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操作技能

2024-06-30

职业操作技能(精选十篇)

职业操作技能 篇1

以护理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 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实践能力为宗旨, 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 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 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着力提高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服务能力, 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本着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操作能力为本

中职护理专业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发展观, 正确理解护理与人、护理与健康、护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 加强专业实训操作方案,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2.学生主体原则

要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兴趣和已有的知识, 技能和经验等,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 以科学性和灵活性教学目标, 才取分层次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 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个人发展的空间, 构建以护理专业为主, 并与其他相关医学专业相连通的, 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培养适应国内护理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操作方案

(一) 中等职业教育护理培养目标

1.学习年限:3年

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3.培养目标:面向医疗卫生保健行业,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 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护理保健工作的初, 中级实用技能型人才。以《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基础, 特别突出以下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1) 具有健康的身体, 良好的心理素质, 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较好的适应能力;

(2) 体现人文关怀, 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参与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3) 具有规范的, 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4) 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

4.专业基本能力:

(1) 具有对常见疾病病情变化和常用药物疗效, 心理反应的初步观察能力;

(2) 具有对急、危、重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 能初步运用卫生保健知识, 进行基本的健康指导;

(4) 能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5) 具有初步的常用英语会话能力,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资料。

(二) 中等职业教育护理操作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 我们系统的把各学科所学的技能操作, 按考核的形式, 综合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 并形成考核方案, 考核分4个考站, 每站侧重考核不同的能力, 每站各25分, 总分100分, 概况如下:

以抽签的形式, 进行操作例如:学生抽取的是心肺复苏, 以下就是它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操作程序 篇2

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操作程序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其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实施办法》(湘政办发[2009]34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程序。

一、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补贴对象

技能扶贫培训及鉴定对象为全省境内的农村低保户每户1名年龄在16岁至45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就业培训:培训、鉴定对象为全省境内年龄在16岁至45岁之间、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

二、补贴资金标准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按职业(工种)类别不同,给予每人A类1000元、B类600元、C类300元的技能培训补贴。属于农村低保户的,另外给予每户1人不超过上述技能培训补贴标准50%的扶贫培训补贴,即A类500元、B类300元、C类150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标准按鉴定职业(工种)类别的不同,分别享受A类150元、B类120元、C类100元的鉴定补贴(见附件1)。

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者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职业培训补贴。初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者,每人只可享受一次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不能与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补贴经费重复享受;大、中专院校(含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不得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三、建立培训生源库

市、区、县(市)及乡(镇)、街道劳动保障部门都应建立就业培训生源库,各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各乡镇劳动保障站对本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摸底汇总,分别由市和各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将拟参训人员的个人信息相应录入本级生源库。市劳动保障部门汇总上报省劳动保障厅。

四、培训券的管理

培训券由市劳动保障局和财政局统一印制。各区、县(市)劳动保障局到市劳动保障局领取。参训者到承担帮扶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由同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到现场发放《长沙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券》(以下简称培训券,见附件2),并将参训人员个人信息录入本级培训信息库备查。参训者选择到非帮扶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本人到户籍所在的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取加盖了所在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印章的培训券。培训券作为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培训补贴的必要依据。

五、培训和鉴定的组织

(一)培训和鉴定机构的认定

市劳动保障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湖南省失业人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实施办法》中有关规定,委托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从全市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就业服务(训练)中心、职业院校、诚信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中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由劳动保障部门向社会公布。

(二)培训办班申报

承担帮扶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按照每班不超过60人的规模组织培训,开课前5个工作日向同级劳动保障部门报送《长沙市定点培训机构办班申请表》(见附件3)、并附培训课程安排、学员名单、拟就业方向等,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批准后开课。

(三)培训时间及内容

定点培训机构要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村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要突出操作技能训练,劳动保障部门鼓励定点培训机构与企业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培训就业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时间要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规定或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大纲的学时开展教学,其中操作技能训练学时一般不得少于60%。培训机构应使用符合国家职业标准或经市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批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四)培训督查

对承担帮扶任务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劳动保障部门应派出专人到现场核实培训人员身份、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情况,并将督查情况记入《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督查表》(以下简称培训督查表)(见附件4)。农村劳动者接受培训,对培训质量满意的在培训券上签署名字,并交给现场督查人员,作为培训机构申请培训补贴资金的必要依据。培训机构对培训班每次上课的情况拍摄影像资料,作为劳动保障部门督查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时,凡属国家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培训机构应组织学员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学员,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属于全国或全省统考职业工种,核发省劳动保障厅统一印制的《职业培训证书》)。其他暂无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工种,培训机构应按经市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核准的职业标准和题库组织学员参加结业考试,考试合格的学员,核发省劳动保障厅统一印制的《职业培训证书》。

