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024-07-04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精选十篇)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1

北安市地处黑龙江北部, 是黑龙江正北部的经济、教育、医疗、政治、交通中心, 十二五重点发展城市。北安市的特色在于农业, 土地肥沃, 农业是北安市的支柱产业。但是北安市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科技管理不到位, 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不足, 是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科技管理是我国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在社会当中还是在国家决策当中都占有这很重要的比重, 但是如何在科技管理下提高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现在所面临的普遍难题, 同时如何进一步改进科技管理也是当前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2 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转化对科技进步产生的影响

科技管理主要是指, 通过对管理方面的科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能够对社会工作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运用优化, 使得资源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使用, 对资源进行最少的浪费。现代社会对于科技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 数字化, 对于节约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有着显著的帮助。而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对于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科学技术能够运用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中去, 这是技术进行创新的关键点, 通过它能够将科学技术中的最新发现应用与实际生活工作中, 对于社会进步起着请有利的推动作用。

科技管理、科学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者之间各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但是三者之间又密不可分, 缺少任何一方都将不能将其他方实现。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应该在科技管理的前提下, 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要的要求进行, 就能够有效的产生实际效益, 推动科技创新, 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科学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增长的源泉,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 当科技成果转化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 社会的科技进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 科技管理与转化现状

3.1 管理体系评价规范不健全

对于目前的科技管理我国的管理体系仍有一定的问题, 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的科技成果进行完整的评价, 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 现阶段而言, 仍然是通过人为的主观判断作为依据, 。同一科技成果, 不同的人就会得出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给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既然是人为的判断, 那么就会有偏差和不可确定的因素在里面, 就会有不公正的境况发生, 就会有贪污受贿, 就不能够有效的管理科学成果, 影响社会的向前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鉴定中缺乏全面的专家人才库, 根据相关规定,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应由有关部门的负责在相关的人才库中遴选评审专家。但是随着学科间交叉融合越来越多, 很多人才不能及时更新, 没有合适的评审专家, 评审工作越来越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都在一定情况下影响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3.2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我国现阶段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直不高, 科技成果转化不成功不止浪费了科技资源, 同时也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的研究, 更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向前进步。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科技管理不到位占主要因素, 科技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有效的将科技新成果进行推广开发, 进一步的推向市场, 使得新研制的成果无人问津, 造成信息沟通不畅等影响着科技成果向市场应用的转化, 还有科技资金投入不到位使得成果未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就投入市场应用, 科技成果市场前景不好, 未等到研制成功, 成果市场就逐渐萎缩等都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而且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研究不透彻, 缺乏动态发展与配套协调的长效机制。未能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力政策, 错过了申请资金的最佳时机。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都影响这科技成果转化。

3.3 成果转化后推广不足

我国现阶段科技成果转换机制不完善, 从市场方面来看, 科技研究成果推广不足, 对于他的潜在经济效益并没有释放出来, 这对于成果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成果的推广需要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带动他的生态效益, 从而带动他的社会效益, 而现阶段的成果推广却不能发挥出她的经济效益, 使得成果的转黄受到阻碍。

4 现阶段的解决办法

4.1 加强科技管理, 促进成果转化顺利

对于科技的管理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 要把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工作中的中心, 激发出科技工作者的巨大工作潜能, 使得科技成果转化成新的生产推动力。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项目的提前计划, 不能没有计划的实施项目, 做好财务预算, 使得资金能够充足, 如果资金不充足, 那么就无从谈起科研项目的转化。同时也要认真研究课题的立项, 要紧跟经济发展, 社会的进步, 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而作研究。立足于实际的应用, 做好每一步的计划, 这样才能顺利的促进成果的转化。

4.2 完善科技成果的评审

现阶段的科技成果评审有着不完善的一面, 要逐渐改变立题人组织的原则, 减小立题人的参与, 减少对科技评审的影响因素, 建立健全完善的评审方法, 行程完整的评审体系和评审人才库, 加大对于评审人的道德审核, 对于有不正常的评审情况应该概予严肃处理, 这样才能正确的进行科技评审, 摆脱人为因素的影响, 增强我国的科研水平, 增加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果能够带动着市场正常的发展, 反过来更增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科学评审也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

5 总结

科技管理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是否成功, 这就要求科技管理部门能够充分发挥着管理的作用, 增强管理的手段,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增加科技成果对于市场的影响, 推动科技进步向前进一步的发展, 使得我国的科学成果在实践领域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晓娜.加强科技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防护林科技, 1995

[2]徐永平.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发展战略, 2010.

[3]李琴.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4]邓立治, 刘希宋.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5]黄金香.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之我见[J].科技论坛, 2004.

[6]邢诒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J].今日海南, 2009.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2

摘要:文章就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经济的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思考,从浅析推动存在的反面影响,再深入剖析其积极作用,最终目的是塑造低成本高收益的农业科技发展目标。

关键词:创新理论;科技创新成果;作用

1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障碍

我国的农业劳动人民和相关的推广机构根本没有做到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以及在市场效益状态下传播机制的充分了解。缺少这方面的把握,无法做到农业经济成果的内容沟通和传播。再之近期的科技改革和经济形势的转化都让不少机构猝不及防,没有准确的应对措施预防,表面发展较好的农业科技传播也是出现了障碍。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就业趋势也出现了分化,农业经济推广机构的管理者对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管理水平并没有所提高,现如今已无法满足新社会对经济知识和管理发展水平的需求[1]。其次是推广途径方面,农业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健全,线上资源不充足,无法满足那些因为距离远而选择网路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再加上之前的上网成本,也是网络建设无法扩大的抑制因素之一。而且关于农业经济的理论信息较少,技术管理水平也不高,各方面的技术落后促使农业经济在信息网络这一领域无法得以施展。如果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农业经济的科技创新成果无法实现经济效益保障。

2提高劳动者收入,加快人才培养

如今推动农业经济建设的核心对策是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创新科技的作用下,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农业经济领域管理水准总体不高,而科技创新的加入可以让农业经济制度加以创新,农业科技的研究项目层次不断提高,不断推出相关的方案,让对农业科技有贡献力量的推广人员,管理人员都能享受一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分红、提成等福利。有了科技创新的成果推进,大力倡导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以公平公正的项目招标,鼓励劳动者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积极进取,在农业经济的推广中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获得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创新科技的推出让很多农业经济推广的新生力量崛起,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空白区域。各个地方政府都需要能够意识到以农民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推广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倡导并且栽培有潜力的人员。中介服务是具有技术发展能力,提供推广服务,提供创新产品的组织结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将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化,并且将各个领域巧妙链接在一起发展扩大,推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注重信息科技在社会经济中起到的先进作用,实现性能和实践的巧妙结合,运用多种类型信息传播方式,让农业科技信息能够多渠道,多方位的实现推广。如今农业科技信息的网络建设十分完善,如果可以打通国际的脉络,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渠道,采取征税,融资的方式为农业经济信息的网路建设资金链提供保障,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线上推广。网络的推广潜力巨大,随着科技创新的成果让农业科技信息在网络在线推广,并且结合正确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对称统一,避免在线推广的同时出现信息错乱,重叠等不良现象,让广大网友对其失去信任和耐心,这样只会抑制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效率。

