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2024-08-30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精选七篇)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跟腱外露创面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28±21.28)岁,致伤原因外伤27例,烧烫伤(Ⅲ度)5例,创伤范围1.4cm×2.0cm~5cm×7.5 cm;对照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33±22.17)岁,致伤原因:外伤27例,烧烫伤(Ⅲ度)5例,创伤范围1.4cm×2.0cm~5cm×7.5 cm;两组患者在年龄、损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创面经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术前,根据患者跟腱外露情况设计皮瓣,行血管超声检查吗,探测内踝上穿支动脉及血流情况,以穿支血管为皮瓣基部向上设计皮瓣,小腿中下部内侧选择皮瓣位置,以胫骨内侧缘中上1/3交点至内踝与跟腱连线中点的连线,皮瓣大小较创面大1cm。皮瓣设计完成后,作远端切口切取皮瓣,在深筋膜下紧贴肌膜掀起皮瓣,切断并游离皮瓣,保留皮下蒂约1.5cm。皮瓣经皮下隧道或明道转移至跟腱部创面缝合固定,皮瓣下放置皮管引流,供瓣区一期缝合。

对照组常规先行创面常规换药治疗,再行皮瓣手术修复:彻底清除创面表面及周边坏死组织,止除活跃出血点,以聚乙烯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医用透明贴膜封闭,视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决定换药次数,患者创面分泌物采样进行行微生物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全身治疗,间隔2~3天对创面进行换药,根据创面基底情况行创面修复,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跟腱表面长满肉芽组织),可自大腿或下腹部切取薄中厚皮片,采用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面纱加压包扎,观察植皮成活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在创面修复术后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显效,创面修复后,皮片或皮瓣生长良好,外观/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性佳,获得一期愈合,无破溃/挛缩等症状,可正常穿鞋行走,跳跃;有效,创面修复后,皮片或皮瓣生长良好,但存在破溃/挛缩等症状,未获得一期愈合再次处理愈合,皮瓣外观/色泽基本正常,质地柔软,可穿鞋行走,快走及跳跃功能较差;无效,创面修复后,皮片或皮瓣生长不佳或坏死,皮瓣外观/色泽异常,需再次修复,存在破溃/挛缩等症状,行走异常。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1]。

1.3.2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足功能情况,评估项目包括疼痛、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街区数)、地面步行、前后活动、后足活动等,评分0~100分,评分49分以下为差,50~75分为可,76~90分为良,优为91~100分;优良率=(优+良)/样本数[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跟腱外露创面修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跟腱外露创面修复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87.7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跟腱为人体小腿三头肌向下延续而成的重要腱性组织,发挥着肢体承重、运动等功能,一旦发生跟腱损伤,可直接影响跖屈踝关节功能,进而使患者行走、跳跃等行为活动受损,致残风险较高。跟腱部位损伤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对于跟腱外露患者,常规先换药,创面换药准备至创面干洁后,再行皮片、皮瓣修复治疗,但是疗法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一期愈合率不理想,多次手术后易出现瘢痕性溃疡,因而需探索更为高效、可靠的跟腱部位外露创面修复方法。

跟腱局部皮下组织较少,血运差,创面不易愈合,同时感染风险较高,皮片/皮瓣等移植治疗后仍存在较大的坏死风险。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部位隐蔽,供区面积大,血供较好,血管变异少,皮瓣解剖关系较为明确,相对容易设计皮瓣、分离/切取皮瓣,适用于跟腱外露修复[3]。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相关文献研究报道,跟腱外露修复后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即时修复均较好,且皮瓣分离容易,成活率较高,血管蒂较长,血管吻合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组织修复效果,多数患者可获得一期愈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换药后皮片修复[4,5]。本次研究也发现,观察组跟腱外露创面修复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组间差异P<0.05,可知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来源于小腿内侧,该位置皮瓣厚薄适中、血供十分丰富,可切取大,可设计相当美观的皮瓣形状,而进而顺行/逆行转移覆盖跟腱外露创面,修复区域皮肤外观/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性佳,对正常行走、跳跃影响较小[6,7,8]。此外,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87.7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P<0.05,可知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后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更好,预后效果更佳,值得借鉴使用。综上所述,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临床疗效可靠,踝关节功能提升较为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农明善,黎斌兵,雷鸣,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5(12):1202-1203.

[2]庄振华.远端蒂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缺损解剖与临床初步应用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28-29.

[3]陈莹.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6,11:878-879.

[4]王光军,程宏宇,於国军,等.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J].河北医药,2013,5(04):585.

[5]唐修俊,王波,魏在荣,等.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12(12):1515-1518.

[6]赵玲玲,曹东升,谢娟,等.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筋膜瓣逆行翻转180°修复跟踝创面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6,8(03):480-483.

