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与合作

2024-07-31

学科交叉与合作(精选十篇)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1

另据记者了解, “骨心交叉”的理念是由胡三保教授率先在学界提出的, 并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新话题, 因此, 本次论坛吸引了业内众多专家的关注。记者看到, 在这次论坛上, 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史冬梅教授、曾玉杰教授、米玉红教授、赵丽云教授、刘章张教授、孙彤教授, 北京世纪坛医院的赵绵松教授, 北京宣武医院的武百山教授等莅会并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论坛举行间隙, 本刊记者分别就“骨心交叉、合作”等的诸多相关的学术问题, 对论坛主席胡三保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骨”和“心”都需要被关注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 胡三保教授长期致力于脊柱四肢多发骨折急救及治疗, 并在此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主要开展并完成了大量脊柱、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 尤其擅长脊柱微创手术。那么, 作为这样一位“纯粹”的骨科医生, 缘何将学术的目光辐射到了个人专业之外的心脏病领域, 并在学界率先提出了“骨心交叉”的理念?

对此问题, 胡三保教授坦言:“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都知道, 在当前,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在临床工作中, 骨伤病患者也逐渐呈现高龄化趋势, 因此, 近年接收的骨科患者, 常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而心脏疾病是一种老年病, 在众多骨科患者中, 心脏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背景中, 骨关节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学科交叉问题, 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胡三保教授继续说:“事实上, 多少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骨关节病和心血管疾病也都是老年人的多发病, 而且往往都是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 所以我常说, 骨关节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很多老年人的‘老伴儿’。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等的制约, 往往病程较长、难以治愈, 为老年患者的生活和他们的家庭带来诸多痛苦和负担。”

胡三保教授进一步诠释说:“在长期的骨科临床工作中, 我逐渐意识到, 不仅仅是对于老年患者, 对于所有骨关节疾病合并心脏疾病的所有患者而言, 在临床诊治中, 如何兼顾‘骨’和‘心’此二者的关系, 在此领域有哪些学术问题和临床问题需要骨科和心脏科携手探索和解决等等的问题, 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是我萌生‘骨心交叉’理念最初的学术动机。”

那么, 在临床治疗中, 对于骨伤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 究竟侧重于哪一个学科?“心”和“骨”究竟以谁为主?

对此问题, 胡三保教授认为:“关于‘心’和‘骨’以谁为主, 我认为这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而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我举个例子: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位患者, 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年了, 经常腰腿疼痛, 工作生活都受影响, 本来早就应该手术治疗了, 但由于他还患有心脏疾病, 5年前曾经放过两个支架, 因此, 患者和患者家属一直担心腰椎手术时心脏会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于是只好忍着腰腿痛硬挺着, 但是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冠心病第二次加重的后果, 只好在心脏里又放了一个支架, 并且需要使用两种抗凝药防止支架堵塞———就这名患者而言, 在这个治疗阶段, 是以‘心’为主的。但是, 非常不幸, 一个多月以后, 患者弯腰捡东西时腰椎间盘突然脱出, 严重压迫神经, 不仅下肢疼痛严重, 坐卧不宁, 大小便也出现障碍, 必须手术治疗———在此阶段, 就必须以‘骨’为主了。但是很遗憾, 这名患者辗转几家著名的医院, 因病情复杂都没有接收。求诊到安贞医院后, 我们在我院强大的心脏科和麻醉科的强力配合下, 平衡了抗凝与出血的矛盾, 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后, 患者的疼痛立刻消失, 几天后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近些年来, 我们治疗过的类似的脊柱和四肢关节病例很多, 都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结果, 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鉴于此, 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感悟到, 我们在治疗这类患者时, ‘骨’和‘心’都需要被关注, 只不过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所侧重而已, 但要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必须多个学科合作, 才能维护好患者的治疗……”

众专家热议“骨心合作”

鉴于自身的临床观察和总结, 胡三保教授率先在学界提出了“骨心交叉”的多学科协作理念, 并很快引起了业内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此同时, 胡三保教授也认为, 骨科和心脏病科, 是两个“血缘”相对较远的独立学科, 在此两个领域, 有着诸多的学术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因此, 在今年的“第九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筹备期间, 他倡议发起此次“骨心交叉论坛”, 以期聚合两大学科内的专家学者, 对“骨心交叉”这一新问题、新领域所存在的学术问题, 做一次相对深入、全面的“会诊”。

据记者了解, 在“第九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骨心交叉论坛”上, 来自北京世纪坛医院的赵绵松教授围绕《炎性关节病与心功能衰竭》这一课题做了精彩报告, 报告指出:“心衰与关节炎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复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 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区分疾病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各种治疗的效果也很难。然而,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心衰和关节炎的趋势持续存在, 每种疾病对另一种疾病的影响就会减少。对于心衰和关节炎患者, 维持患者的体力活动和个人生活独立性, 对其身心的发展都有好处。”

北京安贞医院的曾玉杰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起搏器病人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的精彩讲座, 他还详细介绍了电刀使用的注意事项:一是电刀的体表电极尽量远离起搏器, 确保电流通路不经过或靠近起搏器;二是尽量不要在起搏器375px范围内使用电刀, 避免对起搏环路造成干扰;术中如果会涉及皮下起搏电极, 要注意在分离中不要损伤绝缘层, 以免电极头侧烧伤心肌;三是要尽可能缩短电刀时间;四是要尽量选用双极电凝, 每次时间小于1s, 间隔大于10s。禁止电凝头在未接触病人组织前就启动。

北京安贞医院的米玉红教授就《骨与肺的对话:肺栓塞与骨关节病》的话题做了专题报告。她认为,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部分, 其发病率位居第三位, 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卒中, 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急性心肌梗塞。近年的文献报道表明, 大约有10%的急性PTE (肺血栓栓塞) 患者死于初次诊断的3个月内。PTE可以发生在很多基础疾病之上, 分布于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二级学科, 常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肺炎、胸膜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现阶段, 因临床中对PTE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 仍存在误诊或漏诊。

在这次论坛上, 胡三保教授也以《骨科疾病所致胸痛的鉴别诊断及常见病治疗》为题, 对这一问题做了精彩论述:“在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中,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较高, 这也是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据以往研究, 在骨科手术后未进行有效血栓预防的病人中, DVT (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率可达40%至60%, 而PE (肺栓塞) 的发生率可达4%至10%。约80%的DVT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70%的致死性PE患者通过尸体解剖被发现。因而, 骨科医生需要高度重视静脉血栓的防治。”

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胡三保教授介绍说, 在筹备此次论坛时, 为了达到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目的, 我们对各位专家在论坛发言的选题上经过仔细推敲, 精选出了几年来观察积累的大家共同关心关注的难点话题或普遍存在但又缺乏共识的专题, 与会的国内著名专家涉及骨科、心肺血管病、急救、疼痛、风湿免疫、麻醉等相关领域。各位专家的报告异彩纷呈, 将令关注这一领域的业内同道获益匪浅。

胡三保教授还感慨地说:“在临床工作中, 事实上我们也常常需要请其他学科的医生来会诊;但是, 零散的‘跨科交流’, 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我们这次论坛的目的, 就是要把我们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来展示, 这样就能够带来更直接的多学科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效果, 也能让不同专业的人员少走弯路, 启发多学科合作更加深入, 同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科研临床方面的合作和产出。总之, ‘骨心交叉论坛’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信息和科研成果分享、健康理念推广的平台。我们将会继续举办下一次论坛, 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业内同仁给予关注……”

