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道路

2024-07-22

周边道路(精选六篇)

周边道路 篇1

关键词:检查井,井盖失稳,道路病害

1 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日趋重要, 城市道路景观、行车安全和环境亮化也直接体现了城市建设的面貌。通过我区道路巡查人员每天早晚两次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日常巡查记录发现, 检查井井盖的破损、沉降及周边道路的路面开裂、沉陷、破损、拥包等现象是道路上普遍存在的病害。

道路工程竣工通车后, 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环绕检查井井盖边缘10cm~50cm范围内, 发生环裂, 裂缝的数量随着时间推移增多, 宽度逐渐增宽, 继而形成路面的网裂、下陷和检查井井盖失稳、破损、轻微下沉等道路病害。

2 病害原因分析

路面结构的完好程度是交通、气候、材料、施工、养护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导致路面损坏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的。同一种损害形态, 可以有不同原因造成, 而同一原因可以引起不同形态的损坏 (见病害现象图)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 检查井井盖及周边道路病害的发生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检查井砌筑材料方面

检查井的砌筑材料未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要求严格管理。例如:检查井砌体砖材非合格用砖;砂浆无级配或级配不符合要求, 石料含泥量大, 造成砌体砖、砂浆标号不符合设计强度;检查井井盖座和井盖存在质量问题;拌合的座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 并且未达到凝固强度就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或者拌合材料过有效期后继续使用等各方面因素也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2.2 工程施工方面

检查井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对称夯实, 检查井井盖、座未稳固或者施工者偷工减料。

管道安装存在问题。在管道与检查井井筒的衔接过程中防水防渗等标准未达标, 管道安装完毕后未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回填或养护, 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交通运行后导致路基下沉, 产生路基的结构性破坏, 面层失去应有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从而直接破坏检查井及其井周边的路面。

检查井井盖和井盖座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使用不当, 应用于人行道上的轻型井盖作为重型井盖用在了车行道上, 使得检查井井盖及其构件损毁, 进一步传力给检查井井盖周边路面。破损程度对面层整体性和稳定性无甚影响, 但外观方面影响较大。

道路铺装时, 夯击密实度未达到车辆行驶荷载强度或者道路设计荷载强度与检查井砌体强度存在差别, 在使用过程中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和下陷。

检查井在工程施工升降时, 检查井盖、座与路面高程或道路的纵、横坡度不吻合, 造成行驶车辆跳车, 进一步加大了对井周路面的冲击, 造成井周路面破坏出坑。

2.3 其他方面

施工时, 气候、温度、湿度、养护、工期等方面因素也很重要, 在工程竣工后, 近期检查井及周边道路表面上没有任何问题, 但经过车轮的碾压和时间的推移, 逐渐在面层和外观上出现破损, 并对板体的整体性带来影响, 最终导致道路检查井井盖的沉降及周边道路病害的发生。

3 病害处理措施

3.1 加强材料的管理和检查机制。不合格的各类施工材料坚决退返。不及时使用的检查井盖、座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禁止采用水泥砂浆替换水泥混凝土或利用后塞水泥砂浆找平座浆的方法施工。现场人工拌和的配料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配合比拌和, 杜绝配料不计量、拌合不均匀、用水随意的现象发生。

3.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工艺交底, 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 (见建议安装图式) 。加强检查井井周夯实回填土强度意识, 加强检查井井座座浆密实度, 满足座浆水泥混凝土浇筑时的流动性和震捣密实性要求。雨天在无挡雨设施的情况下必须停止施工, 施工现场气温大于10℃方可施工。

3.3 加强施工的养护和制定管理工作。养护时间短、座浆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开放上车、施工后养护不及时、养护过程中遇霜冻等原因都是病害的原因。

3.4 加强后期的维护工作。如果发现道路检查井井盖的沉降和周边道路发生病害应及时处理, 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大, 在处理过程中必须分析原因从本质上处理好病害, 严防只作道路面层处理和修建形象性工程。

3.5 道路施工过程中, 严格控制高程, 保证检查井盖、座与施工设计道路的高程或路面的纵、横坡度吻合。

结束语

虽是道路上的小问题却是道路上难以处理的顽疾, 如同道路上的破补丁, 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道路美观。如何处理好此问题, 作者建议首先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检查井井盖、座的安装工艺;其次提高施工企业对检查井施工和检查井井盖、座施工重要性的认识, 延长施工企业对检查井井盖、座安装的保修期限, 加强施工企业注重检查井井盖安装质量;再者健全检查井盖、座的维护措施, 路面上一旦出现检查井井盖、座病害, 能够及时予以修复。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署编, 《城市道路养护维护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2月第一版;

