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班级建设刍议

2024-05-26

可持续性班级建设刍议(精选四篇)

可持续性班级建设刍议 篇1

一、留心观察

接手一个新班级,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很陌生的,我需要了解他们,所以我最初一段时间主要就是观察他们。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和语言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作为班主任,以后肯定和每个人都有机会交流,如果不清楚他们的性格,那会比较麻烦。常在办公室坐着只会看到表面现象,时不时去转悠一下就能看到他们的真实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选择关键时间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早、晚读刚开始时,我会到达班级,观察他们的读书状态; 自习课的时候,我会在中途出现,观察他们的自觉性; 集会的时候,我会提前到达指定地点,观察他们的时间观念; 劳动课时,我会和他们一起动手,观察他们的认真程度……所以,建班之初,我采取多观察、多交流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了解他们,为以后的和谐相处打下感情基础。

二、建立制度

班级一定要靠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才能有效运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选了一些主要的班干部,如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然后让他们去找自己的得力助手,组建班委会并确定各自的职责。为了方便班干部的管理,我建立了德育考核评分,分为学习、纪律、内务、班级文化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让每个班干部都有专属的加分减分权利。我告诉学生,期末的评优和德育考核评定等级直接看得分,如果得分低于60分,那么档案里就会如实填写不合格,学生们还是比较在意这个的。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是制度的实施才是最关键的。在班级制度建立后,班级专门成立了德育评分小组,每周统计、公布得分情况,及时地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班级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班委会的组建尤为重要,必须经过观察、选拔和培训。

三、建立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班风,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产生“1 + 1 > 2”的效果。第一次月考结束后,我立即给他们分了学习小组。通过之前的观察,我已了解学生各自的纪律性和自觉性表现,在分组的时候我依据两个要求: 一是成绩均衡,能够互帮互助; 二是纪律性,能够相互监督。每个组设总组长,管理组内的纪律和值日等,另每组设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等,负责收发主科的作业和资料。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分工,相比有些班级一个组长收所有科目的作业效果要好很多。学习小组的形成,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促进了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树立师威

我从一开学就教育学生对老师要有好的态度,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老师的教法,发掘老师的优点,这样才能快乐和有效学习。打消他们可能因为成绩下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的这种念头,把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定义为“为失败找理由者”。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失败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学生们就容易发现教师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学生,还是让他们去发现老师的优点比较合适。

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老师有了好的印象,评价如下: 语文老师幽默负责,上课很可爱; 数学老师长得帅,一个微笑就让我们激动; 英语老师平易近人,讲课细致; 化学老师上课精彩有活力,和蔼可亲; 生物老师负责任,关爱学生等。看到学生这样的评价,老师们很欣慰,从而更加喜欢我们班的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轻松和喜悦,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建立起来。

以上四个过程做好了,班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师生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和谐的班级文化形成,班级管理才可以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性的和谐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将指引全班的学生积极向上,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对于高一新生来说,一个新的班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和谐的班级文化会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高中的学习生活。和谐的班级文化必须具有可持续性,本文以和谐班级建设过程为主线,突出留心观察、建立制度、建立小组、树立师威这几个重要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意义,提出班级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

可持续性班级建设刍议 篇2

一、城镇化内涵认识的转变

城市化是指从乡村到城市不断转化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词汇,是对城市化的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传统的城镇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了6.91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超农村常住人口[2]。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2.57%。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是缓慢增长阶段,在30%到70%之间是快速发展过程,我国已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我们发现城镇人口数量不是衡量城镇化的唯一指标,单纯追求人口的数量会使城镇化走向极端。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人是城镇化的核心,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因此,我们追求的城镇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提升城镇的文化和公共服务品质,在有序管理中实现人和社会及环境的友好变迁。

二、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或负数的劳动力。”首先,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人多地少。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比重高,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以近千万人的速度增加,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率也随之增长。当前,我国可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538.46万公顷,2012年则变为13515.85万公顷,而201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120.3万亩)。与此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也进一步催化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其次,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了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剩余劳动生产力两者之间突出的矛盾。城镇化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向城市转移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再次,城镇人口收入高从而带动消费水平高、收入机会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巨大吸引力。另外,城乡教育水平、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巨大诱惑和吸引。这其中也产生了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与无序性。

(二)城市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欠缺

城镇化既要吸聚人口,又要留住人口,而这需要产业基础、政策配套以及深层次的社会认同。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1亿,但是这其中有一大部分人是被“城镇化”的。

