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2024-09-06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精选十篇)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1

(一) 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高, 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首先,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相对于旧的会计准则而言虽然有了扩大, 但是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意义上, 确认范围狭窄, 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 以及购入的商誉, 企业自创的商誉不能加以确认, 这就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其次, 目前我国列入无形资产的范围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等几项, 相对而言, 一些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要素并未确认。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对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 如不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 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第三, 无形资产核算内容少。由于无形资产的确认有两个条件, 许多无形资产因不符合这两点而没有纳入确认范围, 可能导致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据有关资料显示, 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而我国无形资产目前涉及12项, 列入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系统核算跟管理的无形资产只有7项, 很多企业甚至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一栏皆为空白。

(二) 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缺乏合理性。

无形资产的本质特点是“无形”, 这一特点导致它的价值可能分布在零至很大的区间。并且其价值本身和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些都会进一步导致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管理的难度。对于《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 其计量标准亦缺乏合理性。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仅将其开发成功后为取得专利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注册费和律师费等资本化, 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而对于其主要的研究开发费用则作为当期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使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确认, 同时也不符合收益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加, 有的已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若仍抱着稳健性原则的大旗, 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 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同时也违反了客观性和重要性会计原则。

二、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实现路径

(一) 强化无形资产的确认。

首先, 新准则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 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这导致很多重要的无形资源被排除在外, 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本等, 从而使企业无形资产整体价值被低估。其次, 增加无形资产项目核算的内容。如由于知识经济环境产生的诸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新的无形资产, 应当计入企业的无形资产, 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第三, 扩大确认范围。在扩大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中, 我们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将无形资产的范围扩大为与营销有关的无形资产、与客户关系有关的无形资产、与技术相关的无形资产、与合同权利相关的无形资产、与技术革新有关的无形资产、商誉。体现了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驱动作用。第四, 在实际操作中,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无形资产项目的核算内容。例如, 智力型无形资产: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形成成果的无形资产。如专利, 商标权, 电脑软件等。市场及顾客型无形资产:指企业与市场、顾客之间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市场营销网络、顾客忠诚度等。第五, 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值。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值是指企业无形资产的真正转化价值。实际的无形资产价值可以高于或低于该数值, 我们可将该数值理解为企业市场价值与净资产价值 (股东权益) 之间的差额。

(二) 无形资产的计量。

1、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最初取得无形资产时的入账价值。在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主要运用历史成本法。取得的途径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开发、投资者投入等方式。本文仅对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进行探讨。

2、企业在购置或完成某项无形资产后再发生的后续支出一般都确认为费用。

因为后续支出很难确定对未来流入的经济利益的影响, 同时将这些支出分摊至某一项特定的无形资产在实际工作中也是难以操作的。所以一般来讲这些支出直接列为费用。这样, 无形资产在初始计量后就一般不会出现成本增加的情况。

3、外购无形资产的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4、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 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只计减值。

(三) 逐步建立公允价值计价的环境。

国外公司治理相对规范, 监管体系完备、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相适应, 在计价手段上, 国际会计准则, 对于无形资产都采用的是以公允价值计价。此次颁布的新准则在金融工具, 投资性房产, 债务重组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以公允价值。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 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并示完全建立, 国际接轨是方向, 是大势所趋, 因此我国应在今后逐步建立公允价值的计价环境。

三、结束语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2

一、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一)、概念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这里所说的行政单位,不仅仅是指政府行政机关,还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政党组织。

(二)、行政单位会计组织

行政单位会计组织一般按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等三级。

1、 主管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是指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2、 二级会计单位

二级会计单位是指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

3、基层会计单位

基层会计单位是指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行政单位,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三)、行政单位会计特点

行政单位会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标是行使政府职能,经济业务活动范围较窄,业务活动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

2、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以预算拨款为中心,收支核算必须严格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

3、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4、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四)、行政单位会计对象

浅议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3

关键词:无形资产;确认及计量;存在缺陷;改进措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企业资产从有形化向无形化方向发展。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国现行无形资产确认及计量方面的缺陷

1.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高,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在高新技术企业。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例如中国联想集团,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聯想集团的高产值和利润与集团的自创商誉有很大关系。但由于《会计准则》不确认自创商誉,会使得这类企业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2.评估管理不规范,评估市场混乱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评估机构都曾挂靠政府部门,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评估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后,主要的问题就集中在:一是评估机构无信誉等级。二是垄断严重。三是评估机构的自利行为的选择。无形资产评估市场大,利润高,诱惑力强,评估机构纷纷出动,极力把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权限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各自为政,加剧了评估市场的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及权威的管理部门,所作结论难以客观公正,从而失去其权威性。

3.会计核算未重视实质流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费用与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相比注册费、律师费,研究与开发费用都是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经济实质部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自创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应当以研究开发费用作为价值计量的主体,而不是仅仅依据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计量。然而,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量原则却恰恰相反,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忽略了研究费用,违背了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歪曲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4.评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资产评估工作涉及到会计学、工程技术、市场学、等多门科学,知识含量高,要求执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而对于无形资产评估人员素质要求则更高,而我国目前不少执业人员是从行政机关分流的离退休人员及聘用人员,未经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资格审查,结果导致评估中操作不规范,鉴定不科学,数据不准确,评估质量不高。

