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法律制度

2024-07-29

区域法律制度(精选九篇)

区域法律制度 篇1

世界各地都逐渐认识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 并对大气质量跨区域协调防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和经验。美国在1970年由国会提出议案并通过了环保署的成立, 且在环保署成立不久之后就相继成立了10家负责监管不同区域的大气质量以及其他资源的规划利用, 各地区监控部门以环保署为领导核心, 在环保署的带领和调控下进行联动的环保工作。欧盟曾在1979年召开以共同应对酸雨污染为目的的环境保护会议, 制定了《长距离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此项于1983年开始正式生效的公约是国际上第一个以法律强制力进行空气质量保护的条约。此外我国还曾开展奥运会六省大气联控防治、粤港及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实践, 均获得了突出的成效并积累了实战经验。

二、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调法律机制的含义

所谓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调即各地方政府提高对区域整体环境建设和生态经济利益的共识, 并以社会总体利益为先, 打破由于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地区割裂和地域保护主义, 共同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在平等合作中加强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以法律立法为强制手段, 以社会监督为辅助手段, 严密监控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行为, 将资源在整个联防区域内合理有效配置, 从而提升大气质量保护水平, 实现地域联动的复合型环保建设的目的。

三、大气污染区域协调治理的法律制度设计

(一)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制度

区域之间既存在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利益统一点, 又存在环境资源信息等的矛盾冲突点, 有时仅仅依靠地区间政府的主观无约束性的合作是无法真正起到区域大气联动防治的目的的, 因此必须设计一整套系统化的跨区域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的联动性规划制度, 对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及区域间协调合作细节进行明确规定, 保证地域协调治理环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 区域质量监测和信息共享制度

区域之间共享大气监控指标与数据是进一步开展联控防治的基础, 但是我国部分行政单位和地方领导却出于一种狭隘的自身利益拒绝将大气监测结果向其他地区公开, 这给开展系统的区域联控治理大气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规范区域信息共享与跨区域联动治理大气污染行为方面的法律的缺失。

在建立区域间信息资源共享方面, 长三角地区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发展可以给其他地区提供很多有利的信息和经验支持。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维护是“绿色奥运”的延续性活动, 早在2009年就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用来规范该地区各个行政区划之间的信息监测信息共享活动和大气污染联动控制工作, 这种系统化的、科学化的地区间共同维护空气质量的联动机制为世博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建设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使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受到了世博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

同时, 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各地环境监测工作力度, 对区域治理大气环境工作起到外部监督和促进作用。相关政府部门需对各地环境状况和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的社会公示, 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环境治理进程和成效, 并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

(三) 区域大气污染联动应急管理法律制度

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之间凭空发生, 一定都会经历“萌芽—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阶段, 因此如果各地大气污染防控机制能够在污染萌芽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源头因素控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 降低环境破坏程度。因此, 各地区的环境保护机制和部门必须给予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高度重视, 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 包括预警制度、信息流通制度、应急预案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等, 从制度层面保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紧急事件处理能够按照一定程序科学有序的进行。

在进行大气污染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建立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 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其中时间指的是大气污染的监控、预警、控制与管理, 空间指的是大气污染发生的地域范围以及大气污染的区间联动防控。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可以包涵全部的大气污染因素, 管理好这两个维度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发生或扩散。

第二, 注意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统一。目前我国有关大气污染应急管理的法律中, 多是从宏观层面分析相关风险发生时的各部门职责、权力等实体问题, 而没有对具体管理方式、操作步骤、控制模式等程序进行详细系统的规范, 所以我国相关立法方面应注意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的有机统一。

第三, 注意一般规律和特殊需求的统一。我国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大气保护性法律条文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只是做出了一般性的规定, 但是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环境污染程度都各不相同, 因此在执行相关管理程序时要因地制宜的加以适当改造。同时, 我国既定的法律规范中也有一定的缺陷, 如环境损害后的修复事宜以及环境突发危机产生后公众权益的维护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第四, 注意依法行政和权力保障的统一。在大气污染突发事件发生时, 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会赋予政府更加广泛的应急权力, 政府这种权力的扩张就决定了国家可以使用强制力控制公民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内

容, 但这种控制也是不可避免的, 否则国家会因为丧失应急管理权而导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拖延, 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国家在行使相关权力时也应该履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在保证公民权益实现的同时努力提高紧急事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总结

大气的流动并不会因为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划而停止, 因此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也不能以区域为单位来开展独立的大气保护工作。在大气污染跨区域联动防治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地区环境现状差异大以及行政管理碎片化等带来的问题, 因此要加快建立区域污染联动防治的相关制度, 促进区域间环境检测和控制信息资源共享, 提升大气污染联动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并建立完善污染应急管理制度, 保证大气污染情况出现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提升我国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薛俭.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省际联防联控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 2013.

[2]丁雪飞.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调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柴发合, 李艳萍, 乔琦, 王淑兰.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J].环境保护, 2013, 05:22-24.

[4]王金南, 宁淼, 孙亚梅.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05:5-10.

区域法律制度 篇2

一、企业设立

企业设立 ①发起人协议②出资协议③企业章程

企业治理 ①股东会议事规则②董事会议事规则③监事会议事规则 ④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⑤企业组织架构⑥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管理

二、资产管理

产权管理 ①不动产管理②设备管理③低值易耗品管理 债权(券)管理 ①债券管理②债权管理

股权管理 ①股份发行②股权变动③股票上市与收购 资产变动 ①所有权转让:买卖②用益物权设定:租赁③担保物权设定:担保

三、行政管理

文印管理 ①证照办理与管理②印章管理③格式文本管理 工商管理 ①企业标示、商号、商标管理②商登记与年检

消防、安全、环保、检疫管理 ①消防、安全管理②环保与卫生管理③检验检疫管理

四、网络、网站与新闻宣传管理 ① 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管理 ② 企业网站运营与管理 ③ 新闻宣传管理

五、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合同 ① 劳动合同签订与续签 ②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③劳动合同纠纷处理 劳动安全 ①劳动保护②安全事故防范③安全事故处理 薪资、保险 ①薪资管理②社会保险管理③纠纷处理

作息、考勤 ①作息制度②考勤管理③加班管理

六、投融资管理

借贷与担保管理 ①银行借贷管理②其他借贷管理③担保管理 金融与税务管理 ①保险管理②外汇管理③税务管理

七、物价管理 投资管理 购销合同管理

(1)采购合同管理(2)外包加工合同管理

(3)销售合同管理(4)销售代理合同管理

八、知识产权管理(1)专利权管理(2)商标权管理(3)商号权管理(4)著作权管理

九、生产、技术、质量管理(1)产品说明书与合格证管理(2)生产标准管理

(3)技术标准管理(4)质量标准管理

“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法律研究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区域性投资;法律

