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多元化

2024-08-20

文学多元化(精选十篇)

文学多元化 篇1

一.调查目的

自2001年武汉七所211高校实施联合办学计划以来, 多学科互动、跨学校交流、优秀生源孵化、办学目标监测等, 基本处在良性发展的轨迹上。2011年教育部为这一实施计划颁发了教学改革一等奖, 从国家层面予以充分肯定。

1、七校班的办学实践需要微观个案研究

基于联合办学计划尚处在实验期, 加之具有大跨校、跨专业、非常规教学模式等特点, 七校班的诸多目标在课程教学环节遇到实质性难题, 就民间文学课程而言, 笔者在两个周期的教学环节中发现:

首要的问题是, 多专业多校源的选修生对课程的需求差异太大, 教学活动如何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有效整合?作为一门知识系统, 尊重它的内在规律与教学规律, 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前提。而七校班的教学目的显然要求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有所创新。这种创新,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巨大的难题, 绝不是知识的简单调整与授受所能解决。因为单一的课程要与整体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规划相谐调, 反过来, 专业设置与专业规划是一个理想的设计的状态, 又需要多门单一的课程在具体教学实验中提供现实的客观的依据。更高一个层次, 专业体系上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也是一个基础的教学实验环节, 它必须对七校联合办学的总体思想有一个“先验-实验”再到“实验-证验”的互动过程。只有当这两个办学“互动循环过程”有了较为充分的恰切作用, 我们才可能真正去解决上述难题。

另一个重要问题, 是七校班的整体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的难题。宏观规划与改革愿景, 在七校班的开创与推进中, 我们可以信心满怀, 也可以充分的赋予其历史担当与社会意义。然而, 在整体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方面, 所需要的宏观协调与微观实施之间, 其实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教学管理层面, 七所大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的深度互动如何?教学服务方面, 七所大学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效果的协调性、配套性如何?由于大家面临着不是一个单一的教学对象, 传统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 已与之格格不入。联合办学设计规划的理论机制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实现了创新的、开放的、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 七校班的创新成果才是可能被实现的。

最后, 作为实验对象的七校班学生, 在这场带有当代教育改革与实验的先锋特色的科学运动中, 也面临着巨大考验。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当代大学生, 有着强烈的创新与探索的勇气和智慧, 也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与适应能力, 但是, 如何在一个传统的课堂内去发挥自己的改革作用、去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 短期内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2、推进民间文学教学的多课型改革与实验

在民间文学课程的大学教育系统中, 七校班是新型办学形式的实验班, 通过民间文学课程在这个实验班的观察与实践, 探索民间文学课程适应多课型的教学模式, 为完备的课程建设服务, 调整和改进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 增强文学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的民间文学教材有很好的教学传统, 曾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作出修订, 是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民间文学同类教材使用数量最多的教材之一, 连续被列入“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但是, 教材主要以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为主, 未曾考虑学生的多专业情况。

基于此, 七校班的教学实践, 对于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多课型改革与实验, 不仅具有丰富课型的意义, 而且也能够从多校多专业背景的学生反馈中, 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

3、为提升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实验数据源

通过“七校班”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观察与讨论, 探索和总结“七校班”人才培养的经验, 思考和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跨专业、跨学校联合办学平台上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人才培养的传统思路, 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相对单一、相对封闭的专业领域里展开。生源专业基础有限定, 专业选择有限定, 专业目标也相对固定。这样的培养模式, 必须是相对稳定而深入的结果。但是也有创新动力不足的局限。以此为参照, 跨校、跨专业的人才培养, 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显然有较大的补充作用。

民间文学课程作为七校班改革与实验的基础细胞之一, 它的教学观察与实验, 正是七校联合办学最需要的实验数据源之一。借助每门课程所建立的实验数据, 建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验课程之间的源流关系, 对于实现整体的办学目标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调查反馈

2011年8月12-16、11月5日-19日, 民间文学课程分两个阶段为“七校班”2008级、2009级学生联合开课, 2008级选报辅修的学生为38人, 实际参加结业考核的为26人;2009级选报辅修的学生为46人, 实际参加结业考核的为41人。接受教学反馈调查学生为67人, 占选报辅修总人数的79.7%。

教学反馈调查于2011年11月19日, 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办公楼2201教室完成。调查主要涉及选修动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务管理等5个大项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 在5个大项的基础上增列了带有反馈效果的17个小项, 得出了37个关于调查大项的具体意见。

整体上观察, 参与调查的七校班学生都非常认真、主动的接受调查, 积极要求从教学调查中获得联合办学的七校方的回应, 对调查的五个方面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而补充性的意见。调查反馈中, 正向意见有:

课程的选修动机方面:

普遍具备自觉的积极学习取向, 基于鲜明的个人兴趣, 外在影响主要是选修学校和选修专业的社会声誉。

课程的学习目标方面:

主要是文学兴趣与理论追求, 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借助跨学科的专业学习来创新知识, 增强民间文学理论知识和欣赏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

主要对重点问题、学科经典、方法论等有较高期待。理论知识的传授中, 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主, 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研究方法丰富而深入;文学作品赏析是一个重点, 既需要作出文学性的审美赏析, 也要求对作品的价值与内涵予以深度分析;材料与案例是课程的基石与亮点, 是点燃跨专业学生的智慧之火, 因此尤其强调要做到文学作品的丰富性、趣味性、经典性。作业与考核方式是一个教学内容的强化手段, 也是教学的检测与监督环节。希望继承传统的课后作业之时, 更要灵活创新, 以课堂讨论与学生演示的方式将课后带到课程的教学现场。

课程的教学形式方面:

强调多素材、多媒体、多调查、多讨论, 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手法, 推进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语言应生动幽默, 延伸阅读及教学资源的共享, 网络教学的应用, 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导, 分组交流、讨论与合作的开展, 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增加课堂表演等其他课堂活动, 组织田野调查与参观 (至少一次) 和手工技艺的学习, 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

负向意见: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意见大多为积极的正向的, 满意度较高, 那么教学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则大多为积极的负向的, 满意度较低。教学时间安排太集中、易疲劳, 与专业课程或毕业生就业冲突太多;教室安排以传统教室为主, 多媒体教室运用不多;课程安排方面, 课时太少, 知识系统性不强;出勤管理依赖点名太多。针对七校班的主要教学管理现状提出的改进意见, 从时间的安排到教室的分配, 都体现出当前七校班教学管理存在诸多具体难题。

三.多元激活的教学理念

在民间文学课程的问卷调查中, 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初步结论:

其一,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七校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这既与许多大学生对文学本身的兴趣与理想有关, 更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办学水平有关。

其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得到了充分肯定, 但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教学内容方面, 希望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有所区分, 以经典个案与重点内容为主;文学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期待, 教学中老师应以价值观的引导与审美塑造为核心;教学形式方面, 强调现代教学技术与师生之间的深层次互动。

其三, 七校班的教学管理由于其特殊性而需要学校层面作出较大调整。主要是上课时间与上课地点的要求, 最好放在寒暑假的两头而不在中间, 最好都使用多媒体教室。

民间文学课程是直接受益于七校班的中文专业选修课程, 这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中教学相长理论的很好实践。

那么, 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实质性地提升其质量呢?

通过两届学生的教学观察与总结, 结合原有的教学经验与改革成果, 笔者提出“多元激活”的教学理念, 以此来讨论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提升问题。

首先, 多元激活是文化交互理论的概念, 在文化交流的语境中, 不同的文化形态, 经由对话、碰撞、合作, 相互参照, 彼此推进, 各自在内部的文化结构中发现自身的局限与优势, 同时在文化的外部交汇中产生新的文化元素, 如此, 原有的被遮蔽的优势要素被激活, 彼此融合产生的新的元素被创造, 进而对文化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延伸提供了原动力。

基于此, 在民间文学课程的七校班教学中, 多元激活是一种教学理念, 注重备课的多元材料的收集与消化, 注重教学环节的多元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注重教学反馈的多元意见的辩证与汲纳。可以想见, 这种教学理念适应了多专业多校源的学生实际, 尽可能的搭建了教师与学生深度互动的教与学互动平台。

其次, 多元激活是七校班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具体而言, 是在现场教学的核心环节, 通过教学信息表来安排每一课时的多元问题, 考虑专业的多元性, 也考虑学校的多元性, 而且还考虑教学内容的多向性。这是一个颇费思量的教学过程, 难度较大, 但教学碰撞会有很剧烈的效果。

如, 就华中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学生而言, 突出古代农业谚语的教学与互动, 专门针对这位学生作问题设计, 学生又结合自己的现代学科理论, 作出必定是深度的互动, 教学情景出来了, 教学效果也就好多了。又如, 针对武汉大学的医学专业学生而言, 突出医药保健方面的故事与传说, 尤其一些传世名医的行医传说, 包括早期的医药神话, 结合当代医药保健现实, 自然也会有深度的互动。

