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统筹

2024-07-07

社会保障统筹(精选十篇)

社会保障统筹 篇1

关键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是以西南财经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林义为首的几位学者于2013年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著作。该书以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为主线,通过理论研究、机制研究、比较研究、专题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系统探讨了构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和政策思路。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分析、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与机制创新研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需求和财政保障能力研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创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及长效机制的配套改革研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研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典型案例研究七个方面。

整体上看,该书立意高远、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内容丰富,创新性强,本人读后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同时也有很多思考,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统筹城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自此,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文件中都会提到统筹城乡,这充分说明统筹城乡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际上,在反复提出城乡统筹的背后蕴含的是城乡发展差距巨大的现实。也就是说,城乡统筹是基于城乡差距的现实所提出的。然而,城乡差距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阶段性,因此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并加以解决。城市产生于农村,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一旦城市形成,其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收入水平就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吸引到城市,从而使城市进一步加速发展,因此,城乡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而城乡差距的拉大又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如此循环往复,城乡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将是必然的,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农村的统治也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是说,城乡差距将一直持续下去,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的理论,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这一扩张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把沉积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干净,直至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时为止。这时,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二元经济完全消解。根据这个理论,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将遵循从差异到大体相同的路径,也即城乡差距存在自动缩小直至消失的机制。然而,刘易斯的理论前提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在我国由于户口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很大的制约。此外,即便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城乡差距消失的进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居民在收入、福利、权利等方面长期落后于城镇居民,这是对公民权利的直接侵犯。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必须通过人为的方式纠正农村居民公民权利的不平等,这就产生了统筹城乡的必要性。

统筹城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关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来讲,城乡统筹要求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概括起来,从本质上讲就是城乡居民权利的一体化,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一样的地位、一样的利益,实际上是要解决农民事实上长期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的问题,真正获得《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给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建立以公平、平等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乡关系。

二、准确认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并不意味着在农村建立与城镇完全相同的社会保障体系,那样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有其特殊性,必须考虑我国农民实际,创造性地寻找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平衡性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城乡的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因此,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际上统筹的是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利,这是原则,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所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就要做到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不因城市身份或农村身份而有差别;就是要求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规则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达到社会保障待遇的相对公平。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必须要厘清为什么要统筹?这个问题涉及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或必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在此主要谈谈对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如上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确保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民权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动用的是国家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不能由城市居民独享;其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同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条件。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应对内需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目前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而农村老年人口占到老年人总数的60%左右,但他们的保障待遇很低,只有象征性意义。与此同时,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与老人分居,老年人和子女间的感情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传统孝道观念日渐式微,导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不足,相当部分老年人生活贫困,甚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迫切需要加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第五,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居住和工作。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是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各种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是关键内容。第六,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目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双轨并行,待遇差距巨大,但农村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最主要得益于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从自身纵向上物质生活的提高:从解放前的食不果腹到现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但年轻一代的农民则完全不同,他们从一出生就享有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认为这种生活是很自然的,天经地义的。这种情况下,和城市居民横向对比的差异就往往会被放大,追求公平就成为自然之需,这种需求如若处理不好,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社会保障和每个公民的切实利益密切相关,必须积极回应,进行城乡统筹。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要和其他改革协同推进。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变的大变革当中,全方位深化改革成为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必须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协同配套,如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住宅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方面。否则,单纯的社会保障自身改革,其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其次是要统筹谋划,分类逐步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要充分考虑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发展仍然是当前的首先要任务的现实,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确定合适的保障水平,不能超出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三是要考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通过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的家族及社会网络化纵向分散社会风险的非正式制度,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受现代化、工业化影响相对较少的农村地区保留的还比较好,但在城市已有相当程度的弱化。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过程中,如何传承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第四是要保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人们公认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益和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普遍认为社会成员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时应当以承担相应的义务为条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在保障项目中坚持个人缴费,将待遇水平与个人缴费水平相关联,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要防止因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而采取免费享受的形式。当然,一定程度的降低缴费水平,政府增加支出是应该的。第五是要注重保障的全面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保障方面投入较多,而对精神保障、服务保障方面则关注不够。当然,在城市和农村这两方面的问题有所不同。城市中经济保障做的相对较好,主要问题在于精神和服务保障不足;而在农村,则经济保障、精神和服务保障同时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经济保障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更为深层的隐患和问题在于精神和服务保障。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西方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下的广大老年人,其面临的真正需求更多地不是在经济保障层面,而在于解决生存和温饱之后的老年关爱缺失问题、养育子女巨大的付出和微弱回报的巨大精神落差问题。尽管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如何在制度设计、构建、实施方面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仍然处于讨论阶段,依然没有破题。

参考文献

[1]尹蔚民.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J].劳动保障世界.2013(01)

[2]石郑.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认识[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1)

[3]尹蔚民.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3(04)

社会保障社会化与养老基金省级统筹 篇2

社会化是社会保障本质特征

我在一篇讨论社会保障社会化的文章《全面理解切实实现现代社会保障社会化》中,强调阐述了一个观点:社会化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我研究这个问题已有些年。我之所以研究这个问题,是出于实践也是理论研究的需要。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的改革,将企业保险转为社会保险,取得了重大成果。以后的改革就碰到了一些困难,致使社会保障改革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之初,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设计的不是很好,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起点过低。待到形成了地区的既得利益,再来调整就十分困难了。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又是由于缺少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对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全面、充分的理论准备。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这个道理,对社会保障的改革也是适用的。

社会化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这是研究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必须明确的。但是现代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究竟何所指,近二十年的实践表明,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并不清楚。何以见得?试检阅我们这些年发布的有关文件、报刊文章,就可以发现,这些文件、文章并没有少谈社会化。可是却仅仅限于管理服务这一低层次的社会化。在谈到养老保险的时候,一般都只要求作到养老金由社会发放,就是实现社会化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

现代社会保障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曾将社会化的内涵概括为以下四点:一、保障对象社会化;二、保障主体社会化;三、基金筹集社会化;四、管理服务社会化。现在看来,这个概括没有错,但失于简单。例如在谈社会保障基金时,只提基金筹集社会化,而没有提到调剂使用基金的社会化。

