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

2024-05-15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精选十篇)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 篇1

1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1.1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主旋律,医疗环境作为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必须树立科学、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观,及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医患之间构建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创造健康的医疗环境和氛围,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1.2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因此,和谐医疗环境建设不仅成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而且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3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

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增加、医院暴力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医疗卫生发展中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疗环境的和谐发展。“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出现个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甚至直接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

2 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医疗行为因素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医学原因是医疗行为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医学是所有科学门类中公认最深、最难、最复杂的学科。21世纪分子医学、基因医学研究已获得重大突破,但现阶段医学未攻克的难题还很多,如艾滋病的治疗、SARS病毒病原学的研究与免疫学治疗等,充分说明医学领域技术的复杂性。其次,医疗过程具有高风险性。每一种临床药物除了治疗作用外,均有毒副作用,不同毒副作用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人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就是对医师职业高风险的真实写照。再者,医疗效果具有未知性。医疗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是一个非常有限的过程,医疗过程存在许多人类尚未认识的因素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不同的人患同样的病,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并不一定取得同样疗效。医疗效果的未知性、多变性决定了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2.2 医院管理因素

在医院管理方面,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力度不够,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违反诊疗操作规范的事故屡见不鲜;其次,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过分依赖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忽视“视、触、叩、听”等临床基本操作实践,医疗行为不规范,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等,告知制度执行不力。医院内防卫性的医疗行为逐渐增加,许多没有必要的检查项目被加上,风险大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大打折扣,医疗费用也逐渐攀升。再者,忽视医德医风的教育。医疗行为对“病”不对“人”,“以医为尊”导致“求医”,“以疾病为中心”导致医生将疾病与患者分离。关爱、同情患者缺乏内在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在行医中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忽视患者社会心理需求,服务态度生硬,缺乏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缺乏医患交流和充分沟通。

2.3 患方因素

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大部分患者都是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预期效果有较高的期望,许多患者没能意识到医疗技术的两面性、有限性和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我花钱、你看好病”的思想。另外注重就医感受,现在患者更注重就医感受,即希望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境下治疗并痊愈,这就要求医院除了要满足技术性医疗服务需求之外,还要对人文性医疗服务建立更高的服务标准,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据报道, 全国5省市30所医院随机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满意度为51.3%,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56.92%,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为44.76%。可见,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情绪。

2.4 社会因素

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医疗需求的总量在增加,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期望值在提高。其次,当前我国卫生资源由于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导致卫生资源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 特别是优质卫生资源不足,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再次,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失衡。医疗体制改革滞后,现行的医疗保障系统尚不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的承受能力较低。经济体制和劳动体制的改革导致社会下岗人员的增多、部分贫困地区人们收入低下,医疗无保障。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3.1 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在这三方关系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起主导作用。医护人员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转变传统的医患模式,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神圣的责任使命感,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给患者以真诚、信心和爱心。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观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医务工作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地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于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时刻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安危冷暖记在心间,把求真、求实的医学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医学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善待生命,维护健康,恪守天职,保全神圣。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提供用较低廉的费用获得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医疗环境。

3.2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观,首先强调医疗卫生工作要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强调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最大效益,将竞争手段引导好、利用好,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医疗需求。其次,在服务功能上要全面发展。要区分不同规模、需求、价格和区域层次,使各型各类医院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诊治任务,构建和谐的市场关系,克服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定位不严格、不合理、不规范、不准确,“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不看病,小诊所乱看病”的现状。第三,严格医疗质量管理,狠抓医疗制度的落实。医院主管部门应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费用意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逐步建立严格的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的监管制度,向患者明示治疗检查费用,把医院质量考评与科室、个人的环节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工作业绩、医德医风、学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医疗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第四,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正确认识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

3.3 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有效途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费用的控制机制,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趋势,调整医疗服务体制,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组建和完善不同类型的医疗集团,以取得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优势互补、双向转诊等多方面的效果。具体来说,一是协调城乡发展。从目前大的医疗环境来看,现在我国的卫生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应改革不公、不均、不协调、不和谐现状,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创办好新型合作医疗,建设好乡镇医院和村卫生所,管理好统筹基金,使其真正用在老百姓的治病救命上。二是协调区域发展。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使东西南北相协调,城镇农村相平衡,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三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改变卫生投资的重点,把更多的卫生资源用于疾病控制和增进健康,尤其是将卫生资源优先分配给卫生保健服务偏低的人群,不断提高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四是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吸取国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好的作法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整个医疗服务行业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通过保险的杠杆作用及其风险分担机制,实现医疗风险责任承担的社会化,增进医患互信,促进医患关系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建立、健全各种措施,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医疗环境。另外,医疗保障机制要全面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提高医保人口覆盖率,改变“高水平、低覆盖”的扭曲结构。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使医疗保障能够真正惠及百姓,使广大患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摘要: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驱动作用明显, 严重破坏了医患关系, 影响了和谐医疗环境的形成, 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并从直接影响和谐医疗环境构建和发展的因素入手, 深入分析影响医疗环境的因素, 指出医疗环境不和谐的原因, 提出建设和谐医疗环境的具体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环境保护活动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现状;严重后果;环境保护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营造生态良好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但是这一发展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1环境问题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之相应的,能源、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超标、河、湖水质变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正因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虽然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加大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颁布各种文件,但是由于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高污染的企业仍然还在生产运营,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空气质量、水质量等并没有提高。

1.2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首先,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相关调查结果中看出,由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家投入在环境保护的资金。为了提高空气质量与水质量,国家投入了大部分的资金,占据总成本的一半以上;为了治理固体废物污染,国家又投入了一部分资金,这给本就不富裕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频繁发生,国家为了抑制这些灾害的发生,采取相应措施,投入了大量的治理资金来扩大森林资源,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更是加大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其次,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数据统计,部分婴儿出生都有一定的缺陷,而其中有些则是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婴儿有缺陷;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污染更为严重,城市居民由于常常生活中空气质量不达标、水质不达标的环境中,导致很多居民都患有各种疾病,甚至死亡。通过数据统计,在每年癌症患者当中,有七成以上的人民都死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当中,可见,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最后,环境问题扰乱了社会的稳定。从我国的相关数据中显示,很多人都会因为环境问题而银华纠纷,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再从国际上看,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这就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这极有可能造成国与国之间发生矛盾,不利于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1发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一般来说,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技术不够先进、环保制度不健全等。总的来说,也就是发展观的问题,即地区或者国家制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从什么角度出发实现发展目标。

在社会发展及治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总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观认识不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实行的“先破坏后治理”的方式进行发展,然而这样的方式必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还导致环境破坏之后难以治理;(2)无法正确对待发展观。目前,很多从事开发或者建设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遵守客观规律,为了提高企业的利益及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悖,这就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并且难以治理;(3)片面追求企业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是重于利益,为了提高企业更好的发展,完全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4)片面评价企业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营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并没有将环境因素桂大道建立的评价体系当中,虽然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他们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努力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恩格斯曾经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历史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只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不能再以“天之骄子”自居,而必须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保护问题。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要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建立循环型社会。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强化环保责任意识

保护环境,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做到保护环境,把绿色GDP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保护环境,还应强化各方的环保责任意识。

3.3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宣传工作

环境保护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用以规范和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决取缔一些污染重、耗能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要强化新项目的审批制度,防环境污染于未然。

4.结束语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不断否定过去和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现代人应有的自觉意识。科学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林秀红.必须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D].海峡科学,2010,6.

[2]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D].中国环境报,2007,2,9.