[2]《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五次印刷, 金荣庄尹相忠等编著黄宗璧主审;

[3]《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 《市政技术》, 第24卷第4期, 2006年7月10日出版。

周边道路 篇2

一、高度重视,迅速展开工作。镇党委、政府将维护学生安全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了加强校园及周边道路安全工作力度,我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其他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校园及周边道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明确时间要求。要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工作部署和时间要求开展工作。对各学校存在的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制定和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镇上主要负责人深入各学校对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状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做到隐患整改不过夜。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各学校严格落实校长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和完善校园道路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各村、镇直各职能部门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懈怠心理和侥幸心理,迅速行动起来,切实解决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持续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防疏并举,完善保障措施。校园及周边交通道路安全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防范与保障工程。一是加强安全教育。一方面,认真落实学生安全教育,将各类安

全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向学生传授各类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幼儿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教职员工安全培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落实防范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卫、自救能力。二是开展全面排查。加大对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学校的排查力度,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对有存在问题的学校进行进行登记汇报,并要求存在问题的学校及时反馈整改信息。三是加强道路安保力量。加强各学校的道路安全保护力量,严格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各项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各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学生放学由值周教师进行路队维护,护送学生安全回家。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深入排查整治各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和校园内部巡逻守护,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为了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状况,镇上积极争取项目,2007年至2011年共投资****万元,为**********小学硬化道路共***公里;投资**万元,为***小学修建围墙共***米。

三、突出责任,强化督查落实。一是突出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安全责任体系,各村党支部书记全面抓好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村村主任为校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学校校长为校园安全工作具体责任人,做到学校道路安全防范部位和重点问题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校园及周边道路安全工作基本格局。二是落实责任追究。严格落实校园及周边道路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坚持安全隐患不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

未落实不放过、矛盾纠纷未化解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排查校园道路安全隐患,对工作不落实、安全隐患未消除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法律责任,同时建立校园及周边道路安全工作联席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安全工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镇直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督促和检查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报告制度。镇党委、政府成立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督查小组,镇纪检部门全程介入,采取专项或综合督促检查,对组织领导和工作效能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的落实。

周边道路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南京市府前路箱涵、平江桥和四象桥复建工程府前路箱涵于2015年5月公开招标,项目总投资893.71万元。其中府前路箱涵位于府前路上,南京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东侧,周边与地铁三号线市政府站、和平大厦、台城大厦紧邻,工程造价约230万元。鉴于项目所在位置周边有和平大厦、台城大厦两座高楼,同时施工区内管线极为复杂,南侧有通讯及电力管线,北侧有10kv电缆、原河道下的D630污水截流管和D700自来水管,部分管线需就地保护,此项目采用全断面基坑开挖、涵身为现浇钢筋砼结构,施工单位在前期施工方案的编制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需要考虑的不稳定因素

1.1土的类别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土的类别不同,那么土的含水量、干容重、空隙化、颗粒级配、颗粒尺寸、形状以及颗粒矿物成分都是不同的,土体的内聚力与内摩阻力也不尽相同。特别是现代城市,由于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土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不同路段的公路,就有着不同的土体类别。例如,粘土同时存在内聚力与内摩阻力,但是砂土却没有内聚力,内部只存在内摩阻力,基坑的稳定是移开内摩阻力维持平衡的。所以,不同的土地,对基坑稳定性影响也就不同。

1.2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

基坑围护结构是保证基坑稳定的重要措施,但是现目前在道路的基坑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对维护结构的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施工单位在设计维护结构的时候,由于约束力度不够,导致不能严格按照合理的方案进行施工,使得维护结构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合,为基坑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某工程在施工时选择土钉墙结构,土钉间距设定为1.2米,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却扩大为1.8米,使得维护强度降低,出现坍塌情况。此项目由于受到施工场地限制,三面是高楼,一面与地铁结构想接,无法采用放坡开挖,最终选择高强度,高密度板桩维护,垂直开挖措施。

1.3基坑顶部荷载力过大

部分基坑在开挖的时候,在顶部堆积了大量的工程材料,这使得荷载力过大,增加了土体内部的剪应力,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了土体的实际抗剪强度,造成基坑失稳。因此在开挖基坑的时候,应该将工程材料等放置在适合的地方,避免荷载过大,影响基坑稳定性。此方案施工中将设计采用原土现场回填利用变更为基坑开挖土方随挖随清,回填采用高规格的二灰结石材料,从而避免基坑周边土方堆积,减轻基坑顶部堆压荷载过大的不安全因素。

