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与语言训练

2024-07-25

语感培养与语言训练(精选九篇)

语感培养与语言训练 篇1

一.以读促情,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惟有多读、多品、多悟,才能潜移默化地将文章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读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时要运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时而个别读,时而集体读,时而范读,时而赛读,时而自由读,恰当的朗读形式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如教师范读,对学生是一种朗读的信息暗示,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常常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借鉴,并欣赏着,让学生再读的时候,不仅语气、语调,连老师的表情、动作也模仿得很像。这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语感的引发是有帮助的;赛读,可激活学生的朗读欲望。因为孩子是渴望表现自我的,只要你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在赛读活动中读出了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气的轻重。在教学中只有多读多练,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才能使学生拥有敏锐的语感,纯熟的语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得到提高。

二.换词练习,培养语感

在范文中,有许多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认真琢磨后才运用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换词的形式,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替换“倍”字,如“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倍”字所表达的思念之意较“更”字更浓更切。教师又提出:诗人思亲之情为何是“加倍”呢?引导学生结合“每逢”的意思进行理解,学生逐步品味出诗人离家愈久,思念之情愈浓;越是佳节到来之际,怀乡思亲之情越强烈。这种感情已非“倍”字不足以表达。这样,学生已进入诗人想念亲人的情感之中了。

三.想象创新,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性、趣味性。在进行语感的训练时,要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句子的象征意义或言外之意,让学生带着探究心理读课文,从而领会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作者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台湾的蝴蝶谷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逢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思理解“色彩斑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

四.扎实实践,培养语感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语言运用的能力,它是培养语感的高级层次。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并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

语感培养与语言训练 篇2

内容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本次研究提出了语文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的培养范围及培养策略。中直语文教师如果应用本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

关键词:中职语文 直觉思维 语感培养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能力不强,他们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这些中职教师这样形容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叫他们去学什么,他们才知道去学什么;不叫他们去学习,他们拿着文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使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必须在教学时开展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的培养。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意义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迅速的理解一篇文章的章架结构,理解这篇文章蕴含的思想,这些学生理解语文文本就如同不假思索一般的迅速;而另一些学生阅读了语文文本以后,不能理解这篇语文文本的意思及表现手法,必须教师加以引导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就是语文直觉的差异性,那些语文直觉性强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套语文语感,他们凭直观的感受就能体会到语文文本要描述的意思。那么,有些语文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语文的直觉思维能力强,语文语感好的学生能够迅速的吸收语文知识,那么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文语感是先天具备的,还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呢?”笔者认为,语文的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与学生的天赋有关,然而却也能够通过训练和培养形成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只要通过训练和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能具备一定的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范围

1.语言的直觉性

谈到语言的直觉性,有些语文教师可能会提出什么叫语言的直觉性呢?以一名学生写的一句语病为例:“听了老师的报告,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部分学生阅读这句话的时候,会觉得这句话没问题啊?它哪儿有问题了?语言直觉性比较好的学生阅读完这个句子,立刻会觉得这句话读得不通顺,细思之下,他们就会发现这句话存在缺少主语的问题。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不是平空产生的,这是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以后形成的一种能力。

2.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性,是指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把文本的内容归纳得条理清新,描述事物的时候能够表达得主次分明。比如有些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以后,能够很快的叙述出这篇文章的要点及要表达的思想;而另一些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要思考很久才能明白这篇文章要表达哪些内容,或者学生的领悟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是语言逻辑性的差异。

3.语言的整体性

语言的整体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说法。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些学生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他的人会愿意聚精会神的听他说什么,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强、说服力强的特点,人们会觉得这些学生非常“能说会道”;而另一些学生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显得词汇贫乏、词不达义,这就说明这些学生的语言表的整体性不强。学生的语言整体性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4.语言的艺术性

学生的语言艺术性越强,其鉴赏能力越强;反之,其鉴赏力越弱。比如部分中职的学生不愿意看网络小说,他们认为目前的网络小说思想性不强、章架结构随意、语言语病多,常看这类网络小说只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于是这类学生会挑选艺术性较强的经典名著阅读;另一些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强,他们不觉得网络小说与经典名著之间有哪些差异,这些学生常年看网络小说以后,语文应用能力不仅没有提高,还学会了一些错误的语言应用方法。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方法