这样的教学策略, 要求教师改变中文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大而全的教学方式, 侧重以点带面, 因材设问, 突出特色, 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 多元激活是创新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点。

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武汉高校优势教育资源深度整合的历史, 同时也为教育界和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真正实现七校班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远目标, 如何建构其培养模式的重要支点?这些问题需要系统工程的合力, 其中第一线的课程教学当是重中之重。

从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多元主要包括七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生;从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多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务管理、大学生、社会评价主体。由此, 可以见出大学生在七校联合办学中的核心地位。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参与、表达、推动以及实质性的跨专业智慧交流等, 成为七校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传统人才培养把大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 在当代新型教育技术与文化转型中知识系统的巨大变革, 决定了七校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主动性与新兴力量的地位。

也就是说, 多元激活首先是基于对大学生这一主体元素的认可, 其他元素都必须与这一元素发生深层次的互动, 从而建立起激活的基础框架。

另一方面, 多元激活是双层机制的激活, 也就是宏观机制与微观机制、物理机制与主体机制的互动激活。目前的情况是, 宏观机制已经联动, 物理机制得到启用。但是, 这二者本质上都是外围的元素, 是体系设计元素。微观机制中, 师资、课程、大学生实质进入等元素, 主体机制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 是真正的内部的元素, 是实施过程中的决定性元素。由于七校学科丰富、完备、复杂, 这种联合办学所能实质性展开的也就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 而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 又都是具体、特殊的, 不可能建构一个普遍的教学模式, 只能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逐步提炼出七校班教学的代表性法则, 尤其是多元激活的方式方法, 这正是七校班在实验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支点。

摘要:武汉七所211高校联合办学整合教育优势资源, 倡导学科互动创新, 发掘人才潜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是武汉高校七校班的核心目的所在。作为联合办学框架中的一个具体环节, 课程教学微观而重要。笔者以担任联合办学的民间文学课程为切入点, 提出以多元激活的方法推进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关键词:武汉七校联合办学,多元激活,民间文学课程,互动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敏.英语双学位学生之需求与满意度——关于武汉七校首轮联合办学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2.

[2]朱应;张翼;郭德银.七校联合“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01.

多元的智能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篇2

提供的具有磁盘操作功能的语句各不相同,直接调用DOS命令的方法也不相同.在Qbasic中实现磁盘操作功能时,可直接调用DOS命令,方法简单,且与硬件联系不紧;C语言功能强、应用面广、使用灵活,但用C语言实现磁盘操作功能时与具体的硬件有关.有的语言不具有上述功能,但通过语言间的链接,可将用Qbasic或C语言编写的磁盘操作子程序移植到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中.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并非单方面的,而是多面向的,这一理论掀起了全世界的教育改革风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其著作《智力架构》中一反传统单一智力的看法,认为每个人至少有7种基本的智能,即语文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反省智能,后来又增加一种“自然观察”的智能,成为第8种智能,可能的话,还会证实发现第9种智能即“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及的7种基本智能,至少指引着7种不同的教学方向,可涵盖英语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存在3种模式,即文化模式、语言模式、个人成长模式。文化模式强调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文学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并且懂得欣赏与自己背景相异之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而了解文学传统之思想、感情与艺术形式,文学在人文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方式极适合有文学细胞的学习者,但教材语言难度较高,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须依赖老师讲解,此种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但学生自主性较低。语言模式采取以语言为基础的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阅读本文,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师可帮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此模式以活动为导向,如通过填空练习、写作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注意语言的用法,如何经由语言形式,来诠释作品字里行间的意义。但这种模式,若太拘泥于语言文字,往往会失去个人诠释的空间,过多机械式的练习,学生学习动机便会逐渐减少。

对作品之社会及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就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来诠释作品。个人成长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探讨作品中与读者经验相关的主题,借以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作品的选择应以主题为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应用与主题相关的非文学类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动机。国内外学者在探讨英美文学教学时,曾提出语言与文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主张将读和写的特性以及语言应用的特性融入到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诠释能力,兼顾语言能力的养成,并达成3种教学目标:

①提高学生的批评、分析和欣赏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形式的敏感度和认知程度;

文学作品多元化解读教学 篇3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 多元化解读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教学中存在一个不易被人察觉而又根深蒂固的弊端,就是对文本的解读遵从教参的单一说法,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即便“启发诱导”,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的分析上,这种来自教参的单一解读,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我尝试帮助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下面我结合高中教材中的几部经典作品,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化解读。

鲁迅的作品意蕴丰富深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关于鲁迅作品《祝福》的主题,历来教参都归结为以下两种:(1)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2)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很明显上述观点是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透视《祝福》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这两个观点都是从主角祥林嫂入手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变换角度,从“我”入手探讨主题。“我”作为文本设置的叙述者,在《祝福》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受过开化的知识分子,“我”一开始就经历了一次来自祥林嫂的“拷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是有没有魂灵的?”面对这一难题,“我”陷入了窘境,无法做出肯定的答复,只能是模棱两可地回答“也许有罢”“然而也未必……”。传统教学中,“我”只是作为“祥林嫂被极度压迫”的佐证,成为控诉封建社会联合吃人事实的证据。我试图让学生分析“我”的独立存在意义,从“我”的角度得出更多不一样的见解:“我”保留了真诚与纯洁,具备新思想新文化,能够承担把新思想传播给大多数人的重要责任。但是,当祥林嫂把希望寄托在“识字的,又是出门人”的“我”身上,“我”对有无“魂灵”的问题“说不清”。新的启蒙思想在祥林嫂的几个问题下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这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或多或少加速了祥林嫂在绝望中走向死亡……鲁迅以带有反讽意味的叙述启示读者:面对绝望的现实,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除了挺身反抗之外,别无其他途径,否则就会成为旧秩序的“共谋”。这是鲁迅在诸多作品中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的创作动机——反省革命的不彻底。这或许是小说要传达的主题之一。

鲁迅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文学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揭露社会的弊端,更注重人性的剖析。在祥林嫂是否反抗的问题上,传统教学认为她逃出婆家,“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表现了她由衷的愤慨和反抗的决绝。赵国斌在《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一文中,通过对悲剧意义的分析,也肯定祥林嫂的反抗性:“如果否认了祥林嫂的反抗性,一个对封建礼教‘顺从和实行’的农村女子的死,有什么值得我们悲痛呢?”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作为旧社会的一个普通妇女,祥林嫂也许并没有自觉的反抗意识,她之所以反抗婆婆的强制婚姻,也许只是受其内心夫权意识的影响,祥林嫂只是在族权与夫权的两难下做出了无可奈何的抉择,并非是自觉性的反抗。刘心武从人性的角度对《祝福》的主题做过全新诠释,他说:“我认为《祝福》最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这些走出政治对鲁迅作品的多元解读,让我们倾听到了鲁迅真实绝望的叹息,于真实平凡中发现了鲁迅的伟大。

女性形象在孙犁的小说中占有突出地位,在高中选文《荷花淀》中,作者谱写了一曲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赞歌。她们识大体,顾大局,在参与战斗过程中自觉地认识和实现自身价值,具备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当时革命文学大环境下的文学形象共性,符合那个时代、人民对作家创作鼓舞人心、激起战斗热情和表现乐观精神的要求,但正如梁实秋说的“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这种从文学的自身规律立论肯定文学表现人性价值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有意义的。从文学要表现丰富的人性这一角度出发,这些红色经典的解读或许不能完全表现小说给读者带来的全部意义。在她们积极形象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她们身上不和谐的音符,一方面,她们任劳任怨,操持家务,英勇无畏,协夫作战,另一方面,她们同样没有摆脱封建意识的伤害。当水生叮嘱“‘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泪答应了他”。这里,女人流泪答应以死守节,宁可失命,不可失贞,这里难免有封建社会为夫节烈,保持清白的传统妇德伦理观念嫌疑,当然也隐含为国节烈的民族大义和道德要素,后来妇女们在探夫路上与敌人遭遇而被追赶,她们首先想到的是“假如叫敌人追上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节烈意识已经渗入到这些妇女的思想深处,并集体无意识地自觉履行。这种用男权思想作为背景和底色,内心深处仍渴望依附的女性形象是当代妇女无法认同的。

章熊先生曾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破口可能在阅读方面。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只有充分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质,最大限度地彰显文本的审美价值,才能使学生在求新、求异、求变的阅读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深化和拓展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红.《祝福》中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及其效果.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2]朱庆华.二律背反:礼教“吃人”的阴毒玄妙手段——再论《祝福》思想的精奥性.江西社会科学,2002(02).

[3]薛世昌.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再探[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何思玉.《荷花淀》的悖论.名作欣赏,2005(23).

