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选修课程

2024-07-31

体育选修课程(精选十篇)

体育选修课程 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网球选修,影响因素

近几年, 在国内外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下, 我省各高校的网球运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与深入, 网球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很多院校正在扩建或修建网球场地, 部分院校开设了网球专项课和网球选修课,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 起步比较晚, 发展也比较缓慢。该文就影响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网球的因素展开研究和探讨,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 找寻影响其选修网球的因素, 促进大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 也为学校进一步开好网球选修课提供有益意见。

1 研究现状

1.1 体育选项课影响因素

首先, 黄松峰, 林仰硕 (2001) 发表的关于大学生参与体育选修课影响因素的文章, 文中认为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选修课主要有4个因素:一是学生自身因素。个人的兴趣爱好, 选修的目的和动机, 未来的工作实际, 性别差异, 生理心理承受力;二是教师的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的语言导向;三是教学管理因素。选修的课程配置, 师资的力量配备, 教学课时与学分;四是场地器材因素。场地器材的数量, 运动场所的环境, 器材设施的功能[1]。这4个因素基本涵盖了影响学生体育选修的各方面。

其次, 初永和 (2002) 从教师和教学方面的因素也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了一些设置体育选修课内容时应注意的事项:要有足够的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 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适应学生的能力[2]。这里就再次说明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个人兴趣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课程选修的重要因素。

最后, 李亮, 董凡 (2007) 认为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动机也影响着选课, 他介绍到大部分大学生选修网球的主要动机:认为网球学习简单, 自我体验性强;社会发展对网球课程的影响;盲目的随众心理。同时作者也着重介绍了网球选修课中的主要心理障碍, 它包括社会因素, 学生自身条件产生的自卑心理, 以及学生单纯的赶时髦, 片面的追去时尚, 最后是学校场地器材设置和师资力量配备等因素[3]。

体育选修课好比一个大集合, 而网球选修课属于它的一个子集。这些因素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选修课, 所以, 在笔者看来这些应该也是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网球选修课的一些重要因素。

1.2 选修课的影响因素

1.2.1 学校因素

朱征宇, 徐洪想 (2002) 指出学生对网球运动认知状况和学习动机——追求时尚并与未来相结合, 对现行选修网球课的各教学要素的评价——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学习后对网球运动的态度的发展——不论何种原因驱使, 学生学习动机都是积极向上的。这里主要就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的。学生参与网球选修课后, 求知欲和技能都达不到满足, 必然会影响该项课程的选修[4]。

戴婷婷 (2011) 在研究武汉市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存在的问题时, 指出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 网球课外活动是开展网球运动的主要制约因素[5]。学校对于网球这门课程的投入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网球选修课程的效果。在学校教育中, 学生为主体, 他们参与网球这门选修课, 即为教学对象, 教学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网球学习, 也影响着他们以后参与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学校对于网球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网球选修课的因素。学校越重视, 投入就会越大, 有了好的场地器材, 师资力量等等, 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参与选修了。

1.2.2 教师因素

刘泳 (2007) 通过对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按照网球教师的运动和教学经历, 将高校网球教师分为了3类:一是专业运动员类, 这一类教师均是从各省市专业队退役的网球运动员。他们经过大学的学习后进入高校工作;二是普通教师类, 这一类的网球教师均来自全国各体育院校, 在大学以前并没有接触过网球运动, 经过4年的网球专业学习后进入高校工作;三是进修类教师, 此类教师也是来自体育院校, 但是并非网球专业, 他们在进入高校工作后进行网球技术的短期培训, 在进修后教授网球课[6]。这3类教师的水平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 在网球教学中, 网球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 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 同时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李军 (2010) 介绍了目前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修人数太多;地器材不够;学课时和教学内容安排有限;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教法呆板;网球理论教学明显滞后;重视技术传授, 忽略网球战术培养能力;考核评定方法单一[7]。王军朝 (2012) 也在《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动向分析》里结合目前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的实际情况, 总结了目前新时代网球教学的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客观因素的影响; (2) 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不足;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并根据调查研究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1) 加强核心技术动作的教学; (2) 借助高科技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 (3) 注意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 (4) 终结性评价向过程式评价模式转变; (5) 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8]。

4位学者都是从教师教学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研究, 由此可知, 学校开设网球选修课时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1.2.3 学生因素

作为教学主体, 学生有其客观能动性, 他们自身的因素也影响这网球课程选修。运动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学生在对体育学习, 身体锻炼的目标愿望与运动环境诱因相互影响下, 产生了体育运动的内部需要。有了需要就会出现满足需要的意向, 进而成为行为动力, 推动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学生对于网球这项感兴趣有动机才有可能参与这项运动。

梁斌 (2004) 指出除了介绍网球运动在大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地位, 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 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 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前景等, 也介绍了影响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因素——对网球运动不了解, 场地因素, 消费高, 组织欠缺, 没有专业教师或最初建立运动项目兴趣难以转移等问题[9]。

1.2.4 项目因素

首先, 赵海涛 (2008) 从心理动力因素, 生理负荷因素, 社会时尚因素3个方面总结出了学生选修网球课程炽热的动因。他对网球选修炽热动因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对网球这项运动进行了分析:网球运动本身的技术难点多, 旧的经验习惯对学习新技术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客观条件的限制, 影响学习的进度和效果[10]。

其次, 李淼 (2011) 讲到了网球消费对于学生的影响[11]。作为四大绅士运动之一的网球, 虽然日趋群众化, 但由于运动场地, 运动装备等消费过高, 致使不少人只能对网球运动进行远观, 学生也是如此, 大部分学生属于无收入群体, 所以网球这个项目的消费也是他们参与网球运动的影响因素。

最后, 纵观国际网坛, 不少职业选手因伤病而淡出人们视线, 带伤的网球选手更是不在少数。吴桂宁 (2004) 提到了网球运动中的伤病, 伤病在网球运动中也是比较常见的。高校学生大都是初学者, 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在未正确掌握技术动作时, 常常手腕用力过多, 容易患网球肘;有的同学为了模仿世界级球星的某些技术动作, 但对这些技术没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准备, 患网球肘的机会可能就很高。

1.2.5 社会因素

蒋利明, 韩艳青 (2006) 认为网球运动也需要一定的软环境, 这个软环境是指适宜网球运动发展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则, 价值标准以及行为方式等。从大范围讲网球之所以在中国盛行, 除了网球运动本身的吸引力, 更多的是由于中国女网的傲人成绩。正是因为这股网球热潮才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网球运动的兴起, 也才有了高校网球运动的兴起。学校和所在城市网球氛围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网球选修的重要因素。

2 结语

随着网球热潮的冲击, 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各类俱乐部, 业余赛事都在积极的进行着, 为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网球选项课。而学生参与网球选项课的情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怎样让更多的学生投身网球选修课中积极参与网球运动?从学校, 学生个人, 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发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呢?