(六)就业服务

各定点培训机构要按照“谁培训、谁输出、谁服务”的原则,负责做好学员的就业推荐及后续服务工作。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免费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积极维护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系统管理

承担帮扶的定点培训机构,要按照劳动保障部门的要求,安排专人熟练操作市劳动保障政务网(http://)劳动就业信息管理平台(http://61.187.87.135/lemis/logonsimple.jsp)职业培训子系统。

六、补贴资金审批程序

(一)补贴申请

1、个人培训、鉴定补贴资金申请

符合培训补贴条件的受训者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经培训、鉴定合格,并在六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到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培训补贴资金(劳动保障部门有专人在服务窗口统一受理)。申报补贴需提交如下材料:

①《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个人申请表》(附件5); ②培训券原件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存档);

③《职业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存档); ④劳动合同或实现就业的有效证明(被用人单位招用的,提交劳动合同复印件或用人单位工资证明或企业招用证明;在社区实现就业或灵活就业的,提供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出家的就业证明或劳动协议;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核发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明》[到各区、县(市)劳动保障站(所)办理];到外地灵活就业的,提供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外出务工证明原件); ⑤定点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存档)。

2、承担帮扶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培训补贴资金申请和审核

定点帮扶培训机构根据当期培训结束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学员人数,在就业率达到80%的前提下,每季度终了10日内,按照隶属关系,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扶贫培训补贴直补到户,可委托农村低保经办机构代发。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在劳动保障局政务网公示一个月后无举报的,送财政部门复核。申报补贴需提交如下资料: ①《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申请表》(附件6); ②《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申请补贴花名册》(附件7);

③《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人员申请补贴台帐》(附件8),并附电子文档;

④培训券原件和身份证复印件;

⑤《职业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⑥《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督查表》; ⑦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⑧实现就业的有效证明(被用人单位招用的,提交劳动合同复印件或用人单位工资证明或企业招用证明;在社区实现就业或灵活就业的,提供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出家的就业证明或劳动协议;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核发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明》;到外地灵活就业的提供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外出务工证明原件);

⑨于扶贫培训的对象加身份认定资料并列申报。

3、承担帮扶任务的定点鉴定机构鉴定补贴资金申请和审核

定点鉴定机构在每季度终了10日内,按照隶属关系向同级劳动保障部门申请鉴定补贴,提交如下材料:

①《长沙市定点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申请表》; ②《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人员申请补贴台帐》

③《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申请补贴花名册》,并附电子文档; ④《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 ⑤定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二)资金拨付

财政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劳动保障部门移交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材料进行复核,按规定标准的60%将补贴资金划入承担帮扶任务的定点培训、鉴定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接受培训人员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培训机构可按就业人数再申请获得其余40%的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农村低保户的扶贫培训补贴资金由财政部门划入其领取低保的银行账户或银行卡上。按季度将补贴资金划拨到承担帮扶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同时将资金拨付情况抄送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公示期间有举报的,经查实后,按《财经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第十四条有关规定处理。

七、规范管理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定点培训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和鉴定,确保工作落实,确保培训质量。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定点培训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都必须建立完整的培训就业档案和教学档案。档案资料的存放必须规范有序,接受监督检查。

八、附则

本操作程序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操作程序由长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附件:

1、《长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分类表》

2、《长沙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券》

3、《长沙市定点培训机构办班申请表》

4、《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督查表》

5、《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个人申请表》

6、《长沙市定点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申请表》

7、《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人员申请补贴名册》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操作技能的培养 篇3

摘要: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操作技能培养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及相关的基础知识,不但向学生提供正确的训练方法,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习教学;工学结合

1994年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教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中等职教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操作和运用技能能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下面我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来谈一谈看法。

一、操作技能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由于职教教学中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技能其实就是操作能力,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具体归结到职教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知识学习是技能养成的基础,但绝不能代替技能的训练,熟练的技能一定要在长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这种技能一旦掌握一般不易忘却。但是高水平的技能需要在有意识的实践和培训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巩固和提高,这是操作技能的第二个特点。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要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可以把中等职业教育中操作技能的获得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首要的任务是就是让学生怎样自主的学习,还有就是让学生对他们所学的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一项操作技能之前,首先要学生了解整个过程,甚至要了解到这个过程有哪几个动作,还要对一些要求,方式,以及对于需要用到的工具也要知道。还有就是对产生错误的防御,安全性,自检等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2、联系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于技能与子技能之间的配合更加娴熟,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同时删繁就简,减少了出错的概率。这样学生的一些技能的运用不仅仅是出于理論阶段,而是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一定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并且用方法将某一专业的领域的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这一阶段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从简单到复杂,有局部到整体的方法来增加对技能讲解的易懂性。也要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运用技能时可以子技能能够进行整体匹配.

