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铁路局

2024-06-18

郑州铁路局(精选十篇)

郑州铁路局 篇1

10月16日是第8个“郑州慈善日”。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慈善意识,郑州公交总公司党委在全司范围内广泛开展动员,领导班子带头捐款,各公司管理人员走到各自分包线路,鼓励一线职工,用自己的善举为郑州慈善事业添油助力。线路职工踊跃捐款,全司上下形成了“我为慈善献爱心”浓厚氛围。

予人玫瑰、手遗余香,通过“郑州慈善日”捐款活动的开展,郑州公交全体干部职工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为社会慈善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让爱心在人们中间传递,共筑大爱中国。

郑州铁路局 篇2

决赛阶段举办地一—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应于河南省洛阳市和济源市交汇处的黄河之滨,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十大最美丽的湖。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碧波荡漾,水天一色,风景优美,环境宜人,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举办的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名业余网球爱好者参赛。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小组赛及淘汰赛于10月20、21日在郑州市网球中心进行,第二阶段半决赛和决赛于22、23日在风景秀美的国家水利风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进行。经过最后的激烈争夺,杨志斌、李爽、李宁分别夺得青年组男子单打前三名,青年组男子双打前三名分别是邓昌良/陈亚东、贺鹏/蒋克和李宁/李爽。女子方面,单打前三名分别被张雪、李阳、崔梦瑶赢得,混合双打前三名是陈亚东/张雪、贺鹏/李阳和邱世友/吴敏,获得常青组男子双打前三名的则分别是邱世友/刘瑞东、仇建刚/蒋建森和杨一耘/徐小宝。

郑州铁路局 篇3

郑州公交常规公交线路数量由2005年底的176条增加到目前的300余条,线路长度由2682.4公里增加到目前的4301.2公里。目前,郑州公交日均运营里程达到80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80万余人,公交出行分担率为28%,在中心城区,主干线路平均发车间隔3-5分钟,市内一般不超过500米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基本上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

郑州公交运营车辆由2005年的3047辆增加到目前的6410辆。其中,新能源车辆已突破4000辆,占车辆总数比例超过60%,比普通公交车PM2.5生成量降低90%以上。

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及背街小巷的居民出行问题,郑州公交每年新开10条以上微型公交线路;为方便市民夜间出行夜班线路增加至21条;延伸到三环外运营的线路由原来的87条增加至162条。

郑州公交与全省17个地市公交企业结成了互联互通联盟,郑州、开封、许昌、焦作等多市已实现了公交一卡通,可以异地刷卡乘车。

郑州公交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十佳先进企业;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5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近年来,郑州公交涌现出了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徐亚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瑞娟在内的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近年来,郑州市实施了“畅通郑州”三年(2012~2014)行动计划,以此为载体,出台了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十项举措,启动了“畅通郑州”十大工程建设,制定了落实综合交通管理十项措施。今年市政府又启动了“畅通郑州”新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突出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到2017年,郑州市将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分担率将达到60%以上。

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张磊先进事迹 篇4

2010-09-01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6月13日的郑州,闷热的空气笼罩着送别逝者的默默旅程。8时,走完56年平凡而高尚人生,共产党员、铁路安全监察干部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殡仪馆举行。

挽幛轻垂,哀乐低回。伴着流淌的泪水,张磊猝然辞世的消息在中原铁路、在认识他的人群中传递。铁道部有关同志从北京专程赶来了,郑州铁路局机关干部、远在百里之外的职工代表以及他的生前好友近千人自发赶来了。

人之故去,痛彻心肺。

为钟情的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张磊告别了这个世界,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永远回味的感动,给我们留下了激励事业奋进的精神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一个高尚的灵魂,将超越有限的生命而永生。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

张磊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让人至今无法接受。

26天前,张磊拿到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 “调研员”的任命。

他从此可以不再理会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的职责事务,可以离开辛勤工作了20年的一线安全监察岗位,可以弥补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缺憾,可以放慢工作节奏、享受久违的业余生活。

可是他没有。在改任调研员的半个多月里,张磊深入郑西高铁、宁西铁路和焦枝铁路沿线开展防洪安全检查,马不停蹄地奔波了600多公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安全隐患的洞若观火、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到极致的 “拗”劲儿,丝毫没变。

同样没变的是下现场、上机车的习惯。张磊一年下现场240天以上,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要添乘机车。

老同学、郑州机务段商丘救援车间主任刘作祥劝他:“司机室又小又热,车厢有空调,别自己找罪受。”安全监察室的同事商健劝过他: “你一身病,没有任务的时候就到车厢

歇歇吧。”

张磊回答:“谁不知道车厢里舒服。上机车,我能发现很多问题。”

安全监察室的同事记得张磊常说的一句话: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心里既然装着责任,就别再惦记享福!”

朴素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张磊内心的阳光。一个以安全工作为天职的人,对责任的理解发自灵魂。正是这种源自灵魂的责任,让他炽热而灿烂地燃烧了一生。

1977年7月,风华正茂的张磊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背着行囊来到郑州机务段。

入段第二年,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特大事故,在张磊内心深处打上了 “安全责任大如天”的恒久烙印。

1978年12月16日,郑州铁路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社会、家庭、个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事故直接造成352人伤亡,其中106个生命转瞬即逝。多少侥幸存活的性命留下终身残疾,多少父母离别骨肉、儿女失去亲人,多少个生活美满的家庭从此痛楚不堪。

多少年过去了,郑州铁路局职工时刻牢记血的教训。每年12月,郑州铁路局都在全局范围开展杨庄事故安全教育回头看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人默默来到杨庄站事发地寄托哀思,教育后人。

张磊亲身感受了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目睹了小问题引发大祸患的惨痛后果,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他对安全责任的认识刻骨铭心,他把安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1985年,张磊以理论和实作 “双百”的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成为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小小闸把在他手中分量重千钧。

