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的翅膀

2024-08-08

展开想象的翅膀(精选十篇)

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1

关键词:先导,基础,凭借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 如何在唱歌课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音乐想象力呢?

一、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

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 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 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例如一位音乐教师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科书《卖报歌》, 他把音乐家聂耳创作这首歌的故事背景告诉给学生:当年, 聂耳在上海认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 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 由此触动写下了这首歌。通过介绍, 学生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 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 想象出报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 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 从而在学生心田里埋下对报童无比同情之感, 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又如, 另一位教师教学《闪亮的水晶》这首歌时, 讲了赖宁的故事, 再现赖宁为拯救国家财产壮烈牺牲的场面, 塑造了一个英雄少年的光辉形象。然后在音乐声中予以体现、升华, 开展丰富的“音乐想象”,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 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 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 可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 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来学唱歌曲, 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 展开“音乐想象”。例如有教师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词内容丰富, 形象生动, 既叙事又抒情,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 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了解到了一个王二小将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 脑海中会出现王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 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以致“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 理解每段歌词演唱时不同的感情处理。教学实践证明, 由于重视了歌词教学, 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 学生每唱到“可怜死得这样惨”时, 热泪盈眶, 仿佛看到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三、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 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 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 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 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 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因此,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 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如《小小的船》这一课, 彩色插图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邀游星空, 全图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 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边唱边看彩色插图, 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 随着美妙的旋律, 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神秘的夜空, 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又如, 学习第八册《草原上》这课时, 重视观看彩色插图, 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促进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 帮助学生感受优美、广阔的草原音调, 从而把学生带入那美丽的边疆草原上。

四、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 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 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 故不如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说的就是唱歌唱到激动时, 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 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 创作一些舞蹈动作, 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舞蹈和音乐结合紧密、妥贴, 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 有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

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2

展开想象的翅膀

概要:本文根据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重点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知识时代的需要,从心理和思维的角度阐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介绍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些认识与做法。由于文章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恰当,可操作性强,在本校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颇受语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的好评,《中学生语文学习》杂志以“名师寄语”为栏目刊出。

想象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说,它是通过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从思维学角度说,它是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分析、综合而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从作文教学来考察,想象分外再生性和创造性两种。不过,无论是再生性的想象或创造性的想象,它们都是丰富内容、开拓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想象历来受到从事写作或习作者的普遍重视,受到语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的青睐。一类关于想象的名言,像 “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见《文心雕龙》),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由于陈腐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和落后的测试制度、方法等因素造成种种消极影响,学习者的想象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

今天我们处在呼唤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任务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而充满理想情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文教学,毫无疑问应该冲破形形色色的教条框框,还其本来的面目。有人说风靡一时的“新概念作文”,其特点是“考题给了考生们极大的`想象空间,考题的指向性是很明显的,除了想象,还是想象”(见《新民周刊》)。而高考考试说明也毫不含糊地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一些优秀作文无一不具想象力丰富独特的特征。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提倡和培养想象能力,的确很有必要。那么如何提高想象力呢?笔者以为下面几点值得重视。

一. 大胆想象,不受拘束。仔细回味选入教材的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作者们丰富的想象能力你肯定会感受至深。例如《阿Q正传》运用想象、借用梦境写主人公要财物、要女人、报私仇,展现了他既向往革命又不了解革命的复杂心理,非常真实可信。《桃花源记》描写了作者心目中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这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环境,完全是想象的产物。文学的想象跟形象思维的关系相当密切,而形象思维又是创新思维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潜心学习课文名作,有利于想象和形象思维乃至创新思维的发展。不难发现,类似上

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3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自己给习作定个题目。

话题解析

浩瀚的星空中会有怎样奇妙的故事呢?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相会?吴刚伐桂?星座的故事?星星和月亮的故事?星星、月亮和时间的故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这就要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想象呢?或许,小星星和月亮玩起了捉迷藏;或许,今晚值夜班,月亮因为贪玩,迟到了……

当然了,想象要合乎情理。我们想象出来的情境或故事是要讲给别人听的,为了让人听明白,一定要注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是要把故事说完整,讲清楚,讲得有趣味。

佳作展示

月下遐想

宁静的夜晚,微风拂过脸庞,在那黑耀石般的天空中升起了一轮明月。月光下的世界,充满诗情画意:花儿仰望着明月,与她互道晚安后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小甲虫听妈妈讲着月亮的故事,大眼睛出神地望着白玉盘般的明月,微笑着慢慢合上了眼睛……在这美丽而静谧的夜晚,我也不禁沉浸在了无限的遐想中。

忽然我轻飘飘地浮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我长出了一双洁白的翅膀。我想: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我就飞往月亮上看看吧!我轻轻拍拍翅膀直奔月亮。快接近月亮时,我看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在月亮上翩翩起舞,在月光的映照下,她那婀娜的身姿显得格外神秘。一会儿,我就飞到了月宫前。我刚“降落”在月球上,便下起了美丽的桃花雨,仿佛是在欢迎我的到来。继续往里走,我来到了一棵千年金桂前。这时,从树的后面蹦出一只小白兔。这只小白兔长得俏皮极了!红红的大眼睛里泛着宝石般的光芒;长长的耳朵像两把扇子一扇一扇的;洁白的脊背上长着一双轻盈的小翅膀。它见到我,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见我没有恶意,便一蹦一跳地扑过来,和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最后,我还见到了嫦娥姐姐,她拿出月饼款待我。我们坐在桂树下,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谈论各自的家乡,聊得可开心了!