二、无形资产确认及计量方面的改进建议

1.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要仅局限于《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而要从实际出发,对自创的商标、品牌、质量认证体系、绿色食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等新的无形资产均进行确认,以全面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2.改革评估管理模式

在无形资产评估发展早期,我们把它作为一项政府职能,无论是评估机构还是对评估人员及评估事务基本上都是采取行政管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利于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的。西方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的国家,对市场中介机构一般都采用行业管理模式。如美国资产评估基本上是行业自律性管理。目前,我国评估机构“脱钩改制”还未最终形成一些行业自律性组织,如“中国评估者协会”等虽已建立,但还未完全转到以行业自律管理为主的轨道上来。为促使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管理走向科学化,应在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分别成立由上而下的无形资产评估协会。

以企业研发能力为会计核算基础,借鉴自建固定资产价值计量模式。

结合企业自建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模式,设立“在研项目”中间核算科目与“研究开发费用”费用核算科目。通过“在研项目”与“研究开发费用”科目,合理计量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反映企业高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量和研发能力。企业进行专利、非专利技术或商标等某项无形资产的研发时,将研发过程中投入的相关资金全部计入“在研项目”科目借方核算。研发成功了,将申请无形资产产权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借方,作为入账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将“在研项目”借方发生额全部转入“无形资产”,作为入账价值。研发失败了,将“在研项目”发生额全部转入“研究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通过计量“在研项目”借方发生总额以及“研究开发费用”期末余额,能准确了解企业在高科技研发上的资金投入量,掌握企业研究开发的成功率。最终,较为客观地计量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解决当前价值计量存在的缺陷。

3.提高评估人员素质

我国目前无形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从总体上来说,素质与实际需要还不相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执业人员一是要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依法评估;二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评估的技术和水平;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执业人员能够提高自我约束力,不出现越轨、失职行为。

三、结语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4

关键词:无形资产确认,会计,计量

1 传统会计下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传统会计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是以新颁布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依据的。根据该《准则》,无形资产只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 (1) 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首先,根据资产的定义,只有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才能确认为资产,否则,就是费用。其次,这种利益的流入,应是企业所能控制的。具体来说,企业要么拥有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要么是这种权利通过协议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三,取得该无形资产的成本只有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计算出无形资产的净收益或净亏损,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成本收益信息。此外,《准则》还规定,企业自创商誉因其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而不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准则》在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的同时,对无形资产的计量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人、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有可靠依据的账面价值或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等等。同时,《准则》还规定了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期末,按准则规定的方法确认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后,将摊余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项目中。

2 传统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

《会计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以及购入的商誉,企业自创的商誉不能加以确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高,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在高新技术企业,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其账面价值远不及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账面价值,但其产值和利润却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这不能不归功于微软公司的自创商誉。同样,我国也有类似的高科技企业,但由于《会计准则》不确认白创商誉,会使得这类企业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反映。除此之外,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还有很多新兴的无形资产,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最普遍、众多会计学者讨论最多的就是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2 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缺乏合理性。

对于《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其计量标准亦缺乏合理性。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仅将其开发成功后为取得专利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注册费和律师费等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对于其主要的研究开发费用则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使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确认,同时也不符合收益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大多数无形资产在尚未开发成功的会计期间里可能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要负担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而开发成功以后的受益会计期间仅摊销少量的申请、注册费用,这显然很不合理。

传统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使得企业账面上的无形资产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这一方面不利于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以及无形资产方面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含量的高低,从而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

3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3.1 增加无形资产项目核算的内容。如由于知识经济环境产生的诸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新的无形资产,应当计入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3.2 对于传统的无形资产项目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以及购入的商誉等,按《准则》规定的办法进行计量,但为了在资产负债表中真实地反映无形资产的完整形态,应改变无形资产摊销直接冲减其账面价值的处理方法,设置“无形资产摊销”备抵账户,反映其摊销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通过“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两个项目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原始价值和累计摊销价值,并通过两个项目的比较了解企业期末无形资产的净值。

3.3 企业自创的商誉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是使企业长期存在超额利润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正确计量。自创商誉由于其支出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一直以来都被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商誉的定义,根据其可以带来的超额收益来计量。即在企业实际获得酌净收益中,扣除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净收益及非商誉因素(如政策优惠、特殊行业或垄断经营等)取得的净收益,就是由企业的自创商誉取得的超额收益,将该收益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资本化,即可作为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具体计算如下:

超额收益=实际净收益-按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净收益-非商誉因素的净收益

商誉价值=超额收益÷平均利润率

3.4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企业因此对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其对未来经营成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研究与开发费用和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的形成关系非常密切。对于研究与开发费用是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处理,应根据研究与开发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而不能笼统地计入当期费用。研究阶段由于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其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开发阶段如果其产生的无形资产可以确认,即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有目的从事无形资产开发并使用或销售它;完成该无形资产,使其能使用或销售,且在技术上可行;能够证明该无形资产的产出市场和对企业的有用性;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该开发项目的完成;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可以将开发费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否则应作为当期费用。

3.5 人力资源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高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浪潮,已将企业间的竞争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方法———人力资源会计也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郭宗文.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00. (1) .

