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2024-06-18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精选十篇)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篇1

所谓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就是来源于动物而供人食用的物品 (不包括畜禽或动物的所有产品) , 正常食用后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畜 (禽) 产品安全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有区别的。

2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包括的内容

2.1 卫生

有无携带或污染病毒、病菌、寄生虫等, 特别是一些严重的人兽共感病源微生物。这是世界上都很重视的, 我国也不例外。

2.2 兽药残留

包括制药原料的研制和选择问题、兽药生产质量问题、兽药使用问题。除此, 国家已先后宣布废除了多种“问题兽药”, 如氯霉素、部分动物性激素等100多种。这些兽药随食物链进入人体,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造成多种不适或损害, 有的抗药性增加, 有的对人体具有“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作用等。

2.3 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营养、维生素、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或某些规定可以添加于饲料中的物品及中草药等是允许的, 但是, 有些唯利是图者, 在饲料中添加对动物生长健康有害的物质, 如国家早已禁令的“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之类, 还有些残留严重的化学药物。某些抗生素本来作为治疗药品在整个动物疾病控制中是不可少的, 但是却违规添加于饲料中, 名义上“防病治病”, 实际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还有某些激素、生长素的添加, 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也造成副作用。还有“保鲜剂”、“嫩肉剂”、“香味剂”、“防霉剂”、“助长剂”、“着色剂”等等, 其中有多少是经过监督检测部门检查认可的也不得而知。

3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管理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政府领导下的“分段管理”体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主要是畜牧兽医部门管理, 但也还有一些内容和环节在法律法规上并不明确, 有的就根本“无法可依”。在具体管理操作中, 往往有不少交叉, 由于立法不细, 分工不明, 有的问题在法规上、管理上还根本没有触及。也还有些项目仍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 或者根本就是“空白”, 在实际工作中既存在扯皮、推诿的现象, 也有“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实。目前在畜牧兽医部门内部, 已有专门的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构, 对将来此项工作的统一运筹、协调管理应大有好处。

4 当前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4.1 加强宣传、培训。

对社会不同类型人群采取相应的办法, 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除了加强专业、科技知识培训外, 有些教育应同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4.2 立法立规。

国家或地方应从实际出发, 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应当尽可能细化、明确、有可操作性, 同时, 应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情节严重应纳入刑法。

4.3

强化各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工作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 注重源头安全的监督及经费投入。

4.4 加大改革力度。

在体制、机制上理顺管理职能和程序, 不留空白。在体制未理顺之前, 要加强对工业、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

罗毅, 罗长荣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建议论文 篇2

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不当使用,不仅影响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影响了人类健康,规范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加强养殖环节对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是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严格执行国家休药期的规定,尽量降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1.2重拳出击,严惩不法行为

打击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制裁不力,导致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过低,难以有效杜绝那些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加大违法惩治力度,既要广泛宣教法律法规政策,让人们知法懂法,进而不犯法;又要保持打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包括生产经营者、执法者不管谁犯法,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对犯罪分子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1.3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检验体系

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势在必行,在原有的市、县级畜禽产品检验中心引进高端人才和仪器设备,完善检测体系,提高检验手段,加大科技投入,使其能够做到多品种、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求,同时要求大型生产企业完善检验设备与技术,提高自我检测手段。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从源头上保证动物源性安全,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1.4加强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国家应尽快组织各方力量,围绕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应考虑标准的实用性,符合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的真正需要。技术指标力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5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

加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动物尸体,一经发现有随意处置、加工、出售病死动物者,立即上报,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基层动物防疫员的作用,对其所辖范围实施不间断监管,对乱丢、乱抛病死动物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对乱丢、乱抛、随意处置、经营加工病死动物的养殖户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移交相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要定期进行巡查,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举报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督。

2小结

春季当心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侵袭 篇3

一、狂犬病:俗话说:“春天到,疯狗闹。”据调查资料显示,有60%以上的狂犬病患者是在春季被感染的。狂犬病又叫恐水症。它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狗、猫及狐狸、狼和蝙蝠等动物体内,并能通过这些动物的唾液传播。人一旦被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抓伤、咬伤,或是未愈合的伤口、眼结膜等部位被病兽的唾液污染,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狂犬病毒可在人体内潜伏5天至3个月。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可出现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等症状,并可因全身瘫痪、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目前还没有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手段(90%以上的狂犬病患者会死亡),因此,人们在春季一定要做好对狂犬病的预防工作。首先,春季是狗、猫等动物的发情期。在此期间,这些动物(包括人们自己饲养的宠物)的情绪极不稳定,很容易攻击人。因此,人们尽量不要在春季与狗、猫等动物过多地接触,若在野外或街头发现有夹着尾巴走路、行动摇摆、毛发散乱、下颔下垂、张口流涎等症状的狗要主动躲避。其次,人们一旦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不管该动物是不是病兽,都应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彻底地清洗伤口,至少要清洗20分钟,然后在伤口上涂抹75%的酒精或2%的碘酒。患者在处理完伤口后,应及时去医院或防疫站注射狂犬病毒疫苗,并可酌情注射抗生素、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疫苗等药物。