[7]庄智勇,谢树荣,蔡金表,等.胫后动脉穿支岛状皮瓣治疗跟腱外露创面[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4):371-372.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2

【摘要】 由于各种创伤造成患者长段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颇为常见 ,临床修复的方式较多但均有一定局限性,然而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嵌合腓骨瓣修复类似创面具有血供可靠,皮瓣质地,色泽 厚度与受区接近,能一期重建骨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等优点 。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嵌合腓骨瓣 复合组织缺损

【中图分类号】R622 . 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4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性 6 例,女性 6 例,年龄为 29~52 岁,平均年龄 42岁。损伤原因:车祸 4 例,重物压砸伤 1 例,机械绞伤 2 例,骨折术后骨髓炎2 例;骨折术后骨不连 3例。损伤部位:小腿胫骨骨缺损 4 例,尺、桡骨均缺损 1例,桡骨缺损 1 例,尺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6 例。损伤程度:骨缺损长度 6~10 cm,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 3cm×7cm~7cm×12cm。

1.2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及皮瓣设计 术前对开放性伤口一期行伤口清创,神经、肌腱、血管修复,骨折临时固定。准确测量受区骨折的长度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大小范围。探查受区血管是否有断裂及捻挫伤,解剖出正常的受区血管,寻找大隐静或头静脉脉作为第二套静脉回流通道。术前常规便携式多普勒探查供区腓动脉的皮肤穿支定位,依据受区创面大小及形状剪取布样,以腓骨头到外踝的连线为轴线,根据术前多普勒定位穿支位置将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设计在腓骨中段稍偏后侧,用纸张沿受区大小及形状在供区上划出皮瓣的大小,并标记出骨缺损位置和长度。患者半侧卧位于手术台上,常规气囊止血带于大腿中段,膝關节屈曲约45°。将皮瓣的外侧缘切开后在深筋膜层掀起皮瓣,在腓骨长短肌和比目鱼肌间隙之间显露腓动脉及其皮穿支血管,确认皮穿支进入皮瓣后,选择 1-2 条较粗的穿支血管,结扎其余穿支后切开皮瓣周缘皮肤后腓动脉的穿支皮瓣制作完成。锐性分离腓骨周围的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和踇长伸肌,如受区为感染创面应至少携带0.5cm的肌袖以增加皮瓣抗感染能力。根据受区骨缺损长度加5-6cm为需截断腓骨,将腓骨翻转,显露并保护好腓动脉及其骨穿支。松开止血带见骨皮瓣血运良好,结扎切断腓血管后将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完全游离。根据受区血管情况将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嵌插于骨缺损间,根据不同骨断面采用不同的骨连接方式固定,显微镜下吻合腓血管,血管吻合完毕观察移植腓骨表面肌袖渗血及皮瓣颜色,如皮瓣颜色及血供良好,供区充分止血清洗后直接缝合皮下及皮肤,若供区不能直接缝合则取中厚皮片植皮,加压包扎,石膏制动。术后除常规应用三抗药物,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及血运评估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如有血管危象,及时行血管探查。术后伤肢常规辅以长腿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固定时间为 8-12 周,门诊定期拍 X 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后去除石膏外固定,及时行功能锻炼。

2.结果

术后 12 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0例一期完全愈合,2 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皮瓣外观稍差,供区 8例直接缝合,仅留线性疤痕,4例予以植皮成活。术后X 线片检查植腓骨与胫骨或尺桡骨平均在 2个月时已有骨愈合征象。术后 4-5个月即形成良好的骨性愈合,未见骨不连及骨折不愈合病例。最长随访时间为 7 年 1 个月,移植的腓骨在负重应力刺激下明显增粗,胫骨骨折碎块已与移植腓骨形成骨性融合,肢体负重良好。

3.讨论3.1 游离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与其他修复骨缺损方法的比较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方法除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外还包括传统取髂骨植骨术,骨延长等。传统取髂骨植骨术手术操作相对容易,髂骨嵴以松质骨为主,愈合能力强,血供较丰富,但髂骨块切取长度有限,仅适应于长度小于 7cm 的骨缺损。游离腓骨皮瓣技术越来越成熟,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修复长段骨缺损伴或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随着穿支皮瓣基础理论日益完善及显微技术的提高,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

将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后的优点有:

1.皮瓣与骨瓣共用一个血管蒂却能分离,可灵活调节骨瓣与皮瓣位置,特别适合骨缺损和皮肤软组织缺损不在垂直平面的情况

2.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由于不携带深筋膜和肌肉,降低了骨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且术中可行皮瓣修薄,术后皮瓣外观良好。

3.能一期修复胫骨与相邻软组织缺损,减少了骨质外露时间,自然就减少了骨髓炎的发生率,且皮瓣可作为移植腓骨术后血供最可靠的监测方法

4.治疗骨髓炎时,由于采用吻合血管的骨瓣游离移植,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有丰富的血液滋养,活骨移植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还可对骨髓炎死骨摘除后骨缺损进行修复与重建, 加速移植骨瓣与受区骨之间快速愈合。

缺点:较传统腓骨皮瓣手术难度增大,术中为防止损伤腓动脉的皮穿支,需要很高的显微外科技术。活骨腓骨移植有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修复胫骨缺损时可通过下肢的逐渐负重,随着应力的刺激,移植的腓骨可逐渐增粗并胫骨化, 并可部分代替原有胫骨的强度。

参考文献

[1] 徐达传,张世明,唐茂林.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的初步共识.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3(6):358-359.

[2]张世民, 徐达传, 俞光荣, 等. 复(组)合皮瓣的分类、供区及临床应用[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5, 23(6): 670-673.

[3]陈振光,郑晓晖.带血管蒂腓骨上段骨瓣的解剖与临床.解剖与临床,2007,12(5):293-295.

