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概述

2024-06-29

英汉习语概述(精选九篇)

英汉习语概述 篇1

语言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是日常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它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 宗教信仰, 价值观念。从一个人所说的语言就能看出他所属的社会群体。而习语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长期沉淀的精华, 其形式固定简洁, 含义精辟深邃,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写照。本文通过对汉英习语的分析揭示了中西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差异。

2语言、习语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和文化是显性和隐性的关系, 我们平时所能听到、看到的语言是显性的, 而语言表层之下的文化层是隐性的。每个国家、地区、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又具有其当地特色, 透过显性的语言我们可以挖掘其隐性的文化差异。而习语又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劳动人们的生活经验的一种沉淀, 研究习语也就是在研究语言的精华, 因此本文从习语入手, 揭示了中西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文化特色。

3汉英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3.1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别的重要根源, 每个国家的宗教信仰不仅仅会影响着其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还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1.1习语与中方宗教文化

中国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国家, 在对待自然态度上, 佛教和道教都主张因任自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天”往往和“道”连在一起, “天道”有天命、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含义。“天”这个词其内涵都指宇宙万物的主宰。中国人称为“老天爷”或“天帝”。比如“天崩地裂”、“天衣无缝”、“天涯比邻”、“天伦之乐”、“天打雷劈”、“天理不容”、“天荒地老”等。

佛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相信“佛主”左右着人间的一切, 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成语。例如:“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这原是改恶从善的话;“五体投地”是佛教最崇敬的行礼仪式, 比喻佩服到了极点;“长斋礼佛”形容修行信佛;“佛眼佛心”比喻善意看待别人;“佛头加秽”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 玷污好的东西。同样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的一种宗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如:“道旁之筑”比喻无法成功的事;“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神博大, 所以天下容纳;“道边苦李”比喻庸才, 无用之才。汉语中的习语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渊源, 了解一个国家, 一个地域的宗教文化对于学习语言有着深刻的意义。

3.1.2习语与西方宗教文化

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语言都受其影响, 而英语中的习语大部分来自《圣经》,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作也必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As poor as church house”以前说成“as poor as Lazarus”“穷得像拉撒路一样”源自《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16章关于拉撒路的故事, 拉撒路是耶稣讲的故事里的一个乞丐的名字, 原意为上帝帮助, 后来在西方语言中成为穷人或贫病交加的乞丐的同义语;“Feet of clay”源自《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2章用来比喻”伟人不为人知的弱点或致命的弱点”;“Old Adam”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 亚当在圣经中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男人, 后来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 人们用此习语来表示“本性的罪恶”;“Clean hands”源自《圣经·旧约·约伯记》第17章, 人们在生活中常用来喻指”廉洁、洁白”, 诸如此类好多习语与《圣经》有关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

从宗教差异来看, 西方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 而中华民族有着儒释道文化, 因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要了解与此相关的地域文化, 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2价值观差异

习语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更集中表现了民族个性, 尤其在价值取向方面。习语价值观差异是人们生活实践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简单地说是每个人判断是非黑白的信念体系。从中西习语中可以分析出其所存在的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

3.2.1中方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个人不能脱离集体和社会单独存在, 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同时受群体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人把和谐看作最高的理想, 是最美的境界, 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 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牺牲, 这种价值观念文化的差异对于习语有着深深的影响。如:“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单则易折, 众则难摧”;“众人拾柴火焰高”;“仁义值千金”;“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等习语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

3.2.2西方个人主义

“人人生而平等”, 强调的是“个体性”, 强调的是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所熟悉的“美国梦”是典型的西方个人主义的体现。例如:“Knowledge is power”;“Everyone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Self is our centre”;“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这种文化影响下, 西方人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 敢于探险, 勇于拼搏, 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追求个性的释放。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 以他人为参照, 重视朋友圈, 做什么事情都着眼于集体利益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主义, 均以个人为中心, 一切个人在道义上都是平等的。

3.3风俗习惯差异

习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对本民族语言进行提炼和升华, 并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词语等, 习语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主要从数字、颜色、动物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所存在的文化底蕴。

3.3.1数字文化差异

数字习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 同一数字在不同的国家所代表的含义不同, 有些数字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因此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化。数字习语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体现在“六”、“九”、“十”这三个数字上。如:“六通四达”、“身怀六甲”、“三头六臂”等。中国人对“九”的迷信源于对天的崇拜。《说文解字》:“九, 阳之变也, 相其尾曲穷云:尽之形”。古人以“九”为最大的阳数, 以“九”代天, 自古“九”为封建帝王的象征数字, 天有“九重”, 地有“九州”, 皇帝乃“九五之尊”, 官有“九卿”, 阶有“九品”, 乐有“九韶”, 诗有“九赋”, 经有“九经”, 大凡皇家的建筑与器物, 多合乎“九”。 (刘小平, 2009:125)

西方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 在基督教的用语里, 数字“三”是神圣吉祥的代表。因为在基督教的世界中上帝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而圣父、圣子、圣灵又称之为“三位一体”的上帝, 因此英语中的许多习语与数字“三”有关, 预示着吉祥。如“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e.”, “When three know it, all know it.”, “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在英语数字“三”在习语中的广泛应用也体现出西方民族认为不和谐才是美, 偏爱奇数的心理。

3.3.2颜色文化差异

Red (红色) 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 往往与庆祝活动的日子或喜庆的日子有关, 如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日”, 黑色在英语中经常有“不好的”、“邪恶的”这种意味, 如“black money”, “black market”, “black words”在圣经中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如美国华盛顿的“白宫” (white house) 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其他习语如“White hands” (公正廉洁) ;“White knight” (白衣骑士) ;“days marked with white stone” (幸福的日子) 等都是美好的象征。