一、“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规范体系法律构建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更多的是加强区域内投资交流与合作的经济手段,但对于区域内其他国家而言不得不更多的考虑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这也正是印度的顾虑所在。之所以会有这种顾虑的根源在于对“一带一路”政策及区域性投资的不了解,缺乏一种安全可靠的信赖保护机制的保驾护航,而这种信赖保护正需要通过法律来构建。

法律比政策具有更强的刚性,对各国的约束力更强。通过法律来引领“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规范体系是促进其顺利发展的大前提,依托于何种具体法律形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小前提。“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所涉及的国家远至欧洲、南非、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区域内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习惯千差万别,若要在国家间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区域性投资法律文件耗时耗力,难以协调,即使制定出来了,文件的模糊性和弹性也很大,可操作性不强。订立局部性的区域性投资贸易协定和投资条约是促进“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发展的新手段。

二、“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协议的法律设想

区域性投资协定或条约逐步成为区域合作的新手段,目的是实现区域投资的保护和协调。近年来,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逐渐放弃多哈回合谈判1,谋求新的谈判机制。不可否认的是区域性投资贸易协定的整体数量正呈快速上升趋势。在积极谋求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下,“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主导的经济战略更需要通过区域性投资协定或条约来规范。借鉴现有的区域性投资协议的内容,“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协议或条约也应融入中国特色,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投资准入问题

投资准入问题是局部性的区域性投资协议或条约中应当规定的基本问题。投资准入是基于经济主权而作出的规定,即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东道国管辖领域的权利和机会,也即东道国有权决定允许外国投资进入的自由程度,包括允许接受的投资的种类,投资的形式和投资的领域以及对外国投资的审批等内容。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吸引外资的进入是一门“技术活”,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也难以避免。在区域投资规则中,投资的进入和设立可分为投资准入管制模式,区域一体化模式,自由化准入模式2,且发展的趋势是投资准入的越来越自由化3。“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若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外资的进入——禁止对外国投资者的歧视。投资准入自由化,这不仅是世界趋势,也是“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曾严格限制外资进入,以保护国内产业。从南亚地区的贸易和资金的流入来看,南亚地区引进的外资仅占世界外资流入的2.5%,进口占世界的比重为3.31%,南亚国家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比重较低。4

(二)投资待遇问题

投资待遇问题是区域性投资协议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外资的法律地位问题。在国际上比较常见的待遇标准有公平和公正待遇、最惠國待遇、国民待遇等。在“一带一路”区域投资协议或条约的订立我们应在不危及主权的前提下不对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有任何贬损5。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但我们也该尽力做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协议或条约对待投资待遇问题应该特别重视,事实上也不能够确立一个统一的绝对的投资政策标准,毕竟在“一带一路”这个大区域所辐射到的国家千差万别。至于局部性的投资协议或条约我们应尽量保证给予外国投资者与本国国民或任何第三国国民类似的待遇,以局部影响整体,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投资者所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投资者在东道国从事投资活动时的权利和义务是区域性投资协议中关于投资待遇问题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印度不仅加大了外商投资的力度,对投资待遇问题也空前开明:例如允许外资在电力工业合资和100%独资,并享受第一个五年期内100%不纳税,第二个五年期内30%不纳税以及电力设备折旧自由和减免关税的优惠。

(三)投资保护问题

投资保护涉及到国有化与征收及其补偿问题。发达国家长期主张实行国有化的国家应对外国投资者以“充分、及时、有效”的补偿,而发展中国家则主张国家有权自主决定国有化及征收的补偿,因为这是国家排他性的管辖权的体现。在“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中对于投资保护问题应当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但无论是针对区域内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根据各国实际经济情况确认一个最低赔偿标准,否则缺乏安全保障不利于投资发展。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立法、司法及行政三权分立。每当总统换届时,印度通常会发生政治动荡,政策变动频繁,其政治环境是制约其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投资保护问题格外受到关注。不过印度现行外资保护法律规定: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基于国家利益对外资企业要实行国有化或征收时,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作法给予合理补偿。

(四)投资争议解决机制

“一带一路”区域所辐射的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千差万别,特别是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发达国家与作为资本输入国的发展中国家的纠纷。局部性区域投资协定也应当考虑到如何高效便捷的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问题。一种途径是将其提交至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6,也可以在区域内成立一个中立的仲裁机构7,由各国派人担任机构人员,共同处理投资争议。

“一带一路”战略不能发展得太政治化,一种呼声是培养非政府组织来调节投资争议,降低区域内各国家人民的抵触心理,也可建立较为松散的非正式磋商机制。

结语

对于“一带一路”区域内所辐射到的国家包括印度进行分析的目的是掘尽其中所有的问题,但隐藏在其中的问题实在是“一文难尽”。“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的设计尚在摸索阶段,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其积极献言献策。不仅仅是针对印度,类比于区域内其他国家,“一带一路”区域性投资必然要用法律来规制,本文大胆提出一个新构想:制定一个规范性的总体法律框架,因地制宜的制定局部性的区域性投资保护协定或条约,在投资准入、投资待遇、投资保护、投资争议解决四方面融入中国特色,力求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扩大区域合作,在摸索中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当然,局部性的区域区域性投资保护协定或条约只是我的初步构想,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实践中的实施也存在很大的难度,但其法律意义还是有部分可探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劲松.论国际投资法的晚近发展[J].法学评论,1997(06).

[2]余劲松.论国际投资法中国有化补偿的根据[J].中国社会科学,1986(02).

[3]阮赞林,孔庆江.区域性投资法律文件研究[J].法学,2000(11).

[4]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M].“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1997.

[5]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D].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015.

[6]刘海泉.“一带一路”战略的安全挑战与中国的选择[D].上海:太平洋学报,2015.

