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因素

2024-07-27

增产因素(精选八篇)

增产因素 篇1

1 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

1.1 穗数不足

1.1.1 手栽稻。

基本苗不足 (秧苗期带蘖少、移栽时株距过大) ;栽后分蘖期间深水管理, 分蘖发生迟而少;搁田迟且较重, 小分蘖死亡多。

1.1.2 机插稻。

育秧时板面不平、播种不匀、种子成苗率低导致秧苗在秧盘内分布不均匀;播种密度过高, 秧龄弹性小, 超秧龄移栽, 盘土过少, 秧苗栽后植伤重, 活棵率低;栽前控水促根不够, 起盘时秧盘松散脱落等原因造成移栽后每穴苗数少。移栽时土壤沉实时间不够造成深栽;水层过大造成漂秧;栽后水层大, 分蘖发生迟而少;搁田较重, 小分蘖死亡多[1]。

1.1.3 抛秧稻。

育秧时播种不匀、一次浇浆种子成苗率低导致秧苗在秧盘内分布不均匀;抛栽前控水促根不够, 秧盘湿度过大, 起盘时秧根泥球松散脱落及抛栽时田面水层过大等原因造成漂秧;抛秧不均匀, 有0.11 m2的空白塘;抛栽后分蘖期间一直保持水层, 水温低, 根系生长不良, 分蘖发生少;搁田较重, 小分蘖死亡多。

1.2 施肥不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肥用量不足, 分蘖肥用量大;穗肥施用量小甚至不施肥, 导致穗形小、粒数少、粒重低;重施氮肥, 忽视磷钾肥施用。

1.3 管水不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蘖期间深水层管理, 未能适时露田;搁田时间迟, 搁田重, 影响幼穗发育;灌浆期间断水过早, 植株早衰, 籽粒充实不够, 结实率下降, 粒重下降。

1.4 病虫草害防治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能适时防治, 一般是参照其他人或凭经验防治;不能选准药剂, 调伍搭配时随意加大药量;对水量过少或过多, 导致喷洒不均匀或药剂浓度过低[2], 防治效果不佳。

2 对策

邗江区实现水稻单产9 000 kg/hm2以上, 宜采用“稳穗、增粒、增重”的栽培途径, 在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 提高结实率, 实现大穗高产。措施上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引导农民选用良种, 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技术指导力度, 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 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2.1 品种选用

选用生育期适宜、分蘖性好、优质多抗、高产的粳稻品种, 邗江区粳稻品种以扬粳4227为主推品种, 示范种植武运粳24号、南粳49。常规粳稻大田备种45~60 kg/hm2。

2.2 培育壮秧

机插壮秧的形态标准:秧龄不超3叶1心、株高12~17cm、苗基粗大于2.5 mm、不定根数大于11条、叶长大于叶鞘长、叶色鲜绿、无黄叶、无病虫。塑盘壮秧标准:秧龄25 d左右, 秧苗带土, 苗高13~15 cm, 基茎粗0.35~0.40 cm, 单株绿叶4.0~4.5叶, 单株白根数10~12条, 单株带蘖0.2个左右。2.2.1苗床准备。机插秧按1∶80~100、塑盘抛秧按1∶30~35备足苗床。在秋耕、冬翻的基础上, 一般春耕前施人畜粪30t/hm2、25%氮磷钾复合肥750~900 kg/hm2或45%复合肥375kg/hm2后, 连续旋耕2~3次苗床土。机插秧播前10~15 d精做秧板, 苗床宽1.4~1.5 m, 先上水进行平整, 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 使板面沉实;播前2 d精整秧板, 削高补低, 填平裂缝, 畦面高差不超过2.5 cm。塑盘抛秧播前2 d精做秧板, 苗床宽1.4 m, 先上水进行平整, 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3]。

2.2.2 营养土准备。

机插秧按每1 hm2大田备足过筛细土1 500~1 800 kg, 在落谷前7~10 d按每100 kg细土匀拌0.6kg机插秧育苗伴侣壮秧剂作为营养土备用, 一般每盘装土3.5~4.0 kg;并备20 kg未拌壮秧剂的过筛细土作盖籽土。塑盘旱育秧的, 按每1 hm2大田备足过筛细土3 t, 匀拌壮秧剂作为营养土, 并备300 kg未拌壮秧剂的过筛细土作盖籽土[4]。

2.2.3 种子处理。

用16%杀螟丹·乙蒜素15 g加清水5~7 kg, 浸稻种4~5 kg, 避光浸48~60 h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等种传病害。浸种时一定要根据用药量, 对足水量, 确保浸足48h, 90%种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摊晾待播。