1.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知识

部分中直语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拥有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这种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又该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的重要途径。

以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窦娥冤》为例,过去曾有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写到形容发愁时,只会写“皱着眉头”、“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由于学生的语言词汇不够丰富,因此学生的表达不具有感染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关汉卿是如何描写发愁的。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关汉卿用催人泪的是……断人肠的是……长则是……闷沉沉……这一系列排比句全方位的说明一个人发愁时的心情。关汉卿还应用“锦烂漫花枝横绣送”、“剔团?K月色挂妆楼”等来对比心中发愁的心情、应用“情怀冗冗”、“心缅悠悠”来形容心中焦急的心情。学生积累了这些词汇以后,以后遇到形容发愁的心情时,可以借用这些现有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学生亦可借用这些表达手法,即时应景创作出新的词汇,形容发愁的心情。

中职语文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就要引导学生阅读大文的语言文本,引导学生逐渐的积累语文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语言问题

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那么学生在思考语文知识的时候,有时会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展现这种语言功底,这就是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的表现。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提出,他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语言知识非常重要,可是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语言知识非常枯燥。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消极。这些教师要意识到,如果教师以抽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很无趣,从而不愿意学习;然而语文教师把语文游戏、语言文化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

中职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就要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吸收语言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感受文本内容

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用过于理性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丰富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应用这种方法无法使学生与语文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便不愿意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更不愿意自主的鉴赏语言文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本,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本,与语文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呢?笔者现用《雷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方法。有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舞台剧的形式表演《雷雨》这一出戏,这些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比如有一名学生饰演周朴园的时候,说到他认为朴园这个角色最重要的特质为虚伪。周朴园貌似在回忆的时候,好像很喜欢鲁侍萍的样子,但是他的感情仅仅只给虚拟的那个人,幻想中的鲁侍萍;如果鲁侍萍站在他眼前,构成他事业障碍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非常冷酷的对待鲁侍萍。从这名学生的描述可以看到,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产生了共鸣。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用引导学生实践的方法、写读后感的方法、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当学生学会用情感共鸣的方式来阅读语文文本的时候,学生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

四.总结:

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越强,语言语感越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能力就会越强,其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就会越强,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本次研究提出了语文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的培养范围及培养策略。中直语文教师如果应用本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

参考文献:

[1]林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6)

[2] 姚湘仁,杨步安,朱正标.布点教学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方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3]熊成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

[4]李宇明.语感简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06)

[5]李海林.论语感的心理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

谈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语感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丰富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也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训练是语言训练的基础,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准确领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和意。字、词、句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感训练正是通过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深入体会而形成的。語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的系统,而语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因为语言文字并不是只带有机械的语义知识,而往往带有作者很强的感情色彩,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因而语文教学绝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如何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