1.4地下水的影响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地下水对于基坑稳定性有着巨大的影响。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下水渗透造成基坑坍塌开裂;第二,基坑土涌,引起基坑底土开裂,造成管涌;第三,暴雨的影响,使得基坑受到雨水的长期浸泡,降低土体强度;第四,基坑四周地下水管出现破裂,引起漏水;第五,地下水位降低引起的地面沉降,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倾斜。此方案为防止水的影响,采用河道上游围堰,基坑内用3台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基坑开挖支护种类

2.1土钉墙支护

在基坑开挖中,土钉墙技术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经济可靠,安全系数大,并且施工简便快速。与其它围护技术相比,土钉墙技术的效率较高,工期大幅度缩短,费用基本上在每平方米400元至800元,与其它围护技术造价相比,成本较低。土钉墙支护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要适用于人工降水或者地下水以上的土体,也就是说土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稳能力,便于施工。此项目位于珍珠河上,土层为含水丰富的淤泥质土、砂砾卵石层和粉细砂层中,这种技术则不宜应用。

2.2钢板桩支护

主要是由锚拉杆和钢板桩构成,在施工的时候,用打桩机将钢板桩打入地基,相互连接组成墙体,支护基坑土体。钢板桩的防水性较好、强度高,相对来说造价较低。从效率方面来说,施工速度快,在多种土质中能够较好的应用,并且能够重复使用。适用于安全等级在2、3级的基坑。此方案在现有城市基坑开挖中真越来越多的采用。

2.3深层搅拌桩

这种支护技术是以水泥为固化剂,运用机械将软土剂和固化剂搅拌在一起,使其逐步硬化,构成具有一定强度、水稳定性和整体性的水泥土桩墙。这种技术具有止水、挡土的功能,有助于快速机械化施工。造价相对经济,并且污染少、无噪声、无振动,成本投入适中,比较适合城市繁华区的公路施工。适用于安全等级2、3级的基坑。不足之处在于厚度较大,因此占地面积较大。

2.4排桩支护

这种支护技术,是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柱列式布置,从而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适应性较强,抗弯强度高,刚度大,对于工作场地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其造价较高,基本上平均每延米的造价在9800至10000元。并且工期较长,影响施工效率,防水能力较差。

2.5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沿着基坑的周围利用专用设备挖出一条沟槽,在槽内安装钢筋笼,然后利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按照顺序施工,最终形成连续的地下墙体。优点是抗渗性较好,强度大,对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没有过大的影响,占地面积小,工程量小,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但是缺点是造价过高,基本上每延米的价格在28000至36000元。并且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3.结合工程其它案例进行围护方案分析

某工程在经济开发区内,需要连接两条道路,由于城市美化的要求,需要采用地道方式连接,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作用。由于基坑较浅,只有10米左右,因此采用明挖法。根据勘察,该路段土体主要是淤泥质土、粘性土和填土。土质比较松软,直立性较差,且相邻建筑物较多,因此不能放坡开挖。根据工程要求,基本上采用以下三种维护措施: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和搅拌桩。

地下连续墙的造价较高,施工时噪声低、振动小,适合建筑密集区应用。刚度较大,变形小,并且施工经验比较丰富,安装速度快。钻孔灌注桩的造价也较高,但是适应性强,刚度大,应用广泛、机具简单。搅拌桩的造价较低,具有防渗止水、挡土承载的作用,还能够重复使用。

根据三种围护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发现地下连续墙虽然变形小,刚度大,但是由于造价过高,比较适合在更深的基坑开挖工程中应用。另外该工程由于土层中建筑垃圾占据很大的比重,并且夹杂着碱渣、小石块,采用搅拌桩的方式,可能存在搅不动的情况,难以满足支护需要。同时,如果采用搅拌桩,现场泥浆及水泥浆有可能污染河道及地下水,为了安全、环保,此方案比施工、设计单位否定。因此,此项目经过方案比选,考虑到周边有高层建筑及施工区管线较多,方案选用9米拉森钢板桩咬合维护,确保周边建筑物及基坑开挖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还达到了理想的止水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道路基坑工程施工中,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及周边建筑物的情况,应该进行详细地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要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效率高,安全系数大,经济造价适中的方案,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工程质量。 [科]

【参考文献】

周边道路 篇4

摘要:营造城区周边及道路两旁景观林不但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净化空气, 防范沿线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发生, 又能提升城乡环境形象, 建设宜居环境。本文分析了紫金县城区周边及道路两旁景观林建设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改造措施。

关键词:景观林,不足之处,措施,紫金县

参考文献

[1]陈传国, 刘碧云.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景观带造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 2012 (05) .

