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法律意识

2024-08-13

传媒的法律意识(精选十篇)

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1

1 当前我国体育传媒发展现状

体育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为体育事业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 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逐渐改变了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总之, 体育传媒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消极影响, 它能够扩大青少年的体育知识面, 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但是由于青少年对不良诱惑的辨别能力较差, 不能抵御体育传媒的消极影响。只有充分认识体育传媒现状, 根据体育传媒的影响调整其发展方向, 正确利用体育传媒, 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体育信息, 为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体育价值观做出贡献。

目前, 我国体育传媒仍采用传统的“一体两制”的管理模式, 无法适应大众传媒及市场规律的发展, 严重制约了体育事业以及体育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 我国体育传媒存在明显的垄断、半垄断现象, 造成了体育工作者出现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较低的现象。此外, 由于体育传媒垄断现象的存在以及政府权力的介入, 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影响了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据笔者了解, 体育媒体存在过分报道体育暴力现象, 导致青少年无法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甚至造成了体育道德缺失, 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度宣传体育明星的私事和琐事, 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忽视体育事业的正面宣传, 最终会影响青少年的体育意识。

2 大众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积极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传媒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 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的欲望, 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吸引了大量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一, 体育传媒充分发挥了体育的社会功能, 同时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其二, 体育传媒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总之, 大众体育传媒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 使其在接受体育传播内容、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 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和体育兴趣, 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体育观念的行为方式。

当前, 体育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且媒体与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2.1 体育传媒的积极影响

2.1.1体育传媒帮助青少年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

传媒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进步, 当代青少年可以通过各种体育传媒获取体育信息, 并逐渐成为其获取体育信息的重要途径。时下,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体育信息, 通过体育传媒获得相关体育知识、信息和技能, 帮助青少年找到实践与知识的平衡点。此外, 体育传媒还能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青少年是体育传媒的最大受众, 他们能够迅速接收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技能。

2.1.2体育传媒加快了体育项目的推广

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竞争性和商业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啊, 体育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逐渐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体育传媒也呈现此趋势。在体育传媒中, 各类明星代言产生了极大的明星效应和号召力, 受到了青少年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 也带动青少年学习相关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总之, 体育传媒加快了体育项目的推广, 明星效应不仅对青少年的运动兴趣产生影响, 还促进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树立。

2.1.3体育传媒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

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其他体育赛事的开展, 都能够通过网络、电视等体育传媒在全世界刮起“体育风”, 让全世界的人们及时关注各项重大赛事, 形成全球体育盛宴, 进而为体育项目的推广、普及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体育传媒所传播的体育信息和运动事迹能够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 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 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无形之中锻炼了青少年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2.2 体育传媒的消极影响

体育传媒的发展能够为人们及时传播体育信息, 充实人们的休闲时间, 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还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 他们自我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较差。

2.2.1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传媒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 也在传播一些不良的体育信息, 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冲击。例如球场暴力、“假球”、服用违禁药物等不道德的现象, 以及体育明星的负面新闻等, 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 对体育的含义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和片面的理解, 在了解不道德的体育行为之后很容易对体育项目产生厌烦心理。此外, 体育传媒的夸张报道会歪曲青少年的体育观念, 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纷纷学习和效仿, 不利于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2.2导致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盲目崇拜

体育传媒传播的体育信息极为广泛, 且涉及所有社会成员, 特别是体育明星的生活也极易暴露在人们的目光之下。对于青少年来说, 由于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差, 加上体育传媒对体育明星的过分宣传, 很容易诱导青少年对体育民星的盲目崇拜, 导致青少年失去自我和前进的方向。

2.2.3影响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观赏性和舆论性, 体育传媒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过分宣传, 常常忽视传播正确体育知识。例如, 在一些体育赛事中, 解说员过分强调体育明星的个人生活与赛事之外的事情, 缺乏对比赛战术变化以及比赛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 进而影响青少年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3 正确利用体育传媒的策略分析

3.1 体育传媒在体育意识传播方面的不足

我国体育传媒现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但在体育意识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据笔者了解, 体育传媒重视竞技体育的传播, 忽视大众体育的精神和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因此, 体育传媒应当适时调整, 以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

3.2 如何利用体育传媒培养青少年体育意识

在学校普及体育知识, 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高校要重视体育传媒对体育意识的影响:

第一, 充分发挥体育传媒的教育功能。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校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 通过体育传媒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 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此外, 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可以组织青少年集体观看体育赛事, 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辨别、监督和调整, 使其在了解和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第二, 正确引导明星效应。体育传媒的明星效应能够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社会和高校可以对体育明星健康宣传, 宣传体育民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为国争光的健康形象, 进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 体育传媒要健康宣传。体育传媒要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 多宣传健康的体育信息, 减少对不道德体育行为的宣传, 正确发挥体育传媒的诱导作用, 在无形中将体育运动的积极影响传播给青少年,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扩大体育文化的积极影响, 体育传媒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优势, 方便体育知识的传播与体育项目的推广,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和思维, 使他们乐于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4 结语

总之, 体育传媒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注重体育素养相关信息的传播, 还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 深入挖掘体育活动的内在精神和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体育传媒日渐成熟, 因此要更加注意体育传媒报道的内容与方式,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体育行为, 使其端正体育态度, 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意识。高校也可以组织体育竞赛, 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真正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 创造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体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楼方芳, 潘婧.我国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 :95-96.

意识形态对传媒业的影响 篇2

一段历史,我们探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指导以后的道路。一个人的错误,一代人的浩劫,对祖国的“单恋”,大历史中小人物命运的体现,《苦恋》这部电影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对祖国充满无限热爱的画家,一生却遭遇无数悲惨,他到死也不明白——“谁会想到爱祖国还犯错?”使他失望的应该不是这个国家,而是其意识形态。片中直面了很多大陆电影中无法触碰的话题,一些台词,一些画面,一些细节,一些诗句,充满了寓意。弘一法师一句“尘世间有许多事情的结果和善良的意愿是相反的”,几乎可以算作是“苦恋祖国”的总结,又或是对40至70年代中国历史的总结。白桦借助电影侧面表现当时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意识形态是一面反映时代的旗帜,检验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滋生在土壤中,进而挣扎,成长,繁殖。不论是中国的过去,还是中国的未来,都在积极努力地开辟广阔的土壤。意识形态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个重要的砝码,它在称量中历史的维度、深度、广度。意识形态贯穿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影响着社会生活。在当今众声喧哗的网络传媒时代,对于以国有为主导的我国大众传媒业来说,意识形态无疑成为传媒制度、体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执政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而意识形态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政治缘由,知其然,方能更好地知其所以然,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在自由与规范、开放与秩序、多元与稳定之间取得更好的动态平衡,逐步实现建构自由人和理性人社会联合体的远景目标。那么意识形态概念又是怎样产生的?意识形态的含义内容及特征是什么?网络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又有哪些?意识形态又是怎样影响传媒业的?下面本文将围绕这几个问题来进行探讨。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任何意识形态的概念都必然与一定的历史背景、学术语境以及政治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观念的科学”到“危险的政治情绪”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思考最早课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洞穴比喻”。他认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真实的,就像是洞穴里的囚徒所面对的影像。人们应该使自己的灵魂从黑暗转向光明,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然而,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柏拉图“灵魂转向”的理念并未实现,各种“虚假的意识”和“错误的观念”反而使人类的灵魂和精神深深陷入与现实世界脱离的幻象之中。直到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才率先对中世纪神学和经验哲学的错误观念进行批判,并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直接催生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后来经过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洗礼,“意识形态”一词首先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796年和1798年间向巴黎法兰西研究院分期宣读的题为《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的论文中提出。在特拉西看来,“意识形态”是一个由希腊语中的“理念”和“逻各斯”合成的新词,无涉“价值”的判断,而是一种先验的普遍精神。他把“意识形态”定义为观念的科学,并认为人类经验的所有领域,过去大多数是根据神学来加以考察的,现在应该用理性来进行考察。因此特拉西这种对于物质具有绝对优先性的“观念的科学”,在社会、政治和教育上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并试图设计一种国民教育制度,把法国改造成一个理性的、科学的社会。

