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旅游

2024-07-19

沙漠旅游(精选六篇)

沙漠旅游 篇1

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是阿拉善盟旅游中的特色景点。腾格里达来月亮湖是中国距大都市距离最近、旅游成本最低的沙漠探险营地。通湖草原旅游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腾格里大沙漠腹地, 是一个自然景观独特的沙漠湖盆地。

通湖旅游景区与孪井滩距离较近, 且气候基本相同, 所以用孪井滩气象数据分析通湖草原气候。月亮湖是腾格里沙漠中的天然湖泊, 距巴彦浩特镇61km, 阿左旗气象局在巴彦浩特镇, 所以用阿左旗气象局气象数据分析月亮湖气候。阿右旗位于阿拉善盟西部, 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 用阿右旗气象局数据分析巴丹吉林沙漠气候。

2气象条件分析

构成气象气候的各要素, 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等, 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功能, 而且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气温

由阿拉善盟阿拉善阿左旗、阿右旗气象局以及孪井滩气象站近30年的气象数据可以看出, 三站的历年年平均气温为8.7~9.2℃, 其中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在零下7.7℃~8.5℃之间, 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 可达23.5~24.6℃;6~8月平均温度均在21.5℃以上, 12月至次年2月气温均在-3.3℃以下。阿拉善右旗近30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010年7月28日达41.2℃, 极端最低气温在2008年1月31日达-28.2℃。巴彦浩特近30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010年7月29日达38.4℃, 极端最低气温在1991年12月27日达-25.2℃。孪井滩近10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010年7月29日达38.0℃, 极端最低气温在2002年12月25日达-28.1℃。旅游注意查询当地实时天气情况, 夏天防中暑。

2.2 降水

阿拉善盟地区常年干旱少雨, 年平均降水量较少, 在161.1~208.2mm之间。全年主要集中在5~9月, 月平均降水量在11.7~46.0mm之间, 冬季降水量最少, 月平均降水量仅在0.4~1.9mm之间, 但降水也会阻碍旅游的行程, 可以带伞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 可以带防紫外线的功能伞, 可以一伞两用。

2.3 大风

大风风速为大于17.2m/s, 也就是8级以上的风。年平均风速在2.8~3.2m/s, 大风日数年平均均在16.5d以上, 其中阿右旗大风日数年平均已达到39.8d。在八十年代大风日数最多, 其中阿右旗在1985年出现大风日数最多为78d, 进入就是年代至今, 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一年中4~5月的平均风速最大可达3.8m/s, 月平均大风日数达4.1~5.2之间, 11~1月平均风速最小达到2.1m/s, 月平均大风日数为2.0d以下。大风主要集中在3~6月, 大风天气不要在广告牌下、树下行走或逗留。驾车旅游时驾驶员应特别注意减速慢行或在安全地点停车避险。

2.4 沙尘天气

由于阿拉善地理环境的影响, 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疏, 土质疏松, 由于春天气候干燥, 受春季季风气候影响, 风速较大, 刮起地表的沙粒, 形成沙尘暴或扬沙天气, 在此统成为沙尘天气, 阿拉善盟也是内蒙古沙尘的源头。主要沙尘天气集中在3~5月, 占全年沙尘天气的41.9~62.3%。年平均沙尘天气在8d以上, 其中阿右旗沙尘天气最多的为1982年, 全年沙尘天气为71d。沙尘天气外出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应尽可能远离高大的建筑物, 不要在广告牌下、树下行走或逗留。同时还要注意预防疾病, 在大风干燥多尘的天气里, 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活动频繁, 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是避免受凉感冒, 特别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复发的主要方法。

2.5 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人们出外旅游, 总希望能有一个舒适的天气。人体感觉舒适与否, 涉及到生理与心理等因素。从气候条件分析, 以温度、湿度和风速3个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最为敏感。

合适旅游时节:5~6月平均气温在16~23℃之间, 大风、沙尘天气较少, 综合各气象要素分析, 适合旅游;9~10月气温已经从炎热的夏季逐渐降低, 由于天气气候影响, 大风、沙尘已不多见, 受到夏季的降水的影响相对湿度还属于较高。特别是9月份秋高气爽, 凉爽、万里晴空的天气刚好是沙漠旅游的好时节。

不适合旅游时节:本地区夏季炎热, 气温较高, 特别是沙漠旅游, 地表温度最高能达到70℃, 所以在7~8月不适宜旅游;11~2月由于温度较低, 考虑到人体舒适度及自然景观也不适合旅游;3~4月属于春季, 本地区由于土质疏松、对流天气较多, 引起的大风、沙尘天气较多, 使得身体及自然环境受到影响, 不合适旅游。

3小结

从各种气象要素的条件来看, 每年的6~7月是阿拉善盟腾格里和巴丹吉林的夏季最佳旅游季节, 9月~10月是适合秋季旅游活动的好季节。阿拉善盟春季出现的大风和扬沙、夏季的极端最高、冬季的低气温等天气现象对旅游效果以及旅游活动带来较大影响, 尤其是各种恶劣天气会给旅游活动造成较大危险。因此, 到阿拉善盟旅游应提前向气象部门咨询当地的天气预测情况, 以切实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到阿拉善盟旅游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出门带伞及擦防晒霜注意防晒和紫外线辐射。

