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研究院

2024-05-10

青岛研究院(精选十篇)

青岛研究院 篇1

1988年8月,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 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 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至2012年, 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10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文选取青岛高新区及其所在区域青岛市发展的现状, 进行定量分析, 观测青岛高新区发展现状是否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相协调, 观测高新区在引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定位,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顺利完成, 通过青岛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青岛市乃至山东半岛的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

二、青岛高新区发展概况

青岛高新区始建于1992年11月, 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06年8月经科技部批准在胶州湾北部扩区, 形成胶州湾北部主园区, 园区面积达到19.75平方公里。同年2月, 经山东省政府批准, 青岛市南软件园纳入青岛高新区统一管理。2007年11月, 青岛市委、市政府调整成立新的高新区工委、管委, 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筹推进胶州湾北部主园区的开发建设, 并协调指导青岛高科园、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科技街、市南软件园, 形成“一区五园”发展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青岛高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各项经济指标均以较快速度增长, 截止到2011年底, 青岛高新区共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708.3亿元, 同比增长30.6%;注册企业年末资产合计1085.0亿元, 同比增长21.6%;工业增加值303.8亿元, 同比增长33.2%;上缴税费总额71.2亿元, 同比增长26.0%;出口创汇24.7亿美元, 同比增长35.0% (见表1) 。青岛高新区一区五园连续两年在科技部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估中排名前十位。

(资料来源:2008年~2012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注:数据说明, 因为2006年的统计数据较难获得, 2007年的增速为根据2008年~2011年增速的估算值。

截止到2012年, 共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28个, 总投资613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6个, 总投资约35.7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4个, 总投资约23.5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58个, 总投资约143.5亿元;服务业项目28个, 总投资约382.6亿元;其他产业项目12个, 总投资约28.0亿元。目前, 青岛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 汇聚了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黄海制药等一批著名企业和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初步形成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汇聚区。

三、青岛高新区与青岛市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

为了实现国家成立高新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根据两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 定期定量分析评价产业园区与其所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十分必要。再此依据靳春晓 (2011)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研究中的已建立的相关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整理2007年~2011年青岛高新区与青岛市产业发展实际数据进行评价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1.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 选取了包括5大要素14项指标, 其中五大类一级指标包括综合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开放程度、人力资源和开放程度。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包括园区销售收入聚集度、园区产品利润聚集度、园区工业总产值聚集度、园区就业人员聚集度、园区企业聚集度综上所述, 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

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本研究的评价对象是由大量不同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两系统多个指标构成的多维空间, 极具复杂性, 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定量得到青岛市区域经济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协调发展程度, 必须首先确定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区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依据前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搜集数据。

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得到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见表4。

据表4中的数据绘制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折线图4。由图4可以看出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2007年~2011年间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 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水平除局部保持平稳的情况外, 总体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且上升趋势比较平稳。2007年至2009年间, 青岛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青岛高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从2010年至2011年, 青岛市区域经济和青岛高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值都为正, 表明高于平均水平值0;从2010年至2011年,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青岛市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

3.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为准确得出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进一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发展, 必须在得出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构建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参考靳春晓 (2011)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研究分别构建静态的和动态的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其中, 静态的协调发展度反映的是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在某一时点上的协调性, 而动态的协调发展度反映的是两系统在时间序列变动趋势下的协调性。简述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模型。

(1) 协调发展系数

确立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区间, 应用区间判断法, 确定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现设立一个隶属于模糊集合“协调”程度的指标, 该指标是一个[0, l]闭区间上的常数。用这一指标表示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 即为协调发展系数, 即:

undefined

其中u (i, j) 表示第i个系统对第j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

Xi, 表示第i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实际值;

Xi′为与第j系统实际值Xj相协调的第i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

S2为平均方差。

协调发展系数具有以下性质:

①实际值X越接近协调值X', 则协调发展系数U越大, 协调程度越高;反之, 协调程度越低。

②实际值X与协调值X'相等时。协调系数U等于1, 即两系统完全协调。

③实际值X与协调值X'的离差趋于无穷大时, 协调系数U趋近于0, 即两系统完全不协调。

通过计算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 可直观、方便地评价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 该协调系数属于[0, 1]闭区间上的某一具体常数。

(2) 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两系统静态的协调发展度模型

①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度系数的确定依据上述分析, 产业园区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为:

undefined

其中, x为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实际值;x’为区域经济系统对产业园区系统需求的协调发展综合值, s2为均方差。

区域经济系统对产业园区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为:

undefined

其中, y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实际值;y’为产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系统需求的协调发展综合值, s2为均方差。

通过公式 (2) 和 (3) 可以得到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 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协调性指数依据下式确定:

undefined

其中, U (x, y) 为产业园区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协调系数;u (x/y) 为产业园区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u (y/x) 是区域经济系统对产业园区的协调发展系数。据此, 可以通过u (x, y) 的值判断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

②x’和y’的确定。x’和y’拟通过回归拟合分析求得, 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状态是, 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的得分值相等, 即认为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是同步发展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时, 产业园区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用回归方程Y=X拟合来表示, 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回归系数等于1的直线。在实际中, 两系统完全协调即同步的情况是非常少的, 为简化分析过程, 本研究假设回归系数R (0.8, l) 时, 就认为两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并由此确定x’和y’的值。

静态协调度的计算, X、Y分别代表高新区经济和青岛市区域经济子系统, 以X为因变量, Y为自变量, 做线性函数拟合, 拟合方程为:

同理, 以Y为因变量、X 为自变量, 拟合方程为:

③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静态协调发展等级的确定。在上述求得的两系统协调发展系数U (x, y) 的基础上, 依据经验, 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等级按照下表确定:

通过上述拟合方程计算出协调值, 见表6。

④各协调等级中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判别。上述协调发展等级的确定, 解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的静态协调发展情况量化, 但是在某一具体的协调等级中, 无法判断各等级中产业园区是超前、滞后或同步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考虑到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有可能为负, 也有可能为正, 这与其他方法求得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0, l]之间的不同。在此根据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差值的范围来确定两系统的经济发展关系 (如图5) 。

如图5, 产业园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为Y, 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为X。以Y和x的差值来判别两系统的发展关系。当 (Y-X) ∈ (-0.5, 0.3) 时, 产业园区同步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当 (Y-X) >0.3时, 产业园区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当 (Y-X) <-0.5时, 产业园区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分类如表7。

图6反映了青岛市区域经济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两系统在2007年~2011年的协调发展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这5年间, 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基本稳定U﹥0.999, 说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稳定的处于协调状态。

根据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Y和X差值的大小, 可进一步判别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 具体关系如表8。

(3) 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两系统动态的协调发展度模型

两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动态协调度Ud (t) 为:

U (t-T+1) , U (t-T+2) , …, U (t-1) , U (t) 为系统在各时点上的静态协调度。设t2>t1, 若Ud (t2) ≥Ud (t1) , 则表明系统处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当各时点上的静态协调度变动不大时, 系统的动态协调程度也较好;反之, 若各时点上的静态协调度波动较大, 则系统很难处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即各时点上的静态协调度会对系统的动态协调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使其直接偏离或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为反映两系统在不同试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上的静态协调度的变动情况, 依据公式7, 得到青岛产业园区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度, 如表9。

图7反映了2007年~2011年间, 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的动态协调度的变化情况。各年份的动态协调度基本上都保持递增状态, 2011年动态协调度略有下降, 从 (Y-X) 2011=-0.49798处于 (Y-X) ﹤-0.5的边界说明青岛高新区的综合发展逐渐超越青岛市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从2007年~2009年青岛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过度到2010年~2011高新区发展超越区域发展并且超越差距逐渐扩大。总体上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三、结论