3、自动化阶段

在这一段时间学习的人可以很好的应用一整套的对各种技能的操作,对于整套技能下面的每个组成技能,技能与技能之间也能很好的配合,而且能够很好的发挥运用。在这样的一种阶段,老师的角色也有所改变,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而是仔细观察学生在操作方面的能力。通过对上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这样就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工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来给自己的技能做评价,这样来改善自己的技能掌握程度,从而达到技能的熟练掌握。在这一阶段之中,作为训练的作品一定要很有独特性,而且多作品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

三、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措施

教师通过理论教学,必须在对每个课题进行训练之前,首先讲解本课题需要的有关知识。学生懂的可以略讲,不懂的就需花时间讲解,直到学生具备本课题的有关知识并了解训练原理,做到心中有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意动作技能目标的设置。因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不同的,动作技能目标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练而准确。

利用实习教学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加深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获得职业技能、技巧、促进职业道德发展,提升职业从业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是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关键阶段。学生的操作练习,包括基本操作、综合练习和独立生产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首先是基本操作,学生对基本操作动作进行多次反复地练习,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一定的技巧。其次是综合练习,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技巧,结合生产进行综合训练,形成综合操作能力和基本的职业技能。最后的独立生产,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使操作动作进一步协调、完善,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四、以钳工操作技能实习教学为例,说明怎样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培养

1、明确学习目标

钳工技能是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汽车维修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我校在机械专业的钳工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首先使学生明白钳工的工作特征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专业工种,使学生明白钳工操作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及学习应达到什么水平,向学生说明掌握钳工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练习好技能。并分解实训目标,先将一个完成的工件展示给学生,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方法等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对应掌握的钳工操作技能有个初步的了解。

2、操作技能训练实施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铆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

①锯割是用手锯或机械锯把金属材料分割开,或在工件上锯出沟槽的操作,钳工主要用手锯来进行锯割。实习教师向学生讲解并示范锯割技能的操作要求:锯条的安装、工件的夹持、手锯的握法、锯削时的姿势、锯弓运动的两种方式、锯削压力、锯削行程、锯削速度、起锯方法等。接着让学生开始操作练习,刚开始要求学生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渐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随着大量的练习,掌握好锯割的操作技能。实习教师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型材的锯削单项练习,分别练习锯削棒材、扁钢、圆管、薄板等,要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这样才算掌握了锯割的操作技能。

②锉削是用锉刀从工件表面上锉掉多余的金属,使工件具有图纸上所要求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各种型面的锉削练习,主要练习平面锉削、圆弧面(曲面)的锉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使学生需要了解当自己分别采用大板锉、中锉或细锉时,每次锉削量的大概值,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学生在锯割后留下约0.2mm的余量,使用大板锉连锉十次左右,将加工余量减少到约0.1mm,然后使用中锉再锉削十余次,余量控制在0.05mm左右,最后用细锉修整。这样才算熟练掌握了锉削的操作技能。

③在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④在每次实训时都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实训结束后对照这个标准,学生、教师共同评价。按评分标准,首先由学生个人进行自评,然后小组成员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包括了学生的工件质量、操作和整体表现,最后教师给出学生的成绩。

谈职业教育中操作技能的培养 篇4

既然目前广大职校教学存在这么多弊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职教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操作和运用技能能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本文谈谈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 即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 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成的依据是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前学会了什么, 学习后又掌握了什么。对熟练的操作技能特征做出描述, 有助于广大职校教师和学生在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检测:

第一, 操作技能结构合理。局部操作技能有机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系统, 操作中没有多余动作, 各项操作技能之间也没有相互干扰的现象。

第二, 操作技能质量高。操作者的速度快、质量高, 运用各项技能不但准确、稳定, 而且协调、灵活。

第三, 操作技能调节自如。熟练的技能操作者技能的控制主要依靠动觉反应, 紧张感消失, 技能操作达到高度自动化, 各子技能之间协调自如。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例如, 讲解锯割操作时, 应让学生了解锯割操作的加工范围、锯条选用和安装、起锯的方法、运锯的方式、运锯动作要领以及如何保证锯缝平直、防止锯条折断等。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 应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操作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工艺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 为规范化地执行每一个动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初步练习。