一、活化词语分析,强化语感训练

语感的训练和培养是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让学生切实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和意,学生的语感训练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思维和理解中的训练语感。如《草原》一文第二段“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的“飞”。作为训练语感的重点,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飞”的本义,即鸟虫等在空中拍翅来往的活动。再启发学生理解“飞”的文体意义。学生通过读句子不难发现“飞”在这里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飞”形象地再现蒙古族人民扬鞭策马奔驰在草原上的情景。接着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飞”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学生透过一个“飞”字仿佛看到了蒙古族人民盼望见到汉族客人的急切心情;透过“飞”字体会到了蒙汉两民族情同手足的深情;透过“飞”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骠悍、豪爽、热情的性格。一个“飞”字不单单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②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才”在两个句子中的意思,及其对表现人物精神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认为第一个句子中的“才”是表示时间长的意思。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熄灭,邱少云一动都不动,突出了他惊人的毅力和勇于牺牲的坚定决心。第二个句子中的“才”是表示时间短的意思。像毒牙一样的“391”高地20分钟就攻下来了,突出了邱少云的伟大精神给了战友们以巨大的鼓舞。两个“才”虽然表达的意思迥然不同,但都突出表现了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精神,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二、深化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学生理解课文,加强语感训练的基本方式。课堂上读的内容与形式在课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读好与文章中心有密切关系的字、词、句,段。通过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如《草原》一课,教师可以抓装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个句子让学生重点读。读前先让学生分析在这句中应重点读好哪个词,为什么。学生在认真看书、联系上下文之后,认为应读好“一碧千里”这个词。因为“一碧千里”正是草原特点,读好了这个词,草原的景色特点便突出出来了。怎么读好这个词呢?老师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一”是全,所有的;“碧”是碧绿;“千里”泛指面积广阔。根据字义学生认为“一”应该读得慢一些,声调略抑。“碧”读得短而重,“千”读得扬而慢,“里”读得短而重。通过读出词的重音、语调、节奏也就把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感情表现出来了。再如《我的“自白”书》一文有这样的一句话:“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可以抓住这句中的“人”字用加逗号和不加逗号两种方法读这个句子。第一个句子:“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第二个句子:“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学生读第一个句子感到语调平淡,不能很好地体现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第二个句子,“人”后面有了逗号,就起了强调的作用,诗句中所说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革命者,革命者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便呈现于眼前。再读这个句子便更加铿锵有力。

三、挖掘词语的内涵,加强语感训练

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赋予词语丰富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善于挖掘词语的内涵,深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赤壁之战》第二段,交代了曹操的战斗准备是连船练兵。这一段最后一句话是:“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这句话告诉我们曹操的军队正在练兵,练好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如果仅理解至此,显然是不够的。在这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只等”这个词表现了曹操怎样的心态,当时又该是怎样的情境。学生通过联系曹军八十万,吴军才三万的悬殊对垒体会到曹操认为只要兵士们练好了水上打仗的本领(其他事已做好或不用做)就可以渡江作战,就可夺取东吴之地了。在曹操看来,练好在水上打仗的本领是夺取东吴之地的唯一条件。因此,“只等”表现了曹操志在必得,稳操胜券的心态。自然,我们可以联想到曹操站在甲板上,两眼目视着对岸,手轻捋胡须,满怀信心的样子。只有体会了“只等”这言外之意、隐含之情,我们才能理解到曹操失败的原因。“只等”一词很好地展现了曹操的自得、自信、自满的心态,为理解下文描写曹操军队被火烧联营的情形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使学生感性地体会语言文字之精妙所在,养成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

抓好语感训练,丰厚语言积累 篇4

一、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古人读书,读抄默背,一篇接着一篇,加上教师的点化,在熟读成诵中不断反刍、融合、自悟。千百年来古人学习语言的经验依然适合当今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尤其是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篇篇都是经典之作,反复的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田园诗情》一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及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语言生动,形象传神,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下自己喜欢的词句,选择两段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落做到熟读成诵,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抓住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

不论是范读,还是诵读、朗读,都能潜移默化地传递语感,凭借课文语言文字,使学生内化积累语言,从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把握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进而体会作品背后深藏的情感。

二、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感

语感积累除了靠熟读成诵,还需要引导进行品评语言的音韵和情味,好的作品就像一杯酒一样,只有仔细揣摩、细细品味,才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悟出它们在文本运用中的妙处和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佳句好词,分析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感。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笔者以“读”为主线,对文中的重点句段处将朗读训练与阅读感悟相融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品析、揣摩玩味、吸取语感的同时体验文本情感。比如,“鲜花伴着骨灰”中“伴”字与“拌”相比,哪一个词更为贴近?“在首都上空低低的缓缓地绕飞一周”中“低低的”、“缓缓地”应该怎样朗读?你从这两个词中读出了什么?“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在朗读这句话时,你觉得应该突出哪几个词语,哪些该轻读,哪些该重读,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你是如何理解“崭新历史”和“最后一个篇章”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大海会说些什么?

