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环境教育刍议

2024-07-05

班级环境教育刍议(精选五篇)

班级环境教育刍议 篇1

一、制度先行, 用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

1. 常规性书面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 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 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 制定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和规定, 如班级公约、课堂纪律、卫生公约等。经过讨论, 形成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规章制度, 再经过班委会的整理, 并将它打印成文, 贴到班务栏中, 便于以后用书面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 还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 使学生不断增强班规意识,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 以求达到品学兼优的教育目的。

2. 做好安全教育常规工作。

安全教育作为集体常规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环节, 班主任必须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应该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 以口头宣讲、主题班会或者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及时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法纪法规教育, 如冬季“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的“三防”教育, 暑假防溺水等教育,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内容, 班主任都要在特定的时间及时给学生普及安全常规和基本安全常识, 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二、组建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形成有力的台阶式有序化管理

班干部对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 他们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所以, 唯有慎重地选拔出具有较强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工作才能由繁变简, 才能带出一个好班级。

1. 精心培养班干部队伍, 做好集体“领头羊”。

一是班主任要大力表扬班干部的优点, 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帮助他们树立威信。二是班主任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的同时, 更要严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纪律上以身作则, 力求从各个方面给全班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培养班干部团结合作的精神, 让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带动整个班集体的主动性和进取心。

2. 制定明确的约束程序。

所谓约束, 指的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限定, 班级管理不能仅靠班主任, 更多的是要靠学生的自律。要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则离不开班干部, 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教育班干部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要求班干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 努力做勤学守纪的模范。其次, 在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中, 要求班干部积极负责, 严格管理, 尽可能做到公正合理。总之, 班主任要有一套对班干部的约束机制, 实行职务滚动制和职责奖惩制, 奖勤罚懒, 这样才能使班干部在班集体中发挥中坚作用。

三、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成长和赖以生存的精神行为文化, 是带好优秀班集体不可或缺的内容。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 班级文化也是班级建设的堡垒和重心。学校都有常规性的或临时性的主题事件。如每年三月的“精神文明月”活动, 要求学生学习雷锋, 每人为班级做一件好事, 每个班为学校做一件好事;再比如每年九月的教师节。班主任可以结合实际, 结合班情,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解说班级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不断树立学生的荣誉感, 让他们建立一种“班荣我荣, 班败我辱”的荣辱观。此外, 班级内部也可以组织主题活动或者利用教室墙壁, 设计构思丰富多彩的文化园地, 创设班级文化氛围。如, 制作感恩壁、自励壁、学习园地等, 让学生在展现才能的同时与同学共享其中的乐趣, 展现班级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精神风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系到班级形象、班级荣誉以及班风, 班主任要认真对待。

班级量化管理刍议 篇2

班级管理量化精彩班主任一、量化制度让班主任参入制订

班级量化制度由政务处起草一个基本框架,留出更多的“空白”,让班主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政务处将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筛选、匯总,反复权衡、修改后印发成文,发到各教师手中,征求教师对修订稿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制度再进行调整,使其日趋完善。由于班主任对量化制度没有异议,所以执行进来比较顺利。

二、量化办法让学生知道

班级量化管理办法一旦成熟制订出来之后,便要公布于学生。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出勤、卫生、纪律、工作、学习等方面都能以“法”行事,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班级扣分让班主任知道

许多学校都是一周结束后对各班级积分进行统计、总结、通报,至于班级何时被扣了分,谁违反了校规校纪,都是见“报”后才知道,对违纪学生只“罚”不“育”,这样班主任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时机。须知,量化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应第一时间内对学生的违纪情况了解、知情,及时对量化管理的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对比和总结,通过表面现象,剖析问题本质,认识差距,变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各种评价,齐头并进

绝大多数学校的班级考核办法都是以政务处牵头,由学生会的学生对各班级进行定期、定性的检查,最后由考核小组对各班级积分进行汇总并做出评价。一来这种单一的量化计分办法,让师生产生一种时时、处处被人监督、检查和主宰的感觉,长期如此,他们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二来这样的量化管理办法让班级管理走向了这样一个误区:没有扣分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扣分少的班级就是好班级。这种错误的思想直接带来的后果是许多班主任和学生为了能得到一个高分而弄虚作假,编理由蒙骗学校。