一阵微风吹过,把我从遐想中唤了出来,原来是一场梦啊……望着天空中圆盘似的明月,我心想:什么时候我真的能到月亮上去做客呢?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五(1)班 谢若凡)

我的创作谈

我喜欢看天上的月亮、星星、云朵,喜欢月亮的皎洁,喜欢星星的调皮,喜欢变幻的云朵。更喜欢仰望星空发呆,让自己在想象中天马行空。“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也许后悔一人来到了广寒宫。她应该是思念自己的亲人了吧。款待我的月饼是和着月光做成的,也许是想让我给她的亲人带去一个轻轻的问候。

佳作点评

小作者在有月亮的夜晚,紧紧围绕月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使文章多了不少生趣。作文是在古诗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合情合理,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遐想”不是“瞎想”,小朋友们写作文时,可要注意这一点哟。

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4

一、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诱发想象力

很多资料表明, 严厉刻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只能一味地按老师的要求做, 唯命是从, 如傀儡一般, 这就失去了课堂教学原有的意义, 学生也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张扬个性。因此, 老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学生喜欢的情境来缓和紧张的氛围,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

好奇心是学生们对新、奇、特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他们对新感知到的事物会有很多疑问, 进而产生探知的欲望。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我在每次授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搜集各种音乐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去, 充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董风琴

(山西省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山西芮城044600)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网络时代决定了计算机应用教学越来越重要, 随着信息工程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逐步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更加注重岗位操作的实用性。本文将通过教学实例介绍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来展示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从而推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中职教学;计算机;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以任务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 以教师为主要指导, 如何布置任务是核心内容, 如何有效驱动是关键要素, 培养学生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利用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 让学生感觉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求知欲。

三、歌唱中的启发式教学

在音乐课的歌曲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学唱歌曲的时候, 只是简单的模仿歌曲的旋律, 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歌曲的演唱没有一点感染人的地方, 让谁听起来都不会动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经过不断地摸索探究, 我着重从几个方面着手。例如, 在教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中,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绿色家园的内在含义, 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量的影像资料和图片,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 把学生引入教学意境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用真挚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再者, 对歌词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首好歌词也可以说是一首好诗, 对学生而言, 歌词为演唱提供了音乐形象, 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 歌词为歌曲提供了音乐故事, 迎合了学生们的学习口味, 调动了学生的学唱积极性。趣味性的学习歌词, 要从分析歌词、理解歌词、朗诵歌词入手, 在感性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 再配合曲调学唱,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 掌握朗诵技艺和演唱技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形象思维

1. 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 这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

如:在上音乐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时候, 利用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让学生展开想象: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叮咚的流水;长笛的三度音好像清脆的鸟鸣;定音鼓的滚奏好像隆隆的雷声;大镲和小镲的打击声像迅疾的闪电声, 等等。这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 又让学生听辩了演奏乐器的音色, 认识了不少乐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2. 经常进行选择性想象训练。

教师提供一个想象的范围, 由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比如:教师提出一个运动会的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运动员进行曲》、《解放军进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等等。在欣赏音乐作品时,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了解需要表现的事物。如:在欣赏歌曲《大海呀, 故乡》时, 让学生讨论大海象征的品质, 引出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宽容, 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求回报的爱, 希望我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04-0109-02

的信息素养是教学目的。任务教学法中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为学生确定相应的课前预习的任务, 并在课中让学生以任务为引导完成教学。学生对所要进行的任务加以们也能像大海妈妈一样博大宽容。

五、贴近生活, 让学生的思绪在自然中升华

我们知道, 一切音乐都来源于生活, 只有贴近生活, 融于自然, 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作品, 更好地去表现音乐。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享受快乐, 享受音乐之美。怎样在实际生活中启发学生, 感知音乐的真正内涵, 进行快乐教学, 笔者做了如下尝识:2011年暑假期间, 笔者带着由学生组成的乐队去信阳市的鸡公山参加夏令营活动。由于是集体活动, 同学们的情绪格外高昂。我们在山野中即将举办的文化大餐是刚排练的合唱音诗《森林日记》。乐章中叙述的林海一下子变成了现实:鸡公山的奇峰叠翠、山明水秀及那空蒙的满山雾绕, 使学生从《森林日记》的音乐走向了真实的绿色海洋;那华中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的泉溪瀑布, 风景幽奇展开着学生们音乐想象的画卷。在大自然中真正品悟到了人与自然的种种和谐和亲近。鬼斧神工的鸡公山所蕴含着的意境与音乐曲式结构上的大音画相吻合。由于是即兴而乐, 同学们通过对森林的种种细微观察, 把大自然融于音乐中, 又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所以宿营中的演练就显得有条不紊了。当天晚上在鸡公山山顶, 同学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晚会。《森林日记》的夜曲随着指挥在时空上划了一个大弧圈, 音乐圆融得如森林中的篝火, 发出那节节有致的脆响。女声合唱音乐, 层层迭进, 如空中彩练。那诗与乐的合一, 旋律很美, 纯得像头顶上一片蓝天。夏令营中的嬉戏和调侃、热烈和肃然等,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之美。通过对大自然的亲身感受, 结合音乐的主题旋律, 让学生们的歌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乐流汩汩, 泉水叮咚, 在鸡公山的演排, 使学生的思绪在自然中得到升华,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音乐之美。事实上这种贴近生活的音乐教育, 能够获得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

总之, 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音乐教学课堂。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走进作曲者内心深处, 走进作品, 才能与音乐交流;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穿越时空, 感受音乐的无穷意趣;只有想象, 才能放飞思绪, 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只有大胆创新, 准确地把握新理念, 才能让学生们借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去感知美、发现美。

摘要: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音乐教学课堂。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走进作曲者内心深处, 走进作品, 才能与音乐交流;只有想象, 我们才能穿越时空, 感受音乐的无穷意趣;只有想象, 才能放飞思绪, 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 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只有大胆创新, 准确地把握新理念, 才能让学生们借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去感知美、发现美。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设计 篇5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本课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设计比赛,沟通课堂内外,并由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的瓶颈在于学生日常积累的欠缺与对已有知识的筛选、整理和再加工。其主要原因是“作前指导”环节的薄弱。本课旨在通过想象实践发展想象思维,使学生在多写多练中掌握写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

3.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本课采用“放飞想象式”、“游戏交互式”,转换课型。把作文课变成游戏课,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转换师生角色:老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拉近了师生距离。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要求:

1.学生能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表达自己的见解。

2.小组成员互助、协作。

3.学生课后自主拟题,自由完成作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

教学难点:

课外延伸、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教师:

1.课件

2.小黑板、小奖品

学生:

一段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展开想象的翅膀。(板书课题)

