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空间

2024-06-18

仪式空间(精选五篇)

仪式空间 篇1

在中国, 尽管那种西方所谓的“消失的公众” (vanishing public) 或“没落的公众” (eclipse of the public) 从未出现, 或是在真正的政治与文化意义上就没有“公众”一词的存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 那种能形成“民主”的“公众”正在萌芽。

微博的兴起便为这种公共性话语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2009年8月, 新浪网首先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 随后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同等性质的“公众平台”也崭露头角, 这一新的网上互动现象引起国内学者的大讨论。但这大多涉及微博的效果研究, 用詹姆斯·W.凯瑞的观点, 这是传播的传递观的思想, 也是经验学派的实证方法研究, 其核心观念是“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与发布, 已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但微博内的传播只是在传递信息这一意义范围内吗?或许我们可以从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出发去了解微博传播的另一种意义。

一、凯瑞的仪式观思想

凯瑞的传播思想来源于杜威对传播的论述。杜威在《经验与自然》中提出“在所有的事物中, 传播是最为奇妙的”。凯瑞由此对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进而开展详细的研究。在传播的正统思想中, 传播的仪式观向来很少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他从另一角度审视传播, 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 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 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在微博这一新型的社交互动平台中, 体现了怎样的仪式观内涵?

二、传播仪式观的本体特征

(一) 个人自我身份的确认

微博的出现, 使众多在现实中缺乏自我表现与认同的人找到一个尽情发泄自己情绪、表达自我思想的平台。在微博的四大功能 (发布、关注、评论、转发) 中, 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关于自己的心情与感悟, 与自己的生活同步, 得到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同时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物。在微博的空间中,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好像生活在一个社区内, 你既可以保持你的独立身份, 又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 而在这种过程中, 人们有极大的自主性与选择性, 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与强制。在电影《骇战》中, 网络社区的每个用户都称自己为“乡民”, 就像在现实中人们属于哪一个团体。不同的是, 在网络时代, 这种身份的认同更符合个人的意愿。

在微博中, 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身份。你既是属于独立身份的个体, 又有可能是他人的粉丝, 或是他人是你的粉丝。你既可以关注这个话题的讨论, 又可以在别的群组中保持活跃, 这些不同的身份, 构成了独立的个体, 使其可以尽情享受微博空间的自由与自主, 这是现实中身份的解放。

(二) 话语权的转型

在传统的媒介中, 我们接收的信息只是权威媒体推给我们的, 一切的话语表达权在于信息的发布者, 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源与话语表达的渠道。这是典型的传播传递观的“撒播”思想, 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权利精英的手中。在信息的传播流中, 只弥漫着单调的乏味的甚至不可信的话语, 期间没有交流与对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成熟, 我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来自“上级”与“高层”的信息下达, 我们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想, 发表对某一件事情的评论。甚至在这种草根性的话语中, 我们可以建立平民的权威, 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这打破了通往话语权严实的结界, 使普通民众也有了表达的权利,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域。其中的对话不仅仅包括草根与草根之间的交流, 甚至还有明星大咖等与粉丝的互动。

三、传播仪式观之外在的维度

(一) “弥撒”仪式的朝拜

微博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是关于外界的信息吗?借以消除人们对于外界的不确定性。这期间的确有信息传递或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但这是唯一的意义吗?伯纳德·贝雷尔森曾在纽约报馆罢工期间在纽约人中进行抽样调查, 问他们在没有收到报纸的情况下感到失去了什么。“其结果是像感觉生活中隐隐约约缺少了什么东西”, “读报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种传播行为已是及其自然的习惯, 最初读报的原因已经消失在过去的影子中, 荡然无存了”。 (1)

我们可以将读报行为转化为登录微博的行为, 其间不是为了接收什么新的观点或是必须发布一下自己的状态, 这就好像参加一个仪式, 内容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但我们却强化了关于自我身份的确认, 保证我们是微博中的一员, 或是让他人知道“我还在”这一状态。参与微博的这一仪式性的行为, 使群体得以巩固并维持下去。

