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2024-08-29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精选十篇)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篇1

在语文教学的传统观念里,作文是偏向文科的东西,所以理科生写不好作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自从2009年兼任文理科的语文老师后,我发现,其实作文并不都是偏文科的内容,而应该是文理科在思维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都忽略了这一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尤其没有针对理科生的思维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故而,理科生对语文,尤其是作文失去兴趣,作文成绩没办法提升。而理科班的语文老师也觉得理科生的语文,尤其是作文很难教。

当然,理科生在作文方面的构思写作能力普遍比不过文科生,这是我们必须承认和面对的事实。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散思维能力弱。面对一个命题,许多理科生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的有用信息材料太少,不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思考;二是聚合思维能力弱。面对一个材料群,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引发观点,即使有所概括,也往往缺乏深度与高度;三是直觉思维能力弱。不善于观察、发掘生活的美。四是不会横向、侧向和逆向思维,不会辩证思维,不善于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对立统一的方法把握事物的纹理。

二、原因探讨

为何理科生的作文总是不如文科生呢?我认为可以主要从学生的思维方面来探讨。

从生理学上来分析,语言方面的知识从属于形象思维(或称艺术思维),而数理化等则从属于抽象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文科生长期进行语言一类的知识熏陶,自然对这一类知识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他们学得更轻松、更自由,加之文综学科与语文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给文科生学好语文提供了一个先天条件。在写作过程中,文科生也可充分利用其综合学科所获得的知识给其作文增色,而这些又都是不需要他们另花时间就能获得的。再者,文科生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更愿意去主动涉猎一些课外读物,这自然为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筑起了坚强的基石。有人说,语文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学习取得的。而高效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有分辨地猎取课外读物就成了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

理科生则与文科生相反。理科生相对来说对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更感兴趣。他们长期沉于浸于加减乘除和静电、化学方程式中,只有做出一道数学题或其他理科的一道难题才激得起他们的充分满足感。长时间的逻辑训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他们学习语言的时间和精力。未加以充分的学习和训练必然造成他们语言学科的成绩下降,成绩的不理想使他们误认为自己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强,结果就出现了我们所见到的“理科生学不好语文或不愿学语文”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探讨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理科生抽象思维的潜能,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思维优势。

1. 两种思维方式的联系

逻辑是文学的基础,而文学不过是以形象来演绎逻辑而已。从词的性质方面来理解,艺术思维的关键词是温柔、细腻、丰满,逻辑思维的关键词则是严谨、深刻、雄辩。前者属于阴柔,而后者则为阳刚,文章要写得好,需两者融合,刚柔相济。所以有老师说,学得好理科的学生,也学得好语文。学不好是因为他们的认识问题或厌学情绪在作怪。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也叫艺术思维),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法。高尔基在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时曾说:“思维和认识,就不外乎是我们的‘生活印象’、‘体验’,经由技术及许多手法———观察、比较、研究,依着哲学而完成或形态化为思想,依着科学而完成或形态化为假说和理论,依着艺术作品而完成或形态化为形象和技术及手法。”他还说:“在科学和艺术文学之间,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文学,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观察,是比较和研究;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必须有想象和推测———‘直观’。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在事实的连锁中不足的和还没有发现的环节。”这就是说,不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它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都是通过实践由感性到理性,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由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段、方法不同,抽象思维是借助于科学推理去揭示真理,形象思维是借助于形象塑造去揭示真理,因而作家、艺术家的思维活动,除了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物象形态,并且要饱含着感情、发挥着想象,把思想、感情、想象和物象形态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来进行艺术思维。所以,理科生如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充分利用自己生长期积淀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样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就是认识到了这两种思维方法的共通之处才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红楼梦》。

2. 充分发掘逻辑思维的优势

有的老师向学生宣传文科的学习规律与理科不一样。理科强调逻辑思维,文科只需要艺术思维。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同样也体现着逻辑性。例如,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证的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性;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同样需要有逻辑思维的头脑。而长期的逻辑性思维的训练,使得许多认真学习的理科生具有较文科生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同样需要有逻辑思维头脑。理科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这种思维优势。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积极训练,定能将之化成作文得分的增长点。

3. 加强形象思维习惯的培养

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理性轻情感、重灌输轻体验、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的弊端,导致学生人文的缺失、精神的贫乏和情感的萎缩,于是写出来的文字少情寡趣、干瘪无味,即使有些独到的见解,其表述也显得直露而无魅力可言。这些都是理科生在形象思维方面能力还不够的表现。虽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具有共通之处,但二者所借助的手段、方法不同,因此,加强理科生的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形象思维需要学生多阅读,积累一定的知识作为储备。那么,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就尤其重要。而阅读的第一精神是指导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读懂文本的精神内核。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学生平时的“习得”并不多。“以学得促进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习得就必须有阅读的习惯。

一定量的阅读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定的阅读量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商,促使他们获得文学作品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内心的创作欲望。没有阅读,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涟漪,没有激情,学生的生活只剩下枯燥的逻辑、公式、定律了。这种学习生活状态不但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价值的提高。我们很难接受一个心理孤僻和没有健康的生命价值观的孩子,而要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让他们去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有人说:会阅读的人的心境永远都是充实的。充实就会快乐,快乐就会健康。《中学语文教学》认为:“以学得促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自我阅读其实就是学生的一个习得过程。如果没有课外阅读,学生的习得就无从实现,那么在学校里的“学得”就相应地失去了它的意义。

对高中理科政治教学的反思 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理科生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改造思想、塑造灵魂、培育精神的课程,是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一门学科。但是现实的理科政治教学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1.理科生对政治课不重视。高中文理分科后,政治课作为理科生的非高考科目被边缘化,学生在心理上对该科的重视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社会、家庭、学校等缺乏正确引导的结果。理科生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排斥政治课,认为政治课可有可无,对政治课热情不高,不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做其他学科作业甚至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这些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2.教学效果变差。文理分科后,大部分理科生的政治课时大大减少,造成课时少、内容多的现象,有时为了赶课时,教师不得不把两课内容用一节课完成。尤其是后期哲学部分的教学,可能造成学生囫囵吞枣的现象。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只能进行课本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教学效果不好。

3.缺乏评价与考核机制。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政治学习的考核也是放到了最后的会考上,中间缺少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二、有效进行政治教学的策略

高中政治是理论性、政治性、时代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针对理科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要做好以下几点:

1.德育功能要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正确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得失,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心理素质,培养与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是政治课的落脚点。如果高中政治课继续被边缘化,对广大高中生的素质培养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知识体系不能有效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能建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与德育观念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不可偏废。对于理科生来说,会考要求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但是考查范围广、知识量大,涉及四册书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主干知识,针对学科特点,可以利用课堂当堂记忆落实。虽然对理科生来说政治是一门非高考科目,但是学科内含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的近期目标是参加会考,而长远来看,他们以后参加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都涉及政治学科知识,日常生活事例分析等离不开政治学科的思维尤其是哲学思维,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进行题目训练,尤其是大题的答题方法等的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时代性与时尚性同行。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理科生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虽然不够热情,但是对于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情却情有独钟。针对学科和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进行课前新闻播报,或播放新闻视频,或对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等,这都是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当然,对于学科时代性的把握并不一定仅局限于时政性新闻上,也可以穿插体育、娱乐等时尚内容。如关于足球,高中生尤其是理科男生都较为感兴趣,或者把《中国好声音》引入课堂探讨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这些能让高中政治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⒋趣味性与科学性合为一体。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对于理科生来说是枯燥的,但是理论联系实际效果却截然不同。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哲理故事、诗歌、成语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学习“物质”概念中“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时,借用仓央嘉措《见与不见》里的词语,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但是趣味性活动的穿插要以主干知识引领,形散而神不散,不能偏离政治学科知识的科学性。

5.方法灵活,注重互动。运用录像、幻灯、视频等电教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观点。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坚持生本教育理念,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时,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兴趣高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可以采取辩论、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形式让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让呆板的课堂丰富起来。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篇3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理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下面就探究一下在理科班级中如何开展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前很多理科学生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上要么是解答数理化习题, 要么是温习英语单词或者是语文课文。基本上很少有学生是认真在进行高中政治的有关学习的。出现上述的情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不强, 导致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形成了不端正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 就要注意不要像在文科班进行教学那样过分地注重知识的灌输。相反, 可以将这门课程当成一个养分补给站, 教师对有关的内容进行讲授也侧重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不是让学生对某些问题有一个深刻或者是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快乐的同时也觉得非常轻松。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愿意投入到课堂之中, 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有关学习。

在学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 是先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还是先播放有关的纪录片, 从而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一个准确而形象的认识, 然后再进行课程的学习。

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 在影视教学资料的协助下, 激发出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的兴趣, 进而激发出他们对高中政治的兴趣, 并逐步扭转学生对高中政治的态度。

二、知识讲述紧密结合时代发展

由于在理科班讲授高中政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并且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发展和建设。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在讲述有关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有关的时政新闻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将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 同时也能够在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让学生与时俱进。具体的教学开展可以借助时政新闻来进行。

如, 进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部分的内容讲解, 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开展教学。

教师:同学们, 经常在新闻中听到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人大主任等词汇对不对?

学生:嗯, 是的。

教师:大家最近在吃饭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新闻里最近总是提到一个词?

学生1:十八大。

教师:对!那大家在新闻里边有没有听到什么好玩的事情或者是听到一些有趣的新闻, 和十八大有关的呢?

学生2:最近新闻里总是会提到一个十八大代表人物风采录。

学生3:还有新闻里好像有一个栏目是专门介绍这些年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是向十八大献礼。

教师:大家都说得很对!而大家刚才在讨论中提及的相关内容也都是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对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含义、性质、形成的过程、建立的意义, 同时还要关注我国的人民代表是如何产生, 具有哪些权利。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能够有效地融洽课堂的气氛,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课后交流总结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小结。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清楚认识。通过总结, 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学习完了“我国的政党制度”这部分内容后, 教师就可以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和归纳:今天, 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政党制度, 也清楚地知道了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是一个在以共产党为首的执政党的领导下, 实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国家……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4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科学探究 教学现状 对策探讨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十余载的一大亮点,而科学探究教学则是新课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过渡到现在的可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自行确定探究内容;从最初纯粹围绕教材上的实验探究,逐渐增加了围绕习题和概念而进行的探究;从最初的只局限于新授课的探究,发展为现在的习题课和复习课都能呈现的探究;从最初的只在课内进行的探究,拓展到现在课外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探究:所有这些都无不呈现出科学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良好态势。

就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而言,科学探究教学虽然已经呈现出上述令人欣喜的景象,也被许多物理教师接受,然而这种接受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从课程与教学论视角将它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学习方式来研究”[1],这种模式或方式通常包含“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2]”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完整过程。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加上受教学进度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重形式、轻实质”的假探究现象还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往往是在有人来听课时才采取探究教学,有的是单纯地对已知规律的验证和对指定步骤的重复,有的是缺少科学思想的传递、科学方法的渗透和科学思维的设计,呈现出探究教学的形式化和探究内容的固定化,它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只有将“思维”作为科学探究的“神”,将“新常态”作为科学探究教学的“魂”,才能真正走出科学探究教学的瓶颈。

一、解决瓶颈的出路是探究教学常态化

要解决当前科学探究教学的瓶颈,其根本出路是探究教学的常态化。而要真正实现探究教学的常态化,就必须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依托于课堂教学。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将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要素在每一堂课内都呈现,但可以将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在课堂内进行,或将其中的一个要素进行拆分,化整为零,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常态化。

江苏常州的化学老师谷莹莹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常态化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进行局部或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这一个或多个要素,可以看成化学的“分子”和“原子”,可以再继续拆分或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3]。谷老师所谓的“新物质”,意指生成新的知识,而这种新知识是通过常态化的科学探究教学生成的,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十分有益。事实上,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要素或步骤中,都包含着科学术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由于这种探究可以是“部分”或“整体”的,也可以是“指导型”或“开放型”的,这就需要把看似有些玄妙的科学探究渗透到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局部或完整的探究活动[4]。这就给每堂课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能,即使是章节的复习课也可以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复习《超重与失重现象》时,可以探究“人在升降电梯中上行”时电子秤的读数变化,如图1所示。首先测出人静止站立时的读数为58kg;当电梯向上启动时,电子秤的示数显示为65kg;电梯匀速上升时,示数恢复为58kg;当电梯即将到达设定楼层时,示数又变为50kg。将上述运动模式和数据列成表格,紧紧围绕问题情景,探究其内在联系,从中归纳出超重与失重的规律。这种科学探究过程为复习问题的提出营造氛围,从中找回对已学知识的新鲜感,让学生再次在探究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运动→向上加速→视重大于实重→超重”,“运动→向上减速→视重小于实重→失重”,从而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常态化的前提是情境创设生活化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作为物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所以情境生活化,是科学探究教学常态化的前提。只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能使后续的科学探究更接地气,才有利于学生逐步将科学探究成为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既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例如,对《力的分解》这节课,可以作以下两种情境设计。