2.分组并宣布比赛规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比赛情境中,转换学生角色(学生→参赛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学习兴趣。同时,给两队命名为:“必胜队”和“不败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设定游戏规则(A.必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出示的图形;B.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协作),激发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学会合作,敢于

二、师生互动,学玩互补:

1.玩一玩、说一说(板书:玩一玩、说一说)

A、教师出示课件(图形1)

a.谈话:发挥你的想象,放飞你的心灵,开动你的脑筋,参加比赛的小选手们,看看它像什么?

b.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它像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

学生乙:“我觉得它像随风而舞的红飘带。”

学生丙:“我觉得它像正在爬行的蛇。”

学生丁:“我觉得它像连绵起伏的山峰。”

……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尽其所想。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对需要斟酌的发言要适时予以指导,并伺机点拨。对有个性、符合要求、想象新奇的发言要及时表扬、鼓励,且力求语言的特色、别致、丰富多彩。)

B、教师出示课件(图形2)

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它像妈妈给我准备的大鸡蛋。”

学生乙:“我觉得它像一枚光滑的鹅卵石。”

学生丙:“我觉得它像我们委屈时滴落的泪水。”

学生丁:“我觉得它像会说话的眼睛。”

……

2.通过组织学生对图形1、2生动形象的描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学生完整、清楚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在此环节结束后,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用优美的文字条理、准确地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思,以“难分胜负”为由中止比赛,激发学生参加第二轮比赛的兴趣。

3.写一写(板书:写一写)

A.谈话:

“必胜队”个个伶牙俐齿,“不败队”人人想象丰富,老师一时难以裁定胜负。机会就在下一轮的比赛中,请看第二场:

B.宣布第二场比赛规则:两组队员,根据第一场比赛实况,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话。两队分别完成图片1和图片2。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字迹工整。每组评出最先完成的两名同学,符合要求者为胜。

C.学生分组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D.展示优秀案例,师生共同点评,对有创新的作品要给予鼓励,赠给小纪念品。

4.学生活动、发散思维(板书:动一动)

A.谈话:

经过两轮的比赛,同学们不仅能说会写,而且说得妙,写得好。可以说,两组队员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可谓“各有千秋”。接下来这个环节,极有挑战性,它是什么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铁丝。把它弯曲成你喜欢的样子,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告诉大家:“它像()的()。”

B.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说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课内空间弹性更强。

C.学生上台汇报,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甲:“大家请看,这是我设计的图形。我觉得它像爸爸的眼镜,陪伴爸爸走过每一个挑灯苦读的夜晚。”

学生乙:“这是我设计的图形。我觉得它像一块三角形的蛋糕,让我垂涎欲滴。”

学生丙:“这是我的作品。我觉得它像月亮姑娘的脸;也像一瓣可口的橘子。”

学生丁:“这是一个红对勾,像是在鼓励我们不断进步;这也是一座山脉,激励我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

D.根据两组同学的综合表现,宣布获胜方,并进行奖励。对另一方的优点提出表扬,提醒大家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三、师生共商,推敲首尾

1.学生讨论:

A.如果把这堂课、这次比赛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你打算怎样讲?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以便完整、条理地完成本次作文训练,为课后作业(自由选材,整理成文)作铺垫。重点指导学生开头的别具一格和结尾的独树一帜,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首尾。

B.学生汇报。

2.谈话:

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仍然意犹未尽,请同学们也来当一次“小小评审员”,谈谈你对这节课的评价。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完成本次作文训练的定位。一百个人的心中会有一百个不同的蒙娜丽莎。学生通过再次梳理体验,强化内心感觉,铺向成文的路更通畅。

四、分组讨论,确定中心

1.谈话: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点睛之笔的文题。题为文之魂。以本堂课为题材,我们可以写出哪些作文题目?(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在课堂中找亮点,拓展写作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确定自己习作的中心,完善作文训练的结构。提纲挈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成文思路。教给学生作文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学会就一定的材料立意、选材、拓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由地翱翔,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2.举例明确成文思路

有的同学以“激烈的比赛”作为他的作文题目,并且,提出了他的写作顺序: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这样安排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连老师都迫不及待,想一睹为快,品赏他的佳作了。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体验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写,从而达到了全方位训练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文有大法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随时调整本环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写作技巧,用最美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五、激励升华,布置作业

1.谈话:

当大家还沉浸在比赛的兴奋中时,我们的作文课就要结束了。这仅仅是作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睁大你美丽的眼睛,你会发现:好文章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不曾留意的生活里。只要用心去捕捉,我们都会成为写的精灵,成为想象的天使!

2.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

课后选择你喜欢的题目,以这堂课为题材,完成作文。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平台,授之以渔,让他们去构建自己理想的习作大厦,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6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该课时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教材在编排时先安排了生活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觉得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中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由此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接着教材呈现了三组纸条6、7、8;4、5、9,3、6、10。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三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从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猜想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猜测一验证一总结的学习习惯。

围绕教材的编排意图,第一次课堂实践采取了围小棒的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推测—验证”的模式进行教学。

第一次课堂片段聚焦

一、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老师为同桌两位同学准备了红(6厘米)、黄(7厘米)、蓝(8厘米)、绿(14厘米)四根小棒,请你们任意选三根小棒,自由组合围一围,看是不是都能围成三角形,或者有的组合围不成。

1学生操作(同桌两位学生一组进行操作)

2交流反馈

在反馈中,学生一致认同红(6厘米)、黄(7厘米)、绿(14厘米)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认为红(6厘米)、蓝(8厘米)、绿(14厘米)围不成三角形的只有2组学生。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在围的过程中红色和蓝色的线段合起来和绿色的线段一样长,这时仍有一组学生说我们能围的。

片段问题探讨、采用围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种方法有什么欠缺的地方?

课后我们在对这一片段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上问题,通过对课堂的分析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1在平面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还是研究平行四边形……都是先有这些图形再进行研究的。而在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却是在没有三角形的情况下围几个三角形进行研究。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也能通过已有的三角形进行研究呢?

