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配置机制

2024-09-05

市场化配置机制(精选十篇)

市场化配置机制 篇1

关键词: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配置机制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资源的配置必须市场化, 即经济资源在市场中能够自由流动, 向效率最高处配置,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优化。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经济资源, 而且是一种决定其他一切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性资源, 它配置得是否得当, 直接决定着其他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因此, 企业家人力资本这种经济资源必须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提高。本文以国有企业为例, 从其产权特征着手, 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的机制问题。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资产, 它的形成、积累、开发、配置、流动、利用或闲置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它的所有者———企业家个人手中。相比其他资产其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异质型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 突出的表现为企业家特有的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因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途径相对较少、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对先天资质和后天努力的要求高, 而且形成企业家人力资本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 所以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 这就使它的稀缺性非常显著。第三, 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实践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不但要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干中学”的方式长期积累。第四,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可残缺性”。企业家可以根据市场规则的运作要求, 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使用、收益具有完全的控制权。如果存在违背市场自由交易法则的法权和其他制度安排等原因, 使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发生了残缺, 企业家就会相应的做出反应, “关闭”部分、甚至全部的人力资本。第五, 企业家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着实现其产权主体价值的市场, 使其产权主体的经济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二、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1、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主体缺位

就企业家人力资本含量而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在适宜的环境下, 通过“干中学”或“边干边学”等不断实践历练形成的。但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 现代高教制度和企业家培育体系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生产不可或缺的。现代企业家从事的是高度复杂化、不确定性很大的经营管理决策活动, 因此, 不经过高等正规教育, 不拥有渊博的知识技能, 是无法胜任企业家职业生涯的。从企业家的生成与活动机制来看, 在我国, 非合约制度安排下的行政任命制, 生成的是政府官员寻求政治至上或自我目标的具有同质性人力资本的忠诚型“庸人”, 而不是异质型人力资本, 不是时刻寻求市场机会、获取最大化利润的能人, 这就导致了企业家数量的稀缺。另一方面, 在企业家的选拔制度以行政任命制为主机制下, 企业家的主要目标是政治目标, 即仕途上的升迁。因此企业家大量的活动是非经济活动, 即花较多的时间用于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和政治权力经营上, 这也导致了具有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企业家不可能生成, 使企业家人力资本严重短缺。

2、企业家人力资本流动性差

企业家人力资本难以流动, 究其原因, 首先是受制于企业家的管理体制, 即国家对企业家按政府官员的身份管理, 进行行政命令式派遣;其次是受制于企业的行政级别, 外部的阻力和内部的惰性的共同作用, 使企业家人力资本难以按市场需要流动。“劳动力市场被劳动力的国家或者集体计划分配替代, 技术市场被国家或集体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计划替代, 企业的经理市场被行政任命制替代。个人通过合法的市场交易实现其人力资本价值的机制, 在公有制企业体制下消失了。”

3、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官位升迁激励和精神激励。在官位升迁方面:企业家人力资本被视为国家的行政官员, 并享受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 如住房、公车等。他们由国家任命, 并被纳入国家的官位升迁体制中。如果企业经营得好, 他们可以到规模更大、行政级别更高的企业任职, 也可以到国家的正式行政机关担任职务, 从而对他们形成了直接激励。在精神方面:通过组织各种规模和级别的评奖、评优活动, 给予他们各种荣誉称号;让他们成为各级政府的人大代表等等,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精神激励。在市场约束和声誉约束机制方面:对企业家的约束主要是外部约束, 即上级主管部门的约束, 并且这些约束都是伸缩性很强的, 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这很不利于企业家的成长, 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

4、企业家人力资本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的并存格局不合理

在国有企业中, 国家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使企业家人力资本拥有了对物质资本的事实控制权, 这极大地触动了中国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行政配置, 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构造了一个微观环境, 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配置。但是, 由于改革的滞后和国家仍掌握着对国有企业企业家的任命权, 使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化配置难以推行, 相反, 市场化配置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以强制的、非正式的方式来推动的, 因而引发了一场中国的“经理革命”。由于改革措施的滞后, “经理革命”的成效并不大。究其原因在于, 在这种配置模式下,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虽然可以凭借其经营控制权取得对物质资本的事实控制权, 但却没有合法的剩余索取权, 因而只能以非法的手段取得控制权收益。

5、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配置功能不强

近几年来, 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多层次、多类别的人力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基本确立了在人力资本区域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目前人力资本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所属人力资本中介服务机构比例大, 依附行政性业务比重较大, 市场化业务比重较小, 整体服务及信息化水平不高;一些附加值较高业务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人力资本价值测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 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并且目前人力资本市场中介组织的行业自律功能尚未形成,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化配置。

三、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机制的创新

1、改革企业家选拔制度, 培育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首先, 要将企业家与国家干部区分开来, 实现企业家职业化。当前首要的任务应该尽快实现企业家与国家干部脱钩, 取消其行政级别和退休年龄的限制, 使企业家职业化。其次, 要使经营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 要制定职业规范, 对企业家实施任职资格制度和职业规范制度, 从职业角度约束与管理企业家。此外, 还要加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培养, 造就一个企业家阶层。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 尽快实现由企业管理官员向职业化的企业家转化;另一方面, 加强教育, 尤其是MBA教育, 增加企业家流量。只有形成一个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才能为企业家市场化配置提供有效供给。

2、建立一个社会对企业家价值的评估体系, 完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

可以设立市场化的专门评估机构, 通过科学全面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如EVA综合平衡记分卡)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业绩考核、胜任力评估建档, 为企业家市场价值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这就需要建立符合人力资本特点的选拔、任命、评价和流动制度, 建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任职、淘汰的市场化制度, 使企业家人力资本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实现企业家选拔、评价和流动市场化, 使企业家找到最适合于自己发挥才能的岗位, 使企业找到最佳的企业优秀管理人才。企业家只有流动起来, 才能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对其评价最高的地方, 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建立和完善企业家激励和声誉约束制度

根据企业家的产权特征, 可赋予企业家一定的企业剩余所有权, 使企业家的经营目标和所有者的权益目标相一致, 减少“道德风险”和企业的代理成本。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应尽可能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 确实起到激励的效果。如年薪制、股票期权、EVA红利计划、EVA股票期权、EVA虚拟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都会让企业家得到短期或长期的激励, 都会将其自身的薪酬与企业价值的增长紧密相连, 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提供保证。在声誉约束方面需要在将企业家职业化之后, 尽快建立职业风险制度, 让企业家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和损失。企业经营得好, 可形成此企业家良好的声誉, 其人力资本增值, 各方面的收益增加;否则, 该企业家的声誉下降, 人力资本贬值, 各方面的收益减少。

4、建立多类别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人力资本市场中, 企业家市场 (包括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力资本, 也有人称“经理市场”) 主要包括专门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和猎头公司。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中介市场上, 企业家供需双方相互选择, 实现配置。信息网络公开大量企业家供需信息, 有集中的场所提供双方见面的机会, 是一种比较规范的配置企业家的形式。这种市场还可以开展人力资本价值测评、诊断、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技术含量高的服务项目, 广泛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猎头公司一般运用非公开和主动出击的方式, 专门为用人单位物色高级人力资本, 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寻觅一般渠道难以解决的紧缺性的高级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为那些不满各级人事制度的限制和价值得不到实现的、而又具有流动意愿的高级人力资本的流动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稳妥的渠道, 可以说是企业家中介市场的一种补充形式。

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真正要做到市场化, 除建立以上的机制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如人力资本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就要有法律的保障, 以及完善一些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评价体系和人文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必定会从行政配置转化为市场配置, 以达到企业家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注:本文系湖南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胜任特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研究》, 项目编号:08YBB291和衡阳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衡阳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2010C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曾宪荣、黄理:我国人力资本配置的制度特征及矫正[J].求实, 2004 (10) .

[2]宋晓梅:我国经营者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的发展及创新[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6 (1) .

[3]林泽炎:引导人才“全方位自由流动”的政策调整要点[J].人才开发, 2006 (5) .

