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2024-07-25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精选十篇)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1

1 护患纠纷的隐患

1.1 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缺乏真实性

1.1.1 护理文件必须保证全面、完整、及时、准确。

如患者入院前已出现褥疮, 而护士在入院纪录中未体现;个别护士没有给患者去测量生命体征, 没有询问大、小便情况, 而在体温单上绘制正常。这些行为不但违背了一名护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也为可能发生的护理纠纷埋下了隐患。

1.1.2 由于法律观念的淡薄, 有些护理人员对医疗文件的重要性的认识远没能升到法律的高度。

出现了医护记录不能保持一致的现象。

1.2

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淡薄对患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缺乏认识:生命健康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和隐私权是患者享有的基本权利[1]。

1.2.1

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的科学[2]。患者在诊疗和护理中, 会有一些难以预测的事情发生。如脑出血昏迷的患者需要鼻饲时, 在插胃管过程中, 随时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所以, 护理人员在操作前要先向患者家属讲解清楚让其理解并签写知情同意书。患者有“知情”、“同意”的权利, 也有选择“不同意”的权利,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选择权。

1.2.2 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易引发医患纠纷。

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便秘, 排便用力可导致猝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 若进食粗硬的食物, 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静脉输液后, 护士要向患者交待如出现局部肿胀、异常疼痛要先关调节器, 再按呼叫器通知护士等。

1.2.3 医护人员保持患者隐私的意识不强。

如某些医院将化验单、病理化验单放在一个盒子里或用夹子夹起来, 患者来取化验单时, 随便翻阅, 这样容易导致报告单丢失, 也易导致患者的病情公开暴露;再如护士在病房执行某些护理操作 (导尿、灌肠、会阴擦洗等) 不给患者遮挡, 这都是侵权行为。

1.2.4 随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医院实行计算机联网, 当患者的住院押金不足时, 护士无法从药房取出药物, 但病情又不能停止治疗。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清原因, 经其同意方可为其借出, 尤其是贵重药物, 要让其签字为证。

1.3 护患沟通障碍

1.3.1

接待新入院患者的护士一定要热情、周到、有耐心, 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良沟通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导致患者误解。

1.3.2

护士在技术操作前, 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合作。任何一项诊疗及护理操作都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配合观察。必要时签写知情同意书。如果忽略了交待, 出现不良后果时易引发纠纷。

1.4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一个合格的护士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护士的业务水平低、技术不熟练, 违反操作规程, 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 工作态度不认真, 上班干私活, 不认真三查七对, 执行医嘱错误, 观察病情不仔细, 护理措施不到位, 护理操作简单化等等这些情况, 都为护理纠纷埋下了隐患。

1.5 护理人员缺少是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

护理人员缺少, 护理工作量大时, 不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而引发患者的不满。另外, 工作量超负荷, 使护理人员过度疲劳、身体不适、情绪低沉, 易引发护患矛盾, 造成了差错的客观环境。

2 安全防范对策

2.1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书写必须做到客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护士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自觉主动地深入病房, 细致观察病情, 如实记录。护理文件记录要与医疗记录一致, 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护士长、办公室护士必须严把书写质量关。经常检查、督促、指导。护理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文件质量检查标准, 定期检查, 及时通报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落实到科室及个人, 及时整改。

2.2 增强法律意识, 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教育是预防护患纠纷, 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有效手段。应通过不定期的法律专题讲座, 明确自己的合法身份, 分清哪些行为构成侵权, 何种后果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明确工作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关系, 自觉约束护理行为, 保护患者并自我保护, 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引导护理人员进一步认清护理管理中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杜绝工作中不应发生的任何差错, 增强护理活动的严谨性, 保证护理质量。

2.3 加强素质培养, 提高服务水平

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改善服务态度, 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2.4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随着医学的进步, 护理人员必须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吸取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才能保证在工作中不触犯法律。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有目标的结合本单位需要组织业务讲座。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 加大执行和考核力度,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护理管理者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使护理人员数量与临床实际工作量相匹配, 并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条件、业务能力、工作资历, 合理构建人员梯队, 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特长。

摘要:由于护患纠纷的逐年上升,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增加。所以有必要分析护理工作中的护患纠纷的隐患,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本文分析的内容包括护患沟通障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差、法律意识差等, 并提出了防范对策。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 预防、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在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 也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护理纠纷,隐患,防范

参考文献

[1]董恒进.医院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114-118.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2

摘要:骨科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书写护理文书存在不足告知与指导事项的缺失,法律观念与制度执行的缺失与防范对策。从而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规范骨科护士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关健词:骨科;护理纠纷;潜在因素;对策。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骨科病人日趋上升。骨科病人与其他科的病人有所不同。几乎均涉及到肢体的美观与功能的改变,因而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而随着医疗卫生法规逐步完善与加强,特别是医疗行为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管理、护理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骨科护士的法律观念,规范骨科护士的行为,增强骨科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给医院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方向。为此,现就常见的骨科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与防范对策探讨如下。

一、书写护理文书存在不足与防范对策

1、书写一般病人的护理文书存在不足 护理文书书写的格式有规则,但内容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疾病发生在不同病人身上,其临床表现亦不同。就给记录者有了较大的书写空间,同时也是对记录者的挑战。常见的不足有:记录四肢骨折病人的病程中无患肢末梢血循、运动、感觉情况;腰椎骨折病人的病程记录中无排便功能情况;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入院前已出现骶尾部褥疮,入院时护士未认真评估并记录病人的皮肤情况,住院后仍未及时发现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护

理措施,导致褥疮加重而影响愈合。如小腿外伤病人入院时已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下肢肿胀明显,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入院时的情况,上述情况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尤其在今天的医疗纠纷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程序中,均可导致院方举证不利。再如:有的病程记录中有“xxx近日病情平稳”等不具体的情况。在实施举证倒置的程序中,就会导致院方证据不足。