联系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在学生中加强对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讲解, 并要求学生把各项子技能做出整体匹配。在这一阶段中, 要让学生学会把各个基本动作有机衔接起来, 逐步消除动作间的过渡和干扰, 增强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 使动作品质不断提高, 速度不断加快, 并使之成为自动化动作。

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 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 并达到高度自动化。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 更多地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这一阶段训练中, 训练作品要具有典型性, 质量要求要高, 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 训练的多样性、趣味性会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 提高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 为整个技能的掌握提供保障。

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措施:

第一, 掌握技能的基本标准。国家已经对我国现在的职业情况进行了细化分类, 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核时也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通过学习与考核, 使学习者不仅要对某一专业技能包含哪些步骤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而且要对操作步骤中出现的差错做出及时纠正, 让学习者不仅有理性的感知, 还有感性的认识。

第二,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协调。教师与学生是职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主体, 两者配合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兴趣, 把学习变成自己的愿望, 也要求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发挥想象力。另一方面, 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并认真地分析其产生原因, 针对各种差异采取不同措施, 使每次练习都有收获。

第三, 与企业合作, 建立产学体系。职校培养的学生应能反映社会的需求, 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 也可以使学校直接面向企业办学, 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专业设置依据, 制订培养方案。职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节约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率, 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去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 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练。当然职校要抓住产业调整的新动向, 摸清产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 解决工作之忧。

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安装操作步骤 篇5

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安装和基本操作

1、打开学校网站,,找到主页左侧的“相关下载”

2、点击进入,找到“职业技能实训单机版2.0”

3、点击后进行下载

可以选择“直接打开”

4、双击打开

5、这个是“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单机版”安装程序,下载完后运行:

6、单击“下一步”

7、单击“下一步”

8、单击“下一步”

9、单击“关闭”,在桌面上出现下图:

10、双击这个图标运行“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单机版”,出现下图:

11、在用户名处输入学号,在密码处输入身份证号码,在学校处选择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单击“进入平台”出现下图:

12、单击“确定”,出现下图:

13、输入《职业技能实训指导手册》配套光盘套上的激活码,如:GGHIUGHGJJL55UI,单击“激活”,激活一次就可以了,下次不用再激活了。激活后出现下图:

14、单击“确定”出现下图:

15、这里对于证书的申请先不管,菜单里面的“形成性考核”就是我们考试的内容,菜单里面的“实训练习”是指导我们考试的,里面有很多内容,大家可以先做这个“实训练习”,我们先来看看“实训练习”,单击“实训练习”菜单,出现下图:

16、单击“下载模块”,下载完成后单击“开始答题”

17、单击“开始答题”

18、根据题目选择答案,当选择下一题时,你的选择答案要是对的,就直接跳到下一题,要是选择错误,就会给出正确答案,然后选择正确答案,才能进入下一题。

19、回到主页面后,单击菜单上的“形成性考核”,出现下图:

20、这个就是正规的考试,单击对应科目的“考试考试”按钮,进入对应科目的考试:

21、完成所有题目后,可以按“提交并返回”,并且会出现考试的分数:

22、当分数达到60以上时,可以单击对应科目的“上传答案”按钮进行上传。要是分数在60分一下,就必须重做,直到及格为止,然后再上传。把所有的科目完成,达到及格以上,并且上传后通知任课教师。就算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谈操作技能严格训练原则 篇6

关键词:技能 严格 训练 要求

【中图分类号】G717

我们知道,人们的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它是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在心里活动支配下,按某种要求,通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并通过人的外在比较固定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可视可辩的,能够通过仿效、学习掌握。而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学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经常不断地对学生实施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之掌握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只有严格训练,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学生才能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毕业后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严格训练我认为可以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严格的综合技能训练、严格质量标准、严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因材施教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是技能技巧的基础,学生如不能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就不能掌握专业生产技能,比如钳工专业锉削的基本功锉削动作及锉削姿势(包括站立姿势及步位)的练习,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有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这样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所以必须把基本功训练放在实习教学的首要地位,对学生从严要求。切实搞好基本功训练,使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模仿和刻苦地训练,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而且每个动作姿势都要严格规范,符合标准。钳工基本功训练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也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点评、比赛,还可通过观看本专业先进人物的视频以及相关比赛资料,从正面启发诱导学生,使其增强事业心,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练习基本功的热情。

二、严格的综合技能训练

在练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我们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实习工件,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并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安排足够数量的操作练习工件。综合技能操作训练的工件应具有一定技术上的难度,学生只有通过努力练习才能完成任务,在练习过程中不能因为学生完不成或者感觉难度大就迁就学生降低训练标准,这时实习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课题找原因,不符合要求的要给予指正,并指出问题所在,重新练习直至达到要求;还可以好和学生一起进行课题练习,让学生跟在实习教师的后面一起完成有难点的地方,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完成课题作业。