班级管理中,许多问题是不能彰显和量化的,不能单纯地用分数、用“刚性规定”来衡量的,如学生的情感、政治思想、生理健康、学习目标态度、劳动观念等。再者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是很难记录完整的。因此,我们的评价办法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多种多样。除上述评价办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自评、问卷评价等多种办法,客观地反映出学生道德素质中的成绩与不足,充分调动师生对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五、注重人文关怀

量化管理能有效地避免评价的不确定性、片面性和主观性,根本目的是预防学生错误的反复性和狡辩心理,教育学生时能做到有理有据。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不能对“分数”漠不关心,又不能每“分”必究,把“分数”看得过重,防止因教师的过激行为引发的学生对教师和制度的抵触情绪。“犯错误是上帝赋予孩子们的权利”。违纪学生都会有内疚感,一段时间后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危害。无形胜有形的道理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情况下,教师都不能情绪失控。要学会控制情绪,不可沦为脾气的奴隶,要表现得平和、宽容、大气,要先给学生一段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机会,不要居高临下,冷若冰霜,“咄咄逼人”,应以诚恳、平和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和引导他们,适时地并用适当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言语要饱含深情,态度要蕴藏期望,表情要充满关心,心平气和地同他商讨不良行为的不良后果以及纠正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达到内化心灵的效果。

六、多一些“隐性考核”

班级量化考核中,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考核最难掌握,许多“软指标”很难准确地做出评判,因此,也就不能全方位、科学地对班主任工作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在班级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对此,学校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微服私访”、“隐性考核”的办法。例如,一位陌生人“无意”碰了学生一下后连声说“对不起”,有的可能回一声“没关系”,也有的可能破口大骂“没长眼睛啊”;教室前宣传栏上的挡风玻璃“不知何故”都敞开了,风一大,会摔碎橱窗上的玻璃,有的班级的学生会“无声”地把窗关上,有的班级的学生却是熟视无睹;踊路上几只空汽水瓶格外“扎眼”,有的班级的学生会悄悄地将其捡起,扔到垃圾箱内,也有的学生会将其踢到路边……所有这些都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班级学生的道德素质面貌。

“隐性考核”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隐性”,学生是在未知情的情况下接受考核。这样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反映一个班级整体的道德素质状况。这种以真实为基础的考核才能体现考核的价值,唤起广大班主任的“共鸣”,促进班级工作健康、积极的发展。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刍议 篇3

一、班级建设的概念及常见的问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班级风貌”、“班级的管理”, 说到底就是班级建设。班级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硬件建设, 即班级环境建设, 通过相应的教室环境布置来渲染营造学习的氛围;软件建设, 即通过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渲染营造学习氛围, 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在班级建设上常见的问题, 主要是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 (如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表现在不少老师的班级管理主要还是通过灌输规章制度、惩治违纪典型、借助集体舆论等方法来完成, 没有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 导致班级变成了班主任唱独角戏、效率低的局面。也有的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认识不清, 不根据实际而随意套用别人的模式, 以放羊式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因而出现自我管理随意化、无序化, 以致陷入管理的误区。

其实初中学生正处于半成熟与成熟的转变时期, 自我意识强烈, 但心理上的矛盾是多重性的, 是极不成熟的, 加上受许多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无论是无原则迁就的保姆式教育管理, 还是施以重压的警察式教育管理, 都容易造成教育管理上的偏差, 以致失误。一个班主任, 既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 又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求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提高学生自身认识水平,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重大意义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和个性充分发展, 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而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则必须依靠良好的班级管理。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 而实现自主管理是前提和基础。借鉴这一观点,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 真正的管理是自主管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科任老师严格管理, 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使每个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 又是管理的主体, 从而达到“管, 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进入初中以后, 他们开始身高猛长, 自主意识更强烈, 使得他们要求成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他们已有独立的见解, 要求独立, 急于摆脱大人的监护, 什么都想自己干。”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 在这个时期, 应根据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 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 使他们达到自主意识的高层次, 倡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因此构建班级文化, 当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前提。

首先, 学生自主管理能创造一种亲切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这种环境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环境过于严肃、紧张或过于松散、零乱, 学生的心境与情绪都会受到影响, 接受教育的功能就会随之下降。

其次, 学生自主管理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创造了许多机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 长大以后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进取心。

此外,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 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 自主认识、自主组织、自主监督、自主调节、自主评价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从而为优良的班风校风的树立准备好思想条件。班风和校风是学生群体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 它体现出学生共有的精神风貌。

总之, 实施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是时代的要求, 是由学校教育性质与学生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三、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方法尝试