但是,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特拉西和其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家不自觉地逐渐与现实的政治联系在一起。这样,意识形态就成为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学说,而不是“观念的科学”了,这不仅威胁到了宗教学说,而且威胁到了世俗权威。尤其是拿破仑上台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把特拉西等意识形态理论家看做是企图削弱其政治权威并在头脑里改造世界的人,认为“就是这些空论家的学说.....会我们美丽的法兰西带来不幸的灾难。”这样,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就脱离了在特拉西那里单纯学术的含义,被带上贬义的色彩,表示“实践上的愚昧”以及“一种危险的政治情绪”,“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危险的政治情绪”的代名词。建立在于政治相关联的基础上,意识形态概念的批判性由此产生。在此后,马克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用法,从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出发,辩证地阐释了这一理论。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为了革命理论的需要,“意识形态”概念从一个否定性和中性的概念演变成一个中性和肯定的概念。列宁第一个赋予意识形态以肯定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源泉和立论基础,中国最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意识形态来选择,并与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相结合,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真正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从一种理论到一种意识形态的过渡。可见,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等社会学和观点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二、意识形态的含义内容及特征

具体何为意识形态的含义内容?意识形态是一定团体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它是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对周围世界以及团体本身的认知体系,反映了该团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同时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套约束。可以说,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中的任何团体,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有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但是,在任何国家中,作为政治合法性论据的官方意识形态只有一种。作为一种统治工具的意识形态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另外,英国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也解释了作为行动起点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含义:(1)意义、符号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再生产过程;(2)特定社会群体或阶级所特有的观念体系;(3)那些使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思想;(4)由社会利益驱动的各种思想形式;(5)话语和权利的结合;(6)自觉的社会行动者借以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媒介(7)由各组织信念所确定的行动;(8)个人借以把他们的生活与社会结构连接起来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其特征:

1、现实性: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要么是为了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要么是为了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认同流行的意识形态,也是出于现实的目的。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宗教、哲学等构成的右击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

4、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是相对独立的。

5、依赖性: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

三、网络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

把握网络时代特征,注重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课题,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方式的转型。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权威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网络时代的引领作用,已成意识形态工作的当务之急。网络文化传播所具有的多元性、自由性、平等性、互动性和高技术性等新特征,呼唤着意识形态领导方式的转型。为

此,需要正确处理多元景观与一元指导的辩证关系,更加强调交往理性与沟通对话,更加强调审美中介的作用和“寓教于乐”,更加强调先进文化同前沿科技的交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权威地位更加稳固,焕发党的意识形态领导的凝聚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性是改进意识形态领导方式的前提。改进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方式要与时俱进,挺立潮头,而决不可随波逐流,放弃舆论高地。一些西方学者往往热衷谈论网络文化的“去中心化”特征,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结束语中就使用了“沙皇退位”的小标题,认为“分权心态正逐渐弥漫于整个社会”;马克·斯波特则在《信息方式》一书中声称“电子传播”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这显然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风行的解构主义思潮一脉相承。作为一个纯粹的工具系统,可以说因特网没有一个绝对技术控制中心,但如果由此推论网络文化是一种彻底去中心文化,网络社会是一种彻底反权威社会,就大谬不然了。从根本上说,只要取消了中心性权威,社会就有可能发生信仰危机乃至分崩离析。美国学者丹·席勒的提醒也许并不多余:“电脑网络与现存的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大大拓宽了市场的有效影响范围。事实上因特网恰恰构成跨国程度日益提高的市场体系的核心和控制工具。”“因特网正在带动经济政治向所谓的数字资本主义转变。然而,这场时代的转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吉祥。”席勒还把电脑网络空间比作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在那儿各种政治经济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在输出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固然是中性的,但网络文化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性。思想自由与文化权威、多样化与统一性、多元性与一元性不应被看作抽象对立的两极。在网络世界中,多样性是到处可以直观到的基本事实,真正博大的统一性永远体现为对多样性的引导、吸纳和包容。一方面,要使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多元网络文化产品争奇斗艳;另一方面,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2.网络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方式转型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能简单依靠行政强制手段来维系。历史地看,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方式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中萌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成型,在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调整,但仍不可避免地带有单向强制灌输和直接宣传鼓动等旧的烙印,因此必须在新形势下尽快提高思想文化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尽快打开基于网络环境的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具体说来,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方式、工作方式要致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型:由独白式转向对话式、由抽象式转向形象式、由单一式转向融合式。

四、意识形态对传媒业的影响

每一个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自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那么大众传媒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表达个人的言论与喜好。但是在特定范围内的意识形态里,传媒业的自由也是相对的,大众传媒业具有外部性与公共性,意识形态对传媒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意识形态主导型新闻业的雏型在在新闻业中历史上早已有之,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总结了从1815年到1848年在欧洲出现的几种主要的意识形态,他说:“从1815年至1848年,各种社会和政治的意识形态成为欧洲各地思想界的主要关注: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一些地方的民族主义。”

(1)在斯特龙伯格看来,民主和各种政治经济学说也是西方社会早期的意识形态。但是从1815年以后经过整整一个多世纪的血腥洗礼,真正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学说寥寥无几,其中纳粹主义和由列宁而至斯大林时期发展起来的阶级专政学说成为最为主要的意识形态。希特勒纳粹意识形态实际上由两种看似不相关联的核心学说构成,其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极端专制主义,企图借此全部摧毁自由民主制度,迫使全体人民统一思想、服从领袖;其二是种族主义,(2)在这样一种极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导下,希特勒德国的传媒完全沦丧为鼓吹战争

侵略,叫嚣种族灭绝,无耻吹捧领袖的宣传工具。

(3)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极端意识形态都要借助于集权主义去强制推行和维持,而几乎所有极端意识形态都梦呓般地企图去制造一个所谓标准的新人类,纳粹意识形态的最深沉动力便是要依据生物学的优劣标准去炮制一个纯种的雅利安千年帝国,并为此不惜发动战争,屠杀异族,其谬见的本质正是人类种族的标准化。纳粹意识形态的建立、巩固和传播离不开其牢牢控制的新闻传媒业,这是一个包括报纸、广播、电影、出版、演讲、艺术、学术在内的庞大行业。纳粹从诞生之日起便将报刊等传媒作为推销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主导者传媒业。

意识形态下的新闻业与市场的内在关系,从总体上而言是游离于市场规则之外的。首先从媒介所有制来看,意识形态型新闻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其次,事实上意识形态下的新闻业不十分在意谋求效率以及利润的最大化,它最为强烈的动机在于通过宣传进行舆论操纵,它可以不计成本和代价,它与市场的联系在于它能够借助于权力体系去强制发行,通过这样一种机制,意识形态主导型新闻业反而可以获得市场利润和政治宣传方面的最大效益。但是意识形态新闻业与市场的关联仍然是存在的,作为宣传的新闻派送品数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在战争这样的特殊极端环境中,军方才可能完全不计成本把宣传品全部送给敌方,在非战争环境中,既使是作为宣传的新闻业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商业动机,也要谋求受众的自愿接受,但是此时市场所反映的却是一种虚假的供求关系,因为推销者是以欺骗的手段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客户手中,他们总是宣称自己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他们所报道的一切都是事实。公众其实很容易被蒙骗,尤其是他们在没有任何其他媒体来源和思想来源可供比较参考的情况下尤其容易被蒙骗。最后,意识形态中的新闻业往往也是垄断型新闻业,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的思想和判断都被置于黑夜之中,他们只接受来自一个方面的光点,于是他们都认为那就是事实,于是他们就会自愿出钱购买那些事实和所谓正确的观点。社会矛盾的加剧变以及人们天性的敏感和脆弱同样极易促成这桩买卖的发生。

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意识 篇3

[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意识再生产

一、引言

性别意识是对每个人对自己性别身份的认可和内化,它以社会的认可为基础。个体依据社会期望的规范和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行事,而对规范的违背会引起角色的偏离,被人们看作是不正常的——因为它引起了日常行为连续性的中断。

