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烤瓷贴面

2024-05-04

全瓷烤瓷贴面(精选五篇)

全瓷烤瓷贴面 篇1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64例135颗患牙。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全瓷冠烤瓷贴面修复组) 34例74颗患牙和对照组 (金属烤瓷冠修复组) 30例61颗患牙。观察组34例, 患者年龄21~54岁, 患牙74颗, 均为前牙, 其中牙体变色35例, 牙体缺损31例, 前牙间小间隙8例。对照组30例, 患者年龄19~56岁, 患牙61颗, 均为前牙, 其中牙体变色34颗, 牙体缺损22颗, 前牙间小间隙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 牙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1 选取标准

选取的病例牙齿为变色前牙、前牙缺损以及前牙小间隙;全部病例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正常;牙齿无松动;牙周组织健康无其它牙体组织疾病;X线牙片示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均经过了完善的根管治疗。

1.2 修复方法

1.2.1 牙体预备

牙体预备选用切缘非包绕型 (Ⅰ型) 、切缘包绕型 (L型) 、邻切面包绕型 (U型) 三种型号[2], 以利多卡因常规进行上牙槽神经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唇侧面预备为均匀磨除0.3~0.8mm, 并磨除突出部分;在充分排龈处理后进行龈缘的处理, 颈缘预备平龈缘, 肩台呈凹形斜面, 0.3mm宽, 变色严重者可预备至龈下0.5mm;邻面预备至相邻的唇面, 不可破坏邻接关系。

1.2.2 制作印模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常规排龈后, 应用硅橡胶制取印模, 用超硬石膏灌制模型, 并标注边缘线, 刮除部分龈端用于补偿收缩。应用比色板比色, 记录色型后送技工室。

1.2.3 瓷贴面制作

应用日本松风的V INTAGE瓷贴面套装制作瓷贴面, 经修磨抛光后进行试戴, 检查边缘及咬合, 并进行调整及修改, 是瓷贴面与患牙贴合紧密。

1.2.4 粘结瓷贴面

对瓷贴面的黏结面进行粗糙处理后, 用5%氢氟酸酸蚀, 流水冲洗后将其吹干, 用专用光固化树脂将烤瓷贴面黏结在患牙上, 对边缘多余树脂予以清除, 然后用光固化机进行照射, 完成粘接后检查咬合关系, 以确认无误。金属烤瓷修复体制作为一般常规方法。

1.3 对比评价

从颜色、边缘适应性、着色、及牙龈炎四个方面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对比观察, 前三方面以“可接受”, “不可接受”为评定标准牙龈炎以“有”, “无”为评定标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 计数资料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以上述四方面为对比内容,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见下表1。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在颜色、色、牙龈炎三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牙科材料的进步, 在牙齿修复方面, 牙科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新粘合剂的诞生尤其是应用磷酸处理牙釉质, 氢氟酸酸蚀瓷贴面的粘结面, 以及硅烷偶联剂的应用, 使贴面粘结强度大大提高, 修复效果更为可靠。从而使全瓷冠烤瓷贴面在修复牙齿缺损、修复变色牙以及关闭牙齿小间隙方面得以广泛应用[3], 并受到牙科医生以及患者的青睐。

根据本文的结果, 与传统的金属烤瓷冠, 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具有明显优势, 全瓷冠烤瓷贴面与天然牙齿颜色更为匹配, 抗着色能力更强可以满足患者对前牙美观的需要, 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不仅如此全瓷冠烤瓷贴面也表现出了更好的组织相容性与更小的牙龈刺激性, 解除了患者反复就医的苦恼, 在这方面两组差异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由于本报道的临床随访时间为12个月, 对于全瓷冠烤瓷贴面远期临床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观察。

