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

2024-05-15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精选七篇)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 篇1

一、我国经济发展由出口依赖型转向扩大内需型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借鉴了东南沿海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经验,特别是南部沿海发达省区基本上是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过高。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大、三高、两多”。“一大”指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大量出口产品,欧洲市场70%的家电、60%的服装、55%的玩具都是中国制造。出口量大导致“三高”:一是外贸顺差高,出口常年大于进口,形成较高的外贸顺差,不少中国产品进口国形成了外贸逆差;二是外汇储备高,目前已增至1.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三是经济外贸依存度高,高达68%以上。“一大三高”带来“两多”,即外贸摩擦多,外贸风险多。由于我国长年出口大于进口,外贸顺差很高,使中国与贸易逆差高的各进口国之间纠纷不断,诉讼案件多,贸易摩擦多,我国每年外贸为此蒙受了巨大损失,也给我国带来很多麻烦。例如西方国家联合抵制奥运会事件,除了政治和社会的复杂原因之外,其经济原因主要是对我国出口量太大导致他们贸易逆差高,相关产业萎缩,失业率提高,所以借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联合起来进行抵制,发泄不满。

出口依赖型的发展格局我们沿袭了20年,其正面效应:一是营造了大批出口企业,安排了就业,推动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二是利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外贸总量占GDP总量63%以上,南方发达省份高达70%以上。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改革开放30年,我国站在经济全球化的平台上,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挑战。从国外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和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各进口国的购买力下降,导致我国出口市场萎缩。从国内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风险增大,原材料涨价,导致企业的成本增高,利润空间缩小。前段时间出现的“江浙现象”,很多出口企业倒闭、歇业、外迁,就是这种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那么,正视这些困难和压力,主动应对挑战,带来战略性思考和抉择,就是我国经济要寻求深层次转型,即由过去长年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扩大内需上来,立足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平稳增长。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次新的重大转变。为此,要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利用货币政策,银行降息。通过降息可带来双面效应:一是对居民来说,减少储蓄量,把储蓄额转变成购买力和市场消费;二是对企业来说,降低了贷款成本,鼓励企业贷款,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投资而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减税。全国税收增幅高于GDP增幅两倍以上,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国库充盈,可以说现在是减税的最佳时期。通过减税,给企业减轻负担,放水养鱼,扶植企业发展做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下滑,刺激企业扩大再生产,带动经济增长。

第三,刺激中国消费关键在农村。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的市场消费能力,进而影响到全国内需的购买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农村改革问题,如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济、加大金融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深层次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城乡二元化结构的问题。只有三农问题得到了破解,才能从根本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由吃两个“红利”为主转向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GDP年均增幅都在9.4%以上,并维持了7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表示财富总量增长和国家调控能力的增强,国外称之为中国经济奇迹,但我们自己破解这个经济高速增长魔方,应该说是得益于吃两个“红利”。一是资源红利。我国资源丰富,资源长期由国家垄断,低价格转让,使得工业产品原材料长期低价位运行,经济发展靠生产要素扩张和能源资源高消耗换来了高增长。二是人口红利。中国人口多,劳动力长年供大于求,价格低廉。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在世界上是较低的,小时工资平均水平只有韩国的1/7,日本的1/10。我们靠大量廉价劳动力降低了企业制造产品的活劳动成本,使企业长期靠低成本进行竞争。剖析我国近几年出口旺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靠“三低”来支持的,即原材料低价格、劳动力低价格和低汇率,使中国出口企业制造产品的成本很低,与国外企业低价位竞争,很快占领了国外的消费市场,使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成为世界工厂的位置。但是这几年国内情况发生了变化:从资源层面看,由于长年超采和低价位使用加速资源枯竭、矿山塌陷,资源供给不足,生态也不断恶化,这意味着靠超耗资源和能源,吃资源红利获得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再从劳动力层面看,我国由于三十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中青年、壮年劳动力已经出现短缺。劳动力由于紧缺导致价格暴涨,今年建筑市场的人工劳务费几乎增长了一倍以上。劳工荒、用工难导致企业制造产品的活劳动成本随即增高,特别是新《劳动法》颁布后,企业用人风险也在加大,使企业进入了更加困难的运营阶段。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已不复存在了,靠超耗资源、牺牲廉价劳动力换得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深层次转变。企业也将永远告别低成本时代,挑战和压力继续增大。我们经济增长的导向应该由满足于过去吃两个“红利”换得经济高增长,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上来。我国已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开辟自主创新的新时代。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要求企业从过去的低劳动力、低原材料、低汇率赢得的低成本时代的竞争优势,转向认认真真加大投入搞研发,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多申请专利,扩大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品牌竞争力,形成内促产业技术升级、外促出口转型的新局面。今后的出口一是要减量,二是要转型,转型就是出口的产品结构要由过去的以服装、鞋帽、玩具、家电等大路货产品为主,转向研制生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促进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使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低端化走向高端化,这样才能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