在汉语中, 红色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 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中西文化关于白色有着很大的差异, 白色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即指“丧事”, 如“红白喜事, 素车白马”都与丧事有关。中国文化中, 白色用于丧葬与西方文化中白色用于婚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白色历来就和死亡相联系, 白色象征着死亡和凶兆。颜色在英汉成语中的意义各有侧重, 对应情况纷繁复杂, 我们应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文化因素, 文化差异,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3.3动物文化差异

英汉民族对同一动物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 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对于“狗”、“龙”、“猫头鹰”有着各自的解释。“狗”在汉族传统文化中预示着不好的事物, 往往和“卑鄙丑恶、卑贱恶劣等词联系在一起。例如汉语成语中“狗血淋头”是旧时迷信的说法, 将狗血洒在妖人的头上, 就可以使妖法失灵, 后来用来比喻骂得很凶;“狗心狗行”常用来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狼心狗肺”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而在西方的社会里, 狗是人们忠实的伴侣, 是人们的宠物、爱物。所以英语中关于“狗”的成语多含褒义, 例如:“a gay dog”意思是喜欢玩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用来比喻人人都会有得意之日;“Let sleeping dogs lie”意思是莫惹是非;“Work like a dog”意思是拼命地工作等。

龙 (dragon) 在西方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非常凶恶、残暴, 是邪恶的代名词。在现代英语中, “dragon”通常指代凶暴之徒, 同时也可指毒品, 比如:drag⁃on’s teeth (相互斗争的根源) , dragon’s pond and tiger’s cave (龙潭虎穴) , chase the dragon (吸毒) 。 (郑萍, 2014:30) 而在中方社会里“龙“预示着“吉祥尊贵”, 自古以来“龙”是帝王的象征, 人们对龙有着高度的崇拜。例如:“龙马精神、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

猫头鹰 (owl) 在希腊罗马神话中象征着“智慧”, 它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圣鸟;而汉文化中, 猫头鹰通常被人们称为“报丧鸟”是死亡和黑暗的象征, 人们听到它凄惨的叫声, 让人浑身发抖。在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的说法, 而在汉语中则有“夜猫子进宅, 无事不来”的说法。

4结语

综上所述, 语言、习语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习语既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反映文化, 又受文化的制约。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加深, 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进行, 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愈加频繁和密切, 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语言、习语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入手, 通过对习语的实例分析揭示了中西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为商务往来人员提供良好的借鉴。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 它是保存、交流和反映文化不可缺少的工具,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其隐性的文化。而习语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该文从分析习语入手, 阐释了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文化不同, 进而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汉习语概述 篇2

从英汉习语对比分析看英汉文化的差异

本文首先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习语进行了比较,进而归纳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的差异.

作 者:张铁辉 ZHANG Tie-hui 作者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刊 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SOFTWARE INSTITUTE年,卷(期):8(3)分类号:G04关键词:英汉习语 对比分析 文化 差异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 篇3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习语是“idiom”一词的汉译,是指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习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国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习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一、习语与其他词语的不同特征

(1)习语的组成词不能随意更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为“leave no brick unturned”;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

(2)由于语言、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习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英语习语“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场喝彩”;汉语中“瓜田李下”也不是两处地方,而是指行为让人有所怀疑。

(3)习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 与古代的演员有关。当时,只要音乐响起,准备出场的演员就要立即走到台前,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准备好。因此,“face the music”后来指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

(4)习语是语言的精髓,因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作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例如,英语中的“as thin as a shadow”与汉语中的“瘦得像猴”;“fishing in the air”与“水底捞月”。

二、英汉习语中文化差异的表现

关于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 “开门见山”等。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陷入严重困境)”等。

2.传统习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等。

3.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这两种宗教的习语。与佛教有关的有“借花献佛”等;与道教有关的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如 “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 (傻人有傻福)”等。

4.历史典故差异

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汉语中有“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许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swan song(绝唱)”等。

三、习语的翻译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要想译文很好地再现原语,则翻译要按照一定的翻译标准。按张培峰先生的话说,“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由两种语言中最富于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差异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中择出可译的方法来。”翻译习语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在翻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并且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译者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观点。有些习语的译文已经进入了目标语,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源于国外。例如:一帆风顺smooth sailing、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黑马dark horse等。

2.套用法

在不同语言中能找到类似的习语,它们有着类似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如果把它们用在习语互译中,看起来就像是直译一样。例如: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头发长,见识短Long hair and short wit、 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等。

3.意译法

有些习语不能直译,这时只能舍弃其形式和修辞手法,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译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it”要好;“keep one's nose clean”译为“明哲保身”比译为“保持鼻子干净”要好。

4.注释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一些源于历史典故,如果直译,则很难理解;如果意译,则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给译文加注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Sima Z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 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

综上所述,习语是语言中独特而固定的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们简洁生动,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英汉习语体现出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也给翻译带来了困难。习语的翻译既要有科学的精神,又要有艺术的风格,将二者融为一体,才能使译文再现原文之美。此外,好的习语译文还可达到促进英汉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ears,Judy.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WESTER.Webster’sNewWorld College Dictionary[M].HarborHouse, 1996.

[3]夏征农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4]王同忆.语言大典[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0.