研究这个课题, 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体教专业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需求情况, 也有助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更好地开展网球选修课, 为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松峰, 仰硕.影响大学生体育选修课选项因素的研究[J].福建大学学报, 2001, 17 (1) :11-15.

[2]初永和.对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6 (2) :61-64.

[3]李亮, 董凡.试析高校体育选修课的选修动机和心理障碍[J].安徽体育科技, 2007, 28 (3) :93-95.

[4]朱征宇, 徐洪想.对网球选修课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2 (2) :77-78, 81.

[5]戴婷婷.武汉市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11, 30 (1) :116-117.

[6]刘泳.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9) :1251-1252.

[7]李军.对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探讨[J].体育世界, 2010 (8) :13-14.

[8]王军朝.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动向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151-152.

[9]梁斌, 宫晓丽, 沈贤.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J].山东体育科技, 2004, 26 (1) :65-66, 69.

[10]赵海涛, 齐伟.浅析网球课在大学选项课中炽热的动因及教学对策[J].蒙古体育科技, 2008, 21 (1) :106-107.

体育选修课程 篇2

(可选11学分。不要全部集中在一个学期选)

选课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WEB服务器地址(http://58.59.133.199/),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都是学号),选择“学生”角色,按“登录”。进入公共选修课网上选课左则点击体服管理选修课钩选某门课程第一志愿按选定(一次只能选定一门,若不按选定,则选课失败。)信息查询公共选修课查询第2学期查询(计算学分,学分计算合格)退出(选课结束请各位同学不要忘记关闭所有开启的窗口,以防他人进入,造成不良后果!)

计算机课件制作(32学时;2学分;第二学期开课)

PowerPoint是一款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软件,本课程采用实例的形式学习PowerPoint、演示型、动画型、交互型、练习型、综合型等课件的制作方法,是一门针对体育生开设的技术类课程,提高体育生制作课件及应用课件的水平。

考核方式:上机操作考核,考试占70%,平时占30%。

计算机电子竞技(32学时;2学分;第二学期开课)

针对新的竞技体育项目《电子竞技运动》的迅速普及,电子竞技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这门课程不仅和其他体育运动课程一样强调体育竞技精神,锻炼人的精神和意志,提高选手判断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团队协作意识,而且由于它本身需要依靠电脑和网络等IT设备进行比赛,这同时也起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全民普及信息技术的作用。电子竞技源于电脑游戏,只要根据情况适度游戏,可以起到运动娱乐一体的效果。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上机操作占20%,平时成绩占10%。

赛事编排信息管理(32学时;2学分;第二学期开课)

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必要的信息服务、流畅的信息处理、可靠的技术基础是保障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前提。本课程通过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中小型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编排,能够完成体育赛事的信息化管理。

考核方式:上机操作考核占70%,平时成绩占30%。

应用写作:(16学时,1学分,第二学期开课)

讲授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申论写作、体育新闻写作、自荐书写作、公文写作讲解和中国写作发展流程史的介绍。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在思考角度、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一定培养和锻炼,无论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其它课程,还是就业以后的工作需要,乃至终身的学习都有较大的帮助。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

武术:(2学分, 32课时,第二学期开课)

学习武术基本知识,了解武术常规练习动作,初步了解组织竞赛的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训练原则。能组织基层训练、比赛,担任裁判工作,并能胜任大众及基层武术的社会指导员和教练员工作。学习结束可以基本掌握武术运动踢、打、摔、拿的基本技法,掌握武术段位1—3段的套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报考武术二级裁判和武术段位2--3段。

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占10%;技术考核占60%;理论考试占30%。趣味体育游戏组织与编排:(1学分, 16课时,第三学期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趣味体育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游戏的创编原则与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和教学技巧的应用能力,能胜任体育教学的工作,能胜任全民健身指导员的工作。

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占30%;技术考核占70%。

跆拳道:(2学分, 32课时,第三学期开课)

学习跆拳道基本知识,了解跆拳道常规练习动作,初步了解组织竞赛的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训练原则。

掌握跆拳道黄带的基本动作和技能,学习优秀者可以考带晋级。掌握跆拳道基本的裁判法。通过学习可以报考跆拳道二级裁判。

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占10%;技术考核占60%;理论考试占30%。体质测评方法与评定:(16学时,1学分,第三学期开课)

体质测量与评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学科。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体系,了解人体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测量的指标和基本方法,掌握体质评价的内容体系和评价方法、开设运动处方的能力。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乒乓球:(2学分, 32课时,第三学期开课)

讲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动作和战术,介绍乒乓球教学训练方法、竞赛和裁判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组织乒乓球教学、竞赛和裁判工作能力。

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占10%;技术考核占60%;理论考试占30%。足球:(2学分, 32课时,第三学期开课)

讲授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动作和战术,介绍足球教学训练方法、竞赛和裁判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组织足球教学、竞赛和裁判工作能力。

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占30%;技术考核占70%。

推拿与按摩:(32学时;2学分;第三学期开课)

本课程通过介绍推拿按摩的理论和技术技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经穴按摩;肩部、颈部、腰部、下肢疼痛的推拿按摩方法。

考核方式:(1)技术(手法操作)占40%;技能占20%;(2)理论考试占30%;(3)平时成绩占10%(包括作业和课堂提问)。

国际贸易:(32学时;2学分;第三学期开课)

国际贸易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健美运动:(16学时,1学分,第四学期开课)

讲授健美运动基本知识,学习改善体形、体态。了解健美运动常规练习动作,初步了解组织竞赛的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训练原则。

成绩考核:

1、技评(最佳的身体各肌群健美练习动作及健身器械的使用)占50%;

2、技能(健美比赛规定动作展示)占25%;

3、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占25%。

服务营销:(32学时;2学分;第四学期开课)

服务营销是以研究服务业和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质量、定价策略及营销策略等是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服务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识别和分析各国、各地区重要的服务环境独特性的方法和原则;提高学生对服务营销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服务营销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服务营销的思维方式、营销理念应用到新领域、新行业。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32学时;2学分;第四学期开课)

本课程将围绕物流与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从市场预测、计划、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物流分销到供应链评估的全过程,结合案例,向学生讲述和分析物流与采购管理的分析方法,分享跨国公司的管理工具,帮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所在企业的情况,改进物流与采购管理水平,降低总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财务管理:(32学时;2学分;第四学期开课)

