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职

2024-08-30

德国高职(精选十篇)

德国高职 篇1

关键词:“双元制”职教,高职,教育

0 引言

大众、西门子一个个我们所熟悉的德国品牌,以它们产品的先进性、高质量赢得了中国市场的认可,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则由其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优秀技术工人来保障,这些优秀的技术工人无一不是通过了“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培训,相对德国而言,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技能相对低下,在我国加快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急需一批有着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德国成功的职教经验,加快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所转变。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德国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贯注重依靠企业,与企业经济发展需求相联系,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满足了企业与个人的发展需要,“双元制”的职教模式更好的做到了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有利的促进了企业、学校和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

1 不同的学习

德国“双元制”的职教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双元”性,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企业中进行,另一部分是在职业院校中完成的。在职业院校的学习中,学生们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学习的地点也是在传统的教室中进行的,有很多的课程则是在紧贴实际生产的教学生产车间中完成的:在企业的培训则与学校有所不同,学生的身份也有了显著的变化,由学生转变为了企业中的学徒工,也由重理论的学习向重实践动手能力的方向转变。

2 不同的教室与教学内容

“双元制”的培训模式将职业教育分为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两部分,其教师也自然不同,在学校中,教师分为了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而企业的培训教师则一般为该企业由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员工,企业培训中教师主要依据自身的优势,讲授的内容多为职业实践,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在教材的使用中,两者之间也略有不同,企业主要使用政府教育研究所按不同职业教育所编写要求的实践教材,该教材主要体现出“如何做”的问题,而职业院校在教材采用上,则根据实践要求,依据理论知识进行编写。

3 不同的考试,不同的证书

“双元制”的职教模式,将考试同样分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技能考试,另外一种则是资格。企业培训结束后,一般由该行业的行业协会组织考核,很好的保证了培训质量。在学校,则应通过学校的理论考核。最终,学生也会获得相应的两类证书———考试证书和培训证书,分别由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来颁发。

4 突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双元制”职教模式重点突出以企业培训为重点,在职业教育中强调企业培训的核心地位,以学校教育为辅,企业依据自身拥有数量的仪器和设备,借助有着丰富生产经验的企业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企业除在生产车间对学生进行培训外,还在其专门的培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中所无法遇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为了保证企业培训的最佳效果,企业在培训经费、机器设备的投入以及培训师傅的配备上,都将发挥其主导作用,并且承担了在企业中培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企业在培训师傅的选择上也是十分的挑剔,他们不仅仅需要向受培训的学徒讲授专门的行业技能和水平。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师傅要想成功上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需要通过德国专门的统一考试,要求不仅精通于专业技能水平,还要掌握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企业培训也强调学徒们在今后的企业工作中,要进行终身的学习。

5 注重实践能力为本的培养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强调学生在培训的过程中,皮寻得大多数时间应该在企业的一线生产车间中完成,其所使用的机床设备也以企业目前的仪器为主,实践项目也均为实际生产加工的零部件,这样大大增加了企业培训的针对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元制”培训模式,重在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都是紧贴生产,每种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均是以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来确定的,而是由培训企业,相关的行业协会,政府的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并且明确其培训内容、培训周期等相关内容。这种强调以培养实践能力的培训在培训教程的选择上,也是有其自身的特性,在课程的选择上课程门类较少,同时突出其实践性,一般只设置文化课、专业课与实践课三类课程,“双元制”的课程不再以强调自身的系统性,而是注重其知识的实践性。

6 以经济发展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强调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政府对其职业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企业则注重自身与经济紧密相联系的特点,时刻观注市场经济的细微变化,调整其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完成社会的就业问题。德国政府同时通过对市场的观察,会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行业资格指导,使学生们了解到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决定自己所应该的企业。

参考文献

[1]耿洁.工学结合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13.

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篇2

本文介绍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德国高等教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单一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多层次办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高职教育近来由于快速发展而忽视了内涵建设,大多数高职院校沿用大学办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对照德国经验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设置专业,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要实习基地的机制,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 者:张荣国 王英 雷家珩 江铃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43007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0) 分类号:G71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双元制”教学   国外教育  

德国高职 篇3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办学路径;研究

以"双元制"为核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其中经历了从13世纪的萌芽阶段,19世纪进修学校的诞生阶段,到20世纪中叶职业教育的完善阶段,扩建阶段以及后期国家介入,立法保障等漫长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法律为基、双元为体;多方参与、协作沟通;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校企协调、理实互补等诸多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职业教育机制。对尚处起步阶段的中国高职教育,有这样一个体系成熟,特色鲜明的"名师",理应能够实现时间跨度的压缩,并结合中国教育的本土特点更快的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念体系,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中的很多问题,其中的原因值得高职教育人深思。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制定,并且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行业协会和企业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工艺的进步发展,提出专业(工种)设置和培养要求,然后,由职教所组织学校和企业人员进行调研,提出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和内容,再由职教所组织专家拟定专业(工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最后由联邦教育和文化部审定批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一、“双元制”办学的意义

对德国企业参与“双元制”教育的动力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法律的约束动力之外,企业自身的利益考虑是德国企业的主要动力。对于参与“双元制”校企合作的企业来说,首先可以获得国家的经费补助、所有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都会获得国家分配的职业教育基金。其次,可以以较低成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学生在企业接受教育培训期间,可以从企业获得相当于熟练工人工资30%的教育津贴,这样间接减少了企业的劳动力开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很多学生到毕业时已经成为熟练工人,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对新职工在岗位熟悉、岗位安排和岗位培训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双元制”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从优秀学员中选择到与所需工作岗位高度匹配的高素质员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所谓“双元制”(Dual system)一般认为,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德国的职业院校中,主要以双元制为主。接受双元制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验中学的毕业证书,然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同时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在学习过程中,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职业基础教育,集中学习文化课和职业基础课,学生要从职业类别中(经济、技术、社会工作或服务三个领域为主)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第二学年转入所选定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具有双层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同时,也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为其提供培训的企业和学习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职业学校。其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在学校进行学习的时间比一般为4∶1,目的是要通过加大培训时间的比例,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另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双元”特性还体现在两种不同的法律依据和两个不同的主管单位上:企业的职业培训作为经济方面的事务由联邦政府主管,主要遵守联邦政府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则由各州来管理,受到州颁布的学校法的约束。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学生一般每周在企业里进行3至4天的实践教育,在学校里进行1至2天的理论教育。每个学期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企业参加实践教育(工学交替)。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大多数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加大政府宏观引导及政策扶持力度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路径是向大中城市转移,但目前最大的瓶颈是如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高职院校不仅要训练和提高农民工应对城市就业岗位的业务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提高融入城市社会从而努力成为新市民的文明素养。另一条路径是就地城镇化。引入与县域契合度更高的既“高”又“职”的高职教育,会为就地“消化”的劳动力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土壤”。