[5]何善芬.英汉习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7]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英汉习语概述 篇4

一、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它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 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 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习语的范围很广, 通常包括成语 (set phrases) 、谚语 (proverbs) 、格言 (sayings) 、俗语 (colloquilisms) 、典故 (allusions) 、和俚语 (slangs) , 在汉语中还包括歇后语。习语一般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寓意深刻、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的特点, 读之悦耳, 听之悦耳, 说起来顺口, 易懂易记, 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二、英汉习语互译中的主要文化差异

(一) 风俗上的不同

英汉习俗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比如狗在中国人眼中 (传统的中国人) 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这一点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痛打落水狗, 狗急跳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狐朋狗党, 狗腿子等。而在西方国家, 狗被当作家庭的一员, 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这一点在英语谚语中也能得到证实, 如:lucky dog (幸运儿)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出头日) 等。而对于中国人而言, 猫就如狗在西方担当的角色是一样的。所以又出现了这样的一些习语, 如:A cat has nine lives. (吉人自有天相) , 而在英语中, 心地恶毒的女人又常和猫联系在一起, 如:Cats hide their 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 。中国人把猫头鹰当做不吉祥的象征, 但英语中却说, as wise as an owl, 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 “望子成龙”。可是英语中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

中国和英国人都说:“用我的心爱你。”“I love you with my heart.”。

单奈达 (Nida) 说, 非洲有的民族却说:Love with my liver, love with my stomach, 甚至说, Love with my throat。

有一个略懂一点英语的中国内地人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爱人 (妻子) 时用“lover”一词, 外国人听了十分惊奇, 因为lover在英语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而汉语中的“爱人”, 相当于英语的“husband”或”wife”。

因此, 想要准确的理解一个句子, 必须要掌握其文化习俗。

(二) 宗教信仰不同产生的差异

宗教在各民族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信仰的是佛教, 而西方人信仰的是基督教。因此,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在中西方习语中也各不相同。在英美国家, 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在习语中也能体现出来, 如:Go to hell“.下地狱去。”也有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圣经》在基督教中地位显赫, 被奉为经典, 主要在于《圣经》讲述了有关犹太人的传说故事、法典、宗教教规以及部分的史实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话和传说等等。它反映了古人的喜怒哀乐, 乞求与理想。因此, 有大量的习语是与《圣经》相关的。如:Judas kiss“犹大之吻”, Job's patience“极有耐心”, as wise as Solomon“智慧超群”, a daughter of Ev“e女人”等等。从这就可以看出, 《圣经》在英美国家人们心中的地位了。在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随着汉语的出现随之出现, 如: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等等, 借花献佛, 临时抱佛脚, 五体投地, 闲时不烧香, 回头是岸, 顶礼膜拜, 等等[2]。

又如, 在英语世界黑色表示悲哀与庄严, 而在中国和朝鲜以白色表示哀悼, 有时也用黑色;绿色对英美人有时意味着妒嫉, 而对法国人有时却意味着不计前嫌, 在欧洲, 紫色一般是权利的象征, 而在东方黄色是不可侵犯的权贵颜色。

(三) 文化背景上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 农业人口多, 故用语不少是农谚。例如:

(四) 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 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 共同感受, 所以不同文化也有不少重合处 (cultural overlaps) 。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都用雪比喻白, 用金比喻黄, 用狐狸比喻狡猾, 用猴子比喻灵活, 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同的名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的思想。例如:汉语用“一箭双雕”, 英语用“一石双鸟”, 德国用“一掌双蝇”, 俄语用“一石双兔”。汉语用“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汉语说“身壮如牛”,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 常说“像牛饮”, 英美人却说“drink like a fish”。类似的还有:

(五) 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美国人打招呼时, 经常说:“Hello”, ”Hi”, 而中国人碰面时却经常说:“你吃饭没有?”难怪有一个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听了很生气, 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中国人喜欢问:“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

有些讲英语的人听了很不高兴, 心里说: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外国人告别时通常说:Good-bye, Bye-bye或Bye, 或See you later, 或微微一笑并伴以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而中国人却通常说:“慢走, 慢走”, “好走, 好走”或“请留步”。

对一个经过长途旅行后刚到达中国的外国人, 可以说:“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或“You must be tired from a long trip?”表示“路上辛苦了”, “一路好吗?”之类的客套话。而对刚刚完成一项艰难任务的人, 可以说“Well done!That was a hard job.”或“You’ve got a hard job.”[3]。

(六) 文化上的空白 (cultural blanks) 与意义上的冲突 (cultural conflicts)

所谓文化上的空白, 即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 其他国家没有。例如: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老油条、炒冷饭、瞎子吃汤圆、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三头六臂、班门弄斧、吃火锅饭、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输) 等, 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the doctor,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take French leave, a white li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等等。

所谓意义上的冲突, 即有些事物或行为中国有, 英国或其他国家也有, 而且有相当的词, 但涵义却不同。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是块肥肉, 谁都想吃。”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 单外国学生很难理解, 为什么要比作肥肉, 比瘦肉不更好些。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胖了!”这原是一句恭维话, 可是英美人听起来, 以为是警告对方该节食了。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类似的有:吃醋、踢皮球、小广播、好好先生、递条子、穿小鞋、红人、戴高帽等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习语既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反映文化, 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透过英汉习语文化涵义比较, 我们看到英语民族与汉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 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特征制约着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内涵意义的差异。因此, 只有深入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 才能深刻地理解英汉习语的涵义, 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运用英语习语, 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摘要:习语, 即习惯用语 (the idiomatic phrases) , 它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词组、短语或短句。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 进行比较与分析, 探讨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汉习语,特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纳成仓.英汉习语特点及其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 (4) :107~110.

[2]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 (8) :2.

英汉习语翻译方法浅析 篇5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进行翻译。人类文化的相似成分远多于相异成分, 文化的民族性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人类的共性, 这是民族文化能够为他民族文化认同和接受并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基本原因, 这也是翻译之所以可能的基础和本原。

如:You know I would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Elizabeth, to be with you.