大众传媒中所蕴含的性别意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由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男尊女卑、男高女低思想的影响,大众传媒已经形成了性别的“刻板成见”。大众传媒通过反复的刺激,引起受众的认同和模仿,所传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受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近些年来,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大众传媒中女性的弱势形象并没有太大改善,因为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刻板成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本文试图通过近期的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来透视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众传媒中性别意识的具体建构过程。

二、案例解读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继《英雄》、《十面埋伏》的又一大作——一部迄今为止中国投资最大的电影(耗资达3.6亿元人民币),展示了一个王宫之内发生的悲欢离合,依靠其投资规模大、演员阵容强、表现形式新的优势。赢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自2006年12月14日全国放映以来,截止一周时间内票房接近1亿元。但《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美国上映时也被美国电影协会(MPAA)定为R级(限制级),因为影片涉及较多的暴力镜头。在国内《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赞扬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来源于《新京报》一位学者的评论把其定性为一部“反常”的大片,因为它缺少大片应有的内涵,成了形象工程:网友则将其片名戏称“满城尽是大波波”,因为影片的开始满眼望去“波涛汹涌”……

在笔者看来,影片中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波涛汹涌”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一种性别意识在大众传媒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先从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质疑开始分析。有学者指出唐朝在武则天统治下女权高涨,女性的衣着确实比较开放,皇后和宫女出现低胸造型,并非不可能的事,唯独是在戏中,宫女们全都袒胸露背排排站,这一点备受争议。因为根据唐朝的风俗,宫女出席一些正式场合,必定要披上一条“披帛”。《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美术服装设计奚仲文强调,宫女未有“披帛”,是因为剧照中宫女正在后宫穿装,“披帛”还未披上。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实质上这是为影片中所具有的夹杂利益的性别意识辩护。为此笔者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影片中女性特征

苏珊布朗米勒写道:“每一种文明都要对女性的身体提出一个统一的模式,有关女性的审美标准往往对女性身体的某些部分或肉体的某些自然表现加以改正…乳房已经成为男人性欲统治的领域。”在男性制定的审美标准中,硕大的乳房总是男人渴求的。乳房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征,其暴露总能引起男性的遐想。在影片中,宫女们全都袒胸露背排排站的镜头一共出现了8次(共同的一个场景暴露次数算1次,以下同),1次特写,其中3次给王后送药都是正式场合,奚仲文仅仅用“宫女正在后宫穿装”作为理由来解释显然是不充分的。女主角王后(巩俐饰)的暴露次数在18发,有2次特写,1次长镜头,比较特殊的宫女小婵(李曼饰),胸部暴露的次数也有13次。如此频繁的暴露,除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唐朝或五代十国女子可以低胸)之外。作为当今父权制和商品经济的合谋时代的商业电影,为了经济利益——吸引更多的眼球,取悦男性成了必然的选择——无论是片中的男性角色抑或男性观众。因为女性是使男性产生视觉快感的重要因素——女性已经成为男性的观赏品。男性观众在观看中,依据自己的阅读策略,选取某个片段,可以和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同时获得了快感满足。同时,通过对乳房的凝视。男性可以体会到对女性控制的权力,凸显对女性的优越地位。

(二)影片情节的发展

影片的是以重阳节前大王(周润发饰)回宫为背景展开的,大王刚回到宫中,通报者所说的“大王有旨,各回本宫,免迎车驾”首次显示了男性的威严,随后大王和杰王子(周杰伦饰)比武,再次显示了男性的力量:大王监督王后吃药,并为王后擦拭嘴角遗留的药迹,表面上是关心。实则也是在显示自己的地位:知道王后要谋反的时候。大王显得非常的冷静,相观之下。王后却表现得手忙脚乱,在得知大王知道重阳晚宴的预谋后,梳妆打扮时拿着簪子的手在颤抖,脸上的表情紧张,一气之下将桌子上的梳妆盒打翻。通过这样的叙述,将男性的理性和女性的非理性展示的淋漓尽致。最后,王后的谋反失败了,大王撕裂了王后绣着菊花的衣服,俘虏被杀,流血的菊花……大王的“胜利”为整个情节发展的男性优势地位划上了句号。

(三)影片中语言的运用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起着传达信息和表达意义的作用。影片中的语言在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中,已经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在影片的中间,大王探望祥王子,说:“你们有私情,我早就知道了……,我不怪你,我知道,是她勾引了你。”传统的女性是红颜祸水的观念通过语言的表达体现出来。另外,由于语言的意义总是带有语言使用者本人的个体风格,与语言使用者所关联的社会权力关系和文化在自觉不自觉中会入侵这个表达系统,如使用者的社会位置和价值观念等,所以语言在传达意义的同时也在表现着权力。正如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所言,在整个社会领域中是到处弥散着权力的。语言的交流实际上体现着对话双方的不平等和权力者的优势地位。而在影片中,透过权力关系,更深层次的,我们看到了男性的优势和女性的弱势。在影片开头部分,大王对杰王子说:“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影片最后大王再次重复:“我说过,朕不给,你不能抢。”杰王子:“儿臣造反,不是为了抢王位,儿臣是为了母后。”这样的对白体现了大王对杰王子的权力关系,但杰王子造反的动因,却是因为他的母亲——一个有着自己欲求的女性,女性的权利却要通过男性的行动来表达,男性对女性的优势地位被间接地展现出来。

(四)影片拍摄技术的运用

1场景和道具

雅克布逊(R.jakobson)认为,符号意义无论从那个意义上讲,其表达意义的主要手段都是隐喻和转喻。一张黄河壶口瀑布的照片可以代表黄河瀑布,甚至整个黄河的某种气势,而不是其他物,是由于转喻功能的作用。如果用它来表征中华民族的精神或者其他

意义,隐喻的功能突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中场景和道具的安排和其他元素在一起,也起到了类似的叙事意义。迎接大王回宫时整齐的仪仗队,颇具震撼力的音乐,厚重宫门的依次打开,衬托出一种男性的威严和力量,天圆地方的菊花台,代表了传统不可更改的秩序——男尊女卑,男性的统治地位已经显现:程序式的“定点报时”则强化了现存秩序——男性的统治秩序不可撼动。如此,王后挑战的结局只能是自取灭亡。

2特写

一个插入的特写镜头可以强调在叙事中具有一定意义的细节,影片中通过对人物的特写,起了塑造着叙事标志的作用例如王后见祥王子(刘烨饰)的场景,通过对祥王子面部表情的特写,这种特写一方面预示了情节的发展一:祥王子会告密(不再和王后站在一条战线),事态发展将会出现转折,另一方面留给观众的是王后瑶取悦祥王子,女为悦己者容的感觉,在不自觉中传达着女人的不理智和对男性的依赖:蒋婵的母亲死了的特写。成千上万的士兵在她的尸体旁经过,既表现了她的无辜同时也说明女性的命运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的。

三、性别意识的再生产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日益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大众传媒的生存是建立在对主流社会价值和角色规范的内化和传播基础之上的,所以大众传媒开始成为人们认知和了解社会角色规范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性别意识,不仅仅显示了男性相对于女性的优势地位,而更重要的,它参与了男女不平等性别意识的再生产。接下来我们可以借用葛兰西德理论来分析这个过程。

在葛兰西的视野里,阶级意识形态形态的运作轨迹是:生产——传播一认同。意识形态生产出来后,就在学校、报纸、杂志、书籍等市民社会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的机制是“自我认同”,也就是人们的“同意”或“赞同”。而大众传媒对性别意识的再生产遵循着建构——内化及自我规训——强化原有规范的过程。

1、建构“建构(construction)”就是掌握话语权力的集团创造出的控制其他集团的策略,它通过把其他集团在话语上指定和分配为“他者”和“另类”,而运用技术手段去改造他者。影片中,制片人和导演所要展现的是一个王者的史诗,男性的权力是不可撼动的,对男权的质疑显得不合时宜,会成为“他者”和“另类”,一所以女性反抗的结局注定会失败一影片中王后最后的死亡也变得理所应当。