诸如此类,从关键词句处反复阅读,既能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又能在品词析句中升华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只有提倡“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才能使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珠联璧合。

三、在言语实践中积淀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可见,培养语感必须立足言语实践:引导学生反复地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在丰富的言语学习实践中加以落实。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言语实践的创设,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口语或书面形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语感由最初的低层次感性直觉向着全面、深刻、丰富而又灵敏的深层次理性直觉迈进。

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为例,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语言实践环节,在与文本积极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淀语感,领悟文本内涵。

1.在读中感受“蓬勃”:从读课题、读课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透过“粗壮、四面八方、稠密、四季常青”等关键词感受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

2.在悟中品读“高贵”: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樟树的“高贵”从哪里可以看出?“高贵”的品质仅仅是指樟树吗?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通过品读,感悟樟树永久保持香气的高贵之处,也体会宋庆龄精神蓬勃、一生正气的高贵品质。

3.在练中永久“瞻仰”:以《想去宋庆龄故居》为题写篇文章。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

本文语言简洁,重点突出,将教学活动中所表露的思想、情感与文本内容所反映的情景氛围有机结合,既能在感受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中积淀语感,又能在字里行间读懂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总之,只有反复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我们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利用小学这一语感养成的关键时期,重朗读、重品析、重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做到“厚积言有物”,才能让学生说则妙语连珠,写则文思如泉涌。

摘要:语感是一个人言语活动的重要前提,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语感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立足素质教育大背景,结合教学实例,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感,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从朗读训练入手培养语感 篇5

2.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 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价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 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学生有感情朗读后, 我引导说:能自己评一下读的情况吗?他腼腆地说:读的还算流利, 就是缺乏感情。我相机引导:你认为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能再试一次吗?这次, 他读得声情并茂, 我带头为他鼓掌。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正所谓当事者迷, 旁观者清。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 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 进行自我比较, 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这样学生会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 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学生间相互评价。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频率较高,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 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优点, 改正不足, 也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学生的评价语言往往欠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 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后, 让学生说一说:你喜欢谁的朗读, 为什么?如果让你读, 你会怎样读?有的说:他没有读出感情来, 语气太平淡;有的……

实践证明, 同学间的互评,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总之, 对学生施行多角度的发展性评价,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了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能力, 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起到了“授之以渔”的效果。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通过朗读、揣摩, 培养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 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 蕴涵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配有许多声像教材, 由有经验的人朗读、播讲, 语音标准, 语言规范, 为学生提供了规范的学习样板, 使学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 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朗读、揣摩, 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 反复吟咏, 仔细揣摩, 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 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 等到自己动笔时, 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 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文质精美的文章, 如《三味书屋》、《黄继光》、《小珊迪》、《观潮》、《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 应安排较多的时间, 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 因声求气, 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 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 一个调动, 即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 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义深刻, 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 扩大视读广度, 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或自己的写作词汇, 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 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 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理解课文内涵,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 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 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 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 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 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 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 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 可通过电教手段, 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 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 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通过朗读形成内心视像, 激发语感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语感 篇6

一、示范朗读,培养语感

教师范读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范读将无声的文字语言幻化为有声有色的可供想象的画面, 使学生在语境中从声音的节奏和语调上体会思考语言的魅力。朗读要讲究语气、神态、轻重、快慢、高低、抑扬、顿挫、喜怒、哀乐,这些都得在朗读中体现,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学生是不会无师自通的。老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技能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具有极强的榜样作用。教师一般是对文章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及感情较强烈、难度较大的地方进行范读,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掌握与之相应的朗读技巧。例知《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可以这样示范与指导:读第一句,要读出自豪,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我都看见和玩赏过,现在又来观赏与众不同的漓江水,心中不免有种自豪感。读第二句时,要读出赞美,尤其读好三个感叹句,把心中的全部赞叹之情表达出来, 同时要注意读好排比句的节奏和气韵。读第二、三句时,还要读出水一般的柔情,漓江水静、清、绿,多么像是一位温婉、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所以要读出温柔、爱怜。