综上, 通过计算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x和y及两系统间的静态协调度U、动态协调度Ud, 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2007年~2009年间, 虽然青岛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2.2009年~2011年间, 青岛市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的静态协调度波动不大, 都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从2007年~2008年及2010年~2011年, 两系统的静态协调有了一个水平的变动。从动态协调度看, 除2011年份的动态协调度有轻微下降外, 主要原因是青岛高新区的综合发展逐渐超越青岛市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且呈现超越差距扩大的态势, 青岛高新区对于青岛市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日渐显著。其他各年份的动态协调度都保持递增状态, 说明青岛区域经济系统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系统稳定的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通过构建高新区与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标和模型, 收集整理2007年~2011年青岛高新区和青岛市主要经济指标, 定量分析得到青岛高新区与青岛市各自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以及静态与动态协调程度, 其中静态协调程度模型中界定的最高协调程度A的级别, 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稳定协调发展关系, 动态协调度的计算结果, 两者之间协调程度不断增加, 且高新区发展从之前落后于区域发展的情况转变为超越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势头, 拉动和增长极作用日渐明显。

从国家设立高新区的意义和目的出发, 对于高新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协调程度的实时度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协调度核算可以及时地检测二者发展过程中变化动态, 及时纠正偏差, 对于高新区能否达到起引领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也将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定期核算, 关注青岛高新区与青岛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的变化情况, 以及其他地区及其所属高新区的发展协调度核算, 以期对指导实践工作带来相应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忠民, 周弘.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1) .

[2]靳春晓.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研究[D].2011.

[3]方慧妹, 吴永林.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度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 .

[4]蔡艺.主成分方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 2005, (2) .

[5]郭镭, 张华, 袁去病.区域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四川环境, 2003, (5) .

[6]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辽宁省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0) .

[7]曾珍香, 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8]青岛市高新区网站, htt p://gxq.qingdao.gov.cn.

青岛啤酒研究的论文 篇2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2006年下半年青岛啤酒发起的“我是冠军”的大型促销活动,从活动的目标、对象,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以及青岛啤酒的市场战略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青岛啤酒促销活动提出了一些个人的修改意见。

2006年8月,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湖南卫视参与合作,推出了“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全民健身为主题的促销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急速48小时”初选和“环游中国30天”总决赛。初选阶段在南宁、长沙、福州、广州、沈阳和南京六个赛区进行(而实际上早在6月上旬,南宁赛区作为模板和试点,已经首先举行)。到目前,经过半年时间,这个预计历时3年直到2008奥运会的促销活动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对于活动策划和执行,主办者和策划者自然也在进行总结,以为今后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尽管活动到目前还只是刚刚开始,但这样一个大型的促销活动,作为案例,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也有许多可供分析和评述的地方。

一、站在什么角度与选择什么目标

1.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

对于青岛啤酒所组织的这个大型促销活动,如果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公益活动,宣传了奥运,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普通消费者的距离。但毫无疑问,青岛啤酒的有关组织者和策划者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思考和策划的。所谓在商言商,这本无可厚非,但可惜青岛啤酒的此次活动,有相当程度的因奥运而做奥运的成分在里头,并没有真正站在企业产品目标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引不起消费者的共鸣,无法吸引目标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2.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促销,不论是直接促销还是间接促销,其作用都是指向销售量的。在直接促销和间接促销之间,以直接促销对近期的销售支持作用更为明显。所以,为了提高销售额和销售回款,通常进行直接的促销活动。而间接促销,通常是为了加强品牌的认知,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培养品牌对消费者的亲近感,为后期的销售提升奠定基础。

促销活动,在本质上,是对销售的推动,而不是对品牌的塑造和建设,因此,推动销售量的上升,是促销活动的直接动因。然而,通常情况下,促销活动并不利于品牌建设。它削弱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价值感,对品牌的价值预期构成伤害。越是大规模的促销,品牌价值就越低;销售量越大,品牌影响力越弱,品牌提供的超出同类产品的溢价也就越低。因此,大量销售只是提高了销售额,却并不直接提高品牌价值。在品牌建设与销售量提升,二者是难以兼得。

对于青岛啤酒这一次的大型促销活动,其目的和目标,让人看得不是很明白。如果是为了近期里提高销售量,还不如进行终端的促销,但如果是为了今后长远地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提高品牌竞争力,就有些南辕北辙了。因为也许通过这次大规模的促销活动,青岛啤酒在活动所在的区域市场里,销售量可能是提高了,但从长远看,品牌价值被削弱了。

3.选择什么样的对象

活动多针对的目标,自然应当是啤酒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基本事实,啤酒的主要消费者,是中青年男性。中青年男性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决策过程,乃至采购习惯,都与这个活动有较远的距离。活动对主要消费者影响力的不足,是这次大规模促销活动受到置疑的最直接原因。

4.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这个活动的合作伙伴,主要是湖南卫视,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湖南台仅仅是一个省级台,其影响力和覆盖面都比较窄,远不及央视在全国的影响力。除了娱乐节目,收视率并不高。其次,湖南台的收视群体,尤其是湖南台的娱乐节目的收视群体,主要集中14岁~24岁的低年龄段的青年人。这不是啤酒的主力消费人群!第三,湖南台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草根”和“娱乐”,与青岛啤酒的品牌形象、品牌认知也是矛盾的。

二、设计了什么样的活动

1.活动的冠名

2008奥运是一个重大商机。借助奥运,设计相应的活动,扩大影响树立品牌也不是不可以。但要看设计的是什么样的活动。

从活动的冠名看,“我是冠军”,很张扬、很个性、很有冲击力,同时也很有些霸气、很有攻击性。针对十几到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是合适的;作为第二线的品牌,这样的促销活动也合适。但问题在于,这个冠名与青岛啤酒的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是不一致的。在国内众多的啤酒品牌中,青岛啤酒占据高端。即使在外国人看来,“青岛啤酒”也是中国最有名的品牌。有资料表明,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十大名牌产品中,青岛啤酒位居第三,在啤酒市场上位居第一!举凡列举中国啤酒品牌,首先一定是“青岛啤酒”。它甚至已经成了中国啤酒的代名词。而且,按照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的说法,青岛啤酒有望成为世界十大啤酒品牌之一!“我是冠军”这样的冠名,适合成长中的新品牌,或者进行市场挑战的第二、第三品牌,却不适合作为第一品牌的青岛啤酒。

从品牌联想看,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的第一品牌,它是“经典的”、“有身份的”、“稳重的”和“成熟的”。换句话说,青岛啤酒的主力消费者年龄要较其他啤酒(尤其是雪花啤酒的消费者)为大。这样的啤酒,其主要的忠诚的消费者,年龄不应当是张扬的、激情的青年,而是“成熟、理性、有责任”的壮年和中年。大致年龄在25岁~45岁之间。不瞄准自己的核心消费者群体,却针对尚未成熟、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不足、品牌转换较快的青年,丢了西瓜、检了芝麻,是不怎么明智的。而放弃自己顶级品牌的形象,屈尊与第二、第三品牌进行争夺,是自毁长城的做法。只能给人一个极坏的印象:富家子弟、家道中落,放下架子,靠典当度日了!

2.活动的组织和设计

从现在已经完成的活动看,活动的影响力太小了,活动的参与性不够,尤其没有能够吸引到“成熟”、“理性”、“稳重”的中青年男性的参与——他们是啤酒消费的主力人群。活动本身邀请到的明星,他们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是个问题。大体上看,这些明星,也是激情张扬的青年人的青春偶像。基本上不是成熟的中青年男性的崇拜对象,对于他们,这些明星没有什么亲和力和品牌号召力。

体育,在我国,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种竞技活动,需要较长时期的坚持,需要较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或者说,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的。这就必然限制了参与性。想想“超级女声”,为什么参与踊跃?是因为人人都可以唱,相当多的人还自以为“唱得漂亮”(还好,当时的口号是“唱得响亮!”)如果真的要将体育娱乐化,也应当是低门槛的、有趣的、而且可以是随机的。如果换了我来设计,我可能不是组织这样的活动。即使是要进行奥运营销,也要将它彻底“草根化”。于是,它可能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斗地主”、“滚铁环”“打陀螺”,或者,“呼拉圈”什么的。总之,是好玩的。

三、青岛啤酒的市场战略和策略

战略有三种:成为文本的战略、意愿规划的战略和企业实际行动的轨迹。从已经公开表现和表明的青岛啤酒的市场战略看,青岛啤酒企图实现“低成本扩张”、由“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由生产规模扩大向运营能力提高转变”。但是,这个促销活动,怎么看,都与自己的战略不一致,还是生产导向的、还是经营产品、还是在扩大生产规模!