摘要:利用阿拉善盟阿左旗、孪井滩及阿右旗气象局站的气象资料, 对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的月亮湖和通湖及巴丹吉林的旅游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分析了逐月气象要素均值及舒适度。结果表明56月和910月分别是夏初及秋季阿拉善盟观光旅游活动的好季节, 影响阿拉善旅游活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沙尘等。

关键词:旅游,气象条件,气象要素,人体舒适度指数

参考文献

沙漠驿站旅游项目策划书 篇2

一、项目背景:

1-1关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五家渠市103团是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天然绿色通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103团至182团更是被称为“血脉”之旅)。绿色沙漠通道以五家渠为起点,沿途良田万顷、绿树成排,道路宽阔、通畅、方便,白家海子、青草岭子、东道海子、梧桐窝子、“三北防护林”、新渠城子遗址、军垦村都在这条线上,所到之处,处处见景,又处处不同。同时,103团有着“中国甜瓜之乡”之称,这里的哈密瓜香、甜、酥、脆、营养、安全、绿色产品远销国内外。夕阳斜照,站在古老的胡杨树旁,吃着甜美的哈密瓜,那情致,意味,无法用语言形容。

走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你会发现这里一点也不恐惧,这里也并不缺少生机。梭梭、红柳、苦艾蒿、白蒿、蛇麻黄、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物种颇多,黄羊、骆驼、野兔等更是随处可见。这里没有满天黄沙,却有湛蓝天空、异常鲜新的空气;这里,绵绵沙丘,蜿蜒流长,连绵不绝,起伏间见柔美,迂回中显百态;这里梭梭、红柳,姿态万千,婆娑着,扭曲着极力生长,那固执,那坚强,置干燥和严寒与不见,向风沙宣泄着生命的顽强;这里海市蜃景,风蚀风貌奇特异常,美不胜收。

生命与死亡竞争,绿浪与黄沙交织,现代与原始并存,是观光考察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理想之地。有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沙海黄浪,有梭梭成林,红柳盛开的绿岛风光;有千变万化的海市蜃楼幻景,有千奇百怪的风蚀地貌造型;有风和日丽、黄羊漫游、苍鹰低旋的静谧画面,有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昏天黑地的惊险场景。中午黄沙烫手,可以暖熟鸡蛋;夜晚寒气逼人像是进入冬天。沙漠探险,可从东道海子继续北上,沿古驼道横穿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腹地,直抵阿勒泰。茫茫大漠绿洲不仅有各种奇观异景,而且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古“丝绸之路”文化遗迹。北庭都护府遗址(红旗农场南)、土墩子大清真寺、烽火台、马桥故城、西泉冶炼遗址、103团场新渠城子遗址、105团场头道沟古城遗址等都在这条通道附近。1-2政府扶持

五家渠建市后,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强规划、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秉承“一心两翼”的旅游发展观,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五家渠旅游发展重点的其中“一翼”,五家渠兵团科技园区为代表的乡村游和蔡家湖镇的沙漠旅游,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五家渠段,是离首府最近的沙漠,仅有17公里,被称为有生命的沙漠,大有旅游开发前景。

二.旅游资源评价 2-1 美学欣赏价值 2-1-1 美感度

沙漠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别致的特色和魅力。五家渠103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风沙地貌沿祈连山北麓山前呈带状分布,沙丘形态以新月形沙丘链为主,沙物质粒度较细,主要为细沙和极细沙。起伏有序,陡缓交错的新月型沙丘链宛若天边的黄色波浪,伸向天际,给人以空旷、神秘的气氛。沙丘圆滑流畅的线条与柔和的色彩,以及旭日东升、晚霞夕照的壮观景色,是大自然的妙笔杰作,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临泽沙漠公园有可借祁连山之势,大面积绿洲为衬托,景观层次分明,对比感强,又富有原始野趣。

2-1-2 愉悦感

沙漠旅游是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的价值体现。高峻挺拔的祁连群峰,茫茫戈壁、绿洲,以及浩瀚连绵的沙丘,为开展众多的以沙漠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项目和西部传统民俗活动提供了极富层次感的背景景观,能使游客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污染的环境、以及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给游客以充分的愉悦享受,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

2-1-3 奇特性

沙漠是一种区域性的特殊旅游资源,具有其它类型资源所不可替代的奇特性,目前此类资源在我国开发的还为数不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驿站具有沙丘低矮、坡度和缓、沙质细软洁净等特色,具有开展沙漠越野、飞行伞等沙地竞技旅游的条件。良好的沙质也为沙疗、沙浴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沙地自然条件可以建设以适应干旱荒漠气候的生态农业和园艺业。

2-2 科普教育价值

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类型,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价值。在此建立沙漠驿站,一方面可通过旅游开发,达到治理沙漠的目的,如在道路两旁或景区隔离带营造防护林,建设沙漠生态植物园及果园,改良和利用沙地,提高其生物生产力,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作为生态旅游和治沙科普的基地,将通过开展旅游、组织青少年游览等活动,展示当今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现实、国内外治沙的各种成果,鼓励游客参与到治沙的活动中,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又增加其科学知识,并且寓教于乐,提高旅游活动的价值。

