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继续教育

2024-05-09

农民继续教育(精选十篇)

农民继续教育 篇1

新型农民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 是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的一个概念, 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时期掌握单一农业生产技术、自产自销或国家统购统销农产品的传统农民的概念。2005年12月31日,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一文中首次提到了新型农民的概念。新型农民, 不仅仅是简单地从事农业生产, 更确切地说是指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懂生产技术、会经营管理且讲究经济效益的农民, 是经济学角度的农商。

新型农民的基本特征与传统农民也大有不同。对于传统农民的特征,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指出:“小农人数众多, 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 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 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 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往, 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美国学者M?罗吉斯和拉尔伯·J·伯德格也认为:“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的乡下人, 他们一般比较谦卑, 大多是自给自足的 (虽然并非完全需要) 。”而新型农民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的生产目标很明确, 期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思想上, 新型农民愿意了解或关心党和国家对“三农”及其相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生产过程中, 乐于追求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 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创业开发能力, 且有开阔的视野、崭新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生活习惯, 不迷信不盲从, 有较强的生产劳动经营和管理素质, 知道如何利用农产品所独具的品质和特性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行为上, 富于一定的组织性, 诚信友爱、团结协作。

2 从化市新型农民的教育现状

2.1 从化市的基本概况

从化市是广州下辖的县级市, 位于广东省中部, 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 广州东北面。东邻龙门县, 南与增城市、广州白云区接壤, 西与广州花都区、清远市相连, 北与佛冈县、新丰县毗邻。

截至2010年底, 全市行政区域划为太平、温泉、良口、吕田、鳌头5个镇以及街口、城郊、江埔3个街道。有村民委员会218个行政村, 社区居委会44个, 比2006年多4个。全市总面积1985.26km2, 中心城区面积15.3km2。全市总人口为57.87万人, 比2006年多3.57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14.89万人, 比2006年多1.67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25.73%, 农业人口42.98万人, 比2006年少1.87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74.27%, 出生人口6204人, 比上年增加2242人, 增长56.59%。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2.9∶49.537.6调整为2010年的9.7∶46.1∶44.2, 农业产业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 比“十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3.64亿元, 全市农业总产值30.70亿元, 分别比2006年增加146.59亿元和9.57亿元。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020.1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35.27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4.1%和27.5%。

2.2 从化市新型农民教育情况

为了教育新型农民,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探索和实践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从化市也不例外, 各级政府、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行业管理部门纷纷开展了新型农民教育工作。

一是2012年7月, 从化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在示范基地内举办了2012年新型农民 (农机专业) 第一期培训班。这个培训班的组织和实施, 作为主办方的从化市机械化管理中心费了很大的心思, 专门请从化市农业局法规科的负责人对学员们做了开班动员讲话, 以鼓励学员们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认真学习。本次培训, 组办单位对参加学习的44名农机手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条例、拖拉机、收割机安全操作基本知识、播放农业机械操作事故教育片和上机实操等技术培训, 有效地提高了从化市广大农机手对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的意识, 杜绝农机生产安全隐患, 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是支持农民在自主创业上走出新路子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手抓扶持, 对农村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提供贴息贷款、科技支持, 帮助解决土地流转等难题, 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机遇、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手抓教育, 思想意识上, 改变农民群众认为修水、修路等都是政府的事, 不愿出钱也不愿出力的错误思想, 教育农民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2006年一年, 全市就举办各类劳动力技能培训班30期, 培训农民1700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8场, 招聘企业350多家, 推出岗位9800多个, 进场应聘农民工达到23000人次, 落实了12353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7年从化市参加就业培训人员共9500多人, 参加计算机中级鉴定1062人, 通过服装缝纫工、蔬菜工等实用性工种初级鉴定的人员8500人, 大大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是制定培训计划, 免费开展培训。2007年, 从化市大力开展农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帮助农民提高技能, 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具体是根据从化市劳动技能人才的需求, 其下辖的各镇 (街) 培训基地、市技工学校、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 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 选用合格师资队伍组织开展农民工免费培训工作。

四是出台优惠政策, 扩大教育费用补贴范围。为提高从化市农民工技能水平, 适应企业需求, 劳动和人事部门对农民进行企业急需工种的培训, 并执行广州市有关规定开展农村劳动力、跨省外来工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 可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费补贴的优惠政策。

五是不定期地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 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农村种养专业户。比如, 太平镇一名比较出名的“养猪专业户”, 就是通过培训学习, 掌握了更多养猪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实现了其养殖场产业规模化。城郊街东风村一个种植荔枝的农场主, 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 得到一些启发, 取得了生产经营的成功经验。

六是充分利用高职院的教学资源, 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座落于从化市境内的华夏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 认真贯彻执行省劳动厅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有关精神, 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 组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办公室。在校本部及粤北等分校点设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点, 全面启动了各种短期培训工作。近三年, 共培训农民工5000余人, 主要培训工种为仓库保管工、物业管理员、维修电工、工具钳工及计算机操作员, 并实行考证制度, 合格率高达85%以上。

3 新型农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的社会转型, 产生许多对传统农民来说不能理解和难以接受的社会现实。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一夜之间崛起的高楼, 工厂、住宅、学校、商业网点或运动场替代了绿油油的菜地和稻田, 沉静的的田野充满了喧嚣。传统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价值取向功利化, 不屑参加各类培训

一部分人的暴富, 让农民现实功利的价值目标变得更加强烈和直接, “对发家致富的痴迷造成了文化心理的失衡和社会道德的滑坡”。“一切向钱看”成了不少农民的行为准则, 对社会公德教育和技术培训无兴趣, 甚至认为无用或者是抵触。

3.2 误读村改居政策, 不愿意做产业工人

部分农民尝到了村改居的甜头, 或者是得到了村集体的分红, 思想上有了“等、靠、要”的苗头, 幻想党和政府会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不愿意接受产业工人这样的工作, 嫌累, 怕动脑筋, 拒绝新知识和新技术。

3.3 道德底线低, 沉浸于封建迷信活动

部分靠出租物业或村集体分红富裕起来的农民, 由于文化程度低, 是非观念差, 善恶不分, 整日游手好闲, 以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为荣, 甚至打架斗殴、不赡养老人的事件也偶有发生。对学习没有概念, 根本就不会参加各类学习, 甚至不信任和疏远培训机构和组织。

4 从化市新型农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新型农民教育包括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两大部分,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参加与支持。

4.1 政府主导, 各级业务管理部门组织的新型农民教育模式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政府应该把对新型农民的教育纳入到当地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计划中, 并在财政预算中给予一定的财政支出, 以保证新型农民教育有资金保证。各级业务管理部门, 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技术推广站等技术服务部门, 要用好这部分财政资金, 针对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新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等工作, 把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形成常态, 提高新型农民的独立学习能力、再学习能力和获取新技能知识的能力。