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在进行新课题教学时,实习指导教师要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承上启下设计好实习工件,让学生在练习新的操作技能的同时,复习已经练习过的操作技能,比如轴承安装技能训练完成后,再安排车床主轴安装技能训练,这时学生不但练习了车床主轴安装技能又复习了轴承安装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每项生产的劳动动作过程和工艺过程、技术难点和关键,以便扎实地掌握生产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对学生的课题成绩以及技术水平的考核标准也要从严要求,决不能随意降低标准。

三、严格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很好地适应企业严格的生产质量标准,在定岗进行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生产实习教学计划,不断增强执行计划的严肃性。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学校生产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生产指标,在刻苦练习操作技能的同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严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做为一名教师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达到即教书又育人。因此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有关的规章制度。严肃认真地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生产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有关生产实习的各项规定,遵守劳动规程和工艺规程,遵守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安全文明生产第一”的思想,消除一切不文明、不安全的因素。对违反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一定要严肃批评,对于严重的可以停止其生產实习操作,待其认识到错误并熟记安全操作规程后再安排其练习。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行动。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技工学校学生的现有状况是文化基础普遍不高年龄偏小,大多数学生是初中毕业,因此,生产实习指导教学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要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搞一刀切,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不能搞一个班级一个标准进行严格训练。首先,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智力、和体力的实际情况,另外还要和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和社会上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扬长补短。根据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向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把 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实习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差生的指导,也可让程度好的学生和差生结成对子,帮助差生技能尽快得到提高,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严格训练原则在整个班级得以贯彻,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

职业计算机操作主要技能的教学策略 篇7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技能,问题,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我国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模式也日渐成型。然而,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内容陈旧, 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这使得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考核也越来越严格。因此, 本文对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1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 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 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 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灌输。在教学中, 教师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设定的套路之下, 不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 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信息的高速流动让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 这种传统的教学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

1.2 计算机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

当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 基本上都是照抄同一个版本, 教学模式相似。在一般情况下, 都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授课, 教学缺乏特色, 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学生的培养也失去了方向。这种课程设置导致高校计算机教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不能建立一套培养专业人才的体系。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极高的学科, 其发展迅速,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想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就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 保证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而目前我国计算机教学过程往往偏重专业理论教学, 忽视了基础理论, 如果学生不能熟练的掌握基础学科, 尤其是数学基础, 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人才。

1.3 实践环节薄弱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极高的课程, 它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应该多参加实践, 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来掌握计算机技能。然而,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 硬件实施较差, 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上机操作, 上机实验课往往是机械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摸索与实验, 不能对已学知识做进一步理解。实践环节的薄弱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不牢固。

2 提高职业计算机主要技能的教学策略

2.1 创新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未来工作生活的必备素质。现代社会, 学生极易就从各种开放的网络资源中获得所需信息和知识。因此,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只进行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 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的设计问题的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寻求合作、富有个性地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 不拘泥与课本, 走出学校和课堂, 充分利用身边所能获取的信息和材料, 积极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2.2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的潜力, 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最好的开发工具。因此, 在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生动讲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课堂上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望, 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例如, 很多同学对计算机的编程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在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时候, 通过对计算机程序的调试, 最终结果成功后会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巨大兴趣。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修改调试程序, 重新换一种思路, 采用新的设计方式和方法进行编程, 引发学生极大的创造力。但是, 由于计算机编程是一个很繁复的过程, 如果在编程中出现一点小小的差错将会导致整个程序结果的错误, 一道程序往往需要反反复复地进行实验, 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这个过程由于枯燥无味, 常常会打消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袁爱贞.浅谈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

职业操作技能 篇8

我国目前职教教学中, 由于发展的历史较短, 长期以来受传统普教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的影响, 完全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分支学科一样包含着教育本质上的内容, 作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 也有着自身许多特点。我国职教教学中一味照抄照搬普教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只强调传授按严格学科体系形成的书本知识, 而相对忽视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今天的职业院校学生在走出校门后,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知识结构不过硬, 专业技能不扎实的社会现实。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 使得广大职教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能处于不利地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改变这种局面, 或者说, 我们应该如何在职教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操作和运用技能能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本文借助于心理学观点, 剖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1 操作技能的含义及特征

操作技能的含义是:“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其中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基础, 通常是在完成各学科任务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只是由于职教教学中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 所以这两者就成为紧密的联合体, 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 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 具体归结到职教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 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成的依据是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前学会了什么, 学习后又掌握了什么。