中国的企业,往往习惯于销售量和销售额的追求,对利润率似乎总不当回事。其他企业也就罢了,对于国内顶尖品牌的青岛啤酒,也要努力地去追求销售量和销售额,这就让人不可思议了。明明可以利用品牌影响,获得销售溢价,却非要进入低端,进行辎珠必较的争夺,这又何苦?

在我们看来,青岛啤酒的扩张思路应当是比较清楚的:以“青岛”品牌占据高端,做成顶级品牌;以“山水”品牌占领中端,扩大销量;以地方品牌作为外围,控制终端。如果是这样,那么,进行这一次大型促销活动的,应当是“山水”啤酒,而不是“青岛啤酒”。

青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篇3

【关键词】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府

1. 青岛市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市场呈现出不平衡合理且相对集中的现象

加工贸易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香港、欧盟、日本、韩国五个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分布格局,使出口极易受相关国家的影响和控制,导致出口极不稳定,贸易风险和摩擦比较大。

1.2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居于主体地位

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居于主体地位,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外商独资,经济结构上属于“嵌入性的”。这不利于相关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外溢,而且还面临外资撤资的风险。

1.3青岛加工贸易中存在忽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青岛加工贸易的引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环保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和监控力度不等,对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的轻视,导致一些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业转移到青岛,严重威胁到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开拓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空间。

1.4青岛市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

青岛企业从事的往往是对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产品的增值率不高,对经济增长、产业拉动能力有限,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及其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青岛加工贸易存在着难以为继的可能性。

1.5青岛市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过低

国内采购率、技术含量比较低,企业自身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滞后。国外企业对国内采购比例低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 国内生产原材料、 中间产品和半制成品的企业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质量不够高。第二方面,加工贸易企业的进料采购权一般控制在外商手中,他们优先考虑自己国家相关联企业的中间产品。第三方面,加工贸易政策, 包括免征加工贸易进口产品关税的政策、免征出口产品增值税的政策, 往往可以促进加工贸易中间产品进口, 但不利于国内采购。

1.6青岛市加工贸易核心技术不强

青岛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核心技术不强、相关的配套措施不足,达不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因此加工贸易企业更多是依靠国外进口或少数外资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利于增加国内市场的采购量,不利于“产业溢出效应”的发挥,不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青岛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核心技术不强,相关的配套措施有待于加强。现阶段,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滞后,工人、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生产经验、营销理念等方面的滞后性,也成为阻碍了加工贸易产品层次和企业技术水平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青岛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1努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使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加快物流环境建设,鼓励发展仓储、物流、配送、售后服务,是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提供必要的保障 。

2.2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发展

提高本地采购率,可以提高加工贸易的辐射带动能力,可以带动下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延长产业链,促进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實现产业优化升级。政府要要鼓励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给与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简化企业国内采购的相关手续,建立中间投入品市场供求信息平台,为本区中间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资金信贷支持、市场引导等。

2.3推动内资企业发展,促进加工贸易的主体转变

外资企业在青岛的加工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内资企业所占份额、创造价值的能力比较弱,其竞争力相比外资企业要弱的多,要改变这种加工贸易格局,推动加工贸易主体的多元化,推动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

鼓励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和平等发展的国内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鼓励重点的推进国有实力的加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司开展资本、营销、品牌和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融入到跨国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网络中。

2.4进一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在巩固和拓展欧美、日韩、港台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对东南亚、中东、南美、拉美、非洲、大洋洲新兴市场的开拓,全方位开拓市场。化解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的风险,认真研究自贸区各国的法律法规、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市场规模、资源布局以及消费者习惯,利用好关税减免的优惠政策,积极拓展市场。同时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增加面对化解贸易摩擦的能力,建立解决摩擦的完整的机制。

2.5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

建立严格的企业准入标准门槛,严格审核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及生产能力,优化出口商品与产业结构,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为高价值环节的加工贸易产业活动创造更好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对生产工艺落后、环保或能耗不达标的加工贸易企业限制其进入区内或要求其整改。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简化企业转型手续,降低转型成本,鼓励支持企业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道路。

政府要促进加工贸易生产与研发的有机结合,以强大的科研基础、创新能力来稳定和发展加工贸易,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制造的发展环境。鼓励那些产品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的跨国公司在青岛进行加工贸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促进其扩大产品领域,升级其产品结构。

2.6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改善软硬件投资环境

全面提升加工贸易配套服务产业水平和服务管理水平做好促进青岛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督工作,促进加工贸易全方位转型升级。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如保税区、高新科技园区等,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在规范监管条件下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为高成长性加工贸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合理制定土地政策和严格控制进入区内企业的门槛,对低附加价值或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加工贸易活动的管理,提高市内准入门槛;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性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安排供应土地。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财贸经济,2010(4).

[2] 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20-230.

[3] 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J].中国发展评论,2009(1):67-75.

[4] 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132-134.

作者简介:李晓兵,女,1989年2月生,山东青岛人,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青岛“城市音”声韵研究 篇4

与青岛方言相比, 声母的发音特点

青岛“城市音”在个别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首先, 在尖团音的划分问题上, 尖音和团音已经统一合并为j[tɕ]q[tɕ‘]x[ɕ]。但是青岛“城市音”在口语中却并非与普通话毫无区别。例如青岛方言中“抄”和“超”二字不同音, 分别读为[tʂ‘ao213]和[tʃ‘ao213], 在“城市音”中虽然两者两字的发音相同, 但是在发音时明显在音节前加重了声母的齿音发音效果。

其次, 青岛方言[tʂ][tʂ‘][ʂ]和[tʃ][tʃ‘][ʃ]这两套声母的分化是按照《中原音韵》中收录字的摄、等、开口等条件进行归类划分的。以《中原音韵》的齐微部为例, 开口字读舌叶音[tʃ][tʃ‘][ʃ]类声母, 合口字读舌尖后音[tʂ][tʂ‘][ʂ]类声母。“知直质池”等字均为开口字, 使用[tʃ][tʃ‘][ʃ]一套声母。“追谁睡”等字为合口字, 使用[tʂ][tʂ‘][ʂ]一套声母。此外, 江阳、鱼模、真文等十五个韵部以及知庄章三组字均作了详细划分, 产生了青岛方言的这两组声母。青岛“城市音”中, 这两套声母开始合并, 开口字的声母读音开始向合口字转变。[tʃ]声母字转化为[tʂ]声母字, 如知[tʃɿ213]在“城市音”中读为[tʂɿ24]。其他字也基本如此。[tʂ‘]和[tʃ‘]声母字还有部分字的发音没有完全合并。“尺赤耻”等字的声母已经演变为[tʂ‘], 但是部分字如“迟”在词组中仍保持[tʃ‘]声母, “迟到”记音为[tʃ‘ɿ24tɑu42]。原本[ʃ]声母的齐微部字如“实世”等也基本为[ʂ]声母取代。

可以总结为, 青岛“城市音”中[tʃ][tʃ‘][ʃ]字逐渐归并到[tʂ][tʂ‘][ʂ]中, 仅[tʃ‘]声母少部分字仍保留原有读音。

青岛方言中, r[ʐ]声母字大部分读为[j]声母字和[y]声母字, 少数字如“蕊”“仍”等读[l]声母, 分别记为[lei55]和[ləŋ213]。其余如“饶、人、让”等, 都记为[j]声母字, “若、软”等字记为[y]声母字。在“城市音”中, 已经用[ʐ]声母代替了前原有的两种声母。除“仍、蕊、扔”少数几个字仍保留闪音声母[l]之外, 其余中古日母字以全部读作[ʐ]声母字。所以在青岛“城市音”中原青岛方言中的[j]声母和[y]声母已消失。