全瓷冠烤瓷贴面是一种的极有前途的牙科修复技术, 但同任何治疗技术一样, 选择合适的修复适应症才是确保全瓷冠烤瓷贴面修复成功的基础。研究报道认为, 烤瓷贴面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染色前牙和变色前牙、切角缺损前牙、外伤性切l/3折断前牙、过小畸形侧切牙、上侧切牙舌向错位、前牙间隙、釉质发育和钙化不全牙等[4]。而对于唇向错位前突的牙、牙间间隙过大、无足够的粘接面牙等患者不宜进行烤瓷贴面修复。同时临床医师对邻牙以相关软组织的正确判断以及正确的选色对于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也至关重要。

由上可见全瓷冠烤瓷贴面技术在处理前牙小范围缺损、变色牙以及前牙小间隙方面前景广阔, 笔者深信, 随着材料科学的日新月异以及牙科修复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瓷冠修复必将以其优良的性能, 自然的色彩在临床修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口腔科就诊并符合选取标准的64例135颗前牙, 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予以全瓷冠烤瓷贴面修复与金属烤瓷冠修复, 随访1年从颜色、边缘适应性、着色、及牙龈炎四个方面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在颜色、着色、牙龈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金属烤瓷冠相比, 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修复方面优势明显, 拥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全瓷冠,前牙

参考文献

[1]刘玉玲, 侯康林, 胡凯.192颗前牙残根残冠种方法修复的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0, 1 (2) :95.

[2]李彦, 魏素华, 米乃元, 等.三种烤瓷贴面牙体预备的临床修复效果评价[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1 (4) :293.

[3]陈觉清, 许家锵.烤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论坛杂志, 2007, 28 (10) :2007.

全瓷烤瓷贴面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口腔科收治的50例 (57颗) 需要进行前牙美容患者, 分为A、B组, A组25例 (26颗) 中男9例, 女16例, 年龄18~48岁, 平均 (35.3±3.2) 岁, 上前牙17颗, 下前牙9颗, 四环素牙12颗, 氟斑牙8颗, 前牙缺损4颗, 前牙间小间隙2颗。B组25例 (31颗) 中男11例, 女14例, 年龄17~47岁, 平均 (36.4±3.5) 岁, 上前牙17颗, 下前牙14颗, 四环素牙10颗, 氟斑牙9颗, 前牙缺损4颗, 前牙间小间隙8颗, 所有患者牙周组织健康, 牙体健康, 无明显松动,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烤瓷贴面, B组采用全瓷冠, 选用唇面覆盖型 (I型) 、切缘包绕型 (L型) 、邻切面包绕型 (U型) 三种和全瓷冠牙体预备深度为0.5~0.8 mm, 颈缘线和龈缘向平, 根据患者的牙位, 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在自然光下, 采用色板选色、比色, 常规采用细棉捻蘸肾上腺素液安放于颈缘下, 采用硅橡胶取模, 灌制石膏模型, 进行制作, 采用耐火代型制作烤瓷贴面和全瓷冠, 患者进行试戴后, 送回技工室进行处理, 采用5%的氢氯酸清洗后再烘干后用压面酸腐蚀和树脂粘合技术进行粘结, 并进行使用。

1.3 评价标准[2]

修复后进行美学评价, 美容修复后牙齿颜色与比色板相比不存在视觉偏差, 形态良好, 并且协调为满意;有少量差别为基本满意;存在明显偏差需重新制作为不满意。随访12个月, 观察患者的完整情况和牙龈状况, 牙齿无脱落、崩折, 形态完好为完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数据以±s或以中位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效果

修复后A组满意23例, 基本满意2例, 不满意0例, 主观满意度100%, 客观满意度92%。B组满意24例, 基本满意1例, 不满意0例, 主管满意度100%, 客观满意度96%, 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0.354, P=0.551>0.05) , 见附表。

2.2 远期效果

A组发生2颗牙齿崩折, 1颗牙齿脱落, 完好率为88.5%;B组无牙齿崩折与脱落, 完好率为100%,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11, P<0.05) .