1991年,在郑州机务段指导司机和京广车队副队长的岗位工作6年后,张磊调任原郑州铁路分局安监室机务安全监察。从此,以检查发现隐患、分析处理事故、从严落实责任、探索基本规律为主要职责的安全监察工作,陪伴他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人常说,安全监察工作全凭 “责任心”。能不能发现关键性问题,能不能让当事人口服心服,能不能铁面无私守住底线,能不能举一反三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设性意见,全凭安全监察本人的那份责任心。

正是在这种让人无从把握过程的“责任心”里,张磊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对铁路事业的忠诚。

2005年3月18日以后,张磊担任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

从此,他多了一个 “黑脸”张主任的绰号。

安全检查发现问题,他填发的 《安全监察通知书》,责任认定一清二白,被称为 “铁案”;有人想找他说情,即使是老领导、老同学、老同事也从不留情。“黑脸”张主任的名气越传越大。

分析安全问题 “解剖麻雀”,他以层次清晰、说理细腻、依据准确而备受同行赞誉。在全国铁路安全监察系统,遇到安全疑难问题进行专业 “会诊”,铁道部经常指派 “四大金刚”中的张磊参与。他也是全路唯一一位在铁路局工作的铁路安全监察专业技术 “领军者”。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司长陈兰华夸赞张磊: “你来了,我就放心!”

“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中国铁路发展建设波澜壮阔,高潮迭起。

连同张磊时刻关注的郑州铁路局管内高速铁路区段,今年年底,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里程,全国将达到7000公里。两年后,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占世界高铁里程一半以上。

高铁时代,在国人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发展成就备感自豪的同时,张磊肩上的安全责任却越来越重了。

只有中专学历的张磊,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探究安全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下现场,看到不懂的高铁技术,他缠住工程技术人员问这问那;遇见通信信号方面的专家,他一边请教一边探讨动车组列控(CTCS-2)技术的来龙去脉;郑州铁路局选派的基层年轻干部赴京学习高铁技术归来,他登门求教,借来教材复印,晚上苦读自学。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张磊。有人说,“都年过半百的人了,这么较真有啥意思。”每当此时,张磊总是宽和地笑笑。

没有光环、不慕虚名的张磊,如一面朴素而庄严的旗帜,牢牢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张磊始终如一的执著工作,源自他对事业始终如一的追求。

20年安全监察,7300多个日夜,张磊对辖区主要干线的主要部位,每月至少巡检一遍。他的足迹遍布管内线路每个区段,每座桥梁、隧道。

事业是信念的载体。因为有信念的支撑,他才会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只有责任和本分,没有一线和 “二线”;他才会只在乎工作是否做到了极致,不在乎身体是否疲劳到了极致。

在生命的最后42个小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张磊,仍然在调查分析处理事故,为他忠诚的事业,殚精竭虑,奔走操劳。

6月9日7时20分,张磊走进办公室。

7时38分,新菏线延津站发生施工轨道车挤坏道岔事故。

9时27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张磊驱车赶到延津站,查看现场。

12时,他召集有关单位干部和当事人到场,详细了解情况,做询问笔录,不知不觉3个多小时过去了。

15时26分,在延津站职工食堂吃的一碗捞面条,是他当天的第一顿饭。

15时36分,他在现场认真勘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看,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验。

19时,他草草吃过晚饭,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为了搞清所有问题,会议进行了5个多小时。他在分析会上振聋发聩的话语,让与会者记忆犹新:“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10日1时40分,事故调查结束后,他谢绝了到新乡休息的建议,拖着疲惫的身体,驱车连夜返回,车到郑州,天色已然发亮。

7时整,仅仅休息两个多小时,他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

7时20分,他向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主任王建斌介绍事故及调查处理情况。

8时10分,整理事故调查材料。

11时30分,向局长张军邦汇报延津站事故调查情况。

14时20分,在办公室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和 《事故通报》。

18时40分,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张磊满脸倦容离开办公室,返回家中。

6月11日3时18分,因心脏病突发,张磊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和眷恋的亲朋。

死亡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是一次新的升华。

一个冲破了私欲羁绊的人,才能登上精神的高峰。张磊让我们知道,一个拥有高尚灵魂的人能走多远„„

“尽管改调研员了,可我还想多做点事”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张磊的女儿张安宁哽咽地说: “亲爱的爸爸,您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连您最最爱的女儿,您也没有来得及看上一眼„„亲爱的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要

做您的女儿,如果岁月可以轮回,女儿一定再也不让您那么累„„”

女儿的一颗心,爸爸知道吗?

张磊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张安宁在电话中听妈妈说,爸爸对自己高血糖、腰椎间盘突出和返流性胃炎的老毛病总不往心里去,没白天没黑夜地往基层跑,劝也不听。明天,想去给他买一双穿着舒服的鞋。

有心的女儿记住了妈妈无意唠叨的事。想到再过5天就是爸爸56岁的生日,想到爸爸平时只穿几十元钱一件的衣服,女儿当即在网上花300多元给爸爸买了一双46号的阿迪达斯休闲鞋,用特快专递送往郑州。

然而,一生穿坏无数双鞋的张磊,却没能穿上这双凝聚女儿深情的鞋。

“爸爸没给我孝敬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啊。”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张安宁说起鞋子的事,泣不成声。

是的,张磊给女儿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女儿孝敬爸爸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张安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已经3年,常去北京开会出差的张磊,却一次也没去看过女儿。

去年春节,张安宁在郑州从农历大年三十一直住到正月初七,也没有见到爸爸的身影。张磊一会儿在商丘,一会儿又去了月山,好像永远在路上。

去年10月25日,张安宁在北京结婚。当天10时多,张磊才赶到结婚现场,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在新房呆了40分钟,他就因工作上的事急匆匆地往回赶„„

“其实,我知道爸爸特别爱我。他是把时间全放在工作上了,所以我们很少有时间哪怕是通个电话„„”

追忆往事,父女情长,张安宁泪流不止: “8号那天晚上,爸爸出差回来。在电话里,我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可爸爸说: ‘尽管改调研员了,可我还想多做点事。’其实,我知道,爸爸是离不开他牵挂的工作啊。”

6月13日,星期日,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如期举行。

料理完殡仪馆的后事,送走了亲爱的爸爸,陪妈妈回到家的张安宁,拿起倏然响起的电话,泪水止不住往下流:特快专递的包裹送到了。捧着那双新鞋,一家人再次哭成一团。

张磊的遗像就安放在家中客厅的中央,安然、慈祥、亲切的面容,怎么能读不懂女儿的心愿?