除零声母字, 青岛“城市音”的声母有[p][p‘][m][f][t][t‘][n][l][k][k‘][x][tɕ][tɕ‘][ɕ][tθ][tθ‘][θ][tʂ][tʂ‘][ʂ][tʃ‘][ʐ], 共22个。其声母系统虽然在向普通话声母系统演变, 但是仍保留了部分青岛方言声母, 尚未出现[ts][ts‘][s]声母发音。

韵母的发音特点

(1) 元音尾韵

在普通话韵母系统中, 共有包括[ai][ei][ɑu][ou][ia][iɑu][iou][uɑ][uo][uai][uei]在内的11个元音结尾的复韵母。在青岛话中, 部分简化为单元音。对应关系分别是[ai]-[ɛ];[ei]-[e];[ɑu]-[ɔ];[iɑu]-[iɔ];[uai]-[uɛ];[uei]-[ue]。在青岛“城市音”中, 原本开口呼的韵母基本不发生变化, 合口呼的[e][ue]等开始演变为元音韵尾的复韵母[ei][uei]等, 与普通话趋同。

(2) 果摄见系开一哥韵、合一戈韵读音

中古果摄见系开一歌韵、合一戈韵字共有40个左右, 主要包括“哥韵的歌哥可个我蛾荷薄~荷花何”以及戈韵的“过锅火戈棵”等字。

在普通话中, 歌韵除“我”[uo213]读合口呼外, 其余的都读开口呼。而戈韵中包括“锅货倭”在内的多数字读合口呼, 而少数字如“颗讹戈”等读开口呼。

在青岛方言中, 这两韵的字基本上都读[uo]韵或[uə]韵。例如哥[kuə213]锅[kuə213]课[k‘uə42]河[xuo42]我[uə55]。

在青岛“城市音”中, 歌韵字韵母基本趋向与普通话一致, 均为[-ə], 读开口呼。而戈韵字则保留了部分青岛方言的原韵母。例如“锅、窝、货”等原戈韵, 普通话中韵母为[-uo]的字, 在青岛“城市音”中仍保留[-uə]韵母。然而, 也存在极少部分字读音发生转变, 与普通话和青岛方言均有所区别, 读音趋向古音。例如戈韵“过”字, 普通话读音为[kuo51], 青岛方言读音为[kuə42], 而在“城市音”中做“过来”一词中, 发音为[kə51]。

(3) 中古增、梗、通三摄韵母

在青岛方言中, 韵母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曾、梗、通三摄的韵母合并。具体而言就是[əŋ][oŋ]不分和[iŋ][oŋ]不分。没有[oŋ]韵母和[yŋ]韵母。

在青岛“城市音”中, 改变了青岛方言没有“圆口”韵母的现象, 但这一变化仍不具规律性。例如, 虽然“城市音”中“东”字的读音记为[toŋ24], 但“忠”读音仍记为[tʂəŋ24], 所以不能说通摄字在“城市音”中韵母已与普通话保持一致, 而只能说已经出现了转化的趋势。对于[iŋ][oŋ]之间的区别, “城市音”中仍不明显。

(4) “割渴喝”

“喝水”[xə55ʂuei213]读作[xɑ31ʂuei55]是青岛方言中的一个发音特点。将普通话中的[ə]韵母发音为[ɒ]韵母的字仅有三个, 即山摄开口一等字曷韵中的“割渴喝”。即青岛方言中, “割肉”记音为[kɑ55jou24], “喝酒”记音为[xɑ31ʂuei55]。

青岛“城市音”中, “蛤蜊”[kɑ24lɑ42]和“布鸽”[pu24kɑ55]保持了原读音之外, “割渴喝”的韵母已与普通话保持一致。在部分人群中, “鸽子”也开始使用书面语表达, 而舍弃了“布鸽”一词。

摘要:青岛保留了胶东方言的部分特色。但随着普通话的推进和诸多要素的影响, 青岛的部分地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方言现象, 暂定名为“城市音”现象。

关键词:青岛方言,语音现象,“城市音”

参考文献

[1]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 2001.9.

[2]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007重印) .

青岛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篇5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度量和评价1995-间的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岛市的生态足迹显著上升,各类用地都呈现增加趋势,耕地增加程度最大,而水域则表现出不稳定;承载力明显下降,其中主要是耕地承载力下降,林地、水域等其他用地则有相对的提高.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变化造成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大.将单位生态足迹内产生的GDP作为生态效率,可以发现青岛市的生态效率呈现增加趋势,表明青岛市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增加.按照1995到20的发展趋势,青岛在未来十年的`生态赤字将进一步加大,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态效率是青岛降低生态赤字的主要途径.文章首次分析了青岛市的生态足迹动态,提出了降低生态赤字的途径,为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 者:魏明 王洪军 柳新伟 WEI Ming WANG Hongjun LIU Xinwei 作者单位:魏明,WEI Ming(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王洪军,WANG Hongjun(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州,261448)

柳新伟,LIU Xinwei(莱阳农学院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量化研究 篇6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 测量模型 线性回归分析

Research on the Quantization for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Qingdao Beer

Miao Xizhe Wang Rongzhen

Abstract: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ion on measurement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this article concentrated on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brand competitiveness by studying the problem of on the Quantization for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Qingdao beer,based on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4D for brand competitiveness,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AHP)and Linear Regression,set up the model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measurement so as to evaluate brand competitiveness effectively.

Keywords:Brand competitiveness The evaluation mod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7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62-02

每个企业都在拼命打造名牌、提升品牌竞争力,但测量品牌竞争力却是个难题,无法测量品牌竞争力,提升品牌竞争力就成了纸上谈兵,甚至一句空话。品牌竞争力的测量关键在于可量化的指标的选取,纵观大多数关于品牌竞争力的研究,都局限在定性指标上,即使提出量化指标,但实际上很难被量化,在企业现实中不具操作性。本文通过对青岛啤酒4D结构体系品牌竞争力测量模型研究,建立全新的品牌竞争力量化测量模型。

1.国际著名品牌的尴尬

青岛啤酒历经百年沧桑已经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青岛啤酒所到之处,都是价格最高的,甚至外国人最早认识中国就是从认识青岛啤酒开始的。在国内市场,青岛啤酒是唯一能在高档市场与百威等国外高端品牌抗衡的民族品牌,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国际友人,青岛啤酒越受欢迎。然而在国内某些局部市场上,青岛啤酒却受到区域强势品牌和一批地方品牌的阻击,这种现象在众多国际著名品牌身上都發生过,如麦当劳在菲律宾遭到乔利比的阻击,在山西临汾遭到德克士的拦截;全球最大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在中国珠三角地区受到线上玩具城乐陶强有力阻击;丰田皮卡汽车在中国遭到本土品牌长城“风骏”的阻拦,为什么国际著名品牌会“虎落平原受犬欺”呢?