(二) 文本性的呈现:理解他人的理解

文本的一般意义是书面语言表现形式, 在语言的表达中给予人们以意义的阐释。在更深层的意义上, 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对现实的一种呈现。微博就像一个显现现实的文本, 其间有热门话题、找人、应用、电影各种频道, 用户参与其间, 构成一种人类行动, 而传播的仪式观将这类行动看作是一种文本, 其中包含了各种意义与解释, 而在行动的背后则要解读这一文本的内涵, 即理解他人的理解。理解他人的理解, 能化解冲突与矛盾, 共享信仰, 在时间上维系我们这个社会。

(三) 戏剧性的舞台

微博的出现, 不仅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更提供了一个戏剧的舞台。在这一舞台上, 我们每一个人都作为戏剧的参演者。正如凯瑞以新闻为例, 认为新闻不是信息, 而是戏剧。同样地, 微博提供的空间不是信息的聚合场, 而是一台台的戏剧, 并且这个舞台的剧本不停地变更, 其热门话题榜以每小时更新一次的速度变换, 其内容涉及娱乐事件、社会事件、政府事件等。在微博提供的近期的热门话题中, 有“姚贝娜去世”事件、“周杰伦大婚事件”等, 每一事件都有近万的讨论和近千万的阅读行为。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不止是得到了这一信息, 更是参与其中, 好像是这一戏剧行为的出演者, 微博提供的信息不再强调对世界发生的事情的描述, 而是戏剧性的力量与行动的舞台, 并在其中得到戏剧性的满足感。

四、传播仪式观之内在的隐喻 (以“姚贝娜事件”为例析)

(一) 互动与对话

在2015年1月16日下午, 《深圳晚报》微博独家快讯“著名歌手姚贝娜病重不治, 天使去往天堂歌唱了”的消息。这一消息刚发布, 便有43万的转发、40万的评论, 如此之多的新浪微博用户参与其间, 进行话题的讨论。与此同时,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这一微博, 并以“姚贝娜病逝”为话题, 追踪这件事情的后续状态。随后有新浪娱乐主持的“姚贝娜去世”话题、由央视新闻主持的“送别姚贝娜”话题等。在此期间, 众多“微民”与粉丝发表自己对姚贝娜的惋惜与留念。整个微博场成为大家互动与对话的平台, 在互动中, 人们创造共享的意义, 在微博中, 绝大多数是对这一事件的感伤, 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唏嘘。

(二) 道德感的衍生与虚拟的制度

在《深圳晚报》发布关于姚贝娜逝世的独家新闻后, 随之发生了《深圳晚报》派记者偷拍姚贝娜遗体的事件, 这一举动在微博上引起讨论与谴责的浪潮。首先是姚贝娜经纪人在17日凌晨发表微博抨击“不道德传播”行为;随后华谊音乐发表微博谴责《深圳晚报》的行为, 随后各大媒体的微博也纷纷对这一行为发表谴责。在这一场道德的论战中, 《深圳晚报》终于在舆论压力下向公众以及姚贝娜家人发表了致歉声明。

传播的仪式观要求我们注重人文主义观念。人类只能非常小心地使用传播, 并且只能用于好的、向善的目标。在道德感的衍生与内化中, 在微博内, 一种虚拟的制度得以产生, 它要求人们以道德为制度, 在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内, 一旦脱离道德的钳制, 违背共享的意义, 这种巨大的虚拟的制度便会以一种极大强制力要求人们回归道德的底线, 这种看不见的、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仪式是以形成巨大的舆论场为基础的, 在某种意义上, 参与仪式的内化的精神远比实际中的惩罚更深刻。

(三) 突破时空维度的限制

在这里, 笔者所谈到的时空观并非是英尼斯关于“技术所固有的时间与空间的偏向”这一技术的时空维度, 而是要从意义的共享的角度重新分析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联系与依托, 在这一情况下, 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体现矛盾的另一维度——统一与共存。在“姚贝娜去世”事件的传播中, 时间与空间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 在空间即地域范围内, 来自五湖四海的“微民”共同参与到这一事件中, 表达各自的情感与思想;在时间范围内, 从16日一直至今 (22日) , 依然有不同的“微民”参与进来, 并且随着事态的改变而不断发表新的评论。时间与空间的结合, 共同构造了“微民”的世界观与意义的共享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成为一个话题的团体, 维系着我们共同的意义空间。