2、书写危重病人的护理文书存在不足 骨科常见的危重病人有颈椎严重损伤、肢体骨折合并颅脑外伤、胸腹外伤等病人。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中常有不足,如:颈椎严重骨折病人的记录有的无意识状态,有的无呼吸状态,有的无截瘫平面记录,有的无截瘫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的详细记录情况;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医生开了观察肢端血循的医嘱,护士未予观察及记录肢端皮肤温度、甲床情况、疼痛、麻木及未触摸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博动情况而出现下肢血运障碍。再如: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病人的记录中,有的意识状态判断不准确,有的无瞳孔状态的记录等。这些不足都将会给院方造成举证不利。

3、对策 ①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骨科专业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疾病的病理过程及体检情况,准确书写病历。②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避免有效证据的丢失。③记录者在不很熟悉本病知识时,应先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至完全熟悉时再记录。④科室应组建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经常抽查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遗留后患。⑤认真检查病人,不放过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细节。体温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的记录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病历书写规范,全面、客观、真实、及时、准确、突出重点、按规定修改签名。护理记录中应做到三不,即主观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自相矛盾记录不能有,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三个一定,凡是要做到的就一定要写到;凡是写到的就一定要做到;凡是做到的就一定要有记录,制定功能锻炼记录标准,对锻炼的目的、次数、方式、时间、评价锻炼效果体现专科护理特点。⑥因抢救危重患者未及时书写病历时,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二、告知与指导事项的缺失与防范对策

1、告知与指导事项的缺失 病人有明白自己的病情、治疗及护理经过、护理目的等权利。并且告知行为也是反映护士职业情感以及对病人的尊重。但有些护理人员并不能完全将护理过程及目的、功能锻炼的具体时间及方法正确无误地告知病人,有的有过告知但病人及其家属没有完全领会意思。这样使有些病人在较长时间里都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锻炼肢体功能,造成有些病人在正常时间内患肢达不到应有的功能恢复程度。例如因为疼痛而错过了功能锻练的最佳时机造成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甚至丧失功能,股骨头置换的病人由于翻身或坐姿不当造成脱臼,这些情况均可加重病人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院方将会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常规性的问题是不难解释的,但有些问题就不太容易解释了,如:“我的病到底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植入的钢板螺钉是用进口的好还是用国产的好?”等等。将一些早已问过医生的问题再来问护士,无非想确定一下医院是否有欺诈病人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护士不具备很好 的与病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解释不到位或不恰当,很容易造成病人的误解,甚至会对有些讲话断章取义。一旦手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病人或家属马上就会到医院来讨个说法或上法院告医院。

2、对策 ①护理人员要较好地掌握各科疾病的专科护理知识。②应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工作。③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其责任心。④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履行告知义务的前提和必要的条件。护理人员要学会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掌握宣传、教育、指导工作。⑤合理安排查房时间,给予每个病人及时的帮助。⑥利用一切进病房的机会,检查病人功能锻炼的效果,并给予评价。⑦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治疗前详细向患者讲解目的,功能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如患者拒绝,要告知患者拒绝治疗的后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如病人仍极力拒绝,当班护士一定要将当时情况及意见进行详细记录,并让患者或家属核实后在病历上签字方可放弃实行该项治疗或护理项目,以免患者对收费及治疗效果不满而发生纠纷。

三、法律观念与制度执行的缺失与防范对策

1、法律观念与制度执行的缺失 个别护士的法律观念淡薄,未做到依法执业,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等,凭印象做事导致打错针、发错药,乱执行口头医嘱、超越护士权限私自给药,如患者疼痛,未报告医生而私自给止痛剂,未做好交接班导致漏执行,多执行医嘱。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导致院内感染,出现突发事情

或紧急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理而出现的一切不良后果,如发生纠纷护士要负法律责任。

2、对策 ①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培训,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对科室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差错隐范及病人反映不满意的方面进行整改,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法制观念,以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法服务病人,以法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②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士应认识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守操作规程是法律的规定,是对患者和自身的保护,不认真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甚至违反操作规程易发生护理差错而引起护患纠纷。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士的整体素质,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的思想,加强工作责任心,要不断学习新的护理专科理论知识、技能,练就精湛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恰当运用沟通技巧,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结论

创伤骨科的住院患者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者居多,急诊多、多发伤及复合伤等严重创伤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术后管道多,病程及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生活护理繁重,患者及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

儿科护理纠纷及其防范对策 篇3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纠纷;防范对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95-01

人们法律意识与维权观念的树立客观上促进了儿科护理水平的提升,但不可避免的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纠纷引致因素,不但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秩序,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医院中管理人员到护理人员都应该强化风险意识,规避纠纷事件的发生。那么在当前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儿科护理纠纷的有效防范,是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儿科护理纠纷的引发因素分析

(一)儿科护理中特殊的医患关系

由于兒科的患者年龄较小,因此在患者生病住院接受治疗时,会有家长的陪同照料,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儿科的陪住率更高,从客观上增加了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儿科的医患关系更加复杂,不再是单一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问题,而涉及到了患者、家属、父母以及护士等多方。而当前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其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这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

(二)护理人员本身存在的问题

儿科护理的工作相对难做的原因在于儿科的工作环境更加嘈杂,患儿的哭闹声、陪住人员的交谈声等都使得护理人员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神投入到护理工作中。而一旦出现重复扎针等现象,必然会引发患者家属的不满。其次儿科护理的工作更加细化且繁琐,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大,而患者也难以很好地配合护理工作,造成护理受阻。最后则是个别护理人员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服务理念滞后以及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难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服务要求,无形中就增加了纠纷发生的概率。

(三)其他相关影响因素

造成儿科护理纠纷常发的因素还有医患沟通不畅以及当前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等。由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大,难免出现沟通交流方面的问题,而患者家住一旦出现误解就很容易发生纠纷。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沟通障碍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当前的儿科的患者多数是自费,而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医疗费用高等客观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患者家属情绪发泄的原因,从而转嫁到护理人员身上。还有就是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大,容易引发不满情绪。

二儿科护理纠纷的有效防范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要减少儿科护理的医患纠纷,首先需要培养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并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将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提出的护理要求。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还要求护理人员在服务时要热情、主动、积极以及细心。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以及患者家属对服务的不满,首先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推诿责任,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化的护理服务。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并学习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减少因沟通不畅引发的纠纷。