财务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

析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其基本内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及收入和利润分配管理等内容。其任务是通过理论课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及综合练习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证券投资:(32学时;2学分;第四学期开课)

《证券投资》是一门理论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读学生解证券投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认识和理解证券投资活动和证券投资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掌握常用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在实践中争取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并能有效控制和防范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体育选修课程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体能 项目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61-04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民族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区域范围所开展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以各种身体练习和娱乐活动为手段达到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传统体育活动的总称”。它聚集了民族性、娱乐性、参与性、健身性等多元特点,其核心价值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的文化内质。把它融入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推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不同层次的年级阶段实施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该指导纲要明确强调“在大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不失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2015年4月30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学校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内容的毽球、跳绳、三人板鞋竞速、抛绣球、滚铁环等项目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普及,吸引学校共6个代表队872人参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对目前高等学校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当代体育文化一次审视,也是缓减以西方体育为主流的高校教学内容式垄断局面。基于此,本课题窥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总结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实施现状与改革方案,旨在为高校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与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窥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不同的个体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真实体验感受,从而把握不同的个体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观认识。为此,结合本研究的实际,主要采取了质性研究方法,重点涉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是运用探索性的方式来获取和收集刻画复杂人类体验的丰富和描述性的数据。”“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在探索中从社会现实的不同解释来获得多层次的真实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从不同的群体中获取现场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日的真实体验感受。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鼓励个体提供深度的信息,通过捕捉特定环境中个体的主观见解,最终达到个人水平上的共识。”

1.文献资料法。以“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进行检索文献,获取69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第一,通过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师面谈,了解他们对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改革的观点与思考。第二,在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日期间,与参赛的学生进行交流,获取他们对本次比赛的感受及对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改革的意见,收集丰富的数据获得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真实描述现象。

3.实地观察法。借此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日期间,细致捕捉参赛学生比赛时的技术动作及相互团结协作的过程,探索中从不同的现实比赛中解释并获得学生多层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真实体验情况,以此把握参赛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观认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概念

李秉德认为,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进行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并制定与教学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教育、教育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则专指某一门学科。”参考李秉德老师对课程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是学校体育选修的一个分支,它有一套系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并能与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所一致,是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中开设各类有关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机集合,并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措施、考核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毽球、跳绳、三人板鞋竞速、抛绣球、滚铁环、珍珠球、五禽戏、跳竹竿舞、高脚竞速等项目列入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

(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分析

1.开设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今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日益冲击人们的意识,对民族文化的身份和个性慢慢变得模糊。特别在一些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常常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当代体育文化占据了主流,为此,在高等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变得更为有实际意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为此,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民族传统资源、挖掘本区域教学资源,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3月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选修课程。在此之后每学年的第二学期都开设该课程,内容设置有跳竹竿舞技术、跳绳、珍珠球、背篓与高杆抛绣球技术、五禽戏、毽球、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知识与技术录像教学。目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位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专任老师,均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

2.报名方式。在每年的第一学期期中教学阶段,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公布体育专项的选课网址、报名时间周期、课程项目,学校的各教学单位告知学生选课相关管理规定和选课相关工作安排。学生可在校园网教务系统自主选择。

3.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方法。参考邱团2012年8月出版的《高职高专职业实用体育》教材和蒋东升2014年6月出版的《民间民俗体育学》教材为参考书籍,分析高职生未来就业所从事的职业技术特点的需要,在体育专项课程中融入职业体能与运动保健课程,编制了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方法。在教学进度中侧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把教与学融入教学大纲。内容设置有跳竹竿舞技术、跳绳、珍珠球、背篓与高杆抛绣球技术、五禽戏、毽球、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知识与技术录像教学。在考核评价方法上,采取“过程+结果”的评价方法,即“毽球、跳绳、五禽戏+职业性体能素质+考勤”。技能考核占成绩55%;职业性体能素质:职业核心素质体育课成绩占成绩35%;结合自身岗位群特点,设计一套职业性体能素质练习方法并有效地完成;考勤:每次课的出勤率占成绩10%。

4.教学要求与课时安排。教师要编制好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方法,每个教学内容都有详细教案。教案要明确说明本次教学内容的目的、重点与难点、课堂类型及教学方法、教具与挂图、教学过程。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组织严密紧凑。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每一次上课都如实考勤。教师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育,注重“理论与技能+人文与科学+教法+锻炼法。”即传授项目的技能、传承项目的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每周2个课时,共90分钟,不分专业、班级进行分班。实行多个专业、班级教学。

5.场地器材。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器材充足,现有竹竿40根、跳绳200副、珍珠球20副、三人板鞋60副、背篓30个、高杆背篓底座4个、毽球300个、民族健身操视频1套等,以上器材均能满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需求。

(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改革的关联探讨

1.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概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生了变迁,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对民族文化的身份和个性慢慢变得模糊。高等学校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应担负起民族传统体育继承和发展的重任。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的开展即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现。2015年4月30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官塘校区举办了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项目设置有:22位男、女生绕“8”字跳大绳,一分钟单人跳绳,背篓抛绣球,高杆抛绣球,毽球,滚铁环60米男女混合往返接力,三人板鞋竞速60米,大象拔河等8个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学校6个二级学院共872人参加了比赛。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在比赛前期做了很多赛事宣传与赛事筹备工作,体现在:第一,学校把报名相关工作及比赛要求放置在学校网站首页;第二,学校把比赛器材借给各二级学院参赛队,让参赛队员熟悉各项技术动作;第三,体育教研室全体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各二级学院参赛队,以便更好掌握各项比赛技术动作和比赛要求,以此保障各项比赛能顺利进行,具有观赏性。回顾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如下几个亮点:第一,本次比赛所有的裁判员全部来自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的学生,让学生在“教与学”情境中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第二,学校全方位的报道此次活动。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活动”为标题在广西新闻网报道此次活动,以“广西高校办‘民族传统体育日活动”为标题在“中新网·广西新闻”报道此次活动,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赛场上看看”为标题在微信平台报道此次活动,同时还在学校网站首页也报道了此次活动;第三,纵观广西高职院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个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日的高职院校,此次活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案例。

2.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改革的关联探索。“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设置有毽球、跳绳、三人板鞋竞速、抛绣球、滚铁环等项目,这些项目资源构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潜在形态的课程,呈现出有动态生成的专项选修课程。首先,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的项目转化成为民族传统专项课程教学中的视觉语言,消解以西方体育为主流的高校教学内容式垄断局面,进而创造出一种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文化结合点,渗透着浓厚的地域精神的教学体系;其次,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不能止于不同项目视觉与形式语言之间的转化,它应该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追溯,将民族传统体育从视觉形态层面向文化、育人、精神内涵层面推进,进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直抵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此来重构文化、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改革措施与成果