调整结构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要做的一篇大文章。主要需要调整三个结构:一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民营经济比重偏低。黑龙江与南方发达省份比,主要差距就在于此。所以要深层次调整所有制结构,降低国有经济比重,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拉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和沿袭前苏联的产业模式,第一产业农业过大,大而不强;第二产业建筑业和工业规模大而不优,缺乏产业创新,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不优化;第三产业现统称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份额较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弱。我们要适当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把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上演的一台重头戏。三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建国之后实行城乡分治,二元结构的基本国策,现在看需要重新调整。当年新中国的工业化是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让农业为工业完成了原始积累,是农民作贡献扶持了工业发展。现在农业欠发达,农民很困难,需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新机制,举全国之力抓三农问题,从户籍制度到产业格局,从土地流转到劳动力转移,从农民工改善条件到子女就学,研究深层次的政策调整,彻底改变计划经济年代留下的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发展。

三、政府宏观调控由打压增速防过热转向保压结合防紧缩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从2006年初起步到现在历经两年的时间,应该说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一些新的倾向、问题和矛盾。今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个防止”,即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通货膨胀,由此紧缩银根,打压经济增速。但由于这次宏观调控刹车过急、过狠,紧缩银根力度过大,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企业贫血,消费不足,投资下降,经济紧缩的苗头。市场经济国度里,经济紧缩是经常出现的主要危险,中国经济要由防通胀转向防紧缩,这是个重大的转变。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1995~1996年间,我国针对第二次经济过热采取治理整顿措施,但由于刹车过狠,弯拐得过急,从1998年我国随即滑入通货紧缩,市场萧条,购买力不旺,消费不足,企业库存增加,生产萎缩。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经历了7年的通货紧缩,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次宏观调控和治理整顿要汲取第二次的经验和教训,由过去的打压速度防过热转向保压结合防紧缩上来,不断地调整紧缩的力度和节奏,由急刹车变为点刹车,防止经济下滑过快,大起大落而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避免更大的失误和损失。

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了鲜明的变动和调整,出现了五个新变点。

一是由“两个防止”变成“一保一控”。前段时间,中央宏观经济调控在“两个防止”上,特别是在调控GDP增长过快上,起到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但是又同时出现了经济下滑过快,可能会导致经济紧缩和滞胀的危险。为此中央提出“一保”,即要保证经济适度增长速度,防止大起大落;“一控“,即要重点控制物价上涨,这也是近期宏观经济调控的工作重点。因为现在资源性产品涨价的压力很大,上游产品涨价必然带动下游产品涨价,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旋律。

二是宏观调控节奏由急刹车变成点刹车。例如从紧缩银根变成适当放松银根,银行降低一年息贷款的利率为0.27个百分点,央行降低银行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此举在于刺激银行加快放贷,刺激中小企业增加短期贷款,解决大量中小企业以及南方沿海一带诸多企业解决融资难、企业长期贫血而发展乏力的问题。

三是国家管理层开始注重救助资本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最近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再度引发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美国的投资公司先后有四家出现了接连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陆续有多家商业银行出现了金融风险。美国政府提出85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受此影响,我们国家也开始对印花税实行单项收费等三项利好消息,刺激股市回暖,解决股市长期阴跌的问题,以此来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

四是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由原来的“一刀切”改为“分类指导”,提倡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特别是对东北、西北的一些贫困地区及边疆省份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加快经济增长。黑龙江省相对落后,过去发展不是过热而是过慢,提出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由于地域发展不均衡,宏观调控中有保有压、分类指导,体现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灵活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五是动用货币政策,下降三率防紧缩。中国股市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0月6日开市以后狂跌4天,接连跌破了2200点和2100点。管理层于10月11日终于出台三条重大利好消息,估计股市会有所反应。此番救市彰显三大特点:一是下决心把存款利息税5%,一次性全面取消,结束了在中国储蓄要交税的历史。此举以国家减税减收为代价,旨在减轻储民负担和银行负担,有利于刺激消费,减轻通货紧缩的压力。二是动用货币政策力度大,一次性降低存贷款利息0.27个百分点,降低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有利于降低贷款成本,从而刺激投资。一则减轻银行存贷差过大的压力,二则有助于解决大量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门槛高等融资难问题,以此刺激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和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回暖和股市复苏。三是此番救市打出了组合拳,体现了措施配套,发挥了整体性的救市功能。这次救市三招并用,两降(利息和准备金率)一停(利息税)综合治理,这在近几年动用货币政策中是少见的,真正体现了此番救市措施上的连续性和组合性。