(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医患纠纷现象发生的频率。因此,医院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首先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过硬的技术能够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信任桥梁的构建将为医患关系的缓解打开一扇大门。医院要定期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并实行定期的专业考核,以达到督促的作用。除此之外,要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一方面能够通过避免因触犯患者隐私引发的纠纷,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护理人员利益的维护。

(三)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

笔者认为,防范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不但要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强化医院整体的风险管理。高效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对当前的风险报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强化,要求医护人员将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已经出现的以及常出现的纠纷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对于积极进行风险报告记录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儿科护理质量的监管,通过不定期的工作抽查与定期的质量考核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与护理差错发生的可能,从而有效避免相关纠纷。

(四)其他相关防范对策

其他相关防范对策包括进一步规范儿科的收费,人性化优质护理环境的创设等。由于儿科患者年纪较小,对于医院的陌生环境本身就有排斥与恐惧,所以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就需要创设更加优质的护理环境以及家庭式的温馨,例如可以在病房内进行布置,张贴卡通图案、悬挂风铃等玩具等。医院收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家长的疑虑,因此可以实施规范化收费,禁止自立项目以及透明公开账目等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各项护理文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完整性、及时性以及科学性的原则,护理人员在记录时要清晰、准确,一旦发生护理纠纷,护理记录也可以成为证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避免儿科护理纠纷的根本对策还在于护理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对于已经出现的护理纠纷,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同时要注重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纷。

参考文献

[1]仝向莉.儿科护理纠纷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

[2]缪苑华.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29).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4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儿科记录在案的护患纠纷、投诉事件143例, 其中纠纷118例, 投诉25例。涉及护士29人, 年龄23~30岁, 平均 (23.4±3.1) 岁, 均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其中8人已自愿离职, 剩余21人仍在岗, 纳入被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3年10月儿科接待的患儿家属100例, 调查家属对护理细节的要求, 就其重要性进行评分。

方法:对21名仍在岗的责任人进行一对一访谈, 详细记录对方对于纠纷的感受, 自我剖析, 并记录在案。对记录在案的护理纠纷、投诉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合相关文献, 从理论角度分析深层次、潜在原因。

统计学处理: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以数 (例) 与率 (%) 表示计数资料,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患纠纷、投诉潜在原因分析:潜在原因前3位分别为护士繁忙、护士态度差、沟通不当, 见表1。

患儿家属关注重点:患儿家属关注重点集中在治疗及时性、患儿是否出现不适、滴注过程安全性、医院环境等方面, 见表2。

讨论

主观原因分析: (1) 患者家属对于儿科护理认知不足, 且存在吹毛求疵、苛求心态, 关注重点集中在治疗是否及时、滴注用药安全性、患儿是否出现不适、环境舒适性、护士态度等, 多数家属表示可以理解医院过于拥挤这一现状, 但当患儿发生不适时, 家属多将原因归咎于治疗不及时、滴注过程防护巡查工作不到位、环境影响 (如冷热交替、门诊与病房、滴注区温度变化大) , 心理难免产生埋怨, 若预后不佳, 或病情恶化, 易发生护患纠纷。 (2) 护士态度不佳, 态度主要表现为语言态度、行为态度、感官态度等, 护士因工作繁忙, 身心俱疲, 难免产生厌倦等负面情绪, 并将其表露于外, 恶语相向、工作拖沓、冷言冷语等都可能成为引发护患纠纷的导火索, 工作态度不佳也影响工作质量, 易造成护理差错, 如二次注射、注射动作过大, 增加患儿痛苦。

客观原因分析: (1) 患儿主诉不强, 各项体征不清晰,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易误诊、漏诊, 埋下纠纷隐患, 若疗效预后不佳, 可能致护患纠纷。 (2) 儿科收治患者众多, 人员流动频繁, 管理难度大, 难免出现等待延迟、拥挤摔倒、惊扰等不良事件, 致患儿不适。 (3) 护士工作量大, 护士难免出现疲劳, 产生不良心理波动, 致护患纠纷[2]。有资料表明, 新入职儿科护士2年内离职率可达8%~24%, 儿科压力可见一斑, 本次研究中, 两年内29名纠纷事件责任人离职8人, 均为自愿离职[3]。

针对性对策:改善护士精神风貌与工作状态: (1) 建立护士心理状态评估体系, 选用精明强干、观察能力强的护士长, 掌握下辖护士心理状态, 尽力满足护士合理需求, 科学轮休, 保护护士合法利益。 (2) 培养护士应变能力、抗压能力, 如利用情境模拟室等先进的技术理念, 提升护士适应力, 使护士始终能在工作中保持较高昂的精神状态。

注重科学管理: (1) 科学的护理管理, 合理轮休, 制定严格的岗位制、质量控制制度, 加强监督, 务必落实每项既定护理工作, 保障护理安全。 (2) 科学管理病区, 合理引导, 提升患儿家属办事效率, 分流人群, 减少拥挤。 (3) 改造病区环境, 合理布局冷暖空调系统, 充分考虑儿科流行病学情况, 避免病区与科室之间温差过大。 (4) 加强儿科滴注监督, 落实严格的“四部巡视法”, 轻柔确切操作, 定时巡检, 做好家属宣教, 提高家属自我监护能力,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置。 (5) 落实“绿色通道”制度, 避免急诊延时停留。

儿科护理质量改善与护患纠纷防控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工程, 医院应剖析儿科护理特点, 了解家属关注点, 探讨护理薄弱环节, 在保障治疗与护理效果的基础上, 充分合理利用护士人力资源, 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加强质控。尽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注重护患沟通, 多数患儿家属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 若解释得合情合理, 家属多愿意配合护士工作, 更容易容忍护理过程中的小过失, 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润兰, 新吉夫.对儿科家属护患沟通现状的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34) :8564-8565.

[2]邓玉琴, 马学英, 程玲.儿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调査研究[J].齐魯护理杂志, 2010, 16 (16) :51-53.

