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2024-07-07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精选十篇)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1

(一)从“成人”的角度界定成人教育概念

成人教育的概念复杂,国际上常见的解释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即只要是“成人”,他或她所接受的教育,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这也是英国除外的人最一般的理解。由于这一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即关于“成人”的判断标准仁者见仁,缺乏一致性理解,所以,许多有关成人教育的定义,都是从对“成人”的界定出发,来阐述对成人教育的理解。下面举例分析。

(1)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概念的表述是:“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项目。因而其范围包括非职业的、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集体社会目的的教育。”

(2)《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成人教育所下的定义是:“为年龄达到足以工作、投票、战斗、结婚以及已经完成了在儿童时期开始的连续教育学习阶段(为受过某种教育)的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

(3)《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成人教育概念所作的定义是:“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或15岁以上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划”。

(4)1988年,我国资深成人教育家王茂荣出版了《成人教育学基础》,书中认为:“成人教育是专门为被所属社会承认是成人的人们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比较以上所列举的四个概念可以看出,它们都试图从对“成人”概念的理解出发界定何谓成人教育:经合组织认为的“成人”是“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突出的是成人的生物学、社会学特点;《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的“成人”是“足以工作、投票、战斗、结婚”,强调的是成人的社会学、法律学身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提出了“15或15岁以上”为成人标准,值得商榷;我国成人教育家王茂荣提出的“被所属社会承认是成人”,虽过于笼统、不够具体,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成人”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主要有四种成人观,即生物学的成人观、心理学的成人观、社会学的成人观和法律学的成人观。作为教育范畴的成人,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我们不可能从某一个纬度去界定成人标准。所以上述成人教育概念,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二)从教育目的出发界定成人教育概念

侧重于将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目的来阐述其内涵的概念主要有:

(1)1966年,在美国爱塞特市召开的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组织地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为目的。”

(2)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教育大会和1985年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最后报告认为:“成人教育是指整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不论其内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不论是连续的或是取代学校和大学进行的初等教育以及在企业的学徒训练。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

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所提出的成人教育概念,强调其目的在于“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所倡导的是,成人教育主要在于促进成年人的能力增长、知识扩展、技术提高等。显然,这两个定义所强调的成人教育的目的,既有个人意义,也有社会意义,而且与青少年接受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有着较大差异。

(三)作为一种手段的成人教育概念

成人教育意味着一种手段的观点,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所撰写的著名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该书指出:“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原有的不同基础而施加的一种教育行为,或为之提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补充教育,或为之提供“延长性的教育”和“进一步的教育”。并且还将成人教育看成是一种发展个性的手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上述定义在国际成人教育界具有广泛的认同。它强调成人教育是生命发展历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强调成人教育是以成人的个性为基础并以发展成人的个性为目的。成人人格的丰富多彩性和表达方式的复杂多样性,在于成人“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成人教育还没有形成能够为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所共同接受的一种能够比较充分显示“全面性、权威性”乃至“国际通用性”意义的有关其自身概念的定义表述。历史上以及现有的成人教育概念都各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种对于成人教育概念的多样性理解源于对“成人”和“教育”的不同理解,也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有关。

二、继续教育概念的不断调整

继续教育是目前与成人高等教育混用最为厉害的一个概念。现代意义的继续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对大学本科教育以后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活动。

关于继续教育的定义,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在美国,继续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的教育,使成人不断获得有关自己职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别的职业的了解。”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职业技术教育术语》中指出,“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它对某个人来说,可能是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对另外的某个人来说,可能是在某个特殊的领域内更新和补充知识;还有的人可能是在为提高其职业能力而努力。”

(3)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解释性资料中对继续教育所作的界定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

(4)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5)“继续教育在成人教育中作为一个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专指大学本科后的在职教育而言,包括理、工、农、医、文、法、管理等。大学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已被列为`初始教育',即它是基础,是起点,而继续教育则是初始教育的延伸、补充、扩大和发展。”(《世界成人教育概论》北京出版社)

以上定义虽然都不具有普适性,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给继续教育规定了起点。也就是说,继续教育是在一定初始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教育类型。例如,在美国,继续教育的起点是“正规教育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即对于不同受教育对象而言,继续教育的起点是不同的;在我国,继续教育的起点由“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一定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逐渐向“大学本科后”倾斜。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初始教育的水平、层次在不断提高。

所谓的“初始教育”,是一个社会与教育互动关系的动态发展概念,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这样的“起点”应该是在社会、教育发展理想和社会、教育发展现实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形成和发展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地确定一个具体、划一的“起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继续教育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此外,就受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而言,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外,以上四种定义都认为继续教育应该是成人(或强调在职人员)接受的与其职业有关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显然不包括闲暇教育内容。

总之,在当代社会,应该把继续教育看作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继续教育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与时俱进。

三、终身教育概念的不断深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职业的变换与失业成为人们经常面临的问题,一次性的职业训练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在这种背景下,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60年代首先提出了终身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的一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当是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最初表述。

终身教育概念提出以后,迅速得到了人们的响应和接受。终身教育并不等于学校教育,但不排斥学校教育,而是把学校教育包容在内。终身教育也不等于成人教育,但包括成人教育,其内涵更广泛。

关于“终身教育”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指出,“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更美好的生活,从中汲取一切有益的东西,使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具体来讲,即培养人和实现教育民主化。”

(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换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一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

(3)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把终身教育定义为“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

(4)我国一些学者对终身教育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终身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个人一生的主动自愿学习为基础,以个性化、多样化、非职业化学习为特征,以个体发展的多样性、个体享受的丰富性为原则,它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品质为优、能力为先、服务为核,它的本质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理念倡导下,全社会将形成全民投资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享受学习的制度安排,以及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

以上关于终身教育的几种概念,被广泛采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提出的观点。

终身教育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原则”来看待,因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不再是学校的同义语,不再是累积知识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智力体系——学会生存。我国学者提出的终身教育概念,则是一种规范性的定义,勾画出终身教育的美好图景,但有将“终身教育”等同于“终身学习”的嫌疑。

四、小结

由上述对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三个概念的解读与分析可以看出,三者之间既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首先,成人教育包含了继续教育,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其次,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共同包含于终身教育之中。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在当前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中,应该大力发展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在内的终身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积极构筑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框架。

参考文献

[1]曹文娟.英国“成人教育”概念内涵考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增刊:P229.