中国企业文化面临转型 篇2

企业文化对企业,相当于思想对于人。如果一个人再强壮但没有思想,那他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大致应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战略、基于管理、面向流程、不断创新。

服务战略――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

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家个人素质的外化,很多集团性质的企业在试图建立企业文化体系时,不是自上而下去推进,而往往是要部下建立企业文化体系,部下建立起的文化体系往往不是服务战略,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往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企业文化是服务战略的文化,企业的一把手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观念是决定方向的,企业要到哪里首先决定于观念。观念不对,很可能是南辕北辙。改革开放就是观念的变革、观念的开放。

如果没有观念的改革就没有改革开放。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最重要的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原来没有这个口号的时候,还是这些时间,但是没有创造财富;现在我们把时间看成金钱,与时间赛跑,财富是必然的结果。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事实的本身,改变的是人们对事实的看法”。

“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口号提出后,并没有改变一天24小时这个事实的本身,但是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干事情不再拖拖拉拉了,今天的事不能再拖到明天了。所以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而观念是一把手以战略作为导向的。

基于管理――观念首先由管理者来实施

企业文化并不是办张报纸就是企业文化,内部报刊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关键是看载体要传播的内容――一切内容是基于管理,而不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报刊一样,只是让员工投几篇散文、诗歌,现代的媒体的信息量已经足够丰富,欣赏诗歌、散文已经不是企业内刊的主要任务。

观念的改变只能由管理者来推进,不可能由被管理者的人来推进。凡是观念的改变都要涉及到整个系统,这就牵扯到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CCO(首席文化官),每天看报表是必须的、到现场发现问题也是必须的,从报表当中要看出文化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个人不懂管理,就不会从管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会从报表的“数”分析到“人”的问题,更不会从“人”的问题落实到“观念”的问题。

现在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首席文化官不懂管理是致命硬伤。

面向流程――套话与空话是没有行动支持的真理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全员的创新精神,这种观念如果不被所有的成员所接受,转化为每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那么这个观念也是没有用的。有的人就会讲套话、空话,其实套话和空话都是很有道理的话,问题是不去做,所以才叫套话。要让这种套话落实到行动当中,必须让企业文化面向流程,从流程当中解析哪些是符合企业文化的,哪些是背离企业文化的行为。企业文化要面向流程的观点我在“文化筐”里面已经做过阐释。

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企业本身必须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必须和外界不断地交换信息,不断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成功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来,如果一旦固化下来,就等于和外界封闭起来。

在外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日本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比较迅速靠的是企业文化,而现在日本处于一个停滞状态,例如松下的成功是因为企业文化,现在的停滞也是由企业文化造成的,一开始对日本企业发展非常有利的东西,现在都成了它发展的阻碍,所以企业文化就是把双刃剑。像年功序列工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干(“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观念和做法,现在都成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

年功序列工资就很难把没有成绩的员工淘汰掉,把成绩好的员工真正提升起来。工人的工资也是靠年限而不是绩效。在今天的网络经济时代,这种做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另外,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与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是相悖的:现在要求企业尽最大可能进行外包,过去企业自己产品的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现在有的人可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不让给别人做?外包的方式就可以满足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

所以对企业文化来说,企业本身必须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必须和外界不断地交换信息,不断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成功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来,如果一旦固化下来,就等于和外界封闭起来。

总之,企业文化的观念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把这个观念贯彻到每个人的身上去,继而形成这种企业文化的氛围,实际上,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复杂,不管哪个环节有一个人出现一点问题,整个系统都转不动。从这个意义上上说,技术和设备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观念,观念不改变,计算机是傻瓜,它不会有逻辑思维,它会的只是你设计什么,它给你打印什么,你输入垃圾,它出来的还是垃圾,它会比你做得还糟糕,它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更错误的东西给整出来。

企业文化的咨询工作在国内是最难的,外国的咨询公司最大的劣势就在于不熟悉中国的文化大环境;国内的咨询公司包括研究企业文化专家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并没有多少人有实践经验,有的人甚至在靠“忽悠”致富。

所以,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转型势在必行,这是新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要求,企业文化必须由“务虚”向“务实”转型。

浅析转型阶段中国改革面临的风险 篇3

改革的侵蚀与转型两个阶段的划分, 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纳·塔斯教授最早提出来的。他指出, 市场改革的平等化效应的观点较适用于改革的早期阶段, 即社会主义经济的侵蚀时期;而认为市场改革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的观点则适用于改革的晚期阶段, 即社会的转型过程。

二、转型阶段中国改革面临的风险

(一) 利益集团扭曲改革

在改革的早期, 我们所面对的基本障碍是旧体制的束缚, 而在转型期, 改革阻力突出表现为———侵蚀阶段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已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这个因素对改革的过程的影响比改革之初的旧体制的影响来的更为强烈。