农村转移的劳动力被称作“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的劳动者群体。进城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在城市中处于边缘地带。他们没有享受城市福利的权利,这是不彻底的城市化,其原因主要是:从职业上看,进城务工人员已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是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人;从身份上看,他们的户口仍留在农村;从人际交往关系上看,他们不被城市居民所认同。由此可见,进城务工人员首先是一个职业与身份不一致的群体,这种不一致,导致他们在工作以及工作以外的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得不到社会支持,尤其是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也无法获得,享受不到各种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城镇化是解决人的城镇化,不是土地的城镇化,不是农村的城镇化,不是楼房的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如果说人口因产业聚集是一种外在的城镇化,那么进城农民内心融入城市,则是内在的城镇化。

(三)农村环境遭受破坏威胁民生

环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政府产生了短期行为,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和资源保护,致使农村区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环境卫生管理滞后。首先表现为乡镇工业排放的各种有害气体、废水及工业垃圾等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威胁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2012年5月福建省霞浦县福宁大沙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偷排工业废水,污染了滩涂,导致当地村民养殖的跳鱼、白对虾死亡,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和生活。其次是随着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农村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大量废物不加处理任意排放,直接进入农业生态系统,使土地、水和生物资源遭受污染和破坏。

(四)乡镇企业发展滞后,难以挽留人才

多数乡镇企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的困难。此外,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甚健全等问题,从根本上阻碍着大批乡镇企业的正常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乡镇企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作用逐渐弱化,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参与竞争,因而出现了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二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低档产品市场逐渐饱和,加上近年来亚洲金融危机对乡镇企业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以及乡镇企业就业成本的提高和乡镇企业的改制,导致精减人员现象频发。三是没有把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兴建中小城镇结合起来,乡镇工业园区未能带动小城镇建设。

nlc202309020345

三、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探索

(一)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而是打破以户籍为藩篱的严格界限,废除身份等级,使中国社会从一个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这是城镇化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打破户籍制度的坚冰,罗尔斯说:“作为公平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3]

政府有关部门应适时研究如何分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视同仁地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持有居住证农民工同等享受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办法,把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参加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农业转移就业人口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经办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创造条件让愿意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民工朋友如愿以偿。

1.完善就业、培训体制

政府要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规范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关系,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益的前提。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努力规范劳动力市场和单位用工制度,尽快解决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享问题。做好劳动者的培训保障工作,健全培训体系。如以新生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的职前培训,以在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在职培训,针对城镇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及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等。加强对职业技术和技能教育培训的激励。如广州中山市小榄镇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求学深造,并给予奖励和资助。就业和技能培训体制的完善,既是对城镇务工人员生存发展的可持续,也是他们对务工城市感情的可持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友好和谐。

2.健全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将农民工纳入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医保待遇大幅度调高,率先实现了让不同群体在同一政策制度下享受同样的待遇。目前,广州市实行企业深户员工、异地务工人员、农村城市化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并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和新老转移办法的平稳过渡。符合条件的非深户参保人退休后一样可以在深圳领取养老保险金。照目前的标准,农民工参保人个人每个月只需比原来多缴费0.9元,总计也就4.9元,即可享受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同时,农民工医保门诊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最高800元提高至1000元,大病门诊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0%提高到最高90%。把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中,增加了他们对深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各地方政府可以此为借鉴,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环境的可持续

二战后,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德国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城镇化之路,城镇化率甚至接近90%。德国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把一些传统乡村转变为二三产业主导的工商城镇。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工商城镇周边的农业和森林用地性质不变,大都市区域内的郊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乡村城镇化也是我国要探索的路径。

1.严守耕地红线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较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人均耕地0.106公顷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总体看,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要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把耕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观念、机制、措施上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城镇化过程中要守住底线。农民要改变生活,并不一定离开土地,农业产业一定要保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74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行为,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行为是破坏耕地行为。破坏耕地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低碳环保的城镇化

首先,加强环保意识。政府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对农村城镇化的环境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城镇化,重视城镇化的科学规划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到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政府要对城镇化进行科学的规划。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针对不同的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指导,对土地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指导,体现出城镇的功能合理化、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城镇管理的方便化,又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能够统筹兼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如镇区规划中首先要把城镇的各项基础建设纳入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和不利的环境影响,强化各项工作;其次,在农村城镇化中实行功能分区,避免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最后,要对农村城镇化中实行垃圾处理、污水、废气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改善。

(三)发展乡镇企业

余光中的《乡愁》很美,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也很美,然而对于那些真正离开家乡的人来说,乡愁不是美,而是心酸。城镇化的另外一种方式应是就地完成。其中乡镇企业要承担起吸纳劳动力的责任。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并不意味着已无发展空间,而是应创造乡镇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整其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农村具有丰富的农产品原料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乡镇企业的天然优势。应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促进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必须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三是明晰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有利于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解决乡镇企业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的“三缺”矛盾,从而完善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创造良好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

英国是城镇化最早也是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市场主导的城镇化进程遇到了瓶颈,城市管理和规划成为迫切需要。20世纪初,英国首先颁布了 《住宅与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各种规划体系对城镇化进行引导,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调控,英国城镇化程度和城镇化质量都走在了世界前列[4]。

我国要完善《环境保护法》,淡化污染防治色彩,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宗旨,增加有关生态保育与资源保护的原则性规定,明确环境保护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环境保护基本政策;明确农业资源权属,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集约型经营;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增加综合性的农业环境管理法律,规定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明确环境管理机构的权责,克服农村环境立法、执法、守法中的薄弱因素,推进生态城镇、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进程。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在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实现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城市文明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12-15.

