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人才

2024-07-14

技术技能人才(精选十篇)

技术技能人才 篇1

一、技能抽查制度“倒逼”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大量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南, 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但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供求紧张的矛盾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瓶颈。蓝思科技、富士康等企业落户湖南, 随着企业的规模发展壮大, 据初步测算, 工程机械、汽车、电子等产业对应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计将在40万人以上。鉴于企业对于应用技术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实际, 湖南确定了“对接产业 (行业) , 工学结合, 提升质量, 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 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为推进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落实这一发展战略, 湖南省教育厅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实施了技能抽查制度。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的通知》 (湘教发[2009]63号) , 明确规定从2010年起, 实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市州教育局负责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 省教育厅负责高职学院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抽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 抽查内容为所查专业的核心技能, 抽查方式为现场操作测试。

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职业院校技能抽查成绩与中央、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相结合, 对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 实行黄牌警告。对无故不参加专业技能抽查的学校和第二次抽查合格率仍然低于60%的学校, 取消学校该专业的专业设置权。这一制度在给全省职业院校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 也给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倒逼”职业院校重新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把提升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素质摆在专业教学的突出重要位置,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技能抽查标准构建起了专业核心技能范式

经过10余年的发展, 湖南省现有68所高等职业院校, 共设置专业299个, 1基本形成了覆盖湖南省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专业布局。在发展过程中, 各职业院校存在不顾学校办学能力贪大求全的规模扩张现象, 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是“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 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这既脱离了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也严重影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进而制约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制定统一规范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成为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

技能抽查制度的落地实施, 为湖南省制订统一的专业技能培养标准提供了极好的契机。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首批研究开发了20个高职专业类的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 并计划用4年左右的时间为所有高职专业研究开发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技能抽查标准的制定主要参照近年来所学专业高职学生初次就业岗位的核心基本技能要求, 又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工艺要求融入进来, 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开发制定抽查标准, 使技能抽查标准既能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又能切合行业企业的要求。如机电专业技能抽查标准采用模块化架构, 技能抽查内容由专业基本技能部分和专业核心技能部分组成。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和专业核心技能模块构建形成了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技能标准范式。所有职业院校必须围绕这一范式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学生核心技能素质发展的培养策略思考

(一) 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技能抽查标准主动融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引领职业院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提升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素质的必然途径。因此, 职业院校必须积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 构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 找准校企合作融合点。近年来, 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盲目推进的现象, 有的校企合作既不能提升专业建设能力, 也不能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有的校企合作在签订协议后就没有实质性地推进;有的打着校企合作的幌子行劳动中介之实……校企合作乱象让校企合作陷入了遭人诟病的发展环境。所认, 职业院校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研究自己所开设专业的服务面向, 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 找准合作的融合点。二是探索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形成学校、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的模式。但是, 在近年来的校企合作中, 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 职业院校在积极寻求推进, 而企业却显得极不情愿。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没有企业的合作, 最新的技术和新工艺要求就不能及时进入人才培养方案, 就不能培养企业实质需要的人才。2012年,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等7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 (湘政办发[2012]45号) , 意见要求企业要在企校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企校联合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共同推进专业建设, 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职业院校要以此为驱动力, 积极探索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机制, 开展订单培养、学徒制等形式多样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开发专业教材, 共同管理学生实习实训, 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质。

(二) 构建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技能抽查内容为专业核心技能, 专业核心技能标准是由省内外职业院校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开发制定的, 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和权威性。因此, 职业院校必须紧紧围绕专业技能抽查标准, 构建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一是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把企业车间或工作间引进课堂, 形成课堂即工厂的实景教学场景, 也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两位教师合作完成专业课时教学任务, 其中一位教师阐释原理, 另一位教师现场实景操作解析原理。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彻底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湖南的3G实景课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做出了有效尝试, 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二是适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是在教师的讲解和抽象的思维中获得的, 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因此, 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 并根据专业特点适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构建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三是加大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力度。目前, 职业院校的教材五花八门, 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教材。职业院校在选择与技能抽查标准相贴近的教材使用时, 更要加大专业教材的开发建设力度, 组织精干专业团队开发体现专业核心技能素质的教材, 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教材蓝本。

(三) 提升专业教师执教能力与水平

湖南实施的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 考核结果只针对学校。2这一制度旨在促进学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与技能竞赛的选拔性不同, 技能抽查旨在提升所有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技能抽查与其说是考学生, 还不如说是检测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技能抽查对专业教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专业教师不能再是理论说教的高手, 更应该是实际技能操作的导师。一是建立专业教师成长培训制度。职业院校要制定出台专业教师技能素质养成培训制度, 支持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 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省内外技能竞赛, 切实提升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同时, 优先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考察。二是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把兼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聘请合作企业技术能手作为专业兼职教师, 切实按照专业教学需要完成一定的实践技能教学与指导任务。

(四) 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专业技能抽查是推进职业院校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的有效措施, 专业技能抽查制度作为一种“倒逼”制度, 多少带有勉强的色彩。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质, 提高办学质量, 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以, 职业院校必须以技能抽查为契机, 切实建立起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全面把握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状态。一是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对于职业院校技能人才的测评, 特别是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评价, 要彻底改变过去单一的由职业院校评价的方式, 这种既当教练又当裁判的评价机制, 严重遏制了职业院校发展的活力。要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机制, 并且逐步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的质量评价机制。二是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 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培养企业用得上的技能过硬的人才。

总之, 技能抽查制度“倒逼”职业院校转型走内涵发展之路, 但是, 整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仅仅通过技能抽查的“倒逼”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职教发展的良好氛围, 让更多优秀的学生愿意选择职业院校, 让更多优秀的技术能手愿意投身职业教育。

摘要:技能抽查制度“倒逼”职业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技能抽查标准构建起了专业核心技能范式。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必须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着力构建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切实提升专业教师执教能力与水平, 加快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关键词: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策略

注释

11 .雷久相.“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的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2.

