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队伍

2024-07-14

农经队伍(精选五篇)

农经队伍 篇1

机构设置:海东市辖两区四县, 目前市级无专门农经机构, 其工作一直由农业科挂牌代管。辖县 (区) 均设置了农经机构, 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市共有94个乡镇, 设置农经机构94个, 均属于综合站机构。人员编制:市级无专门的农经编制, 人员与农业科混岗使用。县级批准编制数81人, 实有人数72人。乡级实有人员105人, 在编人数105人。专业层次:市级无专门的农经人员, 就两区四县实际情况分析, 从学历来看, 县级共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2人, 占实有人数的44%, 其中, 25人为农经专业, 占实有人数的35%;中专及以上学历的34人, 占实有人数的47%, 其中, 22人为农经专业, 占实有人数的31%;高中及以下人数6人。乡级共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46人, 占实有人数的44%, 其中, 农经专业35人, 占实有人数的33%;大、中专学历的68人, 占实有人数的65%, 其中, 农经专业17人, 占实有人数的16%, 高中及以下6人。从职称来看, 县级共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4人, 其中, 高级3人, 占实有人数的4%, 但农经专业仅1人, 占实有人数的1%;中级33人, 占实有人数的45%, 其中, 农经专业28人, 占实有人数的38%, 初级及以下29人。乡级共有中级职称人数42人, 占实有人数的40%, 其中, 农经专业18人, 占实有人数的17%;初级及以下68人, 占实有人数的65%;年龄结构:从县级来看, 30岁以下的4人, 占实有人数的5%, 31~50岁的56人, 占实有人数的78%, 51岁以上的20人, 占实有人数的17%。从乡级来看, 30岁以下的15人, 占实有人数的12%, 31-50岁的97人, 占实有人数的80%, 51岁以上的10人, 占实有人数的8%。

2 主要问题

2.1 机构不全, 管理不顺

市级缺乏专门的农经管理机构, 有龙身无龙头;乡级机构改革后, 原农村经营管理站机构被撤消, 其职能划入乡镇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负责, 但专门的农经岗位设置偏少, 只设1个农经岗位的乡镇居多, 导致机构不全, 管理难度大。

2.2 人员不足, 队伍不稳

由于多年未招考农经专业人员, 现有人员年龄偏大, 加之人员调整频繁, 导致人员不足、队伍不稳的问题日益突出, 难以适应新时期农经工作的新要求。尤其是在土地流转指导和三资清理工作中, 中途更换人员较多, 工作交接不到位, 导致工作滞后。

2.3 兼业较多, 主业偏离

以乡级农经人员较为突出, 绝大部分农经人员兼职乡镇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驻村、民政、会计等工作, 对农经工作难以专注, 影响了工作的实效。

2.4 政策不熟, 业务不精

由于缺乏专门的农经专业人员, 现有部分人员属其他专业人员兼职, 对农经实际了解不深不透, 农村政策和法律掌握不熟, 业务不精炼, 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2.5 经费不足, 缺乏保障

新时期下, 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等工作日益繁重, 但县级农经站缺乏经费来源, 无法开展正常的业务培训, 致使自身整体素质偏低, 特别是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由于经费不足, 现场调查取证难度大, 导致纠纷案件反复上访。

3 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建议

农村经营管理涉及“三农”工作方方面面, 深化农村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对农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适应农村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需要, 必须打造一支有素质、有能力的农经队伍。

3.1 健全机构, 理顺体制

从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地位和职责机构建设的重要性出发, 固定农经人员编制, 根据乡镇管辖范围的大小设立3-5个农经岗位。对乡镇农经人员实行双层管理, 即编制列入县级农业部门管理, 人员在基层服从乡镇安排工作。县农经站对其进行人事管理, 如业务培训、工作考核和工作调动等, 乡镇进行考勤管理, 并由县纪委、财政监督农经工作运行情况。