4大力推动中介机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型

种植行业的转换体现在将原先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换的环节新增了饲料作物这样一个中间因素,耕地的资源也开始向具有增值效应的现代化产品转型。这样的成果转型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帮助很大。为了响应各地区的农业创新活动和项目的研究,农业科技需要借助中介这一“领路人”打造一批具有高专业技术、推广潜力的人才团队,实现跨领域、跨规模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在初步建设好机构管理体系的同时,要注意其是否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相冲突。如今中介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健全,无法实现其根本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问题,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不符合小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等问题。中介机构的大范围设立让科技成果实现转型,结果是很可观的。

5总结

结合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是推动农业科技的核心手段,科技成果的转型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向。必须要抓住信息存在于这个时代的价值,培养人才和组织团队是大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

参考文献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3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1)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进步需要不断推出科技项目。每个科技项目的实施,都要经过信息筛选跟踪,技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直至推广普及的过程,这都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这些投入由农民承担比较困难,必须由各级政府投入。目前,各乡镇科技投入普遍未能达到本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的1%;农业投入本身就不足,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的就更少,县级科三费不到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2‰。科技进步难,难在信息不灵、创新不够、人才匮乏、服务不周,千难万难,难在无钱。

2)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 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3)认识不足,方法欠妥。无钱是现象,认识不足才是本质。针对投入不足问题,基层不少干部群众说,如果象前几年抓乡镇企业和城镇建设那样抓科技兴农,投入也不是一个大问题,关键还是存在一个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不少乡镇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科技兴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急功近利思想严重,重有形项目建设,轻无形的科技进步投入,对“科技兴农”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求扎实有效地推进。此外,对科技兴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不是根据农民群众“摸到石头过河”的思想,从引进试验示范入手,通过成功的典型示范,引导农民自觉的接受,并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而是习惯于采用行政命令,搞大项目,一哄而上,硬性摊派,加之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造成了大量人、财、物浪费,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影响了科技兴农的健康推进。

2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1)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结合。科研和推广人员要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研究开发和推广有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的成果,再依据市场反馈信息指导下一步工作,以形成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良性循环。2)加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用以物化的技术,适宜个体、集约经营的技术来增强生产能力。3)强化农业科技成果与区域产品相结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多层次的科技经营活动,是农业科技直接进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与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与区域农产品紧密结合,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4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减量化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

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4

1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人才与评聘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可转化的实用性科研成果的数量不足,成果的质量不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着如下问题:1) 重纵向项目,轻应用项目; 2) 重立项,轻成果( 尤其是应用性成果) ; 3) 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体系。同时,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亦存在上述问题。这样就导致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人员的大部分精力用于跑项目、写论文、拿奖,而偏离了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服务三农”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1. 1 计划体制下的科研模式仍旧大行其道

长期以来,我国各高等农业院校是生产农业科技成果的主力军,但是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要,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和研究系列人员仍然习惯于课题申报—项目研究—成果鉴定等计划传统的科研模式,研究者的工作重心仍旧是放在实验分析—论文发表—成果鉴定与奖励上,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关注,在人才引进与评聘的指标中通常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致使高等农业院校的广大工作者通常把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上,而忽视已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这种模式导致很多农业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无法从科研走向生产实践和转化[1]。

1. 2 立项研究与取得的成果存在偏差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仍然处于计划科研管理模式,仍然是申请、立项、实验、鉴定、成果申报等步骤。这一模式使科研人员通常把出成果、得奖作为首要任务,而对于应用转化科研成果兴趣不大。虽然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奖等都要求应用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贡献率等硬性考核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十分严格,一些科研人员为了鉴定结题往往西拼东凑,找人虚开一些应用证明和财务报告,草草应付了事,对于成果的实际应用及转化根本不关心。

1. 3 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严重滞后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中,高等农业院校往往处于上游环节。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者,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沉淀应该说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导致高等农业院校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并不高[2],高等农业院校内部在人才引进和职称评聘过程中往往也没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列入考核指标,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距高效的运作还有很大的距离。

1. 4 转化经费的缺口导致转化效益低下

高等农业院校目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一般来说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往往需要几年甚或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然而在农民没有看到现实利益时,一般不愿意接受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研人员要想转化往往只有低偿或无偿地将科技成果送给农民使用,这一背景下科研人员的科研和转化积极性受到打击。

1. 5 科研人员为农业服务的意识相对淡薄

部分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缺乏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与农民的沟通较少,致使科技成果从立项到研究再到完成的全过程均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3],而对生产实际需要和具体的问题不了解使成果本身的使用和实用价值被大大降低了,可以说成果的转化从起点就形成了障碍,进入了误区。

1. 6 利用科技成果创收获取效益的意识差

高等农业院校大多属于国家或地方拨款的事业单位,虽然有些院校已经采取部分经费自筹的方式,但是大多数科研人员总以为自己是事业单位人员,是吃皇粮的,长久以来认为工资、福利、办公费以及科研经费就应该由国家出,使得目前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很多,但靠科技创收却很少,科研成果转化的收入仅仅来源于少部分人,难以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更形不成规模或集团优势,规模效益的实现更是天方夜谭[4]。

2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人才与评聘绩效的路径分析

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必须转变为了科研搞科研,为了赚钱搞开发的传统思想,要立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为农民服务着手,确立正确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高等农业院校对于相关人员的调配、使用、安置以及职称职务的评定要制订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对不同类别科研人员的待遇制订、成果转化效益分配以及反哺科研等方面,要优先制订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近而确保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使农业科技成果在“三农”问题破解的过程中,发挥第一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实现路径。

2. 1 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

研究和推广人员采取专兼职聘任和分类管理制度。1) 专职推广专家聘任与管理制度。农业大学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各相关服务学院设立不同专业的专职推广专家岗位,选聘人员组建一支人数稳定的科技推广服务队伍。人事编制隶属各学院,业务上接受大学和学院的双重领导和考核。

2) 兼职人员聘任与管理制度。兼职服务人员实行选聘制,由学院推荐,经学校考核确定; 校外兼职服务人员实行人才共享制度,组建一支相对稳定、来于校内外、领域研究有影响力的“三农”问题专家服务队伍,按任务目标进行流动聘任制管理,在聘期内考核合格者,可以继续延聘,不合格者解聘。