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工作总结 篇2

一、人才基本情况

全县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才7694人,其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3741人,女性3953人;

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43人,大学本科4170人,大学专科3048人,中专382人,高中及以下51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的3011人,36-40岁的1018人,41-45岁的983人,46-50岁的1135人,51岁以上的1547人;

从岗位层次上看,高级岗位1228人,中级岗位2672人,初级岗位3585人,其他等级209人;

从技术类别上看,教学人员4755人,卫生人员技术人员1645人,农业技术人员356人,图书馆档案文博人员265人,工程技术人员158人,经济类人员98人,播音艺术体育人员36人,政工人员381人。

全县共有各级各工种技能人才20333人,其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11130人,女性9203人;

从职级结构上看,高级及以上人才798人,占人才总量的3.9%,中级人才4335人,占人才总量的21.3%,初级人才15200人,占人才总量的74.8%。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高质量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改革招考程序,将公招笔试纳入全省统考,由省人社厅统一出题制卷,根据市考试中心统一安排,与雁江、安岳同步进行笔试考试。二是进入面试环节后,摒弃过去在本县考官库随机抽选面试官的做法,全部从外区县专家库随机抽取。所有环节均在纪委监察委的严密监管之下,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发生徇私舞弊的可能,保证招聘公开公平公正。三是严把“入口三关”,资格复审关,不符合招考公告要求的考生,一律取消资格;

政审关,会同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开展实地走访、座谈,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并核实考生各种信息真伪;

档案审查关,选派熟悉档案审查的工作人员,对考生档案进行严格审查确认,对档案材料缺失的考生及时告知,限时补齐,对逾期不补的考生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我县2016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55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5人;

2017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358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8人;

2018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365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54人;

2019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35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25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者4人;

2020年计划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49人,其中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4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二)高标准加强专技技能人才培养。一是严格执行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和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内容登记制度,将每年继续教育学时在往年80个学时的基础上增加到90个学时,并将是否完成继续教育的内容作为考核、职称评审、职务聘任、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达到全覆盖。二是实施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对政治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成果突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并推送到省、市参加学术技术带头人评选。2019年我县卫健系统夏明、教育系统杨盛目获得第五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三是根据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了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以创业培训与高技能人才培训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多方向、多专业培训的格局。2016年至今,通过培训学校集中授课、操作训练和学员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4020人次,创业培训2154人次,品牌培训1580人次,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等级考试4次,评定各类初、中、高级及技师112人次,推选我县技能人才参加省、市举办的技能人才大赛4次,获得大赛表彰奖励5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培训贫困人员1348人次,为促进创业就业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强度激发技术技能人才干事创业。一是继续贯彻落实《省人社厅、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政策,进一步提高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的人数,2016年以来,我县享受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的教师总人数达到1258人。二是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提高乡镇事业单位岗位高级比例,将乡镇专业技术岗位由高中初级0.5:3:6.5的比例上调至1:3:6,全县共增加副高级岗位40个,有效缓解基层一线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因受岗位限制而不能聘到相应岗位的矛盾。三是中级职称评审工作职能下放到县级以后,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多番调研,制定出适合我县中级职称评审工作方案,并率先在具备条件的教育、农业、文博图艺、档案、工程(除建筑外)等系列进行试点,近年来指导各系列评审委员会评审中级职称1060人次,其中2016年246人次,2017年271人次,2018年244人次,2019年299人次。四是结合中心职能职责,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工作。会同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农民工服务平台信息建设,精准掌握农民工信息,做好优秀农民工走访慰问和人才回引工作。积极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4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1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1个,开发优秀创业项目125个,吸引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积极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营造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对农民工返乡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在支持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品牌创建、订单农业、流转土地、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实行财政奖补。投入1050万元设立创业担保贷款基金,专项用于农民工等群体创业扶持、创业奖励、创业担保和财政贴息补助,累计为85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84.5万元,有效破解创业资金瓶颈。2019年我县获得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返乡创业方面)先进县荣誉称号。

(四)高标准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一是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基础,有效的依托我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紧紧围绕“政府引导、部门监管、强化培训、群众受益”的原则,强化对培训过程的质量监管和对培训结果的综合评估,提高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了技能人才的就业竞争力。2016年至今,累计开展职业资格鉴定16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技能人才就业竞争力。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现场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000余个,为63000余人次提供求职咨询,达成基本就业意向6000余人。二是充分利用“创业”等app,大力开展就业宣传活动,鼓励和引导适龄技能人才适时动态了解就业创业有关政策信息,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创业政策,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截止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人3012.5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136人,拨付创业补贴136万元,有效帮助其破解创新创业资金瓶颈。三是充分运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县域返乡创业农民工、创新创业大学生等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政策咨询等孵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孵化创业成功135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人;

园区入驻创业创新及转型电商企业23家,其中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5户;

建成乡镇(村)电商服务站225个,提供就业岗位380余个,吸纳高校毕业生35人就业。

三、存在问题

五年来,尽管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群众的期盼、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我县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竞争力显然不能与其他县(市)相比,提供不了与之相比更优厚的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导致很多人才辞职或者调离我县,引进和流失人才比例严重失衡。

二是技能人才培训内生动力不足。目前,大多数有技术的专门性人员属于“跟师学习”,未进行系统的专门性培训,且大多此类人员因为政策和市场需求,才前来申办相关工种的从业资格证,主动申办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人群较少。

三是人才培训层次低。目前,我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公需科目由省厅安排部署,专业科目培训由用人单位统筹安排,但由于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仍有培训不及时、层次低等情况。我县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一般是为期1个月内的短期培训,培训时间较短,加之指导教师大多是培训机构从外地聘请的教师,实际操作时间少,开设的专业方面,我县技能培训内容主要以厨师、家政、电器维修等为主,高端技术方面培训较少,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打算

(一)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一是切实做好全县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注重单位推荐,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探索“破格晋升”、“低职高聘“等办法,继续为我县企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定、职务岗位聘任上提供优惠和照顾政策,最大限度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环境留住人才。二是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采取考核招聘、选调等方式,力争在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信息、生物技术、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我县经济重点领域和教育、卫生、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扩大人才队伍规模,使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同时加大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

技术技能人才 篇3

【摘要】江阴中专根据职校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特征实际,结合地方企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基于积极教育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积极德育”塑造学生人品,通过“积极教学”训练学生技能,通过“积极实践”拓展学生素质,让学生获得把握幸福人生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代班组长;积极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54-03

【作者简介】周亚娟,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潘永惠,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00)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出路所在,也是职业学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为企业发展添力”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积极德育”的育人理念,推进和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目标定位

企业的人才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层管理人才,如总经理、厂长;第二层次是中层管理者,如车间主任、部门经理;第三层次是基层生产管理者,如班组长、项目经理;第四层次就是面广量大的技术技能操作工人。从培养人才对口的角度看,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企业需求量大且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关键作用的第三、第四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此,江阴中专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即现代班组技术技能人才。[1]其培养规格为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现场作业管理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班组现场管理与沟通能力。

二、培养途径

基于积极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过程有机契合,通过对学生自我成长能力的培养,加深并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其人品和能力不断提升和完善。[2]进而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目标定位,“两翼”是指“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良好的人品道德和班组管理能力。“三维”是指“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的积极教育策略。

(一)积极德育塑人品

学校通过“文化润德,孝善养德,行为铸德,劳动砺德”等活动使“积极德育”落地生根,同时围绕这些活动开展系部、班级之间的考核、比赛和展示,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文化育德。学校文化育德突出四个主题:一是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三是企业管理文化进入校园,四是宣扬先进师生榜样。在学生学习、实训和生活等主要场所进行了相应的文化布置,校园内到处都有不同主题的宣传板块。定期张贴先进教师和学生的照片,展示榜样风采,形成比学赶超的教育氛围,使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示范者。