周边道路 篇5

近来,交警一大队三中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部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积极有效地开展维护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

开展整治行动将重点结合辖区交通现状,深入摸排影响学校安全及教学秩序的各类突出交通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及隐患,加强对学校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华路以及主干道重点交通时段、路段的交通巡逻和守护,及时发现、控制、打击交通违法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感。适时对学校的交通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针对存在的交通隐患,督促和指导学校限期予以整改,排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同时,加大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我中队每天派出10余名警务人员到贵阳六中、实验二中、实验小学、市北四小、北郊小学、茶店小学等主干道周边的多家学校进出口处进行执勤守候,并坚持流动巡防。切实加强对学校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和宣传,严厉整治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行驶,使用带病车和报废车等违法行为。在学校周边交通复杂路段增设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对中华北路两侧的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影响交通秩序现象的,随时进行检查和现场整治;及时疏导道路两侧的车流,保障师生通行安全。

本月我中队一共到中小学开展工作8次,到幼儿园开展工作5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针对学校周边的交通违章行为,民警一共开处简易凭证100余张,拖移学校周边违停车辆10余台次。

周边道路 篇6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从古至今, 城市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活动中心以及经济中心。通过道路将整个城市各个角落紧密联系在一起, 城市道路在城市系统中充当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其对人们的生活、对城市的整个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道路景观调节着人们的观赏意识以及道路的生态系统, 合理的道路景观在现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城市道路环境质量影响着整个城市生活的环境, 交通工具不断地增加, 加大了道路环境质量的恶化。利用生态设计原理, 通过植物景观的表现, 对道路景观改造设计, 从而达到既美化环境又使得城市道路具有了良好的观赏性, 此举已被大多城市所接受, 故我们在做道路景观改造的同时, 应以生态设计原理作为设计指导, 紧密结合项目现有的资源, 以求实现具有生态意义的道路景观。

2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城市道路景观又可以称之为园林景观道路, 其在满足交通功能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景观在道路规划系统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重要的地段, 通过景观来实现道路与周边用地的过渡。其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环境景观于一体, 在城市空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促进城市的建设, 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 也影响着城市的生活质量环境。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一般景观的继承与深化, 其意义不仅仅是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 更重要的作用是调节整个道路系统的生态气候。从生态的角度来看, 城市道路景观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通过各种生物的作用将人类由于各种活动而产生的物质分解, 使得局部的系统结构得以稳定地发展。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强调以人的活动为主导, 依靠自然环境为依托, 将城市各个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一个人与人、物质与物质、人与物质不断循环的系统, 通过城市道路将各种物质协调起来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 城市道路应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能够满足交通与行人的需要, 能够确保其安全性、观赏性与艺术性, 是城市市民游览、观光、休息活动的系统; (2) 从物质的角度看, 它是物质转换的环境, 由此道路环境与外围环境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3) 它的主体是人, 由于有了人的行为, 道路景观才可能有了新的环境。人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道路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结构。

3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作用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发达国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有了, 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 有了相应的设计规范。而我国对城市道路景观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分析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故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 提出相应的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对策, 对我国城市的环境改善和城市道路景观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但这种以“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面向世人的“城市化妆运动”却不尽人意, 没能“以人为本”, 更谈不上生态理念的渗透, 丧失了城市应有的个性特色和道路景观的功能要求。因此,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以生态原则为设计依据, 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 实质上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 合理规划景观空间结构, 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将信息、物质与能量相互融合渗透, 使得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原理, 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为人们提供一个更适宜居住的环境。

4.1 尺度性原则

从景观要素的角度来看, 城市道路景观结构要素主要有道路系统、道路附属系统。而道路附属系统是景观的主要部分, 它包含了植物、小品、城市家居设施、道路立面、挡土墙等具有景观意义的物质。由于它们具有各自的尺度性, 所表现出来的观赏性是不一样的:如植物的表现, 在道路的转角处与直行处因为需满足不同的功能而具有一定尺度差异性。对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绿地的规模、碎块的整体性以及连接性等空间, 合理的尺度性尤为重要。怎样实现其景观的最优化, 是生态设计研究的重点。

