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小细胞癌

2024-07-08

转移性小细胞癌(精选五篇)

转移性小细胞癌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监狱服刑人员, 女性, 54岁, 因右上腹及右腰疼痛不适3个月入院。

1.2 方法

送检标本常规采用10%的中性甲醛固定液, 常规脱水机脱水, 石蜡包埋, 4μm切片, 常规HE染色, 光镜观察后行免疫组化标记 (Envins法) 。所用抗体为迈新公司提供, 按照说明书操作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

2 结果

2.1 巨检

单肾切除标本, 总体积约14.0cm×11.0cm×6.0cm, 部分表面光滑, 部分覆包膜, 肾中部可见一肿物, 大小约10.0cm×7.0cm×6.0cm, 侵及肾实质, 肾上、下极见少量残留肾实质, 肿物表面光滑, 部分覆包膜, 切面灰红色, 暗红色, 实性, 质中, 部分呈囊性, 内含坏死物, 壁厚约0.2~1.5cm, 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 其余肾脏切面未见异常, 肾门处结构不清, 呈灰红, 灰黄色。输尿管长约5.0cm, 最大直径约0.5cm, 肾周附部分脂肪组织。

2.2 镜检

镜下见肿瘤与周围肾组织界限清楚, 呈膨胀性生长。肿瘤的主要部分区域主由立方和梭形细胞形成的小而狭长、相互构通的小管构成。部分呈条索状, 肿瘤间可见大量嗜碱性黏液。瘤细胞核异型性小, 核小而圆, 大小较一致, 可见明显核仁, 细胞浆少, 核分裂象罕见 (图1) , 部分区域黏液不明显, 细胞体积较小, 梭形, 核级别低, 肿瘤组织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炎细胞浸润。肾门淋巴结可见转移, 转移肿瘤组织相显示黏液不明显, 主要为梭形及立方状细胞构成的小管状及梁索状结构 (图2) 。免疫组化显示 (图3) ;广谱CK (+++) ;CK19 (++) 、EMA (+) 、Vimentin (+) , 近肾单位标记物CD10及Villin显示阴性, CK7 (-) 、CK20 (-) 、villin (-) 、TTF-1 (-) 除外了转移性肿瘤, CK (H) -, CK (L) -, CEA-、Ki67 (+, 1%) 。

2.3 病理诊断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3 讨论鉴别诊断

3.1 讨论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ASCC) 的镜下主要特点是具有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 是一种低级别的肾上皮源性肿瘤, 流行病学显示, 患者年龄17~82岁, 男女发病比例为1:4[2,3]Srigley[4]最初报道的低度恶性的集合管癌包含了两种肿瘤, 其中一种为肾脏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 (遗传学MTASCC) , 另外一种为管状囊性癌。然而在2004年出版的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则将开始将MTASCC定为一种新的肾的上皮性肿瘤。主要原因是因为MTASCC的超微结构与远端肾单位的Henle环形态较为相似, 由此推断可能来源于远端肾单位的Henle环。显微镜下见瘤细胞排列紧密、呈小而狭长的小管状, 分布在黏液样间质中, 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多种CK均阳性表达。电镜下可见梭形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特点, 2006年WHO明确指出MTASCC在遗传学上存在染色体包括染色体1、4、6、8、13和14的缺失以及获得染色体7、11、16和17的联合改变的特征性表现。

2001年Parwani等[5]将之称之为:向远端肾单位分化的低度恶性黏液性肾上皮肿瘤。2002年Razoky等[6]详细描述了该肿瘤的遗传学及病理学特点。结合相关文献, 对MTASCC的特征总结如下:①临床特点:MTASCC一般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少数患者可有腰痛、反复泌尿系感染以及血尿等症状, Hes等[7]认为肾脏结石与MTASCC有联系。在报道的11例MTASCC中有3例伴有肾结石, 1例伴有引流区域淋巴结转移。本例左腰部疼痛不适入院。②病理学特征:巨检:肾中部可见一肿物, 大小约10.0cm×7.0cm×6.0cm, 侵及肾实质, 肾上、下极见少量残留肾实质, 肿物表面光滑, 部分覆包膜, 切面灰红色, 暗红色, 实性, 质中, 部分呈囊性, 内含坏死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镜下:镜下见肿瘤与周围肾组织界限清楚, 呈膨胀性生长。肿瘤的主要部分区域主由立方和梭形的肿瘤细胞形成的小而狭长、相互构通的小管状结构构成。部分区域排列呈条索状, 瘤细胞间可见大量嗜碱性黏液。瘤细胞体积较小, 短梭形或立方形, 核圆, 可见明显核仁, 大小相对较一致, 核分裂象罕见, 细胞浆少, 部分区域黏液不明显。肿瘤组织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炎细胞浸润。肾门淋巴结可见转移, 转移肿瘤组织相显示黏液不明显, 主要为梭形及立方状细胞构成的小管状及梁索状结构。