文学多元化 篇4

一、 是否进行了立足文本的多层次的语言批评

文学文本多元解读本质上属于文学批评。 对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整合,可以分为语言批评和文化批评两类。 因为在社会历史批评、文体批评、印象批评、心理批评、文本批评、女权批评、生态批评等众多的批评流派中,文体批评和文本批评属于立足语言本体的批评,其他批评,主要涉及的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内容,在宏观上都可算作文化批评。

在课程与教学意义上,语文名师文学文本多元解读,首先是一种立足文本( 语言) 的多层次解读。因为文学多元解读的对象是文本,文本实质上是由语言构成的,而语言和文本又是多层次的,所以要对文学文本进行多层次的语言批评,首先要明白何为语言、何为语言批评,其次要明白语言( 即文本)的层次结构,最后才好践行立足文本( 语言) 的多层次解读。

1.语言与语言批评

从个体讲,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从整体讲,语言是承载物质与精神的符号系统,也即文化符号系统。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谈到三个观点: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结果;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条件。 前二者是从语言的产生和文化的构成来说的,较容易理解,但第三点较为深奥,所以斯特劳斯解释道:“ 首先,这是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的条件,因为我们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多是通过语言”;“ 另外,从理论性更强得多的观点来看,语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文化的条件,是因为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 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与文化的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的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1]。 其意是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有语言才能承载、传承文化,有语言才能开展文化活动,也就是说,一切文化活动和结果都是在语言这个平台上展开和呈现的,换言之,语言是文化的工具、基础与前提。 正是在“ 条件”的意义上,我们才能将语言和文化分开。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与条件,而文化是语言所表现的学科领域内容及其精神本质。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说得好:“ 语言实际上并非同艺术、法律和宗教并肩而立,而是所有这些精神展示物的持久媒介。 ”不过,语言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和媒介,而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和媒介。 伽达默尔继续说道:“ 语言并不是作为一种形式力量或能力才提供了我们所寻求的符合,而是包容了一切能够用语词表达的存在物的基本媒介。 ”[2]这也正如胡塞尔所言:语言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先验性条件;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对文学进行语言批评,不仅要解读其语言形式,也要解读其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存在。

在文学批评视域中,语言批评包括文体批评和文本批评。 文体批评,自古就有,但在20 世纪初的哲学语言学转向中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文体批评。 文本批评是西方20 世纪形式主义批评的统称, 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欧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和盛行于美国的解构主义批评。 这两种语言批评的不同点在:文体批评重在揭示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征, 文本批评重在揭示语言的独特形式与结构。但它们有更多的共同之处, 那就是都很重视语言、语言技巧及其意义的分析。 比如,文体批评是通过“ 语音、词汇、句法、篇章、语域、书写及其变异分析”来证实文本的语言风格和特征的[3],而文本批评的基本方法是“ 文本细读”( 逐字逐句的语义分析) 、结构分析、陌生化分析和解构分析。 这些分析不仅涉及外在形式,也涉及内在的蕴含,遵循了由表及里的从语言层到表象层再到意蕴层的分析规律。 语文名师文学教育中的语言批评,体现的是文学教育的语言工具性和文本基础性。

2.语言( 文本) 的层次

语言或文本的层次就是语言或文本的结构,分语言形式结构和文本整体结构两种。 关于语言形式结构,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 里有这样的言说,“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即一种“ 字—句—章—篇”的结构。 文本整体结构,即文本由外而内的结构: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那里,文本是一种二元层次结构系统,包括语言—言语、能指—所指、共时态—历时态、句段关系—联想关系等要素的二元对立与统一。 而我们认为,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和教育性要求语文名师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多层次的语言批评时必须寻找到一个精要、好懂、有用的内容层次结构。

惯常的“ 内容形式二分法”,内容指“ 题材、主题、人物、环境和情节”,形式指“ 体裁、结构、语言以及各种描写手法”[4]。 这种分类最简要,但内容很是模糊———“ 题材、主题”似乎是就创作说的,而“ 人物、环境和情节”似乎是就小说说的,不能简明表现文学文本的内容。 而将“ 语言和描写手法、体裁、结构”等并列也层次不清,因为在结构主义语言学那里,描写手法、体裁、结构等都是语言的具体形式。这种标准不一的分类显然会给文本分层解读增加难度。 孙绍振教授也曾论述过经典文本结构的“ 三个层次”:“ 显性的、表层的连贯感知,包括行为和言谈过程”“ 隐性的、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是作者潜在的‘ 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 更加隐秘的第三层次是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还有文体的流派与风格”[5]。 这三个层次的论述确实涉及到了“ 行为和言谈”“ 意脉”和“ 文体形式、流派与风格”等内容,但由于主要是从逻辑、心理的角度看文本层次,所指教学内容并不明朗。 因此,为了便于语言批评,我们认为, 根据古代文论中的“ 言意论”“ 意象说”“ 情志说” 等观点以及现代结构主义文论中的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的说法,从“ 言、象、情、志”四个方面来指导文学文本的多层次解读[6]。

3.立足文本( 语言) 的多层次解读

“ 言、象、情、志”基本层次的界定,彰显的是文学文本多元解读的第一要义:多元解读首先是一种基于文本( 语言) 的多层次解读,多元解读中的“ 多元”首先是“ 多层次”的意思。“ 多层次”中的第一级层次是“ 言、象、情、志”,第二级层次是“ 言、象、情、志”各自下位的层次。 关于“ 言、象、情、志”及其各下位层次,因拙文《 文学作品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 已有论述,故这里只以柳宗元《 小石潭记》 为例,具体阐释一下文学文本多层次解读问题。

( 1)“ 言”的多层次解读

《 小石潭记》 言的多层次解读,字词句方面, 需要分析“ 乐”“ 蔓”“ 佁”等多音多义字,“ 篁”“ 坻”“ 嵁”等偏僻字,“ 参差”“ 俶尔” 等连绵词,“ 斗”“ 蛇”“ 隶”等名词作状语,“ 可( 大约) ”“ 布( 映) ”等古今异义,“ 凄”“ 乐” 等使动意动情况,“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等省略句,“ 如鸣佩环”“ 其岸势犬牙差互”等比喻句。 表达方式、叙述方面,要读清游小潭的经过———闻小潭、见小潭、感小潭、离小潭;描写方面, 要读清文中哪些地方是景物描写方面,哪些地方是人物描写,此外还要弄清文中抒情、议论以及补记的地方。 表现技巧方面,要理清“ 潭上—潭下—潭上”的外在游踪线索和内在“ ( 忧) —乐—怆”情感线索;写哪些景用的是白描,哪些景用的是细描;哪里是直接描写,哪里是间接描写;哪里是动静结合, 哪里是情景交融, 哪里是比喻象征手法,等等。 而本文体裁风格,是游记体裁,写实风格。 如孙绍振教授所言,《 小石潭记》 表现的是柳宗元“ 比较执着于现实”的一面,其写实风格与《 江雪》 诗一比较,就水落石出。[7]

( 2)“ 象”的多层次解读

《 小石潭记》 象的多层次解读, 主要是“ 景” 和“ 人”的识别。 景可按潭里、潭外来整理:潭里,主要有“ 水”“ 石”和“ 鱼”;潭外,主要有“ 篁”“ 树”和“ 蔓”。人有主要人物和随行人员:主要人物是“ 余”;随行人员有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以及跟着同去的两个姓崔的年轻人:恕己和奉壹。 关于象的多层次解读要注意的是浅尝辄止,不能越界。 因为一不小心,我们就会从“ 象”的层面走向“ 情志”的层面,变分析“ 象”为分析“ 意象”,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象”的客观性特征。

( 3)“ 情”的多层次解读

《 小石潭记》 情的多层次解读, 从字词看, 是“ 乐”和“ 怆”,但这两个表达情感的字并不是简单的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乐”什么,是“ 心乐之”,这个“ 之”就是小潭里清冽的水、怪异的石、自由的鱼和小潭边的绿篁、青树和翠竹,其乐抒发的是短暂抛开尘世烦恼后欣赏美景的片刻欢愉,也即对自然的爱。“ 怆”什么,是“ 悄怆幽邃”,是为静悄悄的、幽暗深邃的环境而悲伤,这初看起来也是为景而忧伤,但为何前面的“ 乐景”变成了现在的“ 哀景”了呢,这是因为作者从流连美景中回到了现实,想起了永贞改革失败的往事,于是情绪变化,忧从中来,所以这个“ 怆”实质是借事抒情,抒发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 由此可见,简单的“ 乐”“ 怆”两字,真的融合了自然情、社会情和人类情。

