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布莱克

2024-08-31

威廉姆·布莱克(精选四篇)

威廉姆·布莱克 篇1

一、诗歌中意象的来源

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布莱克诗中意象的主要来源。“从一粒沙子看世界, 从一朵野花看天堂”, 是他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粒粒细沙可以映出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这要求作者观察现实, 反映社会生活;小小野花可以看出虚无缥缈的天堂幻景, 这要求诗人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飞翔。因此, 他的诗歌根植于现实生活, 现实世界的黑暗和美好为他提供了无穷的意象。在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在理想社会与现实世界的激励冲突中对美好、自由和爱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二、诗歌中意象的特色

1. 简单性

用简单的意象和形式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是布莱克诗歌的一大特点。有的文学批评家指出:“布莱克在写诗时, 用孩子般的简单语言来完美地表达灵魂深处的天真无邪。”其诗歌的简单性不仅体现在文字上, 也体现在形式上。首先, 文字上的简单性表现在构造全诗的大部分词汇是基本词汇。如其短诗《病玫瑰》, 诗的文本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一只害虫趁着黑夜里的风暴, 袭击了一朵玫瑰花, 摧毁了其美好的生活。诗中使用的都是一些日常见到的词汇, 如“rose” (玫瑰) , “worm” (虫子) , “bed” (床) 和“destroy” (毁坏) 等, 因而读者很容易理解诗的表面含义。其次诗歌的形式也较为简单, 主要是可以咏唱的乐曲, 而且大部分为儿歌摇曲。如《回荡的绿草地》, 语言简单, 音乐感强, 读起来是朗朗上口, 就好像是一首儿歌在耳边回荡。但这种简单不是单纯的通俗易懂, 其诗歌寓意深刻。作者寓复杂于简单之中, 使二者有机统一、完美结合。

2. 对比性

布莱克在诗中运用大量对比手法来描述理想画面和现实的反差, 这一特点在他的诗集和许多诗歌中得以体现。《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两部诗集, 最初是合订在一起印发出版的, 作者自己取名为《天真与经验之歌:显示人类灵魂的两个相反侧面》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Showing the Two Contrary States of the Human Soul) 。在这两个诗集中, 有通过不同题目的运用来展现思想内容对立的《羔羊》和《老虎》, 也有用相同题目的意象来对照表现出不同内容或相反状态感受的《扫烟囱的孩子》。即使是“同一个意象”, 其内在的“意”也有对比。《扫烟囱的孩子》描写以扫烟囱为生孩子的悲惨命运。在《天真之歌》里, 天使的慈爱和怜悯使孩子们具有一种天真信念, 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认为奇迹终会出现:“天使手拿着明亮的钥匙, 打开黑漆漆的棺材, 解放了所有扫烟囱的孩子, 他们跳呀, 笑呀, 在河水中洗澡, 在阳光中沐浴, 在寒冷中感到了快乐和温暖”, 然而在《经验之歌》里, 这种信念被现实的冷酷无情淹没了, “因为我快乐, 又跳又唱, 爹妈就以为没把我害够, 就去赞美上帝, 神父和国王, 是他们在我们的苦难上建起天堂。”这种对比性体现出布莱克诗歌风格的改变, 也表现了他思想的转变。

3. 宗教性

布莱克的诗中多数意象源自于基督教的《圣经·旧约》, 这是因为布莱克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人们要努力工作, 各尽本分。只有这样, 死后才能进入天堂享受快乐。布莱克的《天真之歌》充分体现了他的宗教观。《扫烟囱的孩子》中天使劝导汤姆:“要好好干活, 做听话的好孩子, 这样上帝就会做他的父亲, 他将永远快乐。”在布莱克心中, 上帝代表着爱、仁慈、怜悯与和平, 在追求幸福, 建立欢乐和谐的地上天堂时, 上帝是我们的引路人;但他逐渐发现对上帝的崇敬和希望并不能改变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经验之歌》里, 上帝没有做扫烟囱孩子的父亲去拯救他们, 而是同教士、国王同流合污, 在他们的苦难之上建筑天堂, 上帝失去了博爱和仁慈, 变成了蛮横的暴君。随着布莱克认识的不断深化, 其诗歌也由赞美转向批判教会的虚伪和黑暗。