3 讨论

烤瓷贴面和全瓷冠是前牙常用的美容方式, 能够将瓷面直接黏附于牙体上, 将原本牙体组织更多的保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牙科材料也逐渐发展, 采用的材料增加了黏结的强度且修复效果更好[3]。本组研究分别采用烤瓷贴面与全瓷冠进行研究分析。烤瓷贴面根据牙面的范围以及形态分为唇面覆盖型 (I型) 、切缘包绕型 (L型) 、邻切面包绕型 (U型) , 根据患者切缘是否有缺损及是否需要进行颜色的覆盖来决定切缘包绕的修复, 如果患者存在邻接关系不正常, 或是存在面龋、需要覆盖颜色则需要进行邻面的包绕。烤瓷贴面修复颜色以及形态均与自然牙齿类似, 并且色泽稳定, 对牙龈刺激性小, 预备量少, 临床美容效果满意。全瓷冠是一种在烤瓷贴面U型基础上覆盖于舌面的方式[4], 其遮色效果更优异, 并且切缘与邻面的透明度良好, 并且抗折强度和粘结强度高, 修复后的牙体机械性能更好, 密度、硬度更接近于牙釉质, 透明度和牙釉质相似, 更逼真。两组之间比较近期效果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远期效果全瓷冠完整度更高, 优于烤瓷贴面, 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全瓷冠预备牙量更高, 在费用上更昂贵。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染色程度和损坏程度来决定使用烤瓷贴面还是全瓷冠。

综上所述, 烤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均有优异效果, 全瓷冠完整度更高, 但是价格更昂贵, 需要根据患者的轻重程度来选择美容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晓瑜, 赵和平, 魏谋达, 等.邻面烤瓷贴面在前牙间隙修复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2 (3) :271-272.

[2]侯传记, 都本辉, 毕良佳, 等.氟斑牙烤瓷贴面美学修复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11, 30 (3) :336-338.

[3]鲍小玲.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132例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6) :674-675.

全瓷烤瓷贴面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07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137例 (334颗) 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64例 (154颗) , 女性患者73例 (180颗) ;最大年龄47岁, 最小年龄17岁, 平均35.5岁。所有患牙均为上前牙, 其中四个环四环素牙75颗, 氟斑牙98颗, 前牙缺损80颗, 前牙切角缺损55颗, 前牙间小间隙26颗。所有患者均为牙体变色或牙体缺损的患者, 患者的牙齿排列及要和基本正常, 牙周组织和牙体健康, 不存在明显松动, X线下患者的牙槽骨不存在无吸收和吸收少于1/3者, 牙根尖无阴影,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前牙美容修复治疗, 其中烤瓷贴面46例 (141颗) , 氧化铝全瓷冠91例 (193颗) 。

1.2 修复方法

选择烤瓷贴面 (唇面覆盖型、切缘包绕型和邻切面包绕型) 和全瓷冠牙体的预备深度为0.5~0.8mm, 颈缘线与龈缘向平, 边缘呈现出浅凹状的肩台, 必要时为患者行局部麻醉处理。认真进行自然光源下的选色和比色工作, 在中性色的环境下要使用VITA比色板进行比色。常规排龈, 使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印模、关注好超硬石膏材料后送入技术室。

使用耐火代型制作技术进行烤瓷贴面和全瓷冠的制作, 保证贴面的厚度在0.5~1.0mm的范围内, 经过患者的临床试戴合格后送回技术室进行清理, 使用5%的氢氯酸清洗后烘干, 在送至临床使用压面酸蚀和符合树脂粘结技术进行粘结。

1.3 观察指标

使用日本佳能40D相机拍摄患牙修复前后的口内像。烤瓷贴面和全瓷冠粘结结束时使用VITA比色斑与牙齿原色对比, 观察修复牙齿的形态后, 征询患者的修复满意度。修复后定期进行复诊, 时间为修复后的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 检查烤瓷贴面和全瓷冠的完整情况, 以及牙龈健康状况、是否出现脱落、染色、崩折等, 征询患者的满意度和牙本质的敏感性。