( 4)“ 志”的多层次解读

《 小石潭记》 志的多层次解读,可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来进行。 从景物意义看,传神地表现水、石、鱼、篁、树、蔓等景物的“ 清冽、奇异、自由、绿、青和翠”的特征,说明了自然美景具有养目怡神的功用;从人物意义看,准确地表现了超脱的“ 我”和现实的“ 我”的性格特征,超脱地沉浸在自然中的“ 我”是自由快乐的,回到现实的“ 我”是痛苦忧伤的。 而从整体看,这篇游记表现的是一个遭贬谪的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政治情怀,生活上不得不随缘自适,但政治上永远舍不去的是那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爱国情怀。

二、 是否进行了立足学科的多视角的文化批评

在课程与教学意义上,文学文本多元解读是一种立足学科的多视角的文化批评。 因为文学是语言艺术,也是生活艺术。 从生活艺术讲,它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艺术反映,涵盖着大千世界“ 百科内容”富含着“ 百科文化”。 文学文本多元解读,就是要求读者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艺术素养出发,通过百科内容去读解其中的百科文化。 因此,看语文名师文学文本多元解读是否有效,除了看其是否进行了立足文本的多层次的语言批评之外,还要看其是否进行了立足学科的多视角的文化批评。

可要实施立足学科的多视角的文化批评也并不容易。 因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文化,其次要明白何为文化批评,然后才能实施立足学科( 文化) 领域的多视角解读。

1.何为文化

要实施文化批评,首先我们必须厘清文化的概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 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8]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凯利认为“ 文化是一整个的丛结。 这一整个的丛结包括器物、信仰、习惯以及被这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的活动的一切产品”[9]就是从广义角度来界定的。 狭义的文化指“ 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8]法国学者维克多·埃尔认为“ 文化就是对人进行智力、美学和道德方面的培养,文化并不包括行为、物质创造和制度的总和”[10]就主要是从狭义,也即“ 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角度来界定的。 我们认为,不少文化定义,特别是广义文化定义,都存在一个弊端:即“ 物质层面”“ 行为层面”“ 精神层面”的文化不分,也即“ 文化”与“ 文化载体”不分。 所以,为了避免混淆,我们赞成从“ 精神层面”来界定文化,因为文化毕竟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不同的民族群体共同创造并传承有序的精神财富,它既有人类精神共性,又有民族精神个性。 因此,可界定狭义文化为:狭义文化是依赖文化载体( 物质形态、行为方式) 而存在的人类群体精神及其系统。

2.何为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是一种从文化视角来看待文学问题的批评。 它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划分。 广义文化批评是一种从所有文化角度来看待文学的批评,包括人类文化学批评。 狭义的文化批评是一种强调把对作品的研究和作品之外的社会文化联系起来看待的文学批评流派,特指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等学派的批评。 狭义文化批评是20 世纪初出现文本批评,即文学批评“ 向内转”后,20 世纪中后期又出现文学批评“ 向外转”趋势的产物。 这两种文学批评中,前者属于传统文化批评,重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结合外在的文化环境进行批评,维护的是形而上的文化话语霸权;后者属于后现代的文化批评, 重视从读者立场对文本文化因子进行解构,鼓励读者对传统话语霸权进行反叛。 语文名师文学文本文化批评,跟文学界的广义和狭义文化批评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在语言批评基础上的多元文化解读。 这种文化解读的领域,涵盖语言之外的一切领域。 因此,语文名师文学教育中的文化批评是一种多学科领域的批评,它体现的是文学教育的范畴综合性和主题人文性。

3.立足学科( 文化) 领域的多视角解读

如果说语言本体批评的多元解读把读者的视角引向纵深, 旨在揭示文本多层次的内蕴的话,立足学科文化领域的多视角解读则是在横向的维度上开阔读者的阅读视野,从不同的文化领域去发掘文本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学文本涉及的学科文化领域众多,在理论上可谓“ 百科”,我们不可能一一进行批评,因此我们借用惯常的“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三分法,将文化批评的诸多领域整合成生态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这三个领域进行多视角的文化解读。 下面以鲁迅的《 祝福》为例来进行逐一解读。

( 1) 立足自然领域的生态批评

生态批评是一种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学现象,强调文学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与流派。 它是工业社会破坏自然和人文,人想回归自然、社会和人文和谐的产物,其中充满批判现实的精神。 《 祝福》 的自然背景是“ 浙东水乡绍兴”,时代背景是“ 清末民初”。 文中虽没有关于破坏自然的描写,也没有对工业社会的批评,但毕竟描写了自然、社会和人文生态,所以,还是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其进行批评。

《 祝福》 的景物描写不多, 但从“ 她从河边淘米回来”“ 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 他本来也打柴为生”“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等零星描述中,知道浙东水乡,有山有水,有各种野生动植物,四季风调雨顺,是一个自然和谐的地方。 但联系到社会和人文生态就不是这样了。 仅从鲁镇社会看,政治上有四叔等封建统治者对辛亥革命者的诅咒,经济上有大户人家和庙祝等对佣工和信众的盘剥,宗教上有封建迷信对鲁镇人的普遍毒害,而人文上,面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屡遭厄运、精神崩溃、穷困潦倒的乞丐没有贴心的关怀和实际的救助,只有嘲笑和愚弄。 可以说,《 祝福》 中有的是和谐自然,缺少的是社会正义和人文关怀。 而鲁迅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灰色生态,揭露了封建社会愚民害人的本质。

( 2) 立足社会领域的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视角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流派。 它以真假、正邪、善恶为标准,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如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进行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批评,文学批评流派中的道德批评、女权批评等实际上都可划入其范畴。《 祝福》 中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非常适合进行社会历史批评。

《 祝福》 中的哲学是儒学, 特别是宋明理学, 这从四叔书房的书《 近思录集注》《 四书衬》 就知道;宗教主要是道教,“ 送灶”“ 朱拓的大‘ 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土地庙”等显露的是道教信息;政治是理学为主结合道教和迷信的封建集权统治,四叔是统治者,这种统治没有真正的仁政,只有愚民政策以及对革命的谩骂和对佣工乞丐的盘剥诅咒;经济是婆婆抢卖儿媳、雇主算计佣工、庙祝盘剥信众的霸权经济、血腥经济,祥林嫂一生无论是卖身钱还是佣金都被婆婆、庙祝等剥削去了;法律上,在《 祝福》 中是没有法律意识的,但我们可以从女权主义的观点出发为祥林嫂进行法律维权:她的人身权、婚姻权、财产权、居住权、生存权都被这个黑暗的、冷漠的社会剥夺去了;至于道德,这是一个无德的世界,四叔在嫌弃、谩骂祥林嫂,“ 我”对祥林嫂也搪塞糊弄,整个鲁镇都在嘲笑、愚弄祥林嫂,甚至拿她额上的伤疤开心。 总之,《 祝福》 的社会历史批评就像打开了一个万花筒,既可以了解其中的哲学、宗教、风俗、习惯,又可以对其中的邪恶、不公、迷信、伪善等进行深入的批评。

( 3) 立足心理领域的心理批评

立足心理领域的批评包括两种:印象批评和心理批评。 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者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和流派;心理批评指一种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并予以评述的批评方法和流派。 前者强调心理直觉和审美感受,后者强调“ 潜意识”( S.Freud) 和民族无意识( C.Jung) 等。《 祝福》 中富含丰富的心理因素,可以用印象批评和心理批评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印象批评的实质,就是用形象的语言直观表现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 艾略特说,印象批评的作品分析“ 仅仅是用一首散文诗解释一首诗”, 强调的就是印象批评的形象性; 赫兹利特宣称,“ 我说我想的,我想我感觉的。 我无法不从事物采取某些印象;而我有足够的勇气说出( 多少有些唐突的) 我的印象”[11],强调的是印象批评的主观性。印象批评虽然强调感性,贬斥理性,但也强调印象要尽量准确真实,甚至夸大直觉的功能,认为印象就是真理。 印象批评还强调批评者的素质,认为丰富的情感、敏捷的才思、高尚的情怀、超常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必备素质。 语文名师多元解读课堂的印象批评要求不必像批评家的印象批评那么高,只求学生畅所欲言,有尽量真实的感知即可。 例如,《 祝福》 中可以有这样的印象批评:“ 祥林嫂的婆婆真是比地主婆还狠”“ 鲁四老爷假斯文, 比黄世仁还毒”“ 祥林嫂的命啊, 比得动植物综合征的人还苦”,等等。

《 祝福》 的心理批评,我们可以采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即性冲动和死亡冲动理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即原型批评理论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 M.E.P.Seligman) 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来分析。