1.1 操作技能组成合理

局部操作技能有机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系统, 操作中没有多余动作, 各项操作技能之间也没有相互干扰的现象。像弹吉它, 初学者往往一步步地来完成每一个音符, 即先由谱子上的音符形成视觉形象, 接着传送位置的表象, 琴弦和手的视觉与这个表象的关系, 以及如何移动手指按某个弦等。等学习者掌握了这一套动作之后, 这些笨拙的中间环节就会被节省, 可以由曲谱的视觉连贯引起手指适当的演奏动作。

1.2 操作技能质量提高

操作者的速度快、质量高, 运用各项技能不但准确、稳定, 而且协调、灵活。在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中, 视觉控制只起辅助协调作用, 主要依靠操作中肌肉的动觉反应, 技能的运用基本接近自动化。如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学生, 总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各种操作技能。而且各种的操作水平都很高。

2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要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依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可以把职业教育中操作技能的获得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2.1 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要在教师示范、言语描述和操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各部分子技能及子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操作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 从而理解整个操作技能的编制程序。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 先要让他们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可分解成多少个简单动作, 了解操作要求、操作的工具、工作方法和方式等内容以及操作过程如何自检、如何防止出错、如何注意安全等等。例如, 讲解锯割操作时, 应让学生了解锯割操作的加工范围、锯条选用和安装、起锯的方法、运锯的方式、运锯动作要领以及如何保证锯缝平直、防止锯条折断等。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 应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操作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工艺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 为规范化地执行每一个动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初步练习。在练习开始时, 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注意范围小、忙乱、紧张等特点, 要求学生只集中于个别技能练习。

2.2 熟练阶段

这一阶段, 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 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大量练习, 加强有用的反应, 排除无用的反应, 学生把各个子技能形成大的连锁。这一阶段特点是操作技能依赖视觉减弱, 而增强了肌肉的感知力, 子技能之间干扰减少, 多余操作减少, 发现错误能力增强。学生慢慢摆脱只对局部技能和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 从而转向更高要求的发展, 即要求用定理、公式、概念等方法解释一些技能, 并用局部单元学习来整合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任务。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在学生中加强对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讲解, 并要求学生把各项子技能做出整体匹配。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者已经牢固掌握了关于技能简单、局部的要求, 这一阶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习者将局部、分散的知识结构汇总成某一专业领域内连贯、程序化的工作任务。教师依照动作顺序分别组织训练,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在视觉形象的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 把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作表象相结合, 化为自己的局部技能。

2.3 自动化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 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 并达到高度自动化。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 更多地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在这一阶段, 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 使学生可以自己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的质量、速度和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这一阶段训练中, 训练作品要具有典型性, 质量要求要高, 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 训练的多样性、趣味性会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 提高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 为整个技能的掌握提供保障。在整个技能培养过程中, 应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进行检测, 了解教学效果, 发现问题, 以便下一步对教学进行调整。一般可以从局部动作训练开始进行量化评估, 每一个基本动作、每一个工件都及时认真进行评估, 会对整个技能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也可以采用现代化及多媒体等设施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反馈。在学期期中、期末考核中, 把具体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和熟练程度作为考核标准。这样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把握, 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对操作步骤有细微的辨别和观察能力, 也可以使学习者更轻松自如地运用所学的操作技能。

3 结束语

职业学校要注意与具体企业实务操作相结合, 让学习者不仅有理性的感知, 还有感性的认识。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协调, 在现代科学实践中不断出现新的技术难题, 解决这些问题:高职校要抓住产业调整的新动向, 摸清产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 解决工作之忧。这样在高等职校的教学中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 把高职院校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职教院校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专门的技能型人才。如果只强调传授按严格学科体系形成的书本知识, 忽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 则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才可以使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职教,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l月:9-12.[1]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l月:9-12.

[2]蔡惠芳.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 2005.01:50.[2]蔡惠芳.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 2005.01:50.

浅论学生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篇9

人们的专业技能是通过训练获得的, 而技校的实习教学, 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经常不断地对学生实施严格的专业训练, 使之掌握专业技能,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因此在实习教学过程中, 只有严格训练,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学生毕业以后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而动作技能的学习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 同时包含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和认识过程。然而, 长期以来学生对动作技能学习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联系还很不够, 导致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脱节, 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放在操作的动作姿势的修正及训练时间的分配上。我们认为, 在动作技能教学中, 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而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发展, 则是广大职业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需要, 人们越来越不满意用以前的教学理论解释动作技能的学习。经过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我认识到, 动作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密不可分。下面介绍几种强调认知的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框架。