1.4 评价标准

(1) 美学评价:美容修复后评价修复牙齿的修复效果, 修复后牙齿的颜色与比色板相比不存在视觉偏差, 形态良好、协调为满意;牙齿颜色与比色板之间少有差别, 但是患者满意为基本满意;牙齿颜色与比色板之间存在明显偏差, 患者不满意并且需要进行重新制作为不满意。客观满意度= (满意数/总病例数) ×100%;主观满意度= (满意数+基本满意数) /总病例数×100%。 (2) 完整性评价:修复后牙齿无脱落、崩折、形态完好无缺损为完好;出现局部崩折或裂纹为崩折;修复体出现松动或脱落为脱落。

2 结果

烤瓷贴面和全瓷冠美容修复前牙均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形态和颜色都具有明显的美学效果, 治疗后患者的主观满意度高达100%, 由于有4例烤瓷贴面和4例全瓷冠修复覆盖深度着色的四环素牙使出现颜色偏差和透明度不良的情况所以客观满意度为94.2%, 见表1。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后, 烤瓷贴面的完好率为98.5%, 全瓷冠的完好率为100%。

3 讨论

本组研究的烤瓷贴满选择类型为唇面覆盖型、切缘包绕型和邻切面包绕型三种预备型, 行前牙修复时根据患者的切缘是否缺损、是否需要进行颜色的遮盖等决定是否进行切缘包绕修复, 根据患牙的邻接关系正常情况和是否存在面龋, 是否需要遮盖颜色决定是否进行邻面包绕[4]。比如在牙间缝隙修复、具有邻面龋、重度四环素牙的覆盖时适宜选择U型烤瓷贴面进行修复, 治疗中做好足够的邻面包绕, 使之恢复正常的邻近关系, 避免继发龋的发生。本组研究中三种预备类型全部获得较好的修复满意度, 具有较好的临床美学效果。

全瓷冠就是在U型烤瓷贴面的基础上覆盖舌面, 但是全瓷冠的修复效果与U型烤瓷贴面相比具有更好的颜色效果和透明度, 适合对重色牙齿的覆盖修复。烤瓷贴面和全瓷冠修复要根据患牙的缺损程度、颜色的深浅来设计不同类型的牙体预备类型, 使用树脂粘结系统胶结烤瓷面和全瓷冠, 具有较好的近期临近效果。进行患牙修复时要注意缓解牙本质的敏感情况, 防止发生牙髓炎。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烤瓷贴面和全瓷冠在千雅美容中的适应证和修复涉及, 评价其临床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137例 (334颗) 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 其中烤瓷贴面46例 (141颗) , 氧化铝全瓷冠91例 (193颗) , 334颗全瓷修复均采用耐火代型制作技术。结果 经烤瓷贴面和全瓷冠治疗的患者均受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患者的主观满意度高达100%, 其中全瓷冠美容修复方式具有更好的遮色效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或电访, 烤瓷贴面的完好率为98.6% (n=个) , 全瓷冠的完好率为100% (n=个) 。结论 烤瓷贴面和全瓷冠均具有较好的前牙美容修复效果, 使用树脂粘结系统粘结烤瓷贴面和全瓷冠具有较好的近期粘结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烤瓷贴面,全瓷冠,前牙美容修复,全瓷修复体

参考文献

[1]周国锋, 陈吉华, 卫张蕊, 等.Cerinate瓷贴面临床修复色彩学研究及粘结树脂对其颜色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1) :139.

[2]于海洋, 杜传诗, 巢永烈.3D-FEA法分析粘固层厚度对三型瓷贴面复合体应力分布影响的比较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 (3) :167-168.

[3]韩浩.全瓷贴面美容修复69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 (2) :61.