2.行为铸德。学校将日常行为规范作为铸就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对此进行了分类梳理,每个类别的行为规范对应特定的德育内涵。“卫生打扫、勤工俭学”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周行一孝、月施一善”培养学生从孝行善的传统美德,“五米目视、三米问候”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文明礼仪,“励志晨跑、军训化出操”训练学生积极向上和意志坚定的可贵品质,“整洁舍务、集体用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疯狂早读、专心晚修、诚信考试”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3.孝善养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学校提倡“行孝扬善、以德为美”,把“空、大”问题“实、小”化,不断营造孝善教育的氛围,通过“周行一孝,月施一善”等活动,把“行孝扬善”变成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同学们懂得了关爱父母、尊敬长辈,并深切体会到“善孝”的真谛。

4.劳动砺德。学校通过每天早上、中午和午后卫生打扫(日作一扫)、校内外勤工俭学、志愿者劳动、创业教育和技能训练等来传承中华民族爱劳动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任务,热爱自己的职业。

(二)积极教学育人才

学校围绕多个重点建设专业构建了“积极教学”体系,通过“优化专业、改革课程、情景教学、多元评价”等质量工程,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激励教师掌握和运用积极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创设情境,通过团队式、体验式、互动式学习,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基于多元发展的思维来评价学生。[3]

1.优化专业。坚持专业围绕产业转,课程设置围绕岗位转,人才培养围绕企业转,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科学设置、规划、建设专业。基于重点建设专业努力打造现代制造、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汽车服务、经管商贸五大专业群,对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等专业建设的重点环节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带动、辐射其它专业同步提升。

2.改革课程。基于就业岗位系统设计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按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努力进行“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系统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并科学地将其进行序化和重构,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系统培养。学校各个专业的主要课程都成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按照“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

3.情景教学。教师树立积极的教学观,[4]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努力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艺单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创设仿真教学情境,通过分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个体潜能和特长,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关注团队集体成果和价值,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4.多元评价。教师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用积极的目光来看待学生,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学校不断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多个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与综合训练项目)进行试点,改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减少专业人才培养的书面考试评价,突出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核。

(三)积极实践绘人生

学校构建了“积极实践”体系,通过“自主管理、社团活动、创业教育、顶岗实习”等形式和活动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培养良好的兴趣与习惯,较好地适应企业管理,为今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1.自主管理。参与校园民主管理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管理一个班级与管理一个企业班组在对象、内容、强度上有所区别,但在根本的“管理、协调和沟通”的道理上是相通的。基于校系、班级等多个层面,选用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校园卫生、宿舍事务、用餐、早锻炼、晚自修、出操和班会等活动,让学生自主策划和协调各项活动,同时通过“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各类活动负责人。这些举措让许多学生都有机会在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提升了管理意识和能力。

2.社团活动。学校提出“人人都有闪光点,人人都要有作为”的口号,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打破不同年级、专业和系部的界限,组合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展现闪光点,培养成就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拓展综合素质与能力。各种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让学生不但能开阔眼界,增加人生阅历,还能提高综合素质。很多学生在加入社团后,通过不断的演练和丰富的活动,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自信,在为人处事、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进步很大,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创业教育。学校形成了“五四四”式创业教育模式,即“五点确定、四个结合、四种机制”。“五点确定”指“定人员、定时间、定程序、定项目、定场所”,“四个结合”指“教学与实践、培训与模拟、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互结合,“四种机制”指“保障、审核、评价和奖励”四种机制。通过“五四四”式创业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创业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拓展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具备较好的战略眼光和情商。

4.顶岗实习。学校构建了“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机制,其具体内容是:“主体二元,企业三进,四级分层,五员共管”。“主体二元”是指在政府和行业的主导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培养;“企业三进”是指“企业设备进校园,企业专家进校园,企业管理进校园”;“四级分层”即对学生从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操行表现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定为四个层次,评定结果作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依据;“五员共管”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模式,“五员”指顶岗实习的班级管理员、校内咨询员、校外辅导员、岗位指导员、企业管理员,其中“两员”来自企业,“两员”来自学校,另“一员”来自企业。通过“二三四五”管理模式,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习管理,形成了“学校安心、学生专心、家长放心、企业称心”的多方共赢局面。

结语

学校通过打造“积极教育”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中不断成长,融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人格健全、品德修养于一体,让他们在积极教育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形成了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用的素质。让学生在学校不只是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还能形成健全的人品道德,发展潜能和优点,获得把握幸福人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娟.高职教育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履职素质结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91-93.

[2]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5):1-5.

[3]Joseph Ciaccio.完全积极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技术技能人才 篇4

目前, 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科学发展道路, 各种各样的高职教育创新活动推动着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在这些创新活动中, 引人注目的是职业技能竞赛, 它作为典型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已在全国高职院校开展近十年,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较好地推动了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建设道路。2015年7月5日,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天津调研并出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时指出:“近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释放出巨大人才红利, 有力促进就业创业,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已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

1 职业技能竞赛

1.1 开展现状

职业技能竞赛从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出发, 以企业真实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视角来考核与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效性, 它是考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有效手段。自从2007年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至今已近十年, 每次大赛国务院副总理都会对比赛作出指示并亲自参加表彰大会, 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目前,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 “人人参与, 班班选拔、争取省赛、挺进国赛”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技能竞赛校园文化氛围, 极大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特别是对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1.2 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结合企业生产和经营实际, 以突出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 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 它的开展从多方面来看有着较好的现实意义。

1.2.1 人才培养评价意义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 特别是省赛国赛的选手, 都是各高职院校经过层层选拔, 在优秀指导教师的精心指点下培养出来的, 他们是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一个缩影,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与特色, 体现了其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近来, 在以专业为主的招生改革背景下, 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已成了高职院校专业排名的重要依据, 是学校创品牌的重要凭证, 更加彰显出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评价意义。

1.2.2 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意义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比赛的设备、内容、规则、标准以及评价都由产业链上的企业制定, 竞赛项目贴近企业实际岗位, 紧跟产业技术应用的步伐, 同时也把企业创新文化引入了竞赛之中, 竞赛提供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使得校企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了解, 而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努力追求的要素。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这个平台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及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这些要求必将内化到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通过对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训手段的调整, 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创新。

