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2024-08-29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精选十篇)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篇1

1.1 网络的定义。

网络实现的两个最基础的条件就是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 通过通信线路和相关的软件将分散于各个的计算机互连起来, 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通过网络的连接, 可以实现信息交换, 资源共享等, 为工作和生活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在工作中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有: (1) .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 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 (2) 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 (3) 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 (4) 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 (5) 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 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l (6) 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

软件由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外部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及通信信道组成。

2.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

软件是在计算机运行期间, 对计算机的运行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式, 根据软件的具体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系统软件, 一种是应用型软件。 (1) 网络系统软件。络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 提供网络通信, 管理和维护共享资源的网络软件。它包括网络协议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 (2) 网络应用软件。应用型的软件, 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某一项实际中应用的功能而开发的, 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同时可以对网络进行维护和管理。

2.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 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 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方面:

3.1 资源共享。

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 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资源的共享, 在共享方面可以由硬件的软件的,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数据方面。通过资源的共享, 可以使工作和生活更加的便捷, 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的基础, 将各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数据的传输有效的连接起来, 实现网络的功能。

3.3 分布处理。

是指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 可以将其处理的任务传送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中, 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对于大型的综合性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 通过适当的算法, 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布式的处理。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利用网络实现分布处理, 建立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4 综合信息服务。

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 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要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的处理, 而计算机网络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

4.1 网卡 (NIC) 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

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 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4.2 集线器 (Hub) 是单一总线共享式设

备, 提供很多网络接口, 负责将网络中多个计算机连在一起。所谓共享是指集线器所有端口共用一条数据总线, 因此平均每用户 (端口) 传递的数据量, 速率等受活动用户 (端口) 总数量的限制。

4.3 交换机 (Switch) 也称交换式集线器。

交换机要比集线器的性能更为优良, 它在各个端口之间都是独立的总线, 在数据的传输方面也是独立存在的, 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它还比集线器拥有更多的功能, 比如说对数据的过滤、网络的分段和广播控制等等。

4.4 线缆网络的距离扩展需要通过线缆来实现, 不同的网络有不同连接线缆, 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4.5 公共电话网即PSTN (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 , 速度9600bps~28.8kbps, 经压缩后最高可达115.2kbps, 传

输介质是普通电话线。

4.6 综合业务数字网即ISDN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 是一种拨号连接方式。

4.7 专线即Leased Line, 在中国称为

DDN, 是一种点到点的连接方式, 速度一般选择64kbps-2.048Mbps。

4.8 X.

25网是一种出现较早且依然应用广泛的广域网方式, 速度为9600bps-64kbpsl有冗余纠错功能。

4.9 帧中继即Frame Relay, 是在X.

25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新技术。速度一般选择为64kbps 2.048Mbps。

4.1 0 异步传输模式即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是一种信元交换网络, 最大特点是速率高、延迟小、传输质量有保障。

4.1 1 调制解调器 (Modem) 作为末端系统

和通信系统之闻信号转换的设备, 是广域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

结语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代表着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说明人们的生活在进步。在如今的社会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范围比较普遍, 已经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生产中, 提高了工作效率, 摒弃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手工作业, 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解脱出来, 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在人们在沟通方面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非常方便的就实现信息的交换。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非常快速, 已经将网络技术应用到了远程教学和会议中, 打破了地理格局的限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对网络的使用要有筛选和甄别的能力。网络的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我们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亮.关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问题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2.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篇2

教学内容: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基础。教学目的:了解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基础。教学重难点:网络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划分。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划分原则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就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原则是:

(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分层功能

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应用层能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到展示给用户的目的。在此常见的协议有: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除了物理层之外其他层都是用软件实现的。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PDU(协议数据单元)

二、TCP/IP网络协议。

TCP/IP协议不是TCP和IP这两个协议的合称,而是指因特网整个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模块关系

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是定义物理介质的各种特性:

1、机械特性;

2、电子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

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

Ethernet 802.3、Token Ring 802.5、X.25、Frame relay、HDLC、PPP ATM等。

网络层

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条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IP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

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 relay进行网络测试。

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还有DHCP服务。

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

一、格式化信息流;