[2]中国人口城镇化率51.27%?[N]南国都市报·数字周刊,2012-10-27.

[3]【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4]谢振东.国外和台湾地区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及其启示[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3.

[5]夏菁.姚望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

[6]韩康.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困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7]郑志龙.论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J].经济师,2007.

[8]吴上进,张蕾.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J].兰州学刊,2004-3.

[9]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静)

刍议学风试点班级建设 篇3

关键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风建设

收录日期:2012年5月30日

一、学风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首先,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培养目标已转化为大众适用人才。高考升学率的升高使得大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其次, 从中学到大学, 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取代了单纯的课本知识的学习;以学生为主的自学模式取代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些变化导致不适应, 从而出现成绩下滑现象。

再次, 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一部分入学成绩很好的学生频繁出现挂科、逃课现象, 这些学生一部分属于入学前期望值过高, 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异,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另一部分是盲目填报志愿, 进入大学后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学风试点班级建设对策

针对目前学风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试点班级建设, 以点带面, 继而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风建设的前提是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思想教育, 激励学生成才, 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坚持以学习成才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对学校及系部现有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研究, 逐步完善学生党建、班级建设、学生干部管理、日常管理、评奖评优等五大类兼顾不同群体、不同侧重点的规章制度, 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形成一套激励约束作用明显、班级特色突出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三) 建设两支队伍

1、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1) 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 定期进行学生干部工作考核, 使其成为学风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2) 号召学生干部组织有益于学风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此促进班级学风建设, 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抓好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巩固和发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强化党员责任区制度, 创造条件让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风建设工作中来, 示范引导其他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以党风引导学风。

(四) 抓好三个阵地

1、抓好课堂阵地建设。

(1) 上课实行点名制度, 班级学生干部每节课都要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检查, 填写考勤表, 并由任课教师签字, 周末上交辅导员老师; (2) 系学生会对上课班级进行随机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上交系团总支; (3) 对于无故缺勤的学生, 辅导员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2、抓好宿舍阵地建设。

(1) 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深入学生宿舍,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 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窗口; (2) 以“和谐宿舍”评比和“宿舍文化节”活动为契机, 加强学生宿舍安全、卫生管理, 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宿舍阵地, 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3、抓好考场阵地建设。

以学校加大教考分离力度为契机, 一方面教育学生树立诚信考试的理念;另一方面严肃考风考纪, 把好期末“考试关”, 给广大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五) 依托四种资源

1、加强任课教师的责任心教育。

任课教师应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维护课堂秩序, 加强课堂管理, 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热诚关心, 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做好学生上课考勤工作, 按相关规定确定学生的考试资格。

2、深化辅导员进课堂制度。

(1) 实行“辅导员联系卡”制度。辅导员开学后一周内与任课老师见面并将“联系卡”交给任课老师, 加强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2) 实行辅导员定期到课堂上进行出勤率抽查制度; (3) 实行辅导员深入课堂听课制度, 辅导员至少每周深入课堂听课一次, 全面掌握课堂教学情况。

3、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

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 征求家长意见, 邀请家长做学风建设的参谋和后盾, 家校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健康成才。

4、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各项评奖评优及系“十佳百优”优秀典型评选活动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于表彰评奖活动,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引导, 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 以点带面, 使评先树优工作切实成为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

(六) 围绕学风建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1、开展“大学生成长成才大课堂”活动。

开展以学生干部培训、创业就业辅导和身心健康教育为内容的活动。引导大学生知信、明礼、达贤, 树立诚实守信、文明健康的良好形象;使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 提升自信心和增强毕业后的社会竞争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就业和参加各类创业活动, 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 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心态,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开展“博士教授论坛”活动。

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博士为同学们作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报告, 使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更新的科技知识和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以及人生哲理, 认识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3、结合专业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及学科竞赛, 如校区 (学院) 创新基金立项、泰安市大学生科技立项、“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 通过这些载体, 带动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提高学习和科研兴趣。

三、小结

抓好学风试点班级建设, 即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前提, 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建设两支队伍, 抓好三个阵地, 依托四种资源, 严格规范化管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其全面发展, 逐步使学风建设由规范要求向习惯养成转变, 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彦, 董俊杰.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75.