4.2 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当中坚持物种的多样性, 才可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建城市绿色廊道, 从而改善城市道路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造设计当中, 针对道路景观中缺少的自然成分, 适当地给与补充。在补充自然成分的同时需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 避免景观的单调性与结构简单。绿地系统中的生物复杂多样化, 生物种类多样化, 可促使生态结构的稳定。

4.3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要以人为本, 道路景观中的主题是人与人的活动。在以生态原理为设计依据的前提下, 合理布置各种景观要素, 既满足其功能, 又对人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如此才有可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4.4 地域文化原则

如今在各大城市的生态建设中, 各城市都注重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与地域特性, 以此来展现城市的魅力。结合生态设计的原理, 将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融入到景观中, 是现在设计者常用的一种手法。这样才可以创造属于城市本身特有的景观, 人们才可以感受到所处城市的文化, 景观也有了其特有的个性。

在城市的主要道路建设中, 如步行街、滨江大道与景观大道等, 在构建景观的同时都注重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文化的渗入可加强人们的参与性, 陶冶人们的城市生活, 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受人们所爱护。生态设计结合地域文化的建设, 不仅展示了城市生活的魅力, 而且体现了城市生活的积极与健康的精神面貌。

5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实例

以长沙市省府周边道路景观设计为例, 对其进行生态景观粗略探索, 主要为友谊西路、书香路及新韶西路。友谊西路东起芙蓉南路口至石竹路口, 路段总长约为1.4km。书香路为一南北向路段, 路段总长约为0.5km。整条路的走势基本平坦。东西两侧同样是以白色粉刷墙面为主。新韶西路为一东西走向的路段, 路段总长约为1.4km。其路段与省政府机关单位接壤, 具有浓烈的政府气息。在设计当中, 充分考虑“古城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造具有长沙特色的文化景观道路, 使其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现代气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打造具有长沙品味的湖湘文化城, 实现长沙两型社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5.1 景观绿地设计

景观绿地的设计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部分, 它体现着道路的主要的观赏效果。景观绿地在整个道路景观中是有效的景观用地, 为道路的主要景观空间, 主要通过景观小品设施、绿化种植来处理, 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最好的景观。

小品设施的设计, 因道路绿地的范围有限, 故在设计当中多以景石做点缀。通过对景石的一些造型处理, 突出文化与人文精神, 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文化性与观赏性 (图1) 。在植物种植方面以物种多样化为原则, 在确保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以及舒适性的前提下, 构建生态化植物景观。大量运用本地的乡土树种, 如香樟、桂花、红檵木等等。在空间布局上, 采用乔灌草的综合搭配, 以达到景观的层次性。设计以绿色为主, 适当点缀彩色叶树种, 活跃整个环境氛围。如此合理的植物种植模式, 使得整个设计生态化、稳定化, 成为城市道路景观的亮点。

5.2 白色挡墙与挡土墙设计

白色挡墙为城市道路与不良环境的分割, 主要起着遮挡的作用。其本身并无景观效果可言, 由于其所处路段过长, 使得整个道路景观过于单一。为使其融入整个道路景观系统中, 运用图案设计手法将其处理, 加以植物对其进行修饰, 使得挡墙具有韵律感和文化气息。图案以民间窗花为主要设计元素, 构建出长沙古城韵味。挡墙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 又具有了良好的观赏功能, 为城市一道特有的景观 (图2) 。

5.3 沿街立面设计

城市沿街立面是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所在, 辐射了城市的经济状况。在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结合, 在处理立面的同时, 注重立面的整体性、整洁性、观赏性以及各立面元素的搭配。

5.4 城市家居设计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 其实是一种绿色道路设计, 是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 城市景观道路设施的生态性要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体现对人的关怀。如人行道的设计注意其排水性, 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个舒适的脚下环境。设置舒适的座椅、路灯、电话亭、垃圾箱等, 不仅为人们提供良好休憩的空间, 更让人亲近自然。城市公用设施的处理中, 采用艺术的手法对电信设施进行处理, 既满足功能作用又具有观赏效果, 还能够更好地融入环境中 (图3) 。

6 结语

在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过程中, 景观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新的道路,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特点, 采用科学的生态设计理论以及生态设计手法,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构建和谐美好的道路景观系统。总之, 只有不断创新, 我们的城市环境景观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性化, 才能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林丽君.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 2008 (2) :175.

[3]刘滨谊, 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整合[J].新建筑, 2000 (2) .

上一篇:复杂地质下一篇:大数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