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

2024-07-18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精选七篇)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 篇1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13 年底,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0 万亿,网民规模达6.18 亿, 全年新增网民5 358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 年底提升3.7 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 亿,年增长率为19.1%。 同时,全社会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 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 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电子商务已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迅速进入工业、 农业、贸易和金融等领域。 而经营无形产品,只有信息流和资金流,而没有物流部分等使得保险业成为非常适于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 在国外,电子商务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1电子商务保险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保险业与电子商务的合作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信息发布阶段。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递优势的体现,保险公司开始利用网络开展品牌宣传、产品介绍、业务咨询和市场调研等。

(2)渠道探索阶段。 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尝试将互联网作为新型销售渠道,实现保险产品的电子化,通过在公司官网上提供产品报价、在门户网站嵌入保费计算器、开发智能移动保险平台等多种途径获得客户、达成交易。

(3)服务提供阶段。 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保险公司探索将保单查询、报案理赔等后续服务由线下搬到线上,节约运营成本、缩短交易周期、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在流程改造过程中,各公司更加重视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开发出一些新型应用系统,如平安产险的“快易免”,仅手机移动APP服务软件就多达50 余种。

(4)产品和机构创新阶段。 近两年,一些财产保险公司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需要,开发出网购退货运费险、网游账号装备险和微信支付安全险等新产品,为新兴网络风险提供保障。 寿险公司根据互联网渠道和客户的特点, 推出网络专营的万能险等保险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同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企业探索以股权为纽带,共同发起设立网络保险公司, 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和参与者提供专业的保险解决方案。

2我国电子商务保险存在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也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现阶段电子商务保险业务规模很小,但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对行业经营理念、市场格局、运营模式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长远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电子商务保险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快速发展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2.1 与电子商务相互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国内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困扰保险公司的一个难题。 2005 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子签名法》也于当年4 月1 日起正式实施。同年10 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电子支付指引》正式公布。但是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还比较滞后,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框架。 网上交易的法律效力及电子商务过程中诸如网上安全、客户隐私保护的有效性,电子商务保险诉讼法院管辖地问题、电子保单生效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问题等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这些法律问题无法解决,形成无法可依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保险的长足发展。

2.2 网络覆盖率不高

虽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来看,网络覆盖度仍不高。 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数据整理显示,2007 年香港网民覆盖率最高为69.2%,网民用户规模达到500 万人, 日本用户规模达到8 600 万人, 网民覆盖率达到67.2%,中国虽然上网用户规模较为庞大,有2.1 亿,居世界第二位,但网民覆盖率比其他地区要低得多,由于消费群体比例较小,不利于保险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开展。

2.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

从外部环境来看,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着我国互联网硬件环境的制约。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就开始在信息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使得金融信息化和电子化交易程度大大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与电子商务的要求相比,在网络技术、资费水平、通信速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保险公司自身信息化水平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保险业是我国金融领域中现代化程度和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的一个产业,2012 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90.3 亿元, 较2011 年同比增长1.1%,IT投入经过2009 年的紧缩后恢复增长。 其中银行业投资规模占到总体的72.2%,保险业投入规模24.9%,占整个金融业的比重较小。 尽管也有个别保险公司采购了最新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这些系统和设备的先进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外保险巨头们的IT软硬件, 但是很多公司的先进设备并没有带来高效回报,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保险企业的先进设备还竞争不过国外巨头的“落后”设备。 究其原因,管理和人员素质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内部分公司过分注重系统的先进程度,IT系统的选择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没有充分挖掘系统应用的深度。

2.4 网络安全的制约

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商务信息和进行交易活动的,与传统的有纸贸易相比,它减少了直接的票据传递和确认的商业交易活动,因此要求电子商务比纸交易更安全、更可靠。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始终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 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秘密。 传统的纸面交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邮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维护商业机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某些保险企业表示暂时不考虑电子商务保险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目前的网络环境并不成熟,在客户信息的保存、传递以及保费支付等方面都存在安全问题, 因此他们只会先尝试为客户提供一些网络服务,但是达到网络交易还需要一定时间。