[3]樊元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J].环境教育,2008(0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国家环境审计构想 篇3

一、当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究环境审计, 并努力将其推向实施。但就目前的审计状况来看, 全面、有效地开展环境审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宣传不够, 影响环境审计的开展。

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正刚刚起步, 广大审计人员自身对环境审计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还不够理解, 致使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缺乏理论指导。

(二) 环境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影响审计监督权的发挥。

目前我国制定的《中国审计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均没有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的标准, 审计人员在执行环境审计时无法可依。

(三) 专业人员匮乏, 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的审计人员大多来自财会队伍, 对环境知识知之甚微,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环境审计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四) 环境审计工作基础薄弱, 有待于加强。

我国环境审计工作在审计主体上主要局限于政府审计, 未能发挥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 经济发展条件制约着环境保护与管理, 从而影响着环境审计的开展。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沿袭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以自然资源高消费和环境高污染为代价。

(六) 缺乏政府机构的推动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从而影

响着环境审计的开展。环境审计直接与政府和企业的环境问题相联系, 如果没有政府机关的推动, 没有企业的重视, 环境审计就无法开展。

(七) 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社会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

我国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较环保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差距很大。公众对环境审计知之甚少, 对环境审计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更是认识不足。审计人员也尚未充分认识到环境审计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这也阻碍了环境审计的推广和深化。

二、国家环境审计近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国环境审计现状, 结合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今后五到十年国家环境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环境审计的基础工作的建设

1. 稳步推进环境审计的立法。

扩大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覆盖面, 明确各项实施细则,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我国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制定了《环境保护试行条例》, 在八十年代又将此条例完善为《环境保护法》, 并逐步形成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然而随着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方面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从而需要出台新的环境法规予以规范。环境法规要包括环境审计的全部范围, 并且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和审计人员的审计与鉴证责任作出明确的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后者可以借鉴目前常规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界限划分及其相关规定。在政府的环境立法中应体现“预防胜于治理”的原则, 还应当强调可操作性。

2. 制定环境审计分工协作的计划。

环境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很多部门和事项, 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 确定分工协作的计划。国家审计署应充分发挥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积极争取国家立法部门的支持, 扩大环境审计权限, 确立环境审计范围、内容和规范等原则性问题;利用审计公告的形式, 扩大环境审计的影响, 争取各界的支持和理解;加强与环境管理和财政等部门的联系及协作;利用亚洲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国的便利, 积极与亚洲各国和世界其他环境审计开展较好的国家联系, 加强交流, 借鉴其经验;审计学会和有关高校应加大对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更好地指导环境审计实践工作;各级审计机关特别是环境审计开展较好的省市, 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工作,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探索环境审计实务操作和立法经验, 适时在全国推广。

3. 专设环境审计部门。

世界上环境审计工作开展较早的美国和德国等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环境审计司或处。我国1998年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中, 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 强化了环境审计的职能。为进一步强化环境审计的职能, 审计署可以设立环境审计司, 省一级的审计机关可以设立环境审计处, 地市一级的审计机关应该设专人负责环境审计工作。

4. 推动环境会计发展, 为环境审计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环境会计直接制约着环境审计。今后应当加强对环境成本的分析与调研, 研究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制定有关的环境会计准则, 为环境审计提供基础的信息资料。应当加强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和训练, 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环境效益与成本的核算水平, 强化在环境管理与决策方面作用。

5.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 国家审计在环境审计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这并不能忽视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 相反, 从长远来看,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更具有生命力, 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的经验, 在近期应当组织、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工作, 国家审计应该积极为他们提供条件, 在环境审计工作中, 相互支持、取长补短, 分工协作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确定环境审计的工作重点

国家环境审计应贯彻“全面审计, 突出重点”的审计方针, 在生态 (生活) 环境建设审计和污染治理审计范围内, 应围绕党和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对重点领域和重点投入的环境保护资金开展审计。近期主要工作重点是:

1. 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建设的审计。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资金也体现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 同时这也是环境审计的工作重点。比如在《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 国务院确定的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以及围绕环境污染治理重点进行的国债专项资金、用于淮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专项贷款和用于滇池污染治理的专项拨款等。在确定我国环境审计的重点时, 应结合INTOSAI和ASOSAI环境审计委员会每年确定的审计重点。

2. 重点进行环境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

环境财务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资产 (负债) 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环保资金的审计, 一直是审计机关在以往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重点检查资金的分配、下拨、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情况。环境合规审计主要包括:一是企业的合规审计, 主要关注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是否符合环境法律、法规、规章等。二是对政府部门的合规审计, 主要关注政府部门遵守环境法律和制度的情况。三是对环境管理部门的合规审计, 要重视环境管理部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3. 积极探索开展环境绩效审计。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今后一段时间内环境审计仍将以财务、合规审计为主, 审计对象的重点仍是环境专项资金。但是从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看, 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也应该逐步展开。环境保护领域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之一, 环境绩效审计可作为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试点和突破口。

4. 制定环境审计准则。

在我国目前的《国家审计准则》中没有环境审计的规定, 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所以笔者认为制定环境审计准则应具有前瞻性, 不能局限于现有的国家审计准则之内。可以先对《国家审计准则》进行修订, 再制定环境审计准则。在制定环境审计准则时, 应借鉴INTOSAI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审计准则并适当考虑各层次的审计准则。

(三) 规范环境审计实务工作

1. 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资格要求。

由于环境审计的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 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不仅应懂得财经知识, 还必须具备社会学、环境学、工程学等知识。所以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要加强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后续培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取得所要求的技术竞争能力, 而后续培训可以让外部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最新的环境审计技术与方法, 以更好地执行环境审计。今后大学也应当单独开设环境审计专业和课程, 培养环境审计的专门人才。只有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审计人员队伍, 才能切实适应环境审计的要求, 才能对被审计事项的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正确评定和估价, 才能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

2. 使用科学的环境审计方法, 规范环境审计操作程序, 推出标准环境审计报告。

环境审计中的财务审计, 难点在于涉及到不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环境资产、负债、成本、收益等项目。审计人员应该对有别于传统财务审计的一些概念和想法有一定的认识, 包括对环境资产、负债、成本、收益的认识, 环境因素对财务审计的影响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INTOSAI《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指出的一些具体的环境审计工具, 如实地调查法、统计抽样法、问卷调查法值得我们借鉴。由于环境活动错综复杂, 政策法规性又强, 这就要求按照环境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建立一套科学的审计程序, 采用科学的步骤和方法, 弄清事实, 取得证据, 得出结论, 提出意见, 作出处理处罚, 从而顺利地完成审计任务, 达到审计目的。环境审计的财务、合规、绩效审计的不同内容决定了其报告的形式。近期我国的环境审计以环境财务、合规审计为主, 绩效审计是以资金为主线的效益审计。环境审计的内容在现有的审计报告的格式中应该得到充分反映, 所以环境财务、合规审计的审计报告还应遵循现有审计报告的格式, 即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中的有关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充分体现上述的环境财务、合规审计的内容。

3. 合理利用专家工作, 有效降低环境审计风险。

无论在环境审计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还是绩效审计中, 审计工作可能都需要其他专家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 审计组织首先应注意专家的选择, 必须确信该专家合格, 其工作的成果可以作为审计证据使用。专家所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不同, 会使他们出具的审计证据和意见复杂化。一般地说, 独立的专家一般比受雇于某个客户的专家更可靠。其次, 应注意明确责任关系, 在可能的情况下, 审计组织可与所合作的专家联合签署环境审计报告, 明确审计组织负责的范围和所聘专家负责的范围。

4. 用好审计处理、处罚权。

在我国目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内, 环保法律法规尚需完善, 各项法规的配套措施也需制订, 环保部门的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亦需提高。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违法违纪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有必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 促进环保法律的落实、执行和完善。

除此之外, 近期环境审计的工作还有很多, 如加大环境审计的宣传力度, 引进环境审计的人才, 加强与国际环境审计的交流, 等等。

三、国家环境审计中长期工作的基本构想

环境审计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做好近期工作是中长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长期时间的界定, 我们认为中期在未来10到20年的时间段内, 而长期应在未来20年之后。环境审计的中长期目标是扩大环境审计的范围, 由狭义的环境审计向广义的环境审计延伸, 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标准, 由事后审计向事先审计和环境咨询过渡, 开展国际联合环境审计, 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力争处于世界最高审计机关的前列。在此目标下, 其主要工作包括:继续开展环境审计的立法工作, 改变现行的行政性政府审计模式;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标准, 形成科学的环境审计技术规范;推行广义的环境审计, 增强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永续能力;大力开展事先环境审计, 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国际联合环境审计, 为世界的环境审计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的基本政策, 也是每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职责。环境审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 开展环境审计是审计工作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促进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只有开展正常的环境审计, 才能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注]本文系安徽省审计厅2007年重点审计科研课题“国家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批准文号:皖审科[2007]16)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春, 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年6月.