4.2 农业龙头企业为补充, 以产业发展相对应的新型农民技术培训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以规模经营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而这种规模化的大生产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产业生产技能。因此, 农业龙头企业不仅要担负着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作用, 还要做好企业内部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技术教育工作。把这部分从土地上流转出来的传统农民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 通过教育, 让他们掌握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和就业能力, 推动新农村建设。

4.3 社会服务组织为依托, 培养新型农民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城市化进程, 部分农村居委会就地转变为城镇社区服务中心。这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服务组织, 担负着社区居民管理与教育的重大责任与义务。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 特别强调指出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重要职能。因此, 社区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以培养新型农民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健康观、赡养老人观、人际交往观、宗教观等。讲文明礼貌, 拒绝非法迷信活动, 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4.4 政府出台财政政策, 支持高等院校培训新型农民及吸引农民后代参加的学历教育

政府要对高职院校培训农民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并将这个政策纳入到政府教育支出中, 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以保证高职院校对新型农民教育的可持续性和优质性, 促进高职院校开展对新型农民更全面的职业教育培训。同时, 在政策和财政上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对新生代民的学历教育, 鼓励他们大胆开设一些适合新兴产业需要的专业, 以吸引新生代农民子弟参加学习, 方便他们掌握更多的产业知识与技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林克显, 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26-27.

[2]朱启臻, 农业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161-162.

不能忽视农民的继续教育 篇2

继续教育是现代社会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公民能否跟上时代,能否发展自己,能否享受现代文明的问题。现代国际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也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我国,城市市民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继续教育的义务和权利的法律和制度规定。但是,我国农民却至今还不见行动,而他们又是最需要继续教育的群体。如果农民的继续教育缺失,农民与城市市民的差距将会更加拉大。

一、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民处于教育的最低层,他们先天的教育基础薄弱,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又限制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更高的文化知识和更复杂的技能适应,世界贸易在全球扩展,农民也不可避免要融入这一潮流,没有现代知识和现代意识的农民,将会在这一潮流中失去发展自己的机会,甚至生存都会存在问题。因此,现代的农民正迫切需要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从而享受现代化给其带来的各种实惠。

农民继续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农民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正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也在飞速发展,农业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在农业增长中已越来越占着重要地位,成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农业已经没有多少优势,科学种田成为实际的需要。农民在现代农业中需要知识和观念的更新。这种更新的途径有许多条,但是,其主渠道是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农民通过有组织和有计划的继续教育,可以学习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增强科学种田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出现代的农民。

农民的继续教育也是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农村城市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农业市场化。农民成为市民不是简单的把户口转入城市就能完成的问题,农民要成为市民,其就业观念,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许多方面都要进行市民化转化,而这些转化都需要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来支持。比如就业市民化,就需要有失业的风险意识和市场化的就业竞争意识,要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这既需要观念转化,又需要有技术能力。农民只有通过继续教育,参加各种培训,才能真正把自己城市化。

农民继续教育还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实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迫切要求。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在于全面,当然包括农民的全面小康。但是,农民的小康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有,还需要政治、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好转及进步。因此,农民在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都必须全面进步。人的进步不是孤立的,要和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相结合,农民由于其文化的起点低,对现代文明的掌握相对要少,因此,必须利用继续教育的途径,积极补课,加强自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技能的现代农民。

农民继续教育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2亿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一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的很大部分都离不开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也包括就业培训。农民离开非农产业,进入其他行业,要经过大量的培训,没有农民继续教育这一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wto也需要农民的继续教育。农民不仅在我国社会中是社会的弱者,而且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更是弱者。我国农民在落后的农村中生活,尽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农民走向了相对富裕的道路,但是市场化能力还是很弱的。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民,他们更加是难以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立足,他们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总之,农民的继续教育对我国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继续教育,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会受阻。

二、我国农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民的继续教育对于城市化和农民自身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但是,我国农民的继续教育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农民继续教育的意识不浓。农民继续教育是农民自我发展的主要渠道,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不论是国家和农民本身,都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思想认识没有跟上,就导致了行动的迟钝。我国去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有了足够的重视,这肯定是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还只是农民继续教育的一个截面,一个很小的面,还不是农民继续教育的全部内容。农民继续教育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应该包括所有的农民和全方位的教育。

其二,农民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全。我国农民继续教育的机制缺乏,影响了我国农民的继续教育进程。我国自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分散和松散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许多农村的集体活动减少,学习机构运转不畅,尽管现在的许多乡镇和村委会都还挂有农民夜校、农村计划生育学校或人口学校等诸如此类的农民继续教育学校的牌子,但是,这些学校很少也很难承担起农民继续教育的重任。除此以外,农民的继续教育就没有可依赖的机构了。尽管有某些村派出干部去大学进修的,但是,这只是杯水车薪的做法,何况普通的农民也根本享受不到这种继续教育机会。

其三,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缺乏。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包括校舍资源、师资和资金等许多方面。我国由于农民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健全,国家没有专门的资金预算和投入,因而资金缺乏问题也很严重。一方面,农民自己对继续教育缺乏热情和投入的兴趣,农民继续教育缺乏主体投资者。另一方面国家对农民继续教育也缺乏专项的资金投入,现有的农村初高中主要面对的是青少年求学者,农村职业高中也没有向农民开放。因此,农民继续教育是既无学校,又无老师,还无资源的教育,并且对这种不赚钱的买卖,社会很少有人去投资的,只能依靠政府的投入。尽管我国政府为了农民继续教育也曾经有过很多努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支持,但是,因为它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又缺乏相应的资源,所以,农民的继续教育只有在理论上才是可行的,实践中做的并不令人满意。

三、如何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搞好农民继续教育

农民继续教育是关系到我国八亿多农民在城市化中立足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战略,只有中国的农民经过继续教育提高了水平,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希望实现。因此,农民继续教育必须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国家对农民继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同时加大法制保障。

1、整合城乡农民教育资源。农民教育的资源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第二个部分是城市的教育资源。这两个部分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农民继续教育的开展和成功。农村中的农民夜校和计划生育学校以及科普学校资源尽管有某些缺陷,但是,这是农村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广泛开展农民的继续教育活动;同时,城市的教育是相对要丰富得多,城市化中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城市务工,城市作为农民劳动力的接受者和受益者,理应该承担起这一重要任务。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民工培训计划,就是农民进城继续教育的最好形式。但是,实践证明,农村和城市的资源只有进行有机的整合,把农村和城市有益与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分散或分开,其效果就会减弱。

2、加大政府对农民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农民继续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开展得并不深入,主要是经费不足,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其次,农民参与的利益动力不够,没有主体积极性。在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百业待兴,政府对农民继续教育的资金支持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资本进入,为农民继续教育筹集充足的资金。但是,我国政府必须从长远看待农民的继续教育影响,要努力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政府应该积极承担起农民继续教育的责任。

3、用法制保障农民继续教育的权利。我国现在对农民继续教育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农民继续教育的权利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这是影响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应该进行农民继续教育的有关立法,把农民继续教育纳入法治管理之中,使农民的继续教育能有法律保障。