1.2.3 双师素质与理念更新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比的实际上是教师能力水平和学校 (教师) 教学理念。高职院校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各级组织与各类人员, 无论从组织规划、资源调配、学生选拔和学生技能培训都体现了学校对教育教学的改革理念创新与落实, 更是体现了学校教师的教学与技能素质。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无论从内容、设备、技术先进性、评价方式和岗位特点等方面都较好地呈现企业的现实状态, 这对引领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 加快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4 学生就业创业意义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与职业技能竞赛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职业技能竞赛较好地带动了高职院校紧贴产业企业岗位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需要的创新改革,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这个良好平台增加了校企合作的机会和可能,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加理解和了解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 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 开阔了视野,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就业创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2 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有偏差

当前, 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提升学校品牌, 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 各种各类竞赛广泛开展,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有的甚至在一学年上下两学期不间断地举行, 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资源的投入上产生了不均衡, 打破了学校教学生态平衡, 慢慢变相为“学校为名, 教师为利”的境况, 完全暴露出了高职院校为竞赛而竞赛的功利主义思想, 偏离了职业技能竞赛的原始出发点。

2.2 造成教育不公平

职业技能竞赛毕竟是一种竞技性质的比赛, 通过层层选拔, 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加市级以上的高水平大赛。学校为了在竞赛中获得名次, 肯定会在竞赛前的一段时期对参赛学生进行强化培训, 甚至停课专门培训, 为了竞赛购买少量实训设备单独给参赛选手使用, 选派双师素质最优秀的教师上课实训。结果, 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享受优秀教师教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未能接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的不公平, 因此有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正常发展。

2.3 赛与教两张皮

职业技能竞赛和日常教学的两张皮现象表现突出。由于理念上的不到位, 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正确处理好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之间的关系, 往往使得赛与教在不同轨道上。一般来说, 省赛和国赛的内容涉及面广, 覆盖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有的甚至跨专业, 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由于学制的原因, 往往出现短缺现象, 二者所要求的知识体系与技能要求不能一致, 由于资源的不足,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生产性岗位特点很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得到落实与体现。

2.4 双师素质欠缺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笔者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发现, 近若干年进来的教师大多直接来自高校, 这些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 但缺少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经历, 对企业岗位的各种技能知之不多, 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技能竞赛更多要求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知识下, 强调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强调岗位协作, 相互配合的职业素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欠缺直接影响了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成绩。

3 赛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3.1 顶层设计, 赛教一体化

高职院校领导要转变“为赛而赛”的思想, 应充分认清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 那么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正确地位与作用也就自然明了了。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来通盘考虑职业技能竞赛的诸多因素。在制定具体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把职业技能竞赛中的项目、内容、评价和企业文化等整合到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 无论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训保障和双师素质都要结合竞赛实际进行融合内化, 努力做到竞赛与教学在同一轨道上运行而相得益彰。

3.2 校企合作, 创新教学发展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思路和根本出路。职业技能竞赛的一大亮点就是企业担纲主角, 它提供了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接触企业的一个平台和机遇, 拉近了校企之间的距离, 增加了双方甚至多方的了解, 教师可以从企业学到新技术, 了解企业岗位的技能需求, 吸取企业的创新文化, 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企业也能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客观情况以及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校企双方的良好互动必将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也将为高职教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 赛教通用实训, 培养职业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比的就是企业实际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竞赛的项目、设备、技术和文化等都充分反映了当今企业岗位的所需, 这些也真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充分对接职业技能竞赛, 吸收竞赛项目设计中的精华, 将竞赛的项目、设备等有机融合到教学实训之中, 加强与企业合作, 通过共建等多种形式, 参照企业生产工作流程规划设计, 按照企业岗位实际布置实训环境, 改变相对单一的实训走向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岗位的生产性实训, 让学生在仿真企业岗位的真实环境下实训,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4 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培养

创新创业是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内容, 职业技能竞赛是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充分吸取技能竞赛的各种优点:项目来自企业, 内容精选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技能竞赛这种形式对于高职学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竞赛一般由三人以上组成的团队通过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这种竞赛形式的培训学习, 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技能操作水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多人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协作能力。

4 结语

2012年,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 原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指出:技能大赛本身不是目的,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更健康地发展才是本质目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只有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才能相互促进, 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最终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社会新人。

摘要:职业技能竞赛推动着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职业技能竞赛已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热捧, 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开展技能竞赛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但也客观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把握好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是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课题, 只有走赛教融合式发展道路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正确之路。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培养,高职教学,融合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高锋.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9) .

[2]张新.“互联网+”与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 2016 (4) .

[3]丁帮俊.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江苏高教, 2015 (5) .

技术技能人才 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核心技能

引言

企业用人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一道难解的社会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各高校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高职院校,通过加大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例,与企业深度合作,采用2+1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等措施,尽量让学生走出校园即能满足企业需要。本着解决企业用人与学生就业难题的初衷,课题组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企业进行深度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同时不断完善,力求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让学生在毕业时即能满足企业上岗的需求。课题组根据企业人才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规格,从专业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评价等几个方面研究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目前已制定出基本符合行业标准的方案与课程标准。

一、课题研究基础

学院于2007年开始开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8年该专业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自2010年,该专业与安博集团进行专业共建,使专业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学院投资建设了网络设备实训室、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室专门用于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2009年与思科公司合作,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加入思科网络学院理事会,参加了网院的师资培训,教师成为思科网院认证讲师;2012年与H3C公司合作,成立了H3C网络学院,参加H3C网络学院认证讲师培训,教师获得了H3CNE证书和H3C认证讲师资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网络学院教学资源,使人才培养过程更贴近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几年来一直与哈市多家网络公司和知名网络设备生成厂商驻哈机构密切合作,根据企业专业岗位人才需求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一直在进行着教学改革研究探索,不断完善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几年来一直组织该专业的学生参加全省举办的网络方面的技能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认证考试,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二、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与核心技能培养

1.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本着对准岗位设置课程的原则进行的,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归纳得出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根据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分为三个方向,即网络组建、网站设计与维护和网络管理与维护,围绕这三个方向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置。2014年,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课题组通过大量地深入企业调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修订)》重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各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实践项目设置认真研究、修订,对每个专业岗位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在2014级和2015级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了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程设置见图1。课题组制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出对应的能力需求,从而对核心课程进行整合,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就得到了很好地锻炼。根据对毕业生的追踪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此种方式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企业员工状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共12门,实践安排见表1(部分体现)。

