇2

员工绩效评估与反馈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要求,为了规范公司绩效评估工作,体现绩效反馈与面谈的激励改进作用,促进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部门、各直管单位的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的管理;集团下属企业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章 定义、职责和评估周期

第三条 定义: 1. 绩效评估:是指对照绩效标准,采用规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指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工作表现、行为表现、能力素质表现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2. 评语法(书面评价):综合评价除量化评价以外,同时采用评语法,由考评人(上级主管)撰写一段评语来对被考评人进行评价。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将员工等齐划一,不利于员工的成长,而评语法弥补了量化评价的不足。评语的内容包括被考评人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行为表现、能力素质表现及优缺点等,同时确定被考评人下一阶段需努力的方向。书面评价由被评估人的上级撰写。3. 绩效反馈:指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后,管理者将结果反馈给员工,并对员工上一考核周期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行来表现和能力素质表现等进行综合的评价,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与员工共同找出绩效结果产生的原因,倾听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指导员工工作绩效持续改进的过程。

绩效反馈一般是指书面反馈和绩效面谈。

第四条 职责 1.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1)负责对对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2)负责公司对绩效评估综合评价内容的审核,对绩效面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控。(3)负责绩效评估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2.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各直管单位负责人: 绩效管理 2011.8

(1)负责在考核结果确定后按规定要求组织本单位被考评人的主管,填写《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

(2)组织本单位员工绩效反馈与面谈工作,填写《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3)按规定时间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交《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

(4)负责员工绩效改进计划的落实和督导;(5)负责对绩效结果有异议的员工进行解释和处理。

第五条 评估周期 1. 2. 3.

季度:次季度的第一个月完成季度绩效评估和绩效面谈工作 半年度:每年七月完成上半年度工作绩效评估和绩效面谈工作。年度:每年二份前完成上一年度工作绩效评估和绩效面谈工作。

第三章 绩效评估内容及要求

第六条 绩效评估的内容: 1. 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工作业绩方面、工作表现方面、行为表现方面和能力素质表现方面。2. 员工绩效评估主要通过量化绩效考核成绩参考,采用评语法(书面评价)来给员工进行综合评估。3.

第七条 在绩效评估的同时,确定面谈时间,并提出被评估员工的下一阶段改进建议和意见。

绩效评估的要求

各级主管对员工的绩效周期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行为表现和能力素质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编制《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要求如下: 1. 《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是对被评估员工评估期内的绩效情况的综合评价,各级主管在编制时,应力求客观、公正、它是员工行为的导向。2. 考评内容是企业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在考评内容中必须明确:企业在鼓励什么,并且在反对什么,给员工以正确的指引。3. 评价内容不可能含盖该岗位上的所有工作内容,为了提高评估的效率,降低评估的成本,并且让员工清楚工作的关键点,考评内容尽量选择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考评,不要面面俱到。4. 绩效评估以工作业绩、职责履行等工作评估为主,其它为辅,对不影响工作的其它任何事情尽量少作评估。绩效管理 2011.8

5. 书面评语:由于每位员工都有不同的特点,而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则忽略了这个因素,将员工等齐划一,不利于员工个人成长。书面评价则弥补了这个缺陷。一般来讲,书面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肯定员工成绩;(2)指出员工不足;(3)企业对员工的期望。

6. 书面评价由被考评人的上级撰写,《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编制完成后提交一份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四章 绩效面谈的程序及要求

第八条 绩效反馈与面谈 1. 反馈目的

(1)回馈。主管对员工本绩效周期的工作业绩与预定目标加以比较,进行回馈,评估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工作表现等,对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不足之处委婉指出。

(2)沟通。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主管与员工交换意见,认真听取员工对考核结果及当期的工作情况的看法,并及时解答和记录。

(3)改进。对于员工工作业绩、工作表现、行为表现及能力素质表现与标准要求有差距的情况,主管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并与员工探讨改进方法,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以使被评估的员工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取得进步和改善。

2. 反馈的方式

(1)书面的反馈主要是通过扫描或复印,将完成了各级考核评价和结果统计的考核表(如《员工月度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考核表》)的影印件发给员工。同时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通报。

(2)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得到核准后,应编制考核简报。(3)编制《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安排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3. 绩效面谈的范围

(1)集团公司各部门及各直管单位认为需要面谈的员工; 绩效管理 2011.8

(2)集团非直管单位另外规定。4. 面谈程序

(1)绩效面谈通知

各单位考核结果确定后,并编制完成《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由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再下发开展绩效面谈的通知,至各部门及直管单位领导,明确相关要求。(2)绩效面谈准备

A 面谈人收集、准备差熟悉面谈的资料,包括《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面谈对象当期考核情况资料、以往考核情况资料、日常工作表现记录、《职位说明书》等,为面谈作好准备。B 面谈人与被面谈人协商选择面谈的时间和地点,保证不受干扰;被面谈

员工要准备好当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需要的支持和对考核评估存在的疑问等,以寻求答案和帮助。

(3)绩效面谈的实施

A 简略介绍面谈的过程及需要的时间;

B 引导员工回顾考核期内自已的工作情况,对自已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估,评估内空以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为主,包括行为表现、能力素质表现等。

C 接下来,面谈人告诉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同时与员工讨论考核结果与

员工的自我评估的差异,对考核结果确有片面、不客观情况,及时调整,达成一致意见。

D 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总结,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商讨和

制订改善方法和改进计划,并共同确定下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E 面谈内容总结回顾,成果确认。面谈结束前双方共同回一下面谈内容,加深印象,防止遗漏。面谈人在面谈结束后填写《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在经被面谈方确认后,双方签字。

(4)面谈成果提交

面谈结束后,各单位负责人将填好的并经双方确认签字的《员工绩效面

谈记录表》按规定的日期前提交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5.绩效面谈的时间和方式 绩效管理 2011.8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1)集团总裁在集团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直管公司负责人在评估结果确定后十日内,完成对其绩效面谈及沟通指导。

(2)集团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直管公司负责人在下属员工评估结果确定后十五内,按规定要求组织监督完成本单位的绩效面谈工作。

绩效面谈注意事项 1. 面谈前的准备阶段。需要预先安排合适的时间、场所,双方成一定夹角而坐,给员工一种平等、轻松的感觉。材料准备充分,并在面谈前进行熟悉,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在面谈时不致手忙脚乱,尴尬冷场。2. 暖场阶段。创造轻松、融洽的气氛,选择什么样的开场白,让员工心情放松,都很重要。比如可以选择工作之外的事情来交流。3. 主管评价阶段。对业绩评价要指出成绩和不足,对其它的评价指出优势和劣势。4. 讨论并确定评价结果阶段。先从共识的地方谈起,在遇到意见不统一时,不要与员工形成对峙,耐心沟通,并关注绩效标准及相关事实而不是其它。5. 表扬一定要具体。要对员工所做的某件事有针对性地提出表扬,而不是笼统地说“你表现很好”就完事。6. 对于负面的反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具体描述员工存在的不足,对事不对人,描述而不作判断;不得不对下属进行较为严厉的批评时,可以考虑采用“汉堡法”:先表扬,再批评,然后是肯定和支持的话语结束。7. 针对不足制订改善计划和目标。先让员工提出改进方案,并需要注意计划的可衡量性和可行性。8. 结束阶段。给员工以鼓励,并表达谢意。

绩效面谈考核

绩效面谈作为企业内部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项目,将纳入公司各部门、各直管企业的负责人的考核中,对未按规定要求进行绩效面谈的,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统计,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予以考核扣分。