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看,说祥林嫂有改变命运的冲动, 有死亡的冲动是有事实依据的,她的逃婚、抗婚、捐门槛都是改变命运的冲动,她与“ 我”的有无灵魂的对话就是死亡冲动。 但说主导她一生的冲动是性冲动可能有些牵强,但也不能说她没有性冲动,因为她和柳妈在厨房聊天谈起额上的伤疤时,柳妈问她“ 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她笑了”,这“ 笑了”就有性的回忆和性冲动。 从荣格的民族集体无意识理论来看,关于祥林嫂抗婚留下的伤疤,不仅引起她自己的笑,引起柳妈“ 蹙缩得像一个核桃”似的笑,还引起全鲁镇的人对她的伤疤的兴趣和一阵开心的大笑。 这些都印证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说明全鲁镇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性冲动。 当然,全鲁镇人的集体无意识不仅仅是性冲动,还有整个社会对苦人的凉薄以及集体性的祭祀和祝福信仰等。

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屡遭失败或惩罚会造成人的消沉和绝望, 最后形同植物人,坐等死亡。 《 祝福》 中,祥林嫂的一生就是这样:逃婚、抗婚、婚姻、家庭、工作和捐门槛( 精神信仰) 都遭受完全的失败,抗争不如沉默,最后瘦骨嶙峋、头发全白、目光呆滞,犹如一个木偶人,在鲁镇年末深夜连天的鞭炮声、祝福声中悲惨死去。 这确实是一个无助的悲剧,这个悲剧是对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缺乏温情、只有伪善的封建社会的深刻批评。

综上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名师们在文学教育过程中确实累积了很多的文学文本多元解读成果。 但这些多元解读成果是否真实有效却需要“ 立足文本的多层次的语言批评”和“ 立足学科的多视角的文化批评”这两个评论标准来衡量和论证。 希望在这两个科学标准的评论下语文名师的文学文本多元解读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规范,希望我国所有语文教师的文学文本多元解读能在这两个标准的指引下走向成熟与成功。

参考文献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刘安海,孙文献.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孙绍振.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J].课程·教材·教法,2010(3).

[6]段双全.文学作品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7]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上)[J].语文建设,2008(3).

[8]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缩编本,第六版)[J].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9]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10]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J].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文学多元化 篇5

试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

本文概述了多元系统理论的`内容,探讨了多元系统理论对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作品译介因素的制约,同时指出多元系统理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局限性,如对翻译策略解释力的不足.

作 者:刘菲菲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4)分类号:H3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文学 制约因素 翻译策略

文学多元化 篇6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出版现象;小众化;多元化

【作者单位】寇静,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狄更斯曾经在双城记的开篇写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段话既对纷繁复杂的17世纪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做出了总结,同时也成为当下中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种种现象的绝佳注解。

一、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现象的出版背景探源

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中,英美文学作品出版表现出了小众化和多元化的现象特征。小众化指随着英美文学作品的出版,一部分非流行或经典类的作品被重新挖掘,一部分英美文学作者也随之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例如,极简主义写作集大成者雷蒙德·卡佛,借助英美文学传统语序对古典英国文学的重访和模拟的石黑一雄,再或是在家族和生活中絮絮叨叨寻找着“纠正”和“自由”的乔纳森·弗兰岑。这些作者在进行英文写作的同时,也在原有的英伦作家基础上予以改革和创新。

在现代英美文学作品中,我们似乎很难发现传统英文体系下的文学特点:不再有门第差异引起的失败恋情的浪漫主义;也不存在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不择手段爬上高位,最终惨败的现实主义笔触叙说。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影响,在当下,英美文学作品中更多包含着一种小于国度和文化差异的人文关怀与人性探求,这也是当代英美文学作品在出版市场上受到欢迎的原因。

我国英美文学出版在历史发展中出现过几个短暂的高潮,并且在这几个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林纾以古文意译《茶花女》与《迦因小传》开始,国外的文学作品就开始被译介到东方。中国的读者以一种窥视的方式在小说作品细节中挖掘一个想象中的外国。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一批大家名译的出版物则成为庙堂之高的阅读制品,这些书用审视的眼光,以一种好奇窥探猜想着遥远国度的奇异现实。而改革开放后的一批以网格为封面的名著名译的出现则成为在经历过文化饥渴后,人们寻找精神食粮的标志。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英美小众作品的译介似乎又回归到普通读者的作品阅读需求上,这些译介作品开始呈现出一种摒弃窥探与想象之外的人性理解,一种凌驾于现实的异体幻想特点。正如讲述着77年间的“后殖民”时代的印度故事的英国作者萨曼·鲁西迪所言:“我们生命中大多数重要的事情都是我们不在场时发生的。”当代英美文学作品的译介出版也跳脱出大家目光所及的视野,以真实代替传统;以人文关怀代替着浪漫主义;以离奇幻想代替了自然主义叙事;以人性探微否定架构精准的现实主义,以小众文学的笔触在读者大脑内构建另一种形态的故事人生。

二、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译介特点分析

从当前出版的英美文学作品来看,当前的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存在着小众化译介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为作品题材小众化、阅读群体小众化和出版细分专业化。

1.作品题材小众化

文学作品题材的大众和小众,事实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我国英美文学出版历史上,古典名著始终是大众文学的翘楚。古典名著由于作品成稿时间长,并且经过很多阅读和学术考证,这些作品的价值毋庸置疑。从近两年出版的英美文学作品来看,经典名著的出现频率不断降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部分往常极少出现的现当代作品。例如,擅长从个体经验讲述人生无奈的理查德·耶茨,其文学成就逐渐被我国读者所认可;近期讲述农民之子追求梦想的《斯通纳》在各大购书网站脱销;又或者是以一种近乎调侃和否认的方式回应人生的奥康纳被读者重新关注。题材的小众化在这里并不是指代一种非常理的逾越规矩的阅读体验,而是在强调读者能够通过各种细致的阅读,唤起不同的人生感受,重新界定阅读对于个人的深层意义,建立起个人的多元化思考。出版机构对于这些书籍的选择也不再仅仅限制于道德层面和文学价值层面。英美文学出版的小众化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出版顺序与出版认知,这些都是和当前的出版模式不无关联的。总的来看,这种现象的形成同样应该归功于出版行业的不断变革,出版社不再替代读者筛选和思考,而是将筛选的权利放回读者手中,专注于挖掘好作品并予以出版。

2.阅读群体小众化

我国出版行业很少针对成人群体进行阅读内容的细分,而成人群体则会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不自觉地对出版物进行细分。这也导致了阅读群体小众化的结果。在文学读物的阅读中,人们更为倾向选择母语版本进行消遣阅读;内容生动的中文短篇小说或随笔常常能够在读者群中引起很好的反响。这样的现象体现出了当代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态度——即为消遣和谈资而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倾向。

而英美文学作品却很难满足这两个阅读条件,英文的长句子和关联语境在被译介成中文的过程中,很难用简洁的语境予以表达,冯唐所翻译的《飞鸟集》就是一例反例。这也是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难以进行大众传播的原因。以犯罪推理类图书为例,把英国作家薇儿·麦克德米德的《刑场》和我国作者蜘蛛的《十宗罪》的销售量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英美文学各种作品的出版纷繁迭出,但在大众传播中与我国文学作品还有差异。这是一种由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隔阂。这种隔阂感造成了当前英美文学受众群体小,从而引发了英美文学出版的小众化现象。

3.出版细分专业化引起的小众化

出版细分专业化也是造成英美文学出版小众化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阅读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英美文学的出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古典经典,而是逐渐开始进入了文学风格作品内容细分的阶段。这既是出版行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读者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表现。这促使英美文学在我国获得深层次的出版。同样以罪案小说为例,出版行业中除了传统的经典推理作品,还涌现出了一批当代正在写作的推理作品,例如,劳伦斯·布洛克的“马修·斯卡德系列”,或是迈克尔·康奈利的“谋杀幻想系列”。对于推理小说爱好者来说,这样的举动显然丰富了其阅读的内容,进而带动了整个犯罪推理系列小说的出版发行。出版的细分同样还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重新规划发展。

nlc202309090716

三、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多元化特点分析

英美文学的多元化译介表现在多个维度上,我们在谈多元化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应该依托于当前英美文学作品的实际发展,进行相应的讨论。我们应该在英美文学这一西方文化语境中来探讨英美文学的多元化译介,从出版行业角度和作者接受角度两方面对英美文学的多元化译介进行研究。

1.多种题材的英美文学译介问世

我国目前出版的英美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既有以关注民生、探讨人生本质的严肃文学,也有提供给青少年作为消遣的娱乐读物;既包含经典名著的名家新译,也包含一部分西方经典幻想故事。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当代的英美文学译介已经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出版社并不再仅仅是承担教化者的角色,而是提供更多的选择给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给他们选择的空间。在丰富的英美文学出版物品种中,每个人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找到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裨益的读物。

而文学这一类目也不再作为一个庙堂之高的名词,让所有的阅读者仰视。在书店,在海明威刚刚出版的一套硬皮精装书的阅读推荐旁边可能是一套以海明威形象改编的幻想小说;而在一部二战的个人经验重述的图书旁边可能放着一本带有漫画和喜剧色彩的阿兰从军记,与此同时,一部分纽约客的经典短篇也集结成册。书籍题材上的变化同样也可以适应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作为人们生活的填充,提供具有真正价值的文化食粮。