农民继续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民;继续教育;困境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农民培训暨中国农民大学发展研讨会”上,农业部提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生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农业部的数据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三分之一”。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滞后与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有很大的关系,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针对农村的继续教育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推进农民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

农民的继续教育是其基础教育的延伸,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存在重大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素质偏低的事实。继续教育作为完善农民社会化,使其更好的从事相关行业的手段,同样面临了来自多方面的困境,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一)观念困境

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使得农民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不同于社会其他阶层,传统的观念、封建思想和小农意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民对自己及子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视行为,认识不到技能水平在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往往也存在对于农村继续教育认识的误区,视其为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其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对农村继续教育工作持犹豫或抵制态度。没有意识到由于忽视了对农民的继续教育,而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学习型社会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负面影响,

(二)经济困境

据有关数据统计,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2,47:1,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已达到3,22: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大多数农民家庭年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农民自身收入增长缓慢,基本生活水平的持续徘徊严重制约着他们投入继续教育的热情。如何推动广大农民摆脱生活上的困窘,提高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也是促进其更好的参与继续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体制困境

在管理体制上,农民教育多头管理,在我国针对农民培训工作,不仅有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直接参与,而且还有很多机关单位也参与其中,这多少让各级教育机构和培训中心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出现了认识上的模糊现象,不知道自己应该把哪一层次的培训作为自己的培训目标和工作中心。管理部门增多,责任不明确束缚了各大培训中心的灵活性、机动性,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创造性,不利于其自身特点的发挥。

农民教育资源分散。农业部门在全国有农业职业中专和农民中专3000多所,县级以上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000多所,农机学校2000所,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学校44.1万个;劳动部门2003年在全国有技工学校2970所,就业培训中心3307个。还有社会力量办的职业培训机构19139个,教育部门有成人高等学校558所,普通中专3065所,成人中专学校2823所,成人高中1317所,职业高中5800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3.06万所,从一方面讲,说明农民培训有较多的资源可以运用,但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也分散了我国有限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此庞杂的运行无疑分散了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这就使本来就不多的农民教育投入很难用在“刀刃”上,即使真正落在实处了,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加剧了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资金的分配过程中,很难不出现有人“多吃多占”,有人“望而兴叹”的现象,在投入体制上,农民培训投入不足。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为2626亿元,其中直接安排的农民培训预算仅为2.5亿元,这对于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资金的不足严重的制约了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有许多急需作的工作不得不被迫停止下来,而更有一部分对农民有意义的教育工作也因资金不足而难以开展。

缺乏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激励机制。农民继续教育的落后,不仅在于对农民教育的认识问题,还在于农民继续教育的体制问题。农民教育由谁来搞、怎么搞,如何在制度上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准确定位农民的教育主体是关键。农民教育与其他“三农”问题的解决一样,总的讲是说得多,做得少,号召得多,落实得少,成为整个继续教育中最薄弱的一环,在此问题上,政府对于农民继续教育的号召和相关部门与行业的垄断抑制了社会其他方面的积极性,这种制度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从根本上困扰着农民教育的扩展。

二、推进农民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继续教育要将转变其思想观念作为首要任务。向他们宣传终身教育的理念,转变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的党组织和各级政府也要从时代的高度出发,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角度,本着对于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来构建农民继续教育这项事业。

(二)完善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民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农民教育工作。把农民教育规划列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农民的继续教育要以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经营管理知识为中心。为农业培养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要广泛开展工商技术和管理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同时着力扶持和培养出一批农业企业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民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和培训基地建设。

其次,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村干部队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突破口,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说服力,不能起很好的带头作用,所以,组织部门要加强领导,把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目标管理,狠抓村干部的素质教育。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村管理干部队伍,吉林省委、省政府推行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在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和培养农村新型管理者方面都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三)创新运行机制

创新农村教育机制,是在改善和补充现行的农民继续教育体制,是解决农民教育存在问题的保障,是保证农民继续教育良性运行的基本方略。

第一,加强对农民教育的引导,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应突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三是培养骨干农民队伍。主要是对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四是培养农民企业家队伍。主要是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资金扶持和跟踪服务等,将他们培养成掌握先进文化、技术和信息,能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农民企业家。

第二,在农民教育工作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手段,引导相关部门、培训机构、企业和农民等积极主动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对从事农民教育的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规模、培训质量等指标,从减免税收、降低贷款条件或贴息、补贴等方法进行扶持。也可以直接对培训机构进行奖励,要通过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进行补贴、降低收费标准,制定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配套优惠政策,从多角度完善对于从事农村继续教育的人才的复制和保护的力度。

第三,强化投入机制,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和壮大的今天,更为广泛的开拓农村继续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是保证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资源有限和吸收社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必须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建立一个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县乡财政对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农村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基本保障。

农民的继续教育,既关系到农民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站在对农民和整个时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推进农民继续教育事业,有赖于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农民继续教育是一项立足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必将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沈辉香,农民继续教育与科学发展观[J].职教论坛,2005,(10).

[2]易钢,游珍,戴育滨,刘月秀,张家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5.

[3]易钢,姜峰,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教育培训[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4]杨瑞文,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J].继续教育研究,2007,(6).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农民继续教育 篇4

一、教育农民要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从农民的思想实际出发。毛泽东曾说:“改造农民思想的文化教育工作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 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 采取适宜的内容和形式。”[2]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 因为涉及农民的私有生产资料的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许多农民犹豫不决。毛泽东考虑到农民的这种实际情况, 主张逐步过渡、允许农民有一个适应过程, 他说:“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私有观念很深, 我们是逐步地引导他们改变这种私有观念。”[3]正是由于毛泽东考虑到了农民的具体实际, 采取了适于农民自身特点的教育方式, 使得农民循序渐进的转变了私有观念, 有力地推进了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目前, 我国农民居住分散、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良莠不齐, 使得农民教育面临的问题呈现多样性。而各地的农民教育水平差异大、教育手段单一、教育资源短缺, 在执行教育工作时存在口号化、形式化和统一化的现象, 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针对这种现状, 必须借鉴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做到从农民的具体实际出发, 要按照一切从农民具体实际出发的原则, 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方法。

二、教育农民必须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重视农民的利益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毛泽东对农民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毛泽东曾说:“要得到群众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权利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 就得和群众在一起, 就得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谋利益。”[4]保障农民的利益并引导他们走向富裕, 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落脚点。

当前, 我国的农民教育工作趋于形式化, 地方官员存在好大喜功的倾向, 这是严重错误的行为。我们在进行农民教育的过程中, 要坚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以农民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 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三、教育农民必须正确地引导农民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 树立典型, 通过舆论宣传, 运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教育农民, 都是毛泽东常用的教育方式。建国之初,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 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树立榜样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 毛泽东肯定并大力推广学习王国藩“穷棒子”精神、陈永贵“大寨”精神等, 这些都是在特定时期对广大农民进行典型教育的生动案例, 其效果十分显著。

今天农民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情况与毛泽东时期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 但农民生活不富裕、城乡收入水平差异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进入到决胜阶段,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榜样精神作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精髓, 对今天的农民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教育农民不能忽视对干部的教育