全瓷贴面临床规范化修复 篇4

在修复治疗前瓷贴面设计很重要。如:边缘、切端、咬合面的位置的设计等,需要综合考虑制定科学严谨的修复方案;其次,瓷贴面的牙体预备要求很高,并要求精确的模型。没有精密的瓷贴面,就不可能有好的美观效果、粘接效果。最后瓷贴面的粘接是重点,瓷贴面没有任何的固位力,全靠粘接剂粘接,在粘接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贴面脱落的后果。因此在完善设计方案的基础之上,对牙体预备,印模制取,粘接等关键步骤要求标准化精细操作才能保证修复体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才能有效杜绝崩瓷和脱落的隐患。本文以一例前牙全瓷贴面的病例详述规范化操作过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7 岁,汉族。主诉因上前牙变色,要求美容修复。患者现病史、既往史无特殊。

1.1 口腔检查

全口牙列中度氟斑;露龈笑;11、21烤瓷冠,冠边缘适合性尚可,冷(-),探(-),叩(-),无松动 ;22舌侧倾斜,冷(-),探(-),叩(-),无松动;前牙超、覆无异常;全口牙石(+),色素(+)(图 1)。

1.2 初步诊断

全口牙列中度氟斑;22舌侧倾斜。

1.3 治疗计划

本病例的修复治疗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全口牙列中度氟斑,患者迫切需要改善前牙美观,因此考虑安全、美观、舒适性能俱佳的全瓷冠作为修复首选方案 ;②由于11、21已行烤瓷冠修复,且冠边缘密合,无悬突,因此保留11、21烤瓷冠并参照原有B1色进行全瓷贴面颜色的选择,经过与患者的细致沟通,最终确定制作12-14,23-24,31-34,41-44全瓷贴面;③由于22过于向舌侧倾斜,如果单纯贴面无法解决舌倾问题,影响整体的修复美学效果,因此考虑22制作全瓷单冠;④健康的牙周组织是修复体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该患者牙周情况较差,因此考虑在制作修复体之前进行必要的牙周维护治疗。

具体治疗计划为:全口洁治术;22全瓷冠修复;12-14,23-24,31-34,41-44全瓷贴面修复。

1.4 修复前牙周维护治疗

进行充分的医患沟通前提下取得患者对修复方案的认可,进行必要的龈上洁治,为下一步修复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2 修复方法

2.1 制作诊断蜡型

充分了解患者对预期中修复体的形态、颜色、个性化要求,针对患者的脸型、气质和肤色,医生提出技术性建议并取得患者的认可。术前制取印模,制作诊断蜡型,椅旁与患者进行沟通,少量修改直至患者认可。

2.2 高标准的牙体制备与精确印模

12-14,23-24,31-34,41-44唇面预备分为2 个平面,龈端部分和切端部分,前者的标准预备量一般为0.3~0.5 mm,后者一般是0.5~0.8 mm;12-14,23-24采用开窗型切端设计,31-34,41-44采用对接型切端设计,增加强度,保证美学效果,颈缘位置平齐龈缘呈浅凹状肩台,肩台宽度为0.3~0.5 mm,邻面一般保留邻接关系,;22唇面少量预备;单线法排龈后,F880.314.014(EDENTA,瑞士)精修肩台,制备出0.8~1.0 mm宽度均匀、光滑连续的圆凹形肩台(chamfer)(图 2)。硅橡胶矫正印模技术(correction technique)制取精细印模(图 3~4)。灌注模型边缘清晰完整,为高精度全瓷修复体加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 5~6)。

2.3 修复体检查、试戴

患者试戴选择在修复体瓷修形后、上釉前,主要检查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探针探查冠边缘与牙体组织的连续性(图 7),对悬突部位采用白色砂石(Dura-White Stones,松风)在2 N压力3 000-5 000 r/min转速下仔细磨改(图 8),反复试戴检查直至达到标准;结合诊断蜡型和口腔数码照片,对修复体的最终形态进行评估,少量椅旁修改并取得患者的认可后,分步精细抛光(EVE,德国),达到上釉后效果,尽量避免回炉烧烤(图 9~10)。