第五章

本细则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自批准之日起执行。本细则解释权归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5 绩效管理 2011.8

----------------------附件:

1、《员工绩效评估反馈表》

评估与反馈 篇3

一、助孤活动发展情况

为了使天津市散居孤儿以及因其他原因造成的事实孤儿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天津市慈善协会自2004年起联合今晚报社、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活动以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一人帮一人,一人帮多人,多人帮一人的资助活动。在每年活动开展的形式方面,先后举行过以结对子双方大型见面会、观影、还心愿、感恩回报、优秀孤儿才艺展示、儿童剧欣赏、庄园游览等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并在2011年将优秀孤儿表彰活动一并纳入到“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中,成为了集资助结对子、评选表彰、慰问关怀于一体的综合性帮扶项目。项目开展13年来共有数千名个人与数百家单位资助我市散居孤儿6105人次,总资助额达657.6万元。现已成为天津市慈善协会的品牌项目之一,受到资助人和受助孤儿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助孤活动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受助事实孤儿总数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如下图:

二是资助额度逐步提高的趋势,如下图:

在孤儿总数逐步下降和资助金额逐步提高的双重背景下,为了使助孤活动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天津市慈善协会决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开展项目评估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项目进行逐步的调整,以便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变化和捐赠和受益双方的需求。

二、2016年助孤活动情况

2016年天津市参与本次活动孤儿人数为364人,其中学龄前儿童19名,占总人数5%;小学生99名,占总人数27%;初中生120名,占总人数33%;高中生126名,占总人数35%。市内六区孤儿82名,占总人数23%;郊区县孤儿51名占总人数14%;农村地区孤儿231名占总人数63%。由此可见天津市孤儿群体从年龄分布上较为平均,其中绝大多数孤儿集中在农村及近郊涉农区县,已接近80%,市内孤儿人数相对较少。

截至目前共有52个个人和家庭,9个单位和团体参了与本次助孤活动,共接收捐款44万元。收到孤儿报名材料369份,其中符合资助条件孤儿364名,以每人1000元的标准,共计发放资助款36.4万元;本次活动统计优秀孤儿82名,其中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的市级1人;区级8人;校级16人。获国家级各类学科、各种特长级赛中获前三名奖励的国家级6人;市级17人;区级8人;校级26人。按照《方案》标准共计发放奖学金67000元。在优秀孤儿中除SOS儿童村及儿童福利院孤儿28人外,散居孤儿共有54人占获奖总人数66%,所得奖学金占总奖学金比例为59%。

根据优秀孤儿获奖情况调查统计可以看出散居孤儿与集中供养孤儿相比,在学习成绩和技能特长掌握程度上存在着一定差距,所获奖学金等级和金额也相对较低。

三、社会意见的收集情况

为了做好2016年“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的评估工作,天津市慈善协会分别面向往年受助孤儿和长期参与活动的捐赠方进行了意见收集工作。共收到助孤活动孤儿回访表113份,占总参与人数的31%,资助人有效意见8条,占总参与人数的13.3%。

通过对孤儿回访表情况的统计以及分析,有超过95%的受助孤儿目前基本生活状况仍较为困难。在监护人方面绝大多数孤儿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生活来源方面市区内孤儿主要依靠低保和监护人退休金维持生活,涉农地区孤儿主要依靠低保和家中农业收入维持生活。他们普遍面临家庭劳动力不足、收入低、监护人身体情况较差、家庭综合医疗费用支出高等问题。在生活困难的孤儿群体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孤儿困难情况较为突出,一方面在涉农地区孤儿中由于家中劳动力短缺,农业收入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加剧了他们生活困难程度;另一方面,在受助孤儿群体中由于部分事实孤儿因父母出走或服刑等原因不符合民政局事业处核准孤儿父母双亡的条件,仅可享受政府每月705元的生活救助,相比父母双亡的准孤儿可享受每月2115元的生活救助,他们所面临的生活问题更为严峻。

在助孤款使用方面,通过对孤儿回访表的统计,往年参与活动的孤儿家庭收到资助款后基本全部用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未发现挪作他用的情况。在对助孤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方面接受回访的孤儿家庭均未对助孤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仅对助孤活动所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在参与助孤活动资助人的意见收集方面,参与意见调查的资助人均对市慈善协会开展的助孤活动予以了肯定,对慈善协会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示满意。并感谢助孤活动为他们搭建了献出自己爱心的平台,希望助孤活动能够长久的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在意见和建议方面资助人主要提出以下三点:1.是否可以针对部分孤儿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孤儿目前的生活状况及需求。2.在不给孤儿造成心理负担和阴影的前提下希望举办资助人与孤儿见面会,组织双方进行互动,增进彼此间的联系和交流。3.继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资助人在慈善活动中的社会参与度。

四、项目改进空间

从助孤活动历史发展回顾到2016年孤儿情况数据分析结合受助孤儿与资助人的意见调查,助孤活动在以下方面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1.资助孤儿类别、标准方面

由于参与助孤活动孤儿情况各不相同,在每年孤儿情况统计时,可调整报名表格,对事实孤儿情况进行进一步统计,筛选出生活更加困难的孤儿给予进一步帮扶。

2.孤儿情况跟进方面

在得到孤儿家庭同意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受助者的原则,可选择不同困难情况的孤儿典型进行生活情况跟踪,了解孤儿群体的发展动态,便于今后根据孤儿群体发展动态进一步调整活动内容。

3.资助人与孤儿互动方面

可在活动前期孤儿情况调查及电话回访资助人阶段询问双方是否有意愿参与见面活动,如双方均有意向参与见面活动则考虑择机统一安排双方进行互动。

4.活动开展形式方面

评估与反馈 篇4

用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缩写POE)起源于上世纪50~60年代,二战以后科学主义高涨、设计合理化运动盛行,西方政府投资建设了大量公共设施,使得公共投入、公共服务质量等成为重要的社会话题。196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制订“设计团队工作计划”对项目设计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不仅包括纲要编制(Briefing/Programming),还引入了阶段M—反馈(Feedback),指示建筑师应该对工作进行评估。随后,RIBA和大学、期刊、政府部门等联合组织了建筑性能研究中心,并于1972年出版了《建筑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书,至今仍有实践意义(Bordass and Leaman,2005)。

上世纪70年代,在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背景下,用后评估也延伸到用户参与领域。然而,此后发展并不顺利。RIBA在1972年就从工作定义中取消了阶段M,原因是业主不愿意为这部分服务付费。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Preiser总结并发表用后评估定义,然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实践中用后评估相形式微。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用后评估重新获得重视,一些团体将这个概念扩展到建筑性能评估。RIBA于2003年将阶段M重新纳入其出版物。在2005年教授Preiser的新书《建筑性能评估(Assessing Building Performance)》中,用后评估改头换面以建筑性能评估(Build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缩写BPE)的概念重新出现。美国New Buildings Institute于2005年发表的《对市场友好的用后评估—建筑性能报告》(Hewit et al,2005)便是一个应用实例。

与美国试图对“市场”示好的商业化独立顾问模式相比,英国人遵循他们的制度传统,做出了更大范围的用后评估推动工作。1995年,英国在国家健康服务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缩写NHS)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展开了一场关于医疗服务应该商业化还是继续维持免费使用的争论,最后结论是维护免费医疗服务这一值得骄傲也具有重要效率的传统,同时全面改革NHS支付体系、设施和服务。这个决定使得英国医疗服务仍然维持国家为决策主体,对设施和服务的评价和改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用后评估再次活跃起来。