作者简介

郭舒芳(1994——),女,汉族,福建三明人,中南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法学专业。

注释

1乌拉圭回合结束后,基于WTO成员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在诸如技术标准、服务贸易开放、农业市场开放、投资和竞争政策等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已经很难在WTO内部通过谈判来取得一致性。

2韩亮:《多边投资协议若干法律问题研究》,2001年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92—100页。

3劉笋:《外资准入法律管制的放松及其影响》,《中外法学》2001年第5期。

42012年,中国对南亚地区的投资中,巴基斯坦占比为60%,印度为31%;进出口贸易额中,巴基斯坦占比为13%,印度为73%。未来依托路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与南亚之间在存货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经济合作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

5UNCTAD , Current International Arrangement Govern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6ICSID仲裁机制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可能是由于: ICSID对适格当事人及适格争端规定了相应的条件,致使一些不符合条件和投资争端无法提交该中心管辖,而其他常设的或特设的仲裁机制往往比较灵活。

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法律机制 篇4

1 加强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原因

(1) 我国的现有法律缺乏对区域环境的信息管理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 规定了各个级别的政府要对环境保护宣传应该加大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的普及。但是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针对区域环境的保护进行制约和管理, 这是我国现有法律的一项不足之处。法律应具有良好的普及性, 应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那么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法律机制可以将法律细致到一个区域范围内, 通过区域内的管理和约束来加强区域环境的建设, 更有利于法律的普及。

(2) 民众的知情权等权益缺乏有效的保障知情权是民众想要行使其他合法权利的基础, 知情权更是一个先决条件, 一切权利的实施必须要满足知情权这一前提。在大的法制背景下, 现有的法律机制不能够对区域内部环境进行细致的划分和管理, 使得民众的知情权不能有效地发挥, 信息公开的程度不足以让所有民众都能知晓。所以, 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法律机制, 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 可以有效的保障广大的基层民众的知情权得以实现。

2 加强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途径

(1) 优化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模式在进行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过程中, 应该有效的保障基层民众的合法权益, 注重与政府等部门的信息协作, 加强区域环境的建设, 随时随地征求人民群众的建设性意见。优化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模式,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为民。

(2)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保障民众知情权任何决策必须站在广大基层民众的立场,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倡导政府主动公开, 使信息更透明, 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对于不能公开的信息, 相关部门必须给民众给予相应的证明和合理解释。加大区域的信息公开力度的目的, 是为了使民众的权益得以有效的维护。政府和企业应当积极的配合, 主动进行信息公开, 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确保民众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3 加强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意义

(1) 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法律机制对区域环境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有利于推动区域内居民的交流与融合, 有利于加强区域内部的团结建设。在信息协作的过程中, 加深区域内部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使民众之间的往来和沟通日益密切, 有利于区域内部和谐, 减少矛盾纠纷。通过信息协作, 加强了对环境的重要认知, 对环境污染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统一的认识, 从而减少了许多盲目的不科学的应对措施, 使民众都能够清晰准确地对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众的不正确认识, 也减少了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法律管理体制模式下, 信息协作是区域法制建设及完善的基础, 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信息协作方便了本省市对区域环境的管理和监督, 也会对各种区域内所存在的污染行为进行制约和管理, 有利于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区域环境信息协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在为社会创造利润的同时更有利于环境建设, 因此说区域环境信息协作对区域环境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

(2) 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法律机制有利于法制的不断健全在我国, 任何法律都讲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有利于区域环境的不断优化, 是中国法制的细致化体现。通过对区域环境的信息协作, 加强对区域的管理和监督, 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制约和规范, 是中国法律公平公正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大的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 中国法律呈现金字塔般模式, 由上到下、由大变小, 使法律细致的划分到基层。

(3) 区域环境信息协作的法律机制有利于推动区域环保行动在推动区域环保工作的过程中, 加强区域环境信息协作有利于在区域内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环保意识具体普及到区域内部每一个人。由于范围的细致划分以及范围的缩小, 有利于区域内部进行更好的传播区域环境保护观念, 也能够更加方便的去了解区域内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然后更行之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区域环境信息协作, 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区域内部环境保护问题, 使整治更加彻底, 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由于管理体制细致划分, 能够调动民众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人都能为自身所在的区域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发展中区域因素的法律探讨 篇5

《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本法所称循环经济,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这表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目的以及循环经济的定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资源紧缺、环境保护越发受到关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求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进行兼顾, 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 以求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就指出, “本法所称减量化,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本法所称再利用,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本法所称资源化,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环境法的着重点在于对污染和废弃物的末端治理, 而资源相关法律的着重点在于开发开采过程中的资源节约, 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是将两者联系, 以期达到一种低消耗, 低排放, 高产量的目的。有学者总结,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 延长和拓宽深生产链条, 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 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1]

2 区域循环经济的界定

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就必须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经济水平等等各种客观因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如果对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解僵化, 对循环经济的实施程式化, 不能和区域特征联系起来考虑, 循环经济并不能得到高效实现。

“区域”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学界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时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人认为要“从企业、工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来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循环经济, 包括企业个体、企业群落以及国民经济”[2];还有人总结认为, “区域循环经济包含三方面:依靠企业群体实现, 企业群体之间依靠产业链来联系, 遵循‘3R’原则。”[3]分析这两种对区域循环经济的界定可见, 前者对区域进行纵向划分, 逐步微观化, 将循环经济放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展开, 论证每个层面的循环经济都是不可忽视的彼此联系的一个整体。后者, 从横向上由企业群体这一中间层次依靠何种方式按何种原则联系的角度对区域循环经济做出界定。这两者只是对一个概念理解的不同视角。

对于“区域”, 广义的来讲, 一个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层次, 一个工业园区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层次, 按照行政区划的各个各级地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层次。本文要研究的区域不是以企业个体、企业群落为内容的微观“区域”, 而是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的各区域, 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各地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特点, 从而实现将企业内部、企业群落清洁生产实现循环和整个社会循环联系起来。

3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因素的分析

循环经济的发展之所以要重视区域因素纳入其中, 因为不同区域在资源现状, 经济结构等等条件并不相同, 循环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和这些因素有着关联。

循环经济在不同的空间上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 主要体现在, 比如说:[4]

(一) 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循环经济作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 必然要依托在某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之上, 而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存在差异;

(二) 产业结构以及分布状况差异。循环经济作为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其实现需要企业个体及企业群落作为基础, 集聚的企业群落间的循环效率必然会高于分散的各企业个体;

(三) 科技发展水平差异。不同技术水平下, 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适合某一区域发展的而技术水平并不一定能在另一区域得到实现;

(四) 消费理念的差异。循环经济的实现以绿色消费作为重要体现, 当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的程度, 人们才会才会建立绿色消费的理念。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同的, 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集聚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消费理念也有不一样, 因此, 循环经济发展须注重区域因素, 要选择符合本地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面对这些差异, 我国不能一概而论地对各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采用同一种模式, 在循环经济的运行实现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条件等区域性的特征, 选择适合本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因素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需在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律的统筹规定下, 同时注重区域层次上的因地制宜, 协调发展。