如此令人费解的现象恰恰说明一个品牌的竞争力是动态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时期其竞争力大小是不一样的,测量一个品牌的品牌竞争力要因时而变,因地而异,不可同一而论。但品牌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品牌竞争力是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综合能力,该品牌由于在外在形象、内在品质、个性、服务等方面具有更吸引消费者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具有很强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这种竞争优势在短时间内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2.品牌竞争力的4D结构

品牌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市场现象,是多种力量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也不是单一的指标形式,而是一个复合性的体系。本文遵循合理性、简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把品牌竞争力作为一个比较、竞争的表现形态来看,通过品牌形象力、品牌市场力、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价值力四个维度要素来构建品牌竞争力的4D结构体系(即四维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2.1 品牌形象力。

品牌形象力是品牌竞争力的基础。它是消费者在心目中对某个品牌所做出的描述与评价,是品牌传递给市场的综合信息。具有良好形象竞争力的品牌能使消费者认同该品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评价品牌印象竞争力的指标有品牌地位、外观形象等。

2.2 品牌市场力。

品牌市场力是凭借其产品内在品质超越竞争品牌而吸引消费者,而在某个市场上产生的竞争结果与外在表现。品牌市场力指标主要由品牌的市场覆盖状况和实际占有情况来衡量。常用的指标有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牌市场覆盖率。一般情况下,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企业的品牌市场影响力越大,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越强。

2.3 品牌吸引力。

品牌吸引力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忠诚度的定态量度,反映了消费者从一个品牌转向另一品牌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品牌流入率和品牌流出率两个指标,其中品牌流入率是指不经常消费该品牌的消费者数量与下次会消费该品牌消费者数量之间的比例,而品牌流出率是指下次不会消费该品牌的消费者数量占经常消费该品牌消费者数量的比例关系。

2.4 品牌价值力。

品牌价值力是品牌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高价值品牌不但能给企业带来超出低价值品牌的溢价收益,攫取超额利润,更具有强大的远征能力,远征能力决定了品牌的销售半径与辐射能力。品牌价值力主要由溢价能力和远征能力来衡量。

3.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4D模型

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模型遵守上述的品牌竞争力4D结构体系,对于一级指标(即维度要素)下属的二级指标,由于需要选择的指标比较多,因此指标的选择考虑三方面,首先是指标要具有代表性,所选指标要反映某个方面的问题;其次是指标选取不能过多,防止将相关性过大的指标重复选取;最后是指标要易于度量。根据这三个原则再结合青岛啤酒所处的行业环境、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产品的特性等因素,外观形象指标由“口感品质”、“包装档次”衡量;市场覆盖率指标由“品牌展柜占比”、“堆头占比”、“陈列占比”衡量;远征能力指标由“出口占比”衡量。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具体二级指标选取如下图所示:

4.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的测量

4.1 测量模型构建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测量是一个量化的过程,对品牌竞争力的测量模型进行量化构建,还需要选择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性关系,一类是非线性关系(曲线)。通常而言,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都选择线性关系来近似地反映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实践也表明,在品牌竞争力与其各主要构成要素的关系上,的确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因此本文选用线性模型作为测量品牌竞争力的基本模型。

4.2 构建品牌竞争力测量模型。

根据品牌竞争力4D结构体系构建品牌竞争力测量模型,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U=a1X1+a2X2+a3X3+a4X4

在上式中,各数学符号的所代表的意义是:

U为“品牌竞争力”,它在上述线性回归方程中为因变量,并且随着方程中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X1、X2、X3、X4分别为“品牌形象力”、“品牌市场力”、“品牌吸引力”、“品牌价值力”四个测量指标,这四个指标在回归方程中均为自变量。

a1、a2、a3、a4是回归系数,表示其所对应的四个测量指标在回归方程中对因变量“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大小或程度。

而Xi= bi1Yi1+ bi2Yi2 (i=1,2,3,4),其中Yi1、Yi2是二级指标自变量,bi1、bi2是回归系数,例如X1= b11Y11+ b12Y12,其中Y11、Y12分别为“品牌地位”、“外观形象”;b11、b12为回归系数,表示对Y11、Y12的影响程度。不同行业中,Yij内容和数量是不一样的,要视行业的特点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定。

4.3 测量模型求解过程。

4.3.1 测量品牌竞争力4D模型中的四个维度要素——“品牌形象力”、“品牌市场力”、“品牌吸引力”、“品牌价值力”的分值。例如“品牌形象力”用“品牌地位”、“口感品质”、“包装档次”进行测量,然后以“品牌形象力”为因变量,以“品牌地位”、“口感品质”、“包装档次”三个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这样可得到“品牌形象力”的得分,即:

① 品牌形象力X1=b11ד品牌地位”+b12ד口感品质”+b13ד包装档次”(b11、b12、b13分别为三个指标的权重 )

同理可知:

② 品牌市場力X2=b21ד品牌占有率”+b22ד展柜占比”+b23ד堆头占比”+ b24ד陈列占比”

③ 品牌吸引力X3=b31ד品牌流入率”- b32ד品牌流出率”

④ 品牌价值力X4=b41ד品牌溢价率”+b42ד品牌出口占比”+b43ד品牌专卖占比”

4.3.2 对“品牌竞争力”进行测量,在测量中可用因子分析或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品牌竞争力各维度要素的系数。

4.3.3 根据品牌竞争力4D模型,套用U=a1X1+a2X2+a3X3+a4X4公式就可得出青岛啤酒品牌的竞争力大小。

上述指标中,“经常消费或不经常该品牌的消费者数量”、“展柜占比”、“陈列占比”、“堆头占比”、“品牌专卖率”等数据都可以直接得到,而“品牌地位”“口感品质”“包装档次”等比较抽象的指标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而将其转换为可量度的数值,从而进行计算。因此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结束语

本文在品牌竞争力4D结构体系基础上构建的品牌竞争力测量模型,不仅可以得出本企业品牌竞争力值,而且还可以对竞争对手的品牌竞争力进行测量。一般的,企业在实际运用该模型时所得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因此根据指标体系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就成了测量品牌竞争力准确性的关键。

全面可靠、科学客观的品牌竞争力测量体系和方法,可以有效反映品牌竞争力的大小及运作状态,有助于为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测量为例,尝试提出一种对品牌竞争力的测量方法,希望促进理论界和企业界对品牌竞争力这一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福荣、赵红、赵宇彤.品牌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6)

[2] 余可发.品牌竞争力结构维度及其测量研究[J].商业研究,2008,4(372)

[3] 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承惠.透视竞争——品牌竞争力及其消费者评价指标探析[J].北京统计,2003,4(7)

青岛啤酒公司融资问题研究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积累日益丰富, 资本短缺的状况大有改善, 但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的发展。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上市以来, 通过发起人募集资金、入市发行普通股股票等融资方式, 已经建立了啤酒行业的龙头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 为了扩大公司生产规模、稳定资金来源、维持公司现有的行业地位, 又出现了融资需求。

2 企业概况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于1903年8月在青岛创建。

1993年7月15日, 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8月,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6年3月7日, 青啤发行一级存股证获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交易。

2002年10月21日, 青岛啤酒与全球规模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安海斯—布希公司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 将A—B公司引入作为战略投资者。

2008年赞助北京奥运会, 跻身世界品牌的500强。

2012年7月30日, 青岛啤酒有限公司进入2012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100强。

目前,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为278.74亿元, 在中国啤酒行业中名列第一。

3 青岛啤酒融资现状

(1) 内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将自己内部积累的留存收益等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自主性较大, 成本低廉, 抗风险能力较强,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见表1。

青岛啤酒的融资基础是内源融资, 内源资金的规模客观上决定了企业外源融资风险和企业扩张速度的可控性。如表1所示, 虽然青岛啤酒每年的留存收益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内源融资的金额和比例仍然偏低, 不能够满足企业资金发展的需要, 存在资金缺口。企业盲目求快求大, 将过多资金投资于长期项目, 导致了流动资金不足, 资金分配不合理, 资金运转困难, 从而加剧财务风险。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

(2) 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外部取得资金, 包括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筹集以及其他外部筹资。金融机构贷款是青岛啤酒外源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 我国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比资本市场, 银行贷款的筹集条件更为宽松, 速度更快, 这为青岛啤酒从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也为扩大企业规模“动力”。但金融机构贷款需要到期偿还并支付利息, 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 特别是2011年以来国家开始逐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多次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存贷款利率, 这大大增加了企业外源融资的风险。

此外, 根据青岛啤酒2010—2013年财务报表数据分析, 2010年长期银行借款26302千元人民币, 其中1年以内到期部分15580千元人民币, 由此可以看出1年内到期的长期银行借款比重较大。这一现象在2011年、2012年得到了缓解。但到了2013年, 长期银行借款313233千元人民币, 其中1年内到期的部分高达308352千元人民币, 占长期银行借款总额的98.44%, 这种现象如此反复出现将会直接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资金供不应求, 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 从而会严重影响青岛啤酒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 青岛啤酒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岛啤酒融资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主观方面的原因, 即企业自身的原因, 和客观层面的原因, 即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的政策对其融资的影响。

