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生成

2024-07-16

魅力生成(精选十篇)

魅力生成 篇1

一、在“对话”中生成新的思想和语言

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人格平等、心心相通的时候, 平等对话的语文教学才能生成。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小朋友, 以机智诙谐的语言, 叩开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可以放飞心情, 感悟生命的历程,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

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 大家对作者的感受是这样体会的:

师:“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怎样理解呢?

生:说明以前的朝代没有像周总理这样的人。

生:也许以前的朝代有这样不辞劳苦工作的人, 但没有这样生活的人。

师:那就是说也许其他的总理在生活上要求高。

生:那作者为什么对全世界又这样说呢?“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明外国很少有这样的总理。

生:外国没有这样的总理。

生:只有我们的周总理才这样伟大。

静静地聆听, 细细地交谈, 慢慢地品味:课堂里有学生真心的告白, 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师生、生生“对话”与我们过去教学中常用的“谈话法”有本质上的区别:“谈话法”实际上是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只是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往已定的答案上引, 而“对话”则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思维的接纳。课堂中的话题会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的转移而转移。在这样的师生、生生、人本“对话”中, 教师要学会倾听, 倾听学生的心声, 去发现具有创新的想法, 让创新的音符跳跃在课堂上。在这样的“对话”中, 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新的思想和语言生成, 会产生创新的火种。

二、在争论中生成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 而是学生。教学中, 学生才是认识活动的主体, 应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 多给学生一点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不要强求学生的思维程序和教师的思维程序完全一致, 不以个别回答代替全体的理解, 不苛求相对纪律的严肃性, 为学生搭建交流思想和知识的平台, 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 使学生敢想、敢说,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 提倡学生交流讨论,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展开丰富想象的翅膀, 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甚至“忘乎所以”。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 我对学生说, 由于八达岭的山势高、岩层厚, 因此詹天佑采用了“竖井开凿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打一口竖井可以增加两个工作面。这时喜欢提问题的魏碧玉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既然工作面多, 可以节省时间, 为什么不多打几口竖井, 甚至打十口、二十口, 多打不是更省事吗?”这个问题立刻使课堂活跃了起来, 学生们都加入了讨论, 课堂上高潮迭起……

生1:不可以多打竖井, 由于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 经济能力有限。

生2:我认为可以多打竖井, 这样增加了工作面, 节省了工作时间。

生3:但是这样可能会带来山体坍塌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生4:再说多打竖井在人力上也是不允许的。

生5:你没有记住老师的介绍吗?当时慈禧太后很荒淫, 汇丰银行很刁难中国。

生6:这样浪费时间, 拖延了工程进度。

同学们的争论让我豁然开朗, 教学中贸然发言似乎会打破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 但是教师的因势利导, 会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 更加深入。教学活动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精彩, 而无限的精彩往往缘于非预设生成的发生。课堂的生成资源无法预设, 但可以捕捉, 可以引导。

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 将带给师生同品共享合作学习的愉悦, 将带给师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三、在激情演绎中生成情感的火花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开放的教风, 以解放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地位, 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 让他们的思维畅通活跃起来,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为人民服务》时, 学生对“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两个词语难于理解, 体会不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也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于是,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有些同学问“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这组材料。 (背景音乐《命运》, 教师读原文, 学生读现代文)

师:同学们, 在司马迁看来, 重于泰山是——

生:心里装着别人。

师:轻于鸿毛是——

生:为了摆脱个人的耻辱和被别人压迫而痛苦而死的人。

师:所以他不想做这样的人, 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勉励自己——

生: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写完这部史书。

师:戴上了刑具、挨打受辱、被剃掉头发、铁索束颈时, 司马迁对自己说——

生: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想起司马迁所受的酷刑, 联系毛泽东同志号召大家向张思德同志学习, 学习他的——

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死得重于泰山。

师:我们要好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树立崇高的世界观。

只有一次次撞击学生的心灵, 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 才能形成燎原之势, 使师生互融, 让课堂高潮迭起。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多种资源, 用真情感动他们。

四、在交流中生成生命的梦想

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开启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 邻座小议、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人人各抒己见、合作激智。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流的过程。我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 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可以选择, 那么你希望得到父母慈祥的爱, 还是严厉的爱呢?”同学们都活跃起来了, 讨论得十分热烈:

生1:我希望得到妈妈慈祥的爱, 自我懂事开始, 我妈妈就对我很严厉, 对我要求很严格, 我多么想看到妈妈慈祥的面孔啊!

生2:我很希望妈妈对我严厉一点, 她什么事情都依着我, 有时会害了我的, 对我的成长不利。

生3:我既需要严厉的父亲, 他不会使我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也需要慈祥的母亲, 她会鼓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这两种爱是必不可少的。

生4:我需要的是父亲严厉的爱, 因为我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耐心, 我不会因一点的挫折而一蹶不振。

生5:我倒是希望我父亲对我慈祥一点, 他总是这样严格要求我, 会使我失去信心的。

生6:我希望父母亲对我严厉, 我有较好的控制力和坚强的意志, 喜欢听忠言逆耳的话。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听到这些, 我多么自豪!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 他们正张开羽翼丰满的翅膀, 向天空翱翔呢!