【情境一】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重物,提出问题:放在斜面上的重物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如何来验证这种效果?“斜面上的重物”是一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一提出,学生都跃跃欲试,并利用教师提供的几种材料,很快设计出探究方案。即先在斜面的下端固定一挡板,然后将两块比较疏松的厚海绵分别放在斜面和挡板前方,再将重物放置在斜面上,观察两块海绵发生的变化,如图2所示。该探究完美地说明放在斜面上的重物分别有垂直于斜面向下和平行于斜面向下作用的两种效果,为“力可以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情境二】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三角支架,如图3所示,这也是来自于生活,比如阳台上的晾衣架就是这种结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比如:当支架的C端悬挂一重物后,AC,BC杆上分别受到什么方向的力?这种力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来证明这种力的效果?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以及问题的创设无疑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怎样将“力按照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进行科学探究,揭示其中的本质规律。但创设的情境有真假之别,许多教师喜欢播放视频作为情境引入,虽省时省力,但难免缺乏亲身体验,甚至有虚假之嫌。如果条件许可,应多创设一些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实验或小游戏,这才是引导学生进行真探究最可行的方法。

三、探究质态取决于问题提出科学化

探究始于“问题”,科学探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科学问题,另一类是生活问题。生活问题往往来自于生活观察或常识,表现为对观察结果的描述前加上一个为什么。由于生活问题仅表达了对现象的好奇、疑惑,缺乏确定性和深刻性,它对科学探究没有实质性意义,也难以成为科学探究的真正起点。要使问题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就需要将问题指向已有的知识,将两者联系起来,使问题从现象的描述触及现象的本质;将完全无知的问题转化为具有某种抽象性、渗透一定知识理论的、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科学问题[1]。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要将两个生活问题指向“力的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替代”等相关的知识背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诸如“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实际受到的力与分解得到的力是什么关系,它们遵循什么规律”等等。显然这些问题不仅表述了对现象的疑惑,而且还渗透着理论,触及问题的本质,成为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这就为科学探究“力的分解”提供了导向。所以,“科学问题”不是以常识眼光提出的无知问题,而是能为科学探究的设计提供导向的有所知的问题,它产生于以“好奇”、“疑惑”为基础的思索和追问,其实质是“有所知而求知”[1]。因此,科学探究教学的质态取决于问题提出的科学化,这才是科学探究的真正起点。

四、思维是“神”体现在方案设计多元化

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是设计实验,其设计之“神”是思维。其实设计方案的过程就是彰显学生思维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实验器材的选择不同、对实验要求的精度不同等原因,会呈现出设计方案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局面。有的探究是定性的,如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实验探究,只要确保在相同压力的条件下,能区分出不同接触面的摩擦力是否相等就行。有的则是定量的,如对“测出不同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探究,就得分别精确测出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并由此计算出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

例如,在探究“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高中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案只能是定性的、粗略的,不能准确得出F=BIL这个定量表达式。笔者设计了图4所示的实验,就可以定量探究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几个因素。这个实验围绕“如何精确测量安培力的大小?怎样改变电流的大小?如何改变导体棒在磁场中的长度?怎样改变磁场的强弱?如何描述安培力、电流、磁场这三者方向之间的关系?”等五个问题进行设计。本实验具体的设计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实验结果详细呈现在本人撰写的《定量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一文中[5]。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涉及到体验法、等效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分析法、表格法、图像法等。

五、探究是“魂”彰显于过程呈现多样化

探究过程的多样化是科学探究的“魂”。有的需要完整的过程,要追问做什么(提出问题)、怎样做(设计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便于收集数据)、怎么想到这样做(为了分析论证)、结果怎么样(得出结论)、是否可靠(交流评价)等。从评价而言,有自评、他评和师评三种途径。从论证的方法而言,有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数学归纳、模型建立、反证、图像、表格等,无不体现探究过程多样化的特征。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功不可没的。

例如,在探究“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时,可以做如图5所示的实验。由实验探究可知,当用烧热的细针刺破细线一侧的液膜后,细线在另一侧液膜的作用下,被拉向液膜,并使液膜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在本实验中表现为细线被拉成圆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其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并垂直于分界线指向液面内部。最后进行理论升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较大,宏观表现为引力所致。这就是利用“实验论证”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

再比如,探究“点电荷”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进行类比,其思维流程如图6所示。因为“质点”是忽略大小和形状的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时,一般要将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而探究“点电荷”的意义在于研究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及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时同样不能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它与质点极其相似,可以类比。这就是利用“模型建立”进行类比探究的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思维是科学探究之“神”,新常态是科学探究教学之“魂”。科学探究教学新常态对策既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找到了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应向东.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谷莹莹.科学探究更需常态化[J].教学月刊,2010(9).

[4] 李高峰,刘恩山.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J].教育科学,2009(10).

[5] 方红霞.定量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J].教学月刊,2014(2).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理科历史教学,尝试

在高中理科甚至在文科班的历史教学中, 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再现:讲台上, 教师口若悬河, 讲台下, 学生死气沉沉;教师声嘶力竭, 学生或昏昏欲睡, 或“忙”于做习题, 看理科类的考试书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态度认识, 另一方面, 教师缺乏教学技巧与方法, 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部分理科高中生的心理, 由点及面, 可看出现今高中理科生对于历史科的求学态度。他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升学, 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对于他们的这种思想、上课的态度, 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圆满完成高中学业, 历史教师在新的形势之下应如何改进教学, 适应新的教学标准, 符合新的教学大纲要求, 如何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每位老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 笔者浅谈几点体会。

一、端正心态, 明确学习目的。

在新课改以来的高中理科历史教学中, 依笔者的观察, 大部分理科生在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之后, 专心致力于理科的学习, 对文科所学科目有冷漠心理, 甚至有些理以往是学理的无须再学文科中的历史之类的知识, 而学文的也可对理科不管不问。现在不同了, 新高考中3+X制的实行, 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给学生带来了挑战, 特别是理科学生, 更是如此。新教材必修三里就有明确的规定: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高尚的情操等。有些学生弄不懂这些与学历史有何关系。归根结底, 是搞不懂“为什么学历史”“怎样学历史”, 学习历史之后是不是真的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们还没有真正体会出历史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 只有用心学习之后, 才能真正知晓历史教学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的学习, 学生能关注人的命运与生命价值, 人存在的意义、价值与尊严, 人的自由、解放、发展与幸福;能尊重个人价值, 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的倾向;能崇尚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人格, 珍视人的完整性;能守护和亲身体会社会的价值, 达到做正义的事, 护公正的法, 用公允的眼光看待一切, 以理智的态度来领悟人的心灵, 从而具有崇高的信仰和高尚的情怀, 当有碍国家利益事情发生的时候, 自觉捍卫国家利益, 具有全球视野和乐于发现他民族他文化特质的审美眼光。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 就是用心学习历史、感悟历史, 能够给学生带来希望。如果学生的心态端正了, 那么历史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里就不再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 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面就不会干涩枯燥。诚然教科书里采纳的基本史实足以说明当时某个人某件事, 采纳的基本观点都是我们先贤圣哲们用毕生精力探索出的智慧和真理。虽然有一些观点对于学生来说是过于难以理解, 毕竟生活的时代隔了好几个世纪甚至更长。要明白,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简单地传授史实, 还要重点突出地抓典型事迹, 做到有的放矢。结合现实, 适当地加以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因为优秀的事迹能让人感动, 且能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卑鄙的小人物让人气愤, 并且引以为戒, 这就够了。只要老师加以适当引导, 理科生们是会接受的, 并且能从其中受益, 从而真正端正心态, 明确学习的目的, 明白历史教学不单纯是为高考而高考, 课堂秩序也必将大有改观。