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即耳熟能详的“三次握手”过程,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FTP、TELNET、DNS、SMTP、NFS、HT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 Name 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使用端口53。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使用端口25。

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WWW服务,使用端口80。TCP/IP结构对应OSI关系图

三、、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 设计 特点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很多职业院校的必修课,但因该课程的许多章节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才可进行实践操作的现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我参与制作了我校研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课件,本文将简要介绍该课件的相关方面。

1 课程概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IT行业的基础,一般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共100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依附性强;对于课上没有及时解决问题的学生来说,课下描述问题困难的现象,我校开发设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它不但包含教师的讲课课件,还设计了在线答疑、在线测试2个模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网络课程的设计

2.1 媒体选择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设计和开发了大量的图形、动画与视频,保存为适合于网络传输的格式。

2.2 教学内容编排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的框架样式为左上右。左边的网页空间用来置放网络课程的基本模块,右侧上方显示所有分类,右侧下方显示详细内容。通过设置的热区或热字,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媒体。

2.3 导航策略的运用

2.3.1 网络课程的基本模块,在网页的左侧导航栏中永久性保留,方便跳转。

2.3.2 网页右侧上方,体现当前所在模块包含的分类,点击可以进行跳转。

2.3.3 网页右侧下方,体现当前所在模块所在分类的详细内容。

3 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

图1 规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构成模块和具体的内容。本课程包括了12个模块,其中的在线答疑与在线测试模块,需要基于Web支持;课程简介模块包括了历史沿革和课程特色,详细讲述了我校作为技工学校,结合当今社会所需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地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历史;教学文件模块包括了教学大纲和体系分解,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模块的介绍,对本课程有详细的了解。

4 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4.1 在内容体系方面 根据我校学生的需求,提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料,其中的实验案例,扩大了我校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范围。

4.2 在网络课程制作方面

4.2.1 完整的网络化示范课程 在网络上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网络课程包含有教学目标、教学案例、教学评价等,实现课程教学的网络化。

4.2.2 在线交流功能 通过在线答疑及在线测试模块,我校学生在家或在网吧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很有帮助。

4.3 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功能方面

提供了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基于Web学习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课题研究。

5 结束语

网络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于从事多媒体系统开发的朋友们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浅谈 篇4

计算机网络不断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院校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计算机网络操作水平。我院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应该深入的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而对于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作为非专业基础课的会计类、管理类、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既不能涉及过深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完全抛弃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际学生过程中通常对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但是没有理论的指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又难以提高。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

会计类、管理类、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详细的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体系结构、协议、工作原理等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应该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实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可能长时间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不能做出自己才产品,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实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讲述米特尼克如何入侵五角大楼,马化腾如何利用网络成功,怎么样使我们上网更安全,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学习……通过各种实例,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学习兴趣。

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缺乏监管,则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上实验课,有的同学看NBA,有的同学聊天,没有几个认真的做实验的,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四、动画演示基础理论

三本院校的学生知识素养不同于一本、二本的学生,但是理论知识又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是教学的难点。比如OSI参考模型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理解,不明白七层模型的基本功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会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动画效果,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将枯燥的理论和显示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力求形象生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五、实验课上动手能力的培养

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基本,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应用,是学好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基础。随着我院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对于教学方面还是相对薄弱些,特别是设备的更新。计算机网络教学设备价格相对比较高,更新的速度又非常的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交换机如何配置,服务器如何配置,一般问题的表现等,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过,甚至有的连交换机都没有见过,对学生来说,老师讲的就是天方夜潭,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接触网络设备。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参观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让学生真正体会一下网络环境和应用。还可以利用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在宿舍可以引导他们组建宿舍局域网,然后利用ADSL或者校园网直接连接到Internet进行实例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组织学生进行宿舍组网的具体步骤:

1、首先要规划好计算机安放的位置,网线的布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网络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2、规划好网络后,开始动手进行网络的组建。首先让学生了解到RJ-45水晶头的制作,会制作双绞线568A和568B国际标准的线序,通过测试设备的连通性,学习整个网线的制作过程。测试完成后,要进行网络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识Modem、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了解它们的连接顺序,还可以了解硬件设备的相关属性设置。