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朗读,这样学生就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二、比较朗读,培养语感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为了一个“绿”字反复推敲。他的故事告诉人们:斟酌语句、培养语感要通过推敲和朗读来体会。推敲说的是思维,朗读则是把文字变成声音细细体会。所谓比较朗读,就是教师将课文中一些运用精妙的词句作适当调整或删减, 引导学生将调整或删减后的语句与原文进行朗读比较、品味、感悟。进行比较朗读,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只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比较中感悟,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可以将“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改为:“我如果就这样死了,比鸿毛还轻。我要活下去。我要写完这部史书。”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发现:虽然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但它们表达的感情程度却不司。课文中的反问句和两个“一定”,更能体现司马迁要完成《史记》的坚定决心和矢志不渝的精神。通过比较朗读,学生很容易品味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也得到培养。

三、分角色朗读,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入的文章很多,而且生动有趣,很受学生喜欢。小学生想象丰富,模仿能力强,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人物的角色,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不但富有情趣,还会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可先让学生了解晏子和楚王这两个人的特点,根据课文所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各自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然后讨论,模仿当时人物的神态、语气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得非常深刻,通过分角色朗读,把晏子的机智勇敢和楚王的蛮横表现得淋漓尽致, 极富感情色彩,读起来情趣盎然。又如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时,我着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要求学生用“傲慢—轻蔑—愤怒一怒不可遏”这样的语气变化,读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蛮横;用平缓、谦虚的语气,读出陶罐的虚心和宽容。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不仅理解傲慢、轻蔑、懦弱等词语的意思,还体会到这个故事所阐明的道理,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培养语感能力。

四、精彩引读,培养语感

引读,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插话、提示、设问等铺垫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以读代答,从而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例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中父亲的话“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时,我设计分层次、逐步深入的朗读,引导学生三次朗读“父亲的话”。第一次引导 :“我”从来没有钓到这么大的鲈鱼 ,既高兴又激动。父亲划了根火柴,看了看表———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说:“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我的导语展示了父亲内心的丰富情感世界———舍不得但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诚信。接着,进行第二次引导:“我”听了父亲的话很着急,带着哭腔和父亲争辩,可是父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最后,我进行了第三次引导:“我”看看四周,静悄悄的,不会有人发现, 再次乞求父亲, 可父亲却不容争辩地说:“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这样的引读深刻挖掘了父本的内涵,解决了文本教学的重难点,避免了繁琐的讲解分析,把朗读的时间用到了刀刃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篇7

一、语感的性质是什么

语感是什么?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理解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 也可以说,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直接感知、理解领悟、接受掌握能力, 是人们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 从形式到内容, 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能力。即是人们的思维对语言的敏锐感知, 是人们对于感知的瞬间迅速产生的有关影像、想象、联想、推理、判断以及对语言的理解等心理想象主动自觉涌动。由于语文具有社会性, 语感也就必然是人们对它存在认识、理解言语内容等诸多方面的直接感受与判断, 因此, 它绝对不是一种表层的语言知识, 而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情感结合在一起的, 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它的性质即为直觉与主观、个体与社会性、科学与人文性、继承与创造性的和谐统一。

二、如何产生语感

依据语感性质, 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语感的产生是人们经过多次重复实践, 在听话与读话之中自觉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向、内在含义、情境情感及其最小的差别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性”“悟性”“审美”。在语文教学中语感产生的存在有两种大的方法。

一种是通过朗读、听读、背诵、写文章等潜移默化自然产生语感。根据语文学习规律看:语文教学首先采取的是边阅读边积累, 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从一词一句做起, 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落, 在有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仿写, 最后是组词造句造段写文章, 即是进入了创造阶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没有对字词句篇的语言积累, 就不会有对语言更深刻的理解感悟, 就谈不上语言表达。

熟读、多思、多写是提高语感能力的又一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对美文熟读成诵, 调动手口耳脑等人体感官直接体悟, 去改写文段、修改自己的作文, 要进行多次的修改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自信度, 从而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怎样培养语感

1. 重视积累, 在阅读中感悟语感

培养语感最主要的途径是不断的积累。只有通过学生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才能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想像, 从而增强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语文综合能力, 形成敏锐的语感。外国作家曾说过“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 建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单单依赖教材里的篇目是无法达到的, 还要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文化名人散文、优秀报刊等。课外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加强词语的积累, 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记忆, 将典范的语言作品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 成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阅读范围扩大, 读不同种类的书, 吸收不同的内容,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展语感。