4.1 主观原因

(1) 企业效益不稳定, 难以形成对资金的吸引力。从表2的财务指标中, 可以看出, 虽然青岛啤酒净利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是通过对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观察可以发现, 2009—2013年各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并不稳定, 呈波动下降, 尤其是2012年增长率仅为1.2%。同样, 营业总收入每年都会有所增长, 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却在波动的下滑。这两个指标说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不稳定, 净利润和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呈现出波动减缓的趋势, 这会大大降低企业对资金的吸引力, 从而增加企业的融资负担。

资料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

此外, 净资产收益率由2009年的18.57%逐渐下降到2013年的14.87, 投资带来的回报逐年减少, 股东们的收益水平逐年降低, 这将会使企业的股东对企业丧失信心, 纷纷抛售股票, 股票的面值下降, 将直接导致股权融资出现困难。

(2) 负债结构不合理, 抗风险能力不强。图1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构成图, 从图1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流动负债所占的比重很大, 约为81.41%, 而非流动负债所占比例小, 其中, 长期借款仅占负债总额的0.0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 非流动负债比例过低会导致流动性风险相对偏高, 流动负债比例高意味着企业需要备有充足的流动资产以确保能够及时偿还企业的流动负债, 倘若出现流动资产不足的情况, 则会使企业无法及时还贷, 影响企业的信誉和资信状况, 从而加大融资风险, 导致融资困难。

(3) 公司治理、管理层面存在问题。青啤收购的企业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一些设备、工艺技术落后, 巨额亏损的旧厂、小厂和老厂, 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范性难以把握, 许多被兼并的企业仍然沿用旧的管理体制, 管理混乱, 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业绩, 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4.2 客观原因

(1) 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在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中, 信息不对称现象一直存在, 主要表现在财务报表的披露方面, 青岛啤酒公司虽然每年都会对外披露其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信息, 但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待研究, 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的投资者无法仅通过其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信息准确了解公司内部的真实信息, 会出现因投资风险较大而不愿投资青岛啤酒企业的问题, 导致青岛啤酒融资出现困难。近几年来,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银行业业绩下滑, 风险加大, 为了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 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 这更加大了青啤企业融资的困难。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青岛啤酒这类企业的投入比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 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青岛啤酒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这就使得政府对青岛啤酒企业的重视和投入相对不足。另外, 我国对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监管严格,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范企业, 大大打消了青岛啤酒融资的积极性。

5 解决融资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5.1 谋求青岛啤酒企业自身的改变

一是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不断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升级。青岛啤酒公司要正确地运用负债经营, 适当地提高非流动负债的比例, 降低流动负债比例, 优化负债结构, 保证企业的各种借款能够及时、足额偿还, 从而确保企业的良好信誉, 为进一步的融资打好基础。同时要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公司的财务指标, 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使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与资金预算有机结合。

二是加大对公司的治理, 提高信息透明度。首先, 要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标准来规范企业的运行。其次, 要遵守《公司法》,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和会计信息质量, 确保企业融资的科学性。最后, 要规范公司高层管理, 严禁滥用职权, 在招聘员工和选拔官员时, 要充分考虑其能力, 同时精简机构, 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声誉, 缓解融资困境。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途径。近年来我国啤酒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青岛啤酒及其整个供应链业绩优良, 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融资需求日益旺盛。而传统模式下的融资方法往往难以获得成功, 阻碍了整个青岛啤酒的发展壮大, 因此采用项目融资、供应链融资、组合贷款等新的融途径法势在必行。同时, 应该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 适时调整企业融资策略和资本结构, 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金融环境。

5.2 改善金融环境, 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优化现有金融服务体系, 改善金融服务。银行在现有金融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可以说银行系统统治着我国的金融体系。对于青岛啤酒企业融资问题, 在金融体系上, 除了要依靠现有的金融体系外, 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国有大型银行应该适当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门槛, 逐步放款政策, 进一步优化金融体系, 从结构上缓解青岛啤酒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是加大政府对青岛啤酒企业的支持。首先, 政府应当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稳定经济,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机制, 通过经济状况预测金融危机, 提前防范, 从而削弱金融危机对青岛啤酒企业的影响。其次, 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政策, 加大对青岛啤酒这类企业的财政投入, 例如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激励机制等, 充实青岛啤酒企业的实力, 增强其对信贷资金吸引力。

摘要: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岛啤酒企业的融资的现状, 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了青岛啤酒产生融资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从而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问题,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岛啤酒,融资,金融体系,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1]杨运杰.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

[3]曹斌.中国筹资现状简析[J].经济师, 2008 (6) :65-66.

[4]张菁.国有大型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与研究[J].新财经, 2014 (2) :35-36.

青岛市旅游者行为研究 篇8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对旅游者行为进行了研究[1~2]。国内学者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很多学者选择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地进行了实证研究[3~9]。

青岛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 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前来旅游。青岛市旅游业也吸引了很多旅游学者关注的目光。目前来说很多的研究是关于青岛旅游的开发, 例如青岛工业旅游的开发、青岛海滨旅游发展、青岛城市旅游的发展模式等[10~12]。对于青岛市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最早的一篇文章是李培祥1994年对于青岛市旅游者行为的研究[13], 至今青岛旅游业又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 旅游者的相关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本文对青岛市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规律进行了研究, 以发现青岛旅游十四年间的变化。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现场观察等方法。笔者在2007年6—9月至2008年6—9月期间在青岛各个主要旅游景点共发放问卷660份, 回收问卷646份, 其中有效问卷601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和相关资料的整合探询青岛市旅游者行为的规律。

二、研究结果

1. 青岛市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不同的人口学特征的旅游者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规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和“文化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见下表, 青岛旅游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基本持平, 但男性旅游者要多于女性旅游者。旅游者的年龄主要处于中青年阶段, 即“25~44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一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同时身体素质也比较好, 因此有比较多的出游机会。青岛市旅游者主要从事的职业范围比较广, 各个行业的人都有, 其中“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和“个体业者”相对来说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旅游者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 000元~5 000元”。文化程度以“高中和大专”这一层次的居多。

2. 青岛市旅游者旅游决策行为分析。

旅游者在来青岛旅游之前对于青岛会有一定的感知, 调查结果显示, 旅游者中有57.3%的人认为青岛非常好, 值得一玩, 有39.1%的旅游者认为青岛比较好, 可以考虑去游玩;只有3.6%的人认为青岛非常一般。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旅游者对青岛的感知、印象是很不错的, 对于来青岛旅游还是怀有很高的期望值, 希望青岛能够名副其实。

同时, 旅游者的旅游偏好也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对于青岛市旅游者的旅游偏好的调查结果显示, 青岛市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或者比较感兴趣的是“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迹”和“城市风光”, 而这几项都是青岛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在。

不同的人口学特征、旅游偏好和对于青岛的感知促使旅游者产生了不同旅游动机。旅游者来青岛旅游的主要旅游动机是游览观光和度假。

3. 青岛市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

旅游动机促使旅游者进行各种的旅游消费活动。青岛市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笔者主要进行了几个方面的调查。

首先对于旅行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青岛市旅游者主要的旅行方式是个人或与亲人结伴, 被调查的旅游者中有46.4%的人是选择这种方式。其次参加旅行社, 旅行社由于方便、快捷的服务是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的比较多的旅行方式。 (见下表) 。

旅游消费费用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同样, 对于青岛旅游者的消费费用也是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 其中, 有40.8%的旅游者消费的数额是500元~1 000元, 有30.8%的旅游者的消费额是1 000元~3 000元, 从总体来说青岛旅游者的消费额一般在500元~3 000元之间。