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它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主要存在于鼠类动物的体内。人们被携带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老鼠咬伤或是接触此类老鼠的血液或粪便,都有可能发病。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一旦发病,可出现发热、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流行范围广、病情危重、患者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人们应对该病予以高度的重视。专家告诉我们,在春游时最好穿长袖的衣裤,不要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或睡觉,也不要在草坪上晾衣服、毛巾或手绢等。一旦在家中发现老鼠,应立即将其捕杀,对老鼠污染过的衣物要仔细地清洗,绝不要食用被老鼠污染过的食物。人们在接触鼠类动物后若出现发热等流感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三、恙虫病:恙虫病又叫丛林斑疹伤寒。它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恙虫病东方体主要存在于恙虫幼虫的体内,而恙虫幼虫大多生活在啮齿类动物的身上。人们被携带有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虫幼虫叮咬后,就可发病。一般情况下,恙虫病东方体可在人体内潜伏5~20天。恙虫病患者一旦发病,可出现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摄氏度以上)、寒战、剧烈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便秘、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咳嗽、胸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谵妄、重听、神志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及心率加快或减慢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由于恙虫病可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人们在野外活动或接触过啮齿类动物后,一定要及时洗澡,及时更换衣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安全动物源性食品用药技术 篇4

1 目前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问题

1.1 饲料原料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污染

例如用来制作饲料的饲草等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些农药残留可通过动物源性的食品进入人体, 不仅影响畜禽的生产能力而且对食用者的健康也是严重威胁。另外饲料发生霉变或受到各种污染, 这些污染物也会随着污染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并通过动物产品进入人体。

1.2 滥用兽药或过量使用兽药添加剂造成药物残留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不按规定剂量、范围、配伍和停药期使用兽药, 过多过滥地使用兽药。部分兽医工作人员, 不管什么疾病, 都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 甚至是激素类药物。这不仅不利于动物疾病的治疗, 并且会导致动物产生耐药性和动物产品中的药物高残留。

1.3 动物疫病

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疯牛病、旋毛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可直接侵害人体。

即使动物所固有的非人畜共患病, 如猪瘟、鸡新城疫等虽不直接感染人, 但其分解的毒素也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求暴利, 把患有疾病的畜禽私自宰杀后上市销售, 不仅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 安全生产畜禽产品的方案

生产安全畜禽产品要从预防和监管两方面下手, 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管理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注重从源头抓起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生产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应从加强产地环境管理, 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入手, 使用科学的免疫程序、用药程序、消毒程序, 预防为主,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防止畜禽发病, 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频度、使用量。要坚持治疗为辅的原则, 一旦畜禽发病, 应科学选择药物, 合理、规范用药, 确保畜禽健康及产品安全, 无残留。

2.1 在严格遵守创业法规

在选择药物时, 控制畜禽产品源头污染, 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化合物清单》, 严禁将新近开发的人用新药作为兽药使用

禁用兽药如下: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己烯雌酚、玉米赤霉醇、去甲雄三烯醇酮、醋酸甲孕酮、氯霉素、氨苯砜、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苯烯酸钠、硝基酚钠、硝呋烯腙、安眠酮、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氯丙嚷、地酉泮、甲硝唑、地美硝唑、簪硝唑、洛硝达唑、卡巴氧、万古霉素、林丹、毒杀芬、呋喃丹、杀虫脒、酒石酸锑钾、锥虫胂胺、五氯酚酸钠、孔雀石绿、氯化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

2.1.1 为避免抗生素残留可优先选择如下药物:中草药、溶菌酶、益生素、益生原、抗菌肽等。上述推荐药物详细介绍如下:

2.1.1.1 益生素

益生素是一种微生态制剂。根据生物竞争原理, 益生素通过在肠道的生态占位、耗氧、产生有机酸、分泌抗生素等物质, 有效地对抗病原菌侵袭并抑制其生长, 调整、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通过活化全身的免疫系统, 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 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使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提倡防重于治的今天,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在已有“促菌生”、“调痢生”、“抗痢灵”等多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畜禽腹泻和用作饲料添加剂。

2.1.1.2益生原

益生原是一类低分子多糖 (寡聚糖) , 可以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增殖, 同时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增殖。防治动物细菌性腹泻有良好疗效。低聚糖由于不仅具有耐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质, 还具有整肠和提高免疫等保护功能, 其作用优于益生素。主要用于畜禽腹泻和用作饲料添加剂。

2.1.1. 3 中药

某些中药不仅具有抗菌、抑菌作用, 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 具有无残留无副作用, 无耐药性, 不引起三变 (癌变, 畸变, 突变) 等优势, 日益受到重视。三黄加白散治细菌性腹泻效果显著, 最近科研人员从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已取得良好疗效, 并已推广应用。如牛至油治腹泻, 六茜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药有多重功效, 可治疗多种疾病。

2.1.1. 4 溶菌酶

生物酶可使细菌细胞壁不溶性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 细菌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胞壁溶解。它能直接水解革兰氏阳性菌, 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补体的参与下, 还能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此外, 它还与各种诱发炎症的酸性物质中和, 使其失活, 并能增加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疗效, 改善组织基质的粘多糖代谢, 从而达到消炎, 修复组织的目的。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⑴治疗效果确切;⑵抗病毒, 抗菌谱广, 特别对耐药菌效果尤佳, ⑶不会造成药害残留和蓄积, 安全可靠;⑷没有任何副作用和影响;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加快机体损伤组织的修复。对兽医临床危害较大的致病菌抑菌效果明显, 对兽医临床常见益生菌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腊样芽胞杆菌) 无抑菌作用。

溶菌酶能完全替代抗生素, 可以单独治疗使用, 也可以与抗生素配伍使用, 并有良好的增效功能。实验证明溶菌酶治疗动物细菌性腹泻, 奶牛乳房炎, 子宫内膜炎有良好的疗效。因其在抗菌消炎的同时, 对伤口有修复作用。近些年来溶菌酶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猪腹泻均取得良好疗效。临床已应用的有乳炎停, 三维子宫净等。