言传身教是贯穿于整个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在毛泽东看来, 农村基层干部是发展农民教育的关键力量, 在农民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要想更好的开展农民教育工作, 必须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毛泽东曾在古田会议中指出:“红军纪律是一种对群众的实际宣传, 现在的纪律比前松懈了, 因此给了群众以不好的影响, 上门板、捆禾草、扫地、讲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照还、赔偿损失, 这些都是红军宣传工作的一种, 现在也做得不充分。”[5]事实证明, 红军通过自身示范, 对农民“言传身教”的作用极为显著。

在当前条件下开展农民教育, 更需重视对干部的教育, 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的民风。虽然“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6], 但是没有一个好的教育者, 是不可能教育出好农民的, 更不可能建设出一个好的农村。因此, 要做好农民教育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关键也是保障。

要注意的是, 任何教育方式都不是绝对的。因此, 我们在进行农民教育工作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 农民教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 同时时代又赋予我们许多新的任务。我们要借鉴和学习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精华, 并继续沿着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方向, 坚持不懈的推进农民教育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 2008.8.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1091.

[3]《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 (上) .人民出版社, 1998.225.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138.

[5]《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98.

农民教育培训报告 篇5

为扎实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响应自治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号召,培养一批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依靠科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万家营村今年各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今年万家营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把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加以落实。年初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家庭主妇和回乡女青年积极参与镇劳务站组织的烹饪和面点培训班。四月初旬至五月中旬积极联系宁夏农业学校把村部作为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一期种植技术培训班,为期十五天;一期养殖技术培训班,为期十五天。先后聘请七位专业技术老师系统授课,两期共培训农民学员167人,为调动广大农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每天每位学员补助十五元误工费,钱虽不多,但使农民学员感到亲切、舒适,即不落下农活又待遇得到保障,感到物有所值,老百姓更多的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目前的全面接受理解。

通过培训,我们的主要感受是:

首先,以实用性、扶持性为原则,加强了农业专项技能培训,扶持了一批种养殖大户,引导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迈进,联系和安排相关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到村进行培训,学习相应种植、养殖技术,形成专业户继续教育制度。

其次,以常识性、普适性为原则,加强农村居民的现代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我们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

会建设目标,开展了多部法律和居民文明礼仪教育。最后,以专业性、成长性为原则,加强农村青年居民的现代生产操作技术和科学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需要。今后,我们将根据农村居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和农村青年不愿从事农业的现实情况,我们将组织开展电脑初级、电动缝纫、粉刷工、钢筋工等培训班,相信参加的人员更广泛,教育更普及,技术更实用。

总之,人们普遍认为农村的事儿多,农民的事儿难办。有道理但不全对,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社会经济落后,科学文化知识贫乏,农民现代文明接触少,思想观念狭隘,所以会有上述说法。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工作者,我们既然承担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自然责无旁贷。因此,我们的教育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农活”,以启迪农民智慧。

黄渠桥镇万家营村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失地农民子女 教育问题

[作者简介]刘恩民(1980- ),男,安徽淮南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70-03

“农民是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①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唇齿相依,互不可分。如今,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世代劳作的土地,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继而出现了一个新生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能否让失地后的农民子女接受到正常的义务教育并形成法律制度给予保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更是促进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存在的问题

1.辍学现象更加严重。辍学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较难解决的历史性问题。随着土地被征用,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失地的农民虽然领到了政府发放的安置补偿金,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他们不得不为以后的生计做长远打算,其中孩子的上学问题更是让他们一筹莫展。部分失地农民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于是,农村基础教育又一次迎来了辍学的高峰期。(1)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这些经济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家庭里,土地一征用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依靠,如果再用土地补偿金供养孩子上学,可谓“风险”实在太大。更何况有些地方的土地补偿金过低,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投入子女的教育。反过来,如果让孩子出去打工,不仅不用花钱读书,而且还可以搞点创收。(2)单亲家庭的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一来经济上很难赶上其他的双亲家庭,二来父亲或母亲在感情上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厌学等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孩子很难坚持到初中毕业,随着土地的失去,辍学更是紧随而来。(3)课业成绩偏差的学生。那些在学校思想品德表现较差、成绩落后的双差生,在这次辍学潮流中也很难幸免。失地的农民家长大都不会对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抱有太大的希望,如今土地被征用了,他们不得不考虑到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借此机会,让孩子到外面学个一技之长,既不浪费光阴也可以提前自立。

2.家庭教育愈发薄弱。家庭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在我国农村历来都得不到重视,失去土地后的农民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绝大部分选择了外出务工,其中又有大部分人将子女托付给孩子的祖辈们或亲戚。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薄弱程度可想而知,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有:(1)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性格。从人的启蒙重要性角度来讲,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很难与子女交流,使得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不利于以后的全面发展。(2)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课外辅导。负责监管子孙的祖辈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甚至有的是文盲,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所以这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往往处于无人可问的境地。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自己也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的最主要表现是学习无人辅导。(3)极易滋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祖辈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对孙辈们的溺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性。祖辈们难以尽到对子孙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另外,由于缺少父母的有效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因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的盲区,有一些失地农民子女心理不能健康发展,从而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

3.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样令人担忧。众所周知,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不能人为设置障碍,并制定了相关的文件“保驾护航”,尽管如此,种种问题仍是层出不穷。而失地农民子女不管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等方面都更加令人担忧。(1)在学校教育方面。就近入学的失地农民子女,一方面难以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还是受到排斥的;再者,有关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缺乏互动。这些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课堂上也很少主动发言,其性格渐趋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变弱。如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上没有进行及时的相应转变和调整,将会给以后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障碍。(2)在社会教育方面。虽然失地后的农民已经陆续入住政府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但新建小区周边相关的教育设施并没有具体到位。他们的子女很少参加课外辅导班或业余特长训练班,原因在于:一是其小区内或附近还没有兴建类似的教育设施和机构,二是很难承担额外的费用。(3)城乡边缘地带的管理亟待加强。对于失地农民子女自身来讲,如今他们与现代城市生活接轨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一方面给学生的学习和娱乐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但也作为一种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垃圾文化和不良信息的载体正在侵蚀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纯洁心灵。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流动人口的增多,城乡结合部在这方面的管理显得相对滞后。在这个时候,如果社会、学校和家庭不能及时协调管理和引导,就会使他们不思进取,乃至辍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问题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1.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尽管国家从法律上明确了农村居民拥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获得土地所提供的保障,但在快速城市化变迁下,受土地本身产权的模糊、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不合理、地方政府短视的政绩观、违背规律的发展观等因素的冲击,大批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尽管决策和操作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但大多偏重于修补政策,基于我国农民的特质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这显然只能是治标之策。这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是“失地”又“失望”。更有甚者,在一些地区,失地农民最基本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而进一步“失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失地农民自身的生存底线都保不住,更别谈对下一代的培养问题了。