3发展电子商务保险的对策建议

电子商务保险是未来保险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针对我国目前网络发展的现状及条件,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宣传和完善电子商务保险,转变消费观念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电子商务保险发展的重要的环境因素,由于国内保险公司营销意识的缺乏,导致对公众的保险知识宣传和教育不足,再加上传统的消费习惯和观念的制约,要让普通投保人认识并接受保险电子商务,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积极地向广大群众和投保人宣传电子商务保险的知识, 普及保险常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除此之外,针对投保人普遍反映的电子商务保险过程繁琐、使用不便等问题,保险公司应尽快完善网上支付手段,拓宽支付途径,为投保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如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 增加投保人可以用来进行在线支付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的种类。 太平洋寿险北京分公司还将最近出现的“手机钱包”业务引入了电子商务保险,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投保和确认的全部过程,保险费通过投保人的“手机钱包”自动支付。 保险公司还应该开发各种多元化、个性化的组合险种来吸引消费者, 使保险产品可按保障范围拆散成一个个零件,由网上客户自行选择,保险公司即时将众多零件组合成客户所需要的整机。 总之,只有以投保人的需求为中心,完善和发展电子商务保险,才能使公众逐渐接受这一新型的销售模式。

3.2 加大电子商务保险投入,提高保险公司信息化水平

保险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是保险电子商务技术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险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保险公司信息化水平对保险业的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保险公司应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实施的原则,实施信息系统的集中建设与管理,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应在充分研究、多方论证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化建设项目,以集中建设为主,实现各个系统的整体推进。其次,扩大计算机装备规模,完善企业内部网。为了保障企业内部网的高效运作,我国保险企业就必须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应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再次,加大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开发。网络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远程数据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过去保险公司以单机模式为主的计算机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资源共享,造成了信息传递速度慢、层次复杂以及信息失真等问题。因此,我国保险业计算机应用领域需要以实时处理和集中分布处理为目标,不断优化已有的应用系统。例如: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财会处理系统、核保理赔系统、分保业务处理系统和汽车零配件报价系统等。同时,根据业务需要开发新的业务处理系统,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3.3 研发和推广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保证保险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安全技术也是保险电子商务技术背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开展保险电子商务的保险公司而言, 保险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如果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不稳定、不安全或业务流程出现差错,不仅会使销售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投保人对公司信任度的降低, 并危及保险公司的声誉。 为了保障保险电子商务的安全,应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密钥加密技术、数字签名、认证中心、检测纪录等。 除了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外,保险公司还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 主要环节包括网络系统安全规范制定与实施、系统安全隐患预测与防范、系统安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系统安全程度的测定与检查、系统破坏后恢复与重建、系统安全的稽查与监督。

3.4 加快电子商务立法,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规范体系

支持性的监管环境作为环境背景的重要方面, 对电子商务保险的价值创造有积极的影响, 而良好的监管环境离不开健全的电子商务保险法律的支持。 所以作为保险业的监督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保险公司、保险学专家以及法学专家通力合作,尽快制定出电子商务保险管理及技术标准,以切实方法保障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的风险。 一方面建立和健全各种相关的法律和管制措施, 另一方面要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管制措施得以执行的执法系统, 这样保险电子商务的业务运作和风险防范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促进电子商务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摘要:结合我国电子商务保险发展历程,分析了我过目前电子商务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保险的对策建议。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 篇2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迅速增加,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点是加强创新。只有通过对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分析,将纸介档案与数字档案的转换,才是需要对新时期提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策略。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增长迅速。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末增加了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20末增加231万人。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指出,到20,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年增长。可见,我国社会保险档案与日俱增,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保险档案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对社会保险档案进一步创新。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改革计划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实施了各种改革计划,早在20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从20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根据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这些政策改革都为新时期的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三)负责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部门分散

我国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管理。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型的。具体情况是:社保中心管理着养老、医疗、工伤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民政局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由于管理机构分散、不集中,使人们在利用公民个人社保档案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例如,我们如果需要了解公民个人就业及保险金交纳情况,需要到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去了解,这样就给公民个人和组织在查询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

(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缺乏硬指标考核

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相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社保档案工作没有硬指标来考核,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因此让部分档案工作者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数据只能采用共享或交换的形式,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基本信息的共用。比如年1月央视报道深圳农民工的“退保潮”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省市之间不能共享社保缴费信息,从而导致社保对于“候鸟型”的打工者来说只是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

(五)社会保险的经办效率和范围需要扩大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办管理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伴随着生活中网络的普及和对税务、银行等网上业务的接受,热切期待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网际申报模式的实现,而传统性纸质档案管理约束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参保者要求简化手续、便捷服务的利益诉求,因而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再继续讨论介质原始性问题显然已是过去时了。现今解决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讨论如何确保数据归档前后原始性认证和原始性保证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比较新的工作,人们还不是很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扩大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归档范围不明确,社会保险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健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社会保险档案专职人员难落实。有些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也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职培训,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

