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情感

2024-09-01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情感(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情感 篇1

关键词:情感教育,成功课堂

一、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乐学

教师在以讲授科学知识为主的堂教学中,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抽象的概念、规律,兼顾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构成概念、规律的感性材料,有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作自觉、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每一堂课,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素质教育告诉我们,教师的“教”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获得知识。那么,教师与其严格要求学生去学,不如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是自己的需要的行为活动。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讲得再精彩,也只是对牛弹琴。挖掘教材中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不同学科包含的情感素材不同,情感内容,表现方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和情感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合理运用教材中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比如人物的高尚情感、感人的事迹、感人的情节等,达到以情优教,以情促教,知情互动,和谐发展。

二、要满足学生健康的情感心理需求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正反溃,在成功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并及时、恰当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要求不宜过高,超出孩子的能力,就会产生消极情感体验。积极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积极情感教育的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老师的主导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摸索规律,寻找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用最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发展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尊重是前提,激趣是先导,和谐是保证,而参与、激励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把握教材情感因素,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情感教育。要求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制订情感发展目标,采取有效途径,促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同步发展。把时间还给学生,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活动时间,用于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这一看似简单并略带强制性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把空间还给学生。通过学生个别学习、同桌小组互助学习、大组讨论交流学习、学生情境表演等形式,增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面和活动量。教师要注意倾听、善于倾听,及时发现学生问、答中的价值和意义,体验学生的情绪。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急着赶教学进度,不搞形式主义。培养学生对他人、家庭、社会的爱心、尊重他人、助人为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感,进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激发、调整自己情感状态,形成克服困难、达到学习目标的能力,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对同学、老师、父母的爱心,使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和集体生活,初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接纳、理解、尊重等积极情感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起重要作用。教师积极情感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喜爱,愿意接近老师;教师的良好情绪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理解、信任和耐心,能够填平师生间一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使不良师生关系得以改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新型教育理念应是服务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学”,是为学生服务。尊敬师长的美德应体现在生活礼仪上,而不是知识的尊卑传道中。就知识而言,师生是平等互动的,所以才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不以先学而自高,学生也不以后学而自低,所以师生平等探究,互动教学,才能其乐融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烈的期待、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坦诚的爱去点燃学困生心中自信的火种。这种期待要流露于言谈举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使学生受到感染,使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使师生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同时,教学中还要善于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由此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五、重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

学生智力水平高低不齐,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切忌以差论差,鄙视差生,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也许只要那么一点点功夫,就可以挽救一个学生的一生。对待中等生,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心,对他们或这或那的不足必须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以爱为起点,把爱作终点,在整个学困生转化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爱”字,这是对教师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失败者心态”,激励其内在的求知欲望,这是决定转化工作成败的关键。平时除了向学生反复阐述“天生我才必有用”外,我对每个学生都抱有“天生其人必有才”的态度,抓紧一切机会鼓励他们。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必须改变他们固步自封的心态,竭力挖掘他们的“亮点”即爱好和特长,通过张扬个性,重树他们的自信心,以此来提高学习质量。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2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江西 宁都 ●黄爱华

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更加表明作为人师的第一要务是传道,即给学生传授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因而教学即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感情体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后进生的转变,我觉得更应如此。

那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善于互动,展示教师风采,感染熏陶学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若教师本身没有健康、积极、丰富的教育教学情感,那教育学生便无从谈起。因而为人师者,必须具备这种教育教学情感。

课堂教学中,情感是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教学内容之中,并结合学生实际,增强他们对教材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从学习中享受快乐。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太度体验,如喜、怒、哀、惧、爱、憎、好、恶等。我作为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目睹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重要的顾虑和担心,导致学生情绪时涨时落,用“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长之长,去人之短”(魏源)的方式区别激发每一个学生。如在讲到《墨池记》中“羲之常慕张芝,昨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水到渠成地点出这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古人尚且如此,吾辈怎能不如!在讲授《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回忆自己求学之艰这段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学习条件和作者比较一下,让学生更加珍视今天努力学习,我还顺势布置了本周末的任务是随父母劳动一次,而后以此次劳动为主题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的劳动体会,顺便在周记里列出自己今后的阶段性目标。