要建立中国式的“双元制”,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引导,离不开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尽管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如《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但在校企合作具体化方面却缺乏引导和约束。目前我国也没有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划分和监督都缺乏足够的法律约束,相应的奖惩也缺乏政策和制度引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首先,要加强立法,高度重视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如出台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法律,进一步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承担的义务给予明确的规定,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其次,要以政策、制度加以导引,强调约束与激励相结合。在明确校企双方责任、义务的同时,可应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如为学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给参与校企作用、接受学生实习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要奖励合理结合,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再次,政府除了利用法律及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引导外,还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使校企合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能够逐步细化,多方协调执行。

四、改变观念,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要想真正成为其主力军,关键在于有针对性、高效地发挥自身办学功能。对此,高职院校首先要优化自身人才培养工作,要合理地开展应用性科技研发工作,高效率地开展县校协同科技创新,大力拓展面向县域的技能培训规模,逐步实现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两条腿走路,帮助县域不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和人才等级。最后还要积极参与县域文化活动,协助县域整理和传承传统文化,帮助县域繁荣与创新特色文化,促进县域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企业的参与善直接决定了校企合作开展的程度。我国校企合作发展的时间较短,整体上还很不成熟。企业较少直接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就算在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培养也基本上是由学校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要,来制定授课体系并承担大部分的课程授课。在中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设备等,依企业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实训指导,并未真正将为学生提供实训课程教学纳入企业的工作体系中。甚至于部分企业只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愿为他们安排专业技能培训。

德国校企合作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在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就达几十种,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作了明确规定。而我国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它只是象征性、概括性或原则地规定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德国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德国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本行业的企业、事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方便。”第四章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五、结语

肯定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绝不等于要抹杀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成果。事实上,近几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也一直在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本土化的探索、改造。如何在“德国路径”下凸显高职教育的“中国特色”,关键是要汲取“双元制”的精髓——校企合作,在国家立法和政府主导之下,由政府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企业、教育专家等参加,自上而下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职业教育决策及管理机构,统筹职业教育,协调校、企关系,审查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监管落实各利益群体的权利义务,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完善《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规定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界定其办学形式、办学主体及管理权限等,规范职教师资准入条件,明确各利益群体职教职能和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完备、科学、可操作的高职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保障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在当前条件下,高职院校自身要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合同”,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以契约形式和利益杠杠,建立区域性或行业性校企合作联盟,从时间、内容、效果、师资配备等方面,促进工学结合,保障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相如.论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1,8.

[2]张芳芳.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易峥英.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德国高职 篇4

德国职业学院 (Berufsakademie, 缩写为BA) 最早于1974年在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 (简称为巴符州) 创立, 是由企业在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 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合作的一个创举。在创办初期, 职业学院仅在巴符州作为试验模式, 并未得到全联邦承认, 未列入全联邦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通过10年的试验, 证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并不亚于应用型技术大学 (Fachhochschule, 缩写为FH) , 其毕业生因宽广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极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受到企业欢迎。1982年, 巴符州议会通过了《职业学院法》, 这标志着巴符州的职业学院已成为第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 中位于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之后的第三个支柱, 是一类稳定成型的高等教育机构, 有权颁发学位证书。现在全德国拥有职业学院30余所, 已为经济界和社会事业机构培养了4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虽然德国职业学院与我国的高职不完全相同, 但是, 这两种学校具有如下共同点:

1. 职业学院学制3年, 而我国高职学制2-3年, 学生的就读年限相仿。

2. 申请就读职业学院的学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具有一般高等学校入学资格或与专业相关的高校入学资格或具有由SMWK认可的同等学历资格;或是通过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的能力审查;或是曾接受过职业培训并工作达3年以上且通过入学考试者。中国高职的入学条件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到达分数线;或是中职毕业生参加三校生高考成绩达分数线。由此可见, 二者入学条件不尽相同, 但是学生的来源相似, 此前的学习经历也相似。

3. 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为:

通过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 为企业和社会事业机构提供能符合企业和社会事业机构要求的工程师、经济师和社会教育教师职能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二者都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 培养目标的表述相同。

虽然德国没有高职的概念, 其职业学院与我国的高职也不尽相同, 但从两种学校的学制、学生来源和培养目标等角度来看, 两者具有可比性。

二、德国职业学院的特点———以德国东部萨克森州格劳豪职业学院为例

1. 专业设置

德国东部萨克森州格劳豪职业学院根据本州企业和社会事业机构的实际需要开设有热能技术和供热系统、电子技术、银行业、经济信息学、媒体经济、医疗卫生保健等专业, 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事业三大领域。

2. 培养过程

以该学院的热能技术和供热系统专业为例, 学制3年, 共6学期, 每学期有12周在职业学院学习大学理论课程, 另12周转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在4学期后参加学位中期考核, 通过后, 即结束基础阶段的学习, 从而进入高级阶段学习, 再过一年, 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国家考试, 最后可获得硕士工程师 (BA) 的文凭。

3. 学位认可

该职业学院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培训, 通过萨克森州的统一考试, 完成硕士学位工作, 由州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带有BA字样的硕士学位证书, 以区别于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BA被认为是实践性、应用性强的标志。技术培训领域为硕士工程师 (BA) , 经济培训领域为硕士企业经济师 (BA) , 社会事业培训领域为硕士社会教育教师 (BA) 。

4. 管理模式

尽管该职业学院由萨克森州政府主管并支付经费, 但重大决策和培训事务则由各方参加的决策和协调机构做出决定。最上层的机构为州的职业学院董事会, 它由萨克森州主管部门、经济联合会、培训企业、职业学院和高等学校的代表以平等身份组成。在地方一级建有协调委员会, 它由州立学院和参与合作的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以相同的名额和平等的伙伴身份组成。协调委员会负责培训规模的确定、考试委员会的建设、新的培训企业的接纳、州立学院中的教学与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实践培训的协调等工作。在职业学院的技术、经济、社会事业三个培训领域都设有专业委员会, 它也是由培训合作的双方以同等身份组成, 具体负责双元的培训地点、所有专业教学和培训的内容、检查和监督。

5. 师资构成

该职业学院的教学人员绝大多数不是专职的, 而是由部分专职教师和众多兼职教师 (承担课时约占总课时的80%) 组成。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 且要求有在企业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经历。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专科学校 (属二级培训, 培养技术员或师傅, 招收经职业培训并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人员) 、应用技术大学、学术性大学和职业实践领域。

6. 就业前景

由于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明确, 培养模式采用双元制, 学习时间短, 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极强, 并熟悉企业生产管理, 所学专业都是针对企业需求, 优势很强, 就业率大大高于学术性大学和专科大学, 95%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能被企业录用, 其中大多数被培训企业录用 (占69%) , 工作和学习连贯起来, 跳过了入门阶段。他们经过企业三年的培训、观察和判断, 企业特别愿意把他们留在本企业中工作, 大大减少了人才使用上的盲目性。由于学生学习一结束, 培训合同便终止, 因此, 学生不一定要留在原培训企业中工作, 他们也可选择到别的企业工作 (占21%) , 而且目前学生学习结束后到大型企业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 这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人才补充。毕业生也有准备继续上学术性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 (占3%) , 其中许多在职业学院已学的课程可免修。

三、中国高职办学现状———以上海G职业学院为例

1. 专业设置

由于上海G职业学院是以外语为主的专门性高职, 所以它的专业主要是各语种: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应用德语以及日语、法语、韩语与西班牙语等, 另外还有数控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国际商务、文秘等专业。