2.1.1. 5 抗菌肽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天然抗菌活性物质。通过横跨膜内外的离子通道的形成来达到杀菌作用。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高, 无免疫原性, 抗菌谱广等特点。并且, 抗菌肽对畜禽具有促生长, 保健和治疗疾病等功效, 具有无毒副作用, 无残留, 无致细菌耐药性等特性, 在动物养殖和提高畜产品品质方面, 抗菌肽也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应用价值。细菌素是最常见的一类抗菌肽, 它能特异性杀死与它相应的不同菌株的细菌以及与它相近的细菌, 其中乳酸菌素等已用于临床, 治疗细菌性腹泻取得良好疗效。

2.1.2 在必须使用抗生素 (如发热、全身症状) 时, 应遵守以下原则和方法:

2.1.2. 1 有条件时进行药敏试验, 根据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价廉易得药物制剂, 做到不乱用或滥用药物。

根据药物的作用和对动物的药动学特点, 制定给药方案与剂量。对治疗过程作详细的用药计划, 观察将会出现的药效和毒副作用, 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除有确实的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外, 尽量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应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去调整药物与剂量。用药先治标, 后治本, 达到标本兼治。

2.1.2. 2 抗生素类药物的选用

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 如猪丹毒、破伤风、炭疽、马腺疫、气肿疽、牛放线菌病、葡萄球菌性和链球菌性炎症、败血症等, 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 如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泌尿道炎症, 则选用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对耐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也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创面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炎等, 可选用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对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和鸡慢性呼吸道病, 则应首选氟喹诺酮类药, 如恩诺沙星、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等。

2.1.2. 3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 弄清治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有条件时应作药敏试验, 这样既可对症下药, 又可节省用药, 减少开支; (2) 注意用量及疗程, 一般开始用药时剂量宜稍大;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时剂量也宜稍大, 而肝肾功能不良时, 按所用抗生素对肝肾的影响程度酌情减少用药量, 给药途径也应适当选择, 严重感染时多采用注射给药, 一般感染和消毒感染以内服为宜; (3) 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不要滥用抗生素, 不宜长时间使用同种抗生素, 可将有效的各种抗生素交替使用; (4) 防止影响免疫反应, 在进行各种预防菌苗接种前后数天内, 不宜使用抗生素; (5) 防止产生配伍禁忌, 抗生素之间以及抗生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 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 引起不良反应, 应尽量避免。

2.2 要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休药期即最后停止给药日至畜产品屠宰的最短时间, 休药期是依据兽药在可食性组织的残留浓度及其消除规律的实验数据来确定的。休药期能保证药物在可食性组织中的浓度降到安全浓度以下。要在畜禽出栏或屠宰前, 或其产品上市前及时停药, 以避免残留药物污染畜禽及其产品, 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具体兽药休药期详见表1、2。

2.3 严格遵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化合物清单》

禁止添加抗生素、激素, 禁止添加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苯丙酸诺龙、丙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制剂;氯丙嗪、地西泮 (安定) 及其盐、酯制剂;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制剂用于促进畜禽生长。采用无污染, 无毒副作用的微生态制剂、低聚糖、酶制剂、中草药等。另外, 不应将含药的前中期饲料错用于动物饲养后期。

3 讨论

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品种、饲料、兽药) , 兽药为畜牧业、养殖业和宠物保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国际动物保健协会的市场报告指出, 如果不使用兽药, 禽类和家畜的养殖数量分别要增加25%和89%才能获得同样的产量。而且兽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国民经济的增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 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 使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兽药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的现象, 这对家畜和人类的健康都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用药技术对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养殖户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莉, 等.兽药残留与动物性食品安全[J], 畜牧与兽医;2009, 3:88-89.

[2]闫士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J], 安徽医药;2005, (12)

[3]张永建, 等.努力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J], 肉品卫生;2005, 05

[4]程言清.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治理的制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 (01)

[5]葛少锋.关于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2002, (05)

[6]王婷.我国食品环境安全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 07

[7]姚蕊.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急需食品安全立法[A], 食品安全监督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上) [C], 2005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篇5

动物源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禽、马属动物、犬、兔、蜜蜂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我国是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当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不断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面临重大挑战。近几年,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市场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2001 年以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人“瘦肉精”中毒事件。2007 年,河北、山东两省又分别发生“红心鸭蛋”事件和“多宝鱼”事件。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再次暴露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蛋、奶、水产品及动物制品已成为国民饮食结构的主要食品,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共识,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本文就如何解决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归纳如下。

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药残留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的残留药物主要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已烯雌酚、磺胺类、二甲硝咪唑 / 甲硝咪唑、恩诺沙星 / 环丙沙星、四环素类和盐酸克伦特罗等。其危害作用主要有:

1.是毒性作用。人若长期摄入含有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将造成体内药物蓄积,可产生急性、慢性毒性作用,如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残留引起的群体急性中毒事件。

2.是过敏反应。许多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具有抗原性,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严重者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并危机生命。

3.是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三致”作用),药超标,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如苯丙咪唑抗蠕虫药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甾体激素(如已烯雌酚)能引起女性早熟、子宫癌和男人女性化特征;氯霉素能阻碍血细胞形成,从而导致人类的白血病;硝基呋喃类、砷制剂以及喹已醇的同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

4.是激素作用。性激素、同化激素,以及具有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因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人若使用被激素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将严重破坏人体正常激素平衡,甚至引起致畸、儿童性早熟现象。

