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维

2024-07-26

和谐思维(精选十篇)

和谐思维 篇1

经济的发展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过度攫取自然资源带来了自然危机,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反映出了社会危机以及人与人的危机。为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20世纪40年代,公益广告在美国诞生,它所担负的使命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起步比较晚,但平面公益广告的历史应当比广播、电视、网络类公益广告悠久得多。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公益广告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方式,积极倡导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和谐思维概念的认识

和谐,harmony,主要在于"和"。《尚书·尧典》说:"八音克谐,人神之和"。中国最早的美学专著《乐记》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和"。《辞海》中说:"和,即和睦,协调。"《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颜色和谐、气氛和谐等等。从哲学层面来讲,"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表示事物发展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1]"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同、协调、适应关系。"[2]西安交通大学的席酉民教授等人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把"和谐"界定为:"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3]以此概念为基点,我们可以把和谐思维界定为一种立足于系统观,以多赢共生,协同并举,共同发展为目标,协调思维对象各方关系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实践性及交互性等诸多特点。依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益广告在调和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并达到最终的和谐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和谐思维的特征。它呈现出这样一个过程发现问题→引起关注→受众响应→规范行为→达到和谐。

二、公益广告的理念

关于公益广告,潘泽宏教授认为,它是面对社会广大公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及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的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4]。唐忠朴在解释公益广告三个分类标准("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含义时说:"行为规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的个人基本行为规范。如个人的文明礼貌、自尊与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与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这些行为选择尽管是浅层次的道德观念的表现,但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却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起码的社会准则与共同道德认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5]

从以上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公益广告的研究有着相同之处,即公益广告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倡导和谐是公益广告作用于社会的主旋律。

三、和谐思维在

平面公益广告中的体现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最基本的矛盾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古代的和谐观,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先哲们竭力追求"天人合一",最早可溯至《周易》。其中《咸·彖传》中提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它表达了天、地、人的关系,且三者融为一体。庄子认为,万物一体,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从自然界中衍生出来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当我们把自己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时,人类的生存状态就能比较客观地被揭示出来;当人类的经济发展不利于自然环境的有序进化时,生态系统的崩溃就会导致人类无法生存,最终导致社会和谐系统的崩溃。"[6]

从生态伦理学来讲,工艺广告的中心是如何求得人类和整个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最终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图1保护森林主题招贴,一段木头就可以警示珍惜森林的深刻寓意,说明了设计师对森林资源的关注。其文案"只见木材,不见森林",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保护森林资源,珍惜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图2保护水资源主题招贴,由鱼的形象所组成的感叹号,时刻提醒人们保护水质,节约用水。因此,设计师在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上,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这句话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是"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生态平衡为前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公益广告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是和谐思维在公益广告中的体现之一。

(二)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仁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8]"仁者,己欲立而欲人,己欲达而达人。"[9]"己所不欲,勿施与人。"[8]孔子强调人对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要推己及人。孟子把"人和"作为"天、地、人"的"落脚点"。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传统道德很看重"诚信"、"谦敬"和"礼让"等,并以此来提高个人素质,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由此可以看出,以和谐思维主导的人际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普遍关注,公益广告在这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图3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招贴广告,就是关注因贫困而读不起书的学子,并呼吁人们去关爱、帮助他们。相信有众人的帮助,再干涸的地方也能够荡起双桨,让学子们达到理想的彼岸。设计师在真正理解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以真切的图形设计语言来促进和谐,倡导关爱,真正体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人生活在社会中,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1]可见在孔子看来,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才能发展。他反对人脱离社会,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同样,列斐伏尔也认为:"人的本质来自社会的整体,个人只有在同集体的牢固和明确的关系中才能获得它。"[12]从人类社会自我演变的历史脉络来看,在原始社会,由于严酷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其低下,人的个体命运与社会整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迫使人只能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由此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公益广告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针对维护社会公益、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使中国立即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充满爱心与牵挂、饱含真挚与热情的公益广告就似井喷般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许多单位团体发起了全球华人设计师设计抗震救灾大型公益海报的设计活动。此次活动的海报,如图4以红色手挽手的形象向全球的人们传达出我们所有人都与受灾的人们在一起,不弃不离,让我们用爱的创意感动每一个人!又如,2009年7月3日,"以爱之名——2009年中国艾滋病反歧视创意大赛"的主题海报,如图5的一个"爱"字,一条红丝带则表示了大爱,博爱。其视觉语言调动了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大众主动思考反对艾滋病相关歧视的社会意义,唤起了社会大众防治艾滋病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以上的这些设计宣传,无不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并从这一视角出发,用真挚的视觉语言来传递爱的力量,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平面公益广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对塑造人类心灵,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时代赋予中国传统的和谐思维方式以崭新的意蕴,相信把和谐思维运用到平面公益广告的创作理念中去重新诠释,一定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28

[2]万光伙.和谐的哲学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2000(3):63

[3]金瑶梅.和谐社会.和谐思维——从思维方式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家,2007 (3):25页

[4]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页

[5]唐忠朴.进一步扩大电视公益广告题材高扬时代主旋律.(在全国首届电视公益广告题材规划会上的发言).中国广告年鉴1997年,230页

[6]冯颖红.现代和谐观——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3 (总第141期).42-4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1页

[8][10]论语·颜渊

[9]论语·雍也

[11]论语·微子

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 篇2

和谐思维方式是人们从和谐的视角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当代中国大学生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和谐的思维方式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也是运用和谐的思维方式思考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的,它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用和谐思维方式思考社会主义问题得出的必然结论。当代中国大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同样需要运用和谐的思维方式。第二,和谐的思维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理解作用。当代中国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和谐的思维方式就具有这种理解作用,思想汇报《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是建立在和谐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和谐思维方式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它直接渗透于人们的思考活动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特征都是和谐思维方式的同化和积淀。如果和谐的思维方式没有这种理解作用,那么它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和谐的思维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指导作用。因为和谐的思维方式具有真理性。和谐的思维方式是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式,说它是唯物的,因为思维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客观的;说它是辩证的,和谐的实质是对立中的统一,有差异才需要“和”,有对立才需要“谐”,没有差异,没有对立,就无所谓和谐。在对立中实现统一是和谐的内在机理,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这就是和谐思维方式具有真理性的内在根据。

课堂师生思维“和谐”初探 篇3

【课堂切片】课题:无理方程。

(10:19分,上课之后的24分钟),解方程:

(10:24分),老师投影学生1在作业单上的解答:,两边平方,得:x2-1=2x-1……

教师及时肯定了这个方法,并强调了此类情况的验根方法:把x=0代入原方程,带根号的数是负数,由于在实数范围内负数的平方根没有意义,因此x=0不是原方程的根。

备注:老师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5分钟的自主练习时间,这种课堂行为,是值得借鉴的。

(10:29分),投影学生2在作业单上的解答:

学生2:,(x2-1)-(2x-1)=0……

遗憾的是,教师在投影作业单之后,立刻进行了点评:

教师:认真想一想, (a-b)2等于什么?(a-b)2=a2-b2成立吗?