3、网络连接完成以后,要对网络进行相关配置,包括计算机名称的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的设置。通过这些,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协议的使用,IP地址的作用、形式、子网划分等概念。对DNS服务器的作用。

4、网络连接完成后,还要对路由器进行相关的设置,如网络连接的设置,可以让学生PPPo E协议,了解Modem的工作原理和过程。通过对DHCP服务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DHCP服务器的设置,了解DHCP协议的配置过程。

5、完成相关配置后,要对网络进行应用。主要有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通过文件共享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局域网的特点,熟练掌握文件共享。

6、最后还应该注意处理好防火墙的使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网络安全、密码丢失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熟练掌握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认识到网络安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7、实验完成后,要总结组网过程,结合OSI和TCP/IP参考模型,讲解网络模型的知识和应用,解决网络模型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中的难点。

六、结束语

传统的纸质试卷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考试方式,通常是一卷定终身,不能全面显示学生实际水平,不符合三本教育培养目标。我认为应采用上机加笔试等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学生平时实验和大作业的成绩,给出学生综合考试分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三本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目标。

经过多年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我认为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课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成忠.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6).

[2]周志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J].现代电子技术,2007(4).

[3]闫文轩,潘晓菁.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

计算机应用基础 篇5

选择题:

1、C;

2、A;

3、B;

4、C;、5、D;

6、D;

7、C;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B;

16、D;

17、C;

18、D;

19、AC;20、AC。

填空题:

1、CN;

2、文件;

3、自动化办公;

4、38;

5、1024 x 1024;

6、压缩;

7、硬件,软件;

8、回收站;

9、doc。

1、简述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有哪些?

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数码像机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外部存储器、绘图仪等。

2、请举出常见的微软推出的操作系统(5种以上)?

Win3x、win95、win98、win2000、win2003、win me、windows xp、win7、wista、win8。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鼠标器操作方式有(5种以上)?

单击、双击、三击、右键单击、选中、移动、拉伸、查看。

4、什么时候是计算机病毒,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损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特征: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能发性、破坏性。

5、个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课本:第250页。

论述:谈谈你对因特网的认识,都带来哪些方式的好处?

5、个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个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有:

1、拔号接入;包括:(1)电话接入。特点:一是电话拨号线路的传输速率较低,目前较好线路的最高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6Kbps,二是需要通过拨号建立连接,在大量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拨号连接有时会断开。(2)ISDN接入。特点:ISDN即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一种能够同时提供多种服务的综合性的公用电信网络,具有连接速率高、通信费用低的优点。(3)ADSL接入。特点:ADSL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在数据的传输方向上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通道,下行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远远大于上行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

2、专线接入。特点:是指通过DDN、帧中继、X.

25、数字专用线路、卫星专线等数据通信线路与ISP相连,借助ISP与Internet骨干网的连接通路访问Internet的接入方式。

论述:谈谈你对因特网的认识,都带来哪些方式的好处?

因特网,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它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开阔了视野。第三、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第四、可以促进学习。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的网站中任意翱翔。

实用大学英语

阅读题:

一、1、A;

2、C;

3、D;

4、C;

5、A。

二、1、C;

2、B;

3、D;

4、B;

5、C;

三、1、C;

2、B;

3、D;

4、C;

5、A;

四、1、C;

2、A;

3、D;

4、B;

5、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两次理论飞跃:第一次,毛泽东思想;第二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2月25日,在广州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第二个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阐述。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第三个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确立。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写进党章。2004年写进宪法。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命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要求;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今的国际形势。

发展是硬道理: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二,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第三,发展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三大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以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完整统一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主要表现为五点:(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根据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精神,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国体: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既立足当代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984年9月,中英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同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历经400多年沧桑的澳门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有六个:一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从业人员和技术人民;二是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三是个体户、四是私营企业主、五是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六是自由职业人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有感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因人施教 因“课”制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条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实施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实践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又能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 分析学生的认知层次,合理选用教材,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加,普通人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由于生源地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是第四次学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了,而有的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层次不同,就给教师制定授课内容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知识层面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学习知識,必将导致“消化不了”和“吃不饱”两个极端,因此,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层次的前提下,进行分层次教学才是解决这两个极端的根本途径。