5.是耐药性问题。如动物长期低剂量摄入抗菌药物,可产生耐药性或耐药菌株,并通过动物源性食品进入人体,对人类细菌性疾病防治造成影响,甚至使疾病无药可医。六是对胃肠道微生物影响。长期食用抗菌药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对人类胃肠道正常菌群可产生不利影响,致使平衡破坏,致病菌大量繁殖,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是目前影响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致病微生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其中,致病微生物通过污染动物源性食品感染人类,造成人发病甚至死亡给我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例如 20 世纪 80 年代在上海因食用毛蚶引起食源性甲型肝炎。2005 年在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市暴发的猪链球菌病导致几十人死亡。2004 年暴发禽流感以来,我国共发现37 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 24 人死亡。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养殖以分散饲养为主,屠宰加工环节中手工屠宰方式占到了 60%以上,再加上我国居民历来有喜食鲜活动物的习惯,动物食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交易获得,这些基本国情增加了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也为致病微生物污染动物源性食品,威胁人类健康提供了条件。

农药化肥污染主要是在种植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促生长剂等化学合作物,致使农作物残留大量农药,制成饲料饲喂动物从而间接对动物源性产品产生污染。例如:有机氯农药不易分解,通过饲料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其中牛体内残留最高,其次是鸡,再次是猪。工业“三废”直接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污染物通过富集作用蓄积动物体内,通过食物链作用于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如氯、磷、汞、氟、铅、镉、砷、铜等,直接污染水源、饲料、饲草,有害物质在动物体内大量积蓄,可引起动物中毒。2006 年 6 月 22 日《兰州晨报》报道,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长流村村民的山羊,因饮上方寺金矿含有氰化钠洗矿石池中的废水,16 只山羊被毒死。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也被毒死在水池旁。

三、加工和销售过程污染问题

饲料和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污染也是造成动物源性食品质量

安全的重要因素。饲料加工过程中,使用饲料添加剂或保存不善带来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麦角真菌、汞、镉、铅、砷、氟等。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中,个别不法分子为牟取经济利益,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超量添加着色剂、防腐剂、亚硝酸盐、漂白粉、色素、香精等化学物质,甚至为延长保质期,滥加抗生素和其他抗菌物质。加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物也会造成动物源性食品污染。另外,物源性食品在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而腐败变质,造成污染。

对此,作者提出几点加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标准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监管体系、监测体系、信息交流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等八大体系,需要通过强化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起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础的动物性能食品安全诚信制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1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监管涉及农业、商务、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以猪肉产品为例,按照《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生猪屠宰条例》的规定,农业部门管生猪养殖和生猪及初产品销售前检疫、商务部门管屠宰、工商部门管市场、质检部门管肉食品生产及进出口检验监管,卫生部门管餐饮服务活动。虽然近几年这些部门加强了合作,但是仍然存在几家都在管,谁也不负责的现象。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那个环节监管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现阶段要想有效监管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必须理顺职能,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形成部门合力,尽量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下一步,建议逐步引入国际通行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官方管理制度,将动物源性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卫生管理统一在农业部门,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的官方兽医队伍,实现官方兽医对动物饲养、运输、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卫生监管。另外,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认证方面,应整合认证标准,将当前复杂的食品卫生安全认证整合为统一标准,并在食品包装采用统一、简单的标志,便于老百姓在购买食品时能够正确判断。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20 世纪 90 年代,英国

农产品卫生认证五花八门,且采用不同的质量认证图标。2000 年,英国专门成立食品认证标准组织,开始整合食品质量认证标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套完善的、以“小红拖拉机”为统一标志的农产品卫生认证标准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食品。2完善动物源性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检验检测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标准水平、检测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加入WTO,现有体系不健全、标准制定不科学、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作为食品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相关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增加对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的投入,逐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尽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动物源性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试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控制措施 篇6

1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饲料及其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不仅导致动物源性食品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 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还可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1.1 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在畜牧业的投入使用

品种、饲料、兽药是畜牧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饲料发生霉变或受到化学性污染, 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安全。与此同时兽药品种也在不断更新、增加, 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如抗生素、磺胺类药、激素药已被人们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促进畜禽的生长, 降低发病率, 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然而兽药广泛地使用带来的不只是畜牧业的繁荣, 还有因兽药残留而导致的动物源性食品危害人类的健康问题。药物残留的对人类的危害如下:

1.1.1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如苯丙咪唑, 抗蠕虫药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甾体激素 (如乙烯雌酚) 能引起女性早熟、子宫癌和男人女性化;氯霉素能阻碍血细胞形成, 从而导致人类的白血病;硝基呋喃类、砷制剂以及喹乙醇的同类化合物, 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

1.1.2 引起急性中毒

畜禽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等违禁药物, 造成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 引发了一系列因食用动物源性食品中毒事件。

1.1.3 引起过敏反应

抗菌素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多年来, 尤其是牛奶中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残留导致人 (尤其是婴儿) 皮肤过敏和荨麻疹的病例屡见不鲜, 过敏轻者则皮肤瘙痒, 重者则引起急性血管性水肿和休克, 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

1.1.4 产生耐药菌株和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经常食用残留抗菌素的动物源性食品, 一方面可引起病原菌对抗菌素产生耐药性, 使常规的临床用药无效。另一方面又能造成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 最常见的就是顽固性腹泻, 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1.1.5 促进性早熟

动物源性食品中高浓度的激素残留, 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使孩子的性成熟加快。

1.2 环境污染物在动物食品中残留严重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 工业“三废”治理监督管理不严, 造成工业三废严重污染, 有毒重金属 (硒、铜、砷等) 和非重金属化合物通过食物链在畜禽和水产动物体内富集, 致使动物性食品中环境污染残留严重, 也影响到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

1.3 二次污染严重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在畜禽饲养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 而且在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动物防疫条件和卫生条件不达标, 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二次污染也非常严重。