2.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固然,有些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方面存在的一个漏洞是没有和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协调好,但一些学校同样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深刻,导致了很多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认为这是政府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投入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迅速扩大的社会群体的愿望,因此出现了很多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事情;有些学校认为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在把难题下放,接收这么一个良莠不齐的学生群体,势必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3.失地农民自身生存状态的原因。农业生产是诸多生产中相对简单的工作,一般无须太多的脑力劳动,也就无须太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农民不会太多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因而当土地被征用后,考虑子女的未来发展时就不能有效地承担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从而只有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夙愿再次寄托于学校和老师。另外,在一些失地农民眼里,教育就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也有一些父母有时间、有条件培养孩子,但忙于挣钱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等等。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土地征用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行为,也是国家向前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我们在面对伴随而来的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这一严峻问题时,必须本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保障失地农民子女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市化进程进而有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这一理论基点,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理性地探寻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政府行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要合理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及其子女教育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有所作为。(1)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货币、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2)帮助失地农民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生存适应能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他们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让土地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新自我定位并转岗就业,谋求新的生活出路。(3)进一步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的指导。政府应牵头尽快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和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逐步增强失地农民就业适应能力,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还要鼓励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尽量招收当地失地农民,让失地农民真正实现身份上的转变。帮助其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4)积极学习国外的可取经验。比如,在美国,土地征用称为“最高土地权的行使”。《美国联邦土地政策管理法》规定,政府有权通过买卖、交换、捐赠或征用的方式获得各种土地或土地权益,但不会轻易征用农民土地。土地征用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即正当的法律程序、合理补偿、公共使用。另外,农民在购买土地时,如果签了保证书,承诺不会将土地挪作他用,政府还会每年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等。此外,英国的《强制征购土地法》,日本的《土地收用法》《城市规划法》《河川法》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及时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教育体制。全国上下要在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有关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其一,让义务教育真正成为政府的义务。要时刻意识到义务教育的“义务”是双重的,一方面,公民有让其子女完成九年基础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政府更有为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义务。因此,应该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补充保障失地农民子女就学的专项政策,如强制保证失地农民子女获得最低限度的教育等。从长远角度考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组织下属机构做好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档案工作。譬如,乡镇(街道办)、村委会应该建立本地失地农民子女学龄档案,有关学校应该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就读档案,等等,以便及时对失地农民的子女提供助学帮助。

其二,及时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向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倾斜。根据目前反映出的失地农民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做到:(1)加大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其机制,强化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把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资金的投入最低纳入到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并逐步做到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负担。(2)实行多渠道融资,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向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倾斜。如今,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给予所得税全额抵免的优惠政策,这对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做强做大,实现教育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其三,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社会保障机制。(1)各级政府要尽快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根据失地农民居住分布情况和适龄入学儿童的人数合理划分教学单位,协调好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2)要合理安排失地农民子女就近入学,减少入学的繁琐手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顺利入学。(3)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就学保证金制度。即把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纳入“两免一补”范围,根据各校实际情况,从县(区)级以上财政直接拨给相应的教育经费。

3.学校教育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和工作方法。失地农民子女心态的多元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传授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1)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协调好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形成最大的合力,尽快提高失地农民子女的基础文化素质。(2)要协同有关专家做好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专题研究。失地农民子女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思想行为意识,对全校学生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的影响至关重要。具体研究内容可有以下几点:失地农民子女的家庭背景与教育背景;失地农民子女的年龄分布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失地农民子女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失地农民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如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样,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同样是一个不可跨越的发展过程,而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的颁发,为解决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努力为失地农民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参考文献]

[1]窦玉沛.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崔丽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J].南方农村,2004(1).

[5]孔祥智,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5).

[6]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2004(11).

[7]邵国平,等.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浅谈农民工继续教育 篇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未来的工作要保证农村转移人员的总量平稳递增, “市民化”布局均衡合理, 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证社会顺畅融合。这次会议还强调了服务均等的具体内容, 不仅要使农民工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服务, 还包括建立健全义务教育, 实行就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教育服务项目。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代表受到了重视, 推进农村转移人员市民化的重要政策将其作为重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义务教育和继续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新的关注方向。

一、关注农民工继续教育具有社会意义

农民工继续教育, 就是旨在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一种追加型教育, 是农民工接受先进知识和先进技术技能的教育。农民工继续教育从受到注意到备受瞩目, 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角度, 继续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既可以通过学习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得到更多的新的技能以增强谋生能力。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思考的习惯, 对于他们的生产生活也是有利的。从农民工所在企业看待, 我们发现, 继续教育能直接促进用人单位的经济增长, 增强企业的竞争潜力。对城市发展来说, 目前我国的大中城市,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奋斗在城市的前线, 成为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通过继续教育可以培养他们“以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把城市建设得更好。对于国家而言, 农民工受到继续教育后, 在农民工返乡建设和带动更多农民就业上产生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三农”问题的压力。

二、历史演进下的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

(一) 农民工定位的转变

“农民工”成为一个概念名词, 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农民工”被定义为拥有农村户籍, 在法律上享受农民权利、承担农民义务, 但是已经与其自身附带的农业劳动处于脱离或是半脱离状态, 从事非农产业来挣取主要经济来源的人群。

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的农民工被称为“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的一群人。他们的特点是户籍仍是农民、有土地, 没有脱离农业生产, 只是季节性的在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 乡镇企业萎缩, 农民只能“离土又离乡”。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 还有一部分虽然没有走进城市, 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不是他们的主业, 而是加工业等非农产业。这些被称为第二时期的农民工。到了第三时期的农民工已经不能按照地域来划分了, 因为此时的农民工是良性的双向流动, 农民企业家、科技型农民、企业型农民、市场型农民辈出, 他们立足于城乡之间, 在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路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

根据国家人口普查结果和农调队调查的资料显示, 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在逐年增加, 但是文化程度增长的情况却很微弱。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大多数人是16—30岁的适龄青年, 大多初高中毕业就开始进城打工, 没有经过任何培训, 缺少一技之长。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思想活跃, 有冲劲, 对城市生活有一定向往, 也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产业的生产要求。只不过限于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大多只能走临时工就业途径。这种非正式就业使他们在工作中处于弱势, 工资低、保障少, 拖欠工资和拒付工资的事件不时上演。这与他们进入城市的初衷和愿景相去甚远, 往往产生迷茫感甚至负面情绪。这对于城市发展和国家经济都是不利的,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 不仅做到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更要帮助他们完成技术素质达标, 满足现代化企业与城市的需求, 共同发展, 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三、问题亟待解决农民工继续教育借鉴方向

(一) “民工荒”和“用工潮”反复出现的原因

1. 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中国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结构不断调整,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服务业带动经济结构改变, 纯体力低技术的行业越来越少, 更多的需要技术技能的职业产生。这使得一些中高级技术职业成为农民工的现实选择;从事脑力劳动, 有机会扎根城市, 也是他们的梦想。梦想和现实都摆在眼前, 新生代农民工要提升自己以适应新的职业, 接受继续教育是必经之路。