(三)社会保险档案存档的条件差

由于场地限制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未能列入社保经办机构的议事日程,大多数社保经办机构至今未设立固定的场所存放档案,历年累积的社会保险档案只能由经办人员分别保管。由于没有专有的库房,只能存放在潮湿的房间里,致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诸多安全因素。这种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查阅起来非常困难,也给日常经办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四)缺乏专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有的制订了一些社保档案的地方标准,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低保档案管理办法,而全国许多地﹑市则没有建立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保档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统一。在不同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解决办法

(一)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档案存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于业务办理需要,会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纸质材料或证明,各类保单合同、证件扫描件以及各种需要存档备查的档案资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纸质材料保存起来不方便,但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储存,就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变成数字档案。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如目录数据适宜采用文本录人;全文数据则可以采用图像扫描录入;而一些当前常用的数据可制作成光盘。

(二)根据社保档案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找、储存,可以防止档案的丢失与缺漏。应针对不同门类的档案,确定不同的归档整理方法。首先,确定立卷原则。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社保档案不同价值性质分类,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其次,确定归档形式。根据各社保经办单位文件材料形成的类型,确定以“件”或“卷”进行整理、归档的文件材料范围。最后,根据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保管期限。

(三)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管理系统,规范标准

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础。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为依托,按照多层架构的模式将系统自上而下构架成为组件与业务组件、业务运作支撑平台、IT基础设施三个层次,树立以监控及管理、信息安全为主的贯穿三大层次的两大体系模式。为适应劳动者的流动和工资收入的变动,对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并用计算机储存,记录公民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情况。在全国设立计算机网络,对每个劳动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网络查询接口,允许公民定期查询,同时也可替他们预测,比如退休时可拿到多少养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在全国统一管理下设分支机构

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结束社保档案管理分散问题,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决策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其成为统一管理全国社保档案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拟订社保档案的发展规划、改革计划、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参与制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其次,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还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包括地区局、地方办事处、数据处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负责公民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并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

(五)统一公民社保档案管理号码,可供查询

财产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篇3

财产保险电子商务是保险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信息与通讯技术与保险业务尤其财险业务结合创新所形成的新的业务模式。财险电子商务具有创新性、高效率、虚拟化、交互性等特征,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保险企业的保险业务尤其是财产保险业务的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丰富客户服务,改善企业管理,促进在线保险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促进保险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提升行业发展效率和质量。按商务模式分,保险电子商务主要分为面向企业客户、团体客户的B2B模式、面向个人客户的B2C模式以及面向内部员工和营销员的B2E模式。从服务方式分类,保险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基于互联网模式和基于电话营销模式。

在宏观经济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以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和创新渠道为特征的保险电子商务,经历了数年的积累和探索,近几年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根据赛迪数据,2007年全球保险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占整体保费收入的5.0%,其中,美国与欧洲市场占据了71.9%的规模。预计在今后10年内,在全球保险业务中,将有31%的商业险种交易和37%的个人险种交易通过互联网进行。根据美国CELENT咨询公司报告,2011年美国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网上直接销售的份额增至8%左右,网络触发的份额增至35%左右,网络影响的份额增至85%左右。2011年美国车险总保费收入中,网上直销约占30%,网络触发约占40%,网络影响约占25%。2011年美国健康险总收入中,网上直销约占10%,网络触发约占30%,网络影响约占到45%。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近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较欧美水平更为迅速。随着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共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并且已经成为潜在的新的业务增长点。2008年保险电子商务保费收入已经达到了72.6亿,五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160%以上的高速发展。

二、财产保险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自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实施从而签发第一份电子保单以来,揭开了国内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已有超过80%的保险公司建立或筹建电子商务网中,其中46%的保险公司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22%的公司正在建设之中。人寿、人保、平安、太保、泰康等保险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或专业渠道部门,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建设成效逐步显现,2009年网络保险保费收入约为50亿元。其中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电子商务建设成效较为明显,2009年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为21.4亿元人民币,有效支撑了短期信用险承保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小保险公司也逐步加大了电子商务建设的投入,作为开拓市场、提升营业收入的重要手段,预计中小保险企业的电子商务将在未来的三年至五年内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建设的财险保险电子商务平台已基本能够覆盖保险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主要侧重于宣传、查询,并逐步完善投保、核保、支付、保全功能。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短期意外险的保险卡激活、对个人用户的车险、意外险、医疗健康险以及针对企业客户的货运险、出口短期信用保险等,及面向代理人和中介机构提供相关的管理和查询功能。保险公司稳步推进保险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此为契机逐步改进内部管理体制和流程,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创新渠道建设,丰富在线保险产品,提高在线保险市场份额,努力为保户提供较为全面更加便利的保险服务,进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财产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广,对财产保险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保险电子商务具有创新性、高效率、虚拟化、交互性等特征,是技术创新融合业务发展的产物。以信息和通讯技术特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有助于解决保险行业发展的顽疾——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三高一低”问题。