2 控制动物源性食品隐患的措施及技术

2.1 加强饲养环节投入品的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养殖投入品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又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规范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加强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管是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的基本保证, 也是新时期动物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2.1.1 制定兽药的休药期, 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 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国家对一些兽药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 但养殖户很少按规定施行休药期。

2.1.2 建立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由农业部成立的国家兽医局直属的兽药饲料监察所或动物源性食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中心, 对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进行统一监控, 发挥职能效应。

2.1.3 加强经营企业监管力度

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应该具有较高自觉性和综合素质, 加强经营企业监管力度工作, 从源头杜绝兽药残留, 才是解决兽药残留最根本的方法。

2.2 加强动物卫生组织体系建设

加大对重大动物疫病, 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监控, 以保证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符合卫生要求。只有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保证动物健康, 才能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2.3 改变传统的畜禽饲养方式

长期以来, 畜牧业关系千家万户, 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从未改变:人畜混居、猪禽混养、鸡和水禽共育。落后的畜禽饲养方式导致动物饲养条件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也极易造成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阻碍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 而且极易造成疫病传播。因此必须加快改革畜牧业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 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之路, 既能提高养殖效益, 又符合动物卫生条件, 从而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3 绿色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体系建设

强制市场准入绿色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不能停留在办证程序上, 而应该对饲养环境、水源、空气、饲料、防疫、兽药使用、产品上市标识等制定出相应标准, 切实实施全程监控。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定认证体系、安全信用和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对于未经认定认证无认证标识的畜产品一律不准进入流通环节和市场销售。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意义及措施 篇7

1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必须拿出行动来, 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去落实。推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是国家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三绿工程”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 是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措施, 需要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 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因此,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 切实将有关法律、法规和措施落到实处。

2 推进技术创新, 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确保畜产品质量和安全,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是新阶段政府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抓好此项工作, 必须在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前提下, 通过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从搞好检测检验入手, 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严把质量安全关, 并通过宣传培训, 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 形成社会监督机制, 引导养殖户、企业和消费者标准化生产, 科学化管理, 规范化经营, 安全化消费。

3 强化源头治理, 切实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3.1 饲养场建设及饲养管理要求

对于规模养殖场而言, 场圈建设规划要合理, 设计要科学, 设施要齐全, 必须具备良好的卫生防疫和消毒条件, 尤其要建立病畜隔离、污物、废弃物排放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持健康证上岗, 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殖工作。同时, 应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 并根据不同生产性能、生理阶段进行分类饲养, 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 实行小单元饲养, 患病畜禽应隔离饲养。确需引入畜禽, 应严格按照《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执行, 不得从疫区引种。购入畜禽应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并在隔离场区观察不少于规定的隔离期, 经检查确定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同时,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 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药物的使用, 进而保障畜产品的安全。另外, 饲养场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明确各机构、工作岗位、及相关人员的职责, 设置相应的生产记录,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2 饲料、饮水、兽药等各种投入品的管理

饲料是养殖业的物质基础, 饲料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各种饲料应无发霉、变质、结块, 无异味、无臭, 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必须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GB13078) 的规定, 药物饲料添加剂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和相应的标准规定的品种、用量和休药期, 不得添加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畜禽饮水也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即:《无公害食品畜禽饮水水质》 (NY5027) 的规定;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的物质。兽药的科学、合理、安全使用, 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兽药的使用应有兽医处方, 并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所用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兽药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 并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还应建立完备的购销、使用记录, 实行可追溯管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兽药、假劣兽药及其它不合格产品, 严厉打击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各种违法行为, 整顿兽药市场秩序, 规范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4 开展定点屠宰, 切实加强畜禽产品加工过程的检疫和监督

开展“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是保证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固原市实行定点屠宰多年来, 在防止肉食品污染, 提高肉食品卫生质量, 保护环境,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固原市县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别、区位差别、认识差别较大, 尤其是广大农村,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认识不到位, 居住分散, 养殖规模小, 乡镇无定点屠宰场, 难以做到有效监管, 致使定点屠宰率低, 私屠滥宰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做好畜禽定点屠宰, 确保加工环节的卫生安全, 首先要从宣传教育和屠宰场基础设施建设抓起, 逐步规范屠宰、加工、检疫行为。

4.1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要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科学、方便群众、利用效能”原则, 加大资金投入, 建设适应生产要求、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畜禽屠宰加工网点, 配备必要的检疫检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配备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屠宰加工人员和检疫人员, 驻厂进行屠宰、检疫。同时, 通过广泛宣传、培训, 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 促进定点屠宰工作的稳步推进。

4.2 严格标准, 规范操作

屠宰加工应按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要求进行, 避免交叉相遇, 相互污染;加工用水水质要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 (NY5028——2001) 的要求;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应分类存放, 专人保管使用,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记录;刺杀放血, 屠体、胴体及副产品处理, 肉尸分割、包装、储存、运输应遵循规定的标准和条件要求执行。

4.3 加强卫生检疫及消毒

屠宰前, 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及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屠宰畜禽必须查验有效期的检疫证明, 并经过规定时限的待宰观察和检疫, 确认健康后方可屠宰;屠宰后必须依次按照头部检查、体表检查、胴体检查、内脏检查、旋毛虫检查、实验室检查的顺序实施检疫, 摘除“三腺”, 确认合格后, 肉体加盖验讫印章, 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方可入库储存或销售。同时, 要求屠宰与检疫同步进行。对不合格肉品及副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5 强化执法监督, 切实加强流通流域畜禽产品的监管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1 影响动物食品安全的因素