感悟教研魅力,生成教学智慧 篇2

自从教伊始,就有一种想法: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把它当作最理想的事业,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当一位好老师——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就必须提高教学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

1、初涉教坛,发现问题——在激发思维中走近教育科研 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就要从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为此,我知道了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凭多年积累的经验,也不仅仅是凭熬时间、拼体力,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每当在教学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是教育科研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的教学不断取得创新和进步。第一次课题研究,使我完成了从合格教师向思考型教师的转变,在转变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思考逐渐形成,并带来了收获。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与教育科研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在自己的专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2、课题引领,实践探究——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教研魅力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边总结、边进一步学习有关的理论,拓宽自己大教育视野,提高自身理论素养。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学中必须创新的信念,因为没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就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去教学,没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就走不出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

在课题带动下,自己的理念不断提升,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我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将兴趣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每堂课的开头都能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的结尾发人深省,能引发学生新的疑问和思考,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自然就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领悟到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学生的探究欲望非常浓厚,才会积极主动去研究去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多种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的方法:实验创设情境法、故事创设情境法、辩论创设情境法、表演创设情境法、演示创设情境法、音乐创设情境法、图片创设情境法、媒体创设情境法、想象创设情境法等。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教育科研中追求卓越的人,一个成功的教师最宝贵的是自己拥有的独特的教育思想,而完成这一跨越,教育科研是最好的途径。

3、生本教育,返璞归真——在追求卓越中提升教育智慧

“如何使学生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指导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容量增大?”这样的思考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思考使我认识到,自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从事真正的教育,真实的教育,有生命力的教育。基于此,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认为,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处理教学情境提供的材料信息,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和教师提问相结合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根据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和问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启发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其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以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注动态生成,展示语文魅力 篇3

营造氛围,引导课堂生成

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一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课堂生成的先决条件。平等的教学氛围,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使学生们放松身心、思维活跃、勇敢表达,进而在学习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引导语文课堂的教学生成。

如在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为了营造课堂气氛,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教师将其编成了一个课本剧,教师让表演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处理表演时的语气、动作、甚至是衣着、道具等,其他学生不仅要做观众还要做评委,要积极发表意见。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表演者一上场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只因“爱因斯坦”的打扮太过怪异了。看过、乐过之后,学生们有的针对装扮发表了意见:“说表演者的蓬乱的头发,又肥又大的衣着等让人真的很难与爱因思坦这样伟大的人物联系起来。”有的学生则对“爱因斯坦”说话时候语气发表了看法,认为“爱因斯坦”在被小女孩撞到后,不仅要表达出他的关心和平易近人外,还要说出若有所思的感觉来,因为他在思考问题时被撞到的。学生们在课文表演的带动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触。

善于倾听,促进课堂生成

课堂上随时会生成许多资源,有些是教学的亮点,有些是出现的问题,这些资源中哪些需要充分关注,跟进指导,哪些应该摒弃,教师要善于筛选提炼,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捕捉有用信息,在倾听中关注课堂生成。

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教师先让学生们初读诗文,然后说一说:“在朗读中,你感受、理解到了什么?”有的学生感觉到了作者特别快乐、高兴。“对,这是诗歌向同学们传达的语气、情感。”有的学生感受到,要多植树,保护环境,才能让世界一直这么美好。“是啊,这是诗歌要告诉同学们的内涵。”有的学生说:“在读诗歌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人们叮叮当当将整个山林植满树的情景,漫山遍野的山林,风一吹过,掀起阵阵松涛,小动物们在山林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你说的真美,这是诗歌向读者们传达的意境。”……在对学生们描述的倾听中,教师捕捉有用信息,帮助学生总结了,读诗歌要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读出内涵,让学生们在朗读中与作者的心灵相汇,情感相通,插上想象的翅膀,读出诗歌文字的最真实的状态,感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美。

拥有意外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插曲或意外,教师要能够巧妙的将其抓住,避免与精彩“擦肩而过”,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引导点拨,化意外为神奇,让这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变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如在教学词《如梦令》的时候,教师在帮助学生们理解了词的大意后提出:“这首词,从字里行间都向读者们传递了李清照的喜悦心情,那么你们能想象一下李清照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们有的说,词人当时生活得很快乐,有的说,李清照很自由地生活着,但在这个时候,一个学生说:“老师,古代女子不是都讲究做大家闺秀的吗?为什么李清照能够出去游玩,还能够喝酒?”这个问题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课堂的意外,也是一个考验,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确实,李清照在当时人的眼里可以说就是离经叛道的,但也就是因为李清照的异于常人的勇气和精神,才成就了这样一位历史上很少见的伟大的女词人。”然后教师针对这个话题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收集一些关于李清照的词和生活资料,并开展了一个“走进李清照”的专题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了解了不同层面的李清照,加深了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因势利导,拓展课堂空间

在课堂教学进行之前需要有预设,但是决不能被预设束缚了手脚,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偏差,认识出现了分歧后,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使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文章内容,深化情感体悟,扩展思维空间。

如在《公仪休拒收礼物》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们通过公仪休爱吃鱼,但却不收别人送给自己的鱼,感受公仪休的清正廉明、拒收礼物的品格时,一个学生提出公仪休说谎话,他明明刚刚吃掉了一条鱼,却又说闻到鱼味就要呕吐,这是说谎的行为。这个说法偏离了教师最初的预设,教师转变原来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这就是公仪休的智慧之所在,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在听的时候不仅要听“话”还要听“音”,并且还要会“说”有些话不好直说,就要转变方式智慧地说。在这篇课文中公仪休这样说,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免除了送礼人的尴尬,展示自己的气度和涵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把生成变成课堂资源,把生成作为语文魅力的彰显,把生成作为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追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发掘生成中所迸发出来的灵性之光,努力构建动态生成课堂,与学生精神相汇,情感相融,展现语文课堂的精彩魅力。