2用围小棒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从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猜想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因为无论有多少根小棒都是有限的,那么围的各种组合也就不具备普遍性。其次,因为小棒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在选择小棒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进行思考,选这三根围得成,选那三根围不成,对于小棒的选择是无意识的。

3本堂课最难窍破的是学生思维的“临界点”。在教學过程中发现对于两根小棒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的组合围不成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都能感悟、理解。而对于两根小榛之和等于第三根的时候是围不成三角形的,而只能形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利围小棒的方法恰恰很难突破这个“临界点”。从学生的心理原因分析,今天老师让我们围小棒,学生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去围咸。从客观原因分析,用小棒围三角形,因为小榛是立体的,在围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相邻的端点相连,也就会出现课堂上大多数同学帮说能围成的现象。更难的是学生以自己的操作为第一表象,当教师用课件演示完以后,仍然有学生认为是围得威的。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空间想象完全是缺失的。

二、观察思考引发推测

师:仔细观察,推测一下为什么这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生:其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或一样长。

师:那怎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咸三角形呢?

生: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长。

教师小结:这三条线段在三角形中我们叫它边。也就是说,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片段问题探讨:从研究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描述中间,还应为学生的思维铺垫什么?

在对这个片段的课堂分析中,老师们感觉在学生探讨“为什么这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中,得出了其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或一样长就围不成。进而教师设问:“那怎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也能描述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长时能围成。这时教师马上小结:“这三条线段在三角形中我们叫它边。也就是说,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跳跃性很强。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完全是教师个人把学生的思维硬拉过来的过程,中间缺少铺垫。

那么除了借助围小棒的方法到底有没有更合乎学生思维起点又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呢?怎样循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刻呢?学生在“实践操作,进行验证”这一环节中,认为把绿色的小棒剪短到12、11、10、9、8、7、6、5、4、3、2厘米都可以和6厘米的红色小棒、7厘米黄色小棒围成三角形。教师提出:“绿色的线段从11变到2,三角形会怎么变?”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想象感悟到三角形由矮、扁变成高、瘦。这一教学环节给了我们启发:本堂课能否以已有三角形一条边的变化为切入点进行动态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空间想象感悟、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

第二次课堂片段聚焦

一、空间想象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那么有没有想过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两条很短,一条很长就不行了。

生:任意的三条都行的。

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三角形,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有红、蓝、绿三条线段,红线段长4厘米、蓝线段长5厘米、绿线段长6厘米,想不想看看这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是怎样的?

(多媒体呈现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1第一次想象

师:如果把6厘米的绿色线段换成一根长7厘米的线段。想想围成的三角形会有什么变化?

生:红色和蓝色的要斜下去了。

生:三角形要变扁了。

多媒体呈现4厘米(红)、5厘米(蓝)、7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2第二次想象

师:如果把绿色线段再换成8厘米,围成的三角形又会怎么变呢?

生:更扁了。

生:更矮了。

多媒体呈现4厘米(红)、5厘米(蓝)、8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3第三次想象

师:现在请你们继续想象,如果绿色的小棒变成9厘米会怎样呢?

生:更扁了。

生:马上要平了。

生:快要撑不起来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9厘米(绿]三条线段围三角形的情况。

生(开心):真的平了!

师: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发现了什么?

生:蓝色和红色的线段连起来和绿色线段一样长了。

生:重叠了,围不成了。

4第四次想象

师:绿色的线段再换一根长10厘米的呢?

生:绿色的要长出来了。

生:红色和蓝色中间要空出!厘米了。

师:你是指红色和蓝色的碰也碰不住了,是吗?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10厘米(绿)三条线段围三角形的情况。

片段分析:以三角形一条边的变化为切入点进行动态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来感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通过空间想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力的缺失,往往会让人变得呆板。在第二次课堂实践中我们通过三角形一条边不断变化的动态研究,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地想象和建构。学生的想象经历了第三边不断延长,三角形不断变矮、变扁直至无法围成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了三角形由于边的变化而产生的形与结构的变化,这种想象相对于选择有限的小棒围三角形而言更具有普遍性。同时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的展示,课堂也由此充溢着生命的灵动。“扁下去了”“马上要平了”“快要撑不住了”“快要瘦成一条线了”“要空出来了”……学生们用自己最真实、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想象画面,同时也揭示了三角形的本质,即三条线段要围成三角形,相邻的端点相连,其中的两根必须撑得起来。可以说,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已完全领悟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致课堂最后在解决课本情境图时,有学生竟然还会通过想象认为“把上面两条边往下压肯定比第三条边长”。

2通过空间想象,轻松“跃过”学生思维的“临界点”

在学生想象三角形绿色线段由6厘米换至7厘米、8厘米“两次变扁”以后,教师再一次让学生想象4厘米的红色线段,5厘米的蓝色线段不变,绿色线段换长到9厘米,会怎样?学生想象到“更扁了”“快要平了”“快要撑不住了”……这时候媒体适时的介入让学生介于清晰和模糊之间的想象豁然开朗,于是课堂中就有了学生一片带着新奇又快乐的声音——“真的平了”,真可谓“难题一攻而破”。

二、引导探究

教师引导:仔细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现在你感觉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探究交流)

生:两条边的和不能等于或小于第三边。

生: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较短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片段分析:让学生自主经历由“围三角形”到“三边关系”的转化。

相对于第一次课堂实践,在第二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始就让学生思考“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空间想象,认为两条很短、一条很长的时候就不行了,也有学生认为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即今天要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学生经历了第三边不断延长,三角形不断变矮、变扁直至无法围成的变化过程之后,教师再一次重复了课始的问题:“现在你感觉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经历了两个过程,先思考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咸三角形,再此基础上转化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避免了第一次课堂实践中教师把在研究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强拉到三角形三边关系中来的现象。

三、深刻认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让这个三角形中绿色的边不断延长,发现三角形越来越扁,最后红、蓝两条边撑不起来,围不成三角形了。你们由此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

多媒体再次呈现4厘米(红)、5厘米(蓝)、6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师(引导第五次想象):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现在让绿色的边变短,变短到5厘米,三角形会怎么变?

生:变高了。

生:变瘦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5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师(引导第六次想象):当绿色的线段从5厘米变短到4厘米,那么三角形又会怎么变呢?