(1) 内在因素。环境:由工业企业造成饲养场的空气和水质污染, 饲养场废弃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 以及大量施用的农药化肥污染水源等。饲料.霉变 (黄曲霉素) 、有毒物质 (棉籽酚、亚硝酸盐等) 、饲料被农药、鼠药污染、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 (激素、镇静剂、抗菌素、防腐剂、三聚氰胺、克伦克罗等) 、休药期不到造成药物残留、饲料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如汞、砷、镉) 和高温炼制加热产生的二恶英是世界头号致癌物质。疫病。动物传染病及寄生虫, 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如结核、狂犬、链球菌、口蹄疫、丹毒、旋毛虫等。药物。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时不选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 包括消毒药品和人用药等。

动物屠宰场和动物食品加工条件达不到卫生要求而造成动物食品的污染。如火腿、牛肉干等在加工晾晒这个环节, 由于设备不全而使用苍蝇药、敌敌畏等。添加物质。在加工动物食品过程中, 为了改变其他气味或防止腐败添加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物质。食品的包装物不符合卫生要求而造成的污染, 如家庭用的保鲜膜不是聚乙烯原料而用聚氯乙烯等。动物食品在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条件太差, 造成污染变质。另外由于餐馆、食堂、冷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是相关部门监管中的一个相对较弱的环节, 这些场地便成为病害动物产品的集中消化地。

(2) 外在因素。法律体系不健全, 部门职责不够明确。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依据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质量安全监管中实施的是分段监管, 由农业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 造成部门间的衔接困难, 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留监控分散, 质量追溯困难。目前多个部门均在开展残留监控工作。农业部门开展生产基地和市场的农兽药残留例行监测计划, 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开展产品抽检计划, 质检部门对进出口农产品实施残留监测计划。由于部门间衔接困难, 导致同一类产品出现抽检重复或缺失, 既浪费人力物力, 加重了生产经营者的负担, 又给监督工作带来隐患。同时, 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监测信息共享体系, 导致监测信息分散, 产品追溯困难, 难以及时开展风险预警。

2 原因分析

畜禽养殖者思想意识淡薄, 不接受免疫, 乱扔病死畜或违法出售病死动物。不严格实行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和休药期制度。散养户畜禽启运、销售、屠宰前无申报产地检疫的意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造成禁用药物的使用, 抗生素的滥用、乱用, 休药期的不执行等, 最终造成药物残留。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 不能实现清净免疫或出现疫病后及时有效防控。产地检疫的检疫设备落后, 畜禽在启运、销售和屠宰前的产地检疫环节未能严格把关。定点屠宰场在边远山区无条件实施, 私宰现象仍然存在, 给宰前、宰后检疫造成一定难度, 让未经检疫的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市场。

3 对策

(1) 严格控制三个环节。饲养环节:发展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要严格把关, 霉变、过期、超标的饲料一律不得使用, 监督执法部门要定期抽样, 养殖户必须按批次留样送检, 严把“进口关”, 特别是添加剂和违禁药品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认真做好疾病的防控, 尤其是人畜共患病, 要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应防尽防。加工环节。加工场地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领取卫生许可证及环保证明, 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 工艺流程要先进, 不得添加任何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卫生监督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抽样检查, 出厂产品必须每批都留样待查。同时企业要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 不合格产品不得流入市场。销售环节。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 需冷冻的必须冷冻, 需冷藏的必须冷藏。严格执行保质期, 工商部门要进行定期检查, 过期、变质产品一律下架销毁。

(2) 理顺三个关系。法律。法律要健全、严谨、统一。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农畜产品分段监管、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和职责明确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农畜产品生产流通特点, 确定相应的管理载体, 规范准入环节, 明确管理对象, 厘清相关部门职责, 循序渐进, 分步实施。机构。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食品和药品等诸多部门。因此, 依据法律规定, 相关部门应在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 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衔接, 加强协同配合, 共同组织实施。标准。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 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未公布之前,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应针对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以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为依据, 切实加强监督抽查检测。同时, 加快认定推广快速检测方法和设备, 强化检测技术支撑。加强基层检测能力建设, 统一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促进产地检测和销地检测的互认和对接。

(3) 加强一个手段。即动物食品的检测手段。动物食品安全人命关天、责任重大, 只有加强检测, 才能识别产品是否达标、合格。基层是动物食品安全的主战场, 也是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关口, 现场检测必须快速知道结果。笔者认为国家要加大投入, 研制现场快速检测的试剂和试纸。同时加大对生产、销售不合格畜产品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4)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意识。加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人员的道德、诚信和公德的宣传教育, 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 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动物食品安全无小事, 不管在投入品的使用及运输、保管及销售的全过程, 都要按程序、标准执行, 确保产品安全。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 关注动物食品的质量, 做到不食不购过期、变质和不合格产品。

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篇9

1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

1.1 病死畜禽的收购与销售猖獗

养殖业是个风险极大的行业。众多风险因素中, 尤以疫病风险为最。由于受科学技术和疫病多样性的制约, 畜禽一旦发生疫情或发病, 就会导致大量死亡。当畜禽发病无法治愈或死亡时, 养殖户又不愿掩埋或者采取其他的方式做出无害化处理, 而是尽力将能销售出去的尽量销售出去, 以努力减少损失。一些不法分子, 为了暴利, 铤而走险, 将收购来的病死畜禽先行屠宰, 将肉体病变不明显的, 直接送到市场上销售, 将其他肉体病变明显的或病变较轻的做成腊肉或香肠, 批发到市场上销售[1]。