[3]李连华, 容少华.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八大挑战[J].财会通讯, 2001, (5) .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对于收入类账户来讲,下列正确的是__ A.增加额记入账户的借方 B.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 C.期末结转后有余额 D.期末有借方余额

2、下列各项中,会引起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发生变化的是____ A: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C:转让股票投资取得的收入 D: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3、纳税担保的保证期间为纳税人应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____日内。A:30 B:45 C:60 D:90

4、“物资采购”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应属于__账户。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成本类

5、在Word文档中,删除一个段落标记后,前后两段文字将合并成一段,则段落格式的编排结果__。A.没有变化

B.后一段采用前一段的格式 C.前一段变成无格式

D.前一段采用后一段的格式

6、可以验证账户记录正确的方法是__。A.试算平衡法 B.借贷记账法 C.实地盘点法 D.平行登记法

7、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叫做__。A.支票 B.汇票 C.本票 D.发票

8、利润表中,净利润=__。A.主营业务利润-所得税 B.营业利润-所得税 C.利润总额-所得税 D.利润总额-全部税金

9、适用于盈利水平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较大的公司或行业的股利分配政策是()。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0、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__账簿 A.活页式 B.订本式 C.备查 D.复币 11、2009年11月,在境内某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技术指导工作的外籍专家,取得国有企业支付的工资30000元,突出贡献奖8000元,则其11 月份该外籍专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____元。A:7625 B:6750 C:6925 D:8125

12、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不属于廉洁自律基本要求的是()。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C.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D.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13、某企业当期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20000元,当期应交纳的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为12000元、2000元、22000元、24000元,则反映在该企业当期利润表上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金额应为____元。A:180000 B:60000 C:14000 D:38000

14、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为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__万元。A.60 B.62 C.70.2 D.72.2

15、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__为基础和假定前提。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的是()。A.原始凭证汇总表 B.产品成本计划表 C.固定资产卡片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7、对于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有权______。

A.又寸违法行为人予以通报 B.对违法行为人给予记过处分 C.吊销违法行为人的会计从业资格 D.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18、如果已知甲资产的风险大于乙资产的风险,则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___ A:甲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大于乙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B:甲资产的方差大于乙资产的方差 C:甲资产的标准差大于乙资产的标准差

D:甲资产的标准离差率大于乙资产的标准离差率

19、乙企业“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30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借方余额200万元,“材料采购”科目借方余额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30万元,库存商品借方余额5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50万元。该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____万元。A:1170 B:1020 C:1070 D:1040

20、下列各项中,不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是()。A:应付的客户存入保证金

B:应付的因解除劳动合同而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 C:应付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D: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21、关于“材料成本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资产类账户 B.属于调整账户

C.属于备抵附加账户

D.期末账户的余额与对应的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

22、下列各项中,既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的是____ A:会计科目 B:会计等式 C:会计账户

D: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23、无形资产摊销时,应计入的账户是__。A.“营业费用” B.“财务费用”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24、下列不属于背书记载事项的是__。A.背书人签章 B.被背书人名称 C.背书日期 D.保证人签章

25、根据划线更正法的规则,更改时错误的做法是__。A.用一条红线划掉错误的金额或文字 B.上面用蓝字写正确的金额或文字 C.在改正处由改正人员盖章

D.在改正处由会计主管人员盖章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__经营成果的报表。A.某一特定日期 B.某一会计期间 C.某 D.某个月末

2、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付账款计入__。

A.资本公积 B.其他应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3、我国,法律是指由____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和。A:国务院及各部委

B: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省级人大

4、企业购回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低于其面值总额的,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股本的差额应作增加__处理。A.资本溢价 B.盈余公积 C.投资收益 D.未分配利润

5、“生产成本”贷方登记发生额时,对应登记的账户是()。A.“主营业务成本” B.“库存商品” C.“原材料” D.“本年利润”

6、《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股东不得以__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A.劳务

B.自然人姓名 C.信用

D.特许经营权

7、下列不符合支票管理规定的是__。

A.现金支票既可以提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 B.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支取现金 C.不得出租、出借支票

D.支票金额必须在付款单位的存款余额内

8、为了具体反映利润的形成情况,我国现行的利润表的结构一般采用()报告结构。A.单步式 B.三步式 C.四步式 D.五步式

9、下列营业额的确定,符合《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的是____ A:保险业实行分保险的,初保人以全部保费减去分给分保人的保费余额为营业额

B: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向顾客收取的各项费用的全额为营业额 C:一般贷款以贷款利息减去借款利息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D:个人进行演出,以全部票价收入为营业额

10、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减少股本 B.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减少库存股 C.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增加股本 D.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增加库存股

11、某著名歌星参加一场营业性演出,一次获得表演收入23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元。A:3520 B:3680 C:3980 D:3920

12、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商业汇票提示承兑期限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商业汇票的提示承兑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1O日内

B:定日付款的商业汇票,持票人应该在汇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

C: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提示承兑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

D:见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持票人应该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

13、下列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只需要根据某一个总分类账账户余额就能填列的项目是__。A.应收账款 B.固定资产

C.长期股权投资 D.短期借款

14、下列关于《反垄断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__。A.垄断高价是《反垄断法》中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之一

B.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经营者实施了联合限制竞争的行为,可以免除处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规定