3.2 鉴别诊断

①后肾腺瘤;后肾腺瘤瘤细胞呈管状、腺泡状但没有黏液样背景和梭形细胞区域。免疫组化EMA常阴性。②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大体标本可见肿瘤呈多囊性, 显微镜下见肿瘤性上皮细胞呈扁平或肥胖状, 胞浆较透明、淡染, 呈小管状、微囊或大囊状混合排列。免疫组化显示CK (L) 常阳性。③集合管癌;小管及乳头状结构, 边界不清, 细胞核分级较高, 免疫组化CK (H) 常阳性。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病史, 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分析以探讨此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 肿瘤境界清楚, 切面灰红, 可见坏死。镜下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境界清楚, 肿瘤的主要部分区域主由立方和梭形细胞形成的小而狭长、相互构通的小管构成。部分呈条索状, 肿瘤间可见大量嗜碱性黏液。部分区域黏液不明显, 细胞体积较小, 梭形, 核级别低。但肾门淋巴结可见转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7 (-) , CK (H) -, CK (L) -, CK19 (++) 、CK20-, Vimentin+, 广谱CK (+++) 、CEA-, EMA+, Villin-, CD10-, TTF-1-, Ki67 (+, 1%) 。结论 文献报道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肿瘤, 肿瘤异型性小, Ki67指数不高。但此例患者肿物较大, 且有肾门淋巴结转移, 考虑为病程较长所致。

关键词:梭形细胞癌,黏液性小管状,肾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后肾腺瘤,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

参考文献

[1]Srigley JR.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Eble JN, Sauter G, Epstein JI, Sesterhenn IA (ed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IARC Press:Lyon, 2004:40.

[2]Parwani AV, Husain AN, Epstein Ji, et al.Low-grade myxoid renal epithelithelial neoplasms with distal nephron differentiation[J].Hum Pathol, 2001, 32 (5) :506-512.

[3]Srigley J, Kapusta L Reuter V, Amin M, et al.Phenotypic, molecular and ultrstructural studies of a novel low-grsde renal epithelial neoplasm possible related to the loup of Henle[J].Mod Patho, 2002, 15 (2) :182.

[4]Srigley JR, Eble JN.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of kidney[J].Semin Diagn Pathol, 1998, 15 (1) :54-67.

[5]Parwaani AV, Husain AN, Epstein JI, et al.Low grade myxoid renal epithelial neoplasms with distal nephron differentiation[J].Hum Pathol, 2001, 32 (5) :506-512.

[6]Razoky C, Schmahl CE, Bogner S.Low grade tubular mucinous renal neoplasms:morphologic,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genetic features[J].Mod Pathol, 2002, 15 (11) :1162-1171.

甲状腺转移性宫颈小细胞癌一例 篇2

1 病历摘要

患者, 女, 43 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伴声音嘶哑20 d”来我院就诊, 查体: 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大小约1. 5 cm × 1. 0 cm的包块, 质硬, 境界不清, 轻度压痛, 随吞咽上下移动, 右侧颈部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最大约3. 0 cm × 2. 0 cm, 均质硬。辅助检查: 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右叶实质性占位病变, 右侧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形态失常, 考虑转移性淋巴结; 右侧颈部包块穿刺涂片见核异型细胞; 颈部CT示甲状腺右侧叶占位伴颈部右侧淋巴结肿大, 气管及食管右侧缘团块样软组织影, 考虑肿大淋巴结可能。