3.2 增加编制, 提高待遇

随着农经工作量的逐渐增加, 建议出台政策、明确编制, 通过考试录用等手段, 公开选考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大学生, 充实到农经队伍中来。同时, 提升农经工作成员的待遇, 尤其是完善对农经职称评定方式。

摘要:近年来, 海东市农经工作成效显著, 农经队伍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在新形势下, 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 全市农经队伍建设与农经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强化农经队伍建设, 提升农经服务水平成为当前农经工作重要的课题。

关于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一、加强农经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复杂,加强农经队伍建

设,是有序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是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政策。镇党委、政府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重要纽带,镇农经站是基层党委、政府贯彻执行农村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谋助手,加强农经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反映农村基层发展实际情况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重点工作。当前,镇农经站承担着促进农民增收、创建全面小康村、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实施农村帮扶工程、开展农经综合服务等多项农村重点工作,各项重点工作能否有效推进,关键在于农经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关系到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是创新和完善农村经营机制。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和突破农村经营体制机制,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农经人员的创新发展意识和活力直接推动着农经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二、当前农经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经业务范围和职责有了新的变化,因农经队伍自身建设和相关政策制约等因素影响,我市农经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

一是农经人员数量与业务量不协调。目前,全市各镇农经站共有农经人员103人,其中在编人数72人,按人员性质分:行政编制9人,事业编制59人,聘用人员24人,其他11人。在人手较少的情况下,镇农经站却承担着新农村建设、农经综合服务等多项重点工作,人手少、工作量大的矛盾比较突出,容易挫伤农经人员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农经工作表面化的现象。

二是工资待遇偏低。2007年度(以下调研统计数据均以2007年实际数为参考数据),各镇农经人员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有32人,占31%,1.5万元-3万元的有59人,占57%,3万元以上的只有12人,占12%,全市共支出镇农经人员个人报酬178万元,人均1.73万元,与全市2007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03万元相比低3000元。工资待遇偏低直接影响了农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容易造成农经队伍不稳定。另外,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经队伍工作活力不够强,农经人员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是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培训资金短缺、培训力量不足等,面向基层农经人员的培训活动较少,农经业务培训长效机制尚未形成。2007年度,各镇农经站共实现收入219万元,其中财政拨付68万元,代理费133万元,创收10万元,其他收入8万元,累计支出249万元(其中支出工资报酬178万元),收不抵支30万元。农经站经费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是农经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全市基层农经人员中,高中文化的有32人,大专文化52人,本科文化11人,大专及以下的占89%,文化层次总体不高,不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按年龄结构分,30岁以下18人,31-45岁61人,46-60岁24人,从整体上看农经人员年龄偏大,30岁以下的只占17%,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影响了农经队伍整体活力。

三、进一步加强农经队伍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改进,加快提升,切实增强农经队伍整体活力。

1、整合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办好实事。有效整合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是解决农经工作头绪复杂、业务繁琐这一难点关键措施。党委、政府重点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避免向农村基层布置重形式、低效益的工作任务,工作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兼顾安排,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办好实事大事。农经队伍自身也要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机制,以工作效益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增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农经工作活力。其一,提高农经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在提高基本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经人员社会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后顾之忧,促其全身心投入到农经工作中。其二,加大激励力度。通过农经工作评比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经业务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农经人员和单位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农经队伍工作活力。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服务发展能力。首先,加大培训资金投入。通过市、镇财政投入、上争省、扬州市培训资金项目以及自筹等渠道,筹集培训资金,确保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其次,拓展培训内容。根据新农村建设新要求、农经

综合服务新内容、农村经营管理新方式等,进一步拓宽业务培训内容,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农经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第三,创新培训载体。一方面,通过职教、基层党校等资源,加强对农经人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开发网络教育平台,拓展培训阵地,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农经人员受训率和培训效率。