就中国改革而言, 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 是体制的变革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型, 形成新的社会力量, 那时具体表现为新生力量对体制的适应。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 两者的关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体制变革仍在继续进行时, 新形成的社会力量 (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 已经基本定型, 并且强有力的影响改革的方向和实际的进程。

(二) 权力集团扭曲改革

如果说侵蚀阶段的改革是从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框架式的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转型阶段的改革则是要建立一个好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在这两个阶段, 无论是面对的问题还是改革所要承担的责任都有了明显的不同, 而权力集团在其中扮演的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多次呼吁要警惕权贵资本主义在转型阶段对改革的扭曲和影响。

(三) 贫困群体反对改革

贫困群体反对的改革是在现实当中被利益和权力集团扭曲的改革, 是变形后的改革。

在被称之为改革的社会过程中, 社会不公的现象与日俱增, 而这种不公平感, 正在日益瓦解改革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有数据显示, 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 全国大约有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或人均占有土地不足0.3亩;城市中1.5亿人或失去或应得而未得到社会保障, 整个社会的基尼系数达到0.53-0.54之间, 城乡差别达6倍之巨。

三、建立健全机制, 减少改革风险

(一) 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反扭曲机制

毋庸置疑, 不改革中国是没有出路的, 改革的基本方向必须坚持, 汇入世界文明是中国必须要走的路。改革中出现的的问题必须, 也只有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才能解决。我们正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改革的反扭曲机制, 这种机制既要包括对改革实施过程及效果的监控, 也要包括在政策上的应对。通过反扭曲机制来减少、限制和监督利益和权力集团对改革的影响, 确保改革健康进行。

(二) 加大制度建设,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如果政治体制不能及时改革, 发展的科学和社会的和谐都是难以实现的。由于政治体制的缺位, 转型期需要推进改革的机制就无法实行。社会的公正, 权力的约束都需要有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监督, 然而没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 就没有完善的制度建设。只有协调的政治体制改革, 完备的法律制度, 才能明确政府定位, 发挥政府职能, 有效防止权力寻租和某些利益集团对改革的不良影响。因此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中国改革不可回避, 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条件, 才能推进其他方面的深入改革, 否则在政治体制改革却为的情况下, 其他改革将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三) 确立民众参与机制, 实现利益均衡分配

在最近几年中, 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为平衡利益关系做出了很大努力。今年中央将投入数千亿元, 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 直接受益者逾亿人。但我们现有的民众表达机制, 具有反馈慢、成本高的特点。因此, 在改革的过程中, 需要形成一种成本低、反馈快的民众表达机制, 这就是民众在改革中的参与机制。涉及到重大利益关系的改革, 必须在广泛听取有关利益方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否则, 就很可能使必需进行的改革因损害民众利益而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甚至造成种种社会矛盾, 无法真正实现利益的均衡分配。

改革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 30年的改革实践让我们学会客观、理性的看待改革。明确改革进程的阶段,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整个改革及其规律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在把我改革过程的共性的同时分析中国改革的特殊性, 有助于我们在改革转型阶段这一复杂时期沉着应对各种风险, 真正做到取得成绩不骄傲, 遇到问题不恐慌。相信中国改革在获得侵蚀阶段的巨大成就后, 也必将顺利走过转型期, 夺取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圆满胜利。

摘要:目前, 中国改革已经从侵蚀阶段步入转型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 中国改革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更加复杂的问题。面对这些盘根交错的问题, 分析背后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时转变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才能减少和规避改革的风险, 顺利走过转型期, 夺取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圆满胜利。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 篇4

一、新经济时代会计的主要标志

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既使会计据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同时又对会计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并构成了新经济时代会计的主要特征。

1.信息处理集成化。2.内部控制系统化。3.会计监督全面化。4.风险预警实时化。5.职能作用战略化。

二、现代会计体系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新经济对会计转型的客观要求、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和信息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都构成了对现行会计体系的冲击与挑战。

1.管理理念面临新挑战。新经济时代, 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 但归根到底是思想和理念的时代。因此, 如何通过业务重组、组织重组和管理重组, 建立符合新经济要求的新型会计管理理念和模式, 是财会人员必须迎接的挑战。

2.管理内容面临新格局。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也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发展, 兼并、收购、重组、创新金融工具等复杂业务层出不穷。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企业财务管理不断面临新的内容, 财务管理环境将更加复杂。

3.管理手段面临新考验。传统会计的“信息化”本质上是“电算化”, 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表层应用阶段。电算化系统多是由一些彼此独立、互不交融的数据处理系统, 如账务处理系统、成本进销存系统等构成。而信息化则要求把各个单项业务模块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既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 又能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因此提高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实现管理手段的升级换代, 是对财会人员素质要求的新考验。