妇产科临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 篇5

【摘要】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与相应对策。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发生纠纷的原因。结果:引发纠纷的原因主要在于服务态度差、操作不当、病情误诊、病情分析错误、病例书写与保管不力、沟通不当等原因。结论:只有从发生纠纷的原因出发,才能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在缓解医患关系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满意度评价。

【关键词】 妇产科; 临床护理纠纷; 原因;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6-014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care dispu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and formulat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The causes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care disputes occurred in the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4 were analysed.Result:The causes of the disputes mainly lies in the poor service attitude,improper operation,disease diagnosis,error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case writing and lack of care,improper communication and so on.Conclusion:Only starting from the reasons of the disputation,can better formulate preventive measures.Relieving tensions between the doctor and patient as well as improve the hospital satisfaction evaluation.【Key words】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nursing disputes; Reasons; Preventive 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shui,Guangshui 4327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6.071

现如今,随着医疗专业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多数医院妇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精密的仪器,但相应的事故纠纷率却并没有下降,特别是妇产科作为纠纷和事故的高发科室其形式更加严峻[1]。2011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共发生医疗事故纠纷17起,占全院三年间医疗事故纠纷案例的32.4%,其事故纠纷发生的原因与其他科室无明显差异,但发生次数却远远高于其他科室[2]。本文针对妇产科临床护理发生的17起医疗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可根据所得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案例识别与分析

根据本院的医疗事故纠纷报告统计,排除因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1)虽属于妇产科患者,但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来自其他科室;(2)患者因自身不清楚法律法规制度而发生无理的纠纷,经法院仲裁与行政调解,其结果是因患者自身责任的纠纷事件;(3)医患双方互相理解,自行处理妥善的纠纷事件。其后对除去以上三类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共12起赔偿超过1000元的事故纠纷的等级、责任、主要原因以及过失环节进行探讨分析[3]。

1.1 事故纠纷等级分布

三年期间发生的妇产科临床护理事故纠纷定性为二、四级的医疗事故分别为3例与6例,构成比分别为25.0%与50.0%,定性为一、三级医疗事故的例数为2例与1例,构成比分别为16.7与8.3%。其构案例等级的分布与构成比并无明显的数列特征,整体分布比较复杂混乱。这主要与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的复杂多变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见表1。

1.2 事故纠纷责任分布

妇产科临床护理事故纠纷主要以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25.0%与41.6%,反应因医院自身原因导致的事故纠纷占主要原因,见表2。

1.3 事故纠纷过失因素分布

12例妇产科临床护理事故纠纷案例中医疗技术的缺陷仍为主要过失原因,占案例总数的1/3;医源性因素引起的事故纠纷为3例,构成比为25.0%;由用药不当、药方错误的药源性原因以及妇产科临床护理自身管理问题导致的事故纠纷各占2例,构成比为16.7%;由妇产科特殊工作性质导致的过失只占1例,为案例总数的16.7%,见表3。过失原因分析

妇产科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女性的生殖健康以及母子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特别是产妇、胎儿、新生儿的病情瞬息万变,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发生医疗事故,必然会对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致患者与家属不理解,引起事故纠纷。现就针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所识别的事故纠纷因素分析其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2.1 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因素主要是指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因其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或言语不当对患者造成的各种不安定情绪的现象。妇产科临床护理纠纷中,有许多都是因为服务态度以及言语不当引起的,因其科室的特殊性,关系到母子人身安全,其家属在此种情况下往往处于激动易失控状态。而医护人员在此时也处于紧张的忙碌状态,经常会因言语生硬、态度冷漠而引起家属的不满,导致纠纷的发生。而在日常的妇产科临床护理中,还会出现个别医护人员因责任心不强,随意调班,做与工作不相干的事情而延误护理,引起纠纷[4]。

2.2 医疗技术因素

妇产科属于病情多变、复杂、并发现象严重的高危科室,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紧急情况的发生,有些医护人员因经验不足、对仪器操作生疏以及粗心大意,导致对整个护理过程中病情的变化不了解、预见性差以及处理方案不当,也有众多医护人员仅熟悉妇产科本身的病情,对其可能会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况以及用药不了解,但又不及时会诊,最终引起医疗事故纠纷。

2.3 药源性因素

药方错误、用药不当或无效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结果。在本院中就出现1例因药方错误,导致患者用药不当,发生过敏情况,以致引起纠纷。另外1例是患者对医护人员所开药方的价位表示不满,认为有廉价药物完全可以替代高价药物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但医护人员并未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而是继续坚持用药,以致引起患者的不满,发生纠纷事件。

2.4 工作性质因素

妇产科因其所面对服务对象得特殊性,成为了一个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的特殊科室。特别是产科需要在难产的情况下随时进行手术,也需要众多后勤方面对手术进行保障。如此便需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性团队可以随时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但现在医院的妇产科俨然不具备如此条件,如此使得在夜间发生难产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进行手术,或后勤保障供应不足,从而引起事故纠纷。

2.5 组织管理因素

妇产科因其需要24 h应对紧急情况,其组织管理工作也是异常复杂,但经常会出现各班的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人员搭配不合理,私自调班等情况。同时在药品、特殊物品的保管上也没有做到专人专职监管,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以及手术过程中也不能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在病情的观察与书写上也不尽规范,究其原因在于医院几乎没有针对医护人员进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培训,更多的时候会省略此环节,造成医护人员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彻底。事故纠纷防范措施

3.1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

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以工作位中心的同时也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互相详解、相互配合,提成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在护理的过程中也要以患者为主心,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意愿,在进行医疗时也要将医疗用药、目的及需要配合的地方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同意后方能进行治疗,以避免误解。在发生轻微纠纷时,要及时以良好的态度与患者配合处理,而不是置之不理或冷言冷语,在妇产科医疗护理过程中以充满爱心的激情进行服务,加强医患双方的理解[5]。

3.2 培训创新学习,提升实践技术

因医疗技术发生的妇产科护理事故纠纷有4起,占妇产科临床护理事故纠纷的三分之一,明显偏高,说明妇产科的医疗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医疗技术作为医院的根本,如果其技术不能提高,其他的都只是一纸空谈。因此医院妇产科室应该加强内部的理论以及实践培训,特别是对于医护人员在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DIC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对能力应着重进行提升。并经常进行考核审查,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对三个产程做好全面的观察、记录与护理。