2. 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境遇。

八九十年代的农民工, 具有吃苦耐劳、坚忍认真的特质, 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努力。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多是农村的独生子女, 敬业理念和责任意识并不强烈。他们缺乏就业技能, 但又不愿意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他们的就业处境都比较尴尬。

3. 荒与潮并非劳动力硬性缺失。

“民工荒”和“用工潮”在很多城市和地区反复出现, 甚至并存的奇特现象的实际情况是:只需简单培训就可上岗的单纯劳动人员并不缺, 缺的是熟练掌握一项技术技能的中高技术人员。农民工继续教育迫切性日益凸显, 真正切实可行、符合企业需要、合乎国情的、全方位的农民工教育亟需普及。

(二) 发达国家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继续教育, 起步较晚, 尤其对农民工群体的针对性不强。作为我国继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在一些发达国家, 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推行较之我们要早, 有一些经验值得学习, 作为借鉴。

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向低收入成人提供教育脱离贫困的地方, 教授劳动者获得职业经验和先进知识。社区学院提供使培训者能获得更高收入的职业证书、学位证书和短期培训。

美国通过各方面政策和举措推行继续教育。首先是政府立法干预, 依法管理和控制农村务工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 美国数十年间颁布了数十部有关法律法案。其次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大, 为加速社区教育, 各州所办的继续教育学校、社区学院的经费70%出自政府, 私立大学政府也需出资30%。以上数据说明经费、资金的支持是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光有国家的帮扶肯定是不够的, 在美国, 社区学院不是单纯的国有制或是民间事业, 而是涵盖国家、社区、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一项社会事业。使美国的继续教育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办学格局。“以人为本”“学员至上”的办学理念也是推动美国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办学机构不是“卖方”市场, 而是“买方”市场。他们教授的是最先进的生产技能、最新的科研成果, 着力培养紧扣企业需求的人才,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求学热情, 共同达到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目的。

不过, 美国的“农民工”不同于中国, 中国的“农民工”由纯粹的农民转变而来, 他们的农民工一般是外来的移民群过渡而来, 自美国工业化后, 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黑人群体, 开始了进城打工的大规模活动。美国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或许不是完全适合我们, 但是通过对美国农村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的了解,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四、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走向探索及建议

(一) 建设以职业发展规划为导向的农民工继续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处于适龄阶段, 大多心智还未成熟, 虽然有冲劲、有热情, 但是职业征途还需探索, 经验严重不足,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 身处复杂的社会, 很容易受到挫折或是走上歪路。农民工的继续教育, 首先必须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职业倾向, 建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 农民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 其成功率和满足感都会大大提升。

(二) 经费是教育的基础, 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来源

经费是限制教育发展的瓶颈, 经费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石。必须尝试建立健全包括国家、企业、村镇、社会组织……全方位的经费机制。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计, 必须鼓励和吸纳更多的力量才能获得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三) 必须拥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可供选择

继续教育可以在培训资源、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管理各方面实行灵活多变的机制, 推动社区教育、企业教育、短期培训、科学讲座等多种教育模式共同发展, 开展针对不同文化基础的分层次教育, 尝试按照不同岗位的分离教学、按照技能操作的联合教学等培训方式。模式的多样化才能促进教育的蓬勃发展, 办学机构只需确保培训要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 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

总之, 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一项长期课题。是国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小城乡差距,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春天蕴含其中, 需要教育界发挥能动性, 需要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的共同帮助。

参考文献

[1]唐踔.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08) .

[2]王利梅, 唐燕儿.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情况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2) .

[3]孙学敏.从“返乡潮”到“用工荒”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缺失[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02) .

[4]晁秋红, 闫闯.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01) .

[5]李兴洲, 卢海红.继续教育的国际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1) .

农民继续教育 篇8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然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和增加收入的关键因素。农民的职业教育包括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培训和从事非农生产的教育培训。农民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萎缩, 农村职业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以及中西部地区, 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现象更为严重。[1]因此有必要实证分析农民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重要作用, 为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供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为了调查了解全国各地农村农户的基本生活生产情况, 特别设置了《寒假农村大学生回乡调查》调查问卷 (内容是调查农户2007年的情况) , 作为大学生的一次实践活动。在2008年寒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回乡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收回531份问卷, 经过科学整理选择, 最后挑选出有效问卷390份。从样本人口年龄结构来看, 16岁以下的占10.74%, 16岁~30岁的中青年30.39%, 31岁~50岁的中年占40.22%,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2.2%。从文化程度上来看, 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26.61%, 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0.9%, 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占22.48%。其中外出务工人数占总人口的28.33%, 总调查人口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占18.62%。家庭总收入小于10000元的占11.85%, 处于10000元~30000元的占到52.53%, 30000元~50000的元占19.01%, 50000元以上的占16.60%, 平均每户家庭纯收入为17068.47元, 人均纯收入为4651.16元。其中农业生产收入占农民家庭平均总收入的51.81%, 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4.84%, 其他收入 (主要是农村个体经营户) 占13.35%。本文以调查问卷数据和有关国家统计资料为依据, 实证分析农民职业教育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根据Mincer教育收入函数方程:lnYi=β0+β1 (ED) i+β2 (EX) i+β3 (EX) i2+εi (Yi表示劳动者收入, ED表示劳动者受教育年限, EX表示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的工作年限) 。[2]对于农村生产来说,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 比如, 生产投资量、新技术新产品的采用、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性别、所从事的职业、所在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农民受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状况。假设投资状况、新技术新品种的采用等其他因素是由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接受职业教育不同所引起的。为了简单起见, 假设其他因子为随机因素, 可以建立农民收入与农民文化水平和接受职业教育因素关系的模型:lnY=C+β1 (EDU) +β2 (EDI) +εi。其中Y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EDU为农民平均接受教育年限, EDI为平均每户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人数。β1表示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所带来的收入增加量, β2表示接受职业培训每增加一人农民平均收入的增加量, εi其他因素导致的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本次调查中, 调查了农户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年龄状况、接受职业培训状况以及家庭生产生活的各种问题。为了研究农民文化水平与接受职业教育和农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对每户农村家庭2007年有收入来源的人口 (不符合法定工作年龄、上学或者已婚家等的不列入计算对象) 按照接受教育年限划分方法进行了平均。家庭平均收入以及接受职业教育人数都按照接受不同的教育年限进行汇总, 计算方法如下:

家庭总共受教育年限=文盲*0+小学*6+初中*9+高中*12+高中以上*15.5

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总共受教育年限/家庭计算人口数。

家庭平均收入=家庭收入总和/户数。

人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家庭平均计算人口数。

每户接受职业教育人数=接受职业教育人数/户数。

根据样本数据和计算方法可得到表1。

接受教育年限都取各组的上限, 根据研究模型:lnY=C+β1 (EDU) +β2 (EDI) +εi, 用最小二乘法, 把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 可得到表2:

根据计量软件Eview5计算参数估计就可以得到模型估计:

lnY=7.213+0.064* (EDU) +1.401* (EDI)