2.2.4 精细播种。

首先要充分考虑茬口接茬、机械、人力等各种可能因素, 合理安排播期, 播种面积大的要做好分期播种。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其次适量均匀播种, 兼顾秧苗素质和降低缺穴率 (≤5%) 的要求。机插秧露地湿润育苗手工播种的, 要按照机插秧育秧技术规范进行育秧, 确保培育适龄壮秧。 (1) 顺序铺盘:按375~420盘/hm2将秧盘摆在事先做好秧池的秧床畦面上, 以中心线两侧横摆2盘, 保持盘间紧密无空隙, 盘底紧贴秧板; (2) 匀铺底土:向盘内装入营养底土2.0~2.5 cm, 用木条刮平; (3) 沟灌窨水:播种前一天铺好底土后, 灌平板水, 底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放。也可直接用喷壶喷洒在已铺好的底土上, 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后立即播种盖土, 以防跑湿。或者待播种、盖土与封膜盖草后, 进行沟灌平沟水湿润秧板; (4) 精细播种:按8~10盘称种分次均匀播种, 一般常规粳稻每盘播芽谷150 g; (5) 撒好盖籽土, 一般盖籽土层厚度0.3~0.5 cm, 以看不见芽谷为宜; (6) 封膜盖草:露地湿润育苗在播种后用薄膜平铺或拱架薄膜覆盖, 用于保湿保温, 如采用薄膜平铺覆盖, 在软盘表面沿秧板纵向每隔30 cm平放1根芦苇秆后平盖农膜, 或覆膜前在盘面上铺撒少量无病的麦秸秆等架空薄膜, 避免薄膜与盘土直接联结, 有条件的可直接覆盖标准规格的无纺布, 四周封严封实, 封膜后加盖一层薄草遮荫防高温伤苗。塑盘抛秧按每1 hm2大田准备秧盘孔900~1 050盘, 以中心线两侧横摆两盘, 盘间紧密无空隙, 盘底紧贴秧板;在沟中取搅糊的泥浆浇入孔中或装入营养土作底土, 孔中的泥浆或营养土占孔的4/5时即可播种, 塑盘旱育秧的播种前秧板要浇足底水。均匀播种后再浇浆或撒细土盖籽。扫去盘面余泥以防窜根。然后封膜盖草。

2.2.5 抓好秧苗管理。

适时揭膜, 科学管水, 防病治虫。

2.3 合理密植

粳稻手插秧株行距23.3~25.0 cm×10.0~11.7 cm, 每穴2~3株苗, 栽34.5万~42.0万穴/hm2, 基本茎蘖苗120万~150万株/hm2;粳稻抛秧田均匀抛苗900~975盘/hm2, 基本苗90万~120万株/hm2, 消灭1 m2的空白区;粳稻机插秧田栽420~450盘/hm2, 株行距30 cm× (11.7~12.0) cm, 插25.5万~28.5万穴/hm2, 每穴3.5~4.0株苗, 基本苗75万~105万株/hm2。栽插深度直接影响水稻活棵与分蘖。栽插过深, 活棵慢, 分蘖发生推迟, 分蘖节位升高, 地下节间伸长, 导致群体穗数严重不足;栽插过浅, 容易造成漂秧。高产栽培实践表明, 栽插深度调节控制在2.0 cm左右, 以利于高产所需适量穗数和较大穗型的协调形成, 为最终群体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2.4 科学肥水

肥料运筹上, 大田施纯N 270~300 kg/hm2;纯N、P2O5、K2O的比例为1∶0.5∶0.6。根据不同稻作方式合理安排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手插稻、抛秧稻三肥之比为5∶2∶3;根据机插稻返青与分蘖期比手插稻长、分蘖迟缓的特点, 三肥之比为3∶4∶3。

2.4.1 肥料施用。

机插秧分蘖肥要分次施用, 促早生分蘖争足穗。一般在栽后7 d结合化除追施施1次返青分蘖肥, 用尿素150 kg/hm2;栽后12~14 d, 再施45%复合肥225 kg/hm2, 同时注意捉黄塘, 促平衡;栽后18 d, 视苗情可再施1次, 用尿素45 kg/hm2左右。粳稻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 促花肥一般在穗分化始期, 即叶龄余数3.5叶左右施用, 若叶色正常褪淡可施尿素120~180 kg/hm2, 若叶色较深不褪淡可推迟施用并减少施肥量;若叶色较淡可提前3~5 d施用促花肥并适当增加用量。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 d (叶龄余数1.5~1.2叶) 时施用, 一般施尿素112.5 kg/hm2, 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 但不宜超过150 kg/hm2, 相反, 则少施或不施。

2.4.2 水浆管理。

前期以促进有效分蘖, 控制无效分蘖, 提高分蘖成穗率为重点, 中后期以全面提高群体质量、增强结实群体光合生产率为目标。手插稻要浅水栽插, 寸水活棵;抛秧稻薄水或浑水抛秧;机插秧在耕整后要沉实大田, 以防深栽, 机插时要清水淀板, 薄水浅插, 插秧时以水层深度1~2cm、秧根入泥0.5~1.0 cm为宜, 做到秧苗不漂不倒。栽后浅湿灌溉, 适时露田促根。栽后长出第2片叶, 结合施分蘖肥开始建立浅水层, 整个分蘖期浅湿交替;搁田采用轻而多次;拔节至成熟期实施湿润灌溉, 2次灌水之间自然落干, 待丰产沟底无水再灌, 干湿交替, 成熟前一周断水。

2.5 病虫草害防控

根据邗江区病虫草情报, 选准药剂, 积极综防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其他螟虫类等病虫害。要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效, 确保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邱昶.佳木斯水稻增产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 2012 (6) :74-75.

[2]吴家树.水稻增产影响因素与开发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9) :64.

[3]李兴波, 郑明范.南召县水稻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与技术对策[J].杂交水稻, 1998, 13 (3) :42-43.