〔2〕李永臣.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1月.

〔3〕张萍.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与发展趋势〔M〕.甘肃农业, 2007年第5期.

创优环境科学发展论文 篇4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达到我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秀丽的目标。我县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百村竞赛”活动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农村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城市、工业集聚地等,忽视了农村特别是较贫困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很难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对环保常识知之不多,了解甚少。意识非常淡薄,自学参与的积极性甚至无从谈起。

(二)农村污染问题较多,环境治理难度较大。相当一部分农村,在建房屋、办企业等过程中,随心所欲,忽视环保。有的森林植被破坏后,也不及时采取修复补救措施,甚至有的乱拆乱建,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在一些贪困农村,都存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化肥及农药不合理使用等现象,由此造成了地面水和地下水污染、土壤植物污染等;农业上农民在生产中超标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却无人问津和关心;地膜的大量应用,造成废弃的地膜不易分解,致使农田污染。工业上个别建材、火电、冶炼、化工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现象仍十分突出;受治理设施技术的`限制,一些企业不能完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建设缓慢,致使生活垃圾处理困难,垃圾污染日趋严重;服务业环境污染严重,医药废水、废渣未实现达标排放和作焚烧处理,餐饮废料、人体排泄物直排河道等严重影响环境。这些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治理中形成了源头治理落实难,治理资金筹措难,综合规划落实难的“三难”现象。

(三)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和废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目前农村污水治理普及率还不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成率只有30%左右,村庄垃圾日常清运的环卫设施还没有全面普及建成到位。另外,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环保投入要达到GDP的1.5%,要使环境改善则须达到GDP的2.5%。而我县目前农村的环保投入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与环境的保护改善要求投入标准差距更大。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村整体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状态改善进程不快。

二、农村环保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环保认识不到位。一些人对农村环保工作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建设农村环保体系很难;还有人认为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组织发动难度大;甚至还有个别人仍然错误地认为农村污染靠自然消化就行。加之环保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造成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上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居民环保主体意识普遍不浓厚。一些农村居民环保主体意识淡薄在村庄整治的具体实践中明显表现了出来。其一,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环境污染防治是政府的事,政府会出钱、出人、出力统一整治,不是村民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人所能解决的。导致参与整治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少人处在等待观望状态。其二,对生活质量理解存在着误区。片面地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有钱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只片面地追求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忽视了身边环境卫生的改善。其三,存在着“回避”思想。调研发现,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面对本村环境较差的现状,不是积极想办法支持配合村两委搞好整治,而是回避。

(三)当前农村环保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现行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对近年来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一法律法规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农村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基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影响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现行的一些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也已不能适应农村环保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环保未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导致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发展农村经济。

三、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农村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村民人人参与。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的力度。让农民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要深入开展农村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村民环保意识,进一步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努力形成人人关心、群众参与氛围,切实实现“要我防治”到“我要防治”大转变。

(二)增加农村环保投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是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各地各级财政部门应优先确保农村环保必需经费支出,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投入机制,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金融部门、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大向农村环境建设投入。再一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在农村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村能人、民营企业家积极向农村环境整治提供捐助。同时注重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改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把资金重点投入改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水无害化处理及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上来。

(三)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乡镇环保机构,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和农村环境的管理工作。一是建立长效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和兽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抓紧制定出台“以奖代补”的考核办法,推进农村环保工作落实。二是提高农村自身环境管理能力。行政村由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兼职的环境监督人员,对农村环境进行全方位日常监督。把保护环境的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

努力实现首都环境建设科学均衡发展 篇5

环境建设是重大民生问题,首都环境的好坏也事关每一位市民的福祉。本刊策划把眼光聚焦在政府的行动和战略上——北京市市政市市容管理委员会(首都环境建设办)对2012年首都环境建设工作安排进行了说明;“2011年首都环境建设形势分析”课题组对首都环境建设的现状及走势形成的调研报告,是城市管理战略发展与精确定位的创新。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首都环境建设深化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领导下,在中央单位、驻京部队大力支持下,首都环境建设坚持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指导,以“精细管理,美化市容”为重点,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强化“四个服务”,强化统筹协调,创新管理方式,大力攻坚克难,全面推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现首都环境建设“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首都环境建设的经验与当前形势分析

(一)首都环境建设一年来的经验

2011年刘淇书记提出“出标准、落责任、灭死角、提水平”的重要指示,郭金龙市长明确指示环境建设要攻坚克难、创新机制体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首都环境建设,形成首都环境建设合力。首都环境建设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统筹协调体系;明确了新时期环境建设内涵、任务和目标;不断夯实首都环境建设规划、标准等基础工作;推进环境建设精细化水平提升;探索形成一批常态化运行机制。一年来的经验有三点:一是抓统筹协调,二是抓基层基础工作,三是以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为突破口,实现环境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首都环境建设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2012年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是:首都环境建设高标准持续运行的要求更加常态化;环境建设成就得到群众认可;环境建设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秩序环境和市容环境等突出问题未有效根治;社会参与水平有待提升等。

当前首都环境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是:进入了全面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新阶段,进入了统筹推进“四大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统筹城乡、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新阶段,进入了积极探索分级分类、管理重心下移的新阶段,进入了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紧密结合的新阶段。

当前问题和矛盾存在的根源主要因为首都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还有差距等。

首先,首都环境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普遍存在公共环境意识薄弱、环境建设发展不均衡、重眼前轻长远、重硬件轻软件、重城区轻农村、源头治理不到位、建设和管理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首都环境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建设观念的转变,完善相关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推动科学发展。

其次,首都环境建设全面统筹格局有待进一步强化。当前环境建设大的“死角”问题多是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河湖周边、城乡结合部、管理结合部、开发甩项等区域,这些地区部分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地下通道及过街天桥环境、白色垃圾、小广告、违法建设、无照经营和黑车等“痼疾顽症”依然困扰着城市管理。根据首都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市民认为管理部门整体协调性差、效率低等原因是环境问题主要成因,需进一步强化首都环境建设的统筹力度,从源头治理,开展综合整治。

第三,首都环境建设服务保障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市民身边的街巷胡同、老旧小区环境面貌的改善并不显著,部分中央、驻京部队单位周边依然存在环境脏乱问题。上述区域中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缺失、公共场所转租、黄土露天、私搭乱建、卫生死角等五类突出问题,影响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四个服务”有效落实。群众反映最多的是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社区、老旧平房区、胡同街巷的环境问题,同时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出了问题没人管是环境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应进一步深化完善首都服务功能,让广大市民受益。

第四,首都环境建设的社会共建格局有待进一步深化。虽然首都环境建设多年来在社会宣传动员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环境建设的社会共建还未形成固定机制。从首都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看,群众参与渠道、活动吸引力、监督方式等需进一步改善,公众环境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环境建设要充分顾及市民群众需求,通过优化服务,提高市民关注和参与热情,积极探索社会参与、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平台,真正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的环境建设格局。