忠魂长逝,情意绵绵。

张磊同志去世后,深切缅怀英灵的铁路干部职工,纷纷赶来送行。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委托部有关同志专程从北京到郑州看望慰藉张磊同志的遗孀安巧玲。

张磊走了,走得无怨无悔。

他把毕生智慧和精力全部献给了伟大的中国铁路事业。

“食”撑郑州 篇5

这是一粒小麦在郑州的奇异旅程。

这粒可能来自滑县、延津县、浚县和温县等河南产粮大县的小麦,在以最低收购价卖给国家后,或以双方协商的价格卖给粮食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后,便开始了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

它也许会被送到郑州的粮食加工企业里,从原粮变成面粉,然后又卖给企业,变成郑州西萨面包、三全或者思念饺子、郑荣馒头、白象方便面……

或许,它也会结伴到郑州的金星啤酒厂旅行一次,走出啤酒厂时,它们已变成了小麦啤……

也许,它会来到了郑州雪燕制粉有限公司。1998年之前,市场上没有专供速冻行业使用的面粉,该厂携手速冻巨头思念等开始开发高附加值的速冻专用面粉。他们把四种以上的小麦搭配在一起,研制出10多个档次的速冻专用面粉以及其他专用面粉。如今,全国定位中档以上的速冻食品企业用的都是“布姆雪燕”的面粉。

在这一次次的旅行中,一粒小麦不断地“升值”,身价甚至可以增长10倍。这样的升级道路被称为农业产业化,郑州这个农业大省的省会正是因此开始做起了“国人厨房”。

省委书记“代言”的品牌

到白象的厂房里去看看,会让你感觉很奇怪: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24小时不停歇,但库房里竟然空空荡荡。不要说存货,就是周转也不过几小时完成,前面进原料,后面出完成品后就装车。

“白象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方便面市场的季军,紧跟康师傅和华龙,而它们都有外资背景,所以白象可以说是国内方便面最大的民族加工企业,”白象集团经营管理部部长詹涛开门见山的介绍让记者见识了这只“大象”的实力。也难怪这面河南面业的旗帜会得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青睐。

此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坐客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时,提到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如何发展的时候,徐光春谈到河南现在不仅是把小麦加工成面粉,还强调:“除了外资企业外,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就在我们河南,叫白象……”

省委书记为白象“代言”,一时成为业界的美谈。

“面制品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微利行业,如果想将企业做好,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较高的管理素质、品牌意识,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很难形成竞争力,一句话,对传统产业不能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待,传统产业但并不是传统的竞争,也不代表传统的需求。”白象董事长姚忠良对于白象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姚和身后的白象一路走来充满艰辛。白象集团的前身是粮食厅粮油食品公司,后来变成正龙公司。由于体制、管理等诸多因素,企业一度经营困难,亏损严重。1996年,白象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初期,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白象决定与原材料供应商、产品销售商结成利益共同体“借钱生钱”,由其出钱来帮正龙公司上规模,正龙则以原材料用量的扩大和保证货源供应来回报他们。用此办法,他们顺利完成了6000多万元的投资,使生产方便面的能力增加了一倍。到了1999年,“白象”已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由于产品需求量大、点多线长,运费增加,成本也不断增加。如果采取异地办厂的方式,虽然能解决运输问题,但是投资太大,风险也大。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姚忠良决定租厂生产,公司先后在河南的驻马店、武陟和吉林的四平、山东兖州等地租赁濒临倒闭的粮食加工企业进行生产,正龙公司用每年不足500万元的租金,盘活了1亿多元的闲置资产,使生产规模扩大了3倍,当年就见到了大效益。

对于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方便面企业来说,拼的是管理。姚忠良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方便面又是一个极需创新能力的行业。“在一个替代品不断增加的行业,研发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姚忠良认为。白象集团每年投入2000万元做研发,还专门将新郑分公司一条15万包方便面生产线作为产品研发、新产品试车和相关技术改造的试验线。

白象便这样从一个100多人的机关小厂,成长为一个年销售收入将突破40亿元的国内知名方便面企业。目前,白象集团有11大生产基地,经营范围涵盖方便面、挂面、面粉、调味料,全国拥有2000多个一级批发商的庞大销售网络,在低价面的方便面市场中占据绝对份额,并领导了骨类营养型方便面市场的消费潮流,成为行业内中价面的第一品牌。

“与经济效益比较起来,我们更看重我们企业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姚忠良所言的社会效益有这样一些数据:

白象平均每天要消化小麦3000吨,相当于一个专列,也相当于5个行政村一年的产量,折合成方便面每天是2000万包。

白象一年要汇集50万人、上千家企业为之服务——“一包面,要有农民种粮,面粉加工,种菜、养牛、屠宰,包括运输,加工生产,一直到市场零售店销售。”

“白象集团每年转化小麦量占全国小麦年产量的1%,如果全国有100个像白象这样大的企业,就可以转化全国一年的小麦产量。”姚忠良形象地说,“我们这样的企业既不高污染,也不高能耗,每年还能大量转化农民的余粮。这是我们最有成就的事情。”

“拿捏”出来的速冻双子星

它们,一个是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一个是后来居上的超越者;

它们同是行业龙头,既是竞争者,更是合作者。

三全和思念——同处郑州的中国两大冷冻食品巨头,在这个城市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雄会。