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再分配可以有多种渠道,通过社会保障进行的再分配,是高度社会化的再分配,其目的是在社会范围内调剂使用从社会筹集的基金,以保证社会成员遇到种种风险时的基本需要。调剂使用基金的范围越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抗御风险的能力越强,缴费者的负担则会越小。

二次分配应强调公平

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的原则与第一次分配有所不同:第一次分配在我国过去是按劳分配,现在讲按生产要素分配。无论按什么原则,第一次分配着重的是效率,第二次分配则应强调注重公平。我国长期以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弱化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对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是不利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域竞争激烈,不可避免地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甚至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这种现象不予适当控制,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计划,它的宗旨在于通过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使社会财富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在职者与失业者之间、健康者与病残者之间、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合理地适当转移。财富从幸运者向不幸者转移,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我们必需从保障社会稳定和民生安全的高度,深刻理解社会保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加强对社会保障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使社会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坚决贯彻。

为了实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的这种社会财富的转移,要求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再分配,要求树立社会互济互助和自助的观念。

社会保障的互济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保费在一定范围内调剂使用,属于横向互济,在代际间调剂使用就是纵向互济。劳动者本人年轻时的积累退休后使用,则是自助。据测算,即令是完全储备制的养老保险,个人一生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不够退休后常年支用。所以,社会互济在任何模式下都不可以没有,对任何人都是必需的。

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对象已经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成为人人都应享受的权利,属于人的权利。这个观点已载入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和1966年的《联合国人权公约》,表明现代社会保障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1979年已开始直接参加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并于1982年成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成员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在好几个人权公约上签字。在新的世纪,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更应进一步放开视野,认识到社会保障是对人权的保障,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加速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公民权益

现代社会保障是国家立法强制施行的一种公共计划,是全体公民依法享受的权利。社会要保障公民基本的体面的生活,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这是现代社会保障与过去时代济贫事业和所有慈善事业的根本区别。现代社会保障也不同干现代的慈善事业。慈善是政府、宗教、社会团体以及富人们,出于对穷人的慈悲和怜悯所做的施舍,是一种恩赐。接受者一般都要感恩戴德,有的施舍者还要求“知恩图报”,使对方感受屈辱。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历来各个时代都有慈善事业。有的是政府举办、有的是宗教团体或其他社团举办,也有个人如开明士绅举办的。无论是谁举办慈善事业,都属于道德行为,都对社会对人民有好处,应受到欢迎。

但是想依靠道德来解决社会不公,是不可能的。社会上各种人的道德水准差别很大,各人的动机不同。道德高尚者乐意做慈善事业。有的人以非正当手段爆富,也会做点善事以掩盖劣迹或装潢门面。一般人慈悲为怀,出于同情而做些救灾济贫的好事。不论何种情况,举办慈善事业总是好事。至于那种只知利用职权、亲朋关系,不择手段、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残酷剥削劳动者达到发财致富的人,属于缺德者。对这类人不要希望他们去做什么慈善事业。只望他们的劣迹暴露之后受到应得的惩处。

以社会道德为基础的慈善事业,是以自愿为原则的。社会、国家不可能命令大家都来举办慈善事业,都向穷人施舍。好比现在社会,水旱灾害频繁,捐助救济受灾人民,只能号召,不能强迫命令。对于那种“为富不仁”者,尽管他享受豪华,挥金如土,你也不能强使他拿出钱来做善事。现在有不少公司、企业的经理、老总,本单位职工工资发不出,退休者养老金拖欠几个月甚至几年,他照样出国“考察”,买别墅、高级轿车,他不犯法,你奈他何?所以,绝不可以将现代社会保障同慈善事业划上等号。

有人说什么“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代名词”,“是慈悲行为”,这是不对的。

社会保障是公民平等享受的权利,这里不存在恩赐或施舍,只有责任和义务。有的同志指出,不应将现代社会保障等同于慈善事业。我完全同意。不过,我也不同意社会保障是出于正义的说法。如果以重振社会风气,提高道德水平为出发点,应大力提倡正义,坚持正义。但是,仅仅依靠正义也解决不了社会安全的问题。现代社会保障是在社会成员间实行的互助、互济,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不论你有没有正义感,你都得依法参保、按规定缴费。而我们当前最迫切需要的社会保险法还没有出台。社会保障法治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解决欠缴养老保险费的问题,要加强社会保障的理论教育,作宣传动员,提高认识和觉悟。但对于顽抗者,不能依靠道德,而应诉

诸法律。我访法期间,法国社会部的官员告诉我:在法国,如果有哪个单位不缴纳社保费,下个月法院就会找他。

统筹层次提高就是社会化水平提高

制度不统一,条块分割、地区分割,要实现国民收入高度社会化的分配,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病,要害正在于此。

仅以基本养老保险而论,时至今日,我们实行的还是以县市为单位的养老保险费用统筹。这种低层次统筹的弊病,国务院发布的26号文件即已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企业负担重,统筹层次低,管理制度不健全。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要按照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明确要求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由县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国务院还专门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加快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到在省、区、市范围内,要基本实现统一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这个通知还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

应该肯定,、19这两个文件的方向是正确的,如能贯彻实施,定能将我国养老保险向社会化推进一步。省级统筹要求实现统一缴费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基金。实际上就是国民收入在省级范围内的再分配。统筹层次的提高,亦即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这两个文件的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明确了省级统筹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经之路,是为下一步过渡到全国统筹,实现国民收入高度社会化再分配创造条件。虽然无论是19还是年的文件,均未将省级统筹与提高社会保障社会化的水平联系起来,但这两个文件实施的结果,必将对提高我国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水平,发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社会化的陕西模式

遗憾的是,近几年笔者走访过一些地区,了解到1997年的决定和1998年通知的要求,直到20并没有实现。有的省是有困难,有的则是对省级统筹有不同意见。过去文件讲有13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笔者的著作中也沿用了这个数据。后来才知道,实际上除了京、津、沪三市外,仅陕西省基本上作到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省级统筹。何以陕西这个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能够作到省级统筹,而东中部较发达地区反而实现不了呢?