二、2012年首都环境建设工作安排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的一年,也是“精细管理,美化市容”深入推进的一年,同时还将迎来党的“十八大”。首都环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以“精细管理,服务群众”为主线,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和“两项建设”,努力实现首都环境建设科学、均衡发展,逐步增强首都环境承载力,为首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撑和保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一)基本精神

深入弘扬“北京精神”。北京精神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把“北京精神”融入、贯穿、体现到首都环境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首都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环境建设是重大民生问题,首都环境的好坏也事关每一位市民的福祉。要紧紧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以及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首都环境建设的成效。

深入研究“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环境建设当前遇到诸多问题,如体制问题、法制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要研究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对策。

深入推进首都环境建设的制度建设。利用首都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机制体制、战略发展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强市政、公用和环卫综合经济政策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理顺市区街三级职责,落实基层责任,建立基层和区域环境问题“微循环”机制。

(二)工作任务

重点推进环境建设惠民工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继续实施环境建设“到群众身边去”工作。着力改善居民生活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缺失、公共场所转租、黄土露天、私搭乱建、卫生死角等五类突出问题;改造城六区社会单位旱厕;基本消除二环路内居民生活区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脏乱死角;启动拆除882栋简易楼,实施1500万平方米老旧楼房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配套推进老旧小区管线改造及环境整治工作。实施100处老旧小区绿化改造;继续开展重点大街环境建设达标工作,推动80条市级、200条区级大街达标;抓好“三个一批”村庄环境整治,创建5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和100个生态村;积极推进各区县全面完成环境建设挂帐任务。

nlc202309030055

大力开展重点区域环境建设品质提升工程。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重点开展“两环添彩、三站改善、三线整治、多周边治理”的环境建设和迎接党的“十八大”环境保障及环境布置工作。“两环”即提升二环路景观水平,实施三环路夜景照明等环境建设;“三站”即改善火车站周边、地铁站和城铁站周边环境问题,提升公交场站、交通枢纽、长途车站环境水平;“三线”即整治京广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石客运专线等铁路沿线环境面貌,解决河道两侧突出环境问题,完成滨河森林公园建设,提升轻轨沿线环境水平。“多周边”即开展“十八大”代表住地周边和途经沿线环境整治,治理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周边环境,推进机场周边和航空走廊环境改善,开展颐和园、故宫等旅游文保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继续开展架空线入地工程。全面完成迎接党的“十八大”首都环境保障和环境布置任务。

积极实施改善空气质量的环境建设清新工程。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PM2.5和臭氧等重点污染物的防治,抓紧建立完善监测网络,实时发布监测信息,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开展12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力争淘汰15万辆老旧机动车;推进实施核心区非文保区1万户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强化工地扬尘监管,提高道路机扫面积和清洁监测水平,开展扬尘污染控制专项行动,降低路面尘负荷和减少废弃物停留时间,确保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下降2%。推进600个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完成试点小区配套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建设改造,新建30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新建1000公顷平面绿化,完成2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着力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坚持节能减排与发展相促进,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做到以降耗促调整、促发展。

稳步推进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深化环境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环境建设机制体制研究。理顺市区街三级职责,研究落实环境建设基层责任。建立基层和区域环境问题“微循环”机制。研究解决老旧小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责任主体不清问题;继续开展环境建设相关规划和标准研究,不断完善环境建设标准体系;深入推进郊区县网格化管理,扩大网格化覆盖和处置范围,整合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和推行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等机制,提高公安、城管、工商等执法效能,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完善环境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扩大考评范围,强化工作督导检查;积极推进物联网、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等科技服务环境建设的运用。

全面探索市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环境建设社会共建、共享格局建设,强化环境建设社会主体的作用,完善社会参与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市民参与环境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创新环境建设管理服务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建设,完善环境建设志愿服务体系,推广“市民劝导队”等支援服务模式;增强社区的环境建设自治功能,强化社会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建立多种形式的环境建设社会监督评价模式;积极开展环境建设社会动员,继续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环境建设文明行动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环境建设优美小区和街巷胡同”评选活动、 “周四垃圾减量日”、“再生资源回收日”和“低碳社区日”等动员活动;强化环境建设新闻宣传,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开辟环境建设媒体专栏等形式,搭建环境建设新闻宣传平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黄荔)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 篇6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交通建设的水平高低和交通关系的和谐与否既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又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 交通设施的完备是交通发展的硬件和基础, 交通关系的理顺则是交通发展的软件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公路到铁路, 从水上到航空, 交通硬件设施的配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 在交通硬件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对待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只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才能正确处理交通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才能使中国的交通硬件建设从“又快又好”的发展思路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转变。只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现阶段中国交通发展的现状出发, 以政治文明为依托, 以立法效益为中心, 以交通执法和司法的公平、正义、平等、效率为价值目标, 不断提高交通立法效益, 提升交通执法水平, 才能促进中国交通立法在数量、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上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交通行政执法与政治文明的制度追求和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和谐发展, 才能促进中国交通法治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二、既要找准突破点, 又要统筹兼顾, 认真研究

并妥善处理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总体要求

交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才能构建真正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

首先, 应把交通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看待和研究, 正确处理好交通发展与交通改革的关系。随着大部委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坚持改革创新, 以改革促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前提下, 搞好交通改革工作, 以改革促发展。这主要涉及到交通建设管理体制、交通投融资体制、交通规费征收管理体制、道路养护体制、道路运输场站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 要倾听群众呼声, 率先改革那些群众意见大, 反响强烈的问题。比如, 交通建设投资融资制度改革, 如果不认真对待, 交通行业的重大腐败案件就不会杜绝, 交通发展的成绩就会被由于体制不科学不完善所产生的黑洞吞噬掉。

其次, 应处理好交通效率和交通质量的关系, 不能只重发展速度而忽略或者是牺牲发展质量。我们追求高速度, 但绝不应是盲目的追求数字的增长。质量是交通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建设高质量工程就是科学的发展, 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最好的节约, 建设低劣工程就是最大的浪费, 出现豆腐渣工程就是对人民的严重不负责任。交通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部门, 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 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的内在质量, 建优质工程, 建精品工程。一方面要抓好设计环节。对设计进行多方案对比、优化和选择, 提升设计质量;要以人为本, 设身处地为司乘人员、沿线群众着想。另一方面应加强施工管理。将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 抓住关键环节, 严格管理。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 坚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监察、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此外还要加大奖惩力度, 严格落实业绩信誉和“黑名单”档案制度, 对违规施工企业和玩忽职守的人员坚决清理出交通建设领域。

再次, 应正确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和新的发展阶段, 交通的快速发展, 改革的全面深化, 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转变职能, 创新管理理念, 加强行业监管, 提供优质服务, 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 必须加强交通行业管理, 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效能, 向管理要效益, 最大限度地发挥建成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路政、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 要树立交通民本思想,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理念, 强调人本需求, 体现人文关怀, 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不断提高交通行业公共服务水平, 把侧重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管理的方便性, 转到更多考虑社会公众、管理对象的实际需求上来。

第四, 应牢固树立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 正确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加快公路建设的整体进程;又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 努力建设节约型行业。既要在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中, 注重节约土地, 少占耕地, 合理选线, 优化设计;又要在公路建设的实施中强化环保监控工作, 落实环境保护的法规、措施, 避免人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以最少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搞好公路建设。既要融入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人文景观要素;又要增加科技含量和环保投入, 提高建设水平, 注重交通基础设施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得和谐统一。严峻的资源约束要求交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因此,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转变交通运输的增长方式, 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到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三、积极推进交通法治的可持续发展, 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制度保障