D.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销售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15、财务控制的方式包括__。A.职务分离控制 B.全面预算控制 C.财产保全控制 D.独立检查控制

16、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专业职务的是__。

A.总会计师 B.高级会计师 C.会计师

D.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

17、职工张某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200元,交回多余现金100元。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A.收款凭证 B.转账凭证

C.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D.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18、某公司2006年1月1日购入A公司15万股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每股价格为6元。3月1日收到A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30 000元,股票股利10万股。收到分派的股利后,该公司所持有的A公司股票每股成本为__元。A.3.6 B.6 C.3.48 D.5.8

19、在Word编辑状态下,通过__操作可以选中整段内容。A.在选择条目单击 B.在选择条内双击 C.在选择条内三击

D.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段内任意位置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责任形式的有()。A:有期徒刑 B:剥夺政治权利 C:驱逐出境

D:没收非法财物

21、某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的短期借款5000元,同时支付本期借款利息300元,正确的会计分录是__。

A.借:短期借款 5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B.借:应付账款 5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C.借:短期借款 5000

应付账款 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D.借:短期借款 5000 财务费用 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22、已入账的固定资产,可以变动其人账价值的情况有()。A.法定固定资产的重新估价

B.以外币购入的固定资产发生汇率变动 C.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原人账暂估价不同 D.发现入账的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23、下列争议解决方式中,适用于不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纠纷的有()A:仲裁 B:行政复议 C: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24、企业于2008年5月31日分别借入两年期借款150000元,五年期借款480000元。两项借款均为按年分次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年利率为6%。该企业在2009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应为__元。A.630000 B.508800 C.667800 D.480000

25、下列各项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__。A.闲置的固定资产 B.当月减少的机器设备 C.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6

关键字:生物资产;会计确认;会计计量;问题

会计确认,是把符合标准的经济业务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并把相关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予以揭示的过程,以达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的目的。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葛家澍,2002)。初始确认解决的是某项经济业务能否以会计要素的形式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并予以报告的问题;再确认是把经过会计加工的会计信息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解决的是会计信息的输出问题。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处理的问题,是会计的核心。对于每一项交易与事项,正确的确认、可靠的计量,是财务信息的可靠与相关的前提条件。生物资产是一项有生命的特殊的资产,具有异质性,更应该对生物资产进行科学正确的确认与计量,本文以深交所和上交所2014年年报为基础,从CSRC行业分类中选取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共43家,本文通过阅读分析这4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年报,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对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生物资产确认缺乏准确性

生物资产的异质性使其异于其他一般资产,但对生物资产的确认也应该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完整的环节。生物资产的初始确认就是确定哪些生物资源符合生物资产确认标准,并把其纳入到企业资产的管理范畴,对其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生物资产的再次确认,就是在初始确认后在财务报表上揭示那些能够反映生物资产持有状况、能为信息使用者所用的生物资产核算信息。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CAS5),准则规范了生物资产初始确认必须满足的条件:①该生物资产能够被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且该生物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②该生物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③企业能够准确可靠地计量该生物资产。这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初始确认生物资产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当某项生物资源满足了该确认条件,企业就可以把该生物资源确认为生物资产,纳入到资产管理范畴。对于经过初始确认的生物资产,需要对其进行再次确认,即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列报。从附注可以看出,在选取的43家农业上市公司中,除有4家农业上市公司(中鲁B、仙坛股份、众兴菌业、温氏股份)的年度报告无法获取,10家农业上市公司(敦煌种业、开创国际、万向德农、丰乐种业、中水渔业、隆平高科、国联水产、神农大丰东方海洋、荃银高科)未披露生物资产外,有27家农业上市公司拥有消耗性生物资产,23家农业上市公司拥有生产性生物资产,3家农业上市公司拥有公益性生物资产。而且拥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27家农业上市公司均把消耗性生物资产在“存货”项目中予以反映,拥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23家农业上市公司均把生产性生物资产在“生产性生物资产”项目中予以反映,3家拥有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农业上市公司中有一家将其列报为“其他非流动资产”,而另外两家未对其进行再确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对生物资产尤其是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缺乏准确性。如牧原股份(002714)同时拥有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又包括生猪和林木两种有着显著差异生物资产。而最大的差异表现在生猪和林木的生长周期,生猪生命周期较短,一般短于一年,而林木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为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如若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来划分,生猪当属于流动资产,林木当属于非流动资产,但从牧原股份年报可以看出,牧原股份同时把生猪和林木在存货中反映,把林木资产非流动资产的属性改为了流动资产的属性,这势必会对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我国生物资产计量过分依赖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在对生物资产的计量上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对所拥有的生物资产不加区分的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虽然较为客观、可靠,但是历史成本不能反映生物资产在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价值的变动,尤其是生物资产在自然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自然增值。自然增值信息是生物资产特有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如果自然增值不能够被反映,生物资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就会大受影响,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以及价值的变动规律也不能得以反映。具体来说有如下三点:

(一)无法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生物资产具有的生物转化能力, 使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实现自然增值。而且生物资产自然增值不仅是实际发生的事项,还是重要的事项,所以应当对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进行计量。从选取的我国4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都选择了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但是历史成本可以可靠地记录人类的劳动成本耗费,却无法反映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信息,导致生物资产实际价值在生物资产持有期间不能被如实反映。这意味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结果违背了会计计量意欲反映的会计事项,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477)是一家以养殖和销售家畜、家禽为主要业务的农业上市公司,其所经营的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因为雏鹰农牧2011年财务报告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种类和数量做了详细的披露,所以本文将以雏鹰农牧2011年财务报告披露的数据为基础,以仔猪为例,对生物资产的计量结果进行说明。根据雏鹰农牧2011年报得知,2011年年末仔猪的账面价值是93,434,349.88元,仔猪数量为377,797.00头,仔猪平均重量为20千克/头。按照2011年年末仔猪的市场价格28.00元/千克,计算可得2011年年末仔猪的价值为211,566,320.00元,与仔猪的账面价值相比,两者差距甚大。可见,历史成本计量不能真实反映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真实性是可靠性的核心内容,在背离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二)无法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质量要求

类似于其他非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价值也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物价呈现出不断波动的趋势,在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农业企业所拥有的相关生物资产的价值也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动而变动。本文以肥猪为例,分析了我国肥猪近一年来的平均市场价格(如下图),从我国肥猪近一年的平均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肥猪的市场价格是不断波动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选择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历史成本虽然较为客观,具有可验证性,但却忽视了市场价格的变化对生物资产价值的影响。尤其在市场价格不断波动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反映肥猪价格的变动,将会丧失帮助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企业未来作出预测的作用。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的过去、预测企业的未来,那么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而言就是不相关的、无用的。

(三)未能反映生物资产的内在价值及其变动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基于谨慎性原则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考虑,规定生物资产的计量优选考虑历史成本的方法,对公允价值的提出了严格的使用条件。机器设备、厂房等其他非生物资产,其价值都会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生物资产则不然,生物资产是活的有生命的,能够遵循自身规律生长发育,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发育,发生价值的变化,而且不同于一般非生物资产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的情况,生物资产的价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点:在成长期价值不断增加,直至成熟期价值达到最大,随后价值随生物资产自身的衰老而逐渐减少,整体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点。如果只是以历史成本作为其价值,则无法反映生物资产价值和价值变动规律。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7

(一)无形资产确认

1.能够得到确认的无形资产范围偏窄。目前,经济学中提到的无形资产共有29项,美国的评估公司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时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也达23项,而我国会计实务得到确认的无形资产只有12项,而能够列入企业资产报表的只有7项。显然,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大势不符。现代企业的价值,不应只以物质资源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应更多地考虑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多少。

2.对新出现的无形资产确认不够及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产品上使用各种认证体系,如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商标使用权、网络注册域名,以及各种行业相关权威组织的认证,等等,无形资产准则缺少相关的规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确认,无法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二)无形资产计量

1.无形资产计量过于简单。对于大多数的无形资产,特别是从外部取得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准则对其计量采用的是有形资产的计量方法,按历史成本入账。这种方法用于计量具有无形性、不稳定性等种种特征的无形资产,就显得简单。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背离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就越大。

2.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过于注重货币实物性。所谓的货币实物性,就是指在对无形资产计量时沿用有形资产的计量方法,以货币为主要单位进行核算。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无形资产,诸如企业研发能力、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企业文化、企业顾客满意度等反映企业竞争力方面的资源,就难以准确地用货币进行计量。如果就此取消对以上资源的计量,将其排除在无形资产范畴外,就不能准确对企业资产进行核算。

3.只侧重于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准则虽然提到了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却没有对有可能的无形资产增值进行相关的讨论和说明。无形资产不同于有形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有的无形资产并不能准确判断其价值是增加还是减少。因此,原有的只算减值不算增值的原则有待完善。

二、对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改进建议

(一)无形资产确认方面的改进建议

1.应扩大无形资产确认的内容范围。除了自创型商誉等,还有很多项目需要加入到确认的内容范围。(1)企业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和资金、土地等有限的资源相比,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更能左右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成败。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应该受到足够重视,并在会计上作为重要的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2)各种认证标志的使用权。对于这些不同种类的认证,包括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商标等,企业在取得使用权后不能随便将其买卖转让。因为这些认证标志是企业的产品在经过合法程序以及一系列严格考核检验后才能从相关机构取得并使用的认证。因此,这些认证和标志的使用权也应被看作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3)企业内部形成的无形资产。任何企业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有时候这种企业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顾客对产品的评价等。有的企业则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或者是先进的信息交流技术、网络工作系统等,这些往往也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利益,因此它们也应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4)网络注册的域名。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就是信息和知识高度集中的集散地。只需要在互联网上输入相关关键词,总能找到想要的资源。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在网络中所使用的名称,也和企业本身的名称、商标一样,代表着企业,塑造着企业在网络里的形象。

2.要提高对新出现的无形资产的辨析度和确认力度。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加大自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几乎每天都会有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对现有的无形资产确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及时对新出现的无形资产进行归类和确认。