4.职能发挥面临新课题。现代会计业务信息的收集、录入、加工、编制都是由财会人员手工或在电算化条件下模拟手工完成的, 财会人员对全部业务可查可控。而在信息化环境下, 由于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 一方面形成了“人人都是会计、环环生成凭证”的环境, 企业其他业务模块的信息虽与财务集成但并不天然相互融通, 财会人员原有的完整核算链条被肢解, 形成信息孤岛。另一方面也易产生过渡依赖系统而忽视人机互动和财务监管的情况, 甚至出现某一业务模块由一个部门独立操作的系统风险。

5.内部控制面临新形势。在信息化条件下, 业务处理方式的变化伴生了新的风险因素, 如前端错误输入数据导致系统信息失真, 信息数据改写和删除的无痕化, 数据处理过程和路线不易观察, 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恶意或用非法方式浏览、处理权限之外的数据文件, 磁介质存储数据丢失毁损, 计算机病毒侵扰及网络黑客攻击等等, 都使信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面临严峻复杂的新形势。

三、与时俱进, 提升完善, 实现会计的华丽转型

新经济和信息革命的浪潮召唤会计从幕后走到前台, 系统财会人员应审时度势, 顺应潮流, 与时俱进, 自我完善, 学习、掌握乃至引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 不失时机地实现由现代会计向新经济会计的转型。

(一) 以人为本, 打造理念创新、素质全面的财会人员队伍。

1. 牢固树立“知识第一”的会计理念。

实现现代会计向新经济会计的转型, 绝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或口号的变化, 更代表与新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会计理念的转变。传统会计的一切计量和管理都是围绕着资金、存货、设备等物质资产展开的, 人是“人和物”系统中的配角。新经济时代, 知识及其拥有者转而成为最核心的资源和资本。财会人员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树立“知识第一”和“以人为本”的会计理念, 不断钻研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以解决新经济环境下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 建立完善“又红又专”的知识结构。

新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 新经济对会计的挑战, 最终将落脚到对财会人员的挑战上来。因此, 会计要转型, 首先是财会人员的转型, 新经济时代的财会人员应该是具备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还要着力提高与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从宏观上讲包括信息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等。从微观上则是对企业各个生产经营流程和信息系统不同专业模块的熟悉与掌握, 实现由“系统追随者”向“系统主导者”转变, 一是要做信息系统的忠实使用者, 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分析, 通过指导、调节、约束等多重手段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这一终极目标;二是要做信息系统的坚定维护者, 通过后台设计、参数配置与规则控制, 确保数据流及时、准确、高效传递;三是要做信息系统发展的积极主导者, 善于针对企业内外环境的瞬息变化, 前瞻性地提出信息系统上线前的流程设计、上线后的功能提升和未来发展规划。财会人员只有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提高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 才能“勇向潮头立”, 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弄潮儿”。

(二) 整合提升, 打造高度融合、实时共享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

1. 重组信息系统, 构建统一平台。

由于业务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及信息化建设的不均衡性, 目前ERP系统、非油品海信系统、加油卡管理系统等基于不同平台、不同语言、功能和数据相对独立的多种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并存, 易出现“数出多门”、“数据打架”的现象。为有效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必须将相对分散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有机整合, 建立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综合审批、分析和指挥平台, 实现不同系统和同一系统不同模块间的互连、互通、互动和信息资源共享, 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

2. 业务闭环运行, 分析实时跟进。

在新经济时代, 财会人员不再满足于使用历史数据去分析属于企业“过去式”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企业组织构架中关键信息的掌握者和主要业务流程的控制者, 财会人员将充分利用统一的信息平台, 综合运用标准成本、预算控制、获利分析、绩效评价等多重管理工具, 在对企业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安排、资源投放。同时实时采集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信息, 通过灵敏、及时的对比分析, 找出偏差、纠正偏差、考核奖惩。通过决策、控制、反馈、再决策、再控制、再反馈……企业在闭环管理、循环积累中不断发展, 而会计也将现行体制下的事后分析向新经济会计时代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未来预期决策的方向迈进。

(三) 流程重塑, 打造量身定制、运转严密的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

1. 固化内控节点, 业务流程管理。

新经济时代, 以ERP为代表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ERP系统只能管控信息输入、输出, 对信息输入之前的审批和输出之后的考核并未涉及。因此, 财会人员在关注ERP系统数据信息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流程管理, 通过固化内控节点, 实施业务流程 (BPM) 管理。一是根据内控要求和权限, 定义流转规则, 将企业各项事务均纳入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二是通过数字签名等严密的系统授权, 将业务流程、控制点和权限进行固化, 实现业务全程受控、节点自动流转、部门岗位职责明晰、处理状态可视可查的功能, 消除内部控制对执行人管理能力依赖的风险, 实现内控实质运行。三是业务流程运行结果嵌入ERP系统, 与之同步集成, 保障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一致性。