1.闭环系统 理论。

闭环理论系统认为, 学习者在学习的初始阶段, 主动利用理论学习的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假设, 形成目标, 完成一个动作的学习, 成为动作技能初始阶段。随着学习的连续进行, 知觉追踪逐渐完善起来, 学生可利用理性知识操作动作, 这时就形成了动作阶段。在此阶段的学习中, 对一些错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哪些该保留, 哪些该纠正, 他们已能有选择地取舍, 形成内部的强化, 并加以动作技能学习的完善。

闭环系统理论在强调动作技能学习和作业中的认知的同时, 也承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加工工艺是操作者熟练程度的产物, 在学习的起始阶段仍需要及时地反馈调节。

2.信息加工理论 。

把动作技能的学习实质看做是信息的加工、接受、贮存和输出, 并导致有目的的动作行为的过程, 而不是反应与线索的简单联系的信息加工理论, 也是一种强调认知的动作技能学习理论。

人的大脑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执行部分由感受器、感觉记录器、记忆器, 反应发生器等结构组成, 每一结构都有其特定功能。信息流便在此结构中被接受、加工、贮存和传递, 但这些都要受控制部分的影响和操作。前者主要对信息执行加工, 后者则主要形成完成动作的目标期望, 起学习定向作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执行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但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别, 这正是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产生式系 统理论。

产生式系统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关系密切, 但有所不同。人的思维过程对于信息的处理, 在人类学习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形成学习心理、知识工程、人工智能。在产生式系统理论中, 信息被加工成说明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利用这些知识指导动作技能学习。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利用产生式系统理论解释学习机制时, 重视启发过程和控制过程。说明知识的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编辑都受策略性知识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 在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中, 还会产生新的策略性知识, 对提高操作技能有很大帮助。

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使学生的动作技能更加熟练。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严格的基本功 训练。

基本功是技能技巧的基础, 学生如不能扎实地练好基本功就不能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切实搞好基本功训练, 使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模仿和刻苦的练习, 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且每个动作姿势都要严格规范, 符合标准。基本功训练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这时就要求老师对其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使其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对成绩及时提出表扬, 进行鼓励,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地进行训练。在基本功训练中教师对学生既要从严要求, 又要耐心指导, 更要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认真领会每一步动作, 使学生一丝不苟地练好基本功。

2.严格综合 训练。

在练好基本功的前提下, 我们要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 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实习工作, 进行综合训练。综合作业一般有一定的技术上的难度, 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完成, 这时不能迁就学生, 降低训练标准, 不符合要求的要给予指正指出问题所在, 并要求其重新练习, 直至达到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每项生产的动作过程和工艺过程, 技术难点和关键, 以便扎实地掌握生产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3.严格培养 学生良好的职 业习惯。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 而且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此老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自觉遵守有关生产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规程, 遵守安全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批评, 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行动和职业习惯。

4.因材施教 , 有的放矢 , 更好地完 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性格、智力和体力的实际情况, 区别对待, 扬长避短, 不能一刀切, 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这样才能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是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提高学习质量, 同时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使之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通过以上训练, 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动作技能会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这样学生毕业后才会较快适应企业, 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发展,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摘要:《钳工技能训练》是机械类专业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为适应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从能力本位出发, 在《钳工技能训练》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动作技能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学习内容, 是决定学生实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是广大职业教育者必须重视和加强的。

关键词:《钳工技能训练》,动作技能,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 :75.

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分析 篇10

关键词:钳工,操作技能,阐述

钳工这一职业在机械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必备的工作种类,主要参与的是在台虎钳上进行各种手工操作,包括划线、钻孔、錾削、攻螺纹以及矫正和弯形等等诸多方面,能够掌握到这些技能是作为职业钳工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些能力是需要较高的技术基础给以支持,看似简单的操作,也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的提高是重点发展方面,需要钳工以及各个企业部门直接的重视,同时也要去相关职业院校给予有效培养,所以提高钳工操作技能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找出有效的措施进行操作技能培养。

1 技能基础训练要重视、训练目的要明确

钳工操作技能的提升,需要基础训练给予支持,无论是作为职业技术专业学生,还是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员,都是在基础训练基础上形成的高技术,所以训练过程比不可少,当进行每项钳工工作任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训练或工作目标,工作人员要实现了解操作内容,进而有目的的进行钳工基础技能的提升,对于每项任务来说,操作人员不要忽略每个技术细节,通过操作难点以及技术要领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如在进行錾削工作的时候,其姿势的掌握十分必要,对于工具的使用,以及训练目的必须明确,进而保证手持锤子与錾子手法的准确度,在实际工作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站姿,对于锤击的力度,必须给以重要分析,明确工作过程使用的锤击力度,进而提高对于錾削基础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