2.多种价值观取向的英美文学被译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英美文学的审核,除了爱情内容上描写不能太过突出和热烈,影响英美文学在我国出版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取向。由于部分历史原因,英美文学在我国处于一个相当微妙的位置,它既代表着西方艺术的优秀结晶,同时也代表着一种腐朽落后的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始终是影响着英美文学是否能在国内出版发行的重要原因。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影响,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价值是否会影响到一个人本质的争论已经告一段落,越来越多的阅读者可能接触到影响其人生价值观念的信息。英美文学译介作品中,表达一种对人生理想探求的《十一种孤独》和合理表达自己失落感受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在我国当下发展的现状中都唤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一定程度上,多重价值作品的陆续出版对于成熟的读者来说,并不会对其思想价值观造成冲击,反而提供了一种辩证性思考的可能性。

3.不同年龄段人群阅读的英美文学作品被译介

从受众年龄段层面上看,我国英美文学的出版也出现了层次化的变化。例如,一些名著出现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缩减本,而一些国外儿童阅读的幻想小说也被译介到国内,如近期大热的《安珀志》。一些基于小说原版改编的国外影视等原作也在国内得到出版。当前的出版趋势似乎并不再把文学的严肃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作为出版审核的最终标准,而是按照不同的读者年龄段、不同的读者实际需求对欧美文学出版进行分类。针对各个读者群体制作适合的读物成为出版社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体现了当下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多元化特点。

四、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未来出版发展趋势

1.通俗化

随着文学作品阅读人群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文学的不同需求也逐渐增多,人们在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调剂,这就使得一些具有幽默性的、调侃性的散文小品陆续被发掘。而现代人繁忙的都市生活也导致人们可能没有很多的空闲时间专注于阅读同一部作品,所以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书籍类目中,可能还会存在一部分适合碎片阅读的短篇幽默类书籍,或者是情绪抒发类的散文。而对于期待传奇故事或者是惊险探案的青少年来说,推理小说出版在未来出版行业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学类作品的通俗化似乎向我们预言一个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里,图书并非仅仅单纯作为知识的载体存在,与手机、电脑争抢着日益挑剔的读者,而是从文化上对读者产生教化作用,同时,在情感上带给读者共鸣。文学并非是因为他自身的文学素质成为经典的,一部文学经典的产生同样依赖于它的时代、它的读者,它在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出版通俗的英美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对未来英美文学作品的译介框架带来了及时地调整。

2.潮流化

在当前移动阅读的时代中,由于互联网的内容产生速度、更新速度都远远超过纸媒,纸媒的吸引力和屏幕相比已经逐年在降低。传统出版行业只有依托更为精湛的内容选取、更为准确的读者定位和更为细分的出版类型才能不断地吸引读者。这也就要求出版机构出版高质量、不断细分化、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书籍,来迎接互联网对传统出版的挑战。

英美文学作为一座还没被完全开采的金矿,有待于我国出版者不断进行挖掘和探索。举例来说,适合12岁以下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学的译介出版就存在着极大的市场空缺。罗拉·英格斯·怀德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作品“小木屋的故事系列”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续作受到儿童读者的不断追捧。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出版社筛选出针对适龄阅读群体的优秀英美文学作品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

3.趣缘化

有一定经验的读者往往会习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寻找同一类型的书籍,并且愿意和与自己有相同阅读习惯的人进行讨论、交流。这种以兴趣形成集合的群体即为趣缘聚集的群体。一本书在受到某一个趣缘群体中个体推崇的同时,也会带动这个趣缘群体其他读者的阅读兴趣,最终推广到趣缘外围,朝更为广泛的阅读人群传播。英美文学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分类,其阅读者大多为文学爱好者,以《斯通纳》为例,其兴起来自外国文学阅读者的推荐、推广,再从尝试阅读者推广到普通大众。当下,一种以趣缘为出版方向的体系正在形成,如主推推理犯罪小说的新星出版社,其出版的劳伦斯·布洛克的“雅贼系列”,或是专注于国外短篇经典小说的上海译文“短经典”系列都标志着趣缘分享正在出版行业起到重要作用。这种类型出版的辐射最终也会带动整体英美文学译介出版的发展。

[1]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谢天振,田全金.外国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一九四九—二○○九)[J]. 当代作家评论,2009(5) .

[4]赵炎秋.共和国叙事理论发展六十年[J]. 理论与创作,2009(4) .

[5]陈小慰.当代英美通俗小说的译介与影响[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

[6]胡佳楠,王丹丹. 英美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学进步的密切联系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11) .

对多元文化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探讨 篇7

一、创设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

高校学生由于未来职业的关系, 需要在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体现师范性。因此要求学生们学习期间在对专业课的把握上既要有知识的广度深度, 又要锻炼技能提升专业素质水平。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掌握, 其中的重点是说和写。说是指在课堂上锻炼口语表达, 表达内容有条理性, 思维逻辑层次分明。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努力, 老师为学生提供“说”的平台, 如对某一问题的讨论, 如对作品主要内容情节的阐述等,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是指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外国文学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二方面锻炼写的能力, 一是撰写论文, 如对人物形象的剖析, 如对作品结构的理解等;二是情景作文撰写训练, 外国文学名著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 要求学生结合作品原文创设情境, 进行改写。例如在讲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 让学生结合电影镜头来描写老人与盆鱼搏斗的文字, 并把学生所写的与原著“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 用它又打又砍, 双手摄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 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 成群地一起来, 咬下一块块鱼肉, 当它们转身再来时, 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他抡了一次, 两次, 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 就把断下的把手向盆鱼扎去……”相比较,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

这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 教师以作品的细读赏析、多角度的比较分析来示范性地研究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 尽可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由作家作品衍生至国别历史、文学背景、文化特质等一系列跨文化的研究, 鼓励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在讲解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时候, 可以从悲剧英雄这一视角来分析, 拿俄狄浦斯王与《天龙八部》的乔峰作比较, 或者从命运悲剧角度入手, 拿《俄狄浦斯王》与曹禺的《雷雨》作比较分析;分析女性形象的时候拿《美狄亚》中的美狄亚和《雷雨》中的繁漪、《天龙八部》中的康敏等进行比较分析, 尽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习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成员内部分工明确, 要求学生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 搜集思想碰撞的火花, 以实现团队学习的互助性。

学生自主学习, 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至关重要, 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 负责学生学习任务的安排、答疑、课题讨论与研究, 以及每个小组的指导工作, 相应地要求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安排。同时也要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选定学习内容, 自我搜集、筛选、整理资料, 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和思辨性的学习, 鼓励学生在团队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逐步完善所学习的内容, 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 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认知,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支持体系

为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 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 到每门课程的衔接都有相应的要求。而学校教育管理机构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等方面都应给以配合。同时, 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自主学习的保障。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完善课程设置。外国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需要有中国文学做基础, 以比较文学作为更高学习目标, 将视阈投向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学习研究, 在有限课时数内顺利完成教学有一定的困难, 建议相关配套的选修课程可以同步跟进, 比如现有的美国作家作品赏析、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外国优秀影视作品鉴赏、世界历史等课程, 这些不仅能丰富现有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 更可从多个角度多层次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风情,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文化现象, 学好本门课程。

其次, 必要的配套设施。设置校园网外国文学网页, 提供完善的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课件、必读书目和书籍的电子文档、习题与讨论、交流与答疑等内容。建立互动窗口让师生自由交流, 或者由主讲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QQ群、Facebook等方便学生群体交流。当然, 用目前比较流行的微博方式来阐述自己的阅读学习心得也是一件与时俱进的事。学院的多功能音乐厅、礼堂或多媒体教室, 应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帮助。给学生提供欣赏影视作品、情境模拟和剧作排练的基地。

四、改变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

在外国文学传统的教学中, 主要采用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的形式。这样的方式完全是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 长此以往, 课堂上的教学改革将是无的放矢, 这种考试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检查了学生对基本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却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也达不到外国文学教学的目的。学生会逐渐的滋生惰性心理, 忽略自身能力的提高。所以单一的考试模式必须改革, 要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的评价手段。我在教学中就尝试了考核改革, 效果较好。在成绩评定上, 平时成绩占50%, 具体包括平时课堂提问、讨论、撰写鉴赏性文章、排演作品片断等实践内容,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日常学习水平, 提升素质能力。闭卷考试的成绩占50%, 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比例分配a当, 评价手段合理, 重点突出, 充分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力水平, 体现出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 脱离了书山题海, 而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为学生的从教工作奠定基础。