生(齐答):更高,更瘦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蓝)、4厘米(绿)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师(引导第七次想象):看着绿色的边,绿色的边再变短、变短……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围不成三角形了。

教师引导:绿色的线段短到几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生:1厘米。

教师引导:按照刚才同学们认为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5+4>1为什么又围不成了呢?

生:现在最长的那根是蓝色了。

生:红、绿两根的和等于蓝色的了。

多媒体演示4厘米(红)、5厘米

(蓝)、1厘米(绿)(竖成一条直线)

教师引导:现在是哪两根的和与哪一根比?

完善推测:现在你认为刚才两种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描述哪一种更合理?

生(齐):三角形中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我认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片段分析:再一次的想象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更全面完善。

当学生的空间想象经历了第三边不断地延长,三角形不断地变矮、变扁直至无法围成的过程时,更多学生对三边关系的认识局限于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有少部分学生关注到必须是较短两边大于第三边。为了让更多学生完善自己的认识,教学时通过绿色边的两次缩短,让学生想象三角形不断地变高、变瘦。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绿色的边再变短、变短……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通过想象认为,缩短到1厘米的时候三角形又围不成了。因为蓝色的那条边变成了最长的边,红色、绿色两边的和等于蓝色的边了。学生自主地改变了比较的对象(在绿边延长时是红色、蓝色边的和与绿色边比),深刻地领悟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两边必须是较短的两边,课堂中更有一位学生感悟到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动手操作,验证推断

教师引语:同学们通过研究,感悟到三角形中应该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中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老师觉得我们有必要再摆一摆、围一围来证明一下。

一部分学生脱口说一定,小部分学生脱口说不一定。

师:老师为同桌两位同学准备了三根小棒,请你围一围,然后再量一量。

1学生用教师准备的小棒围三角形。

2学生测量验证。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在三角形中较短两边一定大于第三边。

片段分析:通过想象后的操作,让结论从个别走向普遍。

在本堂课中借助一个三角形中一边不断变化的动态研究让学生充分想象,感悟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但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局限在刚才变化过程中的几个三角形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可以证实这部分同学的想法。当提出问题,“在改变三角形一条边的过程中得到了我们的推断,三角形中较短两边的和大干第三边。那么这个推断在这些三角形中适用,在其他的三角形中呢?”有学生马上说不一定。因此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长短的小棒,让学生先围一围,在操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测量,验证能围成的三角形是否都是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围不成的是否较短两边等于或小于第三边。通过操作,和判断全部一致。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推测由个别走向普遍,认识由局部变得完整,同时也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了亲手实践,使操作充满了学生的期待。

和第一次课堂实践相比,第二次课堂实践解决了第一次课堂教学后想到的课堂问题。在磨课过程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是由“问题”组成的,只有静下心来反思一个个能想到的教学问题并逐一去突破,才能让自己和学生在一次次的课堂中有所收获。也正是磨课的过程让我们突破了传统教法,通过想象,让学生学得轻松智慧,让教师教得轻松愉悦。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不认识我,课后很多学生拥到讲台,对我说“老师这堂课真有趣”。我问:“为什么有趣?”学生说:“我们想到、看到了三角形慢慢撑不下去了。”从学生的话语中,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给学生想象的机会。正如,有一位听课教师在短信平台中写道:“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而本堂课通过空间想象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正是把握了“村、店”的特点和优势。

展开想象翅膀,激活词汇教学 篇7

一、单词重在记忆

没有记忆就无法学习, 也无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记忆开始于识记, 要使识记能保持较长时间乃至牢记不忘, 除了学生自身的勤学苦练外, 教师在讲授知识同时, 要注意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和根据记忆心理规律,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力。根据心理学理论, 人的记忆包括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学生常常有目的地记忆词汇, 但没通过大量的阅读去无意识地巩固, 扩大词汇量。因此, 为了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能提高他们的识记效果, 外语教学要重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相结合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识记习惯, 积累词汇,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记忆词汇须寻找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在词汇学习时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单词读音不准、拼写错误、词汇遗忘率比较高, 词汇提取困难, 往往学了后面的词汇忘记了前面的词汇。

其实, 词汇教学一般是采取由音到形再到义的顺序。所以, 要解决拼写的问题, 首先要使学生做到语音准确, 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拼读与拼写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准确地拼读字母、音素、字母组合的发音, 了解读音规则, 做到见词能读, 听音能写。但是, 我们的新教材没有突出音标教学, 没有了人教版那样的系统语音练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词汇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渗透语音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 大大减轻读与拼的困难。其次, 对多音节词要帮助学生掌握单节, 指导他们按音节拼读, 做到会拼读就会拼写。

三、记忆单词讲究方法和窍门

1、“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面才有生命, 才容易记住, 才知道用法”。

这句话对于英语词汇学习也同样是有深刻意义的。我们学习巩固词汇的最好方法是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不离语言情景。要在阅读中学习词汇, 要在情景中使用词汇。

2、归纳 (conclusion) 和总结 (summary)

我认为, 归纳和总结并不只是复习阶段的好方法。其实, 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 适当地使用归纳和总结的方法来复习一些已学过的单词和教学某些未学过的知识, 归纳和总结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所学的连成知识链, 便于理解和扩大知识面, 让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积极充实的内容。

对于归纳和总结这一方法, 我是尤其欣赏的。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 我把归纳和总结与我的六位老师曾经教给我的英语学习口诀有效地结合起来, 给我的教学增添了一点色彩, 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都说很容易接受。

例1:在总结f (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方法时, 我把我在中学时代学过的口诀教给我的学生。

(1) 把f或fe变成v再加es的:“妻子持刀去宰狼, 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 半片树叶遮目光。” (wife, knife, wolf, thief, shelf, life)

(2) 直接加s的:海湾边, 屋顶上, 农奴们的首领相信这个证据。 (gulf, roof, serf, chief, blief, proof)

(3) 还有几个是可以直接加s, 也可以变f或fe为v再加es的, 也可以直接加s的, 如scarf和handkerchief。

3、比较 (comparison) 和分类 (classification) 法

比较分析、分类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还表现各种具有局部性质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 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促进理解、记忆力的潜在发挥, 其实际记忆效果会比苦苦“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