三、善于散发,启发学生

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其中蕴涵了作者丰富而热烈的情感。教师就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比如学生的周记,记得曾有一位学生在一次周记中写到:“秋天,别人在忙着收获,而我却在看落叶飘零”。语句相当不错,意蕴深远,我在班上当众表扬了他,称其作文水平提高很快,连遣词造句也越来越有文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互动,展示教师风采,感染熏陶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养成健康向上品格。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85-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然而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的教者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教育。殊不知,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情感,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行愉快教学。那么,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加强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当中,由于知识程度不同,有的学生感到自卑,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训斥,他们看惯了一副严肃无表情的面孔,只是冷漠地机械地在“听”、在“学”。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应具备耐心、理解、宽容的品格,才能够以真诚、善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理解的心态去分析、研究学生,用诲人不倦的耐心去帮助、教育、感化、激励他们。

例如,在讲到鲁迅的《“友邦惊诧”论》这篇文章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情感的交流,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我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让一位男生用“惊诧”口头造句,这位男生羞嗒嗒地站起来,想了一下便说:“前段时间一向老实的我,却通过考试作弊得了全班第一,这让我的好朋友都感到很惊诧!”声音虽不大,但听得还是清楚,我马上鼓掌支持,并且鼓励他,能够急中生智,而且对“惊诧”一词理解到位,学生对老师的鼓励很是意外,正当学生意外之余,我马上转移话题:这节课就来学习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那么这篇文章里作者惊诧什么?这里的惊诧跟我们刚才理解的惊诧一样吗?这课前的师生互动,无形中减轻了学生上课的压力,自然让学生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上课。

因此,我们提倡情感教学就是要打破讲桌和课桌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可以像一个歌唱演员一样离开舞台到观众中间去唱,我们到学生座位中间来回走动,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以委婉的语言感动学生,以优美的手势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声情并茂,应付自如,这样做就是要在空间上接近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形成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语文课的学习上来。

二、巧用教学情境,激发情感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情境。蕴含在教材中的作者情感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依据。因此,语文教材中,充满情感因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人物的形象可以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先提问“看到马克思的肖像后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位同学回答是马克思睿智的眼神。我分析了“睿智”一词的含义,概括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面对革命导师的肖像,联想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同学们便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高敬意,然后披情入文,同学们既受到思想教膏,又提高了语文能力。其二,通过吟诵朗读激情。对于诗歌和抒情性散文的教学,采取这种方法能收到较好效果。其三,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对于小说之类的叙事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受教。再者,创造情景,营造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易于进入教材的情感世界,以体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情感。

第二,根据教材的内容巧设新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如能根据教材的实际,巧妙设置一种新的情境,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可先让学生听一曲《十面埋伏》;鉴赏姜夔的《扬州慢》,可放一段编钟古乐的录音,让学生和着旋律浅唱低吟;品读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可配以小提琴曲《思乡曲》……这些都是能辅助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情景”,引导他们沉浸在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氛围之中。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升华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有关科学思维方法,学生才能有效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主动学习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大胆地让学生试着分析课文,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让学生进行课堂交谈、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做正确的引导。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我们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不一的语文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我们都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力求活动取得实效,使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如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中,让学生首先明白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优秀儿女为祖国流血献身。其次,让他们收集当地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资料),并适当摘抄重要内容。最后,让他们访问当地的爱国人士,通过和老革命、老战士的直接对话,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明显增强,为建设祖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的热情高涨。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要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师生之间情感的相通。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转变成学生自学学习的动力。这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实现语文课整体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淑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28).

[2] 林宣龙,吴芳.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及实施[J].教材•教法•学法,2000,(1).

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4

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教师主宰一切, 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 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 缺乏民主的, 融洽的教育气氛。而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首先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看待, 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对话的关系中, 学生的心灵得到解放, 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就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 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 如果加上动手, 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 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认识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背影》第二种教法成功的根源即在这里。

二、以情击情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它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 因此, 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 教师就应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 引其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 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 才能叩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 以及结合课文所作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 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 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 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 走进课文, 走近作者。