五、结语

在全球文化日益融合、多元文化并行的今天, 进行外国文学这一课程的教学, 不仅需要从教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思路进行创新, 更需要广大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思辨与创新, 使学生外国文学课程学习的结果不再局限于几个著名作家、文学作品, 而是能够在自己心里构建外国文学基本框架, 有一个外国文学发展的清晰脉络, 对具体作品有侧重点地进行阅读学习, 并能接受认可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态势, 对世界文学文化有自己的认识与体验, 对当代社会人生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最终做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从而终身受益。

摘要:在全球化冲击、多元文化影响的当下,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外国文学教学, 这一跨越历史超越时空的全球文化视野下的文学课程, 它涵盖欧美文学、亚洲文学、非洲文学, 涉及广博的文学史、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一内容浩繁的教学, 想要得到学生的认可, 教师除了依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外, 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多方面对多元文化下外国文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外国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杏.外国文学民主教学新课堂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文学多元化 篇8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意义

多元解读其实就是阅读主体通过吸收借鉴已有的知识体系内容, 对于文本中的不同内涵进行情感体验, 这其实是将读者与文本内容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多元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必要性[2]。

(一) 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需要

作为具有特殊形象化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 不但有着感性方面的认识需求, 同时也有理性内涵, 包含着政治、法律、哲学、 宗教、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内涵, 具有多重含义特征。一是丰富多彩的意蕴内涵。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在于可以让读者自身去领悟作品中所包含的多重内涵, 而不是将作品中的情感形态或者是价值观强加于读者身上。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 阅读《红楼梦》, 有人体会到的是浓浓的深情, 而有人体会到的则是深深的腐败;二是多样的形式。 由于文学作品的内容类型众多, 因此文学作品形式也是千差万别, 基本要素主要有结构、体裁与语言。而体裁又包含着诸多的内容,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体裁多为小说、诗歌、散文等, 而形式不一的文学作品同样也需要进行不同方面的解读;三是主题多元化。文学作品通常会包含着不同方面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解读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时, 要从多元化角度出发, 全面分析作品主题内容, 而不能固执己见, 有失偏颇。

(二) 初中生阅读方面的特点需要

阅读也就是主体通过心理活动, 对于文本中的情感内容进行感知、理解的过程, 而初中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情感体验能力与审美能力, 因此对于相同的文学作品内容, 不同的学生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体验, 这也是文本解读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初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 对于阅读已经有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可以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同时对于文本内容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但是由于其生活阅历不多, 因此文学阅读水平还需要继续提高。

(三) 初中语文课改方面的需要

随着初中语文课改的推进, 要求学生具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从文本中获取对人生、社会有益的启示, 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出来。这也体现出多元解读的内涵, 要求初中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基础之上, 联系生活与社会实践, 通过多元解读, 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进行多元解读也是教学方式创新的本质,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 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多元解读学习能力不但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同时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意义非常重大。

二、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教学模式探究

(一) 阐述意义丰富的语言文字

在中学语文文学作品中, 语言文字多数都具有多义性, 由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意境中就会具有不同的含义, 也就是词语的多义特点。此外, 语言文字还具有朦胧性特点, 而这一特点的存在也使得作品多元解读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如在“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红”一词表示桃花与少女的脸相互映衬而得到的粉红, “红”代表着少女的羞涩, 让人读来身心愉悦。而在“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的“红”则映衬出与秋天萧瑟情景相反的勃勃生机, 给人以美好之感, 让人不禁驻足欣赏枫叶之美[3]。

(二) 分析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性格进行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着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也正是因为人物性格特点的多变性, 才赋予文学作品以独特的魅力, 给读者留下更深的解读空间。而在分析解读人物形象时,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辩证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二是要研究周围环境对于人物性格特点所具有的影响, 而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三是要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性格的方法。在初中语文作品中, 人物性格描述主要通过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方面的描写来表述出来。

(三) 品位含蓄模糊的意象组合

意象主要指作者在写作中所用到的构思形象, 主要运用想象、 比喻、象征等不同表现手法把单一物象结合起来, 从而赋予其理性与感性内容。由于意象在表达过程中用到了象征、隐喻表现手法, 因此其内涵非常深远多样, 具有模糊性与多元性特点, 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这也就为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结论

总之,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 提倡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是大势所趋, 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多元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内容, 同时也是语文教学课改的发展目标。相信随着我们对于多元解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多元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榕.中学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实践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杨梦凡.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4.

文学多元化 篇9

关键词:多元文化,外国文学,德育,渗透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在信息流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同时, 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多元文化背景加上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复杂社会现象, 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个性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什么是多元文化?这一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那时多元文化指代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 既存在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 (主要是欧洲文化) , 也存在原住居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生存着, 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

多元文化理论的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应该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并对其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应该承认文化平等共存的权利, 并接受其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必要吸收外民族的文化养料。

当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西方“强势”文化的渗入使许多人无所适从甚至倍感焦虑。在不求甚解的时候, 西方文化似乎已经成为“误入歧途”的代名词。自由化泥沙俱下, “性解放”“拜金主义”……成了西方文化的应有之义。而实际上, 西方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它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青年学生正处在一个观察和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刻, 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可是长久以来, 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传统而落后, 总是用枯燥的说教告诉学生“这样好, 那样不好”, “应该这样, 不应该那样”, 呈现出学生厌倦, 教师困惑, 家长焦急茫然的不良状况。

文学是人学, 文学是心学, 它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获知, 任何人都无法不为文学中的世界所感动, 不为文学中的真、善、美所感染, 不为文学中描绘的复杂而微妙的人性所启发。文学可以培育人的悟性, 可以让人受到美的熏陶, 可以让人了解人性之美、丑、复杂、幽微, 而领会这些之后, 自然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及自我产生宽容与理解的豁达心态。因此, 结合文学课的教学, 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学现象和历史发展渊源;了解外国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的异同, 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了解全球一体化文化背景下, 各国文学既要保持民族特色, 又彼此交流借鉴的发展趋势。其宏阔的异域文化特色、深刻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学鉴赏水平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多年, 现针对学生的实际, 简单总结几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

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恋观——从《威尼斯商人》到《傲慢与偏见》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爱情是人最私密也是最动人心魄的一种情感, 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大学生在校期间, 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事业的关系?这对大学生心智的成熟以及今后的家庭幸福,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实际情况是, 不少大学生的爱情观比较紊乱, 这一点从时下一档火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可以看到, 女孩子们变得“现实”了, 言必称金钱, 有的甚至把金钱看作是婚姻唯一的基础, 由此出了名噪一时的“拜金女”“宝马女”, 等等。那么, 关于爱情在外国文学中有哪些观点值得学生借鉴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选择”。鲍西亚是一位富家小姐, 聪明灵慧, 芳名远播, 求婚者纷至沓来, 但她认为人的品性胜于门第财富。她遵照父亲的遗训, 设置金、银、铅三个匣子供求婚者挑选, 摩洛哥亲王选中金匣, 得到一张骷髅画;法国阿拉贡亲王选中银匣, 看到一张傻子的画像;只有聪明、坦诚的巴萨尼奥挑中朴实无华的铅匣子, 见到了藏在其中的鲍西亚的倩影。鲍西亚毫不犹豫地对这个贫穷的年轻人以身相许。那么, 她的婚姻标准是什么?是由人高贵的品性而激发的爱情。第二个例子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简·爱》中的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洗尽铅华, 纯粹是情感的契合、性格的吸引, 所以纵使他们历尽周折、受尽苦楚并不再富有, 他们依然心灵相知, 等到美满生活的来临。而《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因为没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放弃了真心相爱的希斯克利夫, 最终导致了几代人的恩怨情仇,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虽然都很富有, 但彼此的幸福却遥不可及。

西方文学如中国文学一样, 作品充斥着对人类各种情感的描写, 尤其是爱情婚姻生活的展露。随着老师的讲述和引导, 学生徜徉在众多世界经典篇目之中, 通过他们自身热烈的探讨, 必将能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

二、奋发进取的人生观——从《奥德赛》到《鲁滨逊漂流记》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中国人偏于保守, 安于现状, 而西方人的民族性格中却深深地烙着敢闯敢干、开拓进取的印记。这一点对现阶段的中国大学生特别有借鉴意义。课堂上, 笔者也有意加强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和探讨。《奥德赛》是西方文学的起源——《荷马史诗》中的一部, 讲述了主人公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 在大海上漂泊十年, 历尽艰险最终回到家乡的故事。在这里, 大海是自然的象征, 我们看到主人公孤独的身影融入茫茫海天间的漂泊岁月。在他的世界里, 一切社会生活的纷扰与喧嚣都隐退了, 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之战, 波涛汹涌的海洋中的一叶木筏, 显得那样脆弱、渺小, 但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勇气, 搏击风浪、不畏险阻的行为却使奥德修斯的形象变得异常高大。奥德修斯向自然宣布了人类的独立意志与不屈不挠的毅力, 更向命运之神展示了人的奋发进取精神, 这正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人格。