市场化配置机制 篇2

——访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司长毕雪融

(徐民强)2006年是“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公务员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人事部对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改革、人才市场的管理与规范、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有哪些新的政策和举措?有些什么新的思路?为此,本报记者专题采访了人事部有关业务司负责人。本期开始推出系列访谈《新

思路新打算 新举措》。

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对全国人事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各项人才工作做出了部署。记者就区域性人才市场合作、人才市场的管理与规范、毕业生就业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采访了人事部人才

流动开发司司长毕雪融。

记者:人才流动开发司今年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毕雪融: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以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思路上更加注重完善市场机制,消除区域、部门壁垒,促进人才流动,推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更加注重提高政府管理调控能力,规范市场秩序;更加注重人才市场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逐步实现人才市场的专业化、信

息化、产业化、国际化。

记者:2005年区域性人才市场一体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年区域性人才市场合作有什么新的举措?

毕雪融:加快人才市场一体化进程,旨在努力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障碍,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率。

当前,区域性人才市场一体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长三角、东三省、泛珠三角、京津冀、西部各省区市、中部六省等区域性人才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陆续建立。下一步,研究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意见,并将进一步总结区域合作的经验,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途径,促进区域性人才市场的互联互动与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国家级人才市场的作用,今年我们计划组织召开一次国家级人才市场发展座谈会,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市场在人才交流服务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在区域合作中的骨干作用。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探索建立与相关部门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逐步实现人才、劳动力两个市场的联网贯通与信息共享。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的支持

力度,推进东、中、西部人才市场协调发展。

记者: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管理和规范人才市场?

毕雪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行政许可程序。一是加强人才市场和人事争议处理方面的立法工作,制定《人事争议处理条例》。制定人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水平认证制度和考试办法,进一步提升人才市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二是加强对人才市场活动的有效监管,贯彻落实《国务院所属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全国性人才交流会审批办法》,完善相关行政许可程序,加强现场招聘会的管理。指导各地加强人才市场执法检查。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人才交流协会的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建立行业诚信体系,逐步建立失信惩戒办法,推动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调控方面,将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信息的分析预测,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发挥人才市场信息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记者:今年将从哪些方面加强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毕雪融: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才市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服务业务的发展,不断推动服务创新。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和人事代理工作,落实《军队文职人员条例》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文件关于人事代理的规定,研究解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政策,明确公共服务的运行方式,规范公共服务的收费标准、收费项目,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二是继续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总结改革试点的经验。三是积极拓展服务市场,大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提高为高层次人才市场化配置的服务能力,促进人才市场的专业化发展。

记者: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人才流动开发司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毕业生就业?

毕雪融: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地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按照分工,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意见》、《关于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办法》、《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人事方面若干政策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启动2006年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工作,做好人事部门承担的各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强公共信息网建设,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改进招聘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招聘会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继续举办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重构资源跨地区配置机制 篇3

近些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始终干干停停,主要症结是相关各方利益难以平衡。而利益之所以难以平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一种合理的谈判机制。

治水乃是天下之大事。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述中,大禹就是因为成功地完成治水大业,而受禅于舜。德裔美国学者魏特夫曾在1957年出版了一本专门从治水的角度解释中国历史的著作《东方专制主义》。在这本引起广泛轰动与争议的著作中他提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治水社会”(Hydraulic Society)。因为治水涉及范围很广,工程巨大,必须通过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和管理体系的高度集中才能完成。正是这种高度集中造成政治权力的集中。

尽管这样的观点从历史上看是站不住脚的,但它也确实描述了一种解决资源的跨地区配置的机制,这种机制正是目前政府所广泛使用的。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各种重要资源都面临跨地区配置的问题,举其大者如劳动力、土地、煤炭、石油、粮食,以及水资源。从学理上说,可以由两种方式进行配置,这两种方式目前也都有所使用。

粮食、煤炭、石油等资源基本上是自由流通的,借助于市场机制,由生产者、经销商与消费者通过直接的平等谈判进行跨地区的配置。

水资源的配置却遵循另外一套机制。这里没有市场,没有供需双方的直接、平等的谈判。相反,在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或者它的相关部门,比如水利、财政、综合管理部门——是主角。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决定上马这项工程,而被要求输出水资源的湖北等地,不得不与中央政府进行谈判,向中央政府要求得到它认为合理的补偿。将获得水资源的地方政府在这一谈判过程中似乎是缺席的,即便它为资源付出代价,也是向中央政府支付。

这样的模式行之已久,它也是50年代的集中计划体制的重要特征,并被认为是这种体制的一大优势,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特定环境下,这种模式也确实具有高效率的优势。正是借助这种优势,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修建了数量极为庞大的跨地区的资源调配工程,典型就是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库截水、调水工程,比如,本来就缺水的山西反而向北京供水,河北北部的贫困地位为了保护北京的水源而放弃发展工业等等。

这些工程之所以得以实施,乃是因为中国的实际政府架构是单一制的,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拥有巨大的支配权,这样,上级政府就可以把自己的规划强加给下级政府,把资源在下级政府之间来回“调拨”。付出和得益的双方不用直接进行交易,进行谈判,而是在上级政府那里统一结算,由上级政府为资源定价。

这种资源跨地区配置机制的正常运转需要特定条件,这就是整个政府体系具有较强政治动员能力。下级政府无条件服从上级政府的决定,民众也无条件地服从政府的决定。80年代以前这种条件也许比较充分,此后,这种条件就逐渐不那么完备了:民众逐渐敢于大胆地主张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听任地方政府随意处置;爱民众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政绩考核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官员同样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地方利益意识,对上级政府要求自己付出代价的决定不再轻易顺从。

于是,很多大型工程的建设都遇到了麻烦,南水北调与它之前的调水工程相比,所遇到的阻力就大得多。而且可以设想,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分化将会越来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资源跨地区配置的机制恐怕不能不进行调整。设计大工程的专家们、主导大工程的中央政府不能不承认下面几项原则:地方政府的权利与利益、民众的权利与利益,都是不能忽视的。任何大事,都不能让任何人单方面地付出;凡有付出,都应当得到合理的、充分的补偿。

那么,如何能够让补偿合理而充分?比较可取的办法是让资源的输出与输入方直接进行谈判,而上级政府,比如中央政府充当谈判的主持人。相关地方政府及民众代表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在中央政府监管下,对相关的补偿、对资源出售价格、乃至于供应、工程维护等等事务进行管理。

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研究 篇4

机制的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引申为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利奥·赫维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机制理论[1],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目标,以及资源配置规则、法则和政策等都作为经济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显然,人们通常所称的由市场竞争机制、商品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组成的市场机制,仅仅是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在一定结构基础上的运行规律,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与分配的市场均衡机制,而非市场机制本身。

社会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要使市场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有相应的资源产权制度。在许多情况下,自发市场不能达到理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需要相应的市场治理机制,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水资源具有竞用性、可分割性、需求与供给弹性、时空分布不均衡性等经济特点,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的经济物品。因此,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有机构成包括:与水资源经济特点相应的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优化作用的水资源产权制度,符合自利理性和激励相容的水资源市场交易机制和水资源市场治理机制。鉴于此,笔者结合国际上水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对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2 水权和水权的初始配置

市场交易实质上是交易物相关产权的交易,商品价格是商品所有权交易的价格,工资、地租和利息分别是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交易的支付。水资源市场配置,就是通过水权的交易实现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水权安排和水权分配是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基础。

水资源蕴含于江河、湖泊、地下含水层和水库等水体中,能够进行市场交易的只能是水体中的水资源,而不是江河、湖泊等水体本身。从资源有效配置来看,有效率的、不减弱的产权必须满足明晰、排他、专有、可转让和可实施等条件[2]。水体的使用(包括从水体取水和利用江河、湖泊等从事水运和水产活动)是开放的,因此水体不具有实施排他性产权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不能作为财产权对象。虽然法律上一般规定江河、湖泊等水体为国家所有,但这种国家所有不是财产权意义上的国家所有,只是主权意义上的所有。国家可凭借对水体的主权和行政管理职权,对水体使用者征税以满足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之需,而不能将水体作为财产,进行盈利性或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和交易。另外,产权是与财产有关的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受益权等权能在内的权利。水体若视作可交易的财产且界定为国家所有,则水体所有权的转让就违反了国家所有的法律规定;而若不能进行所有权交易,则水体的产权权能就不完整。因此,权能完整、不减弱的水权只能以水体中所蕴含的水资源为对象,只能是取水权,以及需要保持一定水资源于水体中才能从事水运和水产活动的水体使用权。取水权是从江河、湖泊或地下水层等水体中取得一定量或份额之水资源的权利,其实质是对水体中一定量水资源的所有权。