[4]陈振光,喻爱喜.膝下外侧血管蒂腓骨上段骨瓣移植的解剖与临床.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5)353-355.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 男10例, 女5例, 年龄35~63 (平均55.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 机器伤2例, 重物压砸伤1例, 坠落伤5例。其中合并胫腓骨骨折或踝关节骨折脱位1例, 足部骨折11例, 神经碾挫损伤6例, 胫前动脉损伤8例, 胫后动脉损伤1例, 均是二期修复。患者接受治疗至上次手术时间间隔为3~4w, 本组所有患者皮肤坏死均非下肢血管性疾病等相关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范围约为3cm×5cm~11cm×17cm, 皮瓣面积范围约为5cm×7cm~13cm×25cm。

2 方法

2.1 创面处理

对合并有骨折、跟腱损伤的患者需先将骨折复位, 应用合适的内固定或外固定器械做到稳定的固定, 采用改良的Bunnell缝合法修复损伤的跟腱;对急诊或亚急诊病例, 需行彻底清创或扩创, 清除所有的坏死或污染组织;对择期病例, 需切除创面边缘瘢痕组织;受区创面均应彻底止血, 再根据创面或继发创面的情况来决定皮瓣设计的大小、形状。

2.2 皮瓣类型

2.2.1 传统的球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设计以腓肠神经体表投影即窝中点至跟腱与外踝尖水平连线中点的连线为轴, 外踝上5~7cm为皮瓣旋转点 (穿支穿出点) 。首先沿中轴线从皮瓣底端朝旋转点方向切开皮肤, 切口长至接近旋转点, 深达浅筋膜层, 分离出和小隐静脉伴行的腓肠神经, 在距切口的胫侧或腓侧再作一等长切口形成矩形皮条.覆盖并通过筋膜组织与下方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相连;随后在腓肠神经两侧各1.0~2.0cm处切开深筋膜, 在深筋膜深面将神经游离出来。沿皮瓣一侧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 在深筋膜下向轴线方向分离皮瓣, 于皮瓣顶端切断神经、结扎并切断小隐静脉, 再切开皮瓣的另一边, 完成皮瓣、皮蒂的切取。彻底止血后转移皮瓣覆盖受区创面, 缝合周边皮肤, 皮蒂与明道皮缘缝合, 封闭明道, 皮瓣供区植皮修复[5]。

2.2.2 胫后动脉的穿支皮瓣

根据设计线, 先切开皮瓣上缘及两侧的皮肤、筋膜层及肌膜表面到比目鱼肌与趾长屈肌之间的肌间隙下行, 在下缘至旋转点沿轴线切开, 于深筋膜浅层向两侧锐性分离, 保留2~4cm筋膜蒂后沿其两侧和皮瓣下缘切开, 于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处约3cm或5cm处旋转点至创面作皮瓣隧道或切开皮肤作明道将皮瓣移位, 检查皮瓣血液循环无问题后可将皮瓣覆盖于受区创面上。供区游离皮片植皮[6,7]。

2.3术后治疗术后患肢抬高、制动, 皮瓣保暖及预防感染、抗凝、抗动脉痉挛治疗, 观察皮瓣血运, 防止皮瓣蒂部、皮瓣牵拉或受压, 2w拆线。

3 结果

本组15例, 无皮瓣坏死, 术后随访6个月~2年, 平均1.4年, 随访率86.7%。皮瓣质地柔软, 外形良好, 耐磨性佳, 效果满意。

4 典型病例2例

患者, 男, 37岁, 左足背部撕脱伤术后3w。检查:左足背部创面约17cm×8cm, 可见部分肌腱外露 (如图1a) 。术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大小约为23cm×7.5cm (如图1b) 。术后皮瓣存活良好, 供区创面植皮修复, 2w后拆除植皮包, 所植皮肤全部存活 (如图1d) 。

患者, 男, 41岁, 右足跟腱断裂术后4w。检查:右足跟腱区创面约2cm×3cm, 肌腱外露, 有分泌物 (如图2a) 。术中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大小约为12cm×5cm (如图2c) 。术后皮瓣存活良好, 供区创面植皮修复, 2w后拆除植皮包, 所植皮肤全部存活 (如图2d) 。

5 讨论

5.1 足踝区皮肤缺损的特点及治疗选择

足踝部属于功能部位, 此处皮下组织少, 局部血运差, 外伤往往造成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的外露, 传统的游离植皮不易成活, 即便成活, 后期也会因为皮片的收缩与深部组织发生粘连, 影响关节的功能, 所以对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原则上用皮瓣来修复, 这样可以尽快恢复局部的血液循环, 降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 而且可以降低关节僵硬及肌腱粘连的发生率[8]。

5.2 皮瓣的选择

最开始对于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我科优先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 由于此皮瓣手术操作技术简便, 耗时短, 并可一次手术完成修复, 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 成活率高, 且蒂部长度选择余地大, 血管恒定变异少, 已经成为了我科常用的经典皮瓣之一。但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蒂部容易出现”猫耳“, 且通常皮瓣较臃肿[9]。随着显微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利用胫后动脉从比目鱼肌与趾长屈肌间隙穿出的穿支供血, 存在着解剖位置表浅、设计容易、手术操作更简单等优点, 且由于皮瓣转移后蒂部较平坦, 避免扭曲肿大, 术后外形更为美观, 便于穿鞋, 故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和在临床应用的自身体会中, 我们认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都是修复重建小腿远端和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措施[10,11], 两者手术风险相当, 且对患肢的功能影响方面差别有限, 但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小腿外形的影响更小, 因此在进行手术方案选择时, 对于中、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应当首先予以考虑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2,13]。