领略课堂生成之魅力 篇4

一、期待生成的出现

在富于变化的课堂上, 教师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呈现教学的精彩。教师要学会等待, 认真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 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 及时转换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投入地体验、探究、交流, 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补充同学的发言, 或互相启发, 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俯下身来, 走进学生的心灵, 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一员, 给学生充分表达与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走上黄金的舞台, 展现自己最亮丽的风采。

在《负荆请罪》一课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练蔺相如、廉颇、韩勃的对话与动作。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选择角色, 有的还大胆邀请老师加入。他们在学习小组里互教互学、互演互评, 结果上台表演的小组一组比一组出色。他们把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 廉颇的趾高气扬、勇于改过, 韩勃的朴实忠诚等形象演得栩栩如生。

在生生互动、互补的探究学习中, 学生有了互动的平台, 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得到唤醒和迸射;同时也大面积有效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 焕发出了语文课堂的韵味。

二、演绎生成的精彩

教师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 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 倾听文本的声音, 触摸作者的心灵, 体验文本的情感, 尽情地诵读, 自主地实践, 演绎生成的精彩。

《夹竹桃》中有这样一段话:“然而,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教学时, 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 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吗?”片刻的凝神思索后, 小手陆续举起来。有的说:“夹竹桃默默无闻地开, 一点也不张扬。”有的说:“夹竹桃真是虚怀若谷啊!堪称花中的‘真君子’!”还有的说:“夹竹桃的花期如此长, 它有恒心、有毅力!”……

这样的课堂不仅是个性的挖掘, 更是对学生的关爱, 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让课堂变成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 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地呼吸, 自主地发现与创造!

三、涌动生成的智慧

课堂中或许会发生和教学无关的而又鲜活的东西, 或许稍纵即逝。教师要随机应变, 及时捕捉这些生成信息, 积极引导, 使课堂有效生成, 焕发出真实的精彩。

在《黄鹤楼送别》的教学过程中, 当师生共同沉醉在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景中时, 学生朗读“岸上杨柳依依, 江上沙鸥点点”, 部分男生情不自禁地学起了沙鸥的叫声, 教师没有指责学生, 而是和学生默默地沉浸在这美好的境界中。琅琅的读书声和着点点的沙鸥的叫声相映成趣, 学生很多感想让人心动。有的说:“沙鸥你可知道?正是你伤感的叫声, 李白才吟出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呀!”有的说:“点点沙鸥、依依杨柳、一江春水……这动人的场景怎么不使人顿生愁绪呀?”有的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有缘你们还能再相聚!再举杯同饮, 共吟诗作词!”还有的说:“李白不要触物伤情了, 你看这点点沙鸥正在为你的朋友送行呢!这依依杨柳正在为你弹奏别离的乐曲呢!”……

转而教者又说:“如果我就是孟浩然, 哪位同学能用诗句来安慰我, 为我送别?”学生更是情绪高涨, 有的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说:“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还有的说:“我想唱《朋友》这首诗为你送行。”……

课堂中学生没有束缚, 充满师生的互动, 洋溢着师生的亲密, 学生身心自由。在这样的场景中, 思维才能开阔, 智慧才能涌现;师生的交流变得通畅而自由, 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充分地激发, 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四、尝试生成的延续

教师要善于从不断生成的资源中, 挖掘广阔的教学空间。生活的天地有多大, 语文教学的空间就有多宽。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让学生走向社会, 服务社区, 走进自然。组织学生经常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孩子的心灵只有浸润在生活的沃土中才能获得自由舒展的养料。

抓住生成,演绎魅力的科学课堂 篇5

错误中总会有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比较深,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学生的智慧,充分展示出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们会惯性地排除万难,唯恐在教学中出现失误,然而当我们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失误”,那么这时我们就当抓住失误,让失误有所生成。

四年级上册“溶解得快与慢”研究“碾碎物质颗粒大小是否能加快物质的溶解”,教学时为学生准备了方糖,采用对比实验规范水量、水温、方糖等条件一致加以探究,但学生的探究出现了多种不同结果:1.碾碎的方糖和整块方糖溶解的速度几乎差不多。2.整块的方糖比碾碎的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甚至更快。面对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事实”悖于理论。此时如何处理这样的尴尬,刚好看到原先准备的冰糖,于是以冰糖为材料,严格控制材料,通过研磨碾碎冰糖颗粒及整块冰糖进行对比,结果为“碾碎冰糖颗粒能加快冰糖的溶解”,至此学生对之前的预测才恢复了信心。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总结了结论为“对于部分物质,碾碎其物质颗粒大小能加快其溶解的速度。”课后通过研究,发现可能因为方糖结构松散,用其进行研究效果欠佳,所以研究时应该采用单晶冰糖效果明显些。而正是这失误给了我一个警醒,我们应当准备充分,严谨至教,当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失误我们应该灵活化解,努力做到严谨科学化。

二、练智慧对话生成教育机智

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必然选择,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交流是打造高效课堂关键,我们应当充分地把握好每一次谈话,让每一次谈话有所生成。