从归估计的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789,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较好。T检验上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n-3=10的临界值t0.025 (10) =2.228。该模型说明农民文化水平和职业教育都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重要作用, 然而职业教育在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上大于文化水平, 突出反应了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民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

农民的职业教育对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最近几年农村职业培训机构数量不断减少, 有走下坡路趋势。

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从表3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最近几年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数量呈减少趋势, 从2004年的217143所减少到2005年的198566所, 然而2006年机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177686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数量从2004年的191704减少到了2006年的150955所。但是, 全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从近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显示:在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占29.20%, 初中占50.38%, 高中占10.05%, 中专占2.13%, 大专以上占0.77%。其中, 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 到目前为止,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 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0%。[3]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比重很小, 直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民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现状并不乐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的研究, 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根据我国社会农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调查分析, 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农民职业教育关系到中国亿万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 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大事。[4]所以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 转变观念, 重视农民职业教育, 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农民的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研究制定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量化指标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政府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政策, 把农民职业教育做到实处。于此同时, 统计部门要专门对农民文化素质发展方面进行统计, 对研究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准备数据资料。

2.多方筹集资金, 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瓶颈

由于农民职业教育有教育周期长和效益滞后的特点, 很难成为市场投资的热点, 所以如果离开了政府帮助支持, 就无法取得农民职业教育的整体和长远的社会效益。[5]首先政府部门要把农民职业教育单独列入财政支出项目中, 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特别是支持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增加和对农民参加职业教育的补贴, 降低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成本。除此之外, 还要利用政策导向, 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宏观调控, 利用税收财政杠杆鼓励市场资本进入。

3.创新农村教育体制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机构的投入力度, 发展一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农民职业教育机构, 面向市场多方面的培训市场上需求的各种简单技能。把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与农民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在乡镇农村把农民的职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使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农民子弟除了上高中考大学之外的另一个提升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选择。职业教育机构要加大对市场和农业发展的研究, 设置学科专业要满足市场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协调培训教育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非农的职业培训教育。与此同时要改变办学思路, 结合农民实际, 坚持“短、快、精”原则, 在节省农民时间和成本的条件下, 尽量让农民学会一门专业技术。

4.鼓励农民进行非农创业

加大对农民个体工商户政策优惠政策,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都有重要的作用。非农产业的发展给不仅让农民非农职业教育提供了用武之地, 还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做了贡献。所以, 对于农村农民进行非农创业, 政府部门要给与支持, 在税收、贷款、技术支持等方面要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鼓励农民在农村进行创业, 吸收农业劳动力, 开阔非农职业市场。于此同时, 要加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业劳动的专业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向晓春, 李竹钦.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1) .

[2]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陈君贤.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 , 2008, (04) .

[4]夏成驹.论职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 2006, (10) .

农民继续教育 篇9

2003年,政府文件规定公办中小学要无差别接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民工子女就近入学;2006年全国人大修订《教育法》,规定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实现“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早在2002年,苏州市就颁布了《苏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办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到2011学年度,已有18万左右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在苏州上学,其中在公办学校的就学人数达11万人,占整个外来农民工子女适龄接受9年义务制教育人数的60%以上,就是说,在苏常住农民子女都能与本地学生同等接受义务教育,无论外地还是本地学生都可以自由平等地分享本地的公共教育资源。但怎样就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平等免费的教育进行保障呢?

1 政府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持

缺乏充足的经费资源保障,是影响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多数位于城乡交界处,大多数教育经费不太充足,还要承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给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了很大困难。在教育经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办学校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女越多,地方财政压力越大,这是对地方财政提出的严峻挑战。例如,元和镇一直是外来农民工最多的地方之一,据估算,已经在元和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如果全部免费进入公办学校,每年财政须增加教育经费582万。

2003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进一步做好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负责提供经费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政策。明确要求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应该分担其经费,建立相应的各级政府共同分担、以省市政府为主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负担体制。跨省流动到非直辖市的教育经费,应该由中央、省、市和区县四级政府分担。在省内跨市和区县流动的教育经费,应该由省市和区县三级政府负担,以省级政府为主。

义务教育制度下的经费来源有国务院文件条例的保证,保证“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受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条例就得到落实,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有力支持决定了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教育的大门,保障其接受的教育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相城区元和镇,投资商比较多,外来民工大量涌入,其子女相应猛增。秋季入学时,区教育局规定:凡能够提供农业户口本、暂住证及一年以上务工合同、原学校学籍等证件的外来务工家长都可以为子女就近申请入学。由于国家政策调控和地方财政支持,相城区取消了借读费,农民工子女和当地子女一样,可以享受就进入学免费教育。很多农民工家长认为城市中的教学资源丰富,纷纷将留在家乡的孩子带到流入地读书。元和镇的蠡口实验小学2011年入学报名前两天就有180位农民工子女报名,并且陆续增多。

2 教育部门对师资力量的投入

公办学校吸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后,在教育教学中与本地学生是否一视同仁?这是肯定的。2006年出台的《苏州农民工子女入学指导意见》就指出:对于非起始年级的入学农民工子女,接纳学校须发扬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精神,在完成正规教育之外,要安排师资加强对孩子辅导,帮助入学农民工子女克服借读带来的衔接困难,使他们尽快赶上本地学生,融入班集体。

2010秋季入学后,相城区教育局根据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情况,要求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能根据学校实际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贯彻与实施,要求校长能亲自订计划,重教师的业务培训。特别应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开展“阳光学生”、“阳光教师”等活动,使他们也能享受到苏州市优质的学习与心理教育。而且教师队伍全部都是师范毕业生,在教学教法等方面的有专业训练,也了解学生的特点。

硬件上,以元和大湾小学为例,学校每个年级配置了“新三机”(电视机、电脑、视频仪),建了校园网,翻建了操场,整修了校园。学校现有班级15个,学生580多人。其中农民工子女为554名,占学生人数的95.1%以上。学校现有舞蹈室、艺术室、自然室、劳技室、电脑室、阅览室、体育室、档案室等专用教室。公办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新一代苏州人”。

3 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完善

农民工子女的就读必然使公办学校的学生构成产生变化,不同的学生构成带来了性质有别的多样文化,这必然使学校面临不同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生活习惯行为差异、家庭教育差异、学生对学校班级的责任感的差异等。鉴于这样文化不同,学校在多方面进行了完善。根据心理学家蒋华的初始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互动”表:

蠡口实验小学在校园文化的观念上,树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管理上根据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强的特点进行改革,在课程上开展民族教育、生活教育和爱家乡教育,在教学上针对学生差异大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教育家李红婷认为农民工子女在文化适应上存在困难,学校应该实行“城乡文化整合教育”。在又添加100多名外来农民工子女后,蠡口实验小学开展文化统筹活动,比如分组一起完成制作一个课外作业,促进本地生与外地生的交流与融合,缩小双方在语言和行为上的差异;开设心理咨询室,委派专业老师,加强对文化适应不良学生的心理辅导,尽量减少农民工子女学生对自我的“乡土认同”。另一方面,激发农民工子女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王老师最近接的班级,2/3是农民工子女学生,“每一周,班级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特意安排本地生和外地生一起劳动,在劳动中,外地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这样就可以表扬他们,也有时机把本地生和外地生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在观念上彼此融合。”