交通法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立法既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速度, 又要保证其质量和水准;既要充分考虑现阶段的社会承受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保证交通法律法规结构的内在平衡, 又要保证交通法治发展与中国社会总体发展的平衡, 进一步扩大交通法律法规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空间, 使交通法律法规的价值功能得以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 使中国的交通管理理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向现代、从人治向法治的重大转变。交通法治可持续发展强调交通立法速度、规模与立法效益之间的平衡, 强调法律结构的内在平衡, 强调立法增长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平衡, 强调法律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在交通立法层面, 应改变那种只强调立法数量, 忽视立法质量, 只强调立法规模和速度, 忽视立法效益, 只强调立法的外在威慑作用, 忽视立法结构内在平衡的功利性交通法治发展模式, 构筑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交通法治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交通行政执法层面, 一方面应着手解决执法资源稀缺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应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交通执法资源的作用。在交通司法救济层面, 应排除干扰, 认真贯彻《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 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交通行政执法中, 行政相对人处于弱势地位, 其合法权益时刻面临着被行政权侵犯的可能。当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执法机关或执法人员的非法侵害时, 他们应该获得必要的司法救济, 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四、培植健康向上的交通文化, 是构建和谐交通的精神动力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 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 而且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信奉和倡导, 并在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

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要明确交通发展的使命, 重点是要明确交通发展的目的和目标、任务和宗旨、责任和义务等。这些使命一旦为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干部职工所接受, 就成了广大交通员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就成了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的旗帜, 就可以提高广大交通员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唤起广大交通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交通文化建设的另一核心内容是发掘并弘扬行业精神。行业精神是体现现代意识和行业特点的精神追求, 是交通行业全体员工或多数员工的意识状态和思想境界, 是交通长期发展与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精神财富。发掘和弘扬行业精神, 就是要发掘交通行业的先进典型, 树立交通行业的特色文化, 弘扬交通行业的浩然正气, 以此激发广大交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之成为实现交通员工价值、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交通文化既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 更是一种重要的黏合剂, 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体现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更有利于构筑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 更有利于孕育交通员工的自觉意识, 更有利于增强整个行业的团队意识, 从而有利于提高交通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交通文化建设中, 应树立“交通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型交通文化发展观, 彻底转变把文化和交通发展割裂开来的落后观念。深化对交通文化地位和作用、交通文化发展方向和动力、交通文化发展思路和格局的认识, 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交通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 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交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规定, 坚决革除一切影响交通文化建设的体制弊端, 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 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 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 建设和谐向上的交通环境。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 只有切实贯彻这一思想, 才能正确处理交通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既要找准突破点, 又要统筹兼顾, 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总体要求;培植健康向上的交通文化, 是构建和谐交通的精神动力;积极推进交通法治的可持续发展, 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制度保障。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 篇7

说到效益,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经济效益。例如, 百度百科中对效益的解释就是, “效益系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 它包括项目本身得到的直接效益和由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所以, 效益审计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经济性”这一指标来评价的。但是,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 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 还要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加强对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来进行效益审计, 首先应正确认识效益的含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 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 还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 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 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社会效益是指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 提高国防能力, 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 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完全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收益的纯公益性效用。

从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 以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效益, 是全面的效益, 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效益, 是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效益。

二、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审计中的效益评价标准的确定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是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是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农村河道疏浚、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农村改厕和村庄环境整治四个方面内容。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来看,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所以, 要对农村环境整治工程进行效益审计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观念重新确定“效益”的标准。

(一) 农村河道疏浚

农村河道疏浚, 包括县乡河道疏浚及村庄河塘疏浚整治, 主要目的就是恢复河道的引排能力和改善城乡水源环境两个方面。所以要确定此项目的效益就要结合这两个目标。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河道疏浚项目的效益:1、新增和改善的灌溉面积、新增旱涝保收面积和除涝面积、改造中低产田面积、新增饲草料地灌溉面积;2、通航能力的增加情况;3、养殖面积和收入的增加情况;4、水质改善及水资源节约的情况, 通过新增节水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来确定项目的效益。

(二) 农村清洁能源

农村清洁能源的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一池三改”户及规模畜禽场的沼气工程,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等。实施此项目后, 一是节约能源, 二是减少排污量 (包括有害气体和污水) , 另外, 由于使用替代能源,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受益户能源方面的支出。所以, 农村清洁能源的效益就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能源的节约, 包括煤、电、气;2、排污量的减少, 包括有害气体和污水;3、使用替代能源后的支出减少情况;4、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

(三) 农村改厕

农村改厕就是将原来的旱厕改为无害化的卫生厕所, 这项工程实施后可以减少厕所对水源和大气的污染, 另外, 还能减少蚊蝇等害虫的孳生, 在有些地方还能减少血吸虫等寄生虫的危害。所以, 农村改厕的效益就可以从水源和大气质量的改善情况;蚊蝇、血吸虫等引起的疾病的减少情况;改厕选址规范情况;改厕类型符合实际情况;改厕效果是否达到环保要求、是否卫生、是否方便;改厕工程实用性、使用率等方面来考虑。

(四) 村庄环境整治

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全方位的工程, 包括规划编制、污水集中处理以及环境整治试点等几个方面。

对于这项工程的效益主要从“效果”方面来考察, 一是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的提高, 包括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的清运。二是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包括道路、排水管的建设、绿化面积的增加、露天粪坑的清理以及乱搭乱建等的清理等。

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确定后, 就要考虑怎样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合到审计工作的实际中。

(一) 取证范围的改变

从以上的评价标准看出, 由于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效益审计中审计评价标准的改变, 所需要的审计证据不仅要取得项目实施单位的账面上的数据, 审计取证范围不能只局限于资金的划拨、招投标及合同的签订等方面, 还需要取得一些环境方面的数据, 例如水质、空气质量等, 有时还需要一些电子数据、影像资料。

(二) 审计方法的变更

由于取证范围的改变, 我们在进行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效益审计时, 还应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 要将审计查证与审计调查相结合, 除了检查一些财务资料和文件资料, 还要到实施项目的地方进行审计察看、调查, 以确定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例如, 在对清洁能源、农村改厕方面的效益进行审计时, 就应该深入农村, 对项目实施后农村环境的改善情况进行实地查看, 同时还要对受益农民进行调查。在对河道疏浚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时, 除了现场调查, 还要到水务、航运等有关部门检查。

(三) 审计评价方法的改变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 就是遵循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所以, 我们在对该工程的效益审计作出审计评价时也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是要全面评价, 对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不能顾此失彼。二是对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审计结果要协调考虑。因为这三个方面有时会产生矛盾, 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协调考虑审计结果, 以作出客观的评价。三是在评价时要考虑效益的可持续性。不能仅就过去数据的变动作出评价, 还要看在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永恒的发展”观点分析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 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怎样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审计工作相结合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课题,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研究探索。

摘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审计工作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充分利用审计的监督权, 开展调查研究,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事情做起, 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主动介入, 充分发扬民主, 身体力行, 关注民生, 体察民情, 善解民意, 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 积极督促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妥善处理, 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要按照工作安排, 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审计,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审计人员来讲, 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 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审计工作。本文笔者就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群众普遍关心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效益审计谈谈个人的看法。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 篇8

1 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它们都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内容, 都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 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 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就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深刻理解三个历史性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 立足实际, 认真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 把握排污总量控制和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这个抓手,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努力减少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环保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经济建设中心, 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 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环保部门是行署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 担负着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职责, 只有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重点工作的力度, 为地区经济发展腾出总量空间, 才能为促进地区全面发展提供保证。所以, 作为环保部门, 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过程中, 坚持以抓好污染防治工作为中心, 任何时候不能动摇, 不能放松, 不能淡化, 并要将这一原则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原则, 牢固坚持好, 切实贯彻好。