既往史: 患者曾于2010 年06 月12 日因“SCCC”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示SCCC, 癌组织侵及宫颈全层, 多量脉管内见癌栓, 神经见癌组织侵犯, 癌组织累及宫颈管及阴道下切缘, 多发淋巴结转移。随后行6 个疗程的紫杉类及铂类药物的化疗及局部放疗。化疗后患者出现腰骶部疼痛, 伴行走困难, 行PET检查, 提示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骨髓抑制二度, 考虑“SCCC术后复发”, 并开始予VP-16 100 mg加卡铂100 mg静脉化疗, 化疗仅2 d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 遂停止化疗。半年后再次来我院就诊行化疗, 查体时发现甲状腺占位, 至我科就诊。

予全麻下行“甲状腺右叶切除术”, 术中切除标本快速病理检查示恶性病变。遂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 ( 1) 甲状腺右叶: 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 ( 小细胞癌) , 肿块3 枚, 最大径2 cm; 免疫组化: 肿瘤组织表达Syn + + , CgA ++ , TTF1 + , CT ± , PTH - , TG ± , 已复查宫颈病理切片, 其组织学形态一致, 考虑为同一肿瘤。 ( 2) 甲状腺左叶: 甲状腺组织及少量横纹肌; ( 3) 颈部清扫淋巴结: 淋巴结18/20 枚见癌组织转移。

2 讨论

2. 1 甲状腺转移性SCCC

SCCC[1,2,3]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好发于40 ~50 岁的妇女, 其早期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常见类型宫颈癌, 预后较差。几十年来, 对SCCC的报道仍以个案为主, 而甲状腺转移性SCCC是极罕见的, 对它的认识也是有限的。

2. 2 甲状腺转移癌

甲状腺转移癌[4,5]并不多见, 其来源主要有3 个方面: ( 1) 邻近结构直接扩散, 如咽喉、食管等; ( 2) 淋巴转移, 常见的主要是乳腺癌; ( 3) 血性转移, 如乳腺癌、肺癌、肾细胞癌、皮肤黑色素瘤、纤维肉瘤、肝及胆道癌、卵巢癌等。甲状腺转移癌[6,7]的生存期取决于原发肿瘤的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全身情况及转移灶大小、是否合并其他转移灶等因素, 从临床确诊原发癌至出现甲状腺转移癌的时间多为9 个月~3 年。出现甲状腺转移癌提示预后不良, 生存期仅几个月, 患者最终死于广泛播散, 而SCCC恶性程度较高, 其生存期将会更短。

2. 3 诊断

甲状腺转移癌较为少见, 多数有甲状腺占位的患者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或原发甲状腺癌。本病例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8]。甲状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转移部位发现肿块, 局部压痛, 侵犯神经后会出现声音嘶哑, 侵犯器官、食管会出现相应的梗阻症状。本例患者也表现为局部肿块、压痛及声音嘶哑, 体格检查、彩超、CT检查甚至是肿块穿刺活检也没能帮助鉴别诊断, 但考虑患者有恶性肿瘤病史, 且恶性程度较高及临床有复发, 临床医生应考虑SCCC转移的可能。

2. 4 治疗

甲状腺转移癌的治疗[9]应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是否控制、是否合并其他转移灶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本例患者的情况, 患者已行甲状腺全叶切除及相应淋巴结清扫, 接下来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考虑化疗, 目的是尽可能控制和杀死全身微小转移灶, 而放射性同位素治疗[10]对甲状腺转移癌是无效的。

2. 5 建议

对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特别是这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患者, 如果发现有新出现的甲状腺肿物, 需要首先排除甲状腺转移癌的可能性。有研究[11]显示, 甲状腺转移癌非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为25 个月, 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为34 个月, 因此一经发现, 有转移可能, 甚至肿块穿刺也不能确诊, 则应尽早手术治疗。而提高这类疾病患者的生存率, 最有效的是原发病灶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BIFULCO G, MANADATO V D, GIAMPAOLINO P, et al.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cervieal carcinoma with 1-year follow-up:case report and review[J].Anticaneer Res, 2009, 29 (2) :477-484.

[2]LIU J, LI Y A, LI S A, et al.Clinicopathologie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J].J Huazhong Univ Sei Technolog Med Sci, 2010, 30:626-630.