增产因素 篇2

【关键词】黑龙江;水稻增产;影响因素;开发途径

黑龙江省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适宜水稻生长,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基地。其能否发挥水稻的生产优势,对于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

1.黑龙江省水稻的增产潜力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无论是单产还是播种面积的潜力都很巨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黑龙江省,全年太阳总辐射量高达450~470KJ/cm2。而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5~9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基本占全年总辐射的50%左右,每天日照时间最长可达15~16小时。

1.2肥沃的耕地资源

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龙江省全境基本都适宜水稻生长。黑龙江省水稻产区主要集中于江河沿岸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地区是未来水稻种植的潜力区,该地区未来可新增水田40多万公顷,年新增稻米产量高达50~60亿公斤。

1.3昼夜温差大

黑龙江省的大部地区,都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5~9月份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内黑龙江省平均的昼夜温差为12℃左右。昼间的相对高温,有利于水稻叶面增强光合作用,而夜间的相对低温又可以降低叶面呼吸作用的强度,进而减少干物质的消耗,最终提高稻米单产产量和品质。

1.4天气寒冷,有半年冻土休闲期

黑龙江省,处于冻土带,有半年的冻土休闲期。稻田区全部稻田于当年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处于休闲和冻结状态。尤其是从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土地基本完全处于冰冻状态,最低温度可达-20℃~-30℃之间,在如此低温下,大多数越冬虫卵会被冻死。在此阶段,黑龙江省的稻作区相比全国其他地区,土地长时间的闲置和冻土既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也可加速潜在养分的转化,更有利于水稻的生产。

2.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巨大。制约水稻增产潜力挖掘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壤条件的影响,也包括农业投入、农业科技及水稻栽培方式等的影响。

2.1气候变化的影响

水稻的生长发育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显著的一个领域,尤其是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北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体而言,气候温凉,适宜水稻的生长,但要做好低温、冷害等准备。

近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气温变化范围约在2.9℃~6.2℃之间,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逐渐变暖。气候变暖,一方面可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使当地种植面积逐渐北移至北纬52°的呼玛等地区;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也显著地改变着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的生育期进程等,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再次,气候变暖还可增强水稻生长季的热量供应,从而有利于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此外,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未来水分资源的影响也将巨大,如年降水量减少、土壤湿度下降等。

2.2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而黑龙江省又是东北地区土壤最肥沃的地区,其垦种指数相对较高,耕地比重也较大。但是黑土经开垦后,由于长期掠夺式资源开发,黑龙江省的土壤的自然肥力普遍下降、中低产田面积逐年扩大、抗灾能力也在降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水稻的产量。根据全国国土资源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高产量田仅占15.7%,并且逐年减少;而中低产田占到84.3%,并有上升趋势,其中低产田占62.3%,中产田占22.0%。这些中低产田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黑土层稀薄,蓄水保墒能力差,对农业生产有较强制约作用。黑龙江省湿地分布广,面积大,在全国居于首位,湿地的防洪调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气候变暖影响,黑龙江的湿地普遍缺水干旱,最终造成湿地面积逐年缩减。因此,从开发潜力方面说,黑龙江应一方面改善中低产田,并将中低产田改造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产田;另一方面,控制稻田开垦挤占湿地情况,退田还沼等。

2.3农业投入与科技更新的影响

技术与资本是黑龙江水稻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本质就是农业投资的规模、结构与效益的问题。科技进步与农业投入密不可分,一句话即农业投入加速了科技的进步。如生产设备改进更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及水稻产业结构优化等等对水稻农业的投入都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所以说,黑龙江的水稻生产如果将增加农业投入水平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其潜力开发的重要的支撑,那么黑龙江的综合生产能力必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现在正面临的农业机械化设施滞后、水利灌溉设备落后,土壤抗灾能力差、信息服务体系覆盖面积狭小、优质高产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滞后等等问题严重突出。所以,未来,黑龙江省可将开发潜力的重点放到加大农业投入、推广农业科技上,如可兴建稻田水利设施节水工程、加速水稻超高产抗病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加强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等,最终提高水稻的质量、增加水稻的产量。

3.水稻增产的有效开发途径

3.1创建科学的水稻育苗优质服务体制

为促进水稻作物的优质增产,黑龙江省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水稻育苗优质服务机构,统一进行育苗,分散实施栽植。为此可采取公司运作模式,将优质的科技、资源全面整合,根据当地土地状况、气候环境培育出优质、高效、抗病的水稻秧苗,然后统一销售给当地的农户,农户采取分散移栽种植的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农户因为盲目选择水稻秧苗而造成的减产问题,也抑制了育苗阶段农户盲目的搭棚行为等。此外,专业化的大规模培育方式还会令农户投入有效降低,令其以合理的资金获取优质品种回报,从而提升水稻产量。总之,水稻育苗优质服务体制的建立,还为大规模的水稻机械化插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劳动量,节约人工作业成本, 还可以提升水稻单产量,最终实现水稻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3.2组建水稻种植生产机械租赁机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生产与收获越来越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所以需要更多优质的生产机械。但是,由于农民有限的经济条件,缺乏能力独立购置大型水稻整地、撒药、收割设备,因此,组建水稻种植生产机械租赁机构势在必行,一方面,面向农民提供优质租赁服务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避免了农业机械的闲置问题的发生,最大效率的提升了机械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农民的生产花销,解决了农民因经济拮据、无法购买机械化生产器具的问题。所以说,改方法是是挖掘水稻生产潜力的途径,也是快速实现全面水稻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黑龙江的水稻生产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开发途径,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开发途径策略,为农户提供便利、高效、科学的种植生产环境,一定会提升水稻产品质量、产量,最终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福平,潘文博.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

[2]王庆胜,吴丽丽,刘华昭.对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研究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

[3]方修琦,王媛,徐锬,云雅如.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10).