2.企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学生在校期间需取得行业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意识,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更接近企业环境,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思科公司、H3C公司合作,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和网络学院教学资源,采集实际场景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分解,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及实训,让学生在课堂中就接触并进行工作演练,为顶岗实习及就业做好准备。加强与H3C公司、思科公司合作伙伴企业的合作,在顶岗实习期间,将学生送入这些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和预就业。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得到很大提高,有的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企业,有的选择了更好的企业去发展。与企业共同制定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与完善。通过两年的时间,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12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较大幅度地改动,增加了实践比例的同时,还将企业典型任务分解归纳,融入课程。以“动态网站设计与维护”和“路由交换技术”为例,在修订之前,“动态网站设计与维护”课程以PHP语言为中心,主要讲解语法与程序语句,课堂教学案例也多是从教材中选取一些孤立零散的练习;修订之后,将典型的企业案例融入课程,将网站中的高频应用如留言板、论坛等作为学生的课程实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PHP+MySQL制作动态网站,并对动态网站进行维护;“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前主要讲授交换原理及路由协议,在修订后实践及实训比例占总学时比例超过50%,教师将企业案例带进课堂,学生利用模拟器及实际设备进行配置,并利用所学知识对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调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专业技能大赛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使每名教师能够了解企业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胜任专业岗位工作,能够承担一个岗位方向的所有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专业团队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专业课程培训,到思科和H3C的合作伙伴企业参加企业实践。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几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省计算机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联合举办的网络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同时,通过参赛找出在技能培养方面与企业要求存在的差距,也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依据。

结束语

技术技能人才 篇6

一、广西蚕丝产业的地位及其影响

(一)广西是中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抓住“东桑西移”机遇,蚕丝产业迅猛发展。2000年,广西桑园面积只有30万亩、养蚕80万张、蚕茧产量2.9万吨,列全国第七位。2005年,广西的蚕茧产量已超过长期排名榜首的江苏,达到14.9万吨。之后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位。2010年,广西桑园面积达300万亩,蚕桑产量2万吨。广西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和世界重要原料茧生产基地,缔造了中国蚕业发展史上神奇的“广西现象”。

(二)广西有70%以上的县把蚕桑生产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广西发展蚕桑生产的有81个县(市、区),占全区的75%;有733个乡镇,占全区的62%;有6750个村,占全区的47%;有83万农户,涉及338万人口。广西养蚕农民收入达到49.95亿元,桑园面积万亩以上的县(市)达27个,年产鲜茧量万担以上的县有31个。

(三)广西河池市是桑蚕生产的第一大产区。为了加快桂西老、少、边、山、穷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广西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桑蚕生产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广西的桑蚕产业进一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推进。其中,河池市种桑养蚕的有11个县区133个乡镇1045个村23.25万户,桑园面积超万亩的有8个县(市、区),其桑蚕生产规模超过印度。2010年,该市桑园面积达到80万亩,蚕茧产量12万吨,桑蚕茧、丝、绸、服装及桑蚕行业附产品等初、深加工增值总收入40亿元,成为广西、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原料茧生产基地、丝绸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和茧、丝、绸、服装贸易信息中心。

(四)广西是中国新兴的重要缫丝工业基地。在蚕桑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广西的缫丝企业也迅速发展。2001年,广西仅有缫丝企业21家,生丝产量1292吨,绢纺、丝织等蚕丝深加工还是一片空白。到2007年,广西丝绸企业已发展到73家,桑蚕丝产量1.1万吨,丝绸工业产值29亿元,桑蚕丝产量由全国排名第14位跃居全国第4位。河池市共有缫丝企业17家,缫丝企业生产总值达5.57亿元,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2.5%;横县、宜州、鹿寨、柳城、蒙山、合浦、浦北、上林、象州等地的丝绸工业快速崛起,出现了一大批县域丝绸工业企业。2009年,广西有持证茧丝加工企业78家,年生丝产量约1.6万吨,居全国第2位,产值约42.9亿元,为城镇居民和吸纳农民工就业提供了4万个工作岗位。

二、广西蚕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及职业技能人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广西蚕丝产业科技人才不足需求量的五分之一。据统计,2010年,广西蚕茧产量约30万吨,按每生产500吨蚕茧需要配备4名技术推广类专业技术人员、4名桑蚕种养技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名丝绸生产专业技术人员计算,需要7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加上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蚕种繁育机构所需蚕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全区约需9000-10000人,而目前广西仅有的蚕业科技人员不足需求量的五分之一。

(二)广西缫丝企业技能型工人严重不足,生产工人文化水平低。广西缫丝加工企业具有初级、中级职业资格的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工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2009年,广西有持证茧丝加工企业78家,从业人员3200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从业人员占65%以上。河池市共有茧丝绸加工企业17家,职工总人数3605人,其中,小学、初中毕业占职工总数的70.6%,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的占26%,而大专(高职、高院)毕业的仅占3.4%。

(三)广西蚕丝茧产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广西没有缫丝、茧丝绸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没有人申报茧丝绸、缫丝工职业技能鉴定,也没有茧丝绸、缫丝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除外省引进的极少数缫丝、茧丝绸初级工、中级工外,在广西境内鉴定并获得缫丝、茧丝绸初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零。

(四)广西缺乏培养蚕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目前,广西所有的大学、大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以及中等专业学校均没有开设蚕学专业,全区62所技工学校也没有开设缫丝、茧丝绸专业。广西缺乏茧丝绸专业培养基地和广西快速发展的蚕丝产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广西蚕丝产业的发展。

(五)广西蚕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将出现断层。1977年到1996年,广西农学院蚕学专业共培养了619名本科生。至今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人已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或职业,而再过5-10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要退休,广西的蚕业人才将出现断层。同时,随着“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以及蚕丝产业重点的转移,外省高校蚕学专业招生减少,有的已经停止招生。所以,广西想依靠外省培养蚕丝专业人才的可能性很小。

三、加快广西蚕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实施蚕丝产业人才培养战略。要将蚕丝绸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人才强桂战略,制定蚕丝绸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蚕丝绸人才培养责任,并把它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人才培养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

(二)抓住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对种桑养蚕的农民开展种养技术培训。要整合有关部门的培训资源,利用农业部门的“阳光培训”、扶贫部门的扶贫培训、科技部门的农村科技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搞好种桑养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桑养蚕技术水平。二是对种桑养蚕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种桑养蚕的农民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范畴,有计划地对种桑养蚕的农民分期分批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经培训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三是对缫丝企业的工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争取对全区从事缫丝、绸、服装及桑蚕行业附产品工作的工人全部培训一次以上。各技工学校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将技能培训送到企业。各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主动走出去,到苏、浙、川、粤、皖、鲁等省聘请一些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师以及技工学校老师帮助我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四是建立蚕丝产业技术工人技能评价体系。要建立缫丝行业职业资格考评员制度,将缫丝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列入全区职业技能鉴定统考范围。建立缫丝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缫丝行业技术工人技能评价体系。五是建立蚕丝产业技术工人岗位激励机制。对经过培训获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不同职业资格等级的技能人才以及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企业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给予充分体现。