作为速冻汤圆的发明人和中国速冻食品产业的开创者,在十多年时间里,陈泽民被视为行业“教父”,他所掌舵的三全被视为“龙头老大”。

在三全赫然崛起、全城盛行“速冻之风”时,一个叫李伟的年轻人也借来200万元在三全同一条街的斜对面建起了厂房。当年正值香港回归,他给自己的速冻汤圆命名为“思念”。

抓住三全产品线还不够丰富的缺陷,李伟决定专攻三全不备。

思念进行了一场汤圆的“瘦身运动”,将汤圆由大变小,从而在大汤圆一统天下的市场里撕开了一个缺口,“思念”大获全胜。随后“思念”又一掷千金,请来毛阿敏做起了广告。靠着名人效应,“思念”汤圆很快将自己同那些大路货产品彻底划清界限。紧接着,思念又买下河南当地有名的灌汤水饺秘方,推出了速冻水饺,同样一炮走红,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水饺生产基地。

不安分的跳跃式发展,使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了行业的老二。

陈泽民感受到了压力,但同时也有几分高兴,以前靠自己一个人“吆喝”,整个行业不温不火。“思念”的横空出世却像是为行业注入了兴奋剂,整个行业充满了活力……

2001年,思念推出“秀才”系列速冻水饺。在李伟看来,同样采用“江湖秘方”的水饺肯定会在业内再度呼风唤雨。

对李伟的“咄咄逼人”,陈泽民也开始见招拆招。

2002年7月,三全再次请来策划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做了CI系统,重塑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加大了产品线的创新力度,成立了十几个产品研究室,对产品线进行了细分,一举推出了汤圆、水饺、包子等数十个品种。特别是重拳推出了“状元”系列速冻水饺。甚至在思念引以为傲的小汤圆产品上,三全也一气推出7个品类。此时三全的营销人员急着报先前的一箭之仇,出征会上都贴上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标语……

一场酣战让陈泽民稳住了阵脚,还收获了惊喜:三全的产品线在“运动战”中得以丰富。同时,陈泽民对李伟也抱以长辈的宽容。据说,其后三全有什么重大决策时,陈泽民甚至邀请相隔不远的李伟来“旁听”,并言称自己只想做大行业,不想与人结怨,“三全的大门永远对思念和李伟没有秘密”。

三全和思念由竞争者,变成了合作者。两家联合起来组成了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此外,在一些大卖场,两家企业又组成了临时性的战略联盟,同进共退。“河南军团”微妙的竞合关系使国内速冻食品行业得以健康地发展,并保持着少有的默契。同行10年,两家公司从来未爆发过价格战、口水战等恶性事件。

合作最终双赢。同时,思念无形之中成为三全发展中的警醒者。

2006年,思念在海外上市,并且联姻奥运,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

思念食品副董事长兼CEO王鹏表示,在扩大产能方面,思念在成都、上海、广东的项目基本都已启动,投产后,思念食品的年产量将会翻一番,达到60万吨,市场占比将得到稳步提高。

像思念一样,三全也同样在为其跨越式发展积累着力量,包括在郑州市惠济区征地建设年生产11万吨的速冻产品生产基地。这个规划中的基地的产能将比现有的年生产能力总和还要多出1万吨,项目预计投资3.2亿元。再加上三全在区域市场增加产能、完善冷链,都迫切需要资金投入,这让三全对资金的渴望日益强烈。

尽管此前,陈泽民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原来是反对上市的,但两个儿子说服了他,“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圈钱,是为了现代化的管理,为招揽更多的现代化管理人才。”

这样的“对弈”其结果是双方的获利:通过明争暗斗的较量,促使双方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营体系,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并因此,将其他竞争者远远地隔离在主要利润区之外。

据有关报道称,目前“三全”、“思念”两个品牌的销量已占到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份额的50%左右,继而造福的是整个河南的农业。

作为国内最早的速冻食品品牌,三全把中国的传统食品工艺带上了产业化道路。三全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提供无公害蔬菜。它的物流网络可以保证将产品在一周内送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面粉240吨、糯米粉300吨、芝麻油类40吨到60吨、豆制品96吨、蔬菜240吨、肉类120吨——这是三全公司向记者提供的其每天主要原材料的平均用量。三全拥有约400种产品,需要的原料有上千种,仅其一家企业,每年就需要12.8万吨小麦和12万吨稻米。

思念每天的原材料用量和三全差不多。“生产最高峰时,每天有装着原材料的50多个车皮进厂,同时有装着成品的40多个车皮出厂。”思念常务副总经理王鹏说。

据介绍,思念每年在双汇采购冷鲜肉的金额就达到一两亿元,每年采购木耳、平菇、香菇等经济作物的金额就高达上千万元。

“豫”字军出征

安全、方便、营养,是食品行业追求的三大特点,郑州的食品工业整条产业链自然也在围绕这三点做文章,而在河南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看来,“河南的食品加工把‘方便’这个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正契合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来自郑州的食品企业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1990年以前,中国人厨房里还鲜见速冻食品,继三全、思念,河南速冻食品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已发展成由“三全”、“思念”领军,拥有60多家规模企业的产销集群,产品种类达300多种,据权威部门统计,河南的速冻食品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份额的60%,在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中,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每10个水饺中有4个出自郑州。

长期以来,方便面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但主打农村市场的白象集团却使之成为农村“大众食品”。目前,白象集团年产方便面50亿包,成为全国第三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以白象领头的河南面制品军团占全国32%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方便面20强中河南占了10个;中价面市场占有率高达30%,成为全国中价方便面的最大产地。

如今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步入“加速度”增长期。2006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1970.1亿元,首次超越同为食品工业大省的广东,晋升全国亚军宝座。

在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看来,郑州及至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青睐有加”。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做出了“围绕‘农’字做文章”、“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振兴河南经济”等一系列部署。现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则把食品工业看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是永不衰败、潜力无穷的产业”,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在连续3个五年规划中都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河南省建立了由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对涉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根据不同时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河南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据魏仲生介绍,“近三年来,河南省财政安排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基地建设的各类资金达1.2亿元,减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3400万元,经审批同意出口退税2400多万元。”

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带动,河南的粮食越种越稳,越种越好。据了解,河南的粮食年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

目前,河南的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正准备进一步拉长产业链,由厨房走向餐桌,并着手走出国门。