2. 2 教师考评与激励制度

为了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学校职称评聘、工资、福利分配等考评与激励制度。鼓励和锻炼教师服务基层的实践能力,建立教师服务基层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在学校教师职称评聘考核中,与生产实际有紧密关系的学科、专业,增加在基地工作的量化指标。中青年教师聘任高级职务,必须有在基地工作、实验或参与示范推广项目的经历。评聘各级职称职务,在基地服务的时间和贡献都分别有一个量化指标。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研究、实验、推广服务,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二是学校对专职推广教授、兼职服务人员有明确的年基层服务工作量标准。三是学校逐步改革工资福利分配制度,使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与效益挂钩,在年终津贴分配中设立社会服务专项津贴,给予服务人员工作量补贴。四是学校每年年底组织科技服务奖励,对服务中业绩突出的个人、团队进行物质奖励和服务项目资金后补助奖励。五是学校对所聘专家、科技服务推广人员进行目标考核,考核主要指标是科技推广与新农村基层服务工作成绩,如在新农村服务基地服务的时间、为地方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给政府的有价值建议、媒体的宣传报道、物化的技术应用情况等,根据考核结果决定进退人员。

2. 3 协同创新组织管理模式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研与教学、研究与服务、学科与平台等高校内部资源”以及“高校与地方、企业、科研机构等外部资源”之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合作机制。

1) 创新学校内部的创新组织结构,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跨学科合作的科研模式,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组织结构,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新兴科学发展。

2) 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探索新的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方式,侧重支持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选题,侧重科技成果的直接孵化转化,侧重研究计划的顶层设计,依据定位,分工协作,与其他科技计划紧密衔接,建立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研究工作的协同支持机制,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和支持经费。

3) 有效运用联合资助模式,面向新农村发展需求,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工程,形成合理的建设、运行和科研投入机制,优化、整合、完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 ,实现一站多能,推动联网观测和实验,扩大开放共享,充分发挥观测、研究教学和示范作用。

2. 4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人才建设和引进方面要设立事业与推广混合编制管理岗位,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1) 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现有管理人才队伍,在现有管理人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岗,明确具体职责。对既从事管理又从事科技推广的人员实行职称与行政级别双轨制,实施就高不就低政策。

2) 推广专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应组建一支专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可在重点研究领域适当增设专职推广编制,采取校内外公开招聘方式录用,按照学校现有相关待遇对待,由学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统一管理。

3) 推广兼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校内兼职专业技术人员由各学院“科研+ 推广、教学+ 科研+推广”为主的教师组成,实行“双聘”机制,人事隶属关系在各学院保持不变,其推广业务由学校共同指导和管理。

2. 5 制订科技推广人员工作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是完善科技推广津贴机制。制订富有激励性的专职科技推广人员工作津贴及下乡补贴政策。兼职推广人员按实际工作天数,按照学校《科技服务管理办法》给予工作量补贴。完善学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转让) 管理办法、科技推广服务约束与奖励政策,要求专职推广人员每年必须完成6 个月、专职科研人员必须完成3 个月、教学科研人员1 个月( 以日记台账为凭) 的推广工作,对工作中业绩突出的个人、团队给予物质奖励和项目资金后补助奖励。

二是制订科技推广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学校建立以任务和绩效为核心的推广工作考评体系,着重考核推广工作的实绩。主要包括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技术推广覆盖面、农民得到的实惠。对在科技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及取得重大效益者,可申请破格晋升高一级推广技术职称( 务) 。

2. 6 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现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由目前“只重视前期申报”的单一管理方式向“既重视前期申报,又加强后期实施管理及成果产出转化”的双重管理方式转变。1) 在项目选题立题、申报阶段,凡是申报推广类、集成示范类项目,需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初审后再报学校科技处,并优先推荐实施基点与基地( 场站) 紧密结合的项目。

2) 所有推广类、集成示范类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需将项目实施方案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备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据实施方案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监督考评; 项目结题验收时,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出具结题证明方可结题。

3) 为保证学校推广示范类项目经费合理使用,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浪费和不必要支出,所有推广类、集成示范类项目经费使用采取预算制,需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备案,核销时需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审批。

3 结论与讨论

高等农业院校要把转变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使高等农业院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高等农业院校要主动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转变体制,在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制定鼓励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等制度体系[5],同时在高等农业院校内部建立起灵活、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通过加强高校科技队伍建设,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确立新的人才观念,通过培养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挖掘内部人员的潜力,根据需要重新组合任用相关人员。

同时,要树立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理念,从“三农”整体发展需求入手,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确立科技成果形成及转化思路,对于相关人员的调配、安置和使用,在职称、职务的评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确保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科技成果在“三农”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在数量上不足、质量也不高,而现代农业的推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投入。通过分析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人才与评聘现状及存在计划体制下的科研模式仍旧大行其道、立项研究和取得成果的目的存在偏差、激励机制严重滞后、为农业服务的意识相对淡薄等六大问题,提出了改进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制度、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以及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等六项破解路径。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农业;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尽管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变。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存在着农业人口多、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不高三大特点。我国现有人口13亿人,农村人口近6成。土地情况是山地、丘陵占主体,多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地少水缺是我国自然资源贫乏的主要特征。就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能力而言,我国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化学肥料当季吸收率和灌溉水的保蓄率均在30%~40%之间,而发达国家这三方面指标均高于我国1倍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亟需提高。据调查,全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3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6.87年,拥有技术技能的农民不到5%。农业人才的数量比较少,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666.7hm2耕地约5人,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6.7hm2耕地平均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力接受农业教育或培养达50%以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农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集体部分统一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辅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局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稻、小麦、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总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生产已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民经济其他部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要很好地避免社会、自然等方面诸多农业发展的障碍,仍要从政策与科技两方面来抓,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陈旧、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健全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率,把我国农业生产推向新台阶。

1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主要由国家、省、地市3个层面构成。农业科研的基层是地市级,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我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在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各地相继建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直接与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户接触,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所辖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和试验示范等相关工作;依托农业科研站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对区域内的种植环境和种植历史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区域特色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大力建设农业综合试验基地,这一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平台,扩大先进农业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广泛深入地调查区域农业资源状况,评估物质技术装备能力和农业生产潜能,确定农业科研目标和步骤[2]。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着力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发展上的障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事业费、人头费、科研经费和政府补贴方面,有着较大缺口。根据农业部20的研究资料,国家级、省级、地级市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国农业科研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1.9%、50.2%、34.1%。年全年农业科研投入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分别为22.41亿、46.65亿、23.01亿元。按照人均经费计算,国家级多于省级,省级多于地市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分别为19.73万、9.71万、7.05万元。对基层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手段落后,基础设施陈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体制改革中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忽视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重点等方面的建设,未能很好地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对农业科研的公益性认识不足,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职责功能认识较为模糊。当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是众多的农民,家庭式经营的广泛性和农业技术应用的分散性,要求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3]。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究 篇6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河南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33

改革开放春风来,农村农民齐花开。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农民生产生活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以二三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格局的建立,实现新常态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是实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抉择。