——你知道, 伊丽莎白, 就是赴汤蹈火我也和你在一起。

上例中的习语可视为汉英习语彼此在喻义上对等, 形象上巧合的典型例子。鉴于此, 可采取保留形象直译的方法, 用译语的形象再现原语习语的形象。

再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 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 而且觉得很是传神, 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另外, 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 “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属于直译的一种。

二、意译法

有些习语无法直译, 也无法找到同义的译语习语借用, 则应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

“土埋半截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

——I've got one foot in the grave. (张培基, 1979:105)

俗语“土埋半截”即“离死不远”之意, 如直译成“I’m already half buried in the earth”, 译语读者会不知所云。译者借用英语同义习语to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一足在墓中) , 将原习语意译为译语读者熟悉的形象, 既保持了原文引用俗语的风格, 又通顺易懂。

又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 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 可用“chaos”来表达。

三、增补法

“增补法”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变通手段之一, 可以同时兼顾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一些习语按字面意义直译往往令人费解或产生混淆, 但若单译其隐含意义又会失去其本义上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 这时就应该采用“增补翻译法”。

比如, ……兵是三头六臂呀? (吴强, 《红日》)

——…soldiers are not three-headed monsters with six arms! (张培基, 1979:164)

其中, “monster (怪物) ”是译者增添的形象, 它不但引申出“厉害”的含义, 并有助于译句的句法, 更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再如“树倒猢狲散”这个习语可译成:“Once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其中helter-skelter (慌慌张张) , 是翻译时增添的成分, 原文虽无其字而含其义, 添加部分可使译文形象突出、有声有色。而英文习语“to get blood from stone”则可用“增补法”译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

四、注释法

注释法是指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对于一些含有典故的习语, 翻译时对其文化背景有所加注, 以明确原意。比如把“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译为“运煤到纽卡斯尔, 多此一举”是不够的, 因为虽然已有“多此一举”来解释前半部分的喻义, 但读者很难理解“纽卡斯尔”的含义, 因此应加注说明“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 所以运煤到这里实属多余。同理, 在汉译英中, 也要对一些汉语文化背景进行具体注释。例如“司马昭之心”, 若直译为:“Sima Zhao trick”会使人难以理解, 所以需加注:Sima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220~265)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篡夺) the throne.The emperor onceremarked:“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以对此背景进行解释。

五、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 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 即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喻意, 前后含义重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用节译法来处理, 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 保留基本喻意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e”, 而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愁眉苦脸”可直接译为“gloomy faces”;“长吁短叹”的“长吁”和“短叹”都表示同一个概念, 故可用“节译法”译为“sighing deeply”。

综上所述, 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 因此如何保证原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 同时保证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 这是翻译的关键 (包惠南, 2001:148) 。为了使汉英习语的翻译达到传神达意、形义兼备的效果, 译者可采用上述的几种翻译方法, 形象生动地传达原文意思, 同时确保所译习语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力求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等值的反应。

摘要:不同语言的翻译有利于各种文化的交流, 而习语的翻译在语言翻译中至关重要。习语翻译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整体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在习语翻译中, 往往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补法、注释法、节译法等。

关键词:习语,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浅析英汉习语的差异 篇6

关键词:英汉习语,对比,基本特征,共性与差异

习语 (idiom) 是一种固定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语言要素 (V.H.Colins) 。习语是任何语言和文化的精华,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习语运用得当, 能使语言丰富多彩, 增加表达力度。广义地说, 习语不仅仅指的是固定的短语、谚语, 它还包括一些俗语 (colloquialism) 和俚语 (slang) 。任何历史悠久的语言都有极其丰富的习惯表达, 汉语和英语更是如此。一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习语存在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 习语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下面就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英汉习语的异同。

1. 习语的范畴

习语是在语言的使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 具有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凝练和含义丰富等特点。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习用的, 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长期以来, 习语并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定义, 就其广义范围来说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俗语等。英语里把这类现成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称为idiom或set phrase。但目前汉语成语也翻译成idiom, 所以idiom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2. 汉英习语差异

2.1 文化背景差异造成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颜色词为不同语言或文化共有。但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有其独特的认识和态度, 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 故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红” (red) 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用来代表喜庆、吉祥、革命, 如“红红火火”、“又红又专”、“心红志坚”、“红光满面”, 而在英语国家则表示“愤怒、气愤、残忍、灾难、烦琐”之意, 如:be in the red (负债) , catch somebody redhanded (当场抓获) , get out of the red (不再亏空) 。蓝色 (blue) 在英语中往往含贬义, 如:make the air blue (骂街、说下流话) , by all that’s blue (糟糕、见鬼) , in the blue mood (情绪低落) 。在英国, 蓝色还是保守的代表色, 而在汉语中, 蓝色则令人想起天空、海洋, 给人以辽阔、宽广、梦幻之感。“绿色” (green) 一词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春天、新生、希望, 如“绿树成荫”、“绿油油”, 而在西方文化中往往表示“缺乏经验”、“妒嫉”, 如:green hand (生手) , green-eyed (嫉妒) , be green at (对……不熟练) 等。

2.2 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濒海, 航海业自古以来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 故有大量的与航海渔业有关的习语。如:Many drops of water will sink the ship. (涓涓流水沉大船) ;sink or swim (孤注一掷) ;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 ;in deep water (在水深火热中) ;tide over (顺利渡过) ;go with the stream (随波逐流)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pilot. (在平静的海中每一个人都是舵手)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封闭式的大陆型,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农业, 以农业为本, 故农谚很多。如:“民以食为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耕不种, 终身落空”、“仰面求人, 不如扑面求土”、“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瑞雪兆丰年”等, 这都是因为双方地球环境差异造成习语上的巨大差异。

2.3 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造成中西方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习惯容忍、依赖合作。西方人性格外露、好动、直率, 富有冒险精神, 性格独立, 崇尚抗争。同时,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儒教、道教、佛教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人们受其教义影响, 形成了一套以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 这在汉语成语、俗语中有充分的体现, 如:“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死生由命, 富贵在天”、“枪打出头鸟”、“适而可止”等。而西方则喜欢变、新、动、异, 他们喜欢说“I’ll try.”, 这在他们的习语中也有充分的表现。如:all if fair in love and war (在爱情和战争中, 采取任何手