1. 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班委。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 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开始时要精心指导, 待有了基本的组织工作能力后, 要大胆放权给班委。例如, 对一些班级的量化考核, 班委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 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只有当他们有了宽松的工作环境, 才能发挥班委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当然, 还要经常组织班委进行培训学习, 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 并提出要求:要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既要积极开展工作, 大胆管理, 又要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让班委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能力, 从而为学生自主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 实行“小组组阁制”。

为充分激发每个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 爱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我班实行了“小组组阁制”。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先由班委聘任8个小组长, 再由小组长实行双向选择去组阁。为便于各小组今后竞争和评比, 班委要求小组组阁时既要考虑民主, 又要考虑成绩和男女的平衡因素。一个小组就是一个集体, 在这个集体中他们自行给自己的集体命名, 自己选举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劳动小组又是值周小组、纪律评比小组。各小组竞争意识增强了, 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更便于班级的管理和团结。

3.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

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定班规, 制定一套完善有效的监督制度, 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位考核, 并把班级量化考核情况在“学习园地”公布。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分为80分, 每天根据各人不同的表现, 由班委负责检查并进行加分和减分。每月定期召开各小组长会议, 交流汇报班级量化考核情况。期末看谁表现好, 得分高, 再加以奖励。每次量化考核结果公布, 都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要及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着力纠正错误。这样, 无论是对犯错同学本身, 还是参与剖析错误的其他同学, 都会受到深刻的教育。第二, 要做好周期总结。周期总结要用科学的方法, 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评价, 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看到缺点, 吸取教训, 进而指出下一阶段应努力的方向。总结是班级教育活动科学化的基本途径, 为此, 大到每学期的班级工作总结, 小到班级和小组的周记, 都可以要求学生写, 并力求使写总结的过程成为每个学生对班级、对自己的一个重新、全面、客观的认识过程和评价过程。

这样, 学生人人心服口服, 个个心情舒畅, 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形成人人追求健康向上的良性班级风气, 也确保了班级自主管理的顺利运行。

四、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收获

1.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在自主管理模式下, 学生在班集体中增强了自我的责任感, 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操作过程中, 逐步使学生改他律为自律, 使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 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班级开展的活动中参与各层次的管理, 并担任相应的角色, 班级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 创设了成功的机会, 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成绩好、纪律好、工作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已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新标准。学习环境优化, 班级充满民主空气, 学生就很少有压抑感, 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 从而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发展, 促进了学习成绩的稳步上升。

2. 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

过去班主任工作的琐事太多, 工作压力又大, 每天都很忙。我们知道, 有时间思考才有能力创新, 而班级自主管理可以让班主任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 从而能研究更有探索性的、指导性的东西, 从而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当中, 从而能让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 有利于营造乐观的教育情境。

乐观的教育情境有利于班主任以更高的期望和评价看待学生, 有利于在工作中做好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 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学生而言, 一个良好乐观的情境, 是他们成长进步的加油站。乐观的情境下, 学生把成功归因于有能力和付出努力这些内在因素上, 追求成功的动机也是强烈的。同时, 乐观的情境下, 学生也更易接受教育和管理。

五、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应注意的问题

1. 引导学生正确地发挥自主性作用。

班级管理中, 学生的自主性程度高低强弱是和主体能动性高低强弱成正比的。如果学生的自主性被压抑, 那么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将受到压抑和削弱。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形式既可能采取积极的形式, 也可能采取消极的形式。一旦以否定的、消极的形式表现自己, 那将不求上进, 无所作为或做出越轨行为。那就需要适时引导, 正确地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

2. 不断调整教育管理方法。

根据学生自主性和成熟度不断调整和提升教育管理方法, 尽量向学生自主管理方向发展, 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充分相信学生,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3.面向“后进生”实施自主管理。

实施自主管理, 尤其要注意面向“后进生”, 因为他们笼罩着较多的被批评的心理体验, 自卑感较强。对待“后进生”主要坚持不歧视、不放弃, 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 捕捉教育契机, 使其自主进步。

4. 要不断激活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

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主题班会、节日庆祝会, 还是各种文娱、体育、社会调查等活动都是学生展现才干的舞台。在活动中, 班主任在“台后”作必要的指导和点评加以激励, 让学生独立去组织、设计和开展, 在展现自己才华的过程中, 不断增强自己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为集体服务的热情。