(二)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改进建议

1.正确计量自创型无形资产。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它包括企业自创型商誉、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先进的信息交流技术、网络工作系统。这些自创型无形资产都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在它们得到确认后,必须正确地对它们进行计量。对于企业自创型无形资产,原有的计量方法只计算其历史成本,这明显不能正确地计量出企业实际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以及它们的价值。而为了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控制、拥有的资产,要合理选择计量属性。根据无形资产的性质,对其计量应该建立产出价值观——现值计量基础。产出价值观是以时间价值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因此其注重的是资产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对于无形资产所能给企业带来的超额盈利以及价值变动能够进行真实的反映。比如有的无形资产有明确的投入价值,但通过对其进行维护,却能产生远远大于投入价值的经济利益。而有的无形资产没有明确的投入价值,也一样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2.明确企业研究和开发费用。国际研究和开发费用准则中规定:研究活动是指为预期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认识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有计划的调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大,相应的费用投入也越来越多,对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以看到,企业研发费用和企业的自创型无形资产关系密切。要正确计量自创型无形资产,前提工作是要做好对企业研发费用的分配,应根据研究与开发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而不能笼统地对待无形资产。开发费用确认为无形资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的意图;(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8

一、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确认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

(一)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

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并首次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剔除, 放在企业合并中规范。比较一下无形资产和商誉二者的定义可知, 显然商誉不能完全满足无形资产的条件。商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能力却无法具体辨认的非有形资产。它是指企业在较长时期能获取较同行业平均赢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它既不同于具有固定形态、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产, 又不同于专利等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新准则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范相一致, 其可辨认性标准也与其基本相同。即资产在符合以下条件时, 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 可分离的, 即能够从主体中分离或划分出来, 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 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 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主体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两者的本质特征自然也是相同的: (1)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2) 没有实物形态; (3) 是可辨认的。

无形资产定义特征中的前两点, 我国企业一般都可以明确界定, 但可辨认性标准在我国经济环境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值得进一步商榷。可辨认性是其他无形资产在理论上区别于商誉的特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 要界定可与商誉明确区分的可辨认无形资产并对其进行确认, 就必须更清楚地阐述可辨认性的概念。理事会提出, 与商誉相反, 许多无形资产的价值源自于合同性或者法律规定的法定性权利。所以, 无形资产由合同性或者其他法定性权利产生的事实是区分该无形资产与商誉的一个特征。但我国企业从法律法规的完善、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公司治理的成熟状况以及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看, 不能保证大多数无形资产的价值源自于合同性或者法律规定的法定性权利, 特别是自创的无形资产。

(二)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内容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

原准则明确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国际会计准则以列举的方式阐明无形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权、版权、电影片、客户名单、抵押服务权、捕捞许可证、进口配额、特许权、客户或供应商的关系、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和销售权。新准则将不可辨认的商誉排除在外, 也不再明确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但明确了适用其它相关会计准则的特殊例外: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和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新准则采用明确禁止的形式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 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因为这类内部产生的无形项目几乎不能或可能永远不能满足准则中的确认标准, 特别是“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标准。

新准则不再明确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 虽然这意味着凡是符合无形资产概念和确认条件的都应是无形资产, 改变了以前范围过窄的弊端。但由于我国市场还不够完善, 企业意识不到位, 以及原准则的影响等因素, 使其适用性变得更差。许多企业对拥有的无形资产“视而不见”, 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这些资源的价值, 实际确认时又无法衡量其价值。

二、新准则在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研究

(一)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

新准则主要根据研究费用与开发费用和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之间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研究活动只进行初步的探索和调查, 以获取新知识, 即便研究成功, 若不进一步开发应用, 也不能产生经济价值。所以, 其是否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故而将其费用化, 并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也不确认为资产。但在我国会计环境下, 部分资本化的模式在操作层面又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确定资本化金额大小时, 存在较大的主观估计因素。由于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在具体实施中比较难以掌握, 所以操作过程中, 资本化金额大小的确定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更为重要的是, 技术上的可行性往往在开发的后期才能确定, 而此后开发费用支出相对较少, 因此, 只对技术上达到可行性之后的开发费用支出进行资本化确认, 不能客观地反映该无形资产的成本, 其结果账面价值与其真实价值仍有较大差别。二是资本化金额的摊销, 摊销期限的确定、摊销方法的选择等都带有较大的主观估计。

(二)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摊销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规定, 在考虑稳健及简便核算的前提下, 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更体现了谨慎性、配比性的要求, 比原准则更灵活务实, 但在实践中适用性及影响还不是很完善。首先, 从摊销期及摊销方法上看, 新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其摊销期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 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该规定在实际执行时, 需要结合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 进行职业判断, 并不适用于我国。其次, 从残值上看, 新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但下列情况除外:1) 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2) 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 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对于残值不应当视为零的两个例外, 第一种情形容易理解。第二种情形则缺乏操作性:首先, 活跃市场是指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市场: (1) 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 (2) 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 (3) 价格公开。在我国会计环境下, 符合条件的某类无形资产的活跃市场并不多见, 所以此项规定适用性不强, 建议删除第二种例外情况。

(三) 减值新规定的适用性及影响分析

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可以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调节利润, 这样规定虽然与国际准则规定的计提减值可以进行转回不相同, 但是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新准则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一规定, 会计人员在判断资产是否减值, 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时就应更加谨慎。由于新准则是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对于以前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在2007年执行新准则前进行大额减值准备转回, 从而可能出现个别上市公司2006年利润大幅增加的现象。