[2]蒋华.成人教育基本概念的探讨及意义.中国成人教育,2007,(3):P11.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 篇2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2007-12-08 14:38:2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2)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

2005年,我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现代化建设,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突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加快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使我市职业与成人教育事

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原创:

一、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两后双百”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为了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我们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加快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输出步伐。为抓好这项工程,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书记***为组长,职社科、督导室、计财科、教育科、纪检等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要求各镇每年都要对应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调查摸底,把新增劳动力全部进行登记造册,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等方面,逐个进行了解、登记,并输入微机,建立台帐。根据各镇的摸底情况,我们认真进行分析,制定培训转移计划,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注重实效为原则,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的方针,适时调整培训项目,增强培训转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各职业学校、成人教育中心校,各培训基地也

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签订协议,进行订单式培训,大大增加了新增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镇成教中心校根据本镇板材加工为支柱产业的特点,突出开展了压合工、悬切工、胶合工等工种的培训,每期培训都达百余人,培训结束后立即就地转移到板材厂,月平均工资在700元以上。经过培训,学员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学员都落实了工作岗位。据统计,到10月底,我市十九个培训基地共培训农村新增劳动力6638人,转移输出6154人,这些从业人员的月工资平均都在600元以上,多的可以达到1000余元。

全市2005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236255人次,组织农村致富骨干培训4370人次,组织了20000余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为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力量办学走入法制化轨道

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并依照《条例》要求,规范他们的办学行为。

暑期,针对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乱办班、乱招生的情况,由***局长带队,职社科同志参加,对全市的社会力量办学进行了整顿,对非法的办学、招生点予以取缔,并对经过审批的办学、招生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

通过整顿,我市的社会力量办学不断规范,办学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到目前为止,我市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已有40余个,在学人数达8000余人。

三、职业教育成绩显著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力度,突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开创***职教事业新局面

奠定了基础。

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我们立足于实际,努力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积极创建省级示范专业,争创国家级重点职中。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职教中心和***职业高中千方百筹集资金,通过向银行贷,向教工借,从办公费中挤,由建筑商垫资的办法,共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综合楼、教学楼、宿舍楼、培训楼、实习车间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同时充实了图书室、机电实习室、实习服装厂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9月13日,省级示范专业建设专家组对***职教中心和***职中的专业建设进行了验收,目前***职中的****专业已被省教育厅公布为***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职教中心的****专业待整改后也将通过验收。10月24日至27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专家组对这两所学校进行验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市职教中心还加紧省板材产业技

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创建速度,组织编订教材,将撤并的***镇***小学进行改建,作为培训基地教学及办公用房,与***、***、***、***、***等多家板材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到11月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将接受省里的验收。

为抓好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成绩,两所职业学校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着力抓好学生的综合技能培训,强化教育教学环节的检查、考核,教学成绩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 篇3

关键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融合

一、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与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通常说来,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在内部的各个层次能很好地衔接、在外部又能很好地与其他教育互联互通的开放性体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都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对学生的文化成绩及职业基础没有过多的要求,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专业教育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校接受三年的教育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同时也拿到了诸多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形成了事实上的“断层教育”,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党中央国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国家必须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且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同时还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2.有利于实现成人教育的全面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上大学不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就给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成人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唯有全面创新才能使成人教育摆脱目前的困境。当前,成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转换工作思路,由原来的学历提高为主的教育,逐步转移到以更新知识和培训职业技能当中,以达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险会的要求。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自己的新发展。

二、二者融合的切入点

1.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从人才培养的一般流程来看,首先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笔者对随机抽选出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发现,其中大都以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只是结合培养年限将相关课程进行了缩减而已。这就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应突出的职业教育特色荡然无存;二是随意缩减课程将严重影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由此在问题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应紧密围绕着职业能力培养来展开,即增大实训教学的权重,并维系理论教学知识结构的逻辑连贯性。

2.课程结构设置方面

这里的课程结构设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之间的课时比例;二是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职业能力培养应注重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但在训练中还要遵循“知行统一”的原则。因此,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上,可以在4∶6和3∶7的范畴内来选择。针对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问题,要厘清二者在专业培养中的功能,再根据人才培养年限进行调整。

3.理论教学要求方面

理论教学也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其在成人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在理论教学中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呢?借鉴高职人才培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所谓“工作过程”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应通过建立真实的工作情景来具体讲授相应知识点。例如,应建立真实的配送中心运营情景,来讲授配送中心的仓储知识。

4.实训教学要求方面

实训教学本身就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但从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部分高校将实训作为理论教学的实验课程,这就实质上将实训教学置于附属的地位。当然,这肯定是不对的。就实训教学的要求而言,应突出两点:一是构建学员的现实职业能力;二是形成学员未来的职业拓展能力。

三、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展望

1.呈现出和谐共促的发展态势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将逐步从争论转向对话。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既存在一些交叉之处,但同时又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两种教育范畴与体系。两者之间这种固有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发挥的独有功能便决定其只能走向“和谐共促”。多年来,学者们已有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一者代替另一者将不利于双方向前发展;在教育实践中,一方从属于甚至附庸于另一方,将导致双方自我定位不清、发展空间受限。只有当两者均坚守阵地,发展势头迅猛之时,才可能是其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共促之日。

2.将长期处于交叉发展状态

之所以出现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认识的不同误区,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是一种交叉发展的关系。各种认识误区的存在,容易使教学内容失去针对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将长期处于一种交叉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二者各有不同,但又存在某种程度的交叉,这是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科学把握的结果。

3.共同为终身教育发展铺平道路

正因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交叉与联系,才不可避免地提供了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二者在这种相互借鉴中发现各自优势及不足,并得以取长补短、互利共生,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回望过去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它们在普及我国中、高等教育以及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展望未来,二者都有独立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他们应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互惠互利、共谋出路。

四、结语

实现成人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这对于夯实成人教育基础、优化成人教育课程结构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于二者在未来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向,还需要分析与探讨,不断完善两者关系的相关理论,促使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朗化。

参考文献:

[1]张守勤,夏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21-22.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4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战线作风建设

1.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省职业教育战线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按照教育部职成司关于筹备全国2013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 做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宣传贯彻工作。召开2013年全省职成教育年度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职业教育工作要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人才, 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为主题,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形成适应需求、外部对接、内部衔接、多元立交,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民生奠定基础。加强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工作,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 在全省职业教育战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组织德育教师、班主任加大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力度,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纳入中职学校课堂、党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按照厅党组要求部署, 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做好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工作。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试验区项目实施等监督检查。

二、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5. 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项目。系统启动并科学指导全省试验区建设成员单位积极进行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试验区试点县、职教集团、省级中职示范校等5个项目。为启动试验区建设其它项目做好准备。

6. 强化试验区建设组织领导。协调相关部门, 共同制定出台《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成立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例会, 听取试验区工作汇报, 研究试验区建设重大问题, 部署试验区建设工作。

7. 促进职业教育省级制度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 加快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保障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开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实践和政策问题研究, 增强科研工作服务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年内制订全省加快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等省级制度。