段都是可以的)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抓

到比没抓到的强一倍) 。

2.4 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国历史上佛教流行, 因而有大量的与之有关的俗语, 如:“僧多粥少”;“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而西方人多信基督教, 且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来自希腊神话《圣经》和民间传说, 如:The way to heaven is by weeping cross. (忏悔受难得升天堂) ;No coming to heaven with dry eyes. (眼无泪水难进天国) ;the Gordian knot (难解之结) ;Pandora’s box (灾难之源) ;the cat’s paw (被人利用的人) ;crocodile tears (假慈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也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神话、寓言。不少习语出自于此, 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三顾茅庐”、“女娲补天”等。由于宗教信仰差异, 造成中西方语言表达内容文化差异的例子随处可见。如:the seventh son of a seventh son (显要的后代) 。“七”这个数词在希伯来人中间被认为是神圣的。根据《圣经》所说, 世界就是上帝在七天内创造的, 每星期内有七天, 还有七种美德, 人生分为七个生长时期, 主祷文又分为七个部分, 七的倍数也认为是神圣的, 因而第七个儿子的第七个儿子被认为是极为显要的后代。而在中文“六”、“八”、“九”这三个数字由于偕音的缘故 (“六”→“顺”;“八”→“发”;“九”→“久”) , 成为幸福、幸福、长久不衰的象征。

综上所述,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 语言根植在文化中。它一方面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要了解文化, 必须理解语言。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研究承载了大量民族文化积淀的习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对中西方习语差异的对比研究, 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以使我们能顺利地学习和使用所学语言, 达到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2]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Z].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3]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英汉习语动物联想意义对比 篇7

关键词:动物,联想意义,英汉比较

在我国湖南地区有这样一句俗语:“五里不同音, 十里不同调”。即使仅仅相隔一条河流, 河岸两侧百姓说话习俗也有巨大差异, 更遑论东西方如此遥远的距离, 差异之大就更是如天地之别, 一极在上, 一极在下。众所周知, 中西方因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对习语的使用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一点在动物习语的联想意义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联想意义是包含了内含意义、附带意义、情感意义、社会意义以及词的搭配意义的总称呼。它是依靠象征和类比所建立的语义世界。处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通过总结思考他们的情感认识和感性认知, 将善恶、美丑等意义用词语来表达, 并将该词的文化意义内化时, 联想意义便产生了” (摘自Geoffrey Leech, 《语义学:意义研究》) 。下面我们将从习语使用的一个方面——动物习语联想意义的不同出发, 简要阐述英语与汉语用法的不同, 以期了解中西方国家历史、地域、宗教等方面的差异, 从而掌握英语语言及其文化。

首先, 英汉文化有其相同的一面, 某些动物在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 如“老鼠” (英语rat或mouse) 。在汉语中老鼠口碑不佳, 关于老鼠的成语数以百计, 几乎都带有贬义色彩, 例如, 胆小如鼠、鼠目寸光、抱头鼠窜等, 人们常用这些成语形容一些人胆小懦弱、目光短浅、狼狈不堪等。而mouse和rat在英语习语中也常带有类似的意义。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中有一篇名为Love is Fallacy的文章,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He is a liar (说谎的人) .He is a rat (老鼠) .”。由此可见, 在西方国家, 人们习惯用“老鼠”来比喻卑鄙之人,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英语中有短语“a rat race”用来比喻卑鄙、激烈的竞争 (尤其指为保住地位和职位的人) ;“a rat fink”指卑鄙之人、下贱之人 (尤指告密者) 。英语中有“like a rat in the hole” (瓮中捉鳖、陷于困境) , 这与汉语中“抱头鼠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哪一个, 都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有相通之处, 即老鼠的使用都带有贬义色彩。

其次, 由于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而联想寓意是最具民族特色的, 所以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对动物意义的使用会表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 这种不同会在翻译中给译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以最常见的动物狗 (dog) 为例。虽然, 我们中国人认同狗的忠诚, 但我们并不如西方人那样喜爱狗。狗在汉语中大多数都带有贬义色彩, 如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痛打落水狗等。我们在说某人是某人的狗时, 语气中带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然而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他们将狗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在《朗文语言与文化英语词典》中, 狗既是“a kind of pet (一种宠物) ”, 也是“a member of the family (家庭成员) ”。由此可见, 狗在英语中通常带有褒义, 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真幸运) ;“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 (刀子嘴, 豆腐心)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帮助跛足的狗跨过栅栏, 意为雪中送炭) 。又如, “dog eats dog”——“狗咬狗”。汉语中“狗咬狗”具有贬义, 比喻两个都不讨好的人自相残杀。而英语“dog eats dog”则指同类相残, 含有惋惜的感情色彩。如:“As the proverb goes:Dog does not eat dog.They compromise with one another finally.” (正如谚语所说:虎毒不食子, 他们最后和好了) 。如果把这句翻译成“不要狗咬狗“, 中国读者就会认为两者都不可能是善类, 这样与英语想要表达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再以“羊”为例。在汉语中, 羊因为天生丽质, 被人们认为是高贵纯洁的象征。汉字“美”亦是从“羊”发展而来。羊又因其秉性温和象征吉祥如意。但是在英语中羊的意义却分为很多种。Sheep (绵羊) 的寓意与中国相似, 寓意善良温和。但是goat (山羊) 则是魔鬼的化身, 象征凶残暴戾。再如“猫头鹰 (owl) ”, 西方人认为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 人们用a wise old owl来形容“智慧的老者”。《哈利·波特》中用来送信的信使就是猫头鹰, 而在中国往往是信天翁担任这一角色。在古希腊神话中, 雅典娜的象征是猫头鹰, 这跟宙斯的鹰、赫拉的孔雀、波塞冬的马是一样的。但是在中国人眼里, 猫头鹰的叫声很不好听, 并且时常在夜间活动, 其行为并不被人们赞赏, 故而中国人将猫头鹰看作不详的象征。