刍议班级管理内容创新及方法探析 篇4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内容;创新策略

班主任是对班级进行全面负责的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也是学校对学生集体进行管理和教育的主要助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任课教师之间以及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学校、社会、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的桥梁,是教师中的中坚和骨干。

一、师生交流方式和途径上的创新

师生交流是体现师生平等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班主任有效管理学生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和途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下面我就介绍我平时采用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1、“高一(2)班学生心语录”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创造了一个机会,为师生交流搭建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平台。“学生心语录”,由值日班长记录,值日班长由全体学生轮流担任,一人一天,负责记录班里学生的出勤、班内发生的事情,对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上课的想法以及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并负责点评。记录本就放在讲桌上,方便学生和老师翻阅,翻阅者可在上面写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时,他的有些观点和想法会被隐藏起来,但在记录本上他们会随心地写下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科任老师也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基本没时间和学生交流,而在我们的心语录上留下了他们很珍贵的建议和想法。一年来,从心语录上我得到了大量的学生信息和班级管理的建设性建议。

2、作业评语也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除了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外,批阅作业是教师和学生最直接的交流了,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批阅作业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互动,其实,批阅作业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时,以学生所的习题为媒介,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用一两句话对学生进行心理等其它一些非智力因素的点评,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当然,作业本上的点评以鼓励主,亦可以是问答式的对话,学生当面不会跟老师的讲的话,会在作业本上——的告诉我们,因为他认为我们在关注着他。

3、“谈话课”的开设进一步增强了班主任的亲和力。由于在班会课上我们要宣讲一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处理班级日常事务、进行主题班会等,我们不可能达到一对一和学生进行交流的目的,所以,我在每周三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专门开设了“谈话课”,班主任和学生围成一圈坐在一起随意的交谈,这时,谈话的内容没有什么限制,涉及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随心的发表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不需要担心什么,因为,这时,我们是并列地坐在一起的朋友,不是平时总高高在上的老师。谈话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学习中的,还是生活中的问题,师生共同商量解决。当然也可以邀请科任老师参加。

4、亲自参与参与学生活动,也是达到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多少年来,我们总认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会影响到学生,他们可能会放不开来,会有所顾及,或许如此吧。但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亲近老师和被老师关注的渴望心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不但可以凝聚学生的团结精神,还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增加班主任的亲和力,从而达到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目的。

5、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上网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确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也采取了多种严管的措施,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周末,假期,学校的管理就鞭长莫及了,家长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怎么办?听说我们班的学生集體建立了一个QQ群,每到周末和假期就相约聊个不休,我就让班长用假名假年龄偷偷地把我也给加了进去,到周末和假期一有空我就偷偷地监控他们的谈话,结果发现了许多我们通过正常渠道根本无法知道的信息和他们的心理动态:什么这个周末他的父母要去出差,可以相约去什么地方玩啊;父母昨天误解他了,真实情况不是那个样子的;……。等等。了解到这些之后,要么在上学后我就有意的和这些同学交流;要么及时和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解决问题。家长和学生都很奇怪我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岂不知我是当了一回网络“间谍”。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设的创新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刚组成的教学班,经过班主任长期系统的组织培养工作,由松散的学生群体转变成为健全的班集体,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1、组建班集体阶段。在新组建的班级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陌生,学生心里还没有班级的概念,群体松散,班级吸引力差,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在这一阶段,班级活动都依赖班主任直接组织和指挥。实践表明,班主任在这一阶段如果抓不紧,教育引导不力,组织管理不严,班级很容易出现松弛、涣散现象。因此,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从以下方面进行新的班级组建工作。首先,抓紧时间全面了解学生,尽快掌握熟悉班级和学生的整体情况,注意发现、选择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再次,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提高班级的吸引力。

2、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培养下,班集体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同学问彼此有了一定了解,友谊加深;班级积极分子已涌现出来,集体有了骨干力量,班级核心初步形成。但是,这时的班集体还十分脆弱,集中表现在班级行为规范尚未成为学生的共同需要,集体舆论还没有形成,全班同学共同自觉追求和行动的动力。

当然,严管勤跟、感情渗透、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等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丢掉,只有在沿用传统的一些优秀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我们的理念和做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刍议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篇5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现代教育是主体化、开放式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综合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力的组织者和专门者,应当对教育合力的形成、发展和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校内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教师集体。在校外积极開发和利用一切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因素。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让我们都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扶好我们的孩子们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教是为了不教,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快乐吧。

上一篇:天府之国下一篇: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