8.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建设, 探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市、区) 创建活动, 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本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开展针对齐齐哈尔、绥化两市连片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程, 推动片区职教中心发展。

9. 筹备试验区成果展示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宣传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 推进试验区健康发展, 在试验区建设一周年之际, 筹办试验区建设成果展示会。

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重大改革项目工作

1 0. 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评估总结本省承担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总结提炼和借鉴吸收基层实践经验。

1 1. 切实组织全省教育“十二五”规划各项目牵头单位,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课题研究进度。确保2013年底前,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人才保障综合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四个项目结题;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项目中期问效。省项目办和课题办按阶段检查验收项目、课题进展情况。

四、加快推进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2.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3—2020年) , 全面推进全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整体谋划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 推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 着力打通、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 出台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政策、全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 探索涉农类应用型本科 (高职本科) 、专业研究生培养渠道,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3. 按照国家出台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三年行动计划, 研究制订本省实施意见。以课程衔接为重点, 统筹研究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按照国家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 研究本省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 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 建立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制度。研究制订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多种形式招生, 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研究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制度。

五、深化校企合作, 着力提高质量, 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1 4.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贯彻国家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调研, 出台本省中职德育工作相关文件。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继续开展评选活动。组织全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文明风采竞赛和学生作品展洽会、少数民族作品展演等活动。

1 5.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研究贯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标准与办法, 开展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工作。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制定、下发省级精品课程评定标准与办法, 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课。加强专业规范化建设。完成汽车等10个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工作, 按要求完成国家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任务。加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监控, 总结经验, 推广典型, 保证建设质量。定期开展常规教学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职业教育综合考评、学校立项、专项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活动, 积极协调各行业协会, 成立8-10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规范中职学校教材管理, 开展国规教材征订和使用情况检查, 指导召开教材发行工作年会。

16.贯彻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划 (2013-2015年) , 制订本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划。完善大赛管理和奖励办法。组织全省职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完成中职学生专业对口升学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7.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创新。贯彻落实国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本省关于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意见。建立集团化办学定期统计和季报制度, 编写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 建立集团化办学案例库。组织召开职教集团经验交流会, 推动职教集团内涵建设。

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18.规范指导基础能力项目建设。结合试验区项目建设, 与发改委共同确定2013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二期) 。做好项目跟踪检查工作。联合省发改委检查指导2011、2012年基础能力项目建设情况, 确保项目发挥作用。适时开展“十二五”后两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二期) 规划调整。

19.继续实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加大力度支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区域性实训基地及依托第三批重点专业支持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2011、2012年已支持建设专业 (综合性、专业性) 实训基地的检查评估。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促进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提高。

20.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调研起草加快推进本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 应用驱动, 统筹兼顾, 率先部署, 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重点开展省级职成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市级职成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试点;以国家级中职示范校作为首批试点, 启动全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全省“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启动使用全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

七、切实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21.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和管理。落实试验区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围绕培养、培训、管理三大核心要素, 统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构架 (制度建设、人才规划、项目实施工作机制) 。构建职业教育教师、校长人才成长梯次结构, 即职业教育专家、名师 (技能大师)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起草相应评选和管理办法。召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推进会议, 紧扣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 在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起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出台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 开展全省首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加强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的专题培训, 形成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国家“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成国培300人、境外培训13人, 省培1300人、青年教师企业实践80人、校长高级研修100人及兼职教师聘用等年度培养培训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制度建设。配合制定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教师资格、职务和编制标准, 起草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争创国家级建设项目。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关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改革试点重点任务, 依托高校和大中型企业, 共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

22.加强特聘教师管理。对2011年和2012年支持的特聘教师经费项目检查验收, 核实特聘教师专业、名称、考核记录、工作情况, 并将特聘教师纳入黑龙江省专业特聘教师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

八、加强管理,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23.切实加强中职示范校建设。制定下发《黑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意见》、《黑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检查验收通知》和《黑龙江省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意见》, 强化国家示范校建设, 做好省级验收和国家验收工作。开展省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加强中职示范学校校长联席会工作, 开展好学术交流、政策咨询、信息传递工作, 促进全省示范学校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24.提高中职学校管理水平。贯彻执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及国家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推动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持续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广一批学校管理典型案例。继续做好中职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 复查限期整改学校, 仍未达到标准的, 终止其招生。公布全省合格学校名单。调研起草全省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和专业调整意见。

25.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 按照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和生源总体情况, 确定各市 (行署) 中职指导性招生计划, 全面完成中职招生任务。开展多种形式招生宣传活动;制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招生政策。制定下发《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细则》。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新系统。完善学籍管理和毕业证发放程序;制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 加强就业服务。

26.开展职业教育专项督导。配合省政府督导室, 开展以督政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督导。重点督查县级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职教专项投入等方面履行职责情况。

九、加强成人教育工作

27.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启动黑龙江社区教育网站, 发挥资源效用。制定社区教育省级示范区标准、省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标准, 评选省级示范区, 督查省级实验区, 启动省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推荐一批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

28.依托职业学校建立社区教育学院 (校) 。在社区教育基础较好的市 (地) 、县 (市) 、区, 依托当地职业学校, 建立社区教育学院 (校) , 做到资源共享, 发挥优势。

29.积极组织相关地市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继续做好职业教育统计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全国学习型城市遴选、推荐工作。

十、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5

各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处)、职成教研室、各高等职业院校教科研处:

为推动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高职业院校和广大职成教工作者科研水平,经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实施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现将《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参照课题指南认真组织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我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时代性、创新性、应用性,创造出一批适应现实需要、体现我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水平的成果。

课题申报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申报的有关文件见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各单位要加强对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提高申报质量。

为提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的时效性,本次立项仅接受短期研究课题的申报,课题研究周期为1-2年;省职成教研究所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予以指导。

课题实行信誉管理制度,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逾期不完成者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负责人五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地址: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山东文教大厦南楼1052室。联系人:赵丽萍、鞠锡田,联系电话:0531—82621967。邮编:250011。

附件1: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申报说明 附件2: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指南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教育观察与教育调查 篇6

一、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方法和实施步骤

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辅助器材,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既可以单独设计运用,也可以配合其他方法运用,是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个案研究等的基础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教育观察方法有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事件取样法、时间取样法、行为检核法等多种,这里仅就实况详录、日记描述、轶事记录三种方法作一简要说明。

实况详录法也称连续记录法,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持续而详细地把观察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的一种观察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确定观察空间和时间。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多,时间不一,观察研究要根据具体目的确定相应的空间和时间。比如,要观察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分布情况,就可选择学生在教室里的上课时段;要了解学生间的交往情况,则可选择课外活动时间。二是借助一些观察设备。传统的纸笔记录也会用到,但它速度慢且容易出现疏漏,而现代摄录设备则为实况详录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一个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即可把研究对象在某段时间内的行为表现真实地记录下来。三是记录要客观全面。观察时要尽可能多角度拍摄、全程记录,使获得的资料原始、真实、全面。