三、情感共鸣

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 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 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情感教育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情感教育, 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时, 首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对文章的重点语段、美言佳句要引导学生加圈加点, 吟诵反复。仔细体会文章的气势和韵味, 从而受到启发和感染;也可通过逆向思维, 正反对比, 辨析总结。第一次教《背影》这篇课文, 笔者是按照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 介绍作者、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用两手攀在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动词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 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 不可替换等。可是, 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 讲到这段内容, 学生还觉得很好玩, 很可笑, 甚至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 实在是不值一提。更有学生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就是应该的, 有什么可以值得“流泪”?后来, 再教这篇课文, 换了教法。先谈笔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讲父母对笔者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父亲在笔者考大学、择业等重大问题上, 对笔者的支持和鼓励。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次教学中, 学生都非常激动, 发言十分踊跃, 更令人感动的是, 两次都有学生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

做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5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简言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并茂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每篇佳作无不凝铸着主人公或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想,教师除了要讲解优美的字、词,精辟的语文知识,巧妙的布局谋篇外,更要注意文章的灵魂,即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当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也正有了情感的冲击,文章的字、词、句、篇才显活力。所以,教师应借助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主人公、与作者、与教师形成共鸣,为他们悲而悲,喜而喜,愤怒而愤怒,呐喊而呐喊。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如下:

一、助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主人公形成共鸣,理解艺术形象。

初中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认识过程还不能脱离情感,他们的心理特点: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知结构,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思维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与主人公形成共鸣,理解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清兵卫与葫芦》一文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的小说。文中讲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学生清兵卫开始痴迷于葫芦,后来由于父亲和教员的严厉压制,而最终与葫芦断绝一切关系的令人痛心的故事。

文章为了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突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突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个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为了让学生理解主人公对葫芦的痴迷,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品味本处细节描写,然后再请两个擅长表演的同学到台上进行表演。两个同学惟妙惟肖的动作、神情,让其他同学忍俊不禁,有捧腹大笑的,有笑出眼泪的,有笑的前仰后合的„„在笑声中,学生理解了主人公的那份痴情。

文章中还有一处写清兵卫的葫芦被教员当场没收后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我让学生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才能表现主人公惊愕、害怕和他那种在绝境中的惨淡心情?这时的教室里人声鼎沸:有大声作示范朗读的,有给同学指出不足的,有争的面红耳赤的,有因读得入情而流泪的„„在争论生理解了清兵卫的坚强。

„„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和有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理解艺术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借助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

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千古名篇,让人百看不厌。全词想象奇特,意境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更令人钦佩的是词人面对逆境却透露出的豁达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词开篇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奇异之笔,非超尘脱俗不能有此奇想。虽然词人被贬感到压抑,但压抑得豪迈、洒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浩然之气一扫“我舞影零乱”顾影自怜的抑郁之情。词下阕怀念其弟子由,词人与其弟七年未相见,发出“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的感慨指责。然而笔锋陡然一转,领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作者胸襟顿时开阔,我们读者也随之激昂。最后词人发出呼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戛然而止。一个命运多蹇,仕途坎坷的文人,却对人生充满了乐观情绪,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修养熏陶着每位学生,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迪。

这样的例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真是俯拾皆是。

当我们读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时能不为他这种欣喜若狂,激动和轻快的心情所深深感染吗?

当我们玩味陆蠡的《囚绿记》时能不为他那种忠于祖国的情怀而震动心扉吗?

当我们欣赏冯君莉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能不为青海湖的奇丽色彩而心驰神往,留恋忘返吗?能不为作者从中透露的喜爱之情所动吗?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 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出的情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借助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是邓颖超由西花厅的海棠花触发了对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往事的回忆,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肃然起敬。其中第5段作者把切切的思念,化作一段抒情性极强的文字,思念与崇敬之情,如汩汩泉水奔涌而出。因此在读此段时,应用沉缓的声音、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现思念之情。《苏珊•安东尼》第4段是安东尼据理力争反驳那些嘲笑者的一段话,在读这段时声音应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到自豪再到坚定,要读得气宇轩昂,读出凛然正气。《沁园春 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同样只有抱着挖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在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激起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6

一、紧扣教学内容,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情感

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为语文教学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它生动、形象、直观,如果运用得法,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拓宽学生想象思维的领域,使学生较快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营造氛围,唤起情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事先要认真考虑: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手段,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克服盲目性,不能为运用而运用,或是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运用,那样会节外生枝,喧宾夺主,破坏语文教学。