英国卫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UK)在数年的研究推动后,2008年与英国建筑中心(CABE,UK)联合推出了改进版的ADEPT评估工具,并在2009年推出了重点关注使用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ASPECT评估工具。

与英国相呼应,澳大利亚的医院研究,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医院研究相当活跃而且严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社会服务部(Department of Human Services,State Government of Victoria,Australia,本文中缩写为DHS)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帮助公共机构(医院、学校等)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投资项目、特别是建设项目。这些文件中,包含了相当完整的用后评估指南性文件(1)。

我国引入用后评估这个概念已有一段时间,有关呼吁也不时出现于会议和出版物,但实际应用的成果仍不显著。正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医院建筑设计质量系统化管理”研究项目的结题结论之一所指出的,用后评估是建立整个建筑设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前提性工作,没有用后评估得来的信息,就无法在新项目中建立切实准确的新目标(2)。广大医院建筑师以及医院建设项目管理者仍然呼吁用后评估或者类似的经验性工作方法的出现。

用后评估、性能评估和建设项目周期

《建筑性能评估》一书描述“建筑性能评估”为:“系统地比较建筑、场所和系统的实际性能表现与明确记载的预期性能标准的过程”,以“保障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反馈,在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入驻和运营等各阶段保护建筑品质”(Preiser等,2005)。性能评估的概念是由用后评估发展而来的,它超越了用后评估的阶段局限性,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概念框架(图1),建筑性能评价标准也和建筑规划设计纲要产生了更密切的联系,有利于项目技术信息传递的延续性。

在这里项目被划分为六大阶段:策划、项目纲要编制、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入驻使用和用后修改调整。性能评估镶嵌在各个阶段的转换节点上。这样一个框架虽然完整,也可能过于宏大。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用后评估更为准确地勾画出评估的重点、阶段和对象,因而广为接受。

在DHS的项目指南文件中,用后评估是一个单列的重点过程,是“对一个全面运转中的—至少进驻12~15个月的—新建或者现状设施的性能进行评估的结构化(系统化)方法”。这一系列文件强调项目过程的完整性和质量控制,并且为此明确了平行于项目过程的“把关控制”过程(图2)。

用后评估或者性能评估本质上是发展设计知识和决策依据的信息工具,而用后评估主要关注核对决策和设计意图是否得到实现。事实上,两种定义都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建筑建成环境的评估是基于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需要项目前期的目标等信息。

评估对象

我们对于用后评估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一个粗略的环境好感的评估上。事实上,用后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总结“经验”与“教训”—总结成功,以在日常运行中维护以及应用到新的项目中;挖掘不足,以在运营中改善以及尽量避免出现在未来的项目中。评估对象包含的内容可以粗略地分为“硬”性能和“软”性能两大类。

对建筑性能的硬性指标要求,特别是可持续性的评估要求,是用后评估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能耗评估、投资收益评估和运行成本控制都促进了这个要求,此方面评估往往要求进行严格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处理,并利用相关软件。

建筑性能的硬性要求还包括建筑的各类规范要求。尽管项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才能够建成,似乎不需要再进行评估,但在实际使用中,建筑功能和空间布置经常发生变化,所以这类要求也常被纳入评估对象。

“软”性能主要包括空间环境质量和功能使用两方面。

“硬”、“软”两种内容的评估,往往对应于“硬”、“软”两类工作方法。数据类型的评估,成本、效益、室内气候等需要“硬”的数据;品质和使用的评估,如功能、流程、景观、环境美感等,则使用“软”的、质的工作方法(如观察、访谈等)。

我们应当注意,这里的“硬”“软”之分是相对的。空间环境方面规范性的元素,例如无障碍设施、防火疏散等大部分是硬规定,但可以使用观察的调查方法。访谈等质的调查结果,往往需要量化为评价的百分比。

在实际运用中,用后评估和建筑性能评估如果按照宽泛的定义进行无所不包的“大而全”调查是不现实的。这两个词,更像是对工作过程的定义,而工作的对象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来划定。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英国卫生部的AEDET(3)(Achieving Excellence Design Evaluation Toolkit)优质设计评估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DHS的项目指南。

DHS的用后评估包括以下方面:

项目过程—项目过程是否和计划一致,是否吸取了足够的专家和用户意见等;

价值和成本—项目的性价比、社会文化效益、固定资本投入等;

施工—施工水准、对医院运行的影响等;

风险管理—服务实现的风险、项目风险等;

适宜性—项目的服务和商业核心目标的实现,目前和未来的适宜性,区位、设计和功能的适当性,用户满意度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等;

使用—规模、容量、可及性、功能、入驻率、灵活性等;

技术性能—能源、环境、人体舒适、结构、后勤、停车等;

材料和装修—门窗地板等的使用功能、效率和维护难度等;

总体条件—维护责任和预期使用寿命等。

DHS的这个清单尽管已经列举相当全面,我们还是能够辨别出其重点在于对项目效益的强调。而英国卫生部的AEDET重点则在评估设计的效果上,其改进版从三个角度来圈定评估对象:影响(Impact)、建成质量(Build Quality)和功能性(Functionality),并且划分出10类评估标准:

在这个框架里,每一类标准再细分为根据建设项目和评估团队调整的分项。比如“工程技术”就可以包含:建筑的工程技术系统是否设计得当、灵活有效;可能的话,是否得益于标准化和预制;是否具备高能效;是否有紧急备用系统以减少工作中断;施工中有没有中断主要服务功能。

AEDET评估工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仅可以用于用后评估,也可以用于项目前期的现状评估、项目过程中的设计评估以及用于总结设计的计划纲要。这是一个在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督促设计质量的工具,具有启发性。

在实践传统中,我们发现与建筑师关系密切的评估内容集中在几个重点:

项目实现的建筑设计意图—一方面,项目的实现过程有没有削弱设计意图,在过程中丢失了哪些要素,另一方面,得到实现的设计要素哪些促进了服务,哪些成为了缺憾,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反馈;

用户满意度—强调使用者与设施的互动,以及设施对其服务目的的支持程度;

设施的灵活性—是否能够适应可能预计以及不可预知的部分。

不同评估对象的划分,会影响不同工作方法的选择。

评估方法

最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是由专家进行走查式评估—专家(往往是专家团队)对项目设施进行一次通过式的现场访问和观察,并就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这种评估方式、能够利用专家捕捉问题的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一些环境品质的问题。

虽然这样的短时感性调查与全面检验复杂、高技的当代医院设施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但这个方法仍然可以作为评估工作的第一步。专家的初步意见,也可以为全面评估的计划提供参考。

目前比较常见的评估是专家团队在走查式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局部观察、现场记录、问卷、访谈等,并综合概括建筑的总体品质,然后在调查基础上再总结评估的重点内容。例如对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诊断治疗中心的典例—伦敦米德塞克斯门诊治疗中心(ACAD,London Middlesex Hospital)的评估。

后评估也可以根据团队和实践情况专项展开。伦敦南岸大学MARU(Medical Architecture Research Center)研究中心在多年评估研究后,将医院设施的空间使用情况列为调查重点。研究中心的师生团队通过文献准备、现场调研,对比设计平面、建成平面和用后平面,调查发现使用不当的空间(如过分拥挤或使用率过低的空间),并反馈给院方,使得这些空间得以调整,获得恰当的使用效率。