髋、膝关节置换需警惕静脉血栓形成

另据记者了解, 深静脉血栓 (DVT) 是在深静脉处形成的血凝块, 有可能堵塞部分或者全部血管。那么, 如果血凝块脱落并流动到肺部, 堵塞肺部血管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这一问题对于骨科手术而言, DVT达到治疗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 从胡三保教授在论坛上所做的《骨科疾病所致胸痛的鉴别诊断及常见病治疗》的报告出发, 本刊记者希望他能够谈一下“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如何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这一长期困扰临床的话题。

对此问题, 胡三保教授首先肯定说:“深静脉血栓既然是在深静脉处形成的血凝块, 并且有可能堵塞部分或者全部血管, 血凝块脱落并流动到肺部后堵塞肺动脉, 的确是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的。其实它即使没有引起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本身也会导致灾难性的、代价高昂的后果, 如血栓后综合征以及血栓复发风险增加等等, 所以对于骨科手术而言, 深静脉血栓达到治疗目标, 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在骨科临床中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时, 对于成年患者而言, 就必须重视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一问题。”胡三保教授认为, “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有几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 但到目前为止, 利伐沙班 (拜瑞妥) 被证实是兼具安全、效好、方便多个优点的药物。ROCKET AF试验显示, 利伐沙班在降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的效果方面, 不劣于甚至优于华法林, 并且显著降低医生和患者最为关注的颅内出血、重要器官出血和致死性出血等问题。另外, 利伐沙班每日仅需口服一次, 固定剂量给药, 无需进行常规凝血监测, 易于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依从性。此外, 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 也是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用于深静脉血栓治疗或复发预防的一种新药, 它不仅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安全优秀的治疗选择, 也最终会让患者获益。”

采访到最后, 胡三保教授还谈及了他供职的此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北京安贞医院骨科。他首先介绍说:“我们‘安贞骨科’在马雄君主任的带领下, 于2003年在骨科小组的基础上建科, 在脊柱、创伤、关节等领域高起点、严管理, 使‘安贞骨科’快速成长起来。近年来, 在我院领导及各相关科室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在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 骨科在临床、科研工作和团队建设方面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胡三保教授继续说:“大家都知道, 我们安贞医院在心血管内外科方面都是国际一流水平, 而且安贞医院还是三甲综合医院, 科室齐全、实力雄厚。就今天的议题而言, 这些年来安贞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很多都合并严重的心脏疾病, 但‘安贞骨科’在全科医护同仁和兄弟科室的共同努力下, 依托安贞医院强大的心肺血管病诊治实力以及对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疾患的深刻认识, 在心内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的高超技术支持下, 数位曾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或退出手术室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严重脊柱、关节疾病在我科得到了满意的手术治疗。仅在2014年, 我们就完成了脊柱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脊柱前后路手术, 人工肩、髋、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镜、四肢关节创伤及骨病等手术480余例, 均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无一例差错事故……”

“我们‘安贞骨科’的科研与临床并驾齐驱, 目前在研一项部级课题和一项国际合作多中心课题, 发表多篇临床研究论文。”胡三保教授接着介绍说, “在团队建设方面, 我们首先培养了团队的凝聚力。全科同事齐心协力,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规范诊疗;科室还广泛引进人才, 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人才, 积极参加各种会议、短期培训、进修、国际交流, 选送医生出国研修。此外, 我们在完成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 还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 夜校大专班, 外国留学生班的理论课教学, 以及培养研究生和医学生课间和生产实习带教工作。整体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风貌, 是我们科继续发展强大的基础。”

采访到最后, 胡三保教授充满信心地说:“我相信, 在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 ‘安贞骨科’的明天会更好!”

专家简介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2

【摘 要】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源于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早期的嵌入式系统探索过工控机、单板机、微机单片化的专用计算机的形式,随后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嵌入式系统不是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它的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与对象学科。四个支柱学科形成了平台模式下的交叉与融合。剔除嵌入式系统的“专用计算机”观念,有利于嵌入式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学科体系;平台模式;对象学科

一、嵌入式系统简介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外围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领衔作用,在于它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集成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会体现在集成电路中,从早期的数字电路集成,到如今的模混合、软/硬件结合、以IP为基础的知识与知识行为集成。

(三)为平台服务的计算机学科

现代计算机出现后,在计算机学科中形成了两大学科分支,即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内涵。由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紧密相关,而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原有计算机学科内容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通用计算机的概念来诠释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计算机要加强与微电子学科、电子学科、对象学科的沟通,共同承担起嵌入式系统新学科的建设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计算机学科要承担起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构建任务,它包括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四)广泛服务的电子技术学科

在嵌入式系统中,电子技术学科提供了最广泛的技术服务。电子技术将微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迅速从电路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到知识集成;为计算机学科提供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支持;在对象学科中,广大的应用工程师在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五)对象学科的最终出路

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学科。对象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一个无限大的应用领域。对于对象学科来说,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对象学科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构建本领域的.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环境、应用要求。同时,在应用中要不断给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提出技术要求,以便不断提升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技术水平。[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

(一)平台模式的由来

平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基本的产业、科技模式,是人类知识分离性规律、集成性规律发展到高级阶段上的必然现象。它将一体化的产业、科技模式变革为知识平台媒介下的平台模式。只要对比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产业与90年代的VCD/DVD产业,就会发现一体化产业模式与平台产业模式的本质差异。

(二)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模式

按照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知识创新者不从事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者不需要了解创新知识原理;按照集成性发展规律要求,知识创新者应该将创新知识成果集成到工具之中,转化为知识平台,知识应用者应该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应用。对象学科领域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对象学科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应该在一个现成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微电子学科、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非对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工程师)不是嵌入式系统最终用户,这些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形形色色的知识平台。[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定位与分工

嵌入式系统中四个支柱学科的定位,除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定位外,还要体现出在知识平台模式中的定位。这种平台模式的定位,是一种3+1的定位。即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为嵌入式应用构筑各种类型的应用平台,不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具体应用;对象学科一定要在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基础上,实现嵌入式系统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产品化应用,不必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构建。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不论是嵌入式系统平台构建还是嵌入式系统平台应用,都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与“分工”,了解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1]何立民。嵌入式系统的产业模式[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1)。

[2]何立民。从嵌入式系统看现代计算机产业革命[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1)。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3

一、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1.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要以语文为基础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引导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课程。教材的文字材料中处处渗透着对语法、逻辑、修辞等的巧妙运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阐释、政治知识的分析与运用、政治试题的解读与回答等都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在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理解起来非常复杂、难懂的政治名词概念,只要我们从主语、谓语、宾语等角度划分句子成分,化繁为简地理解语句,就能迅速、准确、全面地理解。对于教材中插入的名言名句,只要我们运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概括其大意并与政治教材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就能很容易理解。在解答政治试题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面对设问,特别是探究性试题的设问,无从下笔,不知所措。如果考生能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对设问进行解读,然后再运用政治思维加以分析,就能很快理解设问。

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9题第3问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解答时,如果运用状语分析法分析就能很容易找到答题的关键点。“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属于该设问的状语成分。考生在生成答案时如果能重视这一限制性状语,那么就不会得很低的分数。