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关键性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Office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并能安全高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而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所选教材必须广而全,既可以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得懂,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又得兼顾那些对这些知识已经基本了解的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如今的教育需要的是个性化,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而网络这个巨大的平台完全可以适当解决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关键是教师如何应用好这个有效平台,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第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知识够用、技能使用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的比例,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熟记知识的要点,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切实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2 深入钻研教材,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真正做到因“课”制宜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需要对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高屋建瓴,结合学生实际,将其融会贯通,将清晰的思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而情景案例的选择则是一把双刃剑,那些为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资源无疑会更加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例如,对于单个专题的讲解,可以在系统学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结合有效案例,深入研究,创设出自己的使用方法。以Word教学为例,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以学生会的名义出版一份四版的报纸。学生会出版的报纸,其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学生易于理清思路,而一份报纸的所需要素以及排版要求又可以真正考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包含的面也是比较广泛的,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单个板块的实践,更应注重多种知识的融合交汇。因此,在情景案例中,更多的应是综合多个知识点的案例,只有综合性强的案例,才能真正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就案例规模方面,案例大小要适中,最好是在一节课内能够完成的案例。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实时的讲评,让学生能够及时修正,看到效果。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学习力的强弱,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知识运用、创新能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个生命都有特殊的潜能,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每一个孩子,开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极致的自己”。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心设计一个生活情境、一段生活化的故事都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架起计算机知识与生活原型的桥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用心的倾听学生的内心渴望,认真的研习教材内容,才能真正使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上越跑越远。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中必须要向前看,向远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的课程,在教材的改革中,仅仅是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文档处理、Exce1数据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网络基础知识等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必须要在这个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在对这些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和调整的前提下,增加一些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常用工具软件等。创造力是学习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生殖能力”,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知识积累密切相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操作,因此,要适当增加实践操作课程的学时比例,让学生在各种有针对性的综合案例的操作中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真正以学为兴趣,以练为探索,以网络为平台,施展自身魅力。

参考文献

[1] 鲁幸福.浅析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0):183.

[2]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篇7

1 存在的问题

1)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统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由于网络基础课程的理论性过强,学生不清楚所学知识有何用处,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疲惫状态。即使在使用录像、投影等先进仪器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仍旧是被动的学习者。整个过程或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在结束课程后,对课程还感觉到陌生。从这一教学形式中反馈回来的意见是学生基础差,课程内容抽象,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等。

2)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了解,另一些学生却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于是出现了以下问题:已具备这些知识技能的学生,重复学习等于浪费时间;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由于课程内容抽象的原因,不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加上学生对于学习理论性的知识缺乏兴趣,更对冗长而复杂的概念缺乏认真理解的耐性,长久下去,导致恶性循环,学习效果不佳,这一课程将失去其开设的意义。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当前,社会不仅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达到“学则能用、学则会用”的目的。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

结合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实践,以Internet技术与高速网络技术为主线,加入网络发展的最新发展成果,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5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其体系结构,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进行系统讨论,并以典型层次协议的分析为例,加深学生对网络工作原理与实现技术的理解;第二部分,对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技术进行讨论,在介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局域网技术发展、应用进行学习;第三部分,介绍局域网的组建与实例,以及组网技术;第四部分,介绍Internet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Internet的接入方法等;第五部分,介绍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及网络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

2.2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

在实践中,将实验教学内容分成基本内容与高级内容两个部分。基本内容包括网线的制作、网络地址分配、网络路由配置、交换机配置、下载工具与压缩工具的使用、网络应用;高级内容包括有选择地开展网络设计规划、维护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协议分析、网络故障诊断、网络编程等。网络实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网络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应该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

3.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强、技术复杂、涉及相关知识较多的课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将学生零散的理论知识串起来,使他们能把实际见闻和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课外给其一些参与科研和实践的机会。