1.优化与整合适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资源。“据记载广西共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1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共有283个项目,壮族有134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占47.3%,其他十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149项,占52.7%。”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但是如何挖掘、整理、筛选适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应用到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显得极其重要。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首先在开设该专项课程之前,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系部团总支书记沟通,把三人板鞋、竹竿舞、背篓抛绣球、毽球、跳绳、滚铁环等项目应用到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如班级的团日活动开展、班级出现管理问题:竞争不和谐、参加集体性活动积极性不高、缺乏凝聚力等,都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方面可以宣传与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另一方面给辅导员与系部团总支书增加班级管理方法。第二,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对班级建设影响。2012年4月笔者获得校级课题《民族传统体育对高职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并得到学校经费资助,主要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团队精神的培养,为高职生团队精神培养寻找一种新的思路。设计了“三人板鞋”、“珍珠球”、“竹竿舞”、“背篓抛绣球”4项民族传统体育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运输经济与管理系、电子技术学院等2011级部分班级中开展,“从项目的导入—体验—反省—分享—总结等环节观察高职生的实际体验感受,该探索研究班级团队建设的一种新的思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奠定了基础。第三,优化与整合适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资源。依据实用性原则,按照项目类、项目群、项目类型、具体项目等归类方法,择优并提炼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资源(如表2所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设置有跳竹竿舞技术、跳绳、珍珠球、背篓与高杆抛绣球技术、五禽戏、毽球。

2.从“项目教学”模式转变为“项目教育”。20世纪60年代英国瑞恩斯教授提出了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所教学的项目,按照教学活动为小组单位,以核心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思路。通过设计操作性强、预期较好的项目来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可见,项目教学强调的是技能传授过程。而项目教育不仅传授项目的技能,还传承项目的人文知识、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思想、教育方法和手段,让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视为“人的培养”过程,该过程通过项目的文化传承和熏陶,即注重“理论与技能+人文与科学+教法+锻炼法”。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教学一直秉承项目教育的理念,将民族传统体育各项目的技能与育人的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如表3所示)。

3.建立职业性体育课程评价方法。采取“过程+结果”的评价方法,即“毽球、跳绳、五禽戏+职业性体能素质+考勤”。技能考核占成绩55%,分别是毽球垫球、发球、比赛,跳绳个数,五禽戏完整的套路动作。职业性体能素质:职业核心素质体育课成绩,占成绩35%,结合自身岗位群特点,设计一套职业性体能素质练习方法并有效地完成。考勤:每次课的出勤率,占成绩10%。

4.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晶:民族传统体育日。“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可基于教材、课程、课堂、讲座和实践”。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程一直秉承了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经过两年探索与实践,2015年4月30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官塘校区举办了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日,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项选修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现,将民族传统体育从视觉形态层面向文化、育人、精神内涵层面推进,实现文化育人、体育育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韦丽春,凌光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

[2]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4-04-16)[2016-01-0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3]FLETCHERD,ARNOLD.A qualitative Study of Perfor-anc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Elite Sport[J].Jappl Sport Psychol,2011(2)

[4]LONGT,PANTALEONN,BRUANTG,eta1.A qualitative sudy of young moral reasoning of elite athletes[J].Sport Psycho1,2006(3)

[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6]陆世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探析[J].学术论坛,2013(4)

[7]崔瑞雪.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J].教育探索,2010(2)

[8]黎晓萍,赵芳,谢雄健.特色体育课程开发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归类与筛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9]梁政东,李俊果.民族传统体育对高职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C版),2012(5)

[10]于健.项目教学模式(PBL)在《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任务驱动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

[11]何艳华等.高等体育专业“项目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9(3)

[12]唐凯兴,黄克赞.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1(2)

[13]刘华政.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析.广西社会科学,2015(4)

【基金项目】2016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6-A06);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5-B19);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5-A07);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2015C519)

【作者简介】梁政东(1983—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滨海体育理论与实践。

体育选修课程 篇4

“欲灭其国,先灭其文化”,诠释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价值意义。对于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其说是其民族精神,不如说文化是其民族养份。她使整个华夏民族得到了几千年繁衍不断的蓬勃发展,她使华夏儿女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善良、智慧、刚强兼并的民族气质。对于中国体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肩负着一个不可低估的重要国家形象的时代角色。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与推广,世人有目共睹,那么培养未来的国家形象代表———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文化是民族生息的养份,文化是国民精神气质的养份,文化是培植国际型民族人才不可或缺的养份。发挥文化优势,强化国学文化,打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家园,才是一个伟大民族最终的事业目标。

1“四书”列入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中华武术是民族智慧与历史文化的产物。当代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多元化的时代功能、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博大精深的拳种流派、赋予哲理的健身理念,使武术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的历史是战争史、是军事史,更精确的应该是武术发展史,武术的内涵依赖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道、释”的文化能量,使武术可以拥有一个重量级的说法:“武术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浓缩”。武术具有如此强大的民族力量,使武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中国武术技能的传播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与推广者,因此,传承国学文化,提高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意义深远。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首,它是中国几千年来儒家圣贤的智慧结晶。儒家的传世宝典“四书”,无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代的中国,它们都是中华儿女修身齐家的精神食粮和规范社会道德的衡量依据,同样“四书”也是中国古今武术人才的武德衡量尺码,对于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会起到无比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四书”的民族能量,古代圣贤早有定论: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1]程颐先生认为《大学》是知识人修身养德的首选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行。《中庸》道尽了宇宙哲理即《易经》思想的本质。程颐对《中庸》一书给予极高的评价。子程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程颐认为《中庸》内涵无穷无尽,但都是由实在的学问组成,善于读书的人只要认真反复地研究是可以有很多收获的,那一生一世运用它,将受益无穷。[2]《论语》是儒家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言论。言论中不仅涉及孔子教育学生的求学做人道理,又有谈论孝道的伦理规范;不仅谈到自省与观德的途径,还有明察社会变迁的方法;即有阐述仁爱的重要,又讲到不仁的后果,是一部人性育化工程价值极高的重要参考书籍。《孟子》将儒家“仁德”思想推陈出新,用“仁、义、礼、智”四德学说浓缩了先贤的意志,提出“君为轻,民为贵”的辩证哲理思想,无论是对个人或者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由此来看,儒家的“四书”是中华民族育化工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个人与国家的发展命脉。然而对于“四书”的文言文教材模式,对于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学生来说,达到熟读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不知“四书”一二,也不能成为完美的当代武术专业人才。所以,本人认为将“四书”列入武术专业选修课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 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晓军先生在2010年河南大学的一次武术学术报告会上讲:“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提出要重点发挥文化优势,发挥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之优秀形态,2009年7月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集中国内武学专家赋予武术一个全新的时代定义:“武术是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3]由此来看,武术的传播重在文化,理论是技术不可或缺的养料,于是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文化是构建武术专业人才的血脉。失去文化的力量“加持”,就失去了武术作为传统体育本身的光芒。因此,文化课程的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早在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提出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以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人从几大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招生简章上搜集后统计,几所重点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情况,如下图所示:[4]