5.3 手术注意事项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足踝外科整形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32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例患者, 男26例, 女6例;年龄5~56岁, 平均年龄 (27.4±9.5) 岁;20例为车祸致伤, 12例为机器碾压。开放性损伤先清创并利用VSD技术覆盖, 再行皮瓣移植。

1.2方法

1.2.1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法19例患者采用此方法。术前使用彩超将大腿前外侧血管穿支位置定位, 皮瓣设计与切取中心为髌骨外缘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顺着皮瓣内缘将皮肤全层切开, 将皮瓣外掀, 找到股外侧肌与股直肌间隔后行钝性分离并牵开, 找到血管降支主干, 首选第1、2肌皮支。经皮瓣切开抵达阔筋膜, 将皮瓣掀起, 依据定位标志将皮肤穿支找出。逆行顺着粗大皮支穿出点将肌肉中血管部分游离, 双向会师法将股外侧肌内肌皮穿支走行解剖出, 将血管周边肌肉组织去除, 不带肌袖。将肌皮穿支完全游离至起点, 而后将主干血管在肌间隔内游离, 于远端将血管结扎。将皮瓣切开, 经由肌皮支血管连接于降支主干。合适平面将降支主干血管蒂切断, 将股神经股外侧肌支保留。吻合血管向受区移植皮瓣, 直接缝合供区。

1.2.2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13例患者采用此方法。皮瓣设计轴为下肢内侧纵轴线, 皮瓣轴心线为膝关节内侧正中轴线。作皮瓣近侧切口, 将股动脉、收肌管找出, 向内牵拉缝匠肌, 将膝降动脉或隐神经及动脉找出。作切口于皮瓣前缘, 分离于深筋膜下。顺着血管神经束解剖至外侧, 注重保护膝关节皮面至皮肤皮支血管, 该处穿支走行多在缝匠肌止点周边, 为保护穿支, 若有必要可将缝匠肌切断。作切口于皮瓣远侧, 深筋膜下将皮瓣掀起, 将皮下大隐静脉及皮瓣远端隐神经、静脉结扎切断, 依据设计线将皮瓣前后缘切开, 完全掀起皮瓣, 蒂为大隐静脉、隐动静脉及隐神经。受区缝合游离皮瓣, 将神经及血管吻合。0号可吸收线缝补缝匠肌, 直接缝合膝关节处皮瓣宽度在4 cm以内者, 若超过4 cm则全厚皮片植皮支具行外固定处理。术后3个月依据英国医学研究会 (BMRC) 感觉功能评定标准随访, 为S0~S4级,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皮瓣Ⅰ期愈合, 1例经股前外动脉穿支皮瓣后因皮瓣远端表皮坏死, 换药后愈合。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背13例为S3~S4级, 恢复一定保护性感觉功能;1例为S2级及S2+级, 5例S1级, 达S2级及以上为73.7% (14/19) ;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底因隐神经吻合于受区感觉神经, 13例恢复超过S3+, 温度觉与辨别觉均恢复优良, 隐动脉穿支皮瓣达100.0%。

3讨论

穿支皮瓣即供血皮瓣选择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 从深筋膜穿过后口径≥0.5 mm。相较于传统皮瓣, 穿支皮瓣大幅度减少对供区上盖, 因仅取供区源动脉皮肤及穿支血管, 将供区深筋膜、肌肉保留, 且穿支皮瓣自身无深筋膜, 厚度明显减小, 相应地可将切取皮瓣面积减小, 无皮瓣面积比受区大20%的要求[2];且在设计皮瓣时灵活性更高, 穿支皮瓣选取在血管皮肤穿支处即可, 亦可按需支配切取组织;外观更加美观, 穿支皮瓣无深筋膜与肌肉, 可结合穿支血管走行切取皮瓣后再修薄, 避免受区皮瓣臃肿。其缺点在于难以穿支定位与操作, 若定位不准会偏离切口, 致使损伤;且从肌肉中将穿支动脉分离出解剖技术需精巧与精确, 损伤穿支血管后会导致血管栓塞或痉挛, 难以存活。

本组主要选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隐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法, 前者要点在于直接寻找皮肤穿支于阔筋膜与肌肉间, 结合穿支情况应用皮瓣。该皮瓣需切取较多, 对大创面予以修复, 切取皮瓣后不会过多影响供区, 亦可结合实际制定感觉皮瓣, 比如股外侧神经吻合于受区皮神经, 恢复感觉功能。但股外侧皮神经无恒定走行, 无法确保神经在皮瓣全长分布可用在踝部或足背等感觉功能要求不高处[3]。后者为复合组织瓣, 主干解剖位置恒定, 且有较长血管蒂, 容易切取, 无需找寻穿支;皮瓣有优良血供, 无需二次手术或修薄, 感觉神经恒定支配, 在足底软组织修复中适用;供区隐蔽, 创面效果好, 无膝关节功能障碍现象;静脉双重回流, 危象少;无需牺牲肢体主要血管, 但还是将供区皮肤感觉与静脉回流破坏, 无法大面积切取皮瓣, 且有较大的副损伤, 本组1例为保护血管将缝匠肌切断。本组恢复S2级及以上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达73.7%, 隐动脉穿支皮瓣达100.0%。

综上所述,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采用游离隐动脉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法, 效果优良,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 32例足踝外科整形科收治的患者, 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应用游离隐动脉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法, 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32例皮瓣均愈合, 恢复S2级及以上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达73.7%, 隐动脉穿支皮瓣达100.0%。结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采用游离隐动脉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法, 效果优良, 值得推广。

关键词:隐动脉,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参考文献

[1]何剑锋.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15) :1219-1220.