水体的水资源应在生活和生产经营用水的个人(或家庭)、企业组织,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政府和相关公益企事业,以及水运和水产从业者团体中分配。取水权或水体水资源所有权的分配,关系到水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理论上,水资源所有权配置越分散,就越能形成信息有效的分散型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就越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性水市场;而且,水资源是自然禀赋,水资源或水权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状况既决定水资源配置的均衡效率解[2],也关系到水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性[3]。因此,取水权应以社会成员个人所有为主,并尽可能按照公平和效率原则将水体水资源按量分配到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组织。

由于水体水资源量自然供给的不稳定性,公平、有效率的取水权和相应的取水量应按比例或比例与定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配。与伦理观念或自然法权理念[4]相一致、符合水权制度实施效率要求的公平原则包括:确保公益,先占优先(承认历史传统形成的取水权),紧邻水体者优先,按土地面积(尤其对地下水)、按人(尤其是生命所需水)、按对公共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出资出劳比例分配等。影响范围较大、水资源量多的水体的取水权,要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政府辖区间分配,辖区政府是该辖区内有关水体取水权人共同委托的代理者。由于水体所蕴含水资源按量分配到各类取水权人,所以水体是相关取水权人和水体的使用权人的共有财产,其管理与维护应委托给相应层级的政府。水权的初始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或政治过程,分配结果具有法律效应。

水权是多维度的,除了量的维度外还有:①质的维度,水体自然水质受到破坏相应取水权人应得到经济补偿;②时间的维度,如农业用户依农时的取水权利,又如有期限水权和永久水权;③可交易的规定或限制[5],有效率的水权是可交易的水权,但水权交易应考虑出让者生存用水的自我保障和第三方影响。在水资源不稀缺的地区,也应按有用性原则分配和登记水体的取水权,并承认水资源丰裕地区对该地剩余水资源在未来发展中的用水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也应是可交易的,从水资源丰富地区进行跨地区和跨流域的市场化调水,所交易的就是这种选择权。

3 水市场交易机制

水权的初始分配是对水资源的初始分配。市场是水权所有者与水资源需求者之间的一种交易机制,它形成对水资源和水权更有效率的再分配。笔者根据国外水市场实践经验,分析在个人所有制为主的水权制度下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交易种类和交易的组织机制。

3.1 水市场交易种类

水市场交易分水权出售、租赁和期权3种[6]:①水权出售,是对水资源供求条件的长期性变化的反映。水权出售交易通常在部门间发生,农业灌溉部门是主要的水权出售者,而都市和工业用户是主要的水权购买者。一种长期水权交易形式是工业用水户以节水技术和节水工程投资换取农业用水户的水权[7]。②水权租赁,指出售水权在一定时期内的“服务”,即可取水量。租赁是对供求条件短期变化的反映,水权租赁市场是水的现货市场。租赁交易可使出租者在不放弃水权的情况下,有机会将剩余水出售获得收益;对承租者而言可有效协调其不同时期用水需求和自有水权服务供给不平衡的变化。租赁合约有租期规定,灌区的租期通常是一个季度,也有长达10年以上,也有短至若干小时。③期权交易,即在特殊情况特别是发生干旱时,关于水权租赁或转让(较少见)的长期合约。在智利,一种典型的期权合约安排是,水果种植户向粮食种植户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得在干旱时的购买选择权。期权交易的吸引力,在于可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也促使交易双方更加周密地进行有计划的经营。

3.2 水市场交易组织机制

由交易成本理论可知,水资源市场交易的组织化程度与交易者数量、交易频度和交易水权的专用性程度密切相关。当交易者数量众多、交易频度高(从而交易信息充分)和所交易水权没有特别限制时,水交易市场就是低度组织化的和完全竞争的。然而,水资源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比起来,是一个缺少交易经验的新事物,而且水资源的区域性、流域性特点限制了市场交易范围,水权的多维度使交易所需的信息量大,因此水资源市场交易需要较复杂的组织机制。水市场交易的组织机制由交易中介(中介机构、中间商、经纪人)、用水户协会、交易场所、交易规则、交易合约履行的监督和监测制度组成。下面以国外的短期水交易(水权租赁交易)案例为例,分析水市场交易组织机制及水价形成机制。

a. 灌区内的水交易机制。澳大利亚GMID(古尔本—墨累河)灌区的双向投标拍卖[8],其中所有的买者和卖者事先均将其出价及数量密封提交给设于灌区水管部门内的交易所,交易所届时分别按买者出价的降序和卖者出价的升序排位,数量则按累计方式列出,并据此确定最大可能成交量和出清价格。在此价格上,所有买者的支付都不会超过其出价,也没有卖者的收入会低于其出价。卖者应向交易所交纳一定比例的交易费用。交易结果于每周公布在网上并在媒体上发布有关交易数量和价格的信息以及未达成交易的买卖数量及其价格区间,同时与上周数据进行比较,对下周交易的数量和价格作出预测。交易过程受外部监督和独立审计。

b. 流域内跨部门的水交易组织机制。1991年为应对自1987年以来的连续干旱导致的供水紧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水资源管理局DWR组建了由潜在购水户(工业企业、公益水公司和公共机构)代表组成的购水委员会,协商确定购水标准合约的条件和条款,对水交易进行集中控制并协调所购水的分配。在测定农户种植净收入的基础上购水价格加溢价确定,为0.10美元/m3。在随后的几年中,购水价格随供求条件的改善而显著下降。所购水进入加州水利系统,并在萨克拉门托—圣华金三角洲泵站以0.14美元/m3售出,售价含购入价、水流经三角洲时为满足其流出量要求的费用、管理费用、监测和执行费用。1991年美国加州水银行依据348份合同共购水约10亿m3,有12个机构从水银行共购水4.8亿m3,输送和其他损耗约2亿m3,余者由州公益水利企业购买并存入水库作为1992年的供给[7]。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知,较大规模的水资源市场交易,都离不开政府水政管理机构,或是作为中介的服务机构,或是作为交易的组织者。灌区内部的水交易由于信息比较充分,交易重复性强,所以政府水政机构仅起中介作用。1991年的加州水银行案例,涉及的是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的跨部门水交易,不仅交易信息缺乏,而且之前没有类似交易经验,所以由政府水政部门牵头进行组织,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都较灌区内交易复杂。交易过程也是水价的确定过程,水价是市场交易条件和市场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在这两个案例中,水价主要是资源水价,灌区内交易中仅包含一定的交易中介费用;加州水银行的水交易由于是上下游不同部门之间的组织化交易,因此终端水价包括了输送、管理和交易组织成本。

4 水市场治理机制

现实中没有理想的自发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机制,以活跃市场和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为目的的市场治理机制,应视作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根据水资源经济特点,以充分发挥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作用为目的,从交易成本、外部性、市场垄断和公共选择等方面,讨论水市场治理机制。

交易成本决定着水市场发育和扩展的可能性,是建立和运行一个市场体系所消耗的资源。水交易成本包括4个方面[6]:①寻求交易对象、水权信息收集和确证成本;②谈判、签约成本,包括咨询、中介和保险服务成本;③监督执行和政策成本,包括建立一个法律和协调的制度架构,减小第三方影响,确保对相应法律的遵循所付出的成本;④水从卖方水源地到买方目的地的输送成本。交易双方承担的交易成本高低,影响到交易的成功与否和市场活跃程度,决定着水市场的发育和扩展,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为活跃市场交易,优化水资源配置,必须降低交易成本:①建立有效的水权制度和水权登记与申请制度,确保水权的明晰性;②规范交易契约,促进咨询和中介服务市场建设,完善水交易市场体系;③政府水管部门提供水价、水文、供求等公共信息;④促进水利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扩大交易的范围,减少输配成本;⑤建立有效的包括政府、用水者协会、NGO等在内的水市场管制机制,提高管制效率。