三、项目定位分析: 3-1 主题与项目名称定位: 3-1-1主题

梦回丝路 大漠豪情

探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驿站的历史,肯定了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意义,故址回望,希望游人可以在游览过程中,回到魂牵梦绕的西域丝路。同时,结合六师五家渠的军垦文化,让游人体会在这种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为边疆建设做贡献的兵团人那种壮志凌云的大漠豪情。

将项目的宣传主题定为“梦回丝路 大漠豪情”

3-1-2项目名称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驿站 3-2 目标市场定位: 3-2-1目标消费群:

大众人群:中产阶级、自驾游、家庭出游 特殊人群:驴友、徒步爱好者

3-2-2目标区域:

面向首府及周边城市(昌吉、五家渠)及部分外地游客。

区位分析:

四.旅游开发构想与项目创意 4-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驿站突出沙漠特色,着力追求“梦回丝路 大漠豪情”的气势,结合五家渠兵团军垦文化、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驿站的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意义,匠心独具、气势恢弘的景点景物静态展示和绚丽多姿、惊险刺激、内涵丰富的体育竞技、沙漠化动态演示,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合理利用沙漠资源,使沙漠变成游乐园美好画卷;把现代化的游艺游乐设备和当今流行的休闲服务设施置于沙漠景观中,将参与性、竞技性、知识性、趣味性、刺激性融为一体,构成一个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休闲娱乐场所,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4-1-1 突出特色原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貌特征表现为沙漠与绿洲相间分布脉络清晰的有生命的沙漠。特色突出,景观结合良好,规划旅游地时必须注重其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区域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分析,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突出沙地旅游的特色。

以多种娱乐、展览形式突出五家渠兵团屯垦文化,将旅游基地同事打造成五家渠军垦文化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4-1-2 适度超前原则

本区规划应适应大众的消费心理,紧紧把握当前的消费热点,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适应当前旅游业呈现为买方市场和游客选择面广,需求弹性变化幅度较大的特点,将现阶段的景区规划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放宽视野,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以适应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旅游业发展形势。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景区内的干旱荒漠草地生态环境脆弱,因而发展旅游时必需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保护好环境。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发展、永续利用”的方针,协调处理好旅游开发利用与沙地的改良、治理和荒漠植被的保护关系,以期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使旅游区的持续发展。

4-1-4文化促进原则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已成为目前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和新趋势。本区虽然是以沙漠旅游为主,但农六师五家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军垦文化,军垦情节浓郁,其文化积蕴是十分浓厚的。

同时,103团沙漠驿站是丝绸之路上真正的沙漠驿站,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融传统文化与沙漠休闲旅游之中,推出一系列高起点、有意义的沙漠旅游项目

五、旅游产品分项设计 5-1观赏游览项目设计  103团哈密瓜种植基地  沙漠风光

 沙漠驿站自然历史陈列馆  军垦地窝子参观

5-2休闲游乐项目设计  飞行伞  沙漠摩托  沙滩排球  沙漠越野  沙漠徒步探险  驼铃漫步

5-3娱乐项目设计  篝火晚会  沙漠露营  祈福敖包  KTV、棋牌室

5-4商业及纪念品设计  沙漠特产专卖店  沙漠特色农产品  沙漠奇石  沙漠植被标本  许愿沙

5-5餐饮特色设计

 特色沙漠餐饮——大云红柳鸡  绿色家庭自厨

5-6住宿设计  沙漠露营  地窝子住宿体验

十一 综合效益分析

11-1 开发商经济效益分析 11-2 环境效益分析 11-3 区域经济效益分析 11-4 社会效益分析 11-5 文化效益分析

4.规划方案与景点设计

4.1 功能分区和景点布局

根据景区功能划分主要原则:体现旅游形象和突出沙漠旅游特点原则;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原则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乐的愿望的需要,将游乐园划分为8大漠风光区、沙漠植物区、儿童游乐区、科技博览区、体育竞技区、休闲垂钓区、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心花园等8个景区和沙漠度假村、旅游服务区等2个服务区(图2)。

图二 临泽沙漠公园功能分区和景点布局图

4.2 景点设计与创意

4.2.1 大漠风光区

位于规划区西部,为全园中心景区。这里沙海茫茫,沙丘连绵,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亦是临泽沙漠游乐园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该区活动项目设计力求新颖独特,表演性与参与性活动相结合,如大漠探险游,沙漠风情游,沙漠军事演练等有意义的沙漠游览活动:

• 民俗欣赏 沙漠民俗村是大漠风光旅游区和动态旅游的起始点与转折点。在丘间地建立独具河西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沙漠名居、独立的农家小院、民族帐篷,凉亭等使游客感受到游览沙漠民俗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院前屋后栽植垂柳,国槐等遮阴性好的树种,游客在此可乘凉、喝茶、休息、聆听戏曲、观赏歌舞,品尝地方风味小吃,感受西北民俗风情。

• 沙漠烽燧野炊 沙漠烽燧是大漠风光旅游的终点和转换点。在游乐园西界高大沙丘上设置沙漠烽燧,作为游乐园的标志性建筑,游人到此可登高望远,感受“大漠孤烟直”的独特沙漠其景。烽燧周围沙丘和丘间地还设置了简单的凉亭,供游人休息,乘凉,野炊之用。