2、内化及自我规训因为人们会通过大众传媒中所宣传和刻画的不同性别人的角色形象来了解社会所认可的规范和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角色预期,所以当传媒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片段和观看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有所契合时(例如很多女性在生活中都获多或少有过失败的经历且和男性相关联),这个片断就会被观看者本人解读或者诠释成他们“自己的声音”。通过这个过程,影片中女性的形象会被观看的女性认作是自身形象的一种表达,他们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也会遵从这一规范。这种遵守是自觉的,犹如英国哲学家边沁描绘的“全境式监狱”,引全景式监狱’重视的是监视,即使在监视者不在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监视,即自我的控制和自我规训。内化了传媒所传达的女性弱势形象再到自我规训,女性已经把自己纳入了男权统治的框架之内。影片中以王后位代表的女性,同样也内化了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他们的反抗和挣扎是很难成功的。

3、强化原有规范由于社会既有的性别规范为大众传媒中性别角色行为提供着结构资源,传媒中的性别现象只有利用这种结构性资源才能够与观看者之间建立起。主体间性,而经过建构、内化及自我规训的环节,社会既有的性别规范被女性和男性的共同行动而强化,强化后的性别规范会再次进入下一轮性别意识生产的循环。

通过以上的循环,大众传媒进行着不同性别成员的角色形象的塑造,强化了原有的性别角色意识,推动着社会性别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四、结语

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4

一、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 打破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

在传统的信息传递较为闭塞的过去, 青年群体接受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通常渠道单一, 往往是来自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的启蒙说教, 通常以生硬的思想灌输为主, 未能够考虑到青年群体成长过程中对于精神世界的内在诉求。然而, 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借助大众传媒表达自己的意愿, 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这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了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可能, 特别是对于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来说, 这种双向教育的模式更好地促进了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教育者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将其社会责任主张通过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进行传播, 引起青年群体的关注和认同;同时, 青年群体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借助于大众传媒进行表达, 对教育者的教育进行回馈,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加强了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如此一来,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就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 实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与互动。

(二) 丰富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青年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通常教育材料十分陈旧, 缺乏时代感和新鲜感, 无法及时快速地吸纳社会中新鲜的知识养料和最新的社会理念。这就使得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群体第一反应就会是枯燥、乏味、说教、批评以及大道理等等, 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而大众传媒则能够借助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网络等平台为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提供更多丰富而直观的教育素材, 如对于事件亲历者的人物访谈, 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事件的实况转播等等, 而这些看得见、触得到的真实案例更具有道德教育的说服力, 更能够引起青年群体的道德共鸣。总之, 大众传媒能够使青年群体从个人的观念局限中摆脱出来, 用社会中的真、善与美来净化青年的心灵, 用对于社会不良道德问题的抨击和曝光来提升青年群体明辨是非的能力, 促进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三) 提高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时效性

信息传递快速高效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并且对于信息的更新也具有及时性和快速性。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 更是突破了电视、报纸以及广播在信息播报时间上的局限, 弥补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问题, 为青年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盛宴。青年群体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及其他通信和网络设备点击文化产品, 实现消息的迅速获取, 因此, 大众传媒可以随时随地对青年群体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不仅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畅和滞后所造成的误会和虚假信息的泛滥, 还能够更好地还原社会原貌, 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受众。另外, 教育者也可以借助大众传媒, 及时地与青年群体进行互动、沟通, 了解他们思想意识的走向, 及时地纠正他们思想意识上的偏颇, 引导他们承担社会责任。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时效性。

(四) 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说到底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青年群体的全面发展。大众传媒的出现为青年群体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以及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并促使青年群体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 使他们更多地融入到了社会活动之中, 成为对自己开展教育的支配者。以往学校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通常以教师的单方面讲述为主, 教师无疑是教育过程中独一无二的主体, 然而,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 还原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哪怕是在小学教学中, 均开始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也不再是培养“听话的学生”, 而是对于人的本性和潜能的开发, 对于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更是如此。借助于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使得当代青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这是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伟大创新。

二、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 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被弱化

事实上, 人们应用大众传媒的目的是要进行信息的传递, 进行人与人之间思想上的交流, 然而由于大众传媒能够更好地传递大量的教育信息, 使得一些教育者放弃了主观思考, 完全依赖于传媒工具来获取教育信息, 不能够从自身的职业角度和青年群体的学习与生活中抓住生活化的教育素材。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的缺乏实际教育经验的教育者来说, 一旦脱离了网络环境, 就无法进行教育素材的搜集和整理, 一度造成了传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宝贵经验的丧失。一些教育者认为来自于网络的教育素材是最为科学和权威的, 更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的效果, 在主观上夸大了网络信息的作用, 没有意识到大众传媒仅仅是一种媒介和工具, 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过度膜拜网络教育信息, 也使得科技型工具代替了人的大脑, 忽略了对于青年群体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抓取, 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二) 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出现低俗化

大众传媒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传递信息, 能够较好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 然而也能够通过多种手段来制造所谓的“文化精品”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多数青年人已经习惯了感官上的信息刺激, 在思维上也更偏向于视觉化和娱乐化的感性文化内容, 一些青年学生参与媒体互动也仅仅为的是“好玩”、“好看”、“好听”, 却很少思考自己成长所需要的真正的精神养料是什么。许多青年学生只看重一时的享受, 不愿意去理性地思考, 而忽略了自身长远的发展, 更难以对除自己以外的他人和社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 甚至有的学生将“游戏人间”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还有一部分青年沉浸在低俗和不雅的感官文化中不能自拔, 对于某某明星私生活的好奇远远大于对于社会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的热情, 特别是在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占据各大报纸和网络头条的情况下, 这种强制性的阅读也剥夺了青年群体接受其他道德教育的机会。致使青年群体的思想中出现了严重的低俗化倾向, 失去了对于崇高道德情操的向往, 也放松了对于自己的自我要求。过度地追求所谓的时尚, 而忘却了自己本身所应该要承担的责任。

(三) 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以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众传媒的触角已经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大众传媒平台中,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新鲜的国际化信息, 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整体文化发展趋向的转移, 更造成了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推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一些媒体人已经忘却了自身的职业原则, 背弃了整体的行业道德, 一味地制造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 更有一些媒体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开始制作一些低俗类娱乐节目, 屡屡碰触道德的底线, 甚至一些谈话类节目竟然捏造事实, 以纪实的形式炮制一场啼笑皆非的伦理大戏, 使得青年群体无法区分事情的真假对错, 这些都使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总之, 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对于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者, 必须要充分把握大众传媒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掌握利用的要领, 将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在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5

1.你的性别()A男B 女

2.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生长在()A农村B 城市

4.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 电视上 B 报纸上C 学校的课本上D 家庭的影响E 其他

5.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B用武力解决C通过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E根本没有在意过

6.假如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D默默的离开,不敢出声

7.某学生因为考试舞弊而被开除,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合法?()

A合法B 不合法

8.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B不希望

9.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B缺乏法律知识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10.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B偶尔C从不

11.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D 不重要

12.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A能B不一定能C大部分能

13.你是否了解学生的权利?()

A非常了解B略有了解C一般D完全不了解

14.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生权利的?()

A自学法律B学校教育C新闻传播D其他

15.你的合法权利被侵犯过么?()

A有B无C不清楚

16.你认为以下哪项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权利?()

A人生权B财产权C受教育权D知识产权

17.你认为受教育权除了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还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几项?()A申诉权B获得公正评价C获得奖学金,助学金D教育法所规定的其他权利

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6

作为一名主持人, 如何在解决好角色冲突过程中正确定位, 实现“意识”上的超越呢?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地解读“意识形态”的定义。不妨把“意识形态”这个词解读成四个字再组成四个词———“意志”、“认识”、“形象”、“态度”来解读。