二、形式与内容都要重视, 认真备课, 不妨来点“花架子”, 下足“表面功夫”。

历史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 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看书也能掌握书中内容。所以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一遍, 学生就会认为老师没有水平, 有没有老师都一样, 就会出现前面所列举的现象。教师要想避免上述现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要前提是认真备课。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 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包含各具特色的趣味性,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痛楚, 有英雄豪杰的光辉业绩, 也有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 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 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才能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受到感染, 产生共鸣。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要能做到对教材熟练驾驭、运用自如的程度, 教学中趣味性就会自然而然溢于言表,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兴味盎然。为了增强趣味性, 在备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插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补充一些资料, 加深学生对教材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

但是, 现在有学生阅历丰富, 是在多层次的媒体的信息的环境中长大的新一代, 仅如此是行不通的,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 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维方式。中学生思想活跃, 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 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有雄厚的“功力”, 又要有必要的“花架子”, 下足“表面功夫”。譬如练功是练拳的基础, 但这并不是说, 花拳绣腿就一无是处。在功底扎实的基础上, 花拳绣腿既可以提高观赏性, 又因有深厚的功力基础而有其实战的价值。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上, 应该有机地把自己的学识和灵活的技巧结合起来, 深入浅出, 游刃有余, 张弛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心理学认为, 一个人的专注程度一般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10分钟之后, 如果所专注的事物没有变化, 他的专注就会转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专注点, 在学生专注点即将发生转移的时刻, 适时改变教学技巧, 从而使他们的专注点始终保持在你的教学内容上。就像说相声一样, 每过几分钟, 就抖出一个包袱来, 包袱一个又一个, 笑声也就不断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当然不可能总是让学生笑, 但道理是一样的。一堂课45分钟, 我们的“包袱”应该有3-4个。“包袱”的形式多种多样, 具体到各个学科、各个老师的方式也可以千差万别, 只要有意在这方面努力, 相信每个老师都可以逐渐成为课堂抖“包袱”的大师。

拿历史学科来讲, “包袱”可以是一个历史笑话, 一个历史典故, 一小段奇闻逸事, 或是留正史与野史的某个方面让学生去考证, 或把一段抽象的理论化为一个巧妙的比喻, 也可以在讲到某个史实时教师给学生哼唱一段历史歌曲, 或者忽然发现一个学生在发言中的闪光点而不失时机地表扬, 甚至在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几秒钟的停顿……另外, 教师还可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下功夫, 如不失时机地说几个学生、网上时下正流行的词汇, 在学生会心的一笑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当然, 选择的故事资料要属实, 来不得半点虚构, 且不能过多过滥, 否则会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感觉, 也不能单纯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健康性。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较远, 尤其是今天的学生, 他们大多不关心现实, 不关心政治, 不关心世界风云, 当然他们也没有时间关心这些。因此, 给他们讲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他们感到很陌生。如何拉近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距离呢?窍门就是通俗化, 用谈家常式的口吻谈历史, 用聊天的方式和学生谈历史, 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们会感到很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三、重注情景创设与课堂氛围、研究语言艺术, 提高识记效果。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 掌握历史知识, 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 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 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 如人物事物图片, 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时, 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青年毛泽东》、《长征》的一些片段, 精选一些红色革命歌曲, 然后提问。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作基础, 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 纷纷发表个人看法, 这就为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类似的例子有很多,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加以利用。如在讲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 笔者以一首《春天的故事》为情景, 在观看完MTV后, 给学生如下课间小课题:歌词中提到两个春天, 各有何不同?试找出相关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 教师在轻松中上完课, 学生在兴致中学到了知识。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 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 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 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历史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 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看书也能掌握书中内容。所以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一遍, 学生会认为老师没有水平, 有没有老师都一样, 就会出现学生旷课、上课不专心、看课外故事小说等现象。历史教师要想避免上述现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要前提是认真备课。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 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包含各具特色的趣味性,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痛楚, 有英雄豪杰的光辉业绩, 也有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 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 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才能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要能做到对教材熟练驾驭、运用自如的程度, 教学中趣味性就会自然而然溢于言表,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兴味盎然。为了增强趣味性, 在备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插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补充一些资料, 加深学生对教材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

四、在互动学习中指导学生提高元认知能力, 平等互动、多种教学形式并用, 提高学生的成就意识。

“互动”这个词是目下颇为流行的。在教学中讲究师生互动也成为大家追求的理想教学方式。以师生平等、师生合作、师生交流为主的课堂互动, 这是新课改内容中着重强调的一点。尤其, 今日的中学生思想活跃, 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 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认知结构是人的活动结构内化的产物。因此, 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元认知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模式有教材渗透式和教学活动渗透式。教材渗透式是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 而教学活动渗透式就是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语言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也叫以学习策略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两种模式中, 作者认为教学活动渗透式更适合策略的培训, 因为在这种模式的训练中, 教师首先直接明了地向学习者介绍、演示某些学习策略, 并让学习者试着使用这些策略, 然后在其他教学活动中, “隐藏式”地渗透学习策略。这种模式不受教材的限制, 不论教材是否涉及学习策略的训练, 教师都要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 并给学习者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练习。

在教学中, 笔者在理科班和文科班中同样开设了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式, 对于某一节课, 有时可以带到计算机房上只不过方式有所变换。例如, 在讲述必修三单元中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 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中要有创新:利用当时的革命歌曲, 展示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思想风格。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爱音乐, 用于课堂教学, 极大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效果。如讲《红军的长征》一目时, 笔者首先用录音机播放早已收集好的电视剧《长征》中的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所蕴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每一根神经都“乐”起来了, 每一个思维的细胞都“活”起来了。笔者因势利导, 随即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 取得胜利的?”这样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随后, 我又以《四渡赤水》主题曲为“气氛音乐”, 伴着讲授新课, 伴着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并讲述一个个动人的“长征”故事……最后用VCD播放《长征》主题歌“七律·长征”来画龙点睛, 结束新课。在这堂课里, 学生不仅获得了历史知识, 陶冶了健康审美情趣, 而且“学会了生存”, 懂得了怎样做人。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兴奋不已。除此之外的自主学习, 笔者都没有把中学生当大学生、科学研究者, 设题方式灵活, 师生关系融洽, 从而深受学生好评, 更喜欢上历史课。

总之,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 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 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高中理科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只要最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和学生的认可, 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5.