(三)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建立完善蚕丝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一是建立自治区种桑养蚕种养技术培训基地。自治区农业部门要建立种桑养蚕专业技术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对种桑养蚕的农民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各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要在自治区种桑养蚕专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指导下,组织各地种桑养蚕的农民开展种养技术培训。二是建立种桑养蚕及蚕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广西大学、河池学院、广西工学院、广西纺织学校等大、中专院校开设蚕学专业及蚕丝绸相关学科专业,专门培养种桑养蚕农业技术人才和蚕丝绸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三是建立种桑养蚕及蚕丝产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自治区及南宁、柳州、河池、来宾、贵港五个种桑养蚕重点市要建立种桑养蚕及缫丝绸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种桑养蚕及缫丝绸业职业技能培训。区直有关高级技工学校以及南宁、河池等市的高级技工学校要争取建立蚕丝产业技师学院,专门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

(四)大力引进蚕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自治区及有关市、县要制定优惠政策,到苏、浙、川、粤、皖、鲁等省引进广西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对引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怀、生活上关照、待遇上倾斜,使他们在广西这片热土上干出一番事业。

(五)实施蚕丝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一是实施蚕丝绸人才回归工程。自治区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已经改行或从事其他职业(工种)的蚕丝绸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回归,为其提供优惠的科研、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激发其工作热情,挖掘其智能潜力。二是加强蚕丝绸队伍人才培养。对现有人才要加强培养,选派他们到专业科研院、所、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知识层次,更新其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领域;选派他们到省外、国外学习、培训或在职进修深造,让他们学习国内外蚕丝绸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理念。三是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得开拓市场、懂得市场规则、善于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经纪人队伍和营销员队伍。四是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熟悉国际惯例又懂得蚕丝绸产业新技术的科研人员队伍,全面提升广西蚕桑丝绸产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广西蚕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

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篇7

2012年, 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从国家层面, 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新的起点。

我校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2005年9月第一次招生, 至今已有9年的历程。结合我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谈谈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1 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以焊接生产为主的制造型企业,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焊接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从事焊接技术操作、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结构生产组织管理、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职业岗位,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行“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和技术等级取证。

“1”———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 并完成毕业设计。

3 课程体系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选课程五个教学模块, 总计2634学时。

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课程, 共计622学时。

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工程识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与生产、焊接检验、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 共计626学时。

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训、电气焊安全上岗培训、焊工中级取证、机械加工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等课程, 共计1242学时。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特种焊接方法与工艺、弧焊电源、焊接生产管理、焊接自动化等课程, 共计96学时。

公选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概论、创新思维方法训练、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修养、现代商业理论等课程, 共计48学时。

4 教材选择与建设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构建是从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 以培养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重点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的核心素质, 拓展培养相关的职业素质, 将“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始终。

所以, 专业教学在教材选取方面有严格规定, 尽量选择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本科教材杜绝使用。

专业课程可以结合地域工业发展水平、就业需求、订单培养、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况, 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制合适的教材。在教材编制方面, 可以与相关企业技术专家合作, 实施校企合作, 这样的教材既能贴近前沿技术, 又能与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紧密相接, 更能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5 教育教学过程

我校焊接专业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焊接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学习型公民。

教育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下自学、教学辅导、教学考核、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等七个教学环节, 其中前五个教学环节是各个学期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后两个教学环节则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校焊接专业学生第三学年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5.1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主要工作包括教材知识的梳理与整合、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任务工单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授课计划的制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教学设备的检查与熟悉、教学视频的收集、前言技术的学习等内容。

5.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融合, 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知识、传授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的活动的同时, 让学生参与“做”的学习过程, 在“做”的过程中完成“学”, 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理论知识, 掌握、提高技术技能, 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 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 教师需具体精而广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操作技能、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等。

第二, 需要具备适当的教学条件, 例如完善的实训基地及设施, 充足的教学经费等。

5.3 课下自学

学生课下自学环节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完成作业和拓展知识能力等方面, 学习方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观看微课、课程网站学习、设计图纸、完成创新作品等。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 学生课下时间却很充足, 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下时间, 准备、布置充足的课下任务, 让课下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5.4 教学辅导

教学辅导即答疑辅导, 是教师辅导课下任务, 解答学生自学中的知识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经常性教学指导活动, 辅导环节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辅导、课下辅导等。课下辅导方式可以通过QQ、微信、短信、打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实施。

5.5 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活动。课程考核的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两类, 考核的形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答辩、小论文、大作业、课程设计、实际操作等。每门课程的考核形式、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实施。

5.6 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焊接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各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 又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顶岗实习是将专业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到顶岗实习中, 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服务。鼓励学生结合岗位, 针对在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中技能要求, 跟踪最新的理论、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 进行各个环节的实战演练, 学用结合, 与企业对接, 为毕业后直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7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完成焊接专业培养目标最后一个环节,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检验, 也是对学校阶段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应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6 校企合作

焊接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有多种形式。第一种形式, 职业技术课程或职业实践课程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或技师来校内上课或实践指导;第二种形式, 将部分或全部教学安排到企业, 让学生和任课教师进入企业, 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两种模式, 可以根据课程的情况不同灵活采用。

7 结论

企业对数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 篇8

世界制造业在20世纪末的十几年中经历了几次反复, 曾一度几乎成为夕阳工业, 之后要振兴现代制造业是美国人首先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的全世界数控机床制造业都经过重大改组。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技成果是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 计算机及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设备中的应用是世纪内制造业发展的最重大的技术进步。自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铣床问世至今已经历了50个年头。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 大部分机床厂纷纷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 虽说得到了进步, 但技术水平不高。1995年, “九五”开始, 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 在1999年以后, 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 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二、我国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21世纪制造业必须首先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数控化率低, 已有数控机床利用率、开动率低。国家计委、经贸委在“八五”、“九五”时期就提出了数控化改造的方针, 这两年来承担数控化改造的企业公司大量涌现, 甚至还有美国公司加入。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 大致从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轴联动加工bsp;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的发展;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柔性化;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功能和体系的发展做了研究, 也是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

据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 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的重点行业一是军工企业, 它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 而且数控机床的操作员、编程员、维护维修人才已成为制约军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国家装备制造业, 它也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 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 任务饱满, 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非常缺乏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和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三是模具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不管是民营、合资、外资企业, 都存在数控机床采购多, 但是数控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 即所谓的用工荒, 而且更需要既能编程又能进行熟练操作的“灰领”来操作。

四、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以传统的方式批量培养技能工人, 现目前的教学培养有优势亦有劣势, 劣势主要是在数控技能教学方面, 不能满足教学、生产需要。第一,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陈旧, 更新缓慢, 所学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与生产企业还有一定差距, 机床编程仍然是薄弱环节, 实训条件的有限, 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欠缺, 对数控加工工艺 (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 、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第二, 师资不足, 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和同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 (教师、工程师) 型”专业教师, 这样就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第三, 实训设备条件差, 陈旧, 数量有限。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各所职业院校开始兴建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的实训中心, 当然也有部分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 为了培养和企业接轨的设备, 学校必须添置新型的、进口的数控设备, 这些设备价格昂贵, 所以数量有限, 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的机会就相对少, 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训效果较差。