[3]COHEN J G, KAPP D S, SHIN J Y, et al.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treatment and survival outcomes of 188 patients[J].Obstet Gynecol, 2010, 203 (4) :347.

[4]龙彬, 董明敏, 吕明栓.甲状腺转移癌[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分册, 1998, 22 (1) :29-30.

[5]王佩国, 王平.甲状腺转移癌[J].中国肿瘤临床, 2005, 32 (13) :775.

[6]迟昆萍, 刘素香.甲状腺转移癌10例[J].中国肿瘤临床, 2001, 28 (9) :705-706.

[7]于跃, 王晓雷, 徐震纲, 等.甲状腺转移癌35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6 (8) :644-647.

[8]FERROZZI F, BOVA D, CAMPODONICO F.US and CT findings of see ondary neoplasms of the thyroid—a pictorial essay[J].Clip Imaging, 2007, 22 (3) :157-161.

[9]ERICSSON M, BIORKLUND A, CEDERQUIST E, 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disease in the thyroid gland[J].Surg Oncol, 1998, 17 (1) :15-23.

[10]VAN D, WORTOFAKY L.Radioio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J].Endocriol Metab Clin N Am, 2007, 36:807-822.

肾透明细胞癌大阴唇皮肤转移1例 篇3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特点

女性, 57岁, 12年前因左肾脏肿瘤行左肾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因突发排尿困难就诊我院急诊, 急诊以“肾癌根治术后排尿困难查因”收住入院。入院体检发现左侧大阴唇皮肤赘生物, 大小约1.50 cm×1.54 cm×1.00 cm, 带蒂, 赘生物表面部分糜烂, 见黏液样渗出、点状出血。考虑皮赘并发感染, 予以膀胱镜检同时行局麻下大阴唇皮肤局部病灶手术切除。

1.2 术后病理

1.2.1 标本检查皮赘样肿块, 黑褐色, 大小1.50 cm×1.54 cm×1.00 cm, 表面部分糜烂, 切面灰红、灰白色, 质略脆。

1.2.2 镜下检查及诊断

肿物被覆鳞状上皮, 呈分叶状, 上皮下见透明细胞排列成巢状, 细胞核增大, 可见核分裂, 间质血管丰富, 局部呈血管瘤样扩张。免疫组化:透明细胞CK及Vim阳性, CD10、HMB-45、34βE12及CD34阴性。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 考虑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2 讨论

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输尿管及膀胱移行细胞癌、阴茎癌及睾丸癌等, 精囊癌极为少见。而其中肾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肾癌好发于男性患者, 好发年龄段为50岁以上, 男女之比约为2∶1。肾癌中以透明细胞癌多见。典型的肾癌诊断以往以“痛性肉眼血尿伴腰痛、腹部包块”为典型临床表现, 近来由于健康体检不断普及, 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肾癌被早期诊断。即便如此, 20%~30%的肾癌确诊时已有转移, 且为多处转移, 单个转移只占1.0%~3.2%。约40%可行肾癌根治术的早期患者, 已经发生远处转移[1]。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 占人体恶性肿瘤的2%。肾透明细胞癌的转移除向周围临近组织浸润和淋巴管转移外, 血管转移极为重要。转移部位以肺部居多, 占50%~60%, 骨、肝、淋巴结各占30%~40%, 肾上腺占20%, 对侧肾占10%, 脑占5%, 皮肤转移相对少见。

皮肤转移癌占皮肤恶性肿瘤的2.8%~4.4%[2]。皮肤转移癌可以来源于许多体内脏器的恶性肿瘤, 肾癌是其中之一。有研究表明, 10%~20%的肾癌患者是以皮肤转移病变为首发症状[3], 且肾癌皮肤转移多发生在肾癌确诊后, 约占总体的80%。

相比较而言, 肾透明细胞容易转移至少见、离奇的部位, 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转移机制[4]。

肾癌皮肤转移灶最多发生在头皮部位[5]。体检可以发现头皮处孤立、颜色正常或红色、多数表现为光滑的皮下结节, 边界清楚。某些转移灶短期内可迅速生长, 而病灶表面皮肤很少发生溃疡[6]。Menter等[3]认为, 肾癌通过肾静脉、下腔静脉、椎旁静脉丛播散至头颈部皮肤;由于头颈部的病灶表浅, 外露, 极易被发现, 所以肾癌头皮转移灶会被早期发现及诊断。