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 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 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 (令人愉快的) , kind (亲切的) , fine (好的) ……。根据这个特点, 不要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 而要把它放在句子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和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这两个句子中, nice和fine就是同义词, 可以相互代替。

利用反义词。在英词中表示相对的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 当学到small时, 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

我们的词汇教学不能只为教词汇而教词汇, 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是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集领会到词的涵义, 并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 才能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分类法也可以为我们的词汇教学增色不少。通过对所学单词的分类, 学生既能复习旧单词, 又加深对新单词的印象, 如文具类、交通工具类、服装鞋帽类等。

4、辨析法

巧辨只在一言中, 我教学生记住某个句子, 再运用辨析法能就有效地记住一些意思相近的词, 如:

(1) see、look:He looked around, but saw nothing. (他环顾四周, 什么也没看见。)

(2) both、neither:Both of them went out but neither came back. (他们两个人都出去了, 但一个也没回来。)

(3) everyday、every day:Do you speak everyday english every day? (你天天讲日常英语吗?)

……

四、笔头巩固词汇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词汇或语言点, 适当进行一些听写练习, 或针对一些语言点的中英互译练习也相当有必要, 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词汇教学质量的高低, 从很大的程度来说, 取决于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活跃的教学思维和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 更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练习。

在古诗文教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8

我曾经在教学中利用古诗文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发现古诗文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很好素材。古诗文是经过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凝聚着五千年中华精英的智慧和感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每个当代中国学人的文化根基。如果断绝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滋补,舍弃了我们的根,中学生就会灵性凋敝、底气不足、文采黯淡。古诗文深蕴人文内涵,其爱国爱民、心怀天下,其励志抒情、警世省己,其陶冶性情、浸润审美,可以内化为学生的情感道德力量,并且与写作交融互化,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修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改”“编”古诗文

流传至今的古诗文语言精练,意境优美,主旨深远,画面隽永,是初中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重心在写人记事上。古诗文的篇幅有限,提供的信息也有限,但都是一字千“斤”。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写作,对其进行改编。

1.“改编”情节。

针对一篇古诗文,我们把它故事化,让学生在品读古诗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其背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张晓风读张继的《枫桥夜泊》,不是“改编”出了《不朽的失眠》吗?唱红大江南北的《涛声依旧》,创造灵感不是来自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吗?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作为学生想象的平台:“我”在旅途上想念家中的父母妻儿;“我”在萧瑟的深秋回忆在家享受的天伦之乐;“我”回忆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我”落榜后的徘徊失意,无脸回乡……像《石壕吏》《塞翁失马》《口技》《狼》都可作学生作文的改编“蓝本”。

……乌鸦的低吟,划破天空的寂静。妻子在门中扶着母亲,斑白的发偎依着墨黑的发,静立成一尊塑像,向着枫叶飘落的尽头———向着我走远的方向。……(学生作文想象“我”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

2.“改”“绘”场景。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不擅或不会描写。描写有关于人物和环境的,学生多忽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关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学生多忽略自然环境的描写。但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能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的性格,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在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中更是主体。而古诗文写景佳句多如牛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在让学生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写作,浓彩重笔描绘这些场景,既是对古诗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生模仿描写学会描写的二次创造。

二、填补空白

古诗文由于语言行文特有的精练,留下了很多空白。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的发散性想象自由地驰骋,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可加工创造出展现自己个性的文外之“言”。像《木兰诗》中有关花木兰在战场的多年生活情况是一个空白点,可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填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战场上花木兰英勇坚毅、机智无畏的女英雄形象。

三、续写古诗文

很多古诗文在精彩处戛然而止,留下了很大的审美空间,语文教师要利用这些古诗文进行作文训练,完成二次审美创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千差万别,他们从文本中感悟到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其想象创造亦是千姿百态的。新课程蕴含的理念之一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教学《卖炭翁》时,学生对卖炭翁的悲惨命运表示关注与同情,对造成卖炭翁悲剧的原因亦有一定的认识。文章在“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处结束。卖炭翁的命运将会如何?续写《卖炭翁》,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炭被抢后衣食无着,屈辱难尽,无脸回家对妻儿有个交代,便用这“半匹红绡一丈绫”上吊了,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向黑暗的唐朝宫市抒发无言的控诉;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漫天的飞雪中又饥又累又辛酸,找不到一点果腹温暖的希望,像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了;有的学生本着善良的愿望让卖炭翁得到清官的救助,暂使全家人免遭冻死饿死的厄运……

太阳渐渐西斜,风,无所忌惮地划过山坡,扯落枯枝上仅有的黄叶,微融的雪与灰泥被车轮碾过,搅和在深深浅浅的车辙中。一头老牛迟缓地在这泥泞中移动———卖炭翁手中的鞭子不知什么时候滑落了,目光如一颗灰黑的小石子嵌在苍黑的脸庞上。妻子在倚门盼着,女儿在倚门盼着,盼着这满满的一车炭能换来几斗米,能换来几尺棉,好挨过这个饥寒的冬天。妻儿的盼望全落了空……一行浊泪滑出,回想这几年起早摸黑,没吃过一顿像样的,没穿过一件暖和的;而“宫市”是越来越猖狂,这世道分明是不让人活了!这一丈红绡,这半……半……,能当饭吃!能当衣穿!