• 沙漠打靶 在游乐园西南部平缓沙丘或沙丘间设置打靶场,靶场内设置3-4辆退役军用坦克或装甲车,游人可使用教练弹开展目标打靶,装甲车打靶等多项射击活动,增强游乐的刺激性。4.2.2 休闲垂钓区

位于公园入口南90m主干道西侧原水塘的位置。将原水塘周围的围堰进行维修加固,在水面上建壹处水榭楼台,并建有一处拱桥与之相应成趣,增加景观的多变性。水域周围建有凉亭、茶座,创造幽雅的垂钓环境。在垂钓中心,游客可随意购买钓鱼用具,租用小型滑船垂钓滑船取乐,修身养性。水榭楼台中还可举行一系列的趣味比赛,增加游客游玩的兴致。

4.2.3 沙漠植物区

主要供游客游览观光,丰富游客和增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整个园区引进适应沙漠环境生长的植物,使景观层次丰富,种类繁多,增强游人的新鲜感和美感度。植物园内除设置各种植物小区外,还设立游泳池和沙疗区。活动设计主要向游客集中展示沙漠植物资源,游客在欣赏和研究沙漠景观,沙漠植物的同时,又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沙漠开发利用意识。

4.2.4 儿童游乐区

鉴于近年儿童出游比例较高,且周边县城及至张掖和酒泉市区尚无具有相当规模的儿童乐园。结合儿童爱好动手、动脑、寻求新奇、刺激的特点,临泽沙漠游乐园布置了新奇刺激富于创造性的游乐项目,形成一个集娱乐、健身、观光、增进知识于一体的中型现代化娱乐场所。儿童乐园布局独特的欧式建筑和功能完善的现代游乐设施,让儿童玩的开心,刺激的同时培养稳定的客源群,使游客留恋忘返。

4.2.5 中心花园与植物园区

中心花园集环形广场、花园、彩色音乐喷池为一体,是整个游乐园景区景致转换的中枢,旅游活动内容联系的核心部位。既是由广场、花园、喷泉组合而成的景观,也是游人观光散步休憩的乐园,赏花,歌舞表演和戏曲演唱等有意义的大中小型文艺活动集会广场。

沙漠植物园位于中心花园西南、主要供游客游览观光及植树等参与性活动。该景区以沙生植物园为基地,以生态旅游为内涵,建设成奇异多姿的提供集中观赏旱生植物资源的沙漠植物园。可相应建设花卉及观赏植物园、长龙果葡萄园、怪柳园等植物园,形成园中有园、园外连园、园园相扣的独特意韵。沙漠植物园外边界以乔木树种沙枣、灌木柠条组成防护带,以阻控其西侧流动沙丘入侵植物园。

4.2.6 科技博览区

目的是展现世界与中国沙漠的分布,造型,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治理利用沙漠的技术,模式等。同时以科学的态度给游人讲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沙漠的关系,游人在休闲度假期间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尤其可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主要景点有:

沙漠科技馆,馆内建有四个展厅。第一展厅展示沙漠在太阳系各星球的分布,利用沙盘、地图考察照片展出世界中国的沙漠以及火星、金星、土星的泰台坦卫星上分布的沙漠,各星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则用三维动画技术模拟,并结合空间影象资料给游人以新奇、生动的印象;第二展厅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沙漠给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第三展厅展示沙漠化过程,结合图片,设计示意图,列举典型列证如罗布迫的变迁,游人可直观感受沙漠化的过程;第四展厅主要以沙盘模拟,图片等形式展示沙漠治理及开发应用技术与成果。四个展厅依次布局,并配备专业解说员为游人生动地解说沙漠科学。

沙漠缩微景观区,缩微景观区设计两个分区:即微缩景观园区和沙艺实践区。在微缩景观区建立了形态各异的沙丘模型和一鸣沙山,并配有解说员现场解说鸣沙山机制,使游人亲历鸣沙山的神奇;在沙艺实践区,主要提供各种沙雕、沙艺实践的场所、工具和技术指导,以便游客亲历和动手实践,增强旅游者的实践参与环节,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

4.2.7 体育竞技区

游人可在体育竞技区开展空中滑翔、跳伞、直升机飞翔等惊险刺激的体育竞技活动,同时也是沙漠游乐园工作人员健身的主要场所。竞技区内建有网球场、排球场,跑马场等体育竞技场所,活动项目设计注重参与与体验性,可开展球类比赛、跑马比赛、飞机跳伞等体育竞技活动。

4.2.8 生态农业示范区

区内栽植河西各类名、优品种果树,将果园示范区在适当季节开辟为旅游景点,可开展果园观赏,绿洲踏青,果品采撷等活动。即让游人欣赏春花,秋实之景色,又体验到收获果实之喜悦。

4.2.9 沙漠度假村

根据旅游,商贸活动发展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需要,随着沙漠游乐园整体功能的不断完善,以现有的两座别墅为基础,扩建中型规模大小的别墅,满足游客在沙漠游乐园过夜,逗留的需要。

4.2.10 旅游服务区

本区集餐饮、商贸、娱乐、综合服务于一体。良好的商业、餐饮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的服务,浓郁风味的河西小吃以及裕固族饮食,为游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区内建有沙漠大厦、餐饮商铺,枣园茶座等景点,团体游客在此可开展一系列集体活动。