我国每年有20000多项科研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需求巨大,但有关数据表明在实际运用中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仅为5%左右。单就河南省的农业来说,农村人口占到本地区人口的70%,河南作为每年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地区的80%。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但是科技成果转换率的低下已经开始成为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增收,农产品产量提升的制约因素。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效用低下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侧效用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1.1.1 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脱离了市场需求。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形成配套完整的科技成果体系,不同科技成果相对独立,难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定位,因此不便实施;其次,科技成果多偏重于基础研究,而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中却没有更大发展,而河南省的农业科学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高校、农业研究所等科研场所,多数拥有高知识水平的研究学者仅注重于职称的评定、薪金水平等,并没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实践检验、推广,从而造成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1.2 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高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应有与之配套的农业科学技术,但由于我国目前整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低下,加之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跟不上,成为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1.3 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成果的转化依赖于成果转化中介的服务,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技术与生产力的脱节。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从事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人员过少,仅占农民总数的0.053%,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1];其次是农业技术传播者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框架老化,不能为农民提供最有效、前沿的科技成果;再次是因为政府对农村服务体系投入的资金不足,造成人才流失,体系出现漏洞,严重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

1.2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下;二是农业的风险性提高。

1.2.1 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农民的整体素質不高造成了新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应用。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河南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6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3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2460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在农村4.97亿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显然,河南农村的受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1.2.2 农业经济的风险性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收入经常会受到很大影响,河南地区更是旱灾频繁。农民不敢尝试新的技术,担心投入过多,最后还是要看老天吃饭,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尝试新技术新产品,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应用。

2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河南省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很多,但成果都相对独立,不能形成很好的农业科技成果系统,即从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全方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系。而这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创新,第一个方面是在植物保护,第二个方面是秸秆的处理。

2.1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即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过程中对植物进行保护,而这其中主要则体现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的喷洒问题。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农业生产都实现了机械化,大型播种机收割机的应用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但在防虫防病方面,却并没有相应高性能、机械化的农用工具,过去农民使用的是背在身上撒药的喷壶,现在虽然做了相应的改进,但只是加长了喷管的长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机械化,这就造成了农药喷洒过量的问题,农药的过量喷洒严重危害了国民的身体健康,并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农业的理念。

2.2 秸秆的处理

农作物成熟后秸秆的处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没有接触到新的秸秆处理方法,农民开始大量焚烧秸秆,虽然焚灰中含有钾,方便快捷,但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且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同时政府相关单位近年来一直严厉打击秸秆焚烧行为,由于地方执法标准的模糊性,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矛盾[2]。虽然现在政府提倡在收获后直接使用旋耕、深耕等农作方式,在收割完之后直接将秸秆打碎回归土地,或建立沼气池发电站等方法解决秸秆问题,但仍是治标不治本,成效不明显,并隐藏了相关单位暴力执法的可能,加深了社会矛盾。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效用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要从三个方面提高,首先是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系统完备的科技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的系统化、分类化、专业化;其次是整改专利申请审核标准,以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水平为前提,以实际效益为基准,提升科研单位创新实践水平,抵制转换效果差、低质量、低效率的低水平成果;最后是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科研的资金将投入,解决由于资金问题所造成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

3.2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有效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乡村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增加农民接触前沿农业科技信息的机会,拓展农民农业知识;其次是增加对本地区农民群众的补贴,为农民群众分担一部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造成的损失;再次就是加快农村可耕地流转,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利用,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形成艾奥瓦州式的大农场经济,在本地区建立农业新技术示范区,加快农业新科技的推广。

3.3 找准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新方向

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植物保护的改进方式,即防病防虫工作的开展,这是以土地流转集中为前提,改变以往人工手动喷洒农药的操作方式,改用无人机喷洒。无人机工作效率高,使用农药量少、节约人力成本、对环境污染小,也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对于农药喷洒过程中的雾化现象,可以添加相应的沉降剂,降低雾化效果[3]。第二是秸秆的有效利用,应在已有的秸秆处理方式基础上,研发新的处理方式,必须要以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这一思想为前提,满足农民所需,而最符合这种思想又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便是将秸秆制作成商品装的化肥,农民可以将自家的秸秆换成化肥,必然会调动农民积极性,再加上已有的秸秆处理的办法,治理秸秆焚烧的问题应该可以妥善解决。

3.4 发展农业第三方服务机构

農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是指在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发展专门服务于农业大规模生产的服务机构,不同于传统农业劳动者,第三方机构能积极运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掌握农业技术前沿信息,运用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承包粮食作物的播种、除草、施肥、农药喷洒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同时负责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搭上互联网加农业的便车,迅速向各地区推广。不同于传统的小规模农业劳动,第三方服务机构拥有农业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大型农机设备,包括农用大型播种机,收割机,专门负责施肥、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设备等,专业化的操作模式能满足各个阶段农业生产的需求,这大大减轻了农业劳动者的负担,同时也避免了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峭,王克.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32-36.

[2]王秀果,刘梅,谢俊良,等.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途径[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127-128.

[3]鲁鹤.六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将获农贷优惠[J].农村农业农民月刊,2016(9):15.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7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许多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曾给予界定,但目前较权威的当属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所给予的阐释: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对科技成果转化概念做如是阐释,被人们归纳为后续发展说[1],即在科学、技术发明成果完成之后,视其应用价值所进行的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的转化。但本文只涉及技术成果的转化问题。

技术成果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两种形态,即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形态,它们都是在技术发明或者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工业技术设计和产品试制后转化而成的。技术发明只是提供了实现技术目的的可能性,尽管它已经是客观化了的技术,但就其社会作用而言,还是潜在的。要把技术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或者把潜在技术转化为现实技术,就必须满足社会经济性的要求。一项发明只有在经济、社会条件允许下,才能继续转化为生产技术与产业技术。也就是说,技术发明能否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或产业技术,是社会综合因素整合的结果。

技术发明向生产技术转化、生产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实质就是技术创新过程。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并将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作出区分,其理论一经传入我国,就有了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的认识上的共识。正是看到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生产力功能,我国才适时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法》。但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发明大多是通过生产技术创新的累积,逐步达到产业技术创新的结果,因为产业技术是由多项生产技术结合而成的复杂技术网络系统,如白炽灯的产业化,只制作灯泡是不够的,也要有发电机、输电网络、电表、开关和变电器等。可见产业技术是“着力解决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自身的技术问题和怎么生产的技术问题” [2]。

在技术成果向生产技术转化这一技术发展的常规路径中,企业是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实施主体,这一点是由生产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生产技术是实体性技术由原型转变为产品的技术。作为技术发明物,技术原型可能是草图、图纸,也可能是模型,它们必须通过企业的生产作业才能成为实物性产品。其次,生产技术是技术规范、工艺流程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和体系化的技术。在技术发明形态上,技术的规定性是变动不拘的,即技术还没有定型化,还没有成熟化;到了生产技术形态,通过产品化、目标市场、特殊客户需求等一系列设计,生产技术本身成熟了,不仅能用来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批量生产出特定的产品,还要满足社会建构的种种需求,如来自于权威组织硬性规定的标准:零件配合不能超过公差范围,或者来自国家的法律制度:废弃物排放不能超过国家标准等。