2.1 立足发展抓环保

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过去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 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环境问题究其根源, 是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 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解决。而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单纯的经济增长和GDP上升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 不能反映人们实有的福利水平。在实际工作中, 将通过严格环境准入, 合理引导投资方向,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狠抓总量减排, 腾出发展环境容量;通过推进环保技术进步,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规范行政行为, 积极引导和服务招商选资, 科学指导产业布局;通过改善环境质量,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兴业, 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2.2 以人为本抓环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环境保护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通过环境保护的质量提升,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这就是我们加强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定位。实际工作中, 一方面, 我们将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另一方面, 我们将通过生态县建设、污染减排、环境污染整治, 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积极营造舒适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满足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发展愿望和期待。

2.3 统筹兼顾抓环保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 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 就环保论环保不行, 就环保抓环保也不行, 在环境保护中坚持统筹兼顾, 就是要运用战略思维来思考, 既要从微观层面抓好工作, 又要从宏观层面推进,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长远, 把环保工作置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来思考。

2.4 标本兼治抓环保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探索环保新道路,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具体工作中, 推进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引领作用, 强化污染源头控制, 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党政一把手考核等约束激励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理顺环保工作机制, 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的环保联动机制;积极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2.5 齐抓共管促环保

环境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 仅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肯定不行, 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注重调动乡镇、部门、社会各界三个方面的力量,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推进环保工作。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 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切实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形成“人人环保”的大氛围。

3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干部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 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

3.1 抓好对环保干部的教育培训

要采取措施, 积极开展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使全体干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以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新需要、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 特别要开展“更新知识、适应发展”方面的培训。

3.2 强化环保干部廉政建设

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 毫不放松地抓好对干部的廉政建设, 并要将此作为一项树好形象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方面, 要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廉政制度及其监督约束机制, 从机制上确保将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 要通过加大警示教育力度, 严查违纪违法行为, 筑牢干部的拒腐防变的堤坝, 时刻敲响“廉政”警钟。

3.3 开展以人为主的创建活动

要结合环保工作实际, 深入开展以人为本的各项创建活动, 引导环保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 激发他们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在全系统形成浓厚争先创优的氛围, 以良好的形象, 取信于民, 赢得社会赞誉, 真正让党和政府满意, 让人民群众满意。

4 结束语

新时期乡村精英治理的科学发展 篇9

关键词:乡村精英,治理,科学发展

我国的乡村治理是一种三元权威结构, 即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 政府和村民组织。从现实的权力结构来看, 乡镇党委和乡政府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的代理人。其享有国家授予的治理村庄的权力, 并且结构体系较完备。尽管乡镇党委和政府在权力结构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为, 但在实际现实运行中, 二者在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上难以划分明显的管理权限, 村民组织仍然是村级治理的主力军。

一、传统的政治精英概述

1. 传统政治精英概述

传统政治精英大部分属于“政治能人”, 主要表现在权威强大权力集中。在村庄治理过程中, 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逐渐在村级治理中占据领导地位, 主导村庄的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向。成为村级治理的领头羊。他们凭其超凡的胆识和对村庄公益事业的贡献, 在村民中赢得了较高的声望和认同, 同时获得了更高的在政治上的知名度和社会声望。

一方面, 做好政府代理人, 争取政府的支持和信赖, 保持了与当地政府的优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农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 乡村政治精英能够带领村庄取得一些实质性的建设成就。另一方面, 做好村庄当家人, 实现跨越式发展。据调查, 90年代山西某县一村庄, 煤炭资源丰富, 无奈采矿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受限, 经济一直得不到发展。在“老村长”带领下, 号召成年村民修路, 采煤外运, 近至邻县, 远至河北内蒙等邻省。造福了一方子民。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 瓷砖厂、煤矿、学校等一系列集体事业发展起来。然而, 改革开放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资源的运营方式和采矿技术落后, 村办集体经济逐渐衰落, 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农村留守现象逐显。

2. 传统政治精英治理过程中凸显的弊病

(1) 民主活动缺失经济基础支撑。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促使农村农业面临着工业化潮流中一系列变革。村办集体经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就会遭到市场淘汰。村民自治组织所依赖的“民主活动”成了无源之水, 处在“有成员无组织, 有组织无经费, 挂牌无凳子”的尴尬境遇。

(2) 权力过于集中引起异化。

村庄权力结构中, 支书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一个人顶天”反映了人民公社时期党组织特别是党书记独揽大权的一元化领导模式仍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下中国农村村庄治理的运作。俗话说, 干部当得瞎与好, 就看群众得多少。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稳步推进, 有些乡村精英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垄断村中利益。如在农村土地承包或村办企业的承包中占便宜, 或者在国家占地征地的补偿中获取利益, 更有甚者是侵吞和占有村集体财产, 严重侵犯群众的集体利益。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农村也不乏其例。乡村精英异化腐败, 挫伤了群众参见民主活动的积极性。

二、经济精英登上历史舞台

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导致了公众对政治权威的逆反心理和反叛权威意识。同时动摇瓦解了传统政治精英的个人魅力型权威的社会基础。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社会资源大规模变动, 村级党组织的政治权力资源受到分解和弱化, 合法性遭受质疑。而且, 法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领导权威出现危机以及逐渐被动边缘化, 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领域不断缩小, 活动能力潜在影响力和治理地位不断下降, 最终影响乡村的治理秩序。经济是村治运作的基础和支撑, 村民自治组织要为村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 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同时传统政治精英也由于文化水平有限, 以及年龄较大, 逐渐丧失权威, 推出历史舞台, 把权力交给现代经济精英是大势所趋。

1. 经济精英

所谓经济精英, 是指私营企业主等新兴经济精英主导村庄公共权力并且管理的村治现象。市场经济中促生的农村经济能人, 在复苏的公民意识的激发下, 依据《村组法》通过村民自选合法地成为政治管理者。经济精英治村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和出路。

在经济上, 乡村经济精英能够通过传授村民技术, 吸纳村民就业等引导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同时, 他们占有相对丰富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 其影响力号召力, 远远大于普通村民, 能够利用其掌握的社会资源, 动员团结影响广大村民, 将农村分散的个人力量、家庭力量、宗族力量凝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维持乡村秩序和谐, 同时不断完善公共基础。

2. 局限性

(1) 经济精英治理过程中, 富人财大气粗加上有政治地位, 出现了仗势欺人的现象。独断专行影响村党支部在村民中的威望。

另一方面, 一些经济能人在实际工作中, 民主作风差, 无视党的领导地位。而且, 他们与上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明显不如传统精英。

(2) 经济精英的从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欠缺。

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要求执政者不仅要有较强的致富能力, 还要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依法办事水平与群众工作能力。而经济精英往往缺乏从政的经验, 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 在怎样处理村民矛盾和纠纷和纷繁复杂的婆媳矛盾邻里纠纷时, 方式方法与村民的接受能力不接轨。

三是乡村经济精英的利益谋取和异化倾向。不论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还是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 几乎所有的经济能人都说自己当村干部是为了服务村民, 想为村里做点事, 其中相当多的经济能人, 打着村办企业的旗号中饱私囊。一部分乡镇干部和村民也认为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的主要动机是谋求经济利益, 谋求社会和政治地位。

任何事物都是在其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的进程中向前发展的, 乡村治理也是如此。在社会不断转型的过程中, 如何充分发挥能人之村的优势, 同时又能对能人当权过程中的权力进行制约, 注意和防范某些能人政治权力的异化, 防止他们利用政治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村级治理的几点意见