天色暗了下去,风,叫得更响了,路边的一棵树上,隐约可见一红绡的结,结上挂着一个僵黑的身子。(学生作文想象卖炭翁用上吊结束生命)

这既是对文本的深刻挖掘,又融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学生的想象如插上翅膀,穿越时间空间,翱翔在文学的天空。

四、“反创”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1]而逆向性想象是最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像,“反创”文本。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创”,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的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的人口的生活消费……“反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的积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古诗文的作者对话,与古诗文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古诗文教学融入想象创新作文,这既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又能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但在“改编”古诗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以翻译代替想象地倾向———囿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性格上的惰性等。如何让学生摆脱逐字逐句的翻译呢?我在教学中渗入了学法指导:一是在详略安排上找差异,如改写《卖炭翁》,原文中有南山烧炭、夜雪驾车、木炭被抢三个片断,可以让学生对木炭被抢的情节进行详细叙写,既有环境,又有人物;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皆可重彩描绘。二是在叙述顺序上找变化。可从泥泞的雪路上卖炭翁的回忆与对未来的遐想入题写;可从卖炭翁与宫使刹那间的对峙入题写;可从卖炭翁木炭被抢后的伤心欲绝入题写。

部分学生想象展现不开,只有文中之人、文中之景,如何让学生面对有限的文本激活无穷的想象?可让学生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上延伸并添加人物、事件。如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发散想象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十个字包含的内容情感不亚于张洁的长篇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哪儿去了》。我们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些要素:时间———晚上,最好是深秋的晚上;地点———陋室的油灯下;人物———“我”和母亲;事件———母亲在我临行前为“我”赶制冬衣。一篇感人的记叙文的题材已具备了,接下来就是构思问题了。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古诗文进行想象创新作文的尝试,希望广大同行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多运用多总结多反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针对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不擅描写的现状, 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 可更好地学习民族文化精髓, 亦可古为今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古诗文的改编、续写、填补、“反创”, 学生的感悟能力、作文能力、想象能力皆会有所提高。在学生想象受阻之时, 教师要因人因文予以具体的写法指导,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古诗文想象创新作文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文教学,想象创新作文

参考文献

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9

1.关注学生的发展, 以读图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欣赏语句和斟酌文字的水平。

目标预设

1.能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 准确地把握图意, 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

2.能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 根据本次训练项目, 学会欣赏和修改文章。

教学流程

作前指导

一、初步读懂图意

1. (课件出示两幅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雏燕、小姑娘、猫)

2. 图上的雏燕、小姑娘、猫是主要的, 背景是次要的, 但也有一定的作用。你们发现了吗?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3. 谁能把画面上的内容联系起来, 说说这两幅图画的大概意思?

(设计意图:观察要有一定的方法。就这两幅图而言, 观察时要引导学生分清图画上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同时, 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就会由观察进入思考, 从景物想到情节。)

二、引导细致观察

1. 刚才咱们只是粗略地观察。我们应学会细致地观察。怎样细致地观察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的特写镜头)

(1) 先给小姑娘起个名字, 叫什么? (一生答即可)

(2) 谁来模仿她的动作? (教师提醒:脸向上仰, 瞪着眼睛, 张大嘴巴等)

(3) 从她的神情和动作中, 你看出了什么? (吃惊、担心……)

(4) 此时, 她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2. 我们再来看这只大花猫。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大花猫的特写镜头)

(1) 从大花猫的目光、姿势、尾巴以及嘴里发出的声音等方面谈一谈。

(2) 大花猫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3. 此时此刻, 我们的心里一定有许多的担心。这些担心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对于画面上的主要内容, 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 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学生才会有话可写, 才能写得生动形象。)

三、预测事情结果

1. 大家最担心的是小燕子的安危。我们来分析一下, 小燕子最终会有几种结果呢? (A.脱险;B.受伤;C.死亡)

2. 脱险、受伤、死亡是小燕子三种不同的结局。同学们, 你们最希望小燕子是哪一种结局呢?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问题; (2) 让学生拥有一颗善良之心, 怜悯之心。)

四、想象事情经过

1. 假如结果是“小燕子脱险了”, 我们来想象它是怎么脱险的。 (如:A.大花猫被小姑娘喝走了;B.大花猫被小姑娘打走了、砸跑了……)

这是正常的思维方式, 老师喜欢有创意的思维。 (如:A.大燕子拼命保护, 吓走了大花猫;B.“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来了一条大黑狗, 或又来了一只大黄猫;C.有可能是小燕子自己逃脱了, 也有可能是猫在戏弄小燕子, 猫和小燕子还成了好朋友呢!……)

2. 写文章最好能“一波三折” (板书:一波三折) 怎样才能一波三折呢?老师有一个巧妙的方法, 就是把想象到的两三种情况组合到一起, 情节就会波澜起伏了。例如:有同学说, 小姑娘呵斥了大花猫;还有同学说, 又来了一条大黑狗。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情况叠加起来:

小姑娘大声呵斥道:“大花猫, 你想干什么?赶快走开, 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大花猫瞟了小姑娘一眼, 心想:“你平时对我特别亲, 还经常抱我呢!我今天把小燕子吃了, 你又能怎么样?”就在这时, 来了一条大黑狗。大花猫望着黑狗那高大威武的身躯, 瞧瞧黑狗那阴森森的目光, 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 还是溜吧!

3. 谁也能将故事情节来个一波三折?

4. 关于小燕子的脱险, 还有很多种可能。如果写小燕子受伤了或者死亡了, 留给同学们自己去想象。老师特别喜欢别出心裁的作文。

(设计意图: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主体。只有把经过写具体了, 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把经过写得“一波三折”, 才能扣住读者的心弦。)

五、介绍写作窍门

1. 最后, 给大家介绍写好本篇作文的几个小窍门:

(1) 把图上的景物写进去, 文中就有了画面。

(2) 把人和动物的心理写出来, 文章会更传神。

(3) 让小动物开口说话, 文章会更鲜活。

2. 下面, 大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的翅膀,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种写作小窍门, 能让学生把文章写得更美、更传神、更有趣。)

作后评讲

上节课, 同学们通过紧张的写作, 一篇篇作品新鲜出炉了。如何品析这些文章呢?

一、我做伯乐

1.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 别人的作文中不是没有闪光点, 而是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今天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是“我做伯乐” (板书:我做伯乐) 。把文章写好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一条就是发现别人文章里的优点。请同桌的同学对调阅读,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

(课件出示:伯乐们,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 (1) 如画一般的美景; (2) 人或动物逼真的心理; (3) 小动物精彩的语言。)

谁发现了? (一生读) 请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值得欣赏的词语和句子, 要边读边赏。

2.前后的同学对调阅读, 画出你认为值得欣赏的词句。

3. 师生交流。

(1) 我们先从推荐文章的题目入手,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哪位伯乐先来?