2. 培养过程及学位认可

各专业课程由学校管理,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各系制定后报学校汇总备案, 理论教学与实训各占一定学时比例, 实训课在每学期独立开设2~3周, 并与理论教学平行或相间实施。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它学制3年, 共6学期, 每学期有15周在学院学习理论课程, 另3周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在第5学期后即可参加校外实习, 同时撰写毕业论文, 最后可获得大专毕业文凭, 但由于中国的高职尚处于大专层次, 所以学生只有毕业文凭, 无学位。

3. 管理模式

从中国产生“高职”这一概念以来, 高职一直隶属于国家教育部高教司, 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最低层次。在理论界的多方呼吁下, 直到2006年12月教育部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才首次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改变了高职属于高等教育最低层次的归属问题。

4. 师资构成

上海G高职学院的师资构成如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占70%;普通高校退休老教师占10%;从普通高校引进的教师占15%;从企事业单位招聘的人才占5%。

5. 就业前景

高职学生只拥有大专学历, 在求职时竞争不过本科学生, 而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并不比中职毕业生具备更多优势, 且大多不熟悉企业生产管理, 很难做到“零距离上岗”, 所以,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有高达90%的签约率, 但能利用所学专业立即上岗的毕业生并不多, 需要企业再培训, 甚至部分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同的职业。比如, 上海G职业学院德语系2004年毕业生146人, 签约率达到96%, 但从事与德语有关的职业的人数只有1/3。原本想专升本的学生也遇到不少障碍, 因为高职无本科, 学生必须转到普通高校的本科, 许多专业不接轨, 比如德语专业, 没有一所开设德语专业的普通高校接受高职生专升本。由于专业缺乏连续性, 该学院德语系的学生升入本科后全改换了专业。

四、德国职业学院对我国高职的借鉴和启示

1. 专业设置

笔者考察了上海29所高职院校中的20所, 发现与德国职业学院相比, 其专业设置很多是在技术和经济两个领域方向, 在社会事业方面的专业很少, 老年人工作、残疾人工作、儿童和青年人工作、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等专业在高职根本没有踪影。另外, 在笔者所考察的20所高职中14所开设有商务英语, 11所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 分别占到70%和55%, 雷同性太大。

笔者认为:中国高职在专业设置上应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避免造成结构性失业。每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应该各有特色, 不要集中于若干所谓热门专业。教育部门在进行专业建设审批时也应该注意专业的区域分布, 考虑建设特色型的高职, 考虑高职与地区经济间的关系。

2.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观察BA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知道, 第一所职业学院首先由巴符州的三家大型企业“博世”、“戴姆勒—奔驰”和“塞耳”于1972年自行采用双元制模式在曼海姆和斯图加特建立职业学院, 两年以后州政府参与合作, 负责职业学院的建设, 职业学院才变成州立学院的。并且在职业学院的实施过程中, 企业起到重要作用, 每一所职业学院都有若干家合作企业。

而中国高职学生的学习地点主要在学校内部, 学生缺乏实践, 导致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也是学习地点, 应该把企业纳入职业教育的轨道。政府已经比较关注产学合作和校企合作的问题了, 在各种文件中反复强调。但是现在缺少的不是重视度, 而是政府的具体举措, 比如如何能够在政策层面上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如何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各方面的权益和利益等等。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需要政府理顺的问题和承担的责任还很多。

3. 实践教学

BA的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学院进行理论学习, 另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 实践与理论的比例各占50%, 而中国高职的实训时间太短, 只占到总课时的20~30%, 并且正常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训时间相互交替, 一会儿几周教学, 一会儿一周实训, 理论与实践内容比较脱节, 没有连贯性, 也影响到学生的接受度。建议高职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提高其时间比, 并仿照职业学院采取完整学期的实习。可以说, 中国高职在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实践教学思想、体系、师资建设、基地建设、管理和机制保障等方面有许多课题尚待研究。

4. 观念改变

在德国, 职业教育只是一种不同类型的教育, 而不是低层次的教育, 如前所述, 职业院校与应用技术大学、学术性大学一起构成德国高等教育的框架, 它们各有侧重, 为不同领域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并没有高低之分。但在中国, 尽管教育部已经发文确定了高职的地位, 但在普通民众心中, 高职仍然属于学历教育中的较低层次。建议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能够打通通道, 使之成为一个完全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立的教育体系, 这个体系具备初等、中等、大专、本科直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各层次, 并且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也能建构桥梁, 使职业教育成为民众自觉自愿的选择, 而不是弱势群体无奈的选择。

5. 师资结构

德国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强大, 教师专业化程度高, 而中国高职院校由于地位低下, 难以吸引有经验的专业型人才, 所以高职的教师问题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建议高职提高教师待遇, 吸引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加入教育行列, 或者高薪聘请企业人士参与教学, 改变高职师资的来源;并且加大双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采取多种措施, 或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或安排专职教师带薪到企业锻炼, 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这同样需要政府的制度保障, 要解决学校聘用企业人员的编制、职称问题, 还要保障接受培训或锻炼教师的待遇、岗位等。

总之, 中国高职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现实问题众多, 但又面临从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需要广泛学习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 探索一条符合本国需要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健.双元制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 2001, (12) .

[2]成鹏环, 荀勇.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J].职教通讯, 2005, (12) .

[3]谢明荣, 邢邦圣.浅谈高职培养目标.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网址:http://www.tech.net.cn/research/seg-ment/arm/1264.shtml

[4]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 2005, (8下) .

[5]Projektüber das Studium zum Diplom-Ingenieur (BA) an der Staatlichen Studienakademie Glauchau

“德国的选择”党——德国的选择? 篇5

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了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的政党政治生态,2013年4月14日,由部分德国学者和经济界人士组建的“德国的选择”党在柏林举行了成立大会,该党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欧元,有序地解散欧元区。截止6月1日,“德国的选择”党已拥有超过7500名成员,正积极在全德16个州建立、健全州级组织,并计划参加今年9月22日举行的联邦议会大选。学者与实业人士建党,对政治的影响向来特殊且重大,尤其是在德国大选年上半年这个时段。

“德国的选择”党的温床

2009年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各国的影响程度深浅不一。作为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受债务危机影响相对较小。但缘于欧元深度的经济和金融捆绑,经济实力强大的德国不得不对南欧诸国施以援手。然而,长期忍受福利削减、工资缓涨的德国民众,面对政府救援高福利、高工资的南欧国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同时,欧债危机也唤醒了各国民众的国家意识,欧洲国家与超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欧元区各国陷入“同富贵却难以共患难”的尴尬境地。

在这种民意背景下,主张废除欧元、重新启用德国马克的“德国的选择”党显然能够引起民众的共鸣。“德国的选择”党领导人、汉堡经济学家贝恩德·卢克就公开指责德国执政党政府的欧元救助政策违反了“民主、法律和经济原则”,强调“解散欧元区符合德国利益,同时也会帮助面临衰退和高失业率的南欧国家。”在互联网上,就有网民赞扬该党的政策主张“顺应民心”。

目前,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入后工业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充足供给造就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社会生态,整体性利益和诉求的表达日益被分割切碎,曾现出耗散的状态。在此情势下,单一议题竞合成为常态,再加上自由结社和多党制的制度环境,导致包括海盗党、“德国的选择”党在内的单一问题党大量涌现。

此外,在西方后工业社会国家中,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和广泛普及的网络应用也为单一问题党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单一问题党大都是因应外界环境的单一强刺激而产生的,所关注议题系应激产物,往往务实而新颖,这在网络速食化环境中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围观和共鸣。TNS Emnid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约25%民众考虑支持“德国的选择”党废除欧元的主张。

显然,“德国的选择”党在上述背景中获得了相当宽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踢默克尔出局?