学生众:(a-b)2=a2-2ab+b2

教师:今后一定要注意:(a-b)2≠a2-b2,千万不能从,两边平方,得到: 这样的结论!

(10:30分),老师展示课件中的标准答案。

无独有偶,在另一节的课上……

【课堂切片】课题:无理方程。

(10:08分),投影问题——解方程:

(10:01分),教师抽样投影学生在作业本上的解答。

学生1: ,(x2-1)-(2x-1)=0……

看到学生这样的解答,教师仿佛并没有进行更多的思考,而是立刻就开始了这样的讲解:

教师:(a-b)2等于什么?请大家一起回答:(a-b)2=a2-2ab+b2,

把方程的两边平方,能够从,得到这样的结论吗?

如果(x2-1-2x-1)2=02,那么依据(a-b)2=a2-2ab+b2,应该得到:x2-1-2x2-1·2x-1+2x-1=0

……

可是,在这两节课上,出现,(x2-1)-(2x-1)=0这样解法的学生,他们真的是老师所想象的那样吗?其真实的思维究竟是怎样的呢?即使真的如老师所想象的那样,老师能否从这里衍生出更多的课堂教育资源呢?老师需要立刻动用自己在课堂思维中的优势压抑或掩饰学生的思维吗?

……

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些观点:

学生1:我可以先把方程移项为,两边平方之后,再移项回去,不就是同样得到这个结论吗?

学生2:为什么一定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平方,才可以去掉根号呢?在的两边同时乘以x2-1-2x-1的有理化因式x2-1+2x-1,不是一样可以得到,从而转换成有理方程吗?

学生3:我使用的是分子有理化的方法,,也是能够得到这个结论的:

……

多么精彩的方法,多么优秀的思维,为什么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示呢?

【困惑与思考】教师的强势思维,一定就是当前学习情境之中的优势思维吗,学生身上的弱势思维就一定是劣势思维吗?

这里,我不是说教师的思维不应该处于强势地位;而是说,教师的思维不应该始终在课堂上处于强势!特别是在学生思维萌芽、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发生碰撞的时刻。

如果老师在学生出现了的方法之后,不是急于用自己的强势思维统领学生的弱势思维,而是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交流,那么课堂是否会出现另一类的繁荣景象呢?……

事实上,类似这种“急于用自己的强势思维统领学生的弱势思维”的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在一节课上,临近下课的2分钟内,还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课堂切片】(10:39分)问题:不解方程,判断方程解的情况:x-5=1-x

学生1:这个方程无解。

教师:你是怎么发现的,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1:从方程的左边x-5,可以看出,x-50,因此x5,把x5代入方程的右边1-x的右边,发现根号的数为负,因此这个无理方程无解。

也许是临近下课,时间不多的缘故;也许老师没有听清学生的发言;也许学生的这个发言,不符合老师心底的期望;也许老师想展示教学预设中的方法……

教师:原来你是这样想的,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2:从方程的左边x-5,可以看出,x-50;从方程的右边1-x,可以看出,1-x0,因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不等式组x-501-x0

(10:40分,下课铃声响起)教师:你回答的很好,请坐!我们大家一起来观察这个不等式组x5x1,大家现在看到了什么? 

学生众:无解。

教师:非常正确!因为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所以我们就可以判断原来的无理方程无解,这也是我们今后用来判定无理方程是否有解的一个常用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困惑与思考】学生1的方法,为什么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呢?构造不等式组x-501-x0,难道这个符合了老师思维的方法,就应该在此刻的思维活动中,居于强势吗?

思维层面上的交流应该是和谐、平等的! 

即使没有刻意地渲染,教师的思维,就已经处于课堂的

强势地位了;更何况老师在发现了与自己思维相同的方法,就立刻夸大其辞地表扬;遇到与自己思维碰撞的方法,就在潜意识内予以拒绝呢?

为了能够真正地维护课堂师生思维之间的和谐、平衡,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堂发展,我们认为必须适度弱化教师的课堂强势思维!

【行动与建议】

1.俯下身子,用倾听维系师生思维之间的平衡。

如在上面的课堂切片3中,面对学生1的发言,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倾听的话,至少可以这样的:“很好,你说出了一个老师没有想到的新方法,这个方法是否正确呢?下面先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好不好!”

如果教师不能够立刻评判这个方法是否正确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借用学生讨论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个学生的方法……即使教师能够立刻评判这个方法,那么也应该先让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确保学生身上的弱势思维能够获得萌芽、成长。否则,就可能出现课堂切片1、2中的问题。

2.强势思维,适度滞后。

即使不刻意渲染自己的思维,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上,也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因此,教师又何必一定要在学生的思维刚刚萌芽的时候,与他们一较高低呢?将自己的思维适度滞后,让学生的思维充分萌芽,难道会削弱教师思维在课堂上的优势吗?

如果学生在交流之后,没有出现教师预期的“学势”,那么完全可以这样转折的:“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转折了,也可以这样的:“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方法,大家看看是否可以呢?”

教师的思维,许多时候,不一定就是最具优势的思维,特别是在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而适度滞后,既可以维系师生之间的思维平衡,又可以促使教师在思考学生方法的过程中,及时修正自己的思维,从而在梳理、归纳、提升思想方法时,使教师的思维更具强势!

3.关注学习弱势学生的课堂存在,坚持求异存同,让不同的思想,都能够在课堂上飘荡。

从解决问题的最后结果来分析,许多思想都是殊途同归的;但是在具体如何思考解决的思想过程中,思想方法是千变万化的。

(作者单位:河南夏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构建和谐课堂 培养创新思维 篇4

一、教师把微笑带入课堂, 奠定和谐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 拥有丰富的知识固然是一种美;而能够热爱学生, 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 更是一种美。所以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情感。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把微笑带入教室, 洒向学生都是爱。有时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 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喜欢我, 尊重我。”有时教师一句亲切的话语, 动人心弦, 会给学生带来欢乐。有时教师一句幽默的语言, 机智诙谐, 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 其乐融融, 让笑声充满课堂。

因此, 教师要做学生良好心情的营造, 只要教师有真诚的笑脸、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 就为和谐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营造和谐气氛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是知识的权威, 一切都由教师说了算。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牧羊人, 哪儿的水草茂盛就把羊儿赶到那儿。那么, 教师如何充当牧羊人的角色, 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呢?