陕西省基本建立了符合国务院要求的基本养老基金省级统筹,被称为“陕西模式”,实际上也可称为“社会化的陕西模式”。陕西这个社会化的省级统筹模式是形势逼出来的。

1998年以前,陕西省和全国一样,是按国务院1991年33号文件和1992年劳动部12号文件的要求实行省级统筹。这时对省级统筹的理解和规定仅仅是,各县市将基本养老基金结余的30%上交给省,由省调剂使用。陕西省实行了两年就停了。马新生同志说,有的地方认为,这是“一平二调”。我结余的基金为什么要交给你?直到1997年和1998年,基本养老基金还是没有做到省级统一调剂使用。宝鸡、西安有少量结余,也协调不上来,省里没有钱调剂,职工养老金只好拖欠。那时经常半夜三更就会有电话打来找局长,说什么地方欠养老金,什么地方闹事,情况很乱。加上11个行业统筹移交省上,就更乱了。行业养老金待遇一般比省高,缺口更大。

针对这种情况,1997年陕西省下发40号文件,提出确保养老金发放的任务。过去实行的是差额缴拨制,企业不缴费,经办机构就不发。40号文件规定,不论企业缴不缴费,经办机构都必须发。

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下半年实行了一年,岂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拨下去的养老金,有的被企业挪用了,有的随意扣发。例如陕西农械厂,扣住省里拨来的养老金不发,说是在职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去,如果发了养老金,职工不答应。所以先扣住,等有了钱一起发,有的几个月才发一次。根本就保证不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更谈不到社会化发放了。

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28号文件,要求加快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陕西省总结了近年来实行省级统筹的经验教训,提高了认识。只有实现了省级统筹,才能发挥出基金的最大效用,也才能在确保养老基金方面形成力度,但由此也意味着省级统筹就是把养老金筹集和发放的责任由省一级承担,将矛盾集中到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省级统筹,也才能保证养老金社会发放。

为了真正做到省级统筹,他们首先改养老保险费差额缴拨为全额缴纳;并在全省基本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缴纳比例。最关键的是实行省对各级社保机构的垂直管理,亦即实现了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

垂直管理主要是管人,首先掌握了社会保障系统的人事权。各级社保机构的负责人都由省社保局统一任免。这一条是关键中之关键。其次,他们改变了养老基金筹集的办法,省政府决定全省养老保险费改由省地税部门统一代征,省政府要求“先保费,后保税”,作为考核地税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了缴费的强制性。

从20开始,全省的养老保险费就由省地税部门统一收上来,转入财政厅养老专户,再由财政厅转到省社保局账户,省再转到各地市社保账户。离退休人员持存折(卡)到银行领取养老金。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地税部门统一收缴;由银行统一发放。各级社保机构和地、市、县区部门只管开单子,管账不管钱。真正作到了收支两条线。各级社保机构手上没有积累,也就避免了挪用现象。

关于陕西养老金省级垂直管理,省级统收统支的“六统一”和发放方式实行的“五子模式”,本期“探索与思考”栏目《陕西养老保险模式利弊谈》一文有详细阐述,不赘。

谈到省级统筹问题时,马新生说:省级统筹的关键是看省一级政府是不是敢于把责任都承担起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社会保险的层次越高越好,社会化的范围越大越好,但由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涉及多方面复杂的问题,很多地方有畏难情绪,不敢去碰。

陕西省能够实现省级统筹,还有一个条件是财政兜底。陕西是个欠发达省份,实行省级统筹以前,陕南、陕北养老金缺口达40亿,由省财政补贴。实现省级统筹后,宝鸡、西安的结余都交上来。2001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陕西达6.1亿元。

为实行全国统筹做好准备

陕西的经验表明,要是全国各省都实现了省级统筹,财政每年为确保养老金发放转移支付的费用有可能大幅减少,这对国家、对社会、对省和退休人员四者都有利,何乐而不为?有的地方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办到,陕西模式无法推广。实际考察表明,说到底,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即利益障碍。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余属于事务性的问题,都不难解决。

前面提到,实现省级统筹,提高统筹层次,也就提高了社会化的水平,为将来实现高度社会化的再分配从养老保险这个方面创造条件。我认为,省级统筹是过渡到全国统筹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由之路。它的意义绝不可以低估。

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着重的是公平。社会化的范围越大,越能做到公平。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养老基金,这是高度的社会化分配,也是社会公平所要求的。

陕西有人说,这不是“一平二调”么?这是误解。社会保障要

求的公平,是机会均等,不是平均主义。过去我们反对“一平二调”,是反对平均主义,而且是第一次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即工资、劳动报酬的平均主义。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是第二次分配。不能将它们混在一起来反对。

从省级统筹看,陕西一个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尚能做到,为什么东中部沿海发达地区反而做不到呢?是没有钱吗?不是。江苏和广东两个发达省份,分别结余18个亿和100个亿,但他们省上却动不了这个钱。同一个省里面,有积累同时又有拖欠。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有的是对社会保障社会化理论缺少认识;有的是办法不对,养老模式没有社会化。归根结底,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障碍。省内是各市县局部利益障碍。省一级当前是怕负责任,将来则是不愿将本省结余上缴给国家用于调剂使用。其实,发达的省份如果采取社会化的养老金模式,将全省各地的结余调集起,用来给省内贫困地区发放养老金,可能够了。即使还有缺口,也不会大,由财政转移支付,做到“确保”并不难。

关键在于提高对社会保障社会化的认识,树立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观念、互济互助和自助的观念。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越来越重视,正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各级政府对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入世后的新时期,我们更要扩大视野,从增强国力以应对入世挑战着眼,首先实现国务院的要求,建立基本养老基金的省级统筹,并为下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基金统筹作好准备。

谈到全国统筹,一些同志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这里存在实际困难,主要是利益障碍,这种考虑是必要的。

按手边掌握的数字:2001年底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滚存已达1054亿元,政府补贴从1998年到2001年累计约1170亿元。两者数额相差无几(参见附表)。有人大胆设想,如能将结余滚存用于发放养老金,以丰补欠,可以达到基本平衡,可以减少财政的负担,当然很好。但是,这在目前是很难办到的。