一、意志———社会赋予主持人的使命和任务是崇高的也是艰巨的

良好的主持人意志要求做到“两坚持”、“两抵制”, 即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抵制低劣的歪风邪气;坚持正确导向抵制低俗之风, 能做好这“两坚持两抵制”从主持人的角度来说就是实现的“行为超越”。那么如何实现“意识超越”呢?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不能一味地去“防守”。“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与其着力抵制低劣的歪风邪气, 不如去树立崭新的主持人形象把自身定位为树立和弘扬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传颂者;与其着力防范在跟风模仿中滑向以低俗抢眼的现象, 不如去努力创造新颖有效的节目形式, 创新节目内容, 形成新的主持风格。这就是正确定位中的主持人意志。

二、认识———认识是行为的准则, 没有良好的前瞻性的认识, 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更不能做出优秀的节目

一个主持人首先要认识到个人与节目的相互作用。首先一名节目主持人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栏目, 一个栏目也需要一名适合栏目特色的主持人。一个主持人的作用不仅仅是完成播出节目的“任务”, 要始终牢记主持人的角色使命和行为规范。没有主持人的节目只是一具躯壳, 是没有意识的机器人, 而主持人的作用就是让这个机器人动起来, 让他成为有血有肉的“真人”。其次, 要在公众心目中缔造优秀的主持人的形象就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认识。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传者的角度, 这就意味着既是一对多而又是点对点的交流, 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真实而又真诚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自身的品位和审美观要符合大众, 至少是大部分接受者的要求。再次, 在适当的时候和允许的场合主持人可以突显个性, 通过节目体现自己的风格, 但是这样的风格要能被大众接受, 从而达到“创造潮流”的目的。而“创造‘好’潮流”才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该具有的认识, 也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该付诸行动的目标。

三、形象———要求主持人, 集采、编、播于一身

主持人既是节目的组织者又是制作和播出者, 是节目的灵魂。勤奋有为的主持人, 会以节目的高品位来提高节目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职业的特点决定节目主持人经常活动在广阔的天地间, 活动在人民群众之中, 节目主持人要接触社会上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人, 周围有无数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主持人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都会在人民群众中留下好的或不好的印象。对一名节目主持人来说, 有他的外形美和心灵美两个方面。外形美指的是主持人的容貌、仪表、姿态、言谈和举止的美;心灵美指的是主持人的思想、情操、志趣、性格和道德的美。这里所说的主持人的形象的美, 就是指外形美和心灵美和谐的统一。正像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 美才会放出真正的光辉。”一档好的节目, 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就是一座丰碑。

四、态度———是原则, 主持人的政治素质高低举足轻重

主持人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引导趋势意识。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正是由于主持人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要求,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 增强政治辨别力, 坚持正确宣传导向, 就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政治态度。作为一个主持人还应该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丝不苟, 按质按量都必须是一个主持人应该做到的。主持人最重要的态度也就是他的社会态度, 因为你说出去的每一句话代表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思想, 更多的是反映政府的态度, 社会的舆论和群众的声音。白岩松说:“一个主持人是不能局限在自己的框架中去诉说的, 你要看看大家的态度。”

做主持人, 外赋的话语权较重, 舆论的“音量”也较大, 要尊重社会、单位、节目赋予你的话语权, 对得起主持人的位置, 选择合适的方式和音量。做话语权和“音量”的适度使用者、自觉使用者和自律使用者。这是一位主持人对话语权的态度。

这种政治态度、工作态度、职业态度、社会态度和话语态度就是一名称职的主持人的综合态度。

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是一个全面的公众形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节目内外都要体现出良好的素养和行为规范从而达到主持人“意志”、“认识”、“形象”、“态度”的统一。

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有“创造‘好’潮流”的“意识形态”。

一个好的主持人必定是个大气的主持人, 拥有大视野, 大思路, 才能有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电视谈话节目传播方式面面观.山东大学

[2]杨澜.凭海临风.上海文艺出版社.

[3]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艺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4]张君昌, 霍小语, 郑妍.电视主持与频道包装[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 篇7

关键词: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发挥

一、前言

新闻传媒本身具有“阶级性”特征, 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之内, 具有意识形态操纵功能,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种, 是统治阶级或执政党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领域。新闻传媒本身作为大众传媒的发声机构, 可以通过宣传手段使统治阶级的意识转变为社会成员的普遍意识, 从而提升意识形态操纵的效果, 提升统治阶级的执政效果。因此, 对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媒的意识形态操纵功能

意识形态操纵是通过对人的行为模式甚至心理状态编制程序, 从而对人的精神、心理结构进行影响的社会控制方法, 是运用一种熟练的技巧对被操纵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目的就是制造出操纵者所需要的行为。[1]新闻传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代表着统治阶级或执政党的利益, 成为统治阶级的喉舌。同时新闻传媒由于其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可以“制造”新闻, 利用特殊的新闻语言构建虚假的现实。

三、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的发挥

(1) 新闻传媒的语义操纵。1) 词义与概念的转换。在新闻传媒报道中, 通过改变语言环境, 可以将同样的词语进行差异性的排列组合, 组成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 新闻传媒对词义与概念的变化是意识形态操纵的重要手段。在变换词义与概念时可以通过寻找相似词, 在所指事物范围内挑选相似词汇整合语言结构, 对社会成员的普遍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2) 简化与模式化。新闻传媒与其他文化类型不同, 主要面向社会大众, 因此新闻传媒不仅对新闻报道存在着简化要求, 而且也限制了新闻报道的独创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受众容易被简化了的复杂问题所吸引, 表达的内容也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以其模式化的思考模式模糊了受众的语义准则, 左右着社会意识形态。3) 肯定与重复。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时往往运用简短且肯定的形式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受众, 具有一定命令性与指令性。新闻传媒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操纵集中体现在肯定与重复着两个主导因素中, 从引导思维延伸到引导受众社会行为的层面上。肯定与重复以一种固定范式在受众的思维意识中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将受众的理性判断降到最低限度, 从而引导受众的逻辑思考模式。4) 轰动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媒介还会应用轰动效应手法, 将信息分解成片段, 使受众无法掌握新闻事实的真实面貌, 难以了解完整的新闻过程。轰动效应是一种技术, 它的运用集中体现在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上, 新闻媒介若想加强受众对某一个社会事实的关注度, 可以利用“连续轰炸”提高受众接受意识形态的速度, 降低其批判认识能力。5) 分解与快捷性。新闻传媒在报道过程中将完整问题分解为诸多片段, 从而干预受众思考的完整性, 这不仅是简化的重要手段, 也是轰动效应的集中体现。新闻报道可以利用破坏问题的完整性的形式, 有效地降低受众的关注度, 同时新闻传媒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性发布。同时新闻传媒强调的及时性会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快捷性, 从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使社会话题存处于假象时间内。[2]

(2) 新闻传媒的日常操纵。1) 筛选事实。新闻传媒对于意识形态的操纵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筛选, 对新闻信息的进行有目的的供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传媒利用心理范式唤起受众的主要诉求, 利用新闻传媒特有的思维结构设计出多样性的看法, 决定信息流的结构。在这种信息筛选的信息结构下, 大部分受众都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干预, 新闻传媒利用对新闻事实的筛选, 把握着社会舆论的走向, 提出一个热点问题或者消除一个热点问题都是可能的。2) “形成群体”作用。新闻传媒主要通过统一信息流结构, 将受众的思想注入统一的标准模型, 将受众的思维模式公式化, 并保证一个区域内的每一个个体都与制定的模型相吻合。新闻传媒“形成群体”作用由地区出发逐渐覆盖至世界范围, 影响那些不以批判态度接受信息受众的意识形态。3) 公开的谎言。新闻传媒的现场直播可以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时候体会到相当程度的现场感, 从而增进对新闻事实的信任, 消除心理疑虑。然而恰恰是这一看似真实的现场直播阶段, 却很容易捏造新闻谎言, 左右社会舆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新闻传媒往往利用搭建拍摄场景、按剧本进行表演等方式, 播放出看似真实的假象。4) 建立统一的重要观点。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往往会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统一的报道, 在实现新闻报道统一性的基础上, 营造新闻报道多样化的假象, 消除统一的重要观点的外界影响因素。5) “抓住”受众。“抓住”受众是新闻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操纵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发布之前, 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即将发布的新闻内容上, 通过引导社会舆论造成新闻传媒根据受众新闻诉求进行报道的假象, 从而消除受众的心理防备、获取受众信任。6) 利用科学权威性。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经常利用科学权威性提升意识形态操纵的效果。现阶段大多数意识形态都依附于科学, 甚至构成科学的基础。当意识形态按照科学或科学语言塑造起来, 或者将客观的科学形象引入意识形态, 可以打破受众的价值观, 使受众在面对意识形态操纵时难以实现自我保护。

四、结论

意识形态操纵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 对于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 统治阶级应当利用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 实现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观念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冯娜.新闻传媒意识形态操纵功能及其发挥[D].河南大学, 2013.