4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通过立法制定可行的法律法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 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促进法》也已经通过并将实施。

目前, 有学者总结出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战略转型模式[5]:其一, 就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其二是以辽宁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转型模式”;其三是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式转型模式”。可见, 我国各区域根据当地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特点采取了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 尽管如此, 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无论是广度和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通过并即将实施, 其中, 第十二条有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第二十九条有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布局,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可见,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中对区域因素的重视, 要实现因地制宜的区域循环, 各地方需根据自身条件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指导下, 实现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

5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即将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并且其中体现了对区域因素的重视。前文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区域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以下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做出一些探讨:

5.1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统筹

即将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填补了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欠缺, 前文也提到, 其中第十二条和二十九条涉及到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须在国家的协调和统筹之下。循环经济基本法确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原则以及基本制度等, 各地方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是在国家统筹下因地制宜。各级地方政府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指导下, 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做出规划。

5.2 地方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

为了发展各自区域的循环经济, 地方性法律文件并不少见, 比如说《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性法规[6], 比如《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本省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的规划和规定。前面也提到了有学者总结出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战略转型模式, 在我国各地方区域因素存在差异的前提下, 各地方要结合本身的特点设计规划适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3 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及完善

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对相关配套制度的进行制定及完善。这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就有所体现, 比如, 其中第四十二条关于设立发展循环经济有关专项资金就规定,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再比如《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四条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 就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中区域差异因素的重要性, 包括自然资源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因素差异, 进而分析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由此可以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做出了一定的探讨。总而言之, 循环经济的发展须重视区域因素,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各地区根据区域的自身发展状况, 在国家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统筹下, 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规划本区域内企业个体、企业群落间的循环经济以实现本区域内的循环经济, 进而与其他区域之间互动协调, 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冯之浚主编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 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第28页

[2]凌岚、王少平、陆雍森:《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 2005年6月第31卷总第129期, 第42页

[3]丘兆逸:《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成本——收益矛盾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6年第6期, 第92页

[4]慈福义、陈烈:《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思考》[J].地理科学, 2006年06月第26卷第3期, 第273页

[5]任勇、陈燕平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年第15卷第5期, 137页

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对策 篇6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现状

泛珠合作的两大平台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根据《框架协议》, 论坛和洽谈会每年举办一次, 按照“共同主办、轮流承办”的原则由“9+2”政府轮流承办。

自开展泛珠合作以来, 为落实《框架协议》, 共签署了一系列的区域合作协议, 内容广泛涉及能源、交通、贸易、投资、旅游、知识产权、药品监管检验、出版业合作、教育合作、就业服务等等领域。

为落实已签署的合作协议的执行, 促进区域合作的有效开展, 泛珠合作建立以下合作协调机制:一是, 行政首长联席会议。“9+2”行政首长每年举行一次首长联席会议, 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 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二是, 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制度。该秘书处设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下, 负责执行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决定, 协调各成员方日常工作办公室和部门衔接的落实和制度运作, 起草、报送和印发区域合作有关文件。三是, 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制度。各成员方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 负责区域合作日常工作[2]。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 泛珠合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成就,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泛珠合作仍存在较大的法律问题:

(一) 合作协议的效力存在不确定性

泛珠合作的基础就是《框架协议》以及由此签署的各项合作协议, 但目前我国法律并未对这些地方政府间的行政协议的效力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尤其是当该种行政协议与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效力冲突时该如何处理, 存在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 根据《立法法》中关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立法权的规定, 该种行政协议并非国务院制定, 也非地方人大或人大常委制定。作为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 如果要对该种行政协议进行定性的话, 宜归入地方政府规章的性质。根据《立法法》, 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小于地方性法规, 即该种行政协议与各省的地方性法规发生冲突时, 应以各省的地方性法规优先。且根据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规章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在泛珠合作中发生民商事纠纷或者行政纠纷时, 将很难依据合作协议的规定定分止争。

合作协议存在上述效力的不确定性, 也注定了其更多的是具有宣言的性质, 这显然不利于合作协议的执行, 不利于泛珠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 泛珠内部存在区际法律冲突

泛珠合作, 包括九个南方省份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 在合作中自然存在区际法律冲突。首先, 这种冲突既有同一社会制度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 也有不同法律制度下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3]。其次, 这种冲突还表现在各法域都有自己的终审法院, 无统一的终审法院加以协调。南方九个省份由于经济法律的不平衡, 地方立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泛珠的合作。

(三) 执法和司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在政绩主导下的地方政府, 为获取本地区利益最大化, 在执法上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 这些也都妨碍了泛珠合作的深入开展。

上述法律问题的存在, 增加了泛珠合作的成本, 影响了泛珠的深入合作, 也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对策

目前泛珠的区域合作, 更加侧重于政策制定和政府协调, 缺乏已达成的政策的执行力, 而这必将造成参与主体的行为盲目性和短期性。要加深泛珠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有有效的法律保证, 笔者提出以下法律对策:

(一) 设立区域协调专门行政机构, 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设立和完善统一高效的合作协调机制是区域合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虽然, 泛珠合作建立了政府首长联席会议制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制度等, 但这些工作制度具有松散性, 缺乏统一权威的常设性专门协调机关。根据我国行政区划的限制, 在中央与省级之间不存在中间的区域行政权力机关, 所以宜在中央政府 (即国务院) 下设区域协调专门机构, 协调泛珠及其他区域合作, 比如, 协调区域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 协调处理参与区域合作的地方之间因履行区域合作协议而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协调参与区域合作的地方之间的共同立法等等。

(二) 消除区际立法冲突, 逐步统一区域地方立法

1. 集中清理地方法规——消除立法冲突的当务之急

我国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 会制定众多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地方人民法院亦会发布一些适用于本地区的司法意见, 这样也就造成了地方立法的不同。泛珠各立法主体, 尤其是南方九省, 应共同对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各类红头文件, 司法机关应对出台的司法意见等进行了统一地清理, 对违反上位法、有地方保护嫌疑、有违泛珠合作精神的, 应当予以废止或修改。这样可以初步扫除泛珠合作已存的立法障碍。