辽北地区玉米干旱年增产因素分析 篇3

1 玉米生长期主要气象要素特点

1.1 温度

2014年玉米生育期间温度与历年相比, 4月份平均气温偏高, 比历年平均值高3.2℃;5月份全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2℃, 上中旬出现倒春寒, 其中5月上旬比历年平均值低1.8℃, 5月中旬比历年平均值低0.7℃;6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6℃;7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3℃;8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8℃, 其中1~20日发生时段性干旱时, 平均温度仅比历年同期平均值高0.5℃;9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低0.1℃, 9月份气温上旬和下旬气温比历年平均值偏高。

1.2 降水

玉米生育期间 (除6月外) 降水普遍偏少, 并发生时段性干旱, 其中7月22日至8月10日连续20天无降雨, 玉米等大田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旱象。4月无降水, 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3.8毫米;5月份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12.6毫米;6月份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65.8毫米;7月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全月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少22.5毫米, 其中上旬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少28.9毫米, 出现时段性干旱。中旬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5.5毫米, 下旬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0.9毫米;8月份降水均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94.2毫米, 其中8月上旬无降水, 中旬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7毫米, 下旬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11.4毫米;9月上中旬降水均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 下旬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多7.9毫米, 全月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0.3毫米。

1.3 光照

玉米生育期间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124小时, 4、7、8、9月份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多, 特别是玉米生殖生长期间光照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89.3小时, 5、6月份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少。其中, 4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47.2小时;5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少0.2小时, 上下旬光照都比历年平均值增加, 中旬比历年平均值减少13.2小时;6月上旬光照比历年同期平均值明显减少32.2小时, 中下旬光照分别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3.7、16.6小时;7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22.6小时;8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40.3小时, 上中旬光照分别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29.8、18.1小时, 下旬光照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7.6小时;8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26.4小时。

2 地块间玉米产量比较

通过对不同地势地形测产结果与历年同地块玉米产量对比得出, 2014年玉米产量除高岗地和部分风沙地外, 其他类型的地块玉米亩产量均高于历年。对各类型地块加权平均计算, 康平县玉米亩产量为653.7公斤 (含水量14%, 下同) , 与2013年玉米亩产量623.5公斤相比亩增产30.2公斤。2014年玉米增产数值远高于部分地块因灾害减产的粮食损失。

2.1 大岗及土层薄的地块减产严重

8月中下旬旱象最严重的沙金、海州等乡镇的部分特殊高岗地、砂土地和土层薄的地块玉米叶片萎蔫, 个别植株出现干枯死亡。测产结果表明, 不同土质和土层厚度的大岗地块, 玉米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干旱严重的沙金、方家、郝官等乡镇的大岗地块玉米平均亩产为349.4公斤, 其中沙金乡东扎气村公路边大岗由于坡大土薄玉米亩产量最低为137.5公斤。海州、两家子等乡镇风沙土壤玉米亩产量为665.2公斤。干旱严重地块平均亩产量为507.3公斤。

2.2 土壤肥力好的坡岗地和平洼地高产

对张强、东升等乡镇坡岗地测产结果, 平均亩产776.3公斤。平肥地块玉米亩产量为791.9公斤。低洼地块玉米亩产为768公斤。平肥洼地及土层厚的坡岗地玉米亩产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历年同一地块产量。

3 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3.1 前期底墒较足

2014年6月份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 7月份只有1~10日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少。由于底墒较足, 所以全县大部分地块玉米叶片打绺萎蔫, 一般都在8月10~15日左右, 此时正是玉米灌浆初期, 需水相对较少, 8月24日全县普降透雨, 玉米灌浆中后期肥水充沛。

3.2 光照充足利于干物质积累

7~9月份光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多89.3小时, 7月份玉米心叶期至抽雄吐丝期光合产物多, 干物质积累多。其中8~9月份玉米灌浆期间光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多66.7小时, 植株相当于增加7天左右的光合作用时间。根据试验数据计算, 灌浆后玉米平均百粒重每天可增加0.556克, 每亩每天可增加粮产5~10公斤, 光照时间增加7天, 每亩可增产粮食35~70公斤。

3.3 肥料适宜

长效肥料释放与玉米生育趋于同步, 肥料后劲足, 玉米没有出现脱肥。玉米出苗期出现时段性低温, 6月份温度比历年平均值高0.6℃, 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 是肥料释放的第一个高峰期, 特别是6月下旬温度比历年平均值高0.8℃, 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 此时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段。7~8月份出现时段性干旱, 减少了化肥流失, 8月下旬比历年平均值高1.6℃, 雨热同期, 玉米灌浆期肥料释放量比高, 与往年相比玉米生长所需肥料供应充足。

3.4 耐密品种应用

目前各地引进推广的玉米新品种多数是黄改系血缘的品种, 或者是用先玉335等美系血缘改造国内血缘的一些品种, 这些品种遗传稳定性相对较好, 抗逆性较强。

3.5 玉米螟绿色防治效果明显

近几年来开展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运用白僵菌封垛、繁放赤眼蜂等综合防控技术集成, 防治效果在70%以上, 玉米螟钻蛀率明显下降, 所造成的折秆率低, 确保玉米产量的提高。

增产因素 篇4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选用正在种植推广的鄂杂棉10号及高产示范片的田间考察数据和收获后的实产验收数据。从高产示范田中随机抽样考查不同类型田30块, 应用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关联度、通径系数等4种理论对产量构成因素———成铃数、全株平均单铃重、衣分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力求探讨其合理的群体结构和增产途径, 为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变异系数分析结果

根据考察数据, 鄂杂棉10号单产皮棉变幅在1 385.0~1 850.9 kg/hm2。产量的标准差 (Sy) 为8.55, 平均产量 (y) 与 (±s、±2 s、±3 s) 的面积田块分别占考察面积的60.5%、93.2%、98.6%。基本接近正态分布的理论值。可见, 该材料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变异分析结果, 以成铃数最大, 其变异系数达18.31% (表1) 。

因此, 在目前栽培水平下, 增加成铃数是鄂杂棉10号高产的基础, 其次是单铃重。为了彻底剖析成铃数, 将其分解为实收株数和单株成铃数, 并进行变异分析, 结果见表1。