4.3 绿化规划

沙漠公园绿化分为风景林带(含沙漠植物园、亿枣园、沙枣园,沙丘独龙架),道路绿化,景点绿化,加强对沙漠自然景观的保护,美化自然环境,使其成为真正的绿洲沙漠、欢乐家园。

4.3.1 防护林

临泽沙漠游乐园位于祁连山北麓洪积扇前缘的沙带上,流动沙丘所占的比重很大,可采用乡土树种二白杨结合沙枣营造防风阻沙林带,林带宽3m,东西向防护林合南北向组成网状,与主风向垂直。考虑到因东西临近新华猪场和肉联厂,因此这些地方交界处林宽可加宽为6m,选用沙枣作为防护林树种,沙枣花香飘十里,不仅为沙漠防游乐园增添景色,同时也减弱猪场负面影响。游乐园西北部为流动沙丘,可在其边界外围100m前缘设立栅栏阻沙带,两者间栽植油嵩,使沙漠特种游乐园与外围大面积流沙于动态平衡中,从而使游乐园中有足够沙源,突出沙漠特色。

4.3.2 风景林

风景林以改造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种植面积不大,树种简单,在乡土风情旅游区建设连片红枣园和沙枣园,即能让游客领略到乡村野趣,真正返朴归真,又美化和保护环境。在红枣园内沙丘上采取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发展沙丘独龙架葡萄园,让整个沙丘变成绿色长龙,丘间的红枣园,沙丘葡萄园相映成辉。

4.3.3 道路绿化

景区主干道绿化通过各种类多样和富有变化的植物配置,把各景区有机联系起来,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上则依据不同景点和旅游设施间的相异性进行不同的安排,形成丁香、旱柳、怪柳、碧桃等特色的旅游道路,景点间游步路的绿化则选择常绿和落叶乔木及花灌木,进行多样配置,形成高低错落、富有变化的风景绿化带。以樟子松,刺柏,侧柏,栾树,牡丹,玫瑰等植物为主。

4.3.4 景点绿化

科普植物园以沙漠植物园绿化为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热带乔灌木树种,在展现全球及中国沙漠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展现出沙漠植物景观,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儿童游乐园和跑马场绿地以灌木树种为主,并配置绿色草坪,达到开阔视野,怡愉心神的目的。

在大漠风光旅游区和沙浴区间,以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丛配合成一条隔离带,形成截然不同的东西景观。沙漠民俗村则营造出大漠深处有人家的悠闲景致。

在沙漠娱乐区和沙漠传统旅游区之间展示独特神秘的沙漠奇异景观,基本上不绿化,保留特有的沙漠自然景观,突出游乐园的特色。

侧重在休闲度假区培植绿色草坪和花灌木,如碧桃、榆叶梅、玫瑰、丁香、连翘等,使游客从环境污染,快节奏的日常生产,生活压力中彻底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

外围形象区绿化重点在花园,也是整个景区景致变换的中枢,旅游活动内容联系的核心部分。加强外围形象区绿化,增强游乐园的吸引和竞争力。修缮已有的放射状和环状人行道,增强园中花卉的品种,使其层次丰富,色彩斑斓,并建一高大建筑物,反衬沙漠旅游区的开阔和壮观。

乡土风情旅游区主要发展乡土树种沙枣,丘枣等,规划建设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华农庄。

总之,在保持本区沙漠特色的前提下,既考虑近期景观效果,兼顾远期景观,采取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牡丹,月季,玫瑰及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等植物模纹栽植,创造立体和平面的景观艺术,使临泽沙漠游乐园别具特色,成为我国的绿洲沙漠,游客真正的欢乐家园。5.由临泽沙漠公园旅游开发实践看“劣地型”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创新

“劣地型”景观在我国,尤其西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广泛存在,以普通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和眼光来看,这些“劣地”往往会因为其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等要素而根本不具备开发意义。但是西部地区的众多“劣地”也同时具备旅游开发所要求的“奇”、“险”、“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衍生于劣地的劣性,如本文所讨论的临泽沙漠公园),从旅游者动机和旅游活动组织发展的趋势来看,那些既具备“奇”、“险”、“特”等资源要素同时各要素构成又相对紧凑富集的“劣地”,进行主题突出,针对性明显的旅游开发是有足够潜力的。这不仅可以拓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范畴,同时,针对“劣地型”旅游地的开发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来说作用不可小视——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相对处于劣势的广大西部地区,发展问题首当其冲,如何突破传统资源利用观念,拓展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创新思维一直困扰着有关各方,正确对待西部地区特有的“劣地”,创新思考其旅游开发的可能途径和最佳方案,至少对于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作用明显。

西部“劣地型”旅游地的旅游开发,在思路创新上应始终围绕其“劣性”做文章。在临泽沙漠公园旅游开发中,项目创意和开发构想的核心思想就是突出规划区域沙漠的“劣地性”,从“劣地性”中挖掘出其区别于其他常规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然后依据这些独特性和差异性,结合旅游者动机和旅游活动发展趋势,将沙漠公园的开发定位于观赏性景观开发(包含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两方面)和休闲运动、体育竞技、沙漠探险等参与性旅游活动协同开发,同时为突出沙漠劣地的“劣”性,沙漠公园的整体意象上,强调其探险性,竞技性特征。

沙漠旅游 篇3

如果你也有机会跟着爸爸去沙漠旅行,除了沙漠带来的新奇体验之外,有哪些困难是可能会遇到的呢?如果在沙漠中不小心与伙伴们走散了,应该如何应对,顺利走出沙漠呢?