资料显示,专业课程的设置合理科学,达到上面《规范》中的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尤其表现在一些历史文化方面课程的设置,如《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传统体育养生学》,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比如《武术史》让学生了解武术与中国战争的关系,是研究中国战争史与中国武术(技术与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书籍。《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一部理论完整、功法系统,不可多得的武术专业教科书;《中国文化概论》能使武术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梗概了解。即便如此,本人仍然认为将“四书”纳入武术专业人才的选修课程可突显其与以上众多学科截然不同的文化熏陶效果。

3“四书”对古代(军事型)武术人才的历史贡献

自古以来,儒学教育就是国家建设的治民之策。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武术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工程项目。武举制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选拔与培养军事型武术人才的历史成功典范(注解:武举制选拔的是军事型武术人才是本文作者在其硕士论文《武举制人才与当代武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的结论,与当代传统体育型武术专业人才产生鲜明的时代对比)。据史料记载,选拔能武善战的武艺人领兵打仗是封建王朝最初的理想。然而,有勇无谋不能在战争中取胜。为了提高战争的实效性和成功率,军事实战中讲究韬略,战略和战术在宋代武举制的考试中开始得到重视。唐代的武举制考试并未设置理论部分,到了宋代,“宰相须用读书人”的尚文抑武主张和整个朝野漫步的“昌文偃武”社会意识,加上战乱频生,统治阶级选拔能征善战的儒将之迫切心理,武举制增加了时事理论和兵书知识的理论考核内容。在庆历年间,皇帝下诏武科应试举人“先试以孙、吴等大义,以策对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元丰三年(公元1080)宋神宗下诏校订出版了《武经七书》:《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在宋代《武经七书》开始定为武举必读之书,南宋有规定武举考试以《七书》命题,后延袭下来。[5]明代的武学与宋代武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偃武重文”的社会意识影响。学生教读之书有《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五经》、《七书》、《百将传》等,各书选择要点讲大义而已,主要为指挥官和士官子弟提高文学修养,用于收文武合一之效。[6]由于《大学》、《论语》、《孟子》等内藏着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学说与思想,不仅提升了古代军事型武术人才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武将的作战技能。由此来看,封建统治阶级不仅为自己稳固了江山,也为古代中国培养了大批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武术理论家、养生家等民族栋梁之才。

4“四书”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的时代价值

4.1《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对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时代价值

出自(《孟子·离娄上》)的名句———“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对于当代武术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警示规范德行,也许不会有更深奥的理解,然而,它却是当代武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儒家养生思想“仁者寿”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说《孟子》是一部隐藏儒家养生思想极深的重要参考书。(《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与(《孟子·尽心下》)中的“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虽然从战争的角度孟子警示人类相互屠杀的因果报应,强调爱惜别人的生命犹如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劝导人们要规范自己的社会道德行为,以免祸及自己和亲人的命运。这对于素以“侠以武犯禁”的古今武术人又未尝不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警示语。(《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段话对于素以“武”平天下的武术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武术人利用自己的技术战胜弱势群体并非英雄,只有文武兼备,才是真正的强者。《孟子》一书从仁爱出发,涉及到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命运,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部具有多元文化熏陶价值的教科书。

自古以来,中国任何朝代的择贤与能都以“人德”为重,选用有才华的人,以人品为贵,否则,国家灾害将至。正如《大学》中“…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大学》被中国理学先驱程颐认为是知识人修德的第一本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先净化好自己光明的德行,再谈及未来命运。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的学生也是无比可贵的教条。纵观中国古今武术人才的变迁,历史让人们见证了古代军事型武术人才的两面价值,既有捍卫国家,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气节,也有谋权篡位的历史事件。在冷兵器时代,历史赋予了武术人极强的技击属性和战争色彩,他们是民族之间的较量工具,也是个人之间致命的杀伤武器。今天的武术人仍然脱离不开武术赋予武术人特有技击属性。对于武人的“勇”,在(《论语·阳贷》)中孔子对子路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对于通晓武术的人深刻领悟了《论语》中一些重要的人性言论,无疑会大大净化武术人的社会行为。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等武德方法的谚语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中庸》对于当代武术专业学生来说更加显得无比珍贵。朱熹解释中庸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远不变更,坚持信守的定理。他认为,中庸是儒家学者进行自我修养的基本课程。[7]《中庸》应该是武术专业学生提升武术理论与技战术最有价值的文化宝典。如果说,中华武术的理论精髓来源于中国的儒、道、释三家文化,那么,《中庸》就是道家的血脉,儒道殊途同归。《中庸》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是武术拳理或养生原理以及技战术等诸方面有关武术专业知识的重要理论依据。

4.2“四书”是当代武术专业人才树立良好国家民族体育形象的重要元素

武术是中国文化与历史战争的产物,无形中影响着国民气质与作为体育人的民族形象。可以说中国武术是中国精神,是中国的世界形象。在中国的古代有江伯虎、戚继光、俞大猷、蔡必胜等民族英雄人物,他们是民族英雄,国家武将,是儒家“四书”熏陶之下的民族栋梁,是民族形象的历史典范人物。国家形象设计大师安德鲁·阿加西说过:“形象意味着一切”。[8]国家体育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代有曾经横扫国际武坛的叶问,有影响国际影视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有当今家喻户晓的世界中国功夫之王成龙先生,虽然他们只是武打演员,却将中国精神带到世界人面前。他们的影视作品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粹体育项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时代贡献。因此,中国民族形象的树立离不开中国品牌传统体育项目的力量,离不开儒家经典思想的熏陶。更离不开对“四书”内容的深刻领悟。了解“四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武术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内容。对于当代的武术专业学生来说,未曾接触过“四书”不会理解中国儒家宝典对武术人的重要影响,那么,无论是对武术专业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或者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研究都是不利的地方。本人认为“四书”是提升当代武术专业人才武德修养不可或缺的教科书,也是武术文化与传统武德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是武术专业人才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宝库。

5 结论

“四书”是中国历史儒家文化古籍的传世宝典。《论语》内容简约精炼,是孔子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孟子》对孔子思想推陈出新,更具有社会实践价值;《大学》与《中庸》是宇宙哲理与人格修养的规律探讨。“四书”中的任何一部,都能在民族人才教化工程中发挥重要的时代力量。从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四书”是国家体育人才从事体育活动与学术创作的基本文本,是民族体育人才修身、树德的根本依据,通过泛读“四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之提升一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以文.四书全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2.