2.4 修复体粘接

首先选择修复体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TM Veneer Cement(3M ESPE,美国),将套装内试色剂:透明、A1T、A2T色涂布在贴面上进行口内试色(Try-in),与患者沟通后选择A1粘接树脂进行粘接(图 11);充分隔湿基础上清理牙面,35%的磷酸(Bisco Inc., 美国)酸蚀15~20 s(图 12),冲洗5 s,除去多余水分并保持粘接面湿润,牙面均匀涂布粘接剂AdperTM Single Bond 2(3M ESPE,美国)2 遍,轻吹3~5 s,最后光照10 s;邻间隙预埋牙线(图 13)。

与此同时,配合助手进行贴面处理,瓷贴面的粘接面应进行超声清洗处理并应用4%氢氟酸凝胶(Bisco Inc., 美国)酸蚀处理30 s。酸蚀时要防止酸蚀剂接触外表面的饰面瓷,酸蚀后用蒸馏水加压冲洗、干燥,依次涂布硅烷偶联剂RelyXTM Ceramic Primer(3M ESPE,美国)、粘接剂AdperTM Single Bond 2后,最后将RelyXTM Veneer Cement A1树脂水门汀涂在硅烷化后的贴面上,就位并光固化贴面,在各边缘区分段光固化几秒钟,每固化一个区域就清除相应边缘区域溢出固化的粘接剂(图 14~15),当所有的边缘区多余封闭剂去除后,用预埋牙线清除邻面过多的粘接剂,随后彻底光固化。粘接完毕后,应进行调,然后逐级抛光。最后确认修复体边缘高度密合、无悬突,龈缘软组织无压迫,修复体形态自然美观达到较好的修复美学效果(图 16~19)。

3小结

贴面修复前,充分的术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凡有龈炎者应予治愈,否则将影响贴面龈边缘的适合性,贴面粘接时也会因为龈炎出血而造成修复体边缘染色;高标准的牙体预备和精细印模为贴面修复制作后边缘的高度适合性奠定了基础,更为修复体在口内长期美学效果的保持奠定了基础;粘接前树脂水门汀的选色、试色,不但是医患沟通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终确定美学修复效果的必要环节;贴面粘接应严格按照粘接技术各步骤的要求进行,在完成粘接固位后,还要注意咬合关系,消除早接触。

摘要:结合1例前牙全瓷贴面美容修复临床病例,介绍全瓷贴面的临床规范化修复治疗过程中牙体预备和粘接技术的应用。

全瓷烤瓷贴面 篇5

关键词:瓷贴面,全瓷冠,前牙美学

近年来, 前牙美学修复及微创修复的理念深入人心[1], 使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人们给前牙的修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材料发展中克服黏结强度、美容修复效果理想等问题[2], 瓷贴面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所青睐。但是在瓷贴面与全瓷冠2种常用的前牙修复中, 是否瓷贴面能通过磨除少量的牙体组织达到同样美观、功能恢复效果。本文通过对87颗前牙瓷贴面修复及112颗前牙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判断在前牙修复中的选择。

资料与方法

2010-2013年收治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 知情瓷贴面及全瓷修复方式后自行选择修复方式。试验组瓷贴面17例87颗。对照组全瓷冠37例112颗。其中男15例, 女39例。年龄21~47岁。其中上颌牙齿154颗, 下颌牙45颗。纳入标准:覆合覆盖正常。牙周情况良好。存在牙齿形态异常 (过小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间隙及外伤引起的牙冠切缘少于1/3缺损) 、牙色异常 (四环素牙、氟斑牙及牙髓坏死牙) 等。排除标准:牙列不齐、牙周状况差、重度牙齿形态无足够釉质及重度颜色异常者。