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鉴于灰色关联分析在较少的样本容量下, 仍能查明各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程度, 为探讨产量构成因子对皮棉产量影响程度的主次, 将成铃数、单铃重、衣分与产量作灰色关联分析。分析时首先将数据无量纲处理, 然后取分辩系数p=0.5, 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表2、3) 。由表3可见, 相应的关联序为r1>r2>r3。关联分析表明, 与皮棉产量最为密切的是成铃数, 关联度最大r1=0.625 1, 其次是单铃重和衣分率, 其关联度只有0.601 9、0.599 3。说明这2个因素比较稳定。因此鄂杂棉10号高产的主攻目标是增加成铃数, 即通过合理密植, 实施杂交棉增密行动, 提高单株成铃数, 达到足够的成铃数[3,4]。

2.3 相关系数分析

对6对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并进行显著性测验。简单相关分析表明, 成铃数 (x1) 、单铃重 (x2) 、衣分率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顺序为x1>x2>x3。以成铃数相关程度最为密切, 其相关系数为0.949 0。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率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或不显著相关 (表4) 。

注:右上角数据为偏相关系数, 左下角为相关系数;*表示5%显著水平, **表示1%极显著水平。

在多个变数错综复杂的关系中, 简单相关系数易产生错觉, 造成假象, 而偏相关系数分析可排除这种假象关系, 找到真实联系最为密切的变数。因此, 将6对产量性状进行偏相关分析 (表4) , 结果表明, 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率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 其相关程度为x1>x2>x3。成铃数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性状两者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说明各因素间又存在着相互抑制的作用。

2.4 通径系数分析

由简单相关系数建立通径系数的正规方程组, 得出3个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Piy, 再由Pi→j→y=rij·Pi→y, Pj→i→y=rji·Pj→y得出间接通径系数 (表5) 和通径图 (图1) 。

注:**表示直接通径系数, 其余为间接通径系数。

2.4.1成铃数对皮棉单产的效应。

成铃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0.949 0, 偏相关系数0.817 8。对单产起正向作用, 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737 7, 大于其他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直接作用表现最大。但通过单铃量、衣分率的间接效应值较小, 只有0.175 9、0.035 4。所以, 成铃数多少对单产影响举足轻重, 是最活跃因素。因此, 增加成铃数是鄂杂棉10号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密植, 营养钵育苗, 适当早播, 重施花铃肥, 提高单株成铃率, 保证有足够的有效铃数。

2.4.2单铃重、衣分率对皮棉单产的效应。

单铃重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 (r=0.851 5) 偏相关分析不显著 (r′=0.414 4) , 对皮棉单产亦有正向作用, 但通径系数较小, 只有0.215 1。衣分率相对较稳定, 与皮棉单产呈不显著相关 (r=0.445 8, r′=0.320 9) 。对皮棉单产也有很小的直接正向作用, 通径系数仅0.0948, 通过成铃数等间接效应也有小正向作用, 但均比其本身的直接作用大。因此, 除增加成铃数外, 通过栽培措施增加铃重或提高衣分率对提高杂交棉单产也有甚微增效。

以上所分析的3个产量构成因素, 基本左右了皮棉单产;复相关系数r=0.972 2;剩余通径系数为0.231 7, 说明产量除了这3个因素外, 还受其他因子影响。3个性状共同决定系数r2=0.941 9, 说明皮棉单产有94.19%是由这3个因素变异所决定的, 3个因素中又以成铃数对单产的贡献率为最大。因此, 通过这3个性状来分析研究鄂杂棉10号的增产途径是有现实意义的。

3 增产途径

3.1 合理密植

密度是构成单位面积成铃数最活跃的因素, 通过合理密植, 最大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 适当的株行距配置, 采取宽窄行或宽行窄株种植, 按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密度。结合杂交棉增密行动, 一般中等肥力偏上有灌溉条件的田块保证在1.80万~2.00万株/hm2, 土壤瘠薄的密度要达到2.25万株/hm2以上。

3.2 采取营养钵育苗, 适当早播, 增加成铃数, 提高成铃率

适当早播, 缩短了生物现蕾期与气候现蕾期的时差, 实现“三高”同步, 达到产桃率高, 成桃数多, 伏桃满腰, 早秋桃盖顶。据大田调查, 营养钵育苗比直播的增产皮棉180~270kg/hm2, 增产率达20%以上。

3.3 结合灌溉, 及时重施花铃肥

棉花生长周期长, 常经历伏、秋干旱, 特别是丘陵岗地, 灌溉条件差, 易早衰。因此要结合抗旱, 合理灌溉, 并早施、重施花铃肥, 减少脱落, 提高成铃率, 增加铃重, 后期还须补施盖顶肥。另外, 加强测报, 综合防治病虫害[5,6]。

4 结论与讨论

(1) 把增加成铃数、兼顾单铃重作为鄂杂棉10号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 这与有关文献报道是相吻合的。

(2) 通过多种理论的综合分析, 明确了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揭示了产量因素的真实相关和客观效应。4种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从而提高了资料分析的准确性。

摘要:对鄂杂棉10号的产量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中以成铃数对产量的正向作用最大, 单铃重次之, 衣分最小。因此, 杂交棉鄂杂棉10号高产的主攻目标是增加成铃数, 兼顾单铃重。

关键词: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增产途径

参考文献

[1]汪若海, 李秀兰.中国杂交棉的发展概况及深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8) :13-15.

[2]邱新平.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进展[J].中国棉花, 2000, 27 (10) :4-7.

[3]郝德荣, 何林池, 刘水东, 等.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J].江西棉花, 2007 (4) :13-15.

[4]邹勇, 马自超, 李明昊, 等.抗虫杂交棉鄂杂棉10号F_1的丰产优势[C]//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棉花学会, 2009:2.