1. 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作用。

首先, 在分组时要考虑每个小组成员中好、中、差、男、女生的搭配,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说话、讨论。其次, 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要有必要的点拨、引导、补充、归纳, 并扮演好“配角”, 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探讨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2. 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时, 应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 使学生乐于参与, 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充分锻炼自己, 展示自己。

3. 教师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 给学生自信, 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差错,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和谐的气氛中表现自我。

三、教与学师生互动, 创建和谐课堂

教与学的和谐,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要和谐相处, 把课堂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让师生彼此敞开心扉, 去感受充满情感的和谐课堂。

1. 目标导入课堂, 优化组合。

首先, 教师要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能提供强大信息资料, 通过大屏幕为学生提供一个声像并茂、形象直观、超越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学生置身其中, 学习兴趣积极高涨, 情感体验深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是主体, 而多媒体是处于辅助地位, 是“教”与“学”的润滑剂, 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

2. 灵活运用教法、激发情趣。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 创造机会, 引发学生求知欲, 唤醒学生好奇心, 学生才对上课富有亲切感, 才能激起内心的涟漪。如教学《春》时配《春天在哪里》的歌曲,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感情, 诗歌的特点, 都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与“学”的气氛中感知课本的内容。

3. 采用多样手段、突破重难点。

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重点、难点,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化抽象为形象, 变枯燥为生动, 努力创设条件, 突破所教内容的重难点, 时时处处围绕教学目标这个核心, 处理好教材与其他刺激因素的关系。使学生把“教”的内容“学”懂。

4. 引导学生参与, 结出和谐果实。

在实际教学时, 教师要改变“一言堂”、“讲得多, 练得少”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手、口等多种感官活动, 通过看、听、想、做、讲等产生复合刺激, 增强参与效果,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 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生提出的怪问题, 不要轻易否定。其次, 教师要营造成功的情景,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一教就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体会总结 篇5

我校组织我们教师学习了“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课堂解读,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的内涵,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对于思维对话,我首先理解的是对话,因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与教材充分对话的前提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展开的对话。对话的价值存在应当是建立在思维的含量上,也就是说,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以某个有思考价值的话题为基点,能够引领学生一步步进入思维的更深层次;反过来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从老师那里摄入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思维能力的成分”,那么就意味着对话的失败,所谓的高效课堂也无从谈起。由此说来,思维对话是通向高效课堂的基本途径。

和谐课堂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和谐;教学进度与教学难易度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身心的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之间的和谐等等。

学生的思维、语言等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坚持、发扬传统的优秀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的交融与综合,既让学生“学会”,又让学生“会学”,还要让学生“乐学”。

和谐课堂必须让师生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尽情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是衡量课堂是不是和谐课堂的.重要标尺。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必须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出高度的注意力,充分的主动性,而不是目前的皇帝不急太监急——教师、家长火急火燎,而学生无动于衷;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必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同时又要拥有成功带来的喜悦。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对教师的职业要充满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善于奉献,在奉献中成就学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是在谱写自己成功的乐章,奉献并快乐着,快乐并奉献着。

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合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间的利用,也是一门学问。

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是有效运筹时间的前提,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时间比例,教学内容有主次、难易之分,这意味着教学时间不能搞平均主义;

二是教和学的时间搭配,这是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加强研究的新课题,一堂课教师到底讲多长时间,学生到底学多长时间,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

三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比例,这也不能搞一刀切;

四是教和学时机的把握,什么时间教,什么时间学,都要求教师把握好分寸;

五是教和学的速度把握,要求讲究轻重缓急,张弛有度。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要求教师提高计划性,避免随意性,切实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往往呈现出一种龙头蛇尾、前紧后松的态势,这本身就反映了时间安排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提高计划性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切实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理念的提出,能很好的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全面、深刻地去解读课堂教学的内涵,而解读的过程也是与已有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相互观照、碰撞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尝试,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念长久地、稳定地落到实处。

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内驱力,是创新的源泉。“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一定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专家乌申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想来不正是需要我们搞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课堂吗?

我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被压抑,他们的学习灵感与动力就会消遁。只有在学生的身心双重愉悦的情景下,在温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勤于所思,畅所欲言。通过研讨争辩,生成知识。学会倾听和表达,倾听同伴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互动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碰撞,心灵得到碰撞,进而产生智慧的火花,绽放精彩的课堂。

这样能充分暴露中等生的思维,暴露后进生的薄弱,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交流,机会均等,信息量较大,效果自然更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是新形势的要求和研究实践,我们要以常态的思维方式在自己的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也期待“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最终是以一种持久的校园文化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和学生。

阅读教学呼唤思维的和谐运动 篇6

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维结构看做一个大系统,那么,组成这个大系统的三要素则是教者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文本的表达思维。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在整体水平上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其组成要素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功能的叠加。”[2]根据系统论的这一原理,我们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思维水平能否达到最优化,取决于教者、学生和文本这三种思维主体之间能否进行和谐运动。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思维训练常常被置于一种不自觉的隐伏状态,因而迸发出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的不和谐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盲目自流,无序无趣

如果执教者缺乏思维训练的意识,那么,他的阅读教学活动必然是低效的、机械的,甚至是僵死的。不对文本的表达思维作深入的揣摩和研究,不对自己的教学思维作精心的设计和规划,更不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作科学的预测和引导;而让思维训练处于一种纯粹的自流状态,既无科学的训练序列,更遑论享受思维的快乐。比如阅读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的识记,省略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以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取代科学的思维训练;或预设的问题缺乏广度和深度,不能与文本的表达思维形成共振,更不能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思维,以盲目自流的“放羊式”教学取代自觉的思维训练。这样的阅读课是无需“动脑”的阅读课,是培养懒汉的“休闲中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失去弹性,思维能力必然大大萎缩和退化。

二、单向发展,畸重畸轻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施教者的教学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在他们的阅读课上,问题是教者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也是教者预设好的,阅读教学就是教者调动种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维圈套,“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以此为“成功”。也有教者不注重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同时,常常会忽略思维的深刻性;或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的同时,又忽略了思维的灵活性;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对于文本的仰视心态使得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还有教者只偏向于发展学生聚合式思维,却不注意发展他们的发散式思维;或是只偏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却忽略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以上种种误区多是因为执教者对于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规律缺乏清醒和科学的认识。

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完善的思维流程应当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个阶段,而且表现为各阶段的有机联系,从而使教学形成一个整体。而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模式化倾向依然十分普遍,教者只注重教学过程的一个个阶段,而忽略各阶段之间自然流畅的衔接和过渡。比如每篇课文都是按照“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段落解析——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样的程式进行,教者孤立地讲解每个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只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却不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或是只了解某种篇章结构,却不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篇章结构来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个环节成了被拆散的零部件,显得僵硬而毫无生气。