2.作文与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在作文写作中,考生若能有意识地运用哲学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就会观察得更透彻,立意也就更深刻,结构安排也就更合理,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二、政治学科与数学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政治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于一体,能有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要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

1.运用数学思维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只有准确把握基本原理,理解概念间正、反比关系,才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例如,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运用数学知识解答计算类问题

例.假定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全社会共有3个生产M商品的生产者,其中甲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24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8小时。计算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解析:三个生产者各自在24小时内生产的产品数——甲:24÷24=1(件)、乙:24÷12=2(件)、丙:24÷8=3(件);总件数:1+2+3=6(件),三者共耗时:24×3=72(小时),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1件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72÷6=12(小时)。

3.分析图像题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图像题常以坐标图像为载体,把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和函数知识应用到政治学科中,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图像题的关键是确定数量关系,借助辅助线进行分析判断。

三、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这句话的意思是,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学习历史需要政治知识作为指导,学习政治需要历史知识作为补充和完善。

1.要善于运用政治观点解释历史现象

运用政治观点解释历史现象,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发生在中外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工人罢工、无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事实时,如果能联系哲学上的因果联系、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进行分析,效果会更好。

2.政治学习需要利用历史知识进行完善

在政治学习中,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欠缺或有不完善的地方,就需要用历史知识来补充。如在学习资本主义的政体时,教材中讲得比较简单,侧重理论分析,这就需要从历史教材中提取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

材料交叉学科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篇4

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 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1]。交叉学科对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 交叉学科也是取得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因此, 搞好交叉学科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重庆文理学院以涂铭旌院士领衔的团队在材料交叉学科研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同类院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学科交叉的意义

1.1 学科交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 (如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 越来越复杂, 单靠某一门学科己经不足以解决, 传统单一封闭的学科格局已成为桎梏, 为了解决复杂的重大社会问题, 就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进行协同攻关。因此,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急需高校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并进而培养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创新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3]。

1.2 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 并且, 科学研究的综合化程度也更加突出, 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一些科学的重大突破, 以及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产生, 都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分不开的, 如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 都是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因此, 为了把握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不断拓宽科学研究的领域, 必须高度重视学科交叉的研究, 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跨学科专业和成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宽厚的基础[4]。

2 成立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以涂铭旌院士领衔的团队根据学科交叉的特点和规律, 在校内打破院系界限, 对学科进行大跨度、多层次的整合。会聚和集成材料学、化学与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优势人力和智力资源, 成立了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在材料学、化学、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机自动化等专业进行交叉领域的研究, 如图1所示。不但使校内的优势资源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配置, 而且更好地推动了各学科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和纵深拓展, 促进了材料学、化学与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渗透, 推动了各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孵化出了重庆市材料学重点建设学科。

3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工作

在科研工作中, 经常会出现依靠单一学科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采取多学科交叉的联合探究方式往往能够使重大问题迎刃而解, 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因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一种联合攻关的研究模式, 通过集中各个相关学科的人力智力资源, 利用团体的优势, 集思广益, 解决复杂的科技难题。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所进行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如半导体照明LED荧光粉材料和矿产资源新材料的研究是材料、化学、化工等多学科的交叉;新型微纳米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数值模拟及液相控制合成方向是材料、化学、计算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方向是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粉末冶金研究方向是粉末冶金工艺学、成型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 承担了一些高水平的联合攻关项目, 此外, 还编著了体现材料交叉学科特色的专著, 如涂铭旌院士所编著的《材料创造发明学》、《科技竞争谋略36计》等。

4 举办材料交叉学科论坛

通过举办交叉学科论坛是我校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如2011年3月10日, 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计算机学院联合举办了“材料行为的计算模拟仿真”研讨会, 重庆宏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宏刚博士等出席了研讨会;2011年11月5日举办的“材料学科发展高层论坛”以及2012年11月7日举行的“微纳米材料科技及应用国际高层论坛”等, 都是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高校和企业的院士、专家、领导和企业高级工程师等对材料交叉进行研讨的盛会, 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激励创新思维, 从而找到新的学科增长点及创立新的学科领域。

5 展望

交叉学科研究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同时也优化了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从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重庆文理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然后, 对于材料交叉学科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如进一步建立健全交叉学科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总之, 对于材料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卢建飞, 吴太山, 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 :46-47.

[2]王庚华, 邱岩, 谢寅波.大学学科交叉的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4:5-8.

[3]赵伶俐, 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 04.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5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 课程考核 课程设置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学科间的壁垒逐渐消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内外对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形成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十分重视,充分认识到学科交叉点往往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科的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均为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国内外高校纷纷付诸实施,各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是课程模式,即从课程开设层面来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第二种是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第三种是制度化模式,即通过制度化的路径,建立专门的跨学科大学或跨学科院系,从而使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与传统的基于单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具有同样的地位,得到同样的认同[1]。

目前在许多国内外高校,三种模式往往并存。以苏州大学为例,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相关领域有序开展,目前通过行政手段已经建立起以材料、化学、物理作为基础的跨大学科的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学院、新能源学院;以专业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化学、生物、药学、医学等相关学科建立了骨科研究所、唐仲英血液研究中心;更多传统的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院系在自身条件限制下开展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以谋求创新发展。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研究生课程设置都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设施做好才能谋求之后的更高更强。如果缺乏有效管理,只是流于表面文章,为了学科交叉而交叉,不但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更是贻误了学生的培养,弊大于利。

本文试图从管理视角提出交叉学科背景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及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探索一些新的改革方法,以期该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考核得到改进和完善。

一、问题与现状

长期以来,传统的二级学科培养模式下,国内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以核心学科为主,其他相关知识为辅,特别涉及到有关交叉知识的均通过自学或前往其他专业院系、兄弟高校通过记忆性学习或训练获得。研究生课程设置固定在专业范围内,学习内容普遍重视与导师科研密切相关的知识,研究生课程一般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导致研究生的知识面及研究视野的拓宽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科研中借用他山之石攻玉的能力减弱,科学研究及成果的局限性明显,对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科研创新十分不利。

课程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初始层次,它既涉及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要达到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的目的,同时又有实施便捷等优点,因而它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必由路径,交叉学科专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后,在学科发展自身边界的突破以及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课程。 由于交叉学科课程不再是完全按照单一学科的知識结构和逻辑体系来进行课程的组合,而是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以问题或交叉学科的理念来进行课程的编制与实施[2]。它要求既有基础宽广度又有研究纵深度,同时兼具前瞻性,这就使课程设置天然带有“因人设课”“按需设课”的特点,往往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以硕士研究生为例,课程总学分要求一般在30~35左右, 而公共课程学分即占了总学分数的1/4, 此外研究生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也计入总学分,用于专业方面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就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宽广深厚的跨专业背景知识以及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对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是很大的挑战。

二、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首先要注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打破原有的二级学科甚至一级学科的专业束缚,开展对课程体系的大规模重组。在深入了解与某一基础学科存在交叉融合的科研方向以及对交叉性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之后,建立以一级学科为核心,二级学科为导向的从理论到应用的完整的研究链。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等实现学科间的取长补短和借鉴作用,才能不断地强化科研能力,不断深化科研层次,提高创新能力,衍生出更多的科研增长点,促进形成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课程结构,体现课程教学与前沿研究成果的深度融合。一般可分为两种路径。