“德国的选择”党的成立大会就吸引了来自英国广播公司、半岛电视台等130多名国际媒体的记者,在欧债危机逐渐政治化背景下,该党反欧元主张显得十分应时、应势,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也聚拢不少民意支持,对德国乃至欧盟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政治影响。

西方主流政党在经年重复的选举中普遍存在议题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为众多单一问题党提供了议题创造空间。尤其是目前德国的执政党联盟提不出什么新颖的议题,只能紧缩财政、节约开支并出资救助危机深重的国家。“德国的选择”党大多数成员来自执政的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党,因不满执政党政府的救助方案而重组新党,提出废除欧元,解除欧元捆绑的新议题。且不论这一议题是否合理、可行,它能够回应德国民众对欧元区救助问题的不满情绪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显然对主流政党能否创造出有效抗衡这一议题的新议题提出了挑战。

另外,由于单一问题党凭借单一新颖的议题跑马圈地,不断压缩主流政党的议题创造空间,分蚀它们的选民基础,“大党不强、小党不弱”的局面或也很可能会在德国上演。

由于“德国的选择”党成员多是从执政党联盟内分离出来的,该党必将分流联盟党和自民党的选票。“德国的选择”党已开始准备今年9月份的大选,目前正在各州进行登记,力争在7月前推出候选人。有调查数据显示,该党将有望在9月份大选中获得2%左右的选票,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奥斯卡·尼德迈尔指出,只要“德国的选择”党在选举中获得2%的选票,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就可能失去多数党地位,并把自民党排挤出联邦众议院。

重要的是,不论在今年9月份的大选中“德国的选择”党表现如何,该党都可以视为德国民意的重要风向标,都将影响德国政党政府应对欧债危机的的策略和方式,可以肯定地是,“德国的选择”党的存在将会使德国政党政府更加谨慎地实施救助欧元区内重债国的政策。

第三只眼看“德国的选择”党

“德国的选择”党甫一成立就饱受争议,欧盟特别是德国政界、媒体和民间都存在不同意见,对该党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性还是非理性?认为“德国的选择”党是非理性的,主要来自德国朝野主流政党。德国自民党政治家、前外长根舍批评“德国的选择”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选择”;基民盟议会党团干事长格罗塞·布勒默认为,“德国的选择”党主张“德国不需要欧元”是根本是错误的想法,德国只有在统一的欧洲之下才能发挥最大潜力;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考德尔则呼吁民众,不要因为对某一事件不满,就去拥护或成立一个单一题目的政党。矛头直指怀有不满情绪的单一问题党——“德国的选择”党。

德国朝野主流政党对“德国的选择”党的评价显然不能完全摒弃党派畛域,其中的客观合理的成分有待进一步甄别。“德国的选择”党是否是理性的政党,不仅要看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主流政党的评价,还要看该党自身及其面临的环境状况。

“德国的选择”党的核心成员主要是大学教授、媒体和工商界领袖,其中2/3的人拥有博士头衔,支持该党的选民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到49岁之间。从党员结构和选民结构来看,很难将“德国的选择”党定义为一个非理性的政党。在欧债危机背景下,该党颇为激进的反欧元主张的确显得不够理性,但从随后获得支持和影响来看,这种非理性主张显然是经过理性考量的结果。

左还是右?“德国的选择”党分离自德国政党右翼保守阵营,所以从一成立就被贴上右翼的标签。基于德国极右翼政党国家民主党曾公开赞扬过该党,为了避免和极右翼政党扯上关系,“德国的选择”党领导人卢克澄清道:“和其他持有欧洲怀疑主义和张扬民粹主义、反移民的政治团体不同,我们既不是民粹主义者,也不是右翼。”

的确,“德国的选择”党不同于排外的极右翼政党,该党发言人梅茨格明确表示,“德国的选择”党主要纲领是废除欧元、简化税收和接收移民。“德国的选择”党是一个主要反欧元的单一问题党,在欧盟存废、移民问题上甚至比较靠近左翼。

另外,在如何应对欧债危机的政策问题上,德国经济界形成截然对立的两派:一派为大公司及其工业联合会,认为欧元对德国经济仍有好处,主张挽救欧元;另一派多为中小型企业及其联合会,它们反对德国执政党政府的“欧元政策”。“德国的选择”党恰恰是代表中小型企业和中产阶级利益的,所以从社会基础来看,该党应属于中左翼。然而,按照“德国的选择”党自己的说法,它在政治上既不左也不右,只是一个“代表无数公民的感受和担忧”的公民政党。

昙花还是常青藤?“德国的选择”党是在欧债危机中德国救助责任增大压力下产生的,反欧元只是手段,为德国救助责任“减负”才是目的,因此有分析认为,只要欧债危机得以缓解,“德国的选择”党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认为“德国的选择”党将昙花一现并非没道理,欧元流通10多年来给德国人带来的好处不容质疑,民调显示,2/3的德国民众仍支持留在欧元区。所以,“德国的选择”党未来的发展道路注定并不光明。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真正重大的事件往往是无法预知的。“德国的选择”党反欧元主张显然几无可能成为德国的选择,但“黑天鹅效应”的存在使一切判断必须慎之又慎:欧债危机虽然终将结束,但欧元区各国发展不平衡状况以及国家与超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张力却仍将持续,再加上后工业社会的形态和网络个性化趋势,若这些催生单一问题党的条件不消失,不能排除“德国的选择”党也像绿党一样成为政坛常青藤。

德国高职 篇6

一、德国双元制特点及招生模式

德国双元制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它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责任, 而职业院校仅起着配合和服务作用。

1. 德国双元制的特点

双元制其中一元是企业, 另一元是职业院校, 在办学上突出双元特色, 即两种教育场所 (企业和学校) 、两类教学内容 (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两种教材 (企业实训教材和学校知识教材) 、学生两种身份 (企业的学徒和职业院校的学生) 、两类考试 (技能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 、两类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毕业证书) 。具体特点如下:

一是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起主要作用。双元制是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受教育者从学校角度是学生角色, 而从企业角度则是学徒, 学生要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要多于在职业院校学习的时间, 企业不仅承担了学生大部分教育费用, 而且还承担了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二是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善。德国双元制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学校、企业、学生均有章可循。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职责分别是由《联邦职业教育法》和各州的《学校法》规定的;此外, 还有《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如《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 以上法律法规牢固地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德国国家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三是行业协会主导的资格准入制度。行业协会在企业、学校、学生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德共有350个行业协会, 德国的行业协会由企业自发组成,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由行业协会出题, 在企业进行考试, 证书由行会统一颁发,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在企业就业。四是实施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德国双元制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就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培训师和学校教授通过项目引领组织教学, 学生围绕项目参与研究, 学做合一, 边学边实践, 理论传授与技能学习同时并进, 实践能力较强, 所选项目紧贴市场需求, 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五是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是德国双元制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核心, 它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发展, 把教育与学生的自由、尊严、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德国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企业和专业, 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一个人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成为技术工人, 家庭十分自豪, 技术工人的薪资待遇也不低于其它专业、行业。六是建立以第三方评价为特征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评价包括几个监控渠道 (1) 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控:师资力量、考试形式、学生测评。 (2) 外部评价:行业、企业、雇主对毕业生的反映, 学生的流动性。 (3) 专门机构评价。通过公布评价结果, 学生及其家长对某学校某专业产生信任, 由此做出是否就读的决定。

2. 德国双元制的招生模式

德国双元制招生制度的重要特点是德国的职业院校不举办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每年招生数量要根据市场及企业的需求而定, 招生对象范围广、多层次、宽口径。它不仅招收应历届高中毕业生, 也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同时还招收大量的在职职工。招生的标准和依据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及企业的需求, 政府和学校不再单独设定较高的门槛, 不举行统一考试, 只要民众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愿望, 企业就会千方百计的满足他们。德国双元制招生主要由企业完成, 通过网上在线测试、到企业进行电脑测试、面试、体检四个阶段的筛选, 确定最终录取名单。被录取的学生立即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 企业可以直接找职业院校, 也可通过工商行会找到职业院校, 送学生到学校学习, 企业给每位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津贴。双元制学生在学习期间由学校教授专业知识, 同时有企业专门的培训师指导。双元制学生毕业前一年企业有专人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对第一份工作有何期待和愿望, 学生毕业后90%留在本企业, 学生很快能适应工作。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性较强, 施行开放办学, 不仅面向中学学生, 而且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驾齐驱, 在企业工作两年后回校学习, 也可拿证书。

二、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加快我国职业院校招生体制的改革

1. 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体制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招生制度沿袭几十年一贯的精英教育时期的招生模式, 它是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专科层次来进行的, 结果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采用同样的招生考试标准进行人才的选拔和录用。这就把本来是两类不同人才的选拔硬生生地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 统一的国家高考成绩被划分成“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高职高专线”四个分数段, 高等学校也随之被划分四等, 高职是最末一等, 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这样的高考体制严重挫伤了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感到被社会瞧不起而“灰头土脸”。按照这种统一高考的录取批次, 在报考生源下降、本科扩招的情况下, 高职的生源越来越紧张。当前的招生制度不利于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 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不愿从中职学校招生, 而是希望录取普高学生, 这就更加剧了职业教育整体生源的减少, 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2. 加快我国职业院校招生体制的改革

我国是世界人力资源大国, 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高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 是调整教育结构、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 在学习借鉴中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传统观念, 在全社会重塑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 这是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前提。如前所述, 在我国, 由于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多种原因所造成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总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职业院校没有好生源, 毕业的学生不愿到企业就业等等, 无论是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 还是企业、学生家长, 都不看好职业教育。这些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是人们思想中陈腐的、落后的观念在作怪。

二是政府要主动作为, 通过法律、政策、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措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引导各类企业与职业教育相融合, 逐步走上二者互动双赢的良性发展道路, 这是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关键。我国的众多企业为什么不能像德国企业那样热衷于走双元制的发展模式呢, 除了观念上的落后外, 与诸如企业经济实力、规模的限制, 国家的一些法规政策导向不明确、不具体有密切关系。笔者认为这其中关键是政府能否主动作为。从德国双元制的经验来看, 德国政府及各州政府均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如《职业教育法》、《学校法》等, 引导企业走双元制道路。反观我国, 尽管1996年我国也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共40条, 但限于当时的条件, 在立法意图、法律条款、各方义务责任等方面过于笼统、偏少, 规定不够具体明确, 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政府在今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 应主动作为, 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 出台实施细则。此外, 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做法, 政府主动作为还包括从国家层面要积极组建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全方位、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将适宜有行业协会承担的工作, 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协会承担,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使行业协会能真正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唯此, 政府及相关部门才真正做到了有所作为、发挥作用。

三是改革高考制度, 高职院校依法自主、多渠道招生, 这是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落脚点。从我国国情、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出发,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国家统一高考逐渐退出舞台, 逐步加大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的比例, 并过渡到完全由学校自主招生, 考生依规自由选报学校,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政府加大指导和监督。当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 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的高考基本上维持着30多年前计划经济时期、规模很小的精英教育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 必须进行彻底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同时, 相应设立两类不同的录取制度, 普通高等教育实行国家统一高考录取, 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则应改革创新, 坚持走依法自主多渠道招生的新路子。

(1) 高职院校依法自主招生, 考生依规自由选择志愿。高职院校应走自主招生的新路子, 即由国家授权、学校 (或行业协会) 自主确定入学标准, 进行入学测试, 实施招生录取, 考生自愿选报学校, 参加院校测试合格后, 可直接被录取, 不用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高考。被录取的考生在校期间的一切待遇与普通高考的考生一样。

笔者认为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招生模式的基础上,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首先取消竞争程度相对缓和的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 然后再取消公办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 上高职的学生实行自主招生不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对高职院校招生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制度, 放宽招生门类的限制, 调低招生的门槛, 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 最终使高考成为选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制度, 使高职教育成为真正的大众化教育。

(2) 高职院校开放性办学, 实行多渠道招生。高职院校目前仍基本沿袭了普通高校的招生模式, 招生对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这种单一的生源渠道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导致生源紧张。所以, 应向德国高职院校那样开放式办学, 多渠道招生。

一是加强中高职衔接, 扩大招收中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由于没有上高中, 年龄偏小, 上了高职院校, 满足感较强, 也很渴望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 进校后动手能力较高中毕业生要强, 参加各种活动也积极, 就业的心态较好, 流失率低, 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大招收的比例, 开通中高职教育的直通车。二是瞄准市场, 招收企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几乎每个企业单位都拥有大批的实践经验丰富, 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的青年技术工人, 还有那些在企业有一技之长的已取得高中、中专、技校毕业文聘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无论是自身的提高的需要, 还是企业发展的要求, 都使得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强烈愿望。针对青年技术工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特点, 高职院校可降低门槛, 通过宽进严出、学分制等运作方式为他们入学创造条件, 对于一些技术能手、劳动模范, 可免试入学。三是加强校企合作, 大力实施订单式培养。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和后续培养工作, 根据企业的要求, 将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等贯穿于培养过程,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 为学生设立奖学金, 也可为学生减免学费, 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为企业培养了后备人才, 达到彼此双赢。四是开放性办学,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消除招生时间的限制, 采取由每年的一次招生为季度性招生, 把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 使非全日制、非学历的学生数迅速增加, 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核心。这样可缓解一次性招生的压力, 保证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规模, 满足企业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 也便于高职院校履行社会职责, 积极开展岗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特殊工种培训、技师培训等, 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 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招生模式, 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政府应主动作为, 做好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通过各种政策和经济杠杆, 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使企业与职业院校走互动双赢的良性循环路子。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职业院校依法自主、多渠道招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德国高职 篇7