[2]胡稷杰, 金丹, 赵辉, 等.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 5 (4) :348-351.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5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8例, 男6例, 女2例; 年龄21 ~ 59岁, 平均年龄30.5岁。损伤原因: 铸塑机热压伤4例, 模具挫伤3例, 交通碾压伤1例。右手5例, 左手3例。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5例。受伤时间1 ~6 h。均为急诊手术清创, 择期应用下腹部外侧皮动脉穿支皮瓣 (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5例, 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3例) 进行修复; 创面面积: 4. 2 cm × 5. 0 cm ~ 8. 4 cm × 5. 9 cm。手术时间3 ~ 4. 5 h。

1. 2手术方法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和切取: 以腹股沟韧带中点下1. 5 cm处为旋转点, 该点至髂前上棘连线为轴线。皮瓣的2/3在轴线的上面, 皮瓣的1/3设计在轴线的下面。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皮瓣, 先作皮瓣内侧切口, 显露股动脉, 沿股动脉向远侧小心解剖并寻找发自股动脉外侧行向外上的旋髂浅动脉, 顺旋髂浅动脉向外侧分离至浅深支分叉处, 切断并结扎深支, 将浅支包含在深筋膜内并在其下进行分离, 切开皮瓣的外侧, 在筋膜下分离即完成皮瓣的切取。

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和切取: 以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点为旋转点, 该点到肋骨下角的连线为轴线。采用顺行切取方法, 先在股动脉搏动点与皮瓣的近端S型切开, 在深筋膜内解剖腹壁浅动脉, 明确轴线, 然后将皮瓣的内外侧缘切开, 沿深筋膜分离即可完成皮瓣的切取。

将皮瓣翻转放置于腹壁做为工作平台, 在显微镜下对皮下脂肪组织进行适当的修剪。受区清创并彻底止血后, 将旋髂浅动脉或腹壁浅动脉和伴行静脉分别与桡动脉腕背支、尺动脉分支、头静脉或贵要静脉的属支进行吻合。

1. 3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解痉、抗凝、抗感染治疗1周。术后2周即可在医师指导下, 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

2结果

本组8例, 术后1例出现皮瓣下血肿致皮瓣远端血运障碍, 出现远端小部分坏死, 经扩创植皮创面愈合, 7例成活。 随访6 ~12个月, 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 厚度适中, 弹性好, 外观及功能满意, 供区愈合良好。 ( 见图1 ~4) 。

3讨论

手背部皮肤缺损合并有肌腱甚或骨外露时, 多选用桡神经皮支营养皮瓣及骨间背、尺动脉腕上皮支等带蒂皮瓣修复[1]。这些手术操作比较简单, 但由于该类皮瓣都是带蒂转位, 容易出现静脉回流不畅或受阻, 导致远端皮肤坏死, 遗憾的是坏死的部位恰好是需组织覆盖创面的关键所在, 也是手术修复的目的所在。显然, 该部位的坏死意味着手术的失败。另外对于前臂切取皮瓣后供区留有瘢痕, 影响美观, 而且在创面比较大时, 应用上述带蒂皮瓣难以覆盖创面, 临床上大多选择游离背阔肌、胸脐皮瓣、股前外皮瓣进行修复。 游离背阔肌皮瓣手术体位繁琐; 胸脐皮瓣又因皮下脂肪肥厚, 移植后外观比较臃肿, 患者难以接受。采用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有以下优点: a) 设计灵活, 手术成功率高。 腹壁浅血管系统变异较大, 有一定的缺失率, 两者遵循血管变异的原则即代偿原则, 术中根据血管变异的情况, 略做调整, 保证在同一术野内完成皮瓣的切取。下腹部皮动脉如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 在手术切取时发现其中之一血管 ( 如旋髂浅动脉) 有变异或缺失, 实施另一皮动脉穿支皮瓣 ( 腹壁浅动脉) 的切取。b) 供区隐蔽, 容易“关闭”, 因腹部皮肤组织结构比较松弛, 张力低, 容易缝合, 一般在切取面积为10 cm × 10 cm以内均可直接缝合, 免于植皮。c) 不破坏主要血管, 切取该部位的皮瓣无论携带哪条血管为供养动脉, 均不破坏主要血管, 也不影响局部血供。d) 由于供区在腹部, 未断蒂部时可将腹部做为手术平台, 翻转皮瓣, 方便在显微镜下进行皮下脂肪颗粒的修剪, 这样可将皮瓣修剪成理想的厚度又能保证皮瓣的成活, 在剪薄皮瓣的同时也减少了该组织瓣的代谢。由于大幅度减少皮瓣的厚度, 切取的组织柔韧性明显增加, 便于术后功能的早期恢复, 也减少了受区的臃肿, 免于分次再整形, 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避免了对术后皮瓣刚建立感觉的破坏。