[5]袁有禄.世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问题与前景[J].中国棉花, 2000 (8) :2-5.

增产因素 篇5

1 夏玉米高产制约因素

调查表明, 目前淮北地区夏玉米种植区的产量水平一般为7 500~9 000 kg/hm2, 部分田块平均产量达10.5 t/hm2。为探明原因,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田间试验, 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 茬口矛盾日益突出

在淮北生育期100 d左右的中早熟品种, 需要大于10℃以上的有效积温2 400~2 700℃, 淮北及周边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制种植区。根据淮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要求玉米6月中旬播种, 9月下旬收获。近年来, 受夏季干旱和秋季低温阴雨的影响, 播种期推迟, 灌浆缓慢, 致使玉米成熟偏晚, 影响下茬小麦的整地播种。

1.2 品种多乱杂, 主导品种不突出

据调查, 种子供应商提供100多个玉米品种, 品种繁多, 农民选择时无所适从, 结果因所购买的种子不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减产。

1.3 旱涝灾害频繁, 灌溉无法保证

该区在气候上显著特征是初夏、伏期干旱, 秋季降温快阴雨频发。10年中就有3~4年在玉米生长后期多雨成涝或低温寡照, 4~5年在玉米生育前期干旱, 严重制约产量。淮北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建全, 属于雨养农业区, 降雨量和时空分布直接影响着农事操作和农作物的产量[1]。

1.4 种植密度过大, 田间管理不及时, 作业愈趋粗放

目前, 播种机械化, 播种时不分品种、地力、管理水平, 为防缺苗播量普遍偏大, 加上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播种后一般不进行间苗, 植株结构不合理, 影响个体的良好发育, 造成倒伏严重, 品种的高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据调查, 目前80%的地块种植密度在6.75万株/hm2以上, 少数地块可达9万株/hm2, 田间植株细高, 果穗较小, 产量也不高。

1.5 施肥不当, 制约高产

当前在玉米生产上存在着3种施肥不合理的现象:一是品种单一, 只注重氮肥, 忽视磷、钾肥;二是盲目偏信复合肥, 而不注重复合肥的营养含量和比例;三是施肥时仍沿用过去的中低产水平的“一炮轰”传统施肥法, 而不是按土质、品种、地力、产量和管理水平科学施肥[2]。

1.6 病虫害时有发生, 疏于防治

近年来, 对玉米影响较大的病害有粗缩病、叶锈病、褐斑病、茎腐病, 特别是粗缩病发生日趋严重, 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 农民习惯治虫, 而疏于防病。

2 淮北地区夏玉米增产措施

笔者针对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遵循“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 从技术层面出发, 提出如下配套措施。

2.1 抢时播种

据试验和生产实践, 淮北地区夏玉米适宜播期在6月中旬, 播种期推迟, 如遇到秋季低温阴雨, 不仅造成收获期推迟, 影响下茬小麦播种, 而且不利养分的制造、积累和运转, 易形成秕粒, 导致千粒重下降[3]。

2.2 选用高产抗逆良种

良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丰产潜力大;二是适应性强, 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下种植能高产、稳产、优质[4];三是抗病性好, 对常发的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等抗性较好;四是抗倒性强, 表现茎秆坚硬, 根系发达[5];五是抗逆性好。淮北地区可选择如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等品种。

2.3 确定合理密度, 科学灌水

应按玉米品种类型确定合理密度[6]。淮北地区夏玉米的干旱出现在播种期和三伏天, 因此应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 以保证全苗, 提高玉米产量。

2.4 加强田间管理

前期要主攻苗全、苗匀、苗壮、合理密植;中期要主攻促苗早发、培育壮苗;后期要主攻健株稳长、穗大粒多, 达到茎粗节短、穗大粒饱的高产长相。一是足墒播种, 保证全苗。二是适时间定苗, 培育壮苗。三是及时中耕培土, 保墒防旱抗倒。四是及时追肥灌水, 一促到底。五是除净田间杂草。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 可用40%乙阿合剂3 000 mL/hm2对水750 kg, 或50%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对水750 kg喷洒土壤表面;在玉米生长后期采用人工拔除方法。六是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治大斑病、小斑病, 除选择抗病品种外, 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喷雾;防治叶锈病可用25%的粉锈宁或0.2%硫酸铜拌种;防治青枯病一定要选抗病品种, 并高度注意田间排湿排涝。淮北地区灰飞虱虫量高, 防治一定要及时, 可选用3%啶虫脒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于玉米出苗后于一叶一心期开始喷雾防治, 隔7 d再喷1次[8]。七是适时收获, 确保丰收。

摘要:针对淮北地区夏玉米产量近年来徘徊在7 500~9 000 kg/hm2水平的实际, 分析了影响该区夏玉米产量进一步增产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突破9 000 kg/hm2产量水平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增产措施,淮北地区

参考文献

[1]郑秋道.黄淮区夏玉米高产制约因素浅析[J].中国种业, 2012 (2) :29-30.

[2]胥志文.影响关中西部灌区夏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及持续增产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3) :118-119.

[3]周苏玫, 连东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5) :3-4.

[4]叶川, 廖绵清, 刘小三, 等.红壤农区鲜食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6) :35-37.

[5]孙丽楠, 刘淑华, 冯志茹, 等.青贮玉米产量达150t/hm2丰产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 2006, 21 (S3) :146-147.

[6]周波, 胡学安, 魏良明, 等.优质糯玉米杂交种郑黑糯1号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11) :94-95.

[7]郭艳英.夏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 2011 (8) :30-31.