我们既要照顾各地方的既得利益,又要考虑有利于将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处于两难的境地。为了提高养老基金筹集和使用的社会化水平,又不加剧矛盾,也只有采取渐进改革的办法。第一步要先实现1997年国务院的决定,基本养老基金从县级统筹到省级统筹的过渡。

附表:

年份 养老金结余滚存① 财政对养老金缺口

(亿元) 的补贴②(亿元)

1991 149.00

1992 200.00

1993 258.50

1994 304.80

1995 429.80

578.00

1997 682.90

1998 611.60 100

733.59 200

947.00 470

2001 1054.00 400

合计 1054.00 1170

资料来源:①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公报。②《财经时报》,其中2000、2001据养老金收支缺口计算。

所谓实现省级统筹的利益障碍,无非是如何对待各地方的结余滚存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考虑既往不咎,就是说各地已往结余滚存不动,省级统筹重新开始,有准备有步骤地进行。可以确定一个适合的时点,比如或1月1日开始,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当年的基金由省一级统收统支,也可以吸取陕西的经验,统一由地税部门代收,银行统一发放,结余上缴国家,不够由国家财政补贴。在此之前,各地方结余滚存的养老基金仍归各地方所有,用于对退休人员的福利补贴。

至于全国统筹困难更大,更加需要从头做起,要充分做好准备。首先要加强研究,提高认识,还要设计模式,制定法律法规和协调关系等等。用3-4年的时间作好准备,研究起草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法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实行。以求平稳过渡,达到全国统筹的伟大目标。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城乡分割;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

1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问题的背景及内涵

1.1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味追求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同时忽略了公平的重要性。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在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分割的基础上,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分割的特点。进入2000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关注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将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为了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做出巨大努力。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对建立城乡头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了全面的关注。希望通过努力将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融合。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早日建成和谐社会。

1.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事实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对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纵观我国情况,受限于经济发展状况及资金,无法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短期内提高到于城市相同的水平。但是,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是大势所趋。从根本上讲,统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指通过制度的完善,逐渐将城镇企业职工、农民工、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保障的覆盖面,使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一体。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不断分散农民面临的各种风险。

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在立法范围内,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提供补贴或服务以维持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同样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发展迅速。而农村农业为了支援城市经济建设,一味付出,发展滞后。也因此造成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事实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着严格的身份限制。城镇居民享受着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全面保障,此外,住房、教育、残疾人、妇女儿童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也在不断提升陈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农村,农民还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的保障作用。虽然近些年农村在大力推广新农合与新农保制度,但很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筹资范围广,水平低也意味着保障水平低下。加之许多政策和措施还有待于完善。因此。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2 城乡间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程度偏低。

我国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还存在着统筹层次低的问题。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国家在施行社会保障制度时,只作原则性的规定,给予各地在实施政策时很大的灵活性。各地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地方实际在遵循国家坐的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修改了社保费用的征缴规定。这也导致了我国社保制度运行过程中条块分割严重,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障资金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度使用。

2.3 立法工作滞后

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律并不健全。在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或者法律缺乏效力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或者“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3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针对我国现阶段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分割,农村居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

3.1 扩大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

充足的社保基金储备是制度体系运行的有力支援。过去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而且基本生活水平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扩大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使社保基金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合理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使农村的保障体系早日与城镇并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发展。

3.2 加快统筹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

由于立法工作的缺失,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立法。首先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工作的法律体系,并建立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明确相关部门的权力与义务,做到权责清晰,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再者,要建立一批合格的执法队伍,保证有法必依,增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可行性。最后,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体制,早日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3.3 整合城乡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制度和基本医疗制度,实现城乡并轨,减轻城乡二元分割的现状。实现城乡保障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要争取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城乡统筹,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4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当前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分割问题,纵观全文的相关论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2)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二元分割,统筹城乡发展困难重重,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新华网,2007-10-24.

[2]胡晓义.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Z].社会保障网, 2012-09-05.

[3]仇雨临.统筹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很有必要[Z].社会保障网,20011-02-15.

作者简介

马泽华(1993-),女,河北省承德市人。现为山西财经大学2012级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作者单位

社会保障统筹 篇4

在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启动初期,一些企业采取了委托管理、封闭运行的过渡性措施。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煤炭、冶金、铁路等行业,都是中央或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共有131户,涉及职工和退休人员111万人。

在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更加注重统筹、公平、便捷和运行质量的新形势下,封闭运行的企业医保显然不合时宜,最突出的弊端是企业医保不是社会保险,不符合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医保资金由企业自筹自管,没有纳入财政专户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医保待遇因企业之间经济效益及筹资水平差异而缺乏公平性;在医保服务方面阻碍了“一卡通”的实现,职工不方便、不满意,多次反映转外就医受限制、个人垫付医药费等问题,呼吁将企业医保尽快纳入社会统筹。

2 纳入社会统筹的步骤和政策举措

2.1 抓住市级统筹契机一并推进

山西省推进医保封闭运行企业纳入社会统筹,抓住深化医改中关于提升医保统筹层次的契机,将实施职工医保市级统筹与医保封闭运行企业纳入社会统筹(以下简称两项统筹)一并部署、一并推进。省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11月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指导意见》(晋政发[2010]26号),全面启动职工医保市级统筹,明确要求医2012年4月,人社厅提出解决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总的原则是: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提高经办服务能力,妥善处理基金划转、待遇衔接问题,做到基金不流失、保障不间断、符合政策规定的职工待遇不降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各市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推进。