从停留时间上来说, 青岛旅游者的停留天数大部分是2天或者3天, 这部分的旅游者占的比例是56.8%。总体来说旅游者在青岛的停留时间一般在1天~4天之间。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旅游者来青岛度假, 因此停留的时间在7天以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可以得出青岛市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是3.2天。

旅游者的主要旅游活动调查结果显示, 来青岛旅游的旅游者最想做的事情是“看海”, 即欣赏海滨风光、参加一些海上娱乐项目。

4. 青岛市旅游者旅游反馈。

旅游者旅游活动结束之后会对旅游产品进行一些评价, 这些评价会影响旅游者再次对旅游产品的选择。问卷分别对“旅行社的服务”、“酒店的服务”、“青岛居民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旅行社服务的评价, 有33.8%的旅游者觉得非常满意, 有39.3%的旅游者觉得比较满意, 但是也有一部分旅游者觉得旅行社的服务一般, 甚至觉得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旅游者对于酒店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比较高的, 有73.3%的人对于酒店的服务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有24.5%的旅游者觉得服务一般, 只有2.2%的旅游者认为不满意。旅游者对于居民的态度青岛旅游者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青岛在创建文明旅游城市的过程中社区参与还是比较积极的。

三、总结

笔者通过对青岛市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对青岛市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得出了几点启示:

1. 青岛旅游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的设计。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指一个人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量体裁衣设计旅游宣传口号及标志、组合包装促销形象, 对于有效开展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岛的旅游宣传口号从早期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到现在的“相约奥运、扬帆青岛”, 旅游口号的设计从一种外形的综合到与奥运的密切贯穿, 给旅游者带来了不同的感知印象。但是, 现在奥运会已经在中国顺利举办, 那么对于青岛旅游宣传口号的设计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 从更深层次出发, 使人们对青岛的感知更为深入和全面。

2. 青岛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

青岛旅游产品体系中观光旅游产品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 所以青岛市旅游者停留天数一般是4天以内。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看, 改善旅游产品体系, 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 增加旅游者人均消费额是很多旅游目的积极努力的方向。

3. 青岛旅游市场营销空间的开拓。

上文的研究发现青岛的旅游者多数是来自山东省内及山东省周边的华东地区的旅游者人数最多, 其次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而距离青岛比较远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旅游者人数则比较少。2008年奥帆赛在青岛的成功举办使国内外的消费者对于青岛有了更广和更深层次的了解, 也为青岛旅游业的市场开拓带来了转机。因此, 笔者认为, 青岛旅游业的相关部分应该借助此次奥帆赛的东风加大对青岛的旅游宣传, 特别是对于山东以外的其他省市以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宣传, 积极开拓现有的市场, 促进旅游经济深入快速的发展。

摘要:旅游者行为影响旅游经济的顺利发展。通过对青岛市旅游者的调查研究, 发现其旅游行为存在很多共性, 例如旅游偏爱好倾向于“自然和城市风光”、对青岛存在很高的期望, 而且旅游者在停留时间、旅游花费、旅游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征。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对青岛未来旅游业的发展的几点启示, 包括青岛旅游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的设计, 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 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空间的开拓等。

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9

1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的关系

海洋文化是缘于海洋或与海洋有关的文化, 是人类在认识与利用海洋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内陆文化的一种文化体系, 具有开放性、外向性、多元性、兼容性、冒险性和神秘性等特点。

文化产业是通过规模化、商品化和科技化等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与“文化事业”相比, 文化产业更注重文化的经济功能和产业性质。

海洋文化产业是以海洋文化资源为原料, 进行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市场销售, 从消费者手中获取收益的一种新兴行业, 是文化产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 其外延涵盖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生活, 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形成海洋文化产业的本源和基石。海洋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 其内涵是现代生活方式、民主理念与自由思想, 是一种宛如大海的精神力量或精神生产力, 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历史积淀的时代硕果、是海洋文化传承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海洋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基础, 对海洋文化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海洋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而且对海洋文化的内容、发展方向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是先进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有力支撑。

2 沿海城市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经验借鉴

2.1 深圳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

深圳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早、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以下经验十分值得借鉴:一是强调市场调节机制, 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充分调动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二是研究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7—2020) 》和《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 推动了包括海洋文化产业在内的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多渠道增加文化产业投入, 充分利用海外资金建设文化设施。设立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 (2009年扶持文化企业86家、资助7 800多万元) , 效果显著, 使文化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四是致力于在高科技土壤上探索“文化+科技”的新路径。“文化+科技”发展模式的完美结合, 成就了深圳文化产业的辉煌[1]。例如, 腾讯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稳居全国互联网行业之首, 进入全球互联网行业三甲之列。五是办好“文博会”, 努力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第五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观众达351.75万人次, 比上届增加83万人次, 海外专业观众超过1.5万人, 比上届增加3 000人, 总成交额达880.69亿元, 比上届增加175.3亿元, 增幅达25.4%, 其中超亿元项目103个。第六届深圳文博会规格更高、国际化更强、效益更好。六是不断加强海洋文化建设, 海洋文化产业门类齐全。投资建设深圳海洋文化艺术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加强海洋文化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 培育多门类、多层次的海洋文化市场, 加快了与海洋文化有关的文化娱乐业、演出经营业、电影和音像制品业、广播电视业、培训业、民俗和庙会等各类海洋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2.2 舟山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主要做法

浙江舟山是我国海洋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户共3 621个, 从业人数2.51万人, 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4.0%。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为37.81亿元, 年增15.13亿元, 增长率为12.4%。舟山的主要做法是:①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② 出台扶持海洋文化产业优惠政策;③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让民营经济成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主力军;④ 努力打造舟山海洋文化产业精品;⑤ 生产一批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⑥ 大力培养和引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紧缺人才[2]。

2.3 连云港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连云港市面向海洋, 有效吸纳融合和贯通各类海洋文化因子;凸显特色, 大胆创新海洋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富有连云港特色的海洋文化的发展。其基本思路是:① 始终坚持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开放式互动发展;② 营造城市海洋文化标志系统;③ 加快推进彰显海洋文化特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④ 打造叫得响的海洋文艺精品工程;⑤ 培育城市支柱型海洋文化产业;⑥ 推进海洋文化研究和国际交流;⑦ 加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3]。

3 青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为实现海洋文化效益和功能最大化而配置和使用各类海洋文化资源的基本思路与决策;是全面提升青岛核心竞争力, 带动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殷庆威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兴文战略、科技强文战略、品牌文化提升战略、精品拉动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国际对接战略等七大战略”[4]。笔者提出了以下“立足青岛海洋文化和齐鲁文化实际, 以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为双翼, 以企业文化、大众文化为体魄, 以各项文化产业成要素为羽毛, 以世界文化潮流和打造知名品牌为龙头, 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全面发展青岛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

3.1 立足青岛海洋文化和齐鲁文化实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灵魂和品格, 积淀着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海洋文化创作与发展的基础, 是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关键[5]。发展青岛海洋文化产业, 首先要提高岛城公民的海洋意识。

在考虑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 一定要立足青岛海洋文化实际。青岛是中华远古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7 000年前, 东夷先民就创造发明了原始的航海和造船技术。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实施富民强国山海资源开发战略, 成为“海王之国”。青岛是我国的海洋科技中心, 这里聚集着知名的中国海洋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海洋教育和科研机构, 聚集着一大批海洋科技与海洋文化人才, 这是青岛的优势。青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景观、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遗产, 海洋文化产业将成为青岛的主导产业之一。只要不断弘扬发展海洋文化, 青岛的海洋文化产业一定会以更大的规模和气魄, 驶向海洋, 走向世界。

在考虑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同时, 一定要考虑齐鲁文化。因为齐鲁文化是青岛的传统文化, 已深深融入人民血液之中, 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 与齐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立足齐鲁文化, 努力实现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有机融合, 让海洋文化产业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3.2 以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为双翼

经济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更需要借助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这双有力的翅膀。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是互为基础、互为条件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 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富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先进文化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市场经济这个杠杆, 因此, 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把文化推向市场。海洋文化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市场经济,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个杠杆。