(四) 场外的延伸

在“姚贝娜事件”中, 大家对此话题的讨论并非局限于这一虚拟的仪式空间内, 许多喜爱她的粉丝、朋友、老师、亲人在1月20日出席姚贝娜的追悼会, 这一真实的仪式衍生于场外, 大家哀悼、追念、痛苦, 其共同的精神交流由此而生, 加强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 在此刻, 真的符合了“我想象你的思想, 特别是你对我的思想的想象”这一观点。

五、结语

传播的仪式观思想是一种更具人文精神的、世俗道德的文化范畴。在微博的传播研究中, 我们突破以往传递观的惯性思维, 以仪式观的视角看待微博, 这是一种更为宽阔的、历史的研究方向, 互动与对话、自我身份的确认、戏剧性的参与, 启发我们以建构性的学习观为基点, 用更为发散性的思维研究传播。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 2005.

[2]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

众创空间启动仪式的主持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XXX启用仪式暨XXXX行业峰会。在此,我谨代表XXXX向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来宾和各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领导有:

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XXXXXX的建立将开创出三、四线城市互联网创业社群的全新实用模式。拥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平台和资源优势的“XXXXX”,未来是如何为互联网创客及团队的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保障的?接下来我们请创业中心主任给大家介绍XXXXXX的项目特点及未来规划,大家欢迎。

(领导致辞)

感谢创业中心主任的精彩致辞!获得多项优惠政策支持的“XXXXX”如何在今后引入社会资源,下面请它的运营方代表,XXX公司总经理发言。

(领导致辞)

感谢运营代表XXX的精彩讲解。下面请管委会主任发言,与我们展望“XXXX”将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蓝图。

(领导致辞)

仪式空间 篇3

尼斯(Nis)墓地位于前南斯拉夫(今天的塞尔维亚),是东欧犹太人墓地错综复杂状况的典型案例。它有超过1,000处的塞法迪犹太人墓穴,许多墓碑上还刻有极为罕见而有趣的神秘墓志铭。二战期间,纳粹的占领彻底摧毁了犹太社区,1948年之后,墓地又被共产主义政府征用,一度遭弃。一个罗姆/吉普赛人社区接管了墓地并在此定居,生活在礼拜堂和墓穴之间。20世纪90年代晚期,一位波斯尼亚犹太人领袖开始抗议这种亵渎行为,随后许多犹太学者也加入抗议者的行列。最终政府将罗姆/吉普赛人社区迁出。国际组织和志愿者们花了好几年时间清理这片墓地,将之重新恢复。罗姆/吉普赛人存在的那段历史,客观上加深了此地被粗暴破坏的印象。一个被迫害的少数群体,占据了另一个同样被迫害的少数群体的圣地,这的确令人震惊。

在被纳粹蹂躏过的国家,犹太人墓地常被周边居民当作庇护所或建筑材料储存地,这样的情形相当普遍。这激起了欧洲各地犹太社区的怨恨和愤怒。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应是,在欧洲犹太人经历过种族灭绝之后,犹太人墓地的历史痕迹将再一次被抹去。欧洲犹太人墓地遭遇的伤害与忽视,反过来加强了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身份的诉求。显得矛盾的是,战后及后共产主义时代东欧地区犹太人墓地的处境被西方犹太团体用来强化自己的身份。一处位于波尔多的犹太人墓地有着与前南斯拉夫犹太墓地同样的命运。18世纪初,波尔多犹太人墓地专为来自阿维尼翁的犹太人修建,原因是塞法迪犹太人不允许他们安葬在自己的墓地。几十年来,这里一直被人们忽视。它与尼斯墓地的区别在于,前者位于一个法国大城市的中心,一直属于犹太社区,也并未出现过关于亵渎圣地的抗议。

墓地的冲突角色

有观点认为,墓地既是冲突之源,也是身份的创造者之一,考古发现很好地提供了证明。在过去20年里,一系列考古挖掘使欧洲诸多犹太人墓地见诸公众,也激起了基于身份或宗教的诸多反应,在许多案例中甚至导致考古工作的中断。这些反应源自这些年来社区精神的加强,与之相关的是多元文化社会中少数群体被认可的需求及传统文化概念的扩大。