2.2 妥善解决企业和职工关心的问题

医保封闭运行企业纳入社会统筹,企业最关心的是基金移交和企业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职工最关心的是待遇水平和缴费年限能否连续计算问题。山西采取的措施是:通过设置过渡期,采取灵活、弹性的具体办法,先纳入再逐步规范,妥善解决纳入社会统筹的六方面问题。一是解决企业医保费缴纳和结余资金移交问题。企业医保纳入社会统筹后,当年的医保费必须足额缴纳到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企业历年结余的医保资金,采取签订协议、分期移交的办法。二是明确封闭运行期间职工缴费年限实行连续计算政策,维护职工的利益。三是解决职工医保待遇问题。近年来,各统筹地区连续提高医保待遇标准,实现了职工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全省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5万元。纳入统筹后,职工能够得到更多实惠和便利。对个别企业医保待遇高于统筹地区的,在政策规定范围内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尽量缩小待遇差距。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和调整补充医疗保险,用于解决职工医保待遇差距问题。四是解决企业医疗机构的生存发展问题。优先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医院、卫生所、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统筹地区医保定点范围,优先将其确定为居民医保首诊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到定点的企业医疗机构就医。据统计,全省医保封闭运行企业共有263个医疗机构,已多数纳入统筹地区医保定点范围,或正在履行定点申报审定程序。五是解决企业经办队伍稳定问题。过渡期内,企业医保机构作为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的分支机构,继续承担本企业职工基本医保的相关事务,接受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的业务管理。六是解决企业集团跨统筹地区的参保问题。明确以企业法人为单位,属地参加所在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便职工就医和结算。

2.3 加大督办力度攻坚克难

在明确政策措施、实施步骤和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推进力度。先后召开督导座谈会、推进会、专题督办会议,启动政务督查、行政监察、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联动机制。要求省国资委对未纳入统筹的企业强化监管责任,对12月20日前仍不签订纳入社会统筹协议的企业进行医保资金审计,开展舆论监督,启动行政问责,进行责任追究。

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重点督办。有的医保封闭运行企业人员多,分布面广,社会影响大,企业领导存在等待、观望、拖延的现象。面对巨大阻力,2011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人社、财政、卫生、国资等部门参加,组成4个督查组,采取听汇报、讲政策、实地督导等形式,对两项统筹进展进行督查,并通报了督查结果。2012年3月、8月,省政府办公厅两次向进展缓慢的企业发出政务督查催办通知。人社厅先后4次发函督办,派人督查,态度鲜明地坚持企业医保必须依法纳入社会统筹,不留商量的余地,同时又以理服人,耐心细致地做企业领导的工作,终于达到预期目的。

3 纳入社会统筹的效果

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医保封闭运行企业纳入社会统筹取得重大突破。到2012年底,省电力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霍州煤电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公司、中铝山西分公司等121户医保封闭运行企业迁移数据、统一发卡,彻底纳入社会统筹;有3户企业医保基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医保政策与统筹地区完全统一;其余7户企业与所在市人社部门签订了纳入社会统筹协议。

企业医保纳入社会统筹后,基金管理更为安全,医保待遇更为统一,群众就医更为方便。比如,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医保纳入社会统筹后,职工能在全市3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自主选择就医购药,享受到“一卡通”的便捷就医结算服务;企业减少了过去对职工医院每年1200万元的补贴,职工医院成为医保定点医院后业务收入翻番,实现了职工受益、企业减负、管理规范的多重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Z].2010.

[2]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Z].1998.

社会保障统筹 篇5

努力改善守业和就业环境。实行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扶持政策,落实公共就业扶持政策。继续落实好国家促进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贮藏制度,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加快完善和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和社会平安等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协助和服务。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与城镇新生长劳动者的就业工作,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就业的有关政策。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完善农民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证的政策措施。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鼓励城市新增劳动力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地,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打破妨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领域转移,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开发、销售服务环节的经营活动。完善国有企业裁员机制,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分流和安排富余人员。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加大社区工作力度,拓宽保洁、保绿、保安和餐饮服务、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多种就业渠道,重点协助“4050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年力争使95%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发展和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鼓励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证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广泛发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积极推行守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完善社会保证体系

实现参保结构多元化。巩固“完善城镇社会保证体系试点”效果,完善城镇社会平安制度。逐步将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全部纳入城镇社会平安范围。保证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实现现收现付向局部积累转换,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鼓励个人参与储蓄性平安和商业保险,形成基本养老安全、单位补充养老平安和个人积累养老平安相互支撑的社会平安体系。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依托社区为退休人员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稳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平安覆盖面,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证体系。建立失业预警机制,按政策规定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证,解决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实现再就业发明条件。

增强基金支撑保证能力。拓展筹资渠道,加强社保资金筹措与管理。依法加强社会平安费扩面征缴。建立稳定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社会保证支出。提高社保资金监督管理水平,加强社保资金征缴、清欠和稽核力度,建立保值增值机制。

健全家庭收入调查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关注城镇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发明条件,建立并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积极推动社会互助,建立完善社会捐赠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积极推行年薪制、工资市场调节制等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综合运用税收调节、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适当向低收入阶层倾斜,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新渠道,取消农民不合理负担,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引导居民转变消费方式,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促进个人消费由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加快培育住宅、汽车、信息等消费热点,拓展文化、旅游、保健、体育、社区服务等消费领域。建议绿色消费,促进消费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发展家庭轿车,扩大计算机普及率。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完善住房保证体系,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受益面,妥善解决中低收入者家庭住房问题。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建立健全个人资信评估体系和担保、抵押制度,发展分期付款和租赁服务等消费形式。

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 篇6

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覆盖面广、体系完善、便捷高效、医疗服务利用率高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和大力的财政投入,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三项制度组成的国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全体居民实现基本覆盖。“三制并存、相互独立”的基本现状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要求,妨碍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三制分立的弊端要求我国必须改革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本文将以宿州市萧县为例,通过分析比较各地区特色先行医保改革模式,分析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改革,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必要性

人民公平享有生命健康仅是我国宪法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公共职能必要组成部分;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中心在于使民众公平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也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随着现行“三制分立”体系的弊端充分暴露并日益突出,为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权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公平性、实现政府公共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三制统筹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三制分立”体系的弊端: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基本格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同组成的“三元分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个制度之间,由于保障对象不同、筹资方式不同、管理方和经办主体不同、运行体系和运行平台不同五大因素,造成三三项制度间医疗保障水平差异巨大;独立运行分贝占用行政及信息平台,造成行政部门工作量大信息平台系统维护成本高,制度运行效率偏低;“三元分立”,制度间存在监管“灰色地带”,监管难度大。“重复参保”现象在城乡结合部出现频繁;医疗服务提供方群体多且杂乱,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由其困难;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不利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阻碍医疗服务运行效率且医疗服务分布失衡。