2004年11月,思念进军中式快餐,第一家“一江两岸”快餐店在上海开张。2005年2月,三全的第一家快餐店——“有知有味”开业。这两大速冻食品企业欲以“中式快餐”同“洋快餐”竞争。专家指出,由龙头企业引领的“原粮变快餐”之路,将为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粮仓’已变成‘国人厨房’,在我看来,河南很快也会变成‘世界厨房’,因为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已走向了国际市场。”陈泽民预测。

思念产品一年能在香港销售七八千万元;三全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白象将把方便面带到中欧甚至非洲……

当然,因为国际贸易的错综复杂和国际市场的变幻莫测,河南成为“世界厨房”的愿望还有赖于河南上下的共同努力。

“要将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选择和外资合作,我们期望政府部门能多帮助企业与国外相关部门协调,使国内标准认证与国外逐步接轨。”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付伟也认为,中国食品品牌要想走向世界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从低端到高端

“河南食品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其强大阵容,现在还不成正比。”高盛管理顾问(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梓怛分析指出,一是河南区域品牌劣势拖累了企业品牌;二是品牌金字塔的短缺:企业销售规模起来以后,品牌形象一直相对落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博士也认为,河南食品工业尽管成绩卓著,但仍存在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混乱、品牌战略意识不足、品牌培育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还够完善等问题。

河南现有131家食品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2家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但能够在某个单一市场上叫响全国的企业只有寥寥几家。

河南的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但众多河南面粉企业里,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市场占据先机。更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满足于地方性、区域性销售,知名度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

“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意识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靠价格优势取胜,只能使自己的利润空间越压越低。而过低的利润则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不摆脱原有的发展战略,河南食品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恐怕连现有的市场也要拱手让人。”河南食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道。

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不止在一个场合呼吁:“河南不仅需要几个像双汇那样的年产值百亿元的企业,更需要一批有自己独特定位的上十亿元、几十亿元规模的食品企业,这样整个食品大省的产业结构才算完整,河南在全国食品大省的地位才能不被撼动。”

河南各级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郑州近年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食品行业的自主知识品牌。2001年郑州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并成立了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2005年6月,郑州市政府制定了《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对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集中培育三全、思念等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另据了解,为做强河南食品工业,有关方面已将“河南食品工业与山东食品工业的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并专门赴山东省进行了认真考察,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从山东省的实践看,培育有能力出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大企业,吸引外来资本、品牌进入,是做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参加调研的人士透露。

对此,河南的企业开始反省,并已经行动了起来。

“为什么河南方便面的生命力强,说明河南在这方面有竞争优势,我们的市场低价面的比例高。但在竞争中,我们总是受到竞争对手的攻击,也是河南量大、企业多,但品牌不高的现状造成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分析说。

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整个面制品行业销售总量会翻一番,市场总额会突破近600个亿,“竞争特征也正在发生变化,会由原来的局部竞争变为全面竞争,由原来单一产品的平面竞争变为立体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姚认为,企业要综合、健康地发展,“大企业未必健康,小企业未必不健康”。

在这场行业内“做大”与“做强”的运动中,河南的食品企业也在多方面努力。继2006年思念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后,三全、白象等郑州数家龙头食品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融资,为下一步的扩张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和以往不同的是,豫字号食品的此番冲击中不再以低价为利器,而是对准中高端市场,展示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品牌内涵。

如今,“白象”已不是昔日那个几毛钱一包的廉价方便面了,而是在统一、康师傅一统天下的中高档方便面市场,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定位。据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介绍,2008年,白象高档面在企业所占的份额将从10%提升到20%,中、高档面的比例要达到80%。白象目前年销售额已经超过40个亿,“3年内要突破100个亿”,白象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

郑州铁路局 篇6

关键词:郑州,城市面貌,经济发展,郑东新区,人口密度

笔者住在商丘市, 距离我们的省会郑州210公里。最近7年左右的时间里, 每当我去郑州参加考试, 递交材料或是去其周边旅游而路过时, 总能发现它日新月异的变化。此外, "建立中原经济区", "中原地区最大的小商品, 服装集散基地", 甚至"郑州东区的房产成为了无人问津的'鬼城'"等消息通过网络, 报纸与口耳相传的方式成为了河南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某些城市之间有着明显的共同点, 例如:北京和西安拥有古老的文化底蕴, 北京与武汉洋溢着年轻与学术气息。上海与广州繁花似锦, 在青海与西藏可以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等。但是我尚未去过与郑州相似的城市, 所以郑州这个中原大都市在我眼中是独一无二的。

1954年10月31日, 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在此之前, 郑州只是郑县。而现在, 据百度百科显示, 郑州市区面积为1010平方公里, 其中包含6个区。这些区各有特色,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些区域的特色。

二七区, 管城区和金水区的商业很繁华, 大商场比比皆是, 小的店铺更是多如繁星。为了突出店铺之多, 以郑州站附近的地下商场'地一大道'为例, 这条双平行线型的双层地下商场绵延2.4公里, 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这样规模的地下商场可曾多见?这三个地区也集中了郑州市的大部分人口, 这点从住房规模上就可以看得明明白白。从立交桥上往往看到如此景象, 一座座20层以上的住宅楼环绕四周, 如连绵的山峦立在眼前和远处, 很少有一处空隙能让视线到达远处。那么如果想要远眺的话, 你只有站在20层楼的高度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东新区, 十分宽敞的道路, 整洁的街面, 毫不吝啬的绿化面积, 别出心裁的各式建筑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高端豪华的地方。事实上, 的确如此。此处是由高铁建设带动起来的高端商业和金融区域, 众多银行与公司的办公地点都设在了此地。例如农业银行河南分行, 白象集团, 深圳航空, 三菱重工, 外运发展, 金山化工, 万达期货等400多家单位。理所当然, 郑东新区自建成以来, 其房价也一直位于郑州6区之首。