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指脐平面以下腹前部皮瓣, 该区主要有腹壁浅、旋髂浅和阴部外浅动脉提供血运。而笔者提到的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则摒弃了阴部外浅动脉供血的皮瓣。

旋髂浅动脉的解剖: 旋髂浅动脉[2,3]多发自腹股沟韧带下1 ~4 cm处的股动脉外侧壁 ( 75. 1%) , 其他可发自旋髂深动脉 ( 12. 9%) 、旋股外侧动脉 ( 8. 0%) 、股深动脉 ( 3. 5%) 或旋股内侧动脉。外径平均为1. 5 mm ( 单干) 或2. 1 mm ( 共干) 。旋髂浅动脉为一皮动脉, 营养腹股沟区及髂前上棘附近的皮肤、肌肉, 并有分支进入骨膜。主干发出后行于阔筋膜深面, 然后分深、浅两支。浅支外径0. 8 mm, 分布的皮区位置一般较高, 于缝匠肌内缘1. 5 ~ 2. 4 cm处穿出阔筋膜, 沿腹股沟韧带下2 cm范围内达髂前上棘; 深支外径1. 0 mm, 分布的皮区位置一般较低, 走在阔筋膜与缝匠肌之间, 于髂前上棘附近多转向下外入臀区。

腹壁浅动脉的解剖: 起自股动脉上段的腹侧[4], 越过腹股沟韧带浅面, 在该韧带的中、内1/3交界处而行向肋骨下角, 接近垂直方向进入腹前壁, 一般分为内、外两支, 分布达脐平面。起始部外径平均1. 2 mm, 内侧支为1. 0 mm, 外侧支为0. 9 mm, 血管长1. 5 ~4. 0 cm。庄跃宏等[5]根据标本的解剖研究和临床总结, 将腹壁浅动脉的分支分为三种类型。a) 单干单支型: 在韧带上缘穿过Scarpa筋膜后斜向上, 走行于Scarpa筋膜的浅面, 发出分支分布于Scarpa筋膜, 该种类型占27. 8%; b) 单干双分支型: 在韧带上缘穿过Scarpa筋膜走行一段距离后分为内外两大侧支, 该种类型占55. 6%; c) 双干型: 从股动脉发出两支腹壁浅动脉, 内侧支分布于腹壁内侧半, 外侧支分布于腹壁外侧半, 该类型腹壁浅动脉营养范围最大, 占16. 6%。在显微镜下顺行解剖时明确腹壁浅动脉的分支类型, 对于保留有效干支, 修剪多余的脂肪组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手术中遇到单干双分支型, 蒂部应保留适当厚度的筋膜, 形成以双分支为中心轴线向周边进行斜坡样修剪。

在修剪皮瓣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a) 旋髂浅、腹壁浅动脉及伴行静脉口径细小, 在与供区血管实施吻合时, 血管口径相差较大, 充分利用对血管口径的技术处理, 对微小血管吻合技术要求手法轻巧精准, 吻合质量高, 确保吻合口通畅。 b) 如术中发现动、静脉口径细小, 不适合行游离皮瓣移植, 则可改为带蒂皮瓣修复创面, 使用较为灵活。c) 在显微镜下取除穿支及分支周围的脂肪颗粒时, 要保留表浅的小的紧的脂肪颗粒, 剪除较大的脂肪颗粒。d) 对修剪后皮瓣的创面要彻底止血, 防止由于皮瓣内较大分支切断形成血肿。

应用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缺损有以下不足点: a) 无单一的皮神经可供对接, 皮肤感觉恢复差。b) 在下腹壁切取较大的皮瓣, 创面的闭合也有一定的难度。采用中厚皮植皮由于脂肪层比较厚, 形成一凹陷, 且创面边缘植皮不易成活。

摘要:目的 探讨游离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 应用游离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小5 cm×6 cm, 最大10 cm×7 cm。结果本组8例, 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坏死组织清除植皮愈合, 另7例成活。随访6个月1年, 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游离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质地良好、切取方便、设计灵活、供区隐蔽, 是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游离,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

参考文献

[1]寿建国, 张继东.不带筋膜且一期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缺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 28 (1) :93-94.

[2]钟世镇, 徐达传, 丁自海.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65.

[3]高士濂.实用解剖图谱 (下肢分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1.