3.2 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其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下方式:精心设计实验项目,整个学习过程都按照项目来驱动,只要学生能完成项目,就表示达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实验项目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3.3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根据教学设计采用启发式教育,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精心设计实例,给学生一个比较实际的切入点,通过老师的演示使学生感觉能够入手,然后再通过对实例的不断修改、扩充,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在实例教学中,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开阔,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成为“主体”,教师只是扮演“主导”角色。在教学中设计制作CAI课件,把许多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术语,费解的英文缩写,转化为一系列通俗易懂,印象深刻的图表、动画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和掌握复杂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过程时,可以播放视频录像,让学生熟悉制作过程;课堂讲授时,除讲清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原理外,还应该引入一些典型案例与实际应用来说明相应的理论与技术原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使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进而掌握这些相关知识[2,3]。

总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是一项广泛而深远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实际的应用能力。同时,也使这门课的教学能够进一步适应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慧君.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探讨[EB/OL].[2005-10-08].http://www.365zhaosheng.com.

[2]刘钢,邹红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6(8):52-54.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篇8

非计算机专业包含的专业很多,且千差万别,每个专业对计算机知识要求的程度和内容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根据非计算机专业中各种不同专业的情况和要求,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执行不同的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的改革必须从“应用”这个角度出发,来规划教学大纲。在满足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传授及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强调当前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的最新发展,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满足。

具体操作时,教师可根据本校机房设备实际、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有教学案例的教材、讲义或实验指导书。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首先本着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作为教学案例,其次通过这些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教师通过精心的挑选,对每一案例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多种操作手法。而且知识点尽量覆盖教学内容,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也就容易接受这些知识点。

2 教学设计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

计算机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分层次推进。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应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对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则注重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提高兴趣,通过反复强化练习,使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这门技术。

2.1 设计任务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可以设置悬念,以问题导入教学。如在教文字处理时,可先给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样稿,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实现样稿中的格式,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2.2 检验作品

任课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审查,每一次评选出若干件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的上机实验系统中供学生学习参考,并布置若干个类似的新任务供学生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分组练习

计算机教师教学中,一人指导50-60名学生上机练习的局面普遍存在,使教师在机房来回穿梭,忙得筋疲力尽,教学效果却不好。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法,改变了过去教师到处跑、学生乱轰轰,没有辅导几个学生就下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课堂教学中注重情境的设置

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如何使用powerpoint”的教学中,教师自制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一些电子影集作品,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活泼的动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解放心灵,让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接下来的教学大有帮助。

另外,还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例如在会计专业学生“EXCEL”的教学中,函数的运用是教学难点,在自编“工资计算”上机题中,将相关的计算内容放入表格中,启发引导学生计算补贴、扣除、应发工资、扣税、排名次、奖金大于500的人数、平均工资……。学生通过计算,自然对Sum、Rank、Average、If、Countif、Max、Min等函数的使用了如指掌,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旧知带动新知,学生容易接受。学生能用EXCEL知识解决实际的计算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4 教学环节紧扣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精心的备好每一次课,设计好自己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过程,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时才能更主动的去学习,才能更容易的接受知识。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以最佳的姿态进入学习的角色,诱发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动作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内动力,注重教学中的非智利因素的培养。

5 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对于书本上的内容,老师应该有所讲,有所不讲,要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书本的知识,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巧技能,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应用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方法去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从容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这一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6 结束语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导演出教学各个环节,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能力贯穿其中,对学生全面考虑,对课堂整体布局,让学生真正的“乐”在其中,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摘要: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调整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兴趣出发,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关键词:课堂情境,自学能力,任务驱动,上机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2]史娟.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讨[J].济南:现代企业教育,2007(1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析 篇9

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多年来, 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即使学生从入学开始第一年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 要求学生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 比如应用网络查找一些问题答案、应用Word编辑制作一张海报等, 学生却显得无能为力。究其原因, 主要是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校片面追求高双证率, 考证高通过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关联的考证项目通常有全国计算机一级和办公软件应用, 前者是否合格, 关乎学生能否参加高职高考, 一级证书是参加高职高考的必备条件;后者是否通过, 关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 因为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要求学生双证毕业, 在校期间至少获取一个中级证书。