日记描述法简称日记法,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一种观察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性日记描述,即把观察对象的各方面表现如实记录下来,为全面研究观察对象做准备;另一种是主题日记描述,即只记录观察对象某一方面的情况,为专项研究观察对象所用。日记描述法比较适用于长期跟踪观察研究和个案研究,有利于研究少年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连续性,以及特殊儿童少年个体或群体在某个方面的行为表现。比如,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记录等。

轶事记录法又称记事法,是将研究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完整地记录下来的观察方法。与日记描述法不同,轶事记录法不是持续记录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行为表现的全过程,而是着重记录有研究价值的事件或信息。这种记录方法不仅要求记录研究对象在某一事件中的行为表现,还要记录事件发生的背景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情况。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的内容可以是典型事件,也可以是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日常行为事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记录什么事件,都应是研究者亲自观察到的,不能是道听途说或者从其他资料中转抄的。

2.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

教育观察的实施过程一般有“计划与准备”“实施与记录” “整理与分析”三个阶段。

作为一种科学观察,用于课题研究的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实施观察行动之前所做的尽可能详细、合理的观察设计。这种设计包括准备相关资料、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重点、选择观察设备与手段、编制观察表与记录表等。比如开展“学业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课堂行为比较研究”,就要在正式实施观察之前,查阅相关资料,弄清学生常见的课堂行为类型,区分哪些是“学习行为”,哪些是“非学习行为”;制订包括观察的班级、科目、节次及观察者人选、分工安排在内的观察计划;确定要观察的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具体人选及要观察的课堂环节重点;编制《学生课堂行为记录表》;准备好摄录器材,甚至事先安排好摄录位置和角度等。

实施观察是教育观察研究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按计划进行观察,围绕观察目的,把注意力集中于观察项目上,如果发现观察计划有不妥之处,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予以调整,以保证观察任务顺利完成。二是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既保证观察项目全部处于观察者的观察范围之内,又要避免观察对象受到影响。三是辨别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不被无关因素干扰,保证观察效果。四是善于利用观察设备,发挥现代摄录器材的作用。五是对于复杂的观察任务可分组进行观察,但一定要有统一的要求。六是对同一观察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要反复观察,以保证观察的信度。教育观察的途径一般有访谈、听课、实地参观、参与相关教育活动等。观察记录要做到准确、全面、有序。

观察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观察资料。对笔录资料应分门别类地归档存放,对录音、录像和照片要及时导入或复制到电脑中并分类逐项编号,登记保存,必要时做好备份,以免造成资料混乱或丢失。对观察资料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则要求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以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对相关文字、图表和音像、图片进行认真审阅,并做出定性描述或定量统计,或对相关教育现象给予科学解释,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二、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

教育调查研究,是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事实材料,从而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教育实践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往往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某种教育现象或需要解决的教育热点问题,常常用于对某种教育教学“现状”的评价或解析。

1.教育调查的基本原则

教育调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样本典型,客观真实,排除干扰,动态分析。

“样本典型”要求调查对象一定要有代表性。调查对象是按照某种方法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研究者从这些调查对象那里获得的结果,将用来推断所有研究对象的情况。如果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所推断的结论就难以成立,课题研究也将失去其应有的科学性。

“客观真实”要求研究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事实中寻找事物的内部联系。调查中要如实记录,不能带着某种主观倾向收集材料,也不能对调查对象抱有任何成见。调查结束后,可采用内容抽样方式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核实,鉴别其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排除干扰”要求研究者对调查对象不能作任何形式的干扰。如果事先对调查对象进行暗示、引导或作某种人为安排,就会使调查结果缺乏真实性。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教育研究者都不应该使调查对象的正常生活和行为状态发生倾向性变动,不应该对调查对象施加任何心理干扰,否则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动态发展”要求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进行。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发展的,教育对象更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开展教育调查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研究对象过去的情况,也要调查他们当前的特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例如研究小学四年级学困生现状时,就有必要了解他们在三年级时的学习状况,并联系他们的学习潜能和以后的学习内容,对其未来的学业水平变化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正确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教育调查的一般程序

在确定调研课题的情况下,教育调查一般包括选取调查对象、拟订调查计划、编制调查工具、实施调查、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等几个环节。

选取调查对象时,要重点考虑课题的特点、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等因素,不同的调查课题和研究目的,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选取调查对象。

调查计划是指调查工作的程序安排。拟订调查计划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问卷、座谈、访谈),二是确定调查项目(具体了解哪方面的情况),三是确定调查进程(相关工作的时间安排)。

编制调查工具,包括设计制作调查问卷、调查表格、调查记录表,编制测验题目、访谈提纲等。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实施调查是教育调查的关键环节,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做好组织协调。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选择和分配合适的调查人员。二是确定调查组负责人及成员分工,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等。三是做好外部组织协调工作,如争取被调查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支持、合作等。

收集资料要力求全面、系统,注意资料的典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整理资料的方法可根据资料的性质而定,对叙述性资料,要用明白流畅的文字加以整理;对于数据性材料,则要用统计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等加以整理。

分析调查结果,是指依据相关理论或政策要求等,对整理后的调查材料进行详细认真、深刻系统的分析研究,然后得出有关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相关对策。

三、调查问卷的结构与设计

问卷调查是教育调查的基本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使用的基本工具就是书面的调查问卷。

1.调查问卷的结构

调查问卷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前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体、结语五个部分。

调查问卷的标题一般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如“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前言是写在问卷开头的一段话,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与要求的一封简单的信函,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目的与意义、关于匿名的保证、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调查者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是为调查后对资料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服务的,一般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等分类研究必需的相关信息。如非特殊需要,不应要求被调查者提供姓名信息,以免其产生顾虑,难以表达真实想法。

问卷的主体是调查者想要了解的项目问题列表,包括从研究课题与理论假设中引申出来的问题、回答方式以及对回答的指导语等。指导语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答案标记的说明。一般要求回答者在选项前括号内填写序号或做标记。二是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这种指导语一般写在问题的后面,如“选择一项” “有几项选几项”等。三是关于填写开放性答案的说明。例如,若选择“其他”选项,请在后面的“_____”中作简要说明。四是关于答案适用调查对象的说明。问卷中的有些问题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类调查对象,对此应说明由特定调查对象填写。

结语一般采用三种表达方式:一是用一般短语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以及关于不要漏填与进行复核的请求,目的在于显示调查者首尾一贯的礼貌,督促调查对象消除无回答问题、出差错等现象。二是提出1~2个关于对本次调查形式与内容的感受等方面的问题,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三是提出本次调查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开放的形式在问卷结尾处征求意见或建议。