1992年,德国汉堡附近的奥滕森(Ottensen),一处犹太人墓地原址要建成购物中心。这处墓地始建于1663年,后被纳粹摧毁。战后,它重归犹太社区,并于1950年被犹太信托公司卖给了一家私人建筑商。绿党得知此地前身为墓地之后,迅速对购物中心计划提出反对意见,并提醒纽约的犹太极端正统派组织——犹太圣地保护协会(Athra Kadisha),后者随即参与到抗议行列。这一考古发现的地点和近期历史,又激起了人们对纳粹迫害和掠夺的痛苦记忆。人们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身着黑衣黑帽的正统派犹太教徒被警方拖过马路,街头一位德国目击者评论:“这些场景勾起可怕的回忆——德国警察带走了犹太人。”压力如此之大,最终在耶路撒冷犹太大拉比的主持下,各方才得以达成协议。

接下来几年里,欧洲和美国的正统派犹太社团对犹太墓地的发现越来越警觉。在捷克的布拉格,英国的约克郡,立陶宛的斯尼皮斯克斯(snipiskes),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塔雷加、托莱多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这表明类似现象已经遍及整个欧洲。各种压力集团——如以伦敦为基地的欧洲犹太人墓地保护委员会——纷纷成立,从尊重宗教教义的角度提出应永久保护犹太人墓地。他们已经做好准备,防止对犹太墓地的任何侵犯,并运用政治力量和媒体报道宣扬自己的观点。这些均出于对《圣经》的阐释:死者必须不受打扰。

阻力的本质是墓地挖掘会给历史信息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表现形式则多种多样。由此也引发了两种主要的倾向。首先是自我审查。总的来说,公共当局缺乏对犹太教具体特点的认识。若他们没有充分的信息保障,多半倾向于把犹太人视为一个被内部规则所统治的特殊群体,犹太人对任何施加到自己土地上的国际压力都显得相当敏感。第二种倾向与某些犹太教派试图将教义置于民法之上的企图有关。这两种倾向汇集在一起,令形势变得复杂,还会威胁到公共自由。这两类倾向是互为解决方式的。首先,犹太教权威的观点可以理解,他们希望能将信仰中的基础教义严格实施,并乐于身体力行;其次,全体民众,包括犹太人或非犹太人,均有接触犹太文化遗产的权利,公共当局必须承担自己的职责以确保这项权利的实现。在大多数案例中,公共当局的角色都比较困难,似乎无力保护人们了解自己遗产的权利,只能允许一个小小的团体表达其极端观点。实际上,正统派犹太组织之所以在那些国家里能就处理原犹太墓地规划的问题达到目的,也和以下传统观念有关:犹太团体相对自治,至少和社会其他部分存在强烈的文化隔离。这种观念等于说,拒绝其他社会成员将犹太遗产视为国民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拒绝非犹太人使用。

在面对道德和信仰诉求时,西方国家对过去的殖民史有一种负疚感,这也使现在公共当局放弃自身责任的情况更为严重。犹太人对构成自身历史与文化的元素——他们藉此得到身份认同,至少藉此主张道德权利——有鲜明的立场,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把它和后殖民时代国家里其他宗教与道德团体的主张进行比较。20年前,对原住民文化价值的认识开始觉醒,这一主张随之产生。并非巧合的是,诺曼·帕尔默(Norman Palmer)教授在关于人体遗骸工作组的报告(2003)中,从犹太人诸多种族要求里单选他们对墓地的诉求为例,意在提供一些法律线索,以解决英格兰与威尔士国家收藏中的人体遗骸问题。由此,在过去10年中出台了针对此问题道德层面的一系列法规措施和国际宣言。

处理人体遗骸的道德问题

回顾针对人体遗骸及相关文化遗产问题的宣言和建议,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主张必须在行动上尊重人的尊严。尽管这很难界定,但以尊重的态度从人类尊严的角度探讨死亡,已成为诸多国际法规最重要的基本点,也在1949年《日内瓦公约》中得以体现。