其一是实行通开课责任人制度,实现以人为主的PI教师团队。充分调动有关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研究团队的优势资源,开设以课程PI教师为主导,由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讲授和指导的交叉学科所需的专业知识、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以大类课程为基础,建立密切的关联,通过自荐或推荐选举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考核、团队教师的选聘等,课程负责人对考核结果负责。

其二以专项任务或科研方向为主的课程模块制。课程设置需要适应硕士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需要,增加面向实践的课程。设计和开设相关的课程模块,模块课程间可灵活组合,形成与学科交叉匹配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课程内容与科研密切配合。主要培养学生建模和理论模拟能力,提高研究生从理论上解决交叉学科中的新型科学问题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向全校研究生开放,满足不同学科中对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修读要求。除了理论课程之外,必须加强以综合能力训练为主的实验实践类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苏州大学化学学科为例,基础化学实验技能(合成化学实验),通用型仪器分析实验(表征化学),面向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的精密高分子合成方法学实验课程,旨在提高从事以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合成方法学研究等为导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及创新能力。课堂以设计型的科学实践(实验)为主,辅以交叉学科的学术报告,专题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创新课程资源的管理、设计以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和配置多学科的实验平台资源,实行动态调整课程资源,建立开放性、竞争性课程设置申请机制,建设完全共享的课程资源。开展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综合技能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对于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前沿,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生课程平台的共享提供途径,为在苏州大学校内建立以化学为核心学科,切合校内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课程资源。以高度集成、开放共享、交叉应用的研究中心和平台为支撑,借助骨干学科的人才和团队优势,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支撑。

(二)课程考核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类研究生课程的考核与监控机制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是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研究生课程考核只是本科教学方法的延续,沿用本科生的一套方法,没有根据研究生的不同学历层次以及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实施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只注重考核结果,忽视考核过程;其二只针对学生考核,没有针对课程本身及授课教师的考核;其三考核过后缺乏配套措施以保证考核的效果。

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考核,形式只是手段,短期目标是衡量所设课程,长远目标是衡量培养效果。应建立涵盖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新考核体系,多角度、全方位考查研究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核形式既可以沿用传统普通课程的形式,也可以建立起形式多样的新的方法,关键是应该注重创新能力考核,实行成绩评价与培养效果相结合,建立动态的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

1.研究生的课堂学习考核通常是考试和考查,按形式可分为三大类: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研究报告及其他。对基础理论课程,必须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行严格的标准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设为2小时,分值设为100分。任课教师应自备题库,对试卷的题型及题量应有相应的详细规定。对一些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程,注重创新性思维培养,考查研究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培养发散性思考问题的习惯。此类课程往往实行自命题开卷考试。对研讨以及学生参与度高的课程实行撰写研究报告的考查。任课教师确立若干研究题目或必读文献,供学生结合自己所在课题组的科研方向自行选择项目开展研究,期末考试一周之前提交一份5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中英文不限,可以是文献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可以是创新性的科研设想。

对一些特殊的课程,例如实验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还可以采用一些补充形式,例如现场答辩、组会陈述等。任课教师确定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要求听课研究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讨论研究,并制作PPT或其他形式多媒体资料,作专题报告、演示或展示,中英文不限,教师进行现场提问、答辩,形式可以灵活掌握,任课教师在取得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并备案后,可以采取其他考核方式。

2.课程考核改革不仅面向研究生还要面向授课教师以及各级管理机构。一方面丰富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激发研究生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各研究生任课教师对研究生课程考核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吸引研究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开展合作型、研究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生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前制定详细、完备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应在开学一个月之内以书面形式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秘书备案。期末考试结束后两周内,任课教师按百分制统计各种考核形式分数,通过研究生成绩录入系统自行登记成绩。成績登记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试卷、论文、报告、答辩材料等研究生课程考核资料交各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秘书处存档、备案。成绩一经提交,任课教师无权再行更改。如属错登或漏登成绩,必须由任课教师、学院研究生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进行试卷查阅,如果情况属实,方可补登或更改。

聘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学校、院系教学督导委员会,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监督。形成由学生、督导委员会、同行专家等多级评价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对研究生课程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将课程考核机制制度化,考核过程常态化。考核不合格者实行动态的退出机制,撤销所设课程或改聘其他胜任者授课。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加强过程监控,建立多级评价和监督机制,同时考核教学管理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3.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交叉学科的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平台,课程管理既有课程负责人负责又有研究生教务管理, 避免跨学科培养的结构松散与职责不清问题;校级研究生管理机构负责课程管理的宏观指导以及协调协作, 突破行政管理边界,推进跨学科课程共享与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实行课程设置、考核一体化,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监督,统一考核;制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不同学科教师集合集体智慧,搭建交叉学科平台课程,对优秀教师及管理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三、发展方向

目前,实行学科交叉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仍然存在困难和阻碍。虽然在体制、管理、资源分配和平台共享等方面已经做了较多的探索和实践,但涉及学科交叉第一线的研究生仍然以第一学科为方向,其知识的综合性、基本技能的完整性和学科前沿的视野等方面的缺陷都或多或少地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阻力。只有通过科学设置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综合性基本技能,实现学科间的取长补短和借鉴,才能不断地强化科研能力,不断深化科研层次,提高创新能力,衍生出更多的科研增长点。最终建立以二级学院培养单位为主体,扩大到对全校相关院系(直至周边兄弟院校)开放,建立相互补充及合作共赢的课程体系平台,实现整体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教育体系。

建立一系列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考核机制,着重实行成绩评价与培养效果相结合,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建立动态的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加强对考核的过程管理,完善试卷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课程考核工作的奖惩制度、课程考核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度、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来确保课程考核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公平性,同时对教风、学风以及考风兼具良好的引导作用。推动考核机制的顶层设计,突破学科藩篱与行政管理束缚,实现导师团队的高度融合与紧密合作,推动研究生培养改革, 进一步提高各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交叉学科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研究 篇6

一、交叉学科的特性

所谓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 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 是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个性与共性、理论与方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交叉学科具有以下特性。

1. 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

跨学科性是交叉学科的突出特点, 主要指交叉学科涉及学科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 而是横跨多门学科, 在多门学科之间的科学研究。交叉学科往往横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对象, 探测个中独特的规律。如教育经济学就是横跨教育学和经济学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

2. 交叉学科的融合性

交叉学科由于研究对象上的跨越性, 致使其内容和规律往往是融合两门或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这是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协同、交融而组合成的学科的显著特点。

3. 交叉学科的创造性

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的。交叉学科在这两方面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有利于创造新知识。学科的交叉增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分析, 达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形成一种转化过程, 这种转化过程是知识在学科交叉中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不断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 是新知识创造的过程。

4. 交叉学科的互补性

交叉学科是多学科和互补性学科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这就使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工艺和方法均作用同一目标, 而且参与科研的研究者要进行较长期的合作, 在研究中形成一致的目标, 并且兴趣相投, 是有合作意识和群体性, 这也促进了交叉学科群体的互补性。

二、交叉学科与大学生创新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 必须要有全新的创造教育思想, 一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同时还要有一流的学科和学科发展机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1. 从新的角度把握大学生创新培养