[2]绍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周发增.论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兴趣.中学历史教学, 1992.3.

[4]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探讨研究[J].时代教育, 2008.6.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篇6

关键词:举例教学,理科班,文理分科,有意义的学习

举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最频繁, 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由抽象到具体, 由模糊到清晰, 由高深到浅显, 举例是最为恰当的。然而, 真正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举例却又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讲因材施教, 也就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对事例的选择也就应该有所取舍。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有这样的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奥苏贝尔在对学习类型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所谓有意义学习, 其实质是指:“符号表示的观念, 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 (而不是字面上) 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所谓非任意的和实质上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 (如一个表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 有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否则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 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 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 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特点, 然后尽可能发掘这些已有知识与面临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举例教学就是在学生已知和未知知识之间建立这种联系, 实现“有意义的教学”, “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由于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 农村基础教育一直以来“重理轻文”思想严重, 加之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科底子普遍较差, 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知之不多。到了高中文理分科, 思想政治课对于理科班同学而言又是非高考科目, 原本的弱项, 原本的“轻视”, 又被冠之以“高考不考”, 于是堂而皇之地放弃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这就给理科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 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是文科背景, 举例总会偏文科, 理科学生对文科知识似是而非, 理解有难度, 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也因此视而不见。在举例教学方法的运用中, 我主张, 农村高中理科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举例也应“文理分科”, 理科班应“重理轻文”。即, 举例较多选择自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 以及高等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 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 决定了不同学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因此, 高等学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 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 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 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然科学领域事例。

在教学中, 更多举例自然科学领域事例, 会使理科生感到思想政治课跟他们的理化生有关联, 不管是内容上的还是方法上的。尤其是高二的《生活与哲学》部分, 举社会科学领域的事例, 学生这方面积累少, 不利于理解抽象问题, 因为不懂导致没兴趣, “学不懂”直接引起“不爱学”, 加之高考不考, 精力有限, 很容易放弃学习, 丧失兴趣。“理化生”方面的例子在教材中也有很多, 更多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给教师讲这些理科知识, 他们会以“业内人士”的自信心理, 积极地告诉你事例中相关学科的原理,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谦虚地倾听, 而后, 引导还在兴奋点的他们把学过的哲学原理与理科事例结合起来, 让他们的活跃思维领域带动“空白”思维领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互动相当丰富, 学生不听课、做其它学科作业、课堂气氛沉闷、“千呼万唤不出来”等问题也就解决了。从他们感兴趣、有优势的学科入手, 找出与思想政治课的关联点, 而且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 他们便会很乐意的来学。

当然, 这样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尝试改变以往“重文轻理”的阅读习惯, 涉猎相关自然科学领域, 最起码应该熟悉现行中学阶段理化生等学科的教材, 知道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背景, 知道他们在学的是哪些知识, 不求像其他学科专业教师那样深刻, 就算蜻蜓点水也是大有裨益的。

《礼记·学记》中提到“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举例注重偏理, 并非杜绝讲文。理科生因为对社科领域的知识欠缺, 所以疑问很多, 求知欲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因为学生忙于应对高考, 有意无意地压制了这些需求, 思政教师不妨就来充当这个潜力的激发者, 只要点对“穴位”, “触”到“要害”, 一触即发。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兴趣调动起来之后, 在重理的同时, 选择学生感兴趣、或薄弱甚至空白的、又适合他们知识水平的社科方面的事例, 尤其是历史方面的史实, 让他们领会社会科学的魅力, 开阔视野, 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文理科学生知识结构有差异, 教师在举例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完全可以有所区别, 也来个“文理分科”, “重理轻文”, 也许这种做法的起点看似在削弱文科课程, 其实殊途同归。这样, 整个教学活动可以看做是这样一个过程: (理科) 兴趣点---已知与未知结合 (关联) ---新兴奋点 (文科) 。从学生的优势学科出发, 找学科间的关联点, 也就是一种跨学科的资源整合, 最终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探微伍立峰等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2

[2]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问题分析张勇南京艺术学院2009.

作者简介:

谈如何进行高中地理双语教学 篇7

高中地理课堂实施双语教学, 优势明显。

1.自然地理占主导, 学科性质偏理科

研究双语教学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 理科学科专业术语表达的固定性, 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与可能。而高中地理以自然地理为主要教学内容, 似文实理。自然地理学科中无处不在的国际化固定术语表达, 也直接推动了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发展。

2.教学考试要求低, 应试压力相对小

对于地理为非高考科目的高中生而言:它和语数外三大基础学科相比, 教学任务轻得多;且高一只需要通过难度系数小的地理会考关, 应试压力小很多。所以教师在高中特别是高一地理课堂实施双语教学, 阻力相对不大。

3.学科覆盖面广大, 素质教育易展开

首先, 地理学科分支健全———传统的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人文与历史地理 (Human and History Geography) 和政治地理 (Political Geography) 轮番登场后, 涉及学科交叉与理念创新的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亦翩然现身。

其次, 地理学科知识涵盖广博———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工业、农业、交通、商业、聚落、政治、环境保护……方方面面, 均有涉猎。同时, 学生对于上述领域已有成果、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的浓厚兴趣, 势必会推动他们将双语学习坚持下去。

此外, 地理学科关注全球问题———比如地质灾害、坏境污染、可持续发展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思考全球生态问题, 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宏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建立正确的全球观。

综合以上三点, 我们可知:地理作为一门涵盖面广泛的学科, 对全面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 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很有帮助———这些也契合了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希冀和要求。因此, 地理双语教学可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4.英语资料很丰富, 学生学习热情高

西方发达国家在自然和人文领域研究起步早, 水平高, 由此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英文资料, 包括公开发行的书籍、音像制品, 网上发布的文字、图片和动画资料等。其中很多资料编辑详实、制作精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地理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理双语教学实践中问题频现。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双语教学重视不够

1) 实践教学状况多, 缺乏前证和规纲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开展不过十余年时间。师生内因和环境外因作用下, 课堂教学问题频发, 一方面有其特殊性, 缺乏可供借鉴和学习的前人经验;一方面不乏普遍性, 没有体系完备、内容详实的政策拿来指导。

2) 资金支持力度薄, 学生老师抱怨多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易在发展中后期停滞不前, 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原因在于:社会、校方, 亦包括师生对双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只把它当做一种新鲜好玩的舶来品, 兴头过了, 参与积极性也很快消隐、退去。倘若社会各界都怀着“推崇传统的单语言地理教学”的心理, 以部分的热情参与到双语教学实践中去。意识层面重视程度不够, 自然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由此, 教学硬件设施的完缮实现不了, 教师进修和培训问题解决不了, 学生地理双语课堂学习热情上不去, 达成学生积累学科知识和提高英语实力的终极目标只能是望梅止渴。