二是学校把考证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每逢考证成绩公布, 有人欢喜有人愁。通过率高了, 不仅教学能力得到认可, 且能得到学校的嘉奖。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我认为, 应结合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 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 掌握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尽量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结合现实的任务,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Word教学中, 在学习表格时, 可以让学生制作班级课程表, 其中包括了表格的建立 (行与列的设置) 、表格样式 (底纹、边框线型、颜色、宽度等的设置) 、文字的录入等, 在学习这个内容时, 把考证项目中字处理的表格部分内容也作为其中的一个任务穿插进去, 这样, 学生在完成课程表的制作时, 把考证项目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也学会了。通过这种模式, 既完成了考证的练习, 达到了训练的效果, 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将知识点的讲解贯穿到实例中, 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 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等因素, 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环境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在教学还没开始前已经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缺乏学习积极性;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心理, 自信心骤减, 开始自我放弃。在这种状态下, 分组教学成了最佳选择。让水平高的学生带动水平低的学生进行学习, 既使水平高的学生做了小老师, 满足了虚荣心, 也让水平低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不断进步, 提升了自信心。

(三)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学习的基本教学方法。著名教学论学者科拉夫基 (W.Klafki) 认为, 项目教学法与教程法、课题法和实践练习法是四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 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的项目, 让学生熟悉其作品的制作全过程, 解决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经验不足的问题, 达到深化学习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是一个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这种方法需要相应的激励、监督、评价机制, 适用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开展综合性练习的教学中, 比如实训课。例如:“利用Word制作校园之声宣传海报”这一项目, 教师提供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 主题清楚后, 让学生收集信息, 思考制作方案, 教师把他们欠缺的地方提出来。教师一起参与项目制作的过程, 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予以指导, 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犯的错误进行有效的干涉。

三、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实践证明,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有效地调和学生考证和应用能力不强的矛盾, 使学生的学习迈上一个新台阶。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积极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并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 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篇10

学生的基础差异现状及其成因

在高职院校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学起来比较困难, 希望老师能够讲解得更细致、更慢一些;然而又有学生说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在中学时已经学过, 希望老师能够讲快点或者跳过, 这类学生中会有少数人因对重复性内容不耐烦而“不肯再学”。

在学生中产生这种显著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之前所打下的基础不同。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有数年, 全国的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所以, 很多中学生曾经学习过与计算机基础应用相关的部分知识, 即使这类学生在升入大中专学校时有些内容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 但他们在本课程学习中仍然比没有基础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理解力和更快的掌握速度。

然而, 在中小学推广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并没有强制规定应知应会的内容和中学阶段必须达到何种应用水平, 所以, 这些有前期学习经验的学生, 在知识面宽窄、掌握程度以及遗忘多少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例如, 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中, 有的人学过演示文稿制作 (或其他) , 而有的人却没有;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所熟悉的往往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上网、娱乐等有限的几个方面, 其他方面因为不重视或很少应用而显得陌生;虽然不少人学习过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但所学较浅, 对于函数计算之类的稍高级的应用基本没有掌握。这些情况都使学生的基础差异变得比较复杂。

重视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起点 (前期基础) 距离终点 (教学目标) 越远, 达到目标所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开设任何课程时, 都会指定先修课程, 即选修该课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前期知识基础, 然后再根据教学对象既定的前期基础和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因此, 当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该课程所假设的前期基础存在较大的差距时, 就会引起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例如,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生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 如果仅仅根据“学生大部分应该有一定基础”去安排教学学时和进度的话, 很可能会产生下面两种教学矛盾。

第一种矛盾:过高估计学生的前期基础, 教学进度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在高估情况下所安排的教学, 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难度较大, 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 甚至有些学生会畏难而退, 放弃进一步学习。另外,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补习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不大擅于自学。为了缓解这个矛盾,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往往会不得已减缓教学进度, 但总的教学时间已经定下, 不能临时增加, 所以要让学生能够跟上, 教师就只能降低难度、削减内容, 最后当然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种矛盾:假定学生都没有基础, 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这样做的本意是不让一个学生落下, 让有基础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 但在实践中却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一方面, “曾经学过”带来的好处是当学生再次接触相关知识时领悟和掌握速度较快, 所以, 没有必要浪费太多时间在入门阶段, 而应该将更多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学习更高层次的应用知识上;另一方面, 重复的内容加上过慢的教序进度会使有基础的学生产生重复学习的厌烦感, 这不仅浪费时间, 还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而不愿听课, 如果就此养成不认真听课的习惯,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但新知识没有学到, 而且“学过的东西”也没有得到巩固。