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 是直觉感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所谓一目十行, 倒背如流, 主观上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散的单个文字符号, 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文章整体。在进行快速阅读时, 有时不必咬文嚼字逐个咀嚼每个文字符合的含义, 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算性、猜想性等手段使阅览过程简单化, 从而及时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在含义。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算性、猜想性外在表现, 可以激发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基础, 就会广泛涉猎, 转益多师, 既能拓宽阅读范围, 又能扩大学生视野, 丰富其对世间万物的思维力及对词汇的运用能力, 促进他们对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 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2. 反复吟咏, 在仔细理解揣摩中培养语感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 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编选而且文质兼美的文章, 注重教材的知识性、系统性、科学性, 它有着灵活生动的语言气势、句式节奏、音韵语调, 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倾向。并且大多文章都已经过播音员等录制成音像材料, 普通话水平高, 语言规范, 语音标准, 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规范和榜样, 使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轻松愉悦, 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因此, 在语文课堂中, 要大力推崇和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诵读, 通过朗读加强理解、揣摩, 对学生的语感加以培养。反复吟咏, 认真理解, 细心揣摩, 不但要把字词句段的确切意义弄通弄懂, 而且还要理顺出文章的脉络层次和韵律节奏, 使他们融入到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3. 感情朗读, 在形成内在情境基础上激发语感

文章中字词句篇的表意有些是不难理解的, 但它不仅具有语体色彩, 还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在显露。教学中,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朗读的方式, 促使内在情境的鲜明的形成, 从而引发发学生的语感。在教学时, 可以指导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先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同时, 闭上眼睛对不同的人物形象加以想象, 并随教师在有感情朗读时的情感变化联想类似的影视中或自然中的相关人和事物特写镜头, 将人和事物的具体情景闪现在学生脑海之中, 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感。之后, 让学生带着清晰的情境模仿朗读, 采用自读、对读、轮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 再一次形成内在情境。

4. 通过实践, 在训练中强化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言感受经验, 是在语言学习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只有用长期的、系统的语文实践, 才能逐渐提高语文能力。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 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 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平时教师可利用语文教学课内外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进行说写实践练习。让每个学生进行交流, 在表达中教师要准确地指出问题所在, 使学生在语言的准确性、韵律的和谐、语言气势、风格等方面感悟语言。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能力 篇8

调动生活经验, 体验生活语言。语言, 是用来反映生活的。在日常生活中勤于留心别人的丰富语言的人,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就很强。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荷塘月色》中的“袅娜”二字, 《词典》上解释为“柔软细长”, 联系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的体态, 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 神话中的仙子的飘带等, “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切形象的感受了。所以调动了生活经验, 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 自然的变化, 少年的气概等等, 有说不尽的意趣。见到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 有说不尽的意味。

入情入境, 感受语言。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 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所以培养语感还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积累语言材料, 让学生入情入境, 去感受语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层次每周布置一定的抄写和背诵任务促使学生阅读积累词语。例如在上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四季歌”之前, 可挑选布置配套读本“绿”这个单元的阅读积累工作。有了这个铺垫, 上《散文两篇》时, 学生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不仅展现了小草的活力更写活了草的机灵劲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中的“闹”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更用“无论什么季节也赶不上春天, 因为春天给一切注入了生命” (克·罗塞蒂) 诠释了两文作者对春的喜爱。而这些感知都是在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引导学生去入情入境地感受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要使学生入情入境最重要的是披文以入情, 也就是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 感受语气、情感、韵味。