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8

一、加强大众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传媒的责任教育能力

首先, 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始终坚持服务于党和人民,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为推进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而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作为大众传媒的从业者, 要拥有服务于人民、放眼大局的社会责任意识, 积极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积极地深入社会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 引导社会热点, 关怀社会群众, 促进社会正气的发扬。其次, 媒体工作者要具备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评价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诉求为己任,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二、丰富传媒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 在国家忠诚意识内容的充实上, 主要涉及到爱国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民族荣誉意识等方面内容, 大众传媒可以将有关爱国意识的相关教育内容借助于影视作品、动漫、网络游戏等青年人感兴趣的形式进行传播, 可以将有关公共道德意识的相关教育内容借助于公益广告、道德模范评选等形式进行传播, 可以将民族荣誉意识的相关教育内容借助于青年人感兴趣的各种体育赛事的形式进行传播, 使社会责任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扎根于青年的头脑。其次, 在社会问题关注意识内容的充实上, 主要包括对于社会突发事件、弱势群体、社会民生、公共危机问题、社会公益服务问题以及体制改革问题等内容, 大众传媒可以借助于新闻报道、微信、微博、理论文章等形式进行传播, 使青年人在听新闻播报、关注朋友圈动态、进行理论学习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三、加大投入, 创新管理手段

为了确保大众传媒能够在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积极地发挥出作用, 政府必须要创新管理手段, 因势利导地加强干预。在经济方面, 政府要对于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加大投入, 提供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支持, 使媒体拥有较充足的人手和经费制作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相关的文化产品。要加强对传媒制作的青年人感兴趣的娱乐节目的申报和审批管理, 有意识地对于大众媒体进行必要的行政指导, 坚决抵制“三俗”节目的传播, 并通过行业协会的管理来促进大众媒体的行业自律, 同时要在角色上转变以往“万能政府”的角色, 必须要向着服务型政府转变, 依托传媒平台, 通过政策激励、向社会组织购买有利于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文化产品等形式将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通过管理手段的创新, 提升传媒的责任引导力, 促进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四、完善立法, 明确媒体责任

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 通过网络媒体实施犯罪的案件也屡见不鲜, 包括网络敲诈、色情以及网络盗窃等犯罪行为已经被人们所熟知, 其作案手段的隐秘使得案件本身并不容易被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 使得青年群体对于社会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对于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认识他人, 树立责任意识来说, 均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 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的建设, 尤其要加快对于网络基本法的编订, 将制度和技术相结合, 推动网络垃圾的消除, 促使大众传媒在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下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积极的信息。同时对于青年经常光顾的网吧也要加强监管, 促进网络的实名制发展, 从而对于身处于大众传媒中的不同个体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五、搭建校内传媒平台, 提高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实践能力

学校要积极搭建校内传媒平台, 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实践能力。要借助广播、报纸、校内网、微博以及微信等平台, 积极组织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活动,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从而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另外, 还要在广泛的媒体平台中, 搜集和整理适应于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社会案例, 找出一切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有力信息, 并及时有效的予以推广, 使其成为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动力。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制作社会责任意识讨论话题, 在校园官方博客更新相关内容的文章, 同时还可以利用QQ、论坛、MSN等互动媒体平台与学生交换意见, 消除与学生之间的代沟问题, 在轻松活泼的网络氛围中, 促进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摘要: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 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而大众传媒对于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与引导责任。提升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积极影响, 应当从加强大众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传媒的责任教育能力、丰富传媒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立法、明确媒体责任、搭建校内传媒平台、提高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等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影响,策略

参考文献

[1]赖媛媛.90后学生高校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6) .

[2]霍玮玮.多元价值观下大学生公德行为探索[J].时代教育, 2009, (3) .

传媒的法律意识 篇9

关键词:新闻炒作,道德底线,法律边界

2009年9月26日, 《华商报》以《重庆女黑老大包养十六男人》为题, 报道了如下内容:“在今年6月启动的打黑风暴中, 谢才萍黑恶势力团伙终于被掀翻。……让人瞠目的是, 谢才萍在个人生活上极度荒淫。重庆市打黑成果展信息称, 她长期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1]以此为主题的报道受到各地媒体的疯狂转载:《重庆黑帮老大文强弟媳谢才萍包养16个男人》、《文强弟媳包养16男宠》、《重庆黑帮女老大谢才萍包养16个男人》等新闻标题纷纷见于媒体的版面中。

但是, 这个被各大媒体炒作的“包养16男子事件”事后却被证实是一个虚假新闻, 其报道内容由“包养一个情人”这个事实演绎而来。在由1个变为16个的炒作风波中, 媒体草率转载的行为暴露了激烈市场竞争中媒体道德与法律防线的失守, 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一、“谢才萍包养事件”中的媒体道德缺失与侵权行为

“谢才萍包养事件”中的媒体所为, 在道德上, 造成违法者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法律上, 导致对违法者的侵权。在这个事件中, 受害者不仅只是当事人, 公众也被愚弄, 其最大的危害是遮蔽了公众对于其他重要社会问题的关注。

首先, 记者报道违法者时, 往往没有考虑到报道对象的人格和尊严, 而造成了某种道德上的伤害。

违法者也拥有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传媒打着报道犯罪新闻、满足公众知情权的旗号, 大肆炒作谢的个人隐私, 像“男宠”之类的用词, 看起来显得理性十足, 实际上缺少最起码的道义。媒体在对轰动效应的追逐中, 道德与非道德的界线已经模糊了。

媒体需要反思新闻行业内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惯例。一直以来, 媒体就习惯于案发前不报道, 案发后则一拥而上将违法者的形象“恶魔化”。而面对市场竞争, 新闻媒体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报道对象作为牟利的工具, 用过度的噱头吸引受众的眼球;另一种则用煽情的揭露来赢得受众的支持, 但结果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人的尊严、价值不应因社会地位、身份的差别而有不同,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每一个人类生命都有着同等的客观重要性。我说‘客观’重要性, 是为强调一个人类生命的成功不仅对拥有这一生命的那个人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是重要的。我们都有理由关心任何人类生命的命运, 即使他是陌生人, 我们都希望他有成功的生活。”[2]从基本的道德层面说, 媒体的利益追逐是永远不会止步的, 只要有人购买, 就会有人提供。但当事情涉及到人性和人的尊严的时候, 媒体还需要有自省之心, 用人类行为的基本价值判断来观察事物。

其次, 媒体关于谢包养16名情人的虚假报道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尽管犯罪新闻报道中媒体的侵权行为早已出现过, 但仍未引起媒体的关注。

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 利益的驱动和所谓的职业追求不断地产生着新的侵权案例, 不少被报道的违法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权利如隐私权或名誉权正被侵犯。但随着被侵害人法律意识的健全, 媒体并不会永远这样幸运下去, 一些违法者的维权意识正在觉醒。比如2008年安徽女贪官尚军状告媒体侵害名誉权一案得以胜诉, 被告媒体向原告贪官赔礼道歉, 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6万元。

媒体理应对自己尚未知觉的侵权行为有所警醒。除了利益之争外, 本来新闻媒体也是希望通过犯罪新闻报道引起公众对不法行为的憎恶, 体现法律的尊严与公正, 但不经意间, 媒体自己却在触碰法律的边界与底线。况且媒体把违法者的形象和隐私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 看似公正, 实际上却为违法者构建了一个并不宽容的社会空间。这些报道给违法者打上一辈子“耻辱”的印记, 使违法者产生很大的压力, 即便他们日后想改过自新, 又能得到社会多大的宽容与接纳?对此责任, 媒体应当深思。