五、培养数控技能人才的努力方向

(一) 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并行培养。

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劳动观与技术观。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 理论联系实践是基础, 并以实践为重。

理论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前沿性。为了避免前面所分析的弊端, 适应企业的发展, 必须使教学的内容能前瞻和先进。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 掌握一定的数控加工技能即所谓的先会后懂。体现教学中的早实践、多实践、有针对性的实践。及时了解行业领域的技术动态, 实现专业教学与先进更新的统一, 教学应与实际生产、新技术结合起来, 多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 学生实践比重应占整个项目教学的80%,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三)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 以“订单式”为导向。

为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 可以把企业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演变为“校企合作”。一方面, 学校的教育有了针对性;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便利的针对性取人;再者, 学校可以得到企业的支持, 提供先进的设备用来培养技能人才, 这样学校的成本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我们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用人需求, 调整专业方向, 确定培养培训规模, 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可以阶段性的到企业带薪实践教学,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 也增强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在教学的计划中, 还可以对需求进行调整, 优化方案, 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

(四) 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学历学位应该及时提高, 让教师走出校园, 到企业见习和工作实践, 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岗位培训, 重点放在工艺技术、故障诊断和排除等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也可以从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或者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顾问, 先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 才可能培养出更具有质量和数量的技能人才。

(五) 注重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与实践技能, 仍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故传统的基础实训也应该保留, 作为学生基础知识实践的巩固, 另外, 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以及数控模拟软件。在数控实训中心建设中, 应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要求, 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加工实训设备, 建议适当选用高档机床,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以小型数控机床为主。对数控系统应要求功能齐全, G、M、T代码和PLC指令丰富、固定循环和宏指令功能强大, 可设置的系统参数、轴参数、补偿参数丰富, 能支持开环、半闭环和全闭环控制方式, 能覆盖国外主要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再者, 采用数控仿真软件, 不仅降低了教学运行成本, 而且给学生各式各样的模拟练习机会, 熟练掌握数控生产技术是在各种仿真练习中实践出来的。这些教学系统既能单机独立运行, 又能在线运行, 完全模拟一线生产实际。简单来讲, 就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的专用硬件形成一种真实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真实感觉, 因此能进一步培训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最后, 重要的是建设CAD/CAM实训中心。现在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是CAD/CAM, 也成为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CAM/CAM进行机械制图和零件工艺分析, 熟练掌握加工编程方法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

摘要:我国已经昂首挺进工业化的时代, 各大工厂企业对数控技工的需求日益剧增, 特别是业务技能熟练更甚一筹的人才, 资源愈是紧张,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 职业教育对这方面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和数量也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也是政府大力发展的方向, 本文从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对其需求为基本方向, 讨论了培养数控技工我们职业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技术技能人才 篇9

我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设了具有一定的教学性、真实性、先进性、技术性的校内实训基地, 车间、教室合一, 学生、学徒合一, 教师、师傅合一, 理论、实践合一, 做到既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又能让学生受到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有选择地建立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校外实习基地, 增强了办学优势。生物制药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使用过程证实, 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1 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化实训基地资源利用

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现“专管共用, 资源共享”, 优化实训基地资源利用。所谓院系二级管理是指通过学院和分院统一性管理和针对性管理相结合, 发挥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的最优化, 其中学院对实训基地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的购买、发放、验收等进行统一规划和调度, 实行统一性管理, 学院制定统一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院实训室的使用由学院教务处统一调配, 即“分院专管, 学院共享”。分院负责对专业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质量检测, 每学期按实际需要提交实训物品的购置计划、实训室仪器使用情况的汇报等。实训基地各实训室分别由分院专业教师对实训室的相关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 不设置专门的实验员, 实训课程的准备及实训课的指导及实训后的清场工作均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 实现了“教师与实验员合一”, “学生与准员工合一”。

2 加强课程建设, 开发实训教材及特色教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技能形成的规律, 课程设置应具有梯度, 即初级阶段重在基本技能的训练, 中级阶段重在综合技能的训练, 高级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训练。专业课程团队的教师应深化课程改革, 按照实训基地设备条件和职业岗位要求, 合理编排课程内容, 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书, 开发特色教材。例如:“药用基础化学”、“药用微生物”、“微生物发酵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生物制品基础与技术”、“制药设备及其运行维护”等课程。开发多媒体课件、动画等,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完善并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在硬件投入建设的同时, 还要加强文化建设, 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载体, 以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到的物质形态来反映实训基地的精神面貌。比如:每个实训室均有“安全制度”、“学生守则”上墙, 保证实训教学健康、高效进行。加强实训室教学设备的保养、检测和维护, 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和效益, 避免教学设备非正常报废而造成损失。不同实训室根据其仪器、设备、工艺流程特点, 设计“仪器操作图示”、“工艺流程图示”等, 通过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营造出真实职业环境氛围, 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 如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以及实训物品管理办法、考核办法与激励机制等。制订各项实训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机制, 不仅要体现规范、制约作用, 也要体现管理制度上的人文精神和激励效应。

4 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专业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提高职业素质, 培养专业技能的场所,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和创新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 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行教师与实验员一体化。另一方面可以吸纳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及课程建设、担任兼职教师。构建较稳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吴晓义.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对职业能力开发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3) :32-35.

[2]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5-11

技术技能人才 篇10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四方联动,课程体系,形成性考核

一、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 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报告》和《文件》阐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在此背景下, 金融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以长沙市为例, 2014年全市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1.78亿元, 比2013年增长13.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66.10亿元, 比2013年增长11.0%;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65.77亿元, 比2013年增长19.3%;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达120家。

(二) 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智联招聘发布的《就业信心指数2014年四季度分析报告》显示, 金融行业政策松绑、民营银行入市开门的政策利好、针对P2P领域监管力度和法规的完善, 使得金融服务业用人需求出现“井喷”, 增幅达到48%。

迅猛发展的金融服务业对金融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 纷纷开设分支行或营业部, 亟需大量从事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课题组通过三种途径对长沙市金融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一是, 登陆各商业银行官方网站查询校园招聘计划, 了解其对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需求情况。二是, 实地走访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发放调查问卷。三是, 通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 了解不同入职年限员工各自岗位的发展路径, 听取他们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意见。

通过调查, 我们形成了两点认识。一是, 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柜员、经纪人和客户经理岗位, 且需求量呈增长趋势;二是, 金融机构对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整体素质及能力基本认可, 但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需要提升。

二、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社会认知偏差, 重视与支持不够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八大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态度非常明确。