强化农经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篇3

1. 区镇两级农经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税费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 老边区两镇两街农经站的编制增加到22人, 其中大专以上15人, 中级职称7人, 从而壮大了农经工作的队伍, 强化了农经工作的领导。几年来, 每年定期组织农经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政策理论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加强村级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开展了村级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一是对村主要领导, 特别是新上任的村干部进行培训, 其中重要内容是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政策、法规。二是组织全区60多名村经管员开展专门业务培训。三是各镇、街自行组织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教育, 使广大基层干部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 增强规范管理、民主法制的意识, 为更好地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奠定扎实基础。

3. 农经管理的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农经管理各个岗位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提高整体的战斗力, 区农发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村级财务双代管规章制度, 建立四项职责:《经管站长职责》《农村财务双代管总会计职责》《农村财务双代管出纳员职责》《村经管员职责》;三个规定:《农村财务双代管备用金管理规定》《农村财务双代管票据规定》《农村财务双代管档案管理规定》;两个办法:《农村财务双代管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农村财务双代管会计交接办法》。进一点明确农经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对每一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为控制农村集体资产流失, 全区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办法, 一是村集体财务实行“四审”制, 即收支凭证由主管财务的村领导审批、村支书审阅、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 镇、街经管站账前审计。二是货币资金管理实行“四严禁”原则, 即严禁从本单位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现金, 严禁白条子顶替库存现金, 严禁大额使用现金, 严禁公款私存。三是对大额货币资金开支实行镇、街主要领导审批制。四是备用金实行限额管理, 总额控制。各村保管的备用金余额不得超出限额;镇、街经管站每次拔付的备用金应扣除各村保管的备用金余额, 各村日常零星开支不得超出备用金额度, 超额度支出必须事前报批, 擅自发生的超备用金额度的支出现象视为个人行为;超额度的备用金由镇、街主要领导签批。

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 区农经站每年都对各镇、街的农经人员进行专门考核, 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奖励, 从而进一步提高农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加快推进农经信息化建设

农经中心农经重点工作规划 篇4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4000亩,除四个居委会外,按发包总面积的10%下达流转任务。全镇计4200亩,其中规模流转1800亩以上。

①每村连片高效农业不少于100亩。责任人:村分工机关干部、村书记,5月份到位。

②红安、五进两个村规划连片种植规模不少于1000亩。

a、3月份前与农技部门和分管领导确定好方位;

b、4-5月份落实招商承包人及项目(种养业);

c、5月份前土地流转到位,合同签订监证;

d、3月份前镇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和具体考核办法;

e、6-7月份组织实施。镇分阶段组织检查验收。

其他各村参照上述时点序时要求落实,责任明确到人。

镇分工领导:略

责任人:略(以下各项镇分工领导责任人均省略)

2、妥善处理土地纠纷,维护农民权益和农村稳定。

3、土地信息化录入导入工作

春节前完成80%的录入任务,3月份前完成14个农业村95%以上的组录导入任务。

4、指导镇和各村建立土地流转台帐,规范土地流转合同鉴证行为。3月份到位,责任人负责平时台帐登记、合同鉴证存档、录入。

5、建立4个土地股份合作社,8月份前到位。

二、做好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指导工作。

1、在2011年以前创办的30家合作社中,创盐城市级合作社1-2个,××市级“五有”社3个,8月份前完成。

2、年内再组建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半年10个,下半年5个。

3、品牌创建、项目扶持申报

年内创一个无公害、绿色标志品牌,包装申报扶持项目2个以上。

配合部门:农技、副技等

4、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安全营运、可持续发展。在强化经管站监控、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五大目标:

1、总吸股规模2500-2800万元;

②、农民入社率95%以上;

③、利息收入200万元;

4、大额投放率控制在30%以内(20万元以上);

⑤、控制逾期率2%、呆滞率0.5%以内。

三、农村财务管理及集体资产管理

1、集体资产定期按时搞好年检。

2、按季搞好帐前送审、村务公开检查活动。

3、抓好2个规范管理示范村,合计达7个。

4、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干部离任专项审计。

四、农民负担监管和财政奖补工程服务

1、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符合政策,无“三乱”行为,电脑打卡录入、发卡率100%。