当今学科飞速发展, 学科综合化趋势已取代分化趋势成为主流。交叉学科在当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发展交叉、边缘学科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培养, 是摆在我们面前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新课题。大学生教育的创新不仅需要一流的师资, 也需要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 没有学科的迅速发展, 就不可能有大学生培养的创新。因此, 大学生培养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大学生创新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2.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是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基础

发展多学科建设是大学生教育发展的核心。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 丰富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因此, 建设和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已成为实现大学生创新培养的主要手段,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科研成果的滋生地, 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因而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学科基础。

三、交叉学科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1. 管理体制限制学科交叉

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是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的。学科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专业目录, 并要求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使得专业名称统一, 课程设置大同小异。这种体制脱离了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的发展状况, 不能及时根据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进行调整, 无法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特点, 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 严重影响跨学科专业的发展。

2. 理论研究的支持不足

把不同的学科综合起来, 形成跨学科专业, 需要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性有深入的了解。相对于基础教育, 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行政干预和条条框框过多, 不少教学计划是行政规定、经验总结和院校间相互模仿的产物, 大多停留在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对设置跨学科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跨学科设置专业的实践经验, 对跨学科专业的内在发展机制没有把握, 缺乏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操作技能。

3. 观念因素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工作是一个个人性很强的工作, 是科研工作者从随从阶段到自立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局部的科研群体和相应的学科带头人就产生了, 他们的范围往往只涉及到某个学科, 乃至更小的范围。在观念上他们往往形成一种学术屏蔽, 不同的学科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研究, 学科之间的交叉因为这种观念而被遗忘了。与此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地位, 不被他人学习和模仿自己的科研成果, 一些科研人员不愿参与学科交叉的研究。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学科注重纵深发展, 学科之间缺乏联络, 甚至存在某种保护性壁垒;缺乏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高级人才, 从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科交叉和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到位。

四、交叉学科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的作用

交叉学科是20世纪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是新科学的生长点, 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交叉学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复合性人才

交叉学科是学科的融合, 是学科发展的前沿, 体现了学科的合理化、综合化、市场化、国际化。当今大学生的培养要紧跟学科的飞速发展, 适应学科的“四化”, 我们大学生教育才能培养复合性的创新人才。

2. 交叉学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

交叉学科常是新科学的生长点, 是边缘学科, 大学生的培养中通过学习交叉学科, 可以使知识互动、互补。在解决问题时提高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 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可以从学科的交叉中学习到先进的、前沿的、实用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造性。

3. 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组合, 构建新型的学科体系, 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综合性人才的关键。发展跨学科专业不但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跨学科设置专业有利于大学生奠定宽厚的基础, 熟悉相邻的学科领域, 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交叉学科交叉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基本思路

1. 遵循学科自身规律, 打破“条块分割”

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 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成为科学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学科的条块分割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 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 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 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 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2. 确立交叉、边缘学科的学术地位

交叉学科一般都是新兴学科, 和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相比, 交叉学科在学术地位上要低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上重视交叉学科, 积极的支持交叉学科。要通过有效机制, 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带头人, 建立一批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交叉、边缘学科, 为大学生创新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科课程化和课程综合化, 加速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开设一些交叉、边缘学科课程, 使学科发展向课程建设渗透, 向培养人才倾斜, 赋予创新教育以新的内容和思路。开设各类综合课程, 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融合, 使学科建设与创新教育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得到更为紧密的结合。

3. 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各学科之间的互动

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各学科之间的互动, 可以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吸收精华的方式, 集各学科的特长和精华, 形成一种创新, 从而构建新的学科体系, 通过新的学科体系, 促进大学生培养创新体系, 现时要建立一系列立足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关系、方法以及评价标准, 进而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新知识体系。

4. 产学研相结合发展交叉学科

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实现归根到底要来源于科研实践。交叉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科研实践。产学研相结合为两者之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产学研的实践中, 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不仅仅只涉及一个学科, 它是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的产物,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有利于持续的推进学科的发展, 推进知识创新, 推进大学生创新培养。

总之, 重视学科交叉, 加强对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研究的支持是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的态度, 有效的措施, 多学科的交叉、结合, 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大学生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培养向更新的领域、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而产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 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海岩.建立学科创新机制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2) .

[2]张英, 董俊国, 高成云.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生, 2001 (2) .

[3]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 (3) .

[4]李志平.高等学校学科交叉渗透与学科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8 (4) .

[5]刘楚佳.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6) .

[6]葛朝阳, 夏文莉, 杜尧舜关于学科交叉与创新研究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10) .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7

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高度交叉的特点, 必须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才能解决。传统教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要, 强烈呼唤教学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学要转变原有的学习、思维方式, 彻底改造现有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界线, 按照课程综合化的原理重新构建课程的逻辑结构。

交叉学科活动是指两个以上学科交互的行为, 这种行为包括从广阔的领域下简单的思想交流, 到各种概念、方法、过程、认识论、术语和数据的整合, 以及研究与教育的重新组构。进行交叉学科活动的团队成员有不同知识训练的背景, 要通过不断的学科间交流将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致力于共同的问题。

MATLAB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统计、偏微分方程、动态仿真等学科有高度的交叉性, 在核科学学科方面, 利用MATLAB的地方也很多, 比如电路分析、信号处理、仿真核电运行等都可以利用MATLAB解决相关的问题。南华大学核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技术专业、核物理专业都开设了MATLAB课程, 由此体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 发现了诸多问题, 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和具体的问题联系起来, 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学过就忘或者根本就不想学。再比如在学习矩阵计算这一章的内容时, 有的学生对矩阵的概念、矩阵有关的运算等都比较模糊, 学习起来又要重新学习矩阵方面的有关知识, 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也缺乏兴趣。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 针对MATLAB教学方法需要做一些改革。对MATLAB这门交叉学科可以与其它学科课程进行交叉教学,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跨学科教学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让学生对学校、对读书更感兴趣, 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富有成效。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优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使学习者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经验。

学科中心教学模式会使学科之间自成体系, 缺少联系和沟通, 影响学生科学知识体系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形成, 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智能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学科间的交叉关系, 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从而可以通过教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从不同侧面, 多学科角度去审视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改革方法

2.1 了解课程内容, 认清MATLAB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

MATLAB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统计、偏微分方程、动态仿真等学科有高度的交叉性。比如:ATLAB与线性代数的交叉:MATLAB原意为矩阵实验室, 一开始是专门用于矩阵计算的软件。线性代数的内容是有关于矩阵的相关概念和运算。不同的是线性代数是理论课程, 通过手动计算在纸上实现运算过程与结果, 而MATLAB相当于一个实验工具, 通过计算机在电脑上实现运算过程与结果。

MATLAB与高等数学的交叉:MATLAB不仅可以对矩阵进行数据处理, 它还可以进行微积分运算、线性与非线性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求解、偏微分方程求解等。而这些都高等数学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MATLAB与电工学, 信号处理的交叉:电工学里涉及到大量的电路图形的绘制以及对最终信号结果的处理等, 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来解决。

2.2 改革教学模式, 融入交叉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各个学科都是相互独立的进行教学, 而且强调理论教学, 对学生实行灌入式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各种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理论教学, 学习内容多, 学生不能对所学内容有很深刻认识和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以各学科相互独立的进行教学, 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必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可以将具有交叉性的学科进行交叉教学。