不过,虽然这一趋势已经给人类尊严以较多的尊重,它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其中之一是对文化与科学的反对态度:博物馆既是保存普遍知识之地,也是保存作为身份载体的遗产的场所。令人担心的是,因生物伦理规范引发的新的限制,导致医学领域里研究水准的下降。对遗体的尊重,加上宗教和文化的压力,使获得样本、丰富或更新人体骨骼和医学藏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例如,法国布雷斯特(Brest)的人骨收藏对鉴别巴尔干战争后大量墓地里牺牲者的身份极为有用,但自从《生物伦理法》生效后,该机构不得不于1994年关闭。

我认为,考古研究及其科学目的完全符合尊重

人类遗骸的标准。考古研究可以重现人体遗骸在历史上的地位,尝试修正由生者创造的神话。考古以超越仪式的科学优势为基础,也不会破坏旧的墓地。记住,在那些基建项目抹去记载历史的丰富信息层以前,考古学家就可以介入,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们以社会的名义要求保护公共知识,为了公共利益而行动。不过,这仍然遭到了犹太团体和犹太教会的拒绝,理由是有违宗教原则。为证明自己有权实施规则,他们声称拥有源于宗教延续性的法律垄断。犹太教已经经历了多次丧葬理念的变革。到公元3世纪末,至少有三种观念并存。耶路撒冷地区所流行的观点尤其特别,它认为,人死后要等上一年以待骨肉分离,只有在此之后,骨头才可以放进一个小小的骨瓮中。最早的《塔木德》文本《密西拿》(Mishna)收入了仪式的律法条文。《希马摧特》(Semachot)专门论述了丧葬仪式,几个世纪以来,它在欧洲其他民族的影响下逐步做出修订。因此,公元12和13世纪的条例已和遥远的10个世纪之前的规定相去甚远。可以肯定,我们对古代的犹太地下墓穴和10世纪时开始出现的犹太墓地同样一无所知。在《塔木德》传播之后,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关系受到了来自教会的限制,十字军东征又加剧了这一状况,使得犹太人越来越倾向于自我孤立、自我保护。有一种假设认为,犹太人和基督徒也曾葬在一起,直到基督教教义宣称墓地系神圣之所、禁止共用墓地。事实上,犹太人的葬礼强调相应的仪式,对埋葬地点并无特殊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快对于犹太人墓地的研究,因为它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科学与宗教法规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犹太人的丧葬仪式并未严格遵守《塔木德》教义,近几年的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约克郡的朱伯里(Jewbury)犹太墓地一案显示了犹太教会的反应过程。通过墓地试掘,考古学家发现遗体安放在铁钉木棺中,朝东南方向。最初,大拉比雅克博维奇(Jakobovits)认为这里不可能是一处犹太墓地,因为传统的犹太墓多呈东西向,也不允许使用金属钉。幸运的是,考古学家获准挖掘出482具遗体,以完善人类学调查。在此之后,大拉比才相信这些证据与传统有异,并重新安葬了这些遗体。

人类体格学的首要作用在于帮助勾勒犹太人的生活、饮食和健康状况。对大量墓地的调查显示,存在着暴力处决或大屠杀的迹象,对那些缺乏文字记载的历史来说,发掘得出的事实与真相无比重要。最后较为重要的一点是,DNA分析为人口迁移史和欧洲民族形成史提供了依据。对犹太墓地的考古研究在史学资料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历史环境也使推进这项研究的必要性愈发突出。

没有哪一种宗教是一成不变的。犹太教的基础是对律法的讨论与阐释,并不承认什么中央权威。少数民族有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对手或不同意见者,在社会的影响下,犹太教开始使用“Dina de Malchuta dina”这一格言,它在亚拉姆语中的意思是“国法即律法”。对此,正统的解释是,它只限于税务领域,并不适用于民法。这也解释了下述情形:正统犹太教拒绝承认任何出售曾是犹太公墓的土地的合法性。