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先进经验模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主要依据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化水平沿“分阶段、有步骤、异化趋同”路线发展。前期工作重点是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保证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保障医疗保障服务、提高各群体医疗保障水平;中期工作重心是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统筹发展,统一管理运行机构、整合信息资源平台、统一经办组织体系监管,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后期阶段实现统筹三制发展,完全实现“三元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公平化、高效化,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和国平健康水平。

各地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发展实践经验和典型模式。在各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实践中,各地区根据不同条件,出现四种代表性模式:以政府财政主导,以行政法规确立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神木模式”。以户籍内所有参保人为保障对象,财政资金负担绝大部分医疗保障资金,参保人负担少量费用。报销比例高、居民负担小、资金来源稳定,最大化实现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但是对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居民大病实际报销比例不高,抗风险能力弱。这种模式适合区域经济条件较好、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地方财政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以“大刀跨越”为特点的高度一体化模式。这类模式以浙江嘉兴地区为典型:不设等级,统一缴费和补偿标准;个人缴费水平高、政府补助水平高、医疗保障水平高,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统一管理。但是要求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支付能力强居民收入差距较小;

突出引入市场化运作,“一次投保,二次分保”的“湛江模式”。居民以两个档次缴费参保并享受相应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二次投保,用于负担参保人重大疾病时提供相应经济补偿。这类模式下对地方财政压力和居民投保压力均较小,但医疗保障水平和抗风险水平均较高,但对政府前期医保基金使用预算及大病风险概率评估能力要求较高,居民缴费率受市场化影响明显。此类模式适用于地方财政能力和居民支付能力较弱但商业资本市场较健全的地区;

以多档投保、对等保障为特点的“重庆模式”。“重庆模式”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整合城镇居民医疗,设置多重缴费标准及补偿模式,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参保意愿和医保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但居民易选择低缴费低保障水平的医疗保险,各档位间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难以控制。这种模式适用于地方财政压力大、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条件

萧县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区,城市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属典型中部农业型经济特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保资金由企业、职工个人、政府共同负担,保障对象为企业职工参保人员,资金充足覆盖面小,保障水平最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起步较晚,主要保障对象为城镇户口自由从业者或外来务工人员等,参保人与政府财政补贴共同负担医保资金,覆盖面较广、保障水平中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起步晚,主要保障对象为农村户口居民。参保人与政府财政补贴共同负担医保资金,医疗卫生服务缺乏且层次低下,覆盖面广而保障水平低。

由于萧县地方财政较大无法提供强力医保资金支持,当前属于典型统筹发展中期阶段,工作任务主要为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制度覆盖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因此萧县统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筹资模式、保障对象、保障水平的共性,使二者统筹发展较为简单。统筹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应借鉴临近市县如宿州埇桥区及淮北市濉溪县地区,改革工作应将重点置于统筹发展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的政策性建议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应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参考“重庆模式”和“湛江模式”,从发展经济治本、财政筹资方面、整合优化管理方面、发展农村医疗方面、优化补偿政策方面、配套措施六个方面改革,实现科学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切实降低居民医疗卫生负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科学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和政府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医疗保障制度和国民健康水平决定性因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是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保障,政府部门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是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效用的直接因素,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科学推进城市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根本方法和必要条件;

筹资政策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多元化筹资;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缓解财政压力。政府主办公益年会等活动积极发动社会捐款及企业捐款;对大额捐款企业实施一定优惠政策优化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助积极性;公共场合以及部分公共设施设置适量广告设施促进广告营收。另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按季度或月份支取让保基金,剩余部分定制或选择购买保本保息类风险低但受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缓解财政压力;

整合管理机构方面: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整合城镇居民医疗,合理分工、权责统一。统一管理医保基金、经办机构。参保对象等管理活动,卫生部门负责各环节监督工作以及医疗服务供应方、部分药品的统一管理;

优化补偿政策方面: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内容,设置多重缴费标准及补偿模式,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参保意愿和医保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满足多元化需求,确保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

大力扶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扩大农村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以及村镇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避免“穷帮富”现象,缓解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压力;

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关系研究 篇7

1 社会保障的涵义

随着我国用耕地减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步入高成本时代等难题的出现, 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 必须加强城乡统筹,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着力于构建农业投入体系、农村政策体系、农村保障体系三大保护体系, 推动农村社会全民进步, 缩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

社会保障概念在很大范围内为人们所普遍使用, 但各国各界人士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却不一致, 国际社会对社会保障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社会保障是“社会通过一系列公共设施, 为其成员提供保护, 以防止因疾病、产期、工伤、失业、年老和死亡致使停止或大量收入减少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困难;提供医疗;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补助金”[2]。这一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与使用。

2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70年代, 以劳动保险制度为主的形成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改革探索阶段;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

根据以上国家及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和补充社会保障制度[3], 其构成如图1所示。

3 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的关系

3.1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基础之一, 社会救助可以解决市场失灵带来的城乡或个人之间的贫富悬殊, 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同时, 社会救助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 严格社会救助待遇的享受条件, 重新强调市场和家庭的作用, 保障城乡劳动力的再生产, 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的。

3.2 社会保险

3.2.1 养老保险。

在社会保险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创新发展阶段, 养老保险能够减轻城乡家庭经济负担和压力, 满足城乡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 实现收入再分配, 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 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可以调节生产和消费的比例, 养老储备基金的投资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增长[4]。

3.2.2 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的建立与实施, 使公民具有同等机会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在农民工的角度上, 公共卫生保障先行, 打破医疗服务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逐步形成农民工可进入的城市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机制, 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3.2.3 失业保险。

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保险通过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 尤其是在城乡统筹过程中通过失业保险可以促使就业者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 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3.2.4 生育保险。

其体现的是生育价值的社会承认与社会补偿, 从而保障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5]。在城乡统筹过程中, 对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来说, 生育保险可以促进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质, 使社会劳动力在健康繁衍的同时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乡统筹。

3.2.5 工伤保险。

作为世界上最早推出的社会保险项目之一, 工伤保险对职工的生活具有保障性, 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具有预防性。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 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正常生产, 维护社会的稳定, 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3.3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社会福利通过集体福利的公共福利和特殊福利等形式, 解决特殊群体及一般社会成员实际困难, 提高城乡生活质量, 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促进城乡统筹进程。

3.4 补充社会保障制度

补充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国家税收优惠, 由企业和职工融资的补充保险以及慈善事业、互助保障构成, 从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商业保险和家庭保障等方面拾遗补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补充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统筹密切相关, 以职工补充保障体系为例, 通过举办职业培训、兴办公会等活动促进就业, 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 促进城乡统筹中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新水.城乡统筹的着力点[J].农村工作通讯, 2003 (12) :34-35.