4. 歧义性

许多诗歌中的意象都有约定俗成的含义。比如玫瑰象征爱情, 太阳象征希望。但在布莱克的诗歌中, 意象中的“意”并非一成不变, 他多用不定向的象征和暗示赋予诗歌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对著名诗作“The Tyger”中“老虎”这一意象就有着的不同理解。这只带有一定神秘宗教色彩的老虎可以说是人民力量的象征, 人民一旦觉醒, 就会产生猛虎般的力量去摧毁旧世界, 重塑一个崭新的新世界。有的则认为老虎代表了人类灵魂中一股想要冲破无知压抑迷信的包围的力量。但“老虎”究竟象征着什么?评论家对此争议颇多, 至今尚无定论。从上面的例子, 我们又领略到布莱克诗歌中意象的一个巨大特色——歧义性。即不同的读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意象做出自己的理解。这种歧义性一方面是布莱克诗作本身的深奥,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诗给了读者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

总之, 布莱克的想象和热情造就了丰富的意象。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他的诗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他用简洁的语言具有了丰富的含义, 将普通的意象赋予新奇的寓意, 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将诗歌的意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5

[2]、龙毛忠.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2

威廉姆·布莱克 篇2

Уви́деть мир в одной песчинке, И космос весь — в лесной травинке, Вмести́ть в ладони бесконечность, И в миге мимолётном вечность.这是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长达132行、名为《天真的预兆》(Auguries of Innocence)的长诗的俄文译文。是开头四行。在英国,这首长诗似乎并不著名,没有收在布莱克几本主要诗集里,评论家也不谈。活着的时候知者甚少,直到20世纪初才被挖掘出来。但在中国,他最出名的诗句就是这四句。

1919年,周作人在《少年中国》一卷八期上发表了《英国诗人勃来克的思想》一文,首次介绍了布莱克诗歌艺术的特性及其艺术思想的核心。文中说,布莱克是诗人、画家,又是神秘的宗教家;并第一次译出布莱克长诗《天真的预言》的总序中的这四句:

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见天国。在你掌里盛住无限,一时间里便是永远。

四句诗的英文原文: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中文译本不下二三十种,如:

在一颗沙粒中见一个世界,在一朵鲜花中见一片天空,在你的掌心里把握无限,在一个钟点里把握无穷

—— 《布莱克诗集》上海三联,张炽恒 译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 丰子恺《渐》中引用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于掌心 永恒无非是刹那时光

—— 杨振宁引自台湾散文家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

威廉姆森其人其事 篇3

威廉姆森早年曾希望成为一名律师。但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很快便将兴趣转向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并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高中毕业后,威廉姆森进入了黎庞学院,攻读由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的一个项目。由于长期居住偏僻小镇,所受教育相对落后,在刚入学时,威廉姆森的成绩并不好。但是威廉姆森凭借自己的勤奋,迅速赶了上去。按照原有的教学进度,他本应该在黎庞学院学习三年后,再进入麻省学习。但是在第二年,威廉姆森已经修完了黎庞学院的学分,提前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据他回忆, 麻省理工学院浓厚的研究空气给他以很深刻的印象。

1955年,威廉姆森获得了学士学位,成为美国政府的一名项目工程师。这份工作使他能经常参观项目所涉及到的那些政府部门和企业,甚至有机会出访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对这些地区的企业进行参观。这为威廉姆森充分了解科层组织的运作创造了条件。这为他此后的研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1958年,威廉姆森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起初,威廉姆森主攻的是营销学,但当他学习了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后,就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广泛地选修了诸如肯尼思·阿罗等人的经济学理论课程。1960年,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在新兴趣的驱动下,他决定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继续攻读经济学博士。

卡耐基梅隆的研究十分活跃,在此攻读博士期间,威廉姆森跟随赫伯特·西蒙、理查德·西厄特、阿伦·梅尔泽等名师,广泛涉猎了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以及经济学之外的各类知识,这对他日后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63年,威廉姆森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威廉姆森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直至今天。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威廉姆森十分注意和同事讨论、向同事学习。这些都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为其日后的成就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65年,威廉姆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遇到了阿门·阿尔钦、哈罗德·德姆塞茨和加里·贝克尔等一群研究产权和交易成本问题的经济学家。从和他们的交谈中,威廉姆森开始迷上了产权和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