外部性会损害资源配置效率,与水资源市场配置相关的负外部性包括水交易的负外部性和水使用的负外部性。水交易的负外部性,主要是对第三方权益的影响[6],比如回流效应(跨地区水交易会影响下游流量和地下水位,从而损害下游和地下水相关水权者权益)和径流效应(水交易对径流水质、流量的改变而对相关利益者的不利影响)。水使用的外部性,主要是废水和污水排放可能降低水体水质,从而影响水体相关水权人权益和公共环境利益。外部性问题可视交易成本的大小,采用明晰产权、外部效应内在化和管制等方式解决。比如,对回流效应可采取产权明晰的方法解决,对不同用户根据其用水的消耗率确定其水权取水量中可用于跨区域、跨流域交易的比率[5]。对水使用中排放废水和污水产生的外部性,则可采用建立排污权和排污权交易,以及征收排污费(税),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垄断会影响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垄断可分为直接垄断和间接垄断,直接垄断主要指水资源所有者与水资源需求者之间直接交易中的垄断;间接垄断是水务业的自然垄断性导致水资源配置环节中的垄断,如自来水公司有可能既是水资源的买方垄断者,又是水产品的卖方垄断者。限于篇幅,这里仅讨论水资源交易直接垄断的化解。若水权初始配置足够公平,则当水权相当分散时,卖方水权垄断是不大可能的。据智利和美国的经验[6],买断水权的交易较少,由水市场产生的水权重新配置导致的水权垄断的可能性较小。征收遗产税或鼓励向社区政府遗赠水权,也可以限制水权垄断。政府投资建设水资源输送工程,可扩大区域水市场范围,提高市场的竞争性。在农业对城市的水交易中,一个灌区或区域内的水权用户可能联合起来,以集体谈判方式增强价格决定能力,为每个成员争取更多利益。尽管这样会形成市场控制力量,却可节约交易成本;同时,集体交易者也会为了声誉而不滥用市场控制力。

政府由立法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相应的事业单位有机组成,是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者,政府管制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方式。在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中,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各种相关公共物品、协调利益分配冲突(包括协调水体水权在辖区内各社区的分配),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以实现水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在市场制度下,政府及其所提供的各种公共物品(管制制度与政策、服务和基础设施)类型和多少,是基于民主制度及其利益协调制度上的公共选择机制即政治市场机制的结果。美国加州地区在用水户协会的组织下,通过公共选择机制产生了跨行政辖区的流域性或区域性的有独立预算的水政机构[9]。在市场制度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应是社会化的或市场化的,包括在公共工程、公益事业方面引进市场机制,让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结 语

有效的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经济特点,水资源的经济特点是水资源产权制度设计的重要因素。水权制度及水权的初始分配状况,决定了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可能性及其效率。为使市场在水资源有效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根据水资源市场失灵的各种问题,建立相应的水资源市场交易治理机制。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是相应的水权制度、水资源市场交易机制和水市场治理机制的有机构成。

参考文献

[1]张东辉.经济机制理论:回顾与发展[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3(8):2-6.

[2]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M].施以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47-149.

[3]蒲志仲.我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资源产权制度解释[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63-68.

[4]王文长.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开发、输出与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3(4):103-107.

[5]HOLDEN P,THOBANI M.Tradable water rights:A aroperty rights approach to improving water use and promoting invest-ment[J].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32(97):263-290.

[6]TERENCE R Lee,ANDREI S J.Prices property and markets in water allocation[M].Santiago: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for Latin America andthe Caribbean,1998:14-71.

[7]魏加华,张远东,黄跃飞.加利福尼亚州水银行及水权转让[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6):17-22.

[8]BJORNLUND H.Efficient water market mechanisms to cope with water scarcity[J].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2003(4):553-567.

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工作方案 篇5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精神,为落实好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推进我市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通知以下。

一、实行分类供地 工业用地分为招商引资保障类用地、扶持做大做强类用地和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

(一)招商引资保障类用地。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应集体选商遴商,精准设置产业门类、投入产出、生产技术、招商要求等条件,确保项目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二)扶持做大做强类用地。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应集体分析研究,科学研判企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预期,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明确产业链等要求,确保项目做大做强。

上述两类用地,规划资源部门根据属地意见和招商要求,按协议要求挂牌,确保供地。

(三)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实行“控地价、竞贡献”出让,即地价控制在一定区间,当地价达到上限时,转为竞税收。当税收达到上限时,转为竞竣工时间,竣工时间短者竞得土地。

1.统一条件。竞买条件要明确标准地、地价区间、税收区间等具体要求,除此外,各地不得设置任何倾向性、排他性的竞买条件,不得有意向单位和相关承诺,切实做到公开公平竞争。

2.统一咨询。由规划资源部门统一负责竞买咨询服务,解答企业对做地进度、指标条件、出让方案、竞价规则、竞买操作等方面的咨询,并负责处理有关投诉,避免企业被诱导、被误导。

3.统一收储。各地应指定区级做地机构,统一开展本地区工业用地征收补偿、区域评价、配套建设等出让前期工作,杜绝意向单位做地,确保做地质量,确保供地后即具备开工条件。

市区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由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按标准收储入库。其余由属地土地储备机构按标准收储入库,入库情况每月报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备案。

4.统一出让。规划资源部门对收储的市区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应即时公告。可通过发布预出让信息、拓宽出让公告发布渠道及范围、适度延长出让公告期等方式,提高信息发布的广度和针对性,真正做到地等项目,出让流标的不计入考核。

市区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根据属地政府书面提供的标准地要求、地价区间、税收区间和履约监管协议等,拟定出让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出让。其余由属地规划资源部门挂牌出让,出让方案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备案。

5.统一承诺。凡承诺遵守投资建设要点的企业,均可参与竞买,可直接在市级报名竞买。参与竞买的企业要理性有序竞争,自愿承诺履行《履约监管协议书》等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实行协同供地 招商引资保障类用地、扶持做大做强类用地和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实行协同供地,实现比例相宜、质量相当、进度相适。

(三)比例相宜。招商引资保障类和扶持做大做强类两类用地的供应面积占年度工业用地出让面积的比例不高于 60%,市场充分竞争类产业用地的供应面积占年度工业用地出让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40%。30 亩以下工业用地原则上列入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

(四)质量相当。各地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招商引资保障类用地、扶持做大做强类用地和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三类用地的区位条件、配套成熟度要相当,防止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无人问津”。

(五)进度相适。各地要提前谋划、同步推进招商引资保障类用地、扶持做大做强类用地和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的做地工作,要统筹安排出让进度,推动按比例出让。市规划资源部门按季度通报各地三类用地的出让面积和占比情况。

三、实行高效供地 (六)推行云上读地。各地要将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做地收储计划、出让信息以及存量工业用地(小微企业园、标准厂房)厂房出租等信息在“读地云”平台上统一发布,内容包括:地块类别、坐落、区位条件、360 度全景影像、规划条件、标准地要

求、产业导向、招商条件等信息。

(七)强化云上招商。各地土地储备机构要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在净地收储、用地守则明确、招商条件确定、出让公告、成交确认、开工竣工等环节对上云地块的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即时发布、动态更新、公开透明。要通过报纸、微博、微信、直播等方式,强化云上地块的招商推介,在全社会营造“找地看云,拿地用云、解决问题靠云”的良好氛围。

(八)组织云上出让。规划资源部门根据工业用地分类情况拟定出让方案,报有权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平台组织地块出让。

(九)实现双线签约。成交并确认后,受让人可线上或线下与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签订《履约监管协议书》,与规划资源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选择线上签约的,受让人凭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时持有的数字证书在线办理。

(十)推行书证同办。地块出让公告时,同步启动不动产登记等前期准备工作,待《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并完税后,同步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生成不动产权证书电子证照,电子证照内容与纸质证照一致,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需要不动产权纸质证书的,可邮寄送达或自行到登记窗口领取。

四、落实履约责任 (十一)规范供地行为。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供地政策和用地标准,不得突破用地出让面积和容积率等指标限制

要求。严格执行“净地”出让,不具备“净地”条件的,一律不得出让。严格供地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做到公开透明、有案可查、永久追溯。严格执行各项惠企政策,切实推动政策落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十二)落实履约责任。各地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履约监管方式,要明确履约监管的具体内容、考核办法、惩戒措施、违约责任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地应及时对受让人的践诺情况开展跟踪评价。承诺税收的评价期不少于 5 年,评价期内可统筹平衡。

(十三)实施违约惩诫。对未兑现亩均税收、开竣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承诺的,各地根据协议约定处理。依法将违约受让单位、企业法人代表列入失信名单,予以联合惩戒。经有权一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规划资源部门可按规定解除《土地出让(租赁)合同》,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各地对保障类产业用地的招商、监管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五、强化保障措施 (十四)强化组织领导。“读地云”是我市土地资源要素推介、出让、服务的统一平台,是实现企业看地、拿地、用地和政府规划、收储、出让、服务政企双向直达、信息共享、全流程闭环运行的办事系统。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在保障招商引资项目的同时,要同步推进充分竞争类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政府做地、市场供地、企业高效用地。