2. 开展立法合作———立法冲突的逐步事前消除

泛珠各立法主体, 为消除法律冲突、统一地方法律、节约立法资源, 可以开展充分的地方立法合作。合作方式为各立法主体间, 尤其指南方九省, 统一立法。表现为:协调立法规划、共享立法资源、通过参与合作立法、采用一致的立法版本。在一些共性的立法项目上, 可由各立法主体提出立法规划后, 经协调一致列入区域立法规划;各立法主体均参与立法过程, 共同完成立法任务, 制定统一的立法版本;立法版本由各地区人大或人大常委通过, 从而在各地区均生效。这样, 既可以避免重复调研、重复论证、重复起草的问题, 又可以提高立法水平, 保证各地法律的相对统一, 有利于消除区域间的法律冲突。

3. 开展司法审查———立法冲突的事后救济

对于已经存在的违反上位法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政府规章等应当如何处理呢?根据目前法律规定, 仅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审查权, 法院没有司法审查权。根据《宪法》第67的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该规定, 人民法院仅能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 而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

在目前的实践中, 全国人大常委的立法审查权尚未充分实现, 尚不能够满足社会对立法审查的要求。

要填补全国人大常委立法审查权存在的上述缺位, 司法审查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关于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的设置, 有人认为, 应在维持现有法院体制不变的情况下, 另行按照经济区的发展设置大区法院, 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六大经济区, 可以设立六大区际法院, 以直接受理和审判区际法院管辖的跨区争议案件, 对于不服大区法院判决的, 当事人可以上诉到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的判决为最终判决[4]。笔者认为, 这种做法似有不妥。这种设立区际法院的做法已经大大超出了现有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立法审查权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全国人大常委与法院分工负责, 全国人大常委立法审查与法院司法审查相结合、相补充的做法。具体为:全国人大常委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 法院对地方性法规以外的其他地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如地方政府规章、红头文件等。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已生效并实施的规范性文件侵犯其合法权益而直接请求法院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并做出合法性裁定时, 如果该文件为地方性法规, 法院不能直接判决其无效, 而只能裁定不予适用, 同时向有关人大部门提出审查建议, 并要求有关人大部门限期予以处理;如果该文件为其他规范性文件, 则法院可以直接宣判其无效, 有关行政机关不服的, 可以提起上诉, 由上级法院做出终局裁决。

(三) 逐步推进执法信息共享, 促进区域执法合作

在各地方主体间, 逐步推进执法信息的共享机制, 在促进区域合作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避免重复执法, 统一执法标准, 消除地方政策壁垒, 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 加速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合理分配。在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中,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共享的方式, 将本地区的地方立法内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结果等信息向其他合作地区的政府机关通报、交流;通过信息公开和交流, 促使区域内行政执法的相互合作。

综上所述, 在泛珠合作中, 通过设立专门区域协调机构建立统一高效协调机制, 通过事前的立法合作和事后的审查救济逐步消除区际立法冲突, 通过执法信息共享, 促进区域执法合作等, 必将大大促进泛珠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泛珠区域合作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 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泛珠区域合作存在以下法律问题:合作协议效力存在不确定性、存在区际法律冲突、执法和司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为推进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应为泛珠区域合作提供以下法律保障:设立区域协调专门行政机构, 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消除区际立法冲突, 逐步统一区域立法;稳步推进政府间执法信息共享。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区际冲突,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素梅.“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保障”.特区经济, 2006, (9) .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法律依据”.《泛珠三角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3]秦戈兵.“泛珠三角合作环境下的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中国法院网.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分析 篇7

大陆和香港、澳门于2003年签定了《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 及其补充协议, 其实质就是经济合作一体化。目前, 三地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 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加大, 经济进入良性发展, 对三地经济的更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此不再赘述。台湾与港澳和大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包括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因此, 为了四方的经济更好的发展, 进行经济合作一体化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从经济角度说, 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的扩张显著提高了与区内贸易的比重。早在2003年, 区域内贸易就已经占全球贸易的45%左右。大陆和港澳与台湾的经济往来非常密切, 尤其是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日趋成熟, 大陆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

从政治角度看, 两岸四地的经济整合可以为日后的政治整合奠定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如果两岸四地进行经济整合, 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交往, 为两岸进行政治对话提供很好的背景, 有助于将来解决两岸的政治问题。

从法律角度而言, 其必要性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 在WTO框架内, 两岸四地进行经济整合也势在必行。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WTO的成员方, 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不同的关税区, 实行单独的关税制度。根据WTO最惠国待遇原则, 中国内地给予港澳台贸易方面的优惠都必须无条件地给予WTO的其他成员。这一规则使得港澳台地区失去了在中国大陆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优势最惠国待遇原则成为四方之间相互给与更优惠的经贸待遇的法律障碍。

另一方面, 两岸四地经济整合, 四地的经贸立法必然会按照国际规范进行修正, 有助于促进四方法律体制的接轨与提升。如制定经济整合的法律条约;在经贸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体法规范;通过法律规定争端解决机制等等, 都可以使得四方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实现协调和整合, 确保区域内经济秩序, 提高经济效率。

二、两岸四地经济整合的法律依据

两岸四地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 是否会违反有关GATT/WTO经济一体化的规定呢?区域贸易协定是非歧视性原则的一个例外。在GATT/WTO框架内, 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法律地位的规定主要有两部分:

第一, GATT第24条第4—102项及“关于解释1947年GATT第24条的谅解”。第24条要求, 对于关税同盟的共同关税和其他影响进口产品的规定, 总体上不能高于或严于同盟成立前的总体水平, 即总体限制水平, 如果有任何增加就必须提供补偿。第24条还规定, 对于任何可以形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临时协定, 应该在一个合理期限内完成, 一般不超过十年。

第二,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对服务贸易领域的区域贸易协定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允许任何WTO成员与其他国家成员仅在参与方之间适用的进一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 只要该协议涵盖众多的服务部门, 取消对协议参与方服务者的歧视性措施, 并禁止新的或更多的歧视性措施。

三、在WTO框架下对选择两岸四地经济整合形式的选择

根据WTO规则, 允许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为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 或为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用某种临时协定。两岸四地到底适合哪种区域组织形式呢?从四地的关税制度来看, 香港和澳门是自由贸易港, 实行零关税, 其他三方都有独立的关税制度。就社会制度而言, 两岸四地涉及两种社会制度, 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 其他三方为资本主义制度。从法律传统与法律制度看, 大陆地区是在中华法系的的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 借鉴大陆法系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法律制度;香港深受英国法律传统属大陆法系, 但深受美国的影响, 独具特色。四方在法律传统、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鉴于四地存在以上的差异, 应选择对成员方统一性要求相对较低的自由贸易区形式。