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市场调节作用是巨大的, 但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行政干预也决不可忽视。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政府不仅要研究制定海洋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规划, 还应该加大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投资扶持力度, 督促和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总之, 只有插上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这双有力的翅膀, 才能使青岛的海洋文化产业飞得更高, 飞得更远。

3.3 以企业文化、大众文化为体魄

文化建设为了人民群众, 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海洋文化产业不是孤立的, 而是融合于企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各类文化之中, 企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各类文化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肌体与魂魄, 发展青岛海洋文化产业必须强魄健体。强魄健体就是要有效吸收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环保、海洋军事和海洋历史等海洋因子, 把“海之魂”融入各类文化创作之中, 广泛开展海洋文化表演、海洋旅游、海洋休闲、海洋论坛、海洋博览会和祭海庙会等各类海洋文化活动, 把海洋文化节、青岛啤酒节和崂山旅游节等打造成知名的海洋文化品牌。强魄健体就是要把“大海之魅力”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大众文化、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之中, 加强海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青岛的城市形象。强魄健体就是要把“大海之灵气”“海洋之精华”融入各类文化作品和文化用品之中, 用丰富的海洋文化创意, 创造丰富的海洋文化产品, 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 创造海洋文化产业的最佳效益。

3.4 以各项文化产业要素为羽毛

文化产业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概念, 国家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界定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构成要素。该分类先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个大类, 又按层次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3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划分为9个大类、24个中类和80个小类。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分类完全可以作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具体构成要素。

以各项文化产业要素为羽毛, 就是要建立健全各类海洋文化产业要素。努力做到各类海洋文化产业要素都有人关注和研究, 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努力实现每个文化产业要素都有自己的生产经营项目, 不缺项目, 全面发展, 让青岛的海洋文化产业肌体上长满丰富的海洋文化羽毛。努力争取每个文化要素都能频繁地与青岛的实际相互发生碰撞, 不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 为青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并注意用优秀的海洋文化产业精品服务青岛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 把海洋文化产业成果融会贯通于青岛的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之中。

3.5 以世界文化潮流和打造知名品牌为龙头

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 使附加于商品之上的文化也越来越全球化。人员在世界各国的广泛流动, 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 形成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青岛要积极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 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海洋文化理念与海洋科学技术,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文化交流与贸易, 不断提高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牌文化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 海洋文化精品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昨天, 青岛曾经产生过众多文化大家和精品力作, 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 青岛不仅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历史遗产和资源, 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景观和海洋科技优势, 还积累了打造“青岛海洋文化艺术节”和“青岛啤酒节”等品牌文化的丰富经验。明天, 青岛要紧跟世界先进文化潮流, 精心打造更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文化精品, 以品牌文化为龙头, 带动青岛各项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3.6 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创意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海洋文化产业崛起的源泉, 不断创造和研发海洋文化新产品是保持青岛文化竞争实力的不竭动力。文化强市需要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亟须培养一批海洋文化专业人才、一批现代信息技术力量、一批海洋文化经纪与管理人物, 一批海洋文化名家、大家。要充分发挥驻青高校的作用, 加大教育投入和各类海洋文化人才培养力度, 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加大海洋文化和海洋科技等科研基金的投入, 加快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新成果和新产品研发。要强化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不断提高青岛公民的文化素质, 以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文化是一项创意事业, 文化产业是一项最需要创新的产业。改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保持青岛海洋文化产业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 使世界文化交流更加直接和频繁, 促使各国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得以优化和创新。海洋科技为海洋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要用现代信息与海洋科技把海洋文化产业装扮得更加光彩艳丽。

总之, 海洋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行业, 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不断提高对海洋文化产业的认识, 研究制定符合青岛实际情况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小艳.推广“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模式[N].深圳特区报, 2009-07-22 (A04) .

[2]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版, 2005 (4) :14-18.

[3]谢朝清.海洋文化在连云港城市发展中的战略考量[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26 (3) :114-118.

[4]殷庆威.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 2007 (4) :78.

青岛市文化产业区域规划研究 篇10

(一)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1、资源开发拥有突出的发展潜力。

青岛市文化资源丰富, 形成了以海洋文化资源为核心, 以历史、奥运、民俗和旅游等文化为辅的文化资源储量体系。这些文化资源知名度高,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2、总量规模和整体实力增长较快。

2011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 占全省总额的41%, 全市新增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44项, 逐渐培育并形成了影视传媒、文化产品研发制造、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八大滨海优势文化产业, 年均增速达到21%以上, 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主导性产业。

3、文化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青岛市文化产品品牌有达尼画家村、世正乐器、“满汉全席”等, 文化节会品牌有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动漫艺术节等, 文化演艺品牌有《蔚蓝青岛》、《蓝色畅想》等, 文化品牌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明显。

(二) 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青岛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核心层、外围层和新兴文化产业的比重还需提高;文化产业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有待完善;文化消费市场还需进一步培育;文化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高端人才比较匮乏;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相对还不高等。

(三) 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1、“文化强国”战略明确发展方向。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这为青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

2、区域战略带来历史机遇。

国务院于2011年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 涉及到了对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 尤其是对海洋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上。青岛作为这一战略的辐射区, 能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等机遇, 加速文化产业发展。

3、文化将与经济、海洋、科技、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在加快建设“文化青岛”和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繁荣的背景下, 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促成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海洋的高度融合发展, 将成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

(四) 文化产业面临的潜在威胁

1、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风险与难度大。

文化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且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尚不完善, 这种跨越式发展需要巨额、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面临的风险和难度大。

2、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

青岛市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7元, 比上年增长14.3%, 但内需的引导作用不强, 一部分内部文化需求被周边区域消化, 在外需方面, 更是需要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三个阶段建设才能慢慢培养起来。

二、青岛市文化产业的规划建议

1、实施文化产业化战略, 弘扬文化的同时兼顾提升青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立足青岛比较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高新技术运用, 将文化作为一项产业发展, 引进和建设文化特色凸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 增强文化发展后劲。例如培育海洋节庆、海洋工艺品及新媒体多媒体等数字内容产业等文化产业。

2、实施产业文化化战略, 提升现有产业文化附加值, 促进各大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产业自身规律, 突出重点, 发掘传统产业中的文化因素, 促进文化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 发展观光农业、创意渔业;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融合, 促进工艺美术品、家电、轮胎、服装等制造业中融入文化元素文化产业与传统服务业融合, 发展海洋体育、海洋娱乐、海洋休闲等产业, 丰富和拓展青岛的崂山文化、啤酒文化、奥运文化、建筑文化等。

3、增强文化内需与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相结合, 促进消费, 提升青岛文化软实力。一方面, 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 调整文化消费结构, 培养人民群众良好的文化习惯, 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 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另一方面, 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创新思路办法, 制定青岛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 形成鼓励、支持文化出口的长效机制。

三、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 强化金融服务, 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1、文化产业贷款贴息。

遵循“差别优惠、比例核定、额度控制、先付后贴”的原则, 对青岛市市文化企业及项目单位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后发生的利息进行的补贴。

2、文化产业担保资金。

采取对合作担保机构的再担保费进行补贴、对担保业务进行补助等方式, 引导担保机构为符合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项目提供担保服务。

(二) 完善人才政策, 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服务中心

1、开展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 如文化创新人才培训班等, 重点支持文化产业人才定向培训, 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 给予定额资金补助。

2、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活动机制, 鼓励和支持开展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高层次、国际性主题活动, 促进文化产业跨界交流合作。

(三) 加强青岛市大学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建设一批致力于孵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学文化科技园, 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产业集聚的功能, 为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思想库、智囊团和成果转移平台, 融入高科技因素, 促进青岛市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继刚.加快推进四川文化产业做大做强[J].中国财政.2010 (19)

[2]蒋宏宾.美国文化产业的印象与借鉴[J].唯实.2010 (11)

[3]梁蓓.区域经济规划与投资环境分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不安全技术因素下一篇: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