然而, 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认知却存在偏差。一是, 职业教育现实地位较低。人们的一般认为, 考入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本科, 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才是成才标准。职业学院成为没能进入本科院校学生的无奈选择, 成了后进生的“避难所”。甚至很多职业教育工作者, 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职业学院。二是, 重普教轻职教。职业学院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高校;除单独招生外, 职业院校的录取批次位列最后, 生源质量存在先天性差距。三是, 对职业学院毕业生存在歧视和偏见。职业学院毕业生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受到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

(二)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 其意义在于服务引领区域经济, 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是, 现阶段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 追求“高大上”,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过宽。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且“赶鸭子上架”, 难以实现。去除教学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 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只剩两年, 可就这两年, 学生需要全面学习银行、保险、证券等方向知识。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三个方向都没扎实掌握好, 缺乏岗位胜任力。二是, 强调技能应用, 高素质没有得到重视。偏重学生知识和技术技能, 忽视了高素质要求, 未形成“德才兼备”。随着“90后”进入大学,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尤为突出, 文明礼貌、沟通表达和文字组织没能得到足够训练, 导致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欠缺。

(三) 师资力量稍显薄弱

伴随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师资规模、学历层次、“双师”素质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还存在提升空间。一是, 专任教师规模有待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和职称晋升, 一部分教师从专任教师队伍分离出来, 担任院系行政工作, 导致专任教师规模下降。二是, 专业带头人行业气质不够浓烈、行业地位有待提升。三是, “双师”素质教师匮乏。新近教师渠道单一, 高校研究生居多, 真正来自金融行业企业者甚少;部分教师利用教学之余时间考取了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 但没有真正符合“双师”素质要求;碍于管理条条框框, 金融业务骨干担任外聘教师的课酬过低, 不能激励他们安心教授技术技能。

(四) 课程内容缺乏岗位针对性

金融全球化、混业经营和互联网金融纵深发展, 对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现行课程体系不足也慢慢显现。一是, 课程体系职业性不明显。近年来, 很多高职学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 但影响甚微, 课程体系仍然缺乏职业岗位 (群) 针对性。二是, 课程内容交叉滞后。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不够,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缺乏整合, 滞后于岗位能力要求。三是, “课证融通”欠缺。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联系不够密切, 学历教育没有很好对接职业资格教育。“双证书”制度落实不到位, 个别学院为了方便学生毕业, 用比较容易获取的其他证书替代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四是, 项目化教材开发、使用较少。由于“路径依赖”和教学难度增大, 部分教师放弃开发和使用项目化教材,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未能有效对接。

(五)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存在方法单一、手段落后问题。一是, 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普遍存在。教师将学生当成“存储器”, 从上课到下课“满堂灌”, 学生被动接受, 将记忆当做唯一学习途径。师生缺乏互动交流, 发散性思维不足。没能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境。二是, 部分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或责任心较轻, 没有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 而是在网络上下载共享他人课件;即便自己动手, 也多是教材内容的重复, 没有和教材相互补充, 吸引力不够, 久而久之, 学生慢慢失去兴趣。

(六) 校企合作不够密切

毋庸置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 有效的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三者共赢。近年来, 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合作层次不深、质量不高等问题。一是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欠缺, 不能为金融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导致行业企业合作意愿不太强烈。二是政策法规不完善、激励措施不给力, 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过高, 利益得不到保障, 影响其参与积极性。三是校内实训条件有限, 模拟环境不够真实, 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岗位所需技术技能, 岗位适应性不强,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金融行业企业的认识。

(七) 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存在偏颇

部分学院对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的考核尺度仍然是所学知识的多少, 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较少。表现为重终结性考核、轻形成性考核, 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少数教师上课不考勤、课后不布置思考讨论作业、考试时满纸填空和名词解释等识记型题目;校内实训时不能深入指导、严格要求, 导致部分学生无所适从, 进而上网聊天或游戏;校外顶岗实习不能跟踪指导毕业设计工作, 致使部分学生在网络上抄袭作品应付了事;即便进行形成性考核, 也因标准模糊、内容片面、过程随意, 结论缺乏客观和公平。

三、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沙市政府大力支持下, 立足长沙、服务“三湘”, 不断探索和革新人才培养范式。其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得到了金融行业企业认可。

(一)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 提高高职教育美誉度

2009年, 由学院牵头,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 与省内外有关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融合政府、行业企业元素, 改善单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分设的财会金融行业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致力促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通过“订单式培养”和“菜单式培训”, “学、证、训、赛”四位一体, 满足了金融服务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 针对职业岗位 (群) ,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学院和企业的“双带头人”带领专任教师, 深入金融行业企业,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找准职业岗位 (群) , 并解构其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重构课程体系, 保证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经过调研, 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具备良好职业素养, 掌握金融专业基本知识, 熟练业务操作和营销服务技能, 面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基层业务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 构建职业技能标准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产品”, 是实现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要载体。要遵循“高质量对口就业导向、综合职业能力目标、课证融通”原则, 构建基于职业技能标准的课程体系。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由三个模块构建而成: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方向课。其中, 职业素质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职业指导》等12门课程;职业基础课包括《专业认知》、《金融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等9门课程;职业方向课 (三个方向, 学生任选其一) 包括银行方向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风险管理》等6门课程 (对应银行从业资格证) , 证券方向的《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等5门课程 (对应证券从业资格证) , 保险方向的《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经纪知识》等6门课程 (对应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

(四) 锻造名副其实的“双师”队伍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课程体系能否顺畅运行的关键。坚持“内培+外引”, 打造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一是, 完善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给予合理的薪酬, 聘请实践经验丰富, 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金融服务业一线人员和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二是, 积极参与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选送优秀教师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先进院校学习培训、赴知名金融机构挂职锻炼, 期间按照同级在岗人员标准发给课时津贴;同时加强考核, 坚决杜绝教师赴企业挂职“一日游” (填表、盖章, 应付学院检查) 。三是, 鼓励教师参加中级和高级经济师 (金融方向) 任职资格考试和申报, 鼓励参加金融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考核。

(五) 注重形成性考核, 提升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

各教学环节建立具体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 以此为基础, 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定期不定期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评价活动。在上述评价活动中, 注重融入企业标准, 从分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与可靠性。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突出能力本位, 淡化终结性考核。将形成性考核纳入整体考核体系, 重点考察学生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实践操作技术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课程特点, 采取提问、训练、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技能竞赛等多样形式的形成性考核。

参考文献

[1]长沙市统计局.2014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ntj.gov.cn/tjgb/szgb/201503/t20150323_115553.htm.

[2]吴后宽,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实证分析—基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9) , pp.10-13.

[3]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 2014, (10) , pp.103-105+111.

上一篇:《通天塔》下一篇:桥梁的维修与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