3.3 规范书写药方,严格药源管理

药源性方面的过失主要在于药方错误、用药不当和用药价位过高等。针对药源性因素的防范措施主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病情的诊断要正确,医护人员需了解有关妇产科治疗的所有用药的效果以及其副作用,做到药物配置正确合理,要尽量避免使用因价位过高可能会与患者发生纠纷的药物,在配置药物时尽可能事先对患者进行询问,告知其药物价位及效果,在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配置;其次是在药方书写方面要客观、合理、真实、严整,提高药方书写的质量;最后在药物管理方面需专人进行药物管理,确保药物的安全与质量。

3.4 培养专业团队,确保后勤保障

因妇产科室工作的特殊复杂性,其科室应培养最少三支专业的团队来负责三班的护理、治疗与手术,团队之中人员的配置要科学合理,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允许私自调班。各个班次的后勤保障也需要专人进行管理,将后勤保障的责任分配到个人,不能出现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后勤设施却不能保障。

3.5 加强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随着国家以及卫生部在医院各科室法律法规制度的日益完善,患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而诸多医护人员因并未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培训,在容易侵犯患者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不能及时的维护医院自身的正当权利。特别是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管理制度,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例如本院因组织管理因素发生的纠纷案件中,是由实习医生进行技术操作,但其病史记录上级医师未及时签名,导致了无证行医的窘迫,最终导致医院因此败诉[6]。因此,医院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培训,并经常性的开展讲座、法律法规安全教育活动,并时常进行考核。

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不仅仅是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单一过失,更多时候是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因科学条件的限制,当前的医学水平对部分妇产科突发情况还难以控制与防范,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应正确的进行舆论向导,呼吁社会与全民从自身出发,良好的处理医患关系以及事故纠纷。从医院角度出发,妇产科临床护理需要经常发现与改进自身的不足,但同时也应加强患者的医疗知识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到妇产科高危的性质以及现今世界医疗技术的限制,帮助全民树立正确地医疗观,配合和理解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及其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6

【关键词】护理;纠纷;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4—02

妇产科是我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风险极高,工作性质特殊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产妇及家属对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就医环境条件都有较高的期望,一旦不能满足就会引起不满,从而对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另外产科就诊的人群基本都是健康者、不同于一般的患者,妊娠与分娩都属生理过程、所以稍有意外往往认为不是疾病所致,而是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失误造成,从而容易引起纠纷。因此,分析产生纠纷的原因,适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或减少发生护理纠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护理纠纷的成因

1.1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1)护理人员在护士学校学习期间,所接受到的主要是基础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有关医务护理法律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2)各个医院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缺乏有效的平台。(3)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身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没有认识到护理工作中随时潜在的法律问题。

1.2护理质量的问题 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

1.3未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如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4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 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1.5 缺乏服務意识,服务态度差及语言生、冷、硬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态度不好,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或负反应时,由于潜伏了护理人员服务不周,态度生、冷、硬,解释不耐心或不全面,致使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而引发纠纷。

1.6 缺乏主动沟通,告知不充分 患者对医疗过程不了解,容易产生误解。若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未及时答疑,或敷衍了事、简单应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未充分告知,一旦出现意外时,家属毫无思想准备,容易产生误解,诱发纠纷。

2 解决护理纠纷的对策

2.1 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产科是一个专业性强,极易发生纠纷的科室。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护理与法律》等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护理人员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处处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的服务理念,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意识,提高产妇和家属的满意。

2.2 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如因责任心不强造成病人痛苦,虽经别人发现得到挽回和弥补,但已给病人带来痛苦。常见的临床用药未执行“三查七对”的制度,给病人用药过程看似简单,但稍有粗心大意便加重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如拔针后又需重新注射,故应与医生配合默契,需当天改药或增加其他药物前先通知护士,使护士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求我们从当护士那天起,养成集中精神,规范操作习惯。

2.3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整体操作技术水平 强化“三基三严”的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及专科理论的考试,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护理学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同时有计划地选派具有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逐步向高层次、高文化水平迈进,以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4加强语言沟通,且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提高自身语言文学的修养。护理是一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崇高的职业,但长久以来仍有传统的封建思想,认为护士是伺候人的工作,而实际中护理有部分是依赖医疗的,所以错误地认为是简单的医疗辅助工作,就在医疗界也不例外,因此护士对自己的专业感到自卑或轻视专业,对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对病人态度生硬、淡漠、引起病人反感,诱发纠纷的发生。另外本院地处山区,农民占患者比例大多数,故护士在工作中应不断学习地方语言,尽快适应与患者沟通,并做到语言、语调和蔼可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合作,严禁使用命令式,控制式的语言,不容病人异议,只会伤害病人和家属,造成他们内心伤感和恐惧而引起纠纷产生。

3小结

护患纠纷不仅影响了护患关系的和谐,也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和工作上的不愉快:对医院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护理纠纷的及时预防与解决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参考文献:

[1] 杨维光.导致产科医疗纠纷的因素与防范措施.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7.

[2] 姚晨平.门诊护士应强化5种法律意识.护理学报,2007,6.

[3] 肖英.护士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实用护理杂志,2008,18(140):121.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7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医疗纠纷,护理管理

心脏性猝死 (SCD)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 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1h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引起意外的自然死亡[1]。SCD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 占50%~80%, 其中以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最为常见, SCD在心内科时有发生。由于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不可预料且抢救成功率低, 病人平素身体“健康”或疾病好转, 突然发生SCD, 极易引起家属的不理解, 情绪易激动, 常无端地怀疑诊断、治疗错误或不及时。在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家属不满和投诉, 近年来因为住院发生SCD而导致医疗纠纷明显增多。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发生SCD病人28例, 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发生SCD病人28例, 由于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 无一例发生医疗护理纠纷。

2 护理管理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2.1.1 加强护士专科知识技能的培训

心内科护士应掌握专科疾病特点、病情观察要点, 熟悉冠心病猝死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具备基本的心电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SCD病人的抢救配合, 掌握心肺复苏术、除颤仪的正确使用, 熟悉各种抢救仪器、药品、用物的放置位置, 保证抢救时有条不紊地将各种物品到位, 提高抢救成功率。

2.1.2 早期识别SCD高危人群

目前研究显示:下列情况为SCD的高危因素: (1) 心肌梗死后LVEF<35%; (2) 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每小时>10次; (3) 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或室性心动过速事件; (4) 有SCD家族史; (5) 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 (6) 离子通道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1.3 对SCD的高危病人履行告知