2. 预警量身定制, 风险实时筛查。

为有效防控各类风险, 财会人员应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风险预警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使风险预警依托于实际业务流程, 体现行业特点、组织形式和管理要求, 并与ERP等核心业务系统深度集成。通过建立单变量、多变量, 以及单变量与多变量相结合的联合模型等在内的多重风险模型, 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的过程监控, 采集、归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一旦发现达到规则定义的风险信息时, 即自动生成相应级别的预警信号, 在系统内发起风险审批流程, 促使管理者及时找出问题所在, 并采取措施予以防控。更重要的是, 风险预警模型还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综合展示, 帮助财会人员科学分析预警指标变化背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效得失, 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 问题及时通报, 责任终身可查。

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的通报机制, 其一是对于阶段性的工作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回顾, 进一步提示和明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要求。其二是对于内控薄弱点和风险预警信息“广而告之”, 达到共享的目标。其三是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体系随着企业发展不断地动态修正和维护, 通报有利于相关部门对于内控新要求的学习掌握。其四是ERP系统和基于ERP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均实行闭环管理和痕迹化管理所有节点可查可溯, 以业务经办人责任终身制的手段起到自觉遵守内控的目标, 使内部控制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 形成风险和内控的长效管理机制。

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会计的环境、内容和方法, 给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课题, 同时也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阐述了新经济时代对会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系统控制、职能发挥等的新要求, 分析了现行会计体系在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从现代会计转型为新经济会计的论题, 并结合系统实际, 在提升财会队伍素质、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以及构建风险导向型内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举措。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会计转型

参考文献

[1]陈丽花.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樊东伟.浅析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1)

[3]闫萍.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会计师, 2009 (6)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 篇5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市场之争变成了渠道之争。

此外, 利用以前的维护划区分片制度实现营销工作的分片负责制就能有效解决市场上的盲点, 这也是实现维护团队转型的需求之一。从维护工作转制来的营销服务人员会很熟悉片区内用户的需求情况, 做起业务来针对性很强, 成功率较高。

最终, 公众客户的营销服务团队和市场管理部门将形成相互呼应、不同层面的营销阵营, 从而构成中国电信全方位的营销体系。他们一个做宏观面的市场策划, 一个利用长期接触用户的便利在微观面营销, 两个层面联动形成合力, 可有效提升ARPU值, 降低市场宣传成本, 拓展新的公众客户市场。

转制配套工作是前提

不可否认的是, 维护人员大多是技术型人员, 不太善于市场营销, 那么中国电信如何让维护人员适应营销和维护合一的工作模式?

第一, 要从体制上解决营销服务团队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县、区、市分公司成立一个公众客户服务中心 (班组) , 其主要职责就是客户端维护和针对公众客户的营销。人员可以是维护人员和专业客户经理 (业务代办人员或社会外聘人员亦可) 。在成立部门的同时, 电信要做好维护人员转型的思想工作, 让大家明白维护就是服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维护工作及附加的服务内容提升用户感知价值、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才是最终目的。

第二, 做好绩效考核内容的设置和辅导。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 中国电信地市公司的后端和管控部门的绩效考核与业务收入、业务发展量有关, 基本上占30%的考核分值, 所以从部门职责的变化到绩效考核的变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考核内容可以按照维护工作、业务收入和业务发展三大项进行设置, 至于其它小项的设置可以和员工深入沟通后确定。考虑到服务中心的人员既要做维护还要做销售, 所以电信要从绩效角度对维护人员的考核进行倾斜, 同时还可以对这类维护人员进行升级晋档等, 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 为满足营维工作的需要, 设立适合的工作机制是必要的。从实际情况来看, 单个维护人员很难肩负起营维工作的重任, 双人工作制势在必行。例如, 员工A负责用户室外的部分, 员工B负责室内部分, B除解决用户的障碍以外, 还负责收集用户信息以及推介业务, 或者说B既是维护人员又是营销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双人工作制并不会增加人工成本, 反而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笔者曾在基层做过实验, 一人处理一个障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而两个人配合起来则不到十分钟就能完成。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 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治理,积极回应

一、社会转型:大学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促使着技术应用的不断革新, 科技革命也随之而来, 在此背景下, 人类社会面临着一场气势空前的变动, 而在学术界, 常常把这一变动称之为“社会转型”。

(一) 来自于结构变动的挑战。社会转型可以被看做结构变动现象, 在中国结构变动的同时, 体制也随之发生改变, 当然也时常影响着大学的传统走向。就当代我国而言, 在社会整体转型的同时, 也面临着经济模式转轨。所以,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常常复杂且存在形式、内容上的多样, 这对于我国大学治理发展产生了诸多挑战。