(2) 哪位伯乐在文章中发现了“如画一般的美景”? (学生进行简单的赏析)

(3) 有把心理描写得非常逼真的同学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4) 哪位同学把小动物的语言写得很精彩呢?请伯乐推荐推荐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相互阅读的过程中, 只有发现他人文章中的闪光点, 才能达到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我当医生

1.我们不仅要做伯乐, 善于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点, 还要做医生, 找出别人文章中存在的不足, 帮他修改。下面, 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我当医生” (板书:我当医生) 。怎样修改呢?叶圣陶先生讲过:“修改稿子不光是看, 要念。”念着念着, 句子的毛病就出来了。请同桌的同学对调修改, 要用上正确的修改符号。 (教师巡视)

2.通过刚才的修改, 能自信地说“我是好医生”的同学请举手。 (请两名学生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批改情况, 并向大家作说明。)

3.从你们修改的情况来看, 都是动的小手术 (以改错字为主) , 这样的医生还称不上好医生。真正的好医生, 能把文章开头和结尾中多余的话去得干干净净, 把事情的经过改得有血有肉。我们来试试, 好吗? (以某一篇作文为例, 师生共同修改。)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改呢?每次作后评讲都要有一个训练的重点。本次修改的重点是去掉文章首尾部分多余的话,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使文章详略得当。)

三、我是评委

1.同学们, 以前一直是老师给你们改作文, 做总评, 今天, 你们也来过一把瘾———“我”来做评委。 (板书:我是评委) 请大家在文章的末尾用一两句话, 帮同学指出作文的优缺点, 或提出建议。老师想看看谁是“一流的评委”。 (生写总评, 教师巡视。)

2.老师想听一听评委们写的总评。我想先听听赞扬的声音。谁先来?

3.我还想听批评的声音或者有价值的建议。谁来读? (教师提醒:把批评的话说得婉转些, 同学才容易接受。)

我希望作文写得不满意的同学, 将你们的稿子“回锅”重写, 就像红烧肉一样, 回锅的遍数越多就越香!你们愿意吗?

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10

众所周知, 中国文化长期受儒家中庸之道的浸渍, 语言词汇富有弹性, 内涵自由度大, 文人们为回避矛盾, 润滑关系, 往往遁词以隐意, 谲事以指事, 文中隐语很多, 逐渐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这一个”, 或者说这种独特的思维和审美上的含蓄、模糊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一特点使得我们写文章要言简意赅, 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辞含糊则有余味。这样的审美情趣, 就导致文学以曲意见长, 力求做到虚实相生, 蕴涵丰富。而中学语文课本中所列文章大多为名篇, 得传统文化之底蕴, 在艺术上也深受其影响, 在文章中设置了许多含蓄、不明晰处。

二、文学语言不明晰的特征及文章自身的语言空白

作品的语言有两种基本类型: (1) 概括性、确定性、明确性的科学语言; (2) 具有形象性、个体性和不明晰性的文学语言, 通常其内涵深邃、丰富。古诗《饮湖上初睛雨后》中就有这样形象而又不明晰的语言。如写西湖优美迷人时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读了诗后, 可激发我们想象:西湖到底怎样美?像西子?西子又是怎样的美?是古典的美还是现代的美?无从得知, 只知道她有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之貌, 哪样的美貌才会有如此的魅力?谁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只有让所有读者从个人喜好和审美角度去想象体验。还有一些作者在文章中有意虚设空间, 布置艺术空白, 留下不明晰之处, 以便激发读者展开思维的想象力, 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填补各种意象和感情。如陶渊明的《饮酒》中“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果真“已忘言”了吗?不是的, 这就得我们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 进行体验了。

三、想象教学, 加强体验, 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

陈钟梁先生说过:“学习语文懂与不懂的矛盾不严重, 严重的是懂得深、懂得浅。”发挥想象进行教学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体味文学感情达到教学目的前提下, 以一种可变的语言来激发、诱导学生, 调动学生的思维,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中,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领悟那些“言外之意”, 并让他们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

(1) 想象于“无字之处”。国画中有“计白当黑”说, 而文学作品中也重视留有空白, 作家们所设的空白又称为“无字之处”。解读无字之处, 正是想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简单地说, 是“潜台词”。如曹禺的《雷雨》一剧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台词。当侍萍提出要见三十年未见的长子周萍时, 周朴园说了这么一句话:“他现在在楼上陪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 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 (顿) 他很大了。——— (顿) 并且他以为他的母亲早死了的。”语言非常平淡, 其实周朴园的这些话在暗示侍萍, 只有楼上的那位 (繁漪) 才是周萍的母亲, 周萍决不会认你做母亲。周朴园的阴险和冷酷充分表现出来。课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台词构成了《雷雨》经久不衰的语言魅力。

(2) 借想象, 审美体验于“虚实相生”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部有着虚实相生境界的作品。它常常以虚写实, 蕴涵丰富;或以不明晰性和不确定性的语言, 从而产生文约事丰的魅力。如上文提及的西湖比西子的例子, 再如《陌上桑》中写罗敷之美, 就是采用的虚实相生的手法, 重点抓紧住人物的行为来写, 这种种行为表面看似乎不可理喻, 但罗敷之美就体现在不可理喻的、失态的举动之中, 它带给学生的是种种想象体验。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或某一现实中的具体人物来强迫学生来理解罗敷的形象, 而应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 使学生自己理解体会,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思维, 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3) 通过想象体验“戛然而止”处。文章的结尾是一门艺术, 一个好的结尾注重言已尽而意无穷, 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项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玛蒂尔德经历了借项链的狂喜、戴项链参加晚会的兴奋、丢项链的恐惧、偿还项链付出的十年的艰辛后得知项链是假的, 女主人公是悲是喜, 是茫然失措还是踌躇满志, 作者未说一字, 留下了一个不明晰的结尾, 一个悬念。《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在那样的年代, 孔乙己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在教学中尽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认知能力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 并从中进一步感受作品深刻的主题。很明显, 在这些地方恰当地运用想象教学, 往往比明确地表达效果更好。

上一篇:新生体验计划下一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