在生产技术向产业技术的转化过程中,产业集群是产业技术的实施主体。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共处一个竞争环境中相互关联的产业组织和其他实体。在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以产业成本—效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知识和能力的重构、资源重组、生产技术的系统整合,最终形成满足社会建构并释放出巨大生产力功能的技术完善形态——产业技术。

2 产业技术的本质、功能及其法律地位

一项技术发明通过系列工业设计并选择经济、社会条件允许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试验,进入生产劳动化过程,从而转化为某一企业生产特定产品的生产技术。产业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技术仅仅提供了生产的技术可能性,比如高技术、新技术尽管在技术上是成熟的,但往往因为缺少经济上的可行性,甚至可能因为缺少适当的制度空间和文化涵纳条件而不能进入生产过程;相反,产业技术不仅具有生产的技术可行性,而且还具有经济上、制度上、社会上乃至文化上的可行性。换句话说,“作为技术演化的中间形态的生产技术仅仅体现了技术本身的功能,而作为终极形态的产业技术既体现了技术本身的功能,又体现了技术的社会功能”[3]。

生产技术尽管也是现实的社会技术,具有直接生产力职能,但与产业技术的直接生产力功能相比是微弱的。只有当生产技术(特别是核心生产技术)进入产业技术系统,与其他多项生产技术形成共时性结构关系,转化为产业技术,就会创造巨大的生产力。由此可以认为,产业技术才是技术的完善化形态,是技术体系化的标志,同时也是企业和国家着力促进、不断提升并从中获益的目标。

产业技术除了与生产技术相比较所展现的上述一般特点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自身特征:首先,产业技术是持续创新的成本—效益型技术。产业技术作为社会化了的竞争性技术,其竞争主要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市场选择的首要原则在于一项技术是否经济、适用,正是因为产业技术包含着成本—效益判别,所以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贯穿在产业技术发展的始终,如果产业技术创新不再维系,产业就会衰落,最后被市场所淘汰。其次,产业技术是资源依赖型技术。产业技术具有资源特征,主要是因为产业技术是产业中的技术、产业的技术,产业的特性在产业技术形成过程中附加给技术。当代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原因是集群内部拥有充足的共享资源,是资源优势促使企业寻求交易成本低的环境。当然,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制度、知识和文化等社会资源。最后,产业技术是环境责任型技术。就某一项技术而言,很难确认它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说不清楚钢铁产业中的冶炼、浇注、轧制等哪项生产技术对环境究竟有多大的影响,然而,钢铁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确是有目共睹,可见是系统化的产业技术或产业技术系统对环境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承担环境责任的是产业技术,而不是其他。

从产业技术的本质及功能中我们发现,产业技术的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主要指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由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的,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对产业技术持续创新的促进与保障应当在国家立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科技进步法》促进与保障的重点技术,应当是产业技术,也就是说产业技术进步是科技进步的重心,应当成为立法关注的重点对象;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法》也应当将技术成果产业化作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与产业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相匹配。

但在现实社会中,技术的产业化一直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对象,即使有些立法涉及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也是单条寡款,可见技术产业化尚未处于立法的核心地位。2008年8月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虽然将企业确立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成为本次立法修订的一个亮点,但遗憾的是,从立法的本意看,将企业确立为技术创新主体,只是出于对单一企业的生产功能的考虑,尚未将企业纳入某一产业链条、成为产业技术节点并从其具有推动整体产业技术发展这一功能上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从《科技成果产业化》法第二条(上文已有表述)可以看出,该法将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确立为处于核心地位,而产业技术创新只是涉及发展新产业,对已有产业如何通过技术发明的嵌入实现创新根本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予以保障,导致在现实产业中只有通过政策保护、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众多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由于难以得到政策的倾斜,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极为缓慢。其实,产业技术的发展同样遵循“木桶原理”,即在产业技术系统中,最落后的生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水平、性能、质量和成本[4]。产业系统内的核心生产技术再先进,只要有一项生产技术是落后的,就不能使先进的核心技术发挥作用,整个产业系统的技术水平就很难升级换代。这种受制于某项落后生产技术的产业发展现状,不仅影响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技术能力的整体性提升,也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产生消极后果。

3 界定两种技术形态的实践意义

进行学术概念分析并非是理论家们闲暇时玩弄的文字游戏。80年代初期,陈昌曙教授在学术界就是以基本概念分析的方式论证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他的学术主张对于我国未来的科技政策制定乃至宏观决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由于从理论上确立了技术的相对独立地位,导致了加强应用研究、重视技术开发局面的形成,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从此开始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也是一种概念分析学,只有概念清晰才会使思维清晰,才有明确的理论来指导行动。目前对生产技术与产业技术加以界定和说明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有利于确立产业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科技成果必须通过转化变为产业技术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样,对于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而言,发展知识经济不仅要有知识创新,更要有技术创新,并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上世纪末,正是看到技术创新的直接生产力功能,我国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但经过一个阶段的运行,技术创新工程由于知识的创新及储备不足而难见成效,因此,我国又开始推行知识创新工程,以求增加技术创新的知识动力。但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推行知识创新工程或技术创新工程,而应推行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中心环节的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

(2) 有利于确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核心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资源的有效整合,导致技术飞跃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资源、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技术标准和市场培育等,超越一两个企业或大学力所能及的范围,必须通过多个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集成和提示。在这种发展情势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创新模式由于整合了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创新发展的有效资源而成为国际强势集团的战略选择[5]。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正处于理论建构、实践探索时期,但是确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目标的战略联盟,将是我国产学研制度建构的宗旨。

(3) 全面理解产业技术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忽视生产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区别,看不到生产技术的普适性与产业技术特殊性的矛盾,因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两个方面观念上的障碍。发明成果的产业化是就一项技术而言的,该项发明成果经过创新首先转化为生产技术,可以作为一项劳动过程中的技术而存在,凡是具有该生产劳动过程的地方都可以应用,但当其被某一企业引进、嵌入生产劳动过程中去以后,必须使之与该劳动过程相关的生产劳动过程一同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相关生产劳动过程的改变,则该项技术成果就不会获得应有的效果,这时,不是该项生产技术不行,而是它与已有的产业技术系统不匹配,是生产技术的普适性或通用性与产业技术的特殊性引起的矛盾。以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就是产业化了,从而终止了技术创新过程,其结果是将该技术创新半途而废;以为有先进的核心生产技术,只要引进来不经过产业系统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完全应用,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技术创新的表现,同时也走入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刘德刚,牛芳.“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及重新界定[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6):43-44.

[2]夏保华,关士续.技术创新的中间试验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7:.

[3]远德玉,丁云龙,马强.产业技术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39.