英国卫生部的医院评估历史悠久、资料丰富。上世纪50年代的《医院的功能与设计研究(Studies in the Functions and Design of Hospitals)》就已提出评估的内容。70年代初期一些书籍也记载了多种医院评估调查手段。最近,英国卫生部推出的AEDET改进版使用简单的电子指标软件,将十大类标准的质的调查结果统计转化为评分体系,使评估结果一目了然,而且不同项目之间具有可比性。2009年AEDET细化的专项—强调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的ASPECT(4)(A Staff and Patient Environment Calibration Toolkit,工作人员和患者环境校准工具包)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图3,图4)。

本世纪,在用后评估的重归热潮中,新的方法必将层出不穷,使得评估能够更好地结合实践。评估团队也由以专家为主,转变为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组合。换言之,在用后评估和建筑性能评估的领域,评估调查方法和评估组织的突破将是重要环节。

局限与发展

目前,用后评估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原因在于几个方面。

第一,用后评估的目标过于宏大,内容越庞杂,实际操作性可能越差。正如医院环境改善不可能一步到位,环境评估也可以分主题进行。MARU认为医院建筑的评估可以大致分为运营政策和性能标准的评价、设计评估、建设过程评估、使用中建筑的评估、可持续性以及医疗服务收益的评估。建议在用后评估的发展早期,重点进行目的明确的主题评估,比如能耗评估、全众设计(Design for All,Inclusive Design)等专题评估。

第二,用后评估没有列入项目内容,因而没有专项资金,没有专人负责,成为项目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改变这一现状是医院管理决策部门的任务,正如英国卫生部,特别是其前资产管理部门NHS Estates对英国公共医院建筑研究起到的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用后评估并不是医院建设全面成熟才需要的工作,而是在大量建设时已经具有重要效益意义的管理手段。

第三,在调查和研究的方法上,用后评估存在根本的弱点。建筑设计质量中质的研究很难得出坚实的理论结果和能够重复利用、对比研究的成果,量的研究又很难建立。评估组织的随意、责任的流失和专家积累的薄弱都使得用后评估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这一系列的局限,归根结底有其时代和社会背景。英国卫生部AEDET、ASPECT这一类项目的实施对用后评估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然而这样的项目是生长在英国国有化免费医疗制度和市场的适度调节、医疗服务使用者的社区力量相当活跃的土壤中当中。这个土壤,我们还有待培养。

虽然万事开头难,每一项事业终归会有开拓领域建立纲领的先驱者。在能量消耗、医院运营效率、人性化因素都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中国的用后评估必然会迎来一批先行者,和最先获益的医院,以及他们的设计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参考文献

[1] Bordass Bill,Leaman Adrian(2005),Phase 5:Occupancy-Post-Occupancy Evaluation,in:Assessing Building Performance,Elsevier,72-29

[2] Green John,Moss Raymond,Baynes Ken(1971),Hospital Research And Briefing Problems,King Edward's Hospital Fund London

[3] Hardy Owen B.,Lammers Lawrence P.(1986),Hospitals: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2nd ed.,Aspen publ.Rockville(Md.)

[4]李郁葱.A Methodology of Briefing for Hospital Design in China:[学位论文].鲁汶:鲁汶大学,2000

[5] NHS Estates(2001),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Centres,ACAD,Central Middlesex Hospital,An Evaluation,The Stationary Office

[6] Nuffield Provincial Hospitals Trust(1955),Studies In The Functions And Design Of Hospitals,Oxford university London

职业规划反馈评估 篇5

4、反馈评估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所以制定的规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环境,个人爱好,社会需求等因素在不断变化的。所以自己的职业规划只有不断改进完善才能够行之有效。对我个人而言,从高中时期就开始为学习制定计划,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的计划总是在改动中逐步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刚步入的大学的时候对学校的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周边的环境和工作的性质没有深入的了解,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相比之下较为简单也不全面。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自己以及社会环境的了解,逐步的改变了一些目标以及一些调整了一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已经实现的目标进行总结,从中得到经验,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将其纳入到新增的目标里应用,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对目标的改进与完善不断重复进行,自己的规划就不断地向现实靠拢,自己也会慢慢地完成自己的规划要求。

现在我对自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加之我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我该为目标而奋斗了。既然制定了规划,就要坚持不懈地朝着规划的要求去完善,虽然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和阻碍,但我会坦然地面对,绝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人生的大目标。总之,为了实现目标,我会脚踏实地地工作,要更努力更勤奋。我相信,凭着自己能吃苦,有上进心,踏踏实实的精神,一定能坚持到最后,直至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99的汗水加百分之1的灵感。每个人要想达到自己理想的的高度就必须付诸行动,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可以取得成功。由于自己对未来目标很有信心加之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评估与反馈 篇6

一、现状分析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写作教学往往被忽视,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 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有畏惧感, 原因在于对于自己掌握的语法和词汇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运用, 经常存在阐述不清、指代混乱、句式单一、用词不当、中文式英语等问题, 以及缺乏整体谋篇布局的概念, 写作能力急需得到改善和加强。而在作文批改方面, 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教师反馈, 而非英语专业教学往往是大班授课, 学生人数较多, 许多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作文一一进行批改反馈, 即使评阅时, 由于学生语法错误多, 老师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了修改语法句式, 而容易忽略了作文内容。有时批改以后, 学生也只关心分数, 并不会认真阅读教师的评语和修改意见, 更谈不上进一步修改, 所以反馈的效果并不明显。长期以来, 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同辈反馈的写作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 同辈反馈也有它的优点和不足, 首先同辈反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同辈间互相点评增强了读者意识同时也提高了欣赏水平, 从对方的作文中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调动了学生写作和修改的积极性。不足在于学生毕竟水平有限, 他们虽然很有兴趣和热情进行互评, 可互评只能停留在语法、词汇等浅层问题上, 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可能也找不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正是由于教师反馈和同辈反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本文尝试同辈和教师反馈相结合的互补型反馈模式,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两种反馈模式的各自优势, 互相补充, 提高反馈效率, 促进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对策研究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老师布置作文题目, 学生完成后交给老师批阅, 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 这种做法存在很多弊端, 写作反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反馈应该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 教师反馈与同辈反馈相结合灵活运用, 分别在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个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反馈交流。

首先写作前, 教师应该对作文从内容, 体裁, 结构布局提出总体的目标和要求, 为学生的写作指明方向, 激发学生灵感,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应该找准主题搜集与文章相关的词汇, 素材, 阅读相关的范文并互相讨论点评论证自己要写的这篇文章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为以后的顺利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 写作过程中同辈反馈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写作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应互相帮助, 分享意见, 相互探讨写作技能, 使学生体会到写作是一个凝聚思想同时又是一个与他人分享思想的过程, 同学之间互相为对方的遣词造句, 段落安排进行客观评价, 同伴的错误对自己也起到了警醒作用, 自身的写作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以保证文章的质量。