我们认为,要使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思维处于一种和谐运动的状态,教者首先必须科学地认识阅读教学中思维结构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者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文本的表达思维缺一不可,如果处理失当,必然削弱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教者只考虑自己的施教思路而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无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便成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牵牛式”教学。反之,只一味地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忽略教者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思维得不到应有的点拨和矫正,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脱离了文本的表达思维,师生之间的思维交锋就失去了支点和依据。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的这三种思维不可偏废,但并不是说这三种思维就是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文本的表达思维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思维程序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使师生从中获取最基本的思想和语言养料,在没有被师生认识和解析之前,它是静态的、封闭的、被动的。教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取舍或重新组合来实施教学;文本的表达思维也可以有多元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三种思维关系中,文本的表达思维处于一种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思维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思维,它不仅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局部,而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程,它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起着引导、调控和矫正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研读文本,通过质疑问难,通过正确寻求答案等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者的教学思维必须借助文本的表达思维和依据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来运行和规划,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思维水平来运行和推进。与文本的静态的表达思维不同,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正在进行的、开放的、迅速变化着的思维,甚至制约着教者的教学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的表达思维是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设置的,教师的教学思维更是为了加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运行的。一言以蔽之,教者的教学思维就是利用文本的表达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而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者的教学思维和文本的表达思维同处于从属地位,从属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这个大目标。只不过教者的教学思维是通过主导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两者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这个主体起到最佳的辅助作用。这并非抹杀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强调教者的教学思维必须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发挥作用,主导得好与不好,也必须由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实际效果来检验。明确了三种思维的性质、作用和相互的辩证关系,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就该养成一种意识:学生能不能顺利把握该文本的表达思维,或是对该文本的表达思维形成个性化理解,甚至质疑和批判;学生会不会由发现文本中的问题进而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我们施教者该怎样调动我们的教学思维去推动他们超越自己现有的思维局限。另外,对阅读教学中这三种思维的处理,不能搞平均主义,在教学过程的各阶段应有所侧重。比如在自学、讨论时,学生的学习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引导、点拨时,教者的教学思维则起着主要作用;当师生的思维发生分歧和对抗时,文本的表达思维又起着一定的评价功能。

要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真正做到和谐运动,师生双方还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打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模式。比如对于文本的表达思维,先前的阅读经验和传统的教学思路常常会限制他们的认识,认为文本的主旨必定是唯一的,或符合作者原意的主旨才是正确的主旨等等。对话教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阅读过程,其实就是读者以自己个性化的“期待视野”(气质、性格、知识和阅历的总和)与作者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内在意蕴之间构成的对话关系是复杂的,既可能相应,也可能相悖,因而读者之于作品,必然会产生种种“误读”,这是一种普遍而合理的阅读现象。[3]据此可知,文本的主旨未必是唯一的,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主旨也未必就是错误的。让师生的思维自由舞蹈起来才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本义。笔者在执教萧红的散文《春意挂上了树梢》一文时,就启发学生思考该文的主旨,大多数学生认定作者的本意就是同情以乞丐和盲人为代表的下层人民,批判以汪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阶层。显然得出这样一个简单而肤浅的主旨不能令人满意。我便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乞丐和盲人的困境是汪林造成的吗?学生经过讨论,回答说:是以汪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造成的,不是汪林一个人。我顺势激发他们的思维:汪林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满意吗?学生经过研读,回答说:不满意,她活得也非常空虚无聊,物质富足,精神麻木。于是我总结道:作者既对下层贫苦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也给予汪林这样的小资人物一定的怜惜,这是一种宽广的“大悲悯”。他们都是悲剧式人物,究竟是什么造成他们共同的悲剧?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的旧时代。文本的主旨得到深化。这种解读虽然未必契合作者的原意,但只如古人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云“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最关键的是,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诱发下一步一步得到提升和飞跃,而文本的表达思维在师生的共同点染下似乎也活化了,三种思维协调发展,携手共进。再比如文本的结构问题,难道结构就一定是几大部分几大段落吗?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段就只有两个字“活该”。虽然是两个字,其分量和意义却绝不亚于一个段落,同样属于结构问题。研摩文本的表达思维不能机械僵化,教者的教学思维更不能故步自封,循规蹈矩。比如一般的阅读教学,多是顺着课文原形的构思方向来组织教学的,不妨称之为“原形阅读教学”,而改革这种教学的尝试就是实行“变形阅读教学”,也就是打破文本原形的束缚,选取文本中若干构成侧面中的某一侧面进行教学,或抓词句,或抓篇章,或抓形象,或抓情感,或抓线索,或从中间讲起向两头推进,或从结尾讲起,来个“逆流而上”。一篇文章的教学思路应该不拘一格,因人因文而异。换个思路讲解文章,让思维运动像滑冰一样不时来点“花样”,这样的阅读课才能吸引学生,聚升“人气”。

促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和谐运动,关键之举是教者的教学设计要善于从整体着眼,从微处落笔。教者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思维、文本的表达思维和教者的教学思维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切入点,以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还要研究该教学环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思维能力或思维品质。笔者在执教杜牧《阿房宫赋》一文时寻找到这样一个教学突破口,即复活杜牧的创作思路,有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我一反常规,从结尾处做文章:“面对阿房宫的废墟,杜牧在思考什么?”学生在最后一段找到了答案:六国和秦朝的灭亡是自取灭亡,如果他们各爱其民就不会灭亡,唐王朝如果不吸取这个教训也会重蹈覆辙。这正是该文的重心所在。此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辨别描写和议论的文字,梳理作者的思考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我又启发学生思考:“面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杜牧要把他的思考传达给统治者。他是个诗人,可以写一首诗歌,他还是个朝廷命官,可以写一份奏章,为什么他却写成这样一篇赋体文?”学生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力图复原杜牧当初创作此文的思路:诗歌容量太小,不足以表达如此深刻的思想;奏章形式古板,不足以打动统治者;而只有文势铺排,极尽夸饰的赋体文,最契合阿房宫的奢华,也最投合执政者的阅读口胃。此环节通过几类体裁的比较权衡,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使学生了解文本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必须和谐统一。接着我又鼓动学生做一回建筑设计师:“阿房宫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文中的阿房宫完全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如果你是杜牧,又该如何用文字搭建一座华丽的阿房宫呢?”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纷纷在头脑中“绘制”阿房宫,从外在规模到内在构筑;接着又往阿房宫中填充种种事物,使画面越发鲜活逼真。再通过研习原文,与作者的奇思妙想进行比照,使学生发现自己构想的缺憾和不足。此教学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使学生的思维趋于精细和缜密。此课例的几个教学环节,就是从整体着眼,从微处落笔,使学生、教师和文本的三种思维和谐运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富有思维含量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成长。作为组织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首先要做思维的引领者,其次在设计教学时多留点“心眼”,多花点“心思”,将思维训练提升到一定高度,阅读教学一定会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孙春成.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2] 王尚文. 语文教学对话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和谐思维 篇7

在当今教育发展及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 教师越来越深入研究组织、实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因为和谐是一种状态, 昭示着生命的舒展;高效是一种品质, 意味着意义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课堂生活境界;思维是一种活力, 代表着课堂的成色;对话是一种建构, 展现出课堂的生态。思维对话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构建“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课堂, 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以和谐、共振的发展为根本, 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发展的课堂。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 行为是主动的, 思维品质是最优秀的,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模式, 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一、注重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