[4]王文行,郭晓辉.对产业技术理论的再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2003(6):28-29.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篇8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 高等院校已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传授知识、创新科技、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优势, 主动进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十八大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据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服务社会经济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服务社会经济现状

目前, 英、美、日、加、德等国家在注重市场开发;加强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完善中介服务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专利法规保障机制以及优化配置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科技发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成熟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存在较大差距。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 是应对当代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新经验, 以加快创新型城市和自主创新高地建设为目标, 目前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服务社会经济所处的阶段。

1. 天津高校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为进一步加快天津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9年至今, 天津教委扎实推进天津滨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六大产学研战略联盟、七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等平台建设。在全市实施的三批共55个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中, 由高校牵头和重点参与的有12项。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中, 高校获得88项, 占全市总数的40.74%, 其中10项自然科学奖全部由高校获得。高校科技经费快速增长, 2009年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科技经费21.13亿元, 比2008年增加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1.59亿元, 比2008年增加30%。稳步推进双百科技特派计划, 组织17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到滨海新区的各类企业中开展服务工作。面向天津八大支柱产业, 重点建设了108个市级重点学科、80个品牌专业;新增35个专业, 1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启动了品牌专业建设, 实施了10大急需人才立项计划。

2. 以天津滨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为产业化服务平台, 加强政府引导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建了天津滨海·高校科技成果展厅和“天津滨海·高校技术转移网”,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展示高校科技力量, 推动技术转移工作。

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需求, 整合天津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 筹建了一批科研平台, 形成服务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天津大学“临港工业区工业研究院”, 南开大学“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和“物流技术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维修技术研究中心”等都成为服务滨海新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滨海技术转移中心已在整合高校科技和人才资源, 组织高校与企业双向交流,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给予支持, 大力培植天津滨海新区的创新人才队伍, 联合创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发面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天津市教委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 作为引导资金, 启动了“天津高校双五科技计划”, 每年在天津高校择优评选5项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予以孵化,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每年择优评选5项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采取校企合作、联合攻关的形式予以重点支持, 以促进企业发展。

3. 以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为支撑, 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天津市教委与天津市科委研究制定了《科教兴市行动计划》已由市政府转发全市实施, 重点围绕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滨海新区研发转化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上进行突破。启动建设了中新生态城产学研联盟、现代中药产学研联盟、软件和IC设计产学研联盟、新能源技术产学研联盟、创意产业产学研联盟、移动信息服务产学研联盟等6个产学研联盟,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天津市委与滨海新区管委会共同印发了《加强高校与滨海新区合作, 提升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津教委 (2008) 42号], “政策措施”涵盖了创新高校评价体系, 加强对高校科技与滨海新区企业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 鼓励高校在滨海新区设立研发平台, 鼓励高校校内的研发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 与新区企业共用共享。鼓励高校教师到滨海新区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等。

三、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获取的数据、资料, 在分析天津高校的机遇与挑战中, 探索了天津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对服务社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瓶颈制约的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 天津市高校成果转化除大部分高校成果转化率较低外, 尚有以下问题有待重视:部分高校思想保守, 害怕成果转化会导致国有技术流失, 宁愿让成果长期沉淀在科研部门, 不敢大胆走上市场;部分成果发明人缺乏市场意识, 以完成成果验收作为主要目标;成果发明人与企业缺乏信誉, 在转让时要价太高, 制约了成果的市场化进程;少数高校对成果转让的后续服务不能及时到位, 致使一些企业不敢大胆引进最新成果;缺乏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使某些有重大市场前景、投资较大的项目未能落户天津。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感。从事过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校教师认为,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意识淡薄, 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硬伤。企业更强调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性, 不愿支付技术使用费和研发费。有的企业甚至通过向教师个人“投资”的非常手段获取技术关键, 由企业组织低层次技术人员进行所谓的研发以减少成本。在经营机制中, 高校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投资方, 希望在企业中担任影响决策者的角色, 以便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企业方则更愿意采取“购买技术”, 或“技术入股”方式, 将技术人员纳入企业, 但不参与企业内部重大决策。这种局面打击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降低科研成果的价值, 加剧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不少企业对长期科技投入重视不够, 由于经济实力不强和对科技成果的敏感度不够, 致使一些开发前景较好的项目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形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其他制度原因。一是由于办事程序相对复杂及效率低下等原因, 致使一些本应在天津市落户的项目被其他地方挖走。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科研与市场脱节, 企业所需的技术与高校科研无法有机对接, 导致一大批科研成果长期沉淀而企业又无力从事研发的尴尬局面。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 天津市2013年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 已处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为主阶段。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在全市转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项战略如能得以深入贯彻实施必将成为天津下一步起飞的引擎;其指导思想应当是“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校企联合、市场运作”。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实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建议:政府从深层次思考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 以及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性障碍因素, 支持企业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9所等高等院校的联姻, 理顺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高校应充分把握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结合天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特点, 大力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提高业务素质, 植入市场意识、契合企业目标、满足企业利益, 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服务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来服务社会经济的调研显示:目前, 天津已处于科技创新引领为主的阶段, 为进一步加快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还存在部分高校成果转化率较低、思想保守、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感、资金和抗风险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国政府应加快理顺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充分把握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大力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提高业务素质, 满足企业利益, 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调研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晰巍, 靖继鹏, 范晓春.知识供应链组织模式构建机理[J].清华大学学报[J].自然科学版, 2006 (1) :949-955

[2]李泽民.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 32 (3) :209-212

[3]王雪原, 刘利萍.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5 (11) :64-67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支持 篇9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的界定

1. 农业科技成果的涵义。

1986年中国科学院颁布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将科技成果定义为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 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结果。根据国家科委的规定, 科技成果是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问题, 通过试验研究, 调查考察取得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学术意义的结果, 包括研究课题虽未全部结束, 但已取得可以独立应用或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阶段性成果。1994年国家科委颁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三大类。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只能为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途径与方法, 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应用技术成果, 是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改进、创造及扩展利用, 对于可以直接指导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理论成果, 可以视同应用技术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是预测规划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科技劳动成果, 多为各级领导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决策依据。

所谓农业技术, 依据《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 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 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 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 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 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所谓农业科学技术成果, 根据农业部1988年发布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试行) 》的规定, 是在农业各个领域内, 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 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据此, 笔者认为,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 是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领域内, 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国外没有一个完全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相一致的概念, 与之相近的有技术转化 (technicaltransformation) 、技术转移 (technology transfer) 和技术推广 (technology diffusion) 等概念。在国外文献资料中, 多用technology transfer即技术转移来表述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概念。联合国国际转让行动守则会议认为, 技术转移就是指转移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 技术转移是指一国的发明 (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 转移到另一国的过程。技术转移在国际经济理论和技术理论中首次被使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其后, 不少国外文献围绕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向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实践经验展开效益分析和综合评述。