龙是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尊贵的化身。在封建社会, 皇帝把自己比喻成“真龙天子”, 今天, 我们依旧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东方巨龙”, 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但在西方文化中, 龙却是邪恶的象征。相传dragon是具有三个脑袋, 长有翅膀, 会喷火、最厉害的怪物, 因此英语中龙具有贬义色彩, 如a dragon of women (凶悍的女人) 。

再次, 在中西两种文化中, 不同的动物可以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从细小处着眼, 我们会发现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 正因为这些个性, 各个民族文化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毋庸置疑,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使得英汉习语动物联想意义存在较大差异。处于两种不同语言社会文化中的人们, 由于不同的社会阅历和风俗习惯很可能会导致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此, 不同的动物词汇可能会在两种文化中产生同一联想。例如, 在英语中用horse (马) 来形容一个人强壮, 如“strong as a horse” (体壮如马) , 而中国人却说“体壮如牛”;英语中用to lead a dog’s life来形容生活艰辛, 汉语却说“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从majestic as a lion (狮子一般雄壮) , regal as a lion (如狮子一般庄重) , 等可以看出, 大部分西方人将狮子认作“百兽之王”, 在西方人眼中, 狮子是权利和力量的化身, 享有很高的声望, 这种认知甚至在君王身上也有所体现。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理查德一世堪称“欧洲战神”, 他骁勇善战, 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 他的最后一战是平息一场战乱, 他用宝剑和烈焰摧毁叛变者的领地, 他拥有狮子一样的雄心, 像狮子一样勇敢, 使其得到了“狮心王”的称号——“Richard the lion-hearted” (狮心王理查德) 。然而, 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对狮子这种动物并不熟悉, 老虎才是表达勇猛的象征。例如, 中国古代将军调兵遣将的信物叫做“虎符”。再如我们所熟悉的各种谚语——“老虎的尾巴摸不得”、“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虎口拔牙”, 还有“虎口脱险”、“伴君如伴虎”、“虎毒不食子”等。牛津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 狮子是群居性动物, 而老虎则是单独行动,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四, 在英汉习语中, 还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相同的动物具有一部分相同或相似的联想意义。我们以狐狸 (fox) 为例。在中西方习语中, 狐狸都指狡猾的人。古希腊诗人阿寄洛克斯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On the whole, the big-screen hit turns out to be not a fox that knows many things, but a hedgehog that knows one big one.” (总的来看, 热门电影不是知道很多事的狐狸, 而是知道一件大事的刺猬) 。由此可见, 在英语中狐狸的狡猾使其知之甚多。又如“When a fox says he’s vegetarian, it’s time for the hen to look out” (当狐狸说它是个素食者的时候, 就是母鸡需要注意的时候了) , 这直接表明了狐狸的狡诈本性。而在汉语中, 狐狸同样象征着虚伪、奸诈和狡猾, 也象征着美丽妖娆的坏女人。狐狸是一种神秘的动物, 它们会使用一种类似障眼法的幻术, 身体可以变成任意形状, 或者把树叶变成工具来欺骗人类。狐狸的角色性质早先是图腾、瑞兽, 后来才是妖兽、妖精。人们除了经常说“狐朋狗友”“狐假虎威”等外, 我们通常还用“狐狸精”来指勾引男人的女子, 因此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中将“狐狸精”翻译成vixen (泼妇) 是不恰当的;另一种具有相似意义的动物是猫 (cat) 。猫在英汉文化中都带有贬义。虽然中西方人都喜欢将猫作为宠物, 但都觉得它们不忠诚。此外, 在汉语中我们还说“馋猫”“懒猫”, 而在英语中, cat常用来指恶毒多嘴的女人;还有就是蚂蚁 (ant) , 蚂蚁是微小的生物, 常用来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汉语中有歇后语“蚂蚁搬泰山——瞎逞能, 自不量力”、“蚂蚁背田螺——假充大头鬼”、“蚂蚁脖子戳一刀——不是出血的筒子”。英语中有“When an ant says‘ocean’, he's talking about a small pool” (当一个蚂蚁说“海洋”, 他是在谈论一个小水池, 比喻坐井观天) 。但是在中国古代蚂蚁却是尊贵的象征。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说:“交广溪峒间酋长, 多取蚁卵, 淘泽令净, 卤以为酱, 或云味酷似肉酱, 非尊贵不可得也。”而在古时的西方, 蚂蚁是智慧的象征。《旧约圣经》中这样写道:“去察看蚂蚁的动作, 可以得到智慧。”人们认为蚂蚁是充满智慧的生物。

综上所述, 英汉习语中相同动物的联想意义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不同, 更多的则是彰显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所以, 语言学习研究者需要从文化与历史背景方面存在的差异着手, 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eoffrey Leech.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M].Penguin, 1981.