三、新准则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的适用性及影响

(一) 执行原准则时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上的不完善, 使得原准则在披露无形资产信息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具体来说:一是确认范围过于狭窄。原准则中无形资产入账并予以披露的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7项, 而国际会计准则披露的有14项,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许多新兴的无形资产种类将会进一步增加。可见, 我国仅仅披露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二是披露信息失真。首先, 在计量上无法披露前瞻性的、不确定性的信息以及风险信息。其次, 在研发费用上, 对于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 前期开发等大量费用支出无法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使得其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实际价值。导致无形资产成本计量失真。同时, 研发过程中支出费用化这种做法也使得企业研发支出期间利润减少,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三是披露信息内容不充分。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不披露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的详细项目。就披露部分而言也仅仅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各类无形资产当期期初和期末余额, 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及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成本和取得方式。我国这种披露模式使得许多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对决策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不能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报表信息使用者基于这些不充分信息做出的决策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增加信息使用者所面临的风险。

(二) 信息披露新规定的适用性及影响分析

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披露内容较原准则更为宽泛。除了原准则披露内容外, 新准则还增加了: (1) 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披露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 (2) 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披露。 (3) 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金额等情况。 (4) 记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等内容。这样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便于管理层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 关于无形资产披露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大环境下。无形资产作为企业重要核心力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对于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利害相关者无疑都是很重要的。因此, 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应该充分、公开、真实与科学。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急需完善的环节:一是进一步完善现行无形资产会计规则, 如增加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强制性规定的内容等;二是加强公司治理, 应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控。三是增加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 鼓励并保护上市公司进行自愿信息披露。四是强化无形资产运营中的评估问题, 无形资产在转让、投资的过程中, 应根据其效用和市场情况进行评估、合理定价, 以维护其所有者和占有者的权益。五是彻底解决注册会计师在无形资产审计中的独立性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平衡社会审计的权利和义务入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应明确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人不能是企业管理当局, 即不能是被审计人, 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上市公司的信息使用者过多且分散的条件下, 可以将证券交易所作为审计委托人并承担审计费用, 从而从经济利益上割断注册会计师同被审计单位的联系。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 我国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及时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既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 具有中国特色, 同时又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体现了国际趋同。我国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 亦有不尽完善之处,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急需做出相应的引导和规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健南等对现行自创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再思考, 会计之友, 2007 (8)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篇9

一、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有利影响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当前的时代背景为参照, 根据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需要, 对固定资产做出了许多新的规定。相较于旧会计制度, 新制度下更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与使用固定资产。

(1) 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虚提”折旧, 冲减非流动性资产基金。新《准则》规定,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都要计提折旧费用, 用以冲减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而不是像过去直接列支支出项目。这样做, 不仅能使事业单位在期末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和净值, 有利于账实相符;而且间接有助于事业单位树立成本节约意识, 为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的同时, 还能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2) 改变了固定资产的原有分类。相较于旧制度, 新制度中取消了原有的“其他固定资产”科目;同时, 在原有的“图书”类别中还新添了“档案”;用“通用设备”替换旧制度中的“一般设备”;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新的分类更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 更有利于事业单位将固定资产及时分类入账, 防止资产流失, 有助于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对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亮点

(1) 固定资产的范围与价值标准的确认被重新界定。前文已述, 固定资产的分类具有显著变化。不仅如此, 在新制度还对经营租赁所获取的固定资产, 以及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应用软件等, 均进行了详细说明。新准则的这些变化, 无一不更加贴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状况, 也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相较于旧制度,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范围的界定更加科学与明确。此外, 在新制度中, 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相较于旧制度也有所提高。凡是单位价值≥1000元的有形资产均属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有一点需要注意, 针对专有设备而言, 单位价值需≥1500元方才被确认为固定资产。

(2) 关于“固定资产取得”的确认与计量被简化。首先,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 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而取消了原有的“固定基金”科目。不仅如此, 在“固定基金”科目中还设置了具体的明细科目。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具有一定的增减变动, 这一变动统一由“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两个科目予以体现, 固定资产取得的确认与计量在一定程度上被简化。此外, 有一点需要注意, 即在新制度下, 经由大型修缮、改扩建等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其入账价值依据的是固定资产净值, 即“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差额, 而非依据旧制度下固定资产原值。在对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面,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规定比旧制度更加简单与科学, 所反映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也更加准确, 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也就更高。

(3) 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确认与计量的变化亮点。在旧制度下,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不需要计提折旧的。新《准则》实施后, 事业单位则需要对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同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需要注意的是, 这类固定资产不包含动植物、陈列品、文物、档案、图书等, 其中,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也不包含在内。对此, 新制度增设了“累计折旧”科目, 该科目属于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期末须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 即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要求与企业不同, 对这部分折旧并不计入支出类科目, 而是直接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净资产科目) 。相较于旧制度, 新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处理规定, 除了能够有效反映固定资产随时间损耗后的真实价值, 而且还不会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口径。同时, 账实不符、资产虚增等问题也有所改善。

(4) 关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及处置的确认与计量的变化亮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 进一步明确了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及处置的规定。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部分分为资本化与费用化两个处理环节。凡支出属于可以资本化的部分, 统一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反之则统一计入经营支出或事业支出。新制度的这一规定有助于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管理, 能够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整体把握, 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固定资产成本被人为修改的现象。此外, 新制度还新设了“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资产类科目) 。该科目的设置主要用于核算事业单位的待处置资产及其损益。