“思维对话型高效课堂”重在“效率”, 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这种课堂的高效、活跃不单单表现在行动上, 更多地表现在思维上,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跳跃起来。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 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 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研究: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8日第五版发表了禹克亮、吴西曾等专家关于“构筑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职责”的探讨;李孟堂在《中国教师》2008年第六期发表高效课堂呼唤和谐———构建和谐课堂的反思与设想;实践方面如《“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循环大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的探索》、《深研“高效课堂”, 建设快乐校园》等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烟台市二十二中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积极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2007年首次提出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研究, 被确定为烟台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研究的实验点校。该校“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熟, 改造“自主合作, 当堂达标”五环节教学模式 (“问题再现—自学解疑—交流展示—归纳提升—当堂检测”) 提升为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三疑 (导学引疑、自主质疑、互动释疑) 一达标 (当堂达标) ”的课堂教学模式, 意在引领教师积极打造以学生为本、富有思维含量的课堂, 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形态。

国内外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高 效课堂关注环节的教学效益 , 模式环节中都有教学效益, 都有“自学”、“组学”和“交流”内容。

3.高效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4.高 效课堂教学倡导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 形成自主 、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但是, 国内外这些研究从其发布的主题研究成果来看, 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 主要表现在:要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停留在纯理论层面和思辨的论述上, 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不足;要么对于教师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历程缺乏实证的全程性和系统性深入研究和扎实的整合与梳理; 要么所提的一些策略基本上缺乏实践全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仍处于表面化程度, 更鲜有涉及“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方面的研究, 所以“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空间很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块待开垦的沃土。

二、注重沟通, 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 继承传统教学优良传统, 并努力消除其中部分不合理因素, 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将是一种和谐、共振的关系。全面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通过心灵对接、意见沟通、思维碰撞, 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和谐课堂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教师目标:培养教师在课堂中“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2.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3.成 效目标 :切实增强 “四效 ”———独 学效果 、研学效果 、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

和谐课堂的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和谐;教学进度与教学难易度的和谐, 包含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身心的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 还包含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之间的和谐等。它关涉的是生命的交融、心灵的对接、情感的沟通、思维的共振、智慧的分享、人格的赏识、价值的共建和品质的提升。

三、注重能力, 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呼唤, 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 还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 努力使我们的课堂和谐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 行为是主动的, 思维品质是最优化的, 教学目标的实现度是最高的。课堂上, 教师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设计和谐的教学流程,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并激励学生质疑,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致力于从以下方面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

1.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 再到能力, 抵达智慧的飞跃。 简单地说, 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2.追求“四维目标”, 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 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

3.把“自主、合作 、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 加以行动阐述并发展, 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 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等。

4.相 信学生 、解放学生 、发展学生 , 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

和谐思维 篇8

关键词:和谐高效,师生关系

和谐教育的主体阵地在课堂,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构建成为和谐教育的基础内容,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特征及意义

l.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及课堂文化是一种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 与传统的教育思维有很大差异。在传统课堂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表现为知识的“传授—接受”与“控制—被控制”、“管理—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占有者、管理者、传授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纳者”, 教师制定各种规则、制度, 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 体现出师生间不平等、不民主、不和谐的社会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往往使课堂文化变得单调、枯燥、乏味。而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中,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尊重, 可以进行自由、友善及关爱方式的平等对话, 呈现出一种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以及相互包容、相互共享、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2.生动、流畅、互动的学习过程。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流畅、互动特征。与传统课堂中教师支配、控制学生不同,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表现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互动交流的生动气氛。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中, 教师由于怀着良好的情绪及心境授课, 容易开阔思路, 使思维更加敏捷, 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精确阐述教学内容, 且言语富有表现力。在教师和颜悦色、满腔热情的情绪感染下, 学生的紧张情绪得以缓和, 对立情绪得以淡化, 自卑情绪得以扭转, 协作、参与精神得以激发, 使得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从而营造出积极主动、生动、流畅互动的课堂气氛。而在这种课堂气氛下, 学生心境愉悦, 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主动活泼的学习参与者, 也因此会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继而以积极的情绪激励自己的学习活动, 最终实现良性的循环。在师生互动与自然、轻松的对话中, 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都得到充分释放, 学生的思考、创造和探究的欲望得到充分的引发和唤起, 教学效果也必然会随之提高。

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基本策略和实践

1. 肢体语言的最佳应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教师要善于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眼神的注视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暗示和反馈。教师的眼神应该是诚挚的, 要通过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 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达到心灵间的交融。同时, 教师要注重语言及行为举止, 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特点, 对教师授课方式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多数课堂是“以语言讲述为主”, 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接受式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提问, 引发学生思考, 使知识结论不是由教师讲述得出, 而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思考中得出。教师的语言应充满幽默感, 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声音强度要跌宕起伏, 使学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同时, 教师的举止还应该得体, 良好的肢体语言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手势的变化、板书的姿态等, 身体的每个动作都是与学生进行课堂沟通的方式, 适度的变化可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需要教师不断开拓, 勇于创新, 与时俱进。要善于把握几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 如心理法、激发兴趣法、分类施教法、强化训练法、启迪思维教法、自学辅导法、多向交流法、探求规律法、扩展创新教法等。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要实现几个转变: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同时也应具备一些新观念: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 不断更新教学思想, 不断丰富教学思想;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 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实践的观念, 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教书育人的观念, 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总之,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方法要多样、多变,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真正做到以教促学,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度”的良好把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度”的良好把握是完成这门艺术的必要策略。“度”的要义是指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定的界限约束, 在这个界限内, 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本质, 而超出界限约束, 就会引起质变。教学控制论认为, 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只有对教学系统施行有效的调控, 使教师、学生和知识这三个子系统相“匹配”且协调一致,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如生理学研究表明, 在上课的前10分钟内, 学生的注意力逐渐集中, 此时, 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l0~30分钟内, 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可传输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在30~45分钟内, 思维活动水平逐渐下降, 此时, 应减弱输入信息的难度和深度。

另外, 课程时间的安排也会对教学活动有所影响, 上午前两节课学生精力会比较旺盛, 而后两节课学生会比较疲乏。因此要把握好时度,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进行教学安排。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不仅仅知道是什么, 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提问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还要有一定的坡度, 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问应把重点放在“为什么”上, 使学生思考问题时, 不仅思路广阔, 而且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下去,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 课堂的知识输入量和设问量也应该适度, 否则, 过犹不及, 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建设。考核、评价学生要有合理尺度, 考核指标过严或过松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4.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良好结合。

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是目前两种主要的教学方式, 板书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是现代的教学方式, 各有优势和不足, 因此, 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板书教学能充分协调师生互动, 增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使师生思维保持高度一致性, 以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并且能深化教学内容, 连贯知识体系, 突出教学重点, 使输入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 输入信息量大, 教学效率高,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彭泽平.“‘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与素质教育实施的课堂观[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4) .