在临床实践中凡做了预见性沟通的病人, 在发生猝死或病情突然变化后, 家属的对抗情绪较低[2]。所以针对SCD高危病人, 主管医师、责任护士要与病人家属沟通, 充分告知病人发生SCD的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使其心理上有所准备, 取得理解和配合。告诉病人及家属入院后不能擅自离开病房;不经医生同意, 家属不在场不能洗澡;高危病人需加强陪护等。

2.1.4 加强健康教育与生活照顾

70%病人猝死前有较明确诱因, 以不适当的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感染、进食过急过饱等多见, 这些高危因素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导致病人出现心律失常和猝死。因此, 责任护士对SCD高危病人及家属要加强健康宣教, 避免诱发因素, 并积极为高危病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护理。

2.1.5 加强SCD高危病人的病情观察

对高危人群实施24h心电监护, 开启报警系统, 及时听取病人有无胸痛、呼吸困难、软弱、乏力、心悸等主诉, 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多项资料显示, 01:00~06:00和06:00~12:00是发生SCD的高峰。美国把6:00~10:00称为危险死亡时间。所以要加强重点时段护理人员的配备和病情观察, 即使出现极其细小的症状和体征, 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利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救治。

2.2 SCD病人抢救时的风险管理

2.2.1 及时有效的抢救配合

当班护士发现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应立即呼救, 迅速采取有效的心肺复苏。相关人员听到呼救立即赶到抢救现场, 尽早实施单次能量够大的电除颤并且优选上肢静脉作为复苏最佳的给药途径。在抢救过程中护士要有条不紊, 严肃认真, 及时、准确、有效、规范地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抢救工作, 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2.2.2 严格执行口头医嘱查对制度

护士对口头医嘱先复诵一遍, 核对无误后执行, 并在抢救临时记录本上记录抢救经过。抢救结束后临时记录本上记录可作为医生补开医嘱、抢救记录的依据, 以防医嘱遗漏或医护记录不符。用过空安瓿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 对有医疗纠纷隐患者要保留用物, 待问题解决后方可弃去。

2.2.3 规范书写护理抢救记录, 加强自我保护

准确、及时、客观、真实、完整的护理记录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在抢救护理记录中各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间、开始抢救的时间、用药时间、宣布临床死亡的时间) 、抢救措施、异常体征、参数要与医疗记录保持一致, 抢救后及时记录, 最迟6h内完成。对心电监护病人, 各个时段的原始心电图、生命体征数据护士要及时打印, 为医疗纠纷的举证提供有力依据。

2.3 做好病人家属心理疏导

对猝死病人家属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使家属护理满意度提高[3]。抢救时要随时和家属进行沟通, 告知抢救经过和病情, 根据情况可允许家属亲临现场目睹抢救经过, 对抢救实施有所了解, 一方面可缓解盲目等待的紧张、烦躁情绪, 使其心理上有适应过程, 能逐渐接受现实, 另一方面可避免病人死亡时家属不在身边的遗憾。宣布病人的死亡是残酷的, 护士要留意医生宣布死亡时家属的反应, 对于承受能力较弱的家属, 护理人员要善用共情的技能与其沟通, 以高度的同情心、真诚的态度安慰悲痛欲绝的家属, 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针对性的关怀和协助, 增强护士与家属间的亲和力, 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4 善后管理

病人的突然离去使家属不知如何处理后事, 护士长要指导当班护士严肃认真地做好尸体料理, 对家属有风俗习惯的特殊要求应尽量满足, 使病人有尊严的离去, 给予家属最后的安慰。详细指导家属办理相关手续。

3 小结

医疗护理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发生分歧, 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 非经行政和法律的裁决不能解决的医患纠葛[4]。SCD是发病突然, 难以预料, 病死率高, 易发生医疗护理纠纷, 其焦点往往是:是否向家属告知病情、医务人员是否及时发现病情快速救治、病人家属心理危机程度等, 如何防范SCD病人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 严格遵守各项医疗规范, 做好SCD病人预防、抢救、善后处理, 加强病人家属的心理疏导, 可以将医疗护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邱小芩, 肖熙, 陶晓.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9 (28) :1584.

[2]胡学渝, 苏纲.心源性猝死致医疗纠纷的探讨[J].临床医学, 2012, 8 (25) :560-561.

[3]李镜.猝死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9 (28) :79-80.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8

关键词:实习护生,护患纠纷,沟通,责任心

护患纠纷的防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控制或减少护患纠纷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1,2]。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3]。实习护生是医院护理安全防范的重点对象之一, 也是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对象之一, 因此如何防范实习护生发生护患纠纷是实习护生和医院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对实习护生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1 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全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 自我维权意识增强;某些新闻媒体误导社会公众等。

1.2 病人家属因素

病人及家属对实习护生的不信任和不满意, 不愿让护生对其进行护理操作, 且护生在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的诱因。

1.3 护生自身原因

①护生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护生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在临床实习中常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规范书写护理文件、说话随意等。②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护生由于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不足而违反医院的规章制度, 在护理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 产生医疗护理差错, 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③护生沟通能力欠佳:由于护生在实习期间专业知识水平不够高, 缺乏与病人沟通的经验且沟通信息量不足, 当病人表示对病情、治疗等疑惑时, 没有足够的知识为病人解释、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4]。④角色转换不到位:部分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适应从学校到医院的过渡, 不能适应医院繁忙的工作, 容易在繁忙的工作中出现事故, 引起护理纠纷。⑤专业技能不熟练:由于实习护生技能不熟练, 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 不能及时观察和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各种操作不熟练导致病人和家属对护生工作不信任与不满意而引起护理纠纷。⑥缺乏责任感: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带教老师太过依赖, 缺乏主动性与责任感;或是实习护生违规替代老师独立进行操作, 对病人不够负责。

1.4 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对实习护生的管理不到位, 所进行的岗前培训不够充分。

2 防范对策

2.1 学习法律法规, 强化法律意识

从实习护生岗前教育开始把普法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以提高护生对护理行为的法律认识[5]。对实习护生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 使护生学会积极主动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与护生的业务能力有着直接联系, 因此, 应加强护生的“三基”训练, 以提高护生业务素质、规范护生技能操作, 确保护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护理操作。