来看顾超老师执教的“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师早有准备地抛出问题“在一块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磁铁,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如果继续吸上磁铁,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展示各自的预测。课堂上顿时呈现了几种不同思维的碰撞——“老师,我们组觉得吸回形针的个数(磁力大小)会随增加相吸磁铁数量的倍数而成倍增加”;“我们组觉得继续增加相吸磁铁的数量,磁力大小肯定会变大的,但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块磁铁可能会把第一块磁铁的磁力吸掉点,这样它们的总磁力应该不会成倍地增加”;“我们组觉得后面增加的磁铁会把前面磁铁的磁力吸掉,这么多磁铁的磁力会相互抵消,使总的磁力反而减少。”此时顾老师也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观点,继续他的对话“如果预测增加磁铁数量磁力大小也会随之增加,那么实验操作时在第一次挂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可以怎样挂回形针?如果磁力大小是减小的,那么可以在第一次实验时挂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怎样挂回形针?”师生在又一次地对话中总结而出“实验时可以根据预测在第一块磁铁吸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适量地增、减。”此时的学生已然蠢蠢欲动,他们急切地渴求证实自己的预测,学生的主动探究,当然使他们更专注于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他们的发现也就水到渠成了。更可贵的是,经历了猜测与实测间的差异,学生的记忆是更为深入的,理解是透彻的。

三、行创新治教生成魅力教学

1.更新实验材料。合适的科学实验材料是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如果我们不断创新实验材料,我们的课堂也会流光溢彩。

“热是怎样传递的”相比传统教学,浙江一位名师更新传统材料使用了“蜡烛环”完成实验探究——同等大小、厚薄均匀,学生通过在一定距离处挂上多个蜡烛环亲眼见证“热的传递”,有效地避免了因凡士林涂抹的量不等而引起的实验误差,且学生直接悬挂烛环,操作简便,实验结果更为科学严谨。

2.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当我们抓实此细节,以创新地理念设计教学,我们的课堂也会焕发无穷的魅力。

3.改变探究活动。五年级下册“用水测量时间”,“如何证实‘水流的速度是变化的呢’”教材原探究活动难度较大,既要考量学生的科学操作、小组合作的规范,又要考量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所以课堂上重新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探究活动:两个一样的塑料瓶,在相同位置,用工字钉扎一个大小相同的孔。往瓶子里分别倒入小半瓶、和大半瓶的水,同时拔下工字钉,观察现象。活动中,学生能明显看到水位高的瓶子,流出来的水流急,轻而易举地“看到”了水流速度的变化。通过进一步追问,学生还能总结获得:水流的快慢与水位的高低有关系,水位高,水流出速度快。

注重动态生成 绽放数学魅力 篇6

一、在动态生成中及时“变奏”教学设计

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要培养一代“新人”, 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为生命潜能的开发, 学生个性的发展, 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一) 设计目标———立足课堂, 面向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 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 他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 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 坚持立足课堂, 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落实“三个转移”, 一是从重视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移;二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转移;三是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转移。

(二) 设计过程———改变传统, 弹性设置

长期以来, 课堂上教师跟着教案走, 学生跟着教师走, 这不利于激发课堂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精简教学环节, 弹性设置教学过程, 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空。

1. 树立“问题”观。

精心提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 要求“问题”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 有效地激励和导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 简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做到“四放”:例题放给学生讨论, 规律放给学生发现, 学法放给学生总结, 结果放给学生评价。

二、在动态生成中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时下课堂上屡见不鲜的有关活动, 如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等时髦做法正呈愈演愈烈之势, 似乎哪个课堂不这么做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动起来, 意味着某些理念没有落实到位。

1.聊天式的课堂氛围

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 教师一开始就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中央电视台的什么节目。猜出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这个节目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呢?”有的说是7点, 也有的说是晚上7点。“那么电视上究竟是怎样标出的呢?”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 学生发现电视右角上标的是“19:00”。这时有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法。我喜欢看的动画片《蓝猫》就是在18:30开始的。”这时, 教师灵机一动, 问道:“那还有谁最喜欢看哪一个电视节目呢?”于是学生兴奋了起来, 他们以聊天的方式说出了不少电视节目, 教师也因此板书了许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教学显得那么自然、流畅。

2.结伴式的探究活动

乐于交朋友, 与朋友一起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项探究任务时, 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老师, 我可以和XX合作吗?”“老师, 能不能让XX加入我们一组?”面对这样的请求, 教师应该适时“改变”预先的合作方法, 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 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进行“结伴式”的探究活动。

三、在动态生成中追寻互动的课堂

1.调整空间引领“生成”的方向

生成的空间大致包括起点到目标间的空间、环节与环节间的空间、环节内问题呈现给学生的空间。这三类空间中的前两类是在课前预设的, 第三类空间则需要教师在学习互动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及时调整, 有的将课前预设大的空间, 根据学生实际分解为若干个小空间, 有的因为学生起点优于设想的, 就要将原先较小的问题空间调整为较大的, 从而引领课堂“生成”的方向。

2.给予时间确保“生成”的质量

数学课上比较糟糕的事是教师经常忘记自己该干什么, 一看到学生没有反映, 就急匆匆自己上阵, 在没有预设生成的情况下帮学生操作、帮学生思考、帮学生回答, 又使数学学习成为灌输学习。当老师在自认为提供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设置的问题空间符合学生的能力的前提下, 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预设生成, 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时间。

注重动态生成彰显课堂魅力 篇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动态的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 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的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 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特点.