4 家长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由于农民工家长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他们对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抱着“棍棒之下出人才”的想法,对孩子简单粗暴,这种严而无格、宽而无度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不畅,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更无从谈起。家庭教育功能欠缺,容易对其子女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关怀下,大部分农民工家长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家长们也把自己看成整个城市进程中的一分子,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用长远眼光来看,同时他们把自己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精神传达给了子女,这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有社会政府的财政支持,教育部门的师资投入,家校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面对着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子女,面对着亟待解决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采取了英明果断的措施,其中规定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政策,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有力举措,标志着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重视和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相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蓝天下将普遍享受到真正的阳光般照射的免费义务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2006年以来,苏州市逐步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公办教育的范畴,使得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高度重视。这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制教育,公办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张鹃.论进城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建议.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3]苏州园区教育局.苏州工业园区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指导意见.2006.11.

[4]刘健.无差别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底线.中国农村研究网,2005-06-07.

农民继续教育 篇10

以上是在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北京一所农民工小学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诗句。整个诗句平白无华、质朴憨厚。但从这平白无华的语言中透视出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 这就是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 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 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所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络留言中, 除涉及反腐倡廉、下岗就业等问题外, 涉及更多的就是农民工问题和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和小学德育工作多年的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农民工子女, 通过接触和了解我深深的进入到了问题的其中, 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内心的震撼和彷徨, 对多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现将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与同事交流。

一、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子女的入学

近年来由于林芝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 造成了内地农村富余人口大量外流到林芝地区各建筑工地、城区甚至当地农村从事着各项工作, 他们的到来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但其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事实。外来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这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性的, 这些同学随父母流动, 就学的情况极不稳定。就我所任教的林芝地区第一小学而言每年新转入学生中仅农民工子女就约占转入学生总数的85%, 而每学期末转出学生中仅农民工子女也近占据了转出学生总数的85%-90%, 更有甚者, 个别农民工子女仅在一个学期中就转学2-3次, 或是在同一所学校一个学年内因家庭中的各种原因转入又转出达2-3次之多。大多数孩子不能受到全面、系统的教育, 他们的教育环境不固定、接受教育的背景相对复杂。教材的差异、所在学校教育侧重点的不同 (多数学校以重教学为主, 而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 致使多数农民工的子女品行不端, 行为习惯较差, 学习目的性不强) 也增加了所在学校对这群孩子管理难度。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一) 农民工的经济现状。

我区的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 他们从事的行业大多是建筑工人, 小商贩, 家庭的收入相对较低, 在进行抽样调查的30名学生中大约65%的家庭收入约为1000-1500元/月, 25%的家庭父亲或母亲完全没有经济收入。目前我区的各中小学 (九年义务阶段) 免除了学生在校读书的各种费用, 此项措施大大减轻了外来农民工的生活压力。

(二) 农民工子女的居住情况。

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家庭居住条件简陋, 70%-80%的学生全家4、5口人居住在一间仅占地20-30平方米的出租房或是简易棚内, 这间房既是饭厅也是卧室同时也是他们完成学业的场所。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 这些学生没有必需的学习环境更谈不上舒适的环境, 就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草草了事更谈不上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了。部分学生的家长是承包当地农田的菜农, 除居住的条件异常简陋外, 约有5%的学生家居距离学校很远 (有些家庭甚至距离学校10-15公里) , 这些学生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 早晨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 中午就在学校附近的餐馆随便吃一点小吃、盒饭裹腹, 晚上放学到家天已傍黑, 这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路途上, 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 农民工的家庭现状分析。

家庭里子女多家长不能全面照顾, 造成这些农民工家庭的子女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虽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多年, 但传统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仍然影响深重。居抽样调查约有95%的农民工家庭子女人数超出了国家允许范围, 绝大部分农民工家中的子女多于一个, 多子女就学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实生活的重压,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常常顾此失彼。对孩子的监管力度受到影响, 孩子的学习质量也势必受到影响。

(四) 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淡薄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

由于农民工的大量涌入, 林芝地区各中小学校近年来涌入了大量的农民工子女, 通过调查这些风餐露宿、艰辛生活的外来人员中大约30%的家庭对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 这些家长大多表示, 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是太差, 自己就会尽力供孩子上学,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还有70%的家长仅仅把学校当成了孩子的托管中心, 认为孩子只要不出事就可以了, 而对学校的素质教育、德育规范、文化教育不管不问, 对孩子的学习质量不予理睬。至今仍有10%-20%的家长把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仅仅定格在会写信、会算账的低级目标上, 身为父母并没有给孩子定出一个较高的人生奋斗目标。通过了解, 家长忙于生计或是忙于赌博等一些不良嗜好而放弃孩子的学习、生活的约占此比重的5%-8%。更有甚者, 个别家长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孩子尚未小学毕业, 就弃学经商、甚至谈婚论嫁 (个别西部地区的传统习惯) 责令孩子参与到“闭斋”等风俗习惯当中, 有了这种观念的束缚, 孩子的学习精力和学习质量可想而知。

(五) 多方面的“歧视”造成了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障碍。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 不远的将来, 在佐治亚的红山上, 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 共叙兄弟般的情谊。”现在的教育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私塾、学堂的老旧模式, 现在提倡的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教育理念。今天的教育是全方位、多角度、多视角的教育, 是提倡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但就目前而言在社会的很多层面还存在着差异、不公平和歧视。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才产生了今天的贫富差距;同样也正是由于贫富的差距才导致了上述的“歧视”;也正是由于“歧视”的产生才引起了目前中小学生中严重的自闭、自卑、自虐等心理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小学生犯罪率的骤然上升。农民工子女也是祖国的蓓蕾, 也需要多方面的关爱, 他们除了有其他孩子共同的理想、正常的需要外还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农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 希望自己不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受到轻视和排挤, 希望自己和城里孩子一样受到尊重。

三、针对上述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

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监管力度, 使农民工的孩子在学校或其他场所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

形成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良好氛围, 尊重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消除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之间的鸿沟, 使农民工和其子女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 应从消除歧视做起, 让每一个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三)

学校从切实关心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本质出发, 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广大的农民工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 群策群力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

(四)

学校应扩大宣传的力度, 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广大的农民工的家长转变观念, 以“一切为了子女, 为了子女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子女。”为出发点, 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 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

(五)

学校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通过德育教育建立起农民工子女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 通过教育使这些孩子摆脱自卑的约束, 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和谐的春风、享受明媚的阳光。教师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 从关心每一个孩子入手, 以严父慈母般的爱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以早春小雨润物无声的博大胸襟使每一个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一样沐浴到爱的甘霖, 感受到爱的温暖。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专业下一篇:苹果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