本例肿瘤标本病理检查中形态学符含肾透明细胞癌特点:肿物被覆鳞状上皮, 呈分叶状, 上皮下见透明细胞排列成巢状, 细胞核增大, 可见核分裂, 间质血管丰富, 局部呈血管瘤样扩张。免疫组化:透明细胞CK及Vim阳性, CD10、HMB-45、34βE12及CD34阴性。结合患者2年前曾因肾透明细胞癌行肾脏切除术病史及免疫组化标记CK细胞 (+) 、Vim (+) 、CD10 (-) 、HMB-45 (-) 、34βE12 (-) 及CD34 (-) , 可以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皮肤转移灶。

临床工作中, 肾癌一旦发生皮肤转移, 治疗相当困难, 预后欠佳[7,8]。肾癌皮肤转移常合并体内其他脏器转移, 故肾癌患者一旦发现皮肤转移灶, 应进一步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合并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对于肾癌伴皮肤转移或者合并多部位转移的肾癌患者, 手术切除孤立的皮肤转移病灶有可能改善生存, 多数患者进而采取保守的全身综合治疗。肾癌发生皮肤转移后, 疾病表现为进展性发展, 而肾癌伴多部位转移的患者晚期常死于原发病。

肾癌皮肤转移患者多数预后不佳。Brady等[5]报道肾癌皮肤转移多同时伴有其他部位转移, 中位生存期为12.7个月。笔者建议肾癌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 一旦出现皮肤病变应明确是否为转移病灶, 并且进一步行系统检查, 排除皮肤或多部位转移的可能, 明确诊断, 及时准确地判断预后, 制订治疗方案, 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kinner DG, Colvin RB, Vermillin CD.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y of 309 cases[J].Cancer, 1971, 28 (5) :1165-1177.

[2]White JW.Evaluating cancer metastatic to the skin[J].Geriteics, 1985, 40 (1) :67-73.

[3]Menter A, Boyd AS.Recurrent renal cell carcinoma presenting as skinnodules:two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utis, 1987, 44 (3) :305-308.

[4]Petros S, Linda M, Luca C.Atypical Presentations and Rare MetastaticSit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J].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2011, 5 (429) :11.

[5]Brady LW, Farber SH.Unusual sites of metastases[J].Sem Oncology, 1977, 4 (1) :59.

[6]Shgehiko K, Satoshi T, Masaharu, et al.Renal cell carcinoma metastaticto the skin[J].Anticancer Research, 2000, 20 (20) :1939-1940.

[7]马小梅, 刘惠敏.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l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0 (10) :1271-1272.

转移性小细胞癌 篇4

关键词:肾肿瘤,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肾细胞癌(RCC)在成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居第二位,且对放化疗、生物治疗不敏感,预后较差。肾癌的生物学行为多变,发生机制复杂且受到与患者和肿瘤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太容易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对肾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近9年163例肾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病理及临床资料,探讨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预测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较为合适的方法和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2月~2008年10月,本院共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63例,所有的病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男105例,女58例;年龄17~79岁,中位数年龄55岁;肿瘤最大直径(CT)1.3~19.0 cm,中位数6.0 cm;根据2002年AJCC肾细胞癌分期标准,I期77例,Ⅱ期31例,Ⅲ期43例,Ⅳ期12例;根据1982年Fuhrman核分级标准,G181例,G246例,G3 22例,G4 14例;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135例,颗粒细胞癌7例,混合细胞癌12例,乳头状细胞癌7例,肉瘤样癌2例;肿瘤侧别:左侧84例,右侧79例;其中淋巴结转移34例。