2.调查问卷的设计

设计调查问卷关键是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调查问卷所提问题具有合理性的标准有三个:一是全部问题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的,可有可无的问题不应列入问卷中。二是尽量做到所列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普遍适用,对于只适用于部分被调查者的问题,编入问卷时必须进行合理化处理。三是提问的形式适合被调查者,问题简洁明了,容量不宜过大,不能让被调查者有复杂和麻烦的感觉。

问题的科学性也有三个标准:一是单一,即一个问题中只包括一个调查指标,只询问一件事情。如果一个问题中包括两个调查指标,同时询问两件事,则该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实质上的两个问题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问题,即是双重问题,问卷中不能有双重问题。二是中性,即问题不带倾向性。带倾向性的问题,对被调查者具有某种诱导作用,容易诱使被调查者顺着提问者的观点及其倾向回答问题,这在调查问卷中是应当避免的。三是明确,即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明确的含义。

问卷提问的艺术性,就是善于使用容易被人接受的措辞与表达方式,消除易于引人反感、厌倦的词汇和句子,激发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在调查问卷中艺术地提出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委婉,即使用委婉的语词进行提问。二是间接,即提出问题后,先提供其他人的回答,然后请被调查者对其他人的回答做出评价。三是虚拟,即先假设一种情境,然后要求被调查者在这一情境下回答问题。四是援助,即在表明调查者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相关问题。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7

一、教育何以能够救国

20世纪上半叶,各种救国思潮风生水起,成千上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挽救民族命运的时代风潮之中,一时之间,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文化救国、革命救国、教育救国、道德救国等等救国思潮鹊起于中华大地。遍及全国的大众教育运动——先是20年代广泛兴起的旨在除文盲做新人的平民教育运动,继而是20至30年代兴起的旨在改造乡村社会的乡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实质上是平民教育的继续和深化)——便是各种救国思潮中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据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到1934年,全国从事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的先后有600多个团体和机构,在各地设立的实验区即有1 000余处。而与这场持续20多年的教育运动相伴的,是一系列灿若星辰彪炳史册的民族精英。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俞庆棠、雷沛鸿、王拱璧、余家菊等等,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在内战频仍、外敌入侵、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乱世,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自愿放弃高官厚禄和优越的生活而从欧美等国献身于灾难深重、前途未卜的中华大地?在既无政府主导又无任何名利的可能,甚至反倒会搭上性命和给其整个家庭带来灾难的前提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的?我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世代传承的那种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和经邦济世的情怀。无论是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是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拟或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例外,都表达了知识分子固有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和服务天下的责任感。在《礼记·大学》中,这种精神被凝结为四个字:“修齐治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不仅是对古代知识分子匡世救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和身担天下的责任要求,也表现出他们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自觉追求。这种济世情怀和价值追求无疑也反映在持各种救国思想(包括教育救国思想)的仁人志士的实践经历之中。

二是对教育可以拯救民族、国家于危难之中深信不疑。尽管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社会背景有着巨大的差异,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存在不小的分歧,在教育救国的路径选择上也各不相同,但在通过教育来实现救亡图存进而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的理想上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他们看来,教育是改造人的工作,是为共和国培养合格公民的工作,因而是为共和国建设“打基础”的工作,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是立国之本。

二、生活教育与公民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救国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救国思想正是这个大背景的产物。

陶行知的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于1914至1916年间。他之所以有此宏愿,源于他在金陵大学求学时对中国现实状况的深入思考。作为一个大学生,他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身居校园,心忧天下,积极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并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整理成文,发表在《金陵光》杂志上。1913—1914年,他在《金陵光》连续发表过14篇文章,其中《一夫多妻之恶结果》《因循篇》《伪君子篇》《民国三年之希望》以及他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等文章不仅反映出他心忧天下的情怀,而且反映出他对中国社会问题认识的深刻和独到。

在《伪君子篇》中,他历数了伪君子的种种危害后写道:“天下非真小人之为患,伪君子之为患耳……真小人之为患,深之不过数世,浅则殃及其身而已;伪君子则直酿成伪家声、伪国风、伪世俗,灾及万世而不可穷。”[1]而伪君子之所以“惟吾国为最多”,“惟今世为最盛”且能够通行于世,则是因为人们对之“无人非,无物议”,反倒“以此相隐慕”。“隐慕”二字,十分传神地揭露出中国人的国民程度之低下,揭露出国民程度低下为伪君子盛行于世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在《民国三年之希望》一文中他写道:为庆祝民国三年元旦,到处是“爆竹声喧,桃符颂献,旗悬五色,乐奏八音”,“然阅报章,则荆棘满纸;游街衢,则疮痍遍地。逢故旧欲致吉利语,而嗫嚅不能启口。视此国家,对兹社会,皆哀有余,而乐不足。”为什么会如此呢?根子在什么地方呢?在陶行知看来,最深刻的根源即在于国人不明白自己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国民(公民)意识还处在沉睡状态。所以他大声呼唤:“俾民国精神形式,同从兹更始,永永留存,渐渐发育,直至万万载。”[1]如何才能唤醒世人的国民意识、培养“民国精神”?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唤醒世人的国民意识?陶行知在他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给出了答案。

陶行知认为,共和有三大信条,即自由、平等、民胞。而要实现这三大信条,对于个人而言,则在于“重视个人之价值”,“唤醒个人之责任”,“予个人以平等之机会”,“共和主义即以此责任付之各分子。盖个人之有价值,以其对于社会有天职之当尽耳……共和主义则责之全体国民,群策群力,群运群智,群负群则,以求群之进化福利”,并特别强调要“藉责任以养成完善之国民。”[1]对于社会而言,则应“视人民为社会之主权。群之良窳,惟民是视。民苟愚劣,社会绝对不能兴盛。社会欲求兴盛,必负改良个人之责。”[1]

但共和国建立已经三年了,可非但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希望反倒是险象环生。他指出“共和之险象”有四:国民程度不足、伪领袖、党祸、多数之横暴。其中国民程度不足和伪领袖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原因。他指出:“君子不出”就会导致五种恶结果——“非其人而有居其位者;居其位而不忠其职者;贪禄不止者;惮责重而不肯负荷者;居高明之位而有以流俗自况者。”[1]针对国民程度不足的现状,陶行知大声疾呼:“贤能不出,则共同责任何人担负,共同目的何人筹划乎?”[1]