三、对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变化的会计分录处理

1.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会计分录

第一种情况:取得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做账时, 借方计入“固定资产”, 贷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 下设二级科目“固定资产”。如果取得的资产是通过外购、自建、或者改扩建而来, 则应做会计分录时, 借方计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 贷方计入“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者“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第二种情况:取得的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倘若所得固定资产需要安装, 则应首先将所得的固定资产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此时为借方, 贷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 下设二级科目“在建工程”。安装完毕后再进行转资, 借方计入“固定资产”, 贷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的二级科目“固定资产”;同时, 借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的“在建工程”科目, 贷方计入“在建工程”。除上述之外, 在新制度中, 关于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还有一个亮点, 即增加了对扣留质保金的会计处理规定。

取得固定资产时的会计处理不变。取得发票时, 根据发票是否包含质保金有两种处理方式。倘若所得发票上的金额已经包含质保金, 则做会计分录时, 借方计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等科目, 贷方计入“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另外, 如果质保金一年内支付, 则贷记“其他应付款”;若超过一年, 则贷记“长期应付款”。如果发票金额并不包含质保金, 则做会计分录时应借方计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等科目, 贷方计入“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2. 固定资产处置时的会计分录

笔者将固定资产处置分为四种情况, 即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出售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盘亏。具体会计分录分别为:第一种情况, 企业将固定资产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出售时。借方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 同时冲减“累计折旧”, 贷方反映“固定资产”。同时, 借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的“固定资产”子科目, 贷方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第二种情况, 企业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借方计入“长期投资”科目, 贷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的“长期投资科目”子科目;同时借方计入“其他支出”、“累计折旧”、“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等科目, 贷方计入“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等科目。第三种情况, 固定资产盘亏时。应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累计折旧”、“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的“固定资产”子科目, 贷方计入“固定资产”和“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第四种情况, 固定资产盘盈时。借方计入“固定资产”, 贷方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的“固定资产”子科目。

参考文献

[1] .朱容刚, 周长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策略探讨.北方经贸, 2013 (09) .

[2] .李长春.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师, 2013 (07) .

[3] .黄潇雪.刍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3 (10) .

[4] .苗巍.浅谈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当代经济, 2013 (04) .

[5] .赵日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的预防.辽宁经济, 2013 (09) .

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篇10

来越大, 正确合理的确认与计量无形资产, 对真实反映企业价值也越来越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 对无形资产会计的要求必然会被提到新的高度。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定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这一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 较旧准则“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来说更加准确和科学。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必须在满足以下条件时, 才能予以确认:

1. 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企业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必须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存在的各项经济因素做出合理的估计, 提出明确的证据来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 是否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

2. 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在无形资产成本的计量时, 明确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 正确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

1.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最初取得无形资产时的入账价值。在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主要运用历史成本法。取得的途径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开发、投资者投入等方式。本文仅对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进行探讨。

(1) 外购无形资产的计量。外购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属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 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2.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是指在无形资产的存续期间衡量其价值, 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1) 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时间。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 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 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 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 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只计减值。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 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但下列情况除外:一种是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另一种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 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2) 无形资产的减值。对于有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如果出现无形资产减值的迹象,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因企业合并而产生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三、目前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

1. 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相对狭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相对于旧的会计准则而言虽然有了扩大, 但是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意义上, 确认范围狭窄, 难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下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目前我国列入无形资产的范围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等几项, 一些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要素并未确认, 如自创商誉等。

2. 无形资产初始计量金额不够全面。

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新准则规定,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以及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也就是说,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不仅包括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 而且包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旧准则仅仅将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认为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虽然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而言对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更加科学, 但是依然有其局限性, 其具体表现在:首先, 无形资产真实的价值无法体现。无形资产的研究费用通常很大, 如果只将开发费用进行资本化, 而研究费用不予资本化, 从谨慎的原则出发, 虽然防止了企业虚增无形资产, 但是这种会计计量方法本身并未真实地反映自创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导致其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 不能正确揭示无形资产的实质。其次, 在财务报告中会低估资产价值, 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合理判断。再次, 会抑制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积极性, 增加操纵利润的机会。因为从本质上讲, 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研发费用支出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潜在的经济利益, 研发活动一旦成功, 就能为企业未来的连续几个会计期间带来收入。而与当期利润无关。因此, 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必须在谨慎性和真实性之间作出一种权衡的选择。

3. 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便于管理、控制。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只包括摊销和减值, 没有对后续支出进行规定。由于新准则的规定较为灵活, 对于后续计量的许多方面需要专业的判断, 如:摊销年限、残值、减值等, 并且主观性较强, 这就导致了在管理技术上难以控制和加大了操纵利润的空间。从资产减值能否转回来看,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明确规定: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 无形资产减值可以转回。可见, 二者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实质性的差异。虽然减值的可转回性在会计理论中更加科学, 但是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 规定减值不得转回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减值准备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主观随意性。人为操纵利润现象频频发生, 减值准备曾一度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工具。

总之, 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的会计处理, 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研究, 例如:商誉的处理、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等等, 今后要根据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变化再进一步研究、探讨。

摘要:文章指出, 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定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这一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 较旧准则“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来说更加准确和科学。

上一篇:绿化保护下一篇:创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