强调诵读, 重视感悟。课堂上朗读是一种艺术再创造, 它能通过声音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表现出来。学生朗读有个过程, 读到一定时间, 一定数量, 就能悟出一些道理来。如《春》的第一段叠音词的连用, 对偶、排比叠出, 长短句错落有致, 跌宕起伏, 情随景生, 景以情美, 字里行间流动着丰腴醇厚的情韵。通过反复吟诵, 情趣和韵味自然产生。但也不是机械的无目的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朗读形式应该多种多样。根据初中生特点和教材特点, 常用的朗读形式有 (1) 齐读 (2) 范读 (3) 指名读 (4) 引读 (5) 自由读 (6) 分角色读 (7) 串读 (8) 分合读 (9) 互读 (10) 创设情景读 (11) 欣赏读。教师还必须对所教课文做合理分析, 按教学目标, 做科学设计,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使学生感到新鲜, 读有所获。如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 读出情趣。七年级下册中朱自清的《春》、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课文, 教学时完全可以由老师范读, 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 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触发联想, 感悟语言。阅读的经验告诉我们, 如果在读书的时候只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 所得的是肤浅的有限的, 因为文学语言除字词的基本义之外, 还有丰富的“潜台词”, 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等隐含的信息。如果能采用触发联想法就能进入高一层的境界了。如读《白雪歌》中“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 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 仿佛看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 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怒吼声。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带有色彩的词语, 能触发视觉形象, 给人以强烈的语言美感。“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色彩鲜明, 给人带来满眼的春意。表现动作性强的词语, 描摹状态的形容词能触发场面联想, 形成动态的画面。在阅读教学中一定不能让学生“死于言下”, 要使他们能够“视通千里”、“思接千载”、深入浅出, 从而触发联想, 使课文的语言叩之有声, 嗅之有味, 视之有形, 触之有感, 品之有趣。

整体合成, 审美赏析。整体合成一般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 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中的“轮””字等。学生只要走进了课文的整体情境中则无论是走马观花还是驻足玩赏总都不会失去整体观的。

加强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9

一、加强朗读训练, 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

朗读要求正确读好词句, 如词和词组要连读, 要把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分读得完整, 不可以打乱等。严格训练词句的朗读,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 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 读起来就不顺口, 可以凭借语言直觉来判断正误, 这样语感就容易培养起来了。在加强朗读的同时还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连成一片”表示林广树多, 学生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的树林, 几百里连成一片, 多像大海里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 林鸣谷应, 那声响多像大海里喧腾涛声。这样, 学生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用“绿色的海洋”比喻小兴安岭的树林是多么形象而又贴切, 同时敏锐的语感也就蕴含其间了。

二、注重朗读指导, 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读书时学生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通过认真的阅读, 学生能感受到语言的活力, 发展感悟能力。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一课时, 于老师总是说:“这一段你能读好吗? (生跃跃欲试) 老师还是不放心, 再练练吧!”一遍一遍地练, 一遍一遍地试, 好了还要再好。教师自己的语感敏锐了吗?我认为可以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上看出来。学生要充分朗读, 入境入情。于老师说:“翠鸟们, 你们的声音真好听!”“唱歌给老师听!你们是怎样捕鱼的?”于老师不是在给学生上课, 而是听一群可爱翠鸟的歌唱, 看一群可爱翠鸟的表演。学生入情入境, 感悟深刻。大纲要求, 小学生要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把握住了总的基调, 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这样敏锐的语感就会在朗读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培养。课程标准还特别指出, 有感情地朗读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都是培养语感所必要的。在朗读过程, 形象和感情融合在一起, 学生通过朗读, 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美。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明确, 二是调动。首先, 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 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其次, 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 扩大视读广度, 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 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细咀嚼的习惯。有了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敏锐的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敏锐的语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来, 它是经过学生在长时间的读写实践中, 对纷繁的语言现象不断进行比较、揣摩, 对精美语言进行欣赏后获得的。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以《雨中》一课中的“雨帘”一词为例, 学生要有必需的生活实践, 明白帘子是什么一种东西, 在脑海中才能再现如“雨丝做成的帘子”的表象。可见,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 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 这与语文素养的特征高度吻合, 从而使语感的培养在新课标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 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 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 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 语感不断得以积淀, 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有系统、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典型的语言图式, 使他们在课内文本教学和课外美文阅读中感受这种语言图式, 以此来规范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结构, 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感, 提高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写的训练, 指导写的方法, 开展多种运用语言的途径。比如讲故事、写日记、做摘抄、编小报、诵美文、编故事等语言学习活动。这学期, 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 然后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 编辑, 抄写, 插图, 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的手抄报不论好坏, 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 相互学习比较中, 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几次, 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 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上一篇:动漫特色服务下一篇:评论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