3) 英语只当工具用, 英式思维忽略记

大家普遍认为英语只是一个用于交际、传递知识的工具, 却忽视了其不同于汉语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们在基础英语课上学习语法、积累词汇……夯实了英语的基本功, 却很少留意英式思维的指导意义。这为地理双语教学的后续开展埋下了隐患。其一, 学生开口讲英语难, 要么不开口, 一开口便是单个或数个地理词汇, 或者支离破碎的中式英语。英式思维能力跟不上, 外语听说读写综合素质自然很欠缺。其二, 学生地理学习难, 英式思维训练的缺乏, 导致英语水平止步不前, 严重干扰了我们地理双语材料的咀嚼吸收和课堂双语听说的顺利推进。

2.双语师资发展失衡, 地理、英语难以一肩挑

目前国内地理双语教师无论在质和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致有以下三种:一头大———地理强, 英语弱。这类地理教师中不乏高、特级职称拥有者或者学科带头人, 大都教学经验丰富, 学科专业知识扎实, 但是英语水平不高, 很难在短期内胜任地理双语老师的职责。其二, 一头大———英语强, 地理弱。这类教师要不英语专业科班出生, 或者之前接受过系统正规的英语教育, 毫无疑问, 英语水平达标, 但是地理学科知识方面差强人意, 同样难以同时胜任双语讲授和地理知识灌输的任务。其三, 两头轻———英语弱, 地理弱。这类教师因循守旧, 地理学科知识方面, 不能跟上新课改的要求;双语教学层面, 忽视英语学习和提高。

3.双语教材不成体系, 统一规范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使用的地理双语教材种类繁多:有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 有学校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 有译成中文后的国外教材。但是这些教材统一性不强, 比如地理专业术语表述不一, 中国地理这部分内容也无法从国外引进。这些对实施地理双语教学十分不利, 所以双语教材规范化、统一化势在必行。

4.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难适应全体

我国很多地方现在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程, 但重应试、轻实用的必然结果是使学生们的英语成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而且学生们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性造成了地理双语课程无法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三、地理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对于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改进。

1.改变传统观念, 加大教学重视力度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实践问题的有效解决, 离不开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具体建议如下:1.政府部门及教育系统大力宣传地理双语教学, 唤起民众对之足够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2.动员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完善双语教学制度, 规范地理双语教学, 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2.注重英式思维培养, 注重语言情境的熏陶

英式思维方式的灌输, 不但对语言学习大有裨益, 而且也能有效促进双语课堂上地理学科知识的吸收。

学生方面, 要求能够连贯起来看待英语基础课和地理双语课。除英语基础课学习语法、词汇、句型外, 还应加大口语练习频率和强度, 有意识地训练英式思维。

教师方面, 要求教师除了掌握地理专业的英语表达外, 还可以在地理双语课堂熟练运用英语沟通的能力。地理双语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提问、交流和互动。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较理想的外语环境,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理、英语一肩挑

地理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政府与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本身都要通过努力加大培养双语教学优良师资的力度, 来更好培育具有综合素质人才。

首先确定教师培养对象, 应为对双语教学充满热情, 又有一定的地理专业知识以及外语基础的中青年教师。此后展开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

(1) 采用本校外语教师与培训对象帮扶和辅导的方式。本校外语骨干教师可发挥专业所长, 尽已所能, 通过英语个别辅导及集体培训的手段加快地理教师外语水平提高的步伐。

(2) 把教师送到专门双语培训基地或者当地高校进行短期的封闭式的培训。过程中可把他们分为地理知识扎实组和英语基础牢固组两个学习小组, 然后根据组别情况, 开展有计划、有区别的培训。比如地理知识扎实组主要加强英语英语学习, 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地理专业词汇量和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要达到课堂上用英语自如沟通的能力。

(3) 聘请外籍教师讲授地理双语课程。外教在语言关方面不成问题, 但可能自身地理知识储备量不够或者知识体系不完备, 可安排他们去听地理课可以加强他们的地理专业知识。与此同时, 外籍教师还可以教授地理教师英语,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4) 实现校际、城际、地区之间优良地理双语教师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借用共享, 促进双语教师队伍整体资素的提高。

4.加强双语教材建设, 结合国情添补改编。

目前有些学校直接使用外国原版教材。这类教材也有不足:适用性不强, 语言理解难度大, 知识结构差异大。有些学校使用的双语教材是在国外原版教材基础上的选编, 这类教材优势明显, 表现在更契合国内师生水平, 让教师教得顺心, 学生学得应手。但是在整套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方面还有待加强。相比而言, 校本教材更切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 相关人员在编写教材过程中, 要求谙熟《课程标准》, 明确中西文化差异, 规范语言表达。

至于直译教材, 就是把原来汉语版的地理教材直接翻译成英语。这类教材难度不大, 可和汉语版地理教材配合使用, 所授内容规范, 符合教学纲要。缺点主要是由于双语教学课堂中担负了学习英语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双重任务, 因此有可能完不成原母语授课时的教学进度。

总之, 地理双语教材的选用有几大原则:一, 学生为主导。选择什么样的教材, 要看是否开卷有益———内容能否发展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智力, 提升学生兴趣, 同时不会设置过多的学习障碍。二, 便于教学。那种生活感强、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自然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教材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延伸和拓展。

5.根据英语水平因材施教, 分级分班多形式并举

我国学生普遍英语理论功底强, 实用能力差。我们可预先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能力测试, 根据成绩分班, 为各层次学生确立稍高于当前知识水平的学习目标, 基础较好的同学用英语学习的能力会迅速提高, 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有充分的锻炼机会。此外, 班级人数不宜太多, 最好以小班授课为主, 这样可以充分地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验平台。我们要秉着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设想的原则, 循序渐进地推进地理双语教学, 最终创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性学科外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Trillo, J.The Pragmatic Fossiliza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6) :769-784.

[2]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 .

[3]赵敬.地理学科进行双语教学的设想与实践[J].天律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2, (12) .

[4]文旭.浅谈地理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学教育, 2003, (9) .