和谐思维 篇9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得不到提高。这就面临着一个提高课堂效益的问题。而效益是否高效,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认真教完内容,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好。如果学生不想学,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得不到提高,也是低效教学。

本文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谈几点思考。

一、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实现

“和谐”不难理解,这里所说的“高效”主要体现在“三高”:一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二从成果看应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收益;三从关系看应是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那么,检查教学是否高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1. 它们必须是“简约而不简单”的“大气课堂”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但我们所追求的简约化,并不是单纯地简单化,它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将各种知识模块、教学要素有机整合,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实践中,应努力体现: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环节简化朴实、教学媒体简单实用、教学语言简短流畅。课堂上不能有太多的情境或环节,但内容要充实丰满;语言不能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要能引起学生的心领神会;不能盲目地追捧现代媒体,而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功效。因为简约的课堂教学,使情节明快、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可以避免繁杂的情节造成教师的调控失衡而顾此失彼,可以避免使学生因应接不暇而思路混乱。“大道至简”,数学课堂应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境界,才是尽显“大气”的课堂。

2. 它们必须是“放松但不放纵”的“和谐课堂”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叶澜老师曾经对理想课堂有过论述,并以提问的形式展现理想课堂的状态: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在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惊喜?如果我们经常对照,对照着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智慧。理想课堂的境界应该是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成为智慧提升的舞台,成为灵性迸发的空间,成为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之地。

或许,数学教学与语文教学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但“理”是相通的。数学的理想课堂,师生应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实现资源共享、行为互动、观念互促、和谐共进。构建理想的课堂,应该在“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摆脱文本教材的束缚、敢于摆脱预设教案的束缚、敢于摆脱原定思路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应该在“民主”的旗帜下,使课堂始终充盈着人文的氛围,让孩子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会自主建构、学会交流共享。但是,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流,放松更不能演化为放纵。只有致力于营造充分而又合理的放松情境,才会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放开老师的手脚,才能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对话”的实现

恩格斯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是我们如果把数学课堂当成了教师表演“教案剧”的场所,让课堂时间充满了例行训练或者讲解,仅仅把学生当成容器或者是机器人,那么我们显然不能培养出聪明的学生。数学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想象和思考的氛围,这样的课堂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轻松,也给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让数学课堂彰显“三力”———磁力、张力、活力。

所谓磁力,即问题吸引力。理想课堂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在教师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并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的同时,全部教学活动被发现问题、思辩问题、探究问题磁石般地紧紧吸引着,课堂呈现出教师点拨自如适当,学生求知若渴,主动学习、争先思考、互相策应的激动人心的风景。彰显磁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建构问题群。

所谓张力,即思维扩展力。在教师创造性地点化和科学的导引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想象、创造性的思考相互引动,彼此撞击,涌动出无数的思维泉、思维流、思维河,于是,产生了超越课本、超越课堂甚至超越教师、超越时空的神奇的思维现象。这就是思维的奇迹。这样富于张力的课,无论外延和内涵,都是拥有大容量、深含量、高质量的。形成张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千方百计地策划、组织、应变好学生的思维。思维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和极其重要的标志。“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课堂上,教师好像手执长长风筝线的一端,让学生思维的风筝自左自右、自前自后、自低自高自由地驰骋蓝天。教师追求有张力的课,要时时处处把着眼点和归宿放在对学生思维精神的开化、思维品质的开发、思维方法的开导,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掘之上。这主要包括:第一,给学生凡事都要问一个或几个“为什么”的敢于怀疑批判的锐利的眼睛;第二,给学生打造一个惯于勤思、善思、精思、奇思的睿智的大脑;第三,给每一个学生注入高尚的人格尊严。

所谓活力,即生命的创造力。走进理想课堂,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如果说,知识是已知的、是定型的、是死的,那么,智慧则是未知的、是动态的、是活的。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财富,转化为师生的能力和智慧。正是这样,在教学流程里,鲜活的生命借助知识的原料,通过加工再造的思维,撞击产生出一串串生命智慧的火花和智慧的喷泉。在这迷人的美妙里,大脑睿智了,个体成长了,师生俱进了。

问题的引力———思维的张力———智慧的活力,形成神奇的“生命课堂”开发的金三角。而创造力结晶而成的智慧,则是对问题的回应,对思维的升华,是高深绝妙教学境界的归宿。创造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教师创造性设计于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忘我的诱与思、导与学、练与讲的融合里,师生的心灵谐振、目光互耀、情感交流、思维对接、智慧碰撞,学生的一个奇想、一个异问,启动教师的智慧之窗,妙语连珠。追求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归根结蒂离不开教师的理想素质,即高尚的师德、科学的理念、渊博的学识、卓越的能力、教学(教育)的艺术个性和厚实的科研功力:这是每一位教师致力于终身都跨越不尽的高栏。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数学课堂境界,师生应是忙碌的:自主探索“百花齐放”、合作交流“百家争鸣”、实践活动“龙腾虎跃”、教学评价“妙语连珠”、教学引导“画龙点睛”……课堂应有紧凑的教学结构、递进的教学环节、互动的多方交流、多彩的个性展示、适时价值引导,使课堂上处处显现着师生忙碌的身影,让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的个体活动和群体互动中汲取自己所需、展示自己所知,取长补短、教学相长、互促共进。忙碌却不盲目的课堂,教师要在对教学把握已“胸有成竹”的预设基础上,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生的瞬时表现、关注学生的展示欲望,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及时调控教学方向、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尽力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不同角色;学生则应在“欲罢不能”的参与状态中,主动探索新知、主动与人交流、主动实践操作、主动尝试创新。这样,他们忙碌身影的背后就会有着理性的坚强支撑、有共同的目标追求、有执着的理想信念,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从大众、“跟着感觉走”。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富有新意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和谐高效率的,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有极大收获的。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最高追求,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高中数学具有难度大、抽象性强、思维密度高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天赋、兴趣、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学生数学学习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就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

和谐思维 篇10

和谐校园的理论阐述与现实实践, 都应当以对和谐校园的内涵界定为前提, 只有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和谐校园的内涵, 才能升华其价值、明确其路径。法治理念作为现代社会进行权利分配、义务界定和利益协调的依据, 也深深地植根于和谐校园的内涵之中。首先, 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法治理念的理性宽容[1] 。高等学校必须以法律理性指导下的法治管理模式, 替代以权力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模式。因为行政权力对秩序的维持是表层、短暂和概括性的, 无法实现和谐状态在本质内涵上的自觉性与内生性要求。其次, 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法律精神的贯彻和法治原则的落实。只有以法律精神为根本, 以法治原则为支撑, 才能够重塑高等学校的管理与创新体制, 实现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与科研创新的有序、有效。只有以法治为保障, 以法律为规范, 才能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制度保证, 充分调动校园内部各要素的积极性, 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最后, 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以法治理念为制度基础。依照法治理念开展各项工作, 调整高等学校内部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 最终实现整个高校体系整体的和谐状态。在法治理念的范畴之下, 和谐校园的内涵体现为以下特征:

(一) 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民主法治是建设和谐校园最为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支持机制, 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手段。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民主法治, 包含办学理念上的充分民主化, 治校模式上的切实规范化。只有以民主为基础, 以法律为手段, 以文化为导向, 保证各要素均衡互动, 才能促成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把民主法治作为基础性原则和运作机制, 并注入校园管理与发展之中, 才能实现系统各要素活动之科学化、程序化, 杜绝随意性与专治性, 提高校园结构的协调性和校园发展的合理性。

(二) 以诚实守信为内涵

法治理念的基本体现, 即是对“诚实守信”的追求与维护。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制度的公平、机会的公平、竞争的公平和利益的公平, 以及个人信仰上对诚信的尊崇。公平制度的全面确立将杜绝校园各成员要素的非制度性抉择, 实现对诚信的终极追求。“诚实守信”原则的贯彻, 将使校园内各成员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整体公平和个体诚信得到切实维护。

(三) 以地位平等为原则

平等作为法治理念的一项基本原则与制度追求, 在法治化进程中直接体现为权利与身份的平等。这一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原则, 摒弃了传统的控制与命令理念, 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在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 理解与贯彻“地位平等”原则的关键是解决师生间的地位平等问题。师生关系作为校园体系中最基础、最直接的一对关系, 是决定“和谐校园”建构的主导因素, 和谐校园的实现, 必然以平等之师生关系为基准。

(四) 以法治文化为主线

以“法治文化”为主线, 就是将法治理念融入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中, 以法治理念为基础形成校园文化体系, 努力营造以和谐为根本、以法治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之内在的文化精神, 是校园体系的深层结构要素, 是社会性意志趋势与大学求知精神的融合。

(五) 以权利救济为保障

建立和完善有效保障校园各方权利的救济机制, 是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救济制度的创设, 必须结合高校的实际特点, 以校园各方的参与权、知情权、申辩权、申诉权为重点。在具体程序设计上, 可以建立以听证制度为核心的内部救济体制与以诉讼制度为核心的外部救济体制相结合的双项救济制度。通过救济制度的确立, 使学校各阶层及各方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有序的发展态势, 只有在这样一种平衡有序的状态下, 才能够实现学校整体的价值认同和尊严, 激发个体成员的创造活力。

二、公平正义与价值指向

公平正义, 作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理应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价值指向。在以法治理念为内涵的和谐校园构建中, 校园各方利益关系的均衡及校园体系各种内部冲突的处理, 公平和正义的价值理念必须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首先, 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目标。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 更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本质要求。这一内在的本质要求, 引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校园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包括于其中。只有将公平正义设定为和谐校园构建的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追求, 才能解决校园系统内个体要素的利益多元化和矛盾公开化问题, 才能使得校园各方主体自觉形成并汇聚为共创和谐校园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增强校园各方主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在系统内形成和谐共存的校园氛围及平等协商的广泛共识, 实现校园个体和校园整体的全面和谐。

其次, 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准则。公平正义作为现代社会结构的评判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准则。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 要求以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式去解决校园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难题, 将有效消除分歧、充分实现共赢, 作为和谐校园构建的根本目标。

最后, 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实践。和谐校园的本质是以一种权利的参与公平, 实现利益的分配正义。和谐校园的核心目标, 也同样是实现系统内成员间的平等。因此, 在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 在其核心价值的实践过程中, 必须通过有效的理念指导和制度安排, 涵盖和规范系统内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追求和利益博弈, 建立一种以公平正义为基准的校园体系。通过这样一种体系的确立和制度的调整, 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制度性分配不公和权利差异进行改革, 确立法治化的公平理念, 进行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 建立以机会平等、分配公正以及合理调节为宗旨的规范体系。将起点公正、实质公平及分配正义作为和谐校园价值实践的出发点, 保证校园整体性的公平正义。

在明确了将公平正义确定为和谐校园的价值指向之后, 必须进一步研究这一核心价值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具体所指及具体落实的制度切入点。在校园这一特殊组织体内, 公平的确立依托于校园系统内各成员主体的地位公平、参与公平、权利公平和保护公平。而在校园诸要素集合体中, 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即为学生, 其是校园整体的基础细胞。因此, 公平价值指向的有效落实就必须首先实现学生——这一群体要素的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校园内涵解构中, 已经明确了学生在校园内的主体地位, 并进一步引申为参与公平的法治化。故而在公平价值观的范畴内, 应当重点讨论高等学校大学生基于权利保障机制所获得的权利公平和保护公平。

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既包括一般性的基本人权, 也包括因学生之身份特殊性所应享有的特殊性权利。基本人权的认可和保障已经达成认识和制度的共识, 而基于校园背景而获得的特殊性权利, 同样为学生所必需, 不可剥夺。首先, 这一权利表现为法治理念下的公平受教育权, 学生应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条件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高等学校也应当为学生提供各种接受教育的机会, 并保护与这些机会相关的各项权利。其次, 这一特殊权利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权, 这是从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层面落实公平正义的要求。具体体现为对学生的学习知情权、学习选择权、学习评价权和学习监督权的全面规定和保护。再次, 这一权利还表现为学生的参与权。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与事务决策的参与权, 是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指导下, 实现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校园内涵的具体表现。必须扩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范围, 切实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真正实现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最后, 这一权利体现为有效的保障权。通过立法、执法的法律行为以及建立科学、合理、合法的校园内部管理制度和组织系统, 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同时, 当高校学生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后, 又可通过陈述、申诉和法律救济等方式进行有效救济, 使学生的保障权得以落实。

对照学生权利的应有之意, 分析目前的现状可以发现, 高等学校学生权利的保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习权不能得到充分实现。高校管理的强支配性特征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无法实现现代教育体制所提出的由接受型学习模式向发现型学习模式转变的时代要求。二是学生对高校管理和事务活动的参与权过于形式化。各级学生代表组织或学生自治机构都不能够充分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 即便参与到管理中去, 也没有自由表达的“话语权”。三是教育平等权保护不力。主要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不平等。例如, 某些高校导师在指导能力和指导手段严重缺乏的情况下, 大量招收研究生, 根本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 还有一些导师针对求学者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不同, 实行差别对待, 使一部分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诸如此类的教育不平等、不公正现象会使学生产生强烈逆反心理, 引起校园内部个体关系的紧张, 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四是保障救济权空置。在学生权利的构成中, 权利保障是一个重要部分, 相应法律、法规也规定了学生享有投诉、申诉的权利。但在实践中, 并没有明确学校接受申诉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的申诉执行程序。这就使得这一权利救济缺少载体, 流于形式。