在我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6年通过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根据该法第2条的规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从科学研究到生产实践的一个过程, 是技术、经济、社会三个过程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技术层面上要完成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 适应性检验, 进一步完善和技术的集成配套;在经济层面上, 要实现知识价值的转移, 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完成经济利益在各参与主体间的合理分享, 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良好机制;在社会层面上, 要求政府、企业、中间机构、技术使用者各个主体的广泛参与, 既有对策的调整, 又有人们思想观念、科技素质的转变和提高, 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积极配合。 (1) 综上, 笔者认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 是一个通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转化活动将农业科技成果由科研部门转移至生产领域, 使农业科技成果产生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经济、法律、政策、文化等多个方面。但从长远上来看, 最根本的是要建立支持激励、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环境。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能够确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地位。法律和政策是国家调整、管理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政策的优势是灵活性强, 可适时作出调整, 补充法律应变迟缓的弊端, 但其原则性较强, 责任模糊。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形式, 稳定、明确、具体, 其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定程序制定, 对全民都具有普遍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是把经过实践检验而逐步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升华为法律, 它可以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稳定性、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 可以保障其严肃性, 使其不以领导人的更替或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而改变;另一方面, 可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提供法律前提和依据, 使之具有法律的巨大感召力和说服力, 转化为全民族依靠科教兴国的行动。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起的复杂社会关系需要相应的法律来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牵涉到复杂的社会关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不断推进也会引起新的社会关系, 这些复杂的关系远非行政措施和政府政策所能解决, 需要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调整。例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农业技术成果的使用权、价值评估、入股和收益分配等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和管理, 否则就会对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产生不利影响。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可以降低农业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新手段,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人类谋了福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耗竭等。 (2) 在国际科技立法中, 保障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科技政策法律关注的焦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注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法律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真正造福于人类。

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法律框架

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不仅是科技工作基本方针的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以下简称《转化法》) , 全面规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准则、转化形式、保障措施等内容。具体说来, 该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原则, 保护技术权益的原则, 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2) 政府应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选择项目和优选安排项目,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 限制使用落后技术。 (3)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 可以自行发布信息或者委托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征集其单位所需的科技成果, 或者征寻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者, 也可以独立或者与境内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合作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承担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还可以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相结合, 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成果完成人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持有人也可以成为转化主体。 (4) 科技成果持有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采取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 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 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方式。 (5) 科技成果转化各方应依法签订合同, 研究开发单位要适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的检测和价值评估等。 (6) 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包括财政支持, 税收优惠, 金融信贷支持,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风险基金, 放宽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比例限制等。

此外, 还规定了技术权益分享、扩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的主体范围等内容。

2.《农业技术推广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环节。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央和地方将农业技术推广的专门立法提上议事日程。1993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农业技术推广法》 (以下简称《农推法》, 该法在2012年8月作了修正) 。之前, 河北、黑龙江、山东、青海、贵州和甘肃等6个省区制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地方性法规, 之后, 北京、天津、上海、山西、辽宁、陕西、宁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制定了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作为实施《农推法》的配套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就农业技术推广的下述问题进行了法律规制: (1) 对农业技术范畴加以界定。大多认为, 包括农林牧渔业等在内的大农业在资源的利用和技术的需求等方面有许多共性, 因此, 大多主张以大农业的技术需要来界定农业技术。 (2) 规定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能之一。科技兴农, 责在政府。各级政府要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资金保证和政策保证。因此, 从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很有必要。 (3) 明确农业科技主管部门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行政部门, 是本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主管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其所属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 负责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立法, 明确上述部门和机构的职权与职责, 为发挥其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性法规还对县级以上和乡 (镇)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职责分别予以规定, 这样更便于操作。 (4) 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推广队伍, 是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保证。网络是否健全, 队伍是否坚强有力, 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因此, 农业科技推广法理所当然地要规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确定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 构建“一主多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实行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是农业科技推广立法的发展趋势。 (5) 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措施和方针政策予以法律确认。实践证明, 加强领导, 增加投入, 健全机构, 充实队伍, 落实政策, 是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等都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对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措施和方针政策, 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 使其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得到了学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同。

3.《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

《农业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规定。如2012年12月新修正的《农业法》第51条规定:“国家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 承担公共所需的关键性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等公益性职责,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无偿农业技术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按照国家规定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 鼓励他们为农业服务。”

四、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支持现状的评析

一个良好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支持环境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至关重要, 但是, 从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立法及其实施来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支持力不够。

1. 重政策轻法律, 相关法律的位阶不高。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目前经济体制中种种弊端的制约, 在一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认识, 重政策轻法律的情况较为严重。

从宪法规定的法律位阶来看, 基本法律乃由全国人大通过。我国现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转化法》、《农推法》等均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其不属于基本法律, 法律位阶不高。另外, 规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多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等, 它们的法律位阶更低。

2. 缺乏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法律规范。近年来, 尽管我国已经修订了《农业法》和《农推法》等, 但是, 这些农业法律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立法规定大多是号召式规范, 缺乏可操作性。如《农业法》第49条规定:“国家保护植物新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 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许多法律规定基本上都是倡导性的, 对于国家如何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部门如何有效地实施农业科技推广, 国家如何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具体问题, 《农业法》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尽管农业部的相关部门规章对这些问题有指导性意见, 但由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层级较低, 相关规定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及农业科技部门应有的重视。

3. 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责、权、利不具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主体, 农民是接纳主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因此, 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 必须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责、权、利。我国现行农业法律法规尤其是新修订的《农推法》对于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队伍建设作出了规定, 如规范了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规范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 对农业科技人员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以及推广服务的税收、信贷优惠等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规定, 还规定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等。但总的说来, 这些大多是原则性规定, 可操作性不强。

就农业科技成果的接纳主体而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接纳者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如接纳者在思想上要相信科学, 有接受新技术的内在愿望和热情, 在行动上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等。然而, 我国现行农业法律法规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领域采农业科技服务本位的立法理念, 强调政府、农业科技部门单方面的义务, 而作为接纳主体的农民被置于权利主体地位, 由此,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义务没有作出应有的规定, 这就制约了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的主动性和配合作用, 从而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效。

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金融法律支持缺乏具体规定。农业科技投入是一项高成本的技术投入, 不仅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经费,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导向来看, 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上, 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所需资金投入的支持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上。虽然《农业法》在第37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采取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 从资金投入、科研与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质量标准、检验检疫、社会化服务以及灾害救助等方面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这样的规定属于号召式规定, 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支持措施和法律责任条款。因此, 在地方政府财政并不宽松的现实条件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保障很容易落空, 如果老百姓无力或不愿意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必然会大打折扣。

五、增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支持力的建议

1. 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手段的运用, 并提升其法律位阶。立法专门化是当前国际科技立法的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 西方发达国家大量的科技立法与科技进步同行, 以法律形式引导、协调、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做法受到普遍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 各国纷纷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和保障本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并制定专门的科技创新与科技转化基本法, 如美国1980年颁布了《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 日本199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 韩国1997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等。我国现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转化法》等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其不属于基本法律, 有必要提高其法律位阶。借鉴国际成功的立法经验, 建议全国人大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 使之确立为科技领域的基本法律, 并以此为龙头形成相对完善完备的科技法律体系。