下面就介绍一些关于在沙漠中生存的小妙招,掌握了它们,不仅可以使你在沙漠中身处险境时化险为夷、绝处逢生,更可以帮助你和爸爸成为一对纵横沙漠的生存能手。

困难1:遗失指南针

指南针是每个去沙漠的驴友都会准备的东西,如果不小心跟自己的团队走散,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孤立无援,起码还有个指南针帮忙指东辨西。指南针在落单的人心中就是救命稻草,丢什么也不能丢了它。然而,如果真的这么不巧,你的指南针遗失了,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没有指南针,“指北”也很有帮助,在没有任何器材的情况下,太阳就是最可靠的“指北针”。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所以影子由西向东移动。早上6点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了中午12点,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点,太阳移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因此,利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就可以测定出大致方向。

除了太阳,手表是替代指南针的最好工具。方法如下:将手表的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方向就是南方。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利用这个方法,在你进入沙漠前,切记将你的手表调至当地所在时区的正确时间,不能再以北京时间为准啦!

当然了,大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除了太阳,我们还有很多辨别方向的办法。如果你所在的沙漠恰好有树,树的年轮宽的那一面就是南方,不过在茫茫沙漠中看年轮有些不切实际,总不能为看一眼年轮就去费劲地砍到一棵树。这时,看枝叶也行,树木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稀疏。还有,蚂蚁洞穴的洞口大都朝向南方哦。

困难2:缺水

在沙漠中与团队走散的同时又遗失指南针,这种情况虽然很糟糕但并不常见,在沙漠中最常见的困难应该是缺水。在沙漠中,无论团队还是个人,出发之前,对饮用水的准备一定要充足。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如果3天都处于缺水状态就会死亡。所以,比起迷失方向,学会利用周边条件寻找干净的水源更加重要。

最简单的方法是寻找有水“标志”的植物。一般来说,如果你身处的地方恰巧地面比较潮湿,周围又有三角叶杨、梧桐树、柳树等植物,那么你离水源就不远了。在这些植物下多挖一挖,你准能看见水。要是有芦苇就更好了,从青郁的地方往下挖1~5米,地下水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是不是不挖坑就没水喝了?那也不尽然。

沙漠里的很多植物本身都含有大量水分。未成熟的丝兰花、龙舌兰的花茎、晚上开花的仙影拳的根等都含有较高的水分。当然,这些植物在沙漠中比较罕见,并且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因为植物的种类很多,如果识别不清的话,反而会有令身体不适的风险。沙漠中最常见的植物是仙人掌,更重要的是它们相对安全。桶状的仙人掌含有大量水分,劈开它的上部,挖食柔嫩多汁的茎肉便能解渴充饥,但它的汁液口感辛辣、质感粘稠。

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跟着动物们寻找水源,毕竟大部分动物都要定时饮水,有动物生存的地方一定会有适宜人类饮用的干净水源。昆虫、走兽、飞鸟出没的地方,附近一定有水。只要在早晨和晚上,留心它们的叫声,你就能大概确定它们所在的水源地点。鹌鹑傍晚时飞向水源,清晨时离开;斑鸠群早、晚都会飞向水源。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寻找野兽的据点,它们跟人类一样,逐水而居,依水而生。

如果上办法都未奏效的话,那不妨试着自己收集露水吧。你只要在有树木的地方,找一片枝叶相对茂盛的区域,到了晚上,将塑料布铺在下面,天亮后,摇落因早晚温差而凝结在叶尖的露珠,就可以轻松收集到露水了。

困难3:沙尘暴来袭

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也是沙尘暴天气的源地。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很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如果选择在春季去沙漠旅游的话,那遇见沙尘暴的可能性还是相对较大的,如果真的碰到了沙尘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身安全呢?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记录过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莫罗在撒哈拉沙漠中历经沙尘暴而死里逃生的经历。据莫罗回忆,当沙尘暴来袭时,他首先护住眼睛,然后卧倒,在风力逐渐减弱后才慢慢摸索着前进。他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示,那就是遭遇沙尘暴时,首当其冲的关键一步就是保持镇静。

沙漠旅游 篇4

沙漠是较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且其承载着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背景,因而在此基础上开发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可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乌海市文化传承目标,同时就此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并拓展我国旅游开发能力,且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下就是对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及前景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乌海市沙漠景区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创新手段。

二、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乌海市是内蒙古“小金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其具备109国道及包兰线铁路、乌海机场的通行条件,因而其在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独特沙漠景观的营造,且规划面积达到了7.5平方公里。此外,乌海市沙漠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地理优势,以蒙古文化区等区位资源整合的形式达到了良好的景区开发状态。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经济因素及生态发展观念的限制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在未来景区开发过程中应强调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最终由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游客需求。

三、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开发前景

(一)构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在会议中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旅游开发政策,因而在此背景下,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在未来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景区开发过程中,且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此外,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表明,到2011年为止,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已经达到了28.41亿人次,因而在此基础上,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应秉承着生态经济转型的发展理念,即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强调对新型生产技术的引进,并以区域文化的开发形式来凸显绿色发展思想,且就此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另外,在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结合绿色发展思想,以甘德尔生态景区、高山草甸景区、一线天景区板块划分形式来规范沙漠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强调对交通网络的完善来达到景区规划目标。