在《师范生应有之观念》一文中他曾说过:“共和国有两大要素:一须有正当领袖,一须有认识正当领袖之国民”,并认为“教育能养成共和之要素”“教育能巩固共和之基础。”[1]其实他这种观点在1914年时就已经形成了。在《共和精义》的“共和与教育”部分,他认为避免共和之险象的唯一道路就是教育——“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消而消,真领袖不期出而出……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养成国民“国家主人翁之资格”。[1]

他将教育看做是造文化、造人、造国的事业。认为教育是为改良社会而设,为教育社会人才而设,因为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教育能养成共和之要素、教育能传播非遗传的文化,教育为最有可为之事。[1]

“新教育”“好教育”从学生方面言,就是要让他成为“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从社会方面言,就是要使他可以贡献社会,可以促进社会关系“高尚优美”。如果我们的教育做不到这些,人们当然会“打着我们教育者的门”,质问我们“教的是什么教育”?质问我们何以会教出只知道钱、权以及享乐的子弟?质问我们“何以教出这种不会做正当事的子弟”?[1]……类似的质问越多,越说明教育和教育者的无能。

改良个人之天性、养成共和之要素使学生成为“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国民,改造社会——这就是陶行知赋予教育的责任和目的。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晓庄、在工学团、在育才,他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共和国公民,都是在进行公民教育——

在晓庄,他要求学生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要将乡村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要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他强调“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其内容包括了村自治、民众教育、合作组织、乡村调查和农民娱乐教学做等,全校师生均须参加所有改造社会的活动。而通过办面向公众的图书馆、乡村医院、中心茶园、信用合作社、农业科学馆,组织联村自卫团等,使教育和社区自治紧密结合。这些活动真实体现了陶先生靠发展乡村教育来改造乡村社会的理想。

在育才,学生除了正常上课外,经常参与社会劳动、社会调查、公演、到社会上举办画展和其他社会活动。他强调要将难童培养成“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学做人的小先生”“手脑并用的小工人”“反侵略的小战士”;他强调,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人中人就是能够自立、自觉、自治、自强的共和国国民,就是能够“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的人,就是能够“为自己生利、为社会生利、为国家生利、为民族生利”的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教育救国论形成以来直至今日,一直被当做改良主义而受到批判,而“改良主义”这个词在“革命者”看来不仅是与“革命”对立的,而且一开始就是贬义词。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发表文章,将陶行知的“国难教育方案”看做是“实验主义的理论、行为派的思想、杜威氏的教育”,并认为这种教育是在“替买办们服务”。也有人写信给陶行知,说他的生活教育是改良主义,并认为“真正生活教育的实现,只有在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里存在”,指责生活教育者把教育与革命割裂开,“企图不经过突变而欲达到质变”。陶行知立即进行反驳:“生活教育论者”从来不否认突变的意义,但也绝不因为重视突变的意义而排斥渐变。因为“水热到摄氏一百度,突变而为水蒸气。我们不能幻想着水蒸气而忽视了砍柴、挑水、烧锅的工作”。[11]而这“砍柴、挑水、烧锅的工作”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国民程度,为真正共和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不仅是对陶行知,除了社会革命之外,几乎所有的救国论——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文化救国、教育救国、道德救国——都统统被作为社会改良主义而遭到批判。1927年时,张彭春即对这种批判作出过回应。他说:

“教育救国”容或“迂缓”,但并非不切实际。恰恰相反,教育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最基础、最实在的一项系统工程——方今之世,浊浪滔滔,时衰国危,有志之士莫不各抒其所见,谋所以补救之方:如所谓“积极革命”,所谓“振兴实业”,所谓“整理财政”……比比皆是也。凡此种种,就其本身而言之,固各有其相当之意义,然究系枝枝叶叶之办法,终非根本之计划。欲求其先着眼于深微之处,续致其最迂缓之力,终乃谋国家百年之大计,如教育者殆不多见也!教育救国之说,容或近于迂阔,然其所期望于未来者则至大:其求者乃永久之建设,非暂时之破坏;其所注意者乃底层之培植,而非表面之虚饰。故无论众议如何,吾人为根本上之解决计,固舍此道莫由也。

张彭春将教育看做救国“根本之计划”与陶行知将教育看做“砍柴、挑水、烧锅的工作”,可算揭示了教育救国主张者共同的深谋远虑。

陶行知一生追求的就是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国家和民主制度,故不能说陶行知不注重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也许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民主只能通过政治的暴力手段去争取,但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主的真正实现。在陶行知看来,正是有了“制度”后却无法落实:作为民主、自由的主体——国民或者公民——没有得到民主自由,不懂得民主自由,不会享有民主自由,而制度的制定者、确立者也没能操控住权力,所以“制度”不仅没有给大众带来真正的民主自由,反倒成了官僚、军阀等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陶行知才将注意力转向培养造就“国民性”,以使国民能够适应这种民主制度。

值得强调的是陶行知并不是只通过让国民了解民主知识来提高其国民程度,而是强调国民必须在过民主的生活中来接受教育并逐渐适应民主生活。在他看来,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要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其过程是渐进的、漫长的,并且只能是“改良”的,不可能一下子使民众达到一个统一的高度。

所以军事革命和民主改良都是不可少的——通过前者以建立民主制度,通过后者使国民适应民主制度。没有前者,民主不可能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没有后者,即使有了民主它也只能是一种没有内容的形式——它离真正的民主还很远很远。

从历史来看,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是通过包含着血雨腥风的社会革命的形式实现的,其中似乎完全没有“改良”。但别说是通过“辛亥革命”所建立的“民国”,即使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并没有完全排斥“改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民主的实现并不存在先通过“革命”以确立制度,再通过“改良”以使国民适应这种制度,或者反过来,先通过“改良”以提高国民程度,再通过“革命”以确立民主制度。其实,在趋向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中,“革命”和“改良”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的。比如在“革命前”和“革命中”,“革命”的参与者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之所以能够成为“共同的”,必然要有一个使其成为“共同”的过程:你要“唤起民众”必须“教育民众”,使民众了解旧制度为何是罪恶的,新制度何以是美好的。这个过程肯定不是暴力的而是渐进的,即改良的。

有必要承认一个事实,即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所承载的内容的真正实现,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更是如此。事实上,民主制度的确立只是为民主的实现奠定了一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实现民主生活是不可能的(因为专制必然压制民主)。但“革命”并不拒绝“改良”,后者也许正在为前者积累条件。在此没有“唯一”,只有两种方法的并存和相互促进。

三、反思当今的公民教育

《礼记·大学》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仅是“大学”之道,更应是所有教育之道。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其他教育救国论者、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等等,无不是将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教育的首要追求。他们均将教育与建立共和国联系在一起,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培养共和国国民联系在一起。教育培养的是学子的社会担当精神,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即使在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的20世纪30、40年代,教育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一使命——

西南联大将“雪千秋耻,促中兴业,迎新国运,驱除仇寇”等重任赋予她的学子们;复旦大学用“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来激励自己的教师和学生;浙江大学则将“求是求真,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开物新民,树我邦国,天下来同”视为自己的使命;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更是将“茫茫海宇寻同志,共事业,励精神,一心为平民,务把文盲除尽,唤醒旧邦人,大家起作新民,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而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了无数学子的《毕业歌》,将民族自救、天下兴亡的重任赋予了未来的公民——它让同学们“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倾听“大众的嗟伤”,关注“国土的沦丧”,唤醒大家“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去做“社会的栋梁”!