《木兰诗》是一篇传统课文,作品产生年代久远,所以文字背后的情感难以被学生捕捉到,尤其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一处,如何能使学生领悟到木兰从军既是替父尽孝,又是为国尽忠的爱国之举呢?用多媒体来再现情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从动画片《花木兰》中截取了相应内容的片段,并把片段中美国式的幽默与调侃处删减掉,在学生对全文内容及情感有初步把握之后,切入动画片段。整个动画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弱女子在父残、国弱之时,由最初的内心挣扎到最后毅然决然的从军壮举。动画情境的渲染丰实了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加深了学生对其忠孝之心的理解。

二、深挖教材,选择“激情”点,调动情感

中国的语言文字醇美、精深,蕴涵着深刻的内涵与魅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飞扬激情,涌动活力。语文教师若想让语文课激情飞扬,使师生情深意切地徜徉其中,备课环节不可小视。备课时,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反复钻研教材,准备材料,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深挖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寻找适当的“激情”点,用所设计的问题及语言的渲染去激情,从而引领学生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课文中所饱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生命是一个厚重的话题。《生命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强烈的呼唤在文章中体现得非常强烈。只有真正感同身受,学生的感悟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火花来。文章里有一段作者抒写自己静听心跳,感受生命的文字。考虑到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是很深刻这一点,在备课精心揣摩的基础上,我选择在此处“激情”,进而让学生入情。“请大家不要出声,把你的右手放在胸前来感受心脏的跳动,静听自己心脏的跳动最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和杏林子一起和我们跳动的生命对话,齐声朗读课文中杏林子感怀的文字。”当时的场面很让人动情,学生们全体起立,把手置于胸前,教室里回响着他们的声音:“ 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此处的“激情”设计,使学生体验到疾病缠身的杏林子,在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折磨的苦痛之下,依然铿锵的生命誓言和坚定不移勇敢生活下去的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生命意识,促使他们严肃地思考人生,在与作者的共鸣中,升华了情感。

三、引导学生凭借自我体验,感悟语言内涵,加深情感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注重语文教育工具性的同时,更强调语文教育的情感价值。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体验来自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因而语文教学要努力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价值结合起来。课文中有不少语意丰富而又深刻的句子。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可以捕捉语言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从而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感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中,为使学生加深对“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的理解,我努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体悟情感,调动体验来加深理解。我问学生:“你妈妈有没有夸过你长得漂亮?”这时有学生举起手来,一位头大脖子粗的被同学们戏称“伙夫”的孩子站起来说:“我妈常跟外人说:‘我儿子长得可好看了,大眼睛,还有一对小酒窝。’”全班哄然,毕竟在大家眼里,他的眼睛实在称不上大,酒窝也不够迷人。我追问了一句:“妈妈眼里的你为什么会这么帅气?”他回答说:“因为她爱我,觉得我可爱,所以觉得我漂亮。”这就是文章里的“私”,就是偏爱,学生以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体验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诱发和激励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从而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情感 篇7

我认为, 既然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 那么就必须抓住课堂这块阵地。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智力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展开情感智力教育, 当然, 在课堂教学中, 知识的传授是主要的, 我们不能够为情感智力教育而情感智力教育。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情感智力教育的氛围, 在知识的传授中有意识和有目的地渗透情感心理品质的培养。语文学科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积极创设情景, 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一、以材育人———挖掘教材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

语文课教材与其他课教材相比, 有其特殊的魅力。语文教学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 就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 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 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是碰撞思想。情感是“孩子明眸中的亮点, 是心灵天空的繁星, 是理想世界的阳光”, 当学生用情感去触摸阅读, 用心灵去感悟情感, 那么浸润在文字中的所有价值就能浸透到灵魂深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在美的情感下, 才能有智慧, 只有美的情感, 学者才能提高到宇宙的思想, 并了解自然和一切现象的总体。”