(二)融合蒙古文化、黄河文化等发展

在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强调蒙古文化、黄河文化等的融合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首先要求乌海市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强调对蒙古文化代表甘德尔山、黄河文化即黄河海勃湾水利工程等领域的认知程度,同时将其融入到乌海市沙漠旅游开发过程中,最终由此营造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旅游生态环境。其次,在融合蒙古文化及黄河文化等发展的过程中应强调利用珍稀植被、天上湖泊、黄河文明、成吉思汗、草原风情等自然或者历史人文因素增强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人文气息,继而由此带动游客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能深化自身对乌海市文化的认知程度,并就此将其传承下去。

(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在乌海市沙漠景区开发过程中应强调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例如,新西兰罗托鲁阿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则实现了从工业城市向旅游名城的转变,并基于城镇为依托的背景下来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项目。为此,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即应参照新西兰罗托鲁阿以滨湖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开发方式将所处内蒙古中心城市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最终为游客营造一个集蒙古文化、黄河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体验环节,满足游客需求,且就此推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加拿大国家草原建设中发现,该公园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物种丰富及草、野花品种多达70多种的优势来体现出自身建设特色,为此,当代乌海市沙漠景区开发过程中亦应充分利用自身生态资源,即沙漠特色,为游客营造一个别样的体验环境。

四、结论

综上可知,近年来,沙漠旅游产业的开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在此背景下,乌海市沙漠旅游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未来产业开发过程中应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融合蒙古文化、黄河文化等发展、构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等途径入手来为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其视觉及心理需求,并推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沙漠旅游规划项目的重要意义 篇5

库布齐沙漠旅游资源不仅点多面广,而且更主要的是其荒凉、雄浑、粗犷特色,大漠、湖泊、绿洲、草原、黄河、现代工业等多样性景观融为一体,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支配市场的旅游产品包括自然与生态旅游产品、沙漠旅游产品。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荟萃,符合世界旅游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旅游规划,还有利于适应和满足人们物质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后,物质、文化消费心态和消费需求,向新、奇、特、险、自然美、高质量方向转变。

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与周边地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国际的了解与交往,增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协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杭旗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库布齐沙漠由于受地理区位、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所以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非常淡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旅游规划发展,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大大加快,投资环境会不断改善,为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快速增长,使引入购买力扩大。

沙漠旅游 篇6

关键词:沙漠旅游,文化内涵,构建

宁夏北部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毛乌素沙地紧紧环绕, 境内沙漠化面积共1.26×104hm2, 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24.3%。宁夏独特的沙漠旅游文化历史, 是伴随着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双重影响而形成, 从而使宁夏境内的沙漠地区呈现出独特的人文历史底蕴。沙漠及沙地上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各具特色的动植物、湖泊、河流、绿洲、山地等自然景观与古长城、古墓群、古渠道、古战场、石窟、岩画等人文胜景交辉相映, 构成了良好的地域组合。各具特色的沙漠旅游景观分布在宁夏中北部构成了一幅幅瑰丽多姿的风景画。

一、宁夏沙漠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沙漠景观共性大, 替代性较强, 所以在面临周边地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只有挖掘宁夏沙漠旅游的文化内涵, 才能具有自已的竞争优势, 正如魏小安提出的, 旅游产品的竞争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 第二层次是质量竞争, 包括旅游服务质量, 景观美学质量等, 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竞争。所以文化内涵的挖掘是宁夏沙漠旅游深层次开发的重中之重。而宁夏的民俗与历史文化内容丰富, 绚丽多彩, 尤其是回族文化与西夏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宁夏旅游资源中最富有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宁夏的沙漠景观融合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墓葬文化、生态文化、西夏文化、民族文化, 除了独特的自然风光组合, 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效应和无形的品牌, 一旦得到合理开发, 无疑会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但在宁夏沙漠文化开发的过程中, 出存在一些先天的局限性, 因为现今所存的大多数遗迹或因数量规模过小, 或因局部残损, 而缺少了旅游吸引物所要求的必要的价值要素, 大多数点小线长, 旅游价值大打折扣, 大多数历史文化遗迹如果作为学术研究或考古研究尚可, 若作为旅游景观则没有多大吸引力, 这就使得宁夏沙漠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陷入尴尬境地, 一方面文化内涵丰富, 一方面却缺少应有的载体, 精神的东西多, 物化的东西少, 精神文化难以物化成旅游产品。要求开发时, 既要充分重视民俗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又要正视现实, 立足于可开发的资源, 注重沙漠旅游资源的观赏性、参与性、竞技性与教育功能。

二、宁夏沙漠旅游文化内涵的构建

1. 运用多样的文化形式来营造整体文化氛围, 提高沙漠景区的吸引力

(1) 饮食文化。所谓“民以食为天”, 对于旅游者而言, 品尝当地特色餐饮是旅游经历中的重要形式。宁夏特色美食有端上了国宴的沙湖大鱼头及手抓羊肉、清炖土鸡等各种肉食品, 清真美食如羊肉小揪面、油香、撒子、八宝盖碗茶、羊油茶等。