2.3 加强护生责任心教育

带教老师除了要提高护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外, 还要注意加强对护生操作的管理, 让其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进行操作, 从而避免纠纷的发生。

2.4 掌握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护生在岗期间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引起护患纠纷。

2.5 帮助护生转换角色

通过加强岗前教育与培训, 使护生尽快由学校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护生的角色, 适应医院繁忙的工作, 做到忙而不乱, 减少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2.6 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带教老师和医院管理人员应注重对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举办有关沟通技巧的学习班和讲座, 使护生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及内容,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护患沟通的方式及技巧[4]。

3 小结

近年来, 随着护患纠纷的增多, 护生在实习中造成的护患纠纷也越来越多, 这是学校、家庭、医院共同关心的问题。纠纷产生的原因既与社会、医院有关, 又与护生自身各方面的原因有关, 因而医院加强对实习护生的管理、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严秀芳.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0) :69.

[2]陆海清.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 2012, 26 (3C) :851-852.

[3]周建芳, 沈渝, 王群, 等.护理实习生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相关性调查[J].西部医学, 2012, 24 (7) :1402.

[4]庞小旋.提高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31) :92.

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 篇9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护理纠纷记录, 统计日期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发生原因:5例护理纠纷中:服务态度欠佳2例, 操作不熟练2例, 多收费1例。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 人们法律知识的普及, 文化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上普遍开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 使急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施行后, 患者和家属的维权意识增加, 少数患者牢固树立了“患者是上帝”的思想, 只强调患者的权利, 对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一些不理解的行为, 都希望有个说法, 以求心理上的平衡。急诊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窗口, 也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

2.2 个别护士素质较差、技术不熟练

操作技术不娴熟是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急诊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凶险、多变, 对护理技术要求高。个别综合素质欠佳的护士, 由于服务态度差, 又缺乏临床经验, 在抢救患者中操作不熟练或在抢救中力求快而忽视了操作的准确性、娴熟性和严谨性, 易引起家属不满而投诉。

2.3 护患沟通不良

护患沟通不良是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护患沟通不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工作过于忙碌:急诊护士常年处于高度紧张、忙碌无闲的应急状态, 日、夜倒班过于频繁, 身心疲惫。在激励机制相对乏力的情形下, 护士的厌烦、焦躁情绪常易流露, 并容易引发护患间的言语冲突;②患者对服务要求过高: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自我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1]。患者常希望自己在急诊就诊时可立即得到最有效的诊治, 对医护的期望值过高, 但对急诊就诊程序不甚了解;③护士缺乏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部分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爱岗敬业思想淡漠, 而有些年轻护士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相对滞后, 缺乏应有的理解与沟通能力。

2.4 护理人员换位思维不够

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 患者起病急, 患者家属心情急, 想得到及时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 医护人员如无良好的服务态度则易发生纠纷[2]。在本次护患纠纷案例分析中, 因患者对服务态度不满占较大的比例。

2.5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家属面前的言行不规范, 即可成为护理纠纷的隐患, 特别是在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 如护理人员说话不严谨或没有交待清楚应注意的事项, 态度冷漠, 均可使患者及家属产生误解而发生护患冲突。患者或其家属因抢救记录不完整可能产生纠纷:有时因医生所开医嘱或写记录时, 暂时遗漏了抢救过程中执行过医嘱或抢救程序, 或护士在紧急抢救患者过程中, 执行了医生的口头医嘱, 或忙碌中执行了医嘱, 但过后处理医嘱时遗漏签字, 或抢救记录书写不完善, 患者或家属误认为漏掉治疗或延误治疗, 而引发纠纷。

3 防范对策

3.1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护理专业与法律知识, 以熟悉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明确护士的法律责任。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 , 避免发生护理差错和事故, 避免护理纠纷, 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增强工作责任心, 安排护士参加各类业务学习、知识讲座、知识与技能竞赛, 接受相关的法律知识及其他继续教育岗位培训, 如急诊培训班等。不断提升护士的法律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规范自己的言行, 增强工作责任心, 正确履行护理职责。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宏扬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科主任、护士长定期组织召开每月一次的医、护、患工休座谈会, 相互间及时指出工作时存在的不足, 提出应防备与改进的措施, 杜绝环节差错的发生。

3.2 重视整体素质培训,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急诊患者的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 如得不到及时救治, 将危及生命, 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时间是生命”的观念, 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找借口推诿患者, 拖延抢救时间, 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认真地观察病情, 同时加强专科业务培训, 利用晨会提问、科室讲课、护理查房等形式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使护士达到抢救技术过硬, 操作技术娴熟, 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3]。

3.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保证, 严格执行各种卫生法规以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强化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及时记录救护、用药情况, 谨慎执行口头医嘱, 工作中相互监督、注意沟通, 及时发现隐患, 并妥善处理, 以严谨的态度、充沛的精力, 默契的配合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要加强责任心,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值班制度, 认真对待每项操作, 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4 提高服务意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入手, 不断的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 更新服务理念, 转变服务模式, 树立“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克服只强调急诊工作忙、压力大、护理工作难做的不正确认识,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必须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 建立相互信任, 相互配合, 相互尊重的护患关系, 想患者所想, 急患者所急, 尽量设法满足患者的正当需求。始终以理智的态度抑制非理性冲动,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同情心接待每一位患者, 遇事多解释, 多沟通, 树立全员防范纠纷及化解纠纷的意识, 对患者某些过激的言行和无理要求应耐心解释、安慰劝导, 用实际行动赢得支持和理解。从根本上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3.5 合理收费, 完善导医制度, 简化就医流程, 提高收费透明度, 需要检查或使用贵重仪器时,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征得同意或拒绝时, 应让患者家属签字, 实行每日清单制度, 以备查对。做到让患者明白看病, 清楚消费, 以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3.6 正确认识和处理护理纠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患者对医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医疗活动中, 医生的诊疗工作与护士的护理工作缺一不可, 在发生医疗护理纠纷后, 无论责任多大, 都应积极协助调查事情的真相, 给纠纷的处理提供正确的依据。与此同时要以纠纷的实例对全体护士进行教育, 吸取教训, 切不可以为服务态度差是小事, 不予重视或一味推诿患者。这样既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又影响了医院的形象。护理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只有正确的认识处理护理纠纷, 才能防止再发生。

总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和有关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加大了医务人员的责任, 对急诊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急诊科护士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 真正做到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准确及时地抢救患者, 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国军, 张谊车.基层医院医疗纠纷原因探讨.中华临床杂志, 2002, 2 (4) :91-92.