二、注重动态生成的意义

在学习一堂课前, 学生都是空着脑子来接受教师的这堂授课. 如果教师按照固有的思想, 然后讲授自己预设的课程, 不顾及学生在课堂中所生成的动态, 这样只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课程的效率低, 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不能够发散思维, 被动的接受这些死板的、机械的知识. 如果长期的这样, 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死板化, 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 没有创新意识. 这种问题的发生有着非常严重的后果, 同样也是一个教师的失败. 如果能够把握好这种生成的动态, 就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使学生情绪高昂, 接受知识效率高, 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散发, 这种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 由此可见课堂动态生成的把握, 是至关重要的.

三、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

1. 精心的预设, 引导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和预设是一个矛盾体,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动态生成, 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 课堂教学预设, 特点在于目的性强, 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运作的过程比较熟悉和易于掌握, 课堂教学目标较易落实, 能够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基本发展.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 更加有效. 一个好的问题, 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 会使课堂变得积极、有效, 也会让学生体会探索知识的无穷乐趣.

社会的不断发展, 同样要求着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一节动态生成的课程, 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 在教学预设时, 深思熟虑, 课堂中抓住机会展开生成时, 深入浅出, 那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动活泼, 师生互惠, 才能更加彰显课堂的魅力.

2. 平等授课, 捕捉课堂动态的生成

课堂的授课时以教师为主体. 但是教师不能高高居上, 让学生不敢提出质疑. 这样只会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 在授课时, 教师首先要做到平等对话, 让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这种质疑就是动态的生成, 就看教师如何捕捉如何处理. 在现代的教学中, 师生对话的目的不是确立教师的权威, 而是对课堂对话进行引导, 教师的任务是有目的、有层次、多角度的构件对话情景, 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欢迎和鼓励对教师的讲解和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对问题提出质疑, 使学生获得自我表达的机会.在这样的平等对话中, 可以创造动态生成.

3. 要善于引导、调控, 及时的提炼生成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准确的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 敏捷的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 还要善于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见机运作, 适时调整, 提升自己的判别能力, 巧妙的运用.

4. 要善于捕捉、放大, 催发有效生成

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可以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学习质量提高. 所以, 在课堂上学生有灵感出现, 有智慧的火花迸发, 这种机会稍纵即逝, 教师就要善于敏锐的加以捕捉和放大, 并尽可能的把它转化为可生成的有效的教学资源.

5. 要善于拓展、延伸, 有机的融合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中, 怎么利用生成性资源, 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 除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外, 教师还应该适当的将教材拓展, 为学生创造一片新的天地, 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使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质量的提高.

6. 直面意外事件, 引导动态的生成

教师在授课前, 应当建构课程的进程, 这种建构应该引导学生去积极投入. 在发生在建构外的事情, 就是说明了这种动态的生成. 在课堂时, 难免遇到意外事件, 教师能够正确的运用这种意外的事件, 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在物理授课时, 讲授内容是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安静的课堂上, 一个学生由于没坐稳蹲倒在地, 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随机应变, 快步走到那个学生身边扶起他, 随即想到这个意外问题正好与本节课有关, 随即就提问大家, 你们知道他都受到哪些力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利用本章学习的内容很快的解答, 促使了这节课的高效率的进行, 学生积极性很高, 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 .

活用生成资源打造魅力课堂 篇8

一、关注生成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所谓的生成资源是在课堂动态进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不是预先计划设定好的,而是教学过程中临时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当学生处于似懂非懂,想说而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思维状态时,如果教师能恰当启发,那么学生必然能突破思维的障碍,“举一隅而反三隅”。因此,生成资源虽然不能提前预设,不易把握,但是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资源,并以此为激发点,激活学生尚处于“懵懂”状态的思维,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定会充满活力,散发魅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数字1”时,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个圆,然后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图形的形状上,忽视了图形的数量。就在一片“圆形!圆形!”的叫喊声中,一个孩子大声说:“不对,是一个圆形!一个!”他特别肯定用力的强调了图形的数量。这一声回答,似一记重锤,敲击在我的心上。紧紧地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我问:“它在强调什么?”“它在强调一个。”孩子们发表意见。“那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来表示?”我顺势启发。

“一个苹果,一个人,一根手指,一片叶子……”孩子们举了好多的例子,但是回答的都是个体事物。于是我问:“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东西之外,1还可以表示什么?”课堂安静下来,孩子们托着腮,静静地思索着。这时一个孩子说“1张画。”这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马上请学生欣赏了一幅画。让学生说一说,这幅画上都有什么?接下来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一张纸和一摞纸的不同。在观察与比较中学生理解了整体与个体的概念。这一下孩子们明白了,1不仅可以表示1个个体还可以表示1个整体。他们马上就想到了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座城市,一群小鸟,一篮苹果,一条马路,一个国家……

在孩子们尽兴的回答问题之后,我又说“再想想,1还能表示什么?”“老师,1还能表示我站排的时候排第一。”“老师,1还可以表示‘哆’”。我被孩子们有创意的回答逗笑了。一节数学课,就在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中延续……

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不能不归功于课堂的生成资源。因为及时发现并抓住了这两个动态生成的资源,以此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数字“1”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构建数字概念,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把握生成资源,灵活引导教学

教学离不开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的活力与生机更在于精心预设之下的生成。把握生成资源,顺势利导,灵活教学,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拘泥于设计好的教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发掘和利用课堂生成的新情境、新方法、新问题,随时对预设做出有效调整,让课堂因为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因为生成而充满魅力。