2.3 改善教学方法, 增强学习能力

2.3.1 减少理论课时, 增强动手能力

各个专业对MATLAB的要求不同, 有的专业只开设了MATLAB理论课程, 或者上机实践课开得很少, 但是对于MATLAB课程, 不管是哪个专业我认为都应该开设上机实践课程, MATLA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不能过学生上机手动练习, 就不会发现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2.3.2 具体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决, 增强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 不应该都是由老师来讲授解决的各种方法, 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与思维懒惰性。让学生自己解决, 增强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2.3.3 学生与教师交流学习, 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 让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学习程度与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

3 教学改革方案

3.1 改变原有MATLAB教学模式, 不再单独开设MATLAB课程

MATLAB是一种科学计算工具, 是学习的手段, 而不是学习的目的。MATLAB单独教学有比较大的弊端, 没有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 学生学起来也显得烦躁无味, 重要的是忽略了它作为一种工具的实际应用价值。只为学习MATLAB而单独开设课程, 不能使MATLAB的工具性得到体现。所以要把它与其它学科进行交叉渗透教学, 这样才能体现MATLAB的应用性,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应用它。

3.2 根据MATLAB课程内容, 联系相关学科

MATLAB课程内容涉及到很多学科方面, 根据重点选择与MATLAB交叉教学的其它学科。比如MATLAB与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模电、数电等学科都可以进行交叉教学。与这些学科交叉教学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交叉课程的结合点与融合性, 以及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线性代数为例, 线性代数理论课应该安排多少学时, MATLAB实践应该安排多少学时, 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衔接问题。

3.3 相关学科教学教师的培训与学习

在可以允许的条件下, 学校可以对与MATLAB交叉教学学科的其他教师进行MATLAB培训, 或者教师自行学习。也可以一门课程多教师教学, 比如相关专业理论课时是由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教学, 而MATLAB实践课程由另一名教师负责教学, 但这样一定要注意教学进程中的衔接性, 而且两名教师都必须对专业理论知识与MATLAB都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3.4 试验教学, 及时反馈

交叉教学在教学初期, 在模式制定, 教学过程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可以进行试验教学。在教学的进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积极听取教师与学生的反馈, 进一步完善交叉教学模式。根据最终的试验结果来决定推广或取消交叉教学模式。

4 交叉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学校以前没有交叉教学的经验, 所以在交叉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不少的问题。交叉教学模式需要各学院, 各学科的教师联合教学。在学校设置MATLAB课程的时候, 不再是各学院安排各自的课程, 需要相关学院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选择相关教师对同一课程统一教学, 加强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具体问题如:交叉教学模式的建立、MATLAB交叉学科的选择、MALAB课程安排、交叉教学教师的选择, 交流与合作、理论学时与实践学识的调整、教学效果的交流与反馈等。

经验是通过实践得来的, 通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教学, 完全可以得到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甚至在试验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具体方法比如: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要及时转变旧有观念, 主动关注相关学科交叉知识, 积极推动学科间的有效合作。相关教师及时交流, 以便在以后的交叉教学中使课程具有更好的融合性。

(2) 积极探索, 准确把握MATLAB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与切入点:学校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 使教师了解多学科知识, 以便教师更好的实施交叉教学。教师要对自己学科的教材与MATLAB教材都要熟识, 更好地抓住学科交叉点。

(3) 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交叉, 启发式教育。教师可以提问, 同样学生也可以提问,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摘要:MATLAB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动态仿真等学科有高度的交叉性, MATLAB与其它学科课程进行交叉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MATLAB,交叉学科,交叉教学,教学模式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樊继东.《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学习, 2010.

[2]汪洋.基于MATLAB教学平台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 2011.

[3]林斌.MATLAB_Simulink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孙梅兰, 谢进, 程玲华.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5]董小燕.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Matlab软件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8

一、体育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内涵

学科渗透,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 破除学科壁垒, 知识的交叉综合涉及两门和两门以上学科的科研或教育活动。学科渗透代表先进的学科观念和全新的思维方式, 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结构形态, 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和形式, 已成为一种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方法。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 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学科交叉渗透以体育课程为中心, 以塑造人文体育观和科学体育观相统一的体育环境为依托, 以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为途径, 核心是围绕体育教学与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之间的联合教学。渗透式体育教学可以描述为: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 运用教育学、训练学、心理学有关原理, 有选择性地穿插若干其他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进行联合教学, 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健康知识的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型。

二、体育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必要性

从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以来, 学校体育一直是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近些年来, 学校体育的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 细化的学科课程容易形成专门化, 但同时也肢解了学科之间的统一整合, 过于偏窄的技能目标也阻碍了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表现在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和一维线形体育思维模式, 尤其是面对多年体质论和竞技论的影响, 在传统体育课程中, 运动技能成为了课程的主要目标, 学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人的发展不仅仅受制于生物因素, 还有情感、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既要体现体的教育, 更要体现人的教育。而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需要通过全部教育活动和课程的教学来实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必须配合其他学科来实现这一目标。

1. 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提高体育学科的育人效果。

学科中心论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与规律形成的“学科结构”, 把教育内容变成为由多种项目组成的、全体必须学习的、统一规范要求的课程结构, 以学科自身为中心设计课程。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能教学, 强调运动技术的传授, 强调教学管理的整体性和纪律性, 陷入了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思想;“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提高了个别教学的效率, 但集体化、统一化、规格化、模式化的教育多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 忽视了学校体育的心理、社会及文化等多维价值, 过分注重步调一致, 万人一面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大大降低了体育的育人效果。因此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可以从不同维度提高学科的知识点分布, 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和学习效果。

2. 有利于缓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压力。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口号震耳欲聋, 一方面在课堂上却平平淡淡, 争议声越来越多。课程推广者往往把与预期实施效果的落差归结为广大体育教师和一线体育工作者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而广大教师却抱怨课程专家们理论过于“雾中看花”而与实际不符。这种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师知识体系的滞后性。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中, 作为上位的培养体系的师范教育, 还沿用着旧的培养模式和方案。而学科交叉渗透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为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多元化视角, 缓解了体育教师的压力。

三、体育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实施机制

1. 树立科学体育观和人文体育观统一的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生不仅要掌握必需的健身和运动技能知识, 体现人体科学的生命教育, 而且能够在优秀体育文化中形成价值观念, 从而将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统一在体育教育中, 实现身心美的教育。

2. 挖掘体育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实现体育学科目标的多元性。

其他学科中存在着丰富的体育元素,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模式对体育课程的开发, 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和认识视角, 也为体育课程和校本开发的实施拓宽了认识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体育文化传递的途径, 对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学科交叉渗透对体育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体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过去,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 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发展状况, 这不仅阻碍了体育学科的发展,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是在学校内外、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的, 因此必然会超越体育学科的界限, 将学校内其他学科的资源以及校园文化资源纳入到自己的视野和范围。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将最大限度地促进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借鉴, 使体育课程与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融会贯通自然而然地发生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身心教育与影响将更为全面。

3. 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加强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间的联系。

长期以来, 学校体育被认为是学校内部的体育活动。但体育课堂短短的时间只是学生体育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如今, 人们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体的教育, 而应该逐渐向人的教育维度延伸, 并在联系中相互借鉴与发展。但是, 如何才能在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直是人们努力想解决的难题, 而渗透式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则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它打破了学科界限, 使更多学科体育元素和内容通过提炼、加工成为体育课程内容, 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 不仅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而且还能为他们以后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一定的基础。渗透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可以使人们更新观念, 促进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综合课程教育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理解, 消除隔阂, 从而真正树立“大教育”和“大体育”的观念。