(十五)压实主体责任。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是工

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责任主体,要确保做地质量,要在项目生成、审批、实施、投产、达产、生产经营建立全过程服务、履约监管机制,指导企业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监督企业保质保量履行各类协议、合同。

(十六)落实部门协同。市级发改部门牵头每年对标准地履约监管情况进行评价通报,将企业、企业法人的履约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市级审计部门将履约监管纳入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市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完善“读地云”平台,编制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制定工业用地收储标准,组织地块出让,加强出让合同和不动产产权管理。

(十七)强化督查考核。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纳入市综合考评,按招商引资保障类用地、扶持做大做强类用地和市场充分竞争类用地出让面积、占比“双控”,开展月度跟踪、季度通报和年度考核,对推进成效显著的给予激励,对工作滞后的通报批评。市政府督查室列入全市性年度督查检查计划,加强各地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谋局 篇6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一方面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剥离出去,另一方面把应该管、必须管而又没管好的事管好、管到位,促进了政府职能从微观经济事务管理回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改革中的问题

虽然,当前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一是不全。建筑工程、土地类资源由于国家重视,市场化配置推行较早,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相对比较完善。但其它推行市场化配置较晚的,如森林资源、中介资源、服务资源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相当缺乏,造成了部门与部门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领域与领域之间推行不平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均未明确规定资源必须以招投标、拍卖、挂牌等程序实现配置;二是不细。当前,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但与之配套的一些实施办法和细则较少。有的制度弹性大,不够规范、全面和系统,一般性要求规定多、强制性的处理规定少,面上要求规定多、可操作性规定少,因而执行中难以避免随机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三是不严。有的不照章办事,有利的就执行,没利的就不执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二)管理体制还不够合理。从管理体制上看,目前一些公共资源分散在多个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资源管理机构,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比如公有房产资源,除国土房产部门、建设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各自手中集中了一批房产外,还有10多家行政部门拥有自管房产,给规范管理造成困难;还有一些公共资源管理部门不明确、职责不清,无法形成统一管理,统一处置的管理体系,比如公共停车场,有的是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有的是下放给街道管理,还有的是企业管理,由于主体不一,很难实行统一招、拍、挂。从管理职责上看,政府内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突出,以致在对市场的监管中出现部门封锁、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责脱节以及有利相争无利相推或重审批轻监管等现象;从服务功能上看,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交易平台和信息化管理等硬件设施还不健全。由于体制机制上的不健全,造成政府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仍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

(三)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对资源收益的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资源部门化”。有很多行政事业性资产不仅“单位所有”,而且没有完整的产权登记及评估定价,甚至部分行政事业性资产长期体外循环,造成政府无法真正掌控资源的底数。一些单位房产、设备等国有资产的转让、租赁、经营等收入不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而是“自收自用、多收多用”,出现“公共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福利化”的问题。二是对资源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配置过程的规范性。有的通过行贿、送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拉业务;有的违规操作,搞低价评估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对运行机制的监管不健全,存在“伪市场化”现象。

职能转变与制度健全

必须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中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为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弱化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要最大限度地将由政府承担的企业项目投资、资源配置等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市场、社會的合理分工,做到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市场能自主调节的,政府不包揽;社会能自主办理的,政府不插手,以弱化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这只“看得见的手”,强化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依靠市场价格机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市场职能。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职能弱化后,为防止资源配置“市场失灵”,要强化政策制定、市场建设、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资源配置市场建设,健全统一的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管理,强化对市场的监管,杜绝场外交易;培育和扶持会计、律师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引导中介机构规范提供资源配置市场化服务等,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净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三是整合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要以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取消与改革不相适应的行政审批事项,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机构,严格实行国有资产性资源管理“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确保政府对国有资产性资源的所有权。要加强对资源配置收益的管理,建立资源评估和收益收缴制度,确保资源收益的唯一受益人是政府。要严格执行资源评估和收益制度,确保正确估价、足额上缴,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源部门化、部门福利化等现象发生。

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是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否成熟和规范的重要表现。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各个环节,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对各类资源配置市场化,没有制度的要及时建立,有明显缺陷的要适时修订完善,需要细化的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紧制定,做到制度建设进程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要切实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尽可能细化、量化、具体化,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和社会听证制,对需由行政配置的资源,必须先公布信息,必要的可组织社会听证,增强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要建立资源登记、公开机制。要求资源掌控部门对所掌握的资源及时登记、定期公开,公开内容应包括现有资源的拥有情况、配置情况等,让社会公众能知情,让监管部门明家底,更有效地实施监管;严格执行出让信息公开制,对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有关部门必须按照要求,将资源出让的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及时、准确、规范地向社会公开发布,最大限度吸引竞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群众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凡是应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实行公开竞价、公平竞争,决不允许私下协议出让。对相关的评估、规划、审验、设计、代理、监理等中介性机构,也必须以市场竞争的方式产生。三是健全招投标管理机制。真正实现行业主管部门与招投标操作单位管办分离,防止“裁判员”、“运动员”集于一身。健全标后跟踪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标后质量考评体系,保证招标质量。

强化监督

将资源配置工作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内和行政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遵循党委和政府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资源的配置;建立资源配置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职责,加强自上而下的监督;加强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和舆论监督,建立全方位的资源配置监督体系。

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和审计体制,对权力运行的关键部位和易于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加强对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如对招投标的资格审查、评标办法、开标评标定标、施工合同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监督,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保廉体系,继续完善重大项目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建立资源市场化配置项目的同步预防机制,做到事前有告诫、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对准备开工的项目实行前期手续无偿代办制、现场审批制和联合审批制,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健全资源市场化配置项目的网上审批机制,扩展网上审批的事项和范围,优化上网项目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有关部门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快网络融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监察机关实施网上监察,增强监察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参与,主动介入,严明纪律,严格监督,加大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力度,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违规插手和干扰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对拒不执行市场化配置资源要求,破坏市场化配置资源秩序,以权谋私牟取非法利益,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等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的,按照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市场化配置机制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新机制

一、 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性分析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取决于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 我国都实行的是计划形式的人力资源配置, 虽然经过改革, 但是长期计划体制下留下的众多不利因素还存在, 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进行彻底和完备的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解决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需要。我国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是比较突出, 通过建立起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就业压力大的现状,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结构的调整, 在这种背景下, 就需要打破以往的用人机制, 允许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在人力资源流动的同时, 也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从而使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

3、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完善的市场化配置制度, 可以实现人才的流动, 突破了区域化和部门化的限制, 实现优胜劣汰。保障人员公平自由流动,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需要。建立好的市场化配置, 可以打破优势的市场主体在选择人员过程中的不公平行为, 保证了良好的市场化环境。

4、是改革自身制度的需要。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最有效地手段, 需要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 包括劳动保护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口计划生育制度、教育制度、收入增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法律的保证。建立好的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 同时可以完善上述的各种制度, 激活了人力资源的各种市场。

二、 我国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比较明显。

现在人力资源招聘中不公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在招聘中用人单位会设置一些如年龄、性别、学历、户口和相貌、身材、住房、工作限制性的不公平条件, 甚至会有一些看是否有客户资料以及人脉关系的要求。这些招聘条件严重侵害了公民劳动就业的平等权利及就业权利。

2、人力资源隐性失业现象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力资源也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调配。但是由于分配制度、人力资源观念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配置还不能在各种市场主体之间有效流通和配置, 造成不同行业之间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再加上长期计划体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无法使当前人才培养方式改变。

3、社会保障体制与法制的缺失与不公平。

人力资源的社会化配置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法制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首先法律制度保障不完善。其次, 现有法律、法规存在互相冲突, 不能有效互补的现象。再次, 体现公平竞争精神的法律, 在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最后, 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公平, 公务员和企业的双轨制运行给劳动者带来诸多的不公平, 对社会发展不利。

4、人力资源观念不能适应市场化配置的需要。

在配置人力资源中, 个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但是现在人力资源选择使用过程中, 多数市场主体还是要看学历, 看学校, 看关系, 这种意识十分不利于市场化配置的需要, 而人力资源主体在选择过程中也在看体制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过于集中, 双方的意识需要改变, 也使人力资源能够像一般的生产要素一样在市场调节下自由的流动。