写作结束后就要对文章进行评阅和集中反馈, 教师应组织学生先同辈互评, 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语言功底有限, 只能对表层的语法进行修改, 比如句子的主谓以及时态前后是否一致, 句子结构安排是否合乎英语的表达方式, 人称使用是否正确, 用词是否合理等给出初步的批改, 正是在互评的过程中没有了对老师的畏惧, 没有了拘束感, 同学之间可以畅所欲言, 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大胆提问, 意见不一致时可以互相辩论甚至争论。从对方的作文中比照自己的不足, 互相取长补短, 无形中培养了欣赏水平提高了鉴赏能力, 充分发挥了同辈反馈的优势。让学生同辈反馈互评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轻松偷懒,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互评提供指导, 教给学生如何去欣赏一篇文章, 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反馈过程中的一个合作者, 而不是对别人的作文妄加评论, 做出的批改应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同时教师反馈应在写作结束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的互评反馈进行总结概括, 引导学生除了关注表层错误外, 更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概念, 内容是否充实, 语篇衔接是否连贯, 论证是否充分合理, 主题是否明确, 表达是否流畅, 正是通过这样的引导和交流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魅力。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是学生写作的向导和顾问, 因此教师在做反馈评价时, 最后的评语应该具体, 有针对性, 而不是笼统的好与坏, 学生看完老师的评语后不应只是得到一个分数, 更重要的是知道作文中有哪些具体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进行修改。无论是同辈反馈还是教师反馈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作中的缺点和不足, 及时进行修改和重写, 因此重视评改后的监督, 持之以恒, 才能增强写作反馈的有效性。在不断地写、评、改的过程中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质量和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结语

同辈反馈与教师反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把二者完美结合扬长避短,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同辈反馈和教师反馈相结合的作文互评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思想。将教师从耗时、低效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同时通过反馈互评训练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新的反馈机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写作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应靠具体的写作实践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反馈是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尝试改变单一的教师反馈模式或同辈反馈模式, 将同辈反馈与教师反馈的优势相结合, 论证同辈反馈和教师反馈相结合的方法确实更有助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同辈反馈,教师反馈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李建娟.浅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浅谈绩效反馈与面谈 篇7

绩效反馈与面谈是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 就被考核者在考核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绩效反馈与面谈的目的是让员工了解自己在本绩效周期内的工作成果是否达到既定要求, 行为态度是否合格, 让管理者和员工双方达成对评估结果一致的看法;双方共同探讨绩效未合格的原因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同时, 管理者要向员工传达组织的期望, 双方对绩效周期的目标进行探讨, 最终形成一个绩效计划。由于绩效反馈与面谈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实施, 而且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间的直接对话, 因此, 有效的绩效反馈与面谈对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绩效反馈与面谈的目的

(一) 对绩效考核结果达成共识

一个绩效管理循环即将结束, 员工希望能够得到主管对于自己工作绩效反馈信息, 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技能、改进绩效;另一方面, 主管也想对员工提出一些改进要求与建议。不管面谈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过去的结果已不能改变, 而未来的绩效与发展则是努力的方向。在面谈结束之后, 主管一定要和员工就面谈结果达成共识。

(二) 肯定进步, 指出提升方向

当员工工作有进步和成果时, 内心需要得到主管的认可与表扬。同时, 作为主管也需要让员工认识到本期绩效内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员工的绩效表现, 有表现优良、值得鼓励的地方, 也有不足需加以改进之处。因此, 绩效反馈、面谈应该从正反两方面着手, 既要鼓励员工发扬优点, 也要鞭策员工改进不足。

(三)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通常而言, 员工不仅关注自己过去的成绩和绩效结果, 更需要知道未来改进的方向, 通过绩效反馈与沟通, 上下级共同分析, 找出双方有待改进的方面, 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绩效改进计划是指导绩效改进实施的标准, 因此一定要有可操作性, 其制定的原则要符合“SMART”原则, 即做到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和有时限的。

(四) 协商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计划与标准

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 一个绩效周期的结束恰好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因此上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反馈面谈要与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计划沟通在一起进行。双方就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目标进行协商, 形成《员工绩效计划》。《员工绩效计划》是主管与员工达成一致的下一绩效周期的计划, 既有助于员工清楚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又有助于主管在绩效周期结束时来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

三、绩效反馈与面谈的过程

(一) 做好绩效反馈与面谈的准备工作

要想充分实现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 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绩效反馈面谈是主管与员工双方的责任, 那么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该为绩效反馈面谈做好各自的准备。

1、管理人员应该做的准备

(1) 选择适宜的时间

选择适当的时间, 上下级都有空的时日, 尽量不要选择接近下班的时间以免匆忙。

由主管提出的时间要征得员工的同意。当主管定下面谈的时间后, 一定要征询员工本人是否合适, 一方面可以是对员工的尊重, 另一方面可以确认员工是否有其他的安排。

(2) 准备适宜的场所

通常主管的办公室是最常用的绩效反馈面谈场地, 因为它给人严肃、正式的感觉。但是办公室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扰, 例如电话、来访的客人等;同时办公室的环境让上下级的沟通比较拘束, 不利于敞开心扉进行坦诚沟通, 容易给员工造成压力。

在面谈的场地中, 还应该注意安排好谈话者的空间距离和位置。

(3) 准备好面谈的材料

在进行绩效反馈面谈之前, 主管应准备好面谈所需的各种材料, 包括: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的表格、员工日常工作表现的记录等。在沟通前, 主管应对各种信息谙熟于胸, 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相关的内容。

(4) 计划面谈程序与进度

提前设定好绩效反馈与面谈的程度, 根据计划的时间, 合理掌控面谈的进度, 面谈应始终围绕绩效工作展开, 切忌跑题, 影响面谈的进度。面谈程序包括如何开始 (不要一下子切入主题) , 反馈绩效评价结果, 点评 (赞扬和指正) , 未来打算 (如何改进) , 如何结束 (签字或道谢) 。

2、员工应该做的准备

(1) 准备好与自己绩效相关的资料数据

由于绩效沟通需要员工进行绩效总结, 因此员工需要充分地准备好表明白己绩效状况的一些事实依据。

(2) 准备好向主管提出的问题

绩效反馈面谈是一对一的沟通, 上下级可以坦诚开放沟通。员工应准备与绩效管理相关的问题, 向主管提问。

(3) 准备好个人的发展计划

绩效反馈面谈注重现在的表现, 更注重将来的发展。因此, 主管除了想听到员工对个人过去的绩效的总结和评价, 也希望了解到员工个人的未来发展计划, 特别是针对绩效中不足的方面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计划。

(4) 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好

绩效反馈面谈可能要占用1-2个小时的时间, 员工应在这段时间内避开其他工作安排。

(二) 绩效考核反馈与面谈的实施

1、绩效面谈技巧

BEST法则

(1) Behavior description (描述行为)

(2) Express consequence (表达后果)

(3) Solicit input (征求意见)

(4) Talk about positive outcomes (着眼未来)

2、汉堡原理 (Hamburger Approach)

(1) 先表扬特定的成就, 给予真心的鼓励

(2) 然后提出需要改进的“特定”的行为表现

(3) 对于员工自己提出的改进方法最后以肯定和支持结束

2、面谈注意事项

(1) 谈话内容绝对保密

(2) 完全接纳与容忍

(3) 建立信任关系

(4) 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与感受

(5) 任何后续处理措施均应取得当事人同意

3、面谈中语言沟通应注意的事项

(1) 对评价结果进行描述而不是判断。

(2) 评价结果应具体而不笼统。

(3) 评价时既要指出进步又要指出不足

(4) 评价时应避免使用极端化的字眼。

(5) 通过问题解决方式建立未来绩效目标

4、面谈策略的选择

下属可以根据工作贡献和工作表现分为四种类型:

(1) 贡献型 (好的工作业绩+好的工作态度) :贡献型员工是创造良好团队业绩的主力军。面谈策略:根据公司激励政策予以奖励, 提出更高的绩效目标和要求。

(2) 冲锋型 (好的工作业绩+差的工作态度) :冲锋型员工不足之处在于工作忽冷忽热, 态度时好时坏。原因分析:第一种是性格使然,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人虽然很聪明, 但老是带着情绪工作, 第二种是沟通不畅所致。对此下属, 切忌两种倾向:一是放纵;二是管死。面谈策略:沟通, 既然冲锋型下属的工作态度不好, 只能通过良好的沟通建立信任, 了解原因, 改善其工作态度;辅导, 通过日常工作中的辅导改善工作态度。

(3) 安分型 (差的工作业绩+好的工作态度) :安分型下属工作态度较好, 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认同公司与同事, 可工作业绩不佳。面谈策略:以制订明确的、严格的绩效改进计划作为绩效面谈的重点;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办法予以考核, 不能因为态度好代替工作业绩不好, 更不能用工作态度掩盖工作业绩。

(4) 堕落型 (差的工作业绩+差的工作态度) :堕落型下属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替自己辩解, 或找原因, 或自觉承认工作没做好。面谈策略:重申工作目标, 澄清主管对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的看法, 告之持续下去可能发生的后果。

(三) 绩效考核反馈的结果——员工绩效改进计划

传统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标淮。而现代绩效管理的目的不仅需要通过考核实现以上目的, 还要实现对员工能力的提升和绩效的持续改进。

(四) 绩效反馈与面谈的原则

绩效反馈面谈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取得成功, 决定着绩效评估的效果及其激励、奖惩与培训等行为开发功能的发挥。作为绩效反馈面谈的实施者, 各级主管在绩效反馈面谈中应掌握以下原则:

1、抓住时机, 及时反馈

绩效评估反馈面谈应快速及时, 切勿等到问题已趋恶化, 或者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之后再进行, 问题尚不严重时的善意提醒会让人更加乐意接受;如果事情发生已久, 或者事情长期被容忍, 往往会使人产生习惯性的心理认可;而当在绩效反馈时再对此提出批评则会产生“为什么不早说”的反感与抵制心理。

2、对事不对人, 更不要与他人妄加比较

绩效评估反馈面谈时应针对问题而非个人, 并清楚说出你所观察到的不良现象, 指出引起你关注的原因。通过询问员工原因, 以开放的态度聆听原因并帮员工分析得失。切忌强迫员工承认错误, 更不能斥责员工“蠢笨”“无能”等。

绩效评估的作用是控制员工的行为, 纠正和淘汰员工工作中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的行为。所以绩效面谈应避免将员工作比较, 否则会造成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心理排斥和矛盾, 而且对员工今后的绩效改善、行为纠偏没有指导意义。

3、明确具体, 言之有据

绩效反馈面谈切勿含糊笼统, 应有具体的说明, 如“工作态度低劣”“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往往不易使人接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非常关注你的工作态度问题, 不管什么理由, 和顾客发生争吵是不应该的, 这方面企业内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另外, 也有顾客投诉说你在服务活动中不够细心”, 这样可以让员工知道受批评的原因是什么, 并能耐心接受。同时, 也可以用相关的材料与数据佐证评估结果, 促使职工改变过高的自我评估预期。

4、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商讨

课堂教学反馈与高效课堂 篇8

1. 课前预习信息反馈。

预习指学生预先自学老师将要讲的新课。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学习阅读内容的关键环节。充分的预习能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然而对许多学生来说, 他们所谓的“预习”, 要么走马观花, 将课文粗略看一遍;要么抓了芝麻, 漏了西瓜, 只标出新单词的读音和汉语意思, 便以为是预习。结果与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 预习与不预习半斤八两。因此, 老师要通过多种形式来指导学生预习, 并获得他们预习情况的信息。

比如, 在学习必修6第四单元的课文THE EAETH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时, 文章比较长, 长句比较多 (有强调句型、有同位语从句、有宾语从句、有定语从句、有让步状语从句等) , 专业术语比较多, 重点新词汇多。因此, 先指导学生读课文, “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古人也说过:“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通过高声朗读, 轻声读, 默读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文章结构, 猜测新词的含义。同时也借助工具书查阅新词的用法、旧词的新意等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在上新课的时候, 通过一问一答或判断对错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

另外, 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 如“---”“——”“~”“√” (依学生喜好而定) 勾画文中的重点、难点。比如预习THE EAETH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MATTER?一课, 第一段就提到So how has this come about and does it matter?这句话就针对全球变暖的主题提出辨解。另外, 对这句话的时态——现在完成时及短语come about指导学生用符号“△”标出。总之, 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词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 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教师通过看学生在自己课本上所做的符号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再则,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相互讨论。讨论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是学生预习的中心环节, 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信息反馈阶段。学生经过了初步学习, 把自己学懂的和不懂的内容拿到小组上与同学交流、研讨。通过争议弄清楚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纠正错误的想法, 从而发现更多知识, 发现思想, 发现规律, 培养情感。

总之,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它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预习, 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完善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信息来指导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2. 课堂信息反馈。

课堂信息反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词句大意以及语言学习的重点、难点来获取信息。教师讲解时应该中速推进, 兼顾两头, 注意“察言观色”, 及时捕捉学生的反应。反馈信息可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发出的声音以及某些肢体语言反映出来。比如讲到诗歌, 投入的学生也会跟着抑扬顿挫的读起来, 讲到音乐, 会随着节奏哼起来等。

(2) 课堂讨论。针对语言学习的重难点, 组织学生讨论,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共同观察, 探究, 从而提高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老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 从而获得各个层次信息的反馈。

(3)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是督促学生学习的好手段。课堂提问是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直接的反馈。每节课教师就要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 把问题按一定顺序排列, 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也就是说, 提问的内容和发问的时机都要把握好, 不仅问题要提得具体、清晰, 而且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 从而及时、真实、准确地了解、把握其学习状态与效果。

(4) 课堂练习。课堂上适时地插入一些练习, 对某些重难点问题进行达标训练,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作业信息反馈。书面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一方面, 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批改作业, 有的问题会很快地从作业中反馈出来, 哪些问题具有个别性, 哪些问题具有普遍性, 一目了然。在了解学情的情况下, 还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如难易程度、快慢速度等。

3. 考试信息反馈。

无论是阶段性测试还是评价性考试, 都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题的基本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试卷得到考试信息反馈。利用“试卷分析”, 教师可以根据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不及格率等信息来了解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还可以根据试题的错误率来了解全班学生对某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在试卷反馈中, 可以了解教师本身的教学情况, 又可对学生试卷进行仔细分析, 统计各类题型的得分点, 从而找出学生考试成绩好坏的原因。比如在每次的英语考试中, 无论是大型统考还是一般的测试, 对完成句子这个题型都做具体的分析, 通过分析每次每个学生得分情况, 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以及进步情况, 从而指导后期的教学和试卷的评讲。

4. 辅导信息的反馈。

教师的辅导目标要明确, 以面向后进生、偏科生为主, 兼顾对优秀生、中等生的指导, 通过提高后进生、偏科生来促动中等生前进, 优等生更优, 这样通过与所有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获得不同层次的反馈信息。