(二) 来自科技革命的挑战。科技引领着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转型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科技的发展会加速社会的运转, 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代表, 是离不开科技带来的后发影响。我国在完成社会转型的同时, 还在逐渐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在社会这种高效化、压缩性的发展下, 大学治理同样也迎来了强劲的挑战:在完成体制变革的前提下, 同时也要兼具治理的速度与效力, 可以将科技融入到大学治理体系中, 来代替不必要的人力, 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办事效率。

(三) 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 既指“世界的压缩”, 又指对世界是一个整体意识的增强。[1]在过去, 高等教育领域中, 国际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委派留学生到合作国、合作校进行学习、访问等交流学习活动。其实它还包括各国、各民族间在文化上、意识形态上的彼此渗透及影响。在交流与影响的过程中, 随即涌现了对一些传统的公益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挑战。

二、理想转变中的桎梏

(一) 制度缺失。首先, 大学治理体系中存在着核心管理体系, 但在运作当中也时常会缺失, 由此就会产生来自于整体与各个管理结构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 在大学治理体系中所隐含的非特殊性的缺失, 它可能会造成运行中各组成要素的缺失, 这也最终导致了整体性的缺失。其次, 在大学中存在着利用形式合法问题。形式合法主要是从权力来源的视角去看权力是否符合国家和大学内部的相关法律或规范性文件, 鉴于在以往的管理中存在程序上的一些随意性的特点, 所以, 当下的大学治理特别强调程序的合法化, 以形式的合法代替实质合法, 逐渐影响着大学治理的成效。[2]

(二) 权利相向。其一, 权力本位。在大学内部, 官本位的现象有上升之趋, 某些大学的管理团体权力高度集中, 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逐步使大学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减弱, 甚至在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中, 一些本有资格参与决策的老师或学者常处于无话语权或半话语权状态。其二, 缺少相关的监督机构。一方面, 大学当中很多的决策事项直接通过行政的方式来完成, 而却缺少相对应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决策的过程与结果的公正性。此外, 普遍存在学术权力腐败的现象。还有就是对于大学发展目标的制定也缺少监督机构, 决策者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否客观与有效需要第三方来评判, 一些高校管理者常常忽视了这些, 只求在任职期间不出事, 作为与否并不考虑, 导致大学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其三, 忽视学生权力。学生是大学的主要角色, 当然大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学生, 学生也拥有相当的权力, 并且在大学权力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管理者总是忽视学生权力, 往往学生权力得不到有效的途径来实施效力, 即使拥有参与权也是形同虚设。

(三) 运行阻滞。其一, 等级分明。大学内部行政体系存在着行政职级的特点, 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阻滞, 一些隐性的权力控制常常导致消息的下发与传达, 也会衍生出一些影响正常行政流程的阻碍, 那么, 对于去除行政化与控制一些隐性的权力是大学要积极考虑的问题。其二, 繁文缛节。“官僚主义组织之所以不断发展, 是由于它比所有其他‘陈旧的’行政管理形式有着纯粹技术上的优越性, 这种技术优越性就在于官僚制度的工作效率, 在于其为已趋完善的社会机制的特性。”[3]这同样也是一个历史性、传统性的问题, 中国一直处于官本位的统治思想下, 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的发展, 程序上的繁杂与一些程式般的运作方式是时候应该革新了。[4]

三、来自大学的回应:大学治理的理想诉求

(一) 民主管理。大学中的民主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加大民主化的效力发挥, 建立更多民主的管理方式来进行协商、决策与监督, 各参与要素的权力应保证平等, 过程要通过第三方来确保公开, 结果也要进行监督;与决策事项有关的人员也应参与到决策之中, 也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在管理的进程中重视民主化, 发展民主化, 大学的治理会更加具有活力, 大学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

(二) 高校简捷。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 : “互相推诿和繁文缛节给组织带来的无尽的混乱, 这似乎成了公共组织的特征。”[5]社会转型期间, 由封闭的办学理念至开放合作的变迁过程, 致使高校的管理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 造成大学人事上安排不合理, 导致人员上的浪费。就此, 在大学的内部治理中要积极摒弃一些旧的程式化的程序, 适当运用一些科技的手段, 以最少的投入、简捷的方式, 获得最大的管理效能, 提升办事效率。

(三) 积极回应。回应是连接权力主客体需求的有效渠道, 权力主体的传导。权力主体应对客体需求积极回应, 从而实现行政效率的最大化。大学治理离不开权力主体的回应性、责任性和服务性, 应建立公开的、民主的、有效的回应性机制, 从而使大学内部良好、高速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罗兰·罗伯逊.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

[2]袁方等.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34.

[3]L·塔迪基.官僚制度——一种异化的组织[J].哲学译丛, 1981 (1) .

[4]饶志明.组织协调博弈与合作的形成[J].科学决策, 2009, (12) :84.