(2) 民俗风情。宁夏是中国的回族最大的聚居地, 是著名的回族之乡, 其独特的回族风情赋于了宁夏神秘的文化内涵。回族的语言、服饰、礼仪、婚俗、丧葬, 节日为旅游者提供了最广泛的欣赏对象。如沙湖景区表演的《回族婚礼》和沙坡头景区的《盖碗茶艺》使游客感受到浓郁的回族风情。

(3) 歌舞表演。宁夏的民歌花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且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很有名;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回族歌舞和神奇的西夏宫廷歌舞表演都可以开发出来, 让游客在观赏沙漠景观的时候感受和体验地方文化特色。

(4) 工艺美术。沙雕、沙漏, 沙画是游客喜欢的纪念品, 在此基础还可以开发回族的刺绣、地毯、坎肩、沙巾等手工制品, 具有宁夏特色的贺兰石工艺品系列, 如砚台, 石雕, 挂饰等, 二毛皮服饰系列, 以及体现西夏文化的头像, 器皿等, 还可以设计体现大漠与民族风情的纪念画册和光碟。

2. 开发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1) 文化考古旅游产品。散落在沙漠深处的历史遗迹, 是开展沙漠文化旅游重要的物质载体, 沙坡头的上游20公里处的新石器时代古遗迹, 腾格里大漠深处的古丝绸之路, 岩画, 金水旅游区附近的西夏皇城, 兵沟中的汉墓群和墓葬地宫, 水洞沟景区中旧石器人类文化遗址以及鹤泉湖景区的陕西庙等都可以开发成考古专项旅游产品。

(2) 游艺竞技旅游产品。在沙漠中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挑战性, 在沙湖中赛龙舟, 沙滩上打排球, 沙漠中骑骆驼, 赛马, 摔跤等活动既具有民族色彩,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时又能丰富旅游的内容, 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 沙漠地势平缓, 可以推出沙漠越野旅游项目, 开着摩托车穿沙漠、过草原、翻越长城, 但对这类产品应限量控制, 以保护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

(3) 节庆活动。节庆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像沙坡头景区举办的“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全国沙漠体育运动会”等, 沙湖景区举办的“国际沙雕大赛”、“沙湖观鸟”节等活动可以向游客全面展示大漠、黄河、长城的魅力, 多方面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 会议科考旅游产品。在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沙漠区域, 可以设计开发专业科学考察旅游, 考察沙漠的地形、成因、动物、植物及沙生生态系统, 考察沙漠与湿地的形成机制, 在治沙区考察沙漠化及沙漠化治理, 这类产品主要针对生态旅游者, 专业人员及会议考察, 通过这样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关注沙漠, 关注文化, 保护环境。

(5) 疗养保健旅游产品。现代科学证明, 沙疗融热疗、磁疗与按摩为一体, 对各类关节炎、脉管炎具有一定疗效。宁夏沙漠旅游开发中, 可以在沙漠中选择合适的地方建立沙疗站, 还可以结合一些地方性的药膳, 食疗等, 开展沙漠疗养保健旅游。

3. 提炼沙漠精髓文化

(1) 黄河文化。黄河在宁夏境内长397千米, 且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名, 作为宁夏沙漠旅游开发中一条重要的发展轴, 大多数沙漠景区的开发都与其密不可分。因而可以以黄河为依托, 建设黄河博物馆、黄河民俗村、黄河广场和黄河雕塑等, 用静态或动态的手法展现黄河的形成演变史, 民间艺术, 文学作品, 优秀人物和贡河流域物产, 也可以在游客坐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时, 乘坐轮船观赏黄河两岸风景时, 由渡船人讲述黄河两风岸的传说和风土人情, 传播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治沙文化。沙漠化治理是当今人类对环境治理的重大任务, 但从旅游角度来说, 治沙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环境, 促进旅游区的开发, 提高知名度, 它还能够为旅游区增添新的人文景观, 创造生态文化价值。

(3) 长城文化。宁夏自古为祖国北部边防前线和边塞要地, 自战国时期, 到秦、汉、隋, 金、明等几个朝代, 都曾修筑过规模不等的长城, 总长度达到1500公里, 宁夏因此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称, 腾格里大漠的明长城, 长城小龙头景区里的汉代长城遗址, 盐池荒漠中的明长城和隋长城都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可推出“沿沙漠长城游”, 用徒步、自行车、越野车的形式, 开发“长城生态游”、“长城探险游”、“长城考古游”, “长城寻根游”、“长城运动游”等项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是旅游的精髓, 更是旅游获得生机与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和重要依托, 宁夏的沙漠旅游在面临周边地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只有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 将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起来, 才能具有自已的竞争优势, 不断地推动宁夏的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米文宝, 廖力君.宁夏沙漠旅游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 2005 (3) .

[2]米文宝, 廖力君.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

[3]刘敏, 陈田, 钟林生.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J].干旱区地理, 2006 (2) .

[4]张欣, 董欣, 朱红.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沙漠旅游】相关文章:

沙漠旅游产品设计论文04-18

沙漠旅游产品设计论文提纲11-15

沙漠08-15

沙漠探险作文05-23

在沙漠中心04-10

沙漠景色范文06-01

沙漠之美作文08-09

沙漠的疑问08-08

新疆沙漠产业08-23

大沙漠区08-26

上一篇: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分析下一篇:计算机技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