二是保险电子商务同其他领域电子金融产生互动和协同,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体系整体效率,也为保险公司混业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银行业和证券业有着紧密的业务联系和资金往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商业模式总体上具有很多的共性,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在此环境中形成的具有高度趋同性的信息平台,为金融业混业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有利于促进和强化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

四、财产保险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财产保险业形成“以创新为动力、以内生增长为活力的发展模式”,从而推进保险行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一是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加强保险电子商务专项法规建设,尽快建立相关监测体系,通过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监管手段,切实提升在保险电子商务领域监管能力。

二是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公共信息服务、安全认证等行业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行业自律,鼓励保险企业积极参与,建立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保险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保险信用服务体系。

三是积极拓展多种渠道合作模式。降低了企业进入保险行业的成本,有利于保险市场的竞争主体的增加,促进竞争繁荣网络保险市场,实现中小保险公司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推进保险电子商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浅谈我国保险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篇4

1.网民数量快速增加, 网上保险市场前景广阔。Int er net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很快, 随着宽带等技术的应用以及上网资费调整使普通网民可以轻松上网。网民增长速度很快, 上网人数平均每个季度递增8%。

2.网上商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如何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一直是致力于电子商务的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 包括确定交易各方身份的真实、有效, 确保网上资金、信息流安全有效的流动。

3.开展业务时可以快捷方便, 不受时空限制, 保险电子商务将释放我国保险市场的潜能。免去了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直接与保户进行业务往来, 大大缩短了投保、承保、保费支付和保险金支付等进程的时间。

4.降低了经营成本, 同时开展保险电子商务也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网上保险业务的开展, 促使了成本的降低。通过电子商务, 保险公司不仅可以直接接触成千上万的新客户, 即时传送和反馈信息, 而且可以随时为老客户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

二、我国保险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1.观念与意识的制约, 人们对网上保险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2.互联网硬件环境的制约。近些年我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虽快, 但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 保险电子商务工程涉及银行、电信等多个行业, 无论是网络技术、资费水平、通信速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而这种配套的系统工程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 无疑将影响网络的继续扩大和已上网用户得到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3.交易安全仍存在问题, 可靠程度不高。交易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身份识别、投保过程的保密、黑客的入侵、客户记录的保存和管理等。

4.法律与标准的制约, 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险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传统的保险与商贸法律提出了挑战, 而无形的网上合同如何确定权利和义务, 尚待进一步明确规定。

5.我国保险公司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缺乏保险电子商务人才。保险公司的信息化程度是保险电子商务的基础, 我国的保险公司多因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信息化的建设亟待加快和改进。

三、我国保险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一) 加强对电子商务变革的深刻认识

我国保险企业应冲破传统思想和习惯势力的羁绊, 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 对保险电子商务加以重视和研究, 从现在开始实施抢先占领市场的战略, 依靠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迅速提高保险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新经济时代创造保险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二) 积极完善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环境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的电子商务, 要尽快解决制约其发展的诸多因素。首先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创造电子商务的政策、规范、法规、法律等法治环境, 特别是要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威机构承担的安全认证 (CA) 机制及系统。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电子商务知识, 扩大面向大众的电子商务宣传。

(三) 加快保险公司的内部信息化建设步伐

保险公司需要从经营战略的高度出发, 提高业务员在线处理客户需求的能力。客户信息、产品设计及内部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将成为保险公司新时期的核心竞争力。保险企业内部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才能为外部的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 转变营销观念, 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加强与顾客的双向互动。通过对顾客资源的运用与分析, 掌握更多的顾客特性和有效需求, 增加有效供给和市场规模, 扩大保险电子商务的效益。再次, 应将传统营销渠道与包括网络等新形态渠道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建立最大的顾客接触面。这种多元营销渠道策略, 除了能扩大市场占有率, 而且还能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需求。