修复方法: (1) 比色:在牙体修复前用vita 16比色板比色, 单个需修复的牙要和同名牙比色、与邻牙协调。采取九区分法比色, 并争得患者认可同意。多个牙比色参考患者皮肤及采纳患者自己的意见。比色时患者不搽口红, 在上午9:00~11:00或者下午2:00~3:00进行, 保证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比色。必要时附上用比色板比色时的照片[3]。 (2) 牙体预备:试验组瓷贴面预备—唇侧采取分段分量预备方式, 根据前牙唇侧的釉质的厚度不同分别在切端、中部和颈部1/3预备0.75 mm、0.5 mm和0.25 mm[4], 保证牙冠应有的突度。颈缘预备量0.3~0.5 mm, 成浅凹形, 平齐龈缘或龈下≤0.5 mm。邻面预备成浅凹形, 邻接点正常者不破坏邻接点, 邻面龋损、无邻接点的视情况具体处理。切端一般预备1.0~1.5 mm, 延伸至舌侧形成小斜面, 要避开咬合区。对照组全瓷冠预备:保证修复空间切端预备量1.5~2 mm, 唇侧设计龈下0.5 mm的肩台, 宽度1 mm。参照全瓷预备标准[5]。 (3) 修复体制作、黏结抛光:所有修复体制作均外送加工厂制作。试验组贴面选择IPS e.max铸瓷贴面是一种热压铸玻璃陶瓷。瓷贴面在黏结时需用5%氢氟酸酸蚀瓷贴面内表面1 min, 然后涂布硅烷偶联剂避光备用[6], 预备牙面采用35%的磷酸酸蚀30秒后涂布黏结剂, 使用双固化的树脂黏结剂黏接, 在修复牙的合面、近中及远中面各照1 min。调磨切端, 确保在正中合和非正中合时无合干扰, 抛光完成。对照组全瓷冠选择二氧化锆全瓷冠对照组使用全瓷冠树脂黏结系统黏结、调合并抛光。修复完成后拍根尖片检查, 观察是否修复体周围有多余的黏结剂并处理干净。在修复完成后教会患者Bass刷牙法并告知患者口腔维护的重要性。

复诊与随访:在完成修复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时复诊, 根据全瓷冠评价标准、改良的Ryge标准及询问患者的感受, 通过修复体脱落损坏情况、色泽协调、边缘密合性、术后敏感、牙龈健康状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来分别评价[7], 以A、B为达到了临床上成功的标准, 以C为失败。见表1。

结果

6个月复诊时发现试验组有2个瓷贴面脱落, 重新黏结后调合, 未出现再次脱落。试验组有1例患者述刷牙出血, 牙周探针有出血、牙龈红肿结石。对照组患者牙龈红肿2例, 牙周洁治刮治后嘱患者口腔维护。在12个月内试验组有1个瓷贴面出现折裂现象而重新制作, 有轻微牙着色2个, 患者述可以接受, 未行特殊处理。对照组全瓷冠脱落1例, 重新黏结后调合。未再出现脱落。试验组对照组各牙龈发炎患者2例, 嘱患者对症治疗, 维护口腔卫生。24个月复诊时试验组、对照组各有1个瓷贴面折裂而重新制作、黏固。试验组患者瓷贴面着色严重1例, 是1年复诊颜色加重患者, 给予重新贴面制作并黏结。试验组牙龈炎3例、对照组牙龈炎2例。有1个牙面牙龈红肿, 发现与贴面龈缘台阶有关, 局部处理过厚的边缘并进行牙周治疗。瓷贴面患者在1周后复诊发现患者有牙齿敏感9例, 可耐受, 均在2~3周内消失, 在之后的24个月内未出现过类似敏感症状, 见表2。

讨论

在24个月内多次复诊发现瓷贴面及全瓷冠均能获得良好的满意度, 除了与修复体的质量相关, 还考虑与修复前良好的沟通及问题的妥善处理相关。本试验结果显示在修复后1周复诊, 对照组均无特殊主诉, 试验组约有10%的患者的主诉主要是牙齿的敏感症状, 一般在2周内消失, 不需特殊处理。敏感症状说明在瓷贴面的预备牙量没有严格控制在釉质内, 还可能会有黏结强度的问题。提示临床在以后瓷贴面的预备中还应考虑前牙唇面釉质的量以及关注牙体预备的量。