实际治理中出现的异化现象, 是我们清楚的认识到, 只有通过设置标准化, 程序化透明化和可操作性的制度才能真正防止精英治理的异化。

1. 不断完善村治建设的法律法规

《村委会组织法》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乡村关系紧张和钻制度漏洞。在第四条中:“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并没有确切说明哪些工作, 以何种方式是需要乡镇政府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并且如果乡镇府和村委会任何一方违法了相应规定, 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村财乡镇保管的过程中, 乡镇府私自挪用甚至据为己有等现象屡见不鲜, 然而, 处罚大多数只是党内通报或是警告, 换个乡镇继续“走马光花”。二是缺乏村民自治权利的司法救济相关规定, 司法救济诉讼程序相对复杂, 费用相对较高, 产生效力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往往不能立即产生法律效果。

2. 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和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目前各省农村村官制度不断深入, 为基层干部队伍补充了一剂良药。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松懈, 定期科学文化和政治政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提高指导村民自治进程的能力, 加强维护村里秩序、调节村民纠纷、办好村内公益事业等社区文化管理能力培训。另一方面, 推进农业产业化, 带领村民致富, 如组织专业户形成合作组织帮助村民产销产品等服务。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自身廉洁教育。

3. 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 财务公开, 依法治村, 民主管理等制度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 篇10

关键词:水污染 环境税 湘江流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湘江流域水污染愈演愈烈。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切实控制流域污染并提升其污染治理能力,建立一整套运行良好的治理长效机制,是离不开税收制度支撑的。因此,从国情出发,建立合理的环境税收制度,是我国防治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从现阶段来看,选取湘江流域为个案试点水污染环境税,构建水污染税这一独立环境税收政策,推进人水和谐相处的流域科学发展模式,有其必要性及实施的可行性。

一、试点水污染税的现实意义

多年以来,我国水环境经受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的侵害。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忽视水资源保护更是造成了水环境污染的加剧。虽则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并此同时,我国政府也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手段来治理水污染。这些举措无不对防治水污染起了积极作用。税收是政府干预、调节经济,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针对流域水污染的环境税,只是在某些税种中直接或间接地含有防治水污染的内容。这些内容缺乏对水环境进行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因此法律执行力度弱。如今我国专门的环境税法的建立日期尚不明确,现行的法律和制度平台无不给跨界江河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如何让税收调控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控制流域污染并提升其污染治理能力?本课题组经过对湘江流域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分析考证后,认为在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流域水污染治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选取某个污染特别严重、计税对象较为确定的流域进行污染环境税个案深入研究,取得经验后为其他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启示和借鉴,尤显必要。从现阶段看,选取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进行个案分析,针对湘江流域构建水污染税这一独立环境税,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再得以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污染税的概念界定

环境税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刚兴起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环境税收思想而产生,它是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但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本文界定的环境税是对开发、保护和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污染、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征收的一种行为税。并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活动的各种税收减免,和对损害环境的轻重实行差别税率,消除不利环境影响采取补贴政策。其征收范围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设子目。其中,水污染税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水环境目标,筹集治理水环境资金,向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物、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单位及个人征收的一种环境税。

三、水污染税的理论依据

(一)税收效应论

站在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物品的经济效应指某种物品价格发生变动而引起的该种物品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效应,一般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物品的价格发生改变从而使其实际收入价值的变动,收入所能购买的物品数量发生改变时,导致人们对其需求量的增减。替代效应主要指由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物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起物品需求量发生改变。具体如经济效应分析图1。

图1中需求量的变化量X1、 X2即替代效应,X1、X2与价格P1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收入效应为需求量的变化量X2、X3,它与价格P1同样成反方向变动。由于物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量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和,所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经济效应理论应用到水污染税上,其收入效应则指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收使其收入发生变少或变坏的效应。国家可以利用税收的收入效应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增加税收则抑制该行为的发展,减少税收则促进该行为的发展。税收收入效应中的税收类似于引起物品产生收入效应的价格,国家税收是比较稳定的,没有价格的上下波动周期性,国家减少税收则会减轻该行为企业的税收负担,收入效应增加,反之收入效应则减少。纳税人应纳的税收额一般由其开发、保护和使用环境资源行为程度大小决定,故其行为程度大税收效应会更明显,反之,效应较微弱。其次,税收替代效用指在我国实行环境差别税制的条件下,国家对某种应税物品或劳务的税收发生变化相应引起对该种物品或劳务的需求变动。人们一般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物品或劳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税收替代效应与税收呈同方向变动,税收增加,纳税人会减少对该种应税物品的需求转而经营其他低税率的物品,增加其他物品的需求。替代效应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税收的逃避倾向,当国家对某物品或行业的税收征收额超过一定量时,企业则减少甚至停止该类物品、行为的生产,抑制该类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在进行征税时,需同时关注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以达谋求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最佳选择点,对经济实现良性的发展。

(二)税收博弈论

博弈论描述的是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的一种决策理论。在每一个博弈格局中,至少存在两位参与者,每位参与者都有一组可供选择的策略,每位参与者的决策都依赖于其他参与者的选择,在这个实现纳什均衡的方案中,任何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没改变策略情况之下,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及在纳什均衡中所有参与者作出了最佳选择。

在水污染环境税中,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会涉及到公共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公共环境保护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包含了众多的博弈方的博弈行为。以存在着纳税人之间的博弈来分析,大家知道在公共资源的利用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即囚徒困境):在总体上加大资源利用效率,如果纳税人本身加大而他人不加大利用,则自身得利,自身加大且他人也加以利用,自己也不亏,最终所有纳税人都加大利用,直至加大只会减少利益的纳什均衡水平。比如三位纳税人企业独自决定自己排污数量时,三个单位的得益总和大,而且排污数量会比居民任意排放时的数量少。企业排放过度,即水资源浪费同时自身也没获得最好的收益。因此,政府的组织和协调就显得十分必要,利用博弈行进行分析,我们会得到这样的结论:纳税是污水排放者的最优选择,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制约是非常必要的。税收既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法律手段。它在筹集国家所需治污资金的同时,又能通过增加排污者的税收压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endprint

四、湘江流域试点水污染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湘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湘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污染,其中尤以重金属污染突出。据官方公布数据:2008年环境统计的年报数据显示,湘江工业废水中的汞、镉、砷铅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55.5%、37.9%、35.4%、15.4%。流域涉重金属企业工业废水中万元工业产值的铅、镉、砷、汞和铬(六价)排放强度分别是7.13 克、5.25克、2.25 克、0.02克和0.54克,居全国首位。而在《2011年湖南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所设40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87.5%;Ⅳ类水质断面占12.5%,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工业污染有所控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污染源治理等的一系列措施,湘江水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如何推进人水和谐相处的流域科学发展模式,到2020年,建成“健康、富庶、和谐和丰盈”的湘江,湘江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二是在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流域水污染治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流域水污染主要表现是其跨界性,即跨越行政区边界的治理。江河跨界污染影响具有广泛性,上游排放的大量污水将会随着水流污染到中下游甚至是整个流域的水质,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一连串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污染事件。如某一区域的水污染,会随着水的流动扩散到其他甚至是整个流域,从“污染点”扩散形成“污染面”。而在跨界治理中,缺乏一个统一而又权威管理部门,缺少进行政府间协调的组织载体,缺少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从而使得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污染愈治愈烈。

三是税收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起着有力杠杆作用,污染治理只有从地方分治走向参与共治,协调发展,经过完善制度和设计税制,或可成为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普遍机制,从而为水资源的有效治理提供制度支持。选取湘江流域试点征收水污染税,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征税收来限制他们的污染行为,迫使他们采取措施治理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水污染税的开征,协调企业、个人与公众、社会之间利益,明确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环境责任,减少利益纷争;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来对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状况给予奖励。

(二)可行性

一是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法律的法律规定日趋成熟,开征环境税人心所向。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另外,《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2012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又发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资源税,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的审议。

二是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当地政府对水污染防治事业的重视。2002年湖南省制定出台了《湘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3年《湖南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0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湘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8—2010年湖南省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计划、2010年《湖南省湘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等,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治理试点方案。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将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列入“十二五”发展的规划之中。这一切意味着湘江水污染治理已经从“先污染再治理”到了“环境同防同治”的不断完善过程。