《鲁滨逊漂流记》是启蒙文学时期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 讲述了主人公冒险与实干的故事。英格兰人鲁滨逊流落荒岛二十八年, 他不但坚强地生存下来, 还建立了自己的岛上王国, 并最终回到家乡。鲁滨逊是一个体现着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 在他身上洋溢着新兴资产阶级朝气蓬勃的创业进取精神。他不满足于中产阶级庸庸碌碌的生活, 要通过冒险去开创一个新天地, 创建一番新事业, 他满怀希望和信心, 宁愿与风浪为伍, 也不愿在安逸中苟且偷生。鲁滨逊还具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当他一个人漂流到荒无人迹的孤岛上, 他没有因绝望而坐以待毙, 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着开天辟地的斗争:渔猎耕穑, 构筑茅屋, 制作用具, 靠着双手辛勤劳动, 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小王国”。面对数不清的困难, 鲁滨逊毫不气馁, 表现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鲁滨逊精神, 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尽管鲁滨逊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增加财富, 但是他那种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 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顽强意志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有诸多的启迪意义。

三、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从《荷马史诗》到《巨人传》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念, 也是一种世界观。培养学生人文主义世界观包括两个层面内容, 第一个层面指的是尊重个人, 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 即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强烈的个体意识, 高度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完善的人格。第二个层面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要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和谐宽容的精神。因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不遵循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原则, 社会就失去和谐, 个体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高举“人”的观念, 尊重人的价值, 高声赞美人生的伟大、人的智慧、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这其实是西方文学和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这种观念从古希腊时代就清晰地反映在文本中, 比如《荷马史诗》描绘的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特洛伊战争及战争中的英雄。这场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是希腊方面的主将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具有健美的身材、无敌的武艺和忘我的斗争精神。在《荷马史诗》中, 阿喀琉斯的性格多样化, 他既天真又固执, 既残暴凶狠又温厚善良, 既有年轻人的任性无礼又尊重老人, 种种看似矛盾的性格在他身上不可思议地统一了。正是这些鲜明而饱满的人性, 构成了一个充满个性魅力的真正的“人”的形象。西方文学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法国文学中又出现了描绘“巨人”的奇书《巨人传》。《巨人传》中的巨人形象更是体现了人的自豪感, 及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 巨人是人文主义者的化身。阅读、鉴赏这些文学作品,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人的美好, 人的力量与智慧, 也认识到了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 西方文化崇尚以基督教中“爱”的精神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又一个源头, 对西方人精神文化的影响极其巨大, 西方的文化和文学无不弥漫着基督教精神。基督教的教义、教规极其庞杂, 其教会也有腐败虚伪的一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 基督教神学观念的出发点是“爱”, 共同的信仰让人和人之间充溢着互爱和兄弟般的平等。受基督教影响, 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十八世纪启蒙文学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 其中闪耀着可贵的民主因素。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拉伯雷的《巨人传》到启蒙文学时期伏尔泰的“黄金国”、卢梭的《爱弥儿》, 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雨果和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无不充满着对人和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无限追求。阅读经典, 润泽心灵, 只要学生用心去读,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效果一定好于枯燥空洞的说教。

德育工作是针对学生心灵和思想的工作, 它应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与心的交流。读一本好书犹如和思想巨人对话, 把做人的道理自然融汇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做人的道理, 这才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立新, 任子峰.欧美文学史传[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汪介之.外国文学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文学多元化 篇10

外国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向学生全面展示外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中学阶段, 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广泛深入学习,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意识。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在选编外国文学作品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呢?

鉴于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 笔者提出了多元文化教学策略。一方面是向学生更多地铺垫多元文化背景, 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 思路更加拓展, 能够多元化地认识、分析和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另一方面, 采取比较阅读法, 通过相似题材的对比和相似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使学生通过多元化分析的实践, 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因此, 多元文化教学策略能够在教师讲授外国文学作品时起到良好的效果, 可以真正推广, 付诸教学实践。

一、多元文化

外国文学作品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使得学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 因而对这些作品产生了排斥心理。教师应该为学生详细地介绍文章所反映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背景, 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 中外生活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群体观念

由于中外生活地域、历史、文化等的差异, 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有着不同的认识, 而且这种认识是一种群体观念上共识的差异。例如西方文化中的海洋情结。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深入展示了老人与海的关系。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凡尔纳的《神秘岛》《海底两万里》等西方小说, 通过对海上历险和漂泊的描述, 表达了人类认识并驾驭海洋的信心。西方国家大多为海洋民族, 它们的兴衰与更替, 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精神深深根植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中, 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带有浓厚的海洋情结。[1]

而在中国文学史中, 文人们更多崇尚的是水文化。中国的文化典藉中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 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自《诗经》始,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寓情于水、以水传情。老子曰“上善若水”, 夸赞的是水的品格。孔子在川上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 表达的是生命易逝的伤感。“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心中愁绪尽显;“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何等豪迈、昂扬。再到《沁园春·长沙》里的漫江碧透, 《再别康桥》的柔波艳影……正是由于大河文明孕育出的中华文明, 使得水文化成为中华文明中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二) 宗教和哲学思想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笔者认为, 外国文学作品之所以拥有异域色彩,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和我们不一样的宗教信仰。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结晶, 它构成了西方世界悠久的文化传统, 渗透到西方世界文明的每一个角落。而基督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尤为显著, 千百年来, 它对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艺术理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圣经》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典籍, 为后世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但丁的长篇叙事诗《神曲》在梦幻的世界中建构了一个融合了古希腊、罗马神灵意识的形象化的宗教体系。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都采用了基督教中的形象。[2]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随处可见《圣经》中典故的援用。西方文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植根于基督教中, 二者密不可分。

同样是悲剧, 中外两国作品的类型不同, 结局也不同。一些西方的悲剧, 如《哈姆莱特》《俄狄浦斯王》等, 结局通常是悲惨的。悲剧的产生往往是事件的偶然性和个人失误造成的恶果, 属于性格悲剧。反观中国的悲剧作品, 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结局通常是冤案得以平反之类的大团圆结局。而且中国的悲剧往往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小人物的无奈无助, 属于命运悲剧。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中外悲剧如此不同?答案是中外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重, 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教中的“轮回”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大毁灭的拒绝, 所以大团圆结局符合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西方悲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古希腊的人本精神和自由观念在戏剧中便化为人与命运的冲突。[3]鲁迅先生对悲剧的看法是“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样才有悲剧的社会性冲突。从这个角度看, 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的说法也是不无道理的。

二、比较教学

比较阅读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 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法的形式非常丰富, 有横向比较, 有纵向比较, 有形式比较, 有内容比较等。下面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中相似题材和相似人物形象的对比, 试图打通中外文学的界限, 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 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外国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 相似题材对比

对世界上任何文学实体、文学现象的科学考察与分析, 都必须从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因为, 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生活、情感、心理上总有共性的一面, 所以即使表面无直接联系的文学实体、文学现象, 也可能共同包含着某种“一般通行的原理原则”。这是人类文学史、各国文学史和各民族文学史中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种客观存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 在对比阅读中, 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 并进一步将其“拿”过来, 为我所用。

如两部爱情悲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我国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做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 私自完婚, 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 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孔雀东南飞》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 却被焦母活活拆散, 最后一同走上了绝路。二者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虽然时空相隔甚远, 两部伟大的作品却表现了相同的爱情主题。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角色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罗密欧和朱丽叶面对爱情时的表达方式是西式的, 最终殉情的方式也是西式的。同样, 孔雀东南飞中最后一段写两家合葬, 墓上桐柏交荫, 鸳鸯双飞, 这也是典型的中国浪漫主义式情节。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4]

(二) 相似人物形象对比

在中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增强可比性,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化综合比较分析的专项能力培养, 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入手, 尝试中外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多视点比较, 寻找蕴藏在中外人物形象背后的鲜活的人性共同点与差异点, 进而获得对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背后理性价值的真正体悟, 更好地把握和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中外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的比较。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他们年龄相仿, 有共性, 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是资产阶级高利贷者, 除贪婪、吝啬外还兼具阴险、凶残。而葛朗台是资产阶级拜物教的典型, 金钱的化身, 无限贪欲和极端吝啬是其性格中最突出特点。此外, 我国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他临死前还伸出两根手指要灭掉一根灯丝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几个中外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具有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比, 发掘人物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内涵。

这种比较教学法, 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要在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争个高下, 而是通过比较来建立一个“对话”平台, 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域, 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宽广, 思维更加多元。

参考文献

[1]敖琦.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2.

[2]丁宗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戴哲.对话: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之道[J].文教资料, 2012, 22:43.

上一篇:有效学习初中化学下一篇:新一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