在行动导向理论的指引下,德国的职业教育迸发出勃勃生机,一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例如,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教学法等。

(一)案例式教学法

教师描绘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诱导学生对其进行研讨的教法就是案例教学法。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充分地准备大量的讨论材料,在许多的材料中筛选出典型的案例;假如没有合适的现成的材料,就需要教师亲自动手编写,并且把案例用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需要学生做的是研讨、剖析教师提供的具体案例,与学习伙伴交流,展示自己的思考轨迹和解决办法,在讨论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从而使自己的观察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提升职业素养,获得各种能力,特别是提高综合实战能力,而不是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

(二)项目式教学法

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教学方法被称作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活动中,项目一般指的是生产一种有着实际用途的具体物品的劳动任务。比如;在服务行业或者商业活动中,项目可以是展示商品、设计广告等;而技术部门的项目可以是为某项理论设计模型等行为。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完成。小组成员一起制定项目计划,可以把项目分解,分工合作一起完成项目。

(三)角色教学法

学生通过在虚拟的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从角色所处的地位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在一定的时限内,探索、讨论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教学方法叫做角色教学法。在实施这种教学法时,教师要选取一定的实例为情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站在设定人物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这样,使学生较为深切的体验到将来岗位的喜怒哀乐,从而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使学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将来做一个既有职业能力,又爱岗敬业的劳动者。

二、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路

我国旧有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其权威是不容置疑的。而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有被动地听讲、笔记、回答的权利,很难得到自主地锻炼手和口机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局面逐步打破。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更新自己的观念,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本国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课堂的导游者、导演、和评判者。

(一)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理念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因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英语不但要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注重实际应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它蕴含着两个要求,一是掌握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掌握实用英语,并能运用实际生活中,这不是通过一门课程改革就能实现的目标,需建立和完善公共英语课程。我们的想法是:综合英语平台,形成一个特殊的板块,形成“平台+板块”的多层次的英语教学模式,按学生的层次不同、发展不同、就业不同、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设计“多层次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形成特色、分别培养、尊重个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

该系统的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他的精髓是“i+1”理论。克拉申说,我们只有获得可理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才能习得语言。所谓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采用式i+1,其中i目前学习者的语言水平,1是较高一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如果采用i+2或i+0都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模块的开发和设计思路

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变革的特征是,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代替了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设计,职业分析为起点的课程代替了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这就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的设计思路。突破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知识体系,技能本位替换了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研发出了新的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因此,学习先进国家(如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开发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有我国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三)开发和设计“研究性学习项目”模块

在21世纪,公司对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成了普遍现象。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有职业专门技术应用,要有职业的通用、学习、工作、创新、提取信息等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等。

为此我们设计了“研究性学习项目”模块,来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让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如“关于首都窗口行业英语提示语使用的研究”、“我身边的英语”、“广告英语的特色”。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写出报告,通过项目实施,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方法,还学会了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了就业能力。

结语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主动的积极的和学生沟通,知道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期望。德国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通常情况下,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会让学生依据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来给教师做出评价。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搜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间接地搜集信息。他们让学生树立了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也对教师提出要求。这些做法想着很简单,但他反映了教师对本身角色的理解和对自身发展的追求。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不是一门课程,他是一个体系,不仅是一个课程平台,有助于增强整体素质的作用,还渗透到了专业课领域,甚至成为核心环节的课程,渗透到职业课程领域,增强自己专业的竞争力,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琳靖.借鉴德国执教理念,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1月.

[2]2009年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及教学质量管理培训班学习指南.

德国高职 篇8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授的管理

在德国大学教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与其评聘过程的艰难有关,也与“一朝教授,终身教授”的待遇分不开。

(一)教授的聘任

德国教授的招聘过程十分繁琐。德国的教授不能在原来的工作地方晋升,必须等某大学有高一级的空位时,具有教授资格的人才能去竞争,即参加公开招聘。聘任教授时首先要根据学生人数和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提出对教授的需求,报州教育委员会批准,然后成立招聘委员会,制定招聘流程:

岗位描述→提出教授资格要求→利用网络、专业刊物等媒介公开招聘→应聘者递交材料→行政人事部门对材料形式进行审核→转招聘委员会审核材料→确定候选人名单→进行非专业内容的1小时面谈→候选人试讲(分指定内容和自选内容)→确定排名顺序→交给校领导决定→州政府任命。

(二)教授的培养

新入行的教授要经过师范培训课,一般需要两周的时间,学习内容很具体,包括怎样上课、批改作业、出试卷等,教授们自愿参加,由学校承担费用。另外,老教授会为年轻的教授提供讲义,系主任也会协调新教授担任的教学内容,同事之间互相的交流也很有帮助。新教授一般2年左右可完全融入工作。

(三)教授的工作量及待遇

教授每周必须上18小时的课,还有很多其他组织工作不包括在内,所以实际上的工作时间大大超过了18个小时,而且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教授的工资和工作量没有关系,但与年龄、家庭构成有关,一般入门薪水是5000欧元/月,还有一些不多的补贴。德国教授的薪水比企业的同等职位低很多,但从学术的自由、时间的自由、公务员的铁饭碗、社会待遇等方面考虑,教授仍然是很热门的职业。

(四)教授的科研工作

在德国不存在非常好和非常差的大学,而是各具特色。德国宪法第三条规定:教授拥有教学和研究的自由。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不注重文献的发表,他们认为,你能制造出很多的纸(论文)来也并不代表你的水平就很高。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世界的前列,其中双元制培养的工程师对德国的经济影响巨大,70%的工程师来自于双元制大学,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应用科技大学最大的特点。霍夫应用科技大学约有三分之一的教授做研究、做项目,就是我们所说的科研。

(五)对教授的考核评价

在德国的高等院校,教授是一个学科领域内教学与科研的组织与执行者,最高级别的教授还是院、系、教研室或研究所的行政管理者。教授一日为教授,终生为国家公务员,除非他触犯了法律。德国的高校不存在对教授的考核,对教授的学术及授课水平,一般是以学生对教授的问卷调查体现,也只有学生有权对教授进行评价。但这样的评价不一定完全客观,通常学生的年龄越低,对教师的评价越糟。如果一位教授上课时讲相声,校长拿他也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德国教授是一群凭良心工作的高素质人群,是道德模范,社会也希望每个人都是善良向上的,避免学生受到损失。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我们的社会大背景与德国相距甚远,但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一些合理做法,无疑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积极影响。

(一)提高准入门槛

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本科毕业生较多,有一部分实验教师还达不到本科毕业的程度,虽然后来又读了在职的本科、硕士,但由于起点相对较低,在专业基础和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仍有差距。近年来这一情况改善了很多,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高职教师的一项基本指标。

(二)强化实践能力

我们现有的高职教师大多是从相应的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职学校任教,这样出了校门就进校门的情况很普遍,其理论知识可能足够,但实践经验缺乏严重,同样缺乏的还有社会知识。虽然每年国家有专项资金对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国培”“省培”,或者是假期教师下企业,但流于形式的偏多,实际效果不明显。因此,可以把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条件之一列为有两年以上的企业经历,而老教师每隔几年也要进行一个德国教授那样的企业学期。

(三)适当减少科研项目的压力

我们的职称晋升制度注重的是论文和项目的数量,强调的是科研能力。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做项目或者出版高水平的论文不是高职教师的强项,反倒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评职称而疲于奔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什么不能像德国那样,把这些科研工作让给擅长做研究的综合性大学的教授们呢?