因此, 在对学生权利予以保护, 贯彻公平正义价值的过程中, 应当从管理理念和制度构建两个方面进行学生权利保障的系统化建设。首先是树立尊重权利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 以权利为中心”。使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真正以对学生权利公平正义的实现为出发点, 满足大学生实现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各种需求。将学生视为权利主体, 公正平等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教育公平意识, 在管理中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是构建具体的大学生权利保障制度。一方面从宏观上加强法制建设, 以法治理念引导制度设计, 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从学校内部加强规则的改革和创新, 以便于学生行使权利, 有效进行权利救济为原则, 设计校园规章制度系统, 针对存在的不足, 逐一进行规章完善与制定, 为学生权利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 正义理念下的学生权利保护, 还必须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对特殊主体的特别待遇, 以此实现结果上的实质公平及正义的“差别原则”。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对正义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 在肯定机会平等原则的同时, 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平正义原则的另一个方面, 即差别原则。在这一理论体系中, 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平等和正义的, 必须通过制度性安排把个体因自然命运差异所产生的后果尽量减小, 安排好福利和负担的分配框架, 使自然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弱者能够与幸运者分享利益, 改善“最不利者”的处境[2] , 缩小他们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这一原则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现实效用即体现为对校园弱势群体的差别对待问题。具体而言, 高校应设立由校园弱势群体单独享有的救助权, 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支撑加以落实。通过权利设计上的差异性, 实现实质公平与实质正义。

三、权利本位与路径选择

法治的核心是维护与实现权利。因此, 必须用权利的设定来体现法治精神, 用权利的行使来实现法治公平。和谐校园内涵中的法治理念及价值指向中的公平正义, 决定了和谐校园建构的路径选择必然以权利本位为逻辑起点。

在制度体系的构建方式选择上, 存在刚性模式和柔性模式两种方式。传统的刚性模式以泰勒的“科学原理”、法约尔的“行政管理论”等古典管理学派理论为依据[3] , 以行政命令为核心, 以严密的组织结构, 硬性的规章制度, 刚性的纪律措施来落实, 体现为权力本位。其宗旨是淡化个体的特性与差异, 强化规则的共性与统一。强调管理组织的权威性、系统内部的等级性以及个体行为的规范性。通过一种集权式的规则体系、服从机制和奖惩标准, 实现各项制度在系统内的贯彻。柔性模式则是建立在对个体的尊重和吸收之上的, 能够快速达到系统整体目标的分化实现和个体要素特质的系统内整合, 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实现体系目标的追求。柔性模式采取非强制方式, 将系统整体的组织意志变为个体的追求目标, 以自下而上的自觉行为替代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进。以个体要素的有序参与为起点, 以个体要素的自觉行为为终点, 强调驱动的内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 激发系统内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最终形成对系统整体的巨大推动。笔者所提出的是脱胎于传统两分模式选择的第三条路径——“权利本位”路径, 其特点是“刚柔相济, 以柔为本”。现代大学之组织体系, 以知识为媒介, 以学科为架构, 以个体为基础, 体现为一种典型的松散式连接。成员个体之具体实践活动对系统整体的高度影响性, 使其作为一种有机组织, 区别于旧有的机械组织。有机组织体现个体本位性与全面参与性, 适合于动态条件下的组织体形式。因此, 高校作为一种个体特性明显, 又强调整体协调的组织体, 其整体和谐性的实现, 应采取与其组织特性相适应的“权利本位”路径。基于对个体要素差异性的承认, 以及对个体要素特性的尊重, 此路径选择充分顾及个体意志与价值追求, 强调以个体要素为基础, 以权利为本位。从而保证了规则设定与运用中的自发、自愿与自治, 有利于制度推行中的修正与完善, 是对“和谐”这一理念本身的完美诠释。

作为校园系统的重要个体要素, 教师和学生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力量。而在这一对关系中, 教师作为传统的优势地位所有者, 往往以管理人或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在校园运行体制之中。因此, 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利的实现, 兼顾制度的统一性, 符合“权利本位”路径模式的价值选择。学生作为校园最庞大的基础群体, 其对“和谐校园”真谛的领悟与自觉追求, 会对“和谐校园”的建设产生直接的效用。可以说, 学生这一个体要素对“和谐校园”建设系统工程的积极参与, 是“权利本位”路径选择的核心。“只有当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 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4] 对于学生这一个体要素而言, 只有当其将“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中的制度规范和程序要求, 内化为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时, 才能够发挥其对整个系统的最大促进作用。因此, “权利本位”的路径选择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自治与自律, 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的结合是关键步骤。

(一)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主要体现为其参与校园各项活动的自由性与主动性, 涵盖参与活动的资格性、对参与活动内容的选择性及参与过程中的创造性等方面。主体地位的确立, 对于学生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在主体地位得到肯定, 充分尊重其权利的前提下, 学生参与的热情与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通过自治行为和自律控制对自身进行调整, 实现与“和谐校园”构建基本诉求的衔接, 做到实体适格、程序合规。

(二) 强化学生自治性组织

高等学校校园内的学生自治性组织, 是学生进行自治管理, 践行自律理念的重要载体, 也是“权利本位”的具体化。广泛存在于校园内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治性组织, 多是由学生自发组成, 以共同的理想、相同的爱好为基础, 以学生的热情与执着为纽带, 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自治性组织, 能使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对组织的管理和运营强化了学生的自治能力, 组织体所要求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深化了学生的自律水平。尤为重要的是组织体的结构整体性和目的一致性, 使学生理解了自治与自律能力培养的深层含义, 即实现校园系统整体的利益最优。

(三) 倡导参与性校园文化

参与性校园文化要求在校园内形成自立完成、自我反省、自我管理的“三自”理念, 形成以“三自”理念为基础的主流文化观, 为和谐校园系统工程提供精神支持。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载体, 是“和谐校园”的评判指标之一。其在物质标准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化, 对校园品位的全面提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以“自治、自律”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是学生有序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精神内涵。

(四) 建立自治自律评价体系

以权利为本位, 实现学生有序参与的关键, 是对自发性活动的正确评价和权利边界的合理控制。因此, 建立大学生自治自律的评价体系, 是完善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 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方面的构建。外部评价实为对学生通过自治与自律手段参与“和谐校园”构建活动的外部监督, 这项工作主要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自治性组织的指导部门根据一定的规则、标准进行引导、评判、矫正。内部评价主要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判标准 (主要依据自治性组织的章程) 对自己的行为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自评作为自治与自律的直接体现和有效改进手段, 包括三个层面的要求, 即自我意识、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5] 。建立大学生自治自律评价体系, 是“自治自律”的有效保障, 也是大学生创造性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机制。

摘要:从法治视野诠释和谐校园的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具有特定的意蕴。民主法治、诚实守信、地位平等、法治文化、权利救济诸要素赋予了和谐校园的法治内涵;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指向, 即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与价值实践;和谐校园内涵中的法治理念及价值指向中的公平正义, 决定了和谐校园建构的路径选择必然以权利本位为逻辑起点。

关键词:和谐校园,法治理念,公平正义,权利本位

参考文献

[1]于桂华.论和谐校园与法治建设的关系[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3) :205-206.

[2]何建华, 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探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 (5) :31-36.

[3]王毅华, 柯毅萍.柔性管理在现代大学的模式建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154-157.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70.

上一篇:基因测试下一篇:数据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