四、构建法律框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 已得出两岸四地应该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进行经济整合, 那么, 结合两岸四地的实际情况与国际上的一些自由贸易区以及CEPA的法律框架和法律制度, 吸取其检验和教训, 以下对两岸四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制度构建中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

1两岸四地经济整合应该设置功能完备的机构

对于任何一个区域贸易协定而言, 无论繁简, 都设有组织机构, 负责管理、监督区域贸易协议的运行, 完善的机构设置是区域贸易协定良好运作的基础与保障, 是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程度的一个标志。

两岸四地经济整合在机构设置上也应该借鉴欧盟等一体化集团的机构设置方式, 建立切合本地区实际且高效的机构。可以考虑总委员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和常设的争端解决委员会的模式。总委员会为权威机构, 负责区内的决策问题。下设的专门委员会独立处理某一贸易部门的相关事务, 例如可设立货物贸易委员会、服务贸易委员会, 知识产权委员会等, 以提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的效率。

2原产地规则的法律规定应在WTO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考虑企业利益和避免“搭车”现象的平衡。

对两岸四地内的原产地规则的制定, 应该根据四地的现实需要, 与国际接轨, 维护区内整体利益, 防止区外产品搭便车的现象。可以采用从价比例标准为主, 特定成分标准为辅的原产地标准原则。逐步提高从加百分比标准下的从价比例要求, 引导企业购买区内产品, 带动两岸四地产业结构升级。在从价比例标准下, 允许进行内部累计。若采用内部累计的方法, 在香港生产的产品想要获得“原产资格”, 其原料和零部件可以来源于内地、台湾或者澳门, 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选择机会, 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为了某些敏感产业较高的原产地标准, 可以参照妹妹自由贸易协定的做法, 将特定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的采用, 作为原产地的标准。

3在法律构建中应该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义重大, CEPA中没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不失为一个缺陷。在两岸四地经济整合的法律构建中应该涉及知识产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建立高标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会加重自己的负担, 对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造成损害;另一方面, 不建立必要的知识产权制度又不利于提高国民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对国家的创新能力造成损害。

4应该有自己的争端解决机制

具体的争端解决可以通过三个步骤解决, 即协商、贸易争端解决委员会会议干预和专家小组仲裁。仲裁庭的组成有两岸四地的知名法律专家和经济贸易专家构成, 以保证争端解决的公正高效。

尽管目前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 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整合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我们应该相信, 在不违背WTO规则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下, 采取灵活措施, 逐步协调两岸四地有关贸易的法律制度, 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整合的构想是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钟立国著:《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法律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7年[1]钟立国著:《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法律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7年

[2]黄坚著:《区域原产地原则对CEPA的启示》, 《亚太经济》, 2004年第3期[2]黄坚著:《区域原产地原则对CEPA的启示》, 《亚太经济》, 2004年第3期

区域法律制度 篇8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现实环境

目前,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诸多措施中, 民族政策是主角。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五十多年的自治发展, 在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照顾下, 许多领域发展走向了成熟, 伴随着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噬待解决。

(一) 民族政策发展现况

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 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 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 民族政策是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此, 笔者认为:民族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解决和调试民族间各类问题, 保障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发展, 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 根据现行国家和民族历史条件和发展状况,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略。它包括政府关于民族发展号令、法律等等, 本文所指的民族政策是狭义的, 主要指的国家关于民族发展的灵活的号令、文件等等, 不包括法律。在我国, 由于各民族原有的基础不同,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很不平衡, 国家在处理民族发展问题上无法用同一民族政策来处理, 必须理清不同民族区域的特性, 灵活地处理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建国以来, 国家在民族治理上, 多利用民族政策来调整民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偏颇照顾不同少数民族区域, 比较及时地解决了许多问题。但经历了50多年的自治发展历程, 多数自治区域拥有了稳固的基础环境, 发展具有了一定规模, 跟得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 需要民族区域在民族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发展措施上调整手段, 噬待建立稳定发展环境, 这是灵活易变的政策不能达到的。因此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许多民族自治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已拥有了全面民族法律发挥环境。

(二) 民族本土传统发展现状

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或民族文化习俗的不同, 发展落后, 跟不上脚步, 如有些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恶劣、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整体落后, 甚或是一些民族适应能力的差别, 似乎是既定的, 无法适应国家发展环境的变迁, 以至于许多民族特性消亡或发生分裂现象, 出现民族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等方面的冲突, 有些地区甚至爆发械斗事件。因此, 民族区域发展不能单方面的要求是经济发展跟得上国家发展的步伐。法学家萨维尼在《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中称:“盲目屈从这种影响是有害的, ……如果我们以充沛的创造力去反对它, 这样我们自己也将获得先辈人的精神财富。”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发展, 就是在当前民族固有的文化、宗教、经济等土壤上, 从根本上就实现民族间的共融和发展, 建立在相互尊重、承认和接受的发展途径。因此, 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是在其现有的多元化、多样性、本土化的民族特性土壤上的发展突围, 它要求民族区域自治立法必须先理清民族传统特有的文化、宗教、教育、经济等等诸方面的观念和模式, 如此才能建立促进区域发展本土法律。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现存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是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 参酌历史情况来制定的。要认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特性, 区域民族构成、人口情况、民族特点、民族传统、民族信仰、民族历史等现状的特性, 以及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生产布局和经济中心等因素。当前,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发展, 存在许多桎梏性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是我国各民族共存和共同信仰政治要求, 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交融、平等共同发展是基本。但是, 我国许多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中, 在认识上, 还存在着不足。

1. 不能有效地将民族平等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中。

各民族一律平等, 是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有效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 也是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内容。实践中, 有些民族区域忽略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 存在地方民族保护主义、不同民族差别待遇的现象。如在经济领域, 各民族间的参与权不平衡, 不能有效调动各民族积极参与经济活动中, 存在经济组织主体多数为汉族人, 或者排除汉族人参与企业或民族特色企业建设;在文化领域, 完全或多数排斥外民族参与, 或者强制割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空间, 致使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优良文化消亡。

2. 不能有效地维护民族团结理念。

实践中, 民族团结是事关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历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立法过程中, 我国有些民族区域存在着一些有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 如地方民族歧视思想或过度保护主义思想, 这种地方性的民族保守思想, 极度膨胀会导致民族分裂和危害国家统一。