摘要: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代表着学校的水平,有好的教授才会有好的大学。根据在德国三个月的研修,试图借鉴德国教师队伍的构成及管理方法,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德国教授

参考文献

德国高职 篇9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与特点概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一流。它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是指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 一边在国家的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职业学校与企业是双元制教育的两个培训场所。培训者通常在学校里进行1至2天的理论学习, 在企业里进行3至4天的实践培训。其本质在于:培训者在校学习的同时, 企业对培训者提供职业培训, 使其掌握职业技能, 而不是简单掌握某种特定的岗位培训。显然,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职业学校, 另“一元”指企业 (或公共事业单位) 等校外培训场所。“双元制”职业教育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为目标, 真正成为受企业和培训生欢迎的教育。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极大地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通过笔者的实地考察和深入剖析, 领悟其“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点主要如下: (1) 两个培训主体 (两个学习地点) :职业学校与企业。 (2) 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 他们是学生, 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接受职业教育;在企业, 他们是学徒。 (3) 两类教师:理论教师 (职业学校的教师) 与实训教师 (企业里负责培训的教师) 。受教育者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与就业, 在这两类教师的培养下完成其职业教育的学业。 (4) 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 (实训大纲) 》 (由联邦政府颁布) 与《理论教学大纲》 (由州文教部制定) 。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在这两种指导文件下进行, 即企业培训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分别按这两个指导文件进行。 (5) 两种教材:理论教材 (由联邦教学大纲设置) 与实训教材 (由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出版) 。供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使用。 (6) 两种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教学。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 需要按照这两种教学内容来进行和完成。 (7) 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受教育者要参加和完成这两种考试。 (8) 两类证书:考试证书 (一般与学习和培训地点无关, 凡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者, 都可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发的国内外承认的证书) 与培训和毕业证书 (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颁发的与培训和学习地点有关的学历证书) 。 (9) 经费的两种渠道:企业与国家。企业里的培训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 职业学校里的费用则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承担。

总结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 法制性:企业和职业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办学, 并密切合作。为规范联邦职业教育, 德国制定有完备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企业和职业学校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通过这些法律法规, 保护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规定了企业和学校双元打造技术人才的义务, 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 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2) 实用性:无论是企业培训还是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均同生产紧密结合。 (3) 社会性:职业教育与企业广泛结合。 (4) 公平性: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双元制职业教育采用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方法, 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客观、公正、规范。 (5) 选拔性:职工教育师资的筛选和培养十分严格。

综上所述, 可见“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 它是一种教育制度。这一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二元”为主体的办学体制, 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负有主要责任, 也是一种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培训模式。

二、我国职业教育“2+1”模式的特点分析

目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途径是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 即在高职的3年学习生活中, “2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 包括相应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1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即进行岗位技能学习与培训, 还包括完成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设计) 。目前,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其培养途径中的特点主要如下: (1) 打造合格的企业育人主体。在实施“2+1”人才培养途径中, 高职学校在学生完成两年的理论学习后, 要选定合适的“顶岗实习”企业并与其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然后安排学生到企业完成“顶岗实习”的培训工作。目前, 我国“2+1”人才培养模式在体现企业的办学主体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由于目前国家对于接受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培训工作的企业, 既无政策又无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所以一般企业对此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动力。 (2) 建设过硬的专业。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高职院校, 都强调建设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过硬专业, 否则, 就难以生存。建设一个过硬专业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建设有效、使用的实验、实训中心。 (3) 打造实用的教学计划。目前, 我国各高职院校都能按照“2+1”模式的培养要求, 制定实用的专业教学计划, 它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 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亟待提高。在我国“2+1”高职人才培养途径中, 高职院校中的“双师型教师” (既有较好的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十分缺乏。不少高职院校教师全部为高校毕业生, 理论功底较好, 但缺乏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

三、中、德两种培养方式的异同点分析

纵观中、德两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事实途径以及办学理念, 存在的相同及相似之处在于: (1) 二种模式都强调并实施校企合作。 (2) 二种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但两种培养方式又存在着许多实际的不同之处, 这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校企共同培养协议的约束力不同。在我国“2+1”培养方式中, 虽然学校与企业签订有共同培养高职人才的协议, 但企业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即被动接受培训实习, 体现办学主体的责任不强;学生实习后, 能到该企业就业的不多。而在“双元制”模式环境下, 企业严格按照德国的有关条例和法规的规定与学生签订培训协议, 学生的学习、实习、考试、就业均有保障。 (2) 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同。在我国“2+1”培养方式中, 尚未有效发挥出企业的主体作用, 并缺乏机制体制的保障。在“双元制”模式中, 由于企业是育人主体, 则企业一直在其中扮演着主角角色。 (3) 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不同。在我国高职教育中, 高职院校教师基本缺乏职业教育经历, 更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 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 无论当企业的实训教师或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 均有各种严格的规定和企业实践经历与经验的考核。 (4) 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目前在我国“2+1”模式培养模式中, 考试基本由学校实施, 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考、教分离制度。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 由于严格执行考、教分离制度, 并进行全国统考, 充分体现了考试公平的原则。 (5) 实训时间上的差异。目前在我国“2+1”培养途径中, 学生在学校学习 (与实训) 的时间和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规定较死, 执行“2+1”模式, 即学生进校后头2年在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理论 (与实训) , 后1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培训, 各培养阶段泾渭分明, 不可穿插, 不利于学生即学即用。而德国“双元制”下的培养方式, 则具有灵活的时间表, 学生可以在企业边学习边实训, 学以致用, 成才短平快。

四、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促进我国高职“2+1”教育模式的改革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十分成功的, 经验是十分丰富的,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与生产紧密的结合, 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目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机制不够灵活, 教育观念落后, 管理体制陈旧, 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此外,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因而使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总结其原因, 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顶岗实习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工作相结合。但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 体制机制不同, 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同, 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不能照搬德国“双元制”模式, 而应要紧紧围绕“与生产紧密的结合”和“校企的深度合作”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 推进校企联合办学, 使校企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德国,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与职业学校为双重育人主体, 使企业在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担负起主力军作用。为改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中, 企业对合作办学既缺乏积极性, 又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之问题, 国家除应出台有关政策, 即对校企合作办学中要给予企业的相应的优惠政策外, 还应该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中, 需进一步明确规定在校企结合中, 强调企业的主体作用, 彰显企业与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并给企业的优惠政策支持, 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动力。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获得成功的经验表明, 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能使职业教育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因此, 我国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的观念。没有牢固、紧密的校企合作, 要想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的高职实用型人才是难以实现的。