教材中的课文, 是作家用心灵雕刻而成的, 奔涌着作者那浓浓的情, 凝聚着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 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如苏轼的《赤壁赋》不仅仅文辞精美, 意境开阔, 更令人神往的是作者面对逆境, 虽寂寞、抑郁但不消沉、绝望。一个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的文人, 却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 这种豁达的人生修养熏陶着每一位学生, 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受到启迪。在语文课堂中, 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 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 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 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 为贾宝玉、林黛玉爱情而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 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作品本身精湛的艺术技巧外, 更主要是因为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 这种精神是作品本身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终极关怀”。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丰富的情感矿藏来铸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让文中的真、善、美像春风化雨般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从而愉悦性情, 陶冶情操, 培养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二、以行育情———重视课堂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着眼点投向全体学生, 投向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活动, 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 使每个人都有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时候,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享受成功的愉悦感、满足感, 从而对语文、对生活有持久的热情。如在讲授新课前可创设“你说我也说”这个小栏目, 利用课前五分钟, 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也可由他们自己来选话题, 事先也可以把话题说给学生, 让他们在课下搜集资料、广泛阅读, 进行准备。开始让爱发言的学生说, 慢慢带动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练习, 学生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拓宽了阅读面。更重要的是,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主发言的意识, 成为课堂的主人, 满足他们表达的需要。再如在授课过程中, 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主题创新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讨论, 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机会, 及时对表现好、大胆发言的学生加以表扬, 对稍微害羞的学生加以鼓励, 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增强自信心, 愿意开口, 乐于开口, 心情舒畅地、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 使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 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 而且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就好像是自己做的, 文中的话就好像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切就越感到亲切, 越感到愉快, 越感到学习的轻松。当然, 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 导游解说、演讲、辩论等都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指出, 活动尤其是合作活动, 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 作为主体教育的一种基本策略, 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 而且体现了一种教学思想。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强调个人的积极参与、主动表现, 更强调群体间的经验交流、相互启发, 使之产生更强的探索愿望, 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 同伴之间的交流还使学生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养成能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 从而使自信和谦虚有机结合起来, 这应该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必需的技能, 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情感智力。

三、以境育情———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 创设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 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那么, 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 激活课堂, 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从操作来看, 方法多种多样, 既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还原, 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 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文中的人、物、情、景, 又可以模拟与教学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神似、功能相似、结构相似等, 让学生得其门而入。“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还可以借助幻灯、录音等来创设情境。例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 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 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朱熹语) 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还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重点在演示过程, 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 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 又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 有利于语言表达。巧用文中插图, 也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学生对图画有着特殊的爱好, 利用课文插图,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人物画, 可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生平遭遇来揣摩画面人物的心态。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播放音乐渲染情境。《乐记·乐本篇》开宗明义地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因此,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对音乐的选择, 除了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外, 还应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感情, 以及选择与之相通的时代之音。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 都是反映社会生活, 表情达意的, 如果能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 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 还有想象法、朗诵法, 等等。

俗话说“触景生情”, 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激发往往具有综合作用。这些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的机会,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 创设具体情境, 使语文教学变成有吸引力、有趣味、有活力的群体活动, 使学生在这样的群体活动中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引发共鸣, 提高修养。

情感智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只要教师捧着一颗爱心, 不懈地在微小处体现自身的情感, 以材育情, 以行育情, 以境育情, 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力, 培养出真正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健全的人”。为学生服务就是要不仅为学生的今天负责, 而且要为学生的明天负责,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 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教育学生能够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变化,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等等。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 我们就抓住课堂这块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情感智力教育的氛围, 在知识的传授中以材育情, 以行育情, 以境育情,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力, 培养出真正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情感 篇8

一、语文教师要有激情

一堂语文课要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师就要合理引导, 需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以情传情。如果说, 在你的课堂上, 孩子因为你的存在而愉快、兴奋, 甚至跃跃欲试, 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孩子因为你的存在而压抑、低沉, 你的教育必将失败。文章不是无情物, 成功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激情的, 使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受到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先动情, 才能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使其受到感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情怀、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 调节好自己的心情, 深挖教材, 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感悟、每一种情绪都用语言、眼睛、动作等传递给学生, 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所以说, 想让学生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教师自己先要动之以情, 这才能使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顺利地迁移到学生身上, 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课文的教学, 将反映着作者或人物内心丰富的、高尚的情感进行渲染, 使学生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和谐的发展, 达到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与海”“文章不是无情物”,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使情知交融, 情通理达。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例如,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在第一段结束深化理解时, 我以挂图为教具, 让学生以“可怜的小女孩”为开头说几句话。在此过程中, 学生说出了对女孩的同情, 受到了精神上的感染。最后我又配上风声, 让学生齐读第一段, 使学生再一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深切领悟文章感情, 到达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 渲染情感