近些年来,社会思潮的演变不断调整着我们对如何处理人体遗骸的敏感度,宗教当局也并非始终对犹太墓地的永久性持以严厉态度。1990年,法国犹太教会表现的心态即是一例,至今常被提及。巴黎市郊蒙鲁日(Montrouge)的公墓建于1786年,由犹太人的著名领袖塞弗·拜尔(CerfBerr)主持,供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使用,因他们不愿与塞法迪犹太人混葬在佛兰德斯。在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帝国期间,蒙鲁日公墓一直集中保存巴黎犹太人的遗体,直到它被后建的公共墓地取代、渐渐荒废。1991年时你仍可以在这座公墓里看到墓碑,之后公墓被其所有者巴黎犹太宗教法庭(the Jewish Consistory of Paris)拆除,原址建起一所宗教学校。只有少数墓碑被嵌在学校的墙上以作纪念。

在一个民主社会,想要以只与部分人有关的宗教禁忌为借口、阻止公民接触他们的历史与文化,本就相当困难。当代犹太人社区宣称,他们是中古社区的继承人,以宗教法典“哈拉卡”(Halakha)的名义,对古代墓地拥有道德上的权利。但是,拉比们并不能把“哈拉卡”强加给非犹太人,也不能强加给犹太人。在民主国家里,它只适用于愿意接受它的人。这是个自由的选择,而非死者的选择。如果缺乏特定的继承者,你可以把当地所有人视为人体遗骸的文化继承人。犹太人的后裔可能未必都是犹太人。或许他们是犹太人,但未必是宗教意义上的那种,但同样可以要求自己的遗产。

这是个宗教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与两种观点有关:宗教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前者主张保护特殊权利,后者主张保护集体利益。宗教法则不容讨论。唯一的问题是,需要知道公众当局是否有意愿对此加以限制。若不考虑给社会其他阶层造成的社会后果,那就不应当把过多的权利给予少数人。我个人坚信,应超越道德和宗教主张,犹太人的遗产应当属于所有公民,也是国家和世界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遗产为旗帜、促进某些人的身份认同,这一倾向值得仔细研究。历史是共同遗产,不应被分割。反过来说,越是痛苦的历史,越要与他人分享。民主国家中每个有活力的社区都可以依据自身的信仰和仪式生存,这可以为现在和将来创造遗产。但是,历史属于所有人。

仪式空间 篇4

2015年5月28日上午,“未来课堂互动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暨公司落户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紫光信息港举行。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教育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名誉社长、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宋成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首席专家张际平,深圳市亚太未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维福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深圳市亚太未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大项目落户深圳,深圳市政府投资促进署二处处长简政,代表深圳市政府专程到会祝贺。同时,来自深圳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安徽、香港等地教育系统,以及出版业、传媒业、广电系统的领导与嘉宾一同出席了活动。

深圳市亚太未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香港未来领航(深圳)有限公司和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已在教育信息化行业积淀多年,此次落户深圳后,将肩负全新的互联网在线教育使命继续前行。

董事长李维福介绍了公司的理念和产品——本着“以赛引导,以学为道”的理念,打造“互联网+”未来教育立体化空间组合,即以未来教育云模式为核心,由NOC网、校园NO.1、O信移动教育APP和未来课堂四大核心系统组成,将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多平台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

仪式空间 篇5

10月17日晚7点,无限空间动漫社在教2B119教室隆重举行了社团

换届仪式

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每位到场会员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看得出他们都对新一届的理事会选举结果抱有很大的期望。

主持人学生会组宣部部长王高涛宣布换届仪式开始,原动漫社副社长蒋昱凡做任职工作报告,对本社团做了基本介绍,并对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做了总结报告。然后主持人对选举制度作了简要说明。接着由社团换届小组宣布候选人竞选条件、选举方法以及监票人和计票人,由此大会选举开始:候选人依次上台作竞选演说;然后,由监票人和计票人清点人数并分发选票;接着,与会代表根据候选人简介及演说,慎重进行了投票;最后,由监票人和计票人当场公开计票。

到了大会最重要的一项,由主持人对理事会名单进行公布,新一届理事会成员相继上台发言,从他们的话语里,显而易见,他们对社员对社团未来的工作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团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表露出了他们将不遗余力的为社团进一份心。由此将气氛推向高潮。

上一篇:文人文化下一篇:膜分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