二、反馈信息的利用

1. 通过反馈信息, 科学利用教材资源。

讲授时, 教师不仅对教材的理解要深、全面, 而且要有较高的应变能力,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偏差、错误, 要及时地评价和纠正, 使双方知识流始终是畅通的, 达到教学双方协调、同步, 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 对教材中不适合课堂活动的内容进行替换, 控制好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 对教材的教学顺序也可以进行调整, 以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 通过反馈信息, 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备教法。教师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的分析、评价, 看到自己的教学进度是快还是慢, 内容是深还是浅, 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 更深入教材, 研究教法, 调整教学方案, 改进教学。备课要常备常新, 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要将反馈信息不断体现在教案上, 做出正确的预见, 不断总结教学的得失, 扬长避短, 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3. 通过反馈信息, 及时指导补救。

没有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就无从评价;没有教师的评价信息反馈, 学生的信息难以纠正与提高。在每个问题的讨论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口头语言的使用, 进一步强化记忆与理解, 遇到问题及时点拨。每次测试后, 都要根据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进行信息反馈。首先, 要挖掘其闪光点, 树立信心;然后, 针对学生失误的集中点, 分析其原因, 纠正其错误, 实施补偿性教学, 精心设计与重点讲解试题题目相类似的补偿练习。补偿要及时、有新意, 理论联系实际, 要注意题目的拓展、延伸, 要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让学生举一反三。批改作业遇到普遍性问题, 要及时反馈给学生;个别问题, 课后进行单独辅导。

三、信息反馈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反馈必须全面、及时。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 思维品质不一, 他们在摄入信息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 反馈信息会呈现多样性, 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反馈信息, 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反馈信息。学生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必须是在教师下一步决策完成之前。因此, 反馈信息要及时, 要保证反馈信息的效度和信度, 反馈越及时, 学生的印象就越深刻, 双方的效率就会越高。

2. 反馈必须准确、真实。

要使英语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循环系统运作有效, 就需要教师对从学生中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识别和评价, 排除干扰, 剔除虚假的主观信息, 保留真实的客观信息, 并以此来调控教学。

3. 反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

教师要正确地评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 使英语课堂教学信息难度适中, 多数学生努力是可以接受的。这样, 既不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影响反馈质量;又能使学生增强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

总之, 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获得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反馈, 并对其认真分析和研究, 才能实施有机调控, 真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摘要:教与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 课堂上老师的仪表、情感、及传授知识的过程, 必然会引起学生对知识吸收的态度、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而学生因年龄、性别、家庭环境、性格和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不同的特点, 如在理解力与记忆力上有强有弱, 在吸收与反应上有快有慢, 在表达与创造力上有高有低, 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各不相同。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停留在对信息输出的重视上, 而且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研究, 尤其是课堂反馈信息。新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 新课改的课堂关键在于老师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而如何实现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同时获得学习效率的提高呢?关键在于教师在上课之前是否真正地把握了这堂课的信息反馈。这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如何获取信息反馈、怎样利用信息反馈和信息反馈要注意的事项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作业,考试,辅导,信息反馈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2,

正反馈交易与股票价格波动 篇9

正反馈概念源于系统工程思想, 是指在一个存在信息反馈的工程中, 系统当期输出的结构当作下一期的参数再次输入系统中, 从而进一步强化下一期的输出结果。这种自我增强、自我催化的正反馈现象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促使事物的发展和衰亡。生物种群的发展、传染病的扩散、环境污染自我加快染等现象都可以视为正反馈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 也存在学多正反馈现象, 如规模经济、品牌效应以及财富分配上的两极分化等等。可见, 市场经济中充满了众多的正反馈现象。正反馈行为使占据优势的一方更容易获得资源, 形成竞争优势;而使处于劣势的一方更加弱势, 最后被淘汰。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市场经济弊端之一。本文将借用这种正反馈行为来研究股票价格波动, 在股票市场中, 很多交易者不是对特定的消息作出反应, 而是对过去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如果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是在股价出现上涨后买入, 或在股价下跌后抛出, 即“追涨杀跌”, 这类交易者称为正反馈交易者, 其交易行为称为正反馈交易行为。行为金融学研究认为, 股票市场上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存在是因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所致。在现实中, 引起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外推预测、技术分析以及理性投资的套利行为等。

二、正反馈交易与股票价格波动:基于DSSW模型的分析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正反馈交易行为与股票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Sentana和Wadhwani (1992) 对美国股市1987年10月的每时交易数据和1885—1988年的每日交易数据中的正反馈交易进行考察后发现, 在股价波动小的情况下, 股票收益在短时期内呈现正自相关, 但是在波动相当大的情况下, 则表现为负自相关, 股价波动越大, 表现越明显。Koutmos (1997) 通过对六个主要工业化国家股票市场进行研究后表明, 对于短期股票收益来说, 正反馈交易行为始终都是影响股票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反馈交易行为使股票收益呈现一阶负自相关, 并且随着股票收益波动水平加大而越发明显。Nofdinger和Sais (1999) 通过研究发现, 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采用了程度更大的正反馈交易策略。赵鹏举、刘玉敏 (2008) 通过建立一个正反馈交易和理性交易者参与的市场模型, 说明了正反馈交易者加剧了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性, 使收益序列呈现出正相关性。孙小琰、沈悦和赵建军 (2007) 利用1996-2005年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日交易数据, 构造了一个非对称组合模型来测度中国股市上的正反馈交易行为, 实证结果表明正反馈交易使股票收益具有负自相关性, 并且随着股票价格波动水平的增加而越发明显。而且, 正反馈交易行为在市场上升时和下降时是不对称的, 市场下降时候的正反馈交易行为远比市场上升时剧烈, 存在着明显的杠杆效应。

建立正反馈交易行为模型是研究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核心内容。DeLong, Shliefer, Summers和Waldmann (1990b) 的一篇文章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他们提出用股票市场中的正反馈交易来解释噪声交易者的行为, 并构造了一个资产定价模型, 被简称为四阶段DSSW模型。Shle ife r (2000) 在研究正反馈交易投资策略的模型时加入了一个理性套利者, 结果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更大。国内学者王连华、杨春鹏 (2005) 通过扩展DSSW模型, 引入噪声交易者过度反应因素, 分析发现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 噪声交易者的比例影响非理性泡沫的大小;张晓蓉、唐国兴和徐剑刚 (2005) 以正反馈交易为核心, 提出了一个投机泡沫的混合理性模型。下面我们将在DSSW3中引入正反馈交易者并对其进行扩展分析。

正反馈交易模型是基于以下假设建立的:投资者有三种类型: (1) 具有正反馈倾向的交易者 (用“f”表示) , 其规模为1;套利者 (用“a”表示) , 人数规模为u;被动型投资者, 其人数规模为1-u。后两种类型的投资者规模总量不变, 而且其中被动交易者根据股价对基本价值的偏差决定需求, 目的是保持市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同时假定同一类型的投资者没有差别。 (2) 投资时期共有0~3四个时期, 包含现金和股票两种资产, 其中现金具有完全供给弹性, 没有任何净收益, 股票的净供给量和基本价值均为零, 可视为一方投资者与另一方进行的打赌。 (3) 允许卖空操作。具体见表1

其中, 正反馈交易者和理性套利者在时期2的需求函数为:

如果信号ε中不存在噪音, 那么意味着信号ε准确预测了未来股息情况。则设ε=φ, α表示决定理性套利者需求曲线斜率的参数;β表示正反馈交易者的正反馈系数, 相应决定了其需曲线的斜率, 为得到模型稳定的解, 要求α>β;γ表示理性套利者的风险厌恶系数;θ服从均值为0, 方差为σθ2的正态分布;股息中Φ的均值为0, Φ∈{φ, 0, -φ}且。