人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必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能够积极地改变环境、创造环境, 即人必须要主动。而主动地思考、体悟、融入情感, 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又一主要因素。教育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感, 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作者产生共鸣, 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教师可通过音乐渲染、以理激情、语言激情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迅速受到感染, 产生共鸣, 进入教学境界, 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描绘的特定境界, 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欣赏, 入其境, 悟其情。对于那些情节性强、形象鲜明的语段, 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揣摩、推敲, 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第9、10两个自然段, 内容是小女孩在幻觉中见到了奶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小女孩的目光、赤着的脚, 与奶奶依偎的情景……然后让学生闭目凝神, 我则开始以深沉、缓慢的语气范读课文, 这样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参透性的。之后, 我再让同桌两人做这样的练习, 深化了教育效果。

四、从语言品味中悟情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整体中感受文章的人、事、景、物, 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 领会课文的优美滋味。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 从字、词、句入手进行朗读训练, 体悟情韵。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 应让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验想象情, 像演电影一样,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例如, 《匆匆》一文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 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 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要想深刻领会朱自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 凭借范读、自读、轻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使学生了解“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而使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水乳交融,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五、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

真挚的感情固然重要, 但精妙的语言, 更是语文教师要具有的。如果语文教师只是用公式般语言冷冷的推理, 那么, 文章的情, 作者的情, 意境的美, 是不可能传达给学生的。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把握最佳时机,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然后把学生带入到意境中来, 使学生真正懂得作者的目的。此外, 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出来, 其情境就大相径庭了, 所以语文教师讲究语言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9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对某种事件或者现象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评价和体验, 是人们日常交流和影响重要的传递途径。笔者认为,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情感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学习成绩的提高都非常关键。有专家学者曾做过调查, 调查发现, 一个人成功20%借助于自己的智力因素, 剩余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 包括生活习惯等。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 专家认为,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情感。如果一个学生自始至终都对学习产生厌恶, 那么他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与原本的“填鸭式”教育和棒棍教育不同, 情感教育是将学生的情感培养作为主要的着力点,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培养情感品质, 并激发他们的情感释放, 使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审美和道德体验, 有助于他们培养健全人格。语文是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陶冶情操、提高人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需要情感教育才能对人的心灵产生影响。

二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1.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利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学生,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 进而推动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 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是不完整的。如《草原》一课, 主要描写了作者与蒙古族人民相见、相聚、离别的依依难舍之情。这里所描写的场景离我们比较远, 学生很难体会当时的情境, 这就需要我们对当时的情况做必要的介绍, 并首先入情入境, 带着真挚的感情走向课文。挖掘其中的感人因素, 引导学生找到反映人物品质的语句进行分析,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深深地体会作者与蒙古族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2. 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影响人们行为的规范与准则。社会的道德往往是这个社会正面价值取向的代表,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观念和习惯等方式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 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 要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 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我们身边有很多, 希望同学们能把你认为最感动的事说给大家听听。起初, 大家都在说电视、网络上的所见所闻, 这时候有个叫张××的男生说:“老师, 你知道吗?有一次我看到妈妈的肚子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妈妈说那是生我的时候留下的。我觉得好疼啊, 平时我的手上划了道小口子我都会流眼泪。妈妈的伤疤那么长、那么深, 一定痛死了, 妈妈为了我, 付出了那么多, 而我还惹她生气, 甚至不知道妈妈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我觉得我不是个好孩子, 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说着说着, 他早已泣不成声, 晶莹的泪水已滚落下来。这时, 教室鸦雀无声, 我们都被感动了。他对妈妈的真情流露, 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动!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笔者认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对学生们个性的发展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都非常关键。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笔者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对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并辅以实例, 旨在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俊.语文教学应突出和强化情感教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142~144

[2]王富仁.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兼谈“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区别[J].语文建设, 2002 (5) :4~6

[3]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9 (7) :184~186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一.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 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 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 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 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 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 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 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 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 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 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 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 让学生打开心扉, 尽情感悟, 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 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 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 其“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 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 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学习者之间的心灵交流, 进行情感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 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 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 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 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 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 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 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 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 这就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 (积极的、健康的) 去感染学生, 诱发和激励学生的良好的情感体验, 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 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上一篇:城市地下发展空间下一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