[2]张以文.四书全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22.

[3]中华武术.北京:2009(8):34.

[4][5][6]樊艺红.武举制人才与当代武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张以文.四书全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21.

选修校本课程总结 篇5

体育校本课程——跳绳在我校已开展实施一年多了,在校领导参与指导、体育教师认真实施,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情况下,使跳绳这一传统项目在我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丰富了学生课间生活,更使全校师生的体质有了明显提高。

开学初,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教研,分析我校现状:我校校舍是楼房,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相对较短、运动量较小,身体素质较差,不是“豆芽菜”、就是“小胖子”,在现今校园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又要提高身体素质。针对以上情况,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进行进行大量调研,确定开展跳绳活动。于是,大家动手搜集资料,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体育教师搜集跳绳种类、跳绳方法、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并认真研制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如:原地练习方法、利用跳绳进行集体游戏等方法。校领导高度重视,将校本跳绳这一课程列入课时我负责一二年级。与体育课结合,利用体育课让学生得到充分练习。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为各班配备长绳和部分短绳。课程需要评价,根据我校学生素质,确定了我校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提高了学生学习跳绳的兴趣,也树立了学生学习跳绳的自信心。在校园展示活动中,学校组织跳绳比赛和表演,学生家长和领导都给以了肯定。

跳绳这一校本体育活动在我校才刚刚开展,其中还有许多不足,如:评价指标不够高,跳绳成绩还很一般;缺少运动员似的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开展中加强比赛意识,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格外指导和训练,争取在普及的基础上,取得区级及区级以上比赛的好成绩!

“版画”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 篇6

因为“版画”选修课程,我校还参加了各级各项学生美术比赛,学生的版画作品近年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2项、市级二等奖3项、市级三等奖1项和市级入选奖1项。

一、课程的开设以学生兴趣为先

“版画”选修课程,是让学生更好地展示个性、丰富艺术想象力、在兴趣中形成特长的课程。我们不仅向学生提供了教学用品、耗材、工具,还传授版画制作知识,而且很尊重学生的感受。如制作好的版画可以让学生带走,这样学生会产生成就感,每次作版画的过程也会更加努力;而且学生带回去给家长、朋友、同学看,会得到赞扬与鼓励,这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不仅如此,我们还专门开发了“把版画印到T恤上”的课。因为版画颜料干了之后本身是不会被洗去的,我们利用这个特性来印制T恤衫。T恤的费用也是学校从专项课改资金中出的,不用学生负担。学生可以在一个学期印1~2件T恤带回去自己穿,前提是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制作的版画。这样T恤的媒体作用也很好地被利用了,学生穿在身上觉得自豪,别人问起来也会滔滔不绝地介绍“版画”这门课程。在校内,“版画”课程得到了充分传播;在校外,我们的选修课程也从这个渠道被广泛知晓。

此外,有的学生还因为“版画”选修课程喜欢上了美术,参加了各级美术比赛与展览。在兴趣中学习,在喜欢中学习,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二、课程的开设促进教师的发展

选修课程需要教师来开发,这个过程是教师自己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很有好处。笔者通过编写《木刻版画》教材发现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更好了。

笔者学的是油画专业,版画并非专长,但是因为喜欢,再加上版画教学在中学有很多有利之处,所以工作以后一直钻研此专业。在开发这个课程之前,笔者看过专业的版画类高等教育教科书(李旺、寇疆晖、范敏、孙世亮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基础教材〈版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也看过中国近现代版画史(齐凤阁著《中国现代版画史》,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还学习了中国古代版画(年画)的相关内容(吴自力编著《中国传统木板年画》,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从而熟知“安迪沃霍尔”“方力钧”等版画家的创作。最近还看了一本版画的译著(格拉博夫斯基、菲克著《版画观念与技法大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出版)。这些给了笔者很多灵感,学习到了很多版画制作的非常技法。

虽然专业内容不成问题,但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有令人头疼的地方,主要是大纲评价标准比较理性,教材格式也有统一的字体、间距、格式等,会感觉烦琐。笔者编写的《木刻版画》教材一共改了4次,1次是评“省精品课程”前,2次是“省第一批推荐普高选修课程目录与电子教材”之前,还有是学校要大量印刷,又改了1次。虽然这一过程有些痛苦,但更多的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快感。

三、课程开设要不断展示成果,有利于区域推进

我校建立的“版画工作室”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浙江省普通高中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督导小组、宁波市学校发展性规划评价小组都前来参观指导过。工作室还举行过宁波市2012年美术选修课程区域推进现场会。宁波电视台2次前来采访,多家报纸、网站对工作室进行了报道。

在宁波市2012年高中教师培训中,笔者还为全体教师作了开发选修课程的报告。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我校的美术学科,因为“版画”选修课程的开设增加了不少影响力。开发选修课程有如此大的影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笔者当初没有料想到的。

在美术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笔者因为借助“版画工作室”的条件与自身对版画的研究,成功地创作了几件比较大的作品,并多次在省级以上美术展中展出,也因此被审批通过加入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还在宁波市江北区的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中被选为代表。

体育选修课程 篇7

一、联合社会力量进行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

2006年, 在学校的支持下, 我院正式与云南省康健保健按摩师培训站签定协议, 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分站, 可面向社会举办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至今, 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已为社会培养该类人才约180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的再继续。从此, 我校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取得按摩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具有合法的按摩师职业资格。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争取社会力量, 联合举办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学生在校期间便已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 迫切希望学习有用的职业技能, 以增加就业机会。 (2)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推拿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时的舒适感, 使社会掀起了一股推拿按摩热潮。 (3) 扩大学院影响力的需要。通过社会招生, 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院的办学, 扩大社会影响力。 (4) 通过培训活动, 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按摩技能。