正反馈模型包括四个时期, 有现金和股票两种资产, 其中现金具有完全供给弹性, 没有任何净收益, 股票的净供给量和基本价值均为0.各类交易者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交易。在时期0, 由于没有任何信号, 股价p0等于基本价值0;在时期1, 套利者收到一个关于未来股息Φ的信号, 并根据此信号与被动交易者进行交易;在时期2, 套利者和被动交易者收到关于未来股息波动性的信号并进行交易, 正反馈交易者则根据0—1期间的价格变化进行交易;在时期3, 由于股息已公开, 股票清偿变现并支付一个不确定的股息Φ+θ, 同时所有投资者用完所有财富, 股价P3等于其基本价值0.模型中的四个阶段都必须满足市场出清条件, 因为在第1期, 第4期没有交易发生, 所以这两期的市场自动满足出清条件。正反馈交易者数量为1、理性套利者为、被动交易者为1-u。在第2、3期的市场出清条件分别为:。

根据时期1关于的Φ信号ε中是否存在噪音, 可分为有噪音和无噪音两种情形:

(一) 无噪音的情形

可以求解出时期1和时期2的股票价格:

由上式可知, 只要存在理性套利者, 且理性套利者能够准确的预测信号ε, 那么理性套利者就会起到稳定市场和让价格回归基本价值的作用。

(二) 有噪音的情形

如果信号ε中存在噪音, 则意味着信号ε没有准确到未来股息的情况, 被动投资者、理性套利者持有的股票就会面临着风险, 此时, 理性套利者根据基本面信息和正反馈交易者未来行为预期将股票价格拉升到基本面信息所对应的水平上, 然后在正反馈交易者的推动下, 股票价格继续攀升, 而当股息公布时, 股票跌回到基本价值水平。设ε=φ, 可以求解出时期1和时期2的股票价格:

从上式, 我们可知一下结论:因为, 所以, 可知理性套利者因为预期到在时期2价格会升高, 于是购入股票, 把股票价格拉升到高于基本价值的水平;因为β>0, 所以正反馈交易者会在时期1把股票价格拉升到更高的水平;当市场上存在理性套利者时, 即μ>0, 时期2对股票的价格会更高。

DSSW3模型描述了在正反馈交易者、理性投资者、被动投资者存在的市场是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形, 与现实股票市场的表现非常吻合,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如果在模型中, 将时期1和时期2扩展到多阶段, 那么就可以解释在股票市场中出现的股票收益率在几个月内中存在正序列相关和在几年内呈均值回复的情形, 同时也可以描述股票价格连续上涨的过程, 在最后一个阶段突然大幅度下跌的现象。

第二, 正反馈交易者会在股票价格下跌中发挥作用, 与股票价格上涨相比, 下跌过程更迅猛, 因此股票价可以在短期崩溃。

第三, 可以解释现实中股票投资基金的行为, 他们是理性投资者的典型代表。如果股票投资基金能预期到正反馈交易者的买卖情况, 它发挥的不是稳定市场的作用。当一部分套利者收到利好消息时, 就会大量买进股票, 推动股票价格在今天就与基本价值出现较大的偏离。明天即使存在一部分套利者全部卖出来平稳价格, 正反馈购买者会在已升高的价格基础上再购买股票, 使股票价格更大的偏离基本价值。

三、我国股票市场正反馈交易的实证检验

(一) 数据说明和研究目的

在前文中的正反馈交易模型描述了在正反馈交易者、理性投资者、被动投资者存在的市场中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形, 与现实股票市场的表现非常吻合, 说明在正反馈交易存在的股票市场中, 股票收益率可能出现在几个月内中存在正序列相关和在几年内呈均值回复的情形, 从而出现股票价格连续上涨, 在最后一个阶段突然大幅度下跌的现象。而且与股票价格上涨相比, 下跌过程更迅猛, 因此股票价可以在短期崩溃。股票市场根据其主流趋势是上涨还是下跌可以划分为牛市和熊市。在牛市的峰点前后和熊市的谷点前后, 市场收益率正负转换比较明显。这样会导致市场收益率正负相互抵消, 计算出的Q统计量偏小, 实际存在的自相关可能检验不出来。为了减轻这种现象带来检验结果的失真, 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段检验。根据近年来我国股市中的峰点和谷点, 将总样本分成5个子样本, 其中3个牛市2个熊市。具体分段时期为:子样本1: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上证综指1047—2245;子样本2: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上证综指2245—998;子样本3: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上证综指998—6124;子样本4: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上涨综指6124—1814;2008年10月28日至2009年8月4日, 上涨综指1814—3478.描述金融资产变化的传统时间序列模型近年来应用的非常广泛, 但其前提假设是金融变量和产生它们的随机过程是平稳的。但今年来人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金融市场的指标变化存在着波动积聚现象。对这种金融市场证券价格与收益行为随时间而改变的现象, 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不能客观准确地描述它的特征。恩格尔 (1982) 提出的ARCH模型, 恰恰捕捉到了经济时间序列数据的这种特征。后来, 其他学者对ARCH模型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与扩展, 形成了一个ARCH模型族,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理论。由于ARCH模型族突破了传统异方差模型的缺陷, 在对时间序列波动性的解释上具有更好的实践优势, 因此, 本文将以ARCH模型族为研究工具, 通过对各种模型与数据拟合情况的分析比较, 从中选取最能体现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特征的ARCH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拟合, 希望检验我国股票市场中是否存在正反馈, 交易行为。

(二) 实证检验结果

我们对5个样本的日收益率进行了平稳性检验。从单位根检验结果看, 对于全部5个子样本, 股票日收益率都呈平稳状态。这说明, 不必进行差分变换就可以对日收益率进行ARCH模型族的构建工作。通过使用不同的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 综合考虑模型的系数显著性、A IC、B IC信息以及DW统计量, 从中选择最佳的估计模型。经多次尝试后, 各子样本的均值方程及误差方程如下:

样本1的均值方程及误差方程:

样本2的均值方程及误差方程:

样本3的均值方程及误差方程:

样本4的均值方程及误差方程:

样本5的均值方程及误差方程:

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 ***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从以上5个模型可以看出, 子样本3的均值方程只能用常数项加一个扰动项来进行解释, 其他4个子样本 (样本1、样本2、样本4、样本5) 的收益率可以用收益率的前期值进行解释。也就是说, 1个子样本的市场收益率可以用随机漫步理论解释, 4个子样本的市场收益率可以用正反馈理论进行解释。

四、相关结论

正反馈交易现象在上海股市确实存在, 而且十分严重。从GARCH模型参数的估计值来看, 代表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参数绝对值比英美日等发达国家都要大, 这可能是英美日等国的证券投资者比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更加理性的原因, 也可能是英美股市中机构投资者比例较大的缘故。那种以为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 正反馈交易现象会减弱的观点并不符合股票市场市场的实际状况,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7年左右正反馈交易行为比较严重。所以应该不断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 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 只有这样, 才能减少股票市场中的正反馈交易行为, 使我国股市平稳健康发展。

摘要:在股票市场中, 很多交易者不是对特定的消息作出反应, 而是对过去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如果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是在股价出现上涨后买入, 或在股价下跌后抛出, 即“追涨杀跌”, 这类交易者称为正反馈交易者, 其交易行为称为正反馈交易行为。本文建立了一个正反馈交易模型, 分析了正反馈交易与股票价格的相关关系, 最后对我国股市中的正反馈行为进行了检验, 结果证明我国股市中确实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

上一篇:非正式移动微型学习下一篇:普通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