(五) 利用社会资源在合作发展中实现多赢

保险电子商务还属于新生事物, 我国保险公司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开发保险电子商务还存在诸多困难, 即使加大自身投入, 也可能要走很多弯路, 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 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可与国内的ISP、ICP、ASP等网络服务业携起手来, 联手开发。

(六) 努力培养保险电子商务专门人才, 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保险企业员工必须学习电子商务, 掌握电子商务运作方法, 增强运用电子商务处理保险业务和管理企业的能力。保险公司应下大力气在年轻一代中培养既懂电子商务技术, 又有保险业务知识的跨领域专门人才。这种新型人才将很快成为未来保险企业的领导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江萍.电子商务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2]李琪.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3]孙华金.发展我国保险业电子商务策略研究.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 篇5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 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商机, 同时也预示着全新的全球性的网络驱动诞生。这一以因特网支撑的企业商务过程, 以其运行的普遍性、方便性、整体性、安全性和协调性而得到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它是网络巨量爆炸式发展的产物, 也是各项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低成本而高效、开放并全球性的特点, 使电子商务的价值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新型贸易形势, 它不仅改变了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 同时也促进着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 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保险行业作为金融的重要分支, 其与信息紧密相连。而保险作为一种无形的承诺和服务型产品, 其中需要信息的大量传递和交流。而这些年来由于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 电子商务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在这种契机下, 电子商务保险应运而生。作为新型的保险营销和服务渠道, 由于其成本低且选择方便正被市场所广泛接受, 在国外, 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 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 电子商务保险的分类

电子商务保险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风险而产生的, 按照电子商务中的风险对象, 对电子商务保险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2.1 财产风险

财产风险指因发生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而使个人或单位占有、控制或照看的财产遭受损失, 灭失或贬值的风险。据此可分为: (1) 物流途中的风险。由于在电子商务中, 其资金流和其运输的物品流存在着时间和空间差, 货物在运输物流中发生损坏或丢失的风险, 类比于货物运输保险; (2) 网购退换货的风险。由于网络销售而造成的销售实物商品不可见的现状, 存在着一定的网购退货风险, 类比租船或运输保险; (3) 虚拟网络资金的风险。电子商务中的虚拟支付资金流和其资金支付的电子化使其资金的危险性增大, 需要应对此的商务保险; (4) 网络损坏及被攻击的风险。由于网络是电子商务中重要的工具和中心的环节, 由于网络自身技术损坏及运行网站被攻击所存在的风险需要此类别的商务保险, 应对一般流程中的责任和信用保险。

2.2 责任风险

责任风险是指因个人或团体的疏忽或过失行为, 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 按照法律、契约应负法律责任或契约责任的风险。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主要表现如下: (1)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买方卖方的责任。即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见到的作为电子商务的销售商和普通电子商务消费者之间造成空间和时间差的第三方物流商, 由于其带来的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分离使其对于买卖双方均有承担的一定责任, 这种责任通常来源巨大而又难以估值, 故需要将此种风险的可能发生性纳入保险范围; (2) 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着信息的交换, 信息的需求方对提供人存在着保障其信息安全的责任, 相关的保险产品可以促使该责任的落实。

2.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 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 信用风险降低, 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 信用风险增加, 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 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二是由于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 并且对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这一风险在电子商务中尤为突出。在电子商务领域, 有如下表现: (1) 卖方风险, 由于其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分离, 卖家存在着发货之后不被接收及不能收到货款的风险, 目前一些成熟的电子商务流程中已经涌现出应对此类风险的保险; (2) 买方风险, 同样由于物资与资金原因, 买方面临着商务交流中信息不对称和单方效益不够等风险。该风险成为限制电子交易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应保险的保障能极大地增加买方的信任感; (3) 对于买卖双方来说, 物流行业的信用也需要得到保证。

3 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中国电子商务保险发展现状来看, 中国电子商务保险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到2007年, 中国电子商务保险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30.3%, 依据研究以及预测, 我们将这个市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首先在2005年之前, 是市场的导入期。从2006年开始, 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也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B2B、B2C模式逐渐健全。在网上保险方面, 发展尚处在摸索阶段, 主要是展业、咨询、投诉等在线服务为主, 少数保险公司已经开通了在线投保, 网上支付等业务功能。在电话业务方面, 保险企业已经开始加大投入, 纷纷建设自己的电话营销中心。最后电话、网站等服务手段相互补充作用越发明显。在2010年以后, 市场进入稳定的增长期, 在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保险将呈现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服务范围和手段逐步扩大, 运营适当集中的发展趋势。综合前面的分析, 电子商务保险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提升, 电子商务也带来了整个行业的业务提速。业务提速表现在客户数量的增长, 客户结构的逐步复杂, 也促使保险公司开始细化、分析各种需求。因此, 业务提速带动了需求的细化, 需求的细化也势必带动应用模式发展增速。例如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B2B、B2C等业务模式, 还有正在开始尝试发展的B2A运用模式等。