二、挖掘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习推拿可以为家人、亲朋和同学服务, 也可以为父母尽点孝心。这也是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程的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希望学生多想想父母抚养子女成人的艰辛, 为子女能够成才所付出的努力, 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可是对此我们能做什么?通过问题, 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 放假后能回家为父母尽点孝心。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结束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 该门课程考试合格的许多学生回家后主动要求给父母做推拿, 父母深感宽慰, 觉得子女终于懂事了, 长大成人了。从父母喜悦的眼神中, 学生体会到了责任, 在迷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孝心”的宣传, 也使学生在推拿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 更加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调整教学内容。

以往的《推拿学》教学内容, 主要依托于《体育保健学》中的按摩章节, 内容较少, 主要介绍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常用的20种按摩手法、按摩的应用和一些常用的穴位, 整个教学过程大约占12学时。我院在开设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 并取得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后, 相继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现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手法的动作构成和操作要领、运动按摩、保健按摩、治疗按摩。手法主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校级公选课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变, 教学以教授实用技术为主, 主要是为普及推拿知识和扩大影响。鼓励学生学完继续参加提高班学习, 争取获得中级按摩师职业资格。提高班学习要求结合云南省教学实际, 按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是学习推拿的主要方法, 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利用在校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以巩固、提高《推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加强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组后, 要求学生边看多媒体边练习, 操作过程要求认真体会手感, 注意被按摩者的舒适感。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总结、讲解及示范工作, 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生在不断地感受、纠正中得到提高。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 不乏味, 教师有了更多时间来逐个指点学生, 纠正错误,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体育保健室实习。我院体育保健室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 主要是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根据实际情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对选修《推拿课》的学生开放, 安排学生在体育保健室实习, 其目的主要是实践伤科推拿手法, 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推拿手法, 进行常见运动损伤部位的推拿, 达到治愈伤病的目的, 为将来能够有机会成为合格的保健按摩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开展社会服务。由于推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操作简便, 适应症广, 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故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愿意接受推拿作为保健祛病的手段。因此推拿是开展社会服务的良好载体。我院在开设校级公选课推拿教学以来, 一直重视发挥推拿的社会服务功能, 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校园内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服务, 放松头部、肩颈部及腰部等部位的疲劳;为周围的老人做保健按摩。活动影响巨大, 得到学院领导的鼓励, 受到学校老师及周围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 (4) 加强运动按摩实践。运用按摩是可以在比赛前、中、后进行, 起到有效地调节运动员生理机能, 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等作用, 在体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每年的校运会期间, 任课教师均鼓励学生参加为运动员推拿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 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了按摩的基本技巧, 熟悉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实施按摩的手法和步骤、动作要领及操作时间, 能为以后的体育实践服务。

四、严格考核

考核分三部分:实验考核、笔试和平时成绩。实验考核占课程成绩的70%。实验考核分为基本手法和手法应用两部分, 学生随机抽题, 并当场操作抽到的手法, 依操作手法的准确性评分, 以百分制计算。手法应用考核要求学生随机抽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按摩, 手法自行选择, 以一定的顺序进行, 同时对正在操作的各种按摩手法的特点边讲解边操作。

面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问题, 我院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校级公选课《推拿学》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尝试, 但这种尝试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在课堂内完成, 选修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生推拿学习的结束。真正做到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探索教学的新途径, 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 继续学习取得推拿按摩师从业资格,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 是技能的学习也是品德的教育。校级公共选俢课《推拿学》课程的改革是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对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推拿学,改革,社会力量,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体育选修课程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站姿操作型专业体育选修课男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此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期刊文献和学术报告, 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1.2.2 教学实验法

此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运用不同教学内容的对比教学实验。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获得数据进行t检验等相关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工科高校不同职业类型专业的职业体能素质需求与运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不同职业类型专业的职业特点决定其不同的职业岗位体能素质需求, 7种职业类型的职业岗位体能素质需求尽管有少部分相互重叠, 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存在区别的。所以, 此课题在选择有益于提高职业岗位体能素质的运动项目时, 优先设定与职技特点关系最密切、最适应的运动项目, 以求能够充分有效地发展学生相应的职业特殊体能素质。 (见表1)

2.2 站姿操作型专业学生体育选修课程教学实验研究

2.2.1 教学实验设计

选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个站姿操作型专业男学生共60人进行体育选修课程教学, 随机确定30人为实验组进行职业实用性教学, 30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单一项目教学;教学实验时间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共计32周64学时, 实验组教学内容为太极拳、中长跑、篮球、跳绳4个项目并以提高职业体能素质为主, 对照组教学内容为篮球1个项目以提高运动技能为主。

选取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身体协调性3项职业体能素质作为实验测试指标。背肌力指标采用背力计进行测试, 测试值 (kg) 除以自身体重 (kg) , 以其商为最终成绩;下肢静力性耐力分别测左、右下肢单腿深蹲持续时间 (s) , 两项之和除以2为最终成绩;身体协调性采用手脚协调测试仪进行测试, 测试时间1 min, 记录正确与错误的次数, 错误1次扣2分, 正确1次得1分, 计算最后得分。

在第一次课对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测试指标的基础测试, 在最后一次课对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测试指标的终末测试, 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差异性对比检验。

2.2.2 实验测试结果

在体育选修课第一次课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身体协调性进行基础测试, 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身体协调性基础测试数据经过t检验, P值均>0.05。由此说明, 在体育选修课授课前,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3项职业体能素质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体育选修课最后一次课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身体协调性进行终末测试, 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终末测试数据经过t检验, P值均<0.01, 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身体协调性终末测试数据经过t检验, P值<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2.2.3 讨论与分析

通过64学时的教学实验, 实验组的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身体协调性3项职业体能素质, 均与对照组产生了显著性的差异, 其中背肌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这与实验组体育选修课扩展为4个运动项目, 并在教学中注重提高职业体能素质的教学设计存在密切的关系。而对照组在传统单一项目并注重运动技能提高的教学模式下, 尽管3项职业体能素质也都有所提高, 但已经远远落后于实验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工科高校体育选修课程采用职业实用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 可以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有效预防职业病。传统的以提高单项运动技能为主的工科高校体育选修课程教学模式, 在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素质上作用不明显, 需要进行有效的变革。

3.2 建议

工科高校体育选修课程职业实用性教学, 应针对不同职业类型专业设计不同的运动项目内容, 合理提高学生特殊职业体能素质。工科高校体育选修课程职业实用性教学,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量多地开设运动项目, 以使各运动项目相互促进,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

参考文献

[1]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羌梦华, 崔思栋.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实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8) :91-94.