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速度”在这节课时就出现了一个“小意外”。我在讲授计算速度的方法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轿车2时行驶120千米,越野车3时行驶210千米,哪辆车快些?问题出示后我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在我设计的教案中,完成这一问题要实现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要理解分析算数法的解题思路,第二要分析讲解线段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讨论中两种方法都要涉及。

可是,预设与生成之间永远存在着美丽的偏差,因为学生对算数法解题非常熟悉,所以全体学生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算数法,没有一个人使用线段法。为了过渡到线段法的学习,我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仍旧没有想到线段法。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我猜测有可能学生对线段法不熟悉,使用起来不顺畅,所以没有采用。针对实际情况我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放弃设计好的线段图,采取师生合作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引领学生经历画图的过程。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比较两辆车的快慢就是比较它们的速度。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领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清了知识的本质属性,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些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透彻的认识,一切都源于那个“意外情况”。面对出现的新问题,准确、及时地捕捉生成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深化了认识,让课堂教学攀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巧用生成资源,创建动态交流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课堂交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关信息“搜集上来”,组织对话互动,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辨,从而在交流中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师生共享。课堂互动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巧妙利用生成资源,创建动态交流空间,让学生感受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与热力,体味思维融合带来的豁然开朗,展现数学课堂的无限魅力。

例如在教学“过河”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如果每条船限乘9人,需要几条船?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学生经过讨论列出算式29+25=54(人),54÷9=6(条)。接下来,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列综合算式应该怎么办?孩子们在讨论交流中不断的尝试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此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综合算式很好列,可是用什么方法才能表示出先算29+25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探究新知识的好机会,于是我充分利用这个生成的资源引导他们思考。“是啊,我们怎么在算式中表示出先算加法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在29+25旁边写上先算两个字,有的说在29+25下面画一条直线表示先算,有的说在29+25的上面写个54表示先算,还有的说在29+25后面画条斜线与后面的除法隔开也可以表示先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课堂讨论空前热烈。通过激烈的讨论交流,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一环节的互动是学生思维碰撞的高潮,在交流与比较中,在思考与辨析中,在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认识一步步走向清晰,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生成,使课堂更有魅力 篇9

一、关注学生学习成长促进学生智慧生成

【案例】师:请大家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 想一想:陶罐前后有变化吗?

生:没有! (异口同声)

师:你们说得对, 陶罐子确实没有变化.请同学们找出表示没有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生1:我从第14自然段中看出陶罐没有发生变化:“捧起陶罐, 倒掉里面的泥土, 擦洗干净, 它还是那样光洁, 朴素, 美观.”

师:是啊, 许多年代过去了, 陶罐子的样子还是如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但是, 它真的没有变化吗?请大家再读课文, 仔细想一想.

生2:陶罐变成古董了.

生3:陶罐成了古代的东西, 变成价值连城了.

【解读】这是我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的一个片段.“陶罐前后有变化吗?”这个问题, 备课的时候我认为学生一定会发现陶罐的变化.没想到, 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我没有“一棍子打死”, 否定学生的回答, 而是随机应变, 不失时机地回扣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再深入阅读课文, 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这样做, 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把教学更为有效地向纵深推进.

课堂, 学生学识成长的乐园.教学设计时, 教师们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 在课堂中, 我们允许学生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不犯错误的不叫孩子”, 没有“缺点”的课不是真实的课, 不是学生的课.课堂不是作秀, 不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而是学生学习的空间、学生成长的乐园.反思我们平时听到的公开课, 很多的时候, 我们过分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 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 不惜精心设计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在环环紧扣、一切顺利的教学中, 课堂成了教师“演出”的舞台.而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生学了什么?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样?这些却往往得不到我们的重视.一堂好的课, 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顺学而导”.这样的课堂, 一定会是学生喜爱、高效的生本课堂.

二、捕捉瞬间即逝的契机,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师:同学们, 你就是一朵白荷花, 白荷花就是你自己.闭上眼睛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现在, 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 (音乐响起)

生1: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 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 穿着碧绿的裙子, 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 (笑声)

生4: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 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5: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 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 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 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生6: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 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师: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生: (纷纷举手)

师:不孤独, 孩子, 不孤独.你有朋友, 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

生: (许多同学纷纷和生6打招呼)

师:还有我这朵大荷花呢! (学生们开心大笑, 包括生6)

【解读】听完这节课,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啊!新课程提出:“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 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 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语文资源中挖掘出心理健康渗透因素, 还得把握在最恰当的时间、最有效的契机, 给予最有效的教育.教学中的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 随机的, 这就要教师自己去用心捕捉, 这时教学机智就显得特别重要.我的经验是积极挖掘语文资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以此为凭借, 敏锐地捕捉语文教学中瞬间即逝的契机, 采用灵活互动的教育方法, 拓展渗透,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就像古诗所言“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要和春雨润物那样, 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三、重视课堂另类的解读, 演绎精彩灵动课堂

【案例】生:余老师, 两个手指头指的是两茎灯草, 我觉得赵氏心里知道就好了, 不应该把她的猜测告诉严监生.

师:哦, 你的想法很特别, 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赵氏作为他的夫人, 肯定希望他能多活几天, 如果她不说出, 严监生肯定不会断气.

师:你提了一个很有见地的问题!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 讨论一下:赵氏该不该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严监生?”

生1:我觉得应该告诉, 因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 总不得断气.”可见他活着是多么痛苦!