[4]任志勇.肢体组织缺损显微修复与重建手术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4:179.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7 例, 男11 例, 女6 例;年龄9~45 岁, 平均30 岁。机器绞压伤11 例, 鞭炮炸伤6 例。其中手掌、手背伤口、拇指脱套伤共8 例, 虎口狭窄9 例, 新鲜伤口均急诊修复, 皮瓣最大面积10 cm×8 cm, 最小7 cm×5 cm, 皮瓣旋转点至皮瓣顶端最长19 cm。

1.2 应用解剖

前臂桡侧筋膜皮肤的血液供应, 主要来自肌间隙筋膜皮肤穿支血管, 桡动脉在远端发出的鼻咽窝穿支, 相当于桡骨茎突远方4.6 cm处发出恒定的皮支, 起始部外径为0.25 mm, 进入浅筋膜后恒定地分成上行支及下行支, 上行支分布于前臂远端桡侧皮肤, 在头静脉周围存在恒定的头静脉旁血管网及头静脉壁血管网[2]。

1.3 手术方法

1.3.1 皮瓣设计

以前臂桡侧头静脉走行为轴心线设计皮瓣, 鼻咽窝为旋转点, 皮瓣近侧低于肘横线, 两侧不超过掌背侧中份, 根据受区情况在前臂桡侧设计皮瓣。

1.3.2 皮瓣的切取

首先切开蒂部, 由皮下向两侧游离, 保留2~3 cm宽的筋膜蒂, 于近端切开皮瓣边缘, 确认头静脉走向后适当调整, 使头静脉位于皮瓣中央。切开四周, 在肌膜浅层由近向远端掀起, 皮瓣内带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 可带或不带前臂外侧皮神经。松开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良好后, 经皮下隧道或开放隧道转移至受区。供区宽小于4 cm可直接缝合, 其余均用皮片一期覆盖, 植皮区拆线后仍用棉敷料加压4~6周。

1.3.3 神经吻合

对拇指脱套伤病例显微镜下将桡神经浅支与拇尺侧指神经残端用9/0线无张力下端端缝合神经外膜。

2 结 果

16 例皮瓣全部成活, 1 例因皮瓣切取时蒂部预留皮肤不足, 缝合后有张力, 经间断拆线减张后皮瓣部分浅层坏死, 经植皮愈合。术后随访2~9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美观, 无皮下色素沉着及溃疡, 拇指两点辨别觉4~6 mm, 无感觉错位分离。

典型病例:男, 45 岁。外伤术后致左虎口狭窄20个月。患者20个月前因左手复合伤在外院治疗, 左拇指、示指自近节近端缺如, 虎口狭窄。虎口距离:右68 mm, 左29 mm, 中环小指近节创伤性关节炎并骨不连, 指间关节活动差, 左手功能严重受损。由于患者不接受指关节置换、拇指再造等重建手术, 我们在开大虎口的同时加深虎口, 用左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7 cm×6 cm修复, 皮瓣完全成活。4周拔除固定虎口的克氏针, 指导功能锻炼, 左手能满足患者抓握等动作。随访6个月, 皮瓣无挛缩、臃肿、溃疡等情况, 左前臂皮瓣供区愈合良好。

3 讨 论

3.1 皮瓣的命名

张世民等对桡动脉远段穿支血管和前臂筋膜皮肤的血供特点进行了研究[3], 以桡动脉鼻咽窝穿支形成前臂桡侧皮瓣, 皮瓣内带有桡神经浅支或其分支、头静脉或其属支及其营养血管, 称为鼻咽窝穿支皮瓣。我们利用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为蒂设计皮瓣, 命名由此而来。

3.2 皮瓣的血供特点

桡动脉深支在桡骨茎突至第1、2掌骨间隙行程中, 在鼻咽窝内恒定发出1~2个穿支, 起始直径0.25 mm左右, 其与桡神经浅支主要营养血管及头静脉营养血管有恒定吻合。上行穿支动脉有1~2支伴行穿静脉, 穿静脉联系筋膜皮肤的各层静脉血管网与回流至鼻咽窝深部桡动脉深支的伴行静脉, 从而保证了皮瓣的血供及回流。

3.3 手术要点

术前应用多普勒超声于鼻咽窝探测明确上行穿支动脉后, 术中不必解剖血管蒂的穿支血管, 以免损伤, 保留2~3 cm宽的筋膜蒂。先于近端切取, 以头静脉走行为轴心线调整皮瓣, 由近向远切取。如皮瓣较大, 则采取开放隧道, 并在蒂部预留一定范围皮肤, 防止蒂部缝合后张力过大影响供血及回流。本组病例均未在蒂部结扎头静脉, 结果皮瓣并不因此淤血坏死。丁小珩等[4]临床应用前臂桡侧复合血管网皮瓣的22 例中, 结扎了其中16 例头静脉, 从皮瓣成活上二者无明显区别。因此, 我们认为本皮瓣成活的关健在于避免术中损伤穿支血管和血管蒂受压。

3.4 皮瓣的优缺点

本皮瓣不影响前臂及手的血供, 手术不需解剖血管蒂穿支血管, 成活率高, 操作简单、安全, 并且皮瓣质地优良, 修复后外形不臃肿。皮瓣旋转点位于较远的解剖学鼻咽窝, 可修复较远端手部创面。带桡神经浅支与受区神经吻合, 恢复感觉功能。本组3 例全拇指脱套伤, 我们将桡神经浅支与拇尺侧指神经吻合, 外形及感觉均良好, 不需要二期矫形。

不足之处是皮瓣切取后近期内对虎口及前臂远端感觉影响, 经术后观察半年以上则逐渐减轻。同时在前臂桡侧遗留瘢痕, 供区欠隐蔽。采用在拆线后用棉敷料在植皮区加压4~6周, 2个月内杜绝日光暴晒, 避免其色素沉着及瘢痕挛缩,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皮瓣供区暴露的缺点, 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柴益民, 吕国坤, 陈彦, 等.带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8, 21 (1) :15-17.