此后,威廉姆森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他的工作,大大推进了以科斯为代表的早期交易成本理论研究。

威廉姆森教授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等著作中,对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进行了细化,并用它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进入了深入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企业理论、机制设计、管理学、公司金融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威廉姆森是继科斯之后,新制度学派最重要的代表,是公认的制度经济学“二代掌门”和集大成者。事实上,“新制度经济学”这个学科的名字也是威廉姆森教授最早提出的。

试论威廉·布莱克笔下的和谐世界 篇4

一、天真的和谐世界

每位诗人必有他理想的和谐世界。威廉·布莱克也不例外,他用儿童般简洁的语言、娴熟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欢乐祥和的画卷,展示了他理想的人间乐土。读他的诗歌,跟随诗人的思路,读者也会浮想联翩——仿佛聆听仙乐,进入了天堂般的身心愉悦。他说:“每一片田野和每一处幽居,都像伊甸;每一个村庄都似神灵常去的乐园。”那里有轻快欢乐的舞蹈,轻柔生动的歌曲;有忽闪的天真眼睛,咬舌私语的姑娘;有眉开眼笑的溪谷,回音四起的山陵。茅庐舒适宜人,闺阁快乐无忧,白色棕色的园圃中果子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光辉。老人乐呵呵地来聚会,观看年轻人的游戏消遣。

威廉·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集中体现了他对和谐世界的构想。这本诗集大多数作品读来给人一种温馨愉悦之感,让人充满对生活的希望。《摇篮曲》是首甜蜜的歌谣,读来有种甜到心灵、软到心坎的味道:

甜蜜的梦儿,成一片暗影,

罩在我可爱的婴儿头顶;

甜蜜地梦见怡人的流水,

借着幸福的静月的光辉。——(张炽恒译)

《夜》是另外一首让人心情放松的诗。“晚星闪耀在天上,鸟儿在巢中安眠”,“月亮像一朵花儿,静静地怀着喜悦;它安憩在高高的天庭,对夜微笑吟吟。”这片碧野和绿林中,天使脚步轻盈,为万物送去祝福和安慰:她们将鸟儿盖得暖暖,让哭泣的人儿陷入睡眠。狮子红色的眼睛会流出金色的泪水,它怜悯着那发出纤弱呼叫的羊群,在它们旁边躺下,充当起了羊群的守护者。

威廉·布莱克笔下的和谐世界有它的特点,那就是温柔、天真。他最常用的意象是纯真的孩童、纤柔的羔羊,这些都是天真的化身。“天真”这个字眼也反复出现。《牧人之歌》里有这样的诗句:“天真就像一朵娇嫩的玫瑰,在每个少女的脸上欣欣开放。”《老牧人之歌》则说:“天真是一件御寒的长袍,穿了它,我们将顶住那使我们四肢发颤、发抖的生命的暴风雨……”《天真之歌》属于理想之歌,主要歌颂童年的欢乐,它有很多诗歌与孩子有关。威廉·布莱克从孩子的本性中看到了人之初的美好本性。在天真的世界里,人们能够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用儿童的视角去发现真善美,内心极其欢乐。

二、通往高级和谐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美好和谐的世界只出现在威廉·布莱克前期诗作中,那时英国社会呈现的是一派繁荣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天真之歌》之后的作品展现的往往是残酷的现实:这是一片“猜忌和恐惧的土地”,处处充满了邪恶和肮脏,天真的孩童饱受经验世界的摧残,成人失去了纯真,困苦不堪。虽然威廉·布莱克以后的诗作中鲜少出现对和谐世界的描写,我们有理由认为上文提到的画面依然是他的梦想,是他坚持的理想之地。在他看来,天真,依然是人们的原初状态,是获得幸福和安宁的关键;孩童才是人类的灵魂。只是他的思想已经有了转变,他开始追求更高级的天真世界。

1794年出版的《天真与经验之歌》把《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合二为一,并清楚地标明这是“人类灵魂两种相对状态的展示”。威廉·布莱克一生最看重辩证法,他说“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显然在他看来,天真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天真是激情,经验是理性,理性束缚了激情,或是只剩下理性,人就会变得残缺不全。天真是美好的怀念,经验是苦涩的怀疑,成人的悲剧在于他们失去了爱的能力,由天真走上经验的过程就是灵魂带上枷锁的过程。