1.2 兽药、违禁品的滥用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使用不仅大大缩短了动物的饲养周期、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 更促进了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和生产成本的下降, 但由于大量药物的不当或非法使用, 造成动物体内过量的药物残留, 影响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人体在食用后经过富集作用, 过敏、畸形、癌症等[2]不良后果常有发生, 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1.3 检测设备和手段的滞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巨大进步, 各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资金投入, 但这并不能满足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 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 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3]。目前大多数县区动物产品的常规检疫仍然只靠感官检查和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设备简陋, 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依然匮乏。

1.4 注水注胶肉频发

近年来随着肉品购销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 经营渠道的不断增多, 少数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 生产和出售注水、注胶肉, 水和胶体进入机体引起机体细胞膨胀破裂, 蛋白质大量流失, 肉质中的肌细胞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受到破坏, 使肉的尸僵、成熟等自然变化受阻从而降低了肉的品质, 严重影响了肉品的卫生质量, 加快了细菌的侵入和繁殖, 造成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人类如长期食用此类产品, 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4]。

2 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2.1 强化投入品监管, 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不当使用, 不仅影响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也影响了人类健康, 规范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加强养殖环节对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是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严格执行国家休药期的规定, 尽量降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 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2 重拳出击, 严惩不法行为

打击力度不够, 对违法行为制裁不力, 导致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过低, 难以有效杜绝那些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加大违法惩治力度, 既要广泛宣教法律法规政策, 让人们知法懂法, 进而不犯法;又要保持打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包括生产经营者、执法者不管谁犯法, 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对犯罪分子真正起到威慑作用。

2.3 加大科技投入, 完善检验体系

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势在必行, 在原有的市、县级畜禽产品检验中心引进高端人才和仪器设备, 完善检测体系, 提高检验手段, 加大科技投入, 使其能够做到多品种、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求, 同时要求大型生产企业完善检验设备与技术, 提高自我检测手段。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 从源头上保证动物源性安全, 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2.4 加强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 国家应尽快组织各方力量, 围绕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等因素, 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应考虑标准的实用性, 符合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的真正需要。技术指标力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5 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

加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养殖人员的法律意识, 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动物尸体, 一经发现有随意处置、加工、出售病死动物者, 立即上报, 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基层动物防疫员的作用, 对其所辖范围实施不间断监管, 对乱丢、乱抛病死动物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 对乱丢、乱抛、随意处置、经营加工病死动物的养殖户进行严肃处理, 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移交相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 要定期进行巡查, 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举报机制,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督。

3 小结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否, 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也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影响。我们要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就要从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提高动物疫病诊断和检测技术, 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国民自我保护意识等诸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才能实现将动物源性食品的危害降到最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永利, 孙学全, 朱学荣, 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问题与建议[J].养殖与饲料, 2010 (12) :82-85.

[2]何义刚, 苏亮, 胡宇莉, 等.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 2013, 3 (2) :29-32.

[3]赵洪秋, 李丽华, 刘彩霞, 等.对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0, 5 (30) :15.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篇10

1 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其危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所食用的各种食品也相应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动物源性食品污染问题性质复杂、涉及面广、种类繁多,除了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外,各种药物、农药、激素、真菌毒素、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及其它化学物质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1.1 疫病种类繁多、疫情复杂、危害严重

1.1.1 人畜共患病对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动物疫病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从而对人类造成危害。目前已知通过食品传染人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有上百种。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炭疽病、布病、结核、伪狂犬病、囊虫病、旋毛虫病等,人一旦感染,有关组织、器官就会发生病变,有的直接导致人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发生病变,引起人的死亡,有的可引起人的生殖系统受损,有的病原微生物可在人体的一些组织内长期存在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有的可引起人的败血症。所以动物感染传染病、寄生虫病或染病死亡时,其肉品对人体有害应严禁食用。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大部分呈散发性,但个别疫病呈地方流行性,甚至在局部地区呈暴发性,给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1.1.2 昆虫感染。

食品肉被肉品蝇蛆侵害后使肉品成分受到破坏,感官性状不良,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1.1.3 空气、土壤及水的污染。

动物源性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规范影响其质量和安全卫生并且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肉品加工场所环境欠佳,设备不符合卫生条件,在加工过程中,空气中的粉尘和气溶胶、用具及设备上常附着一些病原微生物直接污染肉品,使肉品的安全卫生受到影响,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如: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这些微生物会随着气溶胶和尘埃沉降到肉品上造成食品肉的污染。

1.2 畜禽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

目前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药物杀虫剂、合成洗涤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以及其它有毒化合物和放射性物质对动物源性食品有着严重的污染。

1.2.1 饲料品质不良及危害。

饲料品质不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及安全卫生从而危害人的健康。饲料的品质不良包括制成饲料的原料不良、饲料的配方不合理及饲料加工工艺落后等。饲料的原料如采用发霉等变质原料,其毒素在动物体内蓄积引起中毒,这些毒素残留在畜禽产品中,对人有毒害作用。用受农药、化肥、工业“三废”污染的原料加工成的饲料,其中的汞、砷、铅等有害元素在动物体内蓄积到一定的量,将引起动物组织器官病变或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饲料配方不合理,某些成分缺失或过多都会影响畜禽产品质量。降低营养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体健康。饲料加工工艺落后会使饲料容易受污染从而影响畜禽产品安全并对人造成危害。

1.2.2 非法使用禁用兽药及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农业部265号公告明确规定,不得使用不符合《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规定的兽药产品,不得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以及化合物清单》所列产品及未经农业部批准的兽药,不得使用进口国明令禁用的兽药、动物产品中不得检出禁用药物。目前,欧盟明令禁用的兽药有30种、美国有11种、日本有11种、韩国有10种、我国香港地区有7种。而我国在畜牧业生产中,仍存在违法使用禁用兽药的现象。