3. 不尊重民族传统特性的发展。

高质量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的建立, 是民主和人权的体现, 具体而言, 在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 是对少数民族间自己的法律, 是民族间相互尊重, 共同建立的维护多元化民族区域发展的法律,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目前, 许多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很少有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法律法规, 致使许多民族优良传统消亡;多数只重视经济发展, 忽略维护少数民族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传统特性的法律保护。

(二) 民族区域立法缺乏科学性、民主性、合理和与时俱进性

1. 逻辑结构不严密、用语不恰当、立法技术落后等不科学的现象。

当前, 许多民族区域自治立法科学含量低, 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如在立法决策过程中, 我国很少地区能够充分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将网络征求意见运用于立法中;立法中照搬照抄上位法或上级政策的现象严重, 不能科学地统筹利用现代民族区域地方资源;形成的法律法规中照搬政策性语言。

2. 民主化程度低。

在立法过程中很少采用听证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专家指导意见等形式, 吸纳各个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立法中来, 广泛听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并将之采纳到立法中来, 而是抱持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走形式主义立法方式, 以至于形成的法律是空架子空摆设。

3. 欠缺合理性。

如在维护民族文化特性方面, 实践中, 民族立法在有权变通中央法律法规、有权根据本民族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现状和历史情况, 制定反应本民族区域公众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民族精神的法律规范, 在这一点上, 很少有地区能够将民族特性充分地考虑到立法中来, 往往是一味地迎合上位法, 不能合理有效地变通上位法, 制约民族发展。

4. 缺乏与时俱进性。

民族区域自治立法应该结合民族政策特点, 与国家整体发展接轨、与国际接轨, 实践中, 许多民族区域立法效力低、速度缓慢, 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致使问题发展成了很大的隐患;不能将先进的、科学的政策理念及时地贯彻于立法中。

(三)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还没有形成

国家一贯主张, 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少数民族平等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自治建设和发展。因此要求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建设, 一方面要与国家法律体系有机结合, 这是整体与部分的结合;另一方面是民族区域自身法律体系的全方位建设, 在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法制建设。然而, 许多民族区域法律要么和国家法律体系直接存在割裂, 要么根本没有差别, 完全是国家法律的照搬照抄, 忽略民族自治特性发展, 毫无意义;亦或是只重视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 忽略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立法, 很少有地区能全方位地建立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各个领域的法律体系。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发展途径

(一) 坚持国家统一思想, 民族自治发展法治理念

民族自治立法要紧紧围绕国家统一的思想,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的理念,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体现民族统一和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精神。在这一点上, 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 要有国家整体和统一意识。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 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 要求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维护民族间的平等, 通过相关经济法规、教育法规、政治法规等等解决民族间的冲突, 实现了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的制定要确保我国整体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协调, 严格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 不能高于宪法、法律的效力,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2. 建立民族区域特色发展法治环境。

如在市场经济体制领域, 一方面,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要保障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在各个民族区域有效运行, 保障市场资源自由流通;另一方面要做好统分相结合, 促进本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发挥其市场经济体制功能, 有偏颇地改善其落后经济发展状况, 扶正其不平衡, 调整好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冲突。

(二) 把握时代脉搏, 民族区域本土特性和现代科学发展相协调发展

前面, 笔者提到高质量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是融合现代科学、民主、人权的法律;是体现现代科学的有效利用和民族区域人民对民族区域法律的期望的融合, 是本民族区域本土的法律。

1. 立法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总体要求。

这是民族区域法律科学性的要求, 因为, 一个科学的区域法律, 首先在结构上, 要与国家整体法律体系有机融合, 如在市场经济体制立法上, 要“积极地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不应为保护本地区的经济利益而不惜分割国家统一、开放的市场, ”不应设置限制性、歧视性规定。这是因为“法治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享受自由, 而这种自由又包括选择的自由。”这种选择自由对民族区域来说, 恰恰是民族区域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是这一选择的最好保障和表达。

2. 要大胆解放思想, 把民族本土特性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在民族自治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 在思想上、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等等方面比较落后, 特别是思想观念不仅落后而且僵化陈腐。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法律要破除民族固有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弊端和习性, 创造性地建立具有民族本土特性的科学化的法治体制, 用活民族优良传统特性, 使之科学化, 并将多元化的民族特性融合在民族法律中, 使之长期有效地服务于民族区域的发展。

(三) 维护民族传统, 建立具有民族特性本土法律法规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千差万别的, 有些地方的少数民族由于毗邻城市, 受发达地区的影响较大, 在很多方面已经与汉族相融合了, 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有些地方却处于原始后进时代。由于“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 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对民族区域发展的约束力很强, 倘若民族区域法律将之固定下来, 对民族区域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1. 应该维护优良民族传统的持续发展。

当前,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实践中, 存在把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看作是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条文变个样子, 加上一点所谓的“民族的东西”, 根本就没由任何作用, 甚至存在危害。如许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存在相互盲目模仿, 甚至照搬照抄的现象, 致使许多民族优秀文化消亡、不少少数民族语言消亡, 民族风俗消失。

当前国家号召加紧法理体系完善工作, 扫清剔除现有法律法规的污点, 因此,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 执行好国家法律法规变通权, 考察和把握本区域民族地域传统特性, 理清历史, 处理好民族宗教信仰等等问题, 确保民族优良传统的绵延, 建立民族特性发展的有效法治环境。

2. 应该弘扬民族传统精神, 推进民族区域特色发展。

民族区域法律应该做到立足民族区域实际, 认清民族发展现状, 充分发挥民族区域地理、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发展特色民族经济产业, 优良法律文化特色, 建立真正民族自治特色的法治环境, 确保民族优良传统得到弘扬和延续, 民族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有效地与本地区民族特有的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科学等特色模式相结合, 使之长足发展, 建立本土、科学、民主的民族区域法律法规。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注民族区域发展问题, 在政策治理方面, 国家予以政策倾斜和照顾;在区域地方立法方面, 赋予民族区域地方自治立法权。本文立足民族区域本土特色发展的角度, 来探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发展的现实环境, 未来发展途径。

关键词:民族特性,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本土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317页

[2]马科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M].北京:三联书店印.1997年12月.第85页

[3]萨维尼, 《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 载,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N],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 第538页

[4]孙波.地方立法质量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载法治论坛.2006年第三辑.第168页

[5]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276页

区域法律制度 篇9

(一)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的遗留影响

中国试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努力仍在继续, 这一最基础的转变在利益博弈与冲突中尚未完全实现。而能源发展转型必须依赖一个竞争性的市场, 而竞争性市场的培育又依赖于民营资本的进入量[1]。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 中国的民营资本很难与国有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能源产业。中国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 而成品油价格依然受到国家调控。长远来看, 实行价格控制政策不仅对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更是抑制了消费者和企业节约能源的动力。