电子商务保险发展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首先, 在业务提升催生客户需求细化的同时, 也暴露出保险公司产品体系单薄, 平台结构不紧, 功能建设不全等问题。产品体系方面, B2B模式下的电话营销占据主要地位, 其他险种销售不足20%。B2C模式下的网站营销, 各个产品销售额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B2B模式下主要在车险和货运险两种模式销售。这些数据反映出目前电子商务保险产品体系比较单薄。但是客户的需求逐步丰富的趋势是无法扭转的。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产品体系单薄无法顺应客户需求日渐丰富的趋势。

第二, 对于模式定位模糊, 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保险B2B、B2C、B2A三种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试用产品和应用边界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 容易使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产生冲突。传统管理模式阻碍电子商务的优势发挥, 影响客户发挥。现在电子商务保险正处在一个发展初期阶段, 很多保险公司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还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这样就会产生以下一些问题:分散的管理, 一直是保险公司传统渠道的管理模式, 各分支机构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客户资源配置。但是电子商务因为具有自主运营能力, 才具备跨时间、跨空间优势。如果电子商务保险用这种传统的分散性的管理模式来运营的话, 就等于是集中的平台和分散管理相结合, 这样会大大削弱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此外, 信息管理新渠道的管理模式, 职责分配, 保费归属等问题都存在一些差距的话, 会影响客户服务和效果。

从第三个层面来看, 在模式丰富拉动产品服务体系升级的同时, 也揭示出保险公司建设与流程规划不足, 还有服务标准不规范等问题。目前电子商务保险的产品规划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基本上所有保险公司都已经具备了产品展示功能, 但是在投保支付、保单配送、理赔及相关的后台服务查询方面, 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就反映出来我们在细分业务流程梳理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业务流程梳理和功能规划存在断裂的情况, 肯定会影响到电子商务保险未来发展。

4 电子商务保险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 其支撑环境趋向规范。即电子商务的发展体现出纵深化趋势、个性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国际化趋势和区域化融合化趋势。与此同时, 电子商务保险的发展也跟随着其脚步。

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是一个基础较薄弱, 但是发展迅速的潜能性市场, 其市场的基本特点决定着这一行业能否厚积薄发不仅取决于高容量的市场需求和供给, 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市场结构的完整和监管力度的衡量。电子商务市场这一高新开发的行业, 容纳了企业间与企业内两方的市场均衡, 同时对于贯穿于其中的物流行业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基于我国市场现状, 尽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可抵挡, 但对于电子商务的需求性并没有如市场所预期的那般进一步推动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反而纵深地提高了单方在这一市场的议价能力, 使市场处于买卖双方地位不均的尴尬境地。而对物流行业而言, 其速度慢、成本高、损毁物资无法查证等现象影响着其行业的专业性。综上所述, 未来电子商务保险发展方向之一即是有效控制由市场本身及其第三方附属产业带来的风险和可能引起的经济损失。

而作为保险这一阳光朝阳产业, 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保险行业作为国外引进的产品, 其在中国市场一直体现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电子商务保险这一新的领域, 对于保险的精算费率厘定、营销展业业务的拓展、市场职能部门的定位及相关代理人的培训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早期保险市场的营销机能, 尤其是电销和上门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及理赔程序的冗杂拖沓, 造成了国内保险市场普遍的信任接受度较低, 而电子商务由于其多为网络模拟场景, 其对于信任度的要求较高, 包括在其电子商务保险分类中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 都是对于这一要求的最好例证。这一方面要求电子商务保险行业自身努力提高代理人培训水平, 明确自身职责并努力践行, 另外一方面也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管有着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 目前保监会的运行相比其行业最初建立时期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较好的口碑, 然而对于电子商务保险这一新型的保险, 由于其保险成本低、保障风险更为广泛等诸多原因, 应当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和注意。