5、市场化的短期行为造成了人才培养的错位。

由于人力资源使用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造成了在人力资源培养中只注重效益而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发展, 同样也造成了学校在教育过程注重技术而不注重情商的培养, 忽视社会道德教育的培养, 不利人力资源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同时, 市场化的机制注重信息, 但是我国市场化体制不完善, 造成了低端人力资源短期内大规模盲目和无序转移, 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三、 完善我国市场化人力资源市配置方法

1、 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化的主要因素

第一, 人力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人力资源的所有权是劳动者, 使用者是社会, 这两者的权利是要分开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力资源在不同体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部门才能够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公民才能够自由择业, 才能够使人力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自由流动, 这也是人力资源要素流动的基本条件。

第二, 人力资源使用主体的权利要平等。在市场化的背景下,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和法人实体这些多元化的主体, 必须能够有使用人力资源的自主权, 不受到行政干预, 有选择、使用、激励、辞退的权利, 而且这些主体在使用人力资源时权利要平等。

第三,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是有偿的, 而且报酬要根据两方面的需要进行设置。首先通过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劳动力供求状况来确定基本工资;其次要根据使用过程中创造的新的价值大小确定劳动者激励措施。工资机制是引导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报酬, 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能够留下来;其次要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公平的激励机制, 在考虑劳动性质前提下, 不同体制之间的劳动报酬要平等, 防止出现人才过于集中在某种体制之中, 造成劳动的不公平现象。

第四, 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保障。人力资源市场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主要机构和场所, 包括了各层次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劳动就业管理机构, 首先这些机构要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保证劳动者能够有一个公平的择业环境, 即平等竞争、双向选择,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现其他劳动资料包括劳动者的智力成果的结合, 其次人力资源市场要保证双方信息的真实性、完备性以及对称性, 使双方都能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 完善的人力资源储备机制。劳动力要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市场要能够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 必须要有完善的人力资源储备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了教育、培训的机制。首先教育上要能够满足市场使用主体的需要, 建立起合理的教育内容与培训内容, 在劳动技能上同市场化需求接轨;其次在转岗就业上, 要有能够及时跟进的教育培训结构, 特别是职业教育上有完善的制度, 不能够只发展高等教育而忽视了职业教育。

第六,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了公平的制度, 即不同性质的工作在社会基本保障制度的待遇要一致, 能够使劳动者择业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其次社会保障能够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劳动的基本需要, 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能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第七,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保证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社会公平, 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 包括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以及对上述六种基本要求上的制度保证, 才能够保证各种市场化中的各种运行体制有法律的保障。

2、 完善我国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方法

第一,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应完善对人力资源市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仲裁争议法等保障规范劳动者市场主体权利与义务的法律, 确保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和配置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内运行。

第二, 建立完备的信息交换网络, 保证公开、准确和及时的人力资源信息能够在两个主体之间进行流动, 减少信息的不流动现象。建立信息通畅、服务完善、各行业和地区联系紧密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集人力资源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一体化的网络体系, 满足供需双发的需求, 减少人力资源的结构化矛盾。在这个方面要创新的手段,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三, 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发展教育培训事业, 改变过去政府对各级教育和培训实行亲力亲为的行为, 要发挥民营教育、社会集资办学和合作办学, 以形成完善的办学主体和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其次要在教育与培训内容上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 对用人机构人力资源需求点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结合教育部门确定教育和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提高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

第四,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首先要统筹规划,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中介组织, 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人力资源市场格局。其次要注重政府服务功能的发展, 建立政府主导的人力资源介绍就业指导与培训、人事咨询与代理、人才评价和培训的服务功能, 从而克服人力资源市场公共物品的属性。

第五, 完善社会保障措施。政府组织协应调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政策上要保证这些社会保障措施能够在不同地区进行流动, 打破条、块分割。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对高资本、高贡献和高风险职业的人才资源要进行高保障, 对特殊人员则实行补充社会保险制, 还要改革双轨制的社会保障体制, 使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公平。

参考文献

[1]冉振东, 杨保健.管理理论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 2004 (4) .

[2]符益群, 等.人力资源配置的动匹配模型[J].经济管理, 2003 (5) .

[3]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市场化配置机制 篇8

关键词:梯级水电,电力市场,代理机制,实物期权,谈判模型

0 引言

梯级水电站通常由上游电站和下游电站构成,上游电站调节性能较好,下游电站调节性能较差。上、下游电站间存在固有的水力电力联系,必须协调调度才能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但是,中国同一流域梯级水电站属于不同投资主体的现象较为常见。当梯级水电站单独参与市场竞争时,存在以下2个问题:①上、下游电站均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市场策略,上游电站缺乏综合考虑梯级水电站总体收益的驱动力,无法实现梯级水电站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称为梯级水电资源配置低效问题;②下游电站无法准确获知上游电站的市场策略信息,面临不确定性风险,称为信息不对称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就梯级水电站如何参与市场竞争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1,2,3]。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思路,本文引入代理机制,为所属不同投资主体的梯级水电站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种方式。

1 梯级水电站代理机制设计及运行原理

梯级水电站代理机制的主要内容为:①上游电站代理下游电站参与市场,消除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整个梯级水电站优化;②代理关系由双方自愿通过谈判产生的代理契约形成;③一旦代理关系形成,上游电站代理下游电站参与市场竞争,下游电站不再参与市场,上、下游电站间根据契约形成转移支付。

由于梯级水电站的特性,决定了梯级联合优化运行时的整体发电效益应大于梯级内各水电站单独运行的发电效益之和。同时,梯级水电站代理关系形成后,下游电站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面临的风险不再存在。因此,在梯级水电站代理机制下,上、下游电站均可能增加收益。梯级水电站代理机制在不增加市场复杂度的同时,为不同投资主体的梯级水电站联合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一种可行方式。该方式满足自由选择、自愿交易及决策分散化的机制设计要求;能够激励梯级水电站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梯级水电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机制设计的激励相容原则[4,5]。

为简化分析,假设下游电站风险规避、上游电站风险中性,二者签订固定转移支付的代理契约,即下游电站从上游电站处获得固定收益,此时上游电站有实现梯级水电联合优化运行的强激励,同时承担全部市场风险。考虑到谈判成本的存在,双方会更倾向于签订长期代理契约。下文重点研究2个问题:①运用实物期权方法(real option approach,ROA)对下游电站长期盈利水平进行灵活评估;②运用谈判模型分析上、下游电站非合作博弈均衡。

2 下游电站长期盈利水平评估

电力市场中,下游电站盈利水平评估需要考虑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流域径流量和上游电站的市场策略等。在市场价格高、径流量大的情况下,单独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的收益可能大于固定的代理契约收益;在市场价格低、径流量小的情况下,单独参与市场竞争的收益可能小于固定的代理契约收益。下游电站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决定签订代理契约的合适时机,从而提高期望收益。这种灵活性选择权类似于执行日期灵活的美式期权,因此,可采用实物期权理论[6,7]对不确定环境下企业长期盈利水平进行评估[8,9]。目前,实物期权理论已在电力投资以及电力企业运营决策等方面得到应用[10,11,12,13],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水电站盈利水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针对水电站盈利水平评估存在多个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本文采用Barraquand-Martineau(B-M)美式期权定价模型(简称B-M模型)[14]计算下游电站长期盈利水平,在模型中引入多维随机路径模拟和基于收益年值指标的路径区块划分方法,实现了多个不确定性变量下的实物期权价值评估。并设定:双方代理契约一旦签订,不能中途毁约;类似于金融期权的有效期,设定委托人等待期限,当等待期限来临,委托人要么签订代理契约,要么放弃代理契约。

2.1 不确定性因素变化路径模拟

1)年度日前市场价格

金融分析领域中,通常运用几何布朗运动随机过程表征市场价格变化。首先模拟汛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认为其是几何布朗运动随机过程[15]。

{dpt,f=μppt,fdt+σppt,fdwtdwt=εtdt(1)

式中:pt,f为第t年的汛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t=1,2,…,T;μp为电价变化漂移参数;σp为电价变化方差;dwt为时段t维纳过程的增量;εt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序列;dt为时间步长,此处取1 a。

μpσp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

一般来说,枯水期和汛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差别较大,但同时二者之间也有依存关系,可以模拟枯水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

pt,l=βpt,f+εt(2)

式中:pt,l为第t年枯水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β为比例系数;εt′为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l的正态分布随机序列;σl为枯水期日前市场价格的方差。