但是,一味的天真是不可取的。即便是威廉·布莱克本人,早期的诗歌里也透露出了这一点。《天真之歌》描绘了一派欢乐祥和的画面,但和谐中也有隐忧:《牧羊人》中“羔羊天真地叫,母羊纤柔地嚷”,多么温柔的画面,然而“它们安然无忧——是因为知道牧羊人在近旁”。如果没有保护人存在,天真又该如何自处。就在《摇篮曲》那般美好的氛围里,婴儿做着甜美的梦,“俯望着你,妈妈在哭泣”。母亲为什么会哭泣?显然是因为天真世界所不能明白的苦楚。而在《夜》这首诗中,夜幕下,没有残忍的猎杀,只有温情的守护。狮子与羊群,对立双方竟然能和谐共处,这是何等动人的画面!但是狮子毕竟是狮子,柔弱的羊群只能被动接受狮子施与的恩赐,哪里能做到安然无忧?天真世界的和谐,在这里显示出了脆弱的一面。

羔羊一般的天真在面临经验世界时往往显得脆弱无力,面临着被威胁、被损害的危险。威廉·布莱克深深明白,如果将天真视作救赎之途,号召受苦受难的人们在充满邪恶的社会氛围里重拾童心、回归天真的原初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不会否定经验世界,而是肯定经验(理性)也是人类灵魂中必不可少的一面。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天真向经验过渡,从经验那里获取智慧,变得强大起来。这就是所谓更高级的天真状态。对经验世界的人而言,如何找回天真、唤醒激情?威廉·布莱克的答案是依靠想象,依靠人的创造性活动。

威廉·布莱克认为人的想像力是使人类幸福的原动力,他说“理性制定出的法律和道德摧毁了想像力,只有人类自己才能把人类从悲苦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就是人类的想像力与艺术创造力。”(转引自韩红,76页)他倡导的是一种创造性想像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内在素质和天赋。只有想象才是恢复理性与激情,精神与感官,灵与肉的平衡、和谐之希望所在。

不同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威廉·布莱克关心的是人内心的自由。他相信,只有打破理性的束缚,充分发挥人的幻想与激情,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人才能从精神上获得自由、实现和谐。

三、和谐人的启示

早在18世纪,威廉·布莱克就看到了理性束缚下人精神的缺失,冰冷的理性造就了各种体制,而人则成了体制的奴隶,失去了活力,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异化。威廉·布莱克并不知道这个词,但他无疑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他是个人本主义者,关注的是人自身。

威廉·布莱克的思想观点实际上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所寻求的人类灵魂的状态实际上跟我们倡导的和谐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肖映胜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和谐人的本质是处于创造性阶段并逐步超越创造性,向自由阶段开始迈进。”(肖映胜,41页)“和谐人并非无差别无矛盾冲突的人”,人不仅要协调自身的关系,而且要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和谐人必然包括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人类和谐以及相互之间的和谐”,其中“人自身和谐是起点,是最为关键的。”(肖映胜,37页)他还指出,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就是身心和谐、认知和谐、人格和谐、行为和谐以及发展和谐。威廉·布莱克所追求的天真与经验的和谐,也可以看成是人自身的和谐。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味崇尚抽象理性力量的我们日益沦为物质的奴隶,确实有必要关注一下我们的内心,激发我们的热情和想像力,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一生写了许多揭露丑恶的社会现实的诗篇, 但他也曾怀着深情勾画了一幅幅人、神与万物共欢乐的画卷, 他笔下的和谐世界引人深思、令人神往。和谐实际上是人类灵魂中天真与经验两种状态的平衡, 只有在创造性想象的作用下, 人类灵魂才得以解放, 人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和谐,天真,经验,想象

参考文献

[1]韩红.浅析威廉.布莱克的想象力[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5) :76-79.

[2]肖映胜.和谐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威廉.布莱克 (著) , 张炽恒 (译) .威廉.布莱克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赵江涛.论《天真与经验之歌》中人类灵魂的对立状态[J].语文学刊, 2007 (8) .

[5]郑小冬.阴影斑驳的“天真”之境——试析布莱克《天真之歌》中“天真”的多重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 .

上一篇:1∶50000数据库下一篇:西北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