增产因素 篇6

1 实验用品与仪器

1.1 实验用品

人工填砂一维均质物理模型(25×300 mm)、地层水(矿化度13 510 mg/L,其中Ca2+、Mg2+含量1 221 mg/L)、旅大区块原油、氮气(纯度99.9%)。

1.2 实验装置及流程

实验装置流程图如图1所示。

1为恒压计量泵;2为油容器;3为水容器;4为蒸汽发生器;5为手动计量泵;6为预热盘管;7为加湿砂管;8为填砂模型;9为恒温箱;10为冷凝器;11为回压阀;12为气液分离器;13为液样收集器;14为湿式气体流量计;15为氮气瓶;16,17,18为差压、压力传感器;19,20,21,22为精密压力表

2 实验方法

2.1 填砂模型渗透率测定

利用平流泵向填砂模型中恒速注入模拟地层水,并观察填砂模型两端压力变化。当填砂模型两端压力稳定时,记录压差,并利用达西公式计算填砂模型渗透率。

2.2 饱和油

渗透率测定完成之后,将填砂模型放置在恒温箱内,将温度设定为油藏温度(50℃),恒温12 h。然后以恒定的低速(0.2~0.5 cm3/min)向填砂模型注入稠油驱替,建立束缚水。当压差稳定后,再注入1.5~2.0倍孔隙体积稠油,并记录压差和驱替出的累计水量。

2.3 驱替

将填砂模型接入实验装置,检验实验装置是否漏气。如果实验装置完好,将恒温箱上室温度设定为油藏温度(50℃)、下室温度设定为注入温度,恒温1 h。然后打开填砂模型两端的阀门,开启平流泵进行驱替。记录不同时刻的产油量、产水量、产气量和压差。当含水率达到99.5%时,停止驱替。

3 数据分析

3.1 不同注入温度对增产效果的影响研究

利用一维填砂管模型,开展了四组组驱替实验,其中三组为多元热流体驱替,实验温度分别为70℃、90℃和110℃,岩心基础参数如表1所示。

驱替实验含水率及驱油效率结果如图2、图3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

(1)注入温度为70℃时,驱油效率为66.49%,当温度提高到90℃和110℃时,驱油效率分别为74.72%和82.29%。与注入温度为70℃相比,分别提高了8.23%和15.80%。随着温度升高,原油黏度降低,原油流度增加,从而改善原油流动性,因此温度越高,多元热流体驱油效果越好。

(2)在90℃条件下,多元热流体驱驱油效率较热水驱效果驱油效率由48.58%提高至74.72%,提高了26.14%。这是由于多元热流体驱利用高温蒸汽降低了原油黏度,同时二氧化碳溶解于稠油中不仅降低了流体间内摩擦力,降低原油黏度,同时其溶解膨胀作用大幅度降低原油流动过程中的毛管阻力和流动阻力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

(3)温度在90~100℃,多元热流体驱油效率大于70%。

3.2 不同原油黏度对增产效果的影响研究

一维填砂管模型,共设计了四组多元热流体驱替实验,实验用稠油黏度分别为500 m Pa·s、1 000m Pa·s、2 000 m Pa·s和5 000 m Pa·s。岩心基础参数如表2所示。

驱替实验含水率及驱油效率结果如图4、图5所示。

由结果可知:

(1)在相同岩心渗透率和注入条件下,原油黏度越低,驱油效率越高。原油黏度为534 m Pa·s多元热流体驱最终驱油效率高达86.71%,而原油黏度为2 222 m Pa·s多元热流体驱最终驱油效率为74.72%。

(2)黏度在500~2 000 m Pa·s驱油效率均可达70%以上。

3.3 不同含水率对增产效果的影响研究

利用一维填砂管模型,共设计了五组组驱替实验,实验设计目标含水率分别为0,20%、40%、60%和90%,利用热水驱驱替至目标含水率后进行多元热流体驱替。岩心基础参数如表3所示。

驱替实验含水率及驱油效率如图6所示。

由以上数据可知:

(1)在相同条件下,含水率越高,驱油效率越低;也就是说,多元热流体注入时机越早,驱油效率越高。含水率为20%的驱替实验驱油效率为67.46%,而含水率为90%的驱替实验驱油效率为50.85%。

(2)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在使用热水驱驱替至目标含水率后,开始注入多元热流体,注入多元热流体后,含水率迅速升高,气体很快突破,且含水率越高,越容易突破,这也是高含水率条件下多元热流体驱驱油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3)含水率小于60%时,驱油效率提高趋势明显。

4 结论

(1)多元热流体增产工艺对稠油冷采井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具有广大推广应用前景。

(2)当注入温度在90~100℃条件下,原油黏度在500~2 000 m Pa·s驱油效率均可达70%以上,含水率小于60%时,驱油效率可达55%。

参考文献

[1]祁成祥,杨兵,李敬松,等.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驱提高采收率研究.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5(1):44—48Qi C X,Yang B,Li J S,et al.Enhanced recovery study of multicomponent thermal fluid flood for heavy oil reservoir.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15;5(1):44—48

[2] 黄世军,李秋,程林松,等.海上多元热流体注入沿程热物性评价模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92—96Huang S J,Li Q,Cheng L S,et al.An evaluation model on alongpipe thermal parameter of multi-component heat fluid injected in offshore reservoirs.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Edition),2015;37(1):92—96

[3] 刘东,胡廷惠,潘广明,等.海上多元热流体吞吐与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对比.特种油气藏,2015;22(4):118—121Liu D,Hu T H,Pan G M,et al.Comparison of production results between multiple thermal fluid huff and puff and steam huff and ouff in offshore application.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2015;22(4):118—121