βσl可通过历史数据得到。

2)年度流域径流量

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对年度流域径流量进行模拟。本文采用一阶马尔可夫模型模拟多年流域径流量[16],为简化分析,此处未考虑序列的偏态特性。

Qt=μQ+φ(Qt-1-μQ)+εt(3)

式中:Qt为第t年的流域平均流量;φ为自回归系数;μQ为年平均流量均值;εt″为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Q2的正态分布随机序列;σQ为流域年平均流量的方差。

μQσQ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

3)信息不对称给下游电站带来的损失

在日前市场中,投资主体不同的上、下游电站单独参与市场竞争时,由于缺乏上游电站的准确市场策略信息,下游电站的市场交易电量可能会与实际发电能力产生偏差。交易电量偏小时,为不弃水,下游电站必须购入发电权;交易电量偏大时,下游电站必须售出发电权。2种情况下,实际收益都比应得收益少。

信息不对称给下游电站带来的年损失可通过历史数据统计或模拟计算得到。本文假设该损失与下游电站的收益成正比,即ω=(1-α)ω′,其中,ω为下流电站实际收益,ω′为应得收益,α为损失系数。

4)多维随机路径模拟

B-M期权定价方法的主要思路是:模拟将来不确定因素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并计算出所持有期权的价值。因此,本文根据pt=[pt,f,pt,l]和Qt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进行随机抽样,每次抽样模拟出一条随时间变化的2维随机路径,路径上的每一点记为(pt,m,Qt,m)(m=1,2,…,M;M为抽样样本数目),代表第t年第m条路径上不确定因素的模拟值,如图1所示。图中p0,/和Q0,/分别为汛期和枯水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向量及年度径流量。

2.2 路径区块的划分

针对图1中的每个路径点,下游电站的日前市场收益年值ωt,m由下式决定:

{ωt,m=(1-α)ωt,m´ωt,m´=[pt,m,fγ+pt,m,l(1-γ)]Ed(4)

式中:ωt,mωt,m′分别为在第t年第m条路径上、下游电站实际的日前市场收益年值和应得日前市场收益年值;γ为汛期电量比例系数,可通过历史数据得到;Ed为日前市场电量,

Ed=E-Ey=kaQt,mΗaC-Ey(5)

E为年电量;Ey为远期市场电量;ka为电站平均出力系数;Ha为电站平均水头;C为单位转换系数。

当远期市场电量较少且优先完成时,远期市场收益不会受到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因此,后文将不再考虑这部分收益。计算每个路径点上的日前市场收益年值ωt,m后,在第t年,按照ωt,m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路径点,并将所有路径点按顺序平均分配到J个区块中,从而使每个区块中都包含相同的路径点,即NJ=M/J。显然,同一条随机向量变化路径上的路径点将被分到不同时段的不同区块中。可得区块划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ω¯0,/为下游电站在日前市场的收益年值平均值。

区块划分的实质是既能体现蒙特卡洛方法的多样性,又能降低蒙特卡洛方法的复杂程度。区块划分结束后,可得到第t年区块j (j=1,2,…,J)的平均市场收益年值ω¯t,j为:

ω¯t,j=1ΝJmψt,jωt,m(6)

式中:ψt,j为第t年区块j的路径点集合。

在普通的B-M模型中,一般都以单个不确定因素(例如市场价格)作为划分路径区块的指标,其他不确定因素通过对样本求均值的方法计入每个区块的市场平均收益年值中[6],显然,这种处理方法不能有效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对实物期权的共同影响。

2.3 计算区块转移概率

如图2所示,首先统计出第t年区块j与第t+1年区块h中所含路径点属于同一条路径的数目bt,j,h,进而可得到在第t年区块j向第t+1年区块h的转移概率ξt,j,h=bt,j,h/NJ。对于每年每个区块,均计算出向下一年各个区块的转移概率。

2.4 计算市场净收益和代理契约支付净收益

市场净收益Wt,j表示下游电站在[t, T]之间可以获得的市场净收益总值。

{Wt,j=ω¯t,j+e-rdth=1Jζt,j,hWt+1,hWΤ,j=ω¯Τ,j(7)

式中:r为贴现率。

由于代理契约支付为固定值Rf,因此,代理契约支付净收益Rt,j为第t年区块J的固定代理契约支付的贴现(见式(8))。

Rt,j=Rfe-(Τ-t)r-1e-r-1(8)

2.5 计算期权价值

在第T年时,如果代理契约支付净收益大于市场净收益,则下游电站与上游签订代理契约,反之,将放弃签订代理契约,则该年中每个区块的期权价值等于max{WT,j,RT,j}。对于[0,T-1]中第t年各个区块的期权价值为Ft,j,采用递推算法,通过比较立即签订代理契约与继续等待的价值确定,即

Ft,j={max{Wt,j,Rt,j}t=Τmax{ω¯t,j+e-rdth=1Jζt,j,hFt+1,h,Rt,j}0t<Τ(9)

经迭代计算可求得F0,/,即为计及灵活性选择权的下游电站盈利水平当前评估值。

3 代理契约的谈判模型及均衡分析

显然,代理机制下,上、下游电站均有利可图,双方将通过谈判来决定最终的代理契约。分析代理双方的个人理性约束可知,如果上游电站支付的代理契约支付小于ω¯0,/+e-rdth=1Jζ0,j,hF1,h,则下游电站将拒绝签订代理契约,持有期权并等待机会。同时,上游电站会对代理产生的收益增量进行评估,该收益增量包括2个部分:一是梯级水电联合优化将带来的收益增量ΔWa;二是代理关系形成后下游电站信息不对称风险消失所带来的收益增量ΔW0,/,ΔW0,/=W0,/′-W0,/,W0,/′相当于将下游电站应得收益ωt,m′贴现后的市场净收益,按照下式计算:

{ω¯t,j´=1ΝJmψt,jωt,m´Wt,j´=ω¯t,j´+e-rdth=1Jζt,j,hWt+1,h´WΤ,j´=ω¯Τ,j´(10)

上游电站代理下游电站的总收益为W,

W=W0,/+ΔW0,/+ΔWa(11)

当下游电站要求的代理契约支付高于W时,上游电站将拒绝签订代理契约。可见,代理机制所产生的收益增量为W-ω¯0,/-e-rdth=1Jζ0,j,hF1,h。双方的谈判将围绕着如何分配这个收益增量而展开,此处借鉴谈判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采用讨价还价模型,谈判过程可描述为:A出价,B决定是否接受,如接受,谈判结束,如拒绝,谈判进入下一轮;B出价,A决定是否接受,如接受,谈判结束,如拒绝,谈判进入下一轮。上述谈判过程持续到一方出价被另一方接受为止。每一轮出价,出价人都要在考虑对方参与的同时最大化自身收益。双方经无限次谈判,并采用逆向归纳法得到讨价还价模型的唯一纳什均衡解[17]。

x=1-δ21-δ2δ1(12)

式中:x为A获得的份额;δ1和δ2分别为A和B的贴现因子。

1-δ1和1-δ2可视为迟签代理契约给双方带来的收益损失。当δ1=δ2=δ时,x=1/(1+δ);显然,当双方都没有足够耐心的情况下,先出价者具有一定优势,这就是“先动优势”;在双方都有足够耐心的情况下,后出价者将拒绝任何自己不能得到整个份额的出价,直至得到整个份额为止,这就是“后动优势”,不过现实中的参与人不可能有足够耐心。

4 算例分析

设有2个梯级水电站1,2,电站1处于上游,电站2处于下游。算例数据如下:第0年的汛期日前市场平均价格p0=400元/(MW·h),μp=0.01,σp=0.1,Q0=110 m3/s,φ=0.32,μQ=110 m3/s,σQ=24.32 m3/s,α=0.1,T=10,M=1 000,J=10,r=0.05,Rf=9 000万元,C=8 760×3 600×1 000,β=1.5,σl=10,Ey=0.15E,γ=0.8。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计算出电站2的等待期权价值和市场净收益,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期权价值大于市场净收益,表明电站1的灵活性选择权可以提高其盈利水平评估值,电站1支付的代理契约将不能低于期权价值。如果代理关系形成,电站2的市场净收益将为无风险收益,这时所产生的收益增量为972.6万元(假设梯级联合优化运行带来5%的收益增量)。