4. 建立学科交流平台,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的发展。

课程实施以来, 课程内容往往是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 形成了“专家设计一教师参考一学生遵循”的模式。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使得教师将课程内容看作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误认为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既定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育内容来源。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传授“机器”, 学生只是单一的接受者, 最重要的是宝贵的课程内容资源———教师的经验被白白浪费了。教师们闭门造车, 各自为政, 甚至“到死不相往来”。建立学科间的定期交流平台, 定期 (每周1~2次) 联合交流, 以便教学相长, 取长补短, 探讨和开发可能渗透的交叉点和切入点, 使各学科教师明确自己所教学科和其他学科在体育教育中的特点和作用, 实现各学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优势互补, 协调合作。同时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学校多学科、多人才的优势, 为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保障和基础, 提高教师多角度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 学校体育的体质论占了主导位置, 如今人们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体的教育, 而应该逐渐转向人的教育, 并在联系中相互借鉴与发展。但是,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 处于边缘化位置的体育如何才能把体的教育和向“建立身体———心理———社会整体健康为目标, 跨越体育、心理、保健、卫生、环境、社会等诸多学科, 涉及操作、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的人的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直是人们努力想解决的难题, 而渗透式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实践证明, 发挥体育学科的交叉性特点, 挖掘体育学科的深刻内涵, 加深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联系是可行的, 也是被学校、学科教师、学生、家长接受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毛振明, 赵立, 潘绍伟.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9

1 跨校区条件下的组建实践

中山大学自建校之初即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在海水养殖动物繁殖与生长、营养与饲料、病害控制等领域中取得了瞩目成绩, 是全国最早开辟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河口海岸学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学科领域的单位之一。2001 年,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立为中山大学在21 世纪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上述基础上, 2008 年中山大学整合相关力量, 在跨校区条件下组建交叉学科院系——海洋学院。

1.1 人员组建与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在大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学院始终把握和持续推进人才强院主战略, 通过人才引进、聘任兼职教授、共建核心团队等方式, 实现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快速积聚。在组建过程中, 学校将原分属地理学院、环境学院、生命学院的河口海岸研究所、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团队整体划归海洋学院。新建的海洋学院通过配备研究生/博士后/讲师/副教授、联合实验室等方式, 与生命学院共建海洋生物养殖与环境、海洋保护生物学、海洋化学与污染控制等团队, 与地科学院共建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团队, 与工学院共建岩土工程与信息学团队, 与地理学院共建遥感与地理信息学团队。此外, 通过人才引进新建生物海洋学与生态学、海洋石油与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等团队。海洋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稳步增加人才体量,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形成了一支包括15 位教授 (珠海校区2 位、广州校区13 位) 在内的专职教师队伍50 人, 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 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 人。此外, 学院还先后聘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兼职研究生导师/教授45 名。 (3)

1.2 学科方向设置与科学研究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尺度。海洋科学是涵盖众多学科的大科学体系, 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展十分明显, 海洋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权益的国家需求目标越来越突出和强化。海洋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根据国家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以及广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在一级学科层面上重点建设和发展六个学科方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形成机制与勘探;河流物质输入与海洋环境生态效应;河口海岸过程与工程;海洋生物天然产物与药物;计算海洋学与海洋模型开发应用。自成立以来, 海洋学院着力整合学科资源, 全面推进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建设, 积极与校内外单位合作, 强强联合, 建成了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 累计获资助科研经费超过2 亿元, 发表SCI收录论文200 多篇, 获得或申请发明专利50 多项。

1.3 专业方向设置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海洋学院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中心地位, 本着“博学专长”理念, 形成了包括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本科生培养主要在珠海校区完成:一年级开始接受数、理、化、生、地等相关学科教育基础上, 掌握海洋科学核心知识, 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二年级开始分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3 个方向进行专业培养;注重创新科研能力训练;三年级开始面向学术前沿、行业应用等不同需求, 设置个性化、高品质的选修模块, 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四年级开始进入各科研团队, 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 完成论文答辩, 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主要在广州校区完成, 学院依托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构建并完善了突出创新能力、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强化联合培养和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海洋学院通过促进师资队伍融合、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服务, 建成了海洋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发展了一套跨校区条件下本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建立了一套分层次、多学科的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3) (4) 并被列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

2 跨校区条件下的服务保障机制

立足于跨校区办学现状, 海洋学院注重跨校区办学的研究, 积极探索跨校区服务和保障体系, 努力尝试化解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办学中的风险。

2.1 行政运转机制

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二级学院, 其行政运转成本显然要高于单一校区学院 (尤其是校本部整建制学院) 。在行政/教辅人员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提高行政运转效率是一个关键。海洋学院从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礼仪文化、行政文化等角度出发, 分析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组织文化对学院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营造网络式交流和沟通文化,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运转机制, 并促进学院文化认同。 (5) 首先, 处理好学院空间布局与管理协调之间的关系, 明确党务、教务、学生等工作管理主体放在珠海校区, 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等工作管理主体放在广州东校区, 在珠海、广州两地办公室设置相应岗位, 配备工作人员, 保证两地工作任务顺利对接。其次, 建立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QQ交流群, 将通知通告、新闻动态、各项活动记录等及时发布到QQ群上, 为分布于不同校区的老师提供一个交流空间, 也为行政/教辅人员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个无障碍交流渠道, 让全体教职员工体验到相互尊重和公平公开, 强化主人翁意识。再次, 按科研、学科建设与行政综合, 党务、学生服务与学业辅导, 人事、教务与研究生教育, 设备、安全与科研仪器共享, 实验教学中心与学生科研等板块, 每月编辑并公布《海洋学院工作简报》, 规范日常事务性工作, 实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形成督办机制, 提高效率。

2.2 学科促进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特别是对新建学院来说, 关系着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 才能做到纲举目张, 统揽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海洋学院借鉴国外大学资源配置方式, 建立并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一方面通过共建核心团队、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与兄弟单位合作, 推进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 另一方面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建立重大项目策划机制, 积极参与策划国家及省市海洋规划和项目立项。我院牵头申报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获得批准立项, 成为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首批3 个国家级公共平台之一;牵头申报的“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通过专家论证, 成为第一批落实的17 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之一;牵头培育的“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 成为广东省首批批准组建的20 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通过抓学科建设, 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和队伍建设, 进而提高学院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

2.3 师生交流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并凸显了师生间的“心灵壁垒”, 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则有助于消除壁垒, 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 海洋学院建立了全方位的师生交流机制。首先,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 每位导师指导2~3 名学生, 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思想、就业等问题, 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其次, 实施双班主任制度, 为大一各班级配备专业班主任 (以学术服务和专业指导为主, 由专业教师担任) 和副班主任 (以行政服务和思想指导为主, 由广州校区的行政人员担任) , 每学期开展3~4 次班级活动, 促进两校区师生之间的互动;第三, 实施院长书记午餐会制度, 每2~3 周举行1 次, 每次安排6~8 名学生参加, 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 切实解决学生问题;第四, 开展早期接触科研活动, 分批安排低年级本科生到广州校区参观科研实验室, 进行代表性科研工作示教, 畅通学生与科研团队的交流渠道, 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创造有利条件;第五, 举办海洋大讲堂系列讲座, 每月一期, 邀请院内外知名教师担任主讲嘉宾, 围绕“海洋”这一主题交流学术信息, 启发学术思维。