在上述背景和要求下, 有如下几方面的发展方向:首先从应用层面来看, 移动互联网市场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体现了纵深化的趋势, 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 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1.3亿, 其中每月使用一次的用户高达3000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习惯也逐步开始养成。这些都成为了电子商务的保险发展在未来的业务基础和规划的辅助性质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 在整体电子商务模式中, 短信营销效果会比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平面营销和传统的直流广告效果要更好, 短信营销的回应率和点击率高达15%。此外, 移动互联网即将成为电子商务保险的重要推广和销售平台, 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其个性化与专业化的趋势;最后在支付方面, 2007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超过一千亿元, 支付手段也逐步得到丰富, 移动支付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与移动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移动支付, 在未来也会得到快速发展。电子支付将逐步深入传统行业, 因此, 支付将逐步成为电子商务服务流程的核心环节, 把握支付方式脉动, 将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 随着中国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电子商务行业自身市场技术的提升和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支持加强, 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保险将对中国保险业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将对传统保险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诗悦.我国电子商务保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中国商贸, 2011 (15) .

[2]吕艺.浅析中国的电子商务[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4) .

电子物流发展与物流保险业务创新 篇6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十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物流公司和物流市场成长迅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左右。物流总费用由2.5万亿元增加到4.23万亿元,年均增长12.53%;物流增加值从7429亿元增加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12.1%;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956亿元增加到9293亿元,年均增长19.8%。

通常国际物流界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近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在18%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以下是2003年~2008年前3季度我国物流业相关统计数据。

数据表明该比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社会物流总效益在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物流业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十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已跨越“起步期”,正迈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规划和目标。我国物流业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现代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二、物流保险为电子物流创新型发展保驾护航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应运而生;所谓电子物流,是指利用电子化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物流全过程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所有中间过程服务,使客户可运用外部服务力量来实现内部经营目标增长,全过程由电子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管理。电子物流信息系统结构如下:

电子物流功能十分强大,它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商流、信息流之间无缝链接,利用资源共享及信息快速传递,帮助企业最大限度控制和管理库存。同时,由于全面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计算机电话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无线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物流产业本身是高风险的行业,电子物流以其独特运营模式,增加了物流业务过程的复杂性;现代物流业不仅为客户提供基本物流服务,还提供增值服务,从而面临更多风险。

现代物流发展离不开保险业支持,一个国家保险业发展整体水平对该国物流发展可起到引导和催化作用,如何规避风险成为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因。

三、现代物流发展中保险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现代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保险公司尚未能提供足够多的保险产品供物流企业选择。国内保险公司为物流业提供的保险险种主要是货物运输保险和仓储保险,这种相对独立的保险产品割裂了现代物流各个环节,与现代物流功能整合的理念背道而驰。

物流保险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除了人保2004年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保险险种外,基本上没有其它保险公司涉足物流保险领域。即使有,也只是一些保险公司对运输和仓储等险种做简单打包处理,然后捆绑出售,或仍采用传统财产货物保险体系,相应风险并未得到很好整合,各个环节保险被肢解,不能提供物流活动全部过程无缝式保险服务。

理论上对物流保险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刚起步,有关物流保险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很少。

现实的情况是,2004年和2005年物流总费用分别为29114亿元和33860亿元,保险费用同期分别为90亿元和110亿元,只占物流总费用的0.31%和0.32%。这些保险费用中大部分为货物运输保险收入。所以一方面物流业为转移自身风险而对物流保险产品有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物流保险并未在高风险物流业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我国物流保险现状不容乐观,物流保险业务创新势在必行。

四、物流保险业务创新

综上分析,国内物流公司对物流保险需求旺盛,物流险种市场潜力巨大;这就需要保险公司转变观念,立足物流责任险的长远考虑,从社会责任的全局着想,针对物流功能多样化趋势下的风险变化特征,进行物流保险业务创新,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下单纯的险种推销,通过风险细化,向目标市场提供一套完整的物流风险解决方案。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物流保险业务创新:

1. 进行物流保险险种创新

以人保的《物流责任保险》为例,其承保责任范围较小,尽管提供了《附加盗窃责任保险》、《附加提货不着责任保险》、《附加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附加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和《附加流通加工、包装责任保险》等附加险种,但对第三方物流而言,还有很多环节风险并没转移。因此,可保持物流责任保险为主险不变情况下,增加其附加险险种。同时,可将传统货物财产、雇主责任险等险种相配套,开发一系列组合险种。以物流保险为主险,将第三方物流公司所需转移的风险,用保单方式进行承保,简化手续,增加保障范围,解决以往物流险被肢解的问题。