既然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都是以商业和商业办公为主, 那么哪个区在大量生产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呢?中原区就是郑州的农业和工业区。中原区周围有连霍高速, 郑州绕城高速, 郑少高速以及铁路京广线, 另一条铁路陇海线则从中原区穿过。或许便利的交通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种植和养殖是中原区的第一产业。数据显示2011年, 中原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是680公顷, 无公害蔬菜产量为5.3万吨, 肉类产量为2702吨, 小麦产量为859万公斤 (8590吨) , 秋粮产量为754万公斤 (7540吨) 。工业是中原区的第二产业。可口可乐, 富士康, 郑缆集团和嵩岳集团等70余家大中型企业在此设有工厂, 此外乡镇企业多达5000余家。

中原区在容纳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时, 也造就了一大批拥有高薪的金融业和制造业精英。 (地税局公布) 2013年度, 在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自行纳税人中, 中原区为3209人, 位列第一。此外金水区为2728人, 高新区2539人, 管城区1890人, 二七区1739人, 惠济区309人。

中国大陆地区的省会城市中, 广州的人口密度排名第一, 那么排名第二位的城市非郑州莫属。据360百科显示, 至2012年郑州市区的常住人口为443.4万。你或许怀疑443.4万人居住在1010平方公里的平原城市中怎么会拥挤呢?这是因为郑州流动人口极多。据中国青年网 (news.youth.cn) 新闻显示"2013年末郑州流动人口登记数为323万"。对于郑州市区人口密度之大的现象, 你或许从人山人海的火车站和密不透风的20层高楼上有所体会, 但是你或许没有去过另外一个人口密集的"标志性"场所--城中村。新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消息:城中村的原住民盖起了近10层的楼房, 租给打工者并依靠收租金的方式富裕了起来;儿子娶媳妇要送好几套房子之类。这里的楼房紧紧挨着, 没有一米多余的空间, 从而容纳了大量的打工者。据新民网 (news.xinmin.cn) 报道, 陈寨村本地人只有3000多, 外来人口却有12万。租户多的人家, 自家只有四五口人, 楼上却住了一二百人。庙李村本地人口3800多人, 外来人口有9万。十里铺村本地人口6000人, 外来人口有10万等。

郑州就是这么一个特色鲜明且人口众多的大城市, 它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吸引着人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它起步较晚, 但至今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 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惊叹。从小的方面讲, 经常可见城市内的住宅, 商场和道路的建造与重建。从大的方面讲, 2007年底新郑国际机场扩建完成;2007年底中州大道农业路开始修建, 而现在形成5条立交桥线路贯穿城市, 郑州绕城高速环绕城市的局面;8条地铁线也正在施工中。这与郑州市区800万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于丽丽, 谢楠.郑州发展创意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03:135-136.

[2]陈怡.郑州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21:18-19.

[3]侯冰.郑州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6:92-93.

[4]黄阿琼, 王艳辉, 张爱国.郑州发展会展旅游的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77-80.

郑州铁路局 篇7

近两年, 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 农场主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机的投资力度, 全球农机市场已经复苏。而中国的农机工业形势更加喜人, 受农机购置补贴等利好政策的拉动, 农机工业连续多年高位增长, 吸引了众多新面孔的加入。在此背景下, CIAME2011的召开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新企业, 很多国际巨头也慕名而来。新企业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 老企业也在展览内容、展示形式上做足了工夫, 可以说CIAME2011办得有新意、有内容, 现将本届展会几大特点总结如下, 以飨读者。

拖拉机

前几届农机展上, 国内几大拖拉机生产商争奇斗艳, 你家推出73.5 k W (100 hp) 拖拉机, 我家必然有相应产品亮相, 就这样, 73.5 k W (100hp) 、147 k W (200 hp) , 甚至220.5k W (300 hp) 的国产拖拉机相继问世。但是CIAME2011上, 我们惊奇地发现, 国内厂商开始理性了, 中国一拖的东方红LZ2704、福田雷沃的雷沃P2304、五征的雷诺曼2004等型号拖拉机, 论功率不比往年, 但都已采用了动力换挡、液压控制并装配了名优发动机, 可以说国产大型拖拉机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 未来中国拖拉机市场的竞争将重新回到产品技术和营销手段上来。

相反, 几大国际农机巨头在CIAME2011上反而高调展出了大功率拖拉机产品, 如约翰迪尔9330、凯斯315、麦赛福格森8690以及赛迈道依茨-法尔L720等。此外, 久保田、乐星集中展示了在中国市场热销的70、90等系列拖拉机。国内的常州东风、江苏清江、江苏常发和山东时风等展示的拖拉机基本都在147 k W (200 hp) 以下。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一拖展示的东方红LX-904型半履带拖拉机, 与凯斯和日本相关企业机型不同, 该机后轮采用的是钢制履带, 前轮都一样采用普通橡胶轮胎。

收获机械

CIAME2011上展示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缺乏亮点, 虽然福田雷沃、洛阳中收、山东时风、金亿春雨等都展出了相关收割机产品, 但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这与业内众多企业并不看好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有关。在高端收割机领域, 爱科集团的麦赛福格森9435型联合收割机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半喂入机型和全喂入机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一方面, 半喂入机型市场下滑, 销售量逐年降低, 日韩企业则向大功率、驾驶室、大粮仓等方面发展, 像久保田、洋马、大同、井关、东洋、国际等都推出了类似机型, 而国内半喂入机企业则相对沉寂, 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即便是新进企业推出的机型也无法引起轰动。另一方面, 全喂入机型是这两年农机市场的热点, 纵轴流、双滚筒等机型在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吸引了很多跟进企业, 几乎所有生产水稻收割机的企业也都推出了类似机型。在这方面, 久保田的688Q、约翰迪尔的R40也蓄势已久, 未来全喂入机型市场还将火暴, 但竞争会更加激烈。

玉米收获机市场的持续火暴, 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CIAME2011上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约翰迪尔的9670、凯斯的7088和爱科的9795。虽然都是小麦联合收割机换装玉米割台, 但其庞大的机身和超宽的割幅还是吸引了众多观众。国内的洛阳中收、北京亨运通、金亿春雨等五六十家企业展出了玉米收获机产品, 可见其市场热度。