(二)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不够民主、透明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是不民主的。一方面, 在相关能源政策法律出台之前, 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组织能源专家进行严格的论证, 一些重大能源政策更是领导人的一句话, 上行下效。另一方面, 中国的公众参与本来就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 国内在制定能源政策法律的时候, 更是闭门造车, 完全将公众屏蔽与决策程序之外。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受到政党政治、政府行政等因素的制约, 许多能源法律专家只能无奈的寄希望于中国政治家的英明智慧。

(三) 中国的能源法律杂乱, 能源事权无章

目前, 中国的能源法律体系主要是由节约能源法、清洁能源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构成, 并没有一部包容能源各个环节的统一能源法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律来指导我国分散的能源立法。可以说, 我国的能源法律体系是相当杂乱和不完整的, “漏哪补哪”可以很形象的描述中国目前在能源法领域的立法现状。这与我国的能源管理的分部门化是一致的。我国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机构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 但依然存在部门分割、区域分割、行业垄断的现象, 缺乏统一的能源管理和综合决策机制。

(四)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中国目前很多能源法律包括最新制定的节约能源法, 规定都比较原则化, 定性而不定量, 使许多能源法律制度成为空中楼阁, 难以执行, 即使执行, 成本也非常高。再加上执法监督非常薄弱, 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对发展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不够

中国在扶持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法律非常少, 即使有, 也都过于原则, 或者只是口号。目前, 中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只停留在“试点”、“标本”层面。在市场上也零星出现了一些新能源产品, 但由于缺乏价格定制、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其成本仍远远高于传统的能源产品, 导致该类新能源产品变成环保的“花瓶工程”。

二、美国能源法律制度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 节能管理放在突出位置

美国新的能源法的第一篇就是谈节能与能效问题, 这足见美国政府对节能的重视程度。美国的节能管理对象包括企业、家庭及个人。节能的领域也非常广泛, 如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家庭节能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严格的节能要求和节能标准。在节能的措施上, 主要采用税收减免、制定节能合同、采用节能标识、强制性节能标准、自愿性节能承诺等灵活有效的手段。美国于1977年成立了美国节能联盟, 倡导在全世界推广有效和清洁地使用能源技术。此外, 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自身的节能, 美国测算联邦政府办公耗能占全国能耗的1.6%, 是一个最大的用户。他们认为, 联邦政府应在降低能耗上为全国树立一个榜样。在联邦政府部门工作的负责能源使用的员工要进行严格培训, 对办公设备节能技术和照明节能有一套法规法令可以遵循。对政府每一个部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信守合同节约了能源, 有关人员可得到政府补偿[2]。

(二) 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美国能源法的目标

美国新的能源法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可再生能源的鼓励研发、开发及使用的政策。为了促进清洁燃煤技术的发展, 增加对自由排放煤场的技术关注程度, 美国政府将加大资金的投入。美国大力发展石油替代品, 按照新能源法的要求, 美国炼油厂将年产75亿加仑酒精用于燃料, 这将使石油的使用比例提升一倍。新能源法鼓励积极推进风力发电, 美国政府拨出专款支持科研机构和制造商进行开发研究。此外, 新的能源法大力支持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布什总统提出了阳光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在能源部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 对于购买和使用太阳能设备给予银行贷款和免税等激励措施[3]。

三、对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 统一能源立法体系, 统一能源管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法》, 在能源领域制定一部能包容能源各个环节的统一能源政策作为基础性法律, 来指导我国分散的能源立法。此外, 美国有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 行使强大的管理职能。建议设立国家能源部, 主要职能是总体上抓能源战略管理, 包括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的能源发展战略、管理政策和标准、法规等。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能源分级管理体制。同时建议采取“大部小局”的方式, 即在国家能源部下设煤炭局、石油局、电力局、天然气局、核能局等, 以推动能源政策更有效的实施。

(二) 突出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等立法目的

我们可以效仿美国, 将节能放在中国能源立法的突出位置, 将发展替代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作为中国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4]。我们可以像美国新法那样, 采取一些具体的节能管理制度, 如签订节能合同, 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加大资金的注入等。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告诉我们: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本在中国的国情下, 进一步向倒U型曲线的更高点进发, 而避开抛物线的顶端,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才是中国能源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三) 使中国的能源法成为“硬法”, 富于操作性

美国的能源立法注重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修改, 其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美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中规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保证法律制度的顺利实施。中国可以效仿美国, 在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中量化具体的能耗指标, 这样也就方便解决了实践当中因为标准模糊而难以执行的窘境。此外, 中国在节能立法上应该效仿美国的灵活多样的手段, 比如税收减免、节能合同、节能标识、强制性节能标准、自愿性节能承诺等。

(四)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竞争, 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

美国能源法实施的土壤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中国可以走渐进的制度之路。民营资本的进入量成为这一渐进之路中国能源发展转型绩效的决定性函数。民营资本必须形成竞争力的规模进入中国的市场, 只有这样, 在能源产业中才能实现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目前在中国, 只有煤炭行业实现了这一点, 油气和电力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是由政府操控。建议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石油、电力的价格机制, 以扭转能源价格的扭曲。政府的角色是采取相应措施, 如适时提高资源税以弥补由于价值规律的缺陷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本。

(五) 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

美国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从布什总统的“阳光计划”中,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建议我国加速太阳能利用的产业化, 风力发电也成为电力工业的新增长点。此外, 我国在生物质能能源的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具备大规模进行开发的条件。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尽快实现相关技术的研发制造, 这样才能在能源领域占领制高点。

(六) 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美国很多的能源法律政策在出台之前都会组织相关的专家、人员进行论证, 一些政策需要受广大的公民的舆论监督。在此建议, 在国家能源局成立后, 由能源局负责牵头, 把经济和环保目标融入到能源开采、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的过程中。在一些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项目中必须要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或者建议, 尽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尽量避免在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时由于“闭门造车”而缺乏的长远考虑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

参考文献

[1]肖国兴.论中国能源革命与法律变革的维度[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40.

[2][美]霍华德·格尔勒.能源革命——通向可持续未来的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81.

[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6 (IEO2006) http://www.eia.doe.gov/oiaf/ieo/index.html.

上一篇:癌症的早期信号下一篇:大体积桥梁墩台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