三是民众纳税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近年来,由于国家政府部门和财税部门普及纳税知识,增强了全民的纳税意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享受祖国蓝天的同时,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深知环境的恶化与自身利益是息息相关,因而全民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试点开征水污染环境税收政策运行的阻力较小。

五、结束语

湘江流域水污染税的试点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及政策基础。针对湘江流域污染防治这一特定领域,试点水环境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试点水污染税过程中,不要过分夸大环境税的税收调控经济对湘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作用,避免税收政策的滥用。合理的税收政策要做到征管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环境税收手段与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庇古.福利经济学[M].朱映,张胜纪,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William J. BaumoI,Wallance E. Oates. The Theory ofEnvironmental Policy[M]. 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Z].http://www.czt.gov.cn/Info

[4]孙钢,许文.我国环境税制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财政,2008(9)

[5]童锦治等.我国环境税改革应以“环境红利”为首要目标[J].涉外税务,2011(8):34—36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江河污染治理的环境税收体系研究——以湘江为例”(项目编号12C1080)阶段性成果〕

(胡爱萍,1967年生,湖南长沙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政税务)endprint

四、湘江流域试点水污染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湘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湘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污染,其中尤以重金属污染突出。据官方公布数据:2008年环境统计的年报数据显示,湘江工业废水中的汞、镉、砷铅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55.5%、37.9%、35.4%、15.4%。流域涉重金属企业工业废水中万元工业产值的铅、镉、砷、汞和铬(六价)排放强度分别是7.13 克、5.25克、2.25 克、0.02克和0.54克,居全国首位。而在《2011年湖南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所设40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87.5%;Ⅳ类水质断面占12.5%,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工业污染有所控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污染源治理等的一系列措施,湘江水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如何推进人水和谐相处的流域科学发展模式,到2020年,建成“健康、富庶、和谐和丰盈”的湘江,湘江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二是在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流域水污染治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流域水污染主要表现是其跨界性,即跨越行政区边界的治理。江河跨界污染影响具有广泛性,上游排放的大量污水将会随着水流污染到中下游甚至是整个流域的水质,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一连串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污染事件。如某一区域的水污染,会随着水的流动扩散到其他甚至是整个流域,从“污染点”扩散形成“污染面”。而在跨界治理中,缺乏一个统一而又权威管理部门,缺少进行政府间协调的组织载体,缺少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从而使得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污染愈治愈烈。

三是税收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起着有力杠杆作用,污染治理只有从地方分治走向参与共治,协调发展,经过完善制度和设计税制,或可成为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普遍机制,从而为水资源的有效治理提供制度支持。选取湘江流域试点征收水污染税,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征税收来限制他们的污染行为,迫使他们采取措施治理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水污染税的开征,协调企业、个人与公众、社会之间利益,明确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环境责任,减少利益纷争;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来对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状况给予奖励。

(二)可行性

一是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法律的法律规定日趋成熟,开征环境税人心所向。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另外,《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2012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又发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资源税,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的审议。

二是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当地政府对水污染防治事业的重视。2002年湖南省制定出台了《湘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3年《湖南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0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湘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8—2010年湖南省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计划、2010年《湖南省湘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等,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治理试点方案。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将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列入“十二五”发展的规划之中。这一切意味着湘江水污染治理已经从“先污染再治理”到了“环境同防同治”的不断完善过程。

三是民众纳税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近年来,由于国家政府部门和财税部门普及纳税知识,增强了全民的纳税意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享受祖国蓝天的同时,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深知环境的恶化与自身利益是息息相关,因而全民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试点开征水污染环境税收政策运行的阻力较小。

五、结束语

湘江流域水污染税的试点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及政策基础。针对湘江流域污染防治这一特定领域,试点水环境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试点水污染税过程中,不要过分夸大环境税的税收调控经济对湘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作用,避免税收政策的滥用。合理的税收政策要做到征管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环境税收手段与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庇古.福利经济学[M].朱映,张胜纪,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William J. BaumoI,Wallance E. Oates. The Theory ofEnvironmental Policy[M]. 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Z].http://www.czt.gov.cn/Info

[4]孙钢,许文.我国环境税制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财政,2008(9)

[5]童锦治等.我国环境税改革应以“环境红利”为首要目标[J].涉外税务,2011(8):34—36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江河污染治理的环境税收体系研究——以湘江为例”(项目编号12C1080)阶段性成果〕

(胡爱萍,1967年生,湖南长沙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政税务)endprint

四、湘江流域试点水污染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湘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湘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污染,其中尤以重金属污染突出。据官方公布数据:2008年环境统计的年报数据显示,湘江工业废水中的汞、镉、砷铅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55.5%、37.9%、35.4%、15.4%。流域涉重金属企业工业废水中万元工业产值的铅、镉、砷、汞和铬(六价)排放强度分别是7.13 克、5.25克、2.25 克、0.02克和0.54克,居全国首位。而在《2011年湖南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所设40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87.5%;Ⅳ类水质断面占12.5%,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工业污染有所控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污染源治理等的一系列措施,湘江水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如何推进人水和谐相处的流域科学发展模式,到2020年,建成“健康、富庶、和谐和丰盈”的湘江,湘江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二是在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流域水污染治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流域水污染主要表现是其跨界性,即跨越行政区边界的治理。江河跨界污染影响具有广泛性,上游排放的大量污水将会随着水流污染到中下游甚至是整个流域的水质,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一连串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污染事件。如某一区域的水污染,会随着水的流动扩散到其他甚至是整个流域,从“污染点”扩散形成“污染面”。而在跨界治理中,缺乏一个统一而又权威管理部门,缺少进行政府间协调的组织载体,缺少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从而使得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污染愈治愈烈。

三是税收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起着有力杠杆作用,污染治理只有从地方分治走向参与共治,协调发展,经过完善制度和设计税制,或可成为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普遍机制,从而为水资源的有效治理提供制度支持。选取湘江流域试点征收水污染税,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征税收来限制他们的污染行为,迫使他们采取措施治理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水污染税的开征,协调企业、个人与公众、社会之间利益,明确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环境责任,减少利益纷争;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来对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状况给予奖励。

(二)可行性

一是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法律的法律规定日趋成熟,开征环境税人心所向。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另外,《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2012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又发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资源税,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的审议。

二是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当地政府对水污染防治事业的重视。2002年湖南省制定出台了《湘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3年《湖南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0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湘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8—2010年湖南省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计划、2010年《湖南省湘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等,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治理试点方案。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将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列入“十二五”发展的规划之中。这一切意味着湘江水污染治理已经从“先污染再治理”到了“环境同防同治”的不断完善过程。

三是民众纳税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近年来,由于国家政府部门和财税部门普及纳税知识,增强了全民的纳税意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享受祖国蓝天的同时,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深知环境的恶化与自身利益是息息相关,因而全民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试点开征水污染环境税收政策运行的阻力较小。

五、结束语

湘江流域水污染税的试点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及政策基础。针对湘江流域污染防治这一特定领域,试点水环境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试点水污染税过程中,不要过分夸大环境税的税收调控经济对湘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作用,避免税收政策的滥用。合理的税收政策要做到征管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环境税收手段与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庇古.福利经济学[M].朱映,张胜纪,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William J. BaumoI,Wallance E. Oates. The Theory ofEnvironmental Policy[M]. 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Z].http://www.czt.gov.cn/Info

[4]孙钢,许文.我国环境税制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财政,2008(9)

[5]童锦治等.我国环境税改革应以“环境红利”为首要目标[J].涉外税务,2011(8):34—36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江河污染治理的环境税收体系研究——以湘江为例”(项目编号12C1080)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散文二题下一篇: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