农机具

农机具展示是CIAME2011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拖拉机的功率不断向上发展, 配套农机具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农机巨头约翰迪尔提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并在吉林省建立示范农场, 而其他拖拉机生产企业也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CIAME2011上, 不少企业展示拖拉机主机的同时, 也将配套农机具一并展示。约翰迪尔、爱科、久保田、乐星、江苏沃得等企业都在展示主机时配套了农机具, 而中国一拖还跟意大利纳迪合作, 展示了标记着东方红和纳迪标识的农机具。

CIAME2011上, 法国库恩公司首次参展, 并展出了播种机、青贮收获机和饲料搅拌车等产品。此外, 法国、意大利的众多农机企业也亮相CIAME2011, 并组成了法国展团和意大利展团。

近年销售一直不错的插秧机产品反而没有什么亮点, 还是几家传统企业展出了几样传统产品。不过, 据相关人士介绍, 不少企业已推出新产品, 但因正在鉴定过程中故未能参展, 也有企业在为进入插秧机行业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可以说插秧机行业市场不错, 新一轮的竞争正在蓄势待发。

配附件

和往届一样, 发动机展台占据了展会很大一部分展示面积。纵观CIAME2011上展出的发动机产品, 可以说环保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随着非道路国Ⅱ排放法规的强制实施, 国内柴油机产品在排放方面基本上跨上一个新台阶。一方面, 国Ⅱ、国Ⅲ、国Ⅳ的产品屡见不鲜, 有的企业产品甚至还达到欧Ⅲ排放标准。此外, Perkins发动机有限公司还展出了一台达欧洲、美国终级排放法规的404F型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 该机采用机械控制系统, 在别的企业还在研究采取哪条路线来控制排放时, Perkins的机械配置产品已经能达到终级排放标准。另一方面, 众多柴油机生产企业将节油做为宣传噱头或研发方向, 节油王、节能王等字样屡屡出现。

传动系统方面, 德国ZF集团首次亮相全国农机会, 但ZF集团并没有展示具体的产品。据ZF集团公司负责人介绍, 他们已与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和五征集团等多家国内企业进行了技术、产品方面的合作, 有的企业某功率以上产品则全部采用ZF的技术。此外, 中国一拖收购法国Mc Cormick并组建的一拖法国公司也携3款产品亮相CIAME2011, 其TX4A、TX3A和MTX3传动系均采用了动力换挡装置。

植保机械

郑州公交 篇8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到公交调研倾听公交职工心声

8月17日下午,带着对郑州公交工作的关注和对广大市民群众的关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率省、市相关人员深入一线调研郑州公交工作。

调研期间,卢展工书记一行乘坐公交车,亲身体验郑州公交,并在公交车上与乘客亲切交谈,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听取群众对公交工作的意见建议(图)。随后,卢展工书记一行来到总公司,看望公交战线一线职工,了解公交总公司建设情况,调研座谈公交发展工作。在调研座谈会上,卢展工书记与公交总公司的职工代表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公交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并和公司职工代表就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公交港湾建设、公交场站建设、廉租房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亲切交谈。

卢书记指出,随着近段时间一系列治堵工作的开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公交服务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群众比较满意,其中公交系统广大员工做了很多工作。一是付出了很多辛苦,特别是在一线搞调度的同志和基层公交战线的职工很辛苦。二是作出了很多奉献,公交职工在收入报酬低、工作条件差的情况下,付出很多、奉献很多,得到了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三是为我们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公交职工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还指出,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希望公交战线广大职工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保障人民群众出行顺畅作出更大贡献。

卢展工还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公交事业,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和关心公交事业,大家齐心协力推动河南公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注公交发展奉献拳拳爱心

省会14家爱心企业向我市捐赠151台公交车辆

8月23日上午,省会企业献爱心·捐赠公交车辆仪式在绿城广场举行,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向我市捐赠151台标准新型公交车。

市长赵建才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捐赠公交车辆的各个企业表示感谢。赵建才指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委、市政府将更加关注公交事业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力争全年新增500台空调公交车,并加快线网、站点建设,为群众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捐赠仪式上,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玉祥、河南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胡葆森代表捐赠企业发言。公交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巴振东代表郑州公交1万多名职工表示感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向各企业负责人分别颁发捐赠证书。

郑州公交 篇9

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来到郑州公交,就公交智能化系统在郑州快速公交的应用进行了体验和集中采访。

郑州公交通过自主设计、开发,建立起全国数字化水平较高的智能公交系统,其中包括车况信息上传、数据共享、实时监控、智能管理等,通过数字化系统,把车辆发动机工作状况、开关门、油耗、刹车等动态数据实时上传,把车辆网络化,完成工业和信息化的无缝结合,使运营车辆管理更加实时、高效。通过这个系统,乘客可以极其方便地获得准确、及时的公交乘车信息。

“数字公交”最集中地体现在快速公交系统,以快速公交主线为例,由于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快速公交调度员通过GPS调度系统随时观测车辆运营情况及车辆间隔情况,并实现与车长直接通话的方式,“远程遥控”车辆根据运营需要进入运营。同时,通过GPS的定位、监控、追踪、通话等功能的充分应用,实现了快速公交系统的统一管理,完成主支线车辆最佳配合,支线之间互补,所有车辆统一调配,同时可大大减少乘客候车时间。

公交数字化系统的使用,还大大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成本。郑州快速公交“一主十一支”12条线路,主线共有64个站台实现与支线免费换乘。每天运营5万余公里,客运量达30余万人次,乘客免费换乘量达到20%。

郑州公交车长刘凯燕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

近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郑州市公交总公司驾驶员刘凯燕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

据了解,刘凯燕的微笑,在郑州公交是出了名的。曾有职工说刘凯燕,扶老携幼上下车,扶得了一天,不一定扶得了一个月;微笑服务待乘客,笑得了一天,不一定笑得了一年。然而,这两件“不一定”的事,至今她已坚持做了10年。在10年的驾驶生涯和车厢服务工作中,她始终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情,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先后获得总公司优秀驾驶员、优秀标兵、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度郑州市文明市民、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刘凯燕10年来献身公交、拼搏奋进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她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曾有人问刘凯燕,“做公交驾驶员又苦又累,那你为何还乐此不疲呢?”刘凯燕坚定地回答,“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的义务,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干好。”是的,既然选择了浩瀚的大海,就必需扬帆远航;既然选择了文明的窗口,就必定要让文明放飞。要使公交窗口更靓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