中国经济面临底部转型 篇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首先,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导致宏观经济过度波动的风险。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短期内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其剧烈波动亦会增加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特别是住房投资,其增长不可能脱离与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否则就很可能造成住房投资的陡然下滑,从而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危害。其次,过度重视房地产业,会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且房地产开发对财政收入的支持缺乏可持续性。房地产开发虽然能够通过土地出让收入为地方财政增收,但后期持有期间不能创造稳定的税收收入,因此对于地方财政的贡献是一次性的,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最后,商品住宅价格上升较快,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受到影响。住房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尤其近些年来屡次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昭示着房地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房地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协调,需要与居民的居住需求相匹配,要转化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具体而言,就是应该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和高质量的劳动力保障;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建设的推进作用,充分利用土地出让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改善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站在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高度协调商品房开发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系,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与布局,切实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从具体措施上来看,房地产业的转型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 引导房地产业适度发展,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应从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调整为充分支撑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发展方式,为居住和产业提供空间服务,以优质的居住条件和宜居环境吸引高质量劳动力;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优势产业,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持久的贡献。

在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引导房地产业适度发展的同时,切不可过度抑制房地产业的合理发展,否则会对地区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负面冲击。因此,仍然需要重视房地产业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在结构调整上把握“分阶段、有节奏”的原则,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软着陆”。

2 保证住房供给规模,优化供应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保证住房供给规模、优化供应结构及调整建设空间布局均应符合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的要求,既要与当地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相匹配,又要与产业发展战略密切结合。要协调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合理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加强政府的调控和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直接干预市场的微观经济活动。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住房供给规模,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住房供给需要有效满足住房需求,避免由于供给不足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

第二,住房建设结构应与人们的住房需求相匹配。应充分调研当地人口特征和实际住房需求,以实现住房建设与住房需求的良性互动。

第三,住房供给的质量结构应与劳动力质量和需求特征相匹配。应注重各档次住房产品的差异性建设,以及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良好配套。

第四,加强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变重住宅建设、轻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商业服务设施多、公益服务设施少的状况,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的管理机制建设。

3 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民生

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目标,逐步健全分类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廉租房和公租房财政预算资金来源,利用土地出让净收益等途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利用规划条件、土地出让、税收优惠及其他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有序参与。新建廉租房和公租房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同步做好小区内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应建立和执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监管。

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继续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严格规范管理,科学确立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标,界定并严格审查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对象,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

4 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

4.1 通过政策法规引导房地产开发项目节能减排

建立有利于促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法规制度,不断完善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标准和规范。通过规划和建筑设计,从源头上引导开发项目集约化和节约化。通过政策支持企业发展节约型居住区和节能省地型住宅。

4.2 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

建立住宅产业化引导激励和推进机制,在政策性住房中确保安排一定比例的建筑面积用于产业化试点;进一步通过规划、税收等激励政策,促进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培育住宅产业化实施主体,鼓励开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产业集团。

5 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存量房市场和租赁市场

5.1 继续发展存量房市场

搭建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交易平台,加大推行存量房资金监管方案的实行力度,从行政管理措施上完善交割制度。推广买卖合同律师签约制度,有效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推动存量房市场成为满足居民首次购房的主要途径和改善性购房的重要渠道。

5.2 培育和规范租赁市场

加强房屋租赁备案管理,规范租赁市场交易双方的行为。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的机制建设,通过金融、税收和土地政策鼓励开发企业持有租赁房源,以及机构投资者进入租赁市场,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和稳定的租权关系,以满足租赁者的不同需求。

6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6.1 完善统计与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有效性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统计和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健全,房地产价格等热点统计指标的数据真实性和可信性较差,不利于市场参与者做出最优决策。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趋向多样化、产品多元化和区位差异化的特点,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需不断完善房地产统计方法、制度、指标体系和报表制度,加强统计信息的有效整合,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做好相关规划、土地供应情况、房地产市场供求及房价、地价变动等信息发布,做到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方便公众更好的了解和使用,提高房地产信息市场透明度和市场有效性,促进市场理性发展。

6.2 规范市场交易秩序

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并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相关法规政策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房地产交易诚信机制,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重点从加强商品房预售和销售管理、商品房销售合同管理、房地产经纪管理等方面入手,依法严肃查处虚假宣传、合同欺诈、捂盘惜售等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居民的住房消费。

摘要: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经济不断增长产业逐步升级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新时期房地产业急需进行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居民的居住需求相匹配,要演变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关键词:房地产业,支柱产业,转型,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尹振涛.新形势下的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转型.当代经济管理.2009.1

[2].韦颜秋张伟杰.房地产业结构性战略转型研究.建筑经济.2012.11

[3].程良波.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政府转型问题.求索.2007.3

上一篇:黄金律下一篇:围岩-衬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