在这些校歌、会歌、毕业歌中,无不渗透着教育对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和忧患,无不体现出教育对于社会的强烈担当意识。而在当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天下的兴亡在我们的教育中到底还占据着多大的地位?

我们有自己的教育方针。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它?或者说又有多少人是按照这样的方针在办教育的?我们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又有多少是与教育方针相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谁又把贯彻教育方针当回事!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造就国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希望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但美好的愿望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在现实中我们又为之付出过怎样的行动?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成绩越来越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育越来越远离社会和生活;分数越来越被人们等同于教育质量;成绩、升学率越来越成为社会、教育部门评价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我们的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教育、知识教育,而不是做人、做公民的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民教育付诸阙如。

生活教育以及诸多教育救国论者的教育都是指向民族、国家、社会的。陶行知非常注重的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有人据此说陶行知是一个社会本位主义者。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就会发现,他在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教育对于个人的意义。他说过:“社会是个人结合所成的。改造了个人便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社会便也改造了个人……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反过来说,办学而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所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12]对陶行知而言,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状况。教育无疑应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他说“教育就是社会改造”,而社会改造必须通过人的改造来实现。这改造人,就是使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所以使人成为“合格国民”,成为“社会邦国之主人翁”,就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总之,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工具教育或者就业教育而将完善人格、培养合格公民的功能排除在教育之外,那么和谐社会、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就将始终都是一个虽然美好但却无法实现的梦!而一旦我们的教育找回了自己的“魂”,恢复了教育的本真,这样的梦才可能变成现实。这也许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之“道”的“自然”。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1卷) [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162、168、184、185、187、187、219、189、218-219、308-310.

[1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4卷) [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356-357.

教育技术装备与职业教育 篇8

一、经费投入问题

谈到教育装备, 首先涉及经费投入问题。近年来, 北京市财政局对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力度很大。本人在参加全国院、校长会议时, 其他省市的院、校长都很羡慕北京的高职院校。北京几家规模较大的高职学院, 现在年均经费投入已达1亿多元人民币!记得10年前, 我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时, 新加坡政府每年给他们1亿元的经费, 当时我就想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当年我们学校的年教育经费还不到500万元, 1亿元的经费投入, 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

现在我们说“不差钱”, 不仅是学校, 而是当今世界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过去的2009年,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G D P总量达到33.5万亿元, 这个数字与日本大致相当, 是美国的1/3。我国外汇储备2.4万亿美元, 居民储蓄余额60万亿元。这么多钱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其实, 财富的积累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中国的财富增长更加凸显了!经济学家将中国财富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制度创新, 所谓制度创新, 就是改革开放30年的制度变革, 使中国财富走上“资本化”进程。最典型, 也是最能反映“资本化”魔力的领域包括: (1) 企业财产和未来收入流的资本化。比如纳斯达克, 早些年的网易、搜狐, 后来的百度、盛大等, 催生出很多亿万富翁。目前仅A股市值就达到24万亿元。 (2) 土地和自然资源的资本化。2009年全国的土地出让收入近1.6万亿元, 据学者测算, 目前全国房产总市值达到100万亿元。 (3) 政府未来财产收入的资本化。政府发行的国债, 目前的国债余额为G D P的25%。此外, 还有许多其他的“资本化”, 像社会个人和家庭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等等。在现代金融体制下, “资本化”进程可以使财富迅速放大。

二、北京高职院校经费问题

现在, 外省市院、校长很羡慕北京的高职院校, 因为北京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是全国最高的, 超过了1万元, 但还有很多省份包括非常富裕的省份, 对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则要少得多, 有的不及北京的一半。这个现象说明, 政府财政宽裕并不意味着学校经费也宽裕。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从2009年的G D P总量看, 北京在全国排第12位, 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号称“三万亿俱乐部”, 广东GDP接近4万亿, 经济总量超过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富可敌国。从人均G D P看, 上海、天津排在北京之前, 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也不错。从财政收入看, 目前地方财政收入约占GDP的20%左右。因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在“保障措施”中特别指出“教育经费支出占G D P的比例, 2012年达到4%”, 真正落实、“优先发展”的方针或将任重道远。

尽管全国职业院校的经费状况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但纵向比较, 近几年学校的教育经费增长则非常明显。因此, 接下来就是经费合理使用的问题。这里我有两条建议, 分别提给企业和学校。

三、给教育装备企业的建议

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生产企业, 当务之急, 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提高产品的品质。我们学校10年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建设“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 采购德国一家知名公司的设备。现在来看, 这个实验室可以算做一个成功的建设案例。这家德国公司的装备, 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设计, 还是产品的加工品质, 都值得称道。虽然10年过去了, 但在教学中仍发挥着十分显著的效用。

因此, 在新形势下, 我们期待中国也能够诞生世界一流的教育技术装备企业, 或者在向国际水准迈进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决非毫无可能, 以我校所在的北京电控公司下属北方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众所周知, 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是高技术装备的典型代表, 长期以来, 我国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从核心技术到产业规模均处劣势。在国家政策扶持下, 北方微电子公司“十五”期间进入高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领域, “十一五”末取得突破性进展, 初步实现100纳米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产业化, 成为100纳米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制造企业。总结北方微电子的成功经验, 至少可以给我们两条启示:第一, 以全球化视野整合资源, 创造了“海外人才+高端平台+产业运作”的模式, 实现了“后发优势”;第二, 整合产品价值链, 实现“优质产品+核心技术+增值服务”的盈利模式。

四、给学校的建议

对于学校我特别要强调的是需增强成本意识!近年来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出现了种种浪费现象, 如盲目决策问题、重复建设问题、脱离教学实际需要问题以及过分追求奢华倾向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学校建设与管理的不同层级上的种种问题。如盲目决策或错误决策问题, 暴露出的是学科领军人物缺失或专业带头人水平不高;重复建设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专业布局的不合理或内部管理的混乱, 脱离教学实际需要, 把实训基地建成了一个大型展室。