[2]劳杰, 张高孟, 顾玉东, 等.桡动脉鼻咽窝段皮支皮瓣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5, 13 (2) :106-107.

[3]张世民, 顾玉东, 侯春林, 等.腕部血管网的解剖基础及其与前臂远端蒂皮瓣的关系[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2, 20 (5) :345-347.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篇7

关键词: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软组织缺损,疗效

皮肤移植可分为游离皮片移植、 带血管游离皮瓣移植和带蒂皮瓣移植。 游离皮片包括表皮和部分真皮组织 , 皮瓣除包括皮肤全层外, 还带有较厚的皮下脂肪组织, 皮瓣蒂部含有供应皮瓣血运的知名或不知名动脉和静脉回流网。 动脉的血液供应及静脉的血液回流畅通是皮瓣移植的关键。

传统皮瓣从供区移植到受区, 与蒂连接并获得持续血液供应 , 约3周左右, 转移皮瓣与受区软组织建立正常血运后断蒂, 移植完成。传统皮瓣缺点是相对疗程长, 费用高, 通常还需肢体固定, 舒适度差。 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 避免了传统皮瓣的缺陷, 成为现代皮瓣学科的研究方向, 但血管吻合需要专业技能 , 难以普及推广。而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具备各种游离皮瓣的主要优点, 又不需专业显微外科技术, 可以广泛应用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纳入标准:①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包括深层组织 (深筋膜、肌腱、骨组织) 裸露;②足踝部深层组织裸露合并损坏 (肌腱断裂、开放骨折等) 。 本组共18例, 男13例, 女5例;年龄12~65岁;平均42.5岁。工业外伤7例, 交通事故9例, 其他2例。组织缺损部位:足底 (2例) , 足跟部 (3列) , 足背部 (5例) , 踝前部 (1例) , 跟腱部 (1例) , 足侧部 (6例) 。

1.2 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的设计

皮瓣长轴与胫后动脉体表投影相一致;按缺损的部位 、大小确定大于受区边缘 1~2cm的皮瓣形状 , 其下缘不超过小腿下1/3, 上缘至腘窝 ; 血管蒂长度为受区近端至内踝上4cm, 皮瓣蒂部根据缺损位置随机选择。切取范围:前、 后缘可至小腿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 上缘不超过腘 窝 水平, 下缘可取到内踝上4cm处 。

1.3 手术方法

腰麻后仰卧, 设计并描绘血管轴线及皮瓣轮廊。常规消毒铺单, 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纵行切开至皮瓣下缘, 显露胫后血管神经束, 游离保护好胫后动静脉。沿趾长屈肌与比目鱼肌间隙解剖出血管蒂, 同时将胫后神经拉向外侧。切开皮瓣后侧达深筋膜层, 在深筋膜与肌膜之间锐性分离。再从前缘切取分离完整皮瓣, 切断、结扎胫后动脉发出的肌支后, 使皮瓣与其两侧的血管蒂相连。试验钳夹近端血管蒂, 观察皮瓣血运情况, 无血运障碍则切断结扎近端血管束。以远端血管束为基底轴型皮瓣通过切开皮肤、筋膜的开放遂道, 逆行转移缝合至受区创面。供区创面用大腿内侧全厚游离皮片移植打包加压闭创。

2 结果

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面积最小12cm×8cm, 最大25cm×20cm;蒂长5~12cm;旋转角度120°~180° (平均160°) 。1例出现皮瓣蒂部受压坏死失败, 1例发生皮瓣远端局部坏死, 其他16例完全成活, 成活率88.9%。

术后随访22例, 随访时间至少36个月;皮瓣饱满柔软, 弹性好, 无继发感染及溃疡, 臃肿明显减轻。皮瓣的血运、皮温、肤色基本恢复正常。皮瓣在术后2年左右基本存在感觉;不同感觉的恢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最先恢复的是深感觉——位置觉与触压觉, 在术后5个月接近正常;其次为浅感觉——热觉、冷觉、深压痛, 约1~2年。

病案分析:某男 , 56岁, 左足机动车碾轧伤1h, 足跟皮肤缺损合并骨折, 急诊行清创、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移植, 取皮瓣大小18cm×15cm, 蒂部长10cm, 逆行旋转约180°, 移植后石膏固定4周。随访36个月, 皮温、肤色正常, 皮瓣外形略臃肿, 温度觉、触压觉基本恢复, 痛觉迟钝。

3讨论

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 胫后动脉肌间隙穿支动脉成网状放射分布深筋膜和真皮层, 交通支密集;胫后动脉的解剖走行比较固定, 很少变异, 同时逆行倒置的静脉瓣又为静脉血的回流解除了障碍, 这些都为成功移植皮瓣提供了充足条件;皮瓣的并发症如早期远端坏死, 多由蒂部受压、血管痉挛引起, 要密切观察有无皮下血肿及感染, 及时处理;术中手法不细腻、缝合致密张力大也是影响血运的因素。通过随访发现大多数皮瓣的感觉恢复, 质地性能良, 负重行走未发生溃疡, 证明皮瓣的感觉功能是可以重建的。因此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的手术简易安全, 疗效可靠, 适合基层医院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孔繁诂.植皮术的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 1985, 23 (11) :641.

上一篇:预算规范下一篇:茶企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