在畜牧业生产中,药物应用非常广泛,我国2002年版《中国兽药典》明确规定了34种药物的休药期,如:硫酸庆大霉素猪为40d、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牛为14d……,但不少养殖场和个人一直违规使用至出栏前,使我国动物产品出口受到极大阻碍,国际声誉深受影响。

1.2.3 环境及食品包装材料污染。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农药、化肥、合成洗涤剂、汽车尾气、重金属的冶炼与应用,工业“三废”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在遭受严重破坏,大气、土壤、水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失调。这些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排出缓慢,并且在食物链中容易被生物富积扩大,能以一定的阈效应水平蓄积中毒。动物源性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要接触各种工具、容器和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材料中的毒性物质都可以沿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1.2.4 食品加工环节的污染。

在食品加工中,为延长保质期或使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等工艺需要,经常人为地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造成人为食品污染。在近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风波中,国际知名企业亨氏、肯德基、麦当劳等都名列其中。公众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都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还须加大力度与国际接轨。

2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的现状

我国的畜牧业是从经济不发达阶段逐步发展壮大为相对独立的产业,由于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普遍存在设备简陋、条件差等问题,不可能完全达到各种饲养动物生长环境的需要,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为畜禽产品安全留下了很多隐患。如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安眠药等来片面追求成活率、饲料报酬。加工流通企业则很少考虑原料来源,谁便宜买谁的,对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不力,原料质量没有保障,高质量的产品就无法保证。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数量迅速增长,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过剩,多年来是对外出口创汇的传统产业。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畜禽疫病、有毒物质污染造成畜禽产品质量问题已为世界关注,对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并严重阻碍了这种优势在入世后的国际市场上的发挥,加之世界多数动物源性食品进口国的贸易技术壁垒倾向越来越严重,条件越来越苛刻,使得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来讲出口停滞不仅仅是出口创汇的问题,而且涉及就地消化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涉及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大力推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措施,有利于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畜禽产品出口。

3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有较为完备的畜牧法典或畜牧业的单行法,以此来促进本国畜牧业的发展,而在我国却由于机构复杂,立法不明确以及检测技术落后等原因,致使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如今,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1 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各行其政,职能交叉。动物饲养、运输和屠宰的检疫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负责;动物源性食品进入市场后的管理工作由工商与卫生部门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的相关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国家在划分各部门职能上,不同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各行政的职能授权不同,造成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链被分割管理。这种由于职能设置造成的管理分散、责权分离、部门间协调不力等问题,容易造成有利益争着干,有责任互相推脱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

3.2 法律法规

WTO已将CAC作为国际食品质量的唯一参照标准,30多年来CAC已制定了8 000多个残留限量标准,涉及大量农药、兽药、添加剂、各种污染物限量以及辐射污染标准。为我们等同等效建立残留监控体系和打破国外贸易性技术壁垒提供了参照依据。目前,我国有关畜禽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有181项,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并未从源头采取措施,立法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兽药残留问题。畜禽在饲养过程中,养殖者为了追求利益,违法添加药物,严重影响了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了与国际接轨,国务院及时修改了《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对兽药和饲料的生产、使用、销售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但对违法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使条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食品卫生法》的执法主体是卫生部,该法中也没有涉及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目前还未出台相应的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卫生的法规,来有效地监督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3.3 监督检验体系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监督检验体系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监督体系普遍存在检测手段落后、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远达不到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需要,从而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影响国民身体健康,并造成我国动物源性食品难以走向世界。

3.4 现有畜禽饲养管理模式

从源头抓起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养殖业长期以小规模大群体的农户家庭散养模式为主。散养模式具有规模小、生产分散、效率不高、防疫与用药不规范等局限性,随着我国入世和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这种模式将逐渐不能适应发展。

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型的动物源性食品出口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采取统一管理,为农户提供统一的饲料、统一的疫苗、统一的防疫制度等,但由于养殖户过多,公司管理难度比较大。部分养殖户技术水平低,为追求利益,不按规定用药或使用违禁药,造成药物残留,从而影响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4 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4.1 明确管理机构,完善兽药管理体制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兽药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农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还有各级地方政府等。农业部作为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动物饲养阶段的防疫检疫和兽药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原则,动物饲养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在官方兽医体系的监控之下。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应该由农业部具体负责,改变目前的多元化管理、多部门分割执法的模式。由一个部门负责,责权明确,加大打击力度,以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4.2 加快法制建设过程,建立健全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

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加快立法与标准体系的修改工作。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我国有关畜禽产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相对滞后,在加大立法过程,消除立法空白的同时要充分考虑WTO的有关协定,使我国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

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国家应尽快组织各方力量,围绕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等因素,面向国际市场,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应考虑标准的先进实用,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技术指标力求量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标准的系统配套方面强调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标准的系统配套。

4.3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技术执法体系,为此,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势在必行,争取做到省市级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县级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设置专门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检测体系与检验方法等,做到能够满足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要,并要求大型生产企业逐步完善检验设备与技术,提高检测手段。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4.4 加快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开展动物防疫、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的最佳途径。为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农业部推行了无公害食品行动,在全国几个大城市试行市场准入制。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应该按照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搞好区域规划和布局,对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重点扶持,严格管理,全面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水平。

4.5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政府职能的强化重点,政府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由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监督各执法部门对法律法规的落实、强化市场管理责任制,将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部纳入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程监控。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手段,宣传加强畜禽产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让消费者充分认识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感,自觉抵制使用各种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原料,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 小结

上一篇:生态农场的建设下一篇:企业成本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