2. 在培养目标上, 要继续转变教育理念, 加强基础训练, 重视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中, 必须确立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理念。在理论教学上坚持宽基础, 基于我国的现实, 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要使学生具备跨岗位的能力, 并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以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机制, 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除专业技能培养外, 高职院校还需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不断提高。还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鼓励个性发展, 这些, 均要求学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 予以充分考虑。

3. 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学习“双元制”教育中“与生产紧密的结合”的经验, 办学中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 加强其高职特色专业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 还要重视老专业的改造和新专业的建设工作, 实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培养出的高职专业人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这样的高职教育才会受到学生和社会的欢迎。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 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适应性, 应抓好重点专业建设和进行专业群的建设, 这样既可以较好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进行相同大类的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 还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开设相应的新专业。学生有了较宽的专业基础, 也就具有较专的专业能力。

4. 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 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我国的高职教育要破除传统教育观念, 即重文化课, 轻专业课;重理论, 轻实践;重知识传播, 轻能力培养的思想, 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的技术工作能力, 在课程计划安排中, 要不断加大实训教学比例, 使它能够完全满足动手能力培养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借鉴“双元制”重视“与生产紧密的结合”的经验, 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建设, 不断加强综合性实验,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此外, 还要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使它能够不断地适应和更好地服务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5.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与“双元制”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求相比, 双师型教师建设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短板。因此, 当务之急, 就是要加强现职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为改变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这一现状, 则应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对现有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和岗位技能的培训; (2) 从企业引进或聘用一些技术专业人才来充实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 派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技术岗位进行一定时间的轮岗锻炼, 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积累企业岗位工作能力的经验。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其“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训目标的一种思想、制度、课程模式。本文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剖析, 并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2+1”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德两种培养方式实现途径的异同点分析, 进而提出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促进我国高职“2+1”教育模式的改革的建议, 以推进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双元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2+1”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元政.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借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

[2]汤川, 汤毅平.德国工学结合途径与我国2+1途径的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3) .

[3]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4]康英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 2009, (16)

德国:给你一个触手可及的新德国 篇10

去德国馆看“动力之源”好了。

没错,就是那个著名的金属互动球,德国馆的“镇馆之宝”,直径三米,重量1.2吨。黑漆漆的大厅里,两个虚拟主持人——德国小伙儿颜思和中国女孩燕燕会邀请观众同时大声呐喊。而只要你山呼海啸,它就卖力表演——左右摇摆甚至绕圈飞行,并在摆动中呈现出变幻的美丽画面。更神奇的是,哪边的呼喊声更大,它就以更剧烈的摇摆以及更耀眼的光芒呼应哪一边。

——因为吸纳了众多目前世界上最高端技术,这一庞然大物可以将参观者的鼓掌、欢呼声转化为动力,而球体表面安装的40多万根发光二极管,则让它拥有了呈现绚丽画面的非凡能力。

通过营造互动,将高科技化为可感知、可实现,德国馆成功地将技术与人联系到一起。而借助这种联系,其“新德国”形象呼之欲出,堪称一次绝佳的品牌重塑与推广实验。

走近你,打动你

没有谁能撼动德国在人们心中的工业强国形象,除非德国自己。

一直以来,在一系列需要高精度科技为基础的领域中,如:化工、光学仪器、电气制造,“德国制造”基本等于可靠和放心。而在汽车、机械制造领域,人们对出自德国的大型跨国公司更是如数家珍。时至今日,作为在欧洲科技和产业最发达的经济强国,德国依然具有从重工业到太空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德国其实从来不缺技术。不过这一次,它要的是“和谐”。

事实上,德国在1970年代曾经历了重工业产业的经济结构转型,其经验和教训可以想像。或许正因如此,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技术。科技是否一定是冰冷的?除了伟大和磅礴之外,还能有点儿什么?至少德国馆给出的答案是:人。

“整个德国馆都在宣言一种全新的模式,即借助高科技来为人们的生活更好的服务。”德国馆新闻官孔然蒂对《中外管理》说。

是的,科技其实可以离我们很近。此次上海布展设计中,德国馆未如其他国家一般,强调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却将德国的创新产品介绍放在了核心区域。

如果你嫌那个摇摆发光的千斤大球过于诡异了,不如来看看其他更平实的展示。比如:乌尔姆市的租车案例。多年以来,有多少城市在拥挤的车流中窒息,但乌尔姆却把这个难题化解为一场无尽的接力游戏。依靠强大电子信息系统的支持,200辆自助出租车被投放到这个城市,车随人走,不用停放在固定站点,人们可以随意租用并就近更换,只需要一个密码而已。

技术以人为本。事实上,德国馆的设计者正是将技术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们对自己周围的事物重新思考,发现智能的技术和产品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使得人与技术有了更好的联系。

服务于人类生活的科技,才是最佳的科技。作为一个从二次工业革命就崛起的工业强国,在即将走向其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没有什么比更新锐、更人文的品牌形象更具说服力。

让互动高密度、高精度

不过,徜徉于德国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德国固有的高精度基因——希望德国馆的主创者能宽心一笑。因为我们是在夸他们的考虑之周到。

在这个信息如潮得让人头疼的时代,让人在你面前驻足停留是一项相当大的本事。而触摸、交流,品牌一旦能和受众达成互动,就是成功的一半。

德国馆对此方面的谋划可谓精心。

且不说其怪异的建筑群是如何吸引人们的眼球了。走近会发现,这个怪异的建筑好似一个流动变幻的雕塑长廊,每一处的设计都令观者获得360度的欣赏维度。设计师更是将展厅内的参观项目一一命名为未来设计、人文花园、发明档案馆、动力之源、创新工厂等,务求让参观者看到一个全新的富有巧思和活力的新德国。

一进入馆内,就是一系列德国地方风情的图片墙,成为游客拍照的绝佳取景角度,更有趣的是,“茜茜公主”与“路德维希二世”每天都会亮相于此,“陪影”。

整个展馆的二层,则是纯粹的互动区。摇动铃铛,电视屏幕上的鸽子就会飞走;拿起一根胡萝卜,屏幕里的兔子就会从洞中钻出来;就连楼梯扶手上也“暗藏玄机”,能发出香味。360度环绕视听体验,像个灯罩一样,游客可以把头伸进去,感受奇妙的声音效果。

最有趣的,是让你的整个旅程都丰富多彩,从一个展馆到另一个展馆,或要爬楼梯,或要走滚梯,还有的地方干脆可以坐滑梯滑过去。

这些互动,大部分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不但将德国的新形象展现得愈发清晰,而且将在观众脑中留下印记。

当然,那个超绚大球是互动的最高点,在这里,主角,正是观众。

还有谁敢再重复之前官方的预测——德国馆将观者寥寥、曲高和寡?不,事实反而是参观人数暴涨,获得了观众极佳的互动反应。

是的,科技可以离我们很近,新德国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上一篇:科学课程能力下一篇:中职英语教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