[2]杨立民, 梅仁毅.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朗文英语语言与文化词典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Culture)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如何才能做好英汉习语翻译 篇8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汉英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 中英两国历史文化背景更是迥然不同, 千差万别, 因此英汉习语之间更多呈现出的是巨大的文化差异。

1.1 自然环境的差异

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 特定的文化又产生了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地处东半球, 东临太平洋, 每当东风吹来时, 中华大地便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象征着“春天、温暖、蓬勃向上”, 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李白有诗云:“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而“西风”即指“秋风”, 含有“萧瑟、悲凉”之意, 如晏殊在《蝶恋花》中叹道“昨夜西风凋碧树”。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 人们常以“东风”比喻革命力量, 将“西风”比作反动势力, 用“东风压倒西风”来表示革命力量对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 属海洋季风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是从大西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中的最后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还有些谚语如: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 (风起东方, 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 (风起西方, 气候最佳) 等也显示了英国文化中“东风”和“西风”的不同内涵。

1.2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西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 使得两个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 从而借由各自习语体现出来。

中国以农立国, 自古以来用牛耕地, 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 因此中国人对牛有深厚的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牛是“吃苦耐劳, 勤奋踏实”的象征, “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的就是这种情结。与中国不同, 英国古代主要以马耕地, 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 因此英国人多用马设喻。如:get on one’s high horse (趾高气扬) , dark horse (黑马, 意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等。汉语中有“力大如牛”之说, 译为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 而不能是as strong as a bull。而汉语中的“吹牛”、“像老黄牛一样勤劳”和“牛不喝水强按头”则应分别译为“talk horse”, “work like a horse”和“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虽然喻义相似, 但由于受到各自习俗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表达时所引起的联想则各不相同。

1.3 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虽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

不熟悉中国历史, 就不知道阿斗为何许人, 更不清楚“扶不起的阿斗”之义, 也就无法理解“乐不思蜀”一词的寓意。英语习语大多来自希腊神话和罗马故事、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或寓言故事, 例如“Pandora’s box”源自希腊神话, 意为“潘多拉之盒”, 喻指“罪恶之源”;“meet one’s waterloo”源于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 喻指“一败涂地”;“sour grape”出自《伊索寓言》, 意即“酸葡萄”, 比喻“因得不到而加以贬低的东西”。

1.4 宗教信仰的差异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宗教信仰同样深深地影响着习语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多教并存的国家, 佛教道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 如“五体投地”、“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等等。而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 因此英语中存在大量来自《圣经》的习语, 如“doubting Thomas” (多疑的托马斯, 比喻“多疑的人”) ,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喻指“争锋相对的报复”) 。

以上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英汉习语的差别, 直接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互译上的难度。这就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译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的语, 还必须全面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2. 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 从表面上看, 似乎只是语言间的转换, 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要想处理好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还应恰当灵活地使用以下翻译方法:

2.1 直译法

直译指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翻译方法。它是习语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 “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 民族色彩很浓, 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1)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2) That politician cries wolf in every speech he makes.那个政客在他的每次演说中都喊狼来了。

3) 纸老虎paper tiger

4)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and a long task proves a man’s heart.

使用直译法的目的是使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向译文读者介绍源语文化, 并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

2.2 套译法

套译, 亦称“套用”、“借用”或“借译”。中英两种文化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由于人类文化具有共同的范畴, 所以两种语言在表达上也会产生巧合, 有相当数量的英汉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 隐含意义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 原文习语可以在译文中找到与之对等或相似的习语, 这样的习语就可以使用套译法进行互译, 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 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5)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6) His uncle left him£2000 and John is living for the time in a fool’s paradise.约翰的叔叔留给他2000英镑, 他眼下正做着黄粱美梦。

7) 班门弄斧teach fi sh to swim/teach one’s granny to suckeggs

8) 既然他干得那么好, 他干吗要整天自吹自擂呢?If he’s so successful, why does he have to keep blowing his own trumpet?

使用套译法的习语虽然其意象发生了变化, 而原文的意义却基本未变。与直译法相比, 这种译法的优点是:译文不留翻译痕迹, 读来让人觉得是地道的本国语。

2.3 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时无法直译, 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套用, 勉强使用的话, 只会产生风格不符和意义扭曲等问题, 读者无法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使用意译法, 化去原文中的意象, 译出其核心意义, 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9)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

10) 天有不测风云。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time.

意译法虽然牺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 但总比强行直译或套译而得到僵死、荒唐的译文要好得多。

2.4 结合法

为了完整地表现习语的形式结构和意义, 有时需要把直译、套译或意译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直译或套译其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 然后采用意译的方法表现其内在的涵义,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种方法的长处, 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11) 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看布裁衣——量入为出

12) 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One monk, two buckets;two monks, one bucket;three monks, no bucket, no water—more hands, less work.

以上译文都采用直译或套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 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

3. 结语

习语翻译是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译者在从事语言文字转换的过程, 必须做到谨慎而又不失灵活, 切不可望文生义, 也不可生搬硬套;同时还应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和归纳, 把翻译技巧建立在对具体情况的仔细分析上,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 忠实准确地传达文化信息。

摘要:习语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习语是由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成的, 负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信息。本文将分析影响习语翻译的文化因素, 探求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习语,翻译,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谈英汉习语中的数字禁忌 篇9

一、汉语习语中的数字禁忌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常偏爱某些数字和日期, 认为它们会为自己带来幸运。同时, 又忌讳某些数字和日期, 觉得它们会招致厄运。人们赋予数字某种神秘的力量, 这自然是一种迷信思想。但由于它根深蒂固, 直到今天, 不少人仍笃信不疑。让我们通过习语来了解中国民间有关数字的一些禁忌。

1、“四”

数字“四”在中国及日本、韩国、朝鲜等一些亚洲国家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就其原因, 它的发音与“死”字谐音。所以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然而, 科学研究表明, 这种心理对自己非常有害, 甚至可能危机生命。美国科学家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 认为数字“四”不吉利的部分华人和日本人, 在每个月4号的死亡率比平常明显要高, 其中死于心脏病的几率特别高。对“四”字没有禁忌的美国白人则没有这种现象。

在俗语中, 数字“四”常与“三”在一起构成“说三道四”, 带有贬义。又如:

七根竹竿掉进猪圈里-----横三竖四

七个仙女争面脂------香三臭四

2、“五”