双方通过谈判分配这部分收益增量,由于无代理的情况下,下游电站遭受的损失比较大,因此可假设电站1和2的贴现因子分别为0.95和0.85,并得出二者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通过讨价还价模型均衡分析,获得了均衡状态下的代理契约支付,在谈判中先出价要比后出价获益多一些。相比梯级水电站单独参与市场,设计合理的代理机制能够同时增加电站1和电站2的收益,实现梯级水电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在实物期权定价时,不确定性的大小对实物期权价值影响很大。图3表示σpσQ的变化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

分析图3可知,σpσQ变化均会引起实物期权价值的变化,表明了本文中的B-M模型能够考虑多个不确定因素对实物期权价值的共同影响。

5 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市场环境下梯级水电资源有效配置的谈判代理机制,相比所属不同投资主体的梯级水电站单独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该代理机制可实现梯级水电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运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中的B-M模型对委托人长期盈利水平进行灵活评估,并构造多维随机向量变化路径,采用年值指标划分区块,体现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各自特点及其对实物期权定价的影响。

在合理评估委托人长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代理双方的非合作博弈均衡。

限于篇幅,本文对影响水电站盈利水平的不确定因素研究得还不够全面和精确;同时,在现实情况下,应考虑信息不完全时对谈判双方的影响。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浅析 篇9

文化资源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对文化资源定义的提法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丹增认为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一般来说, 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明成果及其承载着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物件、事件乃至一些名人、名城等等, 都是某种形式的文化资源。黄南珊认为, 如果说资源是人类从事一切生活和生产的必要条件, 那么, 文化资源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它包括着一切有文化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文化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存在的, 可作为文化生产的原材料和物质文化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文化是人类独有的,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笔者认为, 文化资源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 根据性质不同, 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两种。既包括文化事业资源, 也包括社会其他资源。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

2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2.1 缺乏市场观念

现代文化产业开发管理是建立在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基础上的, 文化资源的开发需做好满足消费者效用和需求的工作。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尚未认识到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开发, 导致了市场占有率不足。比如现阶段对文化资源的影视业开发, 未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影视产品多是重视教化的文化产品, 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

2.2 开发效率低

开发效率是指开发利用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开发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开发利用效益的大小。开发效率低致使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1) 开发利用方式单一。

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业, 主要是对古代建筑、遗址这些有形文化资源的开发, 对无形文化资源市场化开发不足;开发上注重外延式, 注重文化资源数量的增长, 而忽视内涵的挖掘;旅游开发整体规划不够, 文化产品单一, 多为静态、观赏性产品, 缺少参与性、概念性衍生产品, 影响景区竞争力。文化资源的艺术业、音像影视和出版业开发处于低水平阶段, 缺乏市场竞争力。

2) 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不足。

有效对接文化与现代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 文化创新体现在文化内容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创意能力的不足, 加之现代化生产技术和手段的缺乏, 使文化资源未得到系统开发, 多重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即未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去开发它的价值, 使之形成规模价值效应, 导致文化精品缺失。

2.3 资源投入有限

1) 资金的缺乏。

由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导致文化开发利用发展的资金投入严重缺乏。国有资本在文化行业中布局过于分散, 文化投资融资体制严重滞后。由于资金的缺乏, 使孔子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文化资源产品转化率很低, 巨大的孔子文化资源还远未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形成文化产品, 经济效益难以显现。

2) 人才的缺乏。

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是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文化产业链条中, 始终贯穿着艺术创意、经营创意、推广创意、销售创意,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创意, 能把信息、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结合起来, 激活和提升原有的文化资源, 使文化资源在市场上产生出最大效益。

3) 技术的缺乏。

从技术方面,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涉及的技术主要有文化展示技术、文化产品制造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目前, 文化产品生产总体上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 直接展示为主, 缺乏声、光、电等先进科技手段, 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低。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引入文化资源开发有限, 导致文化产品开发不足, 缺乏市场竞争力。

3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必要性

由于体制、机制与思想观念的问题, 文化资源开发具体工作中存在重政府组织, 轻市场化运作的倾向。长期实行计划体制下的部门和单位所有, 引进开发、联合开发、股份制经营性开发方式欠缺, 体制的催化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未得充分发挥, 致使产品开发思路窄, 品种少, 效益低。使得文化资源开发效率低下。因此, 要在政府有关部门规划下, 实行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文化资源的配置必须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此, 在文化资源开发中, 要树立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优先理念。

4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施

4.1 经营主体市场化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在不改变文化资源的所有权同时, 把文化资源经营权进行市场配置。可以运用市场化手段, 把文化历史资源的经营权用时间划段, 以此用出租、承包、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等形式出让给企业或作为股份参股经营。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尽量减少用行政手段配置文化资源, 用行政系统替代市场担当资源配置的责任, 推动文化资源的集约开发。

4.2 投资市场化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需要改革文化资源开发的单一性, 实现文化投资多元化。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融资机制。

政府应加大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先期投入, 设置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专项基金, 以先期投入启动文化资源资本化。政府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研发投资;文化基础设施投资;对各种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存等。另一方面, 还应拓宽融资渠道, 要进一步开放个体、私营企业、外资等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文化资源产业开发领域。

4.3 管理市场化

建立新型的文化经济管理模式。第一, 建立新型文化经济管理分工模式, 采取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以及监督权的分离与制衡模式, 转变政府职能, 消除多头管理, 通过对文化经济活动的指导、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管理实现文化历史资源的有效管理。第二, 建立新型企业文化经营模式, 经营者拥有文化经营方式选择权, 拥有人、财、物的支配权, 拥有产供销自主权, 拥有个人收入分配权, 通过一制四权实现文化微观经营机制同国家所有权结构的分离。

4.4 营销市场化

在文化资源产品开发和文化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要以消费者为出发点。这就需要经营企业对省内外、国内外相关的消费构成和中期需求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和把握。不但要针对本地居民的需求, 更要着眼于外来旅游者的基本需求, 以各个地区为平台, 把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细分, 同时选准重点和切入点, 逐步开拓省外市场。例如以发展外向型旅游产品、走市场化道路, 扩大市场占有率。当然, 拓展产品传播渠道也至关重要, 应及时关注现代信息经销网络, 积极参加商品交易会和文化产业博览会等。

5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5.1 市场失灵问题

文化资源并不具备完全的非排他性, 属于准公共物品。文化资源的开发, 尤其是旅游方面的开发可能产生负外部性, 也称外部不经济, 即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不当会对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产生破坏, 无法弥补。第二, 开发不当会影响文化历史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第三, 开发不当还会污染环境, 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从私人角度出发, 价格越低利润越大, 但其利润的增加是建立在社会总利润减少的基础上, 实际上就是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社会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利益, 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由此可见, 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非常需要政府规制保护。

5.2 保护和开发并举

文化产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不矛盾, 在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以保护的思想指导开发、规划和管理工作, 避免优秀文化资源遭受劫难。特别是文化资源, 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消亡的损失无法弥补, 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文化资源的持续供给,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 注重文化生态保护, 做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文化产业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进行适度地开发和利用, 使文化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和愿望, 又不危及后代人对文化资源的需要和愿望。因此, 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就必须把保护工作放在首位。

总之,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和指导下, 发挥市场作用, 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庆华.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6.

[2]鲍展斌, 曹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2002 (3) .

[3]黄南珊.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保护和开发[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

关键在于资源配置是否市场化 篇10

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济运作模式之一, 为了追求经济效率, 人们在过去几十年做过各种经济运作模式的试验, 其结果是, 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人们也非常惊讶地注意到, 同是实行市场经济, 但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发展结果却有很大差别。有些是“好”的市场经济, 经济和社会财富获得了持续增长, 比如英美的市场经济, 因为它带来了高效率、高效益;有些是“坏”的市场经济, 经济甚至发生倒退, 比如, 东南亚、南美的市场经济和东欧的市场经济改革, 因为它提高了交易费用, 鼓励“寻租”, 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扭曲了财富分配的公平原则。

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 客观上加速了国家经济增长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但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要深入推进中国的市场化建设。对比分析“好”“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 我们发现, 其本质区别在于生产资源的分配制度是否是市场化的。凡是生产资源分配制度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的, 市场经济水平就低;凡是生产资源市场化改革彻底的, 市场经济发展就好。正反两方面的实践都证明, 市场经济能否充分发挥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作用, 关键在于资源配置是否市场化。

上一篇:声乐教学中的乐感培养下一篇:PPT制作技术