[2]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3.

[3]邹东涛, 李欣欣.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4.

[4]张思锋, 温海红.社会保障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40.

两房并轨统筹保障 篇8

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两房并轨的原因是什么?住建部针对此疑问做出了回应,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都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平行运行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两者虽都属于租赁型保障房,但面向的群体不完全一样,申请人容易混淆;二是住房保障需求和供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近年来部分地方出现了保障房与保障对象不相匹配的情况;三是平行运行不利于两项制度间的政策衔接,给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坚持统筹房源、梯度保障、租补分离、市场定价的原则,将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管理更具有人性化,避免了过去租金补贴“一刀切”,有利于扩大受益面。

两房并轨实行以后,最困难群体将优先配租,体现了住房保障的公正公平。一是对并轨前原廉租房保障对象的需求要优先满足。《通知》已明确,已经建成的,或者在2014年以前已经立项正在建设的廉租房要优先用于解决原来廉租房保障对象。二是对并轨后公租房保障对象,地方要合理制定轮候规则,保障住房状况最差、住房困难持续时间更长、经济状况更差的家庭优先获得配租。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总结了两房并轨后的四大优势:一是方便群众申请。整合两种保障性住房资源,建立统一的申请受理渠道和程序,能给群众申请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给群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原来的两类房源合并成公共租赁住房一类房源后,在分配上,给了群众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三是给在保的住房困难家庭带来了方便。并轨运行后,原廉租住房对象,即便是收入提高了一些,通过适度调高租金,这样保障家庭仍可以居住在保障房中,继续享受保障。四是将优先解决收入较低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并轨运行后,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覆盖最低收入、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配时采取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优先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且对他们实行租金减免的政策。

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篇9

我国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他们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这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城乡统筹全面发展。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核心是利用国家公共资源和制度安排,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经济发展福利,特别是相对处于弱势的农村人口能够获得全面发展的条件。

一、城乡医疗服务状况分析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31:1(农村为1)。受收入水平、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因素影响,城乡之间在卫生事业、医疗服务和居民健康水平方面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投入力度差距明显

医疗卫生费用投入是衡量医疗服务投入的重要指标。从投入总量上看,2001年医疗卫生费用投入中,城市占55.6%,农村为44.4%,城市比农村高出约11个百分点。随后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差距持续迅速扩大,2007年城市医疗卫生费用上升至77.5%,农村只有22.5%,两者相差50个百分点。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差距持续扩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差距加大。

2. 服务可及性差距大

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医师数是衡量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本文将采用上述三个指标分析城乡服务可及性的差距。2004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医师数分别是3.5、4.9和2.1,农村为0.75、2.1和0.9。到2008年,城市分别上升为4、5.5和2.3,农村除了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上升至0.9外,其余两项指标基本保持不变。考虑到2004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1.7%,2008年增至44.9%,按人口13亿计算,约有4160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农业人口比例下降也会带来农村上述三项指标值的增加,但是农村只有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有所增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医师均存在流失现象。上述数据还表明,和农村相比,城市在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医师数三个方面均处于绝对优势。除城乡之间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的差距由4.62降至4.22外,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差距由2.28上升至2.52,每千人执业医师数的差距由2.23上升至2.43,具体变化趋势(如图)。说明城乡之间在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差距还在持续增加,这种差距必将带来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的加大。

3. 城乡健康水平差距大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国际公认的反映健康水平的敏感指标。其指标值的高低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原因在于尽管遗传、生活习惯、教育、职业、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对健康会有很大影响,但卫生尤其是医疗服务和社会经济条件是最重要的影响健康指标。最新数据表明,2008年婴儿死亡率指标,城市为6.5‰,农村为18.4‰,农村是城市的2.8倍;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市为7.9‰农村为22.7‰农村是城市的2.9倍;200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城市为29.2/10万,农村为36.1/10万,农村是城市的1.2倍。城乡之间健康水平的差距是城乡医疗卫生投入和服务质量差距的直接后果。

4. 城乡卫生服务发展趋势

值得庆幸的是,城乡卫生服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有所减缓,具体表现在城乡人均卫生费用比、城乡孕产妇死亡率比等均存在明显下降趋势。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城乡人均卫生费用之比由2003年的3.64:1(农村为1)下降至2006年的2.59:1。农村卫生事业费用投入增加,加快了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2004年全国有80.7%的行政村设有村卫生室,2008年上升至89.4%。2008年底全国已设立乡镇卫生院3.9万个,这些乡镇卫生院能够基本解决农村居民卫生防疫和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自2003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8年6月底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新农合分担了农村居民医疗负担,使他们生病时能够看得起病,部分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贵”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以城乡孕产妇死亡率之比为例,2005年该指标为2.15:1,2008年该指标下降为1.24:1,下降速度非常快。

二、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1. 有利条件

(1)实现制度全覆盖

当前我国形成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三险一助”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目前全国13.2亿人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已经超过12亿人口,其中城镇参保人数突破4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8.3亿人。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保障待遇提高以后,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兼容性不断增大,为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有更多的公共资源在医疗保障城乡统筹中向农村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沿海地区农村经济繁荣,农村企业发达,为乡镇政府提供了可靠的税收来源,这些地区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制度进一步完善

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于2009年12月31日联合下发通知,公布《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人员流动就业时,将能够连续参保,基本医疗保障关系将能够顺畅接续。这就在全国范围内从政策层面消除了医疗保障异地转接和城乡转续的制度障碍,有利于医疗保障城乡统筹顺利展开。