[2]刘慧.抓好四大环节, 促进学风建设[J].经济师, 2005.3.

人才队伍建设与医院可持续发展刍议 篇4

医院作为高科技和高风险并存的一个行业, 其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而竞争。因此, 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不仅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1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

2.1.1 医务人才:医院人才队伍中, 医务人才是主体, 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和药学人才。

该院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学习;鼓励骨干人员积极申报各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新技术, 项目;同时选派各科室医护人员参加各专业技术年会等。这些举措对推广临床新技术新疗法、促进学科发展和医技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护理专业、服务规范、护理授课等多方面, 鼓励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科学研究, 发表护理学术论文。医院也选送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到上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学习研修。

2.1.2 教学人才:

作为皖南医学院与江苏大学的教学医院, 该院始终常抓不懈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每年定期举行青年教师讲课培训及比赛。将发表教学论文数量、申请教学改革项目数量等作为科室参评先进的硬性指标, 激励科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教学人才队伍。

2.1.3 科研人才:

科研能力是一所医院综合实力的另一体现, 也是医院的发展潜力与空间的保障。该院一直以来将“重视人才培养, 注重科研攻关”列入全年工作指导方针, 制定了科研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和医院科研管理办法。积极与医学院校及上级医院合作, 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带动了医院人才队伍的全方位建设。同时邀请业内著名专家讲解科学研究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1]

2.1.4 管理人才:

该院有计划地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访问参观, 开拓视野, 学习交流。定期举行管理干部培训和行政管理论坛, 邀请上级领导和知名专家讲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增强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能力, 提高为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服务的水平。

2.2 合理引进优秀的人才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手段

2.2.1 引进优秀人才, 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于改善和提高医院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层次而言, 引进优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途径。为了实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应当以专业才智和工作业绩作为依据引进人才, 从而整体提高和促进学科队伍素质的提高。

2.2.2 做好人才资源转化, 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资源转化主要包括创新工作环境观念转化、周边环境适应转化和对人才的了解与适应的转化等。为了做好此项工作, 第一, 帮助引进人才并树立正确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科研等专业价值理念;第二, 帮助其熟悉医院人才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政策;第三, 为了协助其实现专业角色转变以及在协作群体中进行正确定位, 应当帮助其对周围的人际进行了解。[2]

2.3 科学使用专业的人才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首先, 医院通过制定人才全面发展培养规划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计划, 从而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并落实人才全面发展;其次, 为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效益。[3]

3 该院人才队伍的管理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

3.1 创造良好内部环境

医院选择人才, 人才也选择医院。如何为人才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 得以吸引及留住人才现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首先, 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很关键。一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硬件及经费支持, 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二是进行设备投资, 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三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及时了解本领域内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技术动态, 保持与世界同步。四是要特别注重工作关系的协调和沟通, 营造同事之间、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造团结协作的人文环境。其次,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十分重要。对人才的关心也应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所谓“安居乐业”, 只有无后顾之忧, 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3.2 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只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才能更好的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确保奖勤罚懒以及奖优罚劣, 绩效考核要与待遇相结合, 从而真正做到根据贡献大小和业绩进行奖惩。在对在课题成果、论文发表以及人才培养和新业务新技术方面具有突出业绩的科技干部予以重奖;对有突出共享的人才, 为了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应当优先考虑评优评先以及晋级和外出学习等。此外, 为了形成以点带面的核心团队, 应当大胆启用年轻人才并为他们的才华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和空间。

3.3 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第一, 结合工作实际并根据质量和规范管理的客观需求编制系统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标准;第二,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优势, 从而使得个人的知识、专业以及能力能够适应岗位职责的需求, 从而将出色完成工作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结合起来;第三, 按照医院经营管理目标制定具体量化且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公正的评价员工在工作的具体表现和工作能力。此外, 在考核指标中加入管理、技术和责任等要素, 并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评价。

3.4 健全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要想健全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除了具有好的人才选拔标准、培养和使用原则外, 还应当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通过体制的建立营造和谐的学术研究分为, 对于却有能力进行前沿学科研究的人才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创新机会;在职称评审、确定各种福利待遇以及岗位认定和政策方面应当充分体现知识和业绩的决定性作用。[4]此外, 为了让人才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在人才管理中必须处处体现人才荒的管理。

为了切实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技兴院, 人才强院”的战略,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以及创新的规章制度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氛围, 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的同时全面提升医疗业务水平。此外, 通过还可以通过增加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学科和高水平领军人物的数量扩大辐射能力, 从而最大化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玉娥, 实施人才战略促进医院快速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 14 (3) .

[2]岳秋玲, 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5.

[3]舒维平.浅谈医院人才引进和培养[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19:122.

上一篇:案例法教学初中历史下一篇:党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