[4] 崔政,张建民,蔡晖,等.渤海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的现场试验.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32):115—118Cui Z,Zhang J M,Cai H,et al.A field test of complex thermal fluid puff technology in the Bohai Oilfield.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11(32):115—118

[5] 李敬松,孙永涛,宫汝祥,等.海上稠油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特征分析.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4):135—139Li J S,Sun Y T,Gong R X,et al.Analysis of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thermal fluid huff and puff in horizontal wells of offshore heavy oil reservoirs.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14;36 (4):135—139

[6] 郑伟,袁忠超,田冀,等.渤海稠油不同吞吐方式效果对比及优选.特种油气藏,2014;21(3):79—82Zheng W,Yuang Z C,Tian J,et al.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different steam stimulation modes for Bohai heavy oil.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2014;21(3):79—82

[7] 杨兵,李敬松,朱国金,等.渤海N油田普通稠油多元热流体驱可行性研究.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28(4):93—96Yang B,Li J S,Zhu G J,et al.Feasibility study of multiple thermal fluid displacement of conventional heavy oil in Bohai N Oilfield.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2014;28(4):93—96

[8] 冯祥,李敬松,祁成祥.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影响因素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468—471Femg X,Li J S,Qi C X,et al.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for complex thermal fluid simulation in heavy oil reservoirs.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3;13(2):468—471

增产因素 篇7

本文在物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影响增产引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据此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从而理清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增产引效工艺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1 实验研究

1.1 实验条件

实验中所用油样为渤海B某油井油样,所用水样为该井的模拟地层水,所采用实验砂样为混合砂,一维φ25×300 mm填砂管模型,实验设备如图1所示。

1.2 实验方法及结果

通过一维填砂管驱替实验,采用渤海B油田原油,模拟不同稠油粘度、不同注入温度、不同渗透率、不同产出液含水率、不同气水比等条件,按照中海油服企业标准Q/HS YF252-2014《多元热流体驱替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多元热流体增产技术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表1。

2 灰色理论分析

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的影响因素有稠油粘度、渗透率、注入温度、产出液含水率、气水比,本文结合物理模拟实验结果,采用灰色理论分析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2.1 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原理[4,5]是通过各种因素间总体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确定因素间相关联的程度。它通过分析时空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变化大小、方向与速度等的接近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度大小。当比较序列变化态势接近时,关联度较大;反之,关联度较小[6]。本文选择驱油效率作为参考序列y(k),各影响因素作为比较序列Xi(k)构造关联分析矩阵,对比表1,即可得出序列矩阵。

2.2 关联度计算

确定了参考序列和和关联分析矩阵后,可构成原始数据矩阵,如表所示,利用公式(1)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如表2所示。

利用公式(2)计算各影响因素与驱油效率的关联系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式(3)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如表3所示。

其中——第k个时刻参考序列对关联分析序列的关联系数;

θ——分辨系数,作用是削弱最大绝对差值太大而失真的影响,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一般取值0~1,本文取θ分别为0.4,0.5,0.6。

其中,Ri——第i个因素对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通过表3可以看出,分辨系数越大,关联度越大,且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的排序依次为:注入温度、气水比、产出液含水率、粘度、渗透率。

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中,可结合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有针对性调整工艺实施方案。注入参数,如注入温度、气水比对增产效果影响较大,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由56℃升至120℃时,渤海B油田稠油粘度可降低92%以上[7,8],温度以及气体的综合作用,可使稠油粘度显著降低[9],因此工艺方面应重点考虑注入温度和气水比对产能影响。

3 结论

(1)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2)利用实验和灰色关联理论,确定了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影响因素主次关系依次为:注入温度、气水比、产出液含水率、粘度、渗透率。

(3)灰色关联理论所确定的影响因素排序为后续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工艺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晓旭,马跃,孙永涛.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及现场试验[J].中国海上油气,2011,23(3):185~188.

[2]林涛,孙永涛,马增华,等.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在海上探井测试中适应性研究[J].海洋石油,2012,32(2):51~53.

[3]杨兵,李敬松,祁成祥,石海磊,等.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技术优化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1):5~56.

[4]郑军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据关联度建模及其应用[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

[5]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22~209.

[6]王学萌,张继忠,王荣.灰色系统分析及实用计算程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8~49.

[7]朱静,李传宪,辛培刚.稠油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24(2):66~68.

[8]张伟,孙永涛,林涛,等.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室内实验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3,32(1):34~36.

增产因素 篇8

2003~2007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依次是4.3070×108t、4.6947×108t、4.5402×108t、4.9750×108t、5.0150×108t, 粮食连续4年增产, 累计增产粮食6930×108t。粮食丰收, 产消有余, 粮食安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人均占有粮食2000年366.1kg, 2005年371.3kg, 2006年379.5kg, 2007年384kg。人均占有粮数量的增加, 不仅保障了居民口粮的有效供应, 同时促进了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人均动物性食品进一步增加。

2007年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面积增加。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553×108hm2, 增加70hm2;二是气候总体较好, 2007年降雨量较多, 特别对北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有利;三是粮食主产省区粮食增产较多, 2007年黑龙江粮食生产量3965×104t, 为第四个丰收年, 第二大粮食主产省河南2007年夏粮再创新高, 全省小麦面积503.8×104hm2, 增加3.07×104hm2, 产量2970×104t, 增加115×104t, 增幅4%;四是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强化, 农业部在272个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在粮食持续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2007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4318亿元, 比2006年增加22.8%, 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增产因素】相关文章:

增产对策05-02

水稻增产05-27

农业增产07-12

增产效果07-16

增产增收07-29

增产试验08-01

增产效应08-18

增产原因08-26

粮食再增产07-01

油田增产技术07-07

上一篇:设计审核下一篇:国产化移动通信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