二、新闻炒作:媒体激烈竞争中利益驱动行为

造成媒体在“谢才萍包养事件”中道德防线失守和法律边界被逾越的主要原因在于记者的盲目跟风炒作。

所谓“新闻炒作”, 是指“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 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 甚至忽略主要要素, 以吸引受众注意、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3]

在以往的报道中, 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本是新闻炒作的重灾区, 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 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 新闻炒作的边界已明显逾越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的边界, 而向时政新闻、犯罪新闻等各个领域蔓延。

以“谢才萍包养事件”为例。在“重庆涉黑”的报道中, 谢才萍的个人生活隐私问题, 并不是这次报道中的新闻核心要素, 但是为了突出这次报道的戏剧性, 满足受众的猎奇、窥私心理, 媒体舍弃了对涉黑报道中违法行为报道本身这一核心要素, 转而指向了对谢个人生活的报道, 明显暴露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急功近利行为。

一条严肃的犯罪新闻不应该作为娱乐性社会新闻炒作。作为严肃的时政类媒体, 这样强调违法者的生活隐私有违媒体的职业准则;而作为大众化报纸, 为满足大众兴趣在报道中不回避谢的个人作风问题原无不可, 但是《半岛都市报》、《华商报》等媒体的标题, 只是突出谢才萍包养壮男这一新闻中的次要因素, 把其生活隐私当成值得报道的新闻突出报道, 就是恶俗的新闻炒作了。

新闻炒作的内容往往煽情而又空洞, 这不仅会使得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不值得关注的事情上, 忽视那些应该受到关注的新闻和群体, 而且也使我们观察出媒体记者的浮躁心态, 它表明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 传媒想通过炒作充实版面, 吸引公众眼球, 以便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但是媒体这种出于经济利益而进行炒作的竞争是低水平的竞争, 因为媒体的社会地位不可能依托政治权力的强势而获得, 更不会因取得一时的经济势力而自然具备, 它取决于媒体在社会中赢得的公信力, 以及独立职业意识的建立。新闻传播不是一般的商业活动, 它主要在于满足人们的各种信息需求。媒体从业者的基本职责, 就是客观地报告事实。在客观报道事实的基础上, 新闻标题上强调某一点, 这属于编辑技术问题, 但如果有意遮蔽某一部分, 突出另一部分, 就是造假行为。采用这样的行为来应对媒体间的激烈竞争本身就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 它在愚弄受众同时, 也丧失了最基本的公信力。

目前,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 这期间会出现一些特立独行, 张扬个性, 甚至是违背社会道德的个体行为。面对这些极端的个体行为, 媒体应该用适度的报道或评论指出其行为的不合理性, 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而不能盲目追逐, 炒作这些事实。传媒本有提升公众素质的社会责任, 但现在传媒却在不断炒作中降低着公众的道德和文化素养。

三、坚守媒体的道德底线与法律边界

面对激烈的竞争, 媒体应当如何抵制新闻炒作之风、坚守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边界?

首先,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是传媒发展动力, 但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坏境中, 经济效益都不应成为传媒活动的唯一目标。这是由传媒的社会公器角色决定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提到:“我们必须承认, 大众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 而且也许是强大的;它们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应该为之奋斗理想中, 承担起教育者那样的责任。”所以, 传媒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需要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媒体所应坚守的道德底线。

在“谢才萍包养事件”的报道中, 某些传媒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着以下的“偏差”:传媒获得有关谢包养情夫的新闻线索之后, 适当的报道是可以的, 但随后的大肆炒作就超越了客观报道的界限。媒体记者乐此不疲地不放过个人隐私, 表面似乎是追求新闻的真实、全面, 实际上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 实现经济效益。这种利益的追求中, 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荡然无存。

实际上, 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利益并不完全相悖, 相反, 媒体的社会责任本身亦是很重要的竞争力因素。媒体的社会责任属于一个更大的概念, 即“传媒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它能够稳定地提升传媒运营的效率和经营收益, 道理就在于, 传媒认真履行其社会职责, 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而影响力正是传媒经营和运作的资本。由于一个组织的社会资源就表现在它在社会成员中得到的普遍信任程度, [4]于是传媒可以通过读者的信任而获得稳定的销量, 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其次, 加强新闻媒体的自律。这话听起来有点套路, 但以自律求自由, 的确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明确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职业规范, 使记者内化自己的职业精神, 是媒体生存的长远之计。

关于传媒职业意识和规范的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已制定得很全面。但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而需要传媒自身配置实施细则和监督措施。通过这种自律, 来提升传媒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精神, 这也是一种竞争力, 似乎无形但更持久。

由上所述, 新闻媒体的炒作主要通过新闻职业自律和各传媒的内部工作规范来约束, 而触犯法律的, 则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国媒体作为一个行业的时间不长, 还没有形成职业道德或规范, 因而存在很多失范的现象, 对此媒体要多加强国际同行职业规范的学习。通过刚性的行政规章解决属于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问题, 可以缓解一时之急, 但从长远看, 构建完善、有效的传媒自律体系, 内化自律精神,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华商报[N/OL]. (20090926) , http://ehsb.hsw.cn/hsb/20090926/index.htm该报注明的文章来源是《时报周报》、新华社、《半岛都市报》.

[2]陈力丹, 周路佳.新闻价值悖论中的记者道德困境[EB/O L].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2789/68694/4674393.html.

[3]陈力丹.不要炒作新闻[J].新闻与写作, 2009 (9) :60.

[4]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远方出版社, 1998:35.

论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当前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般认为, 法律意识, 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内在领悟及领悟到的感觉、知觉、观念、态度和情感等心理观念因素。在法律基础等课程和院校环境等因素的共同教育作用下, 军校学员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水平一般高于同龄人,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选择逐步增加, 在权益受到侵犯时, 也越来越多地想到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但是, 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比如, 他们往往对法律的认知缺乏全面系统性, 有相当多学员的法律意识与现代法治理念的要求差距还较大,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够强, 对法律缺乏深刻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念, 在某些方面甚至还相当薄弱, 一些错误认识在军校学员中仍带有相当突出的普遍性。

1. 认为法治固然重要, 但在部队还是“人治”更管用

一方面, 学员普遍认识到法治的重大意义, 几乎没有学员否认法治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 很多学员的“人治”观念却依然根深蒂固, 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 部队因其特殊性而不适合或者不完全适合法治, 而“人治”在部队更管用, 认为在部队是权大于法, 权力精英当然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基层的一切行动都听机关的具体指示, 官兵的一切行为都听首长的具体命令才是部队的铁律, 部队的事情都应该向领导“请示”、“汇报”, 领导重视的才真正去贯彻落实, 领导不特别关注的走走过场就行了。他们更多地看到领导的作用, 而忽视了法律的作用, 有的甚至完全否定法律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即便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他们也更愿意等待上级机关或领导的命令或具体指示, 学习上级政策和领导指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高于学习法律的热情, 在具体行动上表现得“唯上”是从, 往往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

2. 认为法是部队管理的工具, 而不能理解法的权利保护和权力限制的性质

很多学员认为, 所谓法治就是用法治理, 法律只是管理部队的工具, 认识不到法的权利保护和权力限制的性质。认为军事法主要是规定军事义务的法, 军事义务在军事权利和军事义务的关系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认为义务是目的, 权利是手段, 军人个体的“服从”、“奉献”甚至“牺牲”才是应该提倡的, 讲“权利”就不是真正的革命军人。有的学员不能积极主动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 经常放弃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还有的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 民事权利方面的法律与自己无关, 甚至个别学员还不知道一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认为, “依法治军”是“治理”普通军官和士兵的, 对于拥有权力的机关和领导来说, 他们主要是制定法律的主体, 而不是遵守法律的主体, 这部分学员对于“法治必须限权”的说法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3. 对军事法的认知水平较低, 尤其是对部队条令条例的性质不能正确认识