《办法》第三条规定,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村户籍人员,可以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流动就业人员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第五条规定,农村户籍人员由于各种原因终止城镇就业返回户籍所在地,凭借就业地出具的参保凭证,可以申请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两项规定为城镇就业的农村户籍人员参加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了制度保障,规范了农村户籍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对接、连续参保操作程序,无疑是对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一种促进。

2. 存在问题

(1)城乡体制分割严重

在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城乡分治管理体制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城乡分治管理体制在快速推进医保制度全覆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其必然性。但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体制分割、政策碎片化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身份转变和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就业日趋频繁,必然要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随着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险种之间转移和对接。医疗保险制度坚持的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缴费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保障待遇水平。由于城镇收入水平高于农村,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缴费水平高于“新农合”水平,从个人负担比例和享受医疗服务来看,城镇居民远高于农村居民。例如2009年“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全国平均为40%,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则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由于目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医疗保险各险种缴费水平、保障待遇均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实现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医疗保险的转移和对接。此外,城乡两套决策、执行、监管系统加大了医保制度运行成本,资源不能共享,增加了不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成本,降低了医疗保障运行效率。

(2)欠发达地区医疗保障统筹资金缺口大

根据新医改方案,2009~2011年各级政府投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资金为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182亿元。受“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西部地区12个省份财政支出远高于收入。2006年,西藏、青海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5倍以上,甘肃为4倍,新疆、宁夏、贵州为3倍以上,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广西等6个省份财政支出也是财政收入的2倍以上。可以预计今后三年西部地方政府投入基本医疗保障的配套资金缺口较大。虽然中央适当加大了对财力不足省份的补助力度,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转移支付体制,以平衡各地的公共服务及医疗保障水平。

三、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思路

1. 强化政府责任

由于疾病和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在医疗保险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外部性。这使得医疗行为难以通过自由的市场机制来实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机制失灵,这为政府介入医疗保障事业提供了理论根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健康保障所涉及的领域如医疗保健、医疗保险、健康教育、健康科研、环境保护等,均存在着大量的市场失灵和社会公正差异等缺陷和矛盾,政府的介入对保障公众享有健康这种基本人权,对降低乃至消除贫富差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其主要责任。无论是从经济学意义还是从政治学意义上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在医疗保障发展中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与政策引导上。结合我国实际,当前在边远和欠发达农村地区应强化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投入责任和公共财政的支持,“新农合”在筹资方面的缺口应由各级政府承担。

2. 在制度构架上实现城乡统筹

事实上,我国有些地区已经打破了城乡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分割的局面,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管理。先行地区的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架构,设置不同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和报销待遇,由参合人员自主选择投保。例如,成都市在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实践中摸索的“突破既定体制机制,实现在制度构架上城乡统筹,在经办操作上城乡一致,在待遇标准上城乡衔接,在机构设置上城乡统一”的基本做法就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加快医疗保障城乡统筹步伐,不仅是国民经济由充满风险的外贸依赖型向稳定持续的内需驱动型战略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必要手段,也已成为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基本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应当是坚守公平、公正与共享,奉行普遍性、统一性、互助共济、以人为本、弱者优先、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等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郑功成.2008.《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和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中国,北京

社会保障统筹 篇10

一、政府作用在社会保障构建与完善中的必要性分析

1. 社会保障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是属于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是因为社会保障这类服务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此职能若是全由社会、企业、个人来组织实施, 是不现实的, 同时其实施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因而, 必须是由政府作为主导性力量, 来履行好这种带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社会保障职能。

2. 社会保障的广泛性和社会性要求政府介入

社会保障是对全体国民的一项服务职能, 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因而就必须要求具备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 统一的资金收付标准, 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 然而只有政府运用自身的权威和强制性措施, 才能够满足社会保障的社会性要求。

3. 社会保障通过政府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率

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 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来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运营、支付方面可进行强制性执行, 统一管理, 这样就可以降低较高的管理成本, 以此提高经济利用效率。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政府的具体责任

1. 立法和制度保障责任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有战略思路, 全局规划, 制定出台社会保障可行性政策和合理的制度设计。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并没有遵循立法先行的国际惯例, 而是采取了试点先行、逐步扩展的策略。

2. 法律责任与监管责任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总体上是相对滞后的, 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省级政府要立足本地区的现实情况, 来制定有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行政规范条例, 以确保省级以下的政府有具体的法的内容可依, 不至于造成执行的盲目性。

3. 财政与资金保值责任

政府的财政责任也是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保障, 其主要是指政府承担城乡社会保障的绝大部分财政支出。同时, 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面相对较广、资金量相当大, 使这些数额巨大的社会保障资金如何保值增值, 避免通货膨胀的影响。

然而, 在立法和制度保障责任方面, 政府存在着缺位现象, 不仅高层次的法律缺失, 而且制度供给整体上不足;在财政责任方面, 财政责任的履行上, 存在着整体上的绝对不足和中央、地方责任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尴尬局面;在监管责任方面, 政府也存在着错位行为。

三、对政府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1. 完善政府立法和制度保障

政府在社会保障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责任, 厘清责任权限, 凡是属于政府的直接责任, 政府就要加强责任意识, 权责要到位;凡是属于政府的间接责任的, 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或政策引导的方式来解决, 这样有利于维护政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的统一性与在公民面前的权威性。

2. 加大财政投入,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利用市场机制

政府需将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国家要偏重对弱势群众和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 更好的体现出社会保障的广泛性和公平性。

3. 划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权责

在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构建和完善中的责任后, 还要清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 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通常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提供, 但大多数时候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提供公共服务的项目是困难的, 但也是相当有必要性的, 这个权责划分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四、结语

在统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要发挥好政府在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主导性力量, 完善制度设计, 清晰责任, 这样才能构建好一个科学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民总收入与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但是目前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的构建国家民生工程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立足于我国国情, 本文旨在来探讨政府在构建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中责任。

关键词:社会保障,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苏春红, 和谐社会目标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 税务与经济, 2008年第4期[1]苏春红, 和谐社会目标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 税务与经济, 2008年第4期

[2]卢华东,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府责任[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第3期[2]卢华东,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府责任[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第3期

上一篇:客户品牌下一篇:高职院校证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