生2:“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越发指得紧了.”从这句话中看出严监生因为大家没猜出两根指头的意思, 心里一定很难过.赵氏说出了他的心里所想, 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

生3:“他听了这话, 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严监生活着就是为了这两茎灯草, 他是多么希望大家能了解他的心声啊!

生4:赵氏挑掉一茎灯草后, 严监生就把手垂下, 登时没了气.如果赵氏不告诉他, 他一定会死不瞑目的.

【解读】这是六年级的家长开放日上, 我上《临死前的严监生》的一幕.由于初次接触到古文, 加上文本语言刻画形象生动, 课堂中, 学生们积极参与, 对严监生心理活动的揣摩和人物形象的感悟十分到位, 可谓是妙语连珠.“两个指头———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位舅爷———两茎灯草”, 在感受亲人的猜测和严监生的激烈反应中, 大家牢牢地记住了吝啬鬼———严监生.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老师, 我觉得赵氏心里知道就行了, 不应该把她的猜测告诉严监生.”哦?大家都被他的“另类”解读呆住了.如果不去理会这个问题, 照原先设想的思路上下去, 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面对这个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异样的声音”, 我及时予以肯定, 在学生中树立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榜样, 激发了孩子们那充满智慧的感悟.我紧紧追随学生的兴趣, 抓住教学中的“机遇”, 机智地做出相应变动.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 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 难能可贵的是, 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 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 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 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 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 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 处理得恰到好处.否则, 随意把握生发点, 目标不定, 或指向不明, 或方法不当, 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 造成无效的生成.在即时评价用得好, 生成状况来得妙的课堂里, 学生才能“敢于直言”“畅所欲言”, 经过这样的锻炼, 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 或者“言者善辩”“闻者善断”.由此我想到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面对这种“意外”,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不妨以此为切人口, 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魅力生成 篇10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题目虽曰问, 其实是在邀请朋友, 所以它的功能也就相当于一封邀请函。我相信每个读过这首小诗的读者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欲望, 即不禁要替这位刘十九作一声肯定的回答。当我们真正思考这种发自内心的一致时, 就不得不折服于这首小诗的特殊魅力, 即它对氛围的营造所生成的难以抗拒的诱惑。

大多数赏析这首诗的人都是从意象的组合、颜色的搭配以及巧妙的设问入手的。当然, 无可否认, 新醅酒、小火炉和雪给人带来的味觉、感觉上的刺激对读者会有强烈的感染力, 而绿、红、白的颜色搭配也不可说不别致, 最后的设问亦确实比直叙有情趣得多, 但此诗的魅力远非如此, 它更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对友人之间闲谈所需要的那种充满舒适感的氛围的营造, 而这种氛围恰恰赢得了读者对它的近乎源自潜意识的认同。

据朱金城先生《白居易集笺校》系年,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白居易江州司马的任上。题目中的刘十九当是白居易在江州经常往还的朋友之一。这位刘十九是嵩阳处士, 姓名不详, 白居易在多首诗中提到过他, 他们是比较知心的友人。所以, 此诗末句“能饮一杯无”所问之人并非普通之人而正是诗人要好的朋友, 而此诗所要营造的氛围显然就是两相知友人闲叙所需要的氛围了。在诗歌的前三句, 诗人罗列了他认为对这一氛围的营造具有诱惑力的因素: 酒、小火炉和下雪的天气。但如果考虑诗人此时的境地, 就不难发现其实四句诗中还暗含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那就是诗人的居所, 而这一点对刘十九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白居易的居所状况, 诗人在《琵琶引》中有过一段描述: “浔阳小处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底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中, “小处”又作“地僻”, 浔阳即江州治所。虽然白居易在这里强调的是浔阳地区音乐的匮乏, 但客观上也展示了诗人的居处环境。“地僻”说明浔阳地处偏远, 而偏远之地, 人烟自然稀少; “住近湓江”是说白居易的住处靠近江边, “黄芦苦竹绕宅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这样看来, 白居易的居所也就几乎是南方江村了。也就是说, 白居易邀请朋友所赴之地并不是大城市的亭台楼阁, 而正是他所居住的江村小屋。

下面再看诗中的其他几项营造氛围的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在诗人的江村小屋中, 他准备好了酒和小火炉。“绿蚁新醅酒”显然是友人间闲叙藉以助兴之物。“绿蚁”之漂浮足以证酒之新, 但更是对对方品尝欲望的“勾引”。新酒甫成, 白居易首先想到的是与刘十九同杯共饮, 刘十九当然会为朋友的这份情谊打动, 何况对于新成之酒, 谁不想一尝为快呢? 小火炉 ( “小火炉”, 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小的火炉”, 吴小如先生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他认为小火炉当读作“小火的炉”, 指一种专供暖酒用的酒炉。见其《读书丛札》,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烧得正旺, 而那漂着“绿蚁”的新酒在火光的映照下, 显得更加诱人。“小火炉”而“红泥”, “红泥”而“小火炉”, 暗示的是感觉上的温馨。寒夜之茫茫与江边小屋中的小火炉之小正形成强烈的对比, 正是这种大与小的不平衡反而增加了炉边人感官上的舒适与满足, 因为这种对比越明显, 就越使人觉得这小小的温暖之珍贵与难得。然而, 诗歌至此, 行文已半, 且意象已现十之八九, 但其邀请的效果还不是十分强烈, 并且, 如果联系白居易其他招友同饮的诗, 我们可以看到这类意象完全有将诗歌引向异途的可能。如白居易另一首诗《雪夜对酒招客》:

帐小青毡暖, 杯香绿蚁新。

醉怜今夜月, 欢忆去年人。

暗落灯花烬, 闲生草座尘。

殷勤报弦管, 明日有嘉宾。

这首诗前两句的内容与写法同《问刘十九》十分相似, 比如都提到了漂着“绿蚁”的新酒, 小火炉虽被换成了青毡, 但它们取暖的功能却是一样的。然而, 这首诗接下去的描写却改变了方向, 诗人没有继续在如何增加招客的诱惑力上下工夫, 却在怎样表现自己孤独的精神状态上费尽了心思。这首诗没有明确的招呼对象, 其实是无客可招, “去年人”也只能聊供回忆而已。所以, 所谓小帐、青毡还有新成之酒, 其效果正如诗人所报之弦管一样, 殷勤之意已足, 而嘉宾之来, 还只是一种希望而已。所以, 《问刘十九》前两句中诗人精心操持的物品要想获得充足的艺术魅力, 成为有活力的诱惑来源, 还必须要经过点化, 通过前后对比形成更大的艺术张力。而后两句正完成了这样一件了不起的任务。

“晚来天欲雪”是本诗中最重要的一句, 也是最能体现诗人不凡情趣的地方。在诗人看来, 雪在今夜不一定是必需的, 但有了雪, 今夜的闲叙将会格外有情致, 而这次的邀请也就更加有诱惑力。因为, 有了雪, 就使屋内屋外的对比更加明显: 一寒一暖; 一边是无边的寂静, 一边是投机的絮语; 屋外是辽阔的黑暗, 屋内是温馨的亮光。这是对人们的舒适感的巨大挑逗! 本来, “‘晚来’是一日将尽, ‘欲雪’是天气将寒, 这种时刻, 常会引起文士们的感伤, 但白居易却一反常例”, 他“从朴素的生活中觅取诗情”, 把极易引起的伤感转化成了迷人的诱惑。之所以如此,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的“‘新醅酒’‘小火炉’内含着一种与‘晚’‘寒’相反的‘新’与‘暖’的意味”, 并且, 正是由于前面已经提到了“新”与“暖”, 这里的“反戈一击”才更有分量。由此, 我们也可以看到, 诗歌中各要素自身的魅力虽然不容忽视, 但它们之间的配合以及彼此影响所生成的超乎自身的审美效果或许更值得我们注意。如果形不成这一效果, 那么诗歌很容易黯然失色。比如白居易另外一首招友同饮之诗《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它与《问刘十九》作于同一时期。诗曰:

瓮头竹叶经春熟, 阶底蔷薇入夏开。

似火浅深红压架, 如饧气味绿粘台。

试将诗句相招去, 倘有风情或可来。

明日早花应更好, 心期同醉卯时杯。

很明显, 这首诗招友的资本其实只是意象本身, 如春天、蔷薇、春酒等的感召力和诗人顺便提及的愿与友人同醉的期望, 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各自独立而不是彼此影响交错, 因此也就无法形成比自身更多的东西, 而那种深具诱惑力的氛围也就无从谈起。所以, 《问刘十九》字数虽少, 但分量却重。这在“晚来天欲雪”一句中还有另一方面的体现。虽然“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语句之轻快、意象之清新已经体现了诗人感情的愉悦, 但直到“晚来天欲雪”, 这种愉悦的感情才达到极致。“晚来天欲雪”既像是出乎诗人的预料, 使得他早已准备好的新醅酒与小火炉一下子有了意义, 使人顿时感到兴奋与惊喜; 又像是诗人期待了已久的雪天今夜就要出现了, 他感到之前准备新醅酒和小火炉的工夫终究得到了回报而不是徒劳。其实,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本身就魅力十足, 而一句“晚来天欲雪”让读者对诗中所散发的诱惑简直无法抗拒, 难怪诗人紧接着就发出“能饮一杯无”的邀请。这时候, “能饮一杯无”已不仅是对首句“绿蚁新醅酒”的回应, 更是向读者早已折服的感觉施加最后一点刺激。

读到了这里, 我们不禁想追问: 白居易在这首小诗中所追求的感觉是不是个例, 其他的作家有没有与之相似的经验呢? 虽然千百年来它一直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究竟在后代的文学创作中有无回响?

无独有偶, 现代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他的散文集《雨天的书》自序一中表达了与白居易惊人相似的看法, 他说: “在这样的时候, 常引起一种空想, 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 靠玻璃窗, 烘着白炭火钵, 喝清茶, 同友人谈闲话, 那是颇愉快的事。”周作人所说的“在这样的时候”指的是一九二三年多雨的冬天。虽然白、周二人一说雪一说雨, 但他们营造的氛围以及追求的感觉是一样的。其实, 白居易的异代知音又何止周作人, 读到这首诗的我们, 谁又能不对白诗中所传达的感受默默赞许, 会心一笑呢? 或许我们的心底早已积淀下了对何为情趣的较为一致的看法。因此, 时间是打磨不掉《问刘十九》这首小诗的魅力的。白居易之所以能凭借这首诗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是因为人们对愉悦的美好感受之向往是不变的。

参考文献

[1]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3] .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周作人《雨天的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张丑平《暖暖的诗情———读白居易〈问刘十九〉》, 《名作欣赏》2005年第6期。

上一篇:恶臭样品分析研究下一篇:防感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