高中化学双语渗透教学模式初探 篇8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并重的学科, 在化学这门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

目前我国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为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要体现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在英语与学科内容整合的语境下, 用英语学习某些学科内容, 学科内容是英语学习的资源, 是最真实的任务型教学, 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学生习得和应用语言。

我国政府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要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 为汉英双语教学实验提供了政策性依据。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现状

近年来, 我国中小学汉英双语教学异军突起, 发展迅猛。因为它适应了全球化进程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汉英双语教学实验已初具规模, 全国性双语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初步形成:有了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全国性的学术网站;全国性的学术队伍。已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 (双语教育方向专业) , 并初步形成区域性发展规划实验与双语教学研究课题布点实验并驾齐驱的态势。这为本课题的在中学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 国内有10多部有关双语教育或教学的编著或专著问世, 但大多停留在对国外双语教育现状的介绍, 联系国内双语教学实际的不多。钱源伟与姜宏德两位教授分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双语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张志远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汉英双语教学体系研究与实验”已通过鉴定结题。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我们课题组在以上大背景下, 提出“高中化学双语渗透教学模式探索”这一课题, 整合化学教学、英语教学和汉英双语教学, 三位一体, 相互促进, 提高学生汉英两种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汉英双语化学学科的学习成绩, 推进汉语、英语和化学学科教学的创新, 整体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化学双语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或“Bilingual Education”, 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在化学学科教学上与国际接轨, 同时学习运用另外一种语言, 这就意味着融合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化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为学生成长为掌握外语文化的国际公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能提升教师作为课程建设和参与者的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推进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形成学校和地方的办学特色。

四、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

(一) 内容选择

在设置课程内容时, 选择内容有趣、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块。因此, 在课题初期我们选择了很多内容,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 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 总结出以学生为发展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双语性, 首先教材语言完全是英语, 针对超纲词汇进行必要注释。2.探究性, 每节课后设置一定的情境, 设置一道具开放性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 实施策略

学生初步进行双语教学, 一时无法接受。为此, 我们再刚开始教学时, 主要以汉语为主, 逐步进行英语的过渡。构建化学学科中融合英语语言。我们在课堂中增设“questions for disscussion”, 这样的讨论问题模块。通过这样的设置, 使学生不断地在英语听说的教学环境中, 增强对英语使用环境的适应, 提高英语使用能力。

这种讨论的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主动去搜集自己想到的问题, 然后经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 进行汇总整理,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拓宽,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同时在授课的时候, 我们特别注重双语阅读课程的安排, 每天都会让学生阅读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阅读 (input) , 从中发现焦点话题 (context) , 学生自主精读、交流、对话, 教师点拨语言、文化 (process) , 综合知识竞赛、新闻播报比赛、英语朗读大赛、英语演讲大赛、口头作文大赛、“讲述师生自己的故事” (output) 。通过这些意义双语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让师生共同感知鲜活丰富的生活, 了解异域文化, 了解最新时事, 捕捉世界焦点, 关注世界热点。

此外, 可采取如下措施:欣赏好看的电影 (input) ;师生寻找让人动情的场景 (context) ;学生模拟练习、揣摩、体验、情感交流, 教师点拨 (语言、文化, 学习策略) ; (process) 配音、体验生活、创造性的表演 (output) 。通过这些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 听觉能力及交流、适用、表达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意志, 陶冶了学生审美情境,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还让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 提高了艺术、人文和文化素养。

五、初步成果

我校在高一年级235班开设双语课, 班级人数有35人, 每周2课时, 学生程度中上等。学期结束,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其中喜欢双语教学的有75%的学生, 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是65%。可见, 大多数学生已经潜移默化地有了使用英语的倾向, 他们已经能对高中化学英语语言进行阅读和理解。

六、思考

(一) 双语教学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师生

采用这种双语教学的模式, 对师生具有较高的要求, 理科教师必须具备的英语水平较高, 学生也要有一定的英语能力, 最好选择英语程度中上等的学生。同时配备一名外籍教师作为语言顾问, 进行指导。

(二) 双语教学需要外界更多地理解和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 首先, 双语教学比普通的汉语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方面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不太标准和流畅, 在课堂上会出现语言障碍, 而且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也不是很多, 对化学课堂临时组织语言有一些障碍, 而且学生的词汇量不够。所以, 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化学专业中的词汇进行学习, 课下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实践证明, 试行双语教学必须选择基础好、合作精神强的班级进行;这样才能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其次, 很多学校、家长对这种教学模式不太认可, 因此, 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 还需要学校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使今后的双语教学开展得更好、更成功、更普遍。当然, 外语组乃至外籍教师在训练双语教师的书面表达和口语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 双语能力已成为职业的现实需要。在高中化学中渗透双语进行教学的模式已经成为这门课的必然趋势。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化学教学、英语教学与汉英双语教学以及三者的整合。本文通过对北晨中学高一的一个实验班进行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 初步获得成效。

关键词:高中化学,双语教学,渗透,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增俊等, 《双语教育与综合英语》, 2003年8月

[2].刘儒德, 《学习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3月

[3].王金霞,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年6月

[4].《牛津图解中学科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

[5].《化学专业英语基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

[6].英语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Chemistry》1、2、3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

[7].麦克米伦中学双语教材系列, 《Chemistr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

[8].《化学教师双语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7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74-01

摘 要 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科间的综合,注重与社会生产、现实生活、现代科技紧密联系。中学理科教学要适应高考改革,必须立足学科、夯实基础,突出主干、重视综合,联系实际、拓宽视野,注重渗透、加强交流,改革教法、优化学法。

关键词 理科综合能力; 发散思维;策略

生命科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随着综合科学的发展它正成为一门新兴的自然科学。追溯其发展史,可以说生命科学的发展与物理和化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生物学科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完全遵循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策下,教育部推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但给中学理科教学留下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科角度分析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科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

1 理解基础知识,把握章节内知识的综合联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植物的新陈代谢内容多,既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又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从繁杂的知识点中提取知识的内在联系。其中一种简便方法是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角度入手,突出物質代谢和能量代谢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线索,将上述重点知识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在理解章节内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运用一定的形式将相关知识综合并表达出来,以形成单元内整体的、有联系的知识体系。

2 依照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导实验设计,培养综合能力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运用有关原理和生物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制定一套研究方案,从而检测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综合能力,这是高考中新出现的一类开放性试题。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依照生物学科的一般研究过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一提出假说→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现象、数据,得出合理结论→分析假说和实验结论间的关系→进行交流,充分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体验,在启发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设计研究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生物学知识中隐含的实验设计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设计、实验,达到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 充分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设想展开思维的方法。在复习生物学知识中,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去发现、联系与此中心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这就是发散思维。如: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中心进行知识和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根据图中连线讨论:①光合作用原料的来源、方式、动力;②光合作用产物的利用;③光合作用的场所及叶绿体结构功能、色素种类、吸收光谱和作用;④光合作用实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始;⑤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⑥光合作用意义。

通过思维发散的训练,有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对综合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研究各科知识交叉点,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首先,在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的对照研究、明确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跨学科综合试题多是在各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的。这些试题要求学生对题目展现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分析理解,认识描述,是对综合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这种能力必须建立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内容,使学生对整个中学阶段的知识结构产生立体认识之后,才能获得。特别理、化、生三学科都属自然科学,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上遵循相同的认识规律,在一些研究实验方法上是相同的,有许多共性的地方,在知识上有许多结合点,彼此密切联系着。