[2]席淑华, 周立.15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02, 1 (37) :43.

护理侵权纠纷的防范 篇10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正处于痛苦的转型期,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信任感, 医患矛盾突出。在此环境下护理人员应当首先清醒的认识到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 避免护理侵权纠纷的发生, 保障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护理侵权纠纷的成因

1.1 医疗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 改革是不成功的。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 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 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多数社会成员 (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 的医疗卫生需求, 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 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 从而增加了医疗纠纷产生的社会因素。

1.2 医院管理及医疗管理制度缺陷

医院重医轻护现象导致的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规章制度及工作职责不全或执行不力, 护理管理力量薄弱, 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易致护理缺陷的发生。医疗管理制度不到位, 如药品标签不准确、人员培训较少、落后的药品发放制度及查对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文书管理不妥;或者在病人面前不负责任地议论医疗过程, 使病人产生错觉;或者护患之间挑拨, 都可诱发医疗护理侵权纠纷。

1.3 服务态度

有调查表明, 当前医疗纠纷的80%不是由医疗技术引起, 而其中49.5%是因为服务态度不好造成。一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够端正, 医疗护理环节漫不经心, 对患者病情、伤情不能耐心解释, 把不良心态带到工作上来, 缺乏服务艺术, 不注意自身修养, 语言缺乏文明, 表情冷漠;甚至出口伤人, 未能把患者当亲人。在重大手术前或术中更改手术方案, 向患者和家属交待不详, 使护患之间不能相互沟通, 护理行为不能得到伤患者家属的认同, 从而导致护理侵权纠纷的发生。

1.4 业务素质

有的护士在工作中有章不循或执行不力, 违反医疗规章制度, 出现护理缺陷。有的护理技能欠缺, 技术水平不高, 工作责任心不强, 观察不到位, 汇报不及时, 保护性措施不力, 工作态度不严谨, 治疗不精心, 护理不细心, 出现意外情况不汇报不请示, 致使护理侵权纠纷产生。

1.5 法律意识

护理管理者缺乏法律责任感, 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认识, 特别是对自身的护理行为缺乏法律层面的认识, 法律观念淡薄, 对护理行为的细节缺少足够的重视, 包括护理记录缺乏真实性、护理行为缺乏严肃性、护理病历违反病历书写规定、护理计划的制订缺乏病人的参与等, 最终引起护理侵权行为的发生。

2护理侵权纠纷的防范

2.1 积极参与医疗体制的改革, 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化

社会的变革促使卫生医疗体制的改革, 护理工作同样面临着观念和模式的更新和转变, 主动地参与改革, 适应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以服务为导向,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 开展全程优质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化解患者的抵触情绪, 同时强化质量控制内涵, 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强化在职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

2.2 规范护理行为, 严格质量管理

(1) 护理纠纷的防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控制或减少纠纷的发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 提高护理质量, 规范护理行为, 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保障。建立严格科学的护理工作制度, 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从源头上尽量避免护理侵权纠纷的发生。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核心,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 管理者应加强制度教育, 在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 制定护理标准, 合理配置护患比例, 加强保护机制, 依法健全护理服务记录, 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治疗;建立健全专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临床督导制度、临床审核制度、临床工作的监察与指引制度、事故申报制度、促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制度、公众意见汇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 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努力培养护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做到“三严”, 即严格要求、严谨执行、严肃检查。医院卫生管理部门要严格检查, 督促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

2.3 增强服务意识, 端正行为规范

提高服务质量, 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 是医院走出纠纷困惑的第一步。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遵守医德规范, 严格执行《服务规范》、《文明用语》, 做到“五心”, 即对病人疾苦关心, 对病人服务热心, 护理治疗细心, 解答问题耐心, 听取意见虚心。

2.4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1) 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负责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提高护士责任心, 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 开展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 以增强护理效果。强化“三基”考核, 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2) 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而且要以精湛的技术, 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护理、高质量的服务水准来为病人服务, 才能真正赢得医生、病人的信任和尊重。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 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 同时不断增加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5 重视法制教育, 强化法律意识

2.5.1 加强法规教育, 增强保护意识。

目前, 护士在校期间没有护理法律知识的学习, 法律知识较浅薄。同时由于年龄较小, 缺乏处理各种社会应急事件的经验, 面对社会各层次病人束手无策。因此, 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 特别是《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的学习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真正做到让护理人员懂法、守法, 使广大护理人员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也自觉地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是减少和预防护理侵权纠纷的基本要求。

2.5.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依法施护。

任何侵犯法律规定的病人享有的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疾病的认知权、隐私权等均会发生护理侵权纠纷。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必须自觉的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和护理行为, 《护士条例》是关于护理人员的资格、权利、责任和行为规范的法律与法规, 它对护理工作有约束、监督和指导作用。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做到“四要”, 即解释病情要科学, 签字手续要完善, 执行制度要严格, 说话办事要谨慎。对每项治疗、护理、医嘱、操作规程, 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时, 要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即使发生了纠纷, 处理时也应从容不迫, 有理有节。

2.5.3 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 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充分尊重和保障法律规定的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受尊重权、选择权、监督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认识病人享有的权利, 从病人的角度和利益方面去努力, 维护好病人的权利, 特别是病人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和受尊重权。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需限制某些特殊病人如心肌梗死病人的活动, 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说明这些限制的原因, 并且说明这些限制对健康有益, 以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否则若以强制行为限制病人的活动就构成了侵权行为。护理人员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 都要把尊重和保护病人的权利视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医院管理也应从保障和维护病人的基本权利, 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入手, 尽量避免护理侵权纠纷的发生。

2.5.4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上一篇:β受体阻断药下一篇:用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