由上可知, 忽视学生的基础差异而“同等”对待所有学生, 实际上是忽视学生, 不重视教学规律,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 不能轻视或回避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 必须认真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

改变学生基础差异状况的对策

学生的基础差异在教学中必然会引发矛盾, 下面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和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方式:分级教学。将学生按照前期基础水平划分为两三个级别, 按级别高低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按此思路去做明显可以缓解基础差异问题, 只是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首先处理好一个关键问题, 即划分级别。学生人数众多, 用入学摸底考试判定学生的基础水平是较为实际的方法, 所以, 摸底考试就成为能否合理划分级别的关键。

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多种应用软件的使用, 所以, 对摸底考试的内容必须精心选择, 否则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综合水平。另外, 考试成绩毕竟是一次性、综合性的, 即使学生摸底考试成绩较好, 也难免在之后的教学中遇到部分内容之前完全没有学过, 现在学习起来有困难, 希望转到低级别去学习的情况。

分级教学方案中另一个问题是:为各级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应该相同。如果各级别安排相同的课时, 即设置高低不同的教学目标, 固然可以控制教学成本、减轻学习压力, 但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 还是应该保证不同级别的教学目标至少都能达到高职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而不能打折扣。

第二种方式:开设提高班。重点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某几部分应用知识, 例如网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 开设专项性质的课程, 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上普通班或提高班。这种做法同样需要先进行摸底考试, 然后为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另一种选择——提高班, 但教学重点仍放在基础较弱的学生身上。对于综合基础较好但是某些方面不足的学生, 设置对应的提高班正好可以针对弱点, 有效地弥补不足。根据教学实际, 这种“只需要提高某一方面应用水平”的学生较少, 所以该方法的适用面较窄。另一方面, 提高班的内容也并不容易确定, 开设什么样的提高班需要先分析学生的基础, 统计摸底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然后对症下药。如果没做到这一点, 提高班可能就会成为兴趣班, 从针对学生弱点转变为发挥某些教师的强项。另外, 开设多种提高班还会增加教学成本。

解决基础差异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现有的做法各有优缺点。虽然没有完美的对策, 但是通过分析问题的起源和现状, 结合现有的处理办法, 可以比较合理地处理这种基础差异问题。

首先, 应确定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现阶段的学习应该掌握什么、达到何种应用水平。不论学生基础如何, 必须保证的是最终的教学目标;然后, 尽量准确地分析教学对象的基础存在何种差异及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并据此拟定教学方案。通过之前的探讨, 在此建议采用分级教学。不过, 为了避免摸底的判断失误, 应提前告知学生不同级别的教学方案, 摸底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 做好心理准备。

这里所说的分级, 是指按进度快慢分成慢速班、中速班等 (根据实际情况, 以多数人为准绳拟定标准班的教学进度, 可以用摸底考试作为参考) 。为不同的班选择不同的教材, 设置不同的教学进度。所谓慢速是指课时量多, 在入门层次的基础知识上比快速班花费更多的时间, 针对的是基础差的学生;而快速则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 仅粗略复习一下基础性的知识, 将教学精力集中在更进一步的应用上, 达到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较少,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这些学生设置超越一般教学目标的提高性内容。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 学生的前期基础体现出比较复杂的差异性, 并且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在教学中引发了不少问题。目前, 虽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教学部门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重视, 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就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普及, 将来信息技术类课程可能会真正像传统课程一样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并统一教学内容, 这样的话, 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就有了学生前期基础的可靠参考, 有望消除学生基础差异的复杂性带来的教学难题。

摘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分析了高职教学实践中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存在的差异性, 着重讨论了基础差异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多方面矛盾和问题, 探讨了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上一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技巧下一篇: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