体育课选修教学探究 篇9

对新的课程形式的看法:学生对于新的体育课授课形式的感受调查。

问卷调查:

2 对于教学的建议与要求

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 学生的要求与建议主要体现在:

在教学内容上, 要求开设足球、跆拳道、游泳、羽毛球、健身操、滑冰、跆拳道等更多的体育项目以供学生选择。现有的体育项目可供选择的内容太单调。建议能不能让学生提议课程学习内容。组建校业余羽毛球、游泳队以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讲一些营养保健知识, 讲课时多讲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

教学实施上, 准备活动的内容单调、枯燥, 只是传统的跑步、活动关节, 我们很反感。技能教学, 希望动作的讲解清澈明了、由浅入深。老师应简讲精练, 让学生精练动作, 节省时间, 严格要求学生, 使体育课紧凑, 多讲一些有关的体育比赛规则, 让学生了解体育比赛的常识、能够看明白比赛, 更好的欣赏体育比赛, 教学中分组、分层次教学, 既不打击能力低的学生的学习自信, 又能保证能力高的学生不至于吃不饱, 使他们不至于以为动作简单而减少练习的热情。允许学生自带一些体育器械, 如毽子、沙包、皮筋, 健身的途径不拘一格, 课堂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比赛, 给我们一点笑容, 和我们打成一片。教学轻松幽默, 不要死板教学, 玩一些新奇、有难度的游戏, 要富有挑战性。

3 教师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反思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延续了多年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与节奏, 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和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考核, 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和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其教育的内容是:教师教的不是学生喜欢学的, 学生想学的、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很少或没有, 其教育的过程是老师讲的吃力, 课堂上千方百计的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热情, 可学生学是漫不经心, 练习是出工不出力。结果是老师精心准备的课, 在学生的懒散与抵制中流产, 课前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化为泡影。

在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中开展选修的教学形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下, 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时代精神的启发下应运而生的中学体育教学的大胆尝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教得轻松, 讲得精彩。学生学的快乐, 练的刻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 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现有技能水平, 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练习项目, 安排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 男女生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 反映在运动爱好方面的表现为男生喜欢一些竞技性强、有一定运动强度的项目, 例如:足球、篮球。女生喜欢韵律性强、节奏明快、动作优美的活动, 例如:健身操、搏击拳。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打乱原有的行政性分班教学, 以兴趣和爱好分班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 学习更多的专项知识和技能, 避免出现传统体育教学样样都学, 样样不精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练习热情, 同一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对比较集中, 于是教研室在学生选择比较集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上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包括田径 (短跑、中长跑、投掷、跳远) , 球类 (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 两大项八个小项的选修内容。能否按兴趣和爱好分班教学, 实际上涉及到教学以谁为主体的问题, 如果我们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按兴趣和爱好分班教学, 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组织形式。其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 要有丰富的运动理论知识, 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其中包含生理保健知识、体育锻炼知识和社会体育知识等方面的理论、生理保健知识,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 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学生掌握自我保健基本技能。体育锻炼知识, 要使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 培养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合作意识、竞争能力。第二, 要求老师要有精湛的运动技能能力, 通过对动作的演示来展示专项体育运动的魅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效应,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作为反应, 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调节强化知识活动, 而且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潜在功能, 如在篮球的教学中, 教师的一次准确远投、一次成功突破、一次精彩上篮、一次精妙配合, 都会深深地触动学生, 唤起学生产生模仿练习的激情、欲望。学生首先要在自身原有运动能力, 从对体育项目的感兴趣程度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不能盲从他人。其次要树立学会一种能力, 强健身体的信心、理念。第三, 要充分利用好45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 积极配合好教师, 认真领会、掌握专项运动的动作方法, 刻苦练习。

体育选修课调查情况分析 篇10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05、06年级每个专业各个班,共2873人,其中05级26个班,1337人(男生477人、女生860人),06级30个班,1536人(男生536人、女生998人)。

(二)研究方法

问卷法:设计有关问卷,共25个问题,发出问卷2873份,收回2819份;

调查访问法:召开小型座谈会两次,与部分学生及体育老师进行广泛交谈;

材料分析法:将调查所得材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选修项目的调查情况与分析

我校目前开展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散打、跆拳道等九个项目的体育选修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男生比较喜欢选修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武术散打、跆拳道等),而超过半数的女生选择了技巧性和艺术性较强,又能塑造健美体形的健身操,另有3.2%和3.6%的女生分别选修篮球和武术散打,这也体现出部分女生渴望竞争的心态。

(二)学生在体育选修课教学过程中,专项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幅度的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体育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选修专项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幅度的感觉和认识程度比较统一。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中,有2083人认为自己在专项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幅度较大,占总调查人数的73.9%;有589人认为提高幅度一般,占总调查人数的20.9%;有146人认为没有提高或提高幅度不大,占总调查人数的5.2%。

(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是否更喜欢上体育选修课的调查情况与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更喜欢上体育选修课,在初步与学生交谈的基础上,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了六个喜欢的原因: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发挥自己的特长;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有利于自己爱好的培养和提高;能增加和本班以外同学接触的机会;容易及格和得高分;可以选择喜欢的体育教师上课。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了六个不喜欢的原因:场地器材不足;教师专项水平低;对学校开展的项目不感兴趣;基础差跟不上;选修课太辛苦难以坚持;一学期只能选择一项,不能全面发展。由学生自由回答(可多项选择)。

问卷调查情况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2536人更喜欢上体育选修课,占总调查人数的90.2%,有147人不喜欢上体育选修课,占总调查人数的5.2%,此外还有130人持无所谓态度,占总调查人数的4.6%。更喜欢上体育选修课主要是因为体育选修课能够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喜欢上体育选修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场地器材不足、对学校开展的项目不感兴趣。

三、小结与建议

(一)小结

1.体育选修课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体育选修课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更合理有效,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2.体育选修课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体育选修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所选项目上的技、战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对这些项目的欣赏能力、比赛的组织能力与裁判能力也相应提高,使他们对参与这些项目运动的兴致更加浓厚,同时身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体育选修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通过体育选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能力,让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需求”,真正地领悟和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喜悦,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建议

1)在选修课项目的设置上,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今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学生选课前应将该项目的教学大纲、考核内容、标准及要求等向学生公示,方便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2)在教师足够的条件下,对选修人数较多的项目可多分几个小教学班授课,适当控制选修班的人数;分班时有条件的尽量把水平相当的分在一个班中,以避免学生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情况。

3)在学生体育成绩评定中,应该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及进步的幅度,作为体育选修课成绩评定的重要指标,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学校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尽可能满足体育选修课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5)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学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也应考虑相应的专项运动特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选修课中学得快、学得好。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伤害风险下一篇:定位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