新产品要经过实践检验,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应努力沟通,成立保险产品开发小组,对现代物流各环节风险进行定义,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实际,共同开发适应现代物流需求的保险产品,将产品加以完善,尽快推广应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合理确定物流保险险种费率

保险公司应合理确定物流保险费率。根据保险业务风险大小及损失率高低来确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发生意外损害赔偿责任可能性的大小;法律制度对损害赔偿的规定;赔偿限额的高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信用等级等。

3. 提高保险公司和物流公司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

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和物流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保险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保险公司与物流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险公司可根据第三方物流公司资信及经营管理情况,进行风险评级。评级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可适当扩大,评级低的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可适当缩小。物流公司应提高物流保险认识水平,要明白自身的风险程度有多大,就需要向保险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保险公司在法律范围内应取得的信息资料要及时提供,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4. 建立物流风险预警系统,加快信息化建设

物流风险管理应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及制度化,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收集风险信息及相关知识,对风险进行合理预测;从而有效地进行险种的设计和组合。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 篇7

一、电子商务及其在保险业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指以科技网络为基础, 以电子化方式为营销手段, 突破过往传统商贸活动模式而进行各种线上商贸活动的过程。电子商务运用现代通讯科技以及电子化手段, 将过去传统运营模式带来的局限扫除, 扩展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 打破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与行业等有形或无形的壁垒与界限, 以线上交易的方式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易方式, 推动了商品大范围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领域也渗透到了保险行业, 一些保险产品和管理活动都在运用电子商务模式, 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保险电子商务也被称作为线上保险或者网上保险, 是指保险业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先进的数字信息传媒技术对保险产品销售和经营活动的开展。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应用及发展状况

我国保险行业在过去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进步, 保险业现已构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分量十足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保险电子商务还处于“婴幼儿”阶段, 没有发展成熟, 目前线上保险或者说网上保险还只是对保险产品销售、保险管理活动起到一个辅助补充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面临艰巨的任务。

于一九九七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是我国的首家保险线上网站, 这也开启了我国保险行业拥有第三方网站的先例。随后不久, 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促成周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 标志着保险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突破和成功。两千年八月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对保险电子行业实行了一项意义非凡的改革———建立太平洋保险网站。第二年三月份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 开通了“网神”, 并推出了30余个保险产品种类, 真正实现了保险线上交易。与此同时, 国内其他保险公司也在这种势头下陆续建立各自的的电子商务网站, 加入保险产品线上销售大部队, 保险电子商务的线上销售作用愈显清晰。同年八月份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 开始进入电子商务。九月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独家进行投资, 开通了大型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 名副其实的开通了客户在线投保的业务。与此同时, 非保险公司, 以网络公司为代表, 也在积极建立相类似的保险网站。例如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了易保网等第三方网站。第三方网站为保险受益者与管理者以及相关的保险组织提供了相对比较独立的线上交流和交易的可靠平台, 有利于客户能充分的了解保险, 有利于保险公司和保险人员开拓保险产品的客户来源, 还有利于保险相关机构削减运营成本, 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三、如何开展我国保险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我国保险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开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树立并强化保险业电子商务重要性意识。保险公司要擅长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和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开展保险产品的销售和保险活动的管理, 抢先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现在开始实施抢先占领市场的战略。

其次, 将信息化引进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中。保险业电子商务不仅仅只是线上销售保险产品, 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保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表现在将业务发展与管控、经营管理、财务核算与监督等经营活动实现电子化和数字化, 内部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为保险产品销售的电子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再次, 培养专门的保险电子商务人才是关键。保险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是与以往保险销售模式完全不同的模式, 是对运营模式的全面而深刻的创新。新型的销售模式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必须培养专门的保险电子商业人才, 这样才能推进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进展。

最后, 要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良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科技、人员的支持;而是保险电子商务重要性意识的建立;三是扶持保险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政策法规。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带动了通讯科技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作为与传统运营模式截然相反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 也迎来了快速应用和发展的春天。电子商务现在被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很广, 而且发展呈现越来越宽广的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障碍, 需要集思广益, 制定策略来推进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开展。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进步, 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着, 这种发展迅速的模式就是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电子商务,保险,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涛, 王国良.保险核保与理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高新亚, 邹静.电子商务安全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 27 (4) .254.

上一篇:眼化学伤下一篇:残疾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