学员普遍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 对于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 他们的认知有很大缺陷, 如学员普遍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 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了解较多, 而对诉讼法、国际法、行政法等则比较生疏。尤其对军事法, 更是不甚了解。军事法本是调整武装力量内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但有相当多的学员片面地认为军事法就是刑法, 认为军事法就是惩罚违法与犯罪的手段和工具, 只要自己不违法、不犯罪, 军事法就与自己无关, 忽视了军事法在军队其他领域的功能, 相应地认为部队的条令条例不是法, 而仅仅是一般的纪律性规定。

二、军校学员亟待加强四种法律意识

军校学员相当一大批是通过高考进入军校的, 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法, 又因没有在部队当兵的经验, 而缺乏对军事法律、法规的感性认知, 他们亟需培养法律至上的意识、维护权利意识、限制权力意识, 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等法律意识。

1. 法律至上的意识

依法治军的实现, 绝不应仅仅局限于立法层面的制度建设, 比这更为重要的是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 这是依法治军的灵魂所在。法律至上, 就是使法律在军队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得到普遍地遵守和广泛的认同, 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确立法律、法规是军人生活、训练等一切行为基本准则的观念, 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官兵是否具有法律至上的意识, 是判断我军是否实现法治的基本尺度之一。

目前, 我国军事立法硕果累累, 由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构成的军事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但是, 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 这种相对较差的法律实施状况, 与法律至上意识的缺失有密切关系。法律至上的意识, 要求法律体系中的每一部法律、法规、规章都具有至上权威性, 而不仅仅是个别官兵认为的只有刑法才具有权威性, 对规范部队日常生活的条令条例的藐视, 必然会损害对整个法律体系至上权威意识的确立。

2. 维护权利的意识

作为法律意识核心内容的权利意识, 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权利意识, 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和对他人权利的认同和尊重。军人合法权益保护是军事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军已经出台了大量保护军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如《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在一些军校的教育和宣传中, 仍然存在着忽略或轻视军人个体权利的现象。有的官兵无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甚至不关心、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哪些权利;有的过于片面地强调义务, 处处以义务为重心, 注重军人的服务和服从意识的养成, 强调军人应履行的各种义务;有的人则对侵权行为极度地忍耐, 在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不去积极争取法律的保护和救助。事实上, 作为军人, 充分了解并积极依法维护个人的权利, 与侵害军人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 不仅是军人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是军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军人对于自己的权利漠不关心, 听任他人侵害而不积极维护, 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放弃, 就是对违法行为的纵恿和奖励, 那么, 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军人自身的利益, 也包括部队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保障权利是法律的重要价值原则。充分重视军人权利意识的提高, 充分认识权利意识的价值, 有利于提高军人的政治素质, 增强军人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军队建设和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限制权力的意识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 对权力进行有效的规范和限制, 是很有必要的。限制权力, 就是把权力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使权力按法定程序办事, 也就是说, 任何权力的行使, 都必须来源于法律, 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 没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绝对权力。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限制权力、规范权力, 防止权力运行失范, 即防止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等权力异化现象的发生, 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部队法治的首要任务, 就是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类来约束部队的各级干部;部队法治的首要对象是各级机关, 各级机关首先要做到用法律、法规、规章对机关的自我管理和约束, 然后才是机关用法管理部队。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 使其一切行动都在宪法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范围内活动, 而不能使其权力随意扩张。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防止随意制定“土政策”, 随意限制官兵的权利等行为的发生, 使部队机关和各级干部权力的权威, 置于法律的权威之下。军校学员只有牢固确立了这一观念, 才能在将来的部队实践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管理好部队。

4. 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

中国古代“法即刑”, 法律以刑法为主, “诸法合体”, 没有部门法的划分, 往往“刑”、“法”、“律”三字通用,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统称犯罪, 均处以刑罚。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军事法体系也已基本形成。

我军的条令条例, 是国家或军队制定的以命令形式颁布的关于某项工作的法规, 是由具备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 遵循一定的立法原则, 按照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发的。我军的条令, 主要是指共同条令、战斗条令、军兵种条令等, 如《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三大条令等;条例主要是指各项专业条例, 如《司令部条例》、《政治工作条例》、《院校工作条例》等。条令条例是军事法的主要部分, 在纵向上分为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三个层次, 是一套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的军事法律体系。我们必须强化条例条规就是法的意识, 条例条规是规范全军的行为准则, 遵守条令条例是军人的天职, 所有军事机关和军人都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任何情况下, 始终做到坚持条令条例不动摇, 落实条令条例不变味, 执行条令条例不走样, 依据条令条例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三、军校对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应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多途径方案

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共同努力。军校学员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院校内, 其法律意识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院校的培养和推动, 因此,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 知行结合, 重视实践, 营造法治化的营院文化氛围, 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主渠道

作为公共理论必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学员最主要的法律知识获得渠道, 但该课程的课时少, 涉及的法律部门较多, 内容繁杂, 有的教员为赶进度, 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点的罗列和灌输, 而不去分析典型案例, 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缺乏对法律的深度分析;学员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 而轻视法律学习的实效。因此, 在很多院校, 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将法律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尤其是法律教学的全过程, 并将军事院校法律教育的重心和根本目标定位为培养学员的法律意识, 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最重要途径。

首先, 提高教员素质, 重视进一步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员的法律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目前, 许多军事院校的法律基础课的教员由德育教员兼任, 法律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而个别法学专业毕业的教员也不重视法律新知识的学习, 从而使法律的教学流于形式, 因此, 院校要重视在职教员的培训, 加强专业教员的引进, 教员本人也要加强知识更新,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其次, 改革课堂教学。在课时不能随意增加的情况下, 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显得必要。在教学目的上, 不局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 而特别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 优化大纲内容, 以法律意识和综合法律素质的培养为主,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基本原理、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等为主要内容, 而不必过于注重法律条文等具体法律知识点的讲解, 从而强化法律意识教育;在教学方法上, 避免单纯枯燥的讲授, 善于利用经典案例, 加强师生互动, 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再次, 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结合。积极发挥各相关专业课程的作用, 使专业课程与法律课程有机结合, 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法律意识, 这也是有效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2. 联系实际, 重视实践教学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经过实践, 才能真正形成法律意识。重视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法律的魅力, 是培育学员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

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时间相对集中的暑期社会实践, “普法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参加兴趣小组、直接参与制定院校营院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规章制度, 听法治讲座报告, 参观监狱, 旁听法院庭审, 包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课程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 既能提高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热情, 增加法律知识, 又能促进学员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法律素养, 从而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水平。

3. 依法管理, 营造法治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以无形的力量、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学员的行为,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阵地。

院校机关和教员、队干部依法管理的示范作用, 是学员法律意识培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出台制度却不能执行, 其害远远大于没有制度本身。院校在一日生活制度等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守《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与日常军事生活密切相关的军事法规, 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时时处处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院校机关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 绝不因人而异, 教员干部自觉维护部队的法律、法规, 不折不扣地按条例条令办事, 以身作则, 这种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作用, 对于学员“规则”观念等法律意识的形成, 是任何说教都替代不了的。

有效利用各种文化载体, 充分注重法律宣传, 建立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良好外部环境。积极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报刊、横幅、宣传板、讲座、法律知识演讲比赛等各类学生活动, 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学员学习法律的热情, 使学员融入到校园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之中, 通过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环境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风气和学员依法办事的习惯, 引导学员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依法治军”的治军方略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理论命题, 实现了党对军队领导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也为军队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当前, 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部队官兵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部队日益呈现出法治治理下的崭新面貌。把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放到突出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 对促进学员的个人成长进步、促进我军法治进程, 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军队的法治建设依赖于全军官兵法律意识的提高。军校学员是特殊的军人群体, 其法律意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军法治的前景, 加强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对军队法治建设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军校学员法律意识不容乐观的现状, 着重培养学员的法律至上意识、积极维权意识、权力限制意识和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等, 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营造法治化校园相结合的提高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法律意识,军校学员,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3]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大型石油库下一篇:科技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