用化学知识认识生物学过程和实质对于矿质元素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物质的化学消化、DNA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诸多过程的教学,设置生物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化学思维,科学客观地认识、分析、评价、表述,能够让学生从较高的层次接纳知识。例如在渗透失水一节的教学中,讨论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的复原,可设置植物细胞于四种情况中:清水;30%的蔗糖溶液;甘油溶液;KN03溶液。分别讨论渗透失水和渗透吸水的情况。讨论:①三种溶液中溶质微粒的属性。②溶质微粒大小的比较及进入细胞膜的方式。③植物细胞膜内外水势高低的比较及变化。④植物细胞形态的变化。在师生共同探讨中,许多化学知识与生物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透彻地分析了渗透作用原理,很好地解释了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完成教学目标过程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了综合各学科知识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

5 重视结合STS教育点、拓宽学生视野

STS作为一种科学教育构想,从教育角度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有着新的理解。

高中生物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从“STS”的思路,让学生明确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树立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学好生物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引导他们全面、综合地看问题。“绪论”课学习,使学生明确当代生物学的新进展是在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的条件下,在多学科渗透的基础上取得的。如DNA重组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脉冲电泳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等。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根本职能在于掌握知识,利用知识研究探索自然界的未知部分。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改造世界,使学生理解到掌握技术重要的是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和利用。例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干扰素等,都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相结合而产生的生物制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影响。

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蕴藏着丰富的综合能力潜能,关键是能否具有滋养综合能力品质的土壤,只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学生创新品质的塑造作为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潜移默化,不断渗透,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

[1] 方红峰.理科综合能力考试与生物学教学[J1.中学生物学教学.2000(l):1一3

[2]初雪琴.加强学科间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J1.生物学通报.2001(9):32一33

高中双语理科教学 篇10

分析学生的表现与成因:1.理科班学生漠视语文, 对语文的学习抱有无所谓态度的情况比较严重, 还偏科, 重理轻文。这主要是因为理科考试的题目透明度高, 答案标准, 学生做题时成就感强, 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 答案模糊, 就算花了时间去做, 也不知是否正确。因此, 学生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 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 没时间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稍好的学生, 认为自己过去的语文科目学得还不错, 可以先放一放, 临阵磨枪就行了。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 因为就算学得再认真, 平时考试也是那种水平, 不认真学, 分数也低不到哪去。2.学生迫于高考和教师的压力, 大多只是应付式学习,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 课后却不写练习, 要等到教师讲评练习时才跟着听写答案, 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 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 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3.理科生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 又不屑跟着教师的步子学习, 而是自己搞一套学法, 有时心血来潮在语文学习上进行了一些努力, 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还出现倒退, 于是, 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 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4.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 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 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 试题全部来自课外, 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 对教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 只想等到考场“超常发挥”, 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较低。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 我认为,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务之急。这里所讲的学生主观能动性,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的信息交流, 唤起学习主体的潜在能量而产生的一种驱使学生自己学好文化知识的内在推动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要在对“内因”认识的基础上, 以学生为本,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科学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引导他们学好语文知识,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那么, 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他们学好语文知识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

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心理, 为他们打开思路,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奠定基础。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的双边活动, 它更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要摆正教者的位置, 善于传递知识、情感、技能和观念,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允许学生犯错误和认识错误, 允许学生跌倒了再爬起来, 利用起自己“煽情、鼓动、激励”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特色,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 充分考虑到理科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结合他们在理科知识构成下形成的独特的“个性”, 与他们做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导师, 理解他们学习理科的艰辛,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语文时遇到的困难, 师生间构建起团结、互助、信任、友好、和谐的关系, 学生肯定能在“亲其师”的基础上“信其道、听其言”。

二、夯实基础知识

对学生而言, 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 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 应试倾向最不明显。语文学科并不是讲什么就考什么, 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很不明显,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学生只有把语文的基础夯实了, 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诸如字的音、形、义, 词的词性、词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短语的类型特点, 简单单句的句子成分, 二重复句中用来区分关系的关联词, 以及病句的修改等, 教师都应该系统地做一些讲解。因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本就弱化了这方面的知识, 而理科生更是缺乏这些知识, 所以我们仍要规范语法教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学生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 坚持让他们每堂课至少做五题练习题, 每周保证一次测验, 检查他们的答题方式, 教授给他们答题技巧。另外, 虽然高考语文的文言文、现代文总在课文之外出题, 但课本内的文言文和诗歌依然要讲解分析, 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而现代文的阅读则更是自由灵活。不过, 因为知道高考绝对不考原课文, 有的教师和学生就大胆将课文讲解省而略之,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我认为这实在不可取!其实, 许多考题都是课内材料的拓展。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诵读学习是让我们的学生多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 用以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高中三年里, 各版的语文课本中都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名篇佳作, 积累多了, 阅读文言文, 欣赏古诗词的能力自会提高。总之, 踏实而系统地学习, 比抛开课本让学生盲目而散乱地去做大量粗制滥造的课外阅读题, 效果要好得多。

三、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不仅在于课程的常规展开, 还在于对学生人文储备的引导和建设。语文课的教学可用多媒体形式充分显示形、音、色的直观性、形象性, 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 增加趣味性。另外, 可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根据青少年争强好胜和活泼好动的特点, 我在课堂上适当组织了一些竞赛, 如语文知识竞赛、一分钟演讲竞赛、小作文竞赛、小组讨论比赛、辩论赛等。这些竞赛活动能活跃课堂, 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除此之外, 开设第三课堂——阅读课, 也很有必要的。理科生平时会花大量的时间在理科做题上, “课外阅读”对他们而言似乎既费时又没有效果, 所以他们很少会腾出空闲去看书,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写作素材要较同龄人匮乏。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当加强阅览课指导, 不仅要将阅览课作为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且还应当促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 使阅览课在阅读的广度中呈现出学习的系统性, 最终在学习的系统性中构建思想的深度。因此, 从高一开始, 我就建议学生在每周一次不间断的阅览课中, 设置对“社会”、“自然”、“自我”等三方面素材的系统分类搜寻、阅读和积累, 在阅读、分析文章时,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 去了解、鉴赏与体会。

四、抓好写字教学

很多理科生的书写能力都不强, 字迹潦草, 根据高考作文档次的划分标准, 光看字就得将他们的作文划入二三类作文之中。学生书写差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小学基础没打好, 比如作业太多没时间练, 比如网络时代键盘输入的普及, 还有就是语文教师的不重视。面对这些情况, 我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份硬笔字帖, 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或自习课进行临帖练字, 每周交一篇字帖给老师检查, 进步大的贴在光荣榜上。理科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因为字写得好而上了一个档次, 就会有成就感, 从而更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当中。

上一篇:军队院校下一篇:企业营销危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