1.2 方法

查阅病历资料,收集11项可能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ECOG-PS、肿瘤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级、贫血、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以34例淋巴结转移者为研究组,以12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为对照组。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淋巴结是否转移为应变量(Y:无=0,有=1),对各研究指标进行量化,各自变量(研究指标)赋值标准,见表1。将量化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的近似估计值比值比(odds ratio,OR)来估计各变量与RCC转移的联系强度。先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单因素分析(α=0.05),利用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果对不同因素的作用大小进行排序,以α=0.05为入选变量的检验水准,以α=0.1为剔除变量的检验水准,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计的前进法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再用Logistiα回归模型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并得出RCC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模型。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把与163例RCC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应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做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核分级和贫血的OR值均大于1,与RC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ECOG-PS、肿瘤侧别、病理类型、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与RC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无关(P>0.05)。

2.2 多因素分析

利用表2的结果,将P值<0.05的自变量和临床认为对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病理类型X7(病理类型)也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计的前进法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其中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对RCC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选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但由单因素回归分析亦可知,P值<0.05的自变量X9(贫血)未能选入回归方程并不说明其对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而可能是由于其作用被已选入的变量代替,从而使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均保证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变量X7(病理类型)也未能进入方程,不能因此认为其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一定无关,如果增加样本含量,可能会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2.3 概率模型

由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出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概率模型,LogitP=-8.199+0.603X3+1.840X6+0.976X8,其中P值越接近于1,患者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P值越接近于0,患者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小。整个模型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81.601,P=0.000)。

2.4 应用概率模型的回代分析

为检验该模型的实用性,163例RCC对概率模型进行回代分析,以预测概率0.500为判别函数的分界点。结果显示此概率模型判断163例RCC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87.7%[(122+21)/163],结果见表4。

注:*判别函数的分界值为0.5000

3 讨论

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成人肾恶性肿瘤的85%~90%和人类恶性肿瘤的1%~2%[1]。大约25%~30%的肾细胞癌在初始诊断时伴有远处转移,局限性肾癌在根治性手术后大约1/3的患者最终会发生远处转移,而30%~40%的患者会有淋巴结转移[2]。目前对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是一个大的挑战,淋巴结转移是癌症扩散的首要迹象,因此,详细的术前影像学和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对外科治疗计划和策略及术后随访十分重要,同时还能为患者提供预后有关的准确信息。

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细胞癌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Blute等[3]通过多因素分析总结了RCC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1)肿瘤临床分期T3或T4;(2)肿瘤最大径>10 cm;(3)肿瘤细胞为低分化;(4)肿瘤组织中含有肉瘤样成分;(5)肿瘤组织中有坏死。如果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为10%,如果低于2个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仅为0.6%,如果5个危险因素均满足者淋巴结转移率达到50%。此外,远处转移和下腔静脉癌栓阳性等也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4]。

对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试图找出RCC预后的独立的临床病理指标,可以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通过对影响RCC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系列研究,可以在众多的有关因素中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将作用有显著性意义的影响因素挑选出来后建立较为合适的回归方程,便于检查和分析,从而可能对RCC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帮助。笔者对163例RCC患者的临床病例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Fuhrman核分级、贫血与RC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对RCC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选人回归方程。为检验该模型的实用性,笔者对此概率模型判断163例RCC淋巴结转移总符合率为87.7%,而且该模型操作方便,故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研究表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是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与Blute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临床病理参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R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存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的多样性,笔者选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病例和更多研究者的参与,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Jemal A,Murray T,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5.CA Cancer J Clin,2005,55:10-30.

[2]Motzer RJ,Bander NH,Nanus DM.Renal - cell carcinoma.N Engl J Med,1996,335(12):865 -875.

[3]ML Blute,BC Leibovich,JC Cheville,et al.A protocol for performing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using primary tumor pathological features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J Urol,2004,172(2):465 -469.

转移性小细胞癌 篇5

关键词: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胸段食管鳞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近年来,人们对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愈来愈重视。作者对本院2010至2011年手术治疗的150例胸段食管鳞癌做了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研究影响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150例,其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37~73岁,均为胸段食管鳞癌,均行左进胸或右胸上腹二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术中所有淋巴结均送检。150例患者中检得淋巴结阳性共76例,总转移率为50.7%;送检淋巴结1869枚,其中转移淋巴结共303枚,总转移度为16.2%。

1.2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按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本组病例分胸上段26例,胸中段81例,胸下段43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5.4%(17/26)、45.7%(37/81)、44.2%(1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上段食管癌中有5例伴有腹部淋巴结转移。