2.4 学生服务机制

新建校区大多存在地理位置边缘化、校园文化边缘化、校园管理边缘化等特征, 多校区办学条件下, 来自学生内心的“被边缘化”感觉不容忽视。海洋学院通过学生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和精品化/品牌化, 促进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避免了因地区差异导致的心理失衡。 (6) 首先, 实现学生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 促进学生学习:组织低年级本科生到广州科研团队实验室观摩与交流, 组建中华白海豚、红树林保护、海洋知识竞赛等以学术/专业为背景的兴趣小组, 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动员、引导、组织、保障低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 大一本科生直接参与人数比例达35%, 大二、大三比例高达80%以上。其次, 实现学生活动的精品化、品牌化,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每年举办1 次全国性海洋知识竞赛, 以赛促学, 促进学生涉猎广泛的专业知识, 被列为中山大学第三批“顶尖课外学术竞赛项目”;每年举办1 次为期半个月的海洋科技文化节, 展现海院学子风采, 被认定为中山大学第四批“实践育人精品项目”。海洋学院已形成“广州校区-珠海校区”相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补的工作格局, 构建了一套立体而系统的学生服务模式。 (7)

3 建设成效分析

海洋学院是典型的跨校区条件下的交叉学科院系, 它依托中山大学宽厚的学科积淀, 联合校内外相关力量, 以珠海校区作为本科生培养基地、广州校区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 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 充分利用广州校区与珠海校区之间的条件互补, 化劣势为优势, 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1)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海洋学院重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以本科生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 余篇, 在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等省部级竞赛中获得奖励10 余人次。学生毕业后受到接收单位的普遍好评, 毕业生就业率和深造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2) 学科实力迅速提升。自2008 年成立以来, 海洋学院以“平均每年新增一个重点实验室”的速度发展壮大, 每年到位科研经费按65%的速度递增, “十二五”期间人均到位科研经费均位居全校第一。目前, 海洋学院已形成包括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整办学体系, 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第九轮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 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水平评估中位居全国第四。

注释

11沈红.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2 杜洋, 刘金阳, 曲乐.高校跨校区形势下新校区教学管理的分析与实践[J].高校讲坛, 2013 (17) .

33 陈省平, 韩墨香, 郑意文.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前沿, 2014.4 (3) .

44 李俊, 韩墨香, 宁曦, 陈省平.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 (5) .

55 高银, 周振浪.跨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探讨与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5) .

66 杨超月.协同管理视域下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新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13 (8) .

学科交叉与合作 篇10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交叉课程群;海洋与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59-02

一、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开发建设的概念、动因和背景

跨学科交叉课程群是指:(1)为了实现某种人才培

养目标而开设的若干门课程的集合,这些课程的主体知识来自于至少两个主干学科;(2)从两个或多个主干学

科的知识范围中选取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知识相互补充的课程群;(3)立足于两个或多个主干学科的知识范

围,设置一些涵盖跨学科相关知识的交叉式课程,形成课程群。

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群的主要动因是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一)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开发建设的社会要求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工作岗位都具有多功能、多方位、多专业等特征,进而要求就职人员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具有多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多专业实际技能。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必须在相应的专业领域探索交叉型、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包含多学科知识内容的交叉课程群就是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二)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开发建设的人才培养背景

国内一些高校正在试验一种新型的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试验构建了交叉复合培养平台。其中信电分学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融入创意和创业教育元素,探索跨专业、跨院系复合交叉培养方式。其外语分学院试行英法双语人才培养,成功培养出兼备英法双语能力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人才[1]。

华中师范大学致力培育具备多学科专业优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设了“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美术”、“化学—物理学”、“日语—国际贸易”等多个交叉培养实验班[2]。

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试验都涉及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设置改革,跨学科交叉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正好应运而生。下面将探讨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对海洋经济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开发建设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实行交叉复合培养人才的问题。

二、海洋与公共管理跨学科交叉课程群设置的必要性

(一)海洋经济发展急需海洋与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

我国海洋经济战略地位提升加大了对海洋与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012年国务院批准出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事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面对海洋经济和各项海洋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高等院校也将迎来对海洋方面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特别是对既精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又掌握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海洋与公共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在海洋科学专业里设置一些有关海洋管理的课程,基本思路还是属于理工科专业知识配备一些海洋管理知识的传统套路,其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在:行业技术+行业管理知识=本行业管理人才(技术官僚)[3]。但是,现代经济社会经常需要一些跨行业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如政府机关需要既掌握海洋管理知识,又熟悉政府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知识的多面手的工作人员。他们视野开阔,可以兼顾多方面管理业务,还具有通盘思考、把握全局的素质和能力,更适合在政府机构压缩、人员编制精简的新形势下担任工作。

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本行业专门知识,还要了解国民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要能够理解国家对本行业管理政策及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全局中的作用。从工作性质来看,海洋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管理职能属于政府管理或者行政管理,其他部分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所以,在原来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者行政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开设跨海洋事业与公共管理的交叉课程群,可以为较快地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提供一条便捷途径,还可以省去正规设置新专业的程序上的麻烦,并且具有根据社会人才市场需要,灵活调整培养方案的方便性。

三、海洋与公共管理交叉课程群设置的构想

(一)海洋与行政管理交叉课程群设置的构想

1.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国家教育部规定,其培养目标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此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则规定为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宪法与行政法)、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4]。

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海洋管理机构、涉海行政管理部门、海洋监测监管部门、涉海企事业单位、涉海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则可以立足行政管理专业开发海洋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交叉课程群。

2.可以把原行政管理专业规定的核心课程做出调

整,形成海洋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交叉课程群为: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行政法、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海洋法学、海洋行政管理、海岸带管理、海洋监察管理、海洋法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海洋与公共事业管理交叉课程群设置的构想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一级

学科。国家教育部规定,其培养目标为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此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则规定为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5]。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海洋经济与规划管理部门、涉海行政管理部门、海洋环保部门、涉海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则可以立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发海洋与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交叉课程群。

2.可以把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定的核心课程做

出调整,形成如下海洋与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交叉课程群: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海洋法学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海洋管理概论、海岸带管理、海域使用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以上两种海洋与公共管理交叉课程群都属于核心课程,可以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模块里开设,或者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基础课程子模块中开设,一般应设为考试课程。

(三)构建海洋学与海洋经济交叉课程群的设想

为了给海洋与公共管理交叉课程群的开设提供前期的知识基础,也为了给海洋与公共事业管理交叉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增加一定的海洋学知识、经济学理论和海洋经济知识,可以配备海洋学与海洋经济交叉课程群,具体实施可以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模块中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海洋学概论,一般设为考试课程;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限选课程子模块中设置海洋经济概论课程,一般设为考查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宁璐,刘丹.学院交叉复合培养平台构建专题交流会

举行[EB/OL].[2011-12-05].http://www.zucc.edu.cn

/index.php?c=index&a=detail & id=14825.

[2]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大学本科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交叉实验班为例[J].大

学:学术版,2011,(10).

[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Z].北京:高等

上一篇:篮球专项力量训练研究下一篇:规范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