2、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每年不少于3个村。

浅议农经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篇5

1. 从工作职责看, 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十分必要。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经管理工作的对象、范围、职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任务日益繁重, 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责已由过去一般的技术服务型向具有行政执法、行政管理、行政监督 (即“三大职能”) 的综合管理型转变, 是一个多部门、多功能的聚合体。

2. 从客观存在的问题看, 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十分紧迫。

长期以来, 农经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面对新时期农经管理的职责, 面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经工作新的要求, 现实的农经管理工作机构、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经管理工作的职能削弱。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和即将推行的费改税, 都使农经队伍对农村资金管理的职能和范围缩小, 相当一部分农经人员存有后顾之忧, 特别是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 致使部分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认为农经管理工作没什么事干, 任意抽调农经管理干部脱产从事其他工作, 使农经管理职能大大削弱。

二是依法管理力度不够。由于农经管理工作缺乏必要法制手段, 因此, 在农民负担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合同管理等方面缺乏强制手段, 存在部门间互相扯皮现象。如农民负担方面, 没有必要的处罚措施, 导致加重农民负担和拒绝履行合理负担的行为不能有效遏制, 对四面八方不断向农民伸手的各种“达标”和“四乱” (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 现象的发生束手无策。

三是农经机构不适应。农经管理机构规格低, 大多是农业部门内部的一个站, 乡 (镇) 一级为乡 (镇) 政府下设的一个站, 性质上均为事业单位性质。从我市情况看, 自成立“农村经营管理局”以来, 其宗旨主要是为了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管理而成立, 且性质上仍为事业单位。因此, 县乡 (镇) 政府只有单纯的业务指导权, 而不能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从工作性质的变化看, 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农经管理工作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由过去的事业指导型管理转变为行政法制型管理。目前, 从我市来看, 农经管理部门已涉及贯彻执行《统计法》、《会计法》和《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这是一项执法性很强的工作, 没有较高权威的机构是难以开展有力工作的。二是由单纯的业务指导行为转变为政府督导行为, 农经站是根本代替不了政府行使这种职权的。三是由面对农村集体经济核算单位转变为面对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核算单位和诸多的涉农部门。因此, 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1. 在政府机构序列建立相应的农经管理机构。

要强化农经部门“三大职能”, 必须在政府机构序列中, 建立行政性质的具有相应级别的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我省等地的市、县、乡 (镇) 建立行政性农经管理机构的实践证明, 建立有权威的农经管理机构, 对于推动农经管理工作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值得学习借鉴。希望能引起编制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方案:县一级设立行政性质正科级的农村经营管理局, 局机关工作人员过渡为国家公务员;乡 (镇) 级在政府内设置股级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 其人员性质为国家公务员。

第二方案:鉴于局级机构编制的限制, 县、乡 (镇) 一级均可将农经管理机构分别合并到县政府、乡 (镇) 政府内设的农村工作办公室, 同时避免农办 (农委) 经营职能与农经管理机构职能的重叠, 其人员性质为国家公务员。

第三方案:县一级设置在农业局机关内行政的科 (股) 即“农业局农经管理科 (股) ”, 人员性质为国家公务员, 乡 (镇) 一级可设置为“农经管理站”, 属农业局的派出机构, 但人员性质不能定为事业, 应像财政所等事业单位那样, 参照执行国家公务员, 属行政干部, 由县统一管理。

2. 完善服务网络, 落实有关政策。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有关农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列入议事日程, 并切实解决农经工作以及农经机构和队伍面临的人员少、经费缺、条件差、管理乏力等突出问题, 做到农经管理部门队伍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 增强对农经监督管理的力度, 同时要充分落实有关部门对农经管理的各项政策。

3.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农经队伍整体素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经队伍】相关文章:

加强农经队伍建设 提升农经服务水平09-10

山西农经09-11

农经论文题目05-04

农经统计范文05-17

农经年终总结05-01

农经管理试题06-07

农经委06-14

加强农经部门08-12

农经工作要点09-05

农经管理试题范文05-30

上一篇:进入时机下一篇:旧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