在24个月的复诊内试验组瓷贴面脱落4例, 对照组全瓷冠脱落2例。瓷贴面脱落患者考虑是因为预备量过大导致黏结强度下降引起的1例, 重新预备了邻面增强釉质面积并制作修复体后黏结。各有1例瓷贴面和全瓷冠患者有咬合早接触致使修复体脱落, 给予重新黏结后调合。瓷贴面2例及全瓷冠患者1例述吃硬物时脱落、折裂, 嘱患者要爱护修复体, 不能食用过硬食物并根据情况黏结或重新制作修复体。

在色泽协调方面, 全瓷冠在重度变色牙上有优势。在制作过程中患者因瓷贴面修复体的颜色不能遮盖住, 被迫改成全瓷冠修复2例, 患者在黏结时使用了遮色黏结剂调节瓷贴面颜色10例, 在修复后半年瓷贴面轻微染色2例, 考虑可能与黏结剂的不密合有关系, 患者述可以接受1例, 未行特殊处理, 患者在1年后发展成着色严重1例, 给予重新制作黏结处理。全瓷冠患者出现着色1例, 考虑与患者的抽烟的生活习惯有关, 嘱患者维护口腔卫生。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氟斑牙因其基牙背景对修复体颜色影响较小是较理想的适应证, 而中度以上的四环素牙和变色较重的死髓牙在设计全瓷贴面时应选择色度较深的基底瓷以增加贴面的遮色。

在牙龈健康方面, 24个月的复诊发现试验组约有7%、对照组约有5%的患者有患牙牙龈红肿、出血及结石的状况, 检查发现患者因为修复体边缘过厚3例、患者因为修复体龈缘不密合导致龈缘不易清洁3例, 给予修复体边缘局部处理。其余的6例患者因口腔卫生差引起修复体出现严重的牙龈红肿, 嘱患者牙周治疗并维护以改善。在检查中发现由一半的患者牙龈出现轻微炎症, 有出血、牙龈红肿并有少量结石, 给予口腔卫生宣教并嘱患者应定期洁治。

前牙的美学修复的成功一方面依靠材料的黏结强度和医师的修复水平, 严格控制预备的量要在釉质内。全瓷因遮色能力强在重度变色牙及大量釉质缺失中优势明显。瓷贴面因预备量少及黏结的高成功率得到患者的偏爱, 还可以当成在修复失败后多一种选择, 应根据适应证及患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前牙修复体。在黏结修复体后要严格检查是否边缘严密、黏结剂是否影响口腔卫生的维护, 可以在黏结完成后拍根尖片观察是否有残存的黏结剂。另一方面, 患者的口腔健康维护及保护性使用也同样重要。在制作完成后要教会患者口腔卫生的维护及嘱患者不可咬食硬物。严格掌握适应证, 保证修复体获得最佳的美观、功能及寿命是前牙美学修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Nov BB, Fuller CE.The material sci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esthetic restorations[J].Compend Contin Educ Dent, 2008, 29 (6) :338-346.

[2]樊聪, 冯海兰, 刘莉.对瓷贴面黏接层的有限元应力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 (4) :308-311.

[3]何峰, 章非敏, 谢海峰.前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的美学准备[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35 (10) :1457-1460.

[4]Arnetzl GV, Arnetzl G.Reliability of nonretentive all-ceramic CAD/CAM overlays[J].Int J Comput Dent, 2012, 15 (3) :185-197.

[5]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9.

[6]陈吉华, 施长溪, 巢永烈.瓷修复体的黏接方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8, 25 (1) :29-32.

上一篇:预学后教下一篇:循环经济原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