在实际中,对于钳工来说,其基础技能的掌握决定日后的发展,也影响到工作能力及态度的形成,虽然每一项基础技能的训练都需要进一步的练习,但作为钳工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给予重视,不要单一的模仿,也要学会创新,无论是任何工作也需要进行创新,钳工工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一项操作也有着必要的基础支持,训练的过程与目的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提高钳工工作能力,作为企业来说也要从职员的基础操作抓起,重点培养与重点实施,针对钳工基础能力培养过程,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方向,而且要从简单到困难,一步一步的进行实施,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分析每个工作人员的钳工操作水平,尤其在复杂的钳工工作过程中,给予重视,适当的进行技术分解,把难转化成简单,通过基础步骤的完成,进一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提高钳工操作过程的基础水平。

很多钳工技能初期的操作练习就是一个逐渐了解和掌握的过程,想要保证操作和训练的成效,应该多安排一些最基础的训练时间,让钳工操作人员在了解、掌握之后,拥有可以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在接受培训时首先要提升自我意识,尤其是生产质量的要加强意识,同时提高职业道德,要求一定要严格,在科学合理的方法下坚持规范严格的基础训练。辅导人员应该从旁监督,及时找出学员钳工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动作不规范以及偷懒的行为,尤其是学员初期训练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和规范动作,很可能对后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想要再纠正反而不容易,对技能的提升也会严重的制约。

2 技能训练要提高,水平基础知识要加强

钳工对于自身工作的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工作能力,其对于相关技术水平的掌握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自身技能,这与其日后发展有着很大关联,所以作为钳工,在训练与操作的时候,首先要提高基础知识水平,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明确在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时,必须以实际操作内容为根本,作为技术主管部门或辅导人员,必须教会钳工操作者学习的能力,使其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3 训练方法要合理正确

作为钳工来说,技术的提高与训练不是天生形成的,所以需要正确的训练方法,这些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钳工操作水平的关键,所以钳工训练方法必须重视,无论是从基本要领,还是从实际操作上,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经过反复的培养,进而形成高技术、高水平的钳工技术。当然在实际训练的时候,也会十分枯燥,针对钳工人员的浮躁心里,也要有针对的进行辅导,进而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转变工作人员的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实际操作技术。

3.1 示范分解动作

操作训练之前每一项训练内容,都应该由辅导人员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每一步操作。尤其是要将那些复杂困难的操作步骤合理的进行分解,比如传授锉削姿势时,应该先示范以及讲解锉刀的正确握法,然后再通过眼法、身法、步法、力度几个方面示范和讲解。只有让学员都能够真正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动作,才能更好的掌握操作技能。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分解动作都掌握熟练了,再逐步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

3.2 操作示范并作出评判

训练操作技能的时当学员掌握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后,辅导人员应该为每一位学员提供示范的空间,这样其他的学员就可以在旁边进行操作的评判,及时的找出操作中不规范和正确的地方,并且提出正确的理论,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掌握能力。

3.3 利用辅助方法提升技能训练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内部,在进行辅助技能传授的时候,都可以通过电教设备辅助训练技能培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钳工的操作意识,打破传统的培养方式,通过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学习技术的科学与合理性,是的枯燥的技术培养,变得有意义,调动钳工操作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通过辅助进一步提高操作技术。

4 钳工操作内容要严谨,进而逐步提升操作技能

钳工操作中的锉削以及锯割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长期的时间操作练习慢慢的形成。比如割据很多工作人员总觉得很简单,只知道凭着兴趣割据,但是没有掌握要领使得锯缝无法平整多处都是歪斜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锯条安装、锯割动作、锯弓抓握的手法、起锯的姿势、力度的大小和速度、站立的姿势、眼睛注视的位置等等这些是否正确都会直接影响到技能训练的成果和质量。辅导人员在学员刚开始训练时要严格监管,引导学生严格依照标准反复的练习,培养出良好的操作手法,逐渐的提升操作精度,减少损耗。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钳工人员,精度应该也要严格控制,只有多训练、多次测量并且总结之后才能更好的提升锉削技能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钳工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钳工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不断进行技术的提高,进而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技术提高的同时,必须重视基础技术的掌握,无论是学生还是企业工作人员,都要给予合理的提升措施,只有采取多样化的发展与培养形势,才能真正提高技术人员技术的发挥效果,尤其在自我心理素质方面,也要给予重视,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钳工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姚季.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一些尝试[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143.

[2]徐颖.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247-248.

[3]王冬明.浅析提高维修钳工操作技能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243.

上一篇:轨道分析下一篇: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