学校和企业不同, 一般很少真正涉及成本概念, 而在企业, 成本是一个战略问题。但我认为, 学校也要有成本意识。现在大家都在说“不差钱”,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 目前这种财富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现在很多学者对此表示担忧, 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 两会期间也发表了许多意见。举例来说, 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是两位数, G D P在30年中基本保持在10%左右, 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却很有限, 有些年份甚至是负增长。另外, 从财政收入占G D P比重看, 中国和美国已经很接近, 都在20%左右。但在使用上, 美国多用于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领域。中国目前的民生问题, 如住房、医疗、社保等, 也是政府和百姓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将决定政府财政的投向。我在学校经常与系主任交换意见, 今年拿到了数百万元的财政专项经费, 并不意味着明年还能拿到, 因为这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合理利用好每一分钱!实际上, 我们整个社会的财富增长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当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 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财富的增长既呈现出倍增效益, 也蕴藏巨大风险。在杠杆作用下, 两者都被急剧地放大。在这种不确定性剧增的大环境下, 治理国家、经营企业、管理学校,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 我们更要有危机意识和成本意识。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结合 篇9

1 通识教育思想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 它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一个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 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 (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A·S·Packard) 教授, 而在我国最早提倡通识教育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教授。

“通识教育”一词出现后其理论与实践问题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热点。通识教育是由自由教育演变而来, 其内涵需要放在一个现代性的背景下才能有较完整的认识。国内学者在对通识教育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之后, 将其定义为:“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总之, 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 构成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以及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 体现了时代发展必然要求。

2 专业教育思想

专业教育的职业训练在十一二世纪是由城市和行会进行的。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 科学知识已经取代了宗教、哲学的知识。知识爆炸、专业分工、高等教育的普及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 从而专业教育的思想广受欢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古典教育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 而专业教育逐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按专业实施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 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分化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有关。

专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种模式, 是专门教育形式中的一种,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贝克将其解释为“为工作而接受的教育或训练”, 即通过专门教育, 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使之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 只有接受一定专业训练的学生, 才能从事一些专业工作, 也就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因此,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

3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

大学教育常常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这两个理念相对立, 从而使得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长期处于分离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发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念互相交织着所起的影响。

坚持专业教育的人认为, 通识教育不适应也不适合行业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化分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高求越来越高, 人们已经没有太多精力或时间去了解和掌握除自身所长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在现代的社会里, 人们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谋职”, 所以掌握一门科学技术或实用知识是最为必要的。大学教育就应当适应这种需要。

坚持通识教育的人则认为, 专业教育使人们成为了“知识的附庸”, 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相悖, 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内容比较狭窄, 仅限于专门人才所需的专门领域的教育。由于注重和强调专业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造成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多项素质能力上不适应;同时由于知识面窄, 专业局限性大, 只能适应一个岗位或职位, 而不是一个社会。

笔者认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利弊应辩证分析, 当今的高等教育应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不能片面的一概而论, 更不能趋于“一边倒”。尤其是对于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教育的专家至上等观念及认为“接受专业教育是一个人谋生的重要途径”的实用主义的影响而非常偏重专业教育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来说, 强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4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 不仅需要接受专业教育, 而且还需要接受能够提升自身素质的通识教育, 两者不可或缺。

首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过份专业化的教育使得学生被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内, 不利于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 也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 还需要基本的素质, 否则将无法独立自主地立足于社会。只有通专结合, 才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有利于发挥大学的主体性, 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专业化的高等教育结合通识教育, 可提升高等教育的品位, 使培养的学生更加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使大学成为整合整个社会、民族和整个人类价值与理想的重要力量, 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再次,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当今的科学技术正朝着知识领域的交叉发展, 也就是说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分化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化, 但仅有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却不能满足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要求。当前, 新科技革命促使许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 而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复杂的问题。这种综合化的趋势今后将进一步发展。显然, 高等学校过分专业化的课程设置, 无法满足培养多学科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能够适应职业与工作岗位变化的需要, 让学生在学校打下扎实宽厚的基础, 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方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篇10

一、不能把“赏识”理解为表扬, 要真正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

赏识不是表扬, 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表扬是用得最多的手段, 却又是不易操作好、把握好的方法。赏识就是一种心态, 包括爱、理解、尊重、信任、认同、接纳、宽容、鼓励等, 而表扬是赏识的一种外化手段, 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式, 说到底只是一种评价, 基本是通过语言 (也包括身体语言) 来传达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以说赏识和表扬是不同的概念, 赏识决不仅是表扬, 其内涵比表扬更丰富。

真正的赏识教育, 是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赞赏, 以此激励他们前进。但是我们要注意, 即使是表扬, 也应该慎重。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良好行为的表扬, 教师必须十分谨慎,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形成这样的看法:完成应当完成的良好的、正确的行为, 是为了得到表扬, 孩子们把自己的良好行为不应视作特别了不起的行为。”因此, 我们在赞赏的同时, 还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无视自己缺点的存在, 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二、“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 而是对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曾经我班有一个小女孩, 平时比较争强好胜, 有一天, 小伙伴没有和她分享玩具, 她很不高兴, 竟然在班上说, 要“杀”了同伴;还有一个孩子, 由于父母关系不是很好, 在班上只要遇上点事就嚷嚷着要离家出走, 动辄用头撞墙……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说明:现在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 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 一旦遭遇挫折,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目前, 关于“挫折教育”的准确含义, 很多人仍缺乏共识。有不少人把“挫折教育”看成“吃苦教育”, 认为就是让孩子们多吃点苦, 多受点累;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有的人则干脆把“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感受挫折困难的教育”……然而, 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教育,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 是一种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 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 在幼儿教育中应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 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因势利导地对幼儿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教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失败。

失败和挫折本身并不可怕, 关键是如何对待的问题。如果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看, 它们就可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反之, 则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 甚至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当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 消除其畏惧困难的心理, 帮助指导他们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幼儿解决困难之后进行表扬肯定, 使他们在面对以后的困难时有更大的信心。而当他们尝试失败之后也要及时进行鼓励、支持, 帮助他们寻找其他的办法, 或者与他们分担不愉快, 避免他们形成逃避困难的心理。

三、保持对孩子的适度期望和正确评价, 让“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产生最佳合力

适度的期望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促进孩子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期望过高, 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 对自己失去信心。现在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 这与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是有关的。家长既要相信孩子能做好、有发展的潜力, 又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特点出发, 在日常行为中找到教育契机, 从缺点中找到闪光点, 运用赏识鼓励的方法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 努力争取成功。另外无论孩子做事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 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 从而逐渐明确是非标准,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 作为教育者, 仅仅知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着先进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没有教不好的小朋友,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只有运用好教育智慧, 透彻理解“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概念, 理清本质、灵活运用, 才能直抵教育的真谛。

上一篇:中美贸易——金融关系下一篇:识字教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