2. 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责、权、利。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农推法实施细则, 首先, 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下列责、权、利: (1) 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按照农业技术的要求实施农业高新技术的权利; (2) 要求有关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为其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工作协助的权利;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法定条件下的管理权; (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非法干预排除权; (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估请求权; (6) 依法定或约定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义务; (7)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及时组织评估并依法依约报告的义务。同时, 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应当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 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其次, 明确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相关义务, 例如: (1) 积极利用农业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并接受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 (2) 合理使用国家拨付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经费; (3) 如实报告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中的数据资料; (4) 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评估提供协助; (5) 配合农业科技人员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等等。

3. 建立健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金融法律法律制度。为了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经费保障不力的问题, 确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 应当确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财税金融全方位支持的法律保障体系。首先,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一体化经费管理的法律制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终极目标。如果农业科研活动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那么这种研究就没有生命力。法律应当规定农业科技人员有义务将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否则, 其科研项目将不予立项, 或冻结其研究经费, 或者不予批准结项。其次, 建立健全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各国政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法律手段之一就是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优惠, 这实际上就是增加农业高科技投入。税收优惠包括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直接优惠主要有减免所得税、采用低税率等等。间接优惠包括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扣除、税转贷等。税收优惠应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再次,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律制度。高新农业技术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具有一定风险性, 引入风险投资这种方式, 不仅利用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等原有的投资方式融资, 还通过政府担保, 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在国内外开辟资金来源渠道, 以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难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 风险投资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 我国应当制定《风险投资法》和修改完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税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及其运作规范等方面予以明确。

六、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在法治社会,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权益的保障离不开法治手段。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法律角度去思考, 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置放在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去思考, 即要通过创新法律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 其管理同样离不开法治手段, 只有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后果等, 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他们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责任意识, 增强农业科成果转化的实效, 防止国家科技资源的闲置浪费。因此,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支持既是依法治农的应有之义, 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手段。

摘要: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支持既是依法治农的应有之义, 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手段。然而, 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重政策轻法律, 相关法律的位阶不高且可操作性不强, 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责不明确, 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利义务不具体,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金融法律支持缺乏力度等问题。其解决途径从长远上来看, 应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从当前来看, 应着手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与《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支持

注释

1于永德, 胡继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 2003, 22 (6) :10.

2孙学亮.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11.

3贾东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 2006 (12) :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研究 篇10

1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成果是科学研究在农业学科或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各类进展和成就。为防止科技成果的闲置浪费,农业科技成果必须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殊性以及农业科技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存在重研究创新轻转化推广等问题,因此构建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环境,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机制,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治化的需要。每一项农业科技成果都是农业科技人员利用国家资源、社会资源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而创造出来的智力劳动成果,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相互结合的结晶体和复合体[2]。但如果不能将这些成果运用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中,必然会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都有成千上万的科技成果被研发出来,但科技成果年平均转化率却非常低,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极低。为此,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成果应有的作用、构建规范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机制对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克服传统农业科技管理单一低效、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从法律的角度看,法治是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三农权益的根本手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管理同样离不开法治手段。因此,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化管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2)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机制,为农业科技成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农业科学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关注和普及,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力才能得到真正地发展和提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投入的重视程度,加强农业科技制度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立法与执法工作,以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摈弃农业科技工作重项目规划轻成果推广的思想、避免发生有碍于科技工作的问题,积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成果实施主体职责不明确。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主体,其责任心直接关系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和实效。因此,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必须明确农业科技成果实施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只有《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两部法律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如《农业法》以农业科技人员“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对农业技术人员的义务问题作出间接性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法》仅以农业技术人员“为农业劳动者提供技术服务”来规定农业技术人员的义务;而对于农业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地位和职责则没有作出明确、全面、具体的规定。加之,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农业技术人员待遇较差,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因此,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科技成果实施主体的职责,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缺乏法律保障。农业科技成果研究费用是衡量国家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准,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业科研经费逐年增长,这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导向来看,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比例大体为1∶10∶100,而我国用于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基本还停留在政策层面,资金投入缺乏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3];从结构上来看,政府是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主体,企业和其他机构资金投入所占比例较低,资金投入组成不合理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自然也大打折扣。

3)缺乏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当前,我国已制定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但由于制定年代久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缺乏明确的、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因而难以适应现在蓬勃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致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4]。如《农业法》中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农业技术推广法》中规定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提倡和引导性的,对如何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如何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问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范,造成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不全面,无法有效带动农业科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的规定过于僵硬化,条例模糊不清、缺乏可操作性,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以国家或政府为规范主体,地方层次不同、地域不同不仅使法律得不到有效、切实地实施,导致法律在实践中无法操作,而且还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地实施缺乏法律保障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虽然对完成的科技成果及转化作出明确的奖励规定,但奖励制度没有具体规定,奖励标准由各单位自己制订,标准不一,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致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动态发展与配套协调的长效机制。

3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

1)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法律保障。第一,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法律法规。《农业技术推广法》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并且已进行多次修改与修订,但由于受立法背景和立法技术的限制,该法律并未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起“可为和不可为”的权威标准[5]。为此,国家应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法》建立其他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基本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则、制度、主体权利义务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和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权益主体间的法律责任,以法律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科技成果转化向着全方位依法管理方向转变。第二,修改和完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是国外发达国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法律手段之一,税收优惠包括减免所得税、采用低税率的直接优惠和税转贷、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投入资金多、风险大,因此应采用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制度,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与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才能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2)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责、利。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农业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因此,国家应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责、权、利。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权利:依法要求相关部门和农户实施农业新技术、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协助、要求管理成果转化资金、依法取得成果转化的劳动报酬、要求相关部门和组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法行政、依法取得成果转化效果鉴定等。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义务: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任务、认真履行成果转化责任、为成果转化承接者提供技术服务、及时提供成果转化资金、组织对成果转化效果的鉴定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等。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应当明确农业科技人员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由于科技人员的不当行为而导致相关人员遭受损失的,科技人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由于科技人员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相关人员遭受损失的,国家行政机关应依法给予其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科技人员由于玩忽职守或触犯相关法律规定时应承担刑事责任[6]。

3)建立农业科技资金支撑体系。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媒介。为确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应建立农业科技资金支撑体系,广开筹资渠道,逐步完善科技投资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重视农业科技成果工业化投入,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确保经费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二是制定鼓励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实行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政府优先购买政策,降低高科技产品的市场风险;三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扩大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体系,向市场筹措资金。此外,还应打破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主体运行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体系,如建立以政府为主、其他单位和个人为辅的投资主体,保证科技投资稳定增长,确保农业科技投资的高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刘同民.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6):67-70.

[2]陈琴茶,邱俊荣,刘炜,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四种模式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2(5):85-87,76.

[3]张长青.面向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4-5.

[4]黄莉莉,史占中.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比较及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51-153.

[5]崔建海.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12-114.

上一篇:食品生产环节下一篇:西部艺术类独立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