2.2 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肿瘤长度<5cm和≥5cm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4%(23/71)和59.5%(4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本组所有病例中肿瘤浸润深度为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8例、浅肌层18例、深肌层35例和外膜89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8)、22.2%(4/18)、37.1%(13/35)和59.6%(53/89),4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本组病例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74例,低分化64例。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3%(4/12)、55.4%(41/74)、67.2%(43/64),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大体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本组病例大体病理类型分为蕈伞型11例、髓质型35例、溃疡型76例和缩窄型28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2%(2/11)、51.4%(18/35)、51.3%(39/76)和67.9%(19/28),蕈伞型的淋巴结转移率与其他3个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质型、溃疡型和缩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食管癌的预后比其他消化道肿瘤更差,其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1]。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如淋巴结的转移范围、数目,患者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最为重要[2]。从食管解剖学特点上讲,只有食管的黏膜层中有淋巴管,食管壁的淋巴结构有两组,一组为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网或淋巴丛,另一组为肌间淋巴网或淋巴丛,两组淋巴结相互交通,并引流至食管旁区域淋巴结。食管的纵行淋巴管数量是横行淋巴管的6倍,向上扩散远比向下的距离长,故食管癌淋巴转移主要是纵行方向[3,4,5,6]。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3条通路:(1) 沿黏膜下淋巴网纵向播散至区域淋巴结或非区域淋巴结;(2) 经淋巴导管至区域淋巴结;(3) 经胸导管直接汇入静脉系统形成血行转移。这种独特的淋巴引流结构是食管癌发生双向性转移及跳跃性转移的基础。胸腔内负压使这些淋巴管道扩张通畅,一旦肿瘤细胞穿透基底层,潜在的转移就可能存在了,如果出现肿瘤细胞栓子阻塞,则形成逆行转移。

3.1 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上纵隔,也可转移至腹腔淋巴结;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纵隔,但同时也有向上到胸上段食管旁、气管旁淋巴结,甚至到颈部淋巴结,有向下到贲门旁、胃左动脉旁等处淋巴结的转移;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下纵隔和上腹部,同时也可上、下双向转移,但以下行转移为多。但本组胸上段食管癌有5例伴有腹部淋巴结转移,示跳跃性转移。所以我们认为有远处淋巴结转移并非是手术绝对禁忌证,提倡广泛清扫淋巴结。肿瘤部位与淋巴结的转移区域及转移范围有相关性。

3.2 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WECC修订的食管癌TNM第7版分期标准(2009)与以往的分期标准一样,仍以肿瘤侵及深度为分期的重要指标,并没有考虑肿瘤的长度。但我们统计肿瘤长度<5cm和≥5cm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4%(23/71)和59.5%(47/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认为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系。但国内安丰山等[7]对217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其对预后影响分析表明:胸段食管癌在浸润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肿瘤长度不影响淋巴结转移率,即肿瘤长度延长的同时,肿瘤浸润深度亦逐渐增加,淋巴结转移亦随之升高,而并非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

3.3 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由于食管黏膜深层有丰富淋巴管网,并与肌层外纤维膜纵行淋巴管交通,因而肿瘤的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李国仁等[8]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研究状况及治疗策略中报道:T1与T2、T3、T4之间的淋巴结转移率有统计学差异。认为食管黏膜下层是癌细胞转移的分界线, 癌细胞一旦穿破这一界限就极易造成淋巴结转移。Matsubara等[5]认为,食管癌一旦侵透基底膜就成为了系统性全身性疾病。所以在手术中对于T2、T3、T4的淋巴结清扫应彻底。

3.4 肿瘤的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对其淋巴结转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伊斯刊达尔等[9]报道高、中、低分化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异。本组高、中、低分化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3%、55.4%、67.2%,与其观点一致。因此肿瘤分化程度越低,越易发生淋巴结转移[10]。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3.5 肿瘤的肉眼类型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国内袁运长等[11]研究表明,蕈伞型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类型(P<0.05),髓质型、溃疡型和缩窄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刘海峰等[12]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中,认为蕈伞型淋巴结转移率最低,髓质型病变较其他类型转移度高,溃疡型和缩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本组统计的结果与前者观点一致。

上一篇:硬盘数据安全下一篇:技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