2010年1月18日《乘客与车长互相感动着》刊登在郑州日报;2月11日,河南法制报《公交车上温馨一幕》;4月30日,大河报《车长一句话,窃贼被逼交出手机》;5月11日,郑州经济广播711栏目对刘凯燕进行访谈,就公交车长如何为老年乘客服务谈服务经验,收到广泛好评;6月18日,郑州日报《公交线路上的党支部》;8月19日,河南日报《谁在服务我们的高温生活——公交车长习惯在车厢里蒸桑拿》。

郑州咪表停摆 篇10

由于城市停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少投资者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咪表”这一看似诱人的项目上。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困难。郑州咪表就经历了从阵痛到消亡的过程。

糊涂账暗伏祸根

咪表是怎样进入郑州的?与政府签订的协议包括什么内容?双方各自的分工是什么?

记者调查了解发现,为缓解郑州市停车场建设不足和道路乱停乱放的严重现象,2000年8月14日,郑州市成立停车场管理领导小组。

2001年3月13日,郑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博海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及其国内公司深圳通海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郑州市投资实施咪表项目。实施咪表收费的路段作为政府资源,提供给投资方使用,收取使用费参与收益分成。作为临时规划,咪表项目的有效期是2001年、2002年两年。

按照市政府的决定,咪表公司成立并开始投入资金,进行郑州咪表项目的前期运作。

然而,刚开始经营一年多的咪表公司。却突遭变故。

2002年4月2日,郑州市政府发布通告,明确由郑州市停车场管理中心负责对全市的公共停车场进行规划、建设、拍卖和监管。

原本政府确定由自己经营的停车场,突然要进行拍卖,不明原因的咪表公司当即提出异议,却并未得到理睬。由于拍卖会的起拍价为每个车位每天10元,价格太高,造成拍卖会流拍。此时郑州市政府动员咪表公司参加拍卖,为了不使前期投入的资金打水漂,深圳通海胜公司斥资577万元,以每车位每天6元的价格,通过2002年8月29日和9月12日的两次拍卖会,竟买了329个沿街道路的机动车停车场,共3056个停车位的1年经营权。

2002年9月1日,郑州市政府授权郑州市停车场管理中心和咪表公司签订了承包经营协议书。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咪表公司承包期限为10年”,前3年的停车收入按3:7的比例由中心和咪表公司分成,作为承包费,第476年按5:5分成,第7~10年按7:3分成。由于咪表设备前期投入大。咪表公司通过拍卖取得的停车场1年期的经营权可以延长至少3年。延长到期后,咪表公司可以与中心协商继续经营。协议确定,中心授权咪表公司为郑州市咪表项目的惟一实施单位。

对于以乱停乱放“拯救者”姿态初入郑州的咪表项目,政府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咪表一帆风顺地在郑州上岗了。

业内人士认为,有因必有果,由于政府和咪表公司之间的糊涂账,咪表进入郑州之初,实际上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重收费轻服务催生不满

连咪表公司负责人赵梓均本人都坦承,眯表项目的运作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强制力,过分注重管理,但是服务却有很大缺陷。

咪表最受市民诟病的,是很多路段的咪表停车位占用盲道和人行道。由于不少设置咪表的路段较窄,人行道被占后,行人只能在慢车道上走,非机动车也随之上了快车道。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咪表公司在经营中的一些“霸道”行为。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非议。比如,咪表停车只刷卡不收现金,这等于变相“强迫”司机购买泊车卡,不少司机很有意见,对外地到郑州办事的车辆特别不公平:并且由于部分咪表协管员素质不高,动辄行使锁车权,给车主带来许多不便……

市民们的纷纷指责却直击咪表公司的管理问题。“我第一次刷卡不懂,走时忘刷卡了,第二天一看,卡上少了50元,车已经开走了。还一直在计时,你说多冤枉!”“100元买张卡,卡上只有70元,30元是‘工本费,。”一些曾经跟咪表公司打过交道的市民称,“咪表公司的锁车行为更让人难以接受。”曾经遭遇过咪表公司锁车的新乡王先生说,“看见外地车,就给你锁上了,然后就让你买卡,不买就别想走。这不是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吗?”

针对市民的质疑,咪表公司作了一些改进,比如禁止协管员锁车,发放小面值的泊车卡,停车接受司机的现金等,但这并未能平息人们的不满。

咪表公司“重管理轻服务”的行为,酿成的后果是:主动失去客户,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延期经营合法性受质疑

在郑州咪表前期运作上,因为涉及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许多合作事宜都是通过郑州市政府的会议敲定,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立下来的,这些文件因不对公众公开而成为秘密。

此外,当有市民到郑州市规划局查看咪表停车位规划时,对方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拒绝。

以上两种关键文件的“涉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府部门、咪表公司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

同时,由于规划之初的天然缺陷,一场真正的危机向郑州咪表袭来。

作为临时规划,2002年年底批准的咪表规划已经超过了两年的有效期,也就是说,2004年年底至今。郑州眯表一直是违法设施。从法律上讲,咪表规划目前已不具备延期条件。如果咪表想在郑州继续合法存在下去,必须依法重新提起规划申请,同时按规定举行听证、公示。

规划超期动摇了咪表存在的基础,咪表公司副总经理赵梓钧证实,自从规划局发表咪表规划超期的声明后,不少司机停车时拒绝缴费,公司又禁止员工与市民发生冲突,因此经营收入情况直线下滑。

信息不对称,而且公众得知咪表停车位规划已过期,咪表经营已涉嫌违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郑州咪表的消亡。

不按规则出牌兵败郑州

咪表事发后,有学者直指咪表“兵败滑铁卢”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傍权经营”。

河南财经学院公共关系专家雷震说,咪表公司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强制权和依赖政策的强制力,没有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其失败的诱因。

上一篇:规则检测下一篇:用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