关于数字“五”的禁忌不多。但因为“五”与“无”、“乌”谐音, 类似“乌七八糟”“乌烟瘴气”等成语也就使人们变得讨厌“五”了。

古人认为五月不吉利, 谚曰“善正月, 恶五月”, 有关风俗多为驱邪避毒。自周代以来, 中国民间就传着“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说法。人们迷信这天生下来的子女是“不肖不孝”的, 甚至“长及户则自害, 不则害其父母”。五月五日之所以成了禁忌日期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之中的恶日”, 主凶。旧时民俗认为, 出生年月日若出现两个数字“5”则不吉, 若有3个数字“5”则可化解。到了现代, 相信这一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3、“七”

“七”是一个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 但“七”这个数的“命运”却很不幸。给人送礼时忌七件或七样, 饭桌上的菜绝不能是七盘。人们在挑选吉日良辰时也不会选七、十七、或二十七。究其原因, 不外有二:一是与中国人崇尚偶数的心理有关, 二是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

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 绝对禁止嫁娶。因此有“”七月七日, 迎新嫁女避节”之说。这种习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另外, 汉语以“七”组成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 如: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乌七八糟、七拼八凑、七歪八扭等。

4、“七十三”、“八十四”及其他

在我国还有一些岁数禁忌值得一提。中国人最普遍的岁数禁忌是73和84岁。大圣人孔子去世时73岁, 孟子去世时84岁, 通过一代代的类比互渗, 于是老人到了73或84, 便视之为坎儿年。凡是到了这个岁数的人, 尤其是迷信思想重的人觉得这是一个难过的生命关口。避开这两个岁数的办法是多说一岁或说“我去年72”、“我明年8 5”。有一些地方, 100岁也成了禁忌, 到了100岁, 人们不直说100岁, 而说99岁。导致这一禁忌的的原因很简单, 人们认为, 100岁是生命的极限, 过了这一岁, 人就会死, 故说99以避之。

5、“初一”和“十五”

俗话说“过得了初一, 过不了十五”, 似乎透露着初一、十五不吉的意思, 而且尤以事物为甚。我国其他的一些成语和谚语中, 也隐约反映着数字“15”不够吉祥, 如: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五个聋子问路------七喊八叫

十五根秫秸当标杆------七长八短

二、英语习语中的数字禁忌

对某些数字或日期的崇信和禁忌是各民族共有的现象。有趣的是, 中国人忌讳的数字外国人却不在乎。下面的英语习语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某些数字禁忌。

1、“thirteen”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里, “13”是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英语中人们把“thirteen”看成是头号大忌。长期以来, 英美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人们对数字“13”的忌讳甚至达到了恐惧和非理性的程度。住宅的门牌、楼层、房间号尽可能不使用数字“13”, 而改为“12B”之类, 学生在考场上拒坐“13”好座位, 运动员不要“13”这一编号。当英国女王出访德国时, 火车专列恰好被安排停靠在“13”号站台, 官员们不得不将“13”号站台改为“12B”站台。如果某月的“13”日恰逢星期五, 更是双重的不吉, 许多人惶惶不可终日。

此种禁忌从英语习语中也不难看出。如“thirteen at table” (十三个进餐者) 。13为不吉祥之数, 人们认为十三个当中第一个从餐桌边站起的必将死去。本习语源出于“最后的晚餐”:耶稣和十二门徒就餐时, 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耶稣之后便外出自缢身亡。“a baker’s dozen”亦作“a devil’s dozen”, “a printer’s dozen”或“a great dozen”意为“十三”。大家都知道, 一打等于十二, 那为什么“面包师的一打就等于十三呢”?原来本习语源出于一个典故。早在15世纪, 英格兰出售面包是论“打”, 那时面包师的名声很坏, 面包常不够分量。因此, 官方立下法规:凡出售面包不够分量的面包师要受重罚。手工做的面包很难个个重量一样, 都合标准, 面包师为了避免受罚, 故每打面包再增加一个, 故有“a baker’s dozen=13”之说。另外还有一个解释:“a baker’s dozen”源出于古代迷信“13”这个不吉利的数目, 是指迷信传说中经常出席恶魔 (old Nick) 所召集的会议的13个女巫。而英国人不喜欢“13”, 当时面包师声名狼藉, 因此人们称他们为“devil”, 这样就有了“a devil’s dozen=a baker’s dozen=13”之说。另外, “aprinter’s dozen=13”是来自85年前出版界的一种说法:“13 as 12”, 即用12本书的价钱可买13本书。

2、“six”

英语中“six”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与我国相反, 英美等国家的人认为“666”是个大凶数。连任两届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对该数也极为敏感。据说他在任期将满前在内莱尔克劳德大街买了一幢别墅, 当得知其门牌号码为“666”时, 大吃一惊。三个“6”在《圣经》里是个可怕的“野兽数”, 为魔鬼的代号。于是, 对数字所表现出来的凶兆深信不疑的里根总统便用所拥有的权利为新别墅改换了门牌号。

“six”英美国家不受欢迎, 从以下习语中也可见一斑。如:

six penny不值钱

hit sb.for six亦作knock sb for six给敌人/某人以毁灭性打击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糊涂的;迷茫的。

3、“Friday”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 “五”特别是礼拜五是个不吉祥的日子, 常给人以恐怖之感。一种说法是, 礼拜五是耶稣受难日, 所以主凶。含有“Friday”的习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如:

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 发生灾难事件的星期五。因司祭牧师穿着黑色祭服, 故名。

Friday face神色不佳之人

英汉习语中的数字禁忌传达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文化传统的差异, 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同样的数字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了解英汉数字习语文化